财政绩效评价工作方案(通用8篇)
工作方案
项 目: 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
评价: 2008年
*** 财 政 局 ***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 5月10 日
根据***财政局《关于开展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绩效评价的通知》(***[2009]9号)的相关要求,对“2008年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开展绩效评价,为完成好该项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根据《***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发[2008]50号)及其他相关要求,结合评价项目的情况和特点,制定2008年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科学、客观、公正的对2008年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进行整体综合性评价,反映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绩效评价,为加强基本建设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在贴息资金管理中引入绩效管理理念和方式,更好地发挥其政策扶持、引导作用,促进理财观念和方式的转变,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探索经验。
二、评价对象和内容
本次绩效评价的对象:***市级2008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承担单位和主管部门。
内容:***市级2008年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
三、评价活动的依据
(一)法规、政策依据 1.《***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发[2008]50号);
2.《***财政局关于开展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绩效评价的通知》(***[2009]9号);
3.《***财政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城市建设贷款贴息资金项目)》;
4.《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财预[2009]76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6.《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贴息资金财政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7.《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
8.《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07]416号);
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
10.《***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 11.《***市级政府投资管理办法》(2005年***人民政府公告第1号);
12.《***人民政府国家开发银行信用贷款建设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13.《***国家开发银行政府信贷偿债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14.《关于***人民政府国家开发银行信用贷款资金管理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通[2005]03号);
15.***发展计划委员会对31个城市建设贷款项目下达的投资计划通知、对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等文件;
16.***审计局对相关项目决算的《审计报告》; 17.***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对相关项目决算的《***财政投资建设工程决算审核结论书》;
18.***财政局《关于下达2008年一季度城市建设贷款贴息资金预算的通知》(***[2008]26号);
19.***财政局《关于拨付2008年城市建设贷款贴息资金的通知》(***[2008]89号);
20.***财政局《关于下达和拨付2008年三季度城市建设贷款贴息资金的通知》(***[2008]168号);
21.***财政局《关于拨付2008年四季度城市建设贷款贴息资金的通知》(***[2008]269号);
22.***建设局《***城市建设贷款贴息资金项目绩效评价自查自评报告》;
23.《***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二)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本次绩效评价的通知要求提供的基础资料;
(三)实施单位和部门对项目建设、资金支出、绩效实现情况进行的自查、自评资料;
(四)评价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调查、核实等获得的资料;
(五)《***财政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业务委托合同》;
四、评价工作程序
(一)前期准备
1.组成绩效评价工作组,制定绩效评价工作方案; 2.走访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项目实施单位,了解现行项目绩效评价方法与资金管理、项目管理的具体做法,听取他们对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设立的意见和建议;收集相关项目省内外绩效评价经验与方法以及项目相关资料;
3.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开展专家咨询,制定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拟定自评报告提纲,规范自评报告格式;
(二)组织绩效评价
1.组织项目绩效评价方案的实施;
2.成立绩效评价考评工作组,进行人员分工; 3.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邀请专家参加相关绩效评价会议;
4.召开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组会议,传达有关的文件精神和具体工作要求,介绍评价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工作组在评议项目自评报告的基础上,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进行评分;统计项目得分,对项目进行讨论,起草工作组意见,并提交市财政局、市建设局、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部门讨论确定。
(三)分析总结
1.进行数据分析,提出绩效评价报告的初稿。根据绩效评价工作组的意见及考察、考评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绩效评价报告初稿;
2.与市财政局绩效评价科、经济建设科等科(室)就绩效评价报告交换意见,将绩效评价报告提交市建设局、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项目实施单位等相关部门征求意见;
3.形成正式的《2008年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五、评价原则
(一)客观、科学、公正的原则;
(二)综合绩效评价的原则;
(三)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原则;
(四)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的原则;
(五)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与财政支出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六)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贯彻事前、事中、事后的原则。
六、评价方法
对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采用比较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因素分析法、专家评价与公众评议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判断法等方法,依据 《***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七、工作进度及时间安排
2009年6月10日前,完成《***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根据与部门协商工作方案所确定的时间开展自查、自评、抽查、考评、撰写评价报告等工作,于2009年9月30日前提交绩效评价报告。
八、组织管理及人员分工
为使绩效评价工作顺利开展,由市财政局绩效评价科、经济建设科等相关业务科、市建设局财务科等相关科室、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相关部门联合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工作。工作组的构成如下:
市财政局:*** 市建设局:*** ***咨询有限公司:****
九、评价结果
1.提交《***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湖南省绩效评价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2004年以来,湖南省财政厅注重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积极探索,不断进取,把绩效评价作为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予以深化和发展,绩效评价在推进财政预算管理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
一是编印了《绩效评价文件汇编》,对财政部相关司局2002年以来出台的有关绩效评价方面的政策文件进行归类和整理,为推动全省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指导。二是适时制定并修改绩效评价管理办法。2005年制定《湖南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2009年,对试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印发《湖南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对绩效评价的管理与组织实施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明确规范。各市州财政部门也陆续出台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其中株洲市还编印了《绩效自我评价工作流程》、《财政支出项目自评报告编写提纲》、《株洲市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工作评比细则》等配套制度。
2. 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推进工作机制创新
近几年,先后到省内外开展多次专题调研活动。2007年,到武汉、上海等地参加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研讨会,积极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探讨和研究,形成了《绩效评价:财政管理的重大变革》调研报告。2009年,到广东等省学习,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研究,形成《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报告,基本搭建起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2010年,到浙江、江苏学习调研,形成了《关于加强湖南预算绩效管理的研究》报告,为推进本省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与此同时,我们还选择部分省直单位开展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专项检查,对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各市州也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面进行积极思考与探究,发表了相关的调研文章,如株洲发表了《从项目绩效评价入手》、娄底发表了《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缓解县乡政府困难》、衡阳撰写了《关于财政绩效评价的若干思考》等。
3. 开展项目自评和重点评价工作,充分发挥财政支出效益
一是建立绩效评价自评体系,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工作。按照《湖南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要求,印发各年度《关于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工作的通知》,编制“省直部门预算单位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表(范本)”,选取部分支出项目作为各年度的财政支出自评项目,并组织相关单位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工作。二是在自评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对部分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如2005年的“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2006年的“省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专项资金”,2007年的“职业教育财政支出项目”,2008年的“省属老水库库区特困移民无房户建房补助资金”,2009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和管理”,2010年的“全省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财政补贴资金”等项目。财政支出重点评价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全省各级财政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上下联动,增强了对重要民生工程的考评力度,起到了较好的监督和引导作用。
4. 开展组织培训,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绩效评价队伍,省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开展了多次业务系统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聘请财政部和高校专家,对财政系统绩效评价相关人员进行分批、分期的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业务水平。二是利用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和调研等机会,促进省级和各市州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推介成功经验,宣传先进做法,做到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通过以上努力,初步探索了适合省实际的绩效评价模式,形成了较为规范有序的评价方式、程序,建立了具有一般指导性意义的指标体系。同时,通过绩效评价,资金使用部门和项目单位的资金绩效观念得到了强化,人们对绩效评价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二、目前绩效评价面临的困境
虽然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实行和推广绩效评价的难度仍然很大。究其原因,除绩效评价本身的复杂性外,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1. 思想认识不到位,观念更新难
单位普遍存在重资金分配、轻绩效管理的思维惯性。有的部门领导对绩效评价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资金使用合法合规就行,对使用效果和绩效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则将绩效评价等同于审计或财政监督,认为既然有审计、有财政监督,就没有必要再搞绩效评价。思想观念落后成为制约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因素和难点。
2. 缺乏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就财政部门而言,目前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绩效评价制度体系,评价指标设置不完善,绩效评价的规范性、科学性不足。对各单位而言,没有形成绩效观念,就难以事先主动地设定绩效目标,事中进行绩效监控,更无绩效标准。而科学的指标体系、绩效目标和绩效标准是进行绩效评价的前提和准绳,没有绩效目标和绩效标准,就很难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结论,评价工作也就难以为继,持续性不强。
3. 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保障
我国的绩效评价较长时期以来处于自发状态,工作的启动和开展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领导、特别是财政部门主要领导对这项工作的理解和认识程度。由于没有可遵循的统一的法律依据,使绩效评价失去了强制性的保障,较难得到有关部门、单位的支持配合,也很难保障必要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绩效评价的广度、力度、深度受到严重影响。
4. 缺乏严格的评价结果应用机制
由于评价体系不健全,缺乏法律规范,应用评价结果的相关制度或机制没有建立,导致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难以紧密结合,突出表现在评价结果应用困难。评价结果难以真正运用到绩效目标设定、预算资金安排上来,从而影响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制约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今后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的思考
绩效评价是一项理论性、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推广和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由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以及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1. 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在全社会形成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观念和绩效意识
加快绩效评价与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进程,首先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力度。理论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目前绩效评价工作中很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开展理论研究。同时,要对绩效评价的意义、重要性和所取得的成效等内容进行广泛、深入和持久的宣传,增强绩效评价的影响力,使这种理念深入人心,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只管争钱用钱分钱而较少考虑资金使用效益的思维定势,在全社会树立绩效观念和绩效意识,为绩效评价的实施和推广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2. 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为绩效评价提供政策指导和法律保障
由于我国目前有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及工作制度建设滞后,极大地制约了绩效评价工作和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在目前条件下,一是要在《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增加绩效评价及评价结果应用等相关内容,加强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约束力,提高绩效评价的法律地位,为绩效评价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二是加快制定全国统一的绩效评价制度,对绩效评价的原则、内容、方法、指标、组织管理、对象、工作程序及结果应用等进行统一规定。当条件比较成熟时,可制定专门的法律,确保绩效评价工作在法律的规范下健康有序地开展。
3. 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体系,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
一是尽快建立科学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绩效评价指标的统一性、完整性、科学性及衡量标准的准确性是影响评价结论、决定绩效评价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在目前没有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的情况下,亟需加快制定符合工作实际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当前,应在充分考虑财政支出的特点和运作过程基础上,建立一个多层次、立体的指标体系,包括财政支出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等四个环节内容,以真实全面地反映和衡量财政支出的绩效。二是要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库。联合相关专业人员,对各类评价指标进行筛选、甄别和再加工,并按照财政支出的功能和特性,细分为不同支出类型,然后对每一类财政支出设置主要的个性指标,形成指标库。三是要建立第三方中介库。充分利用第三方评价机构具有独立性强、整体业务水平高的优势,采用“花钱买服务”的方式,组织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绩效评价。
4. 建立“前评审、中监督、后评价”预算绩效管理新模式,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
一是开展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前评审)。绩效目标的制定,一般由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单位根据有关规划和任务来设定。在预算编制环节建立前评审制度,即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考评指标,对预算项目资金安排实施绩效论证,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对项目安排的必要性、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和项目管理的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以此作为项目预算安排和预算调整的依据。二是进行绩效拨款跟踪管理(中监督)。财政部门组织专家会同预算执行部门按项目预算执行进度、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事中绩效评价。事中评价结果及时反馈有关部门,以利于加强项目管理,掌握支出进度,乃至调整项目预算。三是实施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后评价)。要求项目单位在项目结束时或预算年度内对绩效目标实现及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自评价,并向财政部门提交项目绩效报告和自评价报告。财政部门根据项目单位自评价,对重大、重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该专项资金安排和再安排的重要依据。
5. 加大绩效评价结果推广和应用力度,提高绩效评价的权威性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行为的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的分析、评价和报告,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本文通过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问题的研究,探索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促进我国尽快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1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
实践证明,要想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发挥其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得到国家法律的保障,将财政支出管理做到法律化、制度化。比如新西兰政府分别在1989年和1994年颁布了《公共财政法》和《财政责任法》,这两部法律的主要内容就是明确国家公共资源使用的责任范围,用法律条文的形式起到约束和监督的作用,进而提高财政资源的利用率。就我国财政的发展而言,虽然我国对国家财政拨款的项目实行全程的管理,针对项目的财务支出实行绩效评价,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出台专门针对财务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使政府财务支出一直处于没有法律约束和监督的状态,得不到法律的基本保障。
1.2 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
在许多西方国家都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进行国家财务支出绩效评价。澳大利亚为例,负责公共财务支出绩效评价的部门是澳大利亚联邦财务部,其主要职责就是对财务支出评价体系的设计和监督。相反,在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都是分散到各管理部门。由于每个部门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的差异,导致不同部门对于财务支出评价的标准不一致,这样形成的评价体系必然没有统一性,并且造成财务支出评价的数据不具备公平、公正、可靠的属性,而且对于数据的真实性也有待进一步核实。
1.3 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及合理的评价方法
目前,我国各部门的财务支出评价都是依据自身的财务情况、项目概况、工程管理指标等进行的,大多数的评价依据都是各部门自己制定的,或者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值作为评价指标,这导致每个部门对财务支出评价的数据没有统一的指标作对比,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对财务支出绩效评价缺乏统一、科学的评价指标,同时也没有合理的评价方法,这严重影响了财务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4 评价内容不全面
目前,我国处于应用财务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初级阶段,对于财务评价所包含的内容还不够全面和具体。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经济效益也是财务评价中重要的环节,很多部门进行财务支出评价就是为了体现财务支出的合理性,从而证明项目的每一笔投入资金都得到了合理、合规的使用,过于片面地认为财务支出评价就是体现资金流向的合理,而忽视了对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价;其次,很多国家投资的项目对于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比较重视,但是项目负责的部门在做财务评价的时候却忽视了这一点,没有考虑到项目在未来长远的发展中对社会带来的效益、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对当地就业的推动作用,正因为财务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中缺少对这些内容评价,导致整个评价工作不能宏观地反映政府投资该项目的最终目的和积极意义。
2 构建我国财务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
2.1 规范的制度作保障
在我国,法律是约束人行为的主要依据,正因为有法律的保障,人们的生活才能安定、太平。同样,在财务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必须拥有相关法律条款做保障,才能有效促进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此,国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必须将制定关于财务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可以在之前颁布的相关法律如《预算法》《审计法》中增加关于绩效管理的内容,通过强化财务绩效管理的法律地位达到约束和监督的目的;第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年都会对政府财政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有财政支出是否合理、合法、合规,但是很多时候太过于重视过程却忽视了结果。虽然政府投资的项目大多是为公众而服务的,但是有些项目也是盈利性质的,所以经济效益也是财务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三,对于使用政府资金的单位、财务审计部门、相关监督单位等,要指定适合于自身的工作制度,约束相关工作者的行为,使其严格遵守制度要求,明确自身职责,做好本职工作。
2.2 建立统一的财务支出绩效评价指标
在财务支出管理中,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是衡量财务支出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准,是用来评价财务使用效率和使用方向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财务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中必须建立统一的评价指标,使评价结果更具公平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在财务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中所涉及的评价指标有三种:项目绩效评价指标、部门绩效评价指标和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因此,在建立评价指标时,要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通过清晰的分类确定准确的评价指标,最终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准确的评价指标,促进财务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选择合适的财务支出绩效评价方法
在财务管理中,对于财务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根据评价对象、评价目的的不同而选择合适的财务支出绩效评价方法。通常而言,目前的财务支出绩效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专家评议法,也就是聘请与评价对象相关的专家来对项目的所有财务资料进行综合的评价,当然要聘请多位专家,最终通过专家的意见得出评价结果;第二,问卷调查法,这种方法很好理解,就是设置相关的问题,之后向多人发放,拿到问卷的人根据自身理解填写答案,之后进行汇总得出评价结果,但是这种方法容易受到被访人员差异的原因而影响评价结果;第三,成本-效益分析法,这种方法一般在衡量政府支出效益时使用,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将项目每种方案的成本和效益都列举出来,之后进行分析和对比,选择成本低且效益良好的方案。
2.4 财务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首先,对于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一个项目在投入使用之前就做好了经济效益的预测工作,项目使用中期是其经济效益体现最准确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如果发现经济方面存在问题,要马上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其次,对部门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部门绩效评价结果可以直观反映本部门的绩效情况,有助于领导全面了解部门内部财务情况,同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问题提出建议,有助于国家资金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最后,对综合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综合绩效评价结果可以作为一个时期内财务支出情况的衡量指标,有助于国家了解财政支出的具体流向,同时明确财务的利用率,通过分析综合绩效评价结果找到更加高效利用资金的办法,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无限的价值。
3 结语
从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来,还没有构建出系统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也阻碍了我国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进程。因此,我国必须要开创构建财务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新思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收稿日期:2016-07-12
按照《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xx年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川财预〔20xx〕44号)要求,开江县财政局高度重视,成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组,及时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圆满完成了省厅布置的绩效评价工作任务。现将我县20xx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总结如下:
一、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20xx年全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有36个:其中省级财政安排民生保障、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行政运行四大板块中选择2个项目,具体为创新驱动及新兴产业发展资金80万元、现代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00万元,共计380万元,由财政厅负责组织评价;县级财政评价项目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城乡一体化调查、永兴镇革命老区道路建设项目等34个项目共涉及产业类、基础设施类、民生类、行政运行类等领域,资金总额达到46710.62万元。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取得的成效
(一)绩效评价范围更广,资金量更大。
20xx年全县绩效评价项目涉及产业类、基础设施类、民生类、行政运行类等领域,相对去年增加18个,绩效评价范围更广,绩效评价金额为47090.62万元,比去年增加了34476.45万元,同比增长270.25%。
(二)人大财经委开展部门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效果明显。20xx年我县人大财经委相继对县交警队、县房管所、县扶贫移民局等开展了部门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有利于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财政资金分配管理体制和预算决策机制,合理配置政府的财政资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责任意识逐渐增强。通过设定明确可衡量的绩效目标,部门和单位更清楚地了解财政支出所要取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其职能和目标得到进一步明确;通过绩效评价,考核部门和单位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并与下年度预算安排挂钩,用财要问效,无效要问责,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部门和单位的自我约束意识和责任意识。
(四)管理水平有效提高。通过开展绩效评价,对财政支出的科学性、效益性、管理水平的评判,建立和完善项目投资、资金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化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运用,有力地推动了各部门、各单位对项目的科学论证与规划,健全了项目资金的核算与管理制度,改进了资金使用管理方式,促进了部门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不断提高理财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尚不到位。部分部门对绩效评价不了解,对绩效管理的意义认识不清,尤其是对“效”的理解不够,还停留在是否按计划完成任务上,而没有将工作重点放在效益和效果方面。
(二)缺乏绩效评价专业人才。目前我们干部队伍的知识体系还难以适应绩效评价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要求,同时,我县还缺少具有较强公信力的中介机构和专家,要实现绩效评价主体多元化困难还比较大。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加快绩效管理理念转变。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财源有限,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如何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显得尤为重要。绩效评价作为财政工作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与“参与式预算”一样是我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亮点和趋势。能打破原有“重投入、轻产出”,“重分配、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的管理模式,财政部门在财政管理中,要把绩效评价贯穿整个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始终。
(二)进一步加快绩效评价制度建设。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确立以绩效目标为导向、绩效评价为核心、制度建设为保证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一是发挥部门在绩效评价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部门是项目执行主体,理应承担绩效管理的责任。二是进一步明确政府各部门职能,树立绩效理念,将绩效评价与部门预算资金的安排、部门责任人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及领导离任审计挂钩。三是改进决策机制,发挥政府及其部门履行职能的绩效目标在决策中的导向功能,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稳定性。
(三)进一步扩大绩效评价支点环节。一是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支出项目和项目资金数额大或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关注度高、具有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深入开展绩效评价。二是不断完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建立县级横向联动、部门自评和财政部门再评价相结合的市级重大项目评价长效机制。三是探索与预算编制相结合的财政绩效管理。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逐步从事后评价延伸到事前、事中评价。并将各环节评价结果与当期财政拨款跟踪管理及下年预算编制直接挂钩,形成互相制约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新机制。
起草人:审核人:
批准人:编号:
被审计单位:
被审计项目名称:
审计方式:
审计时间:
一、审计目的审核项目的完成情况;规范项目质量管理监控程序;对项目预算执行、会计核算、项目绩效的合规性等做出评价。
二、审计范围
涉及该项目的所有资料、文件、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情况。
三、重点审计事项
重点审计监督内容如下:
(一)真实性、合规性。
1、2、项目预算、任务书、设计书下达情况 资金拨付情况。资金是否逐级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有无截留、挤占、挪用、滞拨问题;
3、项目实施情况。项目是否按批准的设计实施,有无擅自改变项目设计或不按上级批准的任务书执行的问题;
14、项目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对比,是按预算控制使用资金,有无擅自改变预算内容问题;资金是否随意外借;
5、项目成本核算情况。各项支出是否合理、合规,有无挤占、挪用、虚列支出、虚报冒领、损失浪费等问题;有无中饱私囊、侵占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的问题;
6、项目预决算情况。项目预决算是否真实、准确、合规,有无故意多付工程款套取资金私设“小金库”问题;结余资金是否按规定反映;
7、项目完工验收情况。是否遵守规定的验收程序,验收相关资料是否齐全、有无“半截子”项目和故意扩大工作量、超预算问题;
8、9、项目质量情况。是否达到设计书规定的质量标准; 结余款项解缴。结余款项是否及时足额解缴,有无随意动用的问题;
10、项目管理情况。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对外签订的合同、协议价格是否合理,条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需要招标、政府采购的项目是否真正履行了规定的程序;设备仪器物资管理是否合规;地质工作记录资料是否齐全、是否遵守有关质量管理控制规范;
(二)经济性和效率性。
1、重点审计是否以最低费用取得一定质量的资源,支出是
否节约。是否存在因决策失误造成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损失问题。
2、重点审计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是否以最少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者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支出是否讲究效率。
四、审计人员
五、审计职责1、2、3、4、5、6、7、8、9、审计通知: 资料收集: 数据汇总及分析: 报告起草: 报告审核: 报告审定: 报告批准: 交换意见:提交报告行文主办:
绩效评价报告
为加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湘政发〔2012〕33号)、《常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2017年市本级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目标任务的通知》(常财办发〔2017〕19号)等文件,恒信弘正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常德市财政局委托,对2016年常德市本级终身教育专项资金(以下简称终身教育专项资金)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现将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终身教育专项资金包括终身教育经费和农民大学生培养经费两个部分。其中:终身教育经费是为全面推进教育强市战略,促进公民素质全面提升而设立的专项资金;农民大学生培养经费是贯彻落实省《关于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通知》(湘组发〔2014〕12号)文件精神,用于农民大学生培养工作而设立的专项资金。
立项依据:《关于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常发〔2011〕10号),《关于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通知》(常组发〔2015〕6号)。
2016年预算安排终身教育专项资金300万元,其中:终身教育经费180万元、农民大学生培养经费120万元。项目单位为
-1- 常德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市电大)。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绩效总目标
终身教育经费: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社区教育,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学习型社会基本形成,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农民大学生培养经费:2015-2020年连续6年共招收6000人以上(每年1000人以上),为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新型农村实用人才。
2.2016年项目具体绩效目标
(1)建成终身教育学习网,开设八大类课程,学习资源7000门以上;倡导全民阅读,启动现有阅览室提质改造、安装彩色电子显示屏(2017年完工);完成《中老年电脑扫盲教材》和《讲好常德故事系列读本》的编订与印刷。
(2)围绕“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启动实验“生态阳台”项目,2017年建成完工;组织开展“百堂好课进社区”活动5次以上,开设中老年电脑扫盲培训班,培训10000人次;组织开展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
(3)组织各区县(市)社区教育评选活动,推动建成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社区学习中心的四级社区教育体系;指导鼎城区创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武陵区创建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2-(4)完成农民大学生招生1000名;开展农民大学生专题讲座20次;建立市级教学实践基地8个,督导组织市级实践基地活动10次;学员稳定率90%以上,成绩合格率80%以上。
二、项目单位绩效报告情况
市电大对2016年终身教育专项资金绩效进行了自我评价,对项目基本情况、绩效目标、资金管理使用、组织实施、绩效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等进行了分析说明,自评得分95分,评价等级为“优”。
三、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恒信弘正所接到市财政局委托后,成立了评价小组,制定了绩效评价方案。根据项目特点,本次评价主要采用比较法和公众评判法。评价过程中对市电大、社区学院(校、中心)等实施项目(资金额占85%)进行了现场察看,对社区居民、农民大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通过听取情况、收集资料、综合分析、与项目单位沟通交流等程序后,形成绩效评价报告。
四、绩效评价指标完成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 1.资金到位情况
2016年终身教育专项资金按进度拨付到位194.35万元,其中:终身教育经费74.35万元,农民大学生培养经费120万元。资金进度拨付到位率100%。
2.资金使用情况
2016年终身教育专项资金累计使用193.73万元,其中:终
-3- 身教育经费使用73.73万元,支出内容:设施建设48.16万元、资源建设4.72万元、平台建设0.5万元、项目建设15.35万元、活动评比5万元;农民大学生培养经费使用120万元,支出内容:上缴学费98.7万元、教学费11.59万元、培训费4万元、竞赛奖励1.97万元、会议费及其他3.74万元。
和预算相比,资金结余105.65万元,实际资金使用率64.58%。结余原因为阅览室提质改造、生态阳台、彩色电子显示屏等项目尚未完工结算,款项未支付,社区教育市级评选等活动未组织实施。
详见附件1:2016年常德市本级终身教育专项资金收支汇总表
3.资金管理情况
为加强专项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财务行为,市电大制定了《终身教育专项经费管理制度》。项目资金经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审核后下拨资金指标,支出审批手续齐全,执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和公务卡消费报账制。在财务核算方面,建立了专项资金台账,账务处理基本准确,完整地反映了资金收支及结余情况。
(二)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2011年12月市电大组织成立了常德社区大学(与市电大属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为全市终身教育服务与指导中心。市电大着力于终身教育的软硬件和网络学习的平台的建设、社区教育品牌的培育与推广、教学活动的组织等。在项目管理上,市电大制-4- 定了《终身教育项目管理制度》,项目实施前,向市财政局、市教育局提交专题报告审批;实施过程中,严格履行了招投标、财政评审程序。
市电大制定了《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管理制度》,对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学生活动与管理、考核评价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依托市电大开放式教学系统,采用网络教学为主,实践培训、专题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分专科、本科两个层次培养,学制两年半。开设了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法学等专业。培训对象为市辖区内村支两委干部及后备干部、中共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在招生工作中,各学员由户籍所在地党组织推荐、组织部审核、培养院校录取,取得学籍后,纳入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农民大学生2015年招生1025人,其中专科779人、本科226人。
(三)项目目标完成情况
1.常德终身教育学习网于2016年11月建成运行,开设了生活百科、文化艺术、养生保健、和谐家庭、技能培训、科普知识、法律道德、休闲娱乐等8大类课程,学习资源8269门;阅览室提质改造和彩色电子显示屏工程于2016年启动建设;印刷《中老年电脑扫盲教材》2360本。
2.市电大与成都电大签订“生态阳台”项目合作协议,已启动施工;开展“百堂好课进社区活动”,对新坡社区等5个社区送课10次,开设中老年电脑扫盲班12个,培训288课次、10580人次;全民终身学习周于2016年10月成功举行,在全市范围内开
-5- 展了“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活动品牌”评选。
3.鼎城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验收合格,武陵区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申报成功。
4.招收农民大学生1025名;开展专题讲座61次;建成市级教学实践基地8个,组织市级实践基地活动16次;学员稳定率93.07%,成绩合格率为85.95%。
5.《讲好常德故事系列读本》、社区教育市级评选工作未组织实施,原因为《讲好常德故事系列读本》项目已用微课资源替代、2016年全省撤乡并村机构大调整导致评选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以资金额度为权重计算,终身教育经费目标整体完成率93%,农民大学生培养目标完成率100%。
(四)项目绩效情况
本项目绩效主要为社会效益,表现为以下方面:
1.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市民“处处可学”奠定了基础。截止2016年末,全市已建成1个社区大学、9个社区学院、49个社区学校、80个社区学习中心,基本形成了以社区大学为龙头,以武陵区、鼎城区两个国家级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为引领,以市级示范性社区学校和优秀社区学习中心为骨干,以其他基础性社区学习中心为支撑的四级社区教育组织体系。社区大学积极督导各区县培育社区教育品牌,涌现出了“善导特训室”(武陵区富强社区)、“鼎城诗韵”(鼎城区草坪镇)、“育婴天使”(石门县观山社区)3个市级优秀活动品牌,其中“鼎城诗韵”被评为2016年全省全民终身学习优秀活动品牌。
-6- 2.搭建了“人人可学、时时能学、样样有学”的网上网下学习的平台,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一方面,常德终身教育学习网建成运行,打破了传统教育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覆盖面广、内容丰富、使用便利的学习网站,8269门学习资源基本涵盖了市民工作、生活的所有领域;另一方面,构建网下零距离培训平台,社区大学以社区学习中心为依托,以“百堂好课进社区”项目为抓手,逐步建立起以青壮年技能培训为基础、以中小学校外教育为重点、以老年教育为特色的社区教育培训体系。
3.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市电大学校阅览室提质改造完成后,预计藏书5万册,可容纳40人同时阅读,将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学习的最佳场所,提升市民阅读积极性,实现从“阅读”到“悦读”的有效提升。
4.以体验式教学为手段,建立现代新的休闲生活模式。在建中的“生态阳台”项目将依托“绿宠课堂学习基地”和 “屋顶菜园体验基地”两大阵地,开展以‘绿色健康’为主题的农产品种植示范、教学、交流、体验活动。该项目以营造和谐社区、和谐家庭为立足点,以服务于我市“海绵城市创建”、满足市民对绿色生态和健康环保的生活需求为目标,让身居闹市的城市居民鲜活的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让家里闲置的空地成为全家人的氧吧、老年人劳动强身的乐土、白领下班后的减压胜地、少年儿童的科普知识乐园。
5.创新培养模式,助力新农村建设。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通
-7- 过教学、实践、自主学习、支持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农民大学生培养模式,让农民大学生“学以致用”,提升他们的科技文化素养、生产职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从根本上满足新农村建设对“有文化、懂技术、能创业、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大学生的需要,推进和谐富裕的学习型新农村建设。例如:津市学员周思,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在产品的销售中,在网上建起了香菇网络销售平台;澧县学员杜修安,积累了水面养殖和海虾淡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有15个农户养起了对虾,面积1000亩,每亩年产值近8000元,带动了一批人致富,增加了贫困村民的收入。
6.服务基层党建,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通过开设政策法规等课程,聘请本市知名专家来校授课等形式,极大地提升了农民大学生学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法律意识。让很多身为乡村干部或后备干部的农民大学生从事或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面对复杂问题和各类矛盾,能够用所学政策和法律知识妥善解决,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为全市“美丽乡村、完美社区”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五、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经综合评价,该项目得分90分,评价结果为“优”。得分明细:
(一)项目投入总分17分,实得17分。
(二)项目过程总分31分,实得29分,扣2分,扣分明细: 1.跨使用经费,扣1分;
-8- 2.2例记账凭证附件不合规,扣1分。
(三)项目产出总分22分,实得19分,扣3分,扣分明细: 1.终身教育经费目标完成率93%,扣1分;
2.终身教育学习网课程内容、功能建设欠完善,扣2分。
(四)项目效果总分30分,实得25分,扣5分,扣分明细: 1.市民对终身教育学习网参与度不高、社区学校和学习中心建成率不达标,扣3分;
2.根据现场调查,项目综合满意度为85.13%,扣1分; 3.根据现场调查,项目综合知晓率为75%,扣1分。详见附件2: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
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方面
1.专项资金跨年使用,经费归属不当
2016年专项经费中累计列支2017年社区大学授课费等39240元,该类费用应归属于2017终身教育专项经费。
2.记账凭证附件欠规范
2016年7月5号记账凭证支付农民大学生专题讲座和实践指导专家劳务费54000元,未提供发票;2016年6月27号记账凭证支付实践基地创建费4999元,合同方为湖南腾琼野茶王茶业有限公司,发票由黄维标个人开具。
(二)项目产出方面 1.部分项目未实施完成
编制印刷《讲好常德故事系列读本》、社区教育市级评选两
-9- 项工作未按计划完成。
2.网络平台课程内容及功能建设待完善
终身教育学习网部分课程无教学内容,如:法律道德-司法解读和法律知识、技能培训-营销技巧等课程无教学内容。“学分银行”等网站功能尚未建设,无界面内容。
(三)项目绩效方面
1.终身教育项目群众知晓度偏低,学习参与度不高 经现场调查,市民对终身教育经费项目知晓度为57.5%。终身教育学习网于2016年11月建成运行,截至现场评价日(试运行),累计注册人数4042人,参与学习人数210人,学习参与率5.20%。
2.四级社区教育体系欠完善,社区学校和学习中心建成率低 武陵区应建社区学习中心120个,已建32个,完成比例26.67%。
七、建议
(一)加强财务管理,严把财务审核关
专项资金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分清经费归属期间,避免经费跨使用;严把财务审核关,关注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完整性,对不合规的经济业务不予受理,并要求及时更正。
(二)认真组织项目实施,保证产出数量和质量 1.把握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完成率
加强项目进度管理,根据年初工作任务,合理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时间表,明确项目实施的时间节点,保证项目及时完成。
-10- 2.强化教学管理,完善网站功能建设
及时补充和更新终身教育学习网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应全面、完整,实用性强、有吸引力,杜绝内容空白的虚列形式。建设完善网站功能,借鉴其他地区终身教育网站先进经验,网站内容与微信公众号相关联,将学习资源拓展到移动客户端,进一步提升网络学习的平台的便利和价值。
(三)加大实施力度,全面提升项目实施效果 1.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提高群众参与度
市电大可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公众号、社区宣传等多渠道加大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学习网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知晓度,让更多的市民能够了解并参与其中,提升项目效果。
2.加强社区教育建设督导,提高基层社区教育机构覆盖率 一方面市电大加大对各区县社区教育建设的督导力度,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市级评选工作,引导、激励各区县社区教育建设;一方面增加政府重视程度,将基层社区教育机构普及率纳入各级政府考核指标,多途径合力提高基层社区教育机构覆盖率,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增强四级社区学校体系力量。
3.落实区县配套经费,增加实践教育活动
被调查的社区学习中心和学员反映区县配套经费不够,需加大社区教育机构设备设施投入,希望各级政府给予经费支持;被调查的农民大学生希望多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多安排专题面授。
(四)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议
本项目评价结果为“优”,建议在完善网络学习的平台建设,加
-11- 大宣传力度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工作计划合理安排下预算。
附件: 1。2016年常德市本级终身教育专项资金收支汇总表
2.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
3.2016年常德市本级终身教育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调查问卷汇总表1(终身教育经费)
4.2016年常德市本级终身教育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调查问卷汇总表2(农民大学生培养经费)
恒信弘正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7月
1绩效评价的提出和必要性
1994年的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促进财政收入始终保持高速稳步增长。全国财政收入从2005年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至2010年跃到8万亿元 ,年均增长达20%。伴随着财政收入的强劲增势,我国财政支出发展经过一系列改革也取得了巨大成绩,财政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支出结构做了相应的调整。2010年,全国财政支出89 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4%。
逐年增长的财政压力、政府各个阶段的发展战略、政府职能的转变及财政功能的完善, 使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凸显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明确提出 :“各级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
2目前绩效评价工作现状
按照国家财政部的统一部署,从2001年开始,我国分别在湖南、湖北、福建、河北等地开展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活动的小规模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江苏省财政厅牵头研究建立了江苏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信息系统,构建了全省的绩效评价网络工作平台,重点进行了几项试点工作:1组织扬州、连云港、昆山等地区进行了“城市社区卫生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工作;2组织徐州、无锡、淮安、泰州、常熟等部分省辖市展开了“年度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3组织徐州、淮安、南通、盐城市等8个城市进行了农村小城镇建设项目的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逐步构建起与公共财政相符合、以增强政府工作效率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为核心、促进绩效预算实现科学合理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3目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难题
3.1 项目单位评价目标不完善
目前,评价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于,项目的建设单位主要侧重于资金是否到位,忽视了资金的使用管理;项目完成后质量是否达到国家的规定要求, 忽视了实施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及过程管理。正是由于认识的不到位,不同的职能部门对绩效评价工作的理解不同, 期望各异而导致了对绩效评价工作的定位、作用的差异,也就使评价结果的作用大大折扣。本身评价工作就缺乏有力的法律和制度约束,不具备权威性,导致评价结果流于形式,往往只是存档或作为加强资金管理的借鉴,并没有直接约束具体的负责人。
3.2 评价指标体系有待完善
评价指标作为工作人员具体开展工作时对实际结果进行衡量的准则,其建立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进行。相对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标准来说, 公共财政支出要达到的目标确实有很多难以界定的因素,比如环保、社会、民生等。尤其是政府投资的城建项目,带有公益性质、非营利性,往往是以生态效益、民生效益为主,评价标准很模糊。建设单位也常常会以此为借口,难以具体落实评价的改进措施。
3.3 评价内容不全面
总体上看,对各部门的评价均带有明显的审计性质,基本上是重点审核项目支出是否符合相关的国家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查找财务存在的问题,来强调规范资金管理,但却往往忽视效益的审查。审查的范围也仅限于项目本身的财政支出以及相关的单位财务, 而忽视对项目内外因素, 包括财政资金使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环境的综合分析,使得评价结果不能达到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的目的。
4 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4.1 建立科学化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机制
进行绩效评价工作的核心环节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设置要科学合理、简单可行、易于操作。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分别按部门、项目、环节来设计绩效评价指标。建立包括部门自评、财政综合评价、绩效考评、社会评价为一体的完整的绩效评价机制。
4.2 建立动态化的财政资金运行各环节绩效评价制度
绩效评价制度要覆盖财政资金运行的各环节:1收缴。集中收缴效率更高;2存库。加强现金管理更为有效;3分配。科学化、精细化清晰明了;4购买。政府采购制度可获得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5支付环节。集中支付是提高绩效的必然要求。
4.3 构建网络化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数据库
有效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建立高效的绩效评价信息收集网络,构建一定规模与容量的数据库是绩效评价制度的基础。按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将相关信息作为初始数据源,并逐步扩大收集范围,推动数据采集逐步标准化。构建完备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采集的效率性与安全性。开展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4.4 提高绩效评价人员素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随着教育经费的不断增长,对教育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必然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是指教育部门在教育经费支出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它反映了政府教育部门为满足社会公共教育的需要而进行的资源配置活动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果之间的比较关系。
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按照教育财政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要求,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对教育财政支出的行为过程、支出成本及其产生的最终效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地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估,使教育财政资金得到事前、事中和事后多方面的控制。教育经费的绩效评价重点在于研究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贯穿于财政支出安排和实施的全过程,是对教育财政支出效益、管理水平、投入风险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我国在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面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实践探索,但是绩效评价制度体系尚未有效建立,教育财政支出未得到有效评价,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有必要推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评价意识。开展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于规范教育财政支出,依法管理教育经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而言:有利于正确引导和规范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与监督,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获取有效的信息,使政府决策者有效地规避投资风险及短期行为,节约财政资金,缓解供求矛盾,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重点项目建设,促进项目管理,增强项目管理者对项目的责任感。因此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领导应树立绩效评价的意识,加强宣传培训力度、大力支持,有效推动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2.设立评价机构。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构是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工作主体,为使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真正形成对计划、决策、管理的监督和制约,应在教育部门设立专门的绩效评价机构,对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实施统一管理。成员有教育部门领导、有关科室人员、财政部门人员、本级人大相关人员、有关专家成员等。同时必须赋予工作机构及相关人员以必要的职权,如在信息查询、资料获取、独立取证以及行政处罚建议等方面给予一些特定的权力。
3.设置评价指标。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统一与专门指标相结合、项目绩效监督与宏观绩效监督相结合的原则。从教育部门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确立如下绩效评价指标:教育资源投入(经费收支部分:包括经常性收支和建设性收支);教育产出与结果(包括毕业生情况、素质教育、入学率和完成率、课程水平测试、社会效果测定);教育发展能力(包括基本情况、教育条件、班级与课程、在校生、教师、设备和设施利用率)。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综合专家意见对每项指标给予相应的权重或分值。
4.制定评价标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是以一定量有效样本数据为基础,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进行预测和分析而得出的标准样本数据,用来衡量和评价财政支出的绩效水平。评价标准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是评价工作的基本准绳和标尺,是最后进行评价计分的依据,它决定了评价目标能否实现以及评价结果是否公平准确。财政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结合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具体目标、评价对象的类别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从而根据标准样本数据能够具体将评价对象的好坏、优劣、强弱等特征通过量化的方式进行量度。
5.编制绩效预算。目前教育经费的管理主要采用“零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管理。要实行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需实现由“零基预算”向“绩效预算”的转变。绩效预算作为一种公共支出预算模式,是由绩、效和预算三个要素构成的。“绩”是指财政支出所要达到的目标;“效”是指具体考评完成目标情况和取得的成绩;“预算”是指为实现支出目标提供的财政资金数额。绩效预算是绩效评价的前提与基础,绩效评价贯穿于教育财政支出安排和实施的全过程。在教育经费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首先要进行绩效预算编制,要对影响支出绩效的因素进行定义、识别、衡量和预测,并对要实现的目标进行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支出计划。同时要建立预算执行过程的绩效跟踪检查制度,在预算执行的中期报告中要对比资金的使用与绩效,在决算时要报告最终的资金绩效情况,为以后支出决策提供依据。
6.创新评价方法。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是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具有决定性影响。目前理论界提出了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成本法、综合指数法、因素分析法、生产函数法、模糊数学法、方案比较法、历史动态比较法、目标评价法、公众评判法等多种方法。其中,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价法和成本效益分析法已应用到实践中。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点内容是社会效益评价,在评价方法上要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创新,如采取公众评判法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满意度调查等等。
7.注重结果应用。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用以分析判断单位内部的管理问题和部门的主要政绩水平,还可以判断财政资金配置的合理性。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将作为下年度安排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对绩效良好的单位或项目通报表扬,在下年度的该单位的资金或同类项目资金优先安排,以控制财政风险。组织、人事、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可以把绩效评价结果纳入各自的管理视角,引入问责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重点支出项目经过综合绩效评价,可根据评价结果,对后续资金拨付提出处理意见,经上级批准调整支出预算。通过建立绩效评价的应用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年初预算安排的正向激励相结合,与预算执行中期评价、决算评价分析相结合,与财務管理的核算评价相结合。
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发力,共同配合。通过开展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使我们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促进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市卢湾区
教育系统会计服务中心)
【财政绩效评价工作方案】推荐阅读: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方案09-21
财政绩效评价办法09-15
构建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思考11-04
财政局会计绩效考核10-10
政策绩效评价11-17
经营绩效综合评价05-28
境外投资绩效评价09-17
财政局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11-21
市项目绩效评价报告06-15
员工绩效考核自我评价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