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设计四季

2025-0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优秀教学设计四季(精选14篇)

优秀教学设计四季 篇1

教材分析

《四季》是一首诗歌,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明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全是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语言亲切,富有童趣,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给学生留下想象和思维的空间。课文的教学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文本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中,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认“尖、说、青、春、蛙、夏、弯、地、就、冬”10个生字,会写“天、四、是”3个生字。认识“讠、虫、”3个偏旁。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认10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讠、虫、”3个偏旁。【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

2.要求学生说说如何记住春、夏、秋、冬这四个字。(认识折文旁)3.教师:春、夏、秋、冬合起来叫做四季。

学生学习“四”的读音、笔画数,以及书写顺序、书空。4.教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四季的诗歌——《四季》,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四季都派谁来跟你们打招呼了呢?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笔画出来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2.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正确的字音。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1)认识“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等事物。(2)出示会认的生字,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3)玩摘苹果的游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4)通过“蛙、说”字教学“言字旁、虫子旁”

4、指导书写:

学生学习“天”和“是”的读音、笔画数,以及书写顺序。

(1)师生交流:怎样把字写得更漂亮?

教师强调:“天”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是”的上下部分要写得紧凑。

(2)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3)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5.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篇课文有几幅插图?共几句话?(这篇课文有4幅插图,共4句话。每句话是一节。)

5.全班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2.指名朗读课文。

3.教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这篇课文,去领略四季的美,去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创设情境,感悟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觉得哪一个季节最美?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1)走进春天。

①教师:草芽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②学生在插图中找出草芽尖尖的部分。③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是尖尖的?

④出示生字“尖”,提问:你怎么记住这个生字?

⑤教师:刚出土的小芽,用手去轻轻碰一下,会有什么样感觉? ⑥指导朗读第1节。(轻轻地、慢慢地)(2)走进夏天。

①教师:荷叶是什么样子的

②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是圆圆的? ③指导朗读第2节。(有感地、可爱地)(3)走进秋天。

①教师:谁在向我们报告秋天的到来?它是什么样子?学生读文后汇报。

②教师:弯弯是什么样子?大家一起学一学把。(学生做弯弯的动作)

③教师:你还发现什么是弯弯的?

④教师:在这一小节中,你还觉得哪个词语用得很有趣? 当有学生回答到“鞠着躬”的时候,教师顺势引导:谷穗为什么会像人一样鞠躬?

⑤指导朗读第3节。(喜悦地、欢快地)(4)走进冬天。①引导学生想象下雪天。

②学生表演第4节的内容。指导朗读第4节。

3.教师:大自然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你觉得我们该怎样做?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汇报。4.齐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三、拓展延伸,创编小诗:

1.教师:草芽,荷叶、骨灰、雪人分别是四季的代表物,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大家想不想看看大自然更美的景色?

2.出示图片“四季美景”,学生边欣赏边观察:每一个季节都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3.教师以“桃花”为例,对学生进行创作指导:桃花(红红),他对(小燕子)说:“我是春天。”

优秀教学设计四季 篇2

课文《四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首诗歌。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四种具有代表性事物的描写, 展现了一年四季的特点。诗歌分四节, 篇幅短小。读起来朗朗上口, 优美流畅, 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热爱。

设计理念:

教学本课时, 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学习刚刚告一段落, 已经能够借助拼音来认读课文, 且对四季的特征有所了解, 所以教学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课前布置收集有关四季的相关资料, 让学生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四季的不同特点。课堂上则以读代讲, 图文结合, 理解、感悟四季的变化, 激发学生想象, 在有创意的阅读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4个生字。学会两种笔画, 认识“口、禾、雨、月”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 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 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引入课题

1. (课件展示四季美景) 今天, 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一组图片, 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你知道这些图片展现的是什么季节的美景吗?

2. 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特点, 就像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四季》。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3. 课文用优美的语句描写了四季的迷人景色,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课文, 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二、感知内容, 随文识字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拼读音节, 还可以问问同桌的同学。多读几遍, 把课文读熟。

2. 教师范读, 学生边听边小声跟读, 并检查自己的读音是否准确。

3. 自由读、指名读, 齐读课文。

三、图文结合, 情景识字

1. 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 学生说出图中所画景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生字。

2. 出示“图、秋、雪、肚”4个带拼音的生字, 要求学生读准确后将这4个字的偏旁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并说出这些偏旁的名称。

3. 指名读生字。

4. 去掉拼音读生字。

5. 打乱顺序认读生字。

6. 说一说, 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7. 练读生字。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竞赛读、打乱顺序读。

四、学习课文, 感知四季特点

1. 小组合作学习。

在组内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读一读课文, 再说说读完课文后自己看到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最后选择一个季节说说自己还了解这个季节的哪些美景。

2. 学习春季部分。

(1) 小组齐读课文的第1小节。

(2) 读了这节课文, 你知道了什么?

(3) 学生汇报:春天来了, 小草发芽了, 树也穿上了绿衣裳, 小草高兴地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4) 学生再次读课文, 感受春天的美丽怡人。

(5) 你还可以从大自然的哪些变化知道春天来了? (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 小组派代表发言。)

(6) 春天真美呀, 你能美美地读好描写春天的这一小节诗吗?

3. 学习夏季部分。

(1) 出示夏季图。指导观察:小青蛙站在圆圆的荷叶上, 他们正在说着悄悄话, 想一想他们会说些什么。

(2) 学生看图后朗读第2小节。

(3) 指导朗读。 (教师引读) 夏天来了, 池塘里的荷叶长得非常茂密, 他骄傲地对青蛙说——— (学生齐读) 我是夏天。 (教师引读) 夏天来了, 荷花开得非常美丽, 她自豪地对夏天说——— (学生齐读) 我是夏天。 (教师引读) 夏天来了, 池塘里清澈的水微笑着对夏天说——— (学生齐读) 我是夏天。

(4) 师生对读, 感受夏季美景。

(5) 还有谁知道夏天来了, 大自然会有哪些奇妙的变化? (学生交流。)

(6) 过渡:送走了炎热的夏天, 告别了荷叶、荷花、池塘、蚂蚱……大自然迎来了金黄色的秋天, 在丰收的季节里, 农民伯伯会欣喜地看到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第3小节。

4. 学习秋季部分。

(1) 学生自由读这节课文。

(2) 为什么谷穗会是弯弯的?文中还写到他鞠着躬, 鞠躬这个动作是怎样的?谁来表演这个动作。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 谷穗长得沉甸甸的, 他的心情怎么样?怎样用朗读表达这样的心情? (学生感情朗读, 在朗读中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3) 想一想:秋天里, 还有哪些农作物也成熟了?果园里会有哪些喜人的变化? (学生自由表述。)

5. 学习冬季部分。

(1) 过渡:如果说春天充满生机, 夏天热情似火, 秋天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那冬天会带给我们哪些不一样的感受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第4小节。

(2) 哪些同学喜欢冬季?请站起来读一读冬季这一节。

(3) 冬季来了, 天气会有哪些变化?在北方还会下雪, 小朋友堆起了雪人, 你看, 课本上的这个雪人怎么样?从哪个动作我们知道他很调皮? (从他“大肚子一挺”就知道了, 请学生上讲台表演, 感受雪人的调皮、可爱。)

(4) 请喜欢冬季的同学模仿雪人的动作读一读这小节课文。

6. 小结:

春夏秋冬景色各异, 各有迷人之处, 它是大自然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我们要珍惜它们。现在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课文, 把四季的不同美景读出来。

7. 指导背读课文。

(1) 四季真美呀, 让我们把不同季节的特点牢记在心中,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背诵出来。

(2) 指名分季节背;分小组轮流背。

(3) 全班同学看提示背诵;个别表演背。

(4) 最终把整首诗歌背诵完。

五、巩固识字, 指导书写

1. 出示“七、儿”两个字, 认读。

指导观察: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 这个笔画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笔画“竖弯钩”。 (教师示范该笔画折角运笔的方法, 提示转弯处要写得圆润。学生先描红, 再自主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2. 出示生字“九、无”, 认读,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新笔画“横折弯钩”。

六、拓展延伸、发展思维

1. 课件出示有关四季特征的图片,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 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谈谈季节的特点和发生在这个季节的趣事。如:蝴蝶、蜜蜂、桃花、知了、成熟的苹果、葡萄、梅花、北风等。

2. 学习了这篇课文, 我们也来当个小诗人, 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你心中的四季。

《四季》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目标:

1、在认识11个生字的过程中,学习“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巩固借助拼音识字的方法。运用观察田字格的方法指导书写笔画“竖弯钩”和“七”“儿”两个生字。通过观察、比较认识“雨字头”“月字旁”“大口框”3个偏旁,初步感受汉字的造字规律。

2、通过范读、指读、同桌读、带动作读等多种方式培养语感,感受四季的特点,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在朗读的基础上,关注“草芽尖尖,他对……”这样的词语搭配,学习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

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观察田字格,正确书写两个字。

教学难点:在朗读的基础上,关注“草芽尖尖,他对……”这样的词语搭配,学习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引入新课

1、老师这里有一张春天的图片,能说一说你眼中的春天吗?观察要有顺序,可以怎样观察?你能按顺序说一说你看到的景物吗?

2、春天来了,小溪睡醒了,柳树发芽了,嫩嫩的、绿绿的,红红的桃花和青青的小草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其实不仅仅春天这样美丽,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是?(出示:春夏秋冬四张卡片贴在黑板上)

3、大自然就像一支神奇的画笔把一年四季描绘的各有各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课四季(板书课题)

【图片导入,复习了观察图片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春天的特点,提炼出“白云、小鸟、桃花……为下面照样子说话做铺垫;出示“春夏秋冬”四个字自然识字,解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四季

1、现在我们一起走进一年四季,轻轻地打开书翻到61页。听老师读课文,听清楚每一个字的读音,小手指到每一个字。

2、多么美丽有趣的四季啊!同学也来读一读吧!注意不认识的请拼音来帮忙,还要把这个字读两遍,再往下读。

3、找4名同学,每个同学读一个季节,我们来合作吧!

【通过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四季的不同特点,在读文中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三、品读课文、随文识字

1、在多彩的四季当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预设1:春天

(1)为什么喜欢春天?

(2)能找到书中描写春天的语句,读一读吗?

(3)指导按符号停顿和按词语断句的方法。

(4)带着你对春天的喜爱来读一读,评价。

(5)你想找哪个伙伴来比赛读。

(6)刚刚同学们在朗读中已经和两个新的生字交上了朋友,它们是“对”“说”(出示字卡)

预设2:夏天

(1)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啊?

(2)看!池塘里的小青蛙在与荷叶说悄悄话呢!谁来读一读。

(3)指名读,评价(读出不同的感受)

(4)小荷叶来到我们的课堂(出示“叶”)除了荷叶你还见过什么叶?

(5)荷叶圆圆的,你在哪里见过“圆”?(鼓励在生活中识字)

(6)观察“叶”“圆”这两字有相同的部分吗?认识“大口框”“口字旁”。

【口字旁和大口框是两个常见偏旁,如果让学生生硬的单独识记会有一些困难,这里把“叶”“圆”两个字放在一起对比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预设3:秋天

(1)秋风一吹,叶子变成了金黄色,沉甸甸的谷穗笑弯了腰,谁来读一读。

(2)弯弯的谷穗什么样?你能做个动作吗?边做动作边读。

(3)同桌两个人边做动作边读。

预设4:冬天

(1)我们都是“冰城”的孩子,冬天我们可以做什么?

(2)带着你对冬天的喜爱读一读吧!

(3)出示“是”“就”它们俩是一对好朋友,可以组词为“就是”。

(4)有“就是”说一句话。

(5)(出示动态课件)看!小雪花来了,还带来了一个新朋友“雪”。雪这个字当中,有你认识的部分吗?像雨不是雨,认识雨字头。

(6)一场又一场的大雪,我们可以堆雪人了,看这是?(课件出示“雪人”)看看它的肚子里藏了一个什么字?学习“肚”,摸一摸你的肚子。这个字当中有你认识的字吗?月+土就念“肚”,把认识的字组合在一起组成新字,这种方法叫做“加一加”的识字方法。

(7)月字旁的字还有很多,老师也带来了几个新朋友(课件出示:“胸”“腰”“脚”)

【此环节补充了3个月字旁的字,让一些有学前基础的孩子补充学习,而且与律动操结合减轻了识字负担】

律动:我们来活动活动身体吧!做《幸福拍手操》“跺跺脚、伸伸腰、拍拍肩……”

【此环节随文识字,根据学生的随机汇报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为导的教学思想。课中呈现了听教师范读,学生个人读,学生自由读、同桌对读,做动作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识字。在朗读中自然出现所学生字加深印象,对所教学的语文知识一一落实也是此环节的亮点】

四、生字复现、巩固学习

1、刚才我们学习了“加一加”的识字方法,观察黑板上的生字,哪些生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

【巩固“加一加”的识字方法】

2、生字朋友摘掉了拼音帽子,和它的好朋友站在了一起你还认识它吗?

(1)自由读。

(2)开火车读。

3、生字朋友排成了整齐的队伍等着我们来检验呢,利用62页生字条,同桌互考,如果他认对了,就在生字下面画个对号,不认识的同桌教会,全认对了就在认字条的右下角画个笑脸。

【此环节有效运用了教材的认字条,检验不带拼音的生字。同桌是最好的学习的伙伴,第一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反馈】

五、认真观察、静静书写

1、认识笔画“竖弯钩”

2、教授觀察田字格的方法:先观察这个字由几笔组成,再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最后观察这个这个字哪个笔画更突出一些,也就是找出这个字的主笔。在书写主笔时尽量做到舒展。

3、指导书写“七”,评价,反馈。

4、自己观察书写“儿”字。检验,指导,评价,反馈。

【在教学“儿”这个字的时候逐步放开手,让学生试着写一写,再用以上步骤来检验自己的书写情况,在纠错与互评中运用观察的方法进行反馈,做到了边指导,边示范,边训练,边反馈。“端端正正地写字,写出端端正正的字。”在这样扎实的写字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但能把字写好,而且能陶冶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操,所以低年级的语文课一定要重视写字的指导,本环节的设计用意就在于此。】

六、回顾全文、熟读成诵

1、同桌两人合作读文。

2、借助插图,背诵课文。

七、图片再现、拓展练习

1、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关注过这样的词语“( )尖尖、( )圆圆、( )弯弯”说一说。

2、你能试着说一说在生活中什么圆圆?什么尖尖?什么弯弯?

3、(再现春天的图片)绿绿的柳树可以说成“柳树绿绿”,你能接着说一说吗?

优秀教学设计四季 篇4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的数学要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按规律排序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排序的。本次活动是在大班幼儿已有经验上的一个提升,以“四季舞会”为切入点,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比较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鼓励幼儿大胆设计排序方法、大胆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发展观察、比较、探索的能力,体验创新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比较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发展观察、比较、探索的能力。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重难点

重点:自主设计排序方法、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

难点:发现物体递增、递减的规律并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过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物体。

2.物质准备:

(1)彩旗两条:一条按红黄蓝规律排序;一条按2红2绿规律排序。

(2)彩链两条:一条按红色黄色不变绿色递增的规律排序;一条按红色黄色不变绿色递减的规律排序。

(3)幼儿操作《幼儿用书》17、18、19、20、23、24页,双面胶、绳子若干。

活动过程

1、以“四季舞会”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最近我们一直在讨论四季,四季真美丽,我们开个四季舞会好吗?

(2)大家一起来布置会场,我们该如何布置呢?

(3)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布置会场的方法,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评析:这一环节是导入环节,通过与幼儿讨论布置会场的方法,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彩旗和彩链的排列规律。

(1)教师出示制作好的彩旗1,提问:这条彩旗上有什么颜色?是怎样排列的呢?它是按照红黄蓝的规律排列的。

(2)教师出示彩旗2,提问:接下去应该怎样排呢?“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为什么?它是按照2红2绿的规律排的。

(3)教师小结:刚才两条彩旗,一条是按照红黄蓝的规律排列的;还有一条是按照2红2绿的规律排的。如果把颜色的规律改变就能排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彩旗。

(4)提问:你想用什么颜色,排列成一条有规律的彩旗呢?

(5)教师出示彩链1,提问这条彩链有个什么秘密?你发现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的?什么颜色没有变?绿色是怎样变化的?

(6)教师小结规律:这条彩链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多的规律来排列的。

(7)教师出示彩链2,提问这条彩链跟刚才的一条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不一样?你发现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的?

(8)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规律:这条彩链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少的规律来排列的。

(9)教师小结:刚才两条彩链,一条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多的规律来排列的;还有一条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少的规律来排列的。如果把数量改变也能排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彩链。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过程首先让幼儿找到小动物的排队规律,然后让孩子排一排,说一说身边什么是有规律的,最后让孩子们摆一摆,让孩子们在展示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规律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四季优秀作文 篇5

春姑娘一走,夏哥哥便跳出了出来。太阳炙烤着大地,那光芒好像夏哥哥疯狂的笑声。知了大声叫着:知了,知了!小朋友大声叫着:好热,好热!卖冰激凌的小贩大声叫着:冰凉可口的雪糕!雷公公敲响了大鼓,轰隆轰隆,风姐姐吹响了小号,呼呼,呼呼,云妈妈实在抱不住雨宝宝了,哗啦啦,呼啦啦……大自然响起了美妙的乐曲!

秋妹妹把激情澎湃的夏哥哥赶走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所以秋妹妹跑到哪里都会受到款待。她跑到稻田,稻谷笑盈盈地说:谢谢你,让我茁壮成长。她跑到玉米地,玉米挺着腰杆说:谢谢你,让我粒粒都饱满……

有夸赞就有骄傲,秋妹妹到处炫耀,冬弟弟实在看不下去了,他把自己的白披风扔下去,霎时间,大地银装素裹,人们躲在家里取暖。

四季优秀作文 篇6

一想到春天,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暖暖的阳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大雁飞回来了,小草长出了嫩嫩的绿芽,柳树姐姐弯着腰照着“镜子”在梳妆打扮,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可爱的小鱼在池塘里愉快地游来游去,微风吹来,水波荡漾,把春天点缀的格外美丽。

夏天是荷花开放的季节,现在正是夏天,你看,池塘里的荷花竞相开放,多美呀!微风吹来,散发出阵阵清香,真让人心旷神怡。

秋天是农民伯伯丰收的季节,你看,果园里、菜园里、田园里到处都是丰收的气息。农民伯伯正用辛勤的汗水在收割呢!他们的汗水就像一颗颗珍珠一样,洒在果园里、洒在菜园里、洒在田园里,我们要珍惜粮食,杜绝浪费。

冬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寒风刺骨,小动物们都去冬眠了,大雁已经飞回了南方。外面飘起了鹅毛大雪,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绒毯。这时候,我们小朋友最开心了,在雪地里追逐打闹,玩起了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欢笑声、打闹声混成一片,让这个冬天不在寒冷。

优秀教学设计四季 篇7

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2课《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文本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二、设计理念

“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是每个独特的生命表现自己的场所”。诗歌教学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并有所感悟。

三、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主要是通过整体感知阅读体验,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与感受,首先去体验作者所创设表现的四季特征。然后,以“一季”为点,以仿到创,提升原有文本的内涵,让学生真正体会诗歌的韵味与语言的美感。最后,以点为面,引导学生在再读诗歌的基础上,再度创造,再次超越文本。(其实,我的设计过程与思路就是从读到写、以仿到创,三次与文本碰撞,并提升、超越文本。 (1) 把诗歌改变成儿歌。 (2) 以“春”季为例,创作诗歌。 (3) 以全文为范,创作诗歌。)

四、教学流程

(一)让心灵接近美

当我把这首小诗念给学生听的时候,学生也跟着我念起来。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早就会读、会背了。其实学生是十分喜欢这样的小诗的。我就用课件出示课文内容,并伴有配乐朗读录音。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最喜欢的季节的段落,并把它读好。从抽读的情况看,学生已经内化了诗歌的内容,读起来声情并茂,有声有色。这样师生一起仿编儿歌就顺理成章了。我和学生一起把小诗改编成儿歌:草芽尖尖,我是春天。荷叶圆圆,我是夏天。谷穗弯弯,我是秋天。雪人大肚子一挺,我是冬天。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学生也情不自禁地跟着我做起来。这时,学生是多么激动,多么兴奋。“雪人大肚子一挺”一句,学生也挺起了肚子,一摆一摆地,左右走动。学生的心灵已经接近了诗歌的内在美。诗歌的美与学生的心灵已经融合在一起了。

评析: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又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言。课文的内化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时,教师必须让学生用朗读直接去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教师借助色彩鲜艳、富有动感的课件带学生进入课文情景,去体验并读好课文。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读好课文,更应有所超越,并有师生独特的见解。诗歌改编成儿歌可谓是对文本的一次碰撞,能产生文学的火花。

(二)让心灵去寻找美

我随机根据学生的朗读表演,出示课文第一段让学生重点理解与体会,并根据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感悟,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出示有关春天的图片(图片有禾苗、田野、大地、花朵、小鸟、风筝、青蛙、河水、蝴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说发现了什么?我随意根据一幅图片编出了一首小诗:

禾苗青青,

他对大地说:

“我就是春天”。

这下子学生更来劲了,纷纷举手。

生:小草摇摇,

他对风儿说:

“我就是春天。”

生:蝴蝶飞飞,

他对花朵说:

“我就是春天。”

生:青蛙哇哇,

他对田野说:

“我就是春天。”

……

评析:从学生所编的这些诗句来看,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积累欲望是比较强的。学生能模仿创作出这样的诗句,说明其已经寻找到了诗歌本身的美,体会到了诗歌本身的韵味。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与感受,提升了文本所蕴含的内容,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三)让心灵去创作美

我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与四季有关的生词卡与图片,让学生把生词卡上的词教给大家,把图片在展示台上展示出来。我提问:“你能根据自己的词卡或图片,像刚才一样用诗歌的形式说出来吗?”于是学生以课文为示范,你一言我一语,一首首生动有趣的诗歌诞生了。

生:花儿朵朵,

他对蜜蜂说:

“我就是春天。”

知了知了,

他对大树说:

“我就是夏天。”

玉米黄黄,

他对农民说:

“我就是秋天。”

北风呼呼,

他淘气地说:

“我就是冬天。”

生:风筝翩翩,

他对白云说:

“我就是春天。”

西瓜甜甜,

他挺着大肚子说:

“我就是夏天。”

秋风飘飘,

她跳着舞说:

“我就是秋天。”

灯笼高高挂,

他高兴地说:

“我就是冬天。”

……

这样的诗歌还有很多很多。

评析:培养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有学语文的意识,引导学生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角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教学中创设了生活中识字,认识事物。小作者在编诗歌的情境中,不但产生了新奇感,而且运用了所学知识,在品味诗境、体验诗感的基础上,充分张扬了自己的个性,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激活了作为“主角”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五、课后反思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

在设计教学这一课时,我觉得学生对诗歌理解、体会朗读、识字教学这几方面基本能掌握。于是,我把重点放在三次与文本的碰撞中,引导学生在有效阅读的基础上超越文本、提升文本,使学生在原有感受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这不仅是对文本的理解,而且是同文本的一种对话与沟通。

校园的四季优秀 篇8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校园里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几颗小树抽出了嫩绿的枝条,桃树上开满了小小的花骨朵儿,爬山虎正一个劲儿地向上爬。操场上,同学们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跑步,还有的在踢足球,大家都铆足了劲儿比赛谁在春天长得更高更快呢!教室里也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那清脆的声音久久地回荡在校园里。

夏天来了,小树苗早已长成高大挺拔的大树,叶子也由嫩绿色转为了深绿色,美丽的栀子花形态各异、洁白无瑕,有的还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有的栀子花已经绽开了笑脸,乳白色的花瓣一层又一层,就像白色的小裙子。一阵微风拂过,校园顿时弥漫着淡淡的清香。爬山虎也早就为我们搭好了凉棚。操场上的足球小将们,在烈日下肆意的奔跑,洒下了他们拼搏的汗水。

秋天的脚步近了,天气也变得凉爽了。秋天的校园是五彩缤纷的,绿色的叶子变成了深深浅浅的黄色、褐色、红色,花朵也渐渐枯萎了,从树上纷纷扬扬飘落的落叶给校园铺上了一层又软又松的地毯,小朋友踩在落叶上,落叶就唱起了清脆的“咔嚓咔嚓声”,像是伴奏曲,陪伴着我们走过了又一个迷人的季节。

冬天消无声息地来了。原来的大树只留下几根光秃秃的枝干。下了雪,整个校园就像是披上了一件洁白的外衣,到处都是晶莹剔透的白皑皑的雪花。雪软绵绵的,大家都很喜欢雪后的校园,操场上洋溢着小朋友的欢声笑语,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打雪仗,还有的在溜冰呢!

校园就像是我的秘密花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可以领略到校园四季独特的美。

四季优秀作文 篇9

哦,原来是你――雨。

没有舒伯特小夜曲的舒畅,没有贝多芬交响曲的欢悦,只是细细地、洋洋洒洒地从空中垂落。湿润中含着热情,温馨中透着温柔。这,就是春雨。

春雨犹如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自呱呱坠地起,便扯开他小小、细细的嗓门,高声宣布春天的来到。微弱的哭声就好像那斜风细雨,缠人的、磨人的,却时刻透露着生命的味道。春雨所到之处,一片生机勃勃,一切都是刚刚醒来的样子。看,叶片上的小水滴,就好像凝结在小婴儿长而翘的睫毛上的晶莹小泪滴。雨过天晴之后,在这颗小小的水珠上,看到了一抹绚丽的彩虹,这是生命的色彩,新生的色彩。还有渐渐苍翠的山,渐渐盛开的花,渐渐睁开眼的动物们,为这曲生命之歌画起了美丽的画卷。

没有舒伯特小夜曲的舒畅,没有贝多芬交响曲的欢悦,只是“轰隆隆”电闪雷鸣地从空中砸下。粗暴中含着热情,急躁中透着凉意。这,就是夏雨。

夏雨是一个顽皮的小男孩,经历了一整个春天的磨练,他已经长大,变得非常活泼和好动。他很喜欢恶作剧,总喜欢在午后睡醒的时候,敲一下他的架子鼓,“轰隆隆,轰隆隆”,天上就响起了一阵阵雷声,闪过一道道闪电。人们看到听到后就知道,这调皮的小男孩又开始闹腾了,要赶紧回家。打完架子鼓的小男孩,紧接着就打起了水仗,“哗啦啦,哗啦啦”,倾盆大雨不久便如期而至。这时候的雨,又大又急,又粗又密,砸在背上让人生疼,但很快也会过去。夏雨过后,空气里透露着一股清凉,缓解了酷暑的大地。

没有舒伯特小夜曲的舒畅,没有贝多芬交响曲的欢悦,只是缓缓地、淅淅沥沥地从空中坠落。连绵中含着温情,萧瑟中透着成熟。这,就是秋雨。

秋雨犹如一位青年,褪去了孩子气的调皮,他变得更加沉稳、老练。他有一把钥匙,趁人们没注意,轻轻地、柔柔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我看到,树林里,银杏的叶子渐渐变成了金黄色,像一把小小的扇子,扇呀扇呀,扇走夏天的炎热;果园里苹果、橘子、杏子,你挤我碰,争着抢着要人们去摘呢;花园里,美丽的菊花就着点点秋雨,在雨中频频点头。这就是秋天的雨,滋润了土地,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清风吹过,空气里飘来果子的甜香,稻子的清香,树木的芬芳,是一派繁忙的丰收喜悦。

没有舒伯特小夜曲的舒畅,没有贝多芬交响曲的欢悦,只是轻轻地、铺天盖地地从空中飘落。宁静中含着圣洁,冰冷中透着温柔。这,就是冬雨。

冬雨仿佛一位年迈的老爷爷,长着长长的花白胡须。他捋一捋他的胡子,人间便飘落下一朵朵洁白的雪花,顷刻间便能覆盖地面、屋顶、小溪。在一片白茫茫里,穿着厚棉袄,戴着围巾、手套的孩子们出来了。他们在雪地里奔跑,打雪仗、堆雪人,让这一片雪白,变得生动和精彩起来。冬雨老爷爷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切,笑出了眼角的皱纹。漫天飞舞的雪花是冬的精灵,雪地上嬉戏的孩子们是人间的精灵。“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中,冬雨爷爷幸福地闭上了眼睛……

优秀教学设计四季 篇10

特级教师严丽萍在执教《四季的脚步》时, 她和孩子们一起穿行在四季里, 进行的是一场洋溢着言语智慧和生命激情的精神之旅, 具有典范的儿童诗教学的学习价值。

一、抑扬顿挫, 念出童诗的味道

整堂课严老师采用孩子们感兴趣的“解密”行动来贯穿。课伊始, 严老师让孩子们自由地轻轻初读, 再放声地朗读, 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朗读儿童诗的第一个秘密———“可以轻一点儿读, 也可以重一点儿读”。这样巧妙地用轻、重两次朗读, 使得孩子们和《四季的脚步》开始亲热熟悉起来, 也初步了解了诗歌的内容, 感受到了诗歌不一般的节奏和美妙的韵味。接下来, 是一节一节地朗读, 这又是一个寻找朗读密码的过程。这个过程, 有展示, 有交流, 更有欢声笑语, 一种叫“幸福”的味道在朗读和言谈中悄悄弥漫。严老师凭借着自身的真诚情怀和高超的驾驭能力, 让孩子们把诗歌读得有滋有味。抑扬顿挫、依情用气和快慢相间的朗读, 呈现了这首儿童诗应有的情致和韵味。

由此让我感受到童诗的生命在“读”。“读”得到位, 童诗就“活”了, “朗朗上口”方能“甜甜上心”。虽然严老师是朗读的高手, 但她不轻易出手, 先让孩子们尽情地展示, 然后, 孩子们读得不够味了, 她的范读就登场了。“刷刷“”刷刷”, 先让自己这片“落叶”“唱起歌儿来”, 继而, 孩子们的齐读便似无数片落叶在秋风中温柔歌唱, 凌空舞蹈。那溪水的“丁冬”声, 金蝉的“知了”声, 北风的“呼呼”声, 在她的引读下, 同样美妙如斯。孩子们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显然和诗中描绘的场景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似乎解释是多余的, 那一份童真童趣也就自然地流淌了出来, 且让你觉得童诗里的所有东西都是有旺盛的生命力的。浸润在孩子们的诵读中, 我闻到了儿童诗的味道, 梦幻、关爱、欢笑、温情、善良、美丽……

二、关注文本, 坚守儿童的立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 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 是世界的发现者。”确实, 儿童在本义上就是发现者和探索者。教师就应该坚守本义, 引导并促进儿童去探索和发现。

严老师在课堂上交给了孩子们一把把探索的金钥匙, 孩子们拿着这些钥匙就能够打开文本的箱子, 找到他们需要的各种宝贝。严老师交给学生的其中一把钥匙就是“关注文本, 聚焦表达”。课中, 她神秘兮兮地对她的天使们说:“请把你发现的藏在这首诗里的词语的秘密表达出来。”

这些古灵精怪的“天使”拿着这把闪闪发亮的钥匙, 寻找到了无数言语表达的珍宝, 令人惊奇。

如, 孩子们瞬间就发现了“丁冬, 丁冬”等四个象声词, 严老师马上追问:那么, 你们在大自然中还听到过哪些声音?于是, 各种各样可爱的有趣的奇妙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 教室瞬间成了空气清新、令人神往的森林、绿地、池塘……大树的笑声、雷公公的哭声此起彼伏。

又如, 学生自主觅得了8个神奇的“悄悄”, 严老师又追问:为什么用8个“悄悄”?孩子们马上说, 是不知不觉中来的。她又问:那什么地方也可以用上“悄悄地”?当孩子们的回答只停留在四个季节上时, 整个身心无时不在倾听、无时不在琢磨孩子言说的严老师立即要求:能不能跳出季节说说?比如说新年的脚步……当然, 学生们马上回应:我们的生日也是悄悄地来的;我们的暑假也是悄悄地来的。反应极其敏锐的严老师随后看似温婉实则严格地要求:请用上诗的语言说说这些话好吗?这当然难不倒学生们:暑假的脚步悄悄地走来, 端午节的脚步悄悄地走来……最后, 严老师得意洋洋地追加一句“:五一”劳动节的脚步笑着悄悄地走远了。学生们大笑起来, 因为上课时“五一”刚过。

对于文本解读, 教师是最容易患成人化的毛病, 这样往往触动不了儿童的兴奋点, 所以在童诗教学中必须坚守儿童立场, 才能与学生的立场无痕对接。严老师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上, 而是凭借诗歌内容引导学生们, 一步步地揣摩各种独特语言现象中所蕴含的表达方法, 让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场”和“生命场”, 达到了“言”“意”的自然共生。

三、凭言语智慧, 传导童诗的韵味

那天, 一听完课, 我就在笔记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老师要有属于自己的课堂语言, 家常、随机、灵动、自由、真实、直率, 一切围绕着孩子的生成, 他 (她) 的眼里除了孩子还是孩子。

确实, 严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生成的课堂之所以如此生机勃勃, 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和她言语具有的审美性不无关系。一句话, 童诗需要用诗的语言来对话, 来交流, 来传导童诗特有的韵味。教师如果没有诗的语言修养, 教学童诗也就难了。

具体来说, 应当注意三个方面:

1.语气亲切, 饱含爱抚, 富有音乐美。严老师吐词清晰、声音悦耳、语调温和, 她的话总是使学生如沐春风, 得到良好的听觉享受。严老师爱孩子, 熟悉了解孩子, 知道怎样的语音语调能触动孩子细腻的心思, 温暖孩子渴望的心灵。她对声音的轻重、长短、抑扬、虚实、缓急、续断等手法的综合运用所形成的艺术效果, 使她的语言具有一种奇妙的音乐美, 也使得她本身像一个巨大的磁场, 牢牢地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

2.轻松活泼, 妙趣横生, 富有智慧美。教师的教风洒脱, 思维敏捷, 言语诙谐有趣, 课堂气氛也就宽松活跃。严老师善于抓住各种机会, 机智地设置幽默语境, 寓教于趣, 让学生在笑声中学“语”习“文”。当她问孩子们写夏天的一节诗歌应该怎么读时, 一个孩子说:“有点轻有点重地读。”多么真实而又充满童稚的单单属于孩子会有的语言!严老师连忙跟上她的“爱抚”:你这是最高明的朗读, 抑扬顿挫, 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孩子甜甜地笑了。于是, 师生开始了“又轻又重”的朗读, 快乐而又充满韵味。最后, 她还不忘补上一句:你们已经学会“有点轻有点重”地朗读了, 真了不起!

四季优秀作文 篇11

早上,爸爸送我去上学,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看见白雾茫茫。遮着天、盖着地,一片白茫茫的景色。时间万物都变得虚无缥缈。房屋、大树、车辆等都被大雾笼罩着。仿佛世界都披上了一层薄纱。

我走着走着,看见路上的车都睁大了眼睛,房屋都好像被据了一大截,房屋里面的灯光像天空中的星星。我和爸爸一起走到广场上,看见草地上都是雾。好像一片湖泊,湖泊中仿佛深藏着停泊的渔船,隐隐约约,仔细看才知道其实是高楼上的灯柱。潮湿的水珠打在我脸上,使我睁不开眼睛,感觉凉丝丝的。

我喜欢这神奇的世界……

优秀散文人生如四季 篇12

一年有四季,包含着生命的萌发、成长、成熟、衰老与死亡。

人生亦如四季,无论春夏,还是秋冬,都要一一走过,在不同的季节,领略不同的风景,它们都是生命中不可逾越的阶段。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也许是大家都喜欢的,因为它意味着生命的萌动、勃发,以及最初的原始,这个时期,一切都是新的,纯洁如天使,灿烂如处子。犹如一个人,从出生,到学童,再到中学和大学,这是一个渐进青春以及青春的过程。

青春,是美好的,但如昙花,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她就一去不复返了,这有点象东北的春季,漫长的冬天刚一结束,就迎来了春天,可才刚刚感受春天的新绿,马上就迎来了火热的夏。

夏季,是让人向往的.,因为她热烈、浓情,让你无可抵挡。夏季,是葱茏而茂盛的,万物都在淋漓尽致地生长,大家都在珍惜一分一秒的时光,前进,前进,唯恐失去这一年中最好的成长时机。

夏天,水草丰茂,树木高擎着枝叶,太阳火辣辣的,如果下一场酣畅的及时雨,天地间更是苍翠与茂密,河水亦为丰盈。这多象一个人的中青年,摆脱了生涩,开始成长,无论路途是多么曲折,只要有一颗向前的心,无论狂风暴雨,抑或披荆斩棘,永不回头,哪怕流汗,甚至疼痛,都是壮美。人生,如果没有热情,该是多么的乏味与贫瘠?

秋天,是静美的,叶落无声,果实挂上枝头,这是一个成熟而迷人的季节。秋天韵致,犹如人到中年,四十而不惑,已到了荣辱不惊的年龄。没有了年轻时的野蛮和莽撞,更多的是沉思,深思,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不再过多地患得患失,而更多地是看到前方,有的,只是站在高处,静待花开花落。“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有的只是淡然与从容。

在秋季,我们需要拾缀一枚秋叶,将它夹在心的扉页,叶的纹路,就是自己曾经的历程。有多斑驳,就有多丰富多彩。

冬天,代表着萧条与萎缩,亦是一种终结或归宿。不论你喜欢不喜欢,乐意不乐意,它都会到来的。就象死亡,是每个人必须要面对的,但死亡亦是一种重生,一种事物的逝去,必然有另一种事物的出现。唯有替代,才能进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冬的沉寂里,做好储积,在雪落里,寻觅另一个自己。

世间,没有永恒,有的只是对于现实的安享。

走过四季优秀作文 篇13

秋,以姽婳的姿态静坐我身旁。一颦一蹙,撩拨心弦。你绽开笑颜,如此端庄。拂挥云袖,这田间原野,便一片金黄。家家户户笑逐颜开,忙碌于梗上小路间,又是一年丰润满堂。

你轻身一跃,稳稳立于树梢上,俯瞰这平脊的土地。你叹息哀伤,便翩然转身。簌簌落下几枚枯叶,遮蔽那干裂的痕伤。你捋了捋额前的发丝,一阵暗香侵袭鼻腔,咬住心灵,便上瘾似的吮吸不止。

你回头对我笑,摄人心魄的美,勾去魂魄的轻狂。那神出鬼没的记忆便无处躲藏,就溢出心海,泛起波光。吾如酎酒灌醉,隐约忆起那时隔多年的芬芳。是什么在敲打着我的脑壳?是什么在剥裂我心中的茧蝶?是思念啊!无尽而缠绵的思念啊。你拉扯着我踏入茫茫人海。多少人,多少事,在这一刻犹如山崩地裂之势向我袭来。吞噬了我的灵魂,偷走了我的心智。我身处沮洳之中,渐渐与那些似曾相识的东西融合,融合……

家乡四季优秀作文 篇14

春天,一颗颗绿芽从土里钻了起来,一阵微风吹来,绿芽动一动身体,像是在说:“好温暖的微风啊!”还有桃花姐姐,它那粉红的脸颊,真是太迷人了!它摇一摇树枝,像在跳舞一样。可爱的小燕子,有着乌黑光亮的羽毛,剪刀似的尾巴,尖尖的小嘴,圆溜溜的眼睛。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就展现在我们眼前。

夏天,荷花池里的荷花,一朵比一朵美丽,一朵比一朵鲜艳,一朵比一朵好看!荷花有着荷叶的陪衬,像是穿了一件绿油油的裙子。小蜻蜓落在荷花上,迟迟不走,像是被荷花迷住了。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叫像是在说:“好漂亮的荷花池啊!”

秋天,树叶都穿上了黄色的外套,从她妈妈身上落了下来,像是一只翩翩起舞的黄蝴蝶。农民种的稻田都成熟了,看上去是一片金灿灿的大海。果园里的果实,一串串葡萄,像是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宝石。还有一个个柿子,像是一个个红彤彤的灯笼。美丽极了!

冬天,所有的地方都是雪白一片,落下来的雪花,像是一朵朵花朵。腊梅,红的似火,白的似雪,我好喜欢啊!我们来到雪地,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玩雪人。

上一篇:妈妈生日礼物的作文下一篇:为他人担保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