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建设的新特点

2024-10-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党风廉政建设的新特点(精选8篇)

党风廉政建设的新特点 篇1

党风廉政建设的新特点

要坚持源头治理,着力铲除滋生腐败土壤。把反腐倡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全过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大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健全派出机构的管理办法,切实发挥各派出机构的作用,加大对派出机构权力的监督。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旗帜鲜明地惩处腐败分子,坚决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有案必查、有腐必惩。

要强化党的领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党风廉政建设的新特点 篇2

一、毛泽东廉政建设思想的主要特点

毛泽东廉政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是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智慧结晶。广泛的思想来源与实践经验的结合, 使得毛泽东廉政思想拥有独特的特征。

1、强调思想教育, 培养自觉自律意识

毛泽东强调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腐败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主要是一些不良思想侵蚀的结果, 是党的思想教育不力的结果。因此, 要保证党内廉洁, 首先要对党员干部进行“灵魂深处的自觉革命”, 即思想政治教育, 以此构筑一条坚固的反腐思想防线, 以求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党的八大报告曾指出:“对于犯错误的同志给予严厉处罚, 以至把他们驱逐出党, 这是很容易的。但是, 如果没有解决为什么造成错误的思想问题, 那么, 严厉的处罚不但不能保证党不犯同样的错误, 甚至还会造成重大的错误。”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思想上拒腐的法宝。毛泽东常鼓励党员同志“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以求达到“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他曾评价这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的思想和我党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2、依靠群众力量, 发动群众治腐。

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是毛泽东廉政建设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在土地革命时期, 针对各地的腐败现象, 党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检举运动。抗日战争时期, 针对国民党的拉拢、引诱和党内的一些腐败现象, 毛泽东指出要发动群众, 打一场特殊的思想斗争。建国前后的“整风运动”和“三反”运动, 也都广泛发动了群众参加。实践证明, 借助人民群众来揭发和惩治腐败在当时的反腐败工作中是行之有效的。

3、重视制度建设, 严惩腐败分子

仅有思想防腐是不够的, 完善的廉政制度可以帮助创造一种健康的社会环境。为了有效地遏制腐败行为, 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 以法律文件的形式促进廉政建设;另外, 为确保各项制度的有效执行, 政府制定了多种监督形式, 包括党内监督, 群众监督, 民主党派监督和舆论监督等。这些监督方式形成一张横纵交错的网, 使得各种腐败行为无处躲藏。

对党内的腐败分子, 毛泽东坚持依法严惩。不论腐败分子身份、地位的特殊性, 都坚决严惩不贷。据统计, “三反”运动对犯有严重贪污行为的罪犯, 判处有期徒刑的9942人, 判处无期徒刑的67人, 判处死刑的42人, 判处死缓的9人。“三反”运动在党的廉政建设史上的佳绩, 原因之一就是依法严惩腐败分子所展示的强大威慑力。

4、注重率先垂范, 严格要求自己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始终坚持严于律己, 不搞特殊。在三年困难时期, 他坚持不吃肉, 不吃蛋, 吃粮不超定量, 与人民同甘共苦, 共度难关。建国后, 一些亲属和朋友想以私谋职, 都被婉拒或自费予以解决。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共产党员在政府工作中, 应该是十分廉洁、不徇私情、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共产党员在民众运动中, 应该是民众的朋友, 而不是民众的上司, 是诲人不倦的教师, 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 毛泽东的廉洁表率, 对全党的自律、党的廉政建设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毛泽东廉政建设思想的现实意义

历史是现实的镜子。毛泽东的廉政建设思想作为党领导中国革命成功的实践经验总结, 对新时期的反腐败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治腐态度促使党员自觉抵制腐败现象

毛泽东在长期的治党建国的过程中, 始终对党的廉政建设问题给予了特别的重视。态度决定高度。毛泽东廉政建设思想对反腐败斗争具有超前的战略预见性。他强调腐败问题关乎党和国家的存亡, 若是处理的不好, 轻则引起群众的不满, 重则会导致党和国家改变颜色。正是由于毛泽东对腐败问题高度重视的态度, 使得全党一直以来秉持党性, 不断抵制腐败现象, 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2、民主监督保障反腐工作的有效进行

毛泽东明确提出了用民主监督的办法防止腐败的重大设想。主要有:通过整风, 开展反腐倡廉、反对官僚主义和特殊化的专项整治斗争;实行民主治腐;充分发动群众, 依靠群众进行反腐斗争。这一系列的措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现实启示。与此同时, 毛泽东对监督渠道的拓宽, 为现在的民主监督起到了借鉴意义。把党的政务暴晒在一切公开场合, 在群众、媒体、网络的监督之下, 这样既体现了民主, 又把党置于阳光之下, 有效地防止和纠正了各种污毒对党的肌体的侵蚀。

3、干部表率有助于党内廉政建设的和谐构建

长期治党建国的历程中, 毛泽东始终坚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处处起到表率作用。另外, 毛泽东也使用一系列反腐倡廉政策来提升党内高级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的积极性, 如提倡实行干部定期参加劳动的制度, 执行严格的奖惩制度, 对于贪污腐败的领导干部更是加重惩处等。领导干部以自身作表率, 以模范行动积极投身于防腐拒变的巨大工程中, 带动周边同志共同廉洁, 有助于带动全党营造一种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执政环境, 促进党内廉政建设的有效进行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第四卷) , 人民出版社, 1991, 1348-1349。

[2]《毛泽东选集》 (第五卷) , 人民出版社。

党风廉政建设的新特点 篇3

一、上述问题的存在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剖析其产生的根源,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某些腐败现象的干扰和影响

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资产阶级的各种腐朽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趁机而入,少数党员、干部和职工经不起考验,精神滑坡,私欲膨胀。在经济交往、社会活动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有些借口搞活经济,增加效益,用公款请客送礼,大吃大喝,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腐蚀了人们的思想。

(二)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某些消极因素的刺激和诱惑

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容易侵蚀到党内的政治生活中来,如果防范不力,会使党内生活带上功利化、商品化色彩;市场经济的盈利性,极易诱发拜金主义价值观,使部分党员干部片面追求强化局部和个人利益,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抛在一边;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容易诱发违法乱纪行为,为获得最大限度利润而不择手段,坑蒙拐骗,弄虚作假,损人利己;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客观上为无政府主义、小团体主义的滋长提供了土壤,有的建筑企业经营者只顾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不顾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

(三)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监督制约机制一时难以完善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其中包括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新体制,逐步废弃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而这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迅速解决。因此,在新旧两种体制相互交替、转换的过程中,会常常出现和存在一些漏洞,加之建立一套严密的防止和克服腐败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待逐步完善和配套。

(四)分配不公情况下产生的失衡心理带来的多方位辐射

改革开放确实使一部分或少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但也有一些人靠不正当手段发了横财,这就使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在某些方面被扭曲和变异,加之建筑行业内部存在的部门之间、单位之间、领导与职工之间分配不公、收入悬殊问题,使一些人产生了心理上的不平衡状态,于是吃拿卡要,弄权勒索;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消极腐败行为便应运而生。

建筑企业工作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影响了建筑走向市场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

二、如何解决当前建筑业党风和廉政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认为应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决贯彻“两手抓两手硬、双促进双落实”的指导思想

建筑企业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必须从思想上明确认识这一点,既要集中主要精力抓好工程安全管理、施工经营等重点工作,也要重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防止我们实际工作中非此及彼、顾此失彼的片面性错误,切实防止我们实际工作中非此及彼、顾此失彼的片面性错误。特别是在当前建筑行业不景气、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双促进双落实”的指导思想不能有丝毫动摇,为建筑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持和思想保证。

(二)形成全党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格局

企业是在党委监督保证下的行政负责制,各级组织要认真履行好党政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坚持全面抓、严格抓,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企业中心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考核,做到谋划部署要知责,推动落实要尽责,出了问题要负责。特别是建筑企业一把手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管好班子,带好队伍;要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强化考核问责,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做到人员、制度、措施、要求、期限落实到位。

(三)加大思想教育工作的力度,增强干部职工防腐拒变的免疫力

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抓好教育是关键。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实际,针对不同人员的思想状况,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广泛开展党纪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四德教育等,特别要针对重大节日及人财物等重点部门容易出现的问题,采取预防性措施,做好预防性教育。自觉地端正党风,保持廉洁,带动和促进行业风气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四)完善各项制度,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要结合建筑行业的特点,建立健全各项规定和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违章必纠。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要自觉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企业内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要加强对人、财、物等重点部门的管理和制约,堵塞漏洞,防止以权谋私等问题的发生。要依靠群众加强民主监督,进一步加强组织监督、上下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功能,逐步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机制,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

(五)从严治党、严格执纪,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当前,我们党的主流是好的,但确实存在一些腐败因素,对那些经不执政和改革开放考验的党员干部,既要进行耐心的帮助和教育,又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对败坏党和人民事业的腐败分子,必须坚决清除,决不能姑息养奸。当前,要把查处大案要案作为反腐败的突破口,对那些严重违法违纪的问题和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不管涉及到谁,不论阻力多大,都要抓住不放,一查到底,通过典型案例的查处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打击和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汶川抗震救灾的新特点 篇4

吴忠民

2012-8-27 15:07:33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京)2008年6期第1~6页

【作者简介】吴忠民,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国家就是在不断抗击种种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前行的。而认真总结救灾的经验教训,对于防范未来可能的自然灾害、确保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形成社会团结合作的局面,应当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8年5月12日,我们国家遭遇了汶川特大地震,其烈度之高、破坏力之大、波及范围之广,是共和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在这次规模空前的抗震救灾活动中,我们国家充分发挥了以往的传统优势,如:高强度的社会动员能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解放军为民赴难的无畏行动,等等。除此之外,更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逐渐深入,随着现代理念的逐渐确立,这次抗震救灾活动还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许多值得高度重视的新特点。

一、以人为本精神的彰显

从缔结社会共同体的意义上讲,每个个体人的基本贡献均是不可缺少的,是平等的。社会共同体也正是得益于每个个体人的“前提性贡献”,方使社会共同体具有了特有的人的尊严,于是每个个体人也因之具有了相应的人的种属尊严。近年来,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中国社会已经深入人心,已经为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广泛接受和认同。并非偶然地,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成为这次抗震救灾具体政策和具体行为的基本依据。胡锦涛总书记在布置抗震救灾工作时指出,“抗震救灾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抢救人民群众生命作为重中之重。要继续尽最大可能救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作出百倍努力。”温家宝总理在灾区现场指示,“抢救人的生命,是我们这次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要抓紧时间。对于被困人员,只要有一线生还的希望,我们就要用百倍的努力,把他们抢救出来。”胡锦涛总书记在灾区现场提出“四个尽全力”,即:“尽全力抢救受困群众,尽全力医治受伤群众,尽全力安排好灾区群众生活,下一步还要尽全力帮助乡亲们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尊重和保护每个人的生命、保护每个人的尊严,从国家领导人到民众如今已经形成了高度的一致。在抗灾现场,每当一个生命被救出,就会响起一片欢呼声。每当公布的遇难者数字上升的时候,人们就会痛苦不已。为了纪念遇难同胞,国家设立了为期3天的全国哀悼日,并于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在处理遇难者遗体时,政府提出“尊重遇难者尊严”。这一切说明,在这次抗震救灾活动中,以人为本的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

二、救援活动极为迅速和高效

救援活动的速度和效率,事关能在多大程度上减少灾区人员和财产的损失。这次抗震救灾活动,就其反应、部署的速度和效率而言,极为迅速和有效。震后第一时间,胡锦涛总书记就抗震救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震后2小时,温家宝总理赶赴灾区。国务院迅速成立以温家宝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当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当晚22点15分,根据对灾情的进一步了解,国务院决定紧急启动Ⅰ级救灾应急响应。灾后72小时内,温家宝总理辗转9次前往灾区7个地方查看灾情,调度指挥,走在抗震救灾最前线。数天之内,共计十多万军人、武警、警察通过各种运输方式甚至包括徒步前进方式赶到灾区。地震、民政、卫生、工业、交通运输、电网、国土资源、气象、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协同部署,对灾区进行全面援助。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出如此大规模的部署并进入极为有效的工作状态,可以说是创造了抗击自然灾害的世界纪录。这是我们国家领导人及人民高度责任心和高效率工作的双重体现。

三、重视救灾行动的“科学性”

这次抗震救灾活动,一改以往习惯使用的“人海战术”,而特别重视救援行动的科学性。这反映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能力迅速提高。主要表现在:其一,抗震救灾任务的科学定位。在地震灾害发生不久,中央对于抗震救灾的具体任务做出了科学的定位和安排,除反复强调“救人摆在第一位”之外,重点集中在打通运输通道、派出医疗救护队伍、抢运救灾物资三个方面。其二,现代化手段的应用。在这次抗震救灾活动中,首次大规模地应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和直接救援行动:卫星及遥感飞机为汶川震区“拍照”;生命探测仪、搜救犬被广泛用于寻找生存者的行动;“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以及微型卫星地面站提供通讯保障;直升飞机、军用运输机、民航飞机,远距离大规模投放兵力、运送物资;“野战医疗方舱”第一次以“实战”形式走上第一线,等等。其三,积极预防次生灾害。次生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可能的危害往往也是比较严重的。由于次生灾害发生的延迟性,有时容易使人忽视次生灾害问题。而这次抗震救灾活动特别注重对次生灾害的防范,比如对余震、疫情、水源、核设施、化工厂、山体滑坡、泥石流、水库、水电站、堰塞湖等多方面的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防范,将次生灾害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其四,重视善后工作。在对灾区实施紧急救援的同时,政府开始对遇难者亲属提供生活补贴,对灾区的孤、残人员提供生活保障,并且,政府会同多方面的专家进行必要的社会评估、房屋评估,等等,还对灾后社区重建方案初步进行设计。其五,重视心理干预。灾区特别是重灾区的民众及救援者队伍是一个特殊的人群,由于目睹了灾难的惨烈状况,其心理往往遭到重创。心理创伤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有可能引发一系列不利的社会行为。现代社会,往往比较重视对灾区民众的心理干预问题。这次的抗震救灾活动就十分重视心理干预问题,大量的心理医生和心理工作者进入灾区,进行了大量有效的心理治疗活动。

四、公众参与意识空前提升

对于重大灾难的救援来说,公众能否进行有效的参与,事关救援活动能否最终获得成功。这些年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在社会公平正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之下,中国公众的公益意识大幅度提升。在这次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的活动中,作为公共意识空前提升的一次具体表现,我们看到的是全国人民对于灾区人民所进行的一种无私帮助,是一幅足以令全世界为之动容的感人画面。从捐助的类型看,主要是捐款捐物和献血两种类型。公众的捐款总额创共和国历史之最,而且捐款数额每天都在不断地刷新;香港同胞的捐款创下香港的纪录;澳门、台湾同胞也慷慨解囊。公众献血活动更是前所未有,“北京血库爆满”、“河北血库爆满”、“西安血库爆满”„„类似报道不断出现。从代际角度看,不仅中年人、老年人表现出高度的公益情结,就是“80后”的年青一代也有出色的表现。从具体的公众参与方式看,有两种新出现的情形值得重视:一是网民群体的作用开始显现。就总体而言,网民群体起了很重要的积极作用。他们不但对鼓舞抗震救灾的士气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积极建言献策,比如有网民直接提供了灾区一个十分重要的机降地点,通过网络而被解放军采纳,从而为紧急救援争取到了宝贵时间。二是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开始显示出来。大量志愿者奔赴抗灾第一线,直接参与救援活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次抗震救灾活动中,公共意识淡漠的少数富人理所应当地遭到公众的广泛鄙视,陷入空前的公共信任危机。

五、信息空前透明

大的自然灾害之后,往往容易出现信息匮乏现象。一旦公众尤其灾区公众对最为关心的自然灾害实际情况以及灾情进一步演化趋势的信息缺乏正常可信的了解渠道,人们就很容易根据自己的猜测和想象,对相关的事情做出自己的解释,从而引发种种流言和谣言,甚至会进一步引发程度不同的社会恐慌以及社会骚乱现象。对于这次全国人民空前关注的抗震救灾活动,基于义务、责任和自信心,国家采取了空前的信息透明的做法。大量媒体记者包括境外媒体记者被允许进入灾区进行采访和报道。国家新闻办公室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约请各个相关部门的人员介绍灾情和抗震救灾状况。尤其需要提及的是,国家的主要大众媒体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在一个时期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几乎是全方位的直播,创国内新闻界新纪录。国家对于公众捐款的数额以及用途去向及时公布,并让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和监督。信息的高度透明,对于抗震救灾活动起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不仅提高了抗震救灾活动的效率,阻止了可能的谣传,增强了公众对于抗震救灾活动的信心和参与意识,普及了各种救灾知识,而且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六、对外开放程度空前提高

喜糖包装设计的新特点研究论文 篇5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艺术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中华民族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精髓也渗透在了包装设计中。中华文化的形式美和内在寓意给予了现代设计者无限的灵感和创作想法。这款喜糖包装的设计融合了满清朝服上的织锦图案,用传统的同心结装饰,色彩喜庆而和谐,整个喜糖的包装设计充满了传统的气息和韵律,不仅华丽、美观,还表现出了喜糖包装的品位和内涵。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融合成为了一种潮流。这种设计突破了传统大红大紫的色彩情感,使用了现代潮流的黑白色。它在造型上运用了现代的男女式礼服,符合新时代的审美要求,让人耳目一新。

2设计形式丰富多样

2.1色彩丰富

21世纪是色彩的世纪,在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里,不管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客观的生活环境中,色彩无处不在。色彩作为最能引起人情感回应的视觉要素,在设计中是最能展现情感变化的视觉心理要素之一。白色是西方婚礼用品中的主色,给人以美好的感觉,象征着爱情的纯洁。黑色和白色的搭配在色彩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简洁中求新颖,让视觉没有负担感,用女士礼服和男士衬衫为造型,独特新奇。而暖色系给人喜庆、温暖的感觉。心理学研究表明,食物类产品大多以轻松明快、明艳活泼的暖色调为主,不仅具有视觉冲击力,还能诱发人们的食欲。在喜糖包装中,暖色占有重要位置。多彩色就是色彩冷暖的结合,色彩种类多样,能体现出多姿多彩、缤纷绽放的感觉。

2.2造型丰富

包装造型会激发人的情感,一方面,来自包装要素本身的情感特征;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包装结构的情感。现如今,人们更加注重包装能否将结婚喜庆的寓意表现出来,他们要从视觉上体现结婚的主题。汽车的造型加上新人的卡通画像,有着载着新人通往幸福之路的寓意,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2.3材料丰富

不同的材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运用在喜糖包装设计上的材料也具有多样性。

2.3.1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包装工艺精良,表面光滑而细腻,大红的颜色华丽、优质。这款铝制的金属包装雅致而大方,将产品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2.3.2纸质材料

纸质材料是最常见的包装材料,它在包装设计上的应用也最广泛。这是因为它具有便宜、灵活和环保的特点。

2.3.3玻璃材质

透明和反射的玻璃给人一种流动性的感觉,如果设计中再加入布料,不仅能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还能传递给人们最直接的信息和感受,增强产品本身的视觉魅力。

3工艺的进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思维被应用于包装设计、包装工艺、包装设备、包装新材料和包装新产业中。包装工艺主要是指包装制作过程中的制造工艺,例如包装的成型工艺、包装的修饰等都经历了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包装成型主要包括金属包装的成型、塑料包装的成型、纸品包装的成型以及其他复合材料的包装成型。塑料包装采用的是挤压、热压和冲压等方法成型,现在这些方法已被逐渐应用到了纸板包装的成型上。不同材质的包装成型已借助气压、冲击、湿法处理、真空技术等来实现工艺的简化和科学化。

4个性定制化

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特点和新态势 篇6

一、在台湾岛内陈水扁正加速推动“渐进台独”,尽管其与李登辉个人存在争议,但 与李所推动的“急进台独”(亦称“激进台独”)则有合流趋势,使两岸关系蒙上新的阴 影

陈水扁上台后,原鉴于李登辉“两国论”和“急进台独”的教训,曾于2000年“5·20 ”就职演说时向岛内外提出“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即不宣布“台独”,不更改“国号 ”,不搞“两国论入宪”,不进行“统独公投”,没有废除“国统纲领”和“国统会”。从而改采“渐进台独”的做法,即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内到外、由量到质、化整 为零、蚕食渐进、一点一滴地推动“台独”。一年多来,在李登辉为“精神领袖”的台 联党的配合下,集中在8个“国”字上作文章,即将新台币定位为“国币”,把闽南话 视同“国语”,把地方歌仔戏视为“国剧”,把从祖国大陆搬去的原故宫博物院拟改为 福尔摩萨“国馆”。还有什么“国号”、“国旗”、“国歌”、“国父”等,认为都是 从大陆来的,孙中山也是“外省人”,不能作“国父”。凡此,统统要实现“台湾化” 或“本土化”,其基本程序和公式是:“民主化—本土化—去中国化—台独化”。其中 关键是“去中国化”。一切与祖国大陆有联系的标语口号、地图画册、徽章标记、机构 名称、街道名称、公司名称等等,都在“去”之列。

在“渐进台独”和“急进台独”之间,并没有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者一脉相 承,形式不同,本质一致。陈水扁等一帮人出于自身政治需要的考虑,又认为形势对己 有利,乃迫不及待地抛出“一边一国论”。他认为,在台湾岛内,民进党已成政坛第一 大党,自己集党政军警大权于一身,民进党及其本人的地位和权力已经巩固,加上年底 北高两市“市长选举”的时间迫近,亦需制造对民进党有利的选举形势。认为,在中国 大陆,中共正忙于“党的十六大”,忙于筹备奥运会,忙于各项经济建设,无暇顾及台 湾,加上岛内的“大陆热”和“三通热”,亦需要借机压一下;认为,在国际社会,由 于美国自小布什上台以后,频频对台湾“示好”,尤其是不久前的两件事:一个是所谓 中国“军事力量评估报告”,强调“中国威胁论”和妖魔化中国;一个是所谓“国会财 政拨款案”,把中国的台湾与北约国家、非北约国家相提并论,从而给了台湾当局以极 大“鼓励”和“误导”。还有,台湾当局也希望借机试探一下美国的“底线”等。总之,由于私欲的膨胀,适宜的气温,主观的误判,就像1997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一样,陈水扁终于在去年8月3日也抛出了比“两国论”还“两国论”的“一边一国论”。说 明主张“渐进台独”的陈水扁也终于向李登辉的“急进台独”靠拢。一个时期以来,扁、李不仅在目标上而且在做法上实际已经“合流”了。

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出笼后,完全走向他所期望的反面,不仅美国未策应,岛内 很震恐,中国大陆更是反应强烈,国际舆论也是一片谴责和责怪,使他成了继李登辉之 后一个“新的麻烦制造者”。由于他四面楚歌,处境尴尬,内外都很被动,不得已而动 员其身边大将们四处“降温”和“灭火”。然从近期种种迹象看,他不过是迫于形势而 有所收敛,或改变策略,不可能有本质上的改变。完全可以肯定,陈水扁“一边一国论 ”的命运不会好于李登辉的“两国论”。

二、在陈水扁“一边一国论”的冲击下,两岸关系一时很难缓解。一段时间内,“政 治冷”和“经济热”的形势还会有所继续。然从总体上看,两岸政治关系也还是不断前 进的

台湾许多朋友私下告诉我们,两岸风水轮流转,过去是大陆搞政治挂帅,经济一路下 滑;如今是台湾搞政治挂帅,经济也一路下滑。

早在李登辉主政后期,台湾即愈来愈注重政治和意识形态挂帅,使台湾经济出现不祥 兆头。陈水扁主政后,由于推动“渐进台独”的需要,更加注重政治和意识形态挂帅,曾持续出现“四降”(经济增长率、股票、进出口贸易、内外投资)、“四升”(失业率、自杀率、破产率、痛苦指数)现象,至今仍无根本好转迹象。

根据香港《亚洲周刊》等媒体报道,陈水扁上台以来的两年多,岛内经济持续不振,社会问题丛生;而相反,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却十分热络,经久不衰。

过去是“5555”。即在中国大陆有5万家台商,50万台胞,500亿美元,中国大陆是台 湾的第5大贸易伙伴。现在是“1111”。即在中国大陆有10万家台商,100万台胞,1,0 00亿美元,祖国大陆是台湾的第1大贸易伙伴。

过去是“9个热”。即探亲热、访问热、寻根热、交流热、旅游热、投资热、服务业热、农畜业热、求婚热。现在是“16个热”。即新增加金融热、寿险热、文化热、求学热、求职热、购房热、高科技热等。

尽管陈水扁当局千方阻拦,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资金总是要流向有利润的 地方”,“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是不以任何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 的作用,是不可抗拒的。台湾当局被迫将原来的“戒急用忍”政策修改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然其重点仍在“有效管理”,并重提“南向政策”。虽如此,但仍无法阻 遏台商积极投资祖国大陆的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岸关系出现“经济热”的同时,却又出现了“政治冷”。台湾当 局至今仍拒不接受“九二共识”,不接受“一中”原则,不接受直接“三通”,不接受 “一国两制”。大陆的“海协会”与台湾的“海基会”几乎已完全没有往来。台“两蒋 ”时代有所谓“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如今却变成上述“四不” 了;蒋氏的“三不”,并未否定一个中国,而如今的台当局却连“中国人”都不承认了。

在两岸之间,政冷经热,一个是愈来愈冷,一个是愈来愈热,南辕北辙,“二律背反 ”。于是有人怀疑中国大陆的对台政策,是否经济上的“热”支持了政治上的“冷”,对祖国统一大业不利。其实这是不正确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两岸 政治关系绝不是愈来愈远,而是愈来愈近。政治关系绝不能只看台高层的少数人,也不 能只看局部而不看整体,只看眼前而不看长远。近几十年来,两岸从“热战”走向“冷 战”,从“隔海对骂”到“高空喊话”,从“互不往来”到“热烈交流”,从“5555” 到“1111”,从“9个热”到“16个热”,这绝不是政治上愈来愈远,而是越来越近。

在北京市举行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一位台籍学者提出了三个“越来越多”。即近几 年来,台胞对祖国大陆有好感者越来越多,岛内要求两岸实现直接“三通”者越来越多,认为“一国两制”同样适用于台湾的人也越来越多。这能说是政治已“愈来愈冷”、“统一无望”了吗?

政治与经济是不能完全分开的。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千利益,万利益,经 济利益是最重要的利益;千关系,万关系,经济关系是最基础的关系。从短期看,也许 是政治决定经济;但从长远看,一定是经济决定政治。决定两岸关系未来的是两岸的广 大民众,是关系到两岸人民切身福祉的经济利益,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 观经济规律,而绝不是台湾岛内少数顽固不化的“台独”分子,更不是他们所高唱的那 些远远脱离人民需要的空洞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口号。

因此,我们一定要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对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充满信心。

三、美国是阻挡两岸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中美之间围绕台湾问 题的矛盾和斗争仍会持续下去。然中国的最终统一乃大势所趋,绝不是美国少数反华势 力所能阻挡的

正像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台湾问题归根结底是美国问题。二战以后,美国出于自身 的利益和所谓“全球战略”的考虑,执行的是一条“以台制中”的路线。台湾是中国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是中国人,所以美国实际上沿袭了日本军国主义“以华制华” 的策略,所不同的只是“急进”和“渐进”的形式不同而已。台湾成了美国战后手中用 以对付和牵制中国大陆发展的一个“棋子”。

在中国、美国与台湾地区这个“三角关系”中,基本上有两条规律:

一条是:“大两岸关系”(太平洋两岸的中美关系)决定“小两岸关系”(大陆和台湾的 关系)。大两岸关系紧张,小两岸关系必然紧张;大两岸关系缓和,小两岸关系也必然 缓和。

一条是:美国历届总统在对华政策上,前期与后期往往存在明显差别。其前期,都是 反华,骂中国,对华政策向台湾倾斜;其中、后期,通过摸索实践逐步趋于务实。

根据美国《华盛顿邮报》2002年1月17日的报道,小布什前的六任美国总统,尼克松— 福特—卡特—里根—老布什—克林顿,没有一届不是如此。所以,该报评论说:“从整 个30年前尼克松的破冰之旅到今日布什(小)的北京之行,„白宫,条条弯路通中国‟”。

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常摆动于“全球战略”与“国家利益”、霸权与务实、合作与遏 制之间,即所谓“钟摆”理论。小布什表现得最典型和最突出。其上台不过两年多,在 对华政策上时左时右地摆动不下八九次之多。“9·11”事件以来,美国的对华政策总 的来讲,正向更务实和更积极的方向调整,这是好的。然而由于他一度向台湾摆动的幅 度较大,从而给了陈水扁以可趁之机,竟然有恃无恐地抛出所谓“一边一国论”。他的 这个“一边一国论”因为没有正式告知美国,引起美国当局的颇“不愉快”,然尽管如 此,美国却仍对其暗存某种“疼爱”之情,看不出像当年对李登辉“两国论”那样的“ 震怒”。陈虽不得不适度“降温”和“灭火”,但不过是更加注意隐讳和包装而已,其 实质性的“台独”嚣张之气,仍无丝毫改变。

美国在台海两岸关系上的基本态度是:不统、不独、不战、不和。“不统”是其战略 目标,“不独”是策略手段,“不战”是牵制中国,“不和”是维持现状。美国对台海 两岸,既怕统也怕独,统则使美国失去一张制衡中国大陆的“王牌”,“独”则有可能 使美国被“拖下水”。最好是使两岸保持“和而不统,分而不离”的状态。美国希望台 海不要以公开的“台独”来刺激和挑衅大陆,也要求中国大陆不要以“武力”来威胁和 恫吓台湾,此即所谓“台湾不独,大陆不武”。长时间以来,美国在台海两岸间一直保 持着貌似中间而实际偏袒和支持台湾的做法。

中国政府的对台斗争,实际上是对美斗争。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对台海两岸的政策 不会根本改变。它确实有点像“钟摆”那样,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轴心,随着国际形势 的变化而时左时右地摇摆不定。好时也好不到那里,坏时也坏不到那里,好时我们不要 有幻想,坏时天也塌不下来。斗争将是长期的、曲折的和复杂的。然而,在包括美国在 内的全世界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人民的支持下,海峡两岸终将统一,两岸中国人民终 将取得最后胜利。

英国节能法律与政策的新特点 篇7

1 节能理念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两次石油危机使得英国政府开始逐渐重视节约能源与提高能效的重要性。1 9 7 7年颁布的《长期节能规划》, 其主要目的就是应对能源危机, 保障能源供给。但是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和能源市场的日益成熟, 近些年来, 英国的节能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 从应付能源危机逐渐转向着眼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制定节能立法与政策时, 英国政府也开始优先考虑环境、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等长远目标。2 0 0 3年发表的名为《我们能源的未来——创造低碳经济》的能源政策白皮书提出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实现减少碳排放量一半以上, 其中更是直接将“创造低排放经济, 实现经济、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作为未来能源政策的主要目标和出发点。

2 0 0 6年出台的《欧盟能源政策绿皮书》确定了欧盟未来能源共同政策的三个目标, 即可持续性、供给安全和有竞争力的自由市场。每个成员国都必须以此作为其未来能源立法的基本依据, 英国也不例外。为保持与欧盟政策的一致性, 英国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能源领域的法律和政策, 在执行欧盟要求的三大共同目标的同时, 将节能因素融入其中, 而这些都充分反映出英国节能理念的转变。

(1) 可持续性本身就体现了节能理念的转变。可持续性战略目标的关键就是坚持经济、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节能无疑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一种最有效、最直接也是最经济的手段, 特别是在源头控制方面, 将节能纳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 既反映了节能理念变化的结果, 也是节能理念转变的原因。

(2) 能源安全的内涵反映了节能理念的转变。新型综合能源安全观认为, 能源安全包括两方面:一是能源供应的安全;二是能源使用的安全。环境风险贯穿于能源供应的整个过程, 包括勘探、开发时的资源保护, 生产阶段的污染防治, 运输中的泄露, 能源消费的环境承受能力以及废物处理等。作为欧盟成员国中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在英国看来, 除提高终端用能效率之外, 更应注意在能源勘探、开发、运输等上、中游环节中的节能规制, 合理开发能源, 提高开采效率, 将节能措施和技术应用推广到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循环;采用严格的节能标准, 减少国内生产产值能耗和降低国内经济对能源的需求, 从源头上处理原生环境问题, 摆脱末端治理的怪圈, 这些都反映出了节约能源在理念、性质和职能上的根本变化。

(3) 能源市场的自由化推动了节能理念的转变。建立高效、充分竞争的能源市场一直是英国能源发展的重要目标。《煤炭工业法》、《天然气法》、《电力法》等主要能源调整法律的基本内容就是“保证能源市场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 实现能源的持续性供应”。能源市场的自由化加剧了能源生产商、运输商与供应商的竞争, 进而推动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能源效率的提升, 减少二氧化碳等废弃物的排放。一方面有助于缓解能源供应的压力, 反过来又推动了节能技术的进步, 赋予了节能理念新的内涵。

2 经济杠杆成为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为实现节能目标, 英国政府充分利用税收和基金等经济手段, 激励企业和公众尽可能地提高用能效率, 实现节能减排。主要包括能源税收制度和节能基金制度。

2.1 能源税收制度

能源税通过对能源价格变化的影响, 反映能源开发与消耗的外部成本, 进而调节能源需求,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促进消费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节约能源。英国很早就征收了运输燃料税, 根据燃料含硫量的差异设置不同税率, 以鼓励使用含硫量低的能源。2 0 0 1年, 英国又设置了气候变化税, 作为能源税的一种, 纳入到《财政法》体系。其主要适用于商业能源使用者, 电力按0.043磅/千瓦时、天然气按0.0 1 5磅/千瓦时 (根据热当量换算) 的税率征收, 试图通过经济刺激的方法促使用能行业提高能源效率。此外, 企业可以自愿与政府签订减排协议, 约定如果企业在协议规定时间内达到了减排目标, 可以减征2 0%。

英国的能源税率在欧盟成员国中是最高的。以柴油为例, 每升74.2欧分, 是希腊税率的3倍还多。为减少这种差异, 改进各成员国国内能源市场的运作效率, 实现“尽量用同一个声音说话”, 欧盟在2 0 0 3年通过了“能源产品征税指令” (指令2 0 0 3/9 6/E C) , 内容涵盖汽油、柴油、天然气、电力、重油和煤油等能源产品, 并明确规定了各成员国能源税的最低标准, 建立了初步统一的能源税框架体系。

2.2 节能基金制度

英国成立了专门的节能基金, 主要用以资助节能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并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援助, 用以引进节能技术和购买节能设备, 最终帮助它们实现节能减排。2 0 0 1年, 英国又设立了碳信托基金制度。该基金是一个非赢利性机构, 其宗旨是:首先, 保证英国工商业界和公共部门满足正在进行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其次, 通过提高资源效率提高英国企业竞争能力;其三, 支持英国相关工业部门的发展, 对低碳技术的革新和商业化提供资金支持。

3 政府的作用和责任得到强化

首先, 进一步完善了能源监管体制。国际能源署完成的一份关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 E C D) 国家监管趋势的评估研究显示, 设立独立监管机构的监管体制逐渐成为主流。英国在能源监管方面又做了进一步的完善。为实现能源政策制定与执法监管职能的彻底分离, 其并没有设立整体的能源监管机构, 而是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和核能等领域分别设立管制或监管办公室, 后基于电力与天然气在管网运输方面的相似性, 又将燃气办公室与电力监管办公室合并为天然气电力市场监管办公室, 以限制垄断, 培育有竞争力的能源市场, 间接促进节能措施和技术的推广。

其次, 进一步强调政府的表率作用和法律责任。英国的能源市场培养开展较早, 目前已经比较成熟, 但是英国已经认识到, 要提高公民节能意识, 推动企业采用节能措施和技术, 仅仅依靠市场调节是不行的, 必须强化政府在节能减排工作上的作用:第一, 发挥政府的表率作用, 英国规定中央政府机关建筑物的能耗必须符合节能标准, 比如, 卫生保健部门办公地2 0 1 0年的能耗要在2 0 0 0年的基础上降低1 5%;第二, 突出政府的法律责任。政府及其授权机构在节能管理和推广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持续能源法案》第1条便规定“自2004年起, 国务秘书必须每年公布一份可持续能源报告, 其中就涉及能源效率、能源市场、碳排放量等多项节能相关内容, 并规定了相关责任机制。”新近公布的《气候变化法案》要求“英国政府提前至少1 5年制定“二氧化碳减排预算”, 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封顶, 以使企业明确强制减排的具体目标;英国政府每年必须向议会提交一份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报告, 如果英国政府未能依法达到碳减量目标, 环保团体将可以控告政府, 由法院决定处分政府的方式。

4 节能立法的规范对象逐渐扩大

为彻底贯彻节约能源的目标, 英国逐渐扩大节能立法的规范对象, 从工业、交通等传统耗能部门延伸到家庭和建筑物等领域, 其根本目的是让所有人都承担节能义务。

《家庭节能法》要求各级政府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 在2 0 0 5年之前将居民建筑能耗在1 9 9 7年基础上降低3 0%, 汽车、家用电器等高耗能用品也在规制范围之内。2 0 0 3年《欧洲理智能源计划》中的S A V E计划共包括1 2个项目来实现居民住宅领域内的节能。2 0 0 6年英国出台了建筑节能新标准, 规定新建筑必须安装节能节水设施, 使其能耗降低4 0%。此外, 英国还引入了家庭能耗审计制度, 通过审计, 为这些家庭提供了实用的节能建议和针对其具体情况的支持计划。从2008年10月开始, 英国85万个“购房出租族”在出租房屋前, 必须请能源审计员评定其房屋的能耗级别, 并交纳200英镑的环保税, 才能取得有效期为3年的房屋出租许可证。

英国建立了建筑物节能管理制度。建筑物在施工之前必须向当地政府的建筑控制办公室提交一份报告, 该报告要求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必须综合考虑风、光、冷、热、声等因素对建筑用能的影响, 作出能耗分析, 待审核符合节能标准后方能施工。英国在2 0 0 2年4月就开始实施一个旨在提高建筑物能源效率长期计划。2 0 0 7年1 2月, 英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发布的报告要求所有非住宅建筑物到2 0 2 0年实现零碳排, 并对实现“低用能”或者“零用能”的住户进行奖励。最近英国政府又决定, 从2 0 0 8年4月起, 博物馆、展览馆和政府办公大楼等建筑的能耗情况将张榜公布, 动员社会力量加强监督, 以促进全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在欧盟层面, 2 0 0 2年欧盟委员会颁布实施了《建筑物能源性能的指令》, 各成员国的最晚实施期限为2 0 0 6年1月4日。该指令规定了新的建筑用能标准, 提出了“建筑物整体能源性能计算方法”、“对新建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的最低要求”、“对需进行较大规模改造的大型既有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的最低要求”等, 目标是“在欧盟范围内, 在充分考虑室外气候特点和建筑所在位置的具体情况下, 以及室内舒适度要求和成本效益的前提下, 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2003年《欧洲理智能源计划》中的S A V E计划也规定有1 4个项目用来实现建筑领域内的节能。

5 气候变化因素纳入节能领域

英国在《京都议定书》上承诺“在2008年到2012年间将有害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低到低于1 9 9 0年排放水平的1 2.5%, 相当于每年降低碳排放量2 6 0 5万吨。”其中能源效率的减排贡献将占到4 5%, 为实现这一目标, 英国在2 0 0 0年1 1月公布了“气候变化计划”, 制定了一揽子提高能效的政策和措施, 并在2 0 0 8年末颁布了世界首部《气候变化法案》。通过该法案, 英国成立了气候变化委员会, 负责向政府提供独立的专家建议和指导, 确保政府制定并坚决执行节能减排政策。该委员会还负责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检查, 并根据政府在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效, 每年向议会提交公开、透明的年度进展报告。

此外, 为应对气候变化, 英国还相继建立或完善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制度, 如气候变化税制度、碳信托基金制度、碳排放交易制度等, 都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勇.能源资源法律制度研究[M].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8

[2]清华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课题组著.中国能源法 (草案) 专家建议稿与说明[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3]叶荣泗, 吴钟湖.中国能源法律体系研究[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监管体系研究》项目组著.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监管体系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7

[5]凌永琴.论我国节能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完善[J].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6]李新凤.国外基于气候变化的能源管理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西部科技, 2006 (7)

新语文课程评价的新特点 篇8

一、在评价的理念上,由对传统评价理念的否定,走向对传统评价理念的吸纳与创新。

新课程伊始,各实验区教师积极转变评价理念,倡立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理念。与之同时,对传统语文教学评价出现了一片指责声,有人历数它的诸多罪状,比如: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智力,轻情感;重课内,轻课外;重量评,轻质评;重共性,轻个性;重师评,轻生评;重书本,轻实践;重选拔,轻发展等。其中挨骂最多的自然是语文考试制度,有人甚至将之作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而予以全盘否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语文课程评价的发展,要以继承和创新为前提,完全摒弃旧有体系的新语文课程评价体系不可能建立起来。传统的语文考试具有客观化、数量化、目标中心明确的特点,作为终结性评价,充分显示出其公平性与公正性。通过必要的考试、测验等评价手段,衡量学生的语文目标达成度,是学生发展所必须的。当前的语文课程评价在理念上正体现出对传统评价理念的吸纳与创新: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语文课程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如何,更要关注学生的语文知识是怎样获得的,语文能力是怎样培养的,语文素养是怎样形成的,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语文课程开发的前提。在语文课程评价的内容和技术手段上,要从注重读写能力的评价转向注重语文综合素养的评价;从注重语文知识的评价转向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评价;从面向学生过去的评价转向面向学生现在和未来的评价;从注重认知领域的评价转向注重对认知领域和情意领域的综合评价。2.面向多元的评价理念。语文课程评价的主体多元,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都可以参与评价活动;评价的内容多元,评价的范围不能仅限于知识和能力,还要从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的方式多元,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二、在评价的功能上,由重视评价的单一功能,走向多重功能并重发展。

过去的语文教学评价强调的是甄别、选拔功能,一张试卷定成败的评价,已经很难适应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但对发展性语文课程评价的呼唤,却使有的教师认为发展才是评价的根本功能,将甄别与发展对立起来,这也是对评价功能片面、机械的理解。

强化评价的发展功能,并不等于取消评价的甄别功能。忽视评价的某一功能或过于强调评价的某一功能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表现。把甄别功能作为语文课程评价的唯一功能固然片面,而借发展的名义,否定评价的甄别功能同样也是片面的。甄别不是误区,现实当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的对甄别功能的滥用才是误区。事实上,只有借助于甄别这一根本功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才能获得有关语文课程及其实施效果的相关信息,语文教学活动的持续进行才能够不陷入盲目。当前,新语文课程评价重新审视了评价的功能,呈现出发展与甄别并重,导向、强化、调节、激励、交流、反思、鉴定等多重功能均衡发展的态势。语文课程评价可以利用甄别功能所获得的信息,发现学生语文学习上的优缺点,发现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长处与不足,发现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成绩与问题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调节、改进各自的行为,使语文课程达到尽可能完善的程度。

三、在评价的内容上,由注重单一指标的评价,走向多元、全面的评价。

以前的语文教学评价比较注重学生的语文“双基”的评价,甚至将学生的语文成绩作为衡量语文教学效果,评价语文课程的惟一指标。这种评价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具有综合性。语文知识素养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语文能力素养包括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和认识能力、自学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语文心理素养包括记忆、联想、兴趣、情感、态度、习惯等。语文课程目标的多元性,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性,语文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多样性,语文教师素质的综合性,语文教学环境的复杂性等,均表明了语文课程的效果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使用任何一种单一的评价内容都是不全面的。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程评价开始关注评价对象的诸多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不仅重视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注重语文综合素养的考察,并关注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不少实验区和学校制定了较为全面的语文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并注意将评价指标区分为量化指标与质性指标。

四、在评价的主体上,由评价主体的单一化走向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作为教学双方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理应都是语文课程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中要调动自己的注意、记忆与思维,通过自己的主体行为参与语文课程评价。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地位长期以来并没有被语文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而在教师评价中,有时往往只凭少数领导听课的印象就对语文教师的教学妄加判断,既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也打击了教师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因此,在评价的主体上,一直存在着将评价主体单一化的误解,似乎只有评价者才是评价的主体,被评价者在语文课程评价中往往缺少发言权。

新语文课程评价提出了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理念,从而真正确立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都是评价主体的地位。当前,多元化评价局面逐渐形成,主要体现在:1.重视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新语文课程最重要的也是最实用的评价手段,教师加强自评,可以反思语文课程的得失,审视自己的语文教学,从而改进自己的语文教学。学生加强自评,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更好地形成自学能力、参与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2.加强相互评价。互评,强调的是双向式互评和多向式合作交流互评。如教师对教师、学生对教师;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还有家长对教师、对课程、对学校、对学生的评价等。通过互评,可以多渠道交流语文课程的有关信息,有利于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合作共处,取长补短,共同改进语文课程。语文课程评价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五、在评价的方法上,由单一的量化评价方法,走向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

任何一种单一的评价方法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局限性。以往的语文教学评价主要采用考试法对学生的语文成效进行数量化评价,较多地局限于认知领域的评价,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够重视。

新语文课程评价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重视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形成性评价。各实验区和语文教师在评价实践中积极采用灵活、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如成长记录袋评价、苏格拉底研讨、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的考试等。其中,语文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应用,成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新亮点。各实验区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开发和使用了多种类型的语文成长记录袋,如生字袋、语言智能夹、阅读记录袋、写作档案等。作为一种从实践中涌现出来的质性评价方法,成长记录袋同样具有鉴定、诊断、甄别功能,但更强调评价的激励、反思、交流、调节等发展性功能。学生普遍反映通过使用语文成长记录袋,他们学会了反思和判断自己的努力与进步,养成了良好的读书、思考习惯,增强了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开阔了视野,培养了能力。同时,新语文课程大胆对考试进行了改革,在考试的内容上加强了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的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笔试和口试相结合,闭卷、开卷、半开卷形式相结合逐渐成为考试评价的趋势;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命题、自选考试的方式、允许多次考试等,努力让考试成为推进语文课程发展的有效手段。各课改实验区大多能把语文成长记录袋和语文考试看成是能更整体地评价学生语文成就的不同的但互补的两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结合起来使用。

在教师评价中,除采用听课法、调查法、考查法外,有些实验区和学校采用了教师成长记录袋、教学案例分析与研讨等方法。这些新的评价方式一改传统教师评价过分量化,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的问题,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同事互评,关注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值得在实践中予以推广。

我国的新语文课程评价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仍然需要密切关注课改实践中的新情况、新特点。认真研究这些新情况、新特点,对于建立科学的语文课程评价机制,促进语文课程评价理论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二建机电资料下一篇:同仁安神丸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