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应用题(共12篇)
评分
一、解方程。
75%X-5=2.5
(190%+60%)X=1 3+50%X=6
X-70%X=60 17+80%X=97 X+30%X=130
二、解决问题。
1、一个奶牛场去年养奶牛60头,今年比去年多养了15%,今年养奶牛多少头?
2、商店有一件衣服,现在售价160元,比原价便宜20%,这件衣服原价多少元?
3、水果店运进水果360千克,第一天卖出总数的40%,第二天卖出总数的45%,两天一共卖出水果多少千克?
4、老李把10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是3.33%.到期时老李可以取出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
5、工地上有一批水泥,第一天用去总数的30%,第二天用去13.5吨,两天共用去这批水泥的75%.这批水泥有多少吨?
6、为改善城乡人民居住水平,国家面向中低收入家庭实施“保障住房”政策。2010年完成了580万套,2011年完成了1000万套,2011年比2010年多完成保障住房百分之几?
7、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了全程的37.5%,离乙地还有200km,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8、东升水泥厂去年生产水泥25.2万吨,比原计划多生产1.2万吨。实际比原计划增产了百分之几?
9、六年一班某次考试的及格率为95%,不及格人数是2人。请问六年一班有多少人?
10、一种方砖边长为50cm,现每块售价24元,比原来便宜20%,这种方砖原来每块多少元?
11、商店促销一种积压商品,降价30%出售,每件售价140元,降价多少元?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重点内容之一, 也是历年中考必考内容, 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平面几何知识, 并且具备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基础上讲授的。它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继续, 又是后面学习菱形、矩形、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 能根据判别条件进行实际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的探索过程, 在有关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 使学生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 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 体验到探究的甘苦, 更能领会到成功的喜悦。体验数学活动来源于生活更能服务于生活,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的灵活应用。
四、教材处理
(1) 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根据初三学生年龄的特点, 学生年龄比较小, 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归纳推理能力较低, 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较差,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 通过判别方法的推理, 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意识, 通过练习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为了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 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 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了重新组织和安排, 创设更为有效探索活动和更为合理的探索顺序。
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交流获得知识, 形成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思维情境,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方针,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 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六、教学手段
自制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设计
(一) 说设计理念
想改变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为学生敢创新、能创新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二) 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1) 让同学们一起来看生活中美丽的图案 (大屏幕演示) 。
设计意图:从实际问题引入新课,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2) 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设计意图:一方面巩固学生旧知, 另一方面使学生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既是性质又是判别方法, 从而引进新课。
2. 讲授新课
(1) 动手实践:让学生每人拿出两根牙签或火柴 (长短不定) , 自制平行四边形框架。
设计意图: (1) 让学生在摆拼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并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并满足他们的好胜心。 (3) 同时组织组与组之间的评比, 培养竞争意识, 然后由学生代表发言,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从而总结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2) 教师演示钉制平行四边形这一过程。
方法一:将两根木棒AC, BD的中点重叠, 并钉子固定, 则四边形ABCD就是平行四边形。
方法二:将两根同样长的木条AB, CD平行放置, 再用木条AD, BC加固, 得到四边形ABCD就是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便于学生发现和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常用判别条件, 并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解决问题。
(1) 实际生活: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片, 李大爷不小心碰碎了一部分, 同学们想想看, 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重新画出来?
(2) 通过活动, 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并学以致用, 确保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体验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
(3) 例题精析。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的活动, 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式证明法, 开拓学生的思路,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随堂练习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AC, BD相交于点O, 点E, F在对角线AC上, 且OE=OF。
(1) OA与OC, OB与OD是否相等? (2) 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吗?
设计了习题组有层次的教学, 在探索活动中鼓励学生力求寻找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为了进一步巩固重点、突出难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知道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方法, 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恰当的巩固和提高。
(四) 小结
(1) 谈谈你今天的收获;
(2) 平行四边形判别的条件。
(五) 布置作业
(1) 课本P104习题1, 2, 3; (2) 《资源与评价》P70。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八、评价分析
本节课教学过程通过问题设置, 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通过对平行四边形判别方法的讨论发现新知,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通过强化练习, 巩固新知, 通过小结归纳总结新知。
本节内容逻辑性较强, 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学生在说理上存在一定困难是正常的。但在问题讨论、引导发现、巩固训练的过程中, 师生的信息交流畅通, 反馈评价及时, 学生与学生积极交流讨论思维活跃, 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期盼控制中。
九、教后要进行教学反思, 使自己不断成长与进步。我说课结束, 谢谢各位评委!
班别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认真思考我能填。(2×10=20分)
①l里面有()个lO%,120%里面有()个l%.②3÷()=75%==
163518
③一段路已经修了,还剩下()%没有修。
④60减少到45,减少了()%,50增加到80,增加了()%。
⑤八成是,也就是()%。
⑥六(1)班今天请假2人,到校上课48人,这天的出勤率是()o ⑦一台电视机定价4000元,现打八折出售现价比原价便宜()元。⑧某商店九月份的营业额是2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商店九月份应缴税()元.⑨实际超额完成20%,实际产量是计划产量的()%。
⑩()增加25%是16,16增加25%是()。
二、仔细推敲我能辨。(对的打“√”,错的打“×”)(1×5=5分)
①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②甲比乙多25%,则乙比甲少25%。()③6折就是60%。()④在10的后面添上百分号,它的大小不变.()⑤生产1个零件用4分钟,比原来缩短了1分钟,缩短20%.()
三、反复比较我能选。(把正确答案酌序号填在括号里)(2X5:10分)①一件商品先提价10%,再降价10%,现价与原价相比()A、不变 B、贵了 C、便宜了
②完成同一件工作,甲用5小时,乙用4小时,乙的工效比甲高()A、20% B、25% C.80% ③如果甲数的60%等于乙数的吾,那么()A、甲数>乙数 B、甲数<乙数 C、甲数=乙数
④刘叔叔买了6000元国家建设债券,定期三年,年利率2.8g%,刘叔叔计划把利息全部捐给希望工程,他能捐()元
A、173.4 B、416.16 C.520.2 ⑤甲、乙两个超市对同一种定价相同的饮料举行促销活动,甲商场买7瓶送l瓶,乙商场打八折。学校计划买一批饮料,应选()商场更便宜.A、甲 B、乙 C、甲或乙
四、想清方法我能算。(40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l-25%=
40×25%= 1÷20%= 10%-10= 10-10%= 27%+0.63= 100×24% = 36-0.6=
2、解方程。(6分)①x-60%X=4.8
②X+40%X= 0.1
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2分)
①25%x32+×68
②(1-20%)÷(×)
14893435 ③(+-
59565)×36
④(3.4+2)×20%÷10.8% 12
4、列综合式或方程计算。(8分)
①一个数的30%比它的詈少60,这个数是多少?
②一个数的20%加上60等于100,这个数是多少?
5、看图列式计算。(6分)
五、解决问题我能行。(5×5=25分)
l、一只足球原价120元,现打九折出售,现价多少元?
2、建一幢教学楼,投资35万元,比计划节约5万元,节约了百分之几?
3、某小学九月份用电1200千瓦时,比计划节约20%,计划用电多少千瓦时?
4、读一本故事书,已经读了60%,比未读的多48元,这本书有多少元?
《百分数的应用
(一)》教学设计
西安市曲江第一小学钟 娜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百分数应用
(一)》教学设计
西安市曲江第一小学 钟娜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实际问题中的“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会计算“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特征及解答方法。学习难点:
理解具体情境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找一找每道题中的单位“1” 2.看题说说算式,不算结果。
二、新知探索: 1.情境激趣。
多媒体课件展示水面结冰的视频,你看到了什么? 2.提出问题。
淘气看完视频十分好奇,准备了一杯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成了50立方厘米。提出一个关于百分数的问题。3.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4.汇报。
重点讲解图和算式每一步的含义。
(50—45)÷45
50÷45≈111.1%
=5÷45
111.1%-100%=11.1% ≈11.1% 5.激发矛盾。
冰的体积与水的体积增加约11.1%,就是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减少11.1%吗? 6.学生从不同角度讲解两句话的差异,明确找准单位“1”的重要性。7.小结。
三、巩固提高。1.我们班有男生33人,女生26人,男生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女生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学生独立解答,并讲解题目的含义)2.判断并说明理由。
如果甲数比乙数多25%,那么乙数就比甲数少25%。()3.选择。
四、回顾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或者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五、板书设计。
百 分 数 的 应 用
求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 就是求冰比水增加的体积占水体积的百分之几?
(50—45)÷45
50÷45≈111.1%
=5÷45
111.1%-100%=11.1%
≈11.1% 前段时间,我们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百分数的特征,并能解决简单的百分数的问题。今天,我们接着来探究——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分享一段有趣的视频,一起来看看!【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
二、探索新知:
1、情境激趣。
多媒体课件展示水面结冰的视频,引出情境图。
师:水在0℃会结成冰,通过观察,你发现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体积增加了。)师: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展示,体会生活中水结成冰的情景,激发学习的欲望,为数学信息的导入作为铺垫】。
2、提出问题:
师:请你根据刚才的信息,提出一个关于百分数的问题。
3、理解问题:
1> 师:同桌交流,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 提问:谁跟谁比?比的标准是谁?谁是单位“1”?增加了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4、画图分析:
1> 请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冰的体积与水的体积”的关系。2> 展示汇报。
3> 根据画图,再次理解“冰的体积与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
5、列式解答:
生独立列式解答,请两生分别上台展示结果。说说是如何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50—45)÷45
50÷45≈111.1%
=5÷45
111.1%-100%=11.1% ≈11.1%
【设计意图:结合线段图列出算式,说出表示的意思,目的是数形结合,帮助理解题意,理清思路。】
6、激发矛盾:
师:冰的体积与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11.1%,就是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减少11.1%吗? 生:不对。
师:请同学们画图、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矛盾的激发,引出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进一步理解解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
7、小结:
刚才我们解决的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
8、总结方法。
三、拓展提高:
师:用你刚才总结的方法,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出示课后练一练1)请生独立完成。
四、全课小结:
师: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生活中冰的体积与水的体积实际问题,你有哪些收获?应注意什么?
五、板书设计:
百 分 数 的 应 用
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
(50—45)÷45
50÷45≈111.1%
=5÷45
111.1%-100%=11.1% ≈11.1%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有21人,女生有23人。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孩子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发言,提出不同的看法,绝大多数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板快:
(一)、数与运算。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圆”。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三)、统计与概率。第五单元“统计”。
(四)、综合应用: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
(五)、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标(按照单元顺序)第一单元“圆”: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1.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五单元“统计”:
1.学生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3.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1.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综合应用:
即“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教材还安排了“看图找关系”的专题,使学生体会图能直观、清晰、简捷地刻画关系。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整理与复习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练习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四、教学措施:
1.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教学课时安排(按单元顺序)一单元圆:
17课时。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16课时 三单元图形的变化:
5课时 整理与复习
(一): 5课时 数学与体育:
3课时 四单元比的认识:
13课时 五单元统计:
6课时 整理与复习
(二): 3课时 生活中的数:
2课时 六单元观察物体:
5课时 看图找关系:
2课时 总复习:
10课时 机动时间:
1.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认识左右并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感知左右。
2.使学生经历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找一找等活动解决有关左右的生活实际问题, 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培养主动与同伴交流的意识, 获得成功的体验,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
(二) 重难点
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正确确定左右的方向。
难点:体验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三)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在活动中学习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左右, 因此教学时不用把认识《左右》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 而是将体验《左右》以及《左右》的应用作为本节的重点。通过教学证明这样的安排是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一年级儿童年龄比较小, 好奇, 好动。因此教学时笔者根据儿童的特点以游戏活动为主线, 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学生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找一找等活动感受体验《左右》。通过活动激发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而不是无目的的活动。通过实践, 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 而且能发展思维,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四、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转笔刀。
五、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 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小朋友们, 2009年11月13日那天你们加入了少先队, 成为了少先队队员, 你们向老师行个队礼好吗?
1. 感知左手和右手
师:看看举起的这只手, 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这只手, 是你的——左手?
师:小朋友, 用你的右手 (或左手) 可以做那些事?
师:小朋友知道吗?左右手要多锻炼, 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开发我们的右脑, 使你们的小脑袋变得更聪明。
2. 体验自身的左和右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 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看看我们的自身, 还有像这样“左右”一样好的朋友吗?
生: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腿、右腿……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好吗?
3. (游戏) 老师说口令同学们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 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 拍拍你的右肩。
设计意图:前几天一年级学生刚刚加入少先队, 成为光荣的小队员。通过生活实例举右手行队礼, 能很快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带入课堂。
4. 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有关左右的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左和右 (出示课题:左右) 。
(二) 组织活动, 探究新知
1. 摆一摆
同桌合作, 老师说口令, 同学们按老师的要求摆放文具。 (同桌合作。计算机演示摆放顺序: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转笔刀五样文具。)
师: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小刀。)
2. 数一数
师: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一数。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
师:为什么同一块橡皮, 排第几都不一样?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同样东西, 按左右不同方向去数, 顺序也就不同。)
设计意图:创设疑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说一说
师:尺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计算机演示印证:以尺子为标准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左边有铅笔和橡皮, 右边有文具盒和小刀。)
4.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星期天, 有位小朋友想去小明家玩, 他没到过小明家, 但他听说上楼左拐是小明家, 那么小明住在几号房呢?你们愿意帮助这位小朋友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们讨论后得出结论:7号。)
生:小明住在7号房, 因为7号房在小明的左边。
师:可见, 学会了左右, 可以帮助大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 体验“相对”, 验证“相对”
1. 师:现在老师想出个问题考考同学们, (教师举起右手和大家面对面站着) , 你们说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生:右手。
生:左手。 (学生意见分歧。)
师:两边各选一名代表辩论, 分别说出各自的理由。 (学生间产生辩论。)
2. 师:谁能想个办法来证实一下老师举的是不是右手?
生:老师转过身去。
师:现在我就按照同学们出的主意转过身去, 看一看老师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呢? (验证结论:右手。)
师:为什么呢? (让学生说说原因。)
师:对, 因为我和同学们是面对面地站着, 也就是说我和你们的方向是相对的, 所以举的右手就会和你们刚好相反。 (教师再次举起右手。)
设计意图:先出现疑惑, 产生矛盾。通过学生辩论、表演验证, 解决矛盾, 从而得出结论, 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 生活中的“左右”
1. (游戏:
上下楼梯靠右行) 实践活动 (课本第61页第5题) 利用课件出示图, 指导学生认真看图。
师: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学生争执不下。)
师:下面, 我们来体会一下, (把教室中间走道当楼梯, 女同学从后往前是上楼梯, 男同学从前往后是下楼梯, 老师有个要求, 每个人举着右手走。 (女同学上楼后又顺势下楼, 男同学下楼后又顺势上楼) 体会一下你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2. 师小结:
方向不同, 判断时应把自己当做走路的人。我们不仅在上下楼时, 而且平时在马路上行走时, 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边走, 按次序走, 以免发生事故。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联, 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左右。) 你知道了什么?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什么? (靠右走, 遵守交通规则, 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六、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5页例3及相应练习。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学习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和算法,为教学例
4、例5的小数乘分数等分数乘法做准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本课时是第1小节分数乘法计算的第二个层次的教学,学习分数乘分数,应该让学生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去理解和学习。学情分析
学生记住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但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比较困难。另外学生容易把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混淆,所以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区分。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2.经历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通过观察、猜测、验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运用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的思想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计算
2521×2 ×4 4× 21× 36572.列式计算。
2是多少? 33(2).20的是多少?
5(1).15个 1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既是对分数乘整数意义与方法的回顾,也是对本节课分数乘分数的一个铺垫。】 二.问题提出
1.出示情境图。(从题中得到信息)李伯伯家有一块113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种玉米的面积占。255情景问题:(1).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解决第一问:列式并说一说列式依据
(依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板书:11× 52揭示课题:分数乘分数(板书)
3.关于分数乘分数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问题提出:怎样计算分数乘分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来提出本节课的研究重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三.问题解决
1.初识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1).大胆猜测
1121×=?(可能是、„„)52710(2).操作验证:(小组合作根据操作要求完成)预设:
(3).汇报交流
11111×==(公顷)(板书)5225102.再识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和
31×。52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列式
(2).小组合作验证
(3).汇报交流(师做补充)
31313×==(公顷)(板书)522510预设:
3.归纳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1).讨论:观察这两组算式,小组内说一说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2).小结:分数乘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设计意图:猜想——验证——抽象概括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方式,在本节课的设置上先提供了探索的范例,再让学生提出猜想,最后通过猜想、验证形成共识,得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理解算理,使学生既获得了探索的体验,又掌握了基础知识。】 4.教学例4 小结: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四.问题延伸 1.看图计算。
2.计算
135542× × × 4786953.先判断,再改正。
11112131①×= ②×= ③×3= 33325644
14.一面墙的面积是20㎡,已经刷完了整面墙的。已经刷完的面积是多少平方
3米?
五.回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我们是怎样得出这些结论的?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分数乘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求112公顷的5是多少?
12×15=1125=110(公顷)求12公顷的35是多少?
百分数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2.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投影出示)
1.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
81米。10081。100(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引导学生说出:8181米表示0.81米,是一具体的数量;表示把长度平均分成100份,100100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关系。)
2.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圈出其中的数字,初步感知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新知探究
(一)教师讲解……像98%、60%、65%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二)自学探究
1.教师课件出示自学提纲:(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3)会读、写百分数。
教师巡回视察,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以有目的的讲评。小组内解决疑难问题。2.全部逐步汇报。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2)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3)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教师写出一个百分数让个别学生读出。
(4)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教师出示数个读作让学生写出如: 百分之九十 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 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 写作:108.5%。
(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3.同桌互说、互写百分数。
三、当堂测评(课件出示)1.写出下面的百分数
百分之四十 百分之二十四点七 百分之一百二十 2.读一读下面百分数
35% 74.8% 56.03% 102.3% 98% 66.8% 3.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2% 15% 120% 98% 100% 0.0001%(1)今天上课,积极举手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2)小汽车的速度是卡车速度的()。
(3)只要同学们认真听讲,这个单元的及格率一定会达到()。(4)大海捞针的可能性是()。(5)我校学生的近视率高于()。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看,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小组内讲评、订正。
(六)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空2分,共44分)
1.两个数(),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2.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比的前项相当于
除法中的,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
3.比值是(),它可以用()表示,也用()表示。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8厘米,宽是6厘米,长与宽的比是();宽与长的比是(),比值()。
5.某班有男生26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比值是();
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6.()﹕16=0.75=()﹪=()÷8=18﹕()
7.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1﹕2,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8.甲数是乙数的3倍,乙数与甲数的比是(),比值是()。
二、判断题。(8分)
1.比与除法、分数的意义相同。()2.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3.比的前项和后项可以是任意数。()4.若a、b两数的和是48,a﹕b=1﹕7,则a=6,b=42。()
三、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12分)
65﹕523.5﹕2.5四、化简比。(12分)
48﹕960.8﹕0.7
五、解决问题。(24分)
1.某学校共有教师132人,其中男教师与女教师的比是5﹕6。该学校男教师和女教师各有多少人?
2.一个长方形的棱长之和是96厘米,长、宽、高的比是5﹕4﹕3,它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教 学 内 容:
图形的变换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教具、学具准备: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4张大小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硬纸)、一副七巧板
难点:
1、在于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轴对称是图形变换的一种方法。
2、学生对于旋转的度数的把握。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下面请同学们用一个三角形在方格纸上边摆边说,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学生在自己的方格纸上操作交流,然后请几位学生展示。
师:同学们我们在分析图形的变换时,不仅要说出它的平移或旋转情况,还要说清楚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变换过程。
师:同学们的交流很好,下面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合作,用两个三角形自己设计一个图形,然后进行变换,并说一说它的变换过程。(学生进行自己的设计与操作,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下面请几个同学上来演示他们设计的图形,并说一说它是怎样变换图形的。如果是经过旋转组成的图案,每旋转一次,都应说一说是什么图形绕者哪一点旋转的?
二、尝试练习: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下图,边观察边思考,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三角形,分别给四个三角形标上A、B、C、D,自己摆一摆,移一移,转一转,进行图形的变换,然后按照下面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与同桌同学进行交流。
(1)四个三角形A、B、C、D如何变换得到“风车”图形?(2)“风车”图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长方形?(3)长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正方形?(4)正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回到最初的图形? 学生自己操作,同桌交流图形变换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让同学们说出各自不同的方法,只要方法正确,老师应给予肯定。
三、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图形的变换)。刚才你们都用了哪些学具来摆图形呢?(三角形)。刚才同学们只用了2个或4个三角形来摆图形,变换出来的图形不多而且较简单。你们想不想变换出更多更美的图形呢?(想)。下面,先请你们观察老师变换的这个图形。(师出示图)
师: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再说一说左图的七巧板是如何平移或旋转 得到右图的。
学生操作并回答变换过程。
师:下面请拿出你们喜欢的七巧板,4人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变一变,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变换的图形最多最美。记住,哪个同学变换好一个图形,就与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变换图形的。
学生分4人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用七巧板变换图形,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下课的时间到了,有许多同学没来得及把自己想好的图形变换出来,没关系,回去后,我们还可以继续摆,继续变,继续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总结出旋转的要求:方向、绕某一点旋转、旋转的度数)
五、板书设计:
图形A————————————图形B(平移、旋转、轴对称)平移:方向,移动数量
工作人员写出一个201位的大数,让求这个数的23次方根。运算结果,沙贡塔娜只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而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必须输入两万条指令,再进行计算,花费的时间比沙贡塔娜要多得多。
这一奇闻,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沙贡塔娜被称为“数学魔术家”。
统计的产生 统计实践活动先于统计学的产生。从历史上看,统计实践活动自人类社会初期,即还没有文字的原始社会起就有了。最初的统计,是社会统计,即只是反映社会基本情况的简单的计数工作。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国家为了对内统治和对外战争的需要,进行征兵、征税,开始了人口、土地和财产的统计。
统计图的选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信息。
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难点:运用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前一课认识了扇形统计图,谁能说出它特点? 指名回答。那么这一节课就学习在什么情况下要用什么样的统计图。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我国从第23届奥运会开始获得金牌,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情况统计表。
2.让学生说一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信息。
3.用投影仪出示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4.分别提出教材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们交流。
5.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明显的看出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更明显的看出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扇形统计图能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三、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种统计图的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评议。教师评价。
四、练一练。
在小组内交流课本第60页第2题中的三种情况分别用哪种统计图合适?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实践活动。
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各种统计图,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周测培优卷7 数据处理的能力检测卷 一、我会填。(每空2分,共28分)1.扇形统计图是利用圆和()表示()和()之间的关系。
2.如图,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总体,那么()扇形表示总体的33.3%,()扇形表示总体的50%,剩下的C扇形表示总体的()。
3.校园里有杨树、柳树和槐树三种树,其中杨树有60棵,占总数的30%,柳树有100棵,占总数的()%。如果画扇形统计图,那么槐树部分占圆面积的()%。
4.下图是六(1)班同学最喜欢喝的饮料情况统计图。
(1)最喜欢喝各种饮料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之和应该是()%。
(2)最喜欢喝()的人数最多,占全班总人数的()%。
(3)如果全班有40人,那么最喜欢喝奶茶的有()人,最喜欢喝可乐的有()人。
(4)如果最喜欢喝可乐的有9人,那么全班有()人。
二、我会辨。(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6分)1.任何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的总和都是100%。
()2.股市通常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某些数据的变化情况。
()3.下图是六年级同学各属相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百分比的统计图。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6分)1.要统计去福利院的各年龄段人数分别是多少,应选用()统计图。
A.折线B.条形C.扇形 2.下图是对一份杂志(共208页)各版块的统计结果,体育版约占()页。
A.18 B.9 C.30 3.六(2)班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统计表如下:
等级 优秀 良好 达标 未达标 人数 20 10 5 5 下面的图()能表示六(2)班这次数学测验的统计结果。
四、我会统计。(每题15分,共60分)1.空气的主要成分体积含量各占总体积的百分比情况如下图。500升空气中含氧气多少升? 2.下图是某班学生上学的三种方式的调查情况。
(1)该班有多少名学生?(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下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记录了明明家上个月的费用支出情况。
请根据扇形统计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项目 占总支出的百分比 支出/元 合计 —— 1500 水电费、通信费、电视费 375 伙食费 35% 其他费用 4.下面是六(2)班男生的身高记录情况。(单位:cm)132 128 145 137 141 130 129 151 149 130 136 148 133 154 142 133 156 142 139 140 144 143 145 142(1)将上面的数据整理在下表中。
(2)将上面整理的结果表示在下图中。
(3)根据上图完成下面各题。
①()身高段的男生人数最多,()身高段的男生人数最少。
②身高在130~139 cm的男生人数约占全班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③六一儿童节时,老师要挑10名男生去仪仗队,应怎样挑选呢? 答案 一、1.扇形 总数量 各部分数量 2.A B 16.7% 3.50 20 4.(1)100(2)绿茶 30(3)8 6(4)60 二、1.√ 2.√ 3.× 三、1.B 2.C 3.C 四、1.500×21%=105(升)答:500升空气中含氧气105升。
2.(1)25÷50%=50(名)答:该班有50名学生。
(2)3.项目 占总支出的百分比 支出/元 合计 —— 1500 水电费、通信费、电视费 25% 375 伙食费 35% 525 其他费用 40% 600 【点拨】从扇形统计图看出,水电费、通信费、电视费占总支出的25%。
4.(1)(2)(3)①140~149 cm 129 cm及以下 ②8÷24≈33.3% 答:身高在130~139 cm的男生人数约占全班男生人数的33.3%。
③应挑选140~149 cm身高段的男生。
大数学家苏步青 苏步青是著名的数学家,他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上初三时,来了一位数学老师。他讲:“当今世界,世界列强都想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的危险迫在眉睫。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17岁,苏步青赴日留学。日本一个大学他去当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面对困境,他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心甘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第五单元跟踪检测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2分)1.常用的统计图有()、()和()。
2.工厂要制订2018年产值计划,参照前几年的产值及市场销售情况,应绘制()统计图;
要反映儿童食品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最好选用()统计图;
学校绘图统计各年级人数,应绘制()统计图。
3.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还能表示数量的()情况。
4.东街小学学生书屋共有3600册图书,各类图书情况统计如右图。
(1)其他类图书占图书总数的()%。
(2)()类图书最多,占图书总数的()%。
(3)文艺类图书有()册。
5.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如果用1 cm长的直条表示30人,那么应该用()cm长的直条表示150人。
6.六年级有学生80人,学生参加各兴趣小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如右图所示。根据该图算出,美术组有()人,歌咏组有()人,书法组有()人。
7.下面是航模小组制作的甲、乙两架飞机在一次飞行中的时间和高度的记录。
(1)乙飞机飞行了()秒,比甲飞机少飞行了()秒。
(2)起飞后第()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2 m,起飞后第()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
(3)起飞后第15秒至第20秒,甲飞机的飞行状态是(),乙飞机的飞行状态是()。
二、辨一辨。(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2分)1.条形统计图能明显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为了清楚地展示某品牌电视全年的销售情况的变化趋势,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
()3.从扇形统计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4.要表示出全校每个年级的学生人数,制成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5.折线统计图有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6.描述我国五大名山主峰的海拔,绘制扇形统计图较好。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2分)1.要清楚地反映笑笑1~10岁的体重增长情况,应选择()。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D.以上三种都可以 2.下面的信息资料中,最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是()。
A.某学校各学科教师人数情况 B.各种消费情况与家庭总收入的关系 C.某地2018年每月平均气温增减变化情况 3.要反映合肥、安庆、黄山、淮南四个城市2018年11月份的降水量的多少,选用()最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以上三种都可以 4.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用()统计图能表示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情况。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D.以上三种都可以 5.在一个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如下图所示),用下面统计图中的()能准确地表示各种花的面积关系。
6.如图所示是六(3)班50名同学为失学儿童捐款的条形统计图。那么该班同学捐款的总数为()。
A.75元 B.570元 C.750元 D.870元 四、走进生活,我会统计。(第1题10分,第2题12分,第3、4题每题16分,共54分)1.下面是根据某品牌皮鞋专卖店2018年四个季度销售量情况绘制的两幅统计图。
(1)请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把扇形统计图填完整。
(2)如果该品牌皮鞋专卖店要通过预测2019年的销售量来准备订货,那么应该参照()统计图。
(3)该品牌皮鞋专卖店第四季度的销售量大约比第三季度增长()。(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2.某学校对喜欢运动的男、女生各50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每人只选一种项目)项目 乒乓球 足球 跑步 游泳 跳绳 男生/人 2 4 6 15 23 女生/人 19 5 10 5 11(1)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喜欢哪个项目的男生人数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人数最少? 3.下表是小刚和小强一~六年级各学期的期末数学测试成绩。(单位:分)学期 一上 一下 二上 二下 三上 三下 四上 四下 五上 五下 六上 六下 小刚 80 82 85 85 90 92 93 94 96 95 97 100 小强 80 85 89 90 91 92 93 95 96 97 98 100(1)根据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
(2)对比统计图中小刚和小强一~六年级各学期的期末数学测试成绩,你都知道了什么? 4.下表是通过对吸烟人群与不吸烟人群的调查得来的数据。
吸烟人群与不吸烟人群几种疾病发病率统计表 疾病类型 胃病 肺病 肝病 皮肤病近视 吸烟人群的发病率 24% 12% 12% 20% 25% 不吸烟人群的发病率 16% 6% 8% 20% 25%(1)根据上表,完成条形统计图。
(2)从图中可以看出,吸烟对()、()没有明显影响,吸烟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
(3)根据这个调查,你有什么想法? 答案 一、1.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2.折线 扇形 条形 3.多少 增减变化 4.(1)10(2)社会科学 45(3)648 【点拨】3600×18%=648(册)。
5.5 6.24 32 4 7.(1)35 5(2)5 30(3)向上飞行 平稳飞行 二、1.× 2.√ 3.√ 4.√ 5.√ 6.× 三、1.B 2.A 3.A 4.C 5.C 6.D 四、1.(1)(2)折线(3)16.7% 2.(1)(2)喜欢跳绳的男生人数最多,喜欢足球的人数最少。
3.(1)(2)知道了在二下时小强的数学测试成绩比小刚的高5分。(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4.(1)(2)皮肤 视力 胃病 肺病 肝病(3)珍爱生命,远离香烟。(答案不唯一)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2分,共30分)1.如图是南湖小学六(2)班图书角三种图书所占百分比的统计图。
(1)这是()统计图,它表示的是()。
(2)这个圆代表的是(),科技书占()%。
(3)已知三种图书一共有360册,那么连环画有()册,故事书有()册,科技书有()册。
2.下面是六(1)班同学英语口语测试成绩统计表和统计图,请将它们补充完整。
六(1)班英语口语测试成绩统计表 等级 优 良 及格 不及格 人数 18 16 3.下图是医生给某病人测量体温的统计图。
(1)医生每隔()时给病人测量一次体温。
(2)4月8日0时,病人的体温是()℃。
(3)图中的虚线代表()。
(4)你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位病人的病情()。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空2分,共12分)1.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1)表示男生、女生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绘制()统计图合适。
(2)统计实验小学各学科教师人数情况,绘制()统计图合适。
(3)为了表示某地上半年每月的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绘制()统计图合适。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2.如图,六(1)班数学测试成绩优秀的人数和六(2)班数学测试成绩优秀的人数相比,()。
A.同样多 B.六(1)班多 C.六(2)班多 D.无法确定哪个班多 3.右图表示的是六(1)班和六(2)班男、女生人数的情况。如果每个班都有48人,那么六(1)班的男生比六(2)班的男生多()人。
A.16 B.10 C.8 4.在一个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如图所示),()能准确地表示各种花的占地面积。
三、动手操作。(10分)下图是电脑城2018年1~5月份甲、乙两种品牌电脑销售情况统计图。
电脑城2018年1~5月份甲、乙两种品牌电脑销售情况统计图 根据条形统计图绘制折线统计图。
电脑城2018年1~5月份甲、乙两种品牌电脑销售情况折线统计图 四、解决问题。(3题20分,其余每题14分,共48分)1.下图是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1)从这个扇形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2)如果六(1)班有60人,分别计算出最喜欢打乒乓球、踢足球和跳绳的人数。
2.下面是六年级部分同学参加听写大赛的成绩。(单位:分)100 88 95 54 89 78 85 77 99 96 76 87 90 69 92 84 94 78 79 64 75 85 97 100 58 66 75 86 88 89 95 93 69 65 78 87 100 97 86 96(1)完成下表。
分数段/分 100 90~99 80~89 70~79 60~69 60以下 合计 人数(2)如果把满分定为特等奖,90~99分定为一等奖,80~89分定为二等奖,那么获得这三类奖的各有多少人?获奖率是多少? 3.下面是六(1)、六(2)班安全知识竞赛成绩表。(单位:分)分段整理数据并制成条形统计图。
分数段/分 60以下 60~69 70~79 80~89 90~100 六(1)班人数 六(2)班人数 答案 一、1.(1)扇形 各种图书占图书总本数的百分之几(2)图书总本数 45(3)90 108 162 2.及格:4 不及格:2 优:45 良:40 3.(1)6(2)39.2(3)正常体温(4)在好转(答案不唯一)二、1.(1)C(2)A(3)B 2.D 3.C 4.C 三、四、1.(1)六(1)班最喜欢打乒乓球的人数最多。(答案不唯一)(2)打乒乓球:60×30%=18(人)踢足球:60×20%=12(人)跳绳:60×15%=9(人)2.(1)3 11 11 8 5 2 40(2)特等奖:3人;
一等奖:11人;
二等奖:11人。
(3+11+11)÷40=62.5% 3.3 8 10 11 8 5 6 9 10 10 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能力目标:
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渗透健康饮食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准备:各种扇形统计图、课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谁知道我们以前学过哪些统计图?并且说出它们的特点? 那么,我们今天学习新的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二、教学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用投影仪出示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统计表。
2.先让学生通过计算独立填上表中的数据。
3.独立制作条形统计图。
4.出示扇形统计图。
5.组织学生交流两种统计图,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6.全班交流。
7.教师小结: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到哪个量多,哪个量少。而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三、说一说。
用投影仪出示四幅扇形统计图,先让学生每幅图中各百分数的意义。再让学生说一说每幅统计图获得信息。
四、试一试。
1.出示课本58页练一练第1、2题。
2.交流这两个题中出现的统计图的含义。
3.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各占整体的百分之几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身高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淘气身高和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力目标: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做出合理推测,体会数据的作用。
情感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带给人们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作出合理分析和推测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并能作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昨天老师要求同学们收集自己一到六年级每个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的身高数据,请大家拿出自己收集的数据,与同学交流。
2.指名交流后,提问:你是怎样收集这些数据的? 3.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身高的变化”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要把几年的身高数据都展示出来,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为什么? 2.提问:能看图说一说自己这几年身高变化的特点吗? 3.提出要求:学生各自按要求完成统计图。
4.展示学生作品,提问:图中哪条折线表示的是你的身高变化情况?为了让别人看清楚,应该怎么做? 5.分析数据。
6.预测:你能估计自己三年后的身高吗? 7.讨论: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你觉得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三、深化巩固 做课本65页第2题。
四、课堂小结 1.学生分组对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地整理,并进行记录。
2.把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根据学到的知识,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并与同学交流。
五、课堂延伸 教师梳理学到的知识。
身高的情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其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
能力目标:在互相合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情感目标:理解统计的实际意义,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思想,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经历统计的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问题策略的比较与选择。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收集数据,导入新课 1.同学们,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我们穿什么(校服)。
像我们参加比较重要的会议或者活动时都要穿校服,它是我们学校学生的一个重要标志。
2.今年学校计划为淘气的班级添置一套新校服,做校服需要收集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板书。
二、合作探究,分段整理 1.从记录单上,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观察记录单,说发现的信息。
2.凌乱无序的数据不方便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所以要讲数据进行整理。
3.服装厂按身高5cm一段确定服装型号,我们一起来整理吧。(板书:分段整理)三、制统计图,分析数据 1.根据身高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2.提问:从这张表上可以知道什么 3.回顾,刚才都干了哪些工作,经历了哪几个流程? 4.找生活中的例子,举例说明它们也用到了“数据的分段整理” 四、综合运用,深化新知。
练习调查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记录并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并讨论对定制校服有哪些建议。
五、小结 学生总结课堂上的收获。
一、填空。(19分)
1、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4厘米,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2.在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所有的半径都(),直径是半径的()。
3.圆的直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就扩大()倍,它的面积就扩大()倍。
4.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
5.在一个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为()分米,半径为()分米,周长为()分米,面积为()平方分米。
6.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于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宽相当于圆的()。
7.一个半圆形的花坛周长是30.84米,这个半圆形花坛的面积是()。
二、判断。(6分)
1.一个圆的周长是它半径的2π倍。()
2.一个圆的直径,就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3.半圆的周长是与它等半径圆周长的一半。()
4.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直径。()
5.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6.一个圆的直径等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那么正方形面积小于圆的面积。()
三、选择。(7分)
1.一个圆的半径乘以π等于这个圆()。
(1)周长的一半(3)半圆的周长
2.在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1)28.26(2)19.625(3)12.56
3.一个圆的半径1分米,它的半圆周长是________分米。()
(1)3.14(2)4.14(3)5.14
4.一个圆的直径扩大6倍,它的面积就()
(1)扩大6倍(2)扩大36倍(3)扩大12倍
5.下面三幅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较,________的面积大。()
(1)图(1)大(2)图(2)大(3)图(3)大(4)同样大
6.如图,已知正方形面积是16平方分米,图中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
()
(1)12.56(2)6.28(3)15.7
7.一个挂钟的时针长2.5厘米,一昼夜这根时针的尖端走了()
A.15.7厘米 B.31.4厘米 C.78.5厘米
四、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8分)
五、动手操作(11分)
1、画出一个周长9.42厘米的圆,并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直径。(7分)
2、画下面图形的对称轴。(能画几条,就画几条)(7分)
六、解决问题(共46分,1题10分,其余题每题6分)
1、求出下面两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厘米)
2、通过一座桥,直径是1.2米的车轮需转500圈,这座桥长多少米?
3、一个圆形的桌面,直径为80厘米,现在要在桌面上安放一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求这个桌面玻璃的面积?如果玻璃每平方米价格为100元,这个玻璃要花多少钱?
4、有大、小两个圆,小圆周长是37.68米,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2倍,大圆的面积是多少?
5、在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形花坛外,围绕一周修一条1米宽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在一个长9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中,剪下一个最大的圆,纸片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7、一只大钟,它的时针长40厘米。当从中午12时到下午3时,这根时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19分)
1、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4厘米,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8)厘米,周长是(25.12)厘米,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
思路: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2就是直径,直径×3.14就是周长8×3.14,半径的平方×3.14就是面积42×3.14
2.在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
3.圆的直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就扩大(3)倍,它的面积就扩大(9)倍。
思路:周长扩大的倍数和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相同,面积扩大的倍数是半径、直径扩大倍数的平方倍。也可以通过举例找它们之间的关系。
4.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思路:记住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而等边三角形才有3条。
5.在一个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为(4)分米,半径为(2)分米,周长为(12.56)分米,面积为(12.56)平方分米。
思路: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2是半径,然后再求周长和面积。
6.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于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7.一个半圆形的花坛周长是30.84米,这个半圆形花坛的面积是(56.52m2)。
思路:要求圆的面积必须求出圆的半径,根据半圆的周长=πr+2r,列出方程3.14r+2r=30.84,解方程求出半径=6m,3.14×62÷2=56.52m2,部分同学没有÷2或者没写单位。
二、判断。(6分)
1.一个圆的周长是它半径的2π倍。(√)
2.一个圆的直径,就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思路:应该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3.半圆的周长是与它等半径圆周长的一半。(×)
思路:半圆的周长应该是与它等半径圆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4.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直径。(×)
思路:必须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
5.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思路:周长和面积意义不同,单位也不同。
6.一个圆的直径等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那么正方形面积小于圆的面积。()
思路:直径和边长相等时,圆画在正方形的里面,所以正方形面积大于圆的面积。
三、选择。(7分)
1.一个圆的半径乘以π等于这个圆(1)。
(1)周长的一半(3)半圆的周长
思路:πr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2.在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3)
(1)28.26(2)19.625(3)12.56
思路:宽就是圆的直径。3.14×(4÷2)2
3.一个圆的半径1分米,它的半圆周长是________分米。(3)
(1)3.14(2)4.14(3)5.14
思路:半圆的周长=πr+2r,3.14×1+2×1=5.14
4.一个圆的直径扩大6倍,它的面积就(2)
(1)扩大6倍(2)扩大36倍(3)扩大12倍 思路:同填空题第三小题。
5.下面三幅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较,________的面积大。(4)
(1)图(1)大(2)图(2)大(3)图(3)大(4)同样大
思路:阴影部分的面积都可以看成正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
6.如图,已知正方形面积是16平方分米,图中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
(1)
(1)12.56(2)6.28(3)15.7
思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是16可知边长应为4分米也就是直径是4分米,然后再求面积
7.一个挂钟的时针长2.5厘米,一昼夜这根时针的尖端走了(B)
A.15.7厘米 B.31.4厘米 C.78.5厘米
思路:时针的长度是半径,知道半径求周长,一昼夜走两圈,也就是周长×2
四、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8分)
(1)思路:用正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四个空白的扇形可以拼成一个圆)列式:10×10-3.14×(10÷2)2=21.5
(2)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看成两个圆的面积3.14×(4÷2)2×2=25.12
五、动手操作(11分)
1、画出一个周长9.42厘米的圆,并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直径。(7分)
思路:根据9.42÷3.14÷2=1.5可知应该画一个半径为1.5cm的圆。,再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2、画下面图形的对称轴。(能画几条,就画几条)(7分)
(1)思路:3条应该通过圆心和另外两个圆的交叉部分,假如把三个圆心连起来就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实际上也就是给这个等边三角形画对称轴。
(2)思路:有4条,实际上就是给正方形画对称轴。
六、解决问题(共46分,1题10分,其余题每题6分)
1、求出下面两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厘米)
(1)思路:周长:3.14×12=37.68 面积:3.14×(12÷2)2=113.04
(2)思路:周长:分成两部分:圆周长的一半5×2×3.14÷2=15.7和一个正方形5×4=20,15.7+20=35.7。面积:分成两部分:半圆的面积3.14×52÷2=39.25和一个正方形5×5=25,然后39.25+25=64.25
2、通过一座桥,直径是1.2米的车轮需转500圈,这座桥长多少米?
思路:3.14×1.2×500(结果1884)
3、一个圆形的桌面,直径为80厘米,现在要在桌面上安放一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求这个桌面玻璃的面积?如果玻璃每平方米价格为100元,这个玻璃要花多少钱?
思路:注意单位换算和402=40×40=1600不等于160。80÷2=40,3.14×402=3.14×1600=5024cm2,5024cm2=0.5024m2,0.5024×100=50.24元
4、有大、小两个圆,小圆周长是37.68米,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2倍,大圆的面积是多少?
思路:37.68÷3.14等于小圆的直径,再×2是大圆的直径,再÷2是大圆的半径,3.14×122=452.16
5、在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形花坛外,围绕一周修一条1米宽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2思路:这道题求销路的面积就是求圆环的面积3.14×(3+1)-3.14×3
6、在一个长9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中,剪下一个最大的圆,纸片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思路:最大的圆的直径应该是长方形的宽,然后用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
7、一只大钟,它的时针长40厘米。当从中午12时到下午3时,这根时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应用题】推荐阅读:
北师大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训练12-06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书法教学设计05-26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07-02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总结11-21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06-03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07-05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 过河教学教案10-03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买文具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