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沁园春 长沙》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沁园春 长沙》(精选6篇)

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沁园春 长沙》 篇1

高中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

覃兴坤

文学院08级5班

18号

第一课、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诗词的意境。

2.体会毛泽东诗词情景交融的崇高美。

3.背诵并体会诗词的情感,品味精彩词语的意味。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作者变革社会、除弊陈新的雄心壮志。教学环节:

1、制定教学目标

2、准备需要的材料

3、实施课堂教学

4、课后练习及反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范读录音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展示《沁园春•雪》)

我们在初中时,学过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在这首词中,我们曾经随诗人一起领略了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之冬的壮丽景色,诗人面对如此多娇的江山,抒发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壮志。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看诗人是如何描绘深秋湘江的景致,又抒发了怎样的豪情壮志。(展示《沁园春•长沙》课题、板书)

2.整体感知:

(1)听录音,感受诗词强烈的抒情气氛。(放录音)

(2)学生齐读,勾画断句,熟悉课文内容。(课件展示断句)3.知识拓展(课件展示同步进行)(1)关于词的常识。

词这种文学样式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又名“长短句”、“诗余”等。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词可以分上下两段,叫做“片”或者“阕”。

(2)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

毛泽东,湖南湘潭人。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同时,他还是一个豪气冲天,才华横溢的诗人。1925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确立了统一战线,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农民运动蓬勃开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19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4.重点、难点的学习:

(1)学生读课文提示,明确联想和想象的概念。

(2)学生默读课文,领会文章的意境美和豪迈的革命气概。(3)分析词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领会词的意境。上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提问:诗人“立”在何时、何地?

要点: “寒秋”两字表明独游的时间。“寒秋”,即深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八字,点明独游的地点和特定的环境。以上十二个字,把诗人独立顾盼,意气昂扬的形象烘托如画,并为全词奠定豪迈的基调。

提问:联系全文,起句点明了一种怎样的环境?

要点:“独立寒秋”,与下文的“百侣曾游”相映衬,为下文的追忆做好铺垫,使上下阙的开头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一开始作者就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之中,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提问:这个“看”字,总领几句?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秋色图?

要点:共七句。诗人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描绘。远处的山色:“红遍”,色彩艳丽,境界开阔,与“寒秋”呼应。“染”,渲染,有动感,突出了色彩的鲜艳、清晰如在眼前。诗人不仅看到岳麓山的枫林,也可能联想到北京香山的红叶以及祖国无数山岳被大自然染得一片嫣红。

近处的江景:秋水澄澈,秋江碧波。“争”,写出了千帆竞发、昂扬奋进的场面,“翔”,本来用于写鸟的动作,而诗人用来写鱼,表现了江底游鱼的自由和江水的广阔。这和柳宗元写潭中游鱼“皆若空游无所依”的句子有相同的妙处,只是境界不同。这七句描绘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秋色图。巧妙地做到远近结合,动静相宜。这些景物描写为下阕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

提问:面对眼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景色,诗人联想到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点:诗人由“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景色,联想到人类社会,中国社会,发出了“伥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慨。1925年的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同盟军以及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策略的问题,是当时中国革命最迫切的理论问题,“谁主沉浮”,实际上是由谁来掌握国家兴衰的命运,这是起而斗争的号召,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提问:这一怅一问对塑造诗人形象有何作用?

要点: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不禁问道:广阔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怅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小结:上阙写景,描绘了壮丽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阙:默读词的下阙,思考问题。(展示思考题)

提问:上阙以写景为主,借以抒情,而下阙又借什么抒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上下两阙在内容方面是如何联系的?

要点:“携来百伴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这里,诗人从上阙的独自旧地重游,很自然地联想到过去的战友,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接下来诗人用了八句写出了“忆”的具体内容,主要表现当时的时代特点,革命青年的战斗风姿和豪情壮志。“恰同学少年”五字,点明这群革命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年龄特征,他们是“风华正茂”,风采焕发,才华横溢。“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描绘青年们的精神状态。他们意气奔放,奋发有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三句描写同学们的战斗行动。他们评论国家大事,用文章批评污浊的事物,赞美美好的事物。“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了对当时大官僚、大军阀的蔑视。八句诗,从几个侧面表现了青年们的战斗生活,抒发了革命的情怀。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是毛泽东离开长沙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前所写的。毛泽东在1911年至1925年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其间中国乃至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等。当年的毛泽东和蔡和森,何叔衡,张昆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而煞尾的三句,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国家的命运应该由这一群“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再次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伟大抱负。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提问:这一设问句与上阕末尾的设问句有什么内在联系?

要点:这一设问句,是对上阕“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这一设问句再次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小结:下阙抒情,通过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5、总结归纳

(1)诗人的思想倾向和诗歌的意象的统一。要点:诗人选择了秋山的红叶和秋水的绿波来加以描写,因为这些物象能够寄托革命的激情;又选择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加以描绘,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解放的愿望。突出写“浪遏飞舟”的情景,显示了诗人不怕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2)与古人写秋景的诗词相比较:

比较赏析王维的《山居秋暝》、马致远的《天净沙》、黄巢的《题菊花》这三首古人的诗词,体会毛泽东诗词的壮美,领会如何营造意境。(展示这三首词、图片)

要点:王维的《山居秋暝》,写出了秋天的清爽;马致远的《天净沙》,描绘出秋风中的游子倍感秋天的萧条和冷落的意境;黄巢的《题菊花》,写出了这样一种情怀:作者既悲菊花在秋天的清冷,又要改变它的命运,让菊花与桃花一起在蜂飞蝶舞的春天开放。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黄巢的诗体现了一种抗争的精神。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光明、绚丽、壮美,只有心怀天下的胸襟,才能把磅礴的气概和山水的壮观交融构成博大的艺术境界。由此可见,意境的营造是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审美情趣注入所描写的对象,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境界。同时,读者的审美态度,能力和情趣也会影响对诗文的理解。我们要积极调动自己的情感,读出诗人的“言外之意”“韵外之志”,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展示板书)

雄奇伟丽的深秋美景——使人惊喜 情景交融的崇高美——使人向往 壮志凌云的伟大抱负——让人敬畏

教学延伸

1.朗读训练,注意容易读错的字词。舸gě 怅chàng 寥liáo 廓kuò 峥嵘zhēng róng 稠 chóu 遒qiú 遏â 2.迁移练习:

体会以下几个字有什么表达效果?(1)“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万、遍、层、染

(2)“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漫、透、百、争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击、翔

答:

(1)“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字,写出当地山峰之多。“遍”字,写出红的范围之广。“层”字,表现树林之多。“染”字,化静为动,增强词的生动性。

(2)“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漫”字,画出湘江水势之盛,似有满溢之感。“透”字,画出江水碧绿清澈之状。“百”字,形容船只之多。“争”字,画出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击”字,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在空中矫健勇猛、迅速有力地飞翔的姿态。“翔”字,活画出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活泼地游动的神态。

3.课后练习:

(1)背诵并默写《沁园春•长沙》

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沁园春 长沙》 篇2

教学内容:梳理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及梳理本单元在高考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题

一、单元体制:本单元共三篇课文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三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均属散文,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就是文章的情,形散而情聚,情感这条红线贯穿文章的始终。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然后重点读《记念刘和珍君》的第2部分及第4部分,体会《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当中的情感:

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学生自主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小狗包弟,概括文章大意,然后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3.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体会其中蕴含了什么思想情感,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汇总:

二、链接高考:在考场中出现的与本单元相关的语言运用题

1. (教师投影,学生欣赏) 为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 (4分)

刘和珍———在黑暗的时代中,你没有沉论;在严酷的高压下,你没有沉默;在枪弹的攒射中,你依然前行。虑及民族存亡,你黯然泣下,为了国家复兴,你奋然前行。你如流星刹那间闪过,却爆发出夺目的光茫。

2.教师再投影课本中其他几个人物的颁奖词,学生欣赏

易水清寒,夺人心魄,因为它知道自己送走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你的勇气砥砺了你手中的匕首,你手中的匕首又将你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太子丹的邀请只是你义无反顾的契机,真正让你勇者无惧的是你心中的信仰;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 (荆轲)

千军万马,战火纷飞,你是未能加冕的帝王;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你是未能立业的英雄。但你的霸气是许多帝王所不及的,你的豪情是许多英雄所缺少的。霸王不成霸业却一样名垂千古。 (项羽)

含垢忍辱,你用顽强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废寝忘食,你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 (司马迁)

3.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几个人物颁奖词,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写颁奖词?颁奖词的写作

4.教师再读一则颁奖词,让学生猜写的是谁,进一步体会上面的写作方法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了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了“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刘伟)

三、作业:

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沁园春 长沙》 篇3

------------------

一、设计理念: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形象美和境界美,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教育;引导学生领会作品中体现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实现以“立人”为本教育新境界。

二、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这篇作品是第一课,所以给学生介绍最基本的相关概念,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诗歌鉴赏方法,启发学生要知道怎样去鉴赏诗歌就尤为重要。此外,这篇作品是自读课文,所以重在启发和引导,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作品,特别是对“情感”的感受应是重点。第三,这篇作品的体裁虽然是词,但内容是新的,所以应当挖掘作品的人生启迪。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这篇作品较为熟悉,字音和词义应无大碍,且已经基本理解作品,所以拓展延伸很有必要;此外,学生初中已经学习过《沁园春 雪》等毛泽东诗词,且已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所以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定位在感知诗歌内容的层面。注重从方法上引导学生总结鉴赏诗歌的一般规律应是贯穿课堂的一根红线。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诗歌;感知诗歌中的形象美和境界美。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王大绩讲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2、情感目标: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博大胸襟,学习心系天下的人生大境界。

3、能力目标:学会朗诵诗歌的一般方法;掌握鉴赏诗歌的步骤。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形象美和境界美。

2、难点:引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步骤;

六、教学方法

1、教法:朗读法、创设情景法、讨论法。

2、学法:点拨发、示范法。

七、教具、学具:ppt课件、mp3朗诵。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反馈练习

九、板书设计:

艺术境界→壮景与豪情统一

崇高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设计 篇4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我叫唐浩,和你们学校的一位老师同姓、同名、同字,很好记,这节课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希望能学得愉快。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板书)这是高中语文开篇第一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希望我们能以良好的状态,学的良好。今天这节课,我主要用追问式读书法,教会大家如何读这篇文字,就是在追问中学习知识,在朗读中体会感情,最终在理解的基础上会读这篇文字,下面我先追问——)

《沁园春 长沙》的体裁是什么?

——词!(板书)

大家了解词的相关知识吗?初中是我们都学过,回忆一下,待会我找同学起来给大家温习温习,可以从概念、名称、特点、分类(板书)四个方面说一说,哪位同学先说一说“概念”?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刚才这几位同学们讲的很好,很全面,也很准确,

(1)释义:词是我国传统诗歌当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它原本是配乐的歌词,后来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和音乐相分离,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朝,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

(2)名称:初起,人们称它为“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如《东坡乐府》)“长短句”(如《稼轩长短句》),“诗余”(如南宋何士信编的《草堂诗余》)等。这些称谓都是根据它的特点给他命名的,你比如“长短句”啊,“诗余”啊。

(3)特点:每一首词都有一个词牌名,这个词牌名是这首词的曲调名称,起初的词牌,与词的内容有关系,后来乐曲失传,词牌和词的内容就并没有必然联系了。词牌就成了词的形式格律的标志。只起到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的作用了。(规定你填词必须按固定的词牌来填,一个词牌之下的所有的词都有固定的句数,每个句子的字数也是确定的,就是在押韵上也有固定的要求!)这首词的词牌就是“沁园春”,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就作诗咏怀这个事,这个词牌就由此得名。但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词就与词牌的本意没什么关系了。

当然也有个别的词人依附于词牌的本意填词的。

有的词在词牌的下面还有词题和小序,它与词的内容就关系密切,你像毛泽东的《卜算子》下有标题“咏梅”,又有“小序”,“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用来进一步说明写作意图。还有我们这首词的词题是“长沙”,就表明这首词所写的内容就是词人在长沙时的所见所感。

分类:①词根据它的长短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②词从片数也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之分;

②词从风格上也有婉约和豪放之别:婉约派的代表作家有李清照、晏殊、李煜,今后我们还将学到柳永、姜夔、周邦彥等,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我们这首词从长短来看是小令,中调,还是长调?

(上阙13句56字,押四平韵(头、流、由、浮)

下阙12句58字,押五平韵(游、稠、遒、侯、舟)

属长调

——从片数上看是双调,上下两片

——从风格来看,是婉约还是豪放的呢?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虽然有的同学已经知道呵呵。

师:好,下面我们就正式来学习这首词。刚才已经讲了:今天这节课,主要用追问式读书法,教会大家会读这首词。那么下面开始读诗,第一遍:

一读 读准音 知节奏(板书)

我们都知道词最初是配乐朗诵的,所以学习词绝对不可以不朗读,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只能够通过逐字逐句的分析才能够理解一首词的内涵,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用我们的声音把我们所理解到的内容传达出来,所以我说,我听大家读诗读词就知道大家对这首词理解的怎么样。

因为这首词同学们已熟悉了,借助工具书先自由读,再私下交流的这个环节就简略过去了,我现在直接请一位同朗读,根据他读的具体情况,再针对性的做以处理和强调。

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他的读音和节奏。

生:读课文。。。。。。

师:音读的准吧?有没有读的不当的地方?不过有两个个字音我还要强调一下:

(1)沁园春( )

(2)百舸争流

(3 峥嵘岁月( )

(4)怅寥廓( )

(5)挥斥方遒( )

(6)浪遏飞舟(

节奏把握的也还算准确,

讲到节奏,在这里强调两个注意事项,第一个要注意语法上的停顿,不能把词读破了。古人读书是吟诵,,有腔有调,不管意义结构,只按音节自然去读;而今人读书要求注意语法上的停顿,不能把词读破了。

师: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应该这样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们不能读成“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因为“问苍茫大地”是动宾结构,“谁主沉浮?”是主谓结构的,动宾结构的要先把动词和宾语划开读,主谓要先把主语和谓语本划开读,如果你觉得后面部分很长,不好表达感情的话,也可以根据语法结构再化成若干小节来读,如“谁主沉浮?”的谓语部分是动宾结构,也可以读成“谁/主/沉浮?”

再比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两句,不能读成“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是纯音节的读法,因为他是个主谓句,首先应该主谓分开来读“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如果觉得谓语部分不容易表达感情,你可以再分,把谓语的动宾结构再划开:“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这是第一个注意事项。

第二个注意事项是注意领字的停顿。比如上片的“看”和下片的“恰”都要稍作停顿,以突出领字的作用。

知道了吗?有没有不太明确的地方,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生:自己感受,提问,先找学生试读一阕,再统一订正。

师:只是读准音,通节奏,不算会读诗词,我们接下来还要继续读——

二读 通文意,悟感情(板书)。就是在研读课文基础上,深悟感情,然后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才能把文章读的更准确一些。

下面我又要追问了。

——这首词分上下两阙,上阕写景,下阕写人,上阕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啊?(书中的原词是哪个?)

秋景(寒秋之景)

——“寒秋”是秋天的哪个阶段?

最后的阶段,已近寒冬

——在同学们的心中“寒秋之景”一般都是什么样的?用一些词语来概括一下。

萧瑟、肃杀、破败。。。。(可描述)

——能想起描写秋景的相关诗句吗?

生描述: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④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忘记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还有:“风急天高猿啸哀”“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等。

——这些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充满哀伤的悲秋情调。

我们这首词也是描写秋景的词,而且还是寒秋之景,我们刚才读过了,你觉得这首词有哀伤的悲秋情调了吗?

——生读:没有!

师:没有,那它是什么情调呢?

一起看看这“寒秋之景”的七句。

——这七句写了哪些景物?(山、林、江、舸、鹰、鱼、万类霜天)

这些景物有静景,有动景,我们区分来看,哪几句是静景,哪几句是动景啊?

静景: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动景: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静景我们分析的时候,重点分析句子当中形容词、副词、数词等修饰的成分的词

动景中重点分析动词,

先看静景——

形容词:万、层、漫——范围广

红、碧、白——色彩绚

副 词:遍、尽、透——程度深

根据我们简单的分析,静景给我们什么感受?

——赏心悦目,充满勃勃生机的!

再看动景——主要是看动词(有哪几个动词?)

动 词:争(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击(展翅奋发、强劲有力之状) 、

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沁园春 长沙》 篇5

1、 了解词的一般常识;

2、 品味关键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 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感受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2、理解词人虽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通过多媒体播放朗读磁带或学生朗读、品读,体悟并把握词作情感;

2、 点拨法。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理解词作脉络;

3、 比较法。与《沁园春雪》作比。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 导入

本单元,我们要学习的是中外诗歌。

大家知道,读完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个剧本后,你可以把其中的内容复述得头头是道,但如果要你复述一首诗写了什么内容,那就很困难了,你只能说它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你从中又悟出了什么道理。这是因为,诗只是一种载体,它的内容在于感情,我们可以说,诗歌的思想感情就相当于小说散文剧本所写的内容。所以,要读懂一首诗,你首先要读出诗人在诗歌当中寄托的情感。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以及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曾经说过:“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要深刻地理解一首诗,这就要求大家广泛地阅读中外名诗,培养自己对诗歌的感悟力。

能力的培养是一方面,在鉴赏的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抓住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象。因为,诗是诗人情感及思想的浓缩,要在有限的篇幅里表现出无限的意味,诗人就要借助他所看到的--象。所谓的“象”,指的是形象、物象,也就是指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而“意”,指的就是欣赏者的心意、情志,是他在这些客观物象上倾注的个人情感。这样说来,“意象”就是融入了观赏者情感的物体,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体。举个例子,柳枝发青,它是春天到来的标志。李白有一首诗叫《劳劳亭》,其中有一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春风它知道人间离别的痛苦,所以故意不吹到柳条上,故意不让它发青。为什么这样说呢?有谁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对了,“柳”跟“留”谐音,古人在离别时常折柳相送,表达的是一种依依惜别之情,所以,在这里,柳树跟离别就被联系到了一起,而“柳”,也成为文学上的一个典型意象。

明白了“意象”这个概念后,我们进入《沁园春长沙》的学习。

二、 文体知识

首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词。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它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原本是配合燕乐(兴起于隋唐,由汉族音乐、少数民族音乐与外来音乐融合而成,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燕,同“宴”,因常用于宴会,故得名)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

按形式体制来分,词可分为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依字数的多少,词又可分为小令(58字及以下)、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及以上)。

课文中的“沁园春”是词牌名。词牌的主要作用在于限制词的字数、句数。词牌的命名,一开始是与创作内容相关的。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后人依声或依谱作词的时候,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但为了说明词作的主题或内容,有时作者会在词牌下自拟标题,如本诗中的“长沙”,这叫做词题。

三、 检查预习

1、 正字音

沁(qìn)园春湘(xiāng)江橘子洲(zhōu)漫(màn)江碧透舸(gě)

怅(chàng)寥廓(liáokuò)苍茫(máng)峥嵘(zhēngróng)遒(qiú)

2、 背景介绍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四、 指导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 学生复习初中所学《沁园春雪》(多媒体放映《沁园春雪》内容)

指导:“望”“惜”都是领字,读这两字后要稍作停顿,以突出它们的统领作用。同样地,在《沁园春长沙》中,我们可以找出,“看”和“忆”也都是领字,“看”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忆”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接下来我们听一下朗诵磁带。

2、 多媒体放映《沁园春长沙》朗诵磁带

3、 学生齐读课文

五、 赏析探究

(一) 整体感知后,请学生概括一下全诗内容

明确:上阙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阙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二) 具体分析全诗

结合诗歌内容,请学生充分调动想象,看诗歌给我们描绘出了哪几幅图景(讨论后提问)

明确:

1、 独立寒秋图(1-3句)

要求:请学生将此三句正常语序调好,并简述大意。

明确:前三句的词序同一般词序不一样,这是为了适应诗词格律的要求。其正常顺序应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其大意为:在深秋时节,年轻革命家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深情凝望着湘江水滚滚北去。此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特定的环境。

“独立”与柳宗元《独钓寒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作比:《独钓寒江》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所写,表露了诗人与恶势力不妥协的心志。这与毛泽东的“独立”有相似的意境,它不仅表明站在橘子洲头的是一个人,而且让读者想象词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的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

自古以来,文人于登高时必生感慨:曹操高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而杜甫则低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站在橘子洲头,毛泽东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们接着往下看这一幅--

2、绚丽壮观的湘江秋景图(4-10句)

(1)“看”字统领到哪一句?

(2)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

明确:山、林、江、舸、鹰、鱼→万物,由点到面

(3)诗人用了哪些词来形容这些景物?这些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万→山之多;层→染之透;漫→水之盛;百→船之多;击→矫健有力;翔→本指鸟盘旋的神态,此处用于形容鱼游动之轻快。

(4)诗中还有哪些词特别富于表现力?

遍→红之广;尽→染之透;透→水之清;争→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5)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远眺:群山→山红林染如画;近观:江中→水碧船舸争驶;

仰视:长空→雄鹰展翅高飞;俯视:水底→鱼儿轻快畅游。

(6)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配合多媒体展示板书讲解)

明确:诗人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所见的景物,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表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7)古人逢秋,多唱悲歌。我们学过的有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天长共一色”,秋天让人想到萧瑟,让人感到肃杀,那么,在毛泽东的这首词里,有没有“悲秋”的情调呢?为什么?(多媒体放映诗句,学生讨论后提问)

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沁园春 长沙》 篇6

只是笔者最近发现在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 修教材 (必修一至必修五) 里的注释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现就将注音不准、注释不全两种现象分析如下:

一、注音不准

在此套教材中, 课文下的注释有注 音不准的 地方, 如:

1.必修二《荷塘月色》

课本第4页注释“9【妖童媛 (yuán) 女, 荡舟心许】”

该注释中“媛 (yuán) ”字的注音不正确。“媛”字在《辞海》里的注释为:“一 (yuán) , 婵媛。二 (yuàn) , 1美女;2美好貌。”根据此句的意思, “媛”的解释应为“美好貌”, 所以此注释上的注音为错, “媛”字正确的注音应为“ (yuàn) ”。此处错误在2013年5月第6次印刷的人教版必修二教材中 得以更正, “媛”字已由“ (yuán) ”改为“ (yuàn) ”。

2.必修三《劝学》:

课本第48页注释:“瑏瑥【跂 (qì) 】提起脚后跟。”

“跂”字的注音 有误。“跂”字《辞海》里 的解释为:“一 (qí) 1多出的脚趾。2通‘歧’, 分歧。3通‘蚑’, 虫爬行貌。二 (qǐ) 通‘企’, 踮起脚尖。《史记·高祖本纪》:‘日月跂而望归。’三 (qì气) 见‘跂坐’。”

而“跂坐”的解释为:“垂足而坐, 跟不及地。”在《辞海》里 还举例说 明:“《南史·王 敬则传》:敬则横刀 跂坐。”

从《劝学》中看, “吾尝跂而 望矣”整个句 子翻译为“我曾经踮起脚尖地远看”, “跂”字的解释也就是“踮起脚尖”, 那么“跂”字的音应该为 (qǐ) 。课文注释中“跂”的注音就是错的。此处错误在2013年5月第8次印刷版的人教版必修三教材中得以更正, “跂”字已由“ (qì) ”改为“ (qǐ) ”。

二、注释不全

此套教材必修一至必修五中存在许多注释不全、解解释不当的现象, 现将此现象罗列出来:

(一) 必修一

1.《烛之武退秦师》

(1) 课本第16页注释:“瑐瑩【东封郑】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疆。封, 疆界, 这里作动词。”

此处注释不全。“封”字既然注了“作动词”的用法, 那么也该注上“东”的解释和 用法。“东”字在此 句中的解释为“在东边”, 用法是“名词作状语”。

(2) 课本第16页注释:“瑑瑡【阙秦】使秦国土地减少。阙, 侵损、削减。”

此处注释不全, 意译了“阙”字的意思。而“阙秦”又解释为“使秦国土地减少”, 从此处可以看出“阙”字明显是使动用法, 应解释为“使……减少”。

(3) 课本第16页注释:“瑑瑢【将焉取之】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焉, 哪里。”

此处的“焉”字解释为“哪里”不恰当。在注释对整句的翻 译中, 我们不难 发现“哪里取 得”之前有个“从”字, 那么“从”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焉”字在商务印书馆出 版的《古汉语 常用字字 典》的解释:1代词, 相当于“之”。2疑问代词, 怎么, 哪里。3疑问代词, 什么。4于何, 在哪里。5于此, 在这里, 在那里。6连词, 相当于“乃”、“则”、“就”。7语气词。8形容词、副词词尾。

在第4条的解释中《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还举了一个例子:“《列子汤问》‘且焉置土石。’”

根据整个注释的意思“焉”字也应该为“于何”, 可以解释为“从哪里”。

2.《鸿门宴》

课文第23页注释:“9【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

此处注释不全。“兄”字放在“事”之前, 应为名词作状语, 解释为“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二) 必修二

《游褒禅山记》

(1) 课文第35页注释:“5【卒葬之】死后葬在那里。”

此处注释不全。此句是一个明显的省略介词“于”的省略句, 应在注释中说明此句为省略句, 在对句子解释前加上“卒葬于之”。如同本页第10注释:“【仆道】‘仆于道’的省略, 倒在路旁。”

(2) 课文第35页注释:“瑏瑥【侧出】从旁边涌出。”

此处注释不全。“侧”字放在“出”字之前, 为名词作状语, 解释为“从旁边”。应补充“侧”字的用法和解释。

(三) 必修三

1.《劝学》

课文第48页注释:“6【0 (róu) 】通‘煣’, 使弯曲。”

此处注释不全。这里的“0”通“煣”, 而“煣”字在《辞海》里的解释为“用火烤木材, 使之弯曲”。此句中的“煣”字后面省略了一个代指“木直中绳”中 的“木”字的“之”字, 这里的“煣”字应解释为“用火烤木材, 使之弯曲”。

2.《师说》

课文第54页注释:“瑐瑤【句读之不知】句读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

此处注释不全。“句读之不知”为典型的宾 语前置句, 是由“之”字作标志, 整个句子应为“不知句读”, 下文的“惑之不解”也是 宾语前置 句, 正常语序 应为“不解惑”。

(四) 必修四

1.《廉颇蔺相如列传》

(1) 课文第57页注释:“瑐瑧【急】这里是 逼迫的意思。”

此处注释不全。这里的“急”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应解释为“使……着急, 有逼迫之意”。

(2) 课文第58页注释:“瑏瑢【归之】让他 (蔺相如) 回去。”

此处注释不全。这里的“归”字为使动用法, 解释为“使……回去”。这里应补充该字的用法和解释。

2.《张衡传》

(1) 课文第67页注释:“10【未之有也】从来没有这件事。之, 代词。指上文所说的候风地动仪巧妙灵验这事。”

此处注释不全。这 个句子是 “否定句中 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的特殊句式, 应在注释中加上“宾语前置句, ‘未有之也’”。

(2) 课文第67页注释:“瑏瑨【目之】给他递眼色。”

此处注释不全。这里的“目”是名词作动词, 解释为“递眼色”, 应在原注 释中补充:“目, 名词作动 词, 递眼色。”

(五) 必修五

1.《逍遥游》

课文第33页注释:“瑐瑤【图南】计划向南飞。”

此处注释不全。这里的“南”字, 应为名词 作动词, 解释为“向南飞”。

2.《陈情表》

课文第37页注释:“瑐瑩【日笃】一天 比一天沉 重。笃, 病重。”

此处注释不全。这里除了标注“笃”字的解释外, 还应该标注“日”字的用法和解释, “日”字, 应为名词作状语, 解释为“一天比一天”。

在这些注释不全的例子中, 我们不难发现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注释中大部分注释不全的原因是对“实词的词类活用”注释不全。这些注释中的实词往往只注释了该词意译的意思, 少了对原意和用法的注释, 而在这些注释不全的例子中用法注释不全又多以“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状语”为主。笔者认为, 语文教师对这类注音不准、注释不全的现象, 要在教学中认真对待, 与学生多做谨慎的探究讨论。事实上, 这些注音 不准、注释不全的例子本身就是上佳的语文课程潜在资源, 语文教师不妨将其转 变为良好 的课程内 容, 引领学生 作探究、研讨, 以此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摘要:就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注释进行商讨, 针对注音不准与注释不全的两种现象来进行商榷。

上一篇:彝良县非公有制经济调研与思考下一篇:1.4牛顿第一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