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半年工作总结(精选8篇)
主持人(李凯)2014年上半年里,党小组在支部关心和指导下,团结协作,勤奋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组织本小组的全体党员,进行开展理论学习,批评与自我批评。紧紧围绕总体工作思路,以安全生产为中心,深化思想工作,转变机关作风,加强党建工作,为中心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现将这半年来的总结如下:
一、结合实际组织学习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促进思想、政治、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党小组在这半年里,多次组织党员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紧抓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理论武装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章,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在新型式中组织定位、职能和工作方法,以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素质以及服务水平为目标,不断的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二、党员深入生产一线,了解职工思想状况,引领帮扶,及时理顺职工情绪,对职工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及时召开思想政治研讨会议分析解决。我们及时召开座谈会,给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改善试采单井的生活设施和提高服务,及时慰问困难、患病员工、促进队伍的稳定。
三、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真正体现党员价值,使全体党员真正成为战斗的堡垒。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率先示范,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完善监督机制种类,责任追究制度,结合工作实际,每季度坚持上好一次党课,认真搞好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之间,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支部成员要严格按照分工,扎实认真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班子内部的团结协作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班子内部能够形成生动活泼,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认真开展民主集中制工作,按照先通气、后开会,再办事的民主原则开展工作,特别是领导干部首先要率先垂范,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做工作。
四、党员责任区的划分和责任值的承包,极大地促进采油队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划分“党员责任区”,建立联系点,责任到人,深入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要求党员从岗位工作入手,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和带领岗位员工扎实推进生产经营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五、工作与不足:在这半年的努力当中,我党支部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组织和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党员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党员责任区划分还不够详细,责任落实还不到位。
2、支部活动开展的不够丰富。
3、提高能力上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上做的不够突出。
六、下半年工作思路,针对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集中优势开展以下工作:
1、对支部的基础资料加以完善和进一步加强管理。
2、推进标准化党支部的建设。
3、通过培训和各项组织活动,加强党员对党的理论知识的提升和思想认识的提高。
4、细化党员责任区,把责任区落实到各站点和单井上,进一步推进党员责任制的落实。
5、员承诺展示到岗位上去,让群众更好的监督和批评。
6、在党员创先争优发挥先进性方面,为党员进一步提供机会和搭建平台,发挥其优势更好的服务群众和工作。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扎实开展党建工作,以争取更好的成绩。
采油党小组
( 一) 独居老人的问题和需求分析
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突出, 老年疾病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其次是心理问题, 长期的独居使老人内心更加孤独, 最后是经济问题得不到改善, 使老人的生活得不到保证。所以老人需要健康维护, 生活得到照顾, 老人也需要心理健康辅导, 给他们心理更多的安慰, 同时也需要经济保障。
( 二) 小组工作对于独居老人的优势
小组工作首先是影响个人发生转变, 通过小组过程, 可以恢复人的原有能力, 改善人际关系。其次是社会控制, 通过小组过程使独居老人学习在社会生活中担当积极有用的社会角色。再次, 小组工作可以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最后是再社会化, 小组工作通过帮助这些独居老人建立适应社会, 来使他们成为更适应社会生活的积极角色。
( 三) 小组工作方法在独居老人群体的应用
老人的需求评估和目标确定, 这样更能了解老人的状况, 为开展工作提供了方便。组员筛选, 一般要求小组中的老人具有蕾丝的个人目标和特征。制定小组契约, 契约一旦制定就对所有组员具有约束力, 必须得到遵守。社会工作者要有同理心, 设身处地的理解老年案主; 有主动性, 积极拉近与组员之间的关系; 有耐心, 与老人的沟通要缓慢。
二、小组工作在独居老人互助中的应用过程
( 一) 活动背景
根据对安徽省老年人口中独居老人的调查, 发现独居老人群体存在很多问题, 他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生活质量有待提高, 下面是抽取了A区的部分独居老人组成小组来进行研究。
( 二) 组员招募
社工从该区委员会取得一些独居老人的材料, 按照资料分别走访了这些老人, 从中选取了适合这次小组活动的老人。
( 三) 小组活动目标
通过这次小组活动, 给独居老人提供更多交往和沟通的机会, 缓解独居老人的失落感和孤独感, 增强其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安享晚年。
第一节: 相互认识。
1. 目标: 互相介绍与认识, 建立和谐小组关系与氛围, 促进工作者与组员、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信任。
2. 活动: 工作者自我介绍, 说明小组活动的性质、意义等。组员逐一自我介绍, 然后工作者以游戏的形式要求每位组员介绍自己旁边的两位组员。
第二节: 分享自己。
1. 目标: 了解组员的生活状态, 加强互助小组之间的关系, 建立小组的信任感。
2. 活动: 以提问和自主发言的方式问每个成员的爱好和左右组员的家庭基本情况。分享生活状态, 组员介绍自己日常生活安排, 讨论对独居的认知。
第三节: 重新认识自我。
1. 目标: 让组员深入认识自我, 挖掘有点, 增强自信心, 同时进一步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建立组员之间的互助关系。
2. 活动: 合唱歌曲《夕阳红》, 社工讲解积极意义, 组员自我剖析, 分享活动感受。V第四节: 关注周围的支持。
1. 目标: 让组员了解身边的资源, 增强组员互助信心, 巩固组员之间的互助关系。
2.活动:了解身边的爱, 游戏大转盘, 分享活动感受。
第五节:活动总结。
1. 目标: 总结小组活动, 强化小组目标, 巩固经验, 评估活动效果, 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2. 活动: 组员表达对彼此的感激之情, 工作者对组员询问评估, 展望未来。
三、小组工作在独居老人互助建构应用中的评估
( 一) 小组活动的评估内容
在实际参与情况中, 有8 个老人参加; 在目标达成情况中, 每个老人都有参与和发言, 老人遇到的问题通过大家和社工的回应给予帮助, 在最后老人们都能互相认识, 变得开朗很多, 独立自主性也提高不少。
( 二) 小组的活动效果及组员反应
从活动效果来看, 组员都成长了很多, 刚来的时候他们都基本沉默不语, 后来结束的时候大家不仅熟悉, 而且都成为了好朋友, 在小组活动中组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成长。从组员的反应上看, 组员能够接纳社工, 在活动过程中积极配合社工, 而且还不断提出建设性意见。
( 三) 小组工作的反思
一是小组工作评估的方式有待完善, 老人问题的真正解决需要长期的努力, 单靠五次小组活动就看到小组成员的改变不具有说服力。二是社工的实务能力有待提升, 与各个领域这件多交流, 提升专业素养。三是与组员要处好关系, 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活动, 达到较好的效果。
四、总结
小组工作在独居老人群体运用中有一定优势, 建立互助小组, 给他们精神的慰籍, 解决问题。在独居老人互助建构的长期发展中, 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和财政的支持, 完善养老保障相关制度体系, 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 鼓励民间组织和机构的发展, 只有这样独居老人的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独居老人的问题也日趋严峻, 本文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支撑, 运用社会工作实务的小组工作方法, 分析了小组工作在独居老人互助建构中的运用, 目的是为老人提供更多交往和沟通的机会。
关键词:独居老人,互助,小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洪英主编.小组工作[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2.1.
[2]李小英.小组工作在亲子教育中的运用[D].兰州大学, 2013.
关键词:小组工作精细化;此时此地;关系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6003605
一直以来,社会工作本着“助人自助”的原则,以追求案主作为“人”的发展、能力的提升和社会化的实现为终极目标。我们认为,当案主有被“助”的需要之时,也就是其关系出现问题、无法自我修复、阻碍其自我实现和社会化的时候。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在实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小组工作的开展不应该限制在“为活动而活动”,而应该找到自己发展的“精细化”道路。而在小组活动中关注“此时此地”可以成为小组活动精细化的一项选择。小组中的“此时此地”是与“彼时彼地”相对应而存在的。小组中的“此时此地”是与“彼时彼地”相对应而存在的,是由美国著名团体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隆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提出的。[1]组员通过“此时此地”真实地呈现人际互动的状态,通过当下觉察各自的模式。在小组中关注“此时此地”就是为了关注“关系”。 本文将探讨“此时此地”技术在小组工作中的运用,帮助组员去察觉其关系及关系模式。
一、相关概念
(一)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社会分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以“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征。[2]
精细化管理是管理学领域的一种技术方法,王思斌在第二届学校社会工作暨第三届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提出“社会工作精细化道路”。本文所探讨的小组工作精细化是题中应有之义,即建立在常规小组各项工作基础之上,并且能够引导案主进行深度思考,对其行为本身进行深度挖掘,使小组更为深化细致和深入,这是一种真正能够给案主带来成长的小组。
(二)此时此地
此时此地是在治疗地(在办公室、在关系中、在“你我之间”的空间内)且在治疗当时发生的事件[2]。基本上是一种非历史性的角度,不强调(但并非抹杀)来访者的生活历史和事件的重要性。“此时此地”是与“彼时彼地”相对的,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已经被解读,带有个人主观倾向,是不可能被复原的,现实发生的是最真实的。小组工作中的“此时此地”,即不想在辅导时空内(当下小组中)处理历史,小组工作者要做的是通过对当下小组活动的观察,来得知小组成员的历史。
(三)关系
在中国,“关系”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词汇:它可以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对有关事物的影响或重要性,原因、条件,关联、牵涉等。[3]当关系被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学术研究时,一般用的是上面第二种含义,即把它看作是人和人之间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对双方或多方都发生影响的“心理连接”[4]。
人是关系性存在的,而关系是情感,情感都是因事而生的,所以是通过事来理解情。这里要谈的“关系”,包括小组建立的关系、小组中导师与组员之间的关系、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导师之间(主辅)的关系,以及在整个小组过程中表现出的关系模式。小组工作必须做到关系层面,才是小组的目标,而建立关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处理关系。
二、为什么要利用此时此地
在小组中,欧文·亚隆不强调生活历史和事件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当下、过程、结构和关系[2]。这都是我们整个小组过程呈现出来的东西。对“此时此地”的利用,是建立在以下基本假设的基础之上:首先是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其次是小组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微型社会。
(一)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梁漱溟在谈到中国社会的“本位”问题时提出,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也是关系本位,“伦理本位者,关系本位也” [5]。米切尔说:“只有在人际关系、过去和现在的织绵中,才能真正理解一个人”[6]。著名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隆有两个座右铭,其中一个是“关系产生治愈”,关系本身对来访者的重要治疗作用甚至超越了治疗师的理论取向。[7]2
对于社会学和社会工作者来说,人际关系具有无可非议的重要性。从任何一个专业取向出发,社会动物都是我们的内在本质,我们周围的人际环境,包括家庭亲人、学校里的老师同学、朋友及伙伴们,都对我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的生成很大程度上构建于生命中重要他人对我们的评价。
人是关系性存在的,即人是存在于关系之中,由所有的关系决定。小组成员参加到小组中,很多时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人际交往中存在障碍、痛苦,不能与人建立健康正常的人际关系。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关系的产物,成长受阻源于关系障碍,复原成长前提是移除关系障碍,而小组中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帮助组员移除满意关系中的障碍。
(二)小组是一个微型社会
一个没有各种条框边界限制,能够充分信任、以自然不防御的方式自由互动的小组,能够很快发展成为一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的社会缩影。有充裕的时间让小组成员相互认识,熟悉环境。那么他们将成为自己,小组中的互动也会像他们跟社会中现实其他人的互动一样:自然情感流露,表现出自己惯有的日常的人际关系。
随着时间推移,小组就是一个模拟的、缩影的社会,小组成员不可避免地将自己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模式带入缩影,即日常生活中的人际问题会通过“当下”,通过此时此地表现出来,呈现给组员和小组工作者,并渗入到彼此的关系之中。而这些适应不良的人际关系模式,或者说 “盲点”,往往是其自身没有察觉到的。所以,关注此时此地的缩影就是关注组员的生活状况,小组工作者的任务是通过“此时此地”让组员察觉到其关系模式。
组员在小组中可以得到彼此的情感支持,获得认知的调整,得到相应的行为训练和能力的提升,进而延伸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去。“微型社会”实际上是将抽象的大社会具体化,就是眼前的此时此地的社会缩影,存在着由近及远、由小见大、由具体到抽象的逻辑。
三、利用此时此地察觉关系
总的来说,人的问题其实很多是关系问题,而关系问题总会在治疗中的“此时此地”表现出来。利用“此时此地”是为了察觉关系,而察觉关系是为了修复,即用关系来修复关系。[8]
(一)对内容的解读
小组工作者或小组导师需要对小组内容精心解读。内容指的是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指事物所包含的实质性事物,内容是由口头述说的清晰的字句、实质的论点和所引用的论据所构成。这里的“内容”指的是小组成员的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经历以及在小组里讨论的话题等。
寻找“此时此地”的对应事件。小组导师在小组工作中要一心三用,即,倾听内容、寻找模式、观察过程。一是听组员说什么,保持高度的专业敏感度,去倾听每句话的内容,才能够给予及时的回应。二是在谈话内容的基础之上,思考这些内容所呈现出的模式,以及模式背后是什么。三是用来观察所有的小组现场的过程。准确及时地寻找“此时此地”的对应事件,就是找到组员生活中的非适应交往,在“此时此地”的对应表现,也就是组员把日常生活中与其他人生态互动的模式带到了小组,带到了与导师和组员的交互之中。那些经常反复出现的、固着在组员身上的特点,便是其“模式”。
鼓励组员自我暴露。自我暴露毫无疑问是小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组员关系的进一步建立,以及彼此得到更多的分享和成长。当然,自我暴露是建立在小组真诚、足够安全和信任的基础之上的。组员的自我暴露,既要关注内容又不能忽视过程。暴露分为纵向和横向,纵向暴露,指的是对所暴露内容的深层次暴露;而横向暴露指的是对暴露行为本身的暴露。小组导师积极引导组员自我暴露,进行情感表达。只有组员做充分的自我暴露,小组导师才能够就暴露内容进行情感分析,做深度剖析和进一步的挖掘。
(二)对过程的关注
过程,是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与整个小组过程阶段。小组的过程是与小组内容相对的,指的是小组活动发展过程中所经过的程序与阶段,主要表现为呈现出的关系或者结构,代表小组互动关系的本质。小组导师不仅仅要关注内容,更重要的是关注过程,组员“如何”“为何”表达这样的内容并且用来阐释其与他人关系状况。在整个小组中,内容是血肉,而过程就像是骨骼,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小组。
利用“此时此地”,增强敏感度①。小组想要深耕,必须能够发现组员现实生活中的人际问题在小组中对应的“此时此地”,即小组导师要学会“聚焦”。其中一个重要的技术就是增强敏感度,这表现在小组过程的始终。如果小组中一些重要的事情被有意地回避了,那么其他重要的事情也都会被回避掉。意识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内部世界,所以同一个刺激对不同的人具有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小组的每时每刻都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应增强敏感度,关注组员是如何跟世界发生关系的。
对过程的关注,始于导师对小组互动中主线的理解。随着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小组的互动和对小组互动的澄清,小组导师可以协助小组聚焦于不同的方面。此时,小组导师的选择应该以小组的主题需要及组员的成长需求为导向:关注此时此地,寻求“当下”感受的需要。通过体验式的学习,导师引导小组成员觉察,并且把观察到的这个过程,用自己的视角反馈给组员,引导并帮助组员去觉察过程背后的关系,他们的关系模式以及整个小组的关系模式。
(三)重要资源——小组工作者
社会工作有着自己专业的价值观、价值理念和专业伦理,实践中也在不断探讨总结,怎样借助于工具和各种技术使服务更为标准和完善。但是很多时候,专业工作者忽视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小组中导师最宝贵的资源——那就是社工自己。在小组过程中,小组导师要摒弃流水线式、程序化的处方,积极地创造一种人性化的氛围。
真诚和适度的自我暴露。真诚是人性的解放,是一门超越科学原则和客观分析的“艺术”。欧文·亚隆在《直视骄阳》里这样总结:“我尽最大的努力去建立关系,我决意以诚相待,不千篇一律或墨守成规,不掩饰自己,不炫耀自己的文凭、专业学位和奖项,不让自己不懂装懂,不否认自己也会被存在的困境困扰,不拒绝回答问题,不躲在角色后面,最后,不隐藏自己的人性和脆弱”[9]。社会工作服务强调“专业关系”,它建立在积极主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10]建立真诚的关系本身就是要求小组导师放弃行使神秘和权威的权利,避免采用事先已经建构好的技术,尽量使小组导师的选择出于小组情境当时的要求,真诚地与组员一起探讨所面临的难题和人生困境。真诚也意味着自我暴露,小组成员情感表达下隐藏丰富信息,需要小组导师明智和适度的自我暴露来开发。 定格“此时此地”为中心,有利于创造一个安全和开放性的小组环境。
感受“你”的“感受”并适度表达。感觉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小组导师在小组当下的感受是无价的资料。小组过程中,导师与小组成员、组员彼此之间存在着交互,而每一个细节都隐藏着丰富的信息。在互动环节中,如果小组导师感到进入“困境”之中,那么首先要做的是察觉自己,是不是自己的“盲点”影响到组员并影响了对小组的察觉。如果不是,则去察觉组员的交互,通过“此时此地”及时准确地找到其关系模式,并以适度的方式表达,使组员有所察觉。学会以一种关怀和组员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评论,在陈述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适度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责组员做了什么。
四、从“此时此地”走向“生活现实”
欧文·亚隆说,处理“此时此地”永远比处理更为抽象的或者更为追溯性的事件令人兴奋。[1,6]亲身参与到与他人的交互中,观察和分析这一交互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最好的了解自己和自己的行为、觉察关系、觉察自己与人相处的关系模式。“此时此地”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缩影,二者的关系近与远、小到大、由具体到抽象的关系。②
教授共情鼓励组员承担责任。共情是社会工作者一个重要的专业品质,同样的,小组导师帮助组员发展对他人的共情能力也十分重要。运用“此时此地”的一个假设就是小组成员缺乏成功发展和维持令人满意关系的能力,也就是不能够与他人的情感和经验产生共情。“此时此地”作为社会现实生活的一个缩影,为组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体验共情的场所,而小组导师则扮演了生活中“重要他人”的角色。“你无法教会别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发现! ”这一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实现了“助人自助”。[11]帮助组员对小组导师共情,帮助他们自动探索,学会从别人的窗口看问题的能力。把这种能力延展到现实生活中去,延伸到生命中其他重要他人。
鼓励组员承担责任。人在困难和挫败面前,往往偏向于寻找造成此结果的外因,很少反省其内因,而这样不利于行为的改变。所以,小组导师必须帮助组员把注意力聚焦于自己,鼓励组员承担责任。在小组的“此时此地”追踪组员人际角色的形成:帮助组员察觉其他组员对其行为的看法,了解其他组员如何感受其行为,观察自己的行为如何影响其他组员对其看法,最后察觉上述如何影响他们对自己的感受。只有组员意识到他们自身对自身的痛苦负责,才会觉察只有自己可以改变处境,才能把小组习得的拓展延续到现实生活中去。
小组作为生活的预演。“社会缩影”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仅组外的行为会在小组内呈现,而且组员也会把小组学到的行为带到社会环境中。为了小组建设的需要而营造的亲密关系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所以小组并不是生活的替代品,而是作为生活的预演。小组中所有的行为改变都是为了培养组员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在小组结束后,最重要的就是帮助组员完成与小组及组员的分离,把小组里获得的改善和提升迁移到现实生态环境中去,积极鼓励组员在家庭、工作和社区等社会环境中实验新的行为,实现适应性良好的循环。
①②引自第二届学校社会工作暨第三届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田国秀教授主持的小组工作深化工作坊讲话。
[1]欧文·亚隆.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M].张怡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60.
[2]王卫国.姚士洪.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与实践[J].石油科技论坛,2010(4):37-40.
[3]庄贵军.关系在中国的文化内涵: 管理学者的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12(1):18-28.
[4]李春苗.关系协调与冲突解决[M].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72.
[6]欧文·亚隆.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M].李鸣,李敏,译.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17.
[7]乔塞尔森.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M].王学富,王学成,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8]梅兰妮·克莱因, 琼·里维埃.爱·恨与修复[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59.
[9]欧文·亚隆.直视骄阳[M].张亚,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210.
[10]向羽.如何做好“深度访谈”——将社会工作技巧应用于访谈中[J].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15(1):55-62
[11]裴振奇.任务型小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15(6):77-83.
三大职能,紧紧围绕镇党委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关注民生,有针对性地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一、抓学习,提高委员素质,增强履职能力
学习是每名委员终身必修的事业,也是委员有效履职的前提,针对今年是政协换届年,大多委员初涉政协工作领域,如何正确履职,充分发挥委员在经济社会舞台中的作用,工作对比历届工作经验,始终坚持把委员的学习置于首位来抓紧抓好。针对**政协委员分布于教育、行政、卫生、电力等不同的行业和界别,分别采取集中学习、分散学习和适时组织委员调研,观摩等方式,不断加强委员理论和业务知识的提高,有效提高了委员参政议政的能力水平。一是加强了委员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学。针对近年来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各种新的事物,矛盾也不同程度地推陈出新,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现实工作、生活中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求委员必须进一步熟悉党的路线,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做到现实对照理论,理论联系或指导实际,以使建言献策有的放失,有所针对,收到实效。二是加强了委员对政协章程的学习。章程对委员的权利、义务,如何履职作了全面规范,把握了章程的精神实质和工作内涵,也就牢牢把握了政协工作的政治方向和现实的方式方法。三是强化委员对县情、镇情的再认识。针对委员“上通中央、下联各界”的工作特点以及“人才荟萃”的组织实施,为使整个小组的工作做到既有“面”上的特点,又有委员自身个性,自身作业“点”上的展示,首先强化了对县情、镇情的再认识,采取了组织委员共同阅示县上一些事关全县经济规划,社会发展的文件,邀请委员参加全镇性的各种会议,组织委员到一些矛盾突出的村组进行调研或到重点工程进行视察,从而使委员在建言献策中避免出现“空理论”或“大超前”,增强其现实可操作性,从而增强委员在工作生活中的威信和说话的“份量”。四是加强了委员自身岗位业务素质的学习锻炼。委员作用的发挥好坏直接体现政协组织作用的发挥。根据**政协委员的分布实际,工作组积极倡导各位委员加强本职岗位业务的学习,以自身的行动证明无愧是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以自己出众的工作业绩展示政协委员的风采,以自己的行为操守赢得干部群众的信任,从而更好地收集社情民意,关注民生,更好地建言献策。
二、抓评议,明优势,促进党政部门作风的转变
积极开展民主评议,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这是政协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今年以来,政协工作组与镇人大主席团共同联系,征得党委同意,按照各自职责,采取一系列措施,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活动,收到良好实效同,有力地促进了党政部门作风的转变。一是积极开展对党委、政府的民主测评。党风决定政风,政风决定行风,行风在决定一个部门发展的同时,更决定了一个地方的发展。今年以来,根据政协委员位置超脱、敢于直言的实际,在党代会(常任制)期间,组织委员对党委、纪委及班子成员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次进行了民主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公开。二是组织政协委员与人大代表一道,对政府以及所属部门进行民主评议(测评),对党委、政府所属部门的工作和所存在的问题、对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同时也对站所部门最值得肯定和发扬的方面进行了表扬,这对**镇的整个政风、行风的转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使全镇心术端正、办法多样、服务廉洁的干部队伍及站所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良好格局基本形成,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抓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构建娜姑和谐社会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既是一种荣誉和光荣,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政协**工作小组充分调动每名委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围绕**发展大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与局教育工会工作精神,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学校党支部和工会的领导下,将进一步塑造人文精神,优化学校务实氛围,进一步体现教育以发展教师为本,以教师素质德育为本,学习无私奉献的精神,提倡敬业、爱生,同事间团结合作,共同为争创文明学校而努力,为创建“和谐校园”献出我们的一份力。
二、工作目标:
我校教师将一如既往的做好各项常规工作。认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值日工作,按时出勤,请假制度等等。保持办公室的环境整洁优美,做到每天一扫,时时处处保持办公环境的整洁。做到“办公室和学校是我家,人人都来爱护它。”
三、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素质。
在中心学校工会的领导下,我们小组的老师们将积极、认真地利用学校政治学习、和业余自学的形式,学习优秀教师的事迹,结合“新基础教育理念”和学校发展的目标,提升每位教师的素质。进一步贯彻课改精神,加强学习,努力实践,积极探索,力争有所突破,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1、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对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新要求,自觉提升使命感与责任感。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引导、服务和维护作用。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讨论,提高每位教工的思想素质,提高政治觉悟。
3、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实施教研组自主课题,勇于上实践课。
4、教师认真进行专题课题的研究,认真撰写教学随笔,积极钻研,发挥科研作用,以科研带动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以班级建设为抓手,力争创建文明班级。
以评比为动力,创建文明班级为目标,有序做好平时的各项工作,创造一个整洁、舒心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让老师们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每一天。班级做好每月的工作小结,及时贯彻、落实学校有关活动要求。设立明确的班级目标计划,认真对待每次的检查评比。
五、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积极行使工会会员职权。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是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营造和谐校园的氛围中,工会要依靠法规和制度来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会小组,积极协助学校工会做好本项工作。
1、学习和宣传《劳动合同法》。
0 2020 年 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领导讲话范本 0 3210 字文
同志们,刚才,我们学习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 xx 次会议精神;听取了全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试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落实情况的汇报;
研究审议了《X 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方案》等 XX 个专项改革方案,大家对相关方案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
会后,请相关专项小组、市直相关部门根据会议讨论情况对方案作进一步修改完善,抓紧按程序报审印发实施。
下面,我就做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准工作方向,坚定不移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措施、新要求,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
这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其核心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今年正好是改革开放 XX 周年,XX 年前,我们发动第一场改革,闯出了一条血路,那是以改革生产力为主的一场革命,主要是针对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以及劳动者的革命。
新一轮改革,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改革,这从我们今天研究的 XX 个改革方案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对生产关系的革命。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点难点问题上来,集中力量打攻坚战、激发制度活力、激活基层经验、激励干部作为,扎扎实实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省委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站在加快高质量发展、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高度,部署了一大批力度更大、要求更高、措施更实的改革任务,尤其是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对 X 提出的新定位、新部署、新要求,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为我们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划出了重点和突破口。
各级各部门,尤其是一把手,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清醒认识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切实担负起改革的政治责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各项改革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新阶段各项改革任务,为 X 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的动
力和活力,实现既有高质量的经济活力,又有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更有人民群众高质量的美好生活。
二、聚焦问题短板,着力攻坚破难,推动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突破
当前,X 正处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主动加压鼓劲,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低于预期,形势不容乐观;改革创新、科技支撑能力仍然薄弱;交通仍然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瓶颈;城市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能力偏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
出现这些问题,有历史遗留的原因,有新项目、大项目缺乏,在建项目推进缓慢的原因,也有创新型人才缺乏、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执行不到位等原因。
要解决这些问题短板,关键是要精准施策,不断落实、完善改革措施,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经济体制、国资国企、科技体制、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抓实放管服、商事制度、混合所有制、人才制度、科技成果转化等改革事项,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推动创新驱动、关键技术突破、人才引进培养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 X 高质量发展。
三、抓好改革协同,细化改革措施,确保各项改革部署落地见效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些重点领域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综合性越来越强,牵涉的体制矛盾和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比如机构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国资国企改革等等,既需要协调系统内不同层级、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又需要协调外部有关部门协同推进,工作强度、难度非常大,迫切需要抓好改革协同、细化改革措施和分工,齐心协力推动改革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抓方案设计协同。
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改革方案的整体设计,制定方案时就要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涉及政策配套的方案,相互要留有制度接口。
抓工作落实协同。要切实发挥好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的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推进机制。牵头部门要担负起牵头抓总的责任,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意见分歧、相互掣肘等问题,防止议而不决、决而难行;配合部门要紧密配合,结合实际抓好具体改革任务落实。
抓规划标准协同。统一标准,并认真按照标准推进工作,做好从指导原则、具体实施到效果评估的一揽子安排,让承担具体工作任务的部门和县(区)好操作、好落实。
抓结果效果协同。把改革是否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是否保障了社会公平正义、是否增进了群众民生福祉作为检验标准,务求改革成效可考核、可量化,确保各项改革措施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改革推进必须充分考虑社会效果、风险评估,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和谐。
四、紧盯年度目标,认真梳理补差,按期保质完成年度改革任务
今年省委大幅提升对改革落实的考核比重,重在考核方案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情况,抓改革落实的任务越来越重。现在到年底,只有两个月时间,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们纳入年度上会审议计划的XX 个专项改革方案,现在才审议了 XX 个,虽然有客观原因,但是也有不少方案对接不够及时,工作滞后的问题。
省委改革办要求我市年内必须对接并审议出台的 XX 个改革方案,目前还有 X 个没有上会审议;今天审议的 XX 个方案,大部分还要经过市政府常务会或者市委常委会审议后才能印发,时间紧、任务重,相关单位必须要高度重视,抓紧研究制定方案,抓紧履行发文程序,市委改革办和各专项小组要加强督促、协调,确保方案按时出台实施。
此外,明确需年底前完成销账的改革方案、今年必须完成的改革试点,以及改革信息报送采用任务、改革典型案例和典型经验宣传任务等。市委改革办要严格按照省委考核要求,认真梳理盘点,及时查漏补缺,对已经完成的任务,要及时评估,确保达到预期效果;对尚
未完成的任务,必须要求拿出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推进力度;
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立即解决的就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及时向市委深改组报告,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各项任务。
五、层层压实责任,强化履职担当,全面提高改革工作实效
习总书记强调,改革是“一把手工程”,改革落地生根的关键在于“一把手抓,抓一把手”,意思就是必须发挥各级主要负责同志抓改革的关键作用,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不断强化“一把手抓改革”的责任和担当,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
一是要压实专项小组的责任。专项小组组长也都是市领导,成员都是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或者分管领导,小组组长一定要牵好头,及时组织召开小组会议,研究审议本领域的各项改革方案,加强对改革任务落实的研究、协调、督促,解决好改革过程中部门利益、推诿扯皮等问题,切实发挥好对相关领域改革的统筹协调作用。
二是要压实市委深改组的责任。市委深改组是推进改革的“中枢”机构,成员都是市领导,规格高、力量强,一定要发挥好深改组的统筹领导作用,在“统”上更有层次和力度、在“行”上更加有序和有效。各位市领导对分管领域的改革,一定要加强跟踪问效,对牵头抓落实的改革事项,要亲自研究、推动落实。
三是要压实各级改革办的责任。把统筹、协调、督促等职责细化分解到具体人员,进一步明确每一项工作的责任人,改革办分管领导要抓好统筹,督促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盯住各自分工狠抓落实,直至彻底解决问题,工作推进到位,确保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是要压实牵头部门尤其是部门“一把手”的责任。牵头部门是落实具体改革任务的责任主体,部门“一把手”必须要亲自抓、带头干,切实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查,扑下身子,狠抓落实。
0 2020 年 在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上的讲话范本0 2730 字文
经市委政府研究决定,今天晚上,我们召开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研判上半年全市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振奋精神,狠抓落实,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刚才,几个主要经济部门作了发言,XX 通报了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对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按照问题导向,正确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
年初以来,受疫情影响,全国经济持续下行和稳增长、调结构工作任务繁重。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初步预计,1—6 月份,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X 万元,同比增长 X%,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的 X%;X 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X 亿元,同比下降 X%,完成了全年度目标任务的 X%;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X 万元,同比增长 X%,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的 X%。从以上数据来看,我市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我市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只要把投资搞上去,各项经济指标也会上去,经济形势就会好转,投资上不去,各项指标很难完成。目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市出现项目储备不足、开工率、复工率不高,建设推进缓慢。有的项目省级、市级资金已下达,但迟迟不能开工建设,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进度;有的项目虽已开工建设,但由于项目手续不完善,入库支撑条件不足、部门间协调不够、对投资项目掌握不全,导致无法申报入库,使得入库项目减少、库存项目不足。
二、强化措施,牢牢把握工作重点不动摇
一是抓项目建设。项目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点,是推动发展的主抓手。全市上下务必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推动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一要抓项目储备。着眼全市经济社会发
展需要,认真研究国家、省、市的投资导向,精心抓好项目布局规划,有针对性地筛选出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建立健全申报国家投资补助项目储备库,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计划盘子。二要抓项目开工。项目储备再多、争取再多,如果不能实现如期开工,就不能促进投资增长。全市各部门要把项目开工作为主要突破口,查找未开工原因,想方设法创造开工条件。三要抓项目进度。当前正是项目建设施工的黄金季节,重点建设项目组要强化组织管理,定期进行专题研究、分析研判、跟踪督促,全方位攻关,整过程协调,按月倒排工期进度,力争形成更多的投资量。四要抓项目入库。各项目责任单位要把项目入库作为投资工作的重点,抓实前期工作,强化要素保障,加强与统计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到应统尽统。统计局要加大指导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入库问题,做到不漏统、不错统、不少统。
二是抓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是解决内生动力不足的关键,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 X 项,实际到位资金 X 亿元。一要创新招商方式。立足我市全域旅游、高原特色产业等优势,加大项目包装和策划,调整招商方向和定位,大力开展定向招商、代理招商、网上招商。注重利用好 XX 对口扶持平台,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二要注重招商质量。要吃透上级政策和产业导向,加大招商力度,同时要严格招商审查,确保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科学性。三要推进招商项目落地。抓好项目的履约及项目洽谈、跟踪落实和项目实施的协调工作,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对在建招商项目要千方百计帮助投资商理顺关系,排忧解难,确保按时建成投产。对已建成项目,要进行跟踪服务,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三是抓实产业发展。产业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要突出抓好产业调整,优化空间布局,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要加快特色产业发展。要持续抓好“三农”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青稞、中药材、藏香猪等特色种养殖基地建设,增加基地投入和科技支持。培育和扶持一批农产品龙头企业,壮大企业规模,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二要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好省政府稳增长22 条、市政府稳增长 25 条政策措施和《X 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紧紧抓住工业品价格回升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企业加快生产。抓紧 XX 等一批重点项目的竣工投产,积极培育新上项目的达规升规,使之尽快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三要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好XX 旅游综合开发等 XX 个重点旅游项目,推动旅游东环线建设,加快推进 XX 级景区创建工作,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要有效应对省政府整治旅游市场 22 条措施对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深入推进旅游宣传和环境整治力度,不断优化旅游环境,发挥旅游对消费的带动作用。
四要抓实脱贫攻坚。脱贫攻坚工作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政治工程,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 2020 年脱贫攻坚收官的目标任务,认真贯彻好省、市、市的决策部署,着力在“精”和“实”字上下功夫。一要加
大汇报对接力度。全市各部门要积极做好与省、市部门的汇报衔接,准确把握和吃透上级政策精神,积极反映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争取在项目、资金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倾斜。二是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市里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下发了相应的政策文件,加强了驻村工作队力量。要认真实施好脱贫攻坚第三、第四个“百日会战”,全面完成各项目建设任务的扫尾工作,决不能搞变通、打折扣。三是全力抓好整改工作。全面做好“回头看”,切实补齐短板,确保脱贫攻坚工作不偏、不离。四是全力抓好民生工作。统筹推进教育、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加快推进市医院、东城区幼儿园等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实现开工建设。
三、统筹协调,紧盯目标任务抓落实
一是加强对当前经济工作的领导。市委加强对当前经济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全力以赴做好相关工作。会议之后,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倒排时间、倒排进度,一定要把市委、市政府经济运行会议上的要求、工作安排落到实处,特别是要解决好相关指标落后其他两县的问题。
二是突出重点抓落实。全市上下要顾大局,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找准突破口,把重点项目建设、脱贫攻坚、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以创新的思路、坚实的举措,真正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三是督促检查抓落实。今天会议后,请两办督查室、纪委监察做好督查工作,实行半月一检查,一月一大查。使全市上下形成良好的氛围,确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干部队伍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多年来, 公司从企业实际出发, 依靠科技进步, 充分发挥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特点及优势, 持续开展“小、实、活、新”的质量管理活动, 努力推进QC小组活动深入开展, 累计完成165项QC成果, 其中34项获得国家、省、市级优秀QC成果奖, 先后创省 (部) 级优质工程奖6项, 市、局级优质样板28项, 获局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8项 (其中:承建施工的塔里木沙漠公路工程荣获国家“九五”期间重大科技进步奖) ;同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质量管理人才, 有效促进了公司在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加强管理、增加效益等方面的工作, 使公司从未发生一起工程质量事故和安全生产、环境污染事故。企业经营规模持续扩大, 经济效益逐年增长, 2000年至2007年之间, 公司年产值每年以一个亿的速度递增。2007年完成施工产值9.6亿元,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职工收入不断提高。回顾多年来公司开展QC小组活动的工作,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体会:
领导重视是推进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重要保证
QC小组活动是公司群众性的质量管理组织形式。多年来, 公司领导始终把质量管理工作摆到重要地位, 纳入公司年度方针目标, 作为公司重要的议事日程。公司领导充分认识到开展QC小组活动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增加企业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直将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作为依靠全体职工办好企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一是公司主要领导在有关质量工作会上反复强调开展QC小组活动的重要性, 并把该项工作列入公司年度质量工作计划, 把QC小组活动情况作为标准化基层队达标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公司主管领导坚持参加每年的开题论证和QC成果发布会, 亲自讲评, 并为优秀QC小组实施奖励, 激励QC小组活动的开展。二是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 分别在公司机关、工程处或工程项目部分别设置了专、兼职的负责QC小组活动的人员, 从组织上给予保证。三是对与生产实际结合比较紧密的课题, 公司领导亲自协调, 积极为QC小组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四是始终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个人进步与企业发展并举的原则。对获得公司和勘探局级以上的优秀成果, 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将优秀成果逐级向上推荐发布, 为他们提供学习和交流经验的机会;特别是对获得省部级、国家级奖励的优秀成果, 公司不但进行通报表彰, 还对小组成员及推进者给予重奖;并将质量管理成果与科技成果同等对待, 在评职称时给予加分, 更加激励了员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为QC小组活动广泛、持续、健康的发展搭建平台。
建章立制是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基本保障
在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实践中,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是保证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正常开展的基础。为规范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使其持续、有效、健康地发展, 公司制定并完善了《中原油田建设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规范了QC小组的组建、注册登记、选题、活动、管理、培训、成果发表、评选和奖励等项工作, 使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制度化、程序化、经常化。如QC小组的组建, 从企业生产实际和有利于取得成效出发, 采取自愿结合的方式, 跨班组、部门组建, 实现技术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有机结合, 促进了全员参与。近几年, 年均注册QC活动小组36个以上, 每年小组注册人数约有350人。在选题立项方面, 我们坚持以公司方针目标为核心, 从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入手, 结合专业特点, 以工程施工项目为载体, 围绕工程施工工艺技术和装备改造、节能降耗、改善管理、保证质量、提高效率、优质服务等方面选择课题。
完善的制度, 需要严格执行。实际工作中我们应用过程方法和系统管理方法, 定期对注册的QC小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过程监督检查和指导, 如是否按计划开展活动, 目标是否明确、对策是否具体、方法是否得当、措施是否落实, 活动工具及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使用。并在每月的质量例会上对检查结果进行公布, 促进大家共同进步。
强化培训是推进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
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能否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对员工实行持续质量管理知识教育是关键。质量管理始于教育, 终于教育, 质量教育是QC小组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公司领导充分地认识到只有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地进行质量教育, 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才能使全体员工树立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 才能够自觉地结合本岗位存在的实际问题, 积极参与QC小组活动, 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QC小组活动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
公司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等多种培训方式, 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 把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员工的素质, 按照“有的放矢, 分层施教;循序渐进, 不断深化”的工作思路, 重点培训QC小组活动的骨干、诊断师, 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知识普及教育。为使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取得事半功倍效果。一是利用冬、春两季的生产淡季, 集中办班, 外聘质量管理专家来公司系统传授质量管理知识, 利用详实案例, 讲解QC小组活动程序和步骤及其相关知识, 开阔了QC小组活动的思路;二是每年公司举办1~2次QC成果发布会, 聘请油田资深QC诊断师来公司对发布成果进行现场点评, 及时指出成果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内容, 对深入开展QC小组活动起到了推动作用;三是公司注重学习先进经验, 积极参加相关行业质协举办的QC成果发布会和学术交流活动。先后派出100多人次参加中质协举办的质量管理培训班, 有5人取得了中质协颁发的国家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诊断师证书。这些骨干力量在公司充分发挥了在质量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四是把近几年来公司获得国家、省 (部) 级优秀成果奖的成果汇编成册, 发给各单位, 并组织大家一起学习, 用所掌握的QC活动知识对汇编成果进行点评, 通过点评和交流, 不断丰富小组成员质量知识和活动经验, 提高工作水平, 推动QC小组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五是公司重视培养新生力量, 近几年来, 大中专毕业生较多, 这些同志有知识、有干劲, 公司各单位 (项目部) 将他们吸收到小组里参加活动, 在实践中培养, 并尽可能提供一些机会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 使他们尽快掌握质量管理活动的程序和方法, 从而使公司参与质量管理活动的队伍不断壮大。
注重实效是推进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开展的目的
多年来, 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的实践活动告诉我们:QC小组成立注册后, 应关注活动过程, 关键是要抓好活动, 没有活动就没有生命, 要使活动看得见、摸得着。不仅使活动开展的生动活泼, 还要使活动富有成效, 要让员工切实感到参与QC小组活动, 能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地体现自我价值, 把QC小组活动这一好的管理手段能真正为企业解决质量、安全、生产、经营、成本控制等实际问题。使QC小组活动能够立足岗位, 紧紧围绕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开展活动, 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改进质量, 起到提高企业质量和宣扬企业形象的作用。几年来, 我们一是在课题选择上, 提倡以“短、平、快”小课题为主。以公司方针目标为依据, 从实际出发, 强调关键环节选择好课题, 引导员工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 选取他们最关注的、最直接的课题, 可使员工经过活动在解决问题后, 感到成果贴近实际, 从而达到“我要参与活动”的目的。二是加强过程监督和指导, QC小组活动开展的好坏, 抓好指导、检查是重要的环节, 只有随时掌握实际情况, 才能及时解决小组活动中的困难及问题。公司由专职人员认真负责定期指导, 在活动中注重指导与检查相结合, 把初期的以点带面活动为主, 变成与一线员工共同研究活动为主。在检查中发现问题, 在问题中正确指导, 共同研究, 既解决了小组活动的难题, 又为专职人员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由于有了专职人员随时的检查、监督与指导, 使小组成员能够在学中用, 在用中不断提高, 为公司QC小组活动深入、持久、扎实地开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三是注重成果转化。成果材料整理得好与坏, 这与小组成员综合素质以及掌握和运用质量管理知识有相当大的关系, 也与主管人员的指导和把关是分不开的。在指导QC小组整理和编写成果报告时, 不仅要重视小组活动本身的逻辑性、真实性及工具应用的正确性, 而且还要重视材料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同时, 在整理成果材料、成果发表, 以及成果转化的过程中, 注重小组成员学习和提高。
求实创新是推进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发展的动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业务的拓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质量管理活动也遇到了新的挑战, 因此,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在课题规模、研究领域、选题类型等方面不断创新, 将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不断推向深入。一是在坚持“小、实、活、新”的基础上, 实现了课题规模由小到大的突破。我们充分利用小组成员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的质量改进工作经验、小组活动的方式方法以及寻找突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促进企业技术技术进步, 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节能降耗, 增加经济效益等对公司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课题上, 采取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三结合的方式, 集中优势进行攻关, 力求取得突破性成果。如在2007年由公司技术质量科、生产安全科和公司普光气田眼隧道工程项目部的现场人员组成《提高眼梁隧道爆破后周边眼炮痕一次保留率》攻关型QC小组, 小组成员充分利用已掌握的质量管理知识和经验, 严格按照PDCA循环, 针对地质条件复杂, 施工技术难度大的特点, 展开了专项技术攻关, 优质、安全地按期完成了工程施工任务;二是适应新形势, 不断创新质量管理活动新领域。近几年, 我公司QC小组活动已从主体生产系统扩展到非主体生产系统、服务型单位、公司机关部门等。2007年公司QC小组活动已遍布公司各部门及单位, 在全公司内形成全员参与质量活动的局面。三是求实创新, 实现了QC小组活动由现场型、攻关型向创新型的转变。如2007年公司珠海成品油管道工程焊接QC小组完成的《提高L415钢组合焊一次合格率》, 小组成员针对在南方山区野外施工, 空气湿度大, 特殊合金钢复杂焊接工艺技术标准要求高的实际情况, 运用QC方法优选了最佳焊接工艺方案, 研制出适用于南方野外山区施工狭窄空间管线运输吊装、铺设焊接机具, 大大地提高管线安装焊接施工生产效率, 取得显著的经济益和社会效益, 该项成果获得国家优秀成果奖, 中质协石油分会最佳技术含量奖。
关键词:小组;实践;空间元素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144-02
一、关于“空间”
“空间”一词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将空间视角引入社会学和心理学的领域之后,“空间”一词的意义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位置”、“场所”等狭义的地理维度的意义,而且还能体现社会与心理学领域之中关于“权力”、“心理距离”、“社会资本”等更为深远的理解。在社会工作视域之下,“空间”的概念更为鲜活和立体,以小组工作来看,由于空间与人结合,因此我们可以从社会人际关系、人与人的心理距离以及由相对空间产生的权力地位关系来拓展“空间”一词的广度。
二、小组工作的空间元素
(一)小组工作的本质
社会工作实践将小组既当作过程也当作手段,它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他们应对世纪生存环境的能力(何洁云等,2002)。小组工作强调组员之间的互动、分享和彼此支持,通过小组动力和小组过程影响案主的态度和行为。小组通过小组带领者制定的目标通过引导的方式激发组员的潜能,以提升组员助人自助的能力。从本质上说,小组是人际互动的过程,小组目标的达成、小组成员能力的提升都是在人际互动中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将小组过程理解为一种社会人际空间,在这个空间之中,小组带领者与小组成员互动,小组成员之间互动。
(二)小组工作的场所
场所是指利用空间为互动提供各种场景,互动的场景又是限定互动的情境因素,场所是人们在与周围的外界物质的关系中,身体置于其中的或流动、沟通所需的媒介(万向东,2012)。小组会选择在不同的地点开展,这个场所就是实体空间。由于小组活动需要营造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环境,所以一定会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这个空间阻隔的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社会空间。闭合的空间是一种区分角色和身份的象征。一旦有边界区分,共同在场的日常媒介则难以穿透这种边界,这使得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独立和封闭性(万向东,2012)。一扇门的闭合不仅隔断的是两个空间,代表门内外的人结束互动的标志,也是一种权力的展示,即在“这个”空间领域所享有的权利和存在着的权力关系(万向东,2012)。
(三)小组工作的理论依据
小组工作开展的理论支撑,很多也是富有空间色彩的。较为明显的当属场域理论与小组动力。场域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范式。总体而言,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场域不是一个实体存在,而是一个在各个人之间,群体之间想象上的领域,场域其实有边界,但是各个在特殊场域内的行动者,都难以说清楚场域为何,但是如果他真的从属于各个场域,就会知道该怎么作,谁是老大,谁在挑战。(万向东,2012)代表人勒温论述了“生活空间论”,使场域理论蒙上了空间感。他强调心理的需求和意向的作用,这使生活空间产生了场的动力,包括引力或斥力。因此,在场域之中就会存在吸引和排斥。场域理论相信每一个人的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此场域并不单指物理环境,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事实上,场域理论把社会生活环境描绘成富有活力的社会空间,并且强调场域中人们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影响(沙莲香,1997)。小组动力是描述小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参与小组生命发展的各种复杂力量及其交互作用和交互方式,这个过程包括小组的形成、启动、发展、成熟、落幕、结束、跟进等所有过程(刘梦张和清,2003)。从小组动力的概念可以发现,小组起承转合的过程,是各种复杂力量交织与博弈的过程。场域理论下的小组流程如下:小组开始后,会形成一个物理场。组员的进入使这个物理场具有了由自身和他人力量共同组成的心理场。个人的行为就会受到小组之中心理场的影响。因此,小组活动的参与者不仅都是生活空间的一部分,也是心理场的建构者。因此,小组带领者需要了解小组过程中各种力量和变量,才能够利用这些力量,引导小组目标的实现。这也是小组动力学对小组的启示。
(四)小组工作中的组员位置与现场布置
在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的位置与现场布置也是具有空间性的。
以小组带领者作为参照,小组带领者对面的小组成员,因为直面小组带领者,能够得到最多的眼神鼓励和支持,因此最容易成为小组成员中的积极者。而在小组带领者左右两边的小组成员,最容易受到忽视,因而最容易成为沉默者。这反映出小组中参与者的相对空间位置是存在权力的。小组工作中的现场布置也具有空间意义。因为场所的各个区域具有中心和边缘之分,占据中心的人确立了自身对资源的控制权,使他们得以维持自身与边缘区域的人们的分化。(万向东,2012)在小组活动中,中心的位置其实就是能够与整个小组活动的带领者(他是小组过程中资源的垄断者)产生最佳互动的位置,如小组带领者的对面及对面的旁边。为了体现每个人在小组中地位的平等,小组过程中最常见的场地布置是将所有的凳子围成一个圆圈摆放,这样小组带领者与每位成员一起围圈而坐,最大限度地使小组带领者可以与每个小组成员产生眼神和表情的互动,这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出小组带领者放弃自身的权威地位,试图使场域中成员地位平等的努力。
三、空间元素在小组工作实践中的运用
小组带领者存在的目的就是激发小组动力、发掘小组成员的潜能,解决小组问题以实现小组目标。因为小组活动体现的是微观的互动。因此,小组带领者不仅需要扎实的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功底,也同样需要各种技巧以提升小组品质。在带领小组通向目标的过程中,小组带领者适当对空间元素的关注和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驾驭小组过程,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一)场所的选择
确定小组在何处进行的过程实质上是小组策划和领导者对小组的方向、性质、气氛的确定和把握的过程。不同的场所就是不同的空间,代表的含义和体现的意义是各有所异的。如一个封闭的空间,这是作为封闭性质的小组首选的活动场地。一个闭合的教室、会议室、活动室勾勒出的不仅是与外界隔绝的场域,而且体现出小组带领者保护小组参与者心灵秘密的含义,更是自然而然体现出小组作为一个团队,一个集体,对每位成员隐私的包容,只要你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分享;而作为一个开放式的活动空间,小组向小组参与者之外的其他伙伴们敞开,告诉外界:我们这里随时欢迎你的加入,我们这里是开放的活动,是轻松愉快的话题。
因此,对于小组带领者而言,对小组空间的选择是需要技巧性的。如果在治疗性的小组和可能会分享秘密的小组之中,或者针对特定人群所开展的小组,如同性恋人群、精神疾病患者人群等,若选择的场所不合适,一定会使小组活动无法实现小组目标,也会给小组活动带来不必要的尴尬和麻烦,甚至导致小组质量出现负性效果。
(二)现场的布置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实务技术与技巧相结合的实践。在小组工作开展中,活动现场的布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小组参与者的心理过程,从而影响小组工作实施的效果。以小组基调的设定为例,小组基调是指设置和创造一种小组的情绪氛围,这是小组带领者通过自己的行动、言辞和他所允许发生在小组中的一切来设定的。作为小组活动的技巧性因素,现场的布置有助于设置适宜的小组基调,而这恰恰需要对“空间”因素有所思考。例如,通过运用奔放活泼的绿色、黄色的墙纸或挂饰对营造出轻松活泼的小组气氛非常有帮助。小组活动现场布置与小组领导者的行动、言辞和领导风格保持一致,会使小组活动更加具备人性化的特点,更容易达成小组目标。
(三)组员的位置安排
由于相对空间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差异,如在饭店接待客人,每位客人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在整个客人群体中身份和社会地位是吻合的,所以小组成员在小组进行过程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也有地位的不同。这在小组活动中就需要注意一些细微的空间权力变化关系,带领者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小组气氛是否和谐,小组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条件。这就涉及两个小组工作技巧中的内容:如何处理小组中过于沉默和过于积极的成员,怎样使小组成员的权力保持一种平衡呢?
以过于沉默的组员为例,我们要考虑除了其性格和有心事这样的原因之外,应当检查该成员在小组之中的相对位置是否比较容易受到冷落?如小组带领者的两侧或小组带领者的对面的旁边是比较不会被小组带领者关注的位置。若是如此,小组带领者应当适时使成员的位置有所调整。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