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2024-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推荐12篇)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篇1

一、社区党组织及网格化建设的工作机构

为加强对社区党组织建设的领导,大力推行社区党组织和网格化服务相融合的运行模式,经街道党工委研究决定,成立新兴街道社区党组织及网格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淡小成党工委书记

第一组长:巩元勋党工委副书记、主任

副组长:王战利人大工委主任

王莉党工委副书记

张小君副主任

朱阿蒙副主任

成员:曾胜军豆雷杨周刘新兵任杰刘经轩李宁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组宣科,办公室主任由党工委副书记王莉同志兼任,副主任由豆雷、杨周同志兼任。办公室负责网格党组织建设的日常管理、协调和督导工作。

二、充分认识社区党组织及网格化建设新模式的重要意义

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基层工作的基础,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和政府联系社区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我街道紧密结合实际,对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管理重心逐步下移,出现了一些影响和制约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不够理顺,社区党组织的横向协调和纵向领导的权威性较小,社区与驻辖区单位之间处于一种松散的管理状态;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能力相对不足与各类社会成员服务需求多样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党员参与意识参差不齐,社区直管党员参与意识较高,非直管党员参与意识、共建意识比较淡薄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社区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影响和谐社区的建设步伐。在街道板块型社区成立社区党委(党总支),与网格化服务相融合,是街道党工委在分析当前板块型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从加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提高党在城市基层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辖区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把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开创社区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三、目标任务

创建目标:

按照“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有效管理,创出特色”的原则对4个社区进行网格划分,分别在网格上建立大网格党支部、中网格党小组形成“社区党委(党总支)—大网格党支部—中网格党小组”的三级网络党建体系,进一步细化社区党组织及网格设置,形成每格定人、每人定责的全覆盖、网格化的管理服务网络。以党建推动社区服务,融合社会各种资源,达到既有党组织资源,又有人员及物质资源保障,努力做到“组织网络、党建工作、党员管理、社区服务”四个全覆盖,全面提升城市党建工作和网格服务工作。

具体任务:

1、统筹安排,同步推进。坚持以社区党组织建设为总抓手,社区网格化建设与社区党组织体制建设统筹安排、同步运行、相互促进,在将社区合理划分成不同层级的若干个网格单元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各级网格党组织。

2、创新模式,灵活设置。建立社区党委(党总支)组织体制,突出党组织在各级网格的领导核心作用,与社区网格化建设有机结合,在科学划分大、中网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格党员的中坚力量,有效整合社团组织的社会力量,充分构建社区工作人员、资源信息和公共事务管理的网格化模式,全面实现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全员化、信息化和精细化。

3、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坚持居住地党员优先原则,注重整合社会资源,将现有街道居民代表、离退休干部、社区志愿者以及老年协会、妇女协会等优秀社团人员吸纳进网格党组织中去。整合利用社区的各类资源,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逐步实现社区资源共享,不断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理顺社区居民各类组织、行政企事业等单位的党组织之间协作关系,形成以社区党委、党总支为核心、辖区各单位共同参与的新型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4、明确权责,完善机制。完善网格党组织的人员配备:选举产生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党总支书记、大网格党支部书记和中网格党小组组长,实现党组织建设与网格化服务的有效融合,发挥网格党组织在社会服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网格内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参与网格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进一步明确各级网格党组织在社区党建工作中的职责,建立和完善社区党员代表大会对党委、党总支工作的监督、评议等相关制度,逐步形成社区党委、党总支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篇2

1921年协和医院通过基金会聘任美国预防医学专家兰安生 (John B.Crant) 为公共卫生系主任[1], 根据他的构想, 在当时的北平 (今北京) 按“井字型”街面胡同圈出一片居住地作为“卫生示范区”, 从群体而不是个体的角度来解决居民的健康和疾病问题。

兰安生首创的这套社区控制技术[1], 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引入了网格化管理社区卫生的雏形。

作为现代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是以街道、社区为基础, 在管理辖区内, 以3~4个居委会为基准划分单元网格, 建立社区卫生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 实现市、区行政部门和卫生专业指导站 (所) 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级联动的管理模式和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在城市实行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 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从实际出发, 运用现代通讯信息技术, 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群众得实惠、管理出实效”为价值取向, 以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化作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市”主战略的具体行动。

2 现代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措施和布局形式

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为单位, 以自然街区为网络, 划定社区卫生服务服务网格, 组成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网格化服务团队, 确定服务人群范围和设定服务路线图, 由现代通讯信息技术作支撑, 在网格化区域范围之内把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网格化服务团队投入区域的服务项目中, 再根据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各自的职责, 形成公共卫生、医疗护理为一体的便捷服务系统。这样就将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布局成为一个现代时空下的空间棋盘。

布局形式上一是网格化管理的平面布局。通过条块联手、整合资源、再造流程、强化监督, 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三化”建设, 即:以社区为基础, 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的网格化;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单位, 实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化;以条线为依托,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便民、利民的再造流程化。从而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的服务、管理、信息交流、监督等四个环节, 形成有机衔接、科学合理、高效有序的闭合系统, 全面提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管理能力与水平。

二是网格化管理的空间布局。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通过蓝牙无线通信网传输给手机、掌上电脑或小型笔记本电脑, 再通过移动通讯网络, 发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线局域网的接入点, 各种数据汇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数据库。这些设备不仅可使家庭健康档案随时得到更新, 还可使病人在家里就能得到网上医疗卫生保健知识咨询、诊断疾病和治疗。

3 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流程再造

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布局形成后, 将涉及适应网格化服务的流程再造。流程再造首先是一种改进的哲理和思想[2]。流程再造中管理流程起着重要作用。管理流程是管理工作信息之间的传递或转移的动态过程。管理流程支撑业务流程, 主要面向内部管理, 体现以效率、效益为中心的服务过程。管理流程是一种软件建设[2]。网格化管理流程再造涉及网格化信息管理地图、网格化信息服务平台、整合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资源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网格化信息管理地图。建立相应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地图。在网格化的电子地图上, 划分若干个网格, 每个网格包括以3~4个居委会为单位, 居住建筑物为标志。将各类公共设施部件, 设立各自的身份代码, 并按其地理位置标定在电子网格地图上。

二是建立网格化信息服务平台。运用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建立网格化信息服务平台, 设立指挥中心。辖区内居民遇到医疗预防保健要求, 都将纳入网格化管理的范畴, 社区居民只需拨打一个电话, 或发送电子邮件即可通过指挥中心, 核实后再发往相应社区卫生服务团队, 限时予以解决。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到达现场后通过无线通信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据库的信息为居民服务。网格化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 平时是服务平台, 是接受社区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接待中心, 也是社会公众的投诉热线;紧急状况时可成为疾病预防应急指挥中心, 调度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服务团队及时到达指定网格区域, 执行疾病预防现场处理的指令。

三是整合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资源。通过网格化管理, 将各类卫生服务项目和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成果评价管理、公众举报监督管理等系统进行整合, 改变以往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局面, 从而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管理效能, 降低管理成本。

4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水平的途径

一是通过网格化管理, 将人、数据、平台、工作部门等要素有机融合为一体, 实现管理对象、管理过程、问题分析、工作评价的数字化,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效率。

二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范围、标准、流程、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城市的规范化、透明化、人性化, 从而克服长期以来“坐堂式”门诊医疗行为, 建立起深入社区为居民健康服务的长效机制。

三是通过网格化管理系统的运行, 使得社区卫生服务在作业 (服务) 、管理、信息交流、监督等各环节, 既分工明确, 又互相衔接, 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 形成新型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链。

四是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保证。应相应制定管理考评的规范和办法, 同时, 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建立卫生行政部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公众监督员为主体的三级监督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杨念群, 著.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11-114.

网格化城市管理启示 篇3

“里九外七皇城四”,这是建立北京四九城的时候,对各门的叫法。

对于城市的建设管理方式,古来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四通八达。凡历史上设计良好的城市,均无死角。

对于宜昌的“网格化城市管理”设计,笔者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几百年前的北京城。管理这个设计方案运行的机构有一个“绝无仅有”的名字:宜昌市社区网格管理监管中心。

不仅这个机构独一无二,宜昌对于城市的管理理念,也是独一无二的。

无死角覆盖

在宜昌市社区网格管理监管中心里,我们看到了宜昌市城区的所有角落。

按照讲解员的讲解,我们了解了这一很有科技含量的系统核心:多重人治系统。

何为多重人治系统?该设计来源于日本的“都道府县,市町村”的双重行政设计,将行政管理范围尽量切碎,按照网格化设计,使得行政区域内在管理上没有盲点。

这其实是一件说起来简单,实际非常浩大的工程。这至少意味着,无论你在宜昌市的哪一个角落,只要有任何情况出现,你都可以在五分钟之内找到一个网格管理员。而且全部网格管理员都拥有和主网络联网的终端系统,通过信息上报和实时网络监控,事故反应速度会提高到一个以往匪夷所思的地步。

而这,也是宜昌市网格系统设计的初衷之一。

宜昌市西陵区综合治理办公室副主任张苏,是个经常一脸笑容的人。不知道这是否与他常年和民生打交道的关系。他表示,在网格系统建立之后,至少可以做到“人,物”两类信息全覆盖。

“在系统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每一个小区的每一栋楼的每一个家庭成员组成,是租户还是业主,家里有几口人,都是做什么的……”他说,这还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基本信息。甚至连一个网格内哪里有下水道井盖公共设施等等,都一应俱全。

那么这一套如此详尽的系统,财政在其中投入的经费是否非常巨大?张苏告诉我们,并非如此。在西陵区总共有541个网格,每个网格有一个网格管理员,工资每月两千出头,由市财政与区财政两级按照6:4划分支出。“其实远远低于建设一个如此密度的监控系统所要投入的经费。”他说的是实话。

而网格管理员的工作,相对于传统社区工作而言,机动性更高,反应更迅速,上报速度更快。作为“宜昌市第一批网格管理员”的王宽仁来说,大学毕业来做一个网格管理员,虽然工资不高,但“工作还是很有意思的”。

他说,根据自己工作这几年的体会,网格管理员“是一个没有可借鉴的工作”。由于这个“头衔”只在宜昌存在,这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能真正用心去探索这份工作。“工作自豪感还是很强的。”

搜集人口信息,管理社区综合信息,联动化解社会矛盾……这些看似复杂却“接地气”十足的工作,让宜昌人给这些东跑西颠的网格管理员们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格格。

三种机制

在网格管理的“三种机制”中,纵向机制就是要理顺“三个中心”和社区“三个站”之间的关系,确保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原工作任务各自承接,顺利运行。主要是强化市、区、街道、社区四级部门的职能对接和信息双向反馈,确保沟通顺畅、联动共享。

所谓“横向机制”,是重点理顺街道“三个中心”之间的关系,社区“三个站”之间的关系。他表示,以社区层面威力,就是要强化“两个合作”:一是网格合作,其核心是“分片负责,分组互助”;二是“三站合作”,其核心是“三站协作、信息共享”。

说到“内部机制”,他表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将是在社区网格工作中重点解决的问题。他说,要让网格管理员扮演类似《西游记》里土地爷的角色,能随时将各类信息“精确定位,准确掌握”,基于此,他们还发明了类似“带头制”即老工作人员牵头工作制度,和类似管辖区域延伸制度的“网格合作”制度,即若干名网格管理员以及社区志愿者形成互动小组,对同一个片区几个相近的网格负责,进行联合巡查走访,轮流值班休息。

他表示,“双合作机制”是他们的一种探索,现在还在完善阶段。但在其他方面,宜昌的“网格化城市”,已经是其他城市短期内无法超越的事实了。

全民共建

宜昌对自身未来的定位,是“现代化特大城市”。宜昌市财政局局长王金建告诉记者,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根本内涵可以概括为“既大又强,特优特美”这八个字。围绕这八个字的目标,我们提出了“123”的财政工作要求:坚持一个宗旨,为公理财,为民服务;突出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做好“三个服务”即服务市场主体,服务基层群众,服务预算单位。他表示,“123”工作要求是一个深度融合的统一体,要不折不扣的落到实处。从城市的综合管理角度来谈,应该是一个以政府建设为导向,集合企业、甚至全民力量的建设方式。

宜昌市财政局副局长张爱平表示,在财政购买服务的角度来说,其目的,也是为了贯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财政要分清应负责的领域”精神的一种实践。

他说,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财政一定要分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购买服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其实已经有其他城市以前尝试过将一些原属公立的项目交给市场运行,比如教育,医疗等,不但节省了大量的财政资金,而且效率都有显著的提升。但这种在城市管理方面的购买服务,在全国尚属先列。

从介绍中了解到,宜昌市财政局不断加大对社会管理的投入力度,包括大力支持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法律援助体系建设、少数民族服务体系建设、城市基础建设和完善政府服务管理功能。

张爱平说,只要方向明确了,方式对了,我们有理由相信,宜昌的城市管理水平将迈上新台阶。

新建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篇4

为了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健全服务网络,激活社区资源,强化服务功能,改进社区管理服务,提高工作效能,结合新建社区实际,制订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社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实践,建立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实现社区管理的扁平化、精细化、信息化,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

二、指导原则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上下联动,整体推进;重心下沉,夯实基层;以人为本,突出民生;一岗多责,一专多能;优化流程,高效便捷;公开公正,规范透明。

三、成立组织

成立由社区主任任组长,社区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落实网格化管理工作。

四、划分网格、明确网格责任人

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考虑居民的居住特点、社区工作人员状况等因素,依据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和管辖面积,合理设置社区网格。每个网格负责人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

五、工作职责

网格化管理实行“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社区网格责任人承办民政、计生、就业、社保等社会事务,协办党建、创建、综治、安全生产等工作任务。

网格责任人负责信息收集、便民服务、简易问题处理等;成立社区受理中心,由社区负责人和有关工作人员组成,负责社区事务的综合、分析、初审、公示、调处问题、窗口服务等。

六、工作程序

一般性工作:网格责任人现场处理,登记备案;

需要协调处理的工作:网格责任人现场受理,带回社区受理中心商处,处理结果报街道相关部门,反馈服务管理对象;

突发性工作:网格责任人立即上报,街道、社区相关部门紧急处理,网格责任人现场跟踪;

需要审批的工作:网格责任人掌握信息,社区受理中心受理界定,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审核,报区行政服务中心审批,同时实行社区公示。

七、工作要求

1、岗位要求

网格责任人要强化责任意识,做到脑勤、腿勤、手勤、嘴勤、笔勤,成为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第一人。启动阶段网格责任人实行“双岗双责”,要尽快熟悉相关政策和工作流程,过渡到“一岗多责”。能够发现问题,善于处置问题,及时报告问题;坚持每天至少到网格巡查一次;主动与社区居民交流沟通、增进感情,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

认真填写民情日记,做到工作日清周结、动态信息及时录入;注重自身形象,严格保守服务管理对象的个人隐私和不便公开的个人信息。

2、加强宣传

多渠道、多形式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提高居民群众的知晓率、支持度、参与率。在社区宣传栏、公共活动场所、各个楼栋等张贴宣传材料,向每个住户发放一封信;在醒目位置设置网格化图谱,公布网格责任人照片、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内容和管理服务职责等信息,向每个住户发放网格责任人服务联系卡。

3、完善功能

要强化以下五种功能:一是信息联通功能。准确、快速、完整的获取和反馈信息。二是处置快速功能。调节、执法、处置环环相扣、运转快速。三是资源配置功能。对党的基层组织、行政资源、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善于整合利用。四是便民服务功能。社区居民能够就近、及时、便捷的获得多样化、高质量的服务。五是社会保障功能。为社区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救助、创造就业机会。

4、整合资源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篇5

方案

按照xx发(2012)xx号文件的相关精神和要求,建立健全镇、村、组三级消防安全组织网络,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城乡火灾事故发生,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做好灵秀社区消防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全民消防安全意识。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特制定灵秀社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云南省消防条例》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消防管理,有效的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为灵秀社区辖区居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和生活环境。

(二)工作原则和方法

进一步深化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以辖区单位为单元划分管理网格,真正实现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实现消防安全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的格局,构建“全覆盖、无盲区”的消防管理网络。

(三)工作管理目标

社区按照鹿城镇的安排部署,争取在2015年在社区辖区范围内建立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组织和机构,使网格化管理责任得到有效落实,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社区范围内整体控火能力明显提高,减少火灾隐患,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建立健全灵秀社区辖区范围内网格化管理体系,成立了灵秀社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xxxxx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副 组长:xxxxx社区居委会副主任

组员:xxxxx社区副书记

xxxxx派出所民警

xxxxx社区居委会委员

xxxxx社区居委会委员

xxxxx社区居委会委员

xxxx社区大学生村官

xxx计划生育宣传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xxx同志兼任,办公室成员xxx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三、工作任务

(一)明确网格化消防安全职责

1、社区成立了以社区书记主任xxx为组长,分管消防的副主任xxx为副组长、社区副主任苏家杨,社区民警薛正洪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为成员的消防安全委员会,负责对辖区成员单位协调、组织、指导辖区消防网格建设,消防安全管理办公室设在社区综治办,由xxx副主任负责日常消防管理工作。

2、由社区书记、主任xxx为网格责任人,建立了以社区书记主任xxx任组长,分管消防安全的xxx任副组长,社区民警xxx及辖区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日常防火检查巡查,集中专项整治,日常消防宣传,社区由分管领导xxx,综治专干xxx,民政工作人员xxx为消防兼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日常管理。

3、网格化消防安全责任人要建立义务消防队员和辖区单位负责人进行防火检查巡查,日常消防宣传,及时化解火灾隐患。

(二)完善工作制度

1、网格化消防制度。完善辖区单位消防工作会议联席制度,做好信访安全检查,消防宣传教育工作。

2、建立中下网格制度。社区每季度召开一次消费工作例会,每月一次消防安全检查巡查,一年两次消防安全宣传

教育,签订居民防火公约。

3、建立网格化消防管理台账。

(三)加强消防的硬件建设

1、按照上级的相关规定社区成立了,义务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社区消防宣传黑板报,消防器材仓库有专人管理。

2、要求辖区成员单位组建志愿消防队,购置相应的消防设备,打通相应的消防通道,拓宽防火距离,提高建筑耐火等级,设置消防宣传橱窗,重点单位zzzzz必须建设消防水源

(四)做好网格化管理的培训

1、制定了每年两次的培训计划,分步骤对辖区网格化管理成员进行培训。

2、由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责任人挂钩对口帮扶指导,做的每季度到挂钩单位指导一次,一年组织一次业务培训指导。

(五)建立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

1、建立常态化的火灾隐患排查机制,坚持每月一次的九小场所火灾安全隐患排查。

2、建立常态化的宣传教育机制。社区确定每月的最后一周的周一作为宣传日。

3、社区建立了规范化的工作运行机制。坚持一季度一次的消防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制度。

4、建立了网格责任人备案机制,做到了网格责任人调整报鹿城镇人民政府及经济发展办备案。

5、社区成立了较多以上火灾倒查机制。发生重大火灾实行社会治安一票否决制度。

6、落实层层相关监管职责。充分发挥基层治保人员的作用,加大宣传巡查力度。

四、工作步骤和时限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8月15日至9月15日)

社区网格化建设作为当前十八大安全保卫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火灾防控的重要任务,社区召开了专题会议,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

(二)建立试点,组织阶段(2012年9月15日至12月31日)

1、社区及需求成员单位设立消防办公室。社区要配备相应的办公设施,由xxx,xxx,xxx为兼职消防管理员,做到统一规范,制度上墙。

2、建立健全完善消防工作台账,确保网格化管理工作档案全面规范统一。

3、社区在年初就成立了社区志愿义务消防队,(具体以社区志愿义务消防名单为准)

4、根据社区具体工作情况于11月初召开社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会议,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

(三)全面推开阶段(2013年1月1日1至12月31日)

社区将结合实际建立试点,以点带面,全面建立消防网格化体系。

(四)检查验收(2014年1月1日至3月1日)

社区将在相应的时限内自行对社区成员单位的网格化建设组织检查验收,并把检查验收情况报鹿城镇人民政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保障体系

社区将把网格化管理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当前“十八大”安全保卫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火灾防控的重要任务,明确目标细化责任,全力做好落实,将消费安全网格化管理作为日常工作来抓和落实。

(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社区将积极配合公安、民政、工商、安监部门将消费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做好,定期对消费专兼职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把两委委员纳入志愿义务消防队管理把灵秀社区的消防网格化管理工作做深做透。

xx社区综治委员会

社区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实施细则 篇6

为贯彻落实区、镇两级关于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加强和创新社区社会治理,进一步加强村级服务工作,提升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增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实效,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社区结合自身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海陵区创新社会治理“七个一”工作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省市区委全会精神,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追求领先的理念,健全服务管理机制,整合管理资源,创新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实行精细化、人性化、信息化、多元化和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的村级管理和服务,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推进我社区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努力实现民情联系无遗漏、社会管理无盲点、村级服务无缝隙,为打造平安和谐社区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1、方便居民办事,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做到让居民“不出村庄、办妥家事、了解村事、知晓国事”。

2、进一步扩大社区的知晓率和影响力,增强干群凝聚力,努力创建美好和谐社区。

三、具体操作模式 将社区分为3个“四级网格”,由社区“两委”成员中的3个片长分别担任网格长。下设20个“五级网格”,由居民代表、组长分别担任网格员。(具体划分见附件。)

四、主要职责

1、网格长:传达本级及上级各项任务,对村级各项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安排、协调,对网格化管理工作及网格员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2、网格员:网格员工作职能为“在网格长的安排下,做好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采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治安防范巡逻员、便民服务先导员”,具体做好“访、报、调”三项工作,即“走访群众、矛盾调处、信息上报”。

(1)走访群众。定期走访所辖区域的居(村)民家庭及公共场所。对辖区居民做好政策宣讲、便民服务工作,加强对本网格范围内的治安巡防,重点关注暂住人口、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和网吧、饭店等公共营业场所。每月至少走访居民15家,并记好《民情日记》。对特殊家庭每月走访1次以上,认真做好“五必访”,即新入住居民必访、独居老人必访、残疾家庭必访、留守儿童必访、流动人口必访。

(2)矛盾调处。所辖区域内的邻里、家庭间发生矛盾时,主动依法调处,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如遇到重大矛盾无法及时化解,要认真做好安抚工作,并及时上报网格长或社区居民委员会,协同处置。(3)信息上报。根据综治中心要求,及时将发现安全隐患、特殊人群动向或不稳定因素,以信息形式处理上报区综治中心。各类信息需按要求分别及时上报综治中心、网格长、协管员。

五、网格员入户走访管理制度

1、全体网格员必须对所管辖的网格入户了解民情,每月走访居民不少于15次。

2、每个网格员入户都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了解他们想什么、盼什么、要求干部做什么,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详细记载在《民情日记》上。

3、入户不仅要“身入”,还要“心入”。要走家串户,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基本情况,多为居民排忧解难,多办好事实事。

4、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工作经验。

5、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把带有普遍性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进行认真整理、归纳、分类,在工作例会中向村“两委”进行反映,分析—研判—总结。

六、网格化管理督查考核制度

1、督查考核对象:各网格员。

2、督查考核内容:执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情况;排查各类信息是否全面、准确、及时;处置各类问题的时效与实效情况等。

3、督查考核周期:实行一季一排名,总评比。

4、督查考核形式:查阅网格员《民情日记》,看记载内容是否真实;网格长入户调查,测评网格员工作满意度。

5、督查考核纪律:督查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客观如实地反映网格员工作情况,确保考核结果的公信力。

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创新探索 篇7

关键词: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创新

一、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1.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部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要坚持源头治理,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 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 实现对居民服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 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服务管理体制的变革和创新, 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 更是固本强基、夯实基层社会管理工作根基的必要举措。

2.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破解社会管理难题的有益尝试

当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同时也处于社会矛盾集中凸显期, 社会管理的结构和方式均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经济的转型、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 大量农民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告别农耕生活, 直接转变成新市民, 新环境、新生活与固有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发生碰撞, 村干部不认识“新居民”、找不到“老村民”, “新居民”不认识“新干部”、找不到“老干部”, 传统管理模式被逐渐打破, 基层组织管理乏力、服务弱化的问题日益显现, 相当一部分人游离于社会管理之外, 迫切需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3.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完善社区自治服务体制的必由之路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 通过建立基层网格管理人员的正常巡查制度, 可以主动、及时了解和解决群众的需求;通过建立网格服务团队, 推动政府部门向社区延伸服务职能, 可以让居民在社区内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通过建立信息管理平台, 实现信息共享, 可以形成服务合力, 有效提高服务效率, 把各种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

4.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

当前, 我国社会大局总体平稳可控, 但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仍然较多, 其中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 流动人口管控乏力, 居民对社区基层组织缺乏认同感、归属感等问题尤为突出。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 将社会服务管理向末端延伸, 可以及时了解社情民意, 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最大限度地把矛盾消除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可以全面掌握人口动态信息, 实现信息资源的联网互通, 达到底数清、情况明、控得住的目标;可以有效组合服务资源, 优化服务模式, 提高服务水平。

二、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的领导与推进社区管理多元化相结合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要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充分挖掘和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党委领导重在科学统筹, 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合理配置党政部门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中的职责权限, 引导各方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同时要发挥社区党组织、社区工作者、楼栋长、社区民警、物业服务人员、居民代表、志愿者、政府部门职能延伸人员力量的协同、配合作用, 有效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网格化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形成强大合力。

2. 创新思维方式, 突出“以人为本, 服务为先”的社区服务理念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须着眼于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 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使社区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统筹优化社区服务管理运行机制, 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 使城乡社区服务管理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 科学制定基本目标, 科学设定体制机制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是由一整套机制组合而成, 即规范化的组织体系、人性化的管理体系、多样化的服务体系、一体化的信息体系和专业化的队伍体系协同发展, 并构成一项系统工程, 才能保证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沿着规范化、制度化不断取得进步和突破。

三、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 科学合理地设置社区网格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 网格的设置必须以方便群众办事为目标。网格区域、规模与数量的确定要坚持既尊重历史传统又着眼未来发展的原则, 在现有行政区划的前提下, 根据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小区楼幢分布和各类人群工作生活习惯、群众认可度等因素, 科学合理划定网格。总体要求是各级网格划分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不留空白、不留盲区, 不交叉不重叠, 把区域内所有主次干道、公共场所等全部纳入网格, 实现全面覆盖。

2. 规范组织结构、加强队伍建设

整合社区、企事业单位、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各类志愿者和政府部门延伸力量等人力资源, 构建起专群结合、条块结合的社会服务管理格局, 实行“组团式”服务。在每一个网格, 配置1名网格责任人 (网格长) , 第一级网格责任人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第二级网格, 住宅小区要明确社区“两委”工作人员挂钩负责, 担任网格责任长。住宅小区内三、四级网格, 根据服务范围, 由政府财政出资配备专门人员担任责任人 (居民小组长和楼栋长) , 对条件成熟的, 要通过公开竞争, 由网格内居民或居民代表选举产生。

3. 明确工作内容, 落实岗位职责

(1) 做好政策法规宣传员。围绕辖区居民广泛关注的医疗保险、计划生育、民政优抚等民生问题, 通过发布公告、现场咨询、发放传单等方式, 广泛宣传政策法规, 切实做到上情下达。 (2) 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员。通过经常与群众面对面交谈沟通, 认真听取民声、了解民意、汇聚民智, 把居民的意见及时整理上报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平台。 (3) 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员。开展经常性的入户走访活动, 严格落实有纠纷报纠纷、无纠纷报平安的制度。 (4) 做好居民事务服务员。每个网格管理人员要把优化居住环境、促进邻里互助、关爱弱势群体、帮扶特困家庭等纳入日常服务管理范围, 配合做好低保、救助、老龄、就业和卫生计生工作。 (5) 做好社会安全防范员。协助社区民警、司法行政人员等抓好网格内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登记管理工作, 对群众反响强烈的治安突出问题, 配合抓好打击整治和群防群治措施落实。

4. 强化保障措施, 加大经费投入

推动社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管理服务体制建设, 加快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根据“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 为社区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 在每个居民小组片区显要位置, 通过租赁或购买的方式, 为居民小组配备办公用房, 作为居民小组长和楼栋长议事的固定场所, 统一设置标识、配备办公设备、工作职责上墙, 方便群众办事。将专职社工、楼栋长、居民小组长等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足额保障到位。

5. 加强制度建设, 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信息采集制度。社区要对采集的各类基本信息, 建立信息档案。二是建立巡查走访制度。居民小组长、楼栋长每天要到网格进行巡查, 通过走访联系、写好民情日记、做好基础台账。三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小区要经常召集三级、四级网格长召开民情分析梳理会议。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也要经常召开二级网格长会议。四是建立信息联动制度。在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时, 要同步建立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 将排查掌握的各类基础信息全部录入计算机系统, 与有关部门实行联网共享, 为实现部门联动、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智能化、信息化支撑。五是建立监督考核制度。将每一个网格的责任人和网格员姓名、职务、分工等基本信息在网格辖区内进行公示宣传, 每一名网格员都要着统一标识, 方便群众求助、接受群众监督。

参考文献

[1]库世昌.社会管理科学化视域下的社区网格化管理[J].学习论坛, 2012 (9) .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篇8

关键词:社区网格化管理;法治化;宣传力度;公众参与;法律完善

当前,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领域。在新时期,我国社会矛盾呈现复杂化,社会稳定面临着巨大挑战。可以说基层稳定关乎整个社会稳定,如何实现基层社会的有序管理,特别是城市社区的有效管理,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较为科学的途径,也会成为我国社区管理发展的趋势。而它的推进必须依靠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因为社区网格化管理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政府能不能够依法推行,居民能不能够积极参与。网格化社区管理本质上是一种行政主导的管理模式,该模式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管理效率上成效显著,但作为一种行政主导的管理模式在运行中与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自治愿望和权益诉求不免存在冲突。下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探讨了社会治理法治化视野下的社区网格化管理。

一、立足现有法律法规,明确管理主体

社区网格管理确实较为适应当前我国社区的发展状况,但是在推行社区网格管理模式时,必须要明确管理的主体。一方面,必须依法界定主体资格,特别是网格负责人的法律地位和执法权限问题,只有厘清法律资格问题才能使网格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有据可依,确保网格管理人员组织开展的各种管理活动都能够顺利的开展,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网格工作人员还要明确自身工作职责,提高基层工作能力,提高工作的效率。另外,社区网格化管理是社区管理模式的一种新型模式,原有的法律规范在应对目前的管理需求方面可能存在漏洞和缺陷,因此在实践的工作中,社区工作人员应当及时与其他部门协调沟通、调整,将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发挥出来。

二、组织开展活动,强化法律意识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大多数网格管理人员都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管理能力,但是部分网格管理人员是临时转岗过来的,专业性不够,不能够满足实际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需求。如,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必定需要掌握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和计算机技术基本知识,然而当前的网格工作人员的年龄偏大,文化素养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导致管理过程随意性较大,不够规范。因此,在社会治理法治化视野下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就要积极开展组织法律法规活动,普及法律知识,使网格化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确保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各个活动都能够依法进行,确保管理规程是规范、合法的。

三、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公众参与积极性

通过观察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业务流程,社区居民是整个流程的触发者,是整个流程的起始点,因此社区网格化管理必须要提高公众的参与度,最好使每位社区居民都能够参与进来,否则必定不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会与设想的效果背道而驰。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有部分居民对当前的制度并不了解,当网格员入户为公众提供服务时,表现出不理睬、不信任、不配合甚至质疑,致使网格员尴尬无奈,甚至会打击网格员工作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必定会影响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推进。

因此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社区居民完成“陌生”到“熟悉”的转变,完成由“抵触”到“接受”的转化,才能够确保网格员的工作能顺利进行,进而使社区网格化管理得到顺利推进。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如果没有广大居民的参与,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在设计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基础上,确保广大公众能够参与进来,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实现社区的高效治理。

四、完善工作平台,及时处理各类事件

对于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来讲,信息平台建设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基础,因此必须要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特别是硬件方面要满足要求。如管辖社区出现各类用水、用电甚至治安事件,网格员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信息平台将事件反馈给相关部门,通知相关部门及时进行处理。可是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多个社区的电脑配置都较低,内存小,网速较慢,导致社区或网格内的一些信息情况和资料数据不能及时反馈和通知相关部门,导致事件未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工作效率受到影响。

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是社区为进行网格化信息建设、应用发展而营造的信息化环境,真正将它转变为技术上的应用和支持,需要专业化的软件和信息管理系统。专业的系统管理软件开发难,要价高、许多地方囿于经济原因等就不引进专业软件,导致大多数的管理完全靠人工完成,效率必定会降低,且容易出现误差和错误。因此,社区网格化管理定要建设一个专业化的管理平台,及时地处理各类事件,避免出现更大的危害。

综上所述,网格化管理的大思维新思维,改变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开始迈入现代、主动、定量、系统和信息化治理的新时代,它带来和正在带来社区治理方式方法的大突破、外在形象内在质量的大提升、治理效果上的大提高。未来通过进一步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通过人力物力财力注意力进一步下沉,法律规范和法治化的推进,通过更多的共驻共建和大众参与,我国的社区建设和基层治理能力必将迈上更高的台阶。

參考文献:

[1]文军. 从单一被动到多元联动——中国城市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完善[J].学习与探索,2012(02).

[2]吴猛,王欢.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困境——基于对H市S区的调查与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3]张瑜.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内涵、动力与路径分析[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作者简介:

董亚娟(1983~ ),女,河北张家口人,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法政教研室副主任,讲师,法学学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社会管理法治化;

童晓云(1981~ ),女,河北张家口人,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讲师,文学学士,从事中国文化与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阎玮(1964~ ),男,河北张家口人,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法政教研室主任,教授。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篇9

(征求意见稿)

今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为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工作任务,区委确定我街道为区级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试点单位,结合我街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着眼于实现党的组织核心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社区服务优质化、社会管理科学化的原则,通过创新设置方式,探索党组织设置网格化,着力构建“组织全覆盖、管理精细化、服务全方位”的社区区域网格化大党建格局。

二、主要内容

推进社区“四有一化”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细化社区网格单元,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落实基层党员干部、联系服务队员工作责任,整合基层各类服务资源,建立起“纵横到边、覆盖全面、活动开放、功能互补”的基层党组织管理服务体系,为居民群众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

三、工作任务

1、在社区建网格,建立科学合理的网格体系。根据社区所辖范围、楼栋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及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党员分布情况等具体情况,结合机关、社区干部配备数量,合理设置基本网格。按照辖区居民200-300户左右的标准,把街道13个社区(村)划分为59个基本网格。在健全网格体系的同时,在单元网格内相应配备齐全由街道干部、社区两委成员、居民党小组组长、楼栋长、辖区民警、巡防队员、流动人口协管员、社区志愿者等组成的网格管理员队伍,并配备医 生、教师、大学生、公共服务人员等各方面的辅助力量,以满足网格内居民群众的多方需求。

2、在网格建组织,实现党组织网格全覆盖。把党建工作触角向网格延伸,以党组织优势为社区事务管理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围绕“消除党组织设置空白点,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建工作有效性”的目标,根据每个网格的规模、党员数量,按照“就近、灵活、便民”的原则,推行“片、线、面”结合的社区党组织组建模式,推行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党建“网格化”管理,实现社区党组织全覆盖。按照社区建支部、网格建小组、“两新”组织进网格的思路,精心打造以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楼栋长为基本框架的组织体系,将同一网格内的党员编入一个党小组,将生活、工作在社区网格内的各类党员全部“网”进党组织管理。

3、引资源进网格,形成网格党建工作合力。以社区党建为共同目标,改变单纯由单位党组织管理党员的单一模式,辖区内机关、企业、学校、两新组织全体党员共同认可,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把下岗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等居住在社区的“隐形党员”、“口袋党员”全部就近纳入网格党组织管理,实行居民党员“直管”、在职党员“双重管”、离退休党员“接管”、流动党员“参管”、下岗企业党员“重点管”“五管合一”的模式,努力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党员管理体系,逐步实现网格党建和社区工作的全覆盖。

4、聚集网格要素,健全网格管理队伍。要积极探索以网格为基本单元,以信息化为支撑,把人、地、物、事、组织、舆情等社会管理各类要素聚集起来,全面整合单元网格内的专业技术人员、片区民警、入党积极分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优秀人员、楼栋长以及社区志愿者等人力资源,组建党员网格志愿者服务队,明确职责和任务,做好网格内的政策宣传、信息收集、服务群众等各类工作,精心打 造以“党员网格责任人——党员楼栋长——党员信息员——党员网格志愿者服务队”为主要架构的网格党员管理服务队伍。

5、设立“卡”式管理,健全党员信息台帐。推行探索开展以党建联席会,建立党员信息卡、党员承诺卡、党员服务卡、党员活动记录卡为主要内容的“一会四卡”管理,实现“党员情况明、活动参与广”的效果。通过探索党员“积分卡”、“服务卡”、“登记卡”等形式多样的“卡”式管理模式,及时掌握了解党员基本状况、思想动态、兴趣特长等方面的情况,为社区网格内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依据,便于参与配合、协调解决、研究处理社区管理工作中的事务和问题,形成“网格事务党员管,社区事务大家办”的浓厚氛围。

6、创新实践载体,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党员承诺制”、“设岗定责”和“党员志愿先锋行动”等活动,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团员、网格管理员、志愿者等结合实际进行岗位承诺和实事承诺,因需设置岗位职责,亮明个人身份和承诺事项,公开履诺践诺情况,开展先锋党小组、优质服务网格、优秀共产党员、社区服务先锋、志愿服务先锋等评选表彰活动,激发党群共同参与社区服务的热情。扎实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让党员亮身份、亮形象、亮承诺,比效能、比服务、比奉献,进行满意度综合评价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激励党员群众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建立网格化管理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对群众反映的一般性问题由网格管理服务人员现场调处或由社区研究协调解决,复杂问题移交街道解决或协调相关单位解决,并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处理台账,确保居民反映的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四、实施步骤

试点工作从2012年6月至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1、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6月1日--6月15日)。各社区(村)对照实施意见要求,加强思想动员,统一工作认识,进行宣传发动,在机 关党员干部、社区(村)两委成员、网格骨干中广泛宣传对接社区党建“网格化”的有关内容和工作要求,营造良好氛围。

2、制定方案阶段(6月16日—7月15日)。各社区(村)摸清辖区内各类党组织、党员底数,制定工作方案,分类建立党建信息台账,成立社区(村)网格党支部,科学划分网格党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建立健全管理与服务制度。

3、组织实施阶段(7月16日—9月30日)与社区党组织及人大换届选举统筹结合,将辖区企事业单位等各类党员编入网格党小组,健全网格党小组各项工作制度,开展系列党建活动。

4、深化提升阶段(10月—12月)深化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成果,丰富管理内容,提高管理水平,排查网格管理中的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总结工作经验,形成规范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使社区(村)党建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支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支部书记要切实加强领导,科学有序开展工作。各社区(村)要切实重视组织协调,主动加强走访、沟通和联系,摸清各类单位党组织、党员情况,明确职责任务、注重分工协作,形成支部统一领导,街属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及时研究解决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这项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广泛宣传,争取网格内单位和社区居民的支持,让居民群众充分认识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是深入推进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以及机关干部“进家庭、知民情、暖人心、促和谐”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充分感受这种管理模式带来的好处,激发居民的热情和积极性,使更多人投入到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工作中来。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篇10

x社指〔2012〕3号

关于在全市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和谐社区建设,切实增强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根据x发〔2011〕15号和x社指〔2012〕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近年来社区服务成功经验,借鉴外地先进管理模式,现就全市范围内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社区专职工作者联系、团结和发动群众的作用,强化城市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和服务居民的功能,夯实社区建设的群众基础,为“五个xx”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是指以社区为单位,按照一定的地理空间和人口分布,将社区划分成若干个单元网格,以网格化 1的方式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职能,提升社区服务,从而实现社区管理服务科学化、精细化和长效化。具体目标:

1、编织社区管理“经纬网”。构建社区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格,使居民、社区、乡镇(园区)之间的信息与需求能够通过网格及时、准确地通达。

2、提升社区工作“快节奏”。建立社区管理网格,使社区各项事务的处理能够迅速定位相应的居民家庭“坐标”,社区的民情民意也能够快速反映到社区、乡镇(园区)。

3、实现居民服务“零距离”。网格长来自居民、联系居民、服务居民,社区居民的愿望和需求,能够通过网格长与社区的紧密联系,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空间内得到反映和解决。

三、实施举措

(一)社区管理网格的划分

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熟、文化相近、构成相似”的原则,依托住宅小区、楼栋、巷道等,按照200-300户、1000人左右设置一个网格。网格设置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在大型封闭式小区,以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为参照设置小区类网格;二是在老式开放型小区,以相邻楼栋为参照设置楼栋类网格;三是在老城区居民区,以巷道为参照设置巷道类网格;四是在“村改居”的涉农社区,以原有居(村)民小组为参照,设置居(村)民小组类网格。

(二)网格长的选配

网格长的职位设置:每个网格设置1名网格长,由社区居委会经过一定程序后选聘。各社区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配2—3名大学生志愿者为网格长助理。

网格长选聘的条件:

1、本网格内的常住居民;

2、热心社区工作、遵纪守法、居民认可、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工作能力;

3、身体健康、具备适应本职岗位需要的基础文化知识;

4、党员或有一技之长的居民优先。

网格长选聘的方式:一是通过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方式提出初步人选;二是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对初步人选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提出网格长和志愿者预备人选;三是组织社区党员、居民和辖区单位代表进行民主协商后确定网格长,报乡镇(园区)党工委审核和市城乡和谐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备案后,由社区居委会发放聘书、上岗证及工作必须用品。

(三)网格长的工作职责

网格长在工作中要积极当好社区管理服务的“六员”,即党的政策宣传员、社情民意联络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区管理监督员、文明新风倡导员、基础信息采集员。主要职责是:

1、积极向本网格内居民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传达落实涉及民生的重点工作。

2、了解和掌握本网格内的人口、家庭、企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3、负责本网格居民与社区居委会之间的信息沟通、情况通报;及时反映居民的诉求和愿望,积极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4、带领本网格居民积极开展便民服务,配合做好低保、救助、老龄、就业和卫生计生等各项社区服务工作。

5、积极维护社区稳定,收集社情民意和影响稳定的苗头、动态,配合社区居委会处理好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

6、组织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协助做好辖区群防群治工作。

7、积极组织本网格居民参加社区开展的文明创建活动、文体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参与和谐社区建设。

8、维护本网格公共环境卫生、协助管理本网格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9、组织和带领网格居民配合社区做好其他工作。

(四)社区网格化服务的考核管理

1、加强网格党组织建设。各乡镇(园区)在指导社区科学建立网格的同时,要同步在网格内组建独立或联合的党小组。党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鼓励网格内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向党组织推荐入党积极分子,支持网格开展好群众工作,组织推荐各类志愿者并开展相关活动等。

2、实行干部联系网格制度。社区网格确定后,乡镇(园区)、社区干部要分工联系网格,指导网格长开展网格管理服务,帮助网格解决实际问题,提倡社区专职工作者兼任网格长。联系点干部在联系指导网格化管理中要努力做到“三知四能”,即知网格情况、知社情民意、知求助对象;能走访调查、能宣传发动、能解决矛盾、能赢得信任。

3、深化网格工作内容。建立网格基础信息库,实行“一家一档、一户一卡”,保持社区与每家每户的联系沟通。组建网格管理服务责任团队,按照“1+Ⅹ+Ⅹ”模式(即一名网格长+Ⅹ名楼栋长或民情信息员+Ⅹ名志愿者,如社区片警、居(村)民小组长、物管人员、保洁人员等),开展矛盾调处、群防群治和志愿服务、互助服务。完善网格与社区、社会的互动机制,推动医疗卫生、居家养老、文化教育、司法警务等行业服务团队和社

区事务工作站、社区社会组织、社区中介组织等专业服务进行网格,以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4、建立网格长考评制度。社区每季度组织一次网格长工作绩效考核、年底由居民进行满意度测评,各社区根据网格长履行职责和被投诉情况,全年按照优秀、职称、不称职三个等级评定网格长工作业绩,评定结果向网格内居民公示。

5、激励网格长工作热情。各乡镇(园区)和社区要明确网格长每人每年有一定的工作补贴,具体标准由各乡镇(园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统一制定。对在工作及重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网格长,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每个网格不配备专门办公用房,网格长不固定坐班,同时以县(市、区)为单位为每个网格长统一配发上岗工作证、工作包、民情记录簿等。

6、畅通网格长进出渠道。对于网格长居住地调整、本人家庭或个人身体原因以及考核不称职或发生严重失职行为的网格长及时予以调整。

四、工作要求

(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制度。为扎实有效推进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各地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认真拟定工作计划,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相关制度,包括网格长岗位职责、工作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

(二)强化信息采集,发动群众参与。各地要组织力量对本辖区居民和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第一手资料,确定网格划分的类型、范围、户数(企事业单位)及网格长的初步人选;要组织乡镇(园区)、社区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的宣传,使社区居民理解、认可并参与到这项工

作中来。各乡镇(园区)于7月底前将网格划分示意图在相关社区进行公示,8月底前完成网格长选聘工作。

(三)加快推进进度,保证工作质量。9月初,各地要集中组织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培训,使网格长熟悉和掌握岗位职责,切实推动和提升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xx镇要确定8个网格化管理示范社区,经济开发区xxx社区、xx经济新区南苑社区为网格化管理示范社区,并逐步在中心镇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社区推广。各单位示范社区名单9月底前报市城乡和谐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到2013年底,全市所有社区建立规范的“网格长”管理服务体系,全面开创社区工作“管理到网格,服务到家庭”的新局面。

(四)规范实践运作,彰显工作实绩。各乡镇(园区)要深入摸索总结网格化管理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各项制度,不断提升网格管理队伍素质,努力提高社区管理服务的科学化水平;紧紧抓住“三下三联三交”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活动带来的契机,要主动请示,加强沟通,竭诚邀请联系领导深入社区一线指导工作,努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要以点带面,步步拓展,全面推进,使我市和谐社区建设不断赋予新内涵,创建新载体,体现新特点,再上新台阶。

xxx市城乡和谐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篇11

一、目前城管监督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激励机制是任何组织管理都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体系,它包括多项内容和指标,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理论体系,因此实事求是地分析判断情况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前东城区的监督员激励机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激励缺乏针对性,认可度不高,激励作用有限

我们对监督员的工作思想态度、工作状况以及对城管监督中心现行的激励机制的意见进行了调查,在发放的100份问卷中认为自己当前的工作积极性较高的占60%,40%的监督员认为自己工作积极性一般;对中心的激励工作满意的只占25%,认为还行的占45%,不满意的占30%。监督员属于就业困难人员,家庭经济状况都比较差,生活压力比较大;学历普遍低、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在40—50岁之间。他们中的部分人看问题的角度、方式、思维存在局限性。大多数监督员认为他们的生活条件还比较差,如果缺乏物质奖励,单靠精神奖励作用不大。现有的激励方法有评选监督员之星、先进班组,对各方面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或进行加分的鼓励等,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来看激励的效果不是很明显,这些激励制度和措施属于一般性的鼓励,对于“40、50”人员来讲作用明显不足。

(二)工资薪酬设计不统一,配套不够,激励难以持久

通过调查了解到,我们的制度设计中存在如下缺陷:首先是监督员的工资无差别,新老监督员报酬一样,工资一刀切,这样就会压制老监督员的积极性,也带动不了新队员的干劲。其次,公益性就业组织工资薪酬虽然有规定,但是各地执行的标准不统一。有些城区城管监督员工资待遇较东城区高,造成了本区监督员攀比心态,影响监督员的情绪。三是监督员的工资增长幅度过低。几年来工资虽然有所提升,已经从原来的工资福利加保险的年1.4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2.6万元,但是对比这几年的物价上涨情况,监督员的实际生活水平并没有明显提高,而这些必然会引发监督员的比较心理,对大部分监督员来说,他们目前就是打工吃饭,还没有把城管监督工作当成事业来干。如果激励机制不能与监督员管理宏观政策相匹配,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持久的激励作用。

(三)制度尚不健全,标准不够明确,激励难见成效

在调查中了解到,有些监督员认为自己收入低,社会地位低,让人看不起,工作中有时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监督员上报的有些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体现不了监督员的作用和价值,辛勤的工作得不到尊重,职能部门把矛盾转移和一些不负责任、不作为等行为打击了监督员工作积极性,监督员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受到了挫伤,阻碍了监督员自我发展和完善。另外,公益性就业组织在我国来说是一个新型的组织机构,它的法律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监督中心对于在劳动合同法中城管监督员应享有和不应享有的各项权益的标准掌握还不够清楚,监督员反映的一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答和解决,包括合同的签订,这在监督员队伍中反响较大,对工作情绪的影响也比较大,监督员的责、权、利的关系还待进一步解决好。

二、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基本思路

建立激励机制需要把握需求层次理论,也应当遵循相关的激励理论。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维克托·弗鲁姆的期望理论,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是对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我们在实践中要因地制宜,合理应用,以增强激励的实效。

(一) 要了解监督员的需要

了解需求是建立激励机制的基础。激励理论告诉我们,某一阶段上,人的多重需求是并存的,但是只有一种需求占主导地位。需求理论告诉我们,需求是有层次的。虽然监督员的工资收入少,但温饱问题还是能够解决的,这并不是他们第一位的需求。广大监督员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感到自己的社会地位低,生活压力大。但他们有强烈的自尊,需要大家理解、关心和帮助,需要社会的尊重,这才是目前他们第一位的需求。每个人各不相同,各自的需求也不一样,因此要因人而异地了解监督员的需要,只有了解他们的需要,去正确引导,来合理支持,才能增强激励的针对性,才能有效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二)要遵循公平和激励理论

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指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受其相对报酬的影响。每个人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劳动所得与他人付出劳动所得相比较,同样也会把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与自己过去的劳动和报酬进行个人历史的比较。当他发现自己的收支比例大于或等于他人的收支比例时,或现在的收支比大于或等于过去的收支比时,便会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反之,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就会有怨气。实施监督员的激励机制需要体现公平理论的精神,提高监督员的行为与效益的对应性和可比性,使他们感觉投入有产出,成就有公正的评价和社会的认可。维克托·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提出:当一个人认为某个目标的效价(指某项工作或一个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很高,且他判断出达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也很大时,那么,这个目标对他的激励作用较大。这一理论启示我们:一是应当注重实施多数监督员认为效价最大的激励;二是设置某一激励目标时应尽可能加大其效价的综合值;三是尽可能扩大组织期望行为与非期望行为之间的效价差值;四是适当控制期望概率和实际概率。

(三)要形成配套的制度体系

应用激励理论采取激励手段,能够对实施激励的目标有更加清晰的预期。当然,要兑现激励结果必须有综合配套制度来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系统性。我们对监督员采取的某种激励只是一种规则,这种规则只有符合监督员管理制度体系,并受管理制度所制约,才能发挥其作用,兑现其激励结果。如果激励目的与监督员管理制度体系的宗旨相背离,那么这种激励的负面作用会大于正面的影响,是不可取的,也会遭遇阻力。因此,建立激励机制不能孤立进行,应该是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部分,必须通盘考虑才能奏效,单纯的激励会适得其反。

(四)要善于造就特色文化

激励是一种手段,实施好激励,兑现好激励结果,需要以良好的文化为基础,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促进文化的建设。监督员队伍的文化应该按照新的城市管理文化理念,确立德化育人,从注重培育具有时代特色的方向着手,一是坚持用“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凝聚、教育、团结全体监督员,构建内部团结和睦的氛围;二是注重鼓励监督员树立社会公共利益至上的责任意识,养成主动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及时上报的习惯,有效协调政府与群众关系,形成爱岗尽责的城市管理队伍;三是注重培养监督员“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意识,鼓励监督员对政府工作的主动参与,形成社会事务参与度高的队伍。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篇12

1 社区消防管理“网格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随着经济建设战略的全面实施, 长春市的火灾风险和防控压力不断增大, 主要面临着“四大难题”:一是由于乡镇、街道没有专门的消防机构, 更缺少专门的消防管理人员, 容易造成消防工作在基层失控漏管。二是长春的人员密集型和高危险企业数量剧增, 城中村、群租房和“九小”场所遍布城乡, 这些区域和单位场所极易成为消防管理的“盲区”。三是长春经济的迅猛发展, 火灾隐患、火灾危险成倍增加, 成为影响安全发展的重大难题。还有一些动态性火灾隐患和习惯性违法, 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现象突出, 难以根治。四是现役消防警力严重不足与监管任务日益繁重的矛盾十分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发动群众, 依靠群众, 实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 破解了火灾防控的瓶颈难题。

2 划分三级网格, 建立了科学化的工作运行机制

长春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 就是以区、街道、社区为基本单元, 按照“一网三级、一级多格、一格多点”的模式, 将辖区地域按行政区划分为若干网格状单元, 并对每一个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 每一个网格都有人抓、有人管, 构筑“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盲区”的基层一线火灾防控体系。所谓“一网三级、一级多格、一格多点”, 具体是指:将街道作为“大网格”, 成立由街道主要负责人牵头, 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 综治办、安监办、公安派出所、工商所、工业办、文教办、治安巡防队、乡镇政府专兼职消防队、社区负责人为成员的防火安全委员会, 每月组织开展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检查, 落实消防工作各项措施。将社区作为“中网格”, 成立由行社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 成员由网格长、消防楼长及综治协管员组成。通过协调辖区内网格间的工作联动, 结合网格人员机动巡查, 处理区域范围内的消防安全方面的有关问题, 对发现的火灾隐患、消防违法行为、居民举报的消防问题以及发现的火灾事件即时快速上报。将街区、居民小区、楼院、企事业单位划分为责任片区作为“小网格”, 目前仅在南关区已将全区57个社区合理划分为310个消防安全管理责任网格。每个网格设网格长1名, 综治协管员1名, 消防楼长及消防志愿者员若干名。网格长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 主要职责是对辖区重点单位、重点行业开展监督抽查, 解决能解决的消防隐患, 对不能解决的消防违法行为采取移交公安机关以及消防部门做出相应处理。网格长与综治协管员的工资一部份由区政府每月定额发放, 另一部分由在网格管辖区内发现问题的效率与处置质量评价结果决定工资多少。综治协管员、消防楼长向社会选聘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的志愿者担任, 主要承担消防巡查、结合信息、执法监督等职责, 按照每人每月200元标准给予经济补助。同时加强对综治协管员的消防培训, 提高消防技能和服务水平。对以上人员每月考评排名, 每季度兑现奖励, 年终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进行综合表彰, 充分调动网格长和协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运用新手段, 强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科技支撑

新形势下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 必须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为了解决信息化建设难题, 长春市政府整合社会服务资源, 结合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理念, 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 用于硬件、软件建设。在长春市南部新城核心区域建设了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聘请软件公司开发了数字软件指挥控制系统, 创造了图文影音一体化传输的协同工作应用环境。在各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板块中, 地图上标出了坐落在南关区行政区域内的一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二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三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座标位置, 同时将这些单位的基础信息也录入了信息平台。以便网格长实现资源共享, 捷管理。

网格长是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神经末端, 在消防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不仅可以将发现的消防问题可以通过手持终端以文字信息及时上传到办理系统, 还可以把存在消防问题的现场图像资料进行上传, 并通过手持终端具备的卫星定位系统将问题现场的方位坐标等相关信息在办理系统同步显示, 比如某物业小区消防设施损坏, 小区楼道内堆放可燃物存在火灾隐患等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问题, 均能准确提供坐标定位。无论是群众反映的消防问题, 还是网格长在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只要进入事件办理系统, 所在社区街乡和消防部门的系统平台均同步显示相关信息, 同时公安消防部门受理员及网格负责人的手机会收到在规定时限内进行签收的提示信息, 督促尽快办理, 如未能及时签收区级办理系统会及时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督办。

加强消防安全, 远离火灾伤害是确保经济建设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在全国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历史大潮中, 长春市政府认真落实公安部郑州网格化消防管理会议精神, 将消防工作通过三级网格的划分, 切实将消防责任、消防组织、消防力量落实到最基层, 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消防宣传教育等工作延伸至最前端, 基层消防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实现了“机构严密、职责明确、全民参与、管理创新、预防为主、保障有力、扁平指挥、群众满意”目标。长春市2600余名网格长与联防人员以及物业管理人员、消防楼长等力量走街串巷, 昼夜巡查, 共排查整改隐患3万余处, 纠正消防违章行为1350多起, 及时发现消防灭火情120余起, 长春市火灾形势明显好转, 由过去的每年7000余起, 下降至4000余起受到当地党委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为促进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摘要:每年我国居民火灾发生率约占火灾总数量的60%。社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 做好社区消防工作意义重大。长春市认真落实公安部郑州消防工作会义精神, 在社区创新推行“网格化”消防管理新模式, 充分发挥消防网格长、消防楼长、消防协管员、志愿者作用, 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消防工作运行机制, 实现了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全覆盖。

关键词:网格化,社区消防,火灾

参考文献

上一篇:团员自我评议意见下一篇:我家的水仙花小学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