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会计实验项目

2024-1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增值税会计实验项目(精选6篇)

增值税会计实验项目 篇1

《税务会计》实训指导

一、实训名称和性质

实训名称:增值税项目、营业税项目、所得税项目

面向专业或课程:会计学专业

实训学时分配:总学时8学时,其中:增值税项目3学时;营业税项目1学时;所得税项目4学时。

实训性质(调查、案例、软件模拟等等)

必做/选做:必做

二、实训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所讲授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初步掌握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的纳税申报及税务会计处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实验任务,并写出实验报告。

三、知识准备

要求掌握税务的基础知识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的纳税范围、计算依据、纳税期限、纳税义务时间、税务优惠政策;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

参考书:税务会计实验指导书

四、实训组织和安排

随课程内容进度组织安排在经管中心会计实验室进行,一人一组。

五、注意事项

1.学生事先阅读实验指导书

2.实验老师准备好税务会计凭证、会计账册等实验资料

3.实验老师事先联系实验室

六、实训结果提交方式

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资料(会计凭证、账薄登记、申报表编制)

七、实训考核方式和标准

采用综合测评的方法加以评定,成绩评定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综合测评的内容:

1、学生的实验态度占 20%

根据考勤表记录。

2、实验的质量占 65%

包括实验的正确性、规范性、整洁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答疑情况。

3、实验报告的质量占15%

增值税会计实验项目

一、实验目的

通过增值税会计实验,掌握增值税会计的一般税务及会计处理方法。具体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的计算、增值税的申报和缴纳、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二、实验内容

1、嘉兴市盛夏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纳税人识别号33041***,注册地址嘉兴经济开发区塘并路125号,法定代表人高丰。开户银行及账号工商银行开发区支行、33020000364898。2、2009年2月申报报表,其中期末留抵税额0.3万元,应税货物销售额本年累计230万元,进项税额本年累计38.8万元、销项税额本年累计39.1万元。3、3月份发生下列有关经济业务:

(1)购入生产用A材料10吨,取得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60000元,税款102 000元,已开出并承兑商业汇票一张面值35100元,货物未入库;(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2)购入生产用B材料10吨,取得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10000元,税款1700元,款未付,货物已入库;

(3)支付上述A材料运杂费2000元,其中运输费1500元,建设基金200元,装卸费300元并取得运输发票。开出转账支票支付运杂费,材料验收入库。

(4)销售产品甲机器10台,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含税价款1 170 000元;货物已发出,已办妥托收手续。

(5)开出支票支付甲机器运输费2000元并取得运输发票。

(6)购买生产设备1台,取得税控增值税发票,价款30000元,税款5100元,该设备运输费1000元,款项以银行汇票结算,余款900元已退回,设备已交付使用。

(7)08年销售给甲公司产品一批(双方都是一般纳税人),价款20万元,增值税额3.4万元;甲公司为本公司开出为期4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7个月后,甲公司仍未付款,经协商,同意甲公司以其产品抵债,该批产品成本15万元,公允价值18万元,计税价与公允价值一致。已计提坏账准备2万元。在债务重组日收到该货物并取得税控增值税发票注明的税额3.06万元,税率17%,本公司作为原材料已验收入库。

(8)企业以A产品进行投资,投出产成品的账面成本200 000元,公允价值220 000元,计税价与公允价值一致。未计提跌价准备,未发生相关费用。

(9)为扩建厂房购入建材,取得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100 000元,税款17 000元,该建筑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未付。

(10)购买生产经营用的办公用品,取得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5 000元,税款850元,开出转账支票支付。该办公用品生产车间领用10%,公司管理部门领用70%、销售部门领用20%。

三、实验要求

根据以上实验资料独立完成记账凭证的编制,增值税申报表的编制和申报事项。

四、附录 附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

成文日期:2008-1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已经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八年十一月十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1993年12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34号发布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

第二条 增值税税率:

(一)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外,税率为17%.(二)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3%:

1.粮食、食用植物油;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三)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纳税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称应税劳务),税率为17%.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第三条 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

第四条 除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外,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以下简称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第五条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本条例第二条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为销项税额。销项税额计算公式: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第六条 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

销售额以人民币计算。纳税人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

第七条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销售额。

第八条 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以下简称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

下列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二)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三)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

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四)购进或者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运输费用的,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

进项税额=运输费用金额×扣除率

准予抵扣的项目和扣除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第九条 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第十条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五)本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第十一条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实行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办法,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

第十二条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征收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第十三条 小规模纳税人以外的纳税人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资格认定。具体认定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资格认定,不作为小规模纳税人,依照本条例有关规定计算应纳税额。

第十四条 纳税人进口货物,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本条例第二条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和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第十五条 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

(一)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

(二)避孕药品和用具;

(三)古旧图书;

(四)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五)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六)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七)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除前款规定外,增值税的免税、减税项目由国务院规定。任何地区、部门均不得规定免税、减税项目。

第十六条 纳税人兼营免税、减税项目的,应当分别核算免税、减税项目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不得免税、减税。

第十七条 纳税人销售额未达到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达到起征点的,依照本条例规定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

第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劳务,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其境内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在境内没有代理人的,以购买方为扣缴义务人。

第十九条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一)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二)进口货物,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增值税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

第二十条 增值税由税务机关征收,进口货物的增值税由海关代征。

个人携带或者邮寄进境自用物品的增值税,连同关税一并计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二十一条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分别注明销售额和销项税额。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一)向消费者个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

(二)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适用免税规定的;

(三)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

第二十二条 增值税纳税地点:

(一)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经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财政、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二)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并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开具证明的,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三)非固定业户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四)进口货物,应当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

扣缴义务人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其扣缴的税款。

第二十三条 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扣缴义务人解缴税款的期限,依照前两款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纳税人进口货物,应当自海关填发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之日起15日内缴纳税款。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出口货物适用退(免)税规定的,应当向海关办理出口手续,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在规定的出口退(免)税申报期内按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该项出口货物的退(免)税。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者退关的,纳税人应当依法补缴已退的税款。

第二十六条 增值税的征收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本条

附录2: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第50号令

成文日期:2008-12-15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条例第一条所称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在内。

条例第一条所称加工,是指受托加工货物,即委托方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受托方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制造货物并收取加工费的业务。

条例第一条所称修理修配,是指受托对损伤和丧失功能的货物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原状和功能的业务。

第三条 条例第一条所称销售货物,是指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

条例第一条所称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称应税劳务),是指有偿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者雇主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不包括在内。

本细则所称有偿,是指从购买方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

第四条 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二)销售代销货物;

(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四)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五)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第五条 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除本细则第六条的规定外,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缴纳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不缴纳增值税。

本条第一款所称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是指属于应缴营业税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税目征收范围的劳务。

本条第一款所称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包括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在内。

第六条 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货物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销售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不缴纳增值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

(一)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

(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纳税人兼营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应分别核算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营业额;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第八条 条例第一条所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简称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是指:

(一)销售货物的起运地或者所在地在境内;

(二)提供的应税劳务发生在境内。

第九条 条例第一条所称单位,是指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

条例第一条所称个人,是指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第十条 单位租赁或者承包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经营的,以承租人或者承包人为纳税人。

第十一条 小规模纳税人以外的纳税人(以下称一般纳税人)因销售货物退回或者折让而退还给购买方的增值税额,应从发生销售货物退回或者折让当期的销项税额中扣减;因购进货物退出或者折让而收回的增值税额,应从发生购进货物退出或者折让当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发生销售货物退回或者折让、开票有误等情形,应按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未按规定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增值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扣减。

第十二条 条例第六条第一款所称价外费用,包括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但下列项目不包括在内:

(一)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二)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输费用:

1.承运部门的运输费用发票开具给购买方的;

2.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的。

(三)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1.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2.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

3.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

(四)销售货物的同时代办保险等而向购买方收取的保险费,以及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牌照费。

第十三条 混合销售行为依照本细则第五条规定应当缴纳增值税的,其销售额为货物的销售额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的合计。

第十四条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第十五条 纳税人按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其销售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以选择销售额发生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纳税人应在事先确定采用何种折合率,确定后1年内不得变更。

第十六条 纳税人有条例第七条所称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有本细则第四条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者,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一)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二)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三)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计消费税额。

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货物的为实际生产成本,销售外购货物的为实际采购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第十七条 条例第八条第二款第(三)项所称买价,包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在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按规定缴纳的烟叶税。

第十八条 条例第八条第二款第(四)项所称运输费用金额,是指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包括铁路临管线及铁路专线运输费用)、建设基金,不包括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

第十九条 条例第九条所称增值税扣税凭证,是指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和农产品销售发票以及运输费用结算单据。

第二十条 混合销售行为依照本细则第五条规定应当缴纳增值税的,该混合销售行为所涉及的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所用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符合条例第八条规定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第二十一条 条例第十条第(一)项所称购进货物,不包括既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不含免征增值税项目)也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以下简称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固定资产。

前款所称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

第二十二条 条例第十条第(一)项所称个人消费包括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

第二十三条 条例第十条第(一)项和本细则所称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是指提供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不动产在建工程。

前款所称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的财产,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第二十四条 条例第十条第(二)项所称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第二十六条 一般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者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的,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

第二十七条 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发生条例第十条规定的情形的(免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除外),应当将该项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从当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无法确定该项进项税额的,按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扣减的进项税额。

第二十八条 条例第十一条所称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为:

(一)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下同)的;

(二)除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

本条第一款所称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是指纳税人的年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占年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

第二十九条 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第三十条 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第三十一条 小规模纳税人因销售货物退回或者折让退还给购买方的销售额,应从发生销售货物退回或者折让当期的销售额中扣减。

第三十二条 条例第十三条和本细则所称会计核算健全,是指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

第三十三条 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纳税人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第三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一)一般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或者不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

(二)除本细则第二十九条规定外,纳税人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未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

第三十五条 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部分免税项目的范围,限定如下:

(一)第一款第(一)项所称农业,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

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

农产品,是指初级农产品,具体范围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二)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古旧图书,是指向社会收购的古书和旧书。

(三)第一款第(七)项所称自己使用过的物品,是指其他个人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第三十六条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适用免税规定的,可以放弃免税,依照条例的规定缴纳增值税。放弃免税后,36个月内不得再申请免税。

第三十七条 增值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限于个人。

增值税起征点的幅度规定如下:

(一)销售货物的,为月销售额2000-5000 元;

(二)销售应税劳务的,为月销售额1500-3000元;

(三)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150-200元。

前款所称销售额,是指本细则第三十条第一款所称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额。

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国家税务局应在规定的幅度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地区适用的起征点,并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第三十八条 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按销售结算方式的不同,具体为:

(一)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二)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三)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四)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但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五)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

(六)销售应税劳务,为提供劳务同时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的凭据的当天;

(七)纳税人发生本细则第四条第(三)项至第(八)项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第三十九条 条例第二十三条以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规定仅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其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

增值税会计实验项目 篇2

我校会计专业作为优势专业, 实验课历经多次调整和改革, 已形成一套较完备的实验体系, 在培养学生能力上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 就业口径的不断扩大,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质量的不断提升, 会计实验教学的一些局限性也渐渐显露, 迫切需要改革。基于此目的, 我们开展了此项小范围的调查。调查对象分为两类, 一类为我校会计专业大三、大四学生, 主要考虑他们经过三到四年的专业学习, 已经对会计专业的系统学习有所了解, 并且通过业余兼职、专业实习, 在与用人单位的接触过程中, 清楚了自己的短板和发展方向;另一类为企业, 通过与相关管理人员接触, 明确了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意向和要求。

一、会计实验课存在的问题

(一) 会计专业知识的组织管理能力不强

会计信息系统是把整套账目同时建立在计算机辅助的账务系统上, 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把手工流程中繁复、量大的登账、对账以及报表的分析等转化为电算化处理。企业反映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短时间的上岗培训, 会计专业毕业生能很快适应会计信息系统并逐渐熟练。但是当会计信息系统出现问题, 或者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设计时, 绝大部分人员无法胜任。虽然中、大型企业有独立的信息部门, 但是信息部门人员可能财务知识欠缺, 小型企业迫于成本限制, 没有专门的信息部门和人员。所以企业希望会计专业毕业生能进一步加强会计专业知识的组织管理能力。

(二) 对违规经济业务的鉴别能力不强

会计专业毕业生经过会计实验和企业实习, 在实际工作中, 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处理合规业务一般不存在问题。但是在实际的会计工作环境中, 对于一些形式合法, 但实际违规的经济业务往往很难鉴别。

(三) 各行业会计适应能力不强

现在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仍然主要以工业企业为蓝本, 虽然在理论教学中也涉及了其他类型, 但比例很小, 而实验教学主要是工业企业的案例。但是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很广泛, 很多同学和非工业企业反映在实际工作中面对非工业企业业务很难上手。

(四) 综合管理能力未得到足够重视

目前的会计实验主要是以财务会计类实验为主, 实验内容主要是账务处理, 停留在会计核算上, 多为验证性实验, 缺少涉及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以及税收筹划等具有训练性、设计性、探究性、综合性的实验, 不利于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更不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如财务管理实验仅作为财务会计实验的补充, 依据财务会计类实验的结果进行财务指标的计算并作简单分析。而综合类实验虽然开设了ER P沙盘模拟实验, 但是实验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这表明会计的管理本质仍然在教学过程中被忽视。

(五) 校外实习质量较差

会计专业学生的校外实习一般都是在企业、公司或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这些单位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一方面出于泄露商业秘密的担心, 另一方面怕麻烦, 害怕实习学生工作中出现差错, 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即使接受了, 也很难让学生接触全部或核心的工作, 学生所做的大多数是文员之类的工作。所以很多学生觉得学不到实际东西, 而且此阶段正值高校毕业论文完成时间和学生找工作时间, 许多学生无法安心实习。而学校方面由于经费、精力等方面原因, 指导教师一般只能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与学生沟通, 即使实地检查, 也只能保证当时效果, 实习流于形式。

二、会计实验课实验项目的调整方向

(一) 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系统实验的层次

目前社会需求的不仅是懂得会计的人员, 更需要具备会计专业知识的组织管理人员,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好相关计算机数据库知识的基础上, 以编制会计程序软件为课程设计任务, 让学生从建库开始, 熟悉数据库, 将手工流程中不同岗位的实验分解成各个功能模块, 分别设计模块程序, 在编程及调试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管理能力。整个设计过程运用了学生所学的各种知识,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水平。

(二) 丰富会计实验资料

会计实验的基础内容是处理日常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 对其处理各方面都有规定, 据此要求学生在实验中熟练地掌握这些处理是必要的, 但需要在设计会计实验时为创新留有必要的空间。在设计会计实验规范化经济业务的同时, 并存反映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性质的经济业务:有简单的和复杂的, 有单一性的和选择性的, 有正确的和少量错误的, 有正常的和个别特殊的, 有一般性的和个别难处理的, 有符合制度规定的和没有制度规定的, 有处理手续健全的和处理手续不全的、有真实的和虚假的等等。需要学生进行鉴别、分析而不是不经考虑就可以处理的经济业务可以占全部经济业务的10%左右。

(三) 构建完整的会计实验体系

综合考虑会计专业各门课程情况及其相互关系, 设置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体系。基础性实验是结合会计理论课开设的手工做账和电算化操作, 主要训练学生审核原始凭证上, 做会计分录, 填制记账凭证, 登记总账和分类账, 编制会计报表。这部分实验简单, 但是对学生必须循序渐进, 融会贯通, 为下一步的会计实验打下基础。综合设计性实验是结合ER P实验, 把原来单一零散的实验变为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税法、成本会计、会计制度设计、审计学以及财务分析、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课程。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环境之中, 从财务角度透视企业整体运营过程, 对产品研发、筹集资金、回收投资、现金流量管理等进行分析, 亲自感受、体验业务操作流程。通过此实验不仅能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会计核算知识和技能, 还能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查阅中外文资料的能力, 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适应不同的会计工作环境。研究创新性实验是针对会计某方面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而设计的, 是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去创造新知识的尝试过程。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时间选择实验项目或自行设计实验项目, 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改变以往单一以班为单位统一完成实验的习惯, 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提高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四) 开设代账公司

针对会计专业学生校外实践难的局面, 可以利用本校教师的优势开设代账公司。这样,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接触不同行业的会计实务, 弥补单纯以工业企业资料为主的局面, 而且教师可以常态化监控学生的实习质量。

摘要:优化会计实验教学对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调查本校会计专业大三、大四学生和部分企业管理人口入手, 分析了目前会计实验课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会计实验课实验项目改革方向。

关键词:会计实验,实验项目,改革

参考文献

[1]胡元木.财经类高校提高会计实验教学效果的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 2010.6

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 篇3

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等有关规定,现对增值税有关会计处理规定如下:

一、会计科目及专栏设置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当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预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待认证进项税额”、“待转销项税额”、“增值税留抵税额”、“简易计税”、“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代扣代交增值税”等明细科目。

(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内设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抵减”、“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其中:

1.“进项税额”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而支付或负担的、准予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2.“销项税额抵减”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因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

3.“已交税金”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当月已交纳的应交增值税额;

4.“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分别记录一般纳税人月度终了转出当月应交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额;

5.“减免税款”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减免的增值税额;

6.“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记录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一般纳税人按规定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7.“销项税额”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8.“出口退税”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按规定退回的增值税额;

9.“进项税额转出”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二)“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月度终了从“应交增值税”或“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当月应交未交、多交或预缴的增值税额,以及当月交纳以前期间未交的增值税额。

(三)“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转让不动产、提供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提供建筑服务、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等,以及其他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应预缴的增值税额。

(四)“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已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并经税务机关认证,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以后期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包括:一般纳税人自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以后期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的一般纳税人取得的尚未交叉稽核比对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或计算的进项税额。

(五)“待认证进项税额”明细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由于未经税务机关认证而不得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包括:一般纳税人已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但尚未经税务机关认证的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已申请稽核但尚未取得稽核相符结果的海关缴款书进项税额。

(六)“待转销项税额”明细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已确认相关收入(或利得)但尚未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而需于以后期间确认为销项税额的增值税额。

(七)“增值税留抵税额”明细科目,核算兼有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截止到纳入营改增试点之日前的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不得从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的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留抵税额。

(八)“简易计税”明细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发生的增值税计提、扣减、预缴、缴纳等业务。

(九)“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增值税纳税人转让金融商品发生的增值税额。

(十)“代扣代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纳税人购进在境内未设经营机构的境外单位或个人在境内的应税行为代扣代缴的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只需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不需要设置上述专栏及除“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代扣代交增值税”外的明细科目。

二、账务处理

(一)取得资产或接受劳务等业务的账务处理。

1.采购等业务进项税额允许抵扣的账务处理。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按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的金额,借记“在途物资”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等科目,按当月已认证的可抵扣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当月未认证的可抵扣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发生退货的,如原增值税专用发票已做认证,应根据税务机关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如原增值税专用发票未做认证,应将发票退回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采购等业务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账务处理。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进项税额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应借记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科目,借记“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经税务机关认证后,应借记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3.购进不动产或不动产在建工程按规定进项税额分年抵扣的账务处理。一般纳税人自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应当按取得成本,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按当期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以后期间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待以后期间允许抵扣时,按允许抵扣的金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

4.货物等已验收入库但尚未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的账务处理。一般纳税人购进的货物等已到达并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增值税扣税凭证并未付款的,应在月末按货物清单或相关合同协议上的价格暂估入账,不需要将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暂估入账。下月初,用红字冲销原暂估入账金额,待取得相关增值税扣税凭证并经认证后,按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的金额,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

5.小规模纳税人采购等业务的账务处理。小规模纳税人购买物资、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不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核算。

6.购买方作为扣缴义务人的账务处理。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境外单位或个人在境内发生应税行为,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购买方为增值税扣缴义务人。境内一般纳税人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按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的金额,借记“生产成本”、“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进项税额”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借记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按应代扣代缴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代扣代交增值税”科目。实际缴纳代扣代缴增值税时,按代扣代缴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代扣代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销售等业务的账务处理。

1.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企业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应当按应收或已收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取得的收入金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工程结算”等科目,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计算的销项税额(或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发生销售退回的,应根据按规定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确认收入或利得的时点早于按照增值税制度确认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点的,应将相关销项税额计入“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科目,待实际发生纳税义务时再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

按照增值税制度确认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点早于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确认收入或利得的时点的,应将应纳增值税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确认收入或利得时,应按扣除增值税销项税额后的金额确认收入。

2.视同销售的账务处理。企业发生税法上视同销售的行为,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并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计算的销项税额(或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增值税额),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利润分配”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

3.全面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前已确认收入,此后产生增值税纳税义务的账务处理。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前已确认收入,但因未产生营业税纳税义务而未计提营业税的,在达到增值税纳税义务时点时,企业应在确认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同时冲减当期收入;已经计提营业税且未缴纳的,在达到增值税纳税义务时点时,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并根据调整后的收入计算确定计入“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科目的金额,同时冲减收入。

增值税会计核算与实务 篇4

增值税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a.税务会计的定义和职能:

1>定义:以税法法律制度为依据,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会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纳税人应纳税款的形成、申报、缴纳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是由税务与会计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2>职能:税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纳税人应纳税款的形成、申报、缴纳进行反映和监督。

b.增值税会计的定义和特点:

1>定义:增值税会计是按照增值税条例、细则及相关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增值税相关政策,对纳税人增值税应纳税款的形成、申报、缴纳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2>特点:

A.由于政策变化快,管理手段和方式的不断创新,相关会计处理的变化随之而动,由简入繁。

B.当期应纳税款和查补税款以及当期已交税款和未交税款从核算到申报采取了分离的方式,核算和申报比较复杂。(设Z未交增值税、增值税检查调整等二级科目进行核算)

C.对不同情形的进项税额分类管理使会计核算也相对复杂。(设Z待抵扣进项税额二级科目进行核算)

D.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内容项目多,勾稽关系比较复杂,正确申报率较低。

内容提要

1.增值税会计核算的依据

2.增值税会计核算的账户设Z

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会计核算的账务处理

4.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会计核算的账务处理

5.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增值税新旧处理方式比较

6.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增值税会计核算的依据 (一)进项税额的确认

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一般纳税人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增值税(简称进项税额),可以从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按规定收取的增值税(简称销项税额)中抵扣,但必须取得以下凭证:

1.增值税专用发票

2.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3.收购凭证(收购发票或销售发票)

4.运费结算单据

特别提醒:国税函(2009)617号?关于调整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期限有关问题的通知?

1.一般纳税人取得2010年1月1日以后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应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到税务机关办理认证,并在认证通过的次月申报

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抵扣进项税额。

2.海关缴款书“先比对后抵扣”管理办法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2010年1月1日以后开具的海关缴款书,应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海关完税凭证抵扣清单?(包括纸质资料和电子数据)申请稽核比对。

未实行海关缴款书“先比对后抵扣”管理办法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2010年1月1日以后开具的海关缴款书,应在开具之日起180日后的第一个纳税申报期结束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抵扣进项税额。

? 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2010年1月1日以后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以及海关缴款书,未在规定期限内到税务机关办理认证、申报抵扣或者申请稽核比对的,不得作为合法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得计算进项税额抵扣。

4.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丢失已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在本通知第一条规定期限内,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的通知?(国税发【2006】156号

及相关规定办理。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丢失海关缴款书,应在本通知第二条规定期限内,凭报关地海关出具的相关已完税证明,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抵扣申请。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核,并将纳税人提供的海关缴款书电子数据纳入稽核系统进行比对。稽核)第28条

比对无误后,方可允许计算进项税额抵扣。

一般纳税人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如果丢失前已认证相符的,购买方凭销售方提供的相应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及销售方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经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可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如果丢失前未认证的,购买方凭销售方提供的相应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认证,认证相符的凭该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及销售方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经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可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

一般纳税人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抵扣联,如果丢失前已认证相符的,可使用专用发票发票联复印件留存备查;如果丢失前未认证的,可使用专用发票发票联到主管税务机关认证,专用发票发票联复印件留存备查。

一般纳税人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可将专用发票抵扣联作为记账凭证,专用发票抵扣联复印件留存备查

(二)销项税额的确认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条例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

计算公式为: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1a.销售收入的确认-正常销售情形收入的确认:

根据条例规定,销售额是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不包括以下几项:

(1)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

(2)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3)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输费用:

①承运部门的运输费用发票开具给购买方的;②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的。

(4)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①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②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③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

(5)销售货物同时代办保险等而向购买方收取的保险费,以及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辆购Z税、车辆牌照费。 1b.销售收入的确认-视同销售情形收入的确认:

企业的有些交易和事项从会计角度看不属于销售行为。不能确认销售收入,但按税法规定,应视同对外销售处理。计算应交增值税。

细则第四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二)销售代销货物;

(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四)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五)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视同销售价格确定: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16条规定:纳税人有本细则第四条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者,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实施细则第四条第(三)到(八)项)

(一)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二)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三)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计消费税额。

2a.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确定-正常销售情形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确认: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19条对增值税纳税义

务发生时间进行了明确:

(一)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二)进口货物,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增值税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

特别注意的是:先开据发票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2)增值税实施细则第38条具体细化了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一)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二)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三)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四)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但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五)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

(六)销售应税劳务,为提供劳务同时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

销售款的凭据的当天。

2b.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确定-视同销售情形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确认: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38条第(七)项规定:纳税人发生本细则第4条第(三)项至第(八)项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3.会计和税法在确认收入上的差异

差异主要在于会计在收入的确认与税法对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确认上

会计规定:纳税人在销售商品时确认收入需同时满足?项条件方可确认收入实现,比如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税法规定:增值税暂行条例对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确认一般性原则是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从上述列举的情况比较,会计确认收入的原则是确定性原则和谨慎原则,而税法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确定主要是要保证税收收入的及时性,比会计的收入确认要更加严格。

二、增值税会计核算的账户设Z

一般纳税人应交的增值税,在“应交税费”(执行会计制度的企业“应交税金”)科目下设“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和“增值税检查调整”、“待抵扣进项税额”四个明细账户进行核算

(一)应交增值税

应交增值税?明细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实际已交纳的当期增值税额和月终转出的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额;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收取的销项税额、出口企业收到的出口退税以及进项税额转出和转出多交增值税;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为了详细核算企业应交纳增值税的计算和解缴、抵扣等情况,企业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户下设Z“进项税额”、“已交税额”、“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款”、“转出未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9个专栏。

(二)未交增值税

“未交增值税”明细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月终转入的多交的增值税、缴纳以前期间的欠交增值税;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月终转入的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交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

(三)增值税检查调整

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税发

(1998)044号)规定,纳税人接受税务检查后需要进行调账的应按照以下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增值税检查后的账务调整,应设立“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凡检查后应调减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增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凡检查后应调增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减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四)待抵扣进项税金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实施“先比对,后抵扣”有关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明电[2004]5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税发[2010]40号)规定,辅导期一般纳税人设立“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科目。用于核算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取得尚未进行交叉稽核比对的已认证专用发票抵扣联、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货物运输发票等进项税额。 (一)国内采购货物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企业国内采购的货物,应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材料采购(按计划成本计价)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

库存商品

制造费用(购入直接领用)

管理费用(购入直接领用)

销售费用(购入直接领用)

其他业务成本(购入直接领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购入货物发生的退货,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注意:按照规定,企业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未按照规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税扣税凭证,或者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未按照规定注明增值税额及其他有关事项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在会计核算上,其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所支付的增值税不能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而要记入购入货物或应税劳务的成本中。 (二)购入货物取得普通发票的会计处理

一般纳税人在购入货物时(不包括购进免税农业产品),只取得普通发票的,应按发票所列全部价款入账,不得将增值税额分离出来进行抵扣处理。账务处理如下:

借:材料采购(按计划成本计价)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

库存商品

制造费用(购入直接领用)

管理费用(购入直接领用)

销售费用(购入直接领用)

其他业务成本(购入直接领用)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 (三)购入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关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13号)等规定,对企业外购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且符合进项税额抵扣的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买价、运费、安装调试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对于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取得进项抵扣凭证但不符合抵扣条件的,其增值税额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四)购进免税农产品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企业购进免税农产品,按购入农业产品的买价和规定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材料采购(按计划成本计价)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

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价款)

应付账款(应付的价款)

(五)购入货物及接受应税劳务用于非应税项目或免税项目的会计处理

企业购入货物及接受应税劳务时直接用于非应税项目,或直接用于免税项目以及直接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其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计入购入货物及接受劳务的成本。账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成本和进项税额)

固定资产(成本和进项税额)

生产成本(免税项目“生产成本”)(成本和进项税额) 制造费用(免税项目“制造费用”)(成本和进项税额) 管理费用(免税项目“管理费用”)(成本和进项税额) 销售费用(免税项目“销售费用”)(成本和进项税额) 其他业务成本(免税项目“其他业务成本”)(成本和进项税额)

应付职工薪酬等账户(成本和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账户(成本和进项税额)

企业购入货物及接受应税劳务取得增值税专票且认证抵扣时,作进项转出 (六)货物非正常损失及改变用途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企业购进的货物和劳务,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购进货物改变用途等原因,其进项税额应相应转入有关账户,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成本和转出的进项税额)

在建工程(成本和转出的进项税额)

固定资产(成本和转出的进项税额)

应付职工薪酬等账户(成本和转出的进项税额)

贷:存货类账户(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七)接受捐赠转入货物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1.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

借:固定资产(确认的固定资产价值的)

借:原材料(捐赠货物的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营业外收入(价税合计)

2.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

借:原材料(确认的价值)

固定资产

贷:营业外收入(确认的价值) (八)接受投资转入货物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1.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

借;原材料(确认的投资货物价值)(不含税)

固定资产(确认的固定资产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价税合计)

2.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

借:原材料(确认的投资货物价值)

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确认的投资货物价值) (九)接受应税劳务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企业接受应税劳务(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会计处理如下: 借:其他业务成本(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栏)

制造费用(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栏)

委托加工物资(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栏)

销售费用(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栏)

管理费用(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栏)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价税合计)

现金(价税合计)

应付账款(价税合计) (十)一般性销售货物的会计处理

1.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买一赠一或随货赠送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将实际收取的销售收入按公允价格在销售货物及赠送货物之间进行分摊,分别反映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销售费用

贷:产成品、库存商品等 (十一)平销行为的会计处理

对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数量、销售额挂钩的各种返还收入,均应按照平销返利行为的有关规定冲减当期进项税额。分为现金或实物返利。两者区别在于能否抵扣增值税,但都要冲减主营业务成本,缴纳同样的所得税。

会计处理如下:

(1)现金返利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实物返利

开具专用发票处理: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主营业务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不开具专用发票处理: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十二)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会计处理

企业采用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当天”,会计处理如下:

发出商品时:

借:长期应收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约定收款日期: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应收款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十三)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的会计处理????

(1)受托方作为购销处理的,不涉及手续费的问题,企业应在受托方销售货物并交回代销清单时,为受托方开具专用发

票,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价税合计)

应收账款等账户(价税合计)

贷:主营业务收入(不含税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受托方不作为购销处理只收取代销手续费的,企业应在收到受托方销清单时,为受托方开具专用发票,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价税合计)

应收账款等账户(价税合计)

销售费用(手续费金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不含税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销售代销货物的会计处理

(1)企业将销售代销货物作为购销处理的,不涉及手续费问题,应在销售货物时,为购货方开具专用发票,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价税合计)

应收账款等账户(价税合计)

贷:主营业务收入(不含税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企业销售代销货物不作为购销处理,货物出售后,扣

除手续费,余款如数归还委托方,应在销售货物时,为购货方开具专用发票,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价税合计)

应收账款等账户(价税合计)

贷:应付账款等账户(不含税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自产或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的会计处理

借:在建工程(同类货物的成本价和销项税额)

固定资产等账户(同类货物的成本价和销项税额)

贷:存货类账户(成本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如:水泥厂将自产水泥用于修建房屋,成本价300万元,市场价400万元。

借:在建工程368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万

产成品300万

4.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货物无偿赠送他人的会计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等账户(同类货物的成本价和销项税额) 贷:存货类账户(成本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的会计处理

由于外购和自产的计价方式不同,投资要分两种情形进行处理。

(1)企业将自产和委托加工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市场销售价和销项税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存货类账户(成本价)

(2)企业将外购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购进成本价和销项税额)

贷:存货类账户(购进成本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的会计处理。

借:应付利润、应付股利等(市场销售价和销项税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存货类账户(成本价)

7.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会计处 借:应付职工薪酬等账户(同类货物的成本价和销项税额)

贷:存货类账户(成本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十四)包装物缴纳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随同产品出售但单独计价的包装物,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价税合计)

现金(价税合计)

应收账款(价税合计)

其他应收款(价税合计)

贷:其他业务收入(价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逾期未退还包装物没收的押金,会计处理如下:

借:其他应付款(没收的押金)

贷:其他业务收入(没收的不含税押金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十五)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

有出口货物的企业,其出口退税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处理:

1.实行“免、抵、退”办法的生产企业

(1)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计入出口货物成本,账务处理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应予抵扣的税额,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应抵扣的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全部抵扣,按规定应予以退回的税款,账务处理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收到退回的税款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2.未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企业

(1)货物出口销售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当期出口货物应收的款项)

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按规定计算的应收出口退税) 主营业务成本(按规定计算的不予退回的税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当期出口货物实现的销售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按规定计算的增值税)

(2)收到退回的税款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十六)进口货物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企业进口货物,按照海关提供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账务处理如下:

借:材料采购(进口货物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

库存商品(进口货物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

原材料(进口货物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

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海关完税凭证上注明的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

应付账款(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 (十七)缴纳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企业上缴当月增值税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收到退回多缴的增值税,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红字)

贷:银行存款(红字)

2.企业上缴以前月份增值税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注意: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要,选择使用二级、三级会计科目。如企业无欠税、无留抵抵欠、无预交等特殊业务,可在“应交税费”下只设Z“应交增值税”科目。当企业交纳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交纳增值税,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留抵税金。 (十八)转出多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月份终了,企业计算出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当月多交增值税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结转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的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抵扣的增值税。“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交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 (十九)减免及返还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对于直接减免的增值税,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营业外收入(执行会计准则企业)

补贴收入(执行会计制度企业)

2.对于企业实际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的增值税,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执行会计准则企业)

补贴收入(执行会计制度企业)

四、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会计处理 (一)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的会计处理

借:材料采购(支付的全部价款和增值税)

原材料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全部价款和增值税)

现金

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 (二)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价税合计)

应收账款(价税合计)

应收票据(价税合计)

其他应收款(价税合计)

贷:主营业务收入(价款)

其他业务收入(价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按规定收取的增值税额)

发生的销货退回,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缴纳增值税款的会计处理

?小规模纳税人按规定的纳税期限上缴税款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收到退回多缴的增值税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红字)

贷:银行存款(红字)

五、新准则实施后增值税会计新旧处理方式比较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发布,自2007年1月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其中基本会计准则根据1992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进行的修改,16项具体会计准则是在2005年前已经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22项具体会计准则为全新的。 (一)增值税会计科目的变化

1.总账科目的变化

增值税原来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进行核算;新的会计科目将“应交税金”改为“应交税费”,核算口径有所增

大,不仅包括原来“应交税金”的相关内容,而且包括原来记入“其他应交款”中的教育费附加等内容,增值税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进行核算。

2.增值税下各明细栏目设Z的变化

过去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Z了“进项税额”、“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多交增值税”等栏目;

目前,“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Z“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明细栏目对增值税进行核算,明细科目相比原来有所减少。

(二)视同销售会计处理的变化

原来对于视同销售的处理是:按照产品、商品或材料的成本结转成本,按照计税价格(或市场售价)核算增值税,不核算收入;

新的处理规定是与销售做同样的处理,即确认收入,同时结转成本。下面举例说明关于视同销售行为新旧会计核算的差异。

例1:甲公司将自产的产品用于个人消费,该批产品的成本价为200万元,市场售价为300万元。假设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

旧的会计处理为:

借:应付工资2510000???

?2000000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新准则体系下的会计处理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3510000? 5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00

5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2000000 ?2000000

在视同销售行为中,改变前后增值税的计算与核算并未有实质性的变化,而是收入确认与否的变化。新的准则体系下要对视同销售行为确认收入、成本,核算利润,会影响所得税的计算与缴纳。

(三)增值税月末与缴纳时会计核算的变化

会计制度将增值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应交增值税;另一部分为未交增值税。月末要将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中。在缴纳时,区分是缴纳本月的增值税还是其他期的增值税。本月缴纳本月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本月尚未缴纳或多交的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中:若为应缴纳而尚未缴纳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若为多交的增值税,则借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本月缴纳上期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

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增值税缴纳时会计核算的变化

新准则体系下,不再包括未交增值税部分,在缴纳时也不再区分是本期还是上期的增值税,一律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中核算。

例2:甲公司2007年5月份缴纳增值税共500,000元,其中应缴增值税额为600,000元;2007年6月缴纳增值税800,000元,其中本月应交增值税额为600,000元,上月应交增值税额为100,000元,多交了增值税100,000元。

旧的会计处理:2007年5月份: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5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100,000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2007年6月份: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700,000 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100,000 100,000800,000 10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100,000 而新的会计处理如下?

??2007年5月份: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2007年6月份: 500,000 500,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六、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预收账款并开具发票的处理 800,0增值税会计核算与实务00 800,000

根据条例十九条规定,先开具发票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开具发票的当天。在实际社会经济活动中,比较常见的商业企业的预付卡处理问题,在财务处理中要特别注意将销售收入的实现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进行区分。

在账务处理上应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1.开具发票时

借:银行存款(现金、应收账款)

?贷:预收账款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17%税率 2.月末按会计规定确认当期主营业务收入后,按确认收入进行账务处理,同时结转成本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对特殊情况,比如销售商品既有适用17%税率的,同时也有13%税率的,需要将适用13%税率的部分多计提的销项税额用红字冲减,相应调整对应科目。月末按会计规定确认当期主营业务收入后: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红字)

还有预付卡既可购买商品同时也可以消费非应税项目(如商场中的咖啡厅、餐厅、电影院)的处理:

借: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红字)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红字) (二)欠税、查补税款与留抵税款和应退税款的抵顶问题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规定,增值税进项留抵税额和应退税额可抵减欠税、进项留抵税额可抵减查补税款。

具体文件参见:国税发(2002)150,国税发(2004)112号,国税发(2004)1197号,国税函(2005)169号

会计处理:

(1)增值税欠税税额大于期末留抵税额,按期末留抵税额红字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2)若增值税欠税税额小于期末留抵税额,按增值税欠税税额红字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

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三)增值税检查后调账处理

1.若余额在借方,全部视同留抵进项税额,按借方余额数,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本科目。

2.若余额在贷方,且“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无余额,按贷方余额数,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3.若本账户余额在贷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且等于或大于这个贷方余额,按贷方余额数,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销项税额或进项税转出等专栏。

4.若本账户余额在贷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但小于这个贷方余额,应将这两个账户的余额冲出,其差额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四)进项税额转出的计算问题(条例26、27条)

1.收入或成本作为计算基数的确定

大家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注意把握一个原则,即:有收入的按收入比例计算,没有收入的按成本比例计算。

2.对按收入进行计算分摊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时的收入额确定 (五)固定资产抵扣范围的把握

1.总局相关规定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所规定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

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又对不动产和不动产在建工程进行了界定,即”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的财产,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13号)。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第二款所称建筑物,是指供人们在其内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者场所,具体为?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1994)中代码前两位为“02”的房屋;所称构筑物,是指人们不在其内生产、生活的人工建造物,具体为?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1994)中代码前两位为“03”的构筑物;所称其他土地附着物,是指矿产资源及土地上生长的植物。

财税(2009)113号文件为此也明确了“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为载体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无论在会计处理上是否单独记账与核算,均应作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组成部分,其进项税额不得在销项税额中抵扣。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是指:给排水、采暖、卫生、通风、照明、通信、煤气、消防、中央空调、电梯、电气、智能化楼宇设备和配套设施。”? (六)申报表的填报难点问题

1.把握好增值税申报的基本内容: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是由销售额、税款计算和税款缴纳三个部分组成,销售额部分反映当期销售收入和检查调整收入;税款计算部分反映当期应纳增值税和检查调整增值税的内容;税款缴纳部分反映应缴纳的当期应纳税额和欠税数额以及应缴纳的查补增值税。把握的原则就是当期应纳税款和检查调整税款在销售额、税款计算、税款缴纳中均分别申报。把握好这个原则,申报工作就基本能正确处理。

2.关注的填列项目是:期末未缴税额(32栏)和期末未缴查补税款(38栏),这两项之和就是按规定,纳税人本月在完成申报后应及时缴纳的税款。

3.留抵抵欠政策出台后,申报表第13栏和25栏的填报口径产生变化

第13栏“上期留抵税额”的数据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留抵税额”减去抵减欠税后的余额,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一致。

第25栏“期初未缴税额”的数据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未缴税额”减去抵减欠税后的余额。

相关文件目录:

1.?财政部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财会字[1993]第83号)

2.?关于印发的通知?(财会字[1994]第31号)

3.?财政部关于对增值税会计处理有关问题补充规定的通知?(财会字(1995)22号)

4.?财政部关于减免和返还流转税的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字?1995?6号)

5.?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税发?1998?044号)

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实施”先比对,后抵扣”有关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明电[2004]51号)

7.?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应退税款抵扣欠缴税款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2]150)

8.?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用进项留抵税额抵增值税欠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112号)

9.?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进项留抵税额抵增值税欠税有关处理事项的通知?(国税发?2004?1197号)

10.?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将增值税进项留抵税额抵减查补税款欠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5?169号)

1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重新修订的通知?(国税发[2003]53号)

1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税函[2008]1075号)

关于我国增值税会计模式的思考 篇5

从1993年底起,财政部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关于对增值税会计处理有关问题补充规定的通知》等文件,针对增值税有关会计处理作了规定和相应补充规定,标志着我国开始实行新的增值税制,但从这些规定的内容来看,我国现行的增值税采取的是“财税合一”模式,这种模式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税合一”模式下的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难以兼顾会计和税法的要求。

(l)不符合实际成本计价原则。按照实际成本计价原则,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即按所支付的全部价款计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购进货物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下实际付出的是货物的买价、采购费用和增值税,而按照税法实行价税分离核算要求,采购成本部分计入货物成本,增值税则计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因此所购货物的成本只是支付额的一部分。

(2)同一会计主体的不同财产、不同会计主体的同类财产,因计价不一,使有关信息缺乏可比性。具体而言:①从单个一般纳税人企业来看,如果在购进时按规定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其存货成本中就不包括付出的进项税额;如果只取得普通发票或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符合规定,其存货成本中则包括付出的进项税额;即有的按价税分离核算,有的按价税合一核算。另外,当同一企业由一般纳税人变为小规模纳税人,或由小规模纳税人变为一般纳税人时,也会存在类似的情况,从而使同一企业的存货成本缺乏可比性。②从一般纳税人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看,一般纳税人企业如果取得符合规定的专用发票,存货按价税分离核算;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不论是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均按价税合一对存货进行核算,导致了不同类型企业的存贷计价缺乏可比性。③从一般纳税人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的 销售收入看,同是含税的 销售额100元,将其换算为不含税的 销售额时,一般纳税人企业为85.47元,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为94.34元,显然缺乏可比性。

(3)对赊购和赊销的会计处理不符合公平原则。按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企业赊购货物时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而赊销时只要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其销项税额就必须予以确认。这样处理不符合公平原则,尤其在赊销时,还有可能产生环账损失,对企业来讲,将有可能产生双重损失。

(4)不符合赋税能力原则。按现行规定,当纳税人采取除商业汇票以外的结算方式 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只要实现了 销售,即使企业尚未收到货款,也要计算销项税额,并按规定在纳税期限内纳税。但是,如果收不到货款,不仅企业 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成本费用得不到补偿,还要垫交税款,这样就会造成企业的流动资金紧张。

(5)会计处理规定不适应税法的变化要求。财政部颁布的有关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及补充规定,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按财务会计的要求制定的,而增值税法规是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其变更、修订较频繁。在我国目前仍执行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的情况下,财务会计不应该也不可能频繁变动,这就必然使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难以适应税法的变化要求。

2.“财税合一”的增值税模式与其所处的宏观环境不相适应。

(l)难以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要求。近年来,世界普济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金融、资本、产品市场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各国经济相互依赖、互补性增强,有关各方都希望通过财务会计信息,了解受资方的财务状况、盈利情况;了解贸易伙伴的财务和资信情况;尤其是要了解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比性程度。在这种形势下,采用“财税合一”的增值税会计模式,就会使会计目标偏重于满足纳税目的,而无法提示一些重要的会计信息,难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同时,采用“财税合一”模式进行会计处理,也势必造成与其他各国会计信息之间缺乏可比性。

(2)难以适应我国会计理论建设的需要。在“财税合一”的会计模式下,会计理论的发展会过多地受制于国家的税收制度,使得会计理论建设难以独立地进行,如增值税会计模式中的一些定义、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直接受税法的限制,使增值税会计理论研究不能独立开展,即使形成了一定的会计理论,也难以在实践中应用,因而抑制了会计理论的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股份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出现,一方面使企业的会计揭示的差异性增大,另一方面各利益主体对会计揭示的内在要求增加,已初步具备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环境和条件,以“财税分流”的增值税会计模式取代“财税合一”的增值税会计模式势在必行。

二、“财税分流”的增值税会计模式

我国的增值税会计模式应规定,平时企业财务会计按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存货的购进和 销售进行核算,期末按税法的要求对差异进行调整,使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符合税法的要求,

由于增值税的计算是按扣税法计算应交税款的,其差异只影响到当期的应交税款,因此,对进项税额进行调整的差异作为当期的损益处理,对销项税额进行调整的差异直接调整当期的应交税款。

按现行制度规定,增值税均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及其明细科国核算。在“财税分流”的增值税会计模式下,为了体现赊购、赊销的公平性及纳税人的赋税能力,应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增设“待转进项税额”和“待转销项税额”两个专栏。“待转进项税额”的借方反映赊购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应付未付的增值税额,贷方反映支付赊购的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的增值税额;“待转销项税额”的借方反映赊销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未收的增值税额,贷方反映收到赊销的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的增值税额。“财税分流”的增值税会计核算的步骤有:

1、保持财务会计核算的独立性,按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会计购进和会计 销售进行确认和计量。

(1)购进贷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时,为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不论是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均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增值税额,计入“进项税额”专栏,按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原材料”、“商品采购”、“管理费用”等;按规定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计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科目。购进货物发生的退货,作相反的会计分录。若采用赊购方式,按规定的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先计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转进项税额)”科目,待支付款项时,再计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2) 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时,按照实现的 销售收入和按规定收取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实现的 销售收入贷记“产品 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发生的销货退回,作相反的会计分录。若采用赊销方式,按照规定收取的增值税额,先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转销项税额)”科目,收到货款时,再转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2.确认和计量差异。

月末,按照税法的具体规定,确认差异项目和差异金额。通常是依据增值税专用发票逐笔进行查找。进项税额的差异有:购进对取得普通发票的进项税额;购进时取得不符合规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购进货物后改变用途的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的差异有: 销售时收取价外费用的销项税额;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作为投资或捐赠等的销项税额。

3.在财务会计提供资料的基础上调整差异,确定应交增值税。

对进项税额的调整有;①购进时收到普通发票和确认为不符合规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销项税额,应从“进项税额”科目转出,转作 销售费用,以使 销售成本具有可比性,借记“产品 销售费用”、“经营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②货物购进后改变用途或发生非正常损失的进项税额,应从“进项税额”科目中转出;③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应从“进项税额”科目中转出,转作 销售费用。对销项税额的调整:对于价外费用和视同 销售的销项税额,一般在收取价外费用或确认为视同 销售时,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经上述调整后,可根据“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一进项税额十出口退税十进项税额转出一已交税额”确定应交增值税。

增值税会计实验项目 篇6

关键词:增值税,视同销售,会计处理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 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 应视同销售货物, 计征增值税: (一) 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二) 销售代销货物; (三) 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 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 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 (市) 的除外; (四) 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五)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六)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 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七)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八)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视同销售行为相关的会计核算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是增值税计税依据如何确定;二是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对于第一个问题税法明确规定, 视同销售行为应按下列顺序确定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即按纳税人当月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对于第二个问题根据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视同销售行为应交的增值税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科目核算, 但对于视同销售行为下减少货物成本的处理方法, 新会计准则并没有统一规定, 目前实务上对该业务主要分两种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一、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

(一) 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销售代销货物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 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商品的, 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采用视同买断方式委托代销商品的, 按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

例1:A企业委托B企业销售甲商品100件, 协议价为每件l00元, 该商品成本为每件60元, 增值税税率为l7%, A企业收到B企业开来的代销清单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已销售10件。

(假定1) 假定按代销协议, B企业可以将没有代销出去的商品退回给A企业。B企业实际销售时每件售价120元。

(假定2) A企业按售价的10%向B企业支付手续费。

此例A企业无论是视同买断方式还是收取手续费方式, 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的账务处理如下:

而对于B企业的账务处理则要分两种情况:

1. 在视同买断方式下对外销售时的账务处理如下:

2. 在收取手续费方式下的账务处理如下:

(1) 对外销售时:

(2) 支付货款并计算代销手续费时:

从上述例题可以看出, 采取支付手续费方式销售代销商品, 受托方销售商品不确认收入, 也不结转成本, 只将收取的手续费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与税法有差异。

(二) 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 将其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 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 (市) 的除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第三款规定:“设有两个以上机构 (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 将货物移送给其他机构用于销售, 应当视同销售, 按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这种视同销售行为称作异地销售。异地销售视同销售需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向购货方开具发票;二是向购货方收取货款, 否则由总机构缴纳增值税。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 符合这两个条件, 也同时确认收入。

(三)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 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例2:A企业以自己生产 (购买或委托加工) 的产品投资B企业, 产品的成本为50万元, 不含税销售价格为80万元, 该产品的增值税税率为17%, 则会计处理为:

例3: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原材料, 甲公司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原材料核算, 乙公司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补价45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 计税价格为公允价值, 有关资料如下:

甲公司换出:库存商品:账面成本220万元, 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万元, 公允价值180万元。

乙公司换出:原材料:账面成本206.50万元, 公允价值225万元。

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从上述例题可以看出,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或者用于交换, 在会计上都是按公允价值确认为收入, 同时结转相关成本。

(四)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例4:A企业以自已生产 (购买或委托加工) 的产品分配利润, 产品的成本为50万元, 不含税销售价格为80万元, 该产品的增值税税率为17%, 则会计处理为:

(五)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1. 用于集体福利时账务处理如下:

例5:某企业下设的职工食堂享受企业提供的补贴, 本月领用自产产品一批, 该产品的成本为50万元, 不含税销售价格为80万元, 该产品的增值税税率为17%, 则会计处理为:

2. 用于个人消费时账务处理如下:

例6:A企业以自已生产 (或委托加工) 的产品作为福利提供给职工, 产品的成本为50万元, 不含税销售价格为80万元, 该产品的增值税税率为17%, 则会计处理为:

二、不确认收入, 直接冲减“库存商品”账户

此类视同销售业务主要包括将自产或购入的货物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或用于馈赠、赞助等增值税非应税项目。这类业务是一种内部结转关系, 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但需要按规定计算销项税额, 按成本结转, 不确认收入:

例7:A企业以自已生产 (或委托加工) 的产品用于本企业工程, 产品的成本为50万元, 不含税销售价格为80万元, 该产品的增值税税率为17%, 则会计处理为:

例8:A企业以自已生产 (购买或委托加工) 的产品无偿赠送他人, 产品的成本为50万元, 不含税销售价格为80万元, 该产品的增值税税率为17%, 则会计处理为:

另外, 会计处理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我们也应该注意到, 用于分配利润、投资、捐赠等用途的产品可以是自产、购买、委托加工取得的, 而用于集体福利、在建工程等用途的产品只限于自产、委托加工, 没有购买的相关规定, 这是因为税法明确规定购买的产品用于集体福利、在建工程是不属于视同销售行为, 而是根本就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的。

例9:A企业以购买的产品用于本企业工程, 购买的产品不含税价格为50万元, 该产品的增值税税率为17%, 则会计处理为:

在以上案例中我们还应注意到, 在会计核算上, 对于视同销售行为要按照配比的要求, 凡未作收入的, 其销售税金及附加就不能列入收入的备抵科目“营业税金及附加”, 只能由有关科目来负担。

总之企业的视同销售行为, 是否作为收入处理要依据新会计准则中收入确认的规定。如用于分配利润、投资、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等用途在会计上符合收入的定义, 按收入处理。而用于捐赠、在建工程等用途的视同销售, 因其不符合收入的定义, 则应依新会计准则规定, 按成本转账, 不确认收入。

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行为是从会计和税法两个角度上来说的, 然而两者之间的规定存在差异, 税法是权威, 企业会计准则是准绳, 到底以哪一方的规定为准?在实际工作当中往往会很难把握。笔者通过分析比较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希望对广大财税工作者处理增值税视同销售的核算业务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上一篇:有趣的词语接龙游戏课叙事作文下一篇:我爱我的好妈妈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