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校外教育(精选8篇)
《中国校外教育》
刊物简介:《中国校外教育》杂志是由中华全国
妇女联合会主管,中国儿童中心主办,中国儿
童期刊社承办,多家权威教育部门联合协办,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家一级教育类
核心期刊,具有国际、国内双刊号,面向国内
外公开发行。杂志为正本大16开,每期168页;
杂志根据读者的人群不同,将中旬刊以刊登基
础教育类的文章为主,下旬刊以刊登高校教育
类的文章为主;
主要栏目: 中旬:专家论坛、治校方略、课堂
教学、课程探索、科研指导、教研视角、高考
与教学、青年园地、课件交流、基础教育论坛、教育时评、新课程改革、经验大家谈、教师手
记、班主任之家、师德建设、多媒体教学、素质教育、现代教管、师资建设、德育天地、教改探索、新课程实施、教学法新探、优秀课件、优秀教案、优秀说课、班主任工作等;下旬:校外纵横、德育研究、素质培养、名家专栏、管理纵横、特别策划、教改前沿、教研探索、智力开发、技能训练、教学方法、教师成长、科学自然、特殊教育、体育与艺术、职教幼教、学科教育、网络探究、教师随笔、名校采风等;
办刊宗旨:《中国校外教育》将本着既注重自上而下的政策指导和学术引领,又关注来自不同领域,文化及学校的创新与实践的方针,力图使刊物成为全国基础教育工作者了解新课程,实施新课程、并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沟通与研讨的阵地。力争打造成为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核心期刊
刊物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 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来稿要求:
1、论文要求选题新颖、内容健康、观点鲜明、资料真实,具有较强说服力和实用性;
2、电子稿件必须采用Word格式,在题目下边写清作者姓名、职务职称、单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每篇论文要求注明:摘要、关键词;
3、论文中如有计量单位,请一律采用国际标准书写,文中尽量不要用图表;
4、论文字数要求每版不超过3000字,两版不超过6000字,并依次类推;
5、文中如有参考文献,应依照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并在文中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标注出引用参考文献的作者名、引用文题名、出版单位以及出版日期。
2012.1
11.试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田野,2.高校后勤食堂管理 王坤,3.浅谈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 王霞,4.浅析成人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杨晴,5.《论语》思想指导下的大学生素质建设 朱曌翠,6.校园公共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作用 杨雅玲,赵勃,7.关于目前大学生就业的自我教育研究 张红艳,8.家访是拓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记沈阳医学院“暖心之旅”辽西行
赵颖,高松,刘娜,9.提高特有民族大学生自我概念水平的研究 罗晓云,杜彬,10.大学生突发疾病处理案例分析——生死一线96小时 田立苗,11.浅析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方法和途径 许颖,周顺,李军,12.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演变 张丽坤,13.我国教育学学科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以1991~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为视角 葛轶峰,14.党的青年人才观研究综述 程远贝,15.解读“协同创新”对高校提出的基本要求 宋爽,姜越,惠晓丽,16.回归“教育性”: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刍议 朱春生,17.国外大学理工科优秀教材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贺峰涛,18.19.20.21.解读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角色对白 杨烨,新形势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对策 杨志昌,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 于潜驰,杨凝晖,浅论我国事业单位人员培训的价值理念 任莉星,22.“非道德者”对自由的探索——纪德作品思想及其社会意义浅析 吴亚男,23.新办研究生教育院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徐勤,葛波,邓海山,乔丽,雷迅,24.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思考 侯君兰,25.探索理学背景下工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材编写方案 符小洪,26.公司清算分类的立法考察 徐彦冰,关琳琳,27.教学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唐芬,王林峰,28.高校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改革探索 蒋赟,王惠燕,王晓安,29.如何引导高校学生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陈晶晶,30.机关作风建设情况调研分析和对策 郁俊毅,朱晓非,关升亮,31.从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看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崔红,32.提升国际化合作办学项目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探讨 卓梅英,33.任职教育环境下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探析 武亚贤,王叶青,34.浅谈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的管理问题与对策 吕巾英,35.大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长效机制研究探讨 朱泳霖,36.“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与思想教育中的挫折情境创设 齐勇,37.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探讨 李厚锐,38.浅谈高校合作办学项目外籍师资问题及其管理工作 陈杰,39.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特征分析——以淘宝网为例 甄月桥,黎珊珊,朱茹华,40.浅析成长小说《第五个孩子》 谢海珍,杨海川,41.42.43.44.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长效机制 王红星,论人文精神与价值观念的变革和培育 吴光章,高校学生实习中人身损害赔偿责任问题探析 范红霞,物自如是——华莱士·史蒂文斯诗歌中“现实” 沈思,45.高校学生党支部建在班级的组织模式及运行保障机制探索——以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
管理学院为例 罗双发,陆玥,46.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性思考 石新宇,47.对高校实施校务公开的现实思考 朱晓非,郁俊毅,关升亮,48.基于战略目标的高校图书馆定位研究 王叶青,武亚贤,49.浅谈研究所制下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楼航芳,叶新苗,50.对培养高水平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思考 袁秀艳,马宪图,51.做学生的领跑人——现行体制下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进取之路 陶进,周延怀,52.探析新课程观下准音乐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 刘璐,53.从科学发展观看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 徐海亮,54.教师的文化,大学的灵魂——大学教师文化及其建设研究 张磊,55.适应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于生生,王斌,56.借助作文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张艳萍,57.高职高专英文写作教学的影响因素与方法 马菁菁,58.从影视艺术鉴赏的社会功能看高校影视艺术教学 刘伦,59.PCI模型在学习倦怠中的应用 张海静,60.61.62.63.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张薇,如何讲授“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 王荣艳,大学物理教学中的方法论教学思考 郭健勇,赵光欣,常钢,孙运周,冯存芳,浅谈译者的个人情感与翻译 王猛,64.工科院校本科生产实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测井方向生产实
习为例 赵军,65.词汇附带习得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林永华,66.探索高职英语教学新出路——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相结合 杨玉琼,杨青华,许婷,67.仪器分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陈文,彭学东,68.本科生护理专业双语教学的现状 马翠婷,69.大学物理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宋晓丽,70.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对比分析 孙颖,71.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 王东升,72.高职英语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郭雪丹,73.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导课的情境设计策略 夏春梅,74.公差课教学中承前启后教学方法的探讨 张荣,75.高职高专语文教学新模式探讨 钟丽华,代中正,76.小议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植入 赵金春,77.如何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丁雪莹,78.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弊端及对策 包虹明,79.电工学实验教学改革中EWB的应用 井岩,马秀娟,80.浅析高职历史教学中提升人文素养的发展途径 孙晓东,81.关于主动结构表示被动意义的探究 王旭,82.数字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左仁合,黄孝平,张颖,83.84.85.86.教育中的“空白”艺术——冷处理 丁婉,高校《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现状分析 王春强,马巍,王洪才,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英语跨文化知识学习现状调查分析 肖燕,万艳,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翻译策略 王震宇,董敏华,87.水产类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相关教学模式及内容改革的探讨 张安国,王宏,侯文久,杨凤影,88.大学英语课堂提问艺术的探析 刘娟,89.谈如何加强幼专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 车庆华,90.创新思维训练的1+3美术课工程 段德伟,91.《肉品科学与技术》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查恩辉,高慎阳,92.多元视角下《服装设计》课程个性化教学实践初探 徐亚平,崔荣荣,93.阅读与整合——大学英语写作能力的起跳点 徐淑兰,94.关于经济法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魏静,王健,95.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严亚芳,96.意象训练对英语阅读学习之影响研究 许婷,李承梅,杨玉琼,97.关于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思考 张燕,98.浅谈英语游戏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 朱益妍,99.散射型虚构运动之方向路径——中英文表达的差异 付红杏,100.汉语谚语和日语谚语的比较研究 王和平,101.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对策研究与实践 石英尧,胡霞,102.《高等应用数学》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的探索 张建国,李杰,103.基于工程学范式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高永生,朱丽云,李红亮,俞晓平,贾振
宝,104.浅谈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受力分析问题 吉顺莉,105.开展农业院校植物生理学课外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刘新,车永梅,赵方贵,侯丽霞,刘洪庆,106.“知识螺旋”在《资产评估》教学中的基本运用 张诚,107.让形势与政策课“活色生香” 兰清,108.浅谈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团队精神培养 许丽娜,109.公共选修课课堂教学实效性探析 陈文,110.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多角度分析研究 李红,111.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要大力发展创业教育 王青春,112.校企联合培养大学生模式探索与实施研究——兼论车辆工程专业发展女口何应对卓越
金鑫:当然, 对于校外教育机构, 首先有一个比较广泛的定义, 它既可以包括校外的学习辅导和培训机构, 又可以包括像博物馆、少年宫等公益机构。“学大”所从事的这个领域含义相对窄一点, 它更多是指以课外培训为主的这么一个领域, 而且是以学科知识为主线, 但是我们会赋予它更丰富的涵义。目前这类课外教育的领域, 我想含义也是非常广的, 市场非常大, 有传统的家教、课外培训班、网校, 还包括一些学习的产品 (教材教辅) , 甚至包括一些保健品。
但是这个市场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它没有被整合, 一直处在一种分散的状况。比如家教市场很大, 但都是以个人为主的, 培训班也更多表现为地域化色彩。从整个市场来看, 目前区域化比较严重。
这几年校外教育方面出现了一种整合的趋势, 这种整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模式的整合。如以“学大”为代表的这种个性化模式的风起云涌。“学大”创造了一种新的行业, 这种行业就是整合了原来分散的家教市场, 包括整合了许多辅导班的市场。二是品牌的整合。从2006年“新东方”上市以后, 有很多校外教育机构都拿到了融资, 开始做大做强品牌。在基础教育方面, “学大”做得比较领先。我们在融资以后, 迅速扩大到了全国30多个城市, 建立了100多个学习中心, 把区域化市场整合为一种全国性的市场。
就前景而言, 这种趋势会继续, 因为新的服务模式更加符合市场需求。这种符合客户需求的服务模式会层出不穷, 并不断冲击和整合既有的传统教育服务模式。在这种趋势的带动之下, 很多的地方品牌会变成全国性品牌, 或者说被全国品牌所整合。而校外教育, 定位将还是作为校内教育的一种补充, 并且二者之间会不断相互融合。
朱蒙:学校教育是一种均衡教育, 无法全面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大”的发展和壮大, 正是跟社会对个性化教育的需求分不开的。而网校跟“学大”这样的个性化辅导机构相比, 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金鑫:网校的优点, 首先是它能够把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较低成本的方式, 让更多的学生所享用。比如说, 通过网校可以让北京最好的老师教外地的学生。其次, 资源的丰富性。网校可以通过网络不断输入新的资源。
但是网校也有自己的缺点。首先是缺少人的互动。网校是人机间的互动, 而这对于个人的自主性要求非常高, 也就是说网校只能依靠学生自己去学。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具备学习自觉性的还属于少数, 他们还缺乏自我辨别和识别知识内容的能力, 这需要有人来帮助, 包括制订学习计划, 这些是网校做不到的。其次,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教材出现了许多版本, 并且经常更新, 网校很难继续用一种版本、一种资源去通吃天下。它必须要增强对各个版本、各个地区资源的整合和创造能力, 这一方面对网校是很大的挑战。
朱蒙:学大教育在中国校外教育这个“群雄逐鹿”的市场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换言之, 学大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金鑫:模式和人。
我们的第一个竞争力是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非常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问题。但只有模式不行, 模式是非常容易被模仿的。
我们的第二个竞争力是对模式的不断提升和优化, 并且能够高质量地执行下去。这是“学大”的一种能力——创新的能力和执行的能力, 是“学大”的一种非常强的核心能力。
我们的第三个竞争力是团队。无论在营销还是运营方面, “学大”都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团队。
朱蒙:我们注意到“1对1”的“个性化”教育模式是学大教育的特色, 最近两年成长得特别快。请您谈谈这个模式诞生的背景, 以及它的基本特征。是不是所有的适龄学生都适合接受“1对1”模式的教育?
金鑫:最开始, 我们建了一个互联网站, 在家长和老师之间创造平台, 他们可以在上面联系从而完成家教活动。通过运营这个平台, 我们发现, 家教更多是一种个人行为, 质量保证不了, 责任心保证不了;另外, 教师单边作战, 无法把特别系统的理念带给家长。结果, 可能过了几天或一两个月, 家长就要求换老师。当然可能是老师的原因, 也可能家长的原因, 双方出现了不匹配状况。于是我们想, 是否能够创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解决这种弊端, 而最好的解决办法, 就是我们来组织、培训和管理老师, 这就是“学大”个性化教育诞生的渊源。2004年“学大”推出个性化教育, 经过2005、2006、2007年的发展, 2007年底时这种模式已相当成熟了。中间有演变, 但它基本上是在教与学双方的需求推动下而诞生的。
个性化教育模式具有针对性、个性化、专门解决个体问题的基本特征, 它并不是解决共性的问题;包括我们的团队、我们的方案、我们的计划都是针对个体的。
我们认为, 所有的适龄学生都适合接受“1对1”模式的教育。因为所有学生都是个体, 每一个个体都有一些个性的问题。有时候尖子生也会有问题, 他们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也很少能够每科成绩都能保持平均, 我们就是要帮他们做到进一步提高;还有大量成绩中等和较差的学生。只要作为个体, 他都会有很多问题的, 所以我们认为每个孩子都是适合于个性化辅导的。
朱蒙:“个性化”教育模式成功的关键是要调动大批优质的教师资源。然而在中国, 优质教师资源短缺是个社会性难题, 学大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是如何整合师资队伍, 以确保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的?
金鑫:“学大”的教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名师。我们个性化教师的概念是:最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因为“学大”是个性化的服务体系、服务团队, 提供的是个性化的服务方案, 虽然教师的角色占其中的一部分, 但并不是说百分之百依赖教师。我们对于教师的要求, 就是能够充分理解“学大”个性化的教学教法和教育理念, 能够按照“学大”的个性化教育辅导系统来执行。我们会通过个性化教育辅导系统平台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科学管理学习, 以及进行后期的跟踪;教师更多是处在执行的层面。这个平台系统里有咨询师, 有学习管理师, 有学科教师, 有心理教师, 有教育专家, 他们会共同为孩子做学习规划, 学科教师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总之, 虽然我们的教师并不都是名师, 但我们会根据学生的需求, 为他们提供最匹配、最适合的教师。其实, 所谓的名师并不一定适合某一个学生, 比如说有性格匹配的问题;名师到达了一定的高度, 也很难用他的方法来为基础较弱的学生补课;而且名师本身也是稀缺资源, 不可能做到一个名师带一个学生。
“学大”打造的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教师。我们对教师会有基本素质的要求, 比如师范专业毕业, 有教师资格证, 有教师从业经验等;同时, 再经过系统的打造, 最后成为我们的个性化教师。所以我们的教师资源跟学校并不是冲突的, 而是一种互补。
朱蒙:教育是一个体验性很强的服务行业。“1对1”的“个性化”教育更强调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 既要满足个性的要求, 又要符合行业的标准与规范。在整个行业缺乏评判标准的前提下, 学大教育机构靠什么标准来评判教师教学的水平?如何让家长和社会认可学大“1对1个性化”教育模式的效果?
金鑫:这就需要具体谈到我们自己的个性化教育的平台和系统——Personalized Private Tutoring System, 简称PPTS系统。
通过这个平台和系统, 首先是给学生测评, 从测评中了解学生目前所处的知识结构状况、优势与不足, 以及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学科学习中所占的比重;然后根据测定的情况给学生量身设计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学习路径等;在设计好上述项目的基础上, 这个系统和平台会针对孩子的情况, 对我们的教学团队进行分工, 通过合力使孩子的成绩提高, 从而完成学生的学习目标。比如,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为学生配备什么样的教师、什么样的课件、什么样的教材, 以及什么样的测试, 这些都是用PPTS这一个性化教辅系统来逐渐完成的。
当然, 我们在不断地完善这个系统。虽然教师和学生都是基于这个系统来完成教与学的过程, 但是, 教师也需要发挥自己很强的主观能动性, 因为系统是无法替代人的;学生的喜怒哀乐和各种情绪等变化, 也都要靠教师来把握。这个系统能够基本满足我们现阶段的需求, 但是要随着“学大”的继续发展而不断改进。原来这个系统是1.0版本, 现在即将升级为2.0, 以后还会出现3.0、4.0, 会变得越来越完善。这个系统是我们的特色所在, 也是我们支撑个性化正常运营 (100多学习中心, 十几万学生和几千名老师) 的一个核心。
朱蒙:社会上一直有人认为, 民营教育机构介入校外教育市场, 是对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公立学校的挑战, 是抢了公立学校的“饭碗”, 您怎么看待这二者的关系?究竟是狭路相逢的“冤家”, 还是可以取长补短的“朋友”?学大教育在拓展生存空间的过程中是如何处理与当地公立学校的关系的?
金鑫:学校教育作为集体化教育, 它无法满足每个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这种需求又不能忽视, 它是现实存在的, 而且越来越高涨, 而这种需求目前只能由校外教育来解决。所以校外教育机构与公办学校一定是取长补短的互补关系。“学大”在这个方面可以被看做典型的代表。
在我们业务开展到的各个地方, 作为校外教育, 我们现在也越来越多地开始寻求和学校教育的合作, 包括跟学校进行教研教学的交流。我们会把一些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学校, 学校也会帮助我们及时掌握最新的政策和考试要求。
朱蒙:近年来, 中国校外教育市场得到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得到了国际资本市场 (风险投资) 的青睐, 包括学大教育在内的一些知名校外教育机构陆续得到了风险投资机构注入的大额资金。但也有人认为, 风险投资的介入是一面双刃剑, 它有可能是“催化剂”, 也有可能是“催命鬼”。请问您如何看待风险投资介入后的利与弊?如何在快速扩张与稳健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金鑫:“学大”是被“风投”青睐的亲身经历者, 但是我们的头脑一直很清醒。作为民办教育机构, 首先一定要清楚“风投”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这点没想清楚就不要去融资。“风投”是资本的产物, 它是要求获得高额回报的, 将来也还是要退出的, 它不可能跟你走一辈子。“风投”的好处是能带来资金, 带来很多先进的经验, 能促进我们和国际市场接轨。所以面对“风投”一定要分析利弊, 如果你能接收这个风险, 就融资;如果接受不了, 还是要谨慎考虑。其实“风投”本身就是有风险的, 给你投的钱有可能成功, 也可能血本无归, 这些大家一定要达成共识。
其次, 要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不论来自国内还是国外, 风投公司非常多, 但要达成合作, 一定要精挑细选。要找到能够和你拧成一股劲、成为一个整体的“风投”, 而不能出现思想的不一致、行动的不一致和利益的不一致。
我说的这两点很多人都没想清楚就去做了, 所以出现了很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上, “学大”想得非常清楚:我们是要借力“风投”, 而不是让“风投”成为羁绊我们的绳索。
只有基于这两点, 才能帮助一个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很庆幸, 我们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鼎晖创投, 他们给我们带来的支持和帮助不是用金钱所能衡量的。“学大”融资以后, 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因为“鼎晖”有很多投资经验, 包括一些连锁的管理经验, 是能帮助我们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的, 包括帮我们做一些战略规划、财务分析, 让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管理层面。“鼎晖”本身的心态也很好, 他们不会要求你短时间内一定要做到什么程度, 一定要上市, 一定要怎么样;而是我们自己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其实, 在“学大”的快速发展过程中, “风投”是“踩刹车”的, 是我们自己要往前冲。
所以解决好上述两点问题后, “风投”一定是一个催化剂, 帮助你在企业运营和管理水平上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让你的视野也大幅开阔。“风投”为“学大”引进了美国、韩国、日本、香港的各种优秀教育机构的合作, 我们的国际化视野也打开了。
朱蒙:听说学大教育计划2010年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市, 请您展望一下学大教育上市后的发展规划。您认为学大教育与部分同行陆续上市, 对中国校外教育市场的发展会形成哪些积极影响?
我们有这样的计划, 但是具体还要看公司当时的状况, 以及资本市场的状况, 但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不大。关于上市后的规划, 我们认为, 上市不是目的, 它是一个新的起点, 我们会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做事情。并且, 做这个事情我们将有更多的资金、更高的目标和更优秀的团队。我们希望, 上市后“学大”能整合更多的资源、团队、模式来提升和完善学大教育的服务, 能够帮助中国更多的家庭和孩子享受到高质量的个性化教育服务。
同时, 我们希望能够把我们先进的理念和教育模式带到国外去, 也就是能够帮助中国的教育走出去, 能够实现国际化的交流。成为国际品牌后, 我们会把中国的文化带出去, 因为中国教育有许多的优秀成分。在我们之前往往都是西方教育进来, 我们盲目地去崇拜, 去追随西方的教育理念;但中国还是有很多的好东西, “学大”的教育理念就是源自2500多年前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汉语越来越受重视, 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国学, 包括中国的五千年的文明, 越来越产生自身的影响力。我们要帮助中国的优秀文化国际化, 让中国的这种软实力和软影响力迅速覆盖到全球去。
关于上市之后的具体目标, 我们是想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 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教育集团;但首先要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机构, 这其实将有很长的路要走。
朱蒙:您对中国校外教育未来的发展态势作何评价?您认为可能制约这个行业快速和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哪些?作为这个行业的领跑者, 学大教育希望为中国校外教育市场的良性发展作哪些贡献?
金鑫:关于中国校外教育未来的发展态势, 从服务形式来说, 我认为会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创新, 新的教学模式和服务模式会越来越多, 创新将成为一种主流。其原因有二。首先, 传统的东西随着历史的发展会慢慢被淘汰, 新的东西会孕育而生。其次, 将来的校外教育会有一些整合, 其中有些方面可能越来越细分, 在每一个细分的市场中都会出现领导性的教育品牌。并且, 通过这种领导性的机构进行整合, 使这部分市场从区域化变成全国化。
可能制约这个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 首先是这个行业的一些不确定因素, 比如说大环境方面的因素、政策对课外市场的定义, 但我们相信国家还是非常鼓励和提倡校外教育发展的。其次, 可能会有一些不良机构成为这个行业的伤害者, 比如说是一种投机行为, 过多注重短期利益, 那样他们的做法会影响整个行业和领域。
在贡献方面, 首先我们会继续加强自身的建设, 包括教学质量、产品研发、技术、系统等方面,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一种高质量的行业标准。也就说将来个性化教育服务能够有一种衡量的标准, 突破现在参差不齐的局面。我们希望, 通过“学大”的努力能让这些服务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成为一种质量可量化的、可控制的高水平的教育服务。
朱蒙: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作为一个教育机构, “学大”反应迅速, 成为第一批捐款达一百万元的单位。现在将近一年过去了, 请问“学大”有哪些后续的行动?
摘要:当前,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日趋攀升,这也包括对校外教育、对校外教育机构的强烈期待。尤其是素质教育理念、美育教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时候,校外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美育教育职能和特殊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么,如何构建既符合公众期待,又适合青少年成长的特殊性机制,成为我们校外教育机构从业人员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校外教育 舞蹈教育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78-02
相对于全日制学校的教学活动,校外教育机构与全日制学校在职能、运作及形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实际意义上的差异性,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差异,深入地研究这种差异,并有效地利用这种差异,从差异的探究中,探寻出新的教育模式,形成一套可以有效服务于校外教育机构,特别是校外艺术教育的模式来。
所谓教育模式,是人们对教育进行有效实践而采取的一种教育策略的集合体系。教育模式是当下教育界广泛运用的一个术语。作为一个概念,教育模式所要表现的有两层意涵:当一种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运行程序和方法,就必须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形式,教育也不例外;當教育形式、教育层面、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出现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人们力图去抓住关键要素,并进行简洁的概括归纳,而后形成了策略和程序,这就是教育模式。就此意义来看,教育模式就是人们在充分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而产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育方法,是教育方式、教育策略、教育理念溶于一体的实践模型。再从实践层面上来认识,教育模式就是由一定课程指导下的,课程内容及其进程和安排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特定组合方式,是从大量的教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意识、观念和整套操作方案的总称。
由此可见,教育模式对于教育实践除了有着现实的指导作用,还有实际的实践意义,对校外教育机构来说,这种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更是急需进行探究并尽快形成。
在形成校外教育机构的艺术教育模式的繁复过程之中,有三个环节是连环相扣的,认知是基础、实践是关键、创新是出路。认知的深浅,将决定实践的成败;实践的成败,将作用于创新的可能;创新的可能,又将影响新一轮的认知。那么,如何寻找到校外教育机构的艺术教育模式付诸于实践的方式和途径?本文拟从校外舞蹈教育模式的实践,谈一点个人的思考。
一、“直接性认知”向“间接性认知”的过渡
少儿是人生成长最重要的阶段,少儿的舞蹈教育是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门类,是让少儿在舞蹈中感知美与愉悦,从而激发少儿自身的创造潜能,舞蹈为他们搭建一座通向美的桥梁。中国现代心理学家刘范先生认为:在理论上,人的认知大体区分为3个范畴:感知、表象、概念。人的实际的种种认知,都由这三者所组成。儿童认知发展就是认知结构的动力变化,包括各个认知成分和它们之间关系的变化。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志认知结构的质变,是它的主要认知成分的更替。认知发展的动力来自认知结构内部的矛盾性,主要的发展动力是直接性认知与间接性认知之间的矛盾。
刘范先生的理论让我们得到一种启示,就是要巧妙地利用儿童认知发展认知结构的动力变化,为我们校外教育模式所用,使之成为推动少儿认知发展的原动力,促进校外教育模式的形成。
如何主动、有作为地进行“直接性认知”向“间接性认知”的过渡?教师的启发诱导就是“渡河之舟”,如在学生学习舞蹈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观看一段独舞,让学生把自己感知到的和记忆与想象的形象内容,通过体会、模仿,再进行塑造与表现。这个过程,就是从生动的直接的认知、直观的感受、到形体的模仿、情感的体会的过程,学生就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并运用了认知的力量、动力,从而激发出内在的创造潜能,实现了“直接性认知”向“间接性认知”的过渡。
实现“直接性认知”向“间接性认知”的过渡,符合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发展程序。设想,如果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时直接采用间接性认知,这就是使用“注入法”,直接模仿理性知识与舞蹈技能,这就失去过渡的铺垫,缺少了“直接性认知”的重要环节。由于缺乏直接观察的教学训练,理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的基础,这将违背认知事物、认识发展的规律。
“直接性认知”与“间接性认知”作为艺术教育技艺培养的一种教学手段,所强调的是让孩子在感知中去发现自我,感受美,然后不知不觉当中开启身体和情感的天性,从而调动自身的潜能,这也是艺术教育模式形成的基础之一。
校外舞蹈教育就是一种构建少年儿童认知的美育过程,让孩子参与舞蹈的过程,自然地挥洒自己的天性,而不是机械地仿效和无意义地重复成人的东西,是将自己作为认知中的动态对象,用肢体动作融入自己的认知活动,感知美的世界。
二、“技艺型教学”向“审美型教育”的转移
当我们都认同舞蹈教育的目的是,让少儿在舞蹈中感知美与愉悦,激发少儿的创造潜能的时候,我们就要正视目前我们校外舞蹈教育存在的重“技艺型教学”,轻“审美型教育”的问题。
少儿舞蹈教育在中国发展非常快速,让我们看到了少儿舞蹈教育的各种难度与精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长期以来,我们在推动少儿舞蹈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舞蹈教育越来越强调技艺化,而渐渐偏离了少儿舞蹈教育的宗旨和目的。这与当前艺术教育的定位以音乐(含舞蹈)和美术为内容的教育与教育手段的采用有一定的关联,即强调教学生学一种技艺、会一种本领。依照这样的教育要求,所形成的教育模式就会倾向于技艺型的。但今天我们在探讨校外舞蹈教育模式时,是不是应该调整我们的思路,回归本体和宗旨?探讨校外舞蹈教育模式,我个人更强调要通过艺术活动激发少儿的情趣,让他们感知、体验美感。我们都知道艺术教育活动的作用不外乎有四个方面:一是能有效地促进感知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二是促进智力发展;三是促进身心发展;四是开发创造力。那么,我们的舞蹈教育也不能例外应该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
在实践中,学会技艺似乎比较容易,但要在实践中让孩子们学会感知美,并不是唾手可得,因为,我们的校外教育机构确实是比较注重技能的模仿和训练,而忽视审美和创造力的培养;重视灌输知识技能,忽视情感体验和态度;重视教师对艺术活动的评价,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
以现有比较功利性的艺术教育形式为例,在师生的互动这个教育评价形式中,老师多以好与差来界定艺术教育的成效,这样传统式的划分评价,确实束缚了学生美的能力的开发。再则,不太强调艺术与生活关联,弱化学生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基本处于技艺学习的窠臼中,难以从技艺的学习过程中感知美、体会美、欣赏美。这样所导致的后果是:学生艺术技艺水平上升,艺术感受力下降,更重要的是没有教会学生审美的判断能力。凡此种种现象,说明了我们的艺术教育实践是不完整的,这样的艺术教育实践亟需进行改进,需要形成一种技艺培训与审美培养并举的实践性校外艺术教育模式。
那么,校外教育机构该如何进行这一个“技艺型教学”向“审美型教育”的转移呢?我个人认为,应该重新审视我们对少儿舞蹈教育的认知,提升我们的认知,即开发少儿美的感知能力,发挥少儿纯真的天性,比把少儿训练成舞蹈的“工具”更为重要。我们所要寻找的教育模式,就是一种适合少儿天性与特点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感受舞蹈的快乐,在快乐中舞蹈,而不是机械地模仿老师的动作。所以,我们要紧紧扣住艺术教育实践环节这个关键,实现从“重视技能模仿”到“审美教育体验”的转移,摒弃“以技艺训练为中心”的观念,把“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教学的目标,只有这样,我们的舞蹈教育才能达到我们艺术教育的终极目的。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要将“技艺型教学”“审美型教育”进行融合,设定可望可及的教学目标、途径、方法,使技艺的教学始终突出美育的内涵,使审美的情趣与内涵贯穿于技艺教学的全过程。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切忌揠苗助长,一定要遵循孩子的自己规律、年龄段的特点,且不可订立难以企及、脱离孩子特点的审美标准。同时,要将“审美型教育”适度提升,在舞蹈教育过程中学会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情操修养。
实践在校外教育机构的艺术教育模式中,确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地、合情地实践,对于受时空所限的校外教育机构的艺术教育活动很重要,而在形成有效的教育模式中,实践还需有规范、有规划、有监督。
三、“收敛式回归”向“发散式张扬”的跨越
当我们紧紧抓住少儿舞蹈教育的终极目标时,我们的舞蹈教育思维就会变得更加开阔,创新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会有一种想突破原有艺术教育模式的真切渴望。在教育竞争激烈的当下,实施艺术创新教育,是新时期校外艺术教育的全新要求,如果缺乏创新,艺术教育就会失去活力。在这样的主导思想下来构建具有创新意义的新型校外教育藝术教育模式,就会有比较清晰的思维导向,也才能将科学的思维方法与校外教育艺术教育模式结合起来,体现出现代教育科学的特质,这对校外教育实现理念到实践的跨越,有着十分积极的推进作用。
如果说,“发散式张扬”是校外艺术教育进行创新的运作方向,是校外艺术教育模式的推进器,那么,“收敛式回归”则是对其运作方向保障、完善推进过程,起着不断矫正作用。在教育实践中,“收敛式回归”和“发散式张扬”都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收敛式回归”所表现出的工作稳态与“发散式张扬”所呈现的工作锐度,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只是在教育实践中“发散式张扬”的占据较为高端和表现强势的地位。
我们也可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收敛式回归”和“发散式张扬”,通过心理学的分析,可得知,人们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正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的两种重要方面。因为,发散性思维能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作为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它有其辐散性、求异性,流畅性、多端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细性,而收敛性思维处于相对应的位置,却也存在位差,但不是对立概念。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能科学地利用、进行互补式利用。
目前,我们的校外艺术教育的基本形式与教育模式,大多还困守、自闭在传统教育模式为主的框框套套之中,如何实现以“技艺的培养为中心”的观念向“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观念跨越,就是新时期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众所周知,传统的校外教育艺术教育教育模式认为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能够做到教会学生技艺,获取要领,就是完成教学活动。部分老师的教学过分强调对技艺的记忆、模仿和重复性的练习,而忘记了少儿舞蹈教育的目的,所教授出来的学生就会成为录像机、照相机、录音机或是复印机,与有创新意义的目的相差甚远。
要实现“收敛式回归”和“发散式张扬”的跨越,应该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对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培养、训练。在课型的设计,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孩子的眼睛去感受舞蹈,用孩子的情感去理解舞蹈,用孩子的身体去体会舞蹈,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模仿大人的动作。例如,校外舞蹈教育的教师基本上是女性教师,许多家长不愿意男孩子去学舞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男孩子长时间地模仿女性老师的动作,在人格的形塑方面会出现性别的偏离。那么,如何纠正这种偏差呢?我认为,在课程的设计上要改变以往单一的动作模仿,就要多从男孩子的心理和特点出发,让男孩子多看一点男性的舞蹈资料,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他们的动作与行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判断选择接受男性之美,充分感受男性身体与舞蹈的自然对接与联系。第二步是激发让男孩子的想象,发挥他们自身的特点,不要限制他们的发挥。第三步则是启发他们对舞蹈的内容和美的理解,当孩子对所表现的舞蹈有了亲身的体会,他们就会自然而然从身体和动作里散发出男孩子应有的健康之美。我们的舞蹈教育,就是要让如男孩子在接受舞蹈教育之后,突显男孩子的阳光与健壮,而不是接受舞蹈教育之后,弱化了男性特征,增加了女性化色彩,而“收敛式回归”和“发散式张扬”的跨越,将会给予我们舞蹈教学新的思考。
要实现“收敛式回归”和“发散式张扬”的跨越,还得考虑将多种感官的刺激与感受进行交汇,以启迪学生的创造力。老师要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已有的先进的教学内容,自己动手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将多种感官活动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能看、能听、能动手的全新教学情境。
创新,作为校外舞蹈教育领域所形成的教育模式,应该讲求师与生的互动、将日常训练与教师辅导,使之融为一体;应该凸显技艺与情操、技艺与艺术修养的相辅相成,使之内化为创新的原动力。
四、结语
教育模式的探索势在必行,全日制学校的探索仍在进行,仍未形成或仍未完全形成,而作为校外教育机构,教育模式的探索也刚刚起步。从教育学的观点来认识校外舞蹈教育,我们就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模式的产生,必须符合教育规律,而教育模式的实质就是让人们易于把握教育规律的一种最佳方式,它将简明高效地为人们提供一种把握教育规律运行的程序或者步骤。教育模式是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认识的一种理性操作策略,是帮助人们尽快把握事物本质的一种途径。既要符合规律,又要可操作,对于校外教育机构来说,教育模式更显其重要性。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舞蹈教育的思考[J]. 张晓红. 教育探索. 2009(07)
校外的天空
校外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在课余和学校以外的广阔时间和空间里,由校外教育机构、文化教育单位和各种社会教育团体,依据国家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旨在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校外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益事业,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开展“留守儿童”普查
对全场“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以关爱留守儿童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内、社会上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离开,社区委员会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社区干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组织“六一”活动、春节看望等各式的方式,慰问留守
儿童,给他们带来需要的物品,同时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还为他们组织心理医生保护他们心理健康。
四、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合力
在原来的帮助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老年监护人(如儿童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实现社区与家庭的共同关心和教育。
一、精心安排,详细布署。我校特别设计了《致同学的一封信》热情地邀请全校同学参与道德实践活动——“体验亲情,快乐成长”。在信中以表格的形式分年段详尽地说明了活动的各项内容、要求,并且明确地标出该项目的验收时间。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了“为父母尽一份孝心;为社区安全文明提一条建议;做一件关心帮助他人的实事。”四项内容外,为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学校还组织同学们参观家乡的新变化。感受到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从而萌发努力学习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写一篇游记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四至五年级)等项目供同学们自由选择参与。
还有专题活动:通过雏鹰假日小队、探究性小课题研究、红领巾记者团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场所和资源,锻炼全面素质;积极参加“信守社会公德,争做文明小公民”的竞选活动。
组织高年段的学生到附近的孤寡老人家慰问,为老人们打扫房间和庭院,给孤单的老人们带去温暖和爱。
三、校、家携手,共同参与。
完整的教育是由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构成的。为了得到家长的支持,学校给每一位学生家长写了一封信(《致家长一封信》)。在信中详细说明了活动内容、意义,请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有意识地选择参与活动内容,并督促、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完成。
四、学生安全,人人有责。
为了确保学生们假期安全,学校特地请来了派出所的民警到学校为学生做法制安全教育讲座,对学生假期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注意安全、文明上网、不进经营性网吧和游戏机室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让每位同学都签署了一份《学生暑假安全文明承诺书》,在《致家长一封信》中要求家长配合监督。而且,在暑假期间学校还安排了教师值班。
在学校的精心布署,家长、社会的共同关注下,我校学生在假期间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也没有违纪事情发生,渡过了一个安全、快乐、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前些年, 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校外教育机构一直在为生存而“苦斗”、为发展而“拼争”。他们有过困惑与无奈:本来中小学生的活动阵地, 后来幼儿园孩子却成了“主体”;本来就要培养成形的“苗子”, 进入小学高年级却悄然“退出”。当然, 他们也有过偏误与挫折:本来是特长培养的方向, 却不得不“放开”学科补习;本来是公益性质的工作, 却不得不“模拟”市场经营。应该说, 有一段时间, 校外教育该干什么、该怎么干, 别说局外人看不明白, 就是他们自己也心里打鼓。这三届的两地交流活动, 使他们从自己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背后, 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更看到了自己的活力。用他们自己的话说, “迎来了校外教育的春天”。
其实, 津苏两地校外教育交流活动的意义, 绝非仅此而已。在政府公共教育服务已成定局的大背景下, 校外教育理所当然列入其中。如果理性思考这个活动, 可能起码还能从三个方面获得深层次的启示。
启示之一:坚信“自己”很重要。
有人说, 没有校外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这话既不是官话, 也没有过时。平心而论, 校外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 对于人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谁也很难准确判断学生的潜能优势到底在哪里。是大量的教育实践告诉人们, 潜能优势是从一个人少年时期的诸多爱好中发现、挖掘出来的。一个人的兴趣一旦稳定下来且成为特长, 才会形成他的潜能优势。大概这就是教育理论常说的兴趣“取向”吧!正是由于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潜能优势, 才满足了社会的多样需求, 构成了社会的多彩画面。校外教育尽管只在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发挥了特长培养的作用, 补充了学校教育的不足, 但他们对构成社会的“多样”和“多彩”已经不可或缺。所以, “完整”的教育根本就应该涵盖校外教育。校外教育不能忽视, 更不能放弃。
让人十分不解的是, 不知从哪里“冒”出一种“理论”———素质教育不等于“写写算算”加上“唱唱跳跳”。虽然这里的“写写算算”和“唱唱跳跳”都是人们熟知的“泛指”, 但它组成一个“不等式”以后, 也把为数不少的人弄蒙了。一直以“唱唱跳跳”为“主业”的校外教育, 如坠云里雾里。本来打着素质教育的大旗还能勉强维持的校外教育机构, 更是备受冷落了。
细想起来, 提出这种理论, 其实就是为应试教育找“词儿”。这些年,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博弈”已是人人担忧的现实, 连那些权威人士都承认“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 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经过了多年艰辛的努力, 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 才在业内开始形成共识, 怎么“唱唱跳跳”就不能算作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呢?试想一下, 如果连“唱唱跳跳”也不要了, 咱们的教育不就只剩下“写写算算”了吗?难道这就是素质教育吗?
津苏两地校外教育机构的三届交流, 虽然还仅限于“教研”的范畴, 还在培训科目的内容、方法、技术的层面进行研讨和展示, 但他们以自己取得的成果, 告诉人们这个“不等式”并不成立。因为他们的研究成果让人们从不同领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唱唱跳跳”的贡献。说得再“实质”一点儿, 是他们揭示了特长培训和人才培养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一定意义上, 这种联系往“小”里说是“助推”, 往“大”里说就是“支撑”。建国以来, 到底这里的学员出了多少“大家”, 这里的教师出了多少专家, 恐怕哪个校外教育机构也能道出一批。看来, 只有坚信“自己”很重要, 大家心里才会更加有底儿。
启示之二:坚信“自己”有基础。
说起校外教育的基础, 应该是多方面的, 包括工作的、专业的、社会的和政策的等。但是, 这些基础当中, 政策基础是最根本的基础。不然, 校外教育机构凭什么开展教学、实施培训呢?远的不说, 仅近10年先后出台的政策, 已经给出了答案。特别是去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2020年) 》又专门明确指出“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 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 而且这一政策性要求, 又是专门结合义务教育三大任务之一———“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出来的, 不能不发人深思。谁都知道九年义务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但谁都知道偏偏在这方面是存在问题的。因此, 可以肯定地说, 不断完善的政策基础为校外教育根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个“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充分利用减负“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 服务学生, 发展“自己”, 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当然, 其他方面的基础也很重要。比如, 建国以来长年积淀的工作基础就比较雄厚。尽管当时可能是基于少年儿童福利的考虑, 但校外教育机构的建设一直没有停止。至今有些老人对于上个世纪50年代“少年之家”仍有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后来的那些“宫”、“馆”以及再后来的那些“中心”, 逐步构成了校外教育的网络。至于它们是姓“教”、姓“青”, 还是姓“妇”, 或是姓其他, 其实并不重要, 因为校外教育同样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又如, 近几年不断强化的专业基础, 从教师队伍的构成就能体现出来。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 为校外教育机构配置的专业教师, 无论是来源渠道还是学历层次, 别人已经有些“嫉妒”。两地交流的研究成果及一些教师的个人成就, 足以凸显校外教育机构扎实的专业基础。至于社会基础, 在教育日益开放的今天, 应该是更加广泛了。即便家长的企盼是“望子成龙”, 也已经不再是“一条道儿跑到黑”了。客观分析孩子的情况, 合理发挥孩子的潜能, 已经逐渐被社会所接受。更何况校外教育的社会基础并不仅仅限于家庭的追求, 更多的还是社会的需求。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的走势与校外教育的内容, 关系日益密切。可以说, 大到传承、创新, 小到入职、创业, 校外教育都有所涉及, 乃至大有作为。这应该是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总之, 对于校外教育来说, 无论是哪些方面的基础, 也都是“自己”的基础。只有坚信“自己”有基础, 大家心里才会更加有准儿。
启示之三:坚信“自己”能创新。
俗话说, “有为才能有位”。“有为”又必须着眼于创新、着力于创新。校外教育连续三届的两地交流, 其实最大的亮点就是创新。如果认真推敲他们的创新成果, 大概可以这样概括:长于“深”而囿于“窄”。长于“深”, 主要体现在开展培训科目的“教研”。比如, “课程”开发就引进了大课程的新理念。他们可以把过去的朗诵、演讲、写作揉在一起, 创建一个“主持人”的新科目。其实, 这个新科目又与揉进来的那些老科目并不完全搭界, 因为诸如知识整合、现场应变、气质外化、形体配合、场景控制、合作互动等新的教学“元素”已经蕴含其中。他们可以把“讲故事”引入“儿童画”, 让学生在讲述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在想象的天地里丰富创作。从此, “儿童画”在这里打破了旧的模式, 焕发了新的生机。他们可以在“舞蹈”教学中嫁接“戏曲”。学生不仅从中学习了我国的传统舞蹈, 还共同参与了编舞创意、舞美设计、道具研发和服装制作。当一个全新的“戏剧舞蹈”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 人们为学生们的艺术创作惊叹了。他们的创新, 已经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和学科的概念, “西洋”与“民族”、“传统”与“现代”、“世界”与“家乡”, 彼此的表现形式、表达内容, 经过他们的创新已经相互融合并得以升华, 这样的创新还不够“深”吗?然而, 这种创新仍然囿于培训教学的范畴。目前, 一些校外教育机构的培训教学已不仅是“重点”, 似乎就是“唯一”。存在这样的思维定式, 创新能不“窄”吗?恐怕长此以往, 就是再有“为”, 也很难有“位”。
按说通过培训教学进行特长培养, 作为校外教育的职能或职责, 确实无可非议, 但素质教育需要各类教育机构通过合作而形成合力。学校教育负责培养兴趣、发现“苗子”;校外教育负责培养特长、发展“苗子”。最终, 让这些某一方面的“苗子”成为某一领域的“尖子”。双方必须要把“合作”发展成为“合力”。这样, 校外教育必须以自己的专业优势对学校教育给予系统支持。当前, 学校教育最需要支持的就是课外活动。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已经是他们的法律责任。近3年, 在创建义务教育现代化标准学校的过程中, 尽管课外社团和兴趣小组初步实现了“全覆盖”, 但由于辅导教师不很“给力”, 所以大面儿上仍然项目单调、水平偏低。在这个关键阶段, 校外教育机构完全能够延伸和拓展自己的创新成果, 责无旁贷地去帮助学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通过开展教师培训, 帮助学校开发项目、提高水平。正如有些校外教育机构那样, 向学校提供包括文本和光碟在内的教学参考, 包括“带团”、“进组”在内的现场指导, 包括观摩、合作在内的区域交流等。一句话, 只有坚信自己能创新, 大家心里才会更加有数儿。
校外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 看来用这些启示去理性地迎接春天, 可能更加必要。如果能够算作对校外教育机构的一点建言, 似乎也说得过去。
在政府公共教育服务已成定局的大背景下, 校外教育理所当然列入其中。……平心而论, 校外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 对于人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校外教育的概念是指在学校以外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学生通过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政治活动、科学技术活动、公益劳动、社会服务、文化娱乐活动、体育活动以及个人的课外阅读、栽培花草树木、自我服务等等所接受的教育。这种教育的内容比较广泛.一般均在学校教育各科教学大纲范围之外。笔者首先介绍德国弗莱堡市的校外教育的基本情况及其理论基础,进而提出加强我国校外教育的几点思考。
德国弗莱堡市校外教育的基本情况
1.参与校外教育的机构众多
在德国弗莱堡市,参与校外教育的机构分别有自然博物馆、动物园、图书馆、生态站、少年宫、社会青少年局、普教中心、科技协会、大学、游乐场,甚至私人电台。他们各自根据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在不同的季节里,向学生提供有组织的校外教育活动项目。机构之间有时是独立开办节目,有时是协作举办,尤其是在学生的暑期长假里,学生参加的活动必须同体育、科技协会、博物馆、游乐场、大学、青年旅社、公交公司等部门联系。有些机构还长期固定日期专门接待孩子们参观学习。比如弗莱堡市的动物园,开设了一个“孩童与动物”活动中心,专门为孩子提供与动物接触的机会。这个项目是从1992年开始启动的,活动小组总是在每周三下午进行活动。十几年来,这个孩童与动物中心的活动日趋规范科学,上午时间用来接待在校小学生,下午和周末对外开放。
2.校外教育内容有趣
在弗莱堡市,参与校外教育的机构根据不同学龄段孩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向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有趣的活动。如每年的复活节期间,弗莱堡的自然博物馆推出的“由蛋变鸡”的展览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展览项目直观、生动,深受孩子和家长的喜爱,因此成为博物馆每年固定的展出项目。为了方便读者直观地理解,笔者在此介绍其具体的展览过程:
2002年的复活节,郭立和她的女儿走进了这个“由蛋变鸡”的展厅。展厅中是一个高高的、两米见方、由塑料玻璃隔起的孵鸡展台,展台里有一些刚孵出不久的小鸡正在“叽叽”叫着啄食。展台的一角,还有一个小小的孵化间,一些鸡蛋还在里面孵化;有一只鸡蛋,它最令孩子们着迷,蛋壳的一处已经开了一个小口,里面的小鸡正在积聚全身的力量去琢破蛋壳。人们依稀可以看到壳内小鸡蜷曲着的身躯、湿漉漉的头部,还有那个小小的尖嘴。它啄几下,又会疲惫地停下来,开始养精蓄锐。这个啄破蛋壳的过程,在我们看来是极其缓慢的,小鸡可能半天纹丝不动。不过这丝毫不能影响孩子们的兴致,他们照样目不转睛地观察着,生怕错过一个小小的细节。小小的展厅里,墙面上还挂着由蛋变鸡全部过程的放大照片,并配有详细的图解说明。由蛋到鸡,由一个静止的物体变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这个永恒的神话,永远令人着迷。这样的活动不仅对孩子们来说生动、有趣,对成年人来说,也是一次基础知识的再强化。
3.暑假校外教育活动丰富多样
到了暑假,孩子可参加的活动就更多了。由市政府主管教育的部门一社会青少年局牵头,所有的少年宫、普教中心还有社会各界都会联合起来,为孩子提供各式各样的活动。德国中小学的暑假一般是六个星期,这个期间许多孩子会同父母外出旅游,留在家里的孩子自然也闲不了。每位想参加活动的孩子只需花十欧元买一张“暑假证”,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活动参加了。这些活动都详细地编在了一本《暑假活动簿》里,参加每项活动也需交纳一定的费用,但价格都很合理。用这个“暑假证”在指定的游泳池游泳,或在指定的电影院看电影,都会得到优惠入场券。2004年的《暑假活动簿》是一个有230页厚的小册子,共有380项活动,参加活动的人数达7000多人。组织这些活动的老师、教员,除了很少的专职人员外,很多都是师范专业或其他专业利用暑期打工挣钱的大学生和其他自由职业者。活动大概有14类:从参观游览到美术手工,从环境保护到女孩小组,从糕点制作到步行、登山、游戏、体育、自行车运动、骑马、舞蹈班、收音机班、计算机班。德国校外教育的理论基础
德国弗莱堡市丰富多样的校外教育活动,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教育理论基础。西方社会自古以来就有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传统。当代的教育家、心理学家们从理论上证实了儿童向动物学习的必要性。德国心理分析学家米切利希就是这一理论主要的倡导者之一。他指出,动物、水流、灌木丛、树林和泥泞,是孩子游戏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对自然现象及其过程缺少观察,如果他们通过接触来满足好奇心的愿望被激发出的不多,那么他们心灵的发展便会受到限制,他们也难学到处理他们内在冲动力的适宜的方式。”
众多的科学研究也做出了同样的证实:那些在幼年同大自然有过密切联系、并同动物建立过友好关系的孩子,成年后比没有这些经历的人更关心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同动物游戏,也会帮助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的关系。而且那些会关注动物需求并尊重动物要求的孩子,比起缺乏这种能力的孩子也要自信得多,性情开朗得多,较少会有暴力或消沉的倾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米切利希的这种思想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科学工作者的共识。
另外,德国19世纪末的教育改革新思潮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提出了游戏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倡导直接从自然中选取物质材料进行学习。德国教育家奥托的自然教学法是要按照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要求顺其自然进行教学。这个自然教学法指出,应该以教学内容的本身为教材进行教学,比如要向孩子介绍田野、森林、城市、河流、树木……最好能带孩子亲自前往这些地方,进行实地教学。奥托的自然教学法仍然被当今的德国学习采用,在柏林、科隆、法兰克福等城市还有以贝尔托德·奥托教学法为主导,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校。厚实的理论使得今天德国校外教育事业异常繁荣。
给我国校外教育的启示
校外教育的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多次发文要求各地加强校外教育工作。上文介绍了德国弗莱堡市的校外教育情况,就是为了从中吸收对于我国校外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思想,使我国的校外教育沿着既吸收外国教育的成功经验,又适合我国国情的路子健康发展。
1.校外教育的理论研究为关键
从德国弗莱堡市的校外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丰富、有效的校外教育活动背后有着深刻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德国人大胆地应用理论,创办出经久不衰的项目,也说明了其理论旺盛的生命力。我国教育科研机构很多,但校外教育的科研机构和从事校外教育的科研人员却很少,专门研究探索校外教育的书籍和杂志屈指可数。校外教育的理论研究是滞后的,存在许多空白,特别缺少关于科学管理、拓展功能等的研究。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终生教育思
想的深入,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充分重视起来,按照素质教育的理念,借鉴别国的校外教育经验,加强校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探索,研究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组织管理、活动设施、法律地位等,为我国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2.必须加强对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
校外教育机构是校外教育活动开展的载体,从对德国的介绍中,让我们看到其校外机构是如何热衷于给学生提供有意义的教育活动的。我国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也在全国各地建立起多种校外教育机构,包括综合性的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少年之家等;专门性校外教育机构,如儿童图书馆、少年报社、少年科学技术指导站、儿童公园、儿童运动场等。这两类组成校外教育机构的主体和骨干力量。但这些机构的教育活动利用率却很低,尤其近些年,许多校外教育机构经费紧缺、设施老化等问题突出,导致许多机构工作目标异化。办成商业性的“特长班”等。笔者认为,必须及早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政府管理部门应该整体掌握本辖区的校钋教育资源情况,做好校外教育发展规划,统一管理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和整修力度,规范校外教育机构的行为职责。其次,校外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也应该认真负起责任来,转变观念,摆正目标,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主动研究中小学的教材,精心打造自身的品牌项目。并拓展项目的“营销”手段,每学期都主动向学校和家长、社会宣传、推销自己的项目,让家长和学校教育者来选择、组织。机构以优惠的价格适当收取一定的场馆维护费和活动成本费。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做好调查反馈工作,把受欢迎的项目每年都固定下来。我国的暑假假期长,参考德国的经验,特别应该开发和办好暑假期间的活动项目。如此,校外教育机构才真正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
3.学校和家长应转变观念,还孩子们校外教育的权利
【中国校外教育】推荐阅读:
校外安全教育教案10-16
校外活动安全教育教案10-26
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局10-17
校外教育征文——雷锋精神伴我成长06-22
论文浅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衔接09-08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协议书10-03
校外活动05-24
校外实践基地考核06-12
校外合作商铺协议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