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制度论文(精选8篇)
为规范财务管理,充分发挥财务核算、监督职能,最大程度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确资金使用权限、职责和审批程序,根据《会计法》、《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等制度,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总则
1.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维护财经纪律。医院各部门应当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各项开支均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范围。
2.严格执行经批准的支出计划。严格按照批准的计划执行,避免支出的盲目性和随机性,确保医院有限的资金在开展各项业务活动过程中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
3.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医院在支出管理中,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4.凡报销的商品、工程、服务等款项在1000元以上的,须以转帐方式付款。
二、完善支出履行手续 各项支出的经办人、审核人、批准人等有关人员要在发票或有关凭证上签字,购置物品的需办理仓库验收入库手续,确保医院支出合法化、程序化。
三、借款审批制度
职工因公外出办事,原则上不借现金。确需借款的,由借款人填写借据,所在科室的第一负责人签字,财务科审核,经所属分管院长签字确认后,报分管财务副院长、院长审批。要求及时报帐,自借款日起两个月必须还清所借款项,否则,财务科将从该借款人工资中扣还。
四、经常性支出审批程序
1.邮电通讯费:医院的移动电话、固定电话费通过银行划款的由办公室审签、财务科审核,经管办登记,分管院长签字确认后,报分管财务副院长、院长审批。
2.业务招待费: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坚持同城不招待原则,确需招待的,工作餐需经分管院长签字批准、重要接待需经院主要负责人签字批准,由办公室统一登记安排,承办科室负责报销。招待时,须提供四单,即对方单位接待函或电话记录单、招待审批单、菜单、就餐发票。结算时,由接待科室负责人、院办公室主任、财务科科长审核,经管办登记,分管院长签字确认,分管财务副院长、院长审批。3.工资、卫生津贴:职工工资、卫生津贴的发放和调整,由人事科审签,经管办登记,分管院长签字确认后,报分管财务副院长、院长审批。
4.绩效工资:由核算办核算并编制发放表,分管院长签字确认后,报分管财务副院长、院长审批。
5.学费:职工经医院批准参加国家承认学历(或学位)的学习费用,由所在科室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签字同意,科教科签字,财务科审核,经管办登记,分管院长签字确认后,报分管财务副院长、院长审批。
6.差旅费:职工因公开会、培训、学习、联系工作等要严格执行医院请消假制度进行逐级审批。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时,必须附经过逐级审批的出差审批单或会议(培训)通知,院级领导和科室第一负责人所附出差审批单或会议(培训)通知必须有医院党政主要负责人签字同意。无经过逐级审批或未严格执行逐级审批的出差审批单、会议(培训)通知,财务科不予报销。出差的发票及其相关材料经科室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签字,财务科审核,经管办登记,分管院长签字确认后,报分管财务副院长、院长审批。7.劳务费:医院出面外请专家劳务费支出由承办科室申请,主管部门签字,财务科审核,经管办登记,分管院长签字确认后,报分管财务副院长、院长审批。
8.医疗纠纷赔偿费:由科室申请,和谐办、医务科审签,财务科审核,经管办登记,分管院长签字确认后,报分管财务副院长、院长审批。
9.职工住院医药费补助开支:由医保办审签、财务科审核,经管办登记,分管院长签字确认后,报分管财务副院长、院长审批。
10.宣传费:广告、印刷等宣传费用,由办公室审签,财务科审核,经管办登记、分管院长签字确认后,报分管财务副院长、院长审批。
11.论文版面费:由主管部门和科教科审签,财务科审核,财务科审核,经管办登记,分管院长签字确认后,报分管财务副院长、院长审批。
12.车辆费用:由车辆的主管部门审签(办公室、医务科),财务科审核,经管办登记,分管院长签字确认后,报分管财务副院长、院长审批。13.水费、污水处理费、电费、排污费、绿化费、物业管理费、检测费、洗涤费等:由各主管部门审签,财务科审核,经管办登记,分管院长签字确认后,报分管财务副院长、院长审批。
14.零星维修用工:根据手续齐全的维修结算单和结算发票,承办科室申请,维修科室签字,财务科审核,经管办登记,分管院长签字确认后,报分管财务副院长、院长审批。
15.通过招标采购签订经济合同的药品、材料物资、设备款,由财务科按医院规定每月提出付款计划,经医院付款委员会集体讨论签字后,财务科根据付款委员会确定的付款金额对相关发票进行审核,报分管财务副院长、院长审批。
16.职工文体活动经费、职工(含在职、离退休)住院慰问以及在职职工(含直系亲属)离世慰问等相关费用,由工会审签,财务科审核,分管院长签字确认后,报分管财务副院长、院长审批。
17.离退休人员的活动经费和报刊杂志征订费用、离世抚恤等相关费用由人事科审签,财务科审核,分管院长签字确认后,报分管财务副院长、院长审批。
18.项目资金的支出:严格按项目资金的管理规定执行,由项目经办科室书面提出申请,科教科签字,财务科审核,经管办登记、分管院长签字确认后,报分管财务副院长、院长审批。
五、对于基本建设支出、无合同约定的零时性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大额支出,须经院长办公会讨论通过,10万元以上的大额支出须经院党委会集体讨论通过,具体支付需按程序进行审批。如需预付款时,最多不得超过合同总标的30%。付款时由承办科室根据工程进度(完成工作量)以及合同约定提出支付申请,同时提供合同和中标通知书,经院党委会讨论通过后,财务科审核,经管办登记,分管院长签字确认后,报纪委书记、分管财务副院长、院长签批后财务科方可付款。
六、各项支出要及时报账处理,每月1-25日的支出当月必须报账,25日后可以次月报账,特殊情况除外。
七、行使审批权的各级负责人应按本规定的要求,逐级负责,层层把关。因把关不严给医院造成经济损失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追究有关人员的相关责任。
八、凡以前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符者,以本规定为准。
九、本规定由财务科负责解释。
一、确立“四个一律、四个公开”原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必须进一步简政放权,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13年底,围绕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的决策部署,市发改委第一时间行动,连续召开推进审批事项改革专题会议,讨论、争辩、研究、论证,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力争走在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前列的工作目标。
在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市发改委结合部门行政审批工作,经过认真研究讨论,短时间内就提出并确立了“四个一律、四个公开”的原则,即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符合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国家规定的一律改为备案制,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按规定保留下来的审批事项一律做到审批事项、审批要件、审批流程、办理时限“四公开”。作为市发改委审批事项改革总的指导原则,“四个一律、四个公开”也为全市发改系统行政审批改革打好了基调、指明了方向。
二、调整取消并大幅度下放市级审批事项
根据全市行政审批改革要求和自治区发改委《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市发改委由主要领导主持,深入研究、强力推进、扎实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合并压缩部门审批事项,将原有的固定资产投资、外商投资、高新技术项目等3类行政审批事项调整合并为1类,即按规定权限审核上报或审批、核准、备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
——实行房地产项目专项改革,在盟市无取消权限的情况下,经请示自治区发改委并报市政府批准,取消房地产项目核准,一律改为备案制,市区以外的房地产项目审批权全部下放 ;
——实行工业项目专项改革,除按规定由国家和自治区审批的项目以及光伏发电、小型天然气存储设施2项能源类项目外,一律实行备案制审批,并全部下放旗县区办理。
本轮审批制度改革,在年初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公布保留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中,全市共下放审批事项68项,市发改委下放9项,为全市最多 ;全市共保留行政审批事项43项,市发改委仅保留1项,为事项最少部门之一 ;除自治区明确实行委托管理、盟市不得再行下放的审批项目外,市发改委在权限范围内取消、下放的审批项目数量可谓全市之最,审批项目下放幅度总体达到80% 以上。与审批事项改革同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招标审批事项,以及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审批条件,也一并下放至旗县区发改部门办理。
市发改委取消和下放审批权限后,要求旗县区发改部门迅速对接。到4月下旬,10个旗县区(含高新区)发改部门均已完成业务承接工作,市级调整取消和下放的审批事项均已实现正常运转和办理。
三、全面实施“三集中、四到位”改革
根据市政府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本轮改革的实质性内容,就是实行“三集中、四到位”改革,并要求市直各部门在2014年1月底前完成。
“三集中”是指分散在部门各科室的审批职能、审批事项、审批人员向行政审批科集中,行政审批科向政务大厅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网上审批平台集中 ;“四到位”是指职能调整到位、事项进驻到位、人员选派到位、审批授权到位。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市发改委将推进改革列为首要工作,精心设计,集中解决,按期全面完成了“三集中、四到位”改革,把分散在各业务处室的审批职能全部剥离出来,抽调精干业务人员,组建行政审批处,整建制进驻市政务服务大厅,做到职能调整、事项进驻、人员选派一次性全部到位,同时依托政务中心网上审批平台,实现了项目审批全部网上办理。2014年1月28日,委领导同行政审批处负责人签订行政审批授权书,规定审批事项再不允许送交或拿回委内办理,除专家论证、现场踏勘、重大事项会议研究等环节外,审批过程一律控制为“受理、审批”两个环节,真正做到了行政审批一站式办理、一个窗口完成。
此后,各旗县区发改部门“三集中、四到位”改革全面推开,但鉴于各自具体情况和条件,目前进展不一,总体仍落后于市级改革进程,距离市政府的改革目标和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四、出台项目审批办法及配套文件规范
在快速推进的改革中,市发改委在短短2个月时间内,密集出台文件,审批事项改革成为全委工作热点。继1月23日《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改革的通知》、3月18日《关于做好自治区委托管理行政审批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之后,又于3月31日在全市发改系统下发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办法(试行)》。《审批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具体行政审批事项,清晰界定市级审批权限,不在范围内的项目一律下放旗县区审批 ;详细规定了审批要件、审批流程和审批时限,市本级严格遵守的同时,要求旗县区发改部门参照执行,并且只可简化和压缩,再不许增加和延迟。
——审批事项上,规定市本级审批项目3类13项(包括市本级及以上政府性资金建设项目审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9项及备案3项),自治区发改委委托盟市管理的审批、核准项目16项,以及由自治区或国家发改委审批的审核上报项目。
——审批要件上,按审批、核准、备案3类项目办理要求,明确了报批项目需提交的手续、材料和支撑性文件 ;自治区发改委委托管理项目和由自治区或国家发改委审批的上报类项目,根据所属类别比照提供相应的要件。
——审批流程上,严明凡市发改委审批的项目,均由行政审批处在政务大厅统一办理,均执行“受理—审批—出文”单一流程,要求受理阶段向项目申报单位填发《受理通知单》,明确告知受理人、办件人、办理时限等全部信息,审批出文阶段由行政审批处按“分工预审—合议把关—审签发文”程序,将改革前须出具项目立项、节能审查、招标审批3个文件合并为只出一个批准文件,加盖“包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审批专用章”,由窗口在规定时限内向申请单位发文、完成审批。
——审批时限上,严格规定上报类项目2个工作日,审批类、核准类项目5个工作日,备案类项目1个工作日内办结,较国家和自治区发改委规定的项目办理时限均有大幅压缩。
与《审批办法》配套,将立项、节能、招标审批改为三项合一,1个文件出齐3个事项,同时制定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文件规范(试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样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事项审批样表等一整套格式范本,就审批、核准、备案文件以及项目单位申报材料分别制定文件格式模板,并提供旗县区参考,推动全系统改革同步。
各旗县区发改部门在本级政府领导下,以同样的力度和节奏,在充分参照市发改委项目审批办法和规范的基础上,还结合各自实际,加快制定本部门行政审批的实施方案、管理办法或工作规范。到4月底,全市发改系统行政审批工作已基本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公开透明,本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已快速步入规范化运转的轨道。
五、加强业务培训与审批工作管理
搞好业务培训是行政审批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改革启动之初,市发改委就坚持上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注重加强全系统行政审批制度和模式的统筹设计与安排。在日常交流研讨基础上, 分别于今年2月初和5月初集中组织全系统行政审批业务培训,其间还应邀深入一半以上旗县区开展上门培训,3至4月又按旗县区发改局长、分管局长、业务科室人员三个批次组织参加了自治区发改委举办的行政审批改革培训班。
为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市发改委还积极开展全系统审批事项改革调研活动,在本轮调研之前的3月底到4月下旬,已完成第一轮旗县区专题调研,在其它调研和检查中,也都将行政审批改革列为重要议程,了解改革进展情况的同时,与旗县区的同志共同研究讨论、解读政策、答疑释惑。日常工作中,市发改委向委内各业务处室和行政审批处提出明确要求,建立起与旗县区发改部门行政审批工作的经常性联络机制,实现随时联系和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取消和下放审批权限、实行“三集中、四到位”改革后,加强对行政审批业务的监督管理,就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4月底,市发改委决定建立行政审批核查制度,成立由纪检书记任组长,监察室、稽察办以及资深业务处长组成的行政审批核查组,每月对行政审批处办理的审批事项进行核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监督整改。经过5、6月份2次核查,取得较好效果,并已要求各旗县区发改部门比照执行,尽快建立行政审批工作监督检查制度和机制。此外,结合落实自治区发改委关于对取消、下放和委托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加强监管的文件要求,市发改委目前正抓紧建立全系统行政审批巡查抽查和项目月调度制度,各旗县区发改部门现已展开相应工作。
通过以上培训、调研、监管等一系列工作,有力地保证了全市发展改革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积极部署、有条不紊、齐头并进。
六、简政放权初见成效
自包头市发改系统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发改委下放审批权限以来(按审批事项改革基本到位的3月份计),截至6月底,全市发改部门共办理项目264个,其中审批62个、核准68个、备案134个。从构成上看,市发改委办理80个,其中审批30个、核准21个、备案29个 ;旗县区发改部门办理184个,其中审批32个、核准47个、备案105个。旗县区审批项目占全市70%以上,其中审批、核准以及投资5000万元以上备案项目,均为此次改革下放的审批权限。
在审批权限方面,旗县区审批项目已占到全市项目近70%,特别是在过去旗县区没有审批类、核准类项目办理权限,备案类权限也仅限于投资5000万元以下项目的前提下,这是改革造成的市与旗县区两级审批项目结构上的质变。旗县区自主权扩大的同时,也势必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基层加强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审批时限方面,与国家和自治区的规定相比较,市发改委审批类项目由不作时限要求到限定5个工作日,核准类项目缩短15个工作日,备案类项目缩短4个工作日。实际执行中,得益于新的审批体制和机制优势,市与旗县区办理时限还都有进一步的压缩。尤其是推行房地产项目改核准为备案制、工业项目改为备案管理并全部下放审批权两项重要改革,更是极大地简化了房地产项目和工业项目审批手续,显著简化办理程序、大大提高办理效率的同时,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投资热情和市场活力。
规范服务方面,通过审批办法及配套规范的设计和规定,市发改委正在切实做到项目审批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公开透明、廉洁高效。截至6月底,在市发改委已办理的审批项目中,全部在政务大厅由行政审批处按规定程序和时限独立出文办结。旗县区发改部门比照市发改委,正逐步建立起公开、规范、高效、阳光的一整套审批制度和程序体系。
职能转变方面,市发改委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强化发改系统部门服务和工作效能,高效办理审批事项的同时,围绕全市大局和中心工作,加快转变职能,探索建立新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发改委在委内做出明确部署,转变工作重心和服务作风,由过去的等人上门、被动审批,变为腾出手来、主动出击,协调上级、深入基层,把项目管理职能向上下游两端延伸,强化前期策划辅导,着力后期服务推动。在简政放权、提高效能进程中,部门项目管理职能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硬化和加强。当前,在全市重大项目谋划、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资金争取、北梁攻坚等各方面各领域工作中,发改委及旗县区发改部门都正在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实现着更大的作为。
风雨之后见彩虹。以市发改委的行政审批改革为样板,全市发展改革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初步形成“包头模式”,开始显现典型示范意义。发改委改革的努力和成果,为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赞誉。在自治区发改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包头市已明显地走在前列。经多次听取汇报并几次组织来包调研,自治区发改委领导高兴地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开启之际,包头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形成了“包头模式”,建议全区各盟市向包头观摩借鉴。
七、问题与建议
发改系统行政审批改革积极推进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困难和矛盾,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一是人力资源支撑方面。发改系统作为政府综合经济部门,除负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工作之外,还承担着重点项目实施、招商引资、资金争取、物价监管以及经常性的综合协调、专项推动等大量的工作职能,超负荷运转、人员紧张问题久已存在。按照本轮行政审批改革要求,必须选调业务骨干、成立专设机构、授权专人负责,造成多数旗县区发改部门日常工作与审批业务疲于应付,甚至出现难以为继的困难局面。
二是部门协同改革方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涉及规划、国土、环保、发改、住建、维稳等若干职能部门,部门间联动机制、支撑关系、运转流程、前置条件等多方面制度和机制设计都直接影响着行政审批的效能和结果。本轮行政审批改革中,市发改委在取消和下放审批权限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旗县区发改部门也积极衔接和落实,但由于有些部门未能同步或协同下放权限,旗县区发改部门还必须时常到市直部门协调手续办理,造成发改系统审批改革的掣肘和梗阻,甚至使个别项目、某些环节的审批改革只能流于名义上的下放。
为切实解决改革进程中的问题和矛盾,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发改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本次专题调查研究情况,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
1. 加快软硬件建设和机构调整改革。以市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大厅为样板,尽快完成旗县区市民大厅建设,配备必要设施并提供必要条件,抓紧投入使用。加快行政审批软件系统、市与旗县区联网平台等软件开发,尽早完成互联网接通和软件安装调试,实现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研究解决旗县区发改部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问题,考虑行政审批改革需要,适当增加职能科室、人员编制和干部职数,同时给予业务经费保障。
2. 加快推进部门行政审批协同改革。继续深入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包头市关于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在上半年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结合包头实际,大胆探索,勇于突破,敢于创新,全面推进市直各部门审批事项改革,聚焦实现部门间改革的协同和共进,简化部门间的审批关联,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的整体效能。
3. 加快推动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判断标准,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发改系统行政审批改革完成阶段性任务后,应当马上着手,深入研究全市经济运行发展的成绩、形势和走向,分析主要经济指标、重点领域、重点任务的变化情况,研判改革的影响和成效,找出深化和完善改革的路径、节点、突破口,推动全系统改革循着正确的轨道,走向更大的成功。
本次调研充分表明,以市发改委为主导,全市发改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经获得重要的阶段性成功,为下一步的改革发展开启了新的局面。站在发改部门行政审批工作的角度,我们完全可以说,项目业主和投资方在包头的事业已经开始进入“结束跑手续、走向市场化”的良好状态,这正是包头全体发改人努力的初衷,是全面深化改革至高的期望。
审批何理?
比起1994年的老版本,2004年修订的《中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虽然看上去宽松了许多,但骨子里依然没有本质的变化。所谓的产业政策,说到底,最核心的两个字就是:审批。
这种审批细到什么程度呢?《政策》规定:跨产品类别生产其它类汽车整车产品,项目投资总额不得低于15亿元人民币,企业资产负债率在50%之内,银行信用等级AAA;新建汽车生产企业的投资项目,项目投资总额不得低于20亿元人民币,其中自有资金不得低于8亿元人民币,要建立产品研究开发机构,且投资不得低于5亿元人民币。不知道有谁知道这样规定的合理性依据是什么?如果低于这样的投资条件会带来什么样恶劣的结果?
虽然对现有汽车生产企业自筹资金扩大生产能力和增加品种,投资生产摩托车及其发动机,投资生产零部件施行了备案制,但新建汽车及车用发动机生产企业,现有汽车生产企业跨产品类别生产其它类别汽车整车产品依然施行核准制,需要履行繁琐而漫长的审批手续。
为什么要坚持施行审批制,1994年版《中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是这样表述的:国家将促进汽车工业投资的集中和产业的重组,重点解决生产厂点多、投资分散;审批项目乱;重复引进低水平产品;定点厂建设及国产化速度慢(即散、乱、低、慢)的问题。也就是说有关部门要为汽车产业和汽车企业把关,防止他们生产低水平的产品,防止他们因为产能过大而赔钱。这心操的。
如果说目前国家对机场、公路、铁道、党政机关的楼堂馆所实施审批制有其法理和经济上的合理性,那么时至今日依然坚持在制造业领域施行核准制就显得太落伍了。从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实践来看,中国汽车业目前勉强成气候的几家自主品牌吉利、奇瑞、比亚迪等,几乎都是因为当时有关部门没有严格执行《中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结果。如果没有当时部分领导的远见,完全刻板的按照《政策》办,那么现在是否存在一家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都很难说。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1996年,也就是《政策》出台两年后,生产摩托车的李书福告诉自己的一位亲信他要生产汽车。亲信大着胆子猜吉利是要生产微型面包车,李书福拍拍自己的奔驰车说:生产这种汽车。1998年底,第一辆两厢汽车“吉利豪情”在没有被批准的情况下降生。奇瑞、比亚迪等自主品牌都走过类似的路。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严格的审核政策,中国汽车业会是像现在这样被国外品牌雄霸天下吗?
奇特的成功规律
在中国众多的行业中,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规律:凡是没有施行核准制的行业都成长出了众多优秀的企业和知名的品牌,凡是实施严格的核准制度的行业,除非辅以严格的国有垄断制度,否则一定会成为国外企业和产品的天下。汽车业已经被耽误了这么多年,还要继续耽误下去吗?
从本质上看,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浪费经济”。众多的资金看好某种产品或者某个行业,便会进行投资。每一个投资主体都会认为自己是市场的先知先觉者,所有的投资计划都可以估算出市场的大致前景,但无法估算出會有多少企业成为竞争对手,一旦产能大量形成,一定会产生大量的“浪费”。但如果没有这种浪费,每个企业都轻而易举地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企业就不会有创新的动力。
回想改革开放之初的家电行业,各省市都大量从国外进口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的生产线。在当时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充满了对重复建设的担忧。但过剩的产能在竞争中逐渐通过兼并重组、产业升级而消化,最终形成了产能和需求的平衡,并由此诞生出一批有着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
反观汽车业,在1990年代初本已经形成遍地开花的局面。成千上万的农机修造厂、摩托车制造厂、柴油机厂土法上马搞出了自己的轿车、卡车、旅行车。但一纸审批,终结了绝大多数企业的汽车梦。国际汽车巨头从合资企业中赚得盆满钵满。但当初设想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局面却始终没有形成气候。中国家用汽车市场成为进口品牌的天下。只有吉利、奇瑞等少数企业成为“漏网之鱼”,勉强撑起了自主品牌的一点脸面。
目前政府相关部门对于产业的管理形成的是一种非常矛盾的局面。一方面,政府通过补贴试图引导民间资本的投资方向,另一方面在很多领域里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设置的审批环节却一直存在。一方面鼓励一些企业通过各种方式骗取国家政策扶持资金,另一方面对企业看好的投资方向却设置人为障碍。在鼓励和限制之间,市场的自发调节功能变得紊乱。
不论是在汽车领域还是家电、机械等各制造业领域,改革开放以来的所有实践都以充分的事实反复证明,让企业自己决定自己的经营和投资是中国企业和本土品牌崛起的惟一途径,这也是我们坚定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由。
为规范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审批行为,明确公司财务支出的内部流程、决策程序及审批权限,完善健全公司内控制度,确保全公司的各项预算目标的实现,保障公司健康持续发展,制订本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全公司财务工作实行预算管理模式,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在本制度规定范围内行使审批权。
第二条 审批范围:本公司直接经营活动、对外投资活动、融资活动发生的款项收支,纳入董事会审定通过的预算计划。
第三条 公司实行总裁一支笔审批制度,分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应严格审核公司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若因审核不严给公司造成的缺失,有关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第二章审批原则
第四条 经办人为审批事项的直接责任人,对该事项承担直接责任。
第五条 审批人为审批事项的决策人,对审批事项承担决策责任。
第六条 子公司、分公司负责人应对本子公司或分公司全部审批事项承担决策责任,超过规定限额提交总公司领导核准,提交总公司领导核准的,总公司核准人承担领导责任。
第七条 任何审批事项应包括但不限于经办人签名、部门负责人
1签署审核意见、审批人签署审批意见。公司财务部门应根据公司财务
要求做好入账审核。
第八条 子公司或分公司负责人可对公司预算范围内的审批事项
授权行使,但必须报总公司分管领导审核。
第三章财务审批程序
第九条 预借款及公司关联往来款项审批规定
1、预借款包括出差临时借款、采购临时借款以及其他临时性借
款,金额在 10000元以内由各分管副总审批,公司财务总监核准。超
过此限额的预借款,应提交公司总裁批准。
2、公司与各子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之间发生的交易事项,由
子公司、分公司、项目部负责人审批,公司财务总监核准。
3、公司固定资产购置、调拨
由使用部门申请,分管领导审核,呈报董事长批准后由办公室办
理。(单件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需经董事会研究决定)。
第十条 预付款审批规定
1、公司各项预付款项的支付均按经济业务发生所签定的合同约
定执行。预付款金额在10万元以内的经济业务,由业务部门经理初审
后,经分管副总审批,公司财务总监核准后支付。超过此限额的预付
款支付,需经公司总裁审批。
2、超合同约定支付的预付款项,应由业务部门初审后,经分管
副总及公司财务总监审核,公司总裁审批后支付。
第十一条 涉及员工薪资、福利费事项的财务审批规定
1、每年年初,由公司提名与薪酬委员会提出方案,由人力资源
部及财务部参与,提出当薪资、福利方案,并报总裁通过后,经
公司总裁签发后实施。
2、公司固定福利费事项的调整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提出具体方案,经总裁审核通过后,公司总裁签发后实施。每月发放时,在实施方案
范围内,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核,公司财务总监审批后发放。
3、公司临时性员工福利发放,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提出方案,经
公司提名与薪酬委员会审核,公司总裁核批后实施。
第十二条 涉及保证金交款的财务审批规定
合同保证金的交款由公司业务归口的部门在保证金交款到期日
前出具相关意见,经公司分管的副总审批,公司财务总监核准,公司
总裁批准后支付。
第十三条 涉及工程款拨付的财务审批规定
到账工程款拨付手续必须严格按照公司制度规定执行,拨付工作
流程:
财务部负责出具分公司、项目部可分配款项审批表(经办人签 名)项目部、分公司负责人填写款项分配去向(经办人签名)分管和责任联系领导负责审批(签字)财务部经理负责核准
(签字)财务部出纳办理拨
付和收集成本发票。
第十四条 购买或出售资产、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关联交易的财务审批规定参股公司及子公司涉及购买资产、出售资产、对外投资、对外担保、与公司股东发生关联交易均由总公司统一管理。
2、公司投资运用资金(含对外投资、收购或出售资产、资产抵押、银行借款、对外担保等)按照公司《章程》规定执行。财务部门依据经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决议,并经公司总裁审批后实施。
5、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与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关联公司发生关联交易事项,均应按照《公司章程》等相关规范要求,提交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由公司总裁审批实施。
7、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内资本性的购买资产、出售资产业务,实施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总资产30%以上的需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实施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总资产30%以下的需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具体事项在相关决策程序履行完毕后,由所属部门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公司分管副总审批后,经公司财务总监核准,公司总裁审批后实施。
第十五条 公司工程建设、装修改造、设备大修理等建设性支出的财务审批规定
1、公司单项建设性支出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立项应提交公司董事会按相应权限审批。项目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经公司财务总监审核,由公司总裁审批后实施。
2、公司单项建设性支出1000 万元(含1000 万元)以下的项目立项由公司分管领导审议,相关的资金支出经公司财务总监审核后,由公司总裁审批后支付。
第十六条 控股子公司各项费用的审批规定
1、公司对所属控股子公司实行全面预算控制和季度计划审批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年初由公司财务部核定控股子公司全年各项费用预算,并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
2、控股子公司在全年预算额度内进行指标分解,控股子公司按季度分解指标,向公司财务部上报季度资金使用计划,季度资金使用计划经公司总裁审批后,在季度内由控股子公司负责人逐项安排,报公司财务总监审核后支付。
3、控股子公司在内发生的超预算费用,经公司财务总监审核,公司总裁审批后支付。
第十七条 公司费用报销审批规定
1、公司对部门费用支出实行预算与审批相结合的管理原则,各部门按相关费用明细:差旅费、办公费、资料费、培训费、招待费、宣传费等项目由公司财务部门核定全年预算总额,并上报公司行政办公会审议后,由公司总裁签发后实施。
2、各部门严格控制全年费用开支,在预算额度内发生的费用支出,由部门经理初审后,报分管的公司副总审批,由公司财务部审核后报销。
3、单项费用支出在2 万元以内的临时费用预算申请,可由公司副总裁、财务总监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讨论决定。单项费用支出在2万元以上的临时性费用预算应由公司总裁审批后实施。
4、公司组织的大型活动,应制定详细的费用预算实施方案,该方案经公司分管副总审核后,报公司总裁审批。财务部依据批准的预算方案审核报销。
第十八条 财务部门的审核职责:公司财务部在办理财务审核工作时,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规章制度的要求,对审核事项做决定。
第十九条 财务总监的审核监督职责:财务总监为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履行本制度规定的审批职责。
一、总 则
1、为加强公司费用支出管理,进一步规范费用支出报销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提高管理效益,特制订本办法。
2、本规定适用于包括董事长在内的集团总部所有员工。
二、审批流程
1、费用审批程序
报销费用时,应按规定填写《费用报销单》,按下列程序审批后,方可到财务部办理报销事宜:
(1)预算内日常费用报销流程(公司制度范围内的日常费用)报销人员→财务审核→总经办→董事长→财务报销
(2)预算外费用报销流程(公司对外的付款及制度外的费用)报销人员→部门总监→财务审核→总经办→董事长→财务报销
2、借款审批流程
借款时,应按规定填写《费用申请单》,按下列程序审批: 借款人员→部门总监→总经办→董事长→财务审核
财务审核通过后,应按规定填写《借支单》并附《费用申请单》,按下列程序审批后,财务办理出款流程:
借款人员→财务审核→总经办→董事长→财务出款
三、管理办法
(一)单据的使用
1、《借款单》仅限于公司员工因公需要临时借支的款项,包括差旅费、办公费等日常费用。
2、《费用申请单》用于日常费用申请。
3、《费用报销单》用于日常费用报销。
(二)财务审核重点
费用报销凭证:取得的票据是否合法、合规;报销内容是否符合公司有关管理制度的规定;报销金额是否正确;填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为董事长批准后款项。
(三)原始单据管理。
内部使用的收据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原始收据,并加盖开票单位的发票专用章。
(四)其他规定
1、对取得的报销凭据应及时办理报销手续,最长时间不得超过45天(以票面记载的开票日期为起始日),超过者按票面金额每日计收1%且不低于100元的罚款。
一、目的:为规范工作制度,加强加班审批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二、范围:全体员工
三、内容:
1、加班的认定
1)公司提倡高效率的工作,鼓励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在正常工作时间无法完成正常工作量造成的延长工作时间以及在非工作时间内参加的培训,不作加班处理。
2)公司实行综合计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特殊岗位的上班时间按规定执行。
3)对于因工作需要的加班,必须事先办理加班审批手续,作为日后核算加班费的依据。
4)未按规定办理加班审批手续的,其延长的工作时间不作加班处理。
2、各部门加班的申报审批权限
1)工作日加班,各部门需在实际加班的当天上午12:00前,把经过部门领导审核的加班审批表交管理部审批。
2)双休日加班,各部门需在实际加班前的最后一个星期五的下午14:00前,把经过部门领导审核的加班审批表交管理部审批。
3)节假日加班,各部门需在实际加班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的下午14:00前,把经过部门领导审核的加班审批表交管理部审批。
4)加班审批表上需要注明预计需要工作的小时数,部门领导需要对加班时间进行监控和评估。
5)特殊情况需要临时计划加班者,相关部门领导在《加班申请单》上要加以额外的说明。
6)员工加班均应如实打卡,记录加班时间。
3、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行。
行 政 部
内部控制包括多种多样的控制方法, 而授权批准控制作为其最为重要的控制方法, 是各大医院在处理涉及经济方面的业务时, 必须通过的法定程序。因此, 医院需要对其授权的批准范围及层次程序进行规范性的明确与规划。关于财务支出授权批准制度包括以下几种应用形式:“财务一支笔”审批、分级审批、多重审批和混合审批。
“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曾广为各大单位应用, 后因其制度中存在监督失控和严重腐败等弊端被取代;分级审批避免了权力的集中化, 加强了对审批人的约束力和牵制力, 但其缺点是容易导致超额的财务收支被分解;多重审批使得会计审批控制内部相互牵制,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审批质量, 但其审批过程相当繁琐复杂, 耗时较长;混合审批实际上是前三种审批制度的混合应用, 即简化了审批过程又对财务收支项目的控制进行了加强, 但这种制度也易被人利用, 通过“化整为零”的方法从中谋取个人利益。
因此, 对于各大医院来说, 需根据其实际的发展现状来选择与之相应的审批形式, 只有选择适合的审批控制方法, 才能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使之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符合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二、医院财务支出审批人员的设置和权限
医院具有财务支出审批权的岗位包括业务部门 (课题组) 负责人、主管部门负责人 (如医务科、科教科等) 、财务部门负责人、分管院长以及法人代表 (如院长、党委书记) 等。根据《会计法》的规定, 单位的法人代表是单位经济上的总责任人。所以, 对于医院的审批范围和权限需要专门的法人代表进行统一授权, 此外, 还可以随着不同阶段的现实情况, 法人代表个人将合同签订和预付款项权不同程度的授予指定个人, 即其他的院级领导或者中层管理人员。
对于财务支出审批人员来说, 应严格遵循其分管范围, 对于超出权限的审批范围应进行自我规避。对已经通过讨论的计划开支和预算, 或者是由法规政策规定的必要支出, 在审批过程中, 金额可以不受到限制;而对于计划外的开支, 在几万元以下额度的开支需经过院级正职领导审批, 对于几千元以下的开支则只需院级副职领导审批, 但是一旦开支金额超过了院级正职领导的审批权限, 就需先通过分管院领导的审核, 审核通过后再由院长审批, 最后由院长上报院级办公会进行协商, 才能最终决定。另一方面, 业务和主管部门的负责人, 还需对其本部人员的身份真实性进行仔细核对, 在财务方面, 其部门负责人则拥有对其所有开支的核准权。此外, 院办公室需协助做好关于相关会议的记录, 为以后院级领导的审批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合理规范的医院财务支出审批流程
对于现在绝大多数的医院, 仍运用的是自上而下的财务审批流程, 就是首先需经办人员在原始凭证上签字署名, 再由医院的领导对其进行审批, 然后医院的支出会计会对审批合格的开支进行核准与查实, 最后才能到出纳处报销。通过此制度的流程可以看出, 其制度本身存在不完善性, 比如财务审查被安排到领导审批之后, 使得监督被滞后从而耽误了最佳时机, 财务会计人员也由对事前、事中的监督转向了事后单纯性的记录, 这就使得医院在各种经济财务问题中都存在相当大的纰漏。因此, 为规避其审批流程中监督缺位或错位的问题, 就应建立起合理规范的医院财务支出审批流程:第一, 经办人员整理财务支出凭据;第二, 科室或主管部门 (如医务科、人事科以及科教科等) 负责人核对业务的真实性;第三, 财务科根据有关政策、预算、合同或院领导办公会议决议等进行审核;第四, 由主管领导或单位负责人批准;第五, 支出会计审核, 出纳进行现金或银行报销, 最后登记总账。
此种流程的好处在于对其人员的职责进行了详细明确的划分, 使得审批人员能各司其职, 主管部门负责人能更加真实的对开支内容进行把关, 大大提高了审批的效率与真实性, 从根本上避免了职责错位等问题。也同样避免了审批在前、监督在后的不合理流程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并使得财务会计人员由开始的被动核算逐步向积极把关转变, 财务人员的责任感得到极大的增强, 监督的有效性也随之增高。另一方面, 要使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定要做好事前、事中的监督, 从根本上防止经办人员因领导的“不专业性”而乘机钻空子行为的发生。最后, 采取这种自下而上的审批流程, 使得医院内部牵制与控制的有效范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扩张, 因为主管会计需先进行审批核查, 自然可以将一些违法乱纪的事项规避在外, 这就对医院领导起到了警示性的作用。
总结
本文对医院财务支出审批制度的建设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概括其审批形式、人员设置和权限问题及合理审批流程的确立。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究, 使得医院在财务支出审批流程的规范性得到加强, 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找到适合实际情况的审批形式, 确保医院在财务经济方面的正常运行, 更能为下一步制度的完善与修订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素珍.对医院费用审批权限的思考[J].现代医院管理.2009 (02)
[2]周时贞.浅议财务收支审批控制制度[J].卫生经济研究.2005 (01)
【关键词】内部控制;付款凭单;企业风险;不相容岗位;授权审批
一、理论概述
1.付款凭单格式及流程
如图1所示,付款凭单是一种授权付款的凭证,主要针对企业购买商品、劳务、资产而产生的付款事项的支付凭证,它既是现金和银行支付业务的书面证明,也是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的管理和控制。业务办理过程中,由业务经办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发票、相关合同、入库单等原始凭证,填写业务内容、申请金额等项目并在付款凭单上签字确认,再交由部门主管审核;部门主管在完成稽核工作后确认签字并交由财会部门、分管经理、总经理等各职能部门稽核确认、审批;最后将经审核—确认—批准的付款凭单交会计部门负责应付账款的工作人员按付款先后顺序保管并处理付款事宜。付款凭单的流转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签字过程,而是一个确认的过程,该确认过程以稽核工作为基础,是一个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的过程,是企业内部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和授权审批制度执行和落实的过程。
2.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和授权审批控制的重要意义
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和授权审批控制的落实与否、落实程度直接影响了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等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一项业务或一个项目从计划、评估到决策、实施等环节悉数由一人担任,容易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而这些错误和舞弊行为却不容易被发现的职务。如: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等,贯穿在企业业务层面的销售业务控制、采购业务控制、资金活动控制等各个环节。企业通过明确不相容岗位及各岗位的职责权限,按照规定权限授权审批企业包括日常经营管理、投资融资活动等经济业务,使不相容岗位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和授权审批制度执行不力带来的风险
在我国企业经营者往往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会计控制或企业的规章制度、操作规定,没有从企业整个经营管理和风险防范的角度宏观地认识内部控制,更有甚者根本没有内部控制的观念,还停留在家长作风,一者为大的阶段。而企业一般管理者或员工则认为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行为,由专门的部门管理和实施,与自已没有什么关系。特别是看到一些领导没有按照内控有关制度办事时,也就没有动力主动执行内部控制相关规定,在业务办理中对于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了解、分析、核实的项目只是敷衍了事,认为只是走个形式,签个字而已,而不会积极地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等内控制度。现有企业经营管理和业务活动中,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和授权审批制度的执行不力,往往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管理风险和经营风险。具体为:
1.销售合同管理、客户信用管理及款项回收管理存在风险
销售合同的签订、客户信用调查、收款等环节没有进行相关岗位分离和授权审批,可能会造成销售过程的舞弊行为,如经办人明明已知道客户经营不善,资金紧张,还是为了个人的不当利益将商品卖给对方,签订没有明确对方付款期限、结算方式等条款的合同,导致企业无法收回货款,甚至遭到欺诈;销售经办与发票开具及款项的收回与确认不分离可能造成业务员为完成考核指标获取奖励而虚开发票,虚增收入;而应收账款坏账的计提、审批、核销不分离会使虚开的收入以企业坏账的形式计入企业成本,造成企业经济利益受损。
2.采购计划、合同签订及货物验收存在风险
采购计划申请与审批职务不分离,由采购部门直接采购货物,可能所采购的货物或商品不能满足生产部门和仓储部门对材料规格、数量的要求,造成物资的浪费,而生产却因所需的材料没能及时供应而受到影响;合同的拟订与审核岗位不分离,就可能无法对合同标的的金额、数量、规格、质量、付款期限等条款进行有效的控制,可能使企业面临以高价采购低质量材料的局面,造成资金浪费,影响公司产品质量和企业声誉;采购验收与仓库记录岗位不分离,可能造成物资或库存流失,形成企业资产损失。
3.投资项目与筹资项目方案拟订、项目收益及成本支出存在风险
投资项目的方案拟定、可行性研究与评估及投资的决策、执行不分离,可能引起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如出租营运企业在作出增加投放营运车辆的决策前,如不对区域内出租车驾驶员的营业收入、行驶里程等营运指标进行调查分析,评估新增车辆对现有市场的影响,就可能影响驾驶员的收入,增加驾驶员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同时,在选择营运车辆车型方面如不考虑出租车较家庭用车行驶公里数高、车内空间要求特别是行李箱空间大的特点选择适合出租车营运的车辆时,可能会造成营运车辆提前报废、影响乘客选择本公司出租车作为交通工具的积极性。如盲目作出新投放营运车辆的决策,可能造成企业总收入和利润上升,但单车收入和利润却被摊薄,投资回报率降低的局面;投资绩效评估与执行岗位不分离可能造成投资绩效考评失真。同样在筹资活动中的筹资方案拟订与决策、筹资合同的审批与订立等相关岗位不分离,可能会对筹资方案的可行性、筹资规模的合理性、筹资方式的科学性缺乏客观的认识,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和偿债压力。
三、加强内部控制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和授权审批控制的建议
针对企业因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和授权审批控制带来的风险,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注重销售定价、客户、合同及收款环节的管理
首先,企业应安排专人对企业自身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销售增长率等指标进行定期、环期分析,选择标杆企业同类产品进行价格、质量等因素的比较,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合理确定销售价格,制订适合企业发展的经营战略。其次,应与常规客户保持经常联络,加强与客户的交流,建立客户资信库,对于新增的客户做好资信调查,及时掌握客户的动态。第三,合同的拟订以《合同法》为依据,本着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合同条款需明确产品规格、产品数量、销售价格、结算方式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等,审批人员应当结合企业对产品市场价格、客户资信等信息对销售合同草案进行严格审核。第四,对于应收账款,分别由销售部门、财务部门负责催收和结算工作,并做好催收记录和收款记录,及时核对、核销应收款项。对于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由销售部、财会部、审计部等部门联合调查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并严格履行审批程序。最后,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发票管理规定》办理发票的领用、开具、作废、红字冲销等,指定专人掌握发票使用情况并及时盘点发票结存数量。
2.加强采购计划、合同、货物验收工作的管理
(1)企业的采购业务需要采购部、生产部、仓库等部门共同参与,由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向仓库提出材料领用申请;仓库部门根据生产部提交的材料领用清单,结合库存实际情况向采购部提交采购清单;采购部根据市场情况,提交采购申请,申请中列明材料规格、价格、数量、供应商名单、采购方式等项目,采购计划的制订和申请需按职责权限和审批程序进行。(2)企业有必要安排专人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价格等与行业内其他企业进行比较,列出供应商优先名单。(3)采购合同的拟订、签订需要按照已明确的各部门职责权限进行审批,采购合同需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等。(4)材料或货物的验收是采购活动的最后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企业应安排专门人员严格按照采购申请清单,对材料或货物的规格、品质等进行把关,对于不合格的材料或货物按规定办理退货手续。(5)企业需分别设置货物保管人员和记录人员,并要求及时进行盘点核对,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3.关注项目的可行性及资金的使用效率
(1)投资活动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据以增加企业收益的经济活动,企业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加强投资方案所涉及领域的政策、行业前景、经营效果等因素综合评估,关注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风险与收益,不盲目跟风。(2)企业须根据筹资战略目标和规划,拟订筹资方案,并对筹资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出具可行性研究报告,如出租营运企业车辆更新项目筹资,需根据更新车辆数及单车价格计算资金量,运用科学的方法测算外部融资需要量,严格按规定权限和程序筹集资金;根据筹资规模、筹资成本、偿还能力等确定债务融资、股权融资、混合融资等融资方式等;企业应当严格按照筹资方案确定的用途使用资金,指定专门机构或专人对所筹资金的使用规模、方向进行跟踪管理。
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和授权审批控制只是内部控制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付款凭单为载体体现着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一叶的必要性、重要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央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推进,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中国制造”不再是价廉质次的代名称,更多高科技领域时时有中国企业的身影。企业要跻身世界经济领域,必须从企业层面、业务层面落实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才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参与国际竞争。
参考文献:
[1] 李 莉,《试论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管理纵横,2012.3 .
[2] 宋宝莲,《浅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特区经济,2012.10 .
【审批制度论文】推荐阅读:
支出审批制度06-29
授权审批制度07-25
公司财务审批制度06-25
采购制度及审批流程06-05
危险作业审批许可制度07-18
12危险作业审批制度07-19
沈阳行政审批制度10-18
财务审核审批及报销制度09-12
手术分级管理及审批制度09-19
学校大型活动审批制度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