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说勤奋课件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6说勤奋课件(精选10篇)

16说勤奋课件 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四字词语并能运用。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懂“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2、使学生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明白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三、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勤奋的名言。教学课件

四、教学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环节

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揭题

(板书:勤奋)看到“勤奋”一词,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

1、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说勤奋》,文中是如何来说勤奋的。(板书:说)

2、解题: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检测性双基教学

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自由、轻声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3、同桌互读,互问,四人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4、回答教师问题:你懂了什么?

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6、全班质疑问难。

7、齐读全文。

8、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 环节

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三)、细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老师介绍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就。司马光是北宋的大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由于材料丰富,文字生动,成为我国史学史上最有价值的著作之一。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他在比利时留学时获得了博士学位,建国以后担任山东大学的副校长,在生物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他们取得了这么伟大的成就都是靠――勤奋。

3.所以,作者在文章开头就写道:勤奋就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4.下面我们来学写梁字。写梁字只要记住这两点就能写正确。(教师边板书梁边讲解。)梁字是上下结构,木字底把上半部分稳稳地托住。写字不仅要写得正确,还要写得美观。我们一起来书空。

5.桥梁是过河的必经之路,(板画桥梁、河水)通往理想(板书理想)的必经之路是什么?(勤奋)(板书勤奋)这句话中作者把勤奋比作什么?(桥梁)6.比较句子(出示):齐读

①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②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你更喜欢哪一个句子,为什么?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句子。(板书古今中外、每一个、)

7.回到整体,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完成作业:

1、钢笔描红。

(1)(出示生字)想把它们写正确、美观,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2)教师范写:惯(3)学生描红“末”、“惯”。

2、完成《补充习题》

1、2

3、搜集司马光、童第周及《资治通鉴》的相关材料。

4、搜集与“勤奋”有关的名言以及通过勤奋获得成功的事例。

第二教时

环节

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一、复习检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懂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节

1、指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司马光是怎样勤奋学习的?请同学们读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动笔把表现司马光勤奋学习的词句圈划出来。

3.司马光小时侯是怎样读书的?(指名读该句。)4.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可以体现司马光的勤奋?

(躲,一遍又一遍,高声朗读,滚瓜烂熟)(指导读)

5.我们就学习司马光的方法,把这个句子读得滚瓜烂熟。(指导运用学习方法)(日常学习)

6.长大以后,他又是怎样抓紧时间刻苦学习的?(指名读该句。)

①司马光的枕头有什么奥秘呢?请同学们再读句子,看谁能说出枕头的奥秘? ②现在你就是司马光,我来采访你。“听说你有一个很特别的枕头,是用什么做 的?

③谁都喜欢松软的枕头,睡着多舒服啊!你为什么弄个圆木枕头折磨自己呢?(随机学习稍字板书稍)

④你的枕头为什么叫警枕?(随机学习枕字板书枕)(警就是提醒)

7.教师小结: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花了19年的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现在我们有电脑、打印机,可是在900多年前,司马光就是靠一支毛笔,一笔一划地在油灯下写成这样一部名垂千史的史学巨著啊!来,让我们把第二自然段再读读。

8.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9.写完《资治通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原稿足足堆放了两间屋子,司马光也已经成为了一位年迈的老人,他的身体已经十分衰弱,眼睛昏花,牙齿也大多脱落了。摸着这部书,我们感受到的分别是……(齐读)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10.学到这儿,你想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三、学习课文第3节

(以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读课文

(2)讲童第周的故事

(3)找出描写童第周勤奋和取得成就的句子。

经过半年的努力……………………名列前茅。

后来他远渡重洋………………………产生了很大影响。

(4)体会交流

成绩差不是天生,童第周名列前茅、青蛙卵剥离技术所产生的影响,这些事实证明,勤能补拙,成功来自勤奋是真理。

(5)指导朗读

(6)归纳板书

天资聪明的人靠勤奋能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

基础较差的人靠勤奋同样也能成才,不应自暴自弃。

举例说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事例

四、学习课文第4节

(1)齐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体会交流

课文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造句:只有…………才能…………才能…………

(4)归纳板书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总结观点………………学习条件好了,但仍然不能忘了勤奋

环节

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拓展升华,产生效应

1.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因为勤奋而捧得成功鲜花的事例?

指名简要汇报。

2、如果让你也写一篇议论文《说勤奋》,你会怎么写?

交流写作思路,教师相机点评。

【此环节的设计注重了教学的拓展与深化,并挤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感悟、思考形成文字,进行写话练习,动脑又动手。最后,三读中心句,情感进一步升华,学生心灵之为震撼,使余音在头脑中久久回荡。生情、师情、文情相融,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让名人产生的效应发挥至最佳。】

六、全文总结

同学们,勤奋是夏日里的挥汗如雨;勤奋是冬日里的寒窗苦读;勤奋是匡衡的“凿壁偷光”;勤奋是孙敬的“头悬梁锥刺股”;勤奋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勤奋是童第周的高难度手术,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的人生也因勤奋而更精彩!板书设计】

16.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编成《资治通鉴》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后反思】

《说勤奋》是一篇阐明道理的议论文,课文列举了司马光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和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这两个典型事例,说明了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学习这篇课文,对指导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培养学生“勤奋”的美好品质,有着积极意义。

在教学时,我抓住“勤奋”这两个字,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到“勤奋”是通过哪些事例表达出来的,并通过第一个例子悟出:成功=一分天才+九十九分汗水;从第二个例子悟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由于课文的两个例子结构很相似,所以在处理教材时,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方式,学习司马光那部分内容时引导多一些,学习描写童第周的那一部分则放手让学生自读。学习完事例后,我让学生谈感受,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勤奋的故事或名言。

教学结束后,自我感觉相当不好,课堂上学生表现也不尽如意,回答问题的寥寥无几。到底问题出在哪里,静下心来我仔细分析:

1.教学观念陈旧,舍不得放手学生。我总感觉学生不会,没有自学的能力,总爱讲呀讲,平时如此,公开课上又怎可能一下改变呢?

2.备课方向不对,只备自己,不顾学生。备课时,我的出发点是自己,尽管教学设计改了一遍又一遍,但考虑最多的还是自己怎么教好,怎么讲顺。而学生到底哪儿已经会了,哪儿不会,有什么问题需要老师点拨指导,自己全然不知。只知己,不知彼,肯定会打败仗了。

3.钻研处理教材不够深入,仍是就教材教教材,不会取舍。字词句段篇,读书与理解,哪一点也舍不得放弃,结果是哪一点也没有抓住,永远也跳不出教材的框框。本来这篇课文与学生生活、学习关系紧密,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为什么让学生联系自身谈“勤奋”,谈聪明的人需不需要勤奋,谈今天怎样做才算勤奋„„,还可以对照自身来说“勤奋”,请几个比较勤奋的同学说说自己平时是如何学习的;然后找两个学习上懒惰的学生说说自己在课余时间,尤其是回家后的时间都做些什么?最后讨论,比对两种方式的优劣,从而得出成绩的优秀来自于平时的勤奋。说实话,这些内容在备课时,我已想到,但只担心讲不完课文,就都删除了。如今想想,真是愚蠢之举呀!

4.调控课堂的能力不强,自信心不够。总感觉在自己的课堂上,时间过得特快,课堂容量特小,没学个什么东西就下课了。站在讲台上,没有自信,紧张严肃得要命,只顾想自己的思路,哪顾得上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生成呀!屈指算来自己上班的年限已不算短,但这点毛病总改不掉,教学水平停滞不前,原因到底何在,自己也很迷茫。

勤奋的班会课件 篇2

勤奋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

一、活动目的:

通过介绍古代、现代有成就的名人,科学家的事迹,激发学生从小立定志向,明确学习目标,勤奋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向二十一世纪进军。

二、活动前准备:

1、准备课件

2、图片

三、活动过程: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前言:

主持人1:立志勤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主持人2:立志,是立定志愿;勤学,是多学苦练。

合:立志勤学就是为自己立定的志愿勤奋学习,刻苦学习。

主持人1:古人云“志不强者智不达”。

主持人2:立志是勤学的前提和动力,勤学是成功的途径和条件。

主持人1:古代仁人志士,几卓有成就的,都是通过立志勤学这条道路取得成功的。

3、三名同学分别介绍古代名人的事迹。

学生甲:陈胜从小胸怀“鸿鹄之志”,在我国历史上开创了农民起义的先声。

学生乙:洪秀全树立了“普天之下皆兄弟”的理想,建立了太平开国。

学生丙:林则徐以抗夷强国、除害保民为己任。才有虎门销烟之举。

4、学生甲:请看录像《洪秀全》、《林则徐》(观看录像片断)。

学生乙王羲之临池学书,成为著名的书法家。

学生甲:匡衡凿壁借光,学业有成,后来终于成为一个杰出的经济学家,汉元帝时,他当上了丞相。

合:我国古代有许多刻苦读书的人,他们那勤奋好学的精神是十分感人的。

5、学生乙:唐代大诗人李白,他的诗歌成就最高,在国内外影响很大。

合:“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

6、全班同学一起朗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7、学生甲:说完古人,说今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继承和发扬了立志勤学这一传统美德。

学生乙:他们把“救国救民”,“中华之崛起”,突现芸芸主义和解放全人类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目标。

8、由5名同学表演:

(1) 为实现伟大志向,毛泽东博览古今中外的革命书籍,读“无字书”;

(2) 周恩来倡导“一物不知,学者之耻”;

(3) 董必武学无止境,年逾花甲学外文;

(4) 王若飞把监狱作为学校;

(5) 徐特立卖掉家产买书读。

9、合:正是他们抛弃个人的功名利禄,含辛茹苦,抛头颅,洒热血,无私无畏地学习、工作、战斗,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10、观看片断:《毛泽东与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11、甲:今天,许多科学家、发现家、文学家也都是因立志勤学而成其大业。

12、由同学介绍:

学生甲:华罗庚刻苦读书,努力钻研,成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学生乙:数学家陈景润勇于拼搏,攻克难关,摘下数学王冠的明珠。

学生丙:张广厚落榜不灰心,在成功的道路上洒落了辛勤的汗水,留下苦练的足迹。

13、主持人乙:立志勤学是一条成功之路。

学生甲:古往今来,只有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勤奋好学的人。

合:才能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请听:(名人名言):

学生甲:孙中山说:“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

学生乙:高尔基说“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学生丙:史美尔斯说:“好书是生活中最宝贵之一。”

学生丁: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合:大文豪吴晗说:“在学习上做到眼勤、手勤、脑勤都可以成为有学习的人。

15、主持人甲: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重任。

主持人乙:时代要求我们必须继承和立志勤学的传统美德。

主持人甲:我们要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上。

主持人乙: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自强奋进。

主持人甲:发扬白杨树的顽强精神征服困难和危险,取得最好的成绩。

合:我们是新世纪的少年,要成为21世界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要发奋学习,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打好知识基础。

16、表演舞蹈:《读书郎》

17、诗歌联颂《属于我们的明天多美丽》。

18、主持人甲:成功之路是不平坦的,要使志向变成现实,必须勤学苦练,踏踏实实,从一点一滴做起。

主持人乙:如果不努力,不刻苦,将会一事无成。

主持人甲:明天,我们将走向一个个神圣的地方。

主持人乙:那是有稻田的芳香,或者有工地的昂扬,也可以能有医院特有的一种苏打水的清凉。

主持人甲:在那里,我们将用勤奋学到的知识,用辛劳掌握的技能。

主持人乙:为农作物的产量庄严地打上红勾,为新工房的玻璃抹上一片辉煌,或是通过注射筒在病人身上缓缓地注入健康。

主持人甲:我们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

主持人乙:我们要把自己锻炼得更加坚强。

合: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立志勤学。

主持人甲:让我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汇入时代前进的洪流。

主持人乙:让我们挥动有力的翅膀,为21世纪的蓝天,写一条科技的横幅。

全体同学合:把祖国装扮地更繁荣每吧中华点缀得更富强。

主持人乙:我们期待着,由于我们的投入。

主持人甲: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成为东方未来的脊梁。

合:准备着,时刻准备着--------创造明日不朽的辉煌。

全体同学合: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

齐唱:《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四、活动总结

说勤奋教案 篇3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叫看图猜成语。

2、这四个成语都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要——勤奋。师板书“勤”字(书写认真),请生读(正音:qin)。

问:勤的右边为什么是个“力”字?

板书“奋”字,学生齐读“勤奋”一词,并为它找近义词。

师: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这“勤奋”二字。(板书“说”字,学生读课题)

二、新授

1、整体感知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迅速把书翻开到《说勤奋》一课,用最快的速度读课文,找一找作者对勤奋的观点是什么?用横线画出来。

2、出示投影: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①、理解第一句:生读,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②、理解第二句。

师读第一遍(强调“只有”一词):听出什么来了?(引导学生体会:要想有所作为,只能靠勤奋)生齐读。

师读第二遍(强调“一生”一词):听出什么了?(引导学生体会:要坚持不懈的勤奋,才能成功)

生齐读以上两句话。

3、学习事例

①、师:作者就这两句话对你说十遍,你相信吗?说一百遍呢?说一千遍呢?这样说有说服力吗?那要怎么样才有?(让学生自己体会有事例才有说服力。)

师:作者举了谁的例子?为什么举他们的例子?

小结:作者通过举着两位名人的例子,其实是在强调“勤奋能够成才”。

5、这两个人,你最敬佩谁?用朗读来告诉大家。(指名读2、3自然段)(老师评价学生读好了哪个词语)。疏通词语。

(让学生体会: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众所周知的事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才会更具有说服力。)

②、师:课文中的两个人成功了吗?读课文,从中找出有关他们成功的句子。

生自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师:他们成功靠什么?(勤奋)划出能体现出他们“勤奋”的句子。

③、学习司马光的例子

出示投影: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教师要抓住“一遍又一遍”、“滚瓜烂熟”、“稍微”、“警枕”等词,让学生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师:读大屏幕上的两句话,好好体会司马光的勤奋。(生自由读、齐读)

④、学习童第周的事例

生读相关句子。(引导学生抓住“起早贪黑”一词,体会童第周的勤奋。)

⑤、师:下面我们来把司马光和童第周的“勤奋”放在一起读读。老师从课文二、三自然段里找出了四个词——

出示投影:抓紧时间 睡觉时 天刚亮 睡觉前

师:从这几个词里,你有没有发现勤奋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指名说)

小结:(深情地)对于时间,有人说过: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力量;对于时间,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对于时间,刘老师想说:勤奋的人总觉得时间那么短,懒惰的人总觉得时间那么长。(先单独学习童第周和司马光勤奋事例,再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引领学生逐层感悟)

三、延伸与拓展

1、出示投影: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了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

师:比较这两句话,看能比出什么来?(引导学生体会:不管你有多聪明,也不管你基础有多差,都要靠努力,才会成功。)

2、请看几句名人名言。

出示投影:

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发明家爱迪生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数学家华罗庚

不论你有多么聪明,也不论你基础有多么差,只要勤奋,都能获得成功。

——暂时还没“家”的刘老师

(生自由读,说说自己对这些名言的理解)

3、小结:但愿我们每位同学都能通过自己的勤奋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4、生齐读名言

四、生字教学 1、6个左右结构的字,特点是左窄右宽。

2、枕、惯、础的写法,描红。

说勤奋教案 篇4

16.说勤奋

【教材简析】

《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奋”,开头鲜明亮出了自己观点,中间通过叙写富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加以证明,最后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过程和方法目标:

1.抓住“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这一主线问题,通过抓住关键词品读、补充资料等方法感悟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努力的故事,体会勤奋的重要性。(难点)

2.学习列举事例的表达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点):

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从重点句子切入:为什么勤奋是通往理想的桥梁? 【语言文字训练点】

1.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2.勤能不住事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需学习的表达方法】举例子的写法。【拓展读写】用列举事例的表达方法写个片断; 【资料补充】勤奋好学的有关小故事。

【拓展阅读】继续搜集阅读勤奋好学的有关小故事的文章,读一读。【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至少三遍以上,做到正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词,找出读不准、不会写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小组内进行认读、检查。

3.思考:文中讲了谁的小故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检查生字词(指名读、同位互查,开火车读)一遍 警枕 稍微 期末 校园习惯 远渡重洋 基础 急起直追

滚瓜乱熟 毫不气馁 名列前茅 有所作为

【设计意图:四年级已经有了充分的预习基础与自读基础,所以开课首先从检查预习开始】 二、精读感悟

1.整体感知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迅速把书翻开到《说勤奋》一课,用最快的速度读课文,找一找作者对勤奋的观点是什么?用横线画出来。(直奔课文中心,突出主题,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悟课文,也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握。)

2.出示投影: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理解第一句:生读,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对这句话的理解很重要,只有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才能真正领悟作者的观点。)

理解第二句。师读第一遍(强调“只有”一词):听出什么来了?(引导学生体会:要想有所作为,只能靠勤奋)生齐读。

师读第二遍(强调“一生”一词):听出什么了?(引导学生体会:要坚持不懈的勤奋,才能成功)

生齐读以上两句话。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读悟课文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课文。】

作者就这两句话对你说十遍,你相信吗?说一百遍呢?说一千遍呢?这样说有说服力吗?那要怎么样才有?(让学生自己体会有事例才有说服力。)

作者举了谁的例子?为什么举他们的例子?(让学生体会: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众所周知的事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才会更具有说服力。)

课文中的两个人成功了吗?读课文,从中找出有关他们成功的句子。

生自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他们成功靠什么?(勤奋)划出能体现出他们“勤奋”的句子。

【打破了常规的“程序”,采用了“倒叙”,有三方面好处:先在学生心中树起成功的典型,为下面的“说勤奋”蓄势;接下来的教学不必在这上面纠缠,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简洁,更加突出文章的中心和教学重点;承接上一个环节,使得整个教学环环相扣,一脉相通。】

【预设重点指导司马光的例子:】

出示投影: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根据时间上的不同,让学生体会:一生勤奋)

教师要抓住“一遍又一遍”、“滚瓜烂熟”、“稍微”、“警枕”等词,让学生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读大屏幕上的两句话,好好体会司马光的勤奋。(生自由读、齐读)

【预设重点指导童第周的例子:】

生读相关句子。(引导学生抓住“起早贪黑”一词,体会童第周的勤奋。)

下面我们来把司马光和童第周的“勤奋”放在一起读读。老师从课文二、三自然段里找出了四个词——

出示投影:抓紧时间睡觉时天刚亮睡觉前

从这几个词里,你有没有发现勤奋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指名说)

小结:(深情地)对于时间,有人说过: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力量;对于时间,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对于时间,刘老师想说:勤奋的人总觉得时间那么短,懒惰的人总觉得时间那么长。(先单独学习童第周和司马光勤奋事例,再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引领学生逐层感悟)

【设计意图:古今事例进行对比入情入境深入体会内容,从而领悟文章段落的写法。】

三、拓展与延伸:

1.出示投影: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了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 比较这两句话,看能比出什么来?(引导学生体会:不管你有多聪明,也不管你基础有多差,都要靠努力,才会成功。)

(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延续和提升,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这里得到一次升华。)

2.请看几句名人名言。

出示投影:

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发明家爱迪生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数学家华罗庚

不论你有多么聪明,也不论你基础有多么差,只要勤奋,都能获得成功。

——暂时还没“家”的刘老师

(生自由读,说说自己对这些名言的理解)

3.小结:但愿我们每位同学都能通过自己的勤奋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4.生齐读名言

【设计意图: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延续和提升,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这里得到一次升华。】

四、布置作业:

课外查阅有关名人勤奋好学的小故事,了解她身上那些高贵的品质。附板书设计

说勤奋 古今中外 成功者 古人 司马光 今人 童第周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语

听写前先看一看——听写——小组间相互批阅—— 小组长上台讲评、订正出错的字,教师随机强化——学生修改错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自己感情朗读全文——练读、指名读。

三、交流搜集的小故事。

四、学习写作方法。

1.补充文章,读一读:想想从哪看出勤奋好学? 2.讲授写法:

3.学生根据已有材料进行习作。4.交流点评。

5.修改。

说勤奋教学反思 篇5

《说勤奋》作为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作者围绕着“勤奋”开头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中间通过叙写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加以证明。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寻找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在交流司马光和童第周相同点时学生都说他们都获得了成功,都付出了努力。再次基础上,我让学生找出表示勤奋的句子,并进行了品读。在两个实例的解读中,学生都明白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在找相同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找不同点,于是学生告诉我他们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通过找有关句子弄明白一个是天资聪明的人靠勤奋成才,一个是起步晚,基础差也靠勤奋成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突破课文的难点“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同时也明白了书中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并且明白了作者所要告诉我的道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说勤奋作文 篇6

古代就有很多勤奋的例子。

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车胤“囊萤学”,孙康“映雪读”……等许多的例子。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在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而在这一页的背后,他们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刻苦和勤奋。

历史上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他自幼爱好写字,每天都到池边练字,日久天长池中的水全都变黑了。由此可见,他的勤奋成就了他的一生。

不仅古代,现代也有许多勤奋的例子。

“水稻之父”袁隆平,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巨大的贡献后面,是无尽的汗水与无数次的失败。一次他在水稻中整整找了一个月,也没有发现新品种。可他仍不放弃。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支撑着他找到了新品种。

可见,勤奋是众多成功因素中必不可少的。

《说勤奋》教学反思 篇7

在教学中我紧扣“勤奋”两字,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经历一个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引领学生一步一步经历“参与――建构――生成”,力求在平等融洽的对话环境中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第一版块,由四个关于勤奋的成语引入课题。由于比赛课要求上第一课时,上课的学生又没有提前预习课文,所以在这一块我设计了读通课文、开火车读词语和找、读难读的句子这几个环节,为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准备。第二块,理清文章脉络,让孩子快速找出文中直接点出勤奋非常重要的句子(全文的中心句不够明显),学生从中品读、理解,在四句话中悟出一个道理――只有勤奋才能最终取得成功,直接揭示全文主旨。第三块,围绕两个具体的事例(学生自主学习一个事例),抓住关键词句品悟、想象,让学生感受司马光和童第周的勤奋,也深刻领会了作者要阐述的道理。第四块我设计了谈谈自己的感受,拓展学习名人名言。这既超越了文本,又充分发挥了文本的情感内涵,引发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

上课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尺。总体感觉这节课较满意的地方――把握教学重难点,扎扎实实教学。在这节课上我从每个细节入手面向全体学生,抓住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感悟,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等良好习惯,调动了学生的学生兴趣,学生学习得法,教学效果较好。不足之处:一方面,整体教学节奏偏慢,因循学生的朗读、自学,没有很好地把握时间的分寸,遗憾地导致了设计中的部分内容没有上完,使得这节课没有整体感。另一方面,在个别环节的处理上还不够精当,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还需继续磨练。教学之路漫漫,我将上下而求索!

《说勤奋》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高年级的语文比赛课,令我最犹豫的就是这一节课上哪些内容,要进行取舍。当早上得知要上《说勤奋》一课时,我脑中的弦绷得更紧了。因为这是一篇说理性的课文,课文主要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一古一今两个事例,说明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以及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这个道理。”相对于其它课文,内容缺乏趣味性。如何高效的上好这节课,同时又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是我备课时主要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内容上,我选择生字词以及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课前的交流利用美国总统的故事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导入抓住“勤奋”这两个字;生字词以难读难理解的四字词为主;课文内容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抓住重点词感悟;最后留下思考:如果一个同学认为自己很笨,怎么学也赶不上同学,能否成才?待第二课时引入第二个例子完成。

说勤奋教学反思 篇8

在教学时,我抓住“勤奋”这条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从对具体语言文字的感悟中去明理,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也让他们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具体做法如下:

一、课前阅读 加深理解。

为了使文中童第周这个人物形象更为丰满,更有感染力,也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课前我准备了《一定要争气》这篇文章让学生自读,体会童第周的精神,尤其是他的勤奋。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中“毫不气馁”、“急起直追”等词语,童第周在路灯下苦读的情景深深地留在了学生的脑海里。而且,学生对于童第周对人民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也有了了解,为理解课文结尾“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作好了铺垫。

二、教给方法 由扶到放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为此我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小组学习,研究语言文字,动笔做记号。我教学生用“读”“思”“议”“悟”的方法学习本课,仔细品味重点段、句、词,体会文中的情感。

由于课文并不难以理解,两个例子的结构也有所相似,所以在处理教材时,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方式,学习司马光的例子时引导多一些,童第周的例子则放手让学生自读,并结合课前补充的文章《一定要争气》来谈感受。为了让学生较好地进行自学,我有意识地教给了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比如通过找关键句子和词语来体会人物精神。这样一来,不仅能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也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不仅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

三、比较学习,巧破难点

课文中主要介绍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古代的司马光,一个是现代的童第周。他们有着许多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寻找他们两个相同的地方与不同的地方。在交流司马光和童第周相同点时,学生都说他们都获得了成功,都付出了努力。同时学生也找到了表示成功的句子,从句子中我让他们找司马光和童第周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当然学生也很容易就找到了作者的观点,那就是“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找相同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找不同点,于是学生告诉我他们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找有关句子弄明白一个是天资聪颖,一个是起步晚、基础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突破课文的难点“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通过这样比较以后的学习,学生理解难点到这里便水到渠成了。

四、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明白了课文所揭示的道理,即“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而司马光和童第周身上的“勤奋”也让他们敬佩不已。这时候,我趁热打铁,联系课文内容,问学生“怀着对美好理想的憧憬,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学生自然而然地将“勤奋”与自身联系起来了,原来自己只要勤奋也可以像这些名人一样获得成功。因为不管是天资聪明的人,还是基础较差的人,都是通过勤奋才实现自己的理想的。不过由于课堂上时间不够充分,学生谈自己的打算时,说得还不够具体化,但我想他们只要有了这种理解,多多少少在潜移默化中能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平等对话,和谐相处

师生对话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形式。整堂课我紧紧抓住“勤奋”谈勤奋,在轻松愉悦、灵活深刻、丰富幽默的对话中,师生关系融洽、亲密、民主、平等,如渠水般自然,似琴瑟般和谐,师生浸染于真实美好的氛围里,沐浴在健康向上的阳光中。这充满生机活力的互动过程,“解放了孩子的头脑”,让他们学会思考,学得主动,学得聪明,学得愉快。在教学议论文的方法时,为了让学生明白要用典型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生动、幽默的对话来暗示和点拨学生,循循善诱,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启发,学生学得生动而又深刻。

“平等对话”也离不开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交往中最放松;而且,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最能激发创新。共同体验应当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分析重点段落时,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动笔,做记号,留给他们个性的空间,再交流,谈感受,学生说出我是从哪句中的哪个重点词中体会到了什么,并让学生评价,补充,珍视了学生个性的独特体验。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作适当的点拨。学生学得轻松,理解得也不错。

学好语文还要实现教师与教材的平等对话,并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超越。让学生融入教材情境,运用多种方法,巧妙地激发学生对教材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发挥学生自己学习语文的巨大潜能,提高阅读的效果和效率。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练习,就是让学生把课前做好的有关勤奋格言的书签赠给同学,以此来互勉,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勤奋”,还学会了积累。

六、注重朗读,创新引导

语文学习过程中“读”是第一位的。读是吟咏品味,读是鉴赏领略,读是情感共鸣。课文的语言、意境、情感,都要在读中才能领受体悟。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讲绝对代替不了学生的读,学生读的过程是一个审美体验过程,是与课文、与作者间开展的一种心智交流的过程。读――作为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其魅力依旧光彩照人,也正因为有了它,语文才具备了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质。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齐读、默读、更有创新地引读。在多种形式的读中体会理解文中“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含义。

说勤奋读后感 篇9

今天,我读了《说勤奋》这篇课文,使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要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正如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爷爷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所以我们更应该勤奋、勤奋、再勤奋,而不能象有些人那样,自己特别想成才,可又不勤奋,而且不刻苦,象这样的人,是永远不可能成才的!

司马光在别人玩的时候读书,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用了19年时间,编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成绩很差,但他不气馁。在别人睡觉的时候,他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努力,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后来他到比利时留学,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文章通过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读完之后,我掩卷沉思,浮想联翩。童第周虽然以前成绩不好,但是经过他的努力,完成了高难度的手术。这让我想起了徐悲鸿。他不跟外国人争论,而是用事实征服了他们。在他的画展出之前,他每周都到画馆临摹画,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他的油画展出了之后,轰动了整个画界。

我觉得我现在虽然学习好,但是并没有像他们那样勤奋、刻苦努力,总想多玩一会儿。我决定以后更加勤奋、刻苦努力,做一个更好、更完美的学生。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然而你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都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二字.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勤奋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的,不管是现在还是古代,不管是哪个地方,我们都要勤奋,勤奋能让我们有所作为,能让我们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了第十六课,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加奋发努力地学习,这样才能把学习弄好。我的成绩在班上不怎么好,最近默写也不怎么好,我应该更加勤奋一些,跟课文里的童第周学习,早上早点到学校里读书,晚上不仅要写完作业还要回顾一下当天学习的内容,下课时我们也要读书复习,让学习更好,更棒。

在我们班上有许多成绩好的同学,但他们一点也不骄傲,他们学了课文继续努力,准备做得更好,有时我们有一个人得了高分,老师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不能骄傲埃所以我们考了高分听老师的话不骄傲要谦虚,这样成绩就能提高了。

我们要想长大后成才,天生聪明是没有用的,我们必须要勤奋还记得爱因斯坦说的一句名言吗:天才,就是一分灵感加九十九分血汗。”我们学过这些课文了,一定要更加抓紧时间读书写作,每个人都可以成才的,只有勤奋,就能成为有作为的人。要相信自己。

《说勤奋》教材解读1 篇10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对“勤奋”这两个字一定再熟悉不过了。在家里,妈妈是不是经常提醒你一定不要偷懒哦?在学校,老师是不是经常教育你要勤奋读书啊?可是,你有没有认真想过家长和老师为什么都要这样对你说?我想,学习完这篇课文,你一定会对这两个听了无数遍的字有新的认识的,也会明白家长和老师说这两个字时的一片苦心。

课文在一开始就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想一想,还真的是这样呢。你的理想是有一天能开一间工厂,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然而,有些人的理想后来变成了现实,有些人的则没有,这是为什么?接着看课文,原来“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有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也许你们要说,真的是这样吗?怎样做才算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呢?我们都想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啊。我们不妨继续往下读课文。

课文第二小节写了司马光的故事。司马光你们是知道的,他很小的时候就砸缸救人,可见他从小就很聪明。不过,他可没有因为自己聪明就在学习上草率应付,而是比哥哥和弟弟都更加勤奋刻苦。长大后也是一样,甚至还专门给自己做了警枕。什么是警枕?课文中有介绍:“用圆木做的,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枕头一滚开,他就起来继续读书写作。正是因为他这样勤奋,才完成了《资治通鉴》这部史学巨著。什么样的著作才能称为巨著?你们不妨去了解一下这本书。

同学们,如果没有这样从小一直以来的勤奋努力,你觉得他还能有这样大的成就吗?很显然,是很难做到的。

可能有的同学要说了,唉呀,我可不能和他比,他从小就是天才。如果你真的有这样的想法,读完第三小节童第周的故事后可能就会改变了。

童第周是著名的生物学家,可是,在成为生物学家之前,他可没这么风光。17岁才上中学,在学校的第一次考试几乎是倒数。如果他和你是同学,你大概一定会说,他怎么这么笨呢。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却成了生物学家,他是怎样做到的?课文中有具体的描述:

1、天不亮就起床读书,睡觉前还要把当天的学习内容回顾一遍。

2、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童第周的经历用数学家华罗庚的话来说,叫“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你们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凡是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没有一个是懒惰的人啊。就像文中所说,都是付出了心血和汗水的啊。

读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故事,你是不是觉得自己要想实现美好的理想,也必须得像他们一样辛勤付出努力才行呢?

上一篇:我的家乡丽水初中作文下一篇:体育与健康课教案(理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