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人生

2025-0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淡泊人生(精选6篇)

淡泊人生 篇1

我其实艳羡的是那些淡泊之人,无论多大的诱惑摆在眼前,他们都能淡然以对,不至于因那些身外之物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我敬佩庄子那份“曳尾于涂中”的飘然心境,他舍弃成为人上人的机会,甘于在乡野中收获自己的快乐之境。这种对于名,对于利的淡泊,不仅是我所应该学习的,也是天下人所应该学习效仿的。

纪晓岚曾言:“事能知足心常态,人到无求品自高,”确实是如此,真正淡泊人生的人懂得满足,同时也清楚何为自己所想要的。正如张衡在《归田赋》中所写的“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这就是张衡清楚想要的生活,他倦了官场的追名逐利,向往的是平静的生活。我想,这也是许多淡泊之人向往的图景吧。喜欢“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吊钩,一曲高歌一壶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生活,或许孤独清冷了些,但是可以一人淡然于世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这难道不是人生一大幸事吗?

然,“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总会有追名逐利之心,能够真正淡泊于世的是寥寥无几的,更多的还是在乎名跟利的。他曾写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幸苦”这首脍炙人口的《悯农》诗,体现当初的李绅是多么体恤人民疾苦。可是,当他置身于权力中心时,他全然忘了自己的初心,自己原本所该怀有的淡泊之人。他极尽奢靡,贪图享乐,再也无法抽身,他甚至将百姓当作是可以随风而逝的秕糠,俨然成了无情我无意的小人。试想,若是他在面对名利的诱惑时,能够淡然处之,并多为百姓谋福利,那么他定会为百姓所爱戴,同时他的内心也定然是满足快乐的。

再反观当今,又有几人能淡泊处事呢?我觉得人们似乎有些急功近利了,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大部人是为了学术而研究,为了提升自己的名气,多写几篇学术论文而研究。是该问问究竟是有几人能够潜心研究,不重名利呢?这点,我想我们都该向季羡林老先生学习,他说:“三顶桂冠一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作为学术泰斗的季老,是如此淡泊,而我们是否太功利了呢?

人生处处可淡泊 篇2

淡泊是庄子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淡泊是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淡泊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淡泊是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等等。淡泊是萦绕在人们心灵深处的那余音袅袅的古韵诗情。

在爱因斯坦的墓碑上,仅刻姓名和生卒年月,留出了让人遐思的大片空白,不失为淡泊;周恩来、邓小平的骨灰撒向山川,撒向大海,也是一种淡泊……淡泊是睿智的思想者对生命沉思后去向的选择,是个人品行情操修炼至臻的结晶。

淡泊人生决非游戏人生。它与看破红尘,醉生梦死,拿青春赌明天泾渭分明。功名面前,淡泊者决不会投机钻营、扭曲人格、出卖灵魂:面对“孔方兄”,淡泊者也绝不会泯灭良心,非法占有。淡泊可以将高雅气度、高尚情操、高风亮节交融互补,并相映生辉;淡泊与贪婪凶残、阴暗卑鄙、阿谀奉承高度绝缘。淡泊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山一般伟岸,海一般深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者,高屋建瓴,宽宏大器,进可兵临城下,势如破竹,退则方寸不乱,胸有城廓;淡泊者,包容万象、谦谦于怀,遇喜怒哀乐,皆泰然处之,尝酸辛苦辣,均受之如饴。

淡泊是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过程,拥有淡泊,非等闲易事,即使是执著的追寻者,也不能朝发夕至。淡泊是一个人在经历了春之招摇,夏之狂热,秋之浮躁之后的那种冬雪的沉静。淡泊往往偏爱于中年之后的人生,因为人的思维成熟,总是比体格成熟而姗姗来迟。青少年时,思维犹如一条急促狂奔的小溪,哪怕狭窄浅显,却总喜欢跳跃表现,哗哗地喧嚣扬波。只有在经过了足够的曲折迂回,汇入大江大河之后,才深沉宽阔,安静沉默;才能量巨大,货载巨舸。所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者的文字,可能成不了盗版者注目的畅销书;淡泊者的声音,也可能得不到追星族的掌声。但秉笔公正的史家们,一定不会将他们遗忘;慧眼识珠的采风者,也一定会细心收集,或记于史书方志,或流传于云天山水之间。

淡泊,自然也不是少数显赫者的专利。宇宙是均衡的,尘世是自然的;人生是多彩的,生活是多色的。领风骚者的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可以称之为淡泊;默默无语者大器晚成后,婉言谢绝新闻媒体包装时的淡然一笑,也是淡泊;蟾宫折桂者,从领奖台上走下,将鲜花和金牌转赠恩师,是淡泊;甘为人梯者,乐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终生无悔作陪衬,也是淡泊。淡泊,使人获得精神的释放,心理上的平衡;淡泊,使人卸去深重,减少悲戚,平添轻松和欢乐。因为,生活是美好的,也是公正的。那一个个春夏秋冬的轮回,不会绕开你,人世间的亲情爱情友情,也少不了属于你的那份。

“平平淡淡才是真”。淡泊让心灵接受泉水般清冽的洗礼,淡泊是牵引心灵、驾临心鹜八极、神游万仞的美妙境界。愿更多的人与淡泊相拥。

淡泊人生的散文赏析 篇3

闭上眼,就看见梦中的流光霁色:梅雨淅沥下的青色石板,青苔爬上淡黄的砖墙,各式雕花的屋檐,错落有致的绿色台阶,远处的炊烟袅袅,随着一曲悠扬,荡漾在阵阵泛起的涟漪中,碧波轻举起一条满载暮色的乌篷船,在雾气中游弋。

淡笔勾勒……思绪交织……

我怀着满腔热情写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却顿时产生一种苍白,空洞的感觉。人不应该像一朵朴素的白花,静静绽放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吗?人生,如花绽放,或妖艳,或朴素,或高雅,或低劣,我需要做的,应该是成为一朵默默开放的白花,成为一朵高华绝俗,其香自远的白花,成为一朵不比姚黄魏紫,不逊奇葩异卉的白花。不与骄奢淫逸的富贵同流,不同纸醉金迷的腐朽合污,保持一份淡泊,在宁静洁净的天空下慢慢生长,不惧他人的妒忌,不怕他人的嘲讽。即使一朝凋落,零落成泥,却始终温存娴雅,依旧暗香如故,更毋须害怕红消香断,毋须害怕花瓣陨落。人生的道路上,感悟,我们需要保持一份淡泊,去迎接暴风骤雨的洗礼,但依旧坚韧。

我在微风中消失,任天地将我湮灭,深深感悟,人生轨迹……

风,来得不疾不徐,轻抚着我的侧脸,就像新妇柔柔的手,轻轻地落在面庞,静静地抚摸着内心美好的冲动。这风,不像塞外的寒风,迅疾刺骨;不像江南的清风,温温湿潮;也不像海上的暖风,炽闷烦躁。这风,使人感到舒心,它能纳百川,容万物,包含天地所有,容纳世间凡尘,尽管世间多么复杂,可这风依旧清澈,依旧不带污秽,不带尘俗。风吹过,不带雨水,不带云彩,人走过,出泥不染,濯涟不妖。我可以像风一样,怀有一颗“出淤泥而不染”的`心,摒弃人生道路上的诱惑,保持一份淡泊,淡然面对所有的让我走向歧途的事物,深信自己可以抵制它们,然后义无反顾地向前走去。

看着误入藕花深处的李清照,沉醉不知归路,静听汉宫秋里一曲琵琶诉尽昭君怨。而我,则带着丝丝笃定,让我的魂魄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进,永远不同世间污浊相伴而行。

睁开眼,紧握着手中的那缕金黄,远处是宽阔的马路,在夕阳深邃的眼眸中,我看到美好的人生:在静静的金色中,一轮圆月悄悄升起,从灰白到洁白,它只是用自己的脚印写下时间的流走,用自己的一步步追赶着时间不停歇的飞逝。

脚步越走越远,人生轨迹越走越清晰,无论是风雨交加或饥渴难耐,无论是梦中的彼岸花或是夜里的昙花,也无法动摇我自始至终的坚持。

保持一份宁静,保持一份淡泊,用自己的汗水浇灌那片曾脚踏实地走过的土地,再用自己的汗水竭力开垦属于我的人生道路。

作文素材7 淡泊 篇4

(1)引言

如果说人生是一棵大树,才能是其果实,功业是其枝干花叶,那么道德修养就是它的根本。若使你的人生枝繁叶戎,花香果硕,你就应加强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修养,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

(2)事实论据[事实论据]

于谦一身清白

于谦是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19岁时写《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写诗明志,激励自己。在他数十年的为官生涯中,蔑视荣华富贵,珍视道德修养。

于谦巡抚河南、山西达19年。当时封疆大吏进京述职,多要向朝中权贵有所馈赠,而于谦每次进京,部是“空囊以入”。好心人劝他:“虽不愿送金银珠宝攀附权贵,至少总要带点土特产线香、磨菇、绢帕之类的东西才好。”于谦哈哈大笑,举起双袖说:“我带有两袖清风!”并就此作七绝一首:“手帕磨菇和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可谓一生清白,两袖清风。

周恩来照镜自勉

周恩来同志,一生严于自律,品德高尚,为世人所景仰。这是他平生注重道德修养的结果。他在青年读书时代,就在家中大立镜旁边,贴着他手书的警句:“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每天早晚都走到大镜面前照一照。纵观周恩来同志的一生,他就是这样做的。

溥儒不为名利所动

溥儒,字心畲,著名书画家,清宫宗室。为人清室。为人清正,不慕权势,富有民族气节。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并企图吞并整个中国,扶植亲日势力,其史溥伟贪图荣华富贵投入日本帝国主义怀抱。溥仪做了满洲国皇帝,成了日本刺刀下的傀儡。溥仪为了显示“皇恩浩荡”,下诏书召见宗室,封爵,溥儒当然也在被召之列。可他断然加以拒绝,隐居于西山为家,连字画也不卖,周围的人竟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溥心畲,都把他看做普通家夫。抗战胜利后,他辞去国民党的国大代表,拒绝参加政治活动,以卖书画为生。一生保持清白的人品。

(3)理论论据

[理论论据]

君子以反修德。--《易经.寒卦》

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孔子家语.儒行解》

土无求于世,惟求无愧于世。--明.何良俊《语林.语言下》

好名好利,均为失德。--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

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以恭俭为先。--《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晋.傅玄《傅子.正心篇》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宋.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

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汉书.司马迁传》 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唐.元稹《元氏长庆集.酬别致用》

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冰心《春水》

养身者忘家,养志者志身。--汉.韩婴《韩诗外传》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礼记.大学》

涵养、穷索,二者不可废一,如车两轮,如鸟两翼。--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修身以为弓,娇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汉.杨雄《法言.修身篇》 正直是道德的中心。--[英] 赫胥黎《真正的和理想的大学》

造物给你美貌,也给你美好的德性;没有德性的美貌,是转瞬即逝的。--[英] 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 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一个人更有成效。--希腊谚语

养身莫过于养性,养性莫过于养德。--中国谚语

君子怀德,小人怀宝。--中国谚语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法国谚语

爱真理和善良,不是为了求得报酬,而是为了真理和善良本身。--[俄] 别林斯基《文学的幻想》 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左传.哀公元年》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周纪》

淡泊作文500字 篇5

屈原投江

汩罗江畔徘徊着一位爱国者——屈原。“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你的才华、智慧、忠诚被小人们排挤,庸君听信了小人的谗言,你被贬了。你一袭青衫,衣袂飘飘。站在汩罗江畔,眺望远方。江边渔夫劝你:“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你摇了摇了头,为了心灵的淡泊,你岂能随波逐流,“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为了心灵的淡泊,你望了一眼西天凄凉的残阳如血,纵身一跃,跳入江中。

这一跃,是为了心灵的淡泊。

陶潜隐居

浔阳柴桑有一位追寻心中桃花源的隐士——陶渊明。“吾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你本着“安天下、济苍生”的远大抱负,却发现官场如此之残酷黑暗,仕途是多么庸俗与污浊。于是,你脱去繁华与喧闹,归隐田园,纵情山水。在大自然面前,乌纱帽算得了什么。你愤然离开官场,开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追寻着“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你选择了清贫,也选择了心灵的淡泊。

这一隐,是为了心灵的淡泊。

青莲居士为了心灵的淡泊,浪迹天涯;东坡为了心中的淡泊,寄情山水……而我们,生活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难道不应该为了心灵的淡泊而坚守自我吗?纸醉金迷,灯红酒绿,浮躁充斥着每一处,我们应为了心灵的淡泊,而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坚守心灵的一方净土。

淡泊的人生是一种境界 篇6

有一位中国的MBA留学生,在纽约华尔街附近的一间餐馆打工。一天,他雄心勃勃地对着餐馆大厨说:“你等着看吧,我总有一天会打进华尔街的。”

大厨好奇地问道:“年轻人,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呢?”

MBA很流利地回答:“我希望學业一完成,最好马上进入一流的跨国企业工作,不但收入丰厚,而且前途无量。”

大厨摇摇头:“我不是问你的前途,我是问你的工作兴趣和人生兴趣。”

MBA一时无语,显然他不懂大厨的意思。

大厨却长叹道:“如果经济继续低迷下去,餐馆不景气,那我就只好去做银行家了。”

MBA惊得目瞪口呆,几乎疑心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眼前这个一身油烟味的厨子,怎么会跟银行家沾得上边呢?

大厨对呆鹅般的MBA解释:“我以前就在华尔街的一家银行上班,天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没有半点自己的业余生活。我一直都很喜欢烹饪,家人朋友也都很赞赏我的厨艺,每次看到他们津津有味地品尝我烧的菜,我就高兴得心花怒放。有一天,我在写字楼忙到深夜一点钟才结束了工作,当我啃着令人生厌的汉堡包充饥时,我下定决心要辞职,摆脱这种工作机器般的刻板生活,选择我热爱的烹饪为职业,现在我生活得比以前要愉快百倍。”

淡泊的人生是一种境界。一个完美的人生,不见得要赚很多的钱,也不见得要有很了不起的成就。在一份简朴平淡的生活中,活得快乐而自我,也是一种上乘的人生境界。

上一篇:大国工匠事迹材料:学学哪些工匠精神下一篇:猴年祝福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