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信息化思考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规划信息化思考(精选8篇)

规划信息化思考 篇1

时间:8月18日上午

地点:华中师大

主题: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规划和思考 主讲人:吴砥教授(湖北省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QQ 45366019***)

提纲:

 我国教育信息化规划解读

1.各国规划和应对措施

2.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

3.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

 教育信息体弱的发展背景

 发展教育信息化的重点问题

教育信息化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焦点

日本 欧盟 加拿大 韩国 美国

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最为典型

1996年计算机辅助教学CAI----2000年计算机辅助教育CAE----2004年E-learning在线学习,多媒体 教学 虚拟学校----2010年学习、评价、教学、基础设施、教育生产力 美国:NETP2010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0

评估方式变革

教学方式变革

基础设施升级

应用系统重构

美国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终身电子档案

教育系统必须进行由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而不是进化式的修修补补。(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

三通: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

连接式教学模式:广泛连通协作参与自我提升

 英国:JISC 2010-2012发展战略

高校联合住处系统委员

重点领域1:优质共享的基础设施和资源

网络建设满足大众需求的灵活、可靠、低成本的网络 访问接口提供安全的、便捷的数字内容访问接口

基础能力建设建设管理友好、共享便捷的数字共享系统 重点领域2:高效组织机构建设

JISC战略重点发展方向

 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我国可借鉴,体制相同

新加坡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与资金投入

新加坡MP3阶段性实施效果:学生ICT应用学生ICT素养国际。

 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

2010日本IT战略总署E-Japan战略:超高速网络设施建设 2003日本野村研究所U-Japan战略:无所不在的网络环境建设 2009日本IT战略总署I-Japan战略:信息技术支持学科教学和远程教育

 韩国智能教育

韩国智能教育计划的五大战略举措

(一)数字化教材的开发与应用

(二)在线学习常态化

 《教育规划纲要》之教育信息化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起步 应用 融合 创新(教育与应用的整合发展)

工作方针:面向未来 育人为本;

1统筹规划 分类推进;

应用驱动 共建共享;

尝试融合 引领创新。

 规划编制内容设计

 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发展任务解析

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 教育管理  发展路标:以基础教育为例

1.实现所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达标,主要指标为:

各种信息化设施和资源的可获得性

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教师教育

 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电子政务电子校务

 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态

应用整合:教材电子化

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

近期主要工作重点

 三通工程发展目标

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 教师培训技能素养

规划信息化思考 篇2

1 文物信息资源规划的六层递进释义

信息是一个独立的科学概念, 它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从本体层次上它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变化的方式, 在认识论曾面上看, 它是在主体立场上分析主客观的关系, 关心的是这种状态、方式的逻辑含义和效能。为主体消除或减少的不确定性越多, 获得的信息量越大。

信息资源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有用信息集合。从广义的角度理解, 它是信息、信息的生产者以及信息技术的集合。文物信息资源 (现无确定概念) , 文物的原始信息是依赖于文物载体而表现的, 包括文物的状态和变化特征, 也包括文物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与客观环境之间的联系特征 (本体层面的信息) 。信息资源规划是指对需要的信息, 从采集、处理、传输到使用的全面规划。人类的社会活动无时无刻不充满着信息的产生、流动及使用。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学家霍顿 (F.W.Horton) 和马钱德 (D.A.Marchand) 等人指出:信息资源 (Information Resources) 与人、财、物资源一样, 构成资源的组成部分。文物信息资源规划 (正在试验中) , 是对文物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使用, 具体表现为对我国文物领域的各功能和数据的需求分析, 探索全局化的数据采集标准和各职能域, 建立整个文物系统的数据、功能、结构模型。文物信息资源规划 (理论探索阶段) , 我省在文物信息采集、元数据的建立和各职能域的分析上都要兼顾两点, 即, 尊重国家统一标准, 注意同国家整体规划的接轨与整合, 同时又要张扬地方文物的个性特质。

2 完成五项主要任务

我们根据信息规划工作的一般性特征, 并结合我省起步晚、起点低的特点, 提出我省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的五项基本任务:

建立数据元素标准。数据元素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信息单位, 是数据对象的抽象。国家已经出台了文物数据采集的相关标准, 如《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等, 我们必须严守这些标准的基本范畴, 并根据地方特色加以补充。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信息分类编码对象, 是一些最重要的数据元素, 它们决定着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检索、存储和传输的质量与效率。如何将地方的, 尤其是民族性强的文物纳入国家统一的分类体系, 也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一大屏障。

用户视图标准。用户视图是最终用户对信息需求和数据实体的看法, 主要有单证、报表、帐册和屏幕格式等。针对我省文物工作的特点和业务人员、管理人员的工作需求, 制订一套界面友好美观实用的终极用户视图。

概念数据库标准。概念数据库是最终用户对数据存储的看法。用户的信息需求, 首先要集中到概念数据库的界定上。必须由系统分析员和各类业务人员、管理人员一起, 深入研究探讨我省各项文物工作的需求分析。

逻辑数据库标准。逻辑数据库是系统分析设计人员的观点。在关系数据模型中, 逻辑数据库是一组规范化的基本表 (Base Table) 。

3 理解掌握四个基本理论

信息资源规划的理念和工程化方法, 是通过引进国际上的信息资源管理 (IRM) 和信息工程方法论 (IEM) 等先进理论, 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而提出来的。

信息资源管理 (IRM) 。霍顿 (F.W.Horton) 和马钱德 (D.A.Marchand) 等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信息资源管理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简称IRM) , IRM包括数据资源管理和信息处理管理。前者强调对数据的控制, 后者则关心管理人员在一定条件下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 且强调信息资源的重要性。IRM的目标是通过增强处理动态和静态条件下内外信息需求的能力来提高管理的效益。IRM追求“3E”, 即:Efficient、Effective和Economical, 即高效、实效、经济。

数据管理 (DA) 。威廉·德雷尔 (WilliamDurell) 1985年出版的专著《数据管理》 (DATAADMINISTRATION:APractical Guide to Successful Data Management) 总结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数据管理标准化方面的经验。认为没有卓有成效的数据管理, 就没有成功高效的数据处理, 更建立不起来整个企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管理工作必须从数据元素标准化做起。数据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 是集中控制和管理数据定义, 建立全局数据管理基础标准和规范化的数据结构, 协调计算机应用开发人员和用户实施数据管理标准规范。数据管理是长期复杂的工作, 会遇到许多困难, 持之以恒才能见到效果。

信息工程方法论 (IEM) 。詹姆斯·马丁 (James Martin) 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总结许多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成功与失败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整套建立“计算机化企业”的理论与方法, 即信息工程方法论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Methodology, 简称IEM) 。

计算机化企业发展阶段论。理查德·诺兰 (Richard·L·Nolan)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总结美国一些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规律, 提出计算机应用发展过程有六个阶段:起步、扩展、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 这就是所谓的“诺兰模型”。

4 文物信息资源规划的三层理想模型

我省文物信息资源规划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让我省所有的文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起来, 为社会所有成员服务, 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为此, 应建立如下信息资源规划模型:

4.1 基础层 (0、1层)

建设基础信息资源平台, 即对最广泛而普遍的信息资源集中采集、处理、存储并提供尽可能广泛而普遍的使用。按狭义信息资源规划方法, 统筹所有文物机构组织和单位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资源的规划。此项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将是, 建立起一个基础的和动态的文物元数据库群。

4.2 共享层 (2层)

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的支撑平台。在基础层工作的上, 建立起注册中心群, 将文物信息资源库和注册中心通过高速网络互相联贯起来, 从而保证所有文物信息资源的定位和访问都可以在令人满意的响应和传输时间内完成。

4.3 应用渠道层 (3层)

通过各种不同的访问渠道, 如电信宽带登录的文博网站、内部广域网和局域网、展区的卫星定位讲解和感应讲解系统, 触摸屏、移动电脑和手机以及各类有形介质等, 达到所有使用者随时5A (Any time, Any where, Any one, Any device, Any Information) 。

结语

国家文物局已经将文物信息化建设工作列入“十一五”期间重点开发项目, 要把作为核心的信息资源管理和开发工作做好, 首先要搞好信息资源规划 (IRP) ;各种信息系统 (尤其是大型复杂的信息系统) 开发, 其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是信息资源规划;进行信息资源规划工作, 需要以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为指导, 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高复先《.信息资源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

[2]圣达动态《.信息资源规划与国家基础数据库的政策建议》

规划信息化思考 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环境评价;融合

一、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的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不仅指的是对各种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生态环境理念的运用指的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加强环境问题的预防,为居民生活构建一个和谐的环境。比如加强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加强城市建设过程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协调等,最终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的效率。

(一)城市规划建设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城市都有与其他城市不同的特色,突出个性是城市规划建设中要优先考虑的问题。不同的地理位置、地形以及地貌等,都是自然环境要素的内容,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时,要根据不同城市具体的特色进行规划设计,实现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比如临海的城市道路,可以有效地利用水资源进行城市规划建设;靠山的城市道路,则可以充分利用山资源,加强对山的开发和利用。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对各种自然资源进行利用,还要加强自然环境的保护,自然环境中的山水、树木等,都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元素,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防止各种建设活动对环境带来损害。

(二)城市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人文特色的形成,往往是由历史过程决定的,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环境评价,从广义上讲包括城市人文环境的评价。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多年的变迁,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对于文化历史以及人文特色的反映,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也是城市规划过程中环境评价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人文环境进行评价,需要结合现代化的城市规划理念,看城市规划是否对城市的人文特色进行了体现,不仅要对传统进行传承,还要结合现代化的理念,对人文特色进行发扬,使得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更加丰富的人文环境,对民众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和效果。

二、城市建设与城市环境评价之间的融合

(一)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之间进行融合的现状

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对城市环境的评价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当前很多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还不够完善,导致环境影响评价并没有落到实处,成为一种流于形式的工作,使得环评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和意义。与此同时,当前很多城市规划过程中的环评方法存在缺陷,我国对城市规划环评的定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环评看成是城市规划项目环评向规划层次的扩展,另一种则是城市规划环评作为城市规划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我国城市规划环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环评技术规范,使得环评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难度。而且很多城市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都属于事后评价,是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之后才进行的评价,并没有实现对环境问题的预防,给出的一些补救措施也不能对环境问题进行及时的补救。

(二)城市规划建设与规划环评之间的融合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与规划环评之间的融合是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必要步骤,也是生态城市规划理念的一种有效运用。现行的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之间还没有真正实现有机结合,因此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之间仍然需要不断寻找契合点,构建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和规划环评融合体系,实现城市规划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价的。

1、加强目标与过程的融合

城市规划建设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对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规划环评的目标则主要是为了实现对城市环境的保护。为了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首先应该要确保两者的目标可以实现融合,即两者的目标必须一致,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规划环评,都有一个共同的大目标,即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影响评价必须要本着同一个目标,才能共同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实现城市规划建设与规划环评之间的有机整合。实现了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目标之间的融合,还需要对城市规划和环评的过程进行融合。过程融合是指规划过程与评价过程必须保持同步,即环境的评价与城市规划是同时进行的,不能在事后进行评价,只有实现两者之间的过程融合的同步,才能促进城市发展过程中规划人员与环境评价人员之间的有效交流,使得不同分工的人员可以实现充分的交流和了解,确保整个城市规划过程可以符合生态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避免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出现太多的环境问题。

2、加强管理制度的改进

为了确保城市规划建设与规划环评之间的同步发展,需要对当前的城市规划管理制度以及环境评价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促进城市规划生态化和规划环评的有效性。首先,应该要对城市规划过程中的生态底限进行确定,任何城市规划建设都应该在满足具体的底限的前提下进行规划设计,这也能有效地防止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各种环境带来损害。其次,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将城市评价的结果及时反映到城市规划的编制中,对城市规划产生一定的影响,保证规划可以得到积极的落实。最后,在城市规划实施之后,应该要进行回顾评价,对城市建设以及城市评价进行有机结合,对规划中出现的影响城市环境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

結语

城市规划建设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加强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与环境之间的有机结合,可以防止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当前很多城市规划过程中与规划环评之间的契合度还不顾,对此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过程和目标两个方面着手,促进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之间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 韩金枝,付腾飞.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的发展方向[J].能源与环境,2011(12)

[2] 代欣召,肖荣波,刘云亚.城乡规划与规划环评一体化实施机制思考[J].规划师,2010(16)

规划思路思考0315 篇4

首先,旅游产品的设计是要立足于市场,市场需求什么样的产品,然后根据我们的资源,景区目前的优势资源打造什么类型的旅游产品,也就是解决了产品定位的问题。

产品项目说明,无非就是低成本,经营性收入快速,接近地气,文脉,靠近市场,受市场欢迎等..........部门的系列产品

1、樱花园

2、樱花主题游线,大穿越游线

3、创意花园系列

4、主题营地社区

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 篇5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依据中小学信息化发展建设的要求,针对我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二、主要任务

1、通过健全、完善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形成学校齐全、规范的信息化规章制度。

2、进一步发挥我校的办学特点,全校100%的教师能较熟练地使用校园网和互联网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校园网将成为校内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全面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网络环境,探索实现“立交桥”教学的办学模式。

3、建立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平台,把现网站的教育、教学、科研资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实教学资源。优化组合学校现有的多媒体、音视频资源信息储存,争取和学校教育平台整合,为师生提供快速查询下载的服务。

4、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教师网站“我的空间”,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网上存储、网上交流平台,使课件管理、文件传输、师生交流的网络化变为现实,提高教育效益。

5、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学习环境和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

三、基本目标

1、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校园网,更新添置计算机

2、加强软件建设。丰富改进学校主页并定期更新,使学校网站形成较为丰富,具有自身特色的资源库。

3、加强应用,服务教学。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字化技能。

4、加强校园网建设。

(1)宣传了解。

让教师了解校园网的功能及其对学科教学、课件制作与传输、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让教师受其“诱惑”,享其“便捷”。

(2)加强管理。

制订校园网管理制度,坚持“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做到定期维护、不断完善,确保校园网畅通。

(3)实践应用。

5、对全体教师进行全员化培训。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信息技术培训,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队伍。

6、加强信息技术与德育的整合,促进信息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应用

我们将要更加扎实得配合政教处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到位,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中,促使信息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应用,探索信息技术与德育的深层次整合,提升德育信息化的整体水平。抓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信息化整合这一契机,努力争取上级部门对学校德育信息化的认同,并借此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

7、协助学校各教研组开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活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协助各教研组开展具有部门特色,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整合活动。学校各教研组的任何活动,都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动,其实就是学校各科室间相互默契配合的体现。信息室在整个活动中应该积极地参谋,指导部门负责人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充分恰当体现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四、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

教育信息化工程是一项具有开拓创新的工程,是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参与、锐意进取的一项新的事业。这就决定了教育信息化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组织领导必须有力到位。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2、经费投入

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加大教育投入。我校信息化建设的经费以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主,学校预、决算时,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维护和发展。

3、建章立制

制定相关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做好设备的清查核对和保养维修工作,科学、合理、规范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完善电教器材的管理制度(出借制度、使用制度和赔偿制度);保障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等系统使用率高;学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分权限参与网站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有具体应用的评估、考核和奖励机制,以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萧县业庄中学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篇6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和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确定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全面深入推进“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分析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发布和首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加强顶层设计、多方协同推进,以“三通两平台”为主要标志的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大幅改善,全国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已达87%,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80%;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日益丰富,信息化教学日渐普及;全国6000万名师生已通过“网络学习空间”探索网络条件下的新型教学、学习与教研模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水平日渐提高,资源服务体系已见雏形;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学生、教职工、中小学校舍等信息的基础数据库,并在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效;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国教师、校长和教育行政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识与能力显著增强。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也都取得丰硕成果,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等领域结合各自需求,在扩大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涌现出一批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的应用典型,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在总结工作进展和成效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与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深度应用、融合创新的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思想认识尚需深化,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仍然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力度有待加大。体制机制尚需创新,广大师生和教育管理者的应用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尚需加强,学校网络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只管建设不顾安全、只管硬件忽视软件、只管数据采集不顾数据维护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比较普遍。信息化建设推进进度不平衡,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信息化区域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齐心协力,攻坚克难。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技术逐步广泛应用,经济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有关政策密集出台,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教育信息化正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论述指明了教育信息化今后工作的目标、方向和途径。“十三五”期间,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在更高层次上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等重要任务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为发展方向,按照“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更好地服务立德树人,更好地支撑教育改革和发展,更好地推动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更好地服务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与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作用。

(二)工作原则

坚持服务全局。要通过服务全局构建教育信息化发展新格局。“十三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更加贴近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融入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领域,为教育改革发展增添动力与手段。要在“十二五”工作基础上,由点及面、由单项工作到教育教学与管理全过程,促进教育信息化全面深入应用,使教学更加个性化、管理更加精细化、决策更加科学化。

坚持融合创新。要通过融合创新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要通过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融合,强化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服务与支撑,强化将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放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来设计和推进。要聚焦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困扰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和管理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以创新促发展,推动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

坚持深化应用。要通过深化应用释放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作用。应用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的结合点,也是教育信息化的生命力。要进一步深化应用驱动的基本导向,通过应用带动环境营造、支撑核心业务,围绕应用目标开展培训与绩效评价,依托教育信息化加快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坚持完善机制。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机制,解决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进一步理顺教育信息化统筹部门、支撑机构和教育业务部门的关系,理顺教育部门和其他企事业机构的关系,形成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合力。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建立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

任务保完成。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和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的发展目标,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与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基本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和个性化学习需求,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实现“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应用上台阶。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为广大师生、管理者深度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进一步深入,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学生信息素养显著提升,形成一批有针对性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创新模式。发展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推动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向全社会提供服务。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充分彰显。

治理上水平。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形成政府规范引导和统筹推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持续有效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供给模式;进一步健全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构建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教育信息化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安全有保障。教育领域网络安全意识显著增强,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标准规范逐步完善,防护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与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网络安全体系,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局面得以保障。

四、主要任务

(一)完成“三通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

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结合国家“宽带中国”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具备条件的教学点实现宽带网络接入;有效提升各类学校和教学点出口带宽,城镇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低于10M,有条件的农村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低于5M,有条件的教学点接入带宽达4M以上;推进“无线校园”建设,东部和具备条件的城镇各类学校应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将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和备课环境建设纳入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配备师生用教学终端;推动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确保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具备信息化教学环境。全面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基本建成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为学习者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化,基本形成与学习型社会建设需求相适应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

(二)实现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发展,大幅提升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能力。

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建设、应用模式。各地要根据信息化教学的实际需求,做好资源平台建设规划论证,充分利用现有通信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区域平台建设和与国家教育资源平台的协同服务。鼓励企业根据国家规定与学校需求建设资源平台,提供优质服务。“十三五”末,要形成覆盖全国、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为学习者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提升教育信息化支撑教育教学的水平。制订出台教育数据管理办法,规范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使用、共享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安全及可用,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有序开放与共享。在进一步明确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基本完成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任务,基本完善教育基础数据库。着力做好已建系统运行与服务,提升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教育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评价和公共服务的水平。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利用国家已有系统开发相关应用。

(三)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优先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

深入推进三个课堂建设,积极推动“专递课堂”建设,巩固深化“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进一步提高教学点开课率,提高教学点、薄弱校教学质量;推广“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逐步使依托信息技术的“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模式制度化。大力推进“名师课堂”建设,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以“名师工作室”等形式组织特级教师、教学名师与一定数量的教师结成网络研修共同体,提升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积极组织推进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活动,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创新推进“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相关规定,鼓励、要求名校利用“名校网络课堂”带动一定数量的周边学校,使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广范围内得到共享,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继续推动高校建设并向社会开放在线课程,促进中央部门高校支援西部高校开展在线开放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积极支持、推进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开放和在线教育联盟、大学与企业继续教育联盟建设,扩大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在提升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加快探索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模式,有效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水平与能力。

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信息化教学推广活动,激发广大教师的教育智慧,不断生成和共享优质资源;实施职业教育数字资源试点专项,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以先建后补方式继续开展“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推动职业院校广泛应用。加快制订数字教育资源相关标准规范,完善多机制、多途径整合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制度。加大数字教育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相关法治培训,增强教育部门、学校使用、应用数字图书、音像制品等资源时,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确立通过市场竞争产生优质资源、提供优质资源服务的机制。要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培育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市场,积极探索在生均公用经费中列支购买资源服务费用的机制,将数字教育资源的选择权真正交给广大师生。鼓励企业积极提供云端支持、动态更新的适应混合学习、泛在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新型数字教育资源及服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保障基础性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并发挥好已有资源的作用,利用以互联网为主的多种手段将资源提供给各类教育机构,尤其是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学校免费使用。大力实施面向不同行业、企业的高等学校继续教育e行动计划,办好开放大学、老年大学、就业技能培训等,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五)创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与应用模式,从服务课堂学习拓展为支撑网络化的泛在学习。

要积极利用成熟技术和平台,统筹推进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空间要集成网络教学、资源推送、学籍管理、学习生涯记录等功能。要融合网络学习空间创新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教研模式和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鼓励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动、网络研修、指导学生学习等活动;鼓励学生应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预习、作业、自测、拓展阅读、网络选修课等学习活动,养成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服务的良好习惯;鼓励家长应用网络学习空间与学校、教师便捷沟通、互动,关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有效引导学生科学使用空间。要实现学生学习过程、实践经历记录的网络学习空间呈现;依托网络学习空间逐步实现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优化教学模式,以“人人通”的广泛、深度应用进一步体现“校校通”“班班通”的综合效能。

(六)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服务育人全过程。

要依托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入、广泛应用,适应信息时代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信息化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能力是关键。要建立健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将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纳入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列入高校和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学时(学分),将能力提升与学科教学培训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特点的课例和教学法的培训,培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情分析与个性化教学的能力,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常态。

(七)深入推进管理信息化,从服务教育管理拓展为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建成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伴随式收集”和全国互通共享。要推动管理信息化与教育教学创新的深度融合,在提高教育管理效能的基础上,实现决策支持科学化、管理过程精细化、教学分析即时化,充分释放教育信息化的潜能,系统发挥信息化在政府职能转变、教育管理方式重构、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中的作用,促进政府教育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推动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利用信息化实现政府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广泛连接与信息快速互通,推动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公共服务人性化,使各级各类学校、相关教育机构和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及时、准确地获取教育信息,更加便利地享受到教育服务,更加深入地参与教育治理过程,形成一个有效的教育治理体系,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从而加快发展各项教育事业。

(八)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从服务教育自身拓展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教育信息化要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在“一带一路”“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惠民、智慧城市、精准扶贫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作用,提供广覆盖、多层次、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升均等化普惠化水平,培育新型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促进信息消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积极探索。要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国际视野,拓展国际空间,抢占教育信息化的国际制高点,增加国际话语权,服务国家外交话语权的提升。要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战略部署和法律法规,加强网络安全相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做好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工作,服务国家安全战略。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规范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服务支撑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要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明确行政职能管理部门,完善教育信息化组织领导体制。要建立“一把手”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信息化工作。要明确教育信息化行政职能管理部门、业务应用推进部门、技术支持部门等各主体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格局中的责任与义务,确保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有序发展。要探索和建立便捷高效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支撑机制,整合教研、电教、信息、装备等教育系统专业机构的力量,充分利用相关企业专业化服务的优势,形成合力,为学校、师生等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要在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建立由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度,全面统筹本单位信息化的规划与发展。要加强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确保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工作得到落实。

(二)分类指导,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要求和本地区教育现状与教育改革发展任务,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省会及中心城市要率先实现国家确定的发展目标,率先深入普遍应用。各级各类教育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改革发展重大目标的实现。基础教育要推进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普及更有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职业教育要着力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重点解决实训教学中“进不去、看不见、动不了、难再现”的难题;高等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管理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继续教育要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统筹推进的基础上,要着力加强对本地薄弱地区、薄弱学校与教学点的支持力度。地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着力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指导,加大对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力度。各级各类学校要主动把教育信息化纳入本校总体规划,深入开展信息化教学与管理应用。

(三)开展督导,形成制度化的评估机制。

要制订针对区域、学校、课程、资源、教师、学生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将相关评估纳入教育督导工作,有效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纳入学校建设基本标准和区域、学校评价指标体系。各地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本地区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要全面开展面向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督导评估和第三方评测,将督导评估结果作为核查工作进展、推动工作落实的依据,以提升各地区、各学校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四)完善保障,形成多元化投入支持机制。

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引导地方加强对农村、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支持力度。各地要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将教育信息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信息化整体规划。要明确政府在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中的主体作用,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惠民、智慧城市等工作;要建立社会团体、企业支持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建立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网络使用资费优惠机制。各地要切实落实国家关于生均公用经费可用于购买信息化资源和服务的政策,优化经费支出结构。要明确教育信息化经费在当地生均公用经费、教育附加费中的支出比例,形成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五)明确责任,确保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协调发展。

对村庄规划中能源规划的思考 篇7

当前, 我国农村中使用的能源包括电能、煤炭、燃气以及生物质能和太阳能, 各种能源既相互独立又存在一定的联系。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的能源消耗与日俱增, 对各种能源进行统一合理的规划, 有助于在规划阶段较准确地把握能源供需总量, 对于实现农村的低碳生态发展具有实质性的作用。

2 村庄电力规划

2.1 电力供应系统规划

2.1.1 结合农村发展建设引起的各种变化并考虑远期用电需求, 科学分析预测用电负荷。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必然推动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着各类现代化电器的迅速普及和居住环境舒适度的提高, 城镇居民的用电负荷势必增大。但此过程中也必然伴随着新型能源的普及。因此, 必须综合考虑, 进行合理的负荷预测。

首先需要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选取恰当的电力负荷值, 发达地区农村的电力负荷必然会取较高值;其次, 在负荷的选取中, 还要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 是炎热地区还是寒冷地区, 是否需要供暖及供暖期等, 炎热地区对电力负荷的要求较高, 寒冷地区地区则可以通过煤炭等降低电力负荷;再次, 还要考虑当地的资源条件, 有无可利用的其它能源, 如天然气、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如有其它可用能源, 电力负荷也可以取较小值。

2.1.2 从长远考虑, 确定经济适宜、互为补充的电力供应系统。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采用的电力供应方式是从县城或乡镇等上一级电网引入, 便于管理, 也有利于形成电网的规模效益。但有些地区有其特殊的资源条件, 而且我国各种灾害频发, 从经济上和安全上考虑, 有必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条件, 因地制宜采用多种可再生能源实现电能的生产, 如建设风力发电站、小型水电站、太阳能光电板等。

我国风能储量巨大, 内蒙古、西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是我国风能最为丰富的地带。在村庄规划中, 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最适宜的方式, 对于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边远农村地区, 规划建设小型风力发电站不失为一种经济实用的风能利用方式。

有河流经过的偏远地区, 电网的引入投资巨大, 可考虑建设小型水电站, 实现电能的自产自供。

青海、西藏等太阳辐射强烈的的农村地区, 可以充分利用地域优势, 规划建设太阳能光电板, 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此外, 对于有企业自备电厂的发达地区的村庄,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可以通过协调进行电厂的技术改造, 实行热电联产为周边农村供热, 既可以提高煤炭利用率又减少了大气污染。

2.2 电力输配系统规划

首先, 要根据当地村庄近、远期规划, 科学分析预测配电网络及设施的发展需求, 加快建设适应农村的实用型、节能型的配电网络及设施, 加强农村电气化建设。

其次, 优化配电线路和配电设备, 根据村庄居住形态的特点, 按照“接近用电负荷、小容量、短半径”的原则, 合理配置配电变压器, 保障高水平的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

此外, 在村庄规划中应做到高低压配电网络布局的美观, 并与路灯、电信、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统筹规划, 力求电力网络地下化, 把农村电网建设和村容村貌的整治结合起来。

规划建设实用、节能、安全、可靠、美观的电力输配系统, 必将有力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有力推进村庄规划建设。

3 煤炭、燃气利用规划

煤炭作为我国长期依赖的常规能源, 仍然占据我国能源结构的主导地位, 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冬季取暖、日常炊事主要采用煤炭、薪柴、秸秆等, 以瓶装液化气作为补充, 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的使用仅占极小部分。煤炭取暖不仅缺乏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 而且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浪费能源, 极易造成大气污染。

从之前调研收集的资料来看, 大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加之各个村庄布局散乱, 推广集中供热和供气的可行性较小。因此, 必须改善能源供应方式, 逐步加大新型能源使用比例, 降低煤炭等的使用量。具体说来, 就是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条件,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 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和清洁生产为切入点, 以沼气池建设、秸秆气化、太阳能利用、生态种植养殖等技术为手段, 构建相互补充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并结合村庄环境整治规划, 实现村庄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

4 生物质能利用规划

生物质能源是目前农村能源的主体, 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牧草、薪柴、人畜粪便等。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 农作物秸秆、牧草、薪柴主要被用作燃料直接烧掉, 人畜粪便作为农业生产的有机质肥料, 但其堆放储存极不利于环境卫生。同时, 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也是村庄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

结合村庄规划, 可建设沼气池, 将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用于制取沼气, 其设备简单、投资少、清洁环保, 生物质能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既可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又有助于农村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

沼气池容积可根据建池户的发酵原料种类、数量、用气水平和养殖业发展规模、产气率来设计。在村庄规划中, 应统筹考虑, 将沼气池的建设与改圈、改厕、改厨同步进行, 人畜粪便, 农作物秸秆、柴草、厨房垃圾都可以投入沼气池内。沼气池夏季产气量大, 对于3~4口之家, 建设一座8~10m3的砖砌圆柱型沼气池, 即可满足全天用气, 并且可以配合使用太阳灶, 太阳能热水器等解决炊事、烧热水用能;冬季沼气池产气量不足时可以使用煤炭或液化气作为补充能源。

对于农作物秸秆、牧草、薪柴较多的地区, 也可以规划建设秸秆汽化站, 实行集中供气。采用秸秆制备气作为气源, 每户每天只需植物资源3~5kg, 即可解决全天生活用气。此种方式需要在村庄内敷设燃气管道, 将燃气由秸秆制气站引至各用户中的调压箱, 投资相对较大。

5 太阳能利用规划

太阳能是一种资源量巨大、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我国太阳能利用的潜力巨大, 除四川盆地及其相邻地区外, 大部分地区的太阳能资源都相当丰富。太阳能的利用方式除上述太阳能光电板发电外, 还包括有太阳能暖房、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 但不同纬度、不同地形和气候条件, 太阳辐射强度的差别很大。

太阳能热水器是目前农村太阳能利用的最佳方式, 其造价低, 环保节能, 可大大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我国城市广大住区中早已广泛采用太阳能热水器, 在当前的村庄规划中, 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太阳能热水器, 配合使用电能、生物质能。

此外, 各地区还可以根据各地太阳辐射强度的大小建设太阳灶用于日常炊事, 以及被动式太阳房, 以降低冬季采暖能耗。

6 结语

以上所述只是农村能源利用最普遍的方式, 必须结合农村发展的现状和实际特点进行统筹规划。对于某些处于城郊的村庄, 可以进行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扩建, 尽量将供热、燃气管网延伸至此, 实现能源的集中利用;对于某些靠近煤矿、热电厂的村庄, 也可以就近利用当地的廉价能源;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利用地热能辅助采暖。

总之, 在村庄能源规划中, 电力规划是基础点, 煤炭、燃气利用规划是着手点, 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规划是创新点。规划中应“因地制宜, 多能互补, 综合利用”, 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条件, 建立适宜的能源体系, 更好地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曾晶, 张卫兵.我国农村能源问题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3 (3) .

[2]朱成章.加快中国农村的能源电力建设[J].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7 (44) .

世博会信息化规划的逻辑 篇8

上海世博会信息化的使命

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成就,历来是世博会的展示亮点,同时世博会也成为这些科技成就的传播平台。电话、电视、工业机器人、计算机这些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标志性技术产物,成为一届又一届世博会令人难忘的风景。

本届世博会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后第一次世博会。本届世博会出现的技术发展背景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一是网络通信技术的“普及”,包括各种IP化、宽带化、移动化、多媒体化的技术和应用大量出现;二是“融合”,包括媒介融合(如物联网、传感网、互联网的融合),相关技术的融合(如“3S”综合应用的出现、“三屏合一”等),换代技术共存与相近技术的互通(2.5G、3G、4G、NGN),相关运营业务的融合(广电网、电信网、IP网“三网合一”)等等;三是“推动”,新型的网络应用技术带来了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如B2C、C2C电子商务,虚拟社区、P2P、Web2.0等,它们使信息时代与后工业时代有了明显的区分,为“全球化”和“低碳经济”起到了技术推动作用。

信息通信技术不仅仅是今天广大市民工作、学习、生活的普遍工具,是现代城市建设、运营、管理的神经系统,更是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直接展示主题,是本届世博会信息化的使命之一。

信息技术在本届世博会的使命还不止于此。本届世博会历时半年,是世博会历史上面积最大、参展者、参观者最多的一届世博会;也是第一次在城市中心区域举办的世博会。尤其是世博会的运营阶段,将集中在长达184天的时间里,在3.28平方公里园区范围内,有条不紊地组织250个场馆的展示,举办2万多场各种活动,为7000万游客提供票务、交通、客流疏导、气象信息、商业供应等服务;为园区提供周边安全保卫、物流运输、设施设备、卫生等保障服务,为参展方、新闻媒体提供注册、证件等服务,……所有这些保障、管理和服务工作,都离不开准确、可靠、高效的信息通信技术支持。“史上第一”的盛会所要求的,必然是同样“史上第一”的信息化支持,是一项超复杂的系统工程。

信息化的第三个使命,是为传统的世博会开拓另外一个空间——虚拟的空间。实现“网上世博会”,让互联网应用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实现“实体会展”与网上会展的互动。网上世博会是信息时代的本届世博会主题演绎的升华形式,也是本届世博会对历史的贡献。

综合以上三点可以说,本届世博会将成为人类迈向信息社会进程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展会。

上海世博会信息化的工作起点

不同于同属大型活动的奥运会,本届世博会直接可以从历届世博会继承的信息化遗产几乎为零。不仅没有直接可用的信息系统“实体”,可以参考的方案、建设规范、运营服务标准等也都无从谈起。这使得我们要从一张白纸开始规划与建设世博会的信息化。

多年来,上海市在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化应用建设上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信息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也锻炼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但是,与这些已有的成就相比,世博会信息化在覆盖范围、整合程度、结构化程度、复杂性上都不是同一个量级。从产业能力来看,我们在复杂系统咨询、大系统集成、超大项目群管理、大型活动运营保障的组织等诸多方面还有不足,面临着全面的挑战。

本届世博会是上海市具体代表国家政府承办的一届盛会。得益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普及,所有上海的、全国的、乃至全世界的信息化成果和经验,都构成本届世博会的工作起点。因此,本届世博会的信息化“路径”,是立足本届、本地和当下,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创造性地进行信息化建设。

上海世博会信息化特点分析和借鉴

怎样给世博会的信息化“定性”?它具有哪个领域或行业信息化的特征?

这个问题看似无关紧要,其实不然。因为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所有的行业或领域,都积累了一定的可以参照的信息化成果,乃至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供应商“圈子”。对世博会这一看似独特、混沌的综合性案例进行分析,准确地找出世博会综合性案例中所掩盖的“熟面孔”,有利于我们快速确定世博会的信息化框架。我们对相近或相关的几种信息化场景分析如下:

1)政府部门或跨部门信息化:世博会的组织方也是政府机构;世博信息化与政府信息化在公共服务、资源整合的功能特性上是一致的。但世博会信息化与一般政府部门信息化相比,其“主题性”更强,服务指向更明确,更应注重系统的效能。

2)园区信息化:相似的信息化场景包括生产性园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和主题园区(如迪斯尼)。世博会的信息化与在园区运营的专业管理和服务方面可以借鉴,但世博会的主题性更强、活动集中度更高,“一次性”和“临时性”更突出。另外,在考虑世博园区的后期应用时可借鉴产业园区信息化的一些经验和成果。

3)企业信息化: ERP在会展业已经有成熟的应用,大型会展企业的信息化对上海世博会的业务分析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上海世博会的办博理念、业务边界、业务成熟程度都与成熟的大型会展企业运作不可同日而语;上海世博会的主办方在对信息化的认识程度上,也不具备实施成熟的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条件。

4)城市(区域)信息化:世博会信息化规划涉及了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大片区域,且原址是信息化的“低洼”地。世博会信息化从性质、范围上来说属城市区域信息化,但具有更明显的主题特性、业务逻辑性。

5)重大活动信息化大系统:奥运会等大型活动的信息化对世博会有借鉴作用。事实上,尤其是信息化运营保障方面,我们对奥运会的学习借鉴很多。但世博会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大型活动,二者在区域周界、活动多样性、要素流动性上大相径庭。

综合上述分析,世博会信息化是一种创新的重大活动的信息化,它具有主题性、区域性、综合性和易变性的特点。世博会信息化规划通过对相关信息资源的部署和利用、对信息化顶层功能的设计,以及信息化总体架构的搭建,来满足对世博会全程、全面技术支撑的需求。

从规划的形态上来看,世博会信息化规划不是信息产业规划,也不是行业(部门/企业)的信息化规划,而是更接近一个大系统的规划。因此,我们用大系统规划的办法来研究世博会的信息化。

信息化规划的基本逻辑

信息化规划的逻辑包括规划的导向、基础方法、借鉴和约束四个主要方面。可以看做世博会信息化规划的“四种力”。

导向逻辑——需求导向原则

“导向逻辑”是规划的“牵引力”。它回答两个问题:方向和立场。

我们依据什么来决定世博会信息化要建设的内容和体量?答案就是世博会信息化的目标;是组织方、参观者、参展者在办博过程中的信息通信需求。“需求导向”原则既适用于“中观”的应用系统规划和设计,也适用于宏观的信息化规划。

此外,我们还需要为“需求”确定一个恰当的“立场”,即我们站在什么样的位置、带着什么样的意图来看待、规划信息化?“立场”不同,将会带来信息化建设的范围、重点和规模不同:如果较多地站在信息化“建设方”的立场,往往容易带着堆砌的主观动机,导致建设体量过大;如果站在“呈现者”即参展方的立场,则可能希望技术展示越新越好、越炫越好。单从某一种“立场”出发,容易导致规划进入不同的误区。世博会信息化规划是站在会展组织方立场,兼顾建设、展示、组织、参观者各方需求,着眼对世博会全程、全面的信息化支撑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来对信息化的核心需求、主要内容、概念性技术架构进行定义;对信息化建设、运营管理的主要原则和界面进行明确。换句话说,世博会信息化总体规划应具有全面性、中立性、基础性和原则性。世博会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可以借鉴和利用城市的一些专业管理和服务经验(包括一些信息化成果),但要与园区本身的业务使命和各种约束条件接轨。我们既不能单从技术本身出发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堆砌;也不能狭隘地从经验出发,将城市信息化系统在园区进行简单复制和盲目延伸。

基础方法论——信息系统规划

有了导向原则,有了明确的目标,就可以对“混沌”状态的信息化大系统开始进行系统化“自顶向下”的初步分解。信息系统规划(Informarion System Planning - ISP)原是用于组织(如大型企业、政府部门)信息化场景,是将组织目标、支持组织目标所必需的信息、提供这些必需信息的信息系统,以及这些信息系统的实施等诸要素集成的信息系统方案;是面向组织中信息系统发展远景的系统开发计划。概括起来,是一种应用导向的顶层设计。

世博会的信息化规划是信息系统规划的一次实践。它是根据信息化所担负的使命,依据需求导向原则,针对业务规划(Business Strategic Planning—BSP)进行信息化应用的顶层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依据系统架构原理使之立体化、集约化和层次化。规划的成果可以是一个汇总的总体规划,也可以是一个总体规划加上一系列专项规划,如应用规划、信息基础设施规划、网络规划与数据规划。

除去运营商的公共通信服务、周边地区及全市的城市信息化配套,以及参展方信息化展示部分,世博会信息化的核心是“世博会建设运营管理信息系统”。这个大系统囊括了对世博信息化的全面支撑:在时间上跨世博会的整个生命周期;空间上覆盖世博园区及周边区域;服务对象包括组织方、参展方、参观者、新闻媒体;所支持的业务包括现场运营、后勤保障、专业管理等办博和运营事务。根据对世博会的主要业务,我们规划出了一门式服务、协同办公、决策支持、建设管理、商务管理、票务管理、安保、物流管理、活动管理、宣传推介、人力资源管理等十多个应用系统。

支持逻辑——借鉴与“利旧”

如前所述,我们在对做应用规划中,在确定子系统的建设范围和工作基础的时候,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借鉴。主要是借鉴相关的专业规律、信息化经验和成果,特别是借鉴和直接利用上海市已有的城市信息化大系统的成果。世博会信息化虽然综合、复杂,但具体到其中的应用后,它可能是一种城市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的延伸。这种“利旧”的支持逻辑使我们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投资,也降低了总体的建设难度和风险。

世博会主要参考或利用的城市信息化系统有应急联动信息通信系统、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电子口岸平台,以及市公共卫生、气象等信息服务系统。在考虑具体怎样“利旧”的时候,还是要基于相应业务的需求,逐个案例实事求是地进行论证。如果园区内管理业务是外部大系统业务的局部复制(如园区运营指挥业务),在园区有相应责任部门对信息的采集、发布或输出负责,则需要部署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如果园区的相应业务只是市级业务的一个“代理”,不需要强大的本地信息处理处理功能,则只需要为市级系统建设部分的信息采集、转换和发布功能或终端。

约束逻辑——约束条件

世博会信息化除了需求有突出的特点外,项目管理也与普通的政府信息化项目和企业信息化项目不同。世博会的国际惯例、本届世博会的组织模式、商务规则等都成为本届世博会信息化需要遵守的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直接影响到项目管理流程、项目建设的范围和规模,甚至信息化建设、运营的目标。

世博会信息化总体规划要点

上海世博会信息化目标

为园区提供各种信息通信服务,满足世博建设、筹办和运营管理等业务的信息化需求,为组织者、参观者、参展者、媒体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业务支持和应用体验,体现世博会的“成功、精彩、难忘”。

世博会信息化总体框架

根据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实际情况,从地域范围和信息系统架构两个角度来构建世博会信息化的总体框架。立足于世博园区信息化,适度考虑园区周边地区信息化和与世博会相关的市级信息化应用。园区信息化建设重点考虑信息基础设施以及核心应用系统,并提供相应信息化保障。

世博会信息化总体框架包括世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世博会建设运营管理信息系统、世博会其它应用、世博会信息化保障体系以及外部信息化应用5大部分。其中,世博会建设运营管理信息系统是世博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部分,其他部分围绕该系统提供不同层面的保障和支撑:

◎世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是世博园区信息化的全面网络支撑和物理承载,包括世博园区内的管线、机房、基站、综合布线以及各种公用通信网络。

◎世博会建设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即信息化核心平台)是全面支撑上海世博会建设和运营业务的信息化核心系统,包括世博各相关业务应用及其支撑平台。

◎世博会其它应用是与世博会相关的通信服务、高新科技展示等信息化应用,包括各种支撑型应用、展示型应用等。

◎世博会信息化保障体系是世博会信息化安全可靠、高效运行、规范管理的必要条件,包括组织、资金、人力、信息安全、标准规范等方面的保障。

◎外部信息化应用是世博园区之外,与世博相关的其他信息化应用,包括世博会相关的市级信息化应用和世博周边地区信息化。

世博会信息化规划的效果

考察一个信息化规划是否有效,不仅是看它是否够“细”、够“实”,更重要的是要看它的逻辑是否合理,指导性是否够强,大原则是否明确,以及是否容易“落地”。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信息化总体规划》发布后,随着世博会筹办、建设和运营准备进程的深入,许多办博业务的归属、流程和需求都有过若干变化;为了便于项目操作,相应的大项目在立项时也做了相应的合并、分拆甚至删减。但总的来说,世博会信息化项目的展开是基本忠实于总体规划的。总体规划的及时发布为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信息化项目启动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上一篇:后厨经典语录台词下一篇:人力资源总监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