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朗诵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励志的朗诵(精选12篇)

励志的朗诵 篇1

苍蝇开始耀武扬威

占领头顶的制空权

这个夜晚 漆黑无光

老鼠开始挖地三尺

吞噬脚下的黄土

一位医生在电话里说:“我很忙,现在正是瘟疫流行的时候。”

一位诗人在文字里说:“别吵了,我正在借别人的手,写自己的深刻。”

一位妇人对着垃圾桶:“多可惜啊,可乐还剩下一大半没有喝呢!”

一位男子赤裸着上身,叫嚣着:“是兄弟,就干了这一杯。”

如果,这不是一首励志的诗歌,我会给苍蝇留下有缝的鸡蛋

我会给老鼠留下一把米

我会将鲜花的汁涂抹在最黑的夜里

像两颗哭红的眼睛看着这座城市

就这样深深地看着这座城市:

希望无处藏身,恐慌四处蔓延,流言布满大街小巷。泥沙俱下

天崩地裂最后

是一场痛快淋漓的毁灭

这时只给你三秒钟的时间回头

你会发现:阳光、行人、甚至一粒尘埃

都是如此的美好

励志的朗诵文稿2

当秋风吹走一季最后的惆怅

青春携着浪漫的风帆开始远航

惊奇着大海宽阔的胸膛

崇敬青松庄严的伟岸

羡慕冬梅娇艳而不失端庄的`风范

悲愤小草弱小而竭力的反抗

鄙视暗夜捉弄精灵的手腕

欣赏雪花拥抱大地的坦荡

年轻的心不知畏惧不懂遗憾

年轻的脚步不知停留不怕闯荡

年轻的翅膀勇敢地飞进冬季的天堂

挑战冰川!

敲击尘封的暖阳

融化绝望的曙光

点燃自信的心房

相信明天

永不停歇地启航!

励志的朗诵文稿3

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

也没有坐享其成的生活

所以

当我们独自航行在人生的大海上时

每时每刻都应做好准备

即使遭遇狂风,大浪,暴雨,烈日

也应毫无惧怕

因为只有不畏艰辛的人

才有机会享受到人生最简单的快乐

【励志的朗诵文稿】相关文章:

1.配乐诗朗诵文稿

2.教师节朗诵文稿

3.朗诵比赛散文稿

4.适合学生朗诵的散文稿

5.文稿朗诵技巧

6.以实力说话的励志文稿

7.儿童散文诗朗诵文稿

8.纪念五四文艺晚会诗朗诵文稿

励志的朗诵 篇2

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朗诵题材,而在朗诵过程中,“播音式”和“表演式”的朗诵风格也逐渐显现了出来。在新闻行业里,“播音主持”的概念也发生了大的变化,如今的播音主持工作已经成为一个多元化的集合体。更多意义上是对播音主持在面对不同环境、不同题材、不同受众时的表达形式的一种概括。所谓表演,如果放在本文中来看他其实和播音主持艺术一样,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不同于播音艺术的传播意义,更多地偏向于欣赏或者是娱乐。表演艺术更多意义上是指在肢体动作,声音语言等,由于这种形对语气和情感更加直观强烈的传达,所以就媒介或者形式而言也更加多样化。表演不限制地点,但对于受众的要求更高,它更适合于直接面对观众,可以与观众产生互动和共鸣的场合,如戏剧、舞蹈、唱歌和演奏等。这里所说的表演式朗诵也是表演的一种形式。

而“表演式”朗诵则是指在传统意义上的播音之外,再加上一些“表演”元素在其中,从而使其“表演”的风格和艺术感更加突出。同样,这也是对展开对“表演式朗诵”把握的逻辑起点。

2 诗歌朗诵中两种朗诵风格的区别

在诗歌朗诵过程中,“播音式”和“表演式”朗诵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诗歌朗诵中,最常见的就是整首诗词或是一段诗词中,某个相同的韵母或相近的音节会有规律的,反复出现,使整首诗词更有韵律,诗词的声音更加和谐,读起来也会因为其前后配合,优美的韵律而让读者产生共鸣和美的享受。这种韵母相同或是音节相近的形式我们就称之为诗词的韵脚。这也是诗歌之所以吸引人的最基本元素。

而在具体实践中,“播音式朗诵”相比“表演式朗诵”,其对诗歌中韵脚的朗诵语气会相对较为淡化。在对文字的艺术在创作过程中,“播音式朗诵”更多的是按照文本去出发,而“表演式朗诵”则更多的去从表演出发,情况不同,真正落到具体的关于韵脚或者关于段落等,存在的差别,正是由出发点造成的。

3 叙事类作品中两种朗诵风格的区别

再来看一些叙事类作品。叙事类作品中使用最多的叙述语言,一般是作者以自己的角度讲人物带入情节之中创作时所使用的语言样式,人物语言是指作者在作品中为某个角色所添加的属性。在播音的过程中,由于对作品中基本属性的规定,朗诵者对稿件用有声语言进行二次创作时,就使语言表达成为一种感情的转述,所以,对作品中的叙述和人物的基本属性,并不会像表演式朗诵那样进行过多的刻画。

那么怎样体现出叙事作品中人物的“个性”让每个角色都更加鲜活的显示在受众眼前呢?这里就需要朗诵者对于人物的理解和把握了。“播音式”和“表演式”则存在一定的区别。表演式播音中, 会为了更贴近人物,朗诵者通常将自己带入人物所处的环境之中。但朗诵者的社会关系不同,他的社会角色也是不同的,在通常的作品中我们认识到,朗诵者本身会带有他的角色的定位的去理解一篇文章一首诗歌的。这一点在央视主持人倪萍的身上尤其明显,在成为一名真正的主持人之前他是一名话剧演员, 话剧演员的特色是声音的明亮,非常注重对于角色的扮演,所以倪萍的朗诵更多倾向于对角色语言的把握,而说这个角色的语言,表达这个社会角色内心想说的话。有非常明显的任务特征。所以, 社会角色对于朗诵者朗诵其实就是戴着脚镣跳舞,你很难跳出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去诠释一个作品,这是一种艺术的限制,可是另一方面他就是艺术丰富性的源泉。

朗诵者自身的人格魅力或者性格特征,会影响他对于作品的理解的,进而直接影响其情感表现。在朗诵同样一篇文章时,有的主持人表现方式可能是高亢的,而另一些主持人则会选择低沉的表达感情方式。事实上,无论是剧本的写作,还是新闻采写的活动,都注重一个情字。不同的朗诵者对于感情的把握也是不同的。

4 如何运用好两种朗诵风格

诗歌朗诵者对诗歌的二度创作,需要朗诵者充分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对诗歌本身进行深刻的体会和揣摩。朗诵者对于文字到语言过程是一个“由心到声”的过程,在这一创作过程中,理解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感觉自然也会不同。而不同的感觉,也会使不同的受众产生不一样的体验。例如,《将进酒》这首诗是作者在与朋友饮酒时沿用乐府古体所做,字面上看是作者在宣扬纵酒行乐的一首诗。所以很多朗诵者在朗诵时都会尽量使用豪迈的语气,在到高潮部分时,“朗诵”却也变成了“呐喊”。然而,过犹不及,所谓的豪迈之情如果仅仅使用如此表面的表达方式,不仅不能表达作者的豪迈和愤怒,反而使整篇作品的美感因此大打折扣。所以,对于两种朗诵形式的运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之中多多实践和揣摩,从而使自己的工作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齐越.朗诵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4.

一个人的朗诵 篇3

习惯了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简洁明快,不屑于煞有介事正襟危坐的伪饰做作。坐在书房的地板上,随手拿起一本诗集,随意翻开一页就朗诵起来。刚开始似乎有些平淡无味,不够爽快流利,那些陌生的诗行跟声音总是难以和谐相融,当然更谈不上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了。然而,当一字一句从眼前和心里渐次走过,犹如熟悉的路牌被尘封的心灵艰难地辨认,我隐约感觉到那个或远或近的角落存在着诗意的激情,于是急切地等待着它张开怀抱长驱直入地向我飞奔过来,而周围红尘三千,夕阳如血,清晰的笑容,朦胧的泪眼,叠加起来便成了一场电影的背景。我给这个电影确定了这样一个主题:我要怎样才能跨越长长的平庸之路,与我的梦想激情相拥?

朗诵顾城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那么平静地走来。我仿佛自由自在地翻越了座座峥嵘的山岭,跨越了条条深沉的沟壑,到达那蓝得无边无际的入海口。当我念出“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创痛/只有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让它们去寻找蝴蝶/让它们从今天消失”,此时此刻,十指连心的疼痛从声音传送到我每一寸肌肤的每一根神经,我甚至下意识地攥紧自己的手指,我怕它真的受了伤。

朗诵余光中的《寻李白》,觉得这首诗本来就是写给人们用心灵去朗诵的,而别的诗歌则是写给人们用眼睛去看的。我对着墙壁,大声朗诵道:“酒入毫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眼前似乎有一股气流从白纸黑字间升腾而起,迫胸而来,给我的孱弱加进一些豁达和磊落。

艾略特的《情歌》很长,但我全然没有过把瘾就死的满足。它起势很低,像我的迷乱与彷徨。尽管我痛楚于矫揉造作与言不及义的生活,却永远没有勇气离开,就此将自己推向一个两难的境地。艾略特总是自问:我可有勇气?我可有勇气?而他又总是自嘲自解:我们还有时间,我们还有的是时间。一百遍的犹豫,总会产生一百种自我麻醉的幻象,选择的悲剧大多如此。我的血液时冷时热,仿佛艾略特正在宣判我的命运。我知道我注定要陷入平庸,而这不关天命,却关乎选择。我像诗中的主人公那样放弃了孤注一掷的冒险,放弃了冲锋陷阵的勇气,放弃了漫天硝烟的兵刃相见,放弃了围城与突围中的耻辱与荣光。我其实真的害怕这一切,即便是丁点儿的侥幸成功也会让我心有余悸。因为我那颗娇小而脆弱的心脏,承受不起这么宏大的感觉。

适合朗诵的励志文章 篇4

我做过医生,对女性的生理比较了解。男女生理上最大的不同是生殖系统的不同,但这种不同并不从根本上决定性别的优劣、强弱。我觉得男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社会性别上。我在西藏当兵的时候,我们司令员曾特别惋惜地对我说:“你要是个男的就好了。”我问为什么,他说:“你挺能干的,我想提你当参谋,以后还可以当参谋长。可惜你是个女的,这就没有一点儿办法了。”这是我长大成人后第一次鲜明地意识到男女性别上的不平等。现实中,女性在权利、义务、文化、尊严等方面与男性是有很大差距的,女性在社会上的声音总是很微弱,这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息息相关的。古时候人们要打仗,丈二的长矛女的就是拎不动。而现在,坐在电脑前,男女都一样,而且女的输入得可能还更快。人类的科技进步,为推动男女平等提供了基础,男女因为生理原因导致的不平等是可以渐渐被淡化的。

我发现我们女性和男性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文化上的原因造成的。比如,严父慈母大家都觉得很正常,但如果一个家里是严母慈父,大家会觉得有点儿例外。其实慈、慈悲,是男女共有的品性,不是女人的专利。我曾看过一位作家写的文章,说更年期本是人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人们说起时会认为它包含一种贬义。这里头就有非常多的文化因素。在大学听我作报告的女学生特别多,从她们的眼神中我知道她们在思考,可到自由提问的时候,通常第一个站起来的总是男生。从我们的文化上讲,一个女孩子总要先看看别人讲什么,这么站起来会不会冒失啊,又担心自己的问题会不会太幼稚啦,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在压迫着她。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女性的“ 自动放弃”。人是生而平等的啊!平等不是等出来的,是自己做出来的。这种“文化上的压迫”存于心间,即使平等已经到来了,女性自己心里还觉得不平等,那么这种平等就不能真正地到来。

女性要学会思考,真正成熟起来。女性心理成熟和自身的阅历在一定程度上相关,而这种阅历只是一种成熟的土壤,成熟则需要智慧。比如一个女人经历了失败的婚姻,上一次她找了一个比自己强的失败了,这次就去找一个差的,最后她可能结了四次婚,还是失败了。阅历没有上升成为智慧,没有思考,失败可能还会重复,而并不能使她真正地成熟。我常常看到鸟儿一根一根地叼来树枝,千辛万苦也要给自己搭一个窝,我想,它们也是需要一个家,需要一种安全感的。人也一样,只是女性在体力上没法跟男性比,所以才对安全感要求更高。她们更需要男性的责任感,更需要关怀和呵护,这种需要是正当的。外在的柔软并不意味着女性就是弱者。在面对困境和生命挑战时,男女采取的方式可能不同,但克服困难的本质是一样的。女性凭借自己内在的力量能够赋予自身生命的意义、人格的尊严。她们在挑战自我的程度上,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上,是和男性相同的。

女性对自身的了解和认识,包括她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认识。女性到底是为谁活着?很多女人视孩子和丈夫超过自己的生命,以他们为自己生存的意义而忽略了自己。丈夫、孩子无疑是值得女人为之付出的,但并不是女人的自身或全部。我们说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生命属于女人自己,女人应该是她自己,应该为自己活着。不少女人在失去丈夫时觉得自己没法活下去了,在孩子不在身边后突然觉得生活空空荡荡没了着落。漫长的岁月里她们总是在等,等孩子的长大,等丈夫的闲暇,当这些都等到时,才发现自己已经衰老,已经远离了自己原本想干的事。每个人应该对自己负责,女性如果把自己生存的意义完全寄寓于对方,寄寓于别人对自己负责,这对男人也是不公平的。

女人因为柔软,所以更需要智慧。情感充沛是女人天性的特点,但不应该是女人的弱点。情感是好东西,女人怎么能没有情感呢?只是女人在付出情感时需要判断对方的真假,付出情感后还要保持与男人发展的同步。当然,这种同步不一定是事业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同步,精神上的成熟。女人在工作、家庭中的角色本身也是在发展变化中的。一劳永逸是不行的,坐等十年智慧也是等不来的。智慧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女人自身的修炼,内在的积累。智慧的女人给人的感觉会是宁静的、平和的。

如果我有一个女儿( 我有一个很会自己拿主意的儿子),我不预期她将来干什么,我会让她自己去经历成长,我希望她去读更多的书,希望她在智慧上比我更胜一筹。我相信读书会开启女性自身的智慧。相比之下,我觉得“春蕾计划”更是难能可贵的。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对女性是非常重要的。

从女性的特点来说,女性敏感细腻,更容易感受幸福。幸福对每个人的定义是不确定的。我在感到自己有力量的时候,有一种幸福的感觉。这种“有力量”不是指别的,而是我能感知美好的东西,我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生活。

关于励志勤奋的朗诵稿 篇5

篇1:关于励志勤奋的朗诵稿

千变万化的世界,等待我们去探险。

无边无际的学海,等待我们去遨游。

扇扇知识的大门,等待我们去开启。

21世纪的今天,茁壮成长的孩子。

我们的理想是什么呢?

辛勤耕耘的人民教师?

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光彩照人的明星?

出口成章的作家?

成绩杰出的画家......只要努力地学习,机遇就会向你招手,成功就会在你眼前,美好的一天就在窗口。

多看多听多学习,小兵也能变好汉。

多练多问多思考,无名花也会有芳名。

我们是勇敢的挑战者,永不言败的挑战者。

只要不向困难屈服,只要不向挫折低头,努力就会成功!

朝着你奋斗的目标,执着地追求,胜利之星,等待着你去摘取。

成功的宝库,等待着你去发现!

还犹豫什么呢?

——为理想而奋斗

篇2:关于励志勤奋的朗诵稿

青春不要在平淡中白白流淌

勇于开创..就要飞越险滩

浪花飞扬..何惧江涛拍岸

激情荡漾..这就是青春的力量

岁月如歌..人生匆匆..犹如过客

生命纵有艰难的时刻

年青人啊..请你洒脱

请用激情的青春高歌附和

你是人生旅途最快乐的行者

生命纵有万般的坎坷

请你笑着面对生活

结果..不管一切如何

青春不是美好的花朵

因为在狂风暴雨下..是经受不了风雨的折磨

青春是内心燃烧的一团火

请烧光..遭遇荆棘的阻拦

用信念..劈出混沌的黑暗

用爱心..将世界的光明点燃

这就是青春的力量

不但温暖着人们荒凉的心房

也能带给人类美好的..希望

拼搏后的人生虽然白发苍苍

你站在镜子旁望着自己的沧桑

那皱纹..记录着你奋斗的旅程

那白发..低诉着你青春的纯真

激情燃烧的岁月属于昨日黄昏

但..激情的青春在你心灵永存

青春..心灵上无年龄之分

即使是老人..永远是那么青春

这就是青春的力量

镜子里的人生..岁月无声却有痕

你可以无怨无悔对自己抚心自问:

我的一生..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篇3:关于励志勤奋的朗诵稿

如果所有人都失去理智,咒骂你,你仍能保持头脑情形;

如果所有人都怀疑你,你仍能坚信自己,让所有怀疑动摇;

如果你要等待,不要因此厌烦,为人所骗,不要因此骗人,为人所恨,不要因此抱恨,不要太乐观,不要自以为是;

如果你是个追梦人——

不要被梦主宰;

如果你是个爱思考人——

光想会达不到目标;

如果你遇到骄傲和挫折

把两者当骗子看待;

如果你能忍受,你曾讲过事实

被恶棍扭曲,用于蒙骗傻子;

看着你用毕生去看护东西被破坏,然后俯身,用破烂工具把它修补;

如果在你赢得无数桂冠之后‘

突遇颠峰下跌之险,失败过后,东山再起,不要抱怨你失败;

如果你能迫使自己,在别人走后,长久坚守阵地,在你心中已空荡荡无一物’

只有意志告诉你“坚持!”;

如果你与人交谈,能保持风度,伴王行走,能保持距离;

如果仇敌和好友都不害你;

如果所有人都指望你,却无人全心全意;

如果你花六十秒进行短程跑,填满那一分钟——

关于感恩母亲的励志诗歌朗诵 篇6

那是你对我的牵挂。

条条皱纹爬上你的额头,

那是你对我的叮咛。

记忆似乎还停留在,

你在微风中的笑靥,

笑容依旧,

只是岁月催人老。

不变的是,

无论儿时还是现在,

一回家都愿意问一句

“我妈呢”?

不变的是,

母亲可口的饭菜,

母亲亲手做的布鞋,

母亲时时刻刻的关怀。

在你的眼中,

我从未长大,

一直都是你怀里,

撒娇的小女孩。

可是,

当岁月在你身上留下烙印的同时,

我也长大了,

妈妈,以后风雨有我为你挡,

童诗朗诵的教学探析 篇7

一、童诗朗诵对培养幼儿能力的价值

1.培养语感,增进交流。童诗的语言是儿童化、生活化的,简单的词汇与鲜明的语调易于幼儿掌握并不断地练习,从中发展幼儿的语感,增进幼儿与他人的交流。例如,童诗《林中》:“小鸟飞上树梢/吱吱喳喳地叫/它说,是它的歌/唤醒了绿的嫩芽/红的花苞/小树不停地摇/它说,是它/绿的嫩芽/红的花苞/引来了小鸟/你听,树林里/整个春天夏天/就这样热闹!”幼儿是好动、喜欢热闹的,小鸟的“叫”、小树的“摇”以及“唤醒”、“引来”等动词的运用将大森林里的声色融进有趣的争执中,既符合幼儿好动、喜欢热闹的年龄特征,又使幼儿在拟人化的情境中进行朗诵和交流,形成良好的语感。

2.激发想象,加强记忆。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先取决于语言。”对于语言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幼儿来说,形象、精炼的语言可以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童诗朗读可以刺激幼儿的心理反应,激发幼儿已有概念的重组与积累,很好地促进幼儿的记忆与联想。

3.学习领悟,提高审美。童诗具有篇幅短小、意境优美、内容完整以及情感充沛等方面的特点,闪烁着思想的智慧与火花。因而,童诗朗诵有利于幼儿更好地领悟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为幼儿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诗歌《大海睡着了》:“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它睡熟的鼾声。”寥寥数语就把静谧安详的大海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用拟人的手法,以极其准确的措词“抱着”“背着”“鼾声”形象地描绘出大海这位“母亲”熟睡时的优美体态。经常吟诵此类诗,幼儿不仅可以提高审美能力,还能从中学习并提高领悟语言、驾驭语言的能力。

二、童诗朗诵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

1.与音乐结合,营造诗的氛围。音乐可以为童诗朗诵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教师要为幼儿选择旋律简单、节奏明快却不乏魅力的音乐。例如,《种太阳》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幼儿歌曲,通过欢快跳跃的旋律、富有幻想的歌词,如“一颗挂在南极,一颗挂在北冰洋,一颗挂在冬天,一颗挂在晚上”,表现出了天真无邪的儿童形象,表达了他们要使世界变得更加温暖明亮的美好愿望。在童诗朗读时配上这类音乐,不仅能让幼儿获得歌词所描绘的情感体验,而且能让幼儿在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背景下更有趣味地朗诵童诗。

2.与图画结合,表现诗的意境。童诗与插图如果能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就能够给予幼儿以充足的美感,调动幼儿朗诵童诗的积极主动性。如果要想达到“诗画合一”的境界,就必须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与兴趣特点。因此,教师准备的图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直观形象,情感真挚、单纯,意境优美、深邃。首先,直观形象的图画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其次,真挚、单纯的情感更能够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诗属语言艺术,画属视觉艺术,它们的整合可以通过状物达到抒情的目的。最后,优美的意境可以带给幼儿审美的感受,让他们感受美、发现美。例如,童诗《摇篮》语言优美,抓住了“摇篮”这个关键点,以重复的结构形式,情景交融,展现了一幅大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细腻地体现了诗歌隐含的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有助于幼儿感受到“诗画合一”的优美意境。

成就学生的朗诵梦 篇8

我班有一个活泼自信的女孩名叫吴×,她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当代青年,喜欢说话,性格很开朗,一进校就交了好多知心朋友,并且以优秀的演讲竞选上“班长”一职,也许是她乖巧敏捷,做事有板有眼,很快得到班主任的我和各任课老师的器重,同时也得到了全班同学的拥护,可以说她的职高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同学们!学校为迎接你们特组织一次迎新生读书朗诵比赛,吴×,下午你组织咱班同学去五楼会议室观看……”我利用快下课的那几秒安排了工作,吴×一听很兴奋,刚来就听说我们学校每月都要举行一次“浸润书香,点亮人生”读书朗诵比赛,这下同学们可要一睹它的风采了。

下午,吴×早早就带同学们坐在比赛现场,在主持人的宣布下,期待已久的比赛终于拉开了帷幕,和谐的旋律伴随着一阵阵感人肺腑的语言,叩击着在场的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有慷慨激昂、气势磅礴的《中国朗诵,朗诵中国》;有感人肺腑、潸然泪下的《最后一只藏羚羊》;有情真意切、催人奋进的《理想点亮人生》……各位师哥师姐表达的是那样淋漓尽致,就在那一刻,吴×被感染了,也深深地爱上了朗诵,爱它那种可以表达内心深处情感的方式,她暗暗下决心,下个月我一定要参加!

转眼间,第二次月赛临近了,根据吴×性格,我为她选了顾城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每天抽空辅导她练习朗诵,比赛时,她在后台拿着手中的稿子不停地看,嘴里不停地嘟囔着,当主持人宣布音乐响起时,她的心开始扑通扑通地跳,一时间感觉自己好胆小,就这样紧张的心情一直没能平静,很快就轮到吴×上场了,她说话的声音有些颤抖,当时都不知道是怎么去朗诵,怎么下台的,比赛结果当然不理想,吴×哭了,我安慰她、鼓励她没事的,一次失败并不能代表什么,不是还有下次朗诵吗?刚才我看了你的表演,发现有三点需要注意:“首先是要放得开,要有自信,认定自己就是那一刻的主角;其次是要有画面感,必须把观众带到你想要表达的那种境界里,让观众和你心系在一起,产生共鸣;再次是要有表情动作,不要太拘束……”我的一席话让吴×的心敞亮了,虽然这次没有成功,但是我坚信只要努力地掌握技巧,勤加练习,老师相信你的实力,总有一天你的梦想定会实现!

第三个月,我俩早早商量定了《中国梦,我的梦》这份稿子,每天早上我要用半小时辅导她去朗诵,一有时间就让她上讲台一遍遍地朗诵给全班同学,让同学给她提建议,一次次的练习,她进步很快,终于可以在台上收放自如,尽情朗诵了。

比赛正式开始了,想着老师对她说过的话,吴×慢慢冷静下来,“下面有请6号选手朗诵……”她走到台中间,向观众和评委老师鞠了一躬,这次她并没有上次那种忐忑的心情,很从容地把梦想展现出来,没有抱着那种得奖的心态去表演,只是认认真真地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表达了出来,反而平静了许多,自信了许多。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评委老师公正的评判下,吴×以本次月赛第一的名次进入了决赛,她铭记我说的这句话:“有个良好的心态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此后又在学期末总决赛中获得第一骄人的成绩,她成功了!我从心底为她感到骄傲、自豪,职中学生一样可以出类拔萃。吴×同学兴奋得见人就说:“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也感激那个毅力坚强的自己,更感谢学校给了我放飞梦想的舞台和机会,是沁源职中给了我自信,是老班发掘了我的潜力,成就了我的朗诵梦……”

不是身边没有人才,而是要善于发现他们,挖掘他们,鼓励他们,通过一次次的朗诵成功,更加激发了吴×学习的动力。两年的职中学习生活已经结束,同学们既可以选择实习就业,也可以选择留下来继续“对口升学”,就在她艰难的选择时,我告诉她:“老师相信,你可以一直朗诵下去,用你的声音和语言去打动身边的每一个人,用朗诵的方式去激励身边那些懒惰的人,把大自然的美好传给那些每天待在黑暗世界里的盲人,把你的快乐传递给他们,将来上大学更可以发挥你的特长……”

我的一席话又一次打动了她,吴×坚定地报上了对口升学班,我想将来她的发展空间一定很大,我从内心为她高兴,并为她默默地祝福!

关于青春励志的五分钟朗诵稿 篇9

青春如火如荼,青春磕磕绊绊,青春无怨无悔。但青春的我们并不冒进,并不张皇。青春似一幅写意画,行云流水,亮与暗交织,红与黑叠影。

青春的我们甘于平凡,日日奔波于教室、宿舍和饭堂三点一线而乐此不疲;青春的我们甘于寂寞,忍受着孤灯伴影崎岖小路对影邀月的故作潇洒;青春的我们甘于独唱,偌大的舞台只有自己一个人自编自导自演不管是否有献花与掌声。

青春的我们过着唯我的生活,它关乎衣食住行,常伴数理汉英,衔接春夏秋冬。我们平凡但不平庸,迷惘决不迷失。青春的我们像一条游鱼,在岁月与生活的挤压中孤单游弋。唯有那悠然隐退的风景,暗示着我们依然前行。

正步

但总有一些日子,我们风正帆悬,战鼓激越,击水三千里,扶摇上九霄。

我们有使不完的劲,无暇等拨云见日,来不及寒蝉凄切,顾不上云卷云舒。我们有唱不完的歌,一开腔就浑厚响亮,继而响遏行云,终了也大吕黄钟。

我们高歌,我们猛进,我们心无旁骛,我们在亢奋中燃烧,让青春的足迹闪耀在精美的记忆中。

没有几次这样的跨越,青春的扉页就注定苍白空洞。

鸟儿已经飞过,天空留下了它的痕迹。

踏步

有时,我们在高调的行进中,也有困了,倦了,想歇一下的冲动。

歇就歇吧,这是调整。我们在原地调整。

在调整中检视,校正我们前进的方向。

在调整中疗伤,抖落我们身上的尘土。

在调整中蓄势,为了我们更有力更理性的前行。

就像呼啸前的瀑布,它总是在貌似沉寂中造势,我们只看到一泓宁静深邃的绿滩。

朗诵诗歌推荐(励志) 篇10

(全):我们的微笑是冬日执着的信念和夏日阳光的脆响

让青山厚土浸透圣洁清灵的霞光

(女 全):像片片雪花续写大自然翻覆的断章;像浅浅酒窝 犁开江河 冰封的梦想(男 全):这就是我们的微笑美丽而丰壮

(女1):我们的微笑是从远古飘来的一枚枫叶茎脉间的情愫嵌入一帧火红的扉页(男1):将中国苦难的历史编排成绝版的行列在贫瘠的土地上描绘出一幅锦绣山河(女 全):这就是我们的微笑旖旎而浪漫

(女2):我们的微笑是亿万年前海百合的怒放

(男2):我们的微笑啊是白鸽飞翔在天空上的歌哨是我们的祖先开凿历史的绝响(女3):我们的微笑是走在唐诗宋词里的风月是我们青春无悔的奔波

(男3):我们的微笑啊是一种铿锵有力的坚持

是炎黄子孙保卫我们领土的坚定信念

(全):我们的微笑是对敌人最有力的回击

这就是我们的微笑豪迈而鲜亮

(男1):我们的微笑是青山依旧的繁茂治愈了心灵千疮百孔的阵痛

(女4):我们的微笑是思想的萌芽 冲开现实的樊笼挥墨成一幅前所未有的惊鸿(全):我们的微笑啊是运筹帷幄 拨亮的第一盏烛光

是踏破荆棘耕耘的第一垄麦浪是激荡苍穹雄鹰的第一声酣畅

是长风浩荡新世纪的第一轮朝阳这就是我们的微笑励志而高远

(女1):我们的微笑是夜幕暗影下盛开的木兰从不凋谢芬芳

(男1):我们的微笑开启奇迹和力量肩扛正义,头顶日月朗朗

(女2):我们的微笑是母亲哺育大地的宽广胸襟是父亲挺直山峦的峥峥脊梁(男2):我们的微笑是大地深情的飞歌演奏出一首首不朽的交响(女3):我们的微笑啊是不变的衷肠日月映田桑真诚而隽永

(女4):我们的微笑啊雁两行,剪霞光只为刺绣一件件山河霓裳精彩而流光

(男全):我们的微笑将理想的桃源精心缔造

将黎明的曙光在大地上普照在脚下每一寸土地上昂扬

(女全):我们的微笑坚定而执著在惊雷与春雨中展现中国带给世界的传奇(男全):我们的微笑是茫茫荒原上眺望的小草

抬起意志的头颅迎接每一轮崭新的挑战

(全):我们的微笑啊是每一位中国人的骄傲

我们的微笑啊是女娲补天的彩石给世界展现中国的神奇

我们的微笑啊是今古相接的飞扬

论朗诵与歌唱的关系 篇11

关键词:朗诵;歌唱;关系;作用

朗诵与歌唱都是表现声音的艺术。歌唱是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朗诵亦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表达作品思想的语言艺术。二者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却有密切的内在关系。歌唱与朗诵都是口语的加工和提高,都是人类通过发声器官发出的声音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如今的歌唱与朗诵也都是在舞台上与观众较远距离地交流,需要扩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做到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才能准确、清晰地表情达意,以此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一、朗诵与歌唱的概述

(一)朗诵

1.什么是朗诵

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顾名思义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表达作品思想情感的语言艺术。使得有声语言更为准确、生动,使听者愿意接受且从中得到感悟。

2.朗诵的特点

(1)变化与对比。当我们面对着凝聚作者全部心血的作品时,朗诵者应该做的就是尽所能的去感受,用生动的语言去真实的表达。因此我们需要在语势上把握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情感表述,即语言表达过程中声调的高低,音色的虚实,节奏的快慢,语气的强弱。只有我们在充分理解和感受作品的前提下,恰当地运用这种文字间的变化与对比,才能准确地表达作品。

(2)尺度与分寸。这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刚开始需要基本功与技巧,在对作品进行整体艺术把握的前提下刻意修饰,当技巧运用达到一定水平时,便超越了“刻意”,进入“无意”,不去考虑技巧,却又使技巧无处不在。把握尺度与分寸于无形之中。

(3)想象与创造。朗诵艺术也是想象的艺术,在其表达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形象思维。朗诵者在作品表达的过程中,要把作品的内容和信息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努力将画面转化为具体的感受,作用于语言,使语言更加生动传神,富有色彩。

3.朗诵的意义

朗诵是人们喜文乐见的语言表达形式,它通过有声艺术语言的手段来反映现实、传情达意,它直接表现朗诵者内心体验通过发声器官借助语言表达出来。朗诵的意义就是让众人感受到振奋的力量,从而减少消极。同时朗诵还可以美化语言、更好地理解文学。

(二)歌唱

1.什么是歌唱

歌唱是语言和发声相结合的一门艺术,它同时又是音响学和生理学交融的一门学科。在良好的生理状态下,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令人陶醉的动人音响,这就可以理解为歌唱的范畴了,当然要求喉咙打开,呼吸的支持,良好的共鸣使得声音统一。

通过演唱者对歌曲的理解,把优美的歌声和生动的形象表达给听众,从而引起听众的共鸣,激发听众的心弦。当然,完美的歌唱,应善于塑造典型的人物性格,挖掘作品情感内涵,使人们从歌唱的音乐形象中产生共鸣、引起联想,并获得教益。

2.歌唱的基本要素

“人声歌唱的基本要素包括呼吸、发声、共鸣和语言四个部分。呼吸是原动力。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共鸣腔体把它加以扩大和美化从而形成动听的歌声。在歌唱活动中,呼吸、发声、共鸣这三者是同时出现的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如果没有呼吸,没有共鸣,嗓子的运用也不存在。只有用上歌唱所需的呼吸和共鸣,嗓子才能唱出歌唱所需要的声音。歌唱者在考虑问题时不要只考虑一个问题,如只想练呼吸,其他问题不想,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辅助,你很难断定你唱得是对还是不对,对到什么程度,为什么是对的,或者错是错到什么程度,为什么是错的,怎么才是最合适的,要从最后的音响来判断。简单地说,绝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你用的共鸣是好的,嗓子也对,就是呼吸不好。这是不可能的。要是对就全对,有一个部分不对,其他两个也好不了,这三个是统一体。”

语言是人类歌唱所独有的特点,它使歌唱艺术在传情达意上独具特色。歌唱的四个基本要素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在歌唱时四者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3.歌唱的意义

世界上所有的音乐都是为了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而歌唱必然是最能直接表达人们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歌唱起源的“劳动节奏说”和“感情抒发说”来看对我们的祖先可谓是意义非凡,通过劳动时的吆喝声等,出现了有规律的反复的与劳动节奏相伴的声音,使人们更为有力量,劳动的劲头也更足。还有当我们的祖先感情激动时表现出的快乐、悲伤或者怒吼也逐渐发展成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借歌声以抒发。

当然歌唱还对我们的健康有益,它可以促进深呼吸;歌唱还促成了良好的体态;歌唱有助于个性的形成;歌唱也很好的发展了我们对声乐艺术的欣赏能力,同时改善我们的生活状态和排忧解愁。

二、朗诵与歌唱的异同

(一)二者的相似点

1.基本功训练方法的相似点

歌唱艺术与朗诵艺术的基本功都要求在声音上达到松弛、清晰,不给人以紧张、吃力、声嘶力竭的感觉。

首先是呼吸的训练。“当自然深入地吸进一口气后,应尽量把气储存在腹部丹田为中心的腰围一带。这时,胸腔两肋向外扩张,横膈膜下沉幅度加大,产生一种自然膨胀感。”歌唱与朗诵中的发声都需要这种正确的呼吸。姿态、吸气、呼气应统一成一体来进行练习。这种训练无论是歌唱还是朗诵,都是最基础的基本功。

其次是发声的训练。“身体站直,胸部放松,不能驼背,两肩和手自然下垂,双脚自然分开,眼睛平视,头部尽可能不向上抬起。”这些都是发声训练的要求。声音的好坏直接影响歌唱和朗诵的效果。声音集中才能洪亮、结实,声音自然,才能毫不做作,声音圆润,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2.艺术处理的相似点

歌唱艺术与朗诵艺术的处理手段、形式非常相似,都可以用舞台布景、色彩灯光来加以烘托:可以有伴舞的形式,歌唱有独唱、二重唱、小组唱和合唱等;朗诵则有个人、两人对诵、集体朗诵和轮诵等。

3.艺术处理的过程

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朗诵时应从作品的立意、作品的结构、作品的词句、作品的风格来对作品进行分析、理解。歌唱中也同样要做这些案头工作,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结构、乐句的长短、歌曲作品的风格等。”

此外,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在朗诵中创造出鲜明的形象,必须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想象才能获得。歌唱也如此,歌唱者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展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想象自己便是作品中的主人公。

再者进入状态、真情流露。朗诵者或歌唱者除了深入到作品中去深刻理解、深切感受、丰富想象以外,还需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做到忘我、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去体现作品的内容。

(二)二者的区别

1.发声技巧上的不同

(1)气息。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是歌唱的支持。歌唱中需要的气息是有一定技巧的,它要求歌者在呼吸时要吸的“深”,且气息能够保持,能够灵活而不僵硬。朗诵中需要的气息除了歌唱中强调的这些之外,还有它所特有的一些特殊的技巧,这些特殊技巧包括气音(指渲染作品中有关“叹”的色彩的一种用气技巧)、抽气(指渲染作品中气氛突然紧张的一种用气技巧)、喷口(渲染无法自己的激动心情,突然爆发的一种技巧)、笑语(表现快乐、讥讽、嘲笑、鄙视等情绪的技巧)、颤音和模仿等。

(2)发声。歌唱的发声要求真假声相结合。从低音到高音,假声的成分原来越多。我国著名旅美男低音歌唱家王景彬曾说:“强调声音的歌唱性即强调假声”。①这说明假声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恰当地把握真假声在各个声区的比例,是一个歌唱者必须掌握的重要技巧。朗诵时除了有时候在特定情境、语境中需要一些假声外,大多数都用真声。

(3)共鸣。歌唱共鸣有三种方法或形式,口腔共鸣、胸腔共鸣、头腔共鸣。三种共鸣形式,以口腔共鸣为最重要。歌唱者通过以上各共鸣腔体的共振,使歌声丰满、洪亮、圆润。朗诵的共鸣腔体则是喉腔、口腔和鼻腔。胸腔头腔都通畅,发出声音才洪亮。

2.艺术表现方面的不同

歌唱与朗诵都是通过人声借助语言来表现文学作品,表达思想感情的,它们的首要目的都是让听众感觉到人声的美。从艺术表现力来看,二者都有各自的特点:歌唱具有歌唱性和旋律性。朗诵具有诉说性,几乎完全是依赖语言手段展示其艺术功能,它同相声、讲故事相似,被称为语言艺术。歌唱是朗诵语言与音乐语言的结合体,相同的文学作品歌唱的表现力要比朗诵强一些。各种音乐语言是歌唱表现作品的主要手段,但朗诵的主要手段是语气和节奏。

三、朗诵与歌唱的相互关系

歌唱和朗诵作为声音的艺术,都是人们用语言交流的一种形式,在发音状态、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上都有紧密联系着的,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借鉴。歌唱离不开语言,离不开朗诵。朗诵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美好的声音,需要用歌唱的方法美化其音色,由此才能使歌唱与朗诵共同提高。

(一)朗诵是歌唱的语言基础

1.唱歌的第一步是朗诵

在平时的声乐训练中,老师总会在唱歌之前要求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正确地咬字、体会歌曲的意境、把握情感等。其次,在声乐训练中适当地结合朗诵,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地找到正确的发音位置。只有先大声、清晰的朗读歌词,了解词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找到打开喉咙的感觉,才能更好地诠释歌曲,更为有利地表现歌曲。

朗诵第一步,普通话很重要。除了普通话中的韵母练习,还应当适当的了解一下“十三辙”②。倘若一个连普通话也讲不标准的人,即使声音再美还是会美中不足,从而影响整个歌曲的效果。我们歌唱的意义就在于用美好的声音传达词义给听者,用我们的情感与听者交流。让听者知道我们唱的是什么使其进一步地理解含义,从而流露感情。所以,朗诵对于歌唱来说,意义重大。

不仅如此,朗诵对歌唱的共鸣腔体也有一定的帮助。人们通常认为正确的歌唱发声是需要打开喉咙的去歌唱,即“半打哈欠”状态。此时身体内各发声、共鸣器官处于积极、开放的状态。因为朗诵时的发音状态比日常的说话状态夸张、有延伸感,且运用一些朗诵的技巧,尤其当放声朗诵时,它的发声状态是与歌唱状态完全一致的,在朗诵时学生很少会感觉声音紧、不圆润或不舒服等现象。朗诵是在一种较为自然的状态下发声,使发声器官与共鸣器官在自然状态下协调运动。所以,用朗诵的状态歌唱,可以使声音更为自然、通畅,感觉整个歌唱状态是松弛的。

朗诵对歌唱的促进作用之大,除了以上所述,还能很好地处理歌曲中的各种“气口”、更好地把握节奏感等。作为一名歌唱学习者,好好朗诵很有必要。

2.朗诵是歌唱训练的有效方法

当你在歌唱之前,按照歌词的意思和意境大声地朗诵,你会发现朗诵完以后再歌唱时,声音变得自然了、通畅了,不再需要过多的模仿或是刻意去想方法。如此一来,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与积累,朗诵将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这时你便可以摆脱声音技法的束缚,更多的投入到音乐本身,倾注所有感情,更为完整的表达作品,练习时,首先字要念的准确,扫除语言上的障碍,声音才会通畅自然松弛,少去想方法,怎么朗诵怎么歌唱。朗诵时我们可以将精力放在平稳气息和调整气息上,体会朗诵过程中自然的呼吸状态,之后再歌唱才会自然。无形中声音也变得更好了。

总之,朗诵作为歌唱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是学生打开歌唱艺术殿堂之门的钥匙。只要坚持朗诵,养成好的歌唱习惯,相信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歌唱对朗诵的作用

1.歌唱对朗诵的启发与帮助

我们都知道学播音主持的,日常除了基本功之外还会练习声乐。现如今各大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也都专门开设了声乐课程。因为歌唱对其朗诵有着不可忽视的启发和辅助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用声基本功。

首先,音乐始于人的歌唱,声乐是音乐艺术中最早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人类用来表达情感最可行的方式。通过歌唱一些较为经典的曲目,让音乐情感体验唤起学生内在的深切感受,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美、表现美,进而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朗诵时的声音不同于生活中说话的声音。它需要一些技巧,对声音有着较高的要求,讲究发音用声的艺术性。“无论是音量的大小,音调的高低,声音的色彩都要求变化多、幅度大、适应能力强。”所以,要想获得这般清晰圆润、刚柔并济、虚实结合的声音质量,必须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坚持练习才行。

歌唱将是朗诵的有效延续和巩固,歌唱对声音的训练要求比朗诵要高,主要锻炼声音的驾驭和掌握能力。歌唱可以拓展声音的表现力,并且获得扎实的基本功。如果你对声音的控制游刃有余,自身的调节能力和熟练程度越来越好,把声音运用得如鱼得水,那么你的声音必将随着自身的情感也越来越自然并且准确。通过歌唱练习,学生不仅对声音的整体把握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对声音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歌唱除了需要富有感染力的音色、和一些发声技巧,当然更要求演唱者用心传达作品的情感,使听者动容。因此在声音的变化起伏、节奏快慢等方面都会有更深入的体会,而这些对朗诵来说也都是触类旁通的。

2.歌唱对朗诵的美化作用

由于在朗诵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音色。而好的音色取决于先天条件和后天训练,所以我们是可以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加以训练来得到提高。那么用歌唱的方法去朗诵便会起到美化声音的作用。

用歌唱的呼吸状态朗诵,容易找到支点。很多人朗诵会出现没有底气,声音飘忽不定缺乏表现力,主要是因为气没有沉下来。所以,像歌唱的气息一样沉下来,声音就会实一点,有力量。其次,用歌唱的发声状态朗诵。要求声音集中、圆润。好的声音会在朗诵和歌唱中添彩。一些人朗诵时会挤压声音,使人听起来很吃力,这就需要练习打开喉咙,让声音的通道顺畅,使声音浑厚圆润。这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有效掌握,用“打哈欠”,“倒吸气”的方法练习,慢慢稳住喉头。把这种状态运用到朗诵中去,会使朗诵的音色有很大变化。再者,用歌唱的共鸣状态朗诵,可增强共鸣效果。沈湘教授说:”歌唱是一种运动”。同样,朗诵与歌唱一样,也是一种运动,要充分的打开各个腔体,积极调动各共鸣器官.增强共鸣。用歌唱的共鸣状态朗诵,能很大限度地放大音量,抒发情感。与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朗诵是通向歌唱的桥梁,歌唱是朗诵的进一步升华。它们作为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存在,既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联系与影响。朗诵与歌唱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在学习歌唱的同时,就应当重视朗诵的培养,注重朗诵的练习,如果声乐学习者能够运用“重视朗诵,以念促唱”指导歌唱,并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在声乐表演中就能运转自如、游刃有余,歌唱的生命力才会更强。总而言之,朗读作为歌唱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成为我们打开歌唱艺术殿堂之门的钥匙。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注重朗诵,它日定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注释】

①这是笔者于2010年6月8日在王景彬赴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座时听课所做的笔记。

②“十三辙”:是一部民间剧韵,是适应当时民间戏曲用韵的需要产生的。包含名目有发花、梭坡、乜邪(miéxié)、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

【参考文献】

[1]沈湘,李晋纬,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2]韩勋国.歌唱教程[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3]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张晓红.歌唱艺术与朗诵艺术的相似点[J].艺术教育,2008,(1):69-69.

怎样培养藏区学生的诗歌朗诵能力 篇12

一、有效示范,形成朗读意识

在藏区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时候,学生并不具备诗歌朗诵的基本能力,例如:学生在进行朗诵的过程中不知道怎样的姿势才更美观;不知道调整气息;不懂得朗诵节奏;情感的基调把握不准,没有把本诗歌豪放的风格体现出来;轻重顿挫不明显,语调缺少变化,表现不出诗歌天然具有的情感冲击力和感染力。这些问题不是单靠训练就能够实现的,必须要通过有效的示范才能够全面形成基本的朗读意识,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诗歌朗诵基本功。因为,如果只是靠听录音来让学生模拟,就无法做到一字一句的详细指导,学生还是无法找到停顿、顿挫和情感基调、节奏的把握方向。例如:在朗诵藏文诗歌《古钟》的过程中,针对“说你的雄姿是人间的顶极;说你的神采是世界的骄傲;还说你的吼叫镇住了全球;是啊——;这都是遥远的故事”有着明显的高亢到低沉的语气转变,教师要先指导学生进行朗诵,体会期间的中转变化,然后在让学生进行模拟,对模拟不当的地方要重点指导。可以说,朗读指导必须要采取“一对一”的基本形式,不可以强调齐读,否则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让藏族学生充分理解到一首诗通常分为几个诗段。而诗段之间的划分是由诗的内容决定的。诗段之间的关系在书面形式上用空行来体现,在朗读时只能用停顿来处理,而各段间的疏密只能用停顿时间的长短来区别。最后,再让学生听一下优秀播音员的朗读录音,感受到更为优化的朗读方式。“模仿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朗读。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就能渐渐形成语感,渐渐把握语句的逻辑停顿和情感,并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二、情境诱读,激发学生情感

朗读诗歌要有充沛的情感沉淀作为基础,朗读诗歌的训练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感受到朗读情境,最后形成根据朗读内容能够自己调动情感的朗诵技巧。为了实现这个教育目标,教师可以尝试从这几方面着手:第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动态情境。多媒体技术的课堂应用转变了传统教学的静态化模式,可以实现文字的动态转变,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第二,通过诗歌背景的介绍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优美的诗词,与作者所处时代、生活经历、文化底蕴密切相关,作为当代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障碍。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提供有关时代背景的音像资料,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彼时彼地的历史状况、社会动态,让学生把握正确的朗读情感。第三,通过实物来激发情感,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小道具来完成情感的激发处理。例如:在藏文诗歌的朗诵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民族服装、民族生活物品等小物件的把握来让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在环境暗示下,他们各自选择喜欢的民族用品,借助他们的服饰特点,丰富情感区域,自然能够将朗诵情感体现出来。第四,情感诱发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朗诵材料,随时激发情感,因此教师还是要让学生多听,多感受。例如:央金朗诵的《心智》;扎西东知朗诵的《命运》;青海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拉姆朗诵的《你走了》等,都是学生学习的良好素材。

三、评价促读,关注个体差异

培养藏区学生诗歌朗诵能力必须要明白对于朗诵而言,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的差异,声音条件的束缚等原因形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要实现这种关注就要通过良好的评价指导来实现。第一,要推行合作学习,合作朗诵的模式。朗诵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也就是将基础较好的学生和较差的学生组合到一起。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优等生能够在合作朗读过程中带动后进生,形成良好的整体朗读效果,激发学生的信心,当然教师评价的过程中要针对每个人的表现和整体表现,以及合作帮扶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价。而后期的分组则是要针对优等生进行个别指导,激发潜能,形成良好的教学促进。第二,为了让学生有更为专业的评价机会,教师也要组织一些诗歌朗诵的大赛活动,让青少年从小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赞美大美海西、歌颂社会主义好、歌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景象,并设立相关主题的藏族民语诗歌朗诵大赛活动,请更为专业的人士来进行朗诵评价指导。

上一篇:课件教学活动总结下一篇:中学教科室主任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