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秋天作文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怀念秋天作文(精选14篇)

怀念秋天作文 篇1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史铁生。她讲的是一位母亲无私、伟大的母爱。儿子瘫痪以后,脾气就变得暴躁无常。这使母亲的心灵非常痛苦,她一直要带儿子去北海看菊花,鼓励儿子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像菊花那样不畏艰难。可就在母亲要陪儿子看菊花的那一天,她却突然去世了,临死前还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我学了这篇文章以后,被这位母亲深深地打动了。多么伟大、无私的母爱啊!于是,我想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我的妈妈也是多么地爱我呀!虽然有时候我会嫌她太罗嗦了,但这不正是母爱的表现吗?

记得上二年级的时候,那个多雨的秋天。早上上学前,我只穿了一件内衣和一件外套。因为那天很晴朗,可谁知,刚到学校就下起了毛毛细雨,一阵风吹来,钻进了我的袖口里。冻得我嗦嗦发抖。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学,我本来想风一般地跑回家去。可刚走到校门口,我就看见妈妈一手打着伞,一手拿着毛衣。她笑着说:你自己也不知道多穿件衣服,快穿上,下次我可不给你带了啊!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浑身暖烘烘的。

这就是所谓的母爱,她不求回报,她无私奉献,她义无反顾,她像什么?她像甘泉,她像清风,她更像一团火。

怀念秋天作文 篇2

《秋天的怀念》是语文出版社S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与伟大的爱,也表现了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与愧疚。

【学情分析】

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对学生来说并不难,但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并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这才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激情导课,鼓励学生质疑。

师:在很多文人墨客笔下,秋天是一个让人怀念的季节。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一起走进他的世界,走进《秋天的怀念》。

(教师板书课题,范读;指导学生读题,读出怀念的味道)

师(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问题: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他(她)什么地方让作者深深怀念?为什么要在秋天怀念)

师(整理问题):“我”为什么要在秋天怀念母亲?

2.初读感知,梳理文章脉络。

师: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些什么?

(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交流词语含义;课件出示表格,组织学生读文填空,梳理文路)

师(小结):这篇课文的体裁是散文,阅读时理清文章脉络有助于了解文章的叙述线索。

3.交流资料,了解史铁生作品的特点。

师:有人说,读史铁生的作品,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感受:富贵者读到了博爱、贫穷者读到了高贵、柔弱者读到了坚强、平庸者读到了智慧。你读到了什么?

(组织学生交流史铁生及其作品,教师补充资料, 初步了解史铁生作品的写作特色)

第二课时

1.回顾质疑,激发学习欲望。

师(质疑):“我”为什么会深深地怀念母亲?“我” 为什么要在秋天怀念母亲?

2.研读课文,引导学生释疑。

(由问题切入课文,整体感悟母子深情)

师(引导思考):“我”为什么在秋天怀念母亲?

(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好好儿活”。母亲为什么要我“好好儿活”)

师(过渡):“我”怎么了,母亲要我“好好儿活”?

(指导学生带着感悟朗读句子,体会“我”的暴怒无常。教师补充资料,帮助学生体会史铁生内心的悲观和绝望)

师:假如你是史铁生的弟弟、妹妹、朋友,你会怎么安慰他?

(了解母亲病情,体会母亲的伟大和坚强)

师(过渡):儿子的痛苦在母亲那里是要加倍的。 辛辛苦苦把儿子抚养大,却突然瘫痪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是一件多么不幸的事啊!然而祸不单行,母亲又怎么了?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从课文相关语句中了解并体会母亲的病痛。补充肝癌资料,加深学生对母亲所承受痛苦的体会)

师(过渡):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面对不想活了的儿子,她是怎么做的呢?

(引导学生默读第一部分,从细节中体会母亲对儿子隐忍、伟大的爱。体会“悄悄地”这个细节中蕴含的母爱,引导学生从母亲的动作中感悟母爱)

师(过渡):母亲忍住了病痛的折磨,忍住了儿子瘫痪和暴怒无常的脾气给她带来的多重打击。为了让 “我”好好儿活,母亲要带我去做什么?

(指导学生体会并读出母亲的“央求”和“憔悴”, 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喜出望外”)

师: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母爱流淌在哪些细节中?

(教师引读第4~6自然段,引导学生揣摩母亲没说完的话:母亲希望儿女怎样“好好儿活”)

(品味“我俩”的“好好儿活”。欣赏菊花图片,感受秋菊的绚烂)

师(过渡):这一对儿女是母亲永远的牵挂,母亲希望她的儿女能够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值得欣慰的是,这对儿女读懂了母亲的话,在史铁生的面前,这是一个何等绚丽的秋天!

(品味秋菊,在泼泼洒洒的菊花中感悟人生。指名朗读,教师板书:淡雅、高洁、热烈、深沉、烂漫)

师(质疑):此时此刻,你是否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呢?他为什么要带儿子去看菊花?

(引导全班学生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带着一份昂扬和激情,再读第7自然段)

3.升华情感,树立精神榜样

(1)结合板书总结全文,回归主题。

(2)介绍史铁生生前情况,深刻感悟他的“好好儿活”,为学生树立精神榜样。

4.课外延伸,思考该怎样“好好儿活”

师(过渡):通过学习,同学们被感动了,老师也被感动了。一个双腿瘫痪的人尚且如此,那么对于我们身体、心智健全的人来说,又该如何“好好活儿”?

(学生交流: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

师:“好好儿活”这句话沉淀在你心中的思考是什么?请将自己的感悟写成一篇读后感。

师(总结):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不是有这样的缺憾,就是有那样的痛苦。我们改变不了现实,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请把“好好儿活”铭记在心!

【教学反思】

1.以学生为本,关注个性体验和发展。学生只有自主地参与学习,学习兴趣才能得到培养,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所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母爱流淌在哪些细节中?”为主题组织学生交流,以情入境,感悟母爱,让学生从他们的角度自由说、补充说、对比说、迁移说。学生人人有体会,人人有收获,人人有发展,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以教为主,以学为辅,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课文重点、难点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得以突破,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交流过程中得到了提高。

2.教学环节层层深入,过渡自然。从初读感悟到梳理文章脉络,再到深入品味语言,最后延伸拓展,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无论哪个环节的学习,都要明确要求,先布置任务,再组织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注意以点带面,点拨品味语言的方法与技巧。

3.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中训练。在课堂上,我注重指导学生以朗读促理解,以朗读品感情。或品味前、品味中、品味后朗读,或教师引读,或学生齐读,让学生在朗读中被感动、被震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读中,心灵与文本撞击,在撞击中触动,真正读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4.迁移训练,悟情导行。在学生受到真情感染的基础上,我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联系实际交流。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有的学生联系课文谈感受,有的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 ,以情导行,把学文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感恩情怀。

秋天的怀念 篇3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備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怀念秋天作文 篇4

四岁那年,父母由于工作原因无法照顾我,便把我托付给乡下的祖父。祖父很慈祥,也从不打骂我,所以我总爱同祖父一起玩耍。祖父拥有五亩多田地,平时也只能种种田,收收稻。

到了收稻的季节,祖父便同其他农民伯伯一起下田收稻。我因为闲不住,也同祖父一同下田,但我可不是去干什么正经事的,一蹦进田里,就在田里到处乱窜,好事没干上,坏事却做了不少,糟蹋了不少稻谷。你这小鬼,咋这么淘呢?祖父说道。我凭借身板矮小,在田地里东躲西藏。

但田里可不是安全的。水里有一种黑色的虫子水蛭,我对那未知生物自是好奇,便老爱捉他们玩,但最后连他们的尾巴都没碰着,却被他们反咬了一大口,我便大哭起来。在一旁劳作的祖父颤颤地跑了过来,手上的农具还未来得及放下,便问我:咋的了?哭啥子?我指着那条水蛭。祖父凑上前一看,哎呦一声,蹲下身子,把嘴里叼着的烟取了下来,夹着烟,用烟头把水蛭烫了下来。

祖父把我背在背上,在背的时候,我猛然发现祖父腿上还有几条呢!祖父却显得若无其事的样子,我对祖父说道:腿上还有几条呢!没事儿,我们先回家。看着祖父疼爱我的样子,我竟然觉得回家的路如此漫长,遥远。再回头看那片还未收割完的稻田,虽然参差不齐但在夕阳的映照下却依旧绚丽迷人。忽而想到祖父腿上的水蛭,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但心里确实是感动的。

怀念秋天作文 篇5

又一个秋天到来,又是一个令人怀念的秋天。记忆里金黄色的秋天,那间小屋,穿着背心的爷爷。小时候的时光,是在爷爷家度过的,但是秋天的时光,却格外清晰,记得有一次,爷爷带我上山,说摘果子给我做好吃的,到了山上,爷爷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突然,我脚下一滑,顺着山坡就滚下去了,我当时脑子里面一片空白,爷爷急忙跑下来拉住我,还好就只是腿上和胳膊上擦破皮。后来,爷爷怕我再摔倒,就背着我爬山,看到爷爷脸上的汗水,我觉得我好不争气,后来还责怪为什么要过秋天,现在想想那时的我真傻。

爷爷走的很快,一会就到了果树,爷爷抱着我摘果子,我摘一个吃一个,然后爷爷看着我笑了,我也笑了,实在吃不下了就给爷爷装在了篮子里,开心的回家了,虽然路上有点小插曲,但我很快就忘记了,爷爷回家和奶奶说我摔倒,奶奶不停地责怪爷爷。爷爷也自责的说不出话来,还是我拍拍圆滚滚的肚皮,说果子真好吃,爷爷奶奶一起笑了,当时的我特别后悔让爷爷带我去玩。后来长大才明白,爱之深责之切,爸爸妈妈把我留给爷爷奶奶,他们当然希望照顾好我。

秋天带给我的怀念,真是深刻,很多人想的都是秋天落叶,悲凉,但我眼里的秋天,爷爷奶奶得陪伴,乡下小伙伴的陪伴,田野的疯狂奔跑,山上的果子,带给我的都是却都是美好,我怀念着秋天的人,秋天的景,秋天的物。可时间过的可真快啊,一眨眼,爷爷老了,我也长大了,好久都没见到爷爷了,好久都没见到那金黄色的秋天里爷爷奶奶小屋里留给我的好吃的,和浓浓的爱。

《秋天的怀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6

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 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 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 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作者史铁生借助对几件平常小事的细致的描写, 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受到伟大母爱的熏陶感染, 接受一次“爱”的教育;二是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 受到伟大母爱的熏陶感染。

【教学难点】

感悟母亲的良苦用心包含的深深的爱、浓浓的情。

【教学思路】

围绕“好好儿活”拓展思维, 沿着“儿子不想‘好好儿活’, 母亲劝儿子‘好好儿活’, 最后兄妹俩要‘好好儿活’”的情感之路, 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 体味母亲的良苦用心, 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对母亲的怀念, 对母爱的怀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古诗引路, 入情入境

1. 同学们, 古往今来, 歌颂母爱, 赞美母亲的诗词不胜枚举, 你能记起吗? (生自由发言)

2. 那么, 咱们一起来吟咏千古传唱的《游子吟》好吗? (师生声情并茂地朗诵)

3. 老师导语:一首《游子吟》, 让我们体会到慈母的满腔柔情, 再一次唤起我们对母亲的怀念, 对《秋天的怀念》。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 读出韵味)

(二) 精读课文, 感悟深情

1. 体味作者感情。

(1) 师:“关于史铁生及母亲的一些情况, 上节课我们已有所了解。大家也熟悉了课文, 文中多次出现的一句话是文章的精髓, 想想, 是什么?” (好好儿活)

(2) 师:“是啊, 人生在世, 一般人都想好好儿活 (板书:好好儿活) , 但是一个21岁的小伙子, 风华正茂却突然瘫痪, 他肯定性情大变, 不想好好儿活, 把你们的书打开, 读读课文, 找找作者不想好好儿活的句子, 用曲线画下来。”

(3) 交流讨论: (1) 双腿瘫痪后, 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2) 理解“暴怒无常”。你从哪里看出他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 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到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 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指导朗读, 读出绝望、愤怒、暴躁的心情。

(4) 想象说话练习。 (1) 师:作者突遭变故, 暴怒无常, 那么, 这时他又会怎么样? (课件出示: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 我会……) 还有什么情况令他触景生情, 产生过激之举? (生自由说) 生齐读句子。 (2) 体会。师:哪一句写出了他的悲观绝望? (我狠命地捶打着两条可恨的腿, 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指导朗读, 读出绝望、悲伤、无奈的语气。

2. 品味母亲深情。

(1) 师:“我”只知道尽情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却一直都不知道———师引读第二自然段。她指谁? (母亲)

(2) 师:绝望、悲哀、孤独、无助像毒蛇一样噬咬着作者的心, 母亲悲儿子所悲, 痛儿子所痛, 但是母亲的悲哀只有默默地忍受, 她得想尽一切办法去劝儿子好好儿活。文中写母亲良若用心的句子比比皆是。仔细读读课文, 试着找找, 体会体会母亲独特的感受。

(3) 讨论交流: (1)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儿在一块好好活, 好好活……’”加点的词说明什么? (母亲万般焦急、万般痛苦) (2) 指导朗读“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师:哪两个词值得我们琢磨, 把它们画出来。 (憔悴、央求) 憔悴的脸有什么特点? (嘴唇没有血色, 面色发黄, 瘦削……)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央求的神色大家见过吗?你的脸上可曾有过央求的神色?谁体会到央求这个词的用法了? (当一个人迫切想得到某样东西的时候, 就用“央求”, 用在同辈对同辈或晚辈对长辈之间。) 可是这种神色却出现在母亲与儿子说话时的脸上, 你感觉到了什么? (母亲渴望儿子能够出去看菊花, 她迫切地想让儿子散散心。她想让自己的儿子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她放心不下瘫痪的儿子。她是无奈的、焦急的。) (3) 师:把你的渴望、把你的小心翼翼、把你的央求轻轻地送进朗读里:“北海的菊花开了, 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儿子答应了, 母亲什么表现?“喜出望外”、“絮絮叨叨”让你体会到什么? (生谈体会) 教师指导用急切的、喜悦的语气读母亲的话。 (4) 找文中带有“悄悄地”句子, 读读, 交流体会, 谈谈感受。 (5) 师引语:喜出望外, 母亲竟然失言了, 她惟恐触动儿子受伤的心, 又悄悄地出去了。师引读:“她出去了, 就再也没回来。”男生接读第五自然段, 女生接读第六自然段。 (6) 师:带着无限的牵挂, 带着无限的企盼, 母亲永远地离开了, 临终前她想说又没说出的是什么呢? (生自由发言)

(三) 研读兄妹感情

1. 师:咱们那么小,

都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作者和妹妹更是如此, 于是他们一起去看花。咱们齐读最后一段。

2. 研读第二句:

“黄色的花淡雅, 白色的花高洁, 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泼泼洒洒, 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1) 师:菊花千娇百媚, 各具风姿, 给人一种乐观向上的力量,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明朗、乐观) 生读。

(2) 但是, 如此美景母亲再也不能欣赏了, 此时, 一种什么感情会油然而生? (指导用淡淡的忧伤的语气读出怀念之情。)

3. 练读第三句。

(1) 师: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兄妹俩互相鼓励 (生同桌表演朗读) :“我俩在一块儿, 要好好儿活”。

(2) 给母亲一个承诺 (生神情肃穆, 坚定有力) :“我俩在一块儿, 要好好儿活。”

(3) 把兄妹的心声告诉大家 (生起立, 声音响亮、庄严) :“我俩在一块儿, 要好好儿活。”

(四) 拓展练习, 丰富想象

师:重新找回生活信心和勇气的史铁生, 这时又会怎么做以告慰九泉之下的母亲呢?

课件出示: (1)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 我会________。 (2) 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 我会________。 (3) 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的飘落, 我会________。 (4) 赏着面前娇美的菊花, 我会________。师:现在, 史铁生在生活中, 处处都会流露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你能再说一二吗? (生想象说话)

(五) 回归课题, 诵诗抒情

1. 同学们,

这时你明白作者在秋天里怀念的是什么吗? (母亲、母爱, 母亲的话, 赏菊的事……) (板书:母亲、母爱)

2. 母爱深似海,

母爱重如山, 孩子们, 请起立, 请肃立, 让我们一起朗读这首诗, 把它献给天下所有平凡又伟大的母亲。

课件出示:阎维文《母亲》的歌词, 配乐朗读。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三鲜馅儿有人给你包,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你身在他乡住, 有人在牵挂,

你回到家里边, 有人沏热茶,

你躺在病床上, 有人掉眼泪, 你露出笑容时, 有人乐开花。

这个人就是娘啊, 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 给我一个家。

不管你走多远, 无论你在干啥,

到了什么时候, 也离不开咱的妈。

不管你多富有, 无论你官多大,

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咱的妈。

(六) 活动作业, 渗透亲情

同学们, 用行动完成我们今天的作业吧, 写一首小诗, 送一个微笑, 沏一杯热茶, 洗一次双脚, 可想而知, 得到你们爱的回报, 妈妈该多么幸福、多么喜悦!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的意象创新 篇7

通过研读课文不难看出,本文有三大题旨,即伟大的母爱、怀念母亲、活着,这三大主旨都与秋天有关。秋天是课文的背景,也是勾起“我”无限怀念的触媒。秋天是母亲身体日衰、撒手人寰的忌日,秋天是母亲要“我”去北海看菊花的季节,秋天是“我”暴怒无常的日子,秋天是“我”在母亲的鼓励下重新燃起生命之火的起点,秋天是妹妹完成母亲夙愿推“我”去北海看菊花的时节。以“秋天的怀念”为题目,更能寄托作者丰富的情感,也正是情景的交融,才营造出这带着痛感的审美境界。

一、寓情于秋,体现崇高的美感

瘫痪的“我”、病入膏肓的母亲、未成年的妹妹都不完美,都有缺陷,在这样缺陷的人生中应该不存在美感。但是,作者在结尾写到又是

晴”:“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在作者的笔下,这样的水岂止是有生命的,而且是有感情的。“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呢!”在这句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都写得楚楚可爱、脉脉含情。用“不忍得”写水,使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多情善感,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水仍然充满着春意,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水的热爱、赞美之情。

就在读者品尝这绿水垂柳余意未尽的时候,作家的视线又转向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了:“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作者意犹未尽地用“蓝水晶”来比喻这清净、温暖、亮丽、水天一色的泉城,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与首段那句“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照应,抒发了作者情不自禁地对济南的赞美之情,给人以无穷回味的余地。

《济南的冬天》之所以让人读后如饮甘露、如居芝室,脑海中会联翩浮想出慈善若母亲的小山摇篮图、可爱似少女的雪霁晴峦图、清亮赛水晶的空灵碧水图,令人拍案称奇,其原因就是老舍先生将其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和对济南无尽的痴迷之情交相融汇,通过对比拟手法出神入化地驾驭,妙笔生花般地创造出这样一篇将永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熠熠闪光、永垂青史的名篇经典!让我们感谢并永远记住一代中国的文坛巨匠、语言大师——老舍先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清华中学(221116)

一个秋天,“我”与妹妹去北海看到各色的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些秋色寄托了要好好儿活着并活出五彩缤纷的日子的愿望,从中使我们感悟到这世界的一切都是美的,尤其是生命最美。

朱湘的《秋》热烈赞美秋天的壮美:“宁可死个枫叶的红,灿烂的狂舞天空,去追向南飞的鸿雁,驾着万里的长风!”(朱湘.草莽集[M].开明书店,1927.)诗歌转悲秋之忧愁为生命之豪迈,对此,史铁生在秋菊中顿悟式的发现与之相同。

二、异化意象,凸显思念之情

作者为情造文,文笔流畅,行于其所当行,止于其不得不止。在文中,秋天、菊花的意象有机地联结在一起,厚德载物的母亲、硕果累累的金秋与淡雅高洁的菊花交相映衬,这些描写使得感情基调深沉含蓄,再将之与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相交织,使人读之顿感荡气回肠,勾起读者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之情。

在这个意义上,秋天是母亲的象征,秋天也是生命锤炼的象征,其既继承了传统悲秋主题的生命意识,与杜甫“万里悲秋常中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开拓出母爱新路,在传统悲秋的忧怨美之外生出崇高感。可以说,秋的意象在史铁生笔下创出了新意。

除秋天之外,史铁生笔下北海菊花的意义也与现代文学中的菊花意象迥乎不同。在传统的写菊花的文章中,菊花一般被当做祭祀时用的花,因此,这样的菊花之中含有一种衰败、悲哀的感情。但史铁生不同,在他的文章中,菊花被赋予了另外一种更加积极正面的感情。这种意象的创新使用,在其他一些诗人的诗歌中也可见到。例如,林莽的《秋菊》:

秋菊

林莽

那是母亲亲手种植的菊花

开放在深秋的风里

洁白的淡黄的

她隔着玻璃注视着它们

想着亲人和一件件无法忘怀的往事

天气已经凉了

大地上奔跑着一片片枯干的叶子

我想画下母亲种过的菊花

把悲伤浸入笔墨里

在洁白的纸上

在大地凄凉的风中

笔下不再寻找八大山人

也不再效仿吴昌硕齐白石

只有伤感的垂下头颅的菊花

为母亲也为所有逝去的亲人

此处菊花已不是纯粹的花卉,而是灌注了诗人生命体验的意象。在母亲眼里,菊花将亲人和一件件无法忘怀的往事联系在一起,在诗人眼里,菊花寄托了对母亲及所有逝去亲人的哀思。由此可见,在作者笔下,菊花这个意象是象外有象、虚实相生的。在传统文化中,菊是健康长寿的象征。例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营造的就是一种诗意栖居的至境。但曾几何时,受到外来文化影响,菊花成为祭祀的花卉之一。林莽在诗中异化菊的意象,便立足于菊与祭祀的关系之上。

与林莽相似,史铁生也将菊花意象进行了创新使用。例如,作者写到去看菊花,是要重新燃烧起生命的激情,看到的虽然是菊花,但激起的却是生命的希望。由此可见,史铁生的菊花意象与现代文化语境中常用到的菊意象颇不相同,这种回归原始意象的用法,亦是一种创新。

《秋天的怀念》中,秋天、菊花意象经过史铁生的创新,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将林莽诗歌与史铁生散文对读,不难见其新意。史铁生笔下的秋天、菊花意象将成为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意象,在文学史上经久传承。

怀念秋天作文350字 篇8

成熟的秋天让我想起那年我跟妈妈,爸爸去爷爷奶奶家收麦子。我们一到奶奶家,就看见院子里晒满了麦子,奶奶就拿着。谷把翻呢。我也拿起农具,学着奶奶的样子,东方一下西爬一下,弄得满头大汗,上午太阳还一直火辣辣的。没想到下午的时候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院子里的麦子随风飘扬,我大声叫到下雨啦,快来收麦子啊!听到我的喊叫,大家一起超级小猴子拼命的打扫。扫的院子里尘土飞扬。直冲的我们睁不开眼。

经过一番忙碌,终于把麦子扫到了一起,我们用拿箩筐,编织袋等,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把小麦搬到了屋子里。

秋天的怀念初二作文 篇9

走在秋日黄昏的街头,落叶堆积在两旁,踏在片片金黄的落叶下,脚下传来了与地面的摩擦声,风吹来时,叶子伴着风飘动,让我沉浸金秋世界的怀念之中

在家乡没有水色江南的柔雅,也没有古镇的庄重,但我独爱家乡的村落,家乡的秋叶

小时候携着奶奶的手,走在村庄的小道上,我跑在小路上,一路上尽是秋叶,而是觉得是那样的美好。地上是一片金黄,我踏着叶子,跑到了前面,转过头笑,风吹来了,奶奶般的发丝在风中吹拂,秋日的活力,不知不觉弥漫了开来。我转过头去,催促奶奶快点走,金黄的落叶伴着山风,从树上花瓣般的飘洒,飘散,定格在一瞬间。

村口的老梧桐树下又是那样的和谐、安宁,我们在树下追逐,无邪的笑声传荡在田野间,是那样的欢乐。老人们围坐在一起,秋日的风里,欢声笑语散在其中,秋日的活力,洋溢在人们脸上,在山谷间在独属于秋淡雅的气息里。

玩伴们相约同行,在广阔的田野上奔跑,在窄小的田径中,两旁的田野沿着视角舒展开,阳光也并不刺眼,像调和剂一般,一点点的,把秋天的色彩调匀高贵而不失淡雅,秋日的画卷也更温和了

我的思绪回到了当下,不知不觉笑意爬上了眉梢,现在去回想家乡的风土人情与家乡特有的秋的浓厚的亲切之感,令人颇为怀念了

故乡油墨画,是那么可爱,秋日依旧美好,对故乡的怀念永驻心头,我怀念故乡的秋,故乡的人,故乡的景,故乡的事。

怀念秋天作文 篇10

(一)运用景物的变化来表现时间

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中表述时间的时候并不显山露水。教师可以在课上指导学生重读这篇课文,并让他们找出文章中时间变化的语句。于是,我们可能会有以下收获:

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群,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第一段)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第二段)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文末)

通过阅读课文《秋天的怀念》里面的上述句子,我们能够发现,史铁生这篇文章事情的发展,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从第一段的春天(窗外天上北归的雁阵),走向第二段的秋天(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再由秋天走向文末又一年的秋天。这时候,教师不妨提醒学生去去思考:史铁生在文章中表达时间变化的方式跟我们平时的不同点在哪里?同样是表述秋天,史铁生的表述方法和我们同学自己一句简单的“秋天来了”有何不同呢?这样与众不同的表述时间的方式,对作为读者的你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呢?

原来,史铁生是通过描写所写季节特有的一些景物,来间接表现文中时间的变化。也就是将想表达的特定时间段,用那个时间段里面独有的景物来代替。这样我们读者在读他的文章时,不仅可以读到文章中时间的变化顺序,同时,他所描写的这些景物也能与当时的情感相呼应,起到了渲染作用。这样更容易和我们读者产生共鸣,给阅读文章的读者营造了深层的意境感受。

史铁生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我们可以学习这种方法,把自己写作过程中高频率出现的表述时间的语句用景物描写改造替换。例如:

冬天来了———当雪花纷飞的时候。

到夏天了———池畔的荷花开得灿烂,知了在树梢停不住地叫。

不仅仅是四季,其他时间也都可以用特色的景物来表述。又例如:

清晨———太阳公公缓缓地从地平线爬起来。露珠还挂在小草边。

傍晚———夕阳斜晖映在路边。

除了周围的景物变化,其实还可以用相关场面描写来表达时间:

放学/下课后———悠扬的下课铃声在校园里面缓缓响起。

———校园里到处都推着单车往校门外走的学生。

理解了这个方法以后,学生就可以尽量丰富地运用景物或者场面的描写,使文章中的时间表达的更生动精彩。不过,同时也要提醒学生注意自己所写的记叙文的主要情感与景物自身的特点相结合。

有学生在清明节祭扫完烈士陵园后回家,开头用景物表现时间,于是这样写道:舒适地微风伴着刚升起的太阳,吹拂着我的脸,一路上我向还在小草上调皮的露珠打着招呼。我们读完,很明显感觉到了这样写是不妥当的,不符合整体祭奠烈士的氛围。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尽量不去描写一些欢快色彩比较重的景物,或者直接用“清晨”等时间类的词语,营造肃穆感伤的氛围。

(二)运用叠词体现时间的延续

叠词,虽然较多常见于诗歌中,营造音律上的回环之感。然而,写人记事类的作品中运用叠词,也可以用来替代一段延续着的时间,而且也能同时营造出一种循环往复的感觉。首先,还是用课文《秋天的怀念》里面的一些句子,让学生自己感受文中叠词运用的特点与效果,先建立必要的感性认识。在《秋天的怀念》中,有这么两句句子:

(1)望着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群,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录音机里那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2)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将文中的这两句句子与下面两句句子进行比较,哪一组的表达效果更好呢?

(1)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群,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那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2)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今晚到明晚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如果运用叠词,不仅可以免去写一些类似“从一点到三点”“一天又一天”这样缺少文艺气息的词句,更发现,句子里面的时间产生了回环复沓的感觉,不仅能够用来表示一段不断向前延续的时间,而且能够感受这段时间内,人物不断挣扎的内心,纠结的情绪,忍受的苦楚等等。

运用叠词,我们就可以把下面的句子变得更文艺:

(1)我看着电视,水烧开了。

(2)小红努力奔跑了五分钟,追上了前面的运动员。

第一句里面我们可以把动词“看着”化作叠词“看着看着”,这样就能表述水烧开了这一段时间。第二句可以把“努力奔跑”改成“努力地跑着奔着”,这样就可以把“五分钟”这样的时间词语省去或者不做重点出现。

(三)“大时间+小时间”的语言模型

为了帮助学生摆脱单调的“一天早上”“今天下午”“过了几天”这样的表达句式,不妨来参考下铁凝在《一千张糖纸》中的第一句话“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仔细分析这个时间短语,与学生平时表述的“暑假到了”之类的语句有何不同?在铁凝所写的这个时间短语中,其实包含了三个时间:小学、一年级、暑假,这样的短语看起来干净清晰,时间按照范围大小依次排序,相比于学生习作中的“暑假到了”之类的表述,显得更具文学气息。学生可以在老师这样的指引下,构建时间表述的语言模型,一个比较出彩的时间短语,是这样的:

大时间+中时间+小时间

根据学生作文中主要事件的发生时间,笔者把事情发生时最精确的那个时间称作为小时间。依次是中时间,中时间有时候也可以用所经历的主要事件来表述,最后大时间表述的时间范围最大最广,但是也必须紧紧围绕着主要事件展开的时的人物特点,比如铁凝文中的“我”还是个小学生,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最大范围时间,是小学。

按照这样的语言模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作文中的一些常见时间短语,进行改写,比如:

(1)开学的一天早上———九月开学报到的第一天早上;

(2)学校去秋游的那天———十月学校去郊游的这天上午。

在上面两个例子中,“九月”“十月”都是与事件联系紧密相关且表示范围最大的时间词语。而中时间“开学报到”“学校去郊游”都是文中将要出现的相关事件,因为有了“十月”和“郊游”,学生甚至不用落入俗套地去写“秋游”这两个字。而小时间,就是文章具体事情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当下时间,比如“早上”或者“上午”。当然,教师也可以提醒学生,是否还能有其他表述方式呢?

比如,大时间也可以用与文中事件紧密相联系的前一个事件来表述,开学这件事的前一件事就是放暑假,秋游一般学校都会放在考完试之后,所以上述表示时间的语句,又可以有这样的变形:

(1)开学的一天早上———放完暑假开学报到的第一天早上;

(2)学校去秋游的那天———期中考试后学校去郊游的这天上午。

这样的表述也可能意味着会对随后的故事情节展开埋下伏笔。甚至还能使学生用到插叙这样的写作方法。当然,教师在课堂中也可以适当把两篇课文的例句写法进行结合,可以得出以下升级版的时间表述模型:

大时间+中时间+(景物描写)+小时间

我们依然以上面的句子为例:

(1)开学的一天早上———九月开学报到的第一天,阳光明媚的早上;

(2)学校去秋游的那天———十月学校郊游时下着雨的上午。

加入这样的景物描写,适当调整语序,不仅使这些句子读上去更富有名家的气息,更似乎能影响着文章的走向和人物的心情。如此一来,学生的文章也会让批阅的老师眼前一亮。

秋天的怀念初中作文 篇11

街边枝头,残叶在风中微微地抖动,不经意间,又一片叶瓣悄然滑落,些许夏天的氤氲花香残留,飘在秋天浩瀚的尘土中,我知道秋天和我一样,怀念夏天的阳光。

秋天的怀念定格在温暖的阳光中,它怀念阳光初照,并无光彩,白色透明,和秋天凌晨冰冷的太阳一样,黯淡无光,能让它找到和自己同样温度的熟悉。渐渐地,秋天开始接受愈来愈火热的阳光,可却远远地将自己度之门外。慢慢地,自己融化在夏天的气息中,即使不能远远地享受那片阳光,但对秋天来说,这丝缕的阳光,足以温暖秋天的冰凉,秋天刚想敞开怀抱,覆盖住阳光,夏天就无情地带走阳光,那丝缕的阳光,就被黑暗一步步笼罩,流逝,变成秋天又一季的怀念。

沿着小径,独守徘徊在枯黄的树下,瑟缩着身子,肆意地让秋天哭泣,落叶一层层浸染心扉,转瞬间,心早已冰成玉石,又一袭冷风打透我的肩膀,树林极寂凉,凛冽的风搅拌着砂砾、灰土,一步步向我扑来,砂石迷住了我的眼,蹲着一棵老树下,抖擞着身子,红了眼眶,终究是秋天无情,把阳光的温暖替作了砂石的搏击?

抬起头,看落叶泼洒如雨,却少了几丝冷风,阳光穿梭岁月源起的距离包围住整片硕叶缥缈的树林,滋润着久无温度的秋天,阳光不再与世隔绝,秋天的落叶一瞬间凝固,因为秋天已渐渐走远。

秋天的怀念作文600字 篇12

在我的记忆里,你好像都是一人默默前行。

那时,我每天最盼望的,就是放假之际。因为我又可以和你,携手走过那条蜿蜒的小路,沉浸在甜润的空气里。外婆去世的早,即便你有那么多子女,却喜欢一个人住在那破旧的房子里,一点点挪着步子,到每个角落里坐一会。或是翻翻过往的照片,和故人叙叙旧。你的生活是那么的简单,却又是那么的充实。

妈妈和我说,你有高血压,容不得吵闹。可是你最喜欢的,是那一年中的团圆之际。在那个金色的季节,皎洁的圆月挂在天边,你看着一家人的面孔,露出慈祥的笑。你的一生是那么的曲折,可你从来都没说过放弃。你含辛茹苦把六个子女抚养成人,你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在那条你生活了多年的街区里,有你无私奉献过的痕迹。

老人是一本书,我们读不懂,只能从那些零碎的故事中找到哪些斑驳的印记。上个星期,一直健康的你被查处胃穿孔,被送往另一个城市急诊。当天全家人身体都急匆匆赶去。身为医生的你知道手术的风险性,可你还是顶着八十三岁的高龄毅然决然选择同意。那八个小时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光。知道手术结束我们通过反光镜看到你虚弱的身体,才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也许接近死亡是一种幸福,不必再为身外之物苦苦追寻。可你知道你不仅是一个人活,还是为了整个大家庭。所谓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三年级秋天的怀念作文 篇13

我站在一棵大树下,呆呆地望着天空。突然,一阵微风吹过,一片树叶从树上飘了下来……这是一片枫叶它仿佛是一个来自远方的信使,从那年的夏天来到这儿唤醒我童年的回忆……那年夏天,爷爷不幸去世了。可我还记得他生前的事……那时,我常在爷爷身边玩乐……我还常常去他家。有时,索性就在那儿过夜。但是,就是那年,爷爷病发了……春去秋来,爷爷已经整整病了5个月。他成天穿着肥大的病号服,打着点滴,甚至连在病床上翻身都要人帮忙,从病房到手术台都要用车推着……终于,爷爷禁受不住病魔的折磨,走了……送葬的那天,爸爸妈妈的脸上挂着一滴滴泪水,每滴都包含着伤心……可那时的我年幼无知,还以为爷爷会回来的,是的,一定会回来的……现在,这片叶子不就像我那亲爱的爷爷吗?虽然他如今已被风霜摧残得面目全非,但我知道,是他……

秋天的怀念作文500字 篇14

枫叶春、夏、冬季节都是绿色的,然而一到秋天,枫叶娃娃们全都换上红通通的秋装。远看,那一片片的枫叶好似一个顽皮的小娃娃把红颜料挤在手上,定在那光秃秃的小树上,想让小树有点生机哩!你可别小看这一片枫叶,夜晚工作的人回来,在漆黑的马路上,让人瑟瑟发抖,这时,只要前面有一棵枫树,就如同出现了光明之神一样,温柔的对你说:“跟我来,你的家在这儿。”欢幺捡起一片凋落的枫叶,夹在书中,瞧!它成为了一枚书签。捡起一片枫叶,在上面画上精致的画,它就成了你的作品之一。

桂花也是秋天的特别之处。远看,在阳光的照耀下,一片黄灿灿,犹如漫天的星星,十分好看。近看,你就会发现,底下的绿色的根,就像一个小花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棵桂花树上,到处都是花盆和里面的花,这将是一件多么好玩的事情啊!桂花的香味无人不知,最多可以飘香十里。我不知道别人家的桂花树怎么样,但是我知道家门口的两棵桂花树很香,整整十几户人家都闻到了香味。摘下一朵放在头上当头饰,可真好看,像一个花姑娘似的。头上也散发着香味,可真香啊!

菊花是秋天的特色。颜色各种各样,有红的,有黄的,有白色的…….把菊花放在口袋里,你的口袋就会散发着香味,香得让人入迷,令人陶醉。

米饭是人们常吃的东西,它是由稻谷转变而成的,而稻谷只在秋天成熟,农民伯伯还要经过繁重的工序,人们才能吃到米饭。

上一篇:关于团队合作的演讲稿下一篇:服务费交纳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