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小学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2024-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山林小学教学观摩心得体会(精选13篇)

山林小学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篇1

雨洒小学

张贵明

教研促进教学,经常组织教学研讨活动可以促使教师们在观摩后讨论,讨论中学习,学习中提高,可以使广大教师扬长避短,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最优秀的效果,教学中相同的缺点不重复出现。尽管班级不同、科目不同,学生层次千差万别,但好方法是可以迁移的,是可以结合自己实际灵活运用的。不经常组织教研活动的学校,其教学是得不到发展的,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经常参加教研的教师,只会闭门造车,摸石子过河,许多方法需要不断去实践,这样就无形中影响了自己的进步和发展。即使你是教育专家,你都要多听听别人的,因为任何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优点,况且,从别人的缺点中也可以吸取教训或者根据缺点寻求避免和解决的办法。

2012年12月6日,午街铺镇中心学校在山林小学组织了一次“同样的课堂,不同的教学风采”教学观摩活动,教学中,三维授课老师为我们展现了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使人耳目一新,归纳起来有以下亮点:

一、导入自然、得体、趣味性强。付婧婷老师以学生熟知的故事“龟兔赛跑”导入;张秋老师则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出示与限制做的课件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各有多少?导出“什么和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多一些”“什么比什么少一些”的教学目标;付邦老师则采用作业导入,三种不同的导入方式自然、得体、有趣味。

二、在游戏中进行学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付婧婷老师用“三个同学两两握手能握几次”的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改变了枯燥的数学教学模式。在低年级教学中,不失为好方法;付邦老师给男女生编号搭配,解决数学搭配问题,直观而形象。

三、培养学生动手演示、操作,尽力挖掘学生潜力。张秋老师让学生到黑板上按要求贴水果贴;付邦、付婧婷两位老师演示数字搭配方法、过程,总结规律,训练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

四、教具简单、形象、鲜活,三位老师所使用的教具简单、形象、鲜活,什么数字卡片、水果贴、号牌等,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能做的,制作中也不费多少功夫,又适用。

五、教师指导,学生自寻规律方法。在这一次教学观摩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六、教学与生活相互联系。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应服务与生活。三位老师都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进行教学,使学生既掌握了书本知识又学会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这就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山林小学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篇2

大师不愧是大师, 他们的课堂在我们看来已是浑然天成, 无可挑剔,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水到渠成;一切都是那么巧妙, 不见一丝修饰过的痕迹。支玉恒大师, 一位头发花白和蔼可亲的老师, 小学语文界的传奇人物, 在他的课堂上, 一支粉笔, 一块黑板, 一帮孩子, 就是教师的全部天地与情怀, 知识在那里流淌, 智慧在那里碰撞, 快乐也从那里蔓延开来, 使人心情舒畅, 豁然开朗。贾志敏、武凤霞、窦桂梅、王崧舟等大师一一展示了自己真实的课堂, 台下掌声雷动, 甚至, 老师们的眼里有东西在闪烁, 是啊, 孩子们感受到的, 大家都感受到了, 这样有教育意义, 对人生有启迪的课堂, 难道不值得所有人去思考、去学习吗?哦, 明白了, 明白了, 真正平等的师生对话原来是这样的:看, 孩子们跟老师交流的那份自信与喜悦;哦, 原来课文还可以这样读, 老师真的可以跟播音员一样棒;作文可以这样教, 呵呵, 是既要教, 又不要教, 老师应把握怎样的度去引导帮助;这是上课还是聊天?哦, 这不就是刚刚走上讲台时我的追求吗?天真可爱的活生生的孩子们, 要真心去爱他们, 不要为难孩子, 一定要快乐学习, 他喜欢你才会喜欢这门课……还会想:名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童年生活、求学生涯以及对事业的追求又是怎样的?难道教学也要靠天赋?不排除有这方面的因素, 但付出和回报绝对是成正比的, 这也是真理。孩子如此可爱, 老师如此可亲, 教学如此美妙, 这简直就是艺术的殿堂。

聆听名师的课堂, 让身为人师的我们感到光荣、自豪、幸福, 那反思我们自己的课堂呢?一个词, 天壤之别!我们也在努力备课, 精心设计, 巧制课件, 认真上课。可是, 在看似不乏“精彩”呈现的课堂后面, 隐藏的真相:唯恐学生不懂不会, 于是, 舍本逐末, 烦琐分析, 无效提问, 就像贾志敏老师说的“把课文讲‘肿’, 将学生问累, 到头来, 只是‘教过’而已, 学生依旧不会读, 不会写”。孩子们学得无趣, 老师教得费劲。我们该如何从这些示范课中汲取营养, 获得成长呢?

要想干好一件事, 必须要明白不打无准备之仗。要做好一名专业的语文老师, 除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尽职尽责外, 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自己的语文功底要扎实, 听说读写, 样样都不差。差了怎么办?赶紧补啊, 饭后茶余, 听广播, 看电视, 读专著, 查典籍, 怎么能解决问题怎么来。正如赵志祥老师说的:“想办法录课堂啊, 怕丢人了拿回磁带关上门, 悄悄自己听呀, 读的课文吓死人!”原来名师也是这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呀!对教材有了充分的把握, 再根据学段目标精心做好教学设计, 深入浅出, 让孩子们高兴而来, 满意而归。这样成长起来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才能培养出一拨又一拨的好学生。在课堂上, 教师积极引导, 学生主动探究, 教有成效, 学有提高, 这才叫好课。好教师的一切努力, 都着眼在学生的长进和提高上。

大师们看似平凡, 但平凡中投射出不平凡, 他们才是生活、教育的真正有心人。世上没有一个人天生就优秀, 《伤仲永》中的仲永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天才们离开了学习尚且如此, 何况咱们这些芸芸众生?听着大师们的课, 我想得最多的是课前或平时大师们在想些什么, 干些什么, 怎么干的?为什么他们的课堂孩子们如此喜欢, 如此有收获, 是真正的寓教于乐, 甚至就是投其所好。为什么大师们能知孩子之所需, 并能顺其自然地与之对话, 助其成长……他们在课后的功夫绝对不比任何一位普通老师差。我了解到《教师月刊》采访窦桂梅老师时, 窦老师说:“现在有的教师啥问题?拿过来一个教材当一片叶子, 不研究这片叶子是长在哪棵树上的, 是白桦树还是柳树上, 不管这些。我的方法是必须知道这个叶子是长在哪棵树上的, 还要知道这棵树是长在什么林子里的, 是热带丛林, 还是北方大兴安岭里面的。这靠的就是后面大量的阅读。这里当然还有个问题, 就是这么多资料你怎么提取、提炼, 它不仅是一种组合, 还得通过合理的组合生成出新的东西。这个功夫需要长时间的修炼。”就是这种被窦老师成为“高贵自修”的学习, 奠定了她“特级教师”的高度。

听讲座时, 我听到一位老师这样说, 她要做一节课, 自己先拿出了方案, 然后拉老公和女儿去听, 数遍之后, 老公“逃逸”, 女儿也极不情愿了。然后她就想啊, 为什么我的设计吸引不了女儿呢?在问题的引领下, 她不断推翻设计, 多次修改, 把自己关在门里反复练讲, 最后终于拿出了一节孩子们满意, 自己满意的课堂, 也以此为契机, 渐渐打造出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这位老师对工作的执着认真令人钦佩。成功, 往往青睐那些勤奋的人、有心的人, 我愿向名师看齐, 执着于自己的梦想, 锲而不舍, 实现教育理想。

对中小学观摩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篇3

由于从事教育心理学教学工作的原因,我经常去中小学听公开课,或受邀担任观摩教学大赛的评委,看到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展现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新颖有效,令人欣慰。但同时也发现,观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重形式不重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用在了如何让课堂气氛“热闹”上。于是,我们看到,在语文课上,不论课文是小说,还是诗歌,不论是议论文,还是应用文,都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比赛朗读课文,却忽略了最重要的语言学习。有些教师为求得课堂气氛的活泼,不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而信马由缰,借题发挥,吊起学生的胃口。如一教者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由此谈及童话,插入了《白雪公主》中的许多片段,接下来说到迪斯尼动画片,说到《米老鼠和唐老鸭》,用了半节课时间,如此跑题,淡化了教学主题,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用心良苦的讲授并没有将学生引入课文特定的情境,相反只落得让学生觉得老师好玩有趣。课后,进行测试,学生竟然连课文的生字生词都不会写,连最基本的词语都不会解释。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地理、历史甚至数学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事实上,课堂允许必要时偶尔听题,但必须注意两点:其一,题外话简洁展开,即时收拢;其二,题外话要有趣味性、融合性和启迪性,让它为主题服务。

二、滥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无论是否必要,几乎所有观摩课、公开评比课都利用了计算机、录音机、幻灯、投影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用鼠标代替粉笔,用大屏幕代表黑板的现象比比皆是。是否利用课件甚至成了某些地区评定教学方法是否新颖的重要依据。许多教师也认为,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习兴趣。但一节课都用花花绿绿、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不仅教师手忙脚乱,学生也会出现视觉疲劳,教学效果并不一定好。有的教师为了展示精心制作的课件而忽略了本该由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使学生成了观众;有的教师因计算机操作不熟练,或者课件制作粗糙,链接不好,致使课件成为点缀,甚至成为累赘。更严重的是,学生的注意力被花花绿绿的教具、视频所吸引,忘记了听老师讲课,而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在习惯了新奇的感官刺激之后,就变得不会思考、懒得思考。

三、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滥用物质刺激

在小学评优课、公开课、观摩课上,有相当一部分老师精心准备了不少礼物?穴小至画片、糖果,大至钢笔、作业本?雪,以奖励上课配合好的学生。第一位学生受到奖励后,其后接二连三的教学活动必然是格外受欢迎,举起的小手林立,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课堂气氛相当热烈。事实上,学生并非被教师讲课吸引,而是被那奖品诱惑。当然,利用物质刺激激发学生兴趣也不失为一种手段,但是,这节课奖橡皮,下节课奖糖果,再下次奖钢笔……如此以来,得奖品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动力。小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差,教师频繁的物质刺激极易使学生养成贪婪的习惯。而且,借班上课的教师以物质利诱激起学生兴趣的方法,还会给原任老师带来诸多不利。

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小学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学生的兴趣,这个兴趣应该具有持久性的、向上性。物质刺激所引起的兴趣只是短暂的,也是低级的。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精心设计教法,把课堂教学与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学习。比如,教师可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开展适当的竞争性游戏,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采取加减分数、抢得红五星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在竞争活动中获得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而且,这类活动还能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发挥课堂教学应有的德育功能。

四、忽视多数学生的参与

在很多观摩课上,教师为了使评委和听课者看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往往只提问平时成绩优异的学生,忽略了中等生和学习困难学生。被提问的学生对答如流,教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这表面的成功令人担忧。优秀生学会了“逢场作戏”式的回答,中等生和“差生”成了课堂上的“陪衬”。这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打击了学习积极性。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具备的第一个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作为教师,一定要关心爱护所教的每个学生,尤其关注后进生,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课,教师应注意让每个学生得到均等的机会,让学生共同发展。

五、过分强调所谓的“学生自主学习”

在很多阅读课课堂里,教师一开始抛出若干问题之后,就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随后分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再由各组推荐成员展示成果。自始至终,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旁观者,对学生的发言左一个“好?选”右一个“不错?选”“见解独到?选”尽管有一些答案并不精彩甚至有错,也很少有老师指出。“小组讨论”,本来就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近来却被不少人改头换面贴上了“合作学习”的新标签,进而大加炒作。以致在一些教师看来,小组学习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最佳形式。于是,有些教师几乎每堂课必有小组讨论这一教学环节。

整个课堂教学,没有了老师的适时收放,没有了老师相机指导,没有了老师纠误纠偏,也没有了老师总结提升。

这样的课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由于丧失了老师这一“主心骨”,就难免处于一个很浅的层面上。因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是主导者,又是一个特殊的阅读主体,老师应以自己丰富的阅读体验和宽广的知识面而成为引导课堂教学的主流,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性的同时,也应该毫不谦让地起到正确导向、开启思维、适时示范、精要点评等主导作用。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要适时适度,而且,在具体运用时都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有没有讨论的必要?芽有没有讨论的价值?芽如果讨论的问题没有一定的新鲜度,就不能迅速激起学生的兴趣;没有一定的难度,就缺少讨论的价值;没有一定的深度,就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如果在讨论过程中又缺少老师的点拨与引导,那么,这种学习方式的效果未必好。

六、上课变成了事先排练好的表演、作秀,失去价值

很多学校及教育机构的专家赋予了公开课很多职能,把公开课作为评定教师教学成绩、选拔教学能手、晋升职称及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为达到预期目的,很多观摩课都有事先排练好的痕迹: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配合,什么时候提问,什么时候回答,怎么回答,由谁来回答,似乎都是导演好了的,而且不止一次地排演过。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表现得无可挑剔。老师的声音、手势、表情也过分地夸张做作,带有表演的痕迹。这样做的日的,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者获得教学成果奖励。我们教育学生要诚实,不要开虚作假,但教师的言行举止却告诉学生,必要时还是要作假?选有这样一句话:“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通过细小的言行举止来体现。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种状况实在堪忧。

什么样的课可以称为好课?芽目前评价标准很不统一。教育学理论认为要看十个方面: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科学性、教育性、能力培养、教学组织、教学语言、板书操作、教学风格、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我认为是看以下几点。

1.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是否准确,学生是否容易接受。

3.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法,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组织能力和教学风度。

5.课堂结构是否合理,有张有弛,时间把握是否准确。

6.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做到了因材施教。

7.教师是否具有教育机智,能否巧妙得体地处理偶发事件。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动态过程。不是按部就班执行预设教案的过程。预设固然重要,但只有把预设和生成完美结合的课堂才是真实展现学习过程、最具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真正体现以学定教、最能调动学习积极性的课堂:才是充分体现学生自身价值、最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课堂。当观摩课摒弃了功利性目的,当教师都能够以平和而积极的心态对待观摩课、公开课,认真钻研教材、不断学习提高,相信观摩课会达到它应有的教师同行学习交流、推动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程光泉.好课无标准.教育科学论坛,2008(3).

[2] 张耀明.四问新课程观摩课.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熏2005(Z2).

小街小学语文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篇4

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2015年3月28日—29日,在景洪市东风俱乐部隆重举行中国教育梦——海峡两岸小学名师好课堂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我很荣幸参加了这次教学观摩活动,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感想颇多,也让我对语文课堂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一、课堂教学引导得法、精彩纷呈

这次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既有特级教师的精彩授课,又有专家独到的讲座,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高子阳老师的《秦兵马俑》和吴勇老师的《习作指导(舌尖上的滋味)》,还是姜树华校长的《小木偶的故事》以及吴敏而老师的《绕道而行》,近距离观看名师上课,聆听名师教诲,一睹名师风采。听后令我心灵震撼,让我感受到教师可以如此多角度的授课,学生可以轻松的学到知识,同时也感知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她们对教材的准确把握,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教学语言的丰富生动,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此外,专家们的教学让我深深认识到一堂精彩的语文课还必须要层次清晰,各部分要能很好衔接,使整堂课形成为一个整体。其次,教师在教学生时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尤其是学生遇到难题时,怎样去引导学生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就能看出一个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到底怎样。第三,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把握住文本中最值得带领学生推敲的字词、句子,然后巧妙地将这些语句整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二、教学见解独到,引人深思

在此次教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姜树华校长的示范课《小木偶的故事》,在教学中,姜校长都是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他先让学生交流童话,用简短的一句或两句话描述这个故事,简单了解课文后,出示文中相关的“人物图片”,让学生“自由排列”,并讲出理由和叙述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叙述、归纳能力。在课堂即将结束时,让学生想象,“假如时光倒流,小木偶有了小女巫给的这些表情,在遇到小红狐它们,它会用什么表情面对?”课文结束,出示三个题目“小木偶的故事”、“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小木偶的眼泪”,学生谈自己喜欢的题目,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但充满了童趣,我们在下面聆听,都融入了情境中,大家都有一个感受“人不能只有一种表情”。

吴敏而老师的讲座“课文与课外阅读的结合”让我深思自己的教学,她主张在阅读课中,要放手让学生自读、自学,教师之协助学生了解抽象概念;参与教学活动不说明,即只给予学生知道,不深入讲解;只安排素材、时间,不过多干涉学生如何学习。我觉得很接近我的教学理念,在我的教学中,我慢慢尝试这种方法的应用,不仅是阅读课,平时的一般教学,我也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出疑难之处,让其他学生讨论回答,今天的课文《再见了,亲人》,是关于朝鲜志愿军回国,与朝鲜人民告别的场景,我只带领学生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然后出示正文,让他们“自问自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超出了我的预想,其他同学的答案也让我吃惊,这时,我想起吴敏而老师的一句话“老师与学生的教学活动,就是聊天,就是分享”,瞬间醍醐灌顶,我为什么课前就把课堂中的一切都设想好,教学时只让学生按我的思路走,我也可以跟着学生的思路走啊?只在走弯时指导一下就行。

这次的听课,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节课,老师都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让我认识到在课堂中,读、写、说要结合在一起。

山林小学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篇5

刘成

9月26日,我有幸与同事赴长沙参加“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活动中有名师精湛的课堂展示,专家精彩的讲座点评,真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几位名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孩子亲切和蔼的评价、活跃的课堂气氛,让我充分领略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精彩与魅力。

9月27日第一节课是由江苏省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蔡宏圣老师执教的《认识百分数》,蔡老师语言简洁,思路清晰,注重让学生动脑想,动手做,动嘴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在课堂表现活跃,新知识接受快,掌握牢固。

第二节课是由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田立莉老师执教的《周长》,田老师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以运动的形式,让学生在运动中发现数学中的知识,课堂学生表现活跃,让学生既学习了新知识又锻炼了身体。

第三节课是有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旺老师带来的《乘法的初步认识》,钱老师一步一步让学生掉入陷阱的方式,使课堂充满了乐趣,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互动构成了有效课堂。

9月28日第一节课是由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柏继明老师执教的《逆序推理》,柏老师注重数学课堂的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课堂以方位判断为引,让学生理解“相逆”,又以算式让学生利用“逆

推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第二节课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执教的《烙饼问题》,徐老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学习。课堂以“节约”二字开始,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应提倡节约。在突破重难点上,又以快乐的游戏进行,老师幽默的语言,生动的肢体动作,学生积极的参与配合。课堂显得轻松而又紧凑,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

授课完毕,就是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我有如下几点感受: 首先是从蔡宏圣老师的课堂与讲座活动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进一步理解“数学味”这个词,要注重课堂的数学性,学生的思考性,以及教师授课的过程性,在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时间,也要舍得花费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实践,更要尊重学生的每一个答案,有句话“错是好的反衬”更让我印象深刻。

其次是田立莉老师精炼的讲座,田老师联系自己真实的教学事例,让我体会了教师的伟大。一个伟大的教师应该是无私的,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与呵护,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作为一名四年级的数学科任教师,班级里的学困生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听了田老师的讲座后,突然让我觉得他们也是有希望的,我将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更加尽心做好学困生工作,关注他们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教给他们更合适的学习方法。

最后,徐长青老师的讲座:让教师做高度自觉的反思实践者,进一

步加深我们对课标的认识,促进我们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及反思能力的提高。

听了专家的讲座,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觉得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并需要去改进与提升:

1、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课堂语言组织的能力,既能做到简洁明了,又能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2、要对每节课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这次听课活动中,教师都能采取不同的方式创设情景教学,既贴近生活又有创意,一是调节好课堂气氛,二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集中的注意力才是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

3、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既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探索、思考中学习,并对学生的汇报及时评价,尊重学生的答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鼓励,多关注每一位学生,使学生课堂活动参与面大,争取让每一节课都充满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此次的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反省,也定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学习,多反思,逐步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山林小学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篇6

10月31日,我有幸参加了学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非常幸运地能够得到这个学习的机会,本次高效课堂共听了三节课,三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有的幽默、有的轻松还有的严谨。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以前没有见到的东西,也学到了自己从前从未敢尝试或涉及的内容。教师和学生亲切交流,多媒体课件直观、实用性强,活动设计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虽然各位授课老师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东西。让我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最大的感触是几位老师能够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在教学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是应该不断的创新和尝试。

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在课前准备、课中授课等一些问题处理上都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在课前准备中,一定要弄清楚这节课是什么课型,要怎么去设计以及设计的方法是什么。

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一定要对教材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研究,眼光不要仅仅局限于一个版本的教材,可以适当把眼光放开,看看其他版本是怎么样设计类似的课题的;其次要对学情进行认真的分析,学生到底是处于一个怎么样的状态,学习程度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师生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或者是学生的学风是一个怎么样的状态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再就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要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前提工作做好了,才有可能把课教明白,并且让孩子们听懂。

二、课中上课要清晰

听过这三位老师的课后,给我的总体感觉就是他们的教学思路非常的清晰,而且各个环节步骤衔接的非常自然,看不出一点儿雕琢的痕迹。他们是如果做到这一点的呢?我认为他们主要是注意了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前导入简单明了,紧扣主题并且真实有效。每个老师上课前都进行了师生之间的free talk,不过是一对多、多对一或者是一对一之间的区别罢了。在free talk中,都显得那么轻松自然,问题既和要讲的主题有关,又那么轻松,一下就让孩子们喜欢上了这个老师。

2.新知呈现清楚明白,贴近学生思维和现实生活。因为在之前的热身环节中,已经给孩子们设下了一个“圈套”,就等着他们往里边跳了,所以整节课下来老师教的很高兴,学生学的也很轻松。

3.操练环节真实有趣,形式多样。每个老师在操练环节中,都注重了活动的情境性、趣味性和逻辑性。操练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齐读、角色表演、歌曲、chant、游戏、多媒体等等。比如谭晓庆老师让孩子们和她一起活动,这样的活动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的,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们喜欢表现的欲望,又加深了对这个单词的印象。总之,在这个环节中,每个活动的设计都要有他的目的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最后,我再说一下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几位老师的教态表现: 1.笑容亲切自然,2.肢体语言丰富,3.教学语言流畅、幽默。

通过学习,我认为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好多好多,为了使自己更加优秀,教学成绩更加出色,我会努力学习。

北滩小学

王夏莲

山林小学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篇7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 促进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交流体育教学经验, 不断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委托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和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举办了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 共收到31个省级教育部门报送的自定教学内容优秀体育课479节及指定教学内容课115节。在各省评选的基础上, 本着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 经过三级评审 (有些课还专门指定了评审专家再次复审) , 最后确定一等奖126节 (包括指定内容和自定内容) 、二等奖186节、三等奖189节;并选出参加现场展示的自定内容体育课共20节, 指定内容教学研讨课共18节, 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跑、跳、技巧、单杠、双杠、支撑跳跃、韵律活动、健美操、武术、足球、篮球等;还精选了73节有一定特色的体育课录像光盘作为会议资料, 以进一步扩大展示活动的效果。现场展示活动由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承办, 他们在开幕式展演、组织接待及安排展示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保证了本届活动顺利进行。

二、本届展示课的主要特点

本届展示活动报送的体育课与前几届的相比, 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 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通过体育教学发展学生的身心

本届展示活动的优秀体育课中, 在教学设计上大多数教师都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 在制订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能把认知目标、技能目标、身体目标、心理目标、情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特别注重通过技能学习与身体锻炼实践来发展学生的身心,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使得通过体育的手段促进健康落到了实处。

(二) 突出以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

方法的教学为主线

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是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本届展示活动的优秀课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上注重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运动负荷, 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并具有较强的教与学的因素;能够以运动技能的教学为载体, 把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有关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 重视激发学生的行为投入和情感投入, 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练习积极性较高, 掌握运动技能较好, 运动兴趣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例如, 在一节耐久跑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匀速跑和变速跑, 哪种跑更适合运用到耐久跑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 并引导学生自己测量脉搏, 分辨不同的运动负荷, 使学生动体与动脑相结合, 在锻炼身体、掌握技能的同时, 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

(三) 注意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的安排是体育教学所必须面对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适宜的运动负荷是体育课教学的很重要的特点, 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与提高体能的需要, 是学生学习掌握体育技能与发展运动能力的需要, 更是满足学生运动欲求的生理与心理需要, 同时也是他们健康成长与未来高效工作、幸福生活的需要。本届展示课中大多数的课都比较重视学生的运动实践, 一方面体现在体育课中的主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运动负荷, 另一方面有不少体育课在课的结束部分还专门安排了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 尽可能地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有些体育课在这些练习的设计上有所创新, 有的是与主教材的内容或器材相结合, 有的是采用游戏竞赛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 教学步骤清晰、合理, 教法手段丰富、有效

运动技能必须通过有效而充分的练习才能逐步掌握、提高和运用。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有效的教法手段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事半功倍地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本届展示活动的优秀体育课, 大都比较重视对教材的钻研和把握, 技能教学的步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由易到难, 层层推进, 教法手段丰富而有效, 较好地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体育教学的优良传统, 并注意将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运动兴趣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例如, 在一节足球头顶球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设计了多人合作的学练方法, 从顶固定球到顶悬挂球, 再到两人一组一抛一顶, 最后用“顶球入门”的集体游戏对所学技能进行强化练习, 从而使技能教学目标得以落实,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再如, 在一节单杠课中, 教师针对前次课中出现的问题利用跨栏架、低单杠来改进拉压杠、腹贴杠技术, 利用踏板辅助学生蹬地摆腿, 还利用设置标志物来改进学生的摆腿方向, 教法手段丰富而有效。

(五) 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表现出来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体现。在本届展示活动中,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设计、教材处理、组织教法的选择与运用, 以及激励和评价等方面都发挥了较好的主导作用, 并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的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合理采用相应的教法手段, 通过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 主动给学生设计问题、提出问题, 或是启发学生互相切磋, 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探索学理, 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 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 讲求实效, 运用多种学习方式

教师能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有目的地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 并与讲解、示范、模仿等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 注意适时、适当地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和引导, 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使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 缺乏实际内容与效果的形式上的合作、自主、探究减少了。

(七) 重视教学内容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是吸引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 根据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 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内容也是本次展示活动的一个特点。在本届展示活动报送的优秀体育课中, 也有不少体育教师在课程标准精神的指引下, 选择、开发、引进了符合体育课程性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材内容, 如, 趣味田径、排舞、刷把健身操、苗族花鼓舞、锅庄、舞狮、棒垒球、板羽球、三门球、橄榄球、满族珍珠球、击剑等。这些内容, 有的是民族民间的体育运动项目, 有的是以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为素材, 经过加工、改造的, 不仅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文化价值与技术含量, 而且也具有较强的教学、教育因素, 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存在的不足

(一) 教学目标的制定问题还比较多

在撰写教学文件时, 教学目标的制定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引起重视。

1. 教学目标不准确, 表述不规范

如, 认知目标定为:“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 培养他们能自觉参与运动的习惯”;技能目标定为:“发展灵敏、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2. 以教学内容代替教学目标

如, “复习××××××”。

3.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过多, 重点不明确

如, 有些课的教案套用课程领域目标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来制定课堂教学目标, 有的甚至罗列了8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目标过多, 重点目标不明确。

4.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具体, 难以进行检查评价

如, “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自控能力和审美意识”等。

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来说, 整个课程目标的达成是依靠每一节体育课的教学来逐步实现的, 对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重点突出, 而不能够照搬课程目标或者学期目标。针对知识与技能发展的目标要明确学生学的是什么, 要掌握到什么程度, 这个程度是可以被观察和评价的, 从而保证目标、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统一。对于针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要与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功能和组织教法的特点相一致, 要明确阐明其载体, 即在什么样的学习过程中达到什么样的教育价值。

此外, 关于教案的撰写, 有不少体育课教学设计文本与教案基本相同;有的课堂教学设计虽然制订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目标, 但没有提供什么有效的具体教学措施来贯彻落实。

(二) 有些课的主教材难度偏低, 教学设计仍然存在幼稚化的倾向

有的课的主教材技术含量偏低, 学习内容没有什么难度, 缺乏必要的教与学的因素, 学生不需要教师进行教学都能完成;还有的教师企图迎合学生的兴趣, 随意设计一些主题或情境, 也存在幼稚化和牵强附会的现象, 不仅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 甚至干扰了主要内容的学习, 造成了喧宾夺主的现象。如有的初中课中的《运坯接力、陶瓷彩绘赛》, 将瓷器彩绘作为教学内容在课中与接力跑一起教学;还有《“青海”别怕!我们来了!》、《抗震救援演练 (合作跑) 》等, 用地震灾害等情景作为教学主题来组织练习, 都比较牵强, 实际效果也不好。

因为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稍差或者为了让学生轻易地体验到成功而采用低难度的内容进行教学, 以及有意采用过于幼稚化的情境去吸引学生, 是对课程标准精神的误解。体育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 应该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如果仅仅是利用一些肤浅的内容, 在比较幼稚的情境中进行教学, 那是无助于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 是难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课程标准强调要因材施教,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使每个学生受益, 这是有前提的, 是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去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 而不是一味地选用过于简单的内容去迎合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目的是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的教育, 从而促进每个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课程标准还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 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如果仅仅采用过于简单的内容来实施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不仅不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 无助于学生的体育发展, 也无助于学生体育举的培养。我们应当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 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丰富学生的运动情感和体验, 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 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体会到不断超越自我的乐趣, 从而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

(三) 有的课练习次数和时间安排不适当

有的教师在撰写教案时对练习的次数和时间按没有做出具体的安排, 对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也缺乏预估, 或者只是随意地估算。与之相对应, 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常常讲解得过多过细, 致使学生练习的时间和次数偏少, 导致运动负荷明显不足, 体育课堂成为了教师表演的舞台。这样的体育课既达不到锻炼学生身体,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效果, 也难以使学生掌握所教授的运动技能。究其原因, 仍是对体育教学基本规律认识不足所致。

运动技能都是经过学习而形成的, 练习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教师的讲解示范对于学生了解动作技术的要点和形成正确的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要让学生掌握, 形成动力定型, 就必须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一般来说, 传授动作技术都应注意精讲多练, 把必须讲解的动作要领点到、说明白, 把该示范的动作展示清楚就可以了。主要是要根据动作技术的具体特点来设计和安排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练习方法和手段,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反复练习, 不断提高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和自由运用的水平, 并使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发展体能。此外, 在练习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认真体会和琢磨动作技术的要领, 做到想练结合, 还可以开展同伴间的互帮互学等活动。

那么, 在体育课教案中是否要写明练习次数和时间呢?有的教师认为, 练习的次数和时间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安排, 在教案中不一定要规定得那么具体。实际上, 体育课中练习的次数和时间是与所教授动作技术的复杂程度、学生的运动能力, 以及预期的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的。在教案中预设练习次数和时间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的认识, 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的估计和预判, 这是达成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 尽管由于学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 掌握技术动作所需要的时间与练习次数会有所差异, 但却是有一般规律可循的, 否则单元计划与教学进度就根本无法制定了。因此, 在教案中必须要有练习的大致次数和时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而且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练习次数和时间作出必要调整, 但不能在课堂上随意决定练习的次数和时间。体育课的练习次数和时间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运动负荷, 而课的运动负荷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 在进行教学设计和编写教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预设。

(四) 有的课教学气氛比较沉闷

朝气与活力, 是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特征, 但有的教师只是按照预设的教学流程去实施, 讲解过多, 导致学生长时间等待;而有的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 对学生学和练的情况关注不够, 站得很远, 仿佛是旁观者, 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视而不见, 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错误动作, 如在某节跳高课上学生大多是左脚起跳, 但也有个别用右脚起跳的学生, 却被忽视了;有的课教学节奏缓慢, 显得很松散;有的教师上课过于紧张, 缺乏激情;最主要的还是组织教法有些僵化, 缺乏新颖性和趣味性。如此种种, 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沉闷,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情感投入。

要上好一堂课, 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 更要研究学生, 了解学生的体育基础, 研究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学习心理。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服务的。为此, 备课时教师一方面要研究这项教学内容怎么教学生才爱学, 另一方面研究怎么教学生才学得快、学得好。一定要把严密的教学组织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 教法手段的改革创新不明显, 有的形式大于实效

从总体上看, 有很多课的改革创新不明显, 教师采用的大多是常规教法。有些教师虽有改革的意识与愿望, 但却难以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 或是比较表浅。如用提问, 或让学生讨论以示运用“探究学习”;用分组练习以示运用合作学习;以自选难度练习以示“以学生为主体”和运用“自主学习”。有的课在教学中, 仍然存在一些形式化的东西。例如, 小组讨论过多、过频、过快, 讨论的效果不明显, 还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创编过多, 教师教的过程不明显,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六) 为课和教材命名的现象仍然存在

有些教案仍在用教学情境误当成教学主题为体育课或教学内容进行不恰当的命名, 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形式主义倾向。如, “万宝囊里乐多多” (持轻物掷远) 、“小小交巡警” (耐久跑) 、“从解放战争到星球大战” (持轻物掷远) 、“快乐胶瓶” (投掷练习) 。

此外, 个别录像课缺乏完整的教学过程, 有的存在剪切拼接的痕迹, 有的还存在反复演练的迹象。

四、对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各位老师, 从2004年广东肇庆举行的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算起, 已经过去六年了。六年来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使我们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 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强

学生体质,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背离了这一目标,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就容易步入迷途。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以下简称《纲要》) 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们必须以《纲要》的这一要求, 以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标准, 检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的改革, 使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推进。

(二)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尊重教育规律。

教育改革是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 不能盲目沿用政治体制改革的办法, 即便是政治体制改革也要强调统筹、和谐。《纲要》特别强调: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 坚持以人为本, 遵循教育规律。贯彻实施《纲要》应该遵循的是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改革的规律, 绝不能急于求成, 更不能采取“革命”的办法, 摒弃前人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 那样做就会像一位伟人说过的那样:使人类回到穴居野人的时代。

四次教学展示情况表明,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已经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 归结起来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多年来积累下来已经定型的、不大可能再有改变的经验, 这一类经验在教学方法方面是比较多的;二是近十年、二十年涌现出来的一些充满生机活力的、难能可贵的经验。但是要达到像第一类那样, 还需要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考验;三是原属于第一类、或第二类, 但是却在后来的改革中曾被抛弃、否定、批判, 现在又被捡回来的。我们要做到学习和继承第一类的经验, 努力创造更多的第二类的经验, 更加珍视第三类的经验。要做到这一点, 需要我们大家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

(三)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真正把教师当作推动改革的主力军。

《纲要》指出,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有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按《纲要》的要求, 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无论从数量, 还是从质量上看, 的确都不尽人意。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 引导广大教师摒弃陈旧落后的观念, 努力投身改革实践。但其出发点是动员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改革, 那种视教师为改革绊脚石, 听不进教师对改革的一点批评与质疑的做法是不对的, 只能使改革失去群众基础而走入死胡同。

山林小学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篇8

20xx年6月16日,元谋县能禹小学组织全体数学名师成员参加活动,学习观摩了昆明明通小学组织的,云南省教育厅名师工作室专家主导的,“以学为主”核心理念的课堂教学展示及其经验交流学习培训活动。我怀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参与了此次学习活动。真的很厉害!真的很震撼!想不到两位老师上得如此美好!很优秀!不用课件,都能把课上得这么好!这难道不是我多年教学所追求的吗?是啊!每个老师都在思考每一天的课堂教学应该如何处理,如何去上,才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点。归根到底就是备好课的问题,常规的做法就是去找各种各样的课件。而这两节展示课,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课堂教学改进的依据。

1.课堂教学的本真就是回归课堂,返回课堂

组织学生学习知识,学会学习,永远是每个老师追求的根本。以学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关注学生学习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的培养是本次活动的教学理念。这两节课都是自始至终做到了,也体现到了。从学生学习的点滴细节入手,从学生自身学习思维方式,思想转变出发,引导学生动起来,比划起来,练起来,最后达到理解知识,熟练起来,掌握起来,既学会了知识,又培养了孩子的空间观念,空间推进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课堂教学的本真就是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

平时我的课堂也是这样追求呢!但是总是有不会上课和听课的孩子,总是有先积极,后倦怠的学习时机。这两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重点,教师引导,学生组织学习,复习。学生引导学生,学生组织学生,学生当老师,提问学生。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全班同学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动了起来,积极动手操作了起来,积极主动性很强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

3.课堂教学的`本真永远都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但是我的实际教学中,往往包办代替的多,放手让孩子想象的时间和空间确实太少了。巫老师的这节课,自始至终都是让学生利用操作白板通过拖拉拽,平移,旋转等手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习知识,复习知识,巩固知识。既做到了知识之间联系和转化,又突破了知识点的重难点,又处理了关键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学得清,学得深,记得牢,掌得久。

山林小学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篇9

全南县第二小学 陈永添

2013年11月12日,我有幸和另四位同事参加了赣州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观摩活动,在这三天的时间里,观摩了来自我校钟洁婷老师的《认识时间》、赣县韩秀珍老师的《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会昌县庄口镇中心小学林梅老师的《8的乘法口诀》、赣州市开发区湖边邱丽凤老师《认识分数》、南康市第四小学刘香兰老师的《可能性》、瑞金市解放小学赖明玉《用字母表示数》等20位数学教师的观摩课,并听了市数学教研员的精彩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这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话题,介绍本县家乡特产、旅游风景等等,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有的老师用到了姚明的高度,《可能性》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和魔术入手,《认识钟表》利用带学生旅游上犹一天的时间变化等等,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在陌生,不在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

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五、坚定了自己的几个认识。

(1)合理使用教材,大胆选取学生身边的素材充实课堂,能更好的体现数学的生活化。如用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经的路线,感知“倒推”策略。

(2)信息窗信息的收集与问题提出的操作策略。以前我就提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收集信息,提出问题。除了科学引导,适时激励外教师要重视板书的作用。要把信息窗中的主信息、主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传统样的文字应用题模式,引导学时理解图意。

(3)题组训练不过时。数学技能的形成要有一定量的训练,通过训练学生才能像背乘法口诀一样达到自动化的效果。本着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大容量的原则编制系列练习卡,对学生的当堂训练很有帮助。

(4)探究与渗透的关系怎样更合理?数学课需要探究,但绝不是最原始的经历,这种探究需要教师适时的铺垫引导。如果坎过大,沟过深,教师就要帮学生找一梯子,放一小船,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从而达到成功的彼岸。

六、产生的几点疑惑。

(1)一节课中解决问题与算理探究孰轻孰重?从实际问题入手分析已知未知的关系引导学生列算式。启发学时搜索知识储备探寻算式的解法,这两者哪一个应该占得时间更长些?我觉得很多以计算为

重点的课,“解决问题”设置的素材很多都不理想,冲淡了教学的重点。

(2)几节课对学生的评价较少,激励的语言较少。相比较我更欣赏文清路小学老师上课时的感觉。他们的老师上一节课,可能造就一个杰出人才。比如学习信心的鼓励,学习方法的鼓励让人终生受益。

(3)训练量都较少,不利于学生形成技能。我感觉在“解决问题”的红点讲完以后完全可以分层练习,如编制信息收集题组,信息整理题组,选择策略题组,提出问题题组。最后一道综合题。一句话种子分类练习。

山林小学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篇10

笔者较为欣赏的有几位老师。首先是郑州外国语中学岳丽鸽老师纯正的英式发音。其次是重庆市巴蜀中学周静娟老师的语法呈现。她通过讲述“Mr.Going-to-do”故事的前半部分引入将来时“be going to do”, 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语言结构的具体运用。再次是南京外国语学校朱琳老师在上听力课时导入新词的方法和引导学生在表达时运用新词的教学设计。接下来是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吴奕佳老师讲解生词的方法, 她把这些生词组合成一个个小短文来帮学生记忆, 而且运用图形和动态图画复现生词以再次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是大连开发区第七中学宫旭老师的整体课堂设计, 她通过感知体验 (experience) 、理解强化 (practice) 、交际运用 (use) 三个环节把本节课的话题 (plans) 层层引向深入, 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在对be going to do这一结构的练习中注意人称转换, 让学生对这一结构的具体运用有了充分的体验。而她最突出的设计是对学生朗读的指导, 通过播放听力录音让学生感知不同人物的语音、语调并带领学生分析人物的不同个性, 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分析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 最终让学生都敢说、都愿意说, 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评委专家严谨而不失风趣, 他们结合自己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高屋建瓴地进行切合实际且有针对性的点评。这既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和鞭策了执教教师, 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处理等方面给全体与会教师以引领, 给人拨云见日、指点迷津的切实感受。

让与会教师印象最为深刻的点评专家要数程晓堂和刘兆义老师了。他们言语犀利, 直指问题的核心而又不失风度和幽默。总的说来, 他们高度肯定了执教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设计, 同时对教师们平时模糊不清的疑惑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也对教师们没有意识到的误区及时进行了纠正, 并指出了改进的方向。举例来说, 为了给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 很多教师往往尽力全英授课, 即使在很难用英语解释明白时 (尤其是解释语法时) 也还使用英语, 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让学生越听越不明白。那为什么不能用汉语呢?用汉语解释, 教师言简意赅, 学生又能醍醐灌顶。毕竟教师是拥有深厚汉语文化背景的人, 而不是只懂英语的语言教师!再比如, 为了体现英语课堂的活跃, 教师往往会多提问并跟学生互动。可是有些问题学生只回答“yes”或“no”, 而教师也很满意地继续进行下一个教学步骤。教师忽略了语言学习固然是一种语用的学习, 但更应该用来表达思维和文化的深度。所以, 教师应该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继续追问以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深度思考, 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且, 教师在做课堂设计时往往为了活动而活动, 而没有考虑设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语言教学的初衷应是一种感知和体验, 如果体验真实、有效, 学生便达到了交际和表达的目的;如果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往往只能体会到一种热闹, 课结束了, 印象也没有了。

在课堂评价环节, 执教教师能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给予相应的评价和鼓励。比如在讲授有关职业的话题时, 有个学生说:“I’m going to be a doctor and help poor people.”来自重庆的周静娟老师立刻说:“A kind girl.That sounds great.”, 而不是简单、匆忙地说“Sit down”。像这样丰富、中肯的评价性语言在授课教师的课上随处可见。也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正确时, 与学生击掌相庆, 这些都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另外, 授课教师精心准备, 几乎每堂课都包含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给人无限回味。

本次观摩研讨还有一大亮点, 那就是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制订了课堂观察量表, 由各省推选的受过相关培训的上百位观摩教师组成“教师观察评审团”在观课时进行记录、填写。评审团的观察表数据统计在本次观摩研讨的单项奖评选中也发挥了重要的参考指标的作用。

山林小学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篇11

培训心得体会

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10月25—27日为期三天的《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数学教育精品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研讨会。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却让我一睹了数多名师课堂的风采,领略到了数学课堂无穷魅力。

强震球、李惠萍、郭莉等这几位名师上课各有各的特点,教学设计独特新颖,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小学数学名师李惠萍所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先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与学生互动交流,拉开了数学课堂展评活动的序幕。李惠萍老师独特新奇的教学设计,诙谐有趣的肢体语言,以及随机应变的组织教学能力让在场的所有老师都叹为观止。整堂课简约流畅而富有活力,让作为新老师的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并给予了很大的启迪。郭莉老师则为我们带来一节《秒的认识》学。整堂课通过精美逼真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借助课件给学生传递知识,学生深入其境的感受到秒实际长短,体验秒虽然短,但是创造的价值却很大的。是大家预想不到。这使我想我起刚刚踏上教师岗位的时候,课堂教学总是平淡乏味,一直在思索着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让学生热爱数学。因此郭莉老师的这节数学课,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而本次数学教学展示活动观摩研讨会的另一位名师——强震球一节《圆的认识》将本次数学教学展示活动会推到了一个新的高潮。老师以其浑厚豪放的激情,恰当的引导,让学生不断参与,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以及十分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让所有人深深折服。同时强震球老师这一堂课从头到尾都极具激情,无论从语言,还是神态,或是动作,都深深吸引着在场所有老师跟学生的眼球。

虽然两天的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已经结束了,但名师数学教学的风采与魅力给予我极大的感受跟启发。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深感自己的不足,需要学习和实践还很多,还需要我们不断去认真探究,细心琢磨,在自我反思不断的总结和提高,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有效之路。

山林小学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篇12

9月26日至28日,xx市小学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梅列区第二实验小学举行,由十二县市和两所市直属校选送的14节阅读课参加本次评选活动。本次活动呈现出如下亮点:

一、参赛选手素质较高,无论是久经沙场、挥洒自如的骨干教师,还是初出茅庐、教风清新的年轻老师,都能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教学目标值得商榷),精心设计教学预案,立足学生阅读本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但这似乎还不够)。阅读教学中读的形式更加丰富,除了朗读以外,默读、略读、浏览、快速读等各种读书形式都进入课堂(但老师更多关注的还是朗读指导,对其他几种读的能力只见布置,未见指导)。在课前不能进班熟悉学生的情况下,他们大多能在课前10分钟的交流时间里较快熟悉学情,调动学习气氛,不少课堂都能体现出学生由“冷”到“热”的过程,学生刚开始不爱发言,思路没有打开,后来随着课堂教学的进程,学生的学习潜能被不断激发,渐渐融入课堂,大胆发表见解,且发言、朗读的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二、阅读教学有新的突破。一些课堂呈现出了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的转变,以课文为例子教学语文的知识和技能的意识有所增强。如《祖父的园子》《我最好的老师》等,既关注了课文表达的内容,同时也关注到其表达的形式。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孟令全老师指出:“阅读教学中,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研究得比较多;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研究得比较少。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失衡。只讲内容,不讲形式或讲得极少,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十分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语言阅读教学,如果只局限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是不完整的教学,最多只能说完成了教学的一半。只有把理解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结合起来,才能说走完了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这样的过程是由语文教学的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否则就不是语文的阅读教学。”这应该成为我们当前阅读教学改革的一个指导思想和努力方向。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课时目标不明,虽然是上第一课时,但大多数的课堂呈现却是基本上囊括了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比较突出的是六上《只有一个地球》的第一课时其实已经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老师在结课时交代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讨论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已经脱离语文学科的本位。大概是老师们总想在第一课时尽可能展示其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的精彩部分,所以才在第一课时大包大揽,但第一课时的教学有其既定的目标,如字词教学、初读感知、了解大意、理清脉络等,再把第二课时的大量阅读理解挤进来,难免贪多嚼不烂,好几节课都出现前面教学的生字在后面又出现读错的现象,如:“引吭大叫”“净角”“大模大样”“瀑布”“磨坊”等,说明读准字音这关未过。四上〈白鹅〉与三上〈风筝〉理解课文都是三个部分内容,在第一课时既定教学任务这么重的情况下,还学完了两个部分内容(〈白鹅〉的叫声、步态,〈风筝〉的做风筝、放风筝),只留下一个部分内容在第二课时学习(〈白鹅〉的吃相,〈风筝〉的找风筝),这样是不是会头重脚轻了?课时划分比较恰当的是六上〈老人与海鸥〉,在了解大意、理清文脉后,学习第一部分“老人爱海鸥”,将第二部分“海鸥送老人”安排到第二课时学习,这样第一部分就能学得比较充分些。

二是学段目标不明。四上〈白鹅〉用了14分钟学习生字新词,有无必要?四年级学生已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在字词教学中老师可以更加放手一些,这样就不会导致后来学生两次读书时间不足,有点匆匆走过场。又如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但是大多数老师都只关注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忽视了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还有一点缺憾:老师自身的语文素养不高、语文意识不浓、语感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多数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不太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对于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谈感受时出现的表达不清或表达困难等问题,不能予以及时帮助和指导,甚至对于有明显语病的表达也轻易放过,如一个学生评价老师的朗读“又大声又响亮”,还有一个学生说“我们激烈地喊叫着:风筝飞得再高一点”,老师都没有注意。其实这些不都是最好的修改病句的范例吗?可惜老师错过了一个规范语言表达的机会。学生在发表见解时,不仅关注其思想内容,也要关注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语文老师不同于其他学科老师的特有的教学任务,我们责无旁贷。二是个别老师自己的语言也不够规范,如“长长的瀑布”“这样长的瀑布让你想到什么”用“长长”来形容“瀑布”不妥。三是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如老师说“读古诗是有节奏的,如果你喜欢哪个字,还可以把这个字读得重一点,拖得长一些。”古诗诵读的音长是由学生喜不喜欢来决定的吗?老师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在指导朗读时很想给学生方法,却只能在“大声、有感情地读”中绕来绕去,无法提升。四是有一个老师把“贾平凹wā”读成了“āo”。一点思考:阅读教学还有没有别的招?

山林小学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篇13

一、会议时间、地点:2014年12月18-21日 (周四至周日) , 17日 (周三) 全天报到深圳

二、研讨特色:

(一) 展示缤纷成果, 欣赏百花齐放。

(二) 创新一线课堂, 见证课改成果。

(三) 直面教学困境, 现场互动答疑。

(四) 专家现场引领, 指导成果落地。

三、拟定活动内容 (如因特殊因素需要调换专家和课程, 敬请谅解。)

(一) 专家引领: (5场深度评析、4场专家面对面互动交流、3场专题学术报告)

周德藩国家督学, 江苏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崔峦人教社编审, 小语会名誉理事长。

郑明江全国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培训专家组核心成员。

唐宝成深圳市宝安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白莉萍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语文教研员。

高乃松深圳市南山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曾荣获全国观摩活动一等奖。

陆恕主题阅读实验首席专家。

李亚娜佛山市佛山实验学校校长, “生本趣味联想识字”项目主持人。

宋鹏君深圳市科苑小学校长, “八岁能读会写”实践者。

张立济南市育秀小学校长, “诵读识字”发起人。

(二) 研讨课观摩与学术交流 (9节现场研讨课、5个微报告)

1. 江苏南京“科学认读·潜能识字”实验研讨;2.广东深圳八岁能读会写实验研讨;

3.广西河池“识字阅读说写”三线并举教学研讨;4.山东济南诵读识字教学研讨;

5.广东佛山生本趣味联想识字研讨;6.广东深圳低年级识字与阅读示范课;

7.湖北武汉低年级识字与阅读示范课; 8.内蒙古呼和浩特诵读识字助力阅读研讨;

四、研讨费用:会务费、资料费:580元/人 (食宿、交通等费用自理, 收款方式:银行转账或其他)

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深圳西丽支行户名: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所

账号:4420 1622 6000 5251 2309附言栏内请注明:** 学校深圳语文报名费。

五、报名办法:

电话报名:0755-28773933 13802237528 18138876001周老师邮箱报名:450190837@qq.com

个人微信手机号13632668001网上报名:http://www.dnjy.org/

六、其他活动 (课件下载请实校实名加识字联盟QQ群347236681)

(1) 11月20-22日济南诵读识字高级研修班暨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现场学习会。

(2) 11月27-29日深圳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培训。 (3) 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与阅读观摩活动录相课与经验论文评选活动。

扫一扫官方微信号, 关注“东南教科所”, 了解更多详情。

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所

上一篇:青岛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的知识点下一篇:小鞋子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