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中考备考复习指南

2024-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6年中考备考复习指南

16年中考备考复习指南 篇1

一、全方位关注中考

3月底之前,我们一直在讲新课,更多的是关注新知识的传授和探究,进入四月我们就应该把精力转移到中考上来,从教师备课、上课,到学生学习都从中考角度出发,备课不仅备知识,还要备学生。背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我们的安排是这样的:4月中旬实验考试结束后全面转入复习,到5月19日全面冲刺首批考试,这一段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穿插双基小训练和化学用语大比拼。5月22号到6月22号备战二批,以说明检测为依据,查漏补缺为主。

1、据河南中考常见题型及学生平时的答题情况设计综合专题复习:1气体的制取、收集、净化、2化学用语专题、3金属与酸和盐的反应专题、4溶解度专题、5溶液pH值的确定,6中和反应专题,7氢氧化钠变质问题,8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问题、9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分析、10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11元素守恒思想的应用,12物质构成的奥秘、13物质的鉴别、推断,14化学图象专题,15技巧性计算,16实验专题,专题复习针对性强,即复习课本双基,又能直接针对考试试题,这16个专题基本上将1到11单元的知识点包括在内,在讲专项题型的时候,穿插着做一些模拟题,比如我们每周的周考。一来让学生经常摸摸自己的底,促使他们产生紧迫感,另一方面能自觉的查缺补漏,对专题中没有复习到的知识点也能做到有效补充。但要把握好密度,并做好适当的评价。特别是对高频考点,要熟悉出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

21.“粗盐提纯”指除去NaCl中的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除去三种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请回答:

①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②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③以上方案还需完善,请说明原因并加以补充。

22.NaOH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向长期敞口放置的NaOH 溶液中滴加盐酸时,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请解释其原因。(2)向足量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可能只有Na2CO3,也可能还有NaOH,请设计实验检验溶质的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提示:Na2CO3溶液呈碱性)

2、查漏补缺,找准问题 首批考试后,复习以说明检测为主,⑴老师要认真分析明确考试的内容与要求,比较与去年的异同点,做到心中有数⑵充分挖掘每一道例题、习题、变化的题的内涵和外延,同时研究学生哪些题不会做——寻找知识盲区。

1.如何寻找学生的知识盲区?

⑴通过抽样批改学生的周测试卷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盲区。具体做法:每天抽取化学成绩优秀、中等和一般的学生试卷各10分,仔细研究他们的答题情况,发现个性和共性问题。

⑵通过学生找老师问问题时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知识缺陷。⑶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设置一些问题来提问学生,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获取相关信息。

重视知识点的缺陷,突出“补 1.学生自查自“补”

指导学生做题过程中,发现遗漏,及时回归课本。自己无法突破的鼓励学生主动求助老师和同学来弥补自己的薄弱知识。2.教师设计小专题进“补”

发现学生同类缺陷,开设专题,随时针对击破

二、关注两种课型:专题复习课和讲评课

专题复习课要讲清讲透,弄清本专题的来龙去脉,在试卷中发现讲了N遍的内容,学生依然重复犯错,原因何在?归根到底是“错误思维”在作祟,说到底学生还是没有弄懂这个知识点,我们后来反思可能是我们的课堂出了问题:课堂上老师讲的多,学生说的少,后来我们改变思路,课堂上学生讲,老师听。学生讲什么

1.涉及到哪些基本知识?2.用到了哪些解题方法?3.解题模式通常是什么?4.有哪些关键词?5.经典陷阱是什么?6.出题人的意图是什么……

后来我们由课上延伸到课下,学生问老师问题时也让他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慢慢就发现学生的审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所以看学生详细解题过程和倾听学生分析思路是发现和解决学生错误思维最好的方式。讲评课一定要高效,一张试卷要高效讲评,老师课前一定要做足功课,一定要做好数据分析,学生会的不再讲,个别学生不会的不在课堂上讲,学生能说的老师尽量不说,能在课下完成的尽量不在课上做,一定不要越俎代庖,一节课能解决一个或两个共性问题就是高效,一旦讲题,一定要讲透,不要就题讲题:首先把本题讲清楚;二是一定要展开讲、三是相关的变式训练要跟上。

三、对学生的几点要求: 1.对化学方程式常抓不懈。方程式作答案的一定要拿到分数

2.答题一定要不规范(错别字、符号的大小写、答题格式、语言描述或者缺少关键词如过量等等)而扣分 3.高起点,低落点的题不能被迷惑

题目看起来很新颖,要求高,但解决问题所用得到的却是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实验技能 4.关注答题顺序,不留空白

16年中考备考复习指南 篇2

一、研读“考试说明”, 把握中考方向

“考试说明”包括考试目标与要求、命题范围和内容、考试范围、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等。教师在复习时首先要研读考试目标与要求, 要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 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 提高学生对本学科所学基本观点、基本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复习中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 关心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再次, 思想品德教师还要掌握中考思想品德学科的答题方式、考试时间、分数比例等基本常识, 思想品德学科中考采用全开卷笔答考试方式, 思想品德科与历史科合场分卷, 思想品德科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试卷内容比例为“成长中的我”约占20%, “我与他人的关系”约占20%,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约占50%, “国内外时事”约占10%。题型分值比例:单项选择题约占48%, 简答题约占10%, 辨析题约占12%, 材料分析题约占30%。在2015年备考中教师还需关注中考要求的变化, 时事方面要关注国际、国内和省内十大新闻等热点问题, 如两会热点、习近平主席出访、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年度先进、感动人物、学生生活学习交往中的热点问题等。

二、树立课标意识, 准确把握考点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和确定考试说明的重要依据, 也是海南省近年来的中考命题的依据。中考的考点不会超出课标的目标要求, 指向性非常明确。所以, 每位教师在复习中都要做到心中有“标”, 心中有尺。

首先, 教师要用心研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对每一模块都要熟记心中。在复习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标总要求, 以课标引领思想品德课的复习。在此基础上, 指导学生对现有教材知识进行合理整合。复习一般进行三轮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一轮复习要做好基础过关, 把课标中模块一、模块二、模块三的内容与初中三年的教材相对应, 帮助学生将课标与知识点对应, 进行梳理归类, 突出复习重点, 构建知识网络。课标中对应的考点应重点复习, 课标中没有的考点不再作为复习重点。例如“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内容“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 磨砺意志, 陶冶情操, 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要与教材“磨砺意志, 学会坚强”相对应, 复习时有针对性加强知识点和考点的复习, 有的放矢, 避免复习时“胡子眉毛一把抓”。

其次, 以课标中每一模块中的知识要点为依据编印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等, 让学生进行习题训练, 精讲精练, 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例:第一模块中“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可设计相应的习题。例:选择题:我国制定了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两部法律是:A.义务教育法、民法通则B.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义务教育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三、制定复习计划, 提高解题能力

1. 制订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知识。九年级内容在中考中占的比重较大, 第一轮先复习九年级内容, 以每课为一个复习模块;七、八年级以单元为一个复习模块。可采取的措施:注重基础知识, 要求学生熟悉课本中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 先概念后原理, 学会整理知识, 构建知识网络。教师主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 梳理线索, 这一轮需进行适当的训练, 在训练中发现问题, 不留知识疑点, 达到“准、全、牢、熟”。每年中考试题几乎都是“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 因此, 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复习。首先将课标要求的知识点结合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 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理解、运用, 并使其系统化。复习中不仅要注意避免知识的简单重复, 注意抓住主要知识点, 突出复习基础知识, 还要注重知识的系统化。其次编印学案, 学案包括课标内容、自主学习、构建知识网络、复习重点、考点分类、命题方向、中考真题演练等。复习时要注意复习课件的制作, 扎扎实实让学生过好基础关。

第二轮复习:热点、重点知识。结合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时事热点及发生在身边的重大事件, 帮助学生找出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 并以此作为教材内容的延伸和补充, 同时进行各种相关题型的解题指导, 对不同题型进行训练, 通过抽查学生答题情况, 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以此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轮复习:模拟考试, 巩固提高。本轮复习, 教师要注意广泛收集资料, 精心编选好符合中考要求的试题进行训练。本轮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基础题训练:通过多练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熟练、准确、举一反三; (2) 易错题训练:对学生易错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 化难为易; (3) 时政热点训练:通过时政热点训练, 培养学生运用教材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各种题型训练: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5) 专项题型训练:主要根据《初中毕业达标指导》、课标和七至九年级教材考点命制“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 以近3年的中考试题为主, 印发给学生, 课前发试卷, 在规定的时间当堂训练, 学生分析, 教师点评, 讲练结合; (6) 回归教材, 查缺补漏:最后三周的时间, 一方面针对学生平时易错、易漏的问题进行纠正及时弥补, 另一方面对近几年的中考题中的重、难点及最后阶段的模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强化补充训练; (7) 调整情绪, 积极迎考:本轮复习要注意选题的针对性, 避免题海战术扰乱学生的思维, 同时指导学生调整情绪, 积极应考, 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 树立必胜信心。

2. 关注热点问题, 找准教材考点。

复习中要熟悉教材内容, 结合国际、国内、省内重大事件及社会热点进行教学, 指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关心热点问题, 养成阅读、看报、看书、看电视的好习惯。复习课中可让学生讲新闻、热点话题, 然后提问这个新闻、热点与我们的哪些知识点相关联?如果以这个时事背景为材料, 可从哪个角度设问?在热点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分析、辨析、综合、应用等多方面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品德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关注身边变化, 联系生活实际。

思想品德课程性质指出, 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 提升学生生活经验。教师在复习时, 不能简单重复已经学习的知识, 也不能专搞题海战术。复习时应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从学生实际出发,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变化, 包括思想品德、经济、文化等方面, 以小见大, 选取贴近的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社会、家乡的变化, 关注自身发展, 结合学生个人实际, 引导学生了解风土人情、传统节日。同时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课内课外相结合, 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读懂身边的变化。实践证明, 复习要体现生活化, 切忌死板, 不要对教材生搬硬套, 要将教材知识与学生身边的事例、热点等联系起来, 紧扣教材, 作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才能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4. 指导答题技巧, 提升解题能力。

开卷考试题目开放, 答案多元化, 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作答, 对学生的归纳、综合、运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 教会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就变得至关重要。教师在复习中要教会学生认真审题, 从材料中找出关键信息、关键词, 找准教材考点, 要求学生答题时语言表达要准确, 有条理, 使用政治术语规范作答。每种题型都有它的答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把教材知识与题干的材料、观点要求结合起来, 否则答案的知识点会不够全面, 拿不到较好的成绩。同时加强中考题型“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等题型的解题方法指导, 每一题型的解题步骤更要熟记心中, 找准答题角度, 切入考点。比如在解答辨析题时, 要仔细审题, 明确考核什么?然后回归教材, 组织答案。解答辨析题时要做到:辨别正误, 明确题目中的观点或行为是否正确, 准确判断, 分析说明, 纠正错误, 总结评价, 表明自己的观点, 指明正确的意义, 表明应该如何做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书写规范, 卷面整洁, 字迹清晰, 尽量不要涂改;并引导学生养成冷静应对生活、学习与考试的良好心态。

16年中考备考复习指南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3-0010-03

自2006年至2008年,河北省中考理科综合无论分值分配还是试卷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因此,研究好这三年河北省中考试题,对把握2009年中考脉搏、提高复习效率会大有裨益。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我省中考化学试题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总结了备考复习的建议,供广大师生参考,但愿能提高大家复习的针对性。总体来看,我省试题比较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改理念,试题也比较注意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等能力的考查。

一、近三年试题特点

1.试卷结构稳定。近三年理综试卷的题型一直是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四个题型,各大题的小题数也保持不变,物理、化学、综合的题目顺序、小题数也没有变化。化学部分包括1~7、29~31、36~38小题,2006年为39分,2007、2008均为40分。综合部分包括8~14、27、28小题,2006年22分,2007、2008均为20分。

2.突出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主要是从《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所要求的化学基本概念、基本操作、身边的化学物质入手,考查物质的基本性质和有关的实验技能,试题由浅入深,注重基础。考查过的化学主干知识主要有:①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②微粒性质的应用;③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与书写,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判定;④溶解度曲线、标签等图表的分析、应用;⑤基本实验技能,几种重要气体(氧气、二氧化碳等)的制法、性质和检验,教材上实验的原理分析、实验改进等;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⑦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⑧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⑨pH的应用;⑩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等。

3.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试题中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较多,适当关注热点,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广泛。2006年涉及了日常生活中饼干潮解现象的分析解释、土壤改良、硬水软化、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等生产、生活问题;关注“禽流感”、“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等社会热点问题;导电塑料、乙醇汽油、金属及金属材料的应用、淡化海水、废旧电池回收、垃圾的处理、烟花燃放等能源、资源、材料、环境保护等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诺贝尔奖等高科技等社会问题也在试题中有所体现。

2007年化学部分的13道小题中,有7道小题联系生活实际。综合部分9道小题中,有6道小题联系生活实际。试题从物质的用途(金刚石、16%食盐水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等)、食品安全(甲醛浸泡水产品、霉变大米的不合理处置、食品保鲜等)、金属的利用(铝合金制门窗、钢铁防锈等)、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饮用水的净化、“太阳能之城”建设类的科学发展前沿问题、含苏丹红的饲料等社会热点问题、人文教育问题等多角度进行了考查。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节能减排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第9、27、30题涉及了“限塑令”、“祥云”火炬的燃料、“鸟巢”的建造材料、“水立方”的外层膜结构材料等内容。试题还涉及了环境污染和保护(第9、36题)、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第3、9题)、化学与能源利用(第12题)、化学物质与健康(第3题)、解释生活现象(第1、2、10、11题)、生产生活(第8、11、29、30、37、38题)等。

这些信息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背景材料,富于时代气息。把课本中的一些重点知识寓于新的情景之中,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时刻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题目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应用性,既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和品质,达到了激发考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4.重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我省注重考查实验、探究能力,符合课改要求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实验、探究能力既包括对常用仪器的认识和使用、实验基本操作、现象描述、原理分析等基本实验技能,也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评价、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实验结论的反思应用等方面的能力。近三年的第36、37题均为实验探究题,每年的选择题中也有不同程度的涉及。

2006年第1题出现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水的电解、过滤等基本实验装置和操作图;第10题考查量筒、烧杯、试管夹、托盘天平的使用中蕴含的操作原理;36题是源于教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题,各版本教材均有此实验;37题探究味更浓一些,取材源自于人教课标版教材中“活动与探究”中的“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它以实验探究的方法,呈现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涉及到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描述现象、总结结论、反思与评价等科学探究的要素,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探究能力。

2007年第7题结合读图考查了对石灰水与稀盐酸、石灰水与硫酸铜、铁与硫酸铜、铁与稀盐酸四个常见反应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第14题通过蜡烛火焰熄灭原因的分析,考查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重组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36题是源于教材中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的选择来源于人教版“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题目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仪器的选择、发生装置的评价、收集装置的使用和同一装置不同的用途及装置的改进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考查;第37题源于生活,通过对猜想依据的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改进、探究启示等考查了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的能力。

2008年第5题考查浓硫酸的稀释、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等实验的基本操作;第6题从已知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第29题考查学生根据实验(蒸发食盐水)选择仪器的能力;第36题对教材中的燃烧条件、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考查学生会分析化学现象并得出结论的能力;第37题从生活中常见的胃药(碳酸镁、碳酸氢钠等)入手,根据标签中的说明进行探究,要求学生会猜想、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5.设置图表,考查思维能力。通过曲线、图片、数据表格、实验装置图等来获取解题的信息,已经是化学考试中的一种常用手段,旨在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分析判断、获取处理信息等诸多能力。我省在这一方面也很重视。2006年化学部分第1、第36题为实验装置(或操作)图共6幅,第5题涉及坐标图1幅,第31题为碳循环示意图,第37题是表格;2007年第6、7、13、31、38题中也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设置了图形和图表。2008年共出现23幅图,其中化学占9幅,内容涉计元素周期表(第4题)、实验设计(第8题)、物质的用途(第8题)、实验操作(第14题)、框图(第31题)、说明书(第37题)和坐标曲线(第38题)等。所有这些图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较好的考查了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6.计算题难度不高。我省计算题注重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强调计算的应用性。2006年计算食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2007年结合表格计算“洁厕灵”中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2008年结合坐标图分析生成氧气的质量,进而计算医用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这些计算题信息量小、计算量不大、难度不高。另外,选择题中涉及的相对分子质量、物质中各元素质量比、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质子数、中子数的计算等也较为简单。

7.淡化了学科间的综合。可以看出,近三年试题中学科间综合题的分值在下降,并且“拼盘”痕迹明显,更加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自然渗透。笔者认为这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在考试中的发挥。

8.试题难度基本稳定。

说明:难度系数=学生的平均得分/满分。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化学部分难度系数有波浪式变化,但波动不大,保持基本稳定。

二、2009年中考化学命题趋势分析

1.依旧以考查化学的主干知识为主。初中化学知识点较多,由于理综试题总数的限制,中考中不能面面俱到,有很多知识点考不到,但主干知识几乎年年都考。

2.贴近学生生活,强化实际应用。会继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科技创新成果、结合社会热点进行命题。充分体现化学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从多个视角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身边处处有化学。

3.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化学试题无论以什么样的情境引入,出现什么图表,涉及的都是基础知识,但能体现出对能力的要求,尤其是对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较高。会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4.试题会保持稳定。在试卷结构、长度、分值分配上将保持稳定。试题的难度可能会稍有增加,有些题的区分度会更好,个别题对能力的要求比2008年会高一些。

三、复习建议

1.重视教材,夯实基础。教材是我们学习的工具,也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河北省现在使用的有人教版、湘教版(仁爱版)、沪教版、科粤版共四种版本的教材。命题时,会兼顾各个版本,保证使用不同版本教材学生能公平竞争。不论试题情景如何,其涉及的知识点都来源于教材,命题时的素材也多来源于教材。

如2007年第29题“造成钢铁锈蚀的原因是 ”以及“为了避免菜刀生锈可以采取的方法 ”,第30题“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 ,还能,所以必须密封保存。”;2008年第29题中对“实验室蒸发食盐水用到的仪器”的考查,是完全源于课本的基本实验(人教版“粗盐的提纯”、湘教版“蒸发饱和食盐溶液”、沪教版“蒸发溶剂使溶质析出”);第36题关于燃烧条件的探究也是一道取材于课本的实验探究题目,在四个版本中呈现的形式各不相同,试题选用了新的装置,考查了学生对于燃烧条件的理解及应用。上面“一”中“4”里所提到的很多题立意均源自于教材。还有很多填空题来自于教材章节后的习题或对教材知识的横向总结,甚至有相当数量的试题只是对教材中的实验、图表、装置、定律等进行了一些简单加工。这给我们复习的一个启示就是一定要重视对教材的再学习,注重对教材的仔细阅读和理解,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首先,应紧扣教材进行复习,不放过教材中任何一个实验、概念、规律、例题习题、探究活动、小资料、家庭小实验、阅读材料,甚至一个插图、一个表格,一个情景等。第二,要高于教材、不拘泥于教材。复习教材要“活”,力戒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复习时要注重化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注重知识之间的迁移和对比,能通过分析和比较,弄清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把学过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际上,由于大家手头复习资料很多,往往会陷入题海中,做题是必要的,它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做题中大家也经常会碰壁,这时建议同学们要研读教材,看自己到底对教材中的什么内容不够熟悉。此时,不但要把有关内容很好的研读,还要趁热把相关的知识一起精读、思考,站在全书的高度整理知识点。养成这样的习惯,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体会到教材的妙用,并在大脑中形成更系统更完善的知识体系,考试中也会更准确、快速地提取相关知识,取得更好的成绩。

2.注重反思,提高时效性。化学复习中值得反思的内容很多,如对解题方法、思路、策略的反思,对自己学习中经验教训的反思等。复习完一个单元、专题后,通过反思、比较搞清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尤其专题练习和阶段考试后更要及时反思,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思:

一是反思错题的原因。对审题及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分析,若是审题时出现错误,如:未抓住关键字词,由于在非关键词上纠缠而忽视或看错关键词等等,应在做题时有意识地将关键词划出以减少错误;若是思路出现偏差,则应敢于展现自己的思路以便同学和老师发现自己的问题,同时还要学会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若是方法错误则应积累此类题的做题方法等等。

二是反思自己的知识结构。哪些知识还未准确掌握,知识网络搭建的是否完整,何处有缺陷?若是知识点没有掌握,一定要把它搞懂,可以查教材、问老师或与同学探讨。

三是反思书写是否规范,表达是否准确。中考时,很多学生会因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不完整而失分,应引起重视。若是由于主观简答题表达不准确则应加强研究答案,弄清答题的正确思路及表述方法。

四要反思考试时的心理状态、时间分配等方面是否有问题。如有问题应及时调整。

通过反思,有意识地培养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好习惯,慢慢就可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阅读、审题和解题能力。

3.重视实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中考中的实验探究题有很强的综合性,其中的实验原理、方案设计、实验步骤、现象辨析、结论表述等,既要用到元素化合物知识、实验基本操作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会涉及对问题的观察、分析、推理等能力。这要求我们复习中,首先要对常见仪器(如试管、长颈漏斗、量筒、滴管等)的用途、使用方法了如指掌,对药品的取用、物质加热、仪器连接、装置气密性检查等基本操作能熟练掌握。再就是对教材实验能准确掌握和深刻理解,充分挖掘其内涵和外延,比如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操作,要从知道“怎么做”到也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教材中的实验产品和工业上高炉炼铁得到的产品有何不同?第三,通过针对性练习熟悉探究题的解答方法,目前探究味儿浓的试题大多数是让同学们在读题和解题的过程中学会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该类问题貌似复杂,有的知识还比较陌生,乍一看觉得很难下手,但事实上解答该类问题所需要的知识点和解决方法都是在教材中已学过的或题目暗示的,解题时只要静下心来,读懂题意就可攻克,难度并不大。

4.适当关注社会生活、生产科技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近几年,河北中考题中不同程度的关注着社会生活、生产科技中的热点问题,通过这些内容作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能力素质。所以,要指导学生注意读书、看报、听新闻,适当关注与化学有关的各种时事,尤其是在2009年中考之前所发生的新闻、社会热点等要多留意,这些都有可能作为试题的情境,如“神舟系列”飞船,诺贝尔化学奖,食品污染(饲料添加剂),假药的危害,禽流感,煤矿安全事故,新能源(太阳能的进一步利用),环境污染,世界环境日、土地日、海洋日、森林日、水日、无烟日等的主题都有可能作为试题的情境。同时还要留意身边的化学,从小处着手,家中的服装标签、药物等的使用说明、常见生活用品、学习中的各种文具,同样有可能成为试题的素材,同样蕴涵着丰富的化学信息。同学们学习很紧张,闲暇的时间不多,这也不用着急,只要适当关注这类问题即可,这类题起点高、落点低,用到的也都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一定要审清题意。如果我们平时留意了、思考了,重视了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的有机联系和结合,养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习惯,做题时就会更顺手。

5.领会精神,明确考试方向。首先要研究《课标》、《考试说明》或《教育实践与研究》增刊,了解考试内容、层次要求及考生应具备的能力。通过研究近三年我省中考试题,了解中考考点、重点、热点,题型、命题的角度、思路等。如,我省对图表分析能力的考查力度较大,此类题丢分率高,应注意此类题的练习。

相信大家通过辛勤的努力,抓好基础、用科学的方法及时反思总结、堵好漏洞,一定会在2009年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实验稿),2001.

[2]许九奎.平实中孕含着新课程的内涵——2006年河北省课改实验区中考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卷分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03B):18.

[3]许九奎.重视教材·夯实基础·提高能力——2007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考化学试题分析及08年中考备考指导[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03B):10.

[4]胡美玲,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第2版)[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北京仁爱教育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第3版)[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6]王祖浩,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第2版)[M].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014年中考物理备考复习总结 篇4

黄彩珍

一、指导思想:

认真系统地研究和整理八、九年级新课标教材知识和能力要求,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考说明》和最近几年中考题型为基本依据,抓好每一轮的各环节复习,在想办法激发学生认真复习和学好物理的热情基础上,落实“双基”,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力争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良好成绩。

二、学生现状分析:

本届学生物理基础较为薄弱,从两年新课学习中多次检测情况来看,多数学生的历次考试成绩可以说不够理想,多数学生始终没有掌握一套适合自己学习物理的方法,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有的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本次总复习应以激发兴趣为起点,从基础入手,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能力,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三、备考策略:

针对我校九年级物理学科现状,本人准备采用以下策略开展平时的物理教学:

1、夯实基础;主干知识、典型题型重点讲;难点内容分散讲。

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题型趋于稳定,难度下降。因此,平时教学心也要下移,立足基础知识,注重双基,特别对于学困生只要求他们尽力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做到“天天清,周周清”;注重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传授,以物理概念、可逆过程、知识结构、实验、计算、逻辑推理、应用联想等展开巩固和提升。

2、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近两年中考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试题提供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日常生活情景,试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些理念作为物理命题的主线,充分渗透到各种类型题目中。而且大多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情

景,要求学生对这些情景做出合理的判断。从而通过学生对问题情景的分析与解决过程来考查学生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能力。

3、重视实验能力;注重动手操作实验和科学设计实验

近几年物理中考题更加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关于七环节的科学探究题在各中考题中所占的分量极重。这些试题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做全课本上的实验,而且要让学生把所做的实验真正地弄懂和掌握,更要考虑如何改进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学习质量,培养学生将实验能力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的能力;重视实验的开放性和探究性,注重过程和方法,为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提供空间。

4、注重培养学生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近几年物理中考题更加注重通过各种形式考查学生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在各地中考题中,主要通过文字描述、表格数据、数理图象、曲线或统计图、示意图等方式呈现大量的信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方法,对题目所给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综合。

5、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重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

近几年物理中考题特别关注环保、能源、可持续发展、高科技、国内外时政大事等社会热点问题。此类题不仅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极大地促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复习时间安排:

第一轮复习:(2月20—5月15日)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1、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的意义。

2、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方法。

3、教材中的实例分析。

4、教材中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和过程。

第二轮复习:(5月16日——5月30日)以专题为主线,进行综合和专题复习,着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为主。

第三轮复习:(6月1日——6月15日)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

1、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

2、训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

3、关注社会热点,如最新科技发展、时事新闻等,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

五、复习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问题

1、不搞填鸭式教学,不搞题海战术,注意分层教学。努力激发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让学生不断地在复习中体验到收获的愉悦。

2、认真钻研领会《课程标准》、《中考说明》和最近几年的中考题,明确物理中考的内容和要求,把准复习方向。

3、重视教材功能的挖掘。

在复习过程中不轻视课本,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

16年中考备考复习指南 篇5

民族中学刘玉娥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加田中心学校全体教师感谢教研室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一年一度的中考转眼又要到了,作为英语学科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中考质量。在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里,如何组织英语学科的复习备考呢?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校在2014年中考总复习时的一些做法,恳请在座的领导和各位老师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

2014年,我校九年级英语教师根据前几年中考英语试题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三轮复习法”。首先全面复习,然后进行重点复习,最后进行综合性复习。做到着眼全面、突出重点、点面结合,使我们的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具备了较强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应考能力。

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梳理教材(3月至4月中旬)。学生是对课文基础知识进行复习,是以课本为主,按单元归纳知识点,同时注重基础词汇、词组、常用句型、课本对话等知识,并通过配套练习,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同时,也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来巩固和增强复习效果,可以单元或册为单位进行测试,并及时讲评。为了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可以制订一个记分册,详细记录学生每次测 验的 分,并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适当奖励;这个阶段的测试频率应为每周1次;由于此时是基础复习阶段,但是考虑到班级学生水平的差异,我采取了一根主线、两条副线并行的策略,即主线归纳基础知识,副线部分专项的原则,因为九年级这个阶段每班每天平均一个多课时,如果一味地讲基础知识,会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所以在这一阶段就同学们感到有难度的写作和听力进行循序渐进地训练,即每天用5到10分钟听力练习训练时,注重训 练 预测 听力材料内容的能力、捕捉重点细节的能力、抓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的能力,每星期一到两篇书面表达,训练良好的写作方法。在训练写作时,要注意先分析题材、体裁、领会要求、不漏掉要点,用自己最有把握的语句表达出来,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式,最后要检查是否有时态、标点、拼写等方面的错误,采取小组内互批和教师面批的形式,稳定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二轮复习:专项复习,突破重难点(4月中旬至5月中旬)。

在学生总揽教材,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的基础上,我们指导学生进行专项复习。按照语法分类,对三年来所学的东西进行整理,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考试要点。备课组成员分头收集资料,整理专项训练题。先由教师归纳、总结,再通过做训练题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点拨、强调。我们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做到讲—练—评相结合。针对中考题型,我们分别进行了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词汇运用、句型变换、口语交际、补全对话和书面表达的专项训练。我们还对学生进行答题技巧的指导,使学生在答题时做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

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形成能力(5月中旬至6月中旬)。本轮复习以做综合训练题为主,做到考—讲—练结合,主要目的是适应中考要求,提高应试能力。试题来源以市,县资料为主,然后自己整理两套模拟试题进行仿真训练。

通过考试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教师就学生带有共性的问题重点讲解,并再次训练,而个性问题则进行个别辅导。上述三轮的复习,由浅入深,既有点的知识,又有面的综合,使知识系统化,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对九年级毕业班来说,学生知识水平更是参差不齐。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我们还采取了“培优补差”的措施。在复习阶段,我们做到严把尖子生关,鼓励后进生,兼顾中等生。在课堂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让他们 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学习热情。在检测过程中,充分发挥考试的激励功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后进生也觉得自己有潜力可挖。对知识点的落实实行过关制度,尖子生实行逐个面对面过关,抽查中等生,对后进生则强调基础,降低要求。通过培优补 差,使得优等生更优,中等生和后进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通过这三轮复习,我们学校英语学科在2014年中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许有人会说,你们这样复习老师太累。的确,我们复习得太辛苦,太疲惫,但当我们看到那些考上了理想学校的学生的笑脸时,我们又觉得很欣慰。但是,如何组织更轻松、更高效的中考复习呢?我们愿意与全县同行一道来探讨这个课题。我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 和帮助下,有全县英语同行的不吝赐教,这个课题必将很快取得成果。

另外我有几点困惑

1、怎样在复习阶段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

2、如何提高绩优生的比例?

3、如何解决时代感的热点焦点话题与初中学生生活阅历有限之间的矛盾?

以上几点困惑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指点。

16年中考备考复习指南 篇6

(单项选择题)

1、房地产经纪人员薪酬制度有()。

A.固定薪金制

B.佣金制

C.固定薪金和佣金混合制

D.计时薪金制

E.分红薪金制

2、目前我国台湾地区房地产经纪行业管理的模式是()。

A.行政主管模式

B.行业自治模式

C.行政与行业自律并行管理模式

D.市场调节模式

3、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证书自签发之日起超过()年未进行初始注册的,应当参加规定的业务培训,达到要求后,方可申请初始注册。

A.1

B.2

C.3

D.4

4、房地产广告中的图片属于房地产广告的()。

A.内容要素

B.载体要素

C.潜在要素

D.语言要素

5、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

A.遵纪守法

B.规范执业

C.诚实守信

D.业绩至上

E.尽职尽责

6、目前我国台湾地区房地产经纪行业管理的模式是()。

A.行政主管模式

B.行业自治模式

C.行政与行业自律并行管理模式

D.市场调节模式

7、纪某通过甲房地产经纪机构购买了其代理销售的某新建商品房,拟办理预告登记。该预告登记的申请人为纪某和()。

A.甲房地产经纪机构

B.甲房地产经纪机构指派的房地产经纪人

C.该新建商品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D.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

8、在某种连锁经营模式中,房地产经纪机构与直接从事经营活动的组织之间的关系是契约合作关系,该种模式通常称为()。

A.直营连锁经营

B.无店铺经营

C.特许加盟连锁经营

D.混合经营

9、美国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主导建立的(),从客观上促使房源信息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共享。

A.联合销售制度

B.个人信用保障制度

C.房屋质量保证制度

D.产权查询制度

10、美国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主导建立的(),从客观上促使房源信息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共享。

A.联合销售制度

B.个人信用保障制度

C.房屋质量保证制度

D.产权查询制度

11、在该办公用房经纪活动中,张某应()王某开展有关工作。

A.领导

B.指导

C.协助

D.监督

12、目前我国房地产代理活动的主要类型是()。

A.新建商品房销售代理

B.存量房承购代理

C.存量房租赁代理

D.新建商品房租赁代理

13、关于甲机构在该笔经纪业务收费的说法,正确的为()。

A.只能向张某收取佣金

B.可以向出售方收取佣金

C.可以分别向张某和出售方收取佣金

D.可以仅向张某收取佣金

14、根据房地产经纪活动所促成的房地产交易类型来分类,这宗房地产经纪业务属于(A.房地产买卖经纪业务

B.房地产租赁经纪业务

C.房地产居间业务

D.房地产代理业务)。

15、房地产经纪机构承接业务时,正确的做法有()。

A.可以接受交易一方委托的居间业务

B.可以同时接受交易双方委托的居间业务

C.只能接受交易一方委托的代理业务

D.同时接受交易双方委托的代理业务

E.可以选择接受交易一方或双方委托的代理业务

16、在房地产经纪机构的经营模式中,直营连锁与特许经营连锁的主要区别有()。

A.连锁经营组织经营权的独立性不同

B.房地产经纪机构对连锁经营组织的管理模式不同

C.房地产经纪机构采取的规模化动作方式不同

D.房地产经纪机构与连锁经营组织的经纪关系不同

E.连锁经营组织的投资方不同

17、房地产经纪机构通过门店,将一个业务团队固定在一个特定的客户开发范围之内,使之针对特定的客户提供服务,这叫做()。

A.取向经营

B.聚焦经营

C.单一经营

D.商圈经营

18、根据房地产经纪活动促成的房地产交易类型,可将房地产经纪业务分为房地产转让经纪业务和()等。

A.房地产买卖经纪业务

B.房地产居间经纪业务

C.房地产租赁经纪业务

D.房地产代理经纪业务

19、按照主营业务类型,可将房地产经纪机构分为()。

A.以存量房经纪业务为主的房地产经纪机构

B.以新增商品房经纪业务为主的房地产经纪机构

C.公司制房地产经纪机构

D.合伙制房地产经纪机构

E.以策划、顾问业务为主的房地产经纪机构 20、未完成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约定的事项,或者服务达到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约定标准的,房地产经纪机构()。

A.不得收取佣金

B.可酌情收取佣金

C.可根据完成情况按比例收取佣金

D.可与委托人协商确定是否收取佣金

21、甲机构对杨某的卖方主体条件确认的谨慎做法为()。

A.只要杨某个人签字同意出售该房产

B.要求杨某提供朱某的身份证明文件

C.只要朱某一人签字同意出售该房产

D.要求杨某出示朱某同意并签字的出售该房产的书面材料

22、甲机构和张某的关系是()。

A.民事法律关系

B.行政法律关系

C.行政隶属关系

D.劳动关系

23、甲机构对杨某的卖方主体条件确认的谨慎做法为()。

A.只要杨某个人签字同意出售该房产

B.要求杨某提供朱某的身份证明文件

C.只要朱某一人签字同意出售该房产

D.要求杨某出示朱某同意并签字的出售该房产的书面材料

24、房地产经纪机构在客户关系管理中,为了争取新客户而采取的措施有()。

A.提供个性化服务

B.提供附加服务

C.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D.正确处理投诉

E.鼓励客户推荐

25、王某委托甲机构为其销售住房,而不是自己销售的好处为()。

A.缩短交易时间

B.降低搜寻成本

C.保障交易安全

D.获得较高售价

26、在该办公用房经纪活动中,张某应()王某开展有关工作。

A.领导

B.指导

C.协助

D.监督

27、房地产经纪机构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代理销售商品房的业务属于(A.存量房经纪业务中的买方代理

B.存量房经纪业务中的卖方代理

C.新建商品房经纪业务中的买方代理

D.新建商品房经纪业务中的卖方代理

28、布置售楼处应考虑的户外功能有()。

A.广告功能

B.广场功能

C.停车场功能

D.通往样板房的道路功能

E.商业功能

29、在房地产卖方代理合同中,房地产经纪人的基本义务是()。

A.尽快卖出标的物

B.实现标的物的最高出售价格

C.多找买家

D.撮合双方交易)。

30、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

A.遵纪守法

B.规范执业

C.诚实守信

D.业绩至上

E.尽职尽责

31、关于甲机构在该笔经纪业务收费的说法,正确的为()。

A.只能向张某收取佣金

B.可以向出售方收取佣金

C.可以分别向张某和出售方收取佣金

D.可以仅向张某收取佣金

32、美国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主导建立的(),从客观上促使房源信息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共享。

A.联合销售制度

B.个人信用保障制度

C.房屋质量保证制度

D.产权查询制度

33、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

A.房地产经纪人与委托人的利害关系

B.房地产经纪事项及服务要求、收费标准

C.交易物质量、安全状况及责任约定

D.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E.合同履行期限

34、房地产经纪行业管理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

A.对房地产经纪活动主体实行专业资质、资格管理

B.规范房地产经纪收费

C.对房地产经纪人员的职业风险进行管理

D.重视房地产经纪管理的地域性

E.制定房地产经纪职业道德

35、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

A.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

B.标的房屋

C.服务事项和服务标准

D.劳务报酬

E.委托人的家庭情况

36、房地产经纪门店可辐射的核心区域一般为以该门店为圆心,半径为()的区域。

A.500m

B.500~1000m

C.1000~2000m

D.2000~3000m

37、房地产经纪行业公平性管理的内容包括()。

A.房地产经纪行业竞争与协作的管理

B.房地产经纪人员的职业风险管理

C.房地产经纪行业的诚信管理

D.房地产经纪收费管理

E.房地产经纪纠纷管理

38、一个房地产经纪人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分析,进而对市场供给、需求、价格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作出了准确的判断,这说明该房地产经纪人具有()。

A.收集信息的技能

B.市场分析的技能

C.人际沟通的技能

D.供需搭配的技能

39、未完成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约定的事项,或者服务达到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约定标准的,房地产经纪机构()。

A.不得收取佣金

B.可酌情收取佣金

C.可根据完成情况按比例收取佣金

D.可与委托人协商确定是否收取佣金 40、房地产经纪机构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因买卖双方客户“飞单”而产生的风险,属于()。

A.操作不规范的风险

B.经纪业务对外合作的风险

C.房地产经纪人员的道德风险

D.客户道德风险

41、在房地产经纪活动中,房地产经纪人员与房地产交易一方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房地产经纪人应当回避,但()除外。

A.经所在房地产经纪机构同意后

B.征得另一方当事入同意的

C.经公证机构公证的

D.有合法委托手续的

42、王某委托甲机构为其销售住房,而不是自己销售的好处为()。

A.缩短交易时间

B.降低搜寻成本

C.保障交易安全

D.获得较高售价

43、某房地产的土地面积为201000㎡,土地单价为19000元/㎡,建筑面积为98000㎡,建筑物价值为2300元/㎡,房地产投资收益率为10%,计算房地产投资可获得的净收益为()亿元。

A.0.23

B.2.O9

C.4.O4

D.4.28

44、关于房地产经纪人协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房地产经纪人协理从业资格考试合格人员即可从事房地产经纪业务

B.房地产经纪人协理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考试制度

C.房地产经纪人协理从业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D.房地产经纪人协理应当在房地产经纪人的指导下执行经纪业务

45、房地产经纪机构因歇业或者其他原因终止经纪活动的,应当自办理注销登记后的()日内向原办理登记备案手续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A.15

B.20

C.30

D.45

46、同一条房地产经纪信息,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的价值也可能不同。这说明房地产经纪信息具有()的特征。

A.共享性

B.积累性

C.多维性

D.复杂性

47、美国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主导建立的(),从客观上促使房源信息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共享。

A.联合销售制度

B.个人信用保障制度

C.房屋质量保证制度

D.产权查询制度

48、关于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A.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属于实践性合同

B.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属于双务合同

C.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属于有偿合同

D.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属于单务合同

E.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一般为书面形式的合同

49、房地产经纪机构在接受承购或者承租委托时,应书面告知委托人的事项有(A.法律、法规、政策对房地产交易的限制性、禁止性规定

B.住房贷款的政策及有关规定

C.经纪业务完成的标准及收费标准

D.发票的样武和内容

E.合同的履行期限

50、房地产经纪机构在客户关系管理中,为了争取新客户而采取的措施有()。

A.提供个性化服务

B.提供附加服务

C.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D.正确处理投诉

E.鼓励客户推荐

51、目前我国房地产代理活动的主要类型是()。

A.新建商品房销售代理

B.存量房承购代理

C.存量房租赁代理

D.新建商品房租赁代理

52、目前我国房地产代理活动的主要类型是()。)。

A.新建商品房销售代理

B.存量房承购代理

C.存量房租赁代理

16年中考备考复习指南 篇7

思想品德中考复习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考法新, 同时存在概念多、原理多和时政性强等学科特点, 致使不少师生的复习安排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那么, 如何提高中考思想品德复习备考的实效性呢?

知识联系要贯通, 点面结合力求适度

中考思想品德开卷考试虽然已淡化了单纯的识记内容, 但并不是不要求识记了, 更不是削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查。其实, 能力的考查中蕴涵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开放性试题的答案源于教材, 只不过是开卷考试由于试题的综合性增强, 灵活性加大, 更加突出知识的生活意义和现实价值, 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也有了更高要求, 不但要求学生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 而且还要能够融汇贯通相关内容, 最后落实到知识的综合运用上。

因此, 教师在进行复习指导时一定要理清知识体系, 夯实基础知识, 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提高归纳综合能力。必要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在复习中, 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建构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点网络体系, 让学生在建构中把握教材内容的要点, 达到提高学生的归纳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同时, 教师要把握《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立足教材, 又不拘泥于教材, 要树立“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学理念, 合理使用和及时补充教材之外的各种课程资源, 主动地拓展教材、延伸教材。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备考不能机械地记忆知识点, 而要注意对知识的整理, 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找联系, 找线索, 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例如, 按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可将教材内容根据“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逻辑线索, 归纳成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四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四个方面的学习内容组成横坐标, 而“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个方面组成纵坐标, 从而构建了初中思想品德的课程体系。 (其基本逻辑图示见表一)

虽然这样复习难度较大, 但针对性较强, 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联系, 对考点全面复习, 在脑子里形成一张“知识结构图”, 一棵“知识树”, 从而夯实知识基础, 效果也比较好。

热点问题要关注, 联系实际注意深度

思想品德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特点明显不同,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思想性。关注社会热点、联系学生生活, 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 也是思想品德学科应具有的内在特点。近年来,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在重视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前提下, 紧密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实际, 创设情景设置问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理解和运用, 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学生在实际运用中, 要么机械照搬原理, 要么就事论事, 不善于找出与教材的结合点。针对上述现象, 教师应该坚持重点和社会热点相结合, 提高学生对有关现实问题的综合认识和评价能力, 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使之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 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学以致用。

教师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应该凸现思想品德的学科特色:1.利用时政和学生生活开发教学资源, 选用典型的事例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多角度设问, 把课堂教学和丰富的社会实践、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2.重视学科德育主渠道功能的发挥, 模拟学生生活场景, 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辩证思考、寻找对策等,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会正确处理和解决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3.结合教学需要适当布置一些社会实践题目, 让学生研究学习, 引导学生关心社会, 关注生活, 理论联系实际, 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4.将时事渗透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的重大时事热点, 加深学生对时政的理解;通过课堂结合、专题讲座、练习设计等形式, 多渠道加强时政热点教育。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必须抓好的重头戏是注意找准热点问题与考点知识的最佳结合点, 并选准适当的切入点, 紧扣教材, 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 形成专题。专题性复习既能系统归纳教材知识, 加深理解, 巩固所学知识, 又能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这个热点问题涉及面广, 知识点多, 可结合教材中党的领导、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共同富裕、艰苦奋斗等多个知识点。可设置如:1.展望未来。描述“加快海西发展, 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景;2.献计献策。请你为加快海西发展提几个“金点子”;3.计划打算。为加快海西发展, 青少年应该怎样做等问题。当然, 在问题设置时还应注意贴近学生实际, 关注身边的生活实例, 问题不宜过宽或过深。

答题技巧要锻炼, 能力训练讲究梯度

通过对近几年考生试卷的分析, 我发现许多考生丢分, 不是因为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 而是没有正确把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 突出表现为:审题能力差, 答非所问;表达能力差, 答案言不及义, 不能正确使用政治概念恰当表述;考虑问题不全面, 答案不完整;归纳、概括能力差, 答案照抄照搬教材。

针对上述现象, 教师在复习时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1.应读懂开放性试题的题意, 把握材料的中心含义、层次、问题的指向、具体要求, 不能看错题目设问要求, 弄错试题指向。2.要以问题为中心向教材求索、寻根问宗, 找出解答问题的“知识点”并组织答案, 不能张冠李戴, 知识错位。3.要正确运用发散思维, 采用多种方法, 如分散与聚合结合、演绎与推理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解答过程中的说理与题目材料结合、把握关键词等。如学生在思考“节能减排”时, 要先想出“宣传教育、立法、科技”等关键词, 再联系实际谈建议。4.简洁有序, 规范表达答案的能力, 不可下笔千言, 漫天撒网。通过考前一定数量的练习, 掌握解答中考几种基本题型的一般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使自己的复习尽可能与命题思路合拍, 增强备考的实效性。

如何进行中考的复习备考 篇8

第一阶段,基础过手。即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近年中考的实际情况,在识字写字、词语、句子、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和语言综合运用等六个方面进行单项训练,让语文基础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扎根,在实践中过手。

第二阶段,专项过关。即按照初中语文学习与中考检测的内容系列,将阅读分为古诗文阅读、描写抒情阅读、记叙说明阅读和议论时评阅读四部分进行训练,训练时突出各类文本的阅读训练重点,使学生对这些有不同表达能力倾向的文本有较好的把握。

第三阶段,模拟冲刺。在前两阶段训练的基础上,依据国家近年来的中考语文改革精神和本地市中考语文实际,精心选择或设计8~10套实战演练题。

作文占分虽然很多,但不需要专门的分解复习,它需要坚持不懈的综合的实际模拟演练,所以建议在专项过关和模拟冲刺阶段坚持按照中考作文命题方向训练。

在备考教辅资料和模拟冲刺演练试题的选择中,应该选择命题思想接近省市以及省会城市最近一年的中考语文模拟题,甚至直接采用这些具有很高命制水平的原题,因为使用这些经过集体研究、经过命题组反复推敲、经过中考实践检验的原汁原味的中考语文试题,远比个别人自行设计的试题更科学、更具有实际演练意义。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语文建设》编辑部组织编写的《新课程中考语文复习指导》《新课程中考语文阅读试题精选》《新课程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试题精选》就属于这类资料,值得参考。

那么,怎样进行这三个阶段的复习备考呢?

第一阶段是语文基础复习阶段。这一阶段的内容相对比较繁杂,需要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一类病句一类病句去落实。因此我们首先要充分利用好教科书,把每课后面的字词认真过一遍。特别是那些常见常用又常容易犯错的字词,务必彻底弄清记牢。

其次对这部分活用的内容应该有一个通盘考虑。通过指导,要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整体印象。如名著阅读、几十个主题式的综合性学习等,要让学生明白复习的要求、曾经学过哪些内容,通过回忆熟悉这些内容。

最后是语言综合运用方面的复习。这方面内容没有固定的范围,主要看我们的实际运用。因此明白什么内容可以进入语言运用能力的考察范围非常重要,同时要让学生明白:语言运用重在简明连贯得体,即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准确有效的信息。这自然需要考虑语言环境、接受语言的对象以及身份、自己如何说才不会产生歧义等等。

第二阶段的备考是按照阅读对象和表达方式进行的。

古诗文的备考一定要以教科书为主,尽管近年来少数地方开始考一点点课外的内容,但这实际上是不符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中考语文古诗文考查要求的,而且即使有课外内容也是很少很简单的,切不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其次要抓住教科书中的传统名篇,因为这些名篇内容非常丰富,值得反复检测。要对这些典范的内容和语言进行认真的复习,深入理解与把握。对其中的文言实词务必准确记牢,掌握它们的不同意义和典型例句,对其中富有哲理的名句要能够正确默写并灵活运用。

再次是古诗词曲。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复习,能够体会其含义以及在不同场合的运用,这样才能够在情境默写和诗词欣赏中获得好成绩。

现代文阅读是重头戏,所占分值比较高,包括对描写抒情类文本、记叙说明类文本和议论类文本的阅读。第一类文体的阅读需要我们在阅读中把握大致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特别要注意读出弦外之音。这里必须遵循答案在文中的原则,凡是脱离文本的回答都是危险的。第二类文本常常篇幅比较短,文字比较讲究逻辑性,因此我们要注意指导学生弄清文本思路,寻找其中的层次关系以及说明顺序,理顺了这两点,内容就比较容易把握了。第三类文本主要是议论性文章,当然也包括时评杂文等,对这类文章的阅读主要应该注意文章的标题以及中心论点,分清中心论点与分论点、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以上三类文本的阅读过程中,要养成动笔整理内容提纲的习惯。从整体上把握,就容易在大的语言环境中逐步深化,逐步具体化,就能够在正确的语境下从容地解答每一道题。

中考备考高效复习 篇9

很荣幸有机会能参加这次的中考教研会,向在座的的各位专家,同仁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但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一般集中在新课程新课教学上,往往忽视了复习课的有效性。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中考备考工作,提升历史复习的有效性呢?这是值得每一位初三历史教师思索的问题。现粗略的谈谈我对中考历史高效复习的一些看法,不成熟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把握中考命题方向和趋势 考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要想打好中考这场战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知己知彼”,掌握中考的动向、命题的趋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1、认真解读《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安徽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纲要”、2013年中考考纲变化等,把握命题方向。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是各版本初中历史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也就是说,中考命题的范围(内容)要以《课标》为依据,不能超出《课标》。历年的安徽中考试题考点与《课标》都是环环相扣的。认真解读《课标》,对复习备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考试纲要”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性文件和重要依据之一,它主要回答了中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认真解读“考试纲要”,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考试的目标(要求)、命题范围(内容)、试题的难度、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等内容,从而增强历史教学及复习备考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考纲变化”也是我们老师要加以关注的。今年考纲增加考点有12处,删减考点是26处。我们老师要及时反馈给学生,要求他们掌握新增的考点,而删减的考点就可以不做要求,以减轻他们的学业负担。以2012年中考题为例,我发现12年新增考点中成为中考题的有以下知识点,即汉字的演进,《南京条约》,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法制成就,中东地区,安徽近代教育等知识点,由此可见研究考纲变化的重要性。

2、细心研究历年中考试题,深刻领会中考命题的原则。

细心研究安徽省历年中考试题,可以发现中考历史试题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基础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历史试题侧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教材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等,基础性较强。

(2)、整体性。即结合某一主题(或专题),将教材中散乱的历史知识有机串联起来,重组成新的历史情境。重点考查反映历史线索的主干知识,或中外历史进行联系、横向比较,从中考查学生综合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灵活性、探究性。中考命题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特点出发,越来越注重运用新材料、新情境来设计试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在能力考查方面越来越具有灵活性、探究性。

(4)、现实性、开放性。关注时事热点,关注社会问题。或利用热点营造情境;或联系社会现实,关注那种重大、深层、长远的问题,突显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5)、人文性。中考命题不仅注重对基本史实的考查,而且注重人文关怀,突出价值导向。试题图文并茂,意蕴深远,既体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也在不经意间渗透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这在非选择题的最后一小题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二、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指引学生高效复习

1、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不良现象

在复习课中,这样一些现象屡见不鲜:“一言堂”、“满堂灌”,教师从头讲到尾,完全按照课本顺序机械重复;“炒剩饭”,把复习课当成新课来上;“题海战术”,轮番轰炸等。这些做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违背了复习课的主旨。久而久之,学生会了无兴趣,更严重的是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死板,复习效果可想而知。

同时因为是开卷考试,学生中容易产生以下想法:

(一)既然是开卷考试,平时就不用看历史书了,到考试时翻书就行了。这是学生中最具代表性的想法。

(二)平时不必做练习,或不求甚解,对错题、错因等不进行理性分析,导致类似错误不断发生。

(三)寄希望于一些比较热门的中考复习资料,希望考试时能找到原题或类似题目,抄出好成绩。

(四)只注重教材,不关心时政、社会热点。„„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不熟悉课本,基础知识薄弱,影响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复习以学生为主体,打造高效课堂

复习课本身不如新课有趣,但复习课完全可以上活、上实、上有趣。教师要结合学情,灵活地变换方式。如开展小组学习,结对帮扶,知识竞赛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复习中,让他们有事可做,提高复习的效率。针对不同复习阶段,对学生进行指导。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阶段 “梳理课本”+ 配套练习

每年中考试题几乎都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熟悉课本非常重要。此阶段,老师大可放权给学生,鼓励他们按教材的编写体系,以《学业考试纲要》规定的考试内容为重点,进行梳理课本,构建知识结构的框架。如果此处学生操作有困难,还可以由教师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整理出单元的知识结构,设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由学生通过复习课本,借助手头的复习资料,来补充,完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去梳理加工历史知识来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

配套练习方面,学校给我们老师订购了一些资料,我精心挑选出近两年在本单元中出现的去年各地中考真题,供学生练习,巩固,达到无形中熟悉并识记了大量基础知识的目的。也让学生明白考察的角度和深度,在第一轮复习中就让他们熟悉中考题型,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

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

经过第一轮的全面复习后,学生可以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一些历史基本概念和观点,再进行专题归类、专题整合,注意知识的系统性,纵横之间的联系,进行立体复习。根据每阶段的历史发展特点整理出若干专题,如:中国的屈辱史、抗争史等。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每年的历史中考都有一些题目以新闻材料作为切

入点,体现了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时要引导学生把社会热点问题与历史问题结合起来。根据时政热点,整理出时政热点专题,譬如:针对钓鱼岛问题,设立中日关系专题等。还关注2013年满整数周年的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整数周年的重要事件也是每年中考试题中不可或缺的题目。

第三阶段是“综合复习” 查漏补缺,突出重点知识,主要是通过模拟考试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目前中考历史题型有选择题、组合列举题、辨析改错题、材料分析题、分析探究题等。我要求学生先易后难,前半小时不可以翻书和资料。做选择题时,注意审清题干中的关键词及相关限定因素,排除干扰项,不主张翻阅资料,凭借掌握的知识经验判断,答题一次成功,不留空白,对有疑问的题目记在草稿纸上,做完试题后再查阅资料核对。排列组合题的形式灵活多样,解答时,问什么答什么,不需拓展,简明扼要,点到即止。解答辨析改错题时,注意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历史要素方面改正,不要在语法、程度或修饰词上改动,以不改变题目的原意为原则。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归纳和文字表达能力,解答时,要读懂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寻求“材料”与课本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许多时候,往往是材料的内容在课本外,材料的内涵在课本内,做题时要看清要求。题目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答案大都出自课本,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回答”就要从材料中寻找答案,题目要求你谈谈认识、感想或启示这些问题时,一定要回过头看看材料,根据每个材料的中心意思答题。探究题是全方位、多层次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判断、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的题型,是中考试题中重要的题型,其容量与灵活程度比其他题型高得多,要求答题抓住关键词,确定答题范围与内容,答案做到条理化,多角度、多层次、有创新,语言精炼,表达准确,史论结合。(答题技巧打印下发到班级,张贴在教室墙壁上。)

这个复习阶段,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学生以最佳状态参加到复习迎考中来。对于历史知识掌握好的同学应加以鼓励,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历史知识掌握一般或较差的同学,课后多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误区,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三、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这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我们其他任课老师也应该加以关注。只有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才能使学生以最佳状态参加到复习迎考中来。

针对部分学生出现的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和本班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大家一起想办法,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方法和措施。教导和帮助学生调节心态,放下包袱;劳逸结合,提高效率。

对于基础特别薄弱的学生,更要多关心,没有一个人是甘愿落后的。课下多找他们谈谈心,辅导学习,帮他们重获信心。

上一篇:关于致敬劳动者特别节目感悟下一篇:招商引资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