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诗歌好朋友
懂得心领神会才算好朋友?
我觉得朋友就是因为抱有这种想法才会失去联络的……
你可能一天抱有这种想法
就有可能一年有这种想法
什麽都不说
什麽都懒得说
於是当你回过头来想和你好朋友聊聊时
他已经和你相隔千里了
他或许不再是你所认识的他了
他就像是个陌生人般
於是
你生命中的好友
就这样又少一个了……
谁才会是你的好朋友呢
通常想法、个性差不多时
就有可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好朋友也是需要一起成长的
在意见相互交流的情况下
最容易激发出我们对这世界的另一种看法
更容易获得我们自己所意想不到的收获
更让我们知道一些事物的处理态度
但若你不说
我也只能假想你是认同我的
那我们要如何从朋友身上激发出对生命的热情呢?
我们要如何从这世界上获得生命的惊奇呢?
我们常常会觉得:
唉!朋友嘛!
他一定知道的啦!
不用说了啦!
其实
他根本什麽都不知道……
误会也就是从这里萌生的
误会有多可怕?
它离间人的.感情
它破坏社会的秩序
它毁灭了“人性本善”的定理
许多悲剧不就是因为误会而来的吗?
除了情人之外不讲感性的话……
这是什麽道理?
难道感性的话就只能对情人说吗?
若你这样想
我只能劝你把眼光放远些
若什麽都局限於情人的话
那你要如何去开阔你的人生呢?
总觉得爱情至上的人很可悲
因为他们错过了更多美好的事物
我当然不是说爱情不好
爱情给人心灵上的滋润
给人心灵上的慰藉
给人一种身心上无形强大的依靠感
最重要的是让人快乐!!!
这些我都知道
但爱情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份
绝非全部
实在没有必要把自己局限於自己的小世界中啊!!!
我觉得分享是快乐的
分享你生命中快乐的事
分享你生命中难过的事
分享你生命一切的一切
之後
你会发现
自信, 即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 相信自己。有了自信, 才能扬长避短, 发挥个人潜力,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从而取得成功, 作文也是如此。对学生而言, 作文“难”, 学生就“怕”, “怕”就没有了自信。在作文教学实践中, 我曾经饱尝了各种酸甜苦辣的滋味。但经验告诉我, 要想让学生不畏“难”, 首先要让他们树立充分的自信心,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孩子们不畏作文、敢写作文, 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给孩子们自信, 让他们不畏作文
在我所教的班里就发现一个性格十分内向、但各科成绩都还不错的轩轩同学, 他怕上作文课。老师讲作文时, 他总是精力不够集中。于是, 我便对他进行悉心观察。慢慢地我发现他的爱好很广泛, 尤其爱看书。放学回到家, 愿意把自己班里的事说给妈妈听, 很爱妈妈, 也很信任妈妈。
转眼间, “三八”妇女节到了, 我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妈妈, 我想对你说》。第二天, 我在批改作文时, 惊喜地发现轩轩同学的作文写得很有趣。他在作文中这样写道:“妈妈的脸色一下子从晴转到阴, ……妈妈小声说:‘你这个屁孩子, 看我回家不打你!’”读到这儿, 我认为他写的是现实生活中自己因贪玩, 没有完成作业, 妈妈生气时真实的形象。我又接着往下看:“我的心一下就蹦到嗓子眼了, 妈妈本来火就够大了, 又被奶奶泼出的油一浇, 简直成了超级超威力大火, 把我烧得不成样子……”。看着轩轩同学的作文, 我不禁感慨:写得多么真实啊!把自己平时看动画片、小人书中有趣的词都用上了, 如“超级超威力”;更让人“喜”的是, 他连2003 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我爱我的家”这首歌也用上了, “我爱我的家, 爸爸妈妈和姐姐, 爱是不嫉妒, 从来不吵架……”他想用这种方式告诉妈妈, 愿妈妈改一改昔日的脾气, 使自己的家成为一个真正幸福、温暖、和谐的家;更难得的是, 他的妈妈看了儿子写的这篇作文, 竟然给儿子写了近一百字的“批语”。
这篇作文, 我当作范文读给全班同学听, 之后, 还让大家进行评议。同学们发言十分热烈。与此同时, 学校举办三四年级组作文展览。我就把轩轩同学的这篇作文作为其中的一篇拿去展览。展出后, 听着大家赞许的话语, 轩轩高兴极了。我趁机问他:“轩轩, 老师怎么觉得你以前怕上作文课?有什么原因吗?”他告诉我, 原来是因为去年期末考试时, 他没有认真审题, 作文写跑题了, 因此, 语文才考了70分, 全班倒数第几名。从此, 他怕写作文, 对自己也失去了自信。我听完后, 微笑着对他说:“一次偶然的失败不一定是永远的失败吧!对自己要有信心。瞧, 你的《妈妈, 我想对你说》这篇作文不是写得很好吗!还作为我们班的优秀作文在全校展出, 班里的同学、全校的师生都在夸你呢!”我说到这儿, 他的脸涨得红红的, 鼓足了勇气对我说:“老师, 您放心吧!我今后不会再害怕作文了, 谢谢您!”
二、给孩子们自信, 让他们敢写作文、乐写作文
学生“怕”写作文, 作为老师, 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表达的氛围, 从而激发学生有个性表达的欲望, 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你还好吗?我的朋友
我猜想你过日子的光景
盛开着温馨也散发着失落
我在脑海中不停地涂抹
你的幸福和快乐,你的酸楚和难过
我的朋友,你还好吗?
一声轻轻的问候,一句深深的祝福
那是冬天的一抹温暖,盛夏的一片火热
每当忆起你,心中便泛起圈圈涟漪
无法遏制的思念使我无眠
朋友是杯酒,越品味越浓
朋友是首诗,越吟情更久
朋友是朵花,越闻香更稠
你的温柔美丽,你的善解人意
那是我心中一生的温柔
人生于世能有几知己?
纵使不能常相聚,但你我始终是朋友
今日暂且有别离,他朝定能再聚首
心中不隔几重山,不须见面也能懂
纯真友情天亦见,岁岁年年情可钟
朋友,朋友,朋友
你还好吗?我的朋友
道一声珍重
珍重
感谢你的父母
赐予你生命
感谢你成为如此阳光的女孩
像光明的灯光闪亮
在漫长黑夜也不觉难过
感谢曾经过你生命的那些人
亲人和朋友
感谢他们教会你成长
让你成为如此可爱的姑娘
感谢命运.让你我相遇
在这六十几亿分之一的机率中
我认识了你
便是命中注定
三生有幸佛前多么长久的跪足
才换来今生这段完美的友谊
你是生命赐给我的财富
我的朋友
像黑暗突然拥有了亮光
我,拥有了你.
你的细心、你的忧郁
你的.洒脱、你的快乐
是几生几世休来的好福气?
你成为你,我成为我
你成为这上独一无二的一个
不管未来有多少
难过、曲折、坎坷、
我亲爱的你,记着
我是你一辈子的朋友
愿友谊一如我的生命
伴着我眠于地下
你是独一无二的
等待着你把我拯救。
停留在寂寞的街头,
等候着你来牵手。
只可惜,时光不会倒流,
曾经美好的东西已不再拥有。
但我一直在默默地守候,
期待着你能回头。
回来吧!我最真挚的朋友。
回来吧!我的知心好友。
难道?
曾经的一切都已经消失在梦里头。
我忘不了你的温柔,
忘不了你曾经说过的天长地久。
更忘不了曾经为了梦想,
我们坚持不懈的追求。
回来吧我的朋友,
回来吧我的知心好友。
你难道真的忘了吗?
你、我曾经谈笑风声,
夜幕下的悲伤,伤不及你我。
你说过我们是最好的哥们儿,
你说过我们要做永远的朋友。
可是现在呢?你到那里去了?
现在的你一切安好吗,
但愿幸福快乐伴你长久。
回来吧!我的朋友,
古今中外, 诗歌的海洋烟波浩渺, 教师站在全面提升民族文化素养的高度, 有计划有策略地指导学生“诗海探珠”, 为引导学生走入文学世界, 全面提高人文素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文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将诗歌重新纳入学生的课外阅读视野, 在“搜集、品读、感悟、创作、阐发”的阅读环节中逐步提升初中阶段学生的文化底蕴, 不仅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打开一个新的领域, 也为学生的生命体验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传统语文教学中开展诗歌阅读活动的常 见问题
(一) 阅读活动的盲目性
以往语文教学中诗歌阅读偏重于灌输、施与。古今中外各种流派轮番上阵, 忽视学生的兴趣、趣味及阅读现状, 片面求多求全, 导致原本应该是诗意盎然的阅读活动演变为教师派发阅读篇目→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以比赛测验等形式加以考察的程式化过程。“不问所需, 只求施与”。在对学生兴趣、需要、现状认识不清的情况下开展诗歌导读活动, 无的放矢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也是造成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尤其是诗歌阅读兴趣缺失的首要原因。
(二) 阅读活动的无序性
没有将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展学生的生命体验作为诗歌导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课内篇目讲到哪里我们就读哪里;教师想到哪位作家就指示学生读哪位作家的作品。这种随机性和无序性不利于构建合理的阅读框架, 错失了引导学生展开比较阅读的大好时机, 更不便于学生的积累, 也易使语文活动的开展陷入混乱。
(三) 阅读活动的功利性
有的教师将教研员对课外阅读积累考查点的阐释片面化、功利化地加以理解, 教学中指挥学生搜集资料, 限时背诵, 默写考查以期学生在考试中大显身手。考试前, 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对课外积累篇目 (如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积累篇目十首古诗) 反复背诵, 严加落实, 忽略了学生的体验, 更莫谈阐发与创作。学生作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缺席”, 造成诗歌阅读程式化, 实际上是“以背代读”, 忽略了学生人文底蕴的积淀。
二、对策与方法
有效的诗歌导读应该从学生的阅读现状、阅读兴趣出发, 使诗歌导读活动真正“动”起来。在占有大量阅读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内在体验与升华, 关注学生人文底蕴的积淀与提升。
(一) 及时开展诗歌阅读现状调查, 有的放 矢, 避免导读活动的盲目性
学生读什么?读多少?这是每个教师在开展每一次语文导读活动前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可以说广泛及时地在学生中开展诗歌阅读现状调查是诗歌导读活动的第一步。量表式问卷可系统直 观地摸清学生的阅读现状、兴趣倾向和心声, 便于在不同教学班和年级之间应用利于调查结果的比较研究。调查表的设计宜体现具体性、开放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具体操作如表所示:
以我校七年级一班、二班学生为例:92人中对诗歌很有兴趣的占不到26%, 比较有兴趣的占5%左右, 一般和不感兴趣的占30%左右。在很有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学生中女生所占比例普遍略高于男生。其中, 学生对古典诗词和“80后”、“90后”作家作品及网络诗歌的了解程度略强于中国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调查结束后征求学生的意见, 将他们分为古典诗韵组、异域诗情组、网络活力组和现当代名家组。这些都为即将开展的诗歌导读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明确学生的兴趣及需要, 有的放矢, 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 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情感维度———构 建三维立体空间下的有序阅读
“怎么读”是开展诗歌阅读活动必须直面的又一个问题。全面开拓学生的诗歌阅读面, 在广阔的文化视野中关注他们的成长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 但全面开拓不等于“眉毛胡子一把抓”, 更不等于无序阅读, 教师要抓住三条线索: 时间线索、空间线索和情感线索, 引导学生开展有序的诗歌课外阅读。
采用主题线索先行的方式, 提炼古今中外诗歌中的典型主题, 如:乡愁、羁旅、青春、山水、自由乃至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分类阅读。例如:七年级下半学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 开展“古典诗词意象与中国诗人的情感世界”的专题讲座。讲座从梅、莲、竹、菊、月、梧桐、杨柳、双鲤等常见意象入手, 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意象的兴趣。讲座后学生们纷纷撷取自己感兴趣的意象尝试了小诗创作, 笔法虽稚嫩却是学生第一次以别样的眼光打量以往仅作为背诵对象的古典诗词瑰宝,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展开“时间”、“空间”维度上的阅读, 如:当代、现代、近代、古代、中国、外国、亚洲、欧洲等。引导学生形成较系统的阅读框架并加以归纳积累, 逐步实现学生文化底蕴的积淀。同时可适时引导学生尝试就所读篇目进行讨论, 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诗歌导读活动有序地得以开展, 并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出发点逐步走向丰盈与完满。
(三) 变“隔山观景”为珍视学生独特的生命 体验
“谁在读”是我们在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 尤其是诗歌导读活动时常常忽略的一个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教师体验先行, 学生体验滞后甚至缺失的现象。诗歌教学存在着太多的肢解、琐碎的分析、大量的灌输, 以教师的解读代替学生的感悟。诗歌教学像一把锋利的剪刀, 把诗歌剪成碎片, 把学生的思维剪成形状统一的模版, 缺少整体的把握和独特的感悟。更有甚者演变为教师讲学生记, 诗的语言被肢解割离, 学生奉权威为神明, 最终仅会背诵有限的几篇名篇, 好一点的还能背出老师的讲义、教参的标答。这又何谈学生人文底蕴的积淀, 人文素养的提升呢?
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诗歌应回到最本真的阅读, 那就是“体悟”。“体”就是体验;“悟”就是感悟。忘我地融入诗歌才能实现真正的体悟过程。“汉语文的学习规律现在得到多数人认可的重要一条是:学习者的“自我感悟”。“我们期待语文教学能引导学生开展深刻的生命体验———情感共振→思想碰撞→文化体认→审美愉悦———并在这一体验过程中享受生命的快乐, 获得生命的启迪, 促进生命的丰富与发展。”而实现“情感共振”的途径就是“诵读”, 这也是学生产生后续一系列生命体验的基础。而“审美愉悦”的产生则要依赖于引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总之, 诗歌导读应让学生在朗诵中体悟诗歌真谛, 并内化为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具体做法如下:
1.注重涵咏诵读
从前学生把诗歌当作“征服的对象”, “我要把你背下来”成了他们上课的动力甚至目的。“美”是不能被“征服”的, 美是被“感知”的。笔者在《渡荆门送别》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分组朗读、配乐朗读, 读出特色, 读出感情, 并成立了评委团, 对自己的朗读展开赏析评价。特别是在进入诗歌教学之前, 指导学生配乐朗诵实际上就是为学生搭建一座桥梁, 借助音乐的感染力, 让学生在适宜的情景中展开联想和想象, 使文本初步形象化。同时, 通过诵读也使学生们接纳了诗人、融入了诗歌、由旁观者变成了体验诗歌的主人, 初步消除了“我要把你背下来”这种对立情绪。从两个教学班的实验成果上看, 涵咏诵读确实在诗歌导读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乐于介入文本, 熟悉文本, 而且配乐朗诵也极好地调动了课堂气氛。当学生伴着优美的音乐吟咏《渡荆门送别》时, 我发现每个孩子都屏住呼吸, 沉浸在诗歌优美的情境中。两个学生的配乐朗诵结束后课堂上爆发起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是送给参与朗读的同学的, 又何尝不是送给诗人李白的呢?通过读学生们接纳了诗人、融入了诗歌、由旁观者变成了体验诗歌的主人。
2.“青春诗会”———搭建别开生面的展示舞台
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 诗歌大多是诗人在特定情景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语言上也有凝炼、跳跃、模糊的特点。所谓“诗无达诂”, 也正因为如此, 诗歌常常会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朗诵往往是他们最初的探索方式之一, 也是将阅读对象内化为个人体验的首要途径。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洞察力逐渐发展, 自我表现欲望高涨, 个人感受强烈, 渴望个性的张扬。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可组织形式多样的诗歌朗诵比赛。这些诗歌可以是名家名作, 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作品;可以个人为单位参赛, 也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参赛;可以名家的朗诵范本进行模仿, 也可以独辟蹊径。甚至可以个人作品发布会的形式在学生中间开展诗歌的朗诵与赏析。在放眼人文底蕴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类语文学习活动关键在于读出自己的独特感悟, 读出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 读出自我。
3. 诗歌小学者巡回讲座———鼓励学生自主选题, 自主研究, 开展成果展示性质的诗歌专题讲座
组建诗歌学习小组, 鼓励、引导有能力的学生成为某个方面诗歌研究的“专家”, 帮助学生确立研究方向, 给出推荐书目, 做出必要指导。研究小组的成员分工明确, 有自己的主攻方向。鼓励学生将自己定位为小专家, 小学者, 如:初唐诗歌研究专家, 山水田园派诗歌研究专家, 朦胧诗研究专家、当代少年诗人研究专家等等。
教师要指导学生占有专业书籍资料 (诗集、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网络资源等) 、指导课外阅读, 收集整理为读书卡片。研究可分阶段循序渐进。以我校两个教学班的实施步骤为例:
七年级上半学期从作品入手, 熟悉自己的研究领域。八年级上半学期进一步深入, 可请有关专家来给学生们作专题启蒙。
八年级下半学期, 学生在年级范围内自行开设专题讲座, 展示研究成果。
专题讲座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四) 鼓励学生创作, 开垦心灵花园
信息化、综合化已成为当今语文学习的时代特征, 在课外阅读领域这种优势尤为明显。网络不仅可以成为学生搜集阅读资料的有效途径, 也可以成为学生交流、展示创作成果和阅读感悟的平台。鼓励并支持学生创建属于自己的诗歌网络和诗歌博客是有效开展诗歌导读活动的又一可 行策略, 同时也是诗歌阅读活动的一种积极延伸和拓展。
此活动应在学生积累一定阅读成果的基础上实施。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技术和资料支持, 给学生广阔的自由空间, 极大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潜能。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体味课外阅读的快乐, 在信息化的网络平台上感受诗歌带来的最原始的心灵悸动。独立创作和学生的成长一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其中有许多不可预设的精彩。同时, 鼓励学生记录下自己在诗歌海洋中遨游成长的点滴体会, 帮助他们反思自己的课外阅读经历、反思自身的成长对每个学生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成长日记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教师从中起启发、引导作用。成长日记实际上是学生初中阶段的心灵成长史, 它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再一次从介入他人文本回到自己内在生命体验本身。
或许,我长大后会不顾一切的寻找你,
为了你,我甘愿做只逆风的蝶,
飞向你所在的地方,
或许,我会为此而付出代价,但我不怕,
因为有你的陪伴,我会更加快乐地活下去。
或许轻飘飘的蝶抵挡不住强劲的风,
最终惆怅着死去,但我不怕,
有了友谊,有了回忆,有了愿望,我还怕什么呢?
我愿意让我自己来创造这个神话!
有了友谊这付坚硬的铠甲,
有了回忆这把能抵挡万物的盾牌,
有了愿望这能穿透一切的希望,
我相信,我一定可以的!我会一直寻找你的!
挣脱不了寂寞的枷锁
你是乘着竞发的轻舟
期待着大海的广阔
请让我紧握你的双手
道一声珍重
朋友
也许,你我正寄在同一屋檐下
也许,你远在天涯的天涯
我透过你墨黑的瞳孔,看见了金色的月光
请紧记山巅的云彩
是我织出来的思念
朋友
我静静地盼望,盼望与你重逢
披着夜雨,剪尽那畦春韭
重温流过的岁月
静听你弹奏的高山流水
如果逃不过,灰色的别离
那我们高举摩诘的酒杯
朋友
我愿与你长在同一枝头
是青涩,是成熟
无声地与你同甘共苦
我愿是你不离的影子
是沐晨光,是浴夕阳
安静地拉长你的高度
朋友
我要和你用温馨的双手
抚去睫毛上的辛酸
我要和你用刚毅的翅膀
划破暴风雨,拥抱彩虹
我要和你用挺直的脊梁
撑起属于我们的那片天空
朋友
我给你最衷心的祝福
祝愿你在命运的苦海抓住希望的绳索
在希望中成功与快乐
祝愿你和相爱的人终成眷属与幸福
朋友
一、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诗歌大都短小精练、意蕴丰富,且具有较强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大都喜欢诵读诗歌。因此,我们的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而深入体会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不过有的教师在上课时则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字词的教学、释义的解析等被他们看作教学的重点,一节课的知识点往往抄写了一黑板,从而挤占了学生的诵读时间。这样的课不仅教师上得累,小学生更是苦不堪言,天长日久,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逐渐消磨,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因而,对于诗歌教学来说,教师应将其教学重点放在诵读上,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要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自觉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之美,最终熟读成诵。朗读诗歌最先可以采用教师泛读、录音诵读等方式,使学生听准读音、辩准节律,然后让学生跟读、齐读、逐一朗读等,教师通过指正错误读音和读法,最终使学生达到正确熟练诵读的目的。如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只需读准字词音调、诗的节奏就行了,随后对学生诵读时的错误予以纠正就可以了,至于诗歌的内涵、思想等,尽可能让学生慢慢体味就行了。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诗歌具有丰富的意境,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如此。因此,学习诗歌不能停留在字面意思的探求上,而应深入作品本身,探求诗人字面意思之下隐微曲折的情感。不过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如果让其自行探求诗歌的丰富意蕴,往往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诗歌所呈现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以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知。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整首诗写得悲壮慷慨,气势磅礴,既充满了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又写出了渴望良将定边,不再有战事的盼求,可谓意蕴丰富。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如果我们不能创设出当时边关苍凉悲壮的意境,则学生就很难对诗句的深刻含义有所领悟,为此,我们可以首先从景物分析入手,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意象,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品味。目前大多数中小学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室,为了使学生对古边关有更加明确的认识,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介绍背景知识的视频或图片,以加深学生的认知,同时还可以将学过的其他一些边塞诗融入教学中,从而加深学生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三、抓住“诗眼”,认真体味
每首诗中,总有最凝练、最传神、最准确的传递主旨的字句,称之为诗眼。抓住这些词句,认真诵读,深入理解,就能很好地把握诗的中心和领会诗人的情感。如“二月春风似剪刀”中的“剪”,“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等,教学这些古诗时,教师就应该重点抓住这些“诗眼”,让学生反复诵读领会,随后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增强学生对古诗传递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和认识。
总之,古诗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以其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蕴以及灿若星河的诗人、诗作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当前,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承载着向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因此,应该加强古诗的教学,探求多种教学手法,引导学生对古诗意境、语言等内在美感进行深入体会和把握,从而使中华传统文化形式不断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周亚丽.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研究[J].教书育人,2013.
方扣锁
再见了,朋友
明天,我就要退休回家
是给桌上的月季洒点水呢
还是捧把窗外的阳光
洒给大江
再见了,朋友
明天,我就要退休回家
是该把电脑桌面换张照片了
年轻的你,就该屏蔽我青春的时光
你敲打的键盘
一定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再见了,朋友
明天,我真的不想回家
我把40年的`时光埋进了长江
40年,好远的一段路
好长的一首诗呀
我想听听,砥砺前行的脚步声
怎样在大河间回荡
再见了,朋友
明天,我真的不想回家
我们的工地热火朝天一片繁忙
我该去和兄弟们握握手
擦去他们脸上的汗水
眼泪滑落寂寞
道一句,平安
再见了,朋友
明天,我只想留一天
让我想想
机器上的哪颗螺丝钉还没有拧紧
信号台上的信号标
如何风雨如磐
坚定人生的信仰
再见了,朋友
我会记住
我们肩并肩战斗过的岁月
因为我们还在风雨中守望
再见了,朋友
我会留恋
我们手挽手克服过的困难
因为我看见了
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对诗歌诵读方法的选择。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诗歌诵读教学必须是经过精心设计, 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个人诵读风格的。很多语文教师选择让学生齐声朗读古诗词, 这样的诵读方法并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诗歌的内涵。因为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每个人对于同一首诗歌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如何让学生在诗歌诵读中表达出个人的特色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探究的问题。
一、明晰诗歌创作背景
小学生年纪小, 涉世未深, 所以对诗歌的创作背景通常不是很了解。比如李白的《静夜诗》中所表达的思乡之情。不了解诗人所处的特殊年代是无法体会诗歌那种痛彻心扉的思乡之苦的。“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所以要让学生在诵读之中展示自己的个性首先就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一些生活经历。很多诗人都是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创作诗歌的。诗歌中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比如李白一生浪迹天涯, 他的诗歌多是浪漫飘逸,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他的诗歌通常是伤感沉郁。最为典型的是女诗人李清照她的诗歌分为两种风格, 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前期生活安定诗歌大多是清新欢快的, 后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创作多为伤感的诗。所以教师应让学生大致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
二、把握诗歌情感意象
古诗词是有一定情感基调的。比如怀才不遇的伤感、思乡之情、朋友分别之情等。小学生是最有想象力的, 只要教师做出正确的引导相信学生是可以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情”可以说是诗歌的灵魂, 没有一种强烈的情感上的冲击, 诗人是无法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想要正确的朗诵诗歌就需要学生领悟诗歌之中的情感。
教师要认真给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 比如《静夜思》之中的月亮是诗人思乡意象的化身。“月亮”寄托着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意象是客观的“物”和主观的“意”相结合的。意象往往可以烘托诗歌的气氛、渲染诗歌的意境起到线索支撑的作用。常用的意象有“柳”表达的是一种伤感分别的情怀;“月”代表诗人思乡的情绪, “松、竹、梅、兰”古人称为“四君子”通常表达诗人高尚的情操等。
三、凸显诗歌诵读风格
有了教师的引导, 学生就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 理解诗歌内容来进行诗歌诵读。很长时间以来我们是采取齐读的方式来组织学生诵读。这样的诵读效果并不理想。学生难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千篇一律的诵读风格其实是剥夺学生自主感悟诗歌的机会。还有教师更加重视诗歌本身的文字教学忽视学生个体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从而使得学生在诗歌诵读中难以表达出自己对于诗歌的情感。
小学生也有自己的想法, 对于同一篇经典诗歌来说会有不同的理解。在诵读的过程中会依据自己的想法来构建诗歌情感基调。这也是学生重新发掘诗歌意义的途径。诵读诗歌的时候我们不能局限于呆板的章句, 也不能天马行空的主观臆想诗歌内容, 而是通过对诗歌的正确理解适度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再结合自己的主观理解继而开始诵读诗歌。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让我们的“个人”和“诗歌”做到真正的有机融合。我们的朗读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 所以每个人的朗读体会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个学生所掌握的阅读技巧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诗歌诵读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个人特色。而不能用统一的要求和方法强加给学生。对于诗歌作品本身来说也是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多义性, 这给每一个诵读者一个很开放的空间, 让诵读者找到自己的情感归属, 从而开创自己的诵读特色。
当下提倡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 诗歌诵读最终也需要回归学生本体的。教师只能对学生以适当的引导, 传授一些正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身也应该积极的发掘自己的个性, 在诗歌诵读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这样才能真正的体会到诗歌的独特艺术之美。
摘要:诗歌诵读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个性化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张扬自己的情感, 向听众传达出个性的声音。通过对小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让学生在诗歌诵读中表达个性。
关键词:诗歌诵读,语文,个性
参考文献
[1]孙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3 (10) :09.
[2]王玲玲.朗读教学与语感构建[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 (9) :25.
亲爱的朋友,你好!
迎着朝霞,伴着夕阳,随着和风,顶着烈日。
我亲爱的朋友,你还好吗?
当朝霞来临时你是否期待,新的一天向你敞开怀抱。
当夜幕降临时不要伤心更不要哭泣,想象明天会更加美好。
当人们亲手栽下你,我相信,你一定会茁壮成长,不辜负人们对你的期望。
当你已经成为一棵参天大树时
我相信,春天你会为人们
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夏天你会尽力的枝繁叶茂
让人们歇息在你的脚边。
秋天的你是炫丽的,你用一头火红的头发
点缀着寂静的大地
冬天的你
虽然没了你的孩子树叶的陪伴
但你依然伫立在那儿,为一些小的生灵抵住天寒地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你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你是在等待什么吗?
我望着你
望着你……
流淌在心灵的诗。
心底,总是期盼着
你的消息和佳音,
总算有了,就在今日,
短短的一条信息,
从千里之外邮寄
你此时的近况和心情,
我最放心不下的心
才算有些安静。
还是那句说过的
一千遍一万遍的话语,
因为有丝丝牵挂,
才总是放不下。
你说重病在身,
没法呀!还得强撑,
我心里的五味,
悠然升腾,向谁说清?
静的时候独品
这份“苦涩”的多味,
你懂的,知心的人。
还好,心愿所寄,
化去了那些纷繁的累
收拾收拾心情吧!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教师, 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在面对学生制造的“问题”时, 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事实证明, 打骂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有时反而会把学生推向反面, 使学生与教师对立。而心平气和地与之谈话, 做到“晓之以理”却可以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有了宽容之心, 教师就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了。和学生谈话时, 可以从多方面入手, 比如多赞美他们的长处;和他们谈谈父母和教师是如何地关爱他们, 让他们感觉到温暖等, 在教育“问题学生”时候, 也可以用些激励性的语言, 如“你其实很聪明”“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按时交作业的”之类的话。虽是只言片语, 有时却能改变学生的一生, 让学生知道自己并不是真正的“问题学生”, 老师其实是很关心自己的, 从而努力去做一个合格、优秀的学生。
学会和“问题学生”做朋友, 就要做到公平对待、不歧视任何学生。学生的思维非常敏感, 尤其是“问题学生”, 如果他觉得教师对自己有偏见, 不管自己怎么做都得不到认可时, 就很容易放弃自己, 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问题学生”。
教师要真情实意地关心“问题学生”, 多去了解他们最近的生活状况, 让他们把心里话说出来。有些教师在对待“问题学生”时, 一味地只进行说教, 根本就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 这样只会让学生离理想状态越来越远。人们常说, 朋友之间最重要的就是谈心, 其实和学生相处也是一样的。只有真正地关心爱护学生, 学会了解学生, 让对方愿意跟自己谈心, 说出心里话, 才能和其成为朋友。
【小学生诗歌好朋友】推荐阅读:
我的好朋友——《小学生之友》12-21
小学生诗歌诵读10-16
春风小学生诗歌10-30
小学生国庆诗歌12-18
小学生诗歌评语12-24
小学生描写朋友的作文朋友09-26
小学生爱国诗歌朗诵06-01
诗歌鉴赏小学12-30
小学生六年级自创诗歌06-03
描绘童年的小学生诗歌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