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加强招投标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共8篇)
[摘要]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调节手段,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但也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指出了当前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问题的发生的主要分析,并对对改进和完善现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
一、当前招标投标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陪标现象:由于现今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从“计划”为中心转移到以“项目”为中心。一些部门滥用权利,将建设工程内定给某些施工单位中标,其他单位只是陪衬;或者是投标人之间进行串标,相互约定提高或压低投标报价,而获取中标资格,使招投标成为徒具形式的空壳,无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二)承包单位转包问题:“转包”现象的存在是现今“豆腐渣工程”存在的一个根源。有的企业中标后,直接转包或违法分包给其他单位,从中收取管理费,以包代管,而对工程质量、安全不从事管理、不负责任。这种转包的现象,使得一些资质不够,没有施工经验的企业,进入施工现场,为质量安全问题埋下隐患。
(三)评标办法不够科学,专家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评标办法,以至于有些单位,单纯着重报价高低,且整个评分方法重定性
评分,轻定量评分.专家评标水平和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四)招标代理机构的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
二、当前招投标监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述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规范现象的产生,除了政府职能存在错位、越位、缺位,还与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及其招投标的体制设定存在缺陷有关,同时也与多年招投标活动中形成的社会“潜规则”有关。
(一)设定了多个监管主体是造成多头监管的根源。国家和省上对招投标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各部门为维护各自利益,相继出台部门规章,这是造成多头监管,依法扯皮,各自为政的根源,随即带来监督部门的缺失与监管工作的缺位。
(二)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监督和处罚的力度欠缺。一是纪检、监察机关和招投标监管机构只对招投标程序和结果进行监管,使招投标管理的后续监督出现真空,借资质、非法转包、擅自变更合同和工程内容等未能得到有效的制止。二是审计监督严重滞后,监督范围过小,审计整改难。目前,由于项目审计未提前介入,从而导致有的工程投用多年仍未决算,审计整改落实难。三是对违规行为的处理处罚也只有警告、责令限期整改、罚款、取消一定时期内参加投标、评标的资格;刑法对串通投标罪量刑也较轻,最高也只有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对违
规违法者的震慑力不够。
(三)行政主管部门监管招投标工作存在难点。从法规上说,行政主管部门目前主要依靠《招标投标法》、《建筑法》及有关部令和地方法规等监督招投标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实施细则。特别是法律规定的歧视性条款较难把握,导致行政自由裁量权过大,越位和缺位时有发生。当前扩大内需灾后重建和移民工程,国家投资项目占绝大多数,各相关部门代表政府作为一次性业主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项目管理经验,加之现有的建设体制,项目法人都不是本质意义上的法人,它是各级政府(公共财政)的委托代理人,他们有法律上提供的弹性空间,在执行公务(选择招标代理、资格审查、评标、定标)时,仅有道德的约束,来指导他们为所服务的机构决策。经济学上有个理性人的假设,当他们能以极小的风险(体制设计给他权力,法律提供弹性空间)获得个人利益较大的回报时,道德约束力就显得脆弱。实践中存在领导不干预,经办人员干预;项目业主不干预,招标代理人干预的状况,结果是造成国家投资的浪费。
三、对改进和完善现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通过媒体宣传、举办培训班和向领导干部发放提醒函等形式,普及招投标相关知识和纪律规定,增强各地各部门依法招投标的意识。
(二)修订完善制度。现行的招投标制度由于其形成和推广较快,其薄弱环
节和漏洞显而易见。按照制度设计结构合理、调适有度、流程规范、救助有效要求,应当立即着手对现在已经显现的制度弊端和漏洞加以修改规范。尤其目前中介机构违法违规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的问题,建议省上尽快出台招标代理机构监管暂行办法,有针对性提出违规防范措施和惩罚规定。强化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三结合的监管作用。
(三)强化统一监管。有关法规将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划归各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这种行政监督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导致招投标管理出现政出多门、政令不统一、管理边界不清,管理职责交叉、缺位越位和管办不分离等种种弊端的出现,降低了招投标管理制度监管功能,导致公共资源招投标交易管理缺少了权威的、统一的管理和统一处置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为此,建议像湖北省那样建立一个超越现行部门界限能够统一行使行政监督权的机构。
(四)规范操作程序,严格市场禁入。一方面,按“程序不减,周期缩短”的要求,将招标投标的监督管理贯穿于招投标、合同签订及合同履行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规则中。另一方面,加强对开标、评标工作的监督,保证招投标活动公开、公正、公平进行。将规模以上项目全部纳入市开标评标中心,实现公开化,确保开标资料完整如实地提供给评标专家;评标室实行评标全过程录音录像监控及通讯屏蔽隔离,监管人员通过监控室对评标活动实行单向监督等。
(五)创新工作方法,防止串标围标行为发生。一是改进报名方式。汉源实行的双报名点取得较好成效,应在全市推行,探索网上报名方式,尽量减少人为
设置门槛,增大竞争性。二是坚持基本帐户制度。三是强化财政评审作用。
扶贫开发是直接服务于农村贫困群体的重要工作, 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是否规范, 项目建设质量是否达标, 直接关系到贫困地区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也代表着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 各级扶贫管理部门必须把对扶贫资金项目的监管工作摆到整个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位置, 切实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把各项监管工作做实做细。同时, 各级扶贫部门要把扶贫资金项目的监管工作, 列入扶贫开发年度考核目标进行考核, 实行奖优罚劣。
二、完善制度, 规范管理, 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 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扶贫资金分配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 受“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的影响, 各地在扶贫资金的分配上或多或少存在平均主义的倾向。在这种思想和倾向的影响上, 一方面, 扶贫资金分配分散, 另一方面, 基层尤其是贫困乡、村工作不积极、不主动, 等、靠、要。必须通过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扶贫资金分配激励机制, 将扶贫资金集中投向那些村两委班子团结, 工作积极性高, 群众参与意识强, 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村, 形成“以有为争有位、以有位争扶持”的良好格局, 充分调动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的积极性, 实现扶贫资金集中投入。
(二) 建立项目立项专家考察论证制度
扶贫项目能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立项是关键。要按照科学论证、择优选择的原则, 严把立项关口。要加强立项前的调查研究, 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 结合村级总体发展规划和群众实际需求, 组织专家对所申报的项目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确保项目的合理性。
(三) 建立健全项目库储备和申报、审批制度
对扶贫项目实行计划管理, 凡是纳入项目库的项目才可审批审报, 对一经确定的扶贫项目不能随意高调项, 如确需调整, 必须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对所有建设项目, 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合同签约, 明定项目责任人、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投资补助标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形象进度、项目管理、验收和奖罚办法,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管项目、建项目、验项目。
(四) 建立项目公告公示制度
要本着真实、及时、公开的原则, 通过采用印发简报、宣传单或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形式, 对上级批复的项目和资金进行公告。与此同时, 建立健全公示制度, 扩大公示内容, 拓宽公示领域, 将每年安排到村到户的项目资金在公示栏上公布, 定期向村民公示资金投入量、建设时间、农民投入资金和劳动力的数量, 做到农户名单、项目内容、投资强度“三上墙”, 让群众参与, 让群众监督, 让群众评议, 接受群众监督, 杜绝暗箱操作行为。
(五) 推行项目工程公开招投标制度
按照国家关于招投标管理规定和政府采购相关规定, 对扶贫资金项目实行招投标管理和履行政府采购程序。对金额超过一定额度的资金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 明确建设任务、质量标准、工期、价格等, 最大限度节减财政专项资金。
(六) 建立监督检查制度
一是扶贫、财政部门监督。扶贫、财政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基层、深入项目区, 对扶贫资金项目建设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了解、跟踪项目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及时发现问题, 并着力加以解决, 将问题解决在盟芽状态。二是审计监督。对使用扶贫资金的所有项目, 实施竣工资金审计。三是群众监督。通过聘请农民监督员的形式, 对整个项目建设进行监督。
(七) 实行财政扶贫资金县级报账制度
要根据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 实行县级报账制。主管部门严格根据预算安排和拨款计划下拨资金, 保证相关项目建设的正常运行。拨付项目资金必须坚持按工程建设进度拨款, 符合相关的规定且要履行法定程序;必须以真实的财政财务收支状况和必须的相关手续作为拨付财政资金的依据, 确保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合理、有效性。在会计核算上, 遵循“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 按项目设置明细账, 正确核算项目的实际完成情况。以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或会计凭证为依据, 列支项目支出;专项资金支出形成的各项资产, 按规定办理交付使用手续。
(八) 建立检查验收制度
项目完成后, 按照项目预算, 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建设工程量等进行实地验收;对项目资金购建的实物进行实地勘验和核实。与此同时, 按照项目预算的目标、预期效益、资金使用效果, 对项目建设成果进行评价;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分析;力求评价实事求是并具科学依据。
(九) 建立健全工程管护制度
工程项目竣工后决不能“束之高阁”, 必须加强维护管理, 充分发挥项目的“榜样”和“效益”作用, 以促进项目单位经济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十) 建立健全项目标志牌管理制度
扶贫项目竣工后, 要在显著位置设立永久固定标志。与此同时, 县、乡、村三级要妥善完整保存扶贫项目各种资料, 随时接受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检查监督。
三、强化安全教育, 牢固树立“高压线”意识
关键词:思考;新时期;招投标工作
一、新时期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几点思考
1.新时期招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新时期招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自2000年我国正式实施了招投标法以来,得到了各级部门的采用与实施,也推动了建筑市场的正规化发展。但是招标工作的开展实施仅仅局限在了工程的施工方面,然而对于工程的勘测,设备及原材料采购,监理,造价等工作都没有纳入招标,没有执行招投标法,从而使得暗箱操作,内定等行为时常发生,更有领导或单位利用职务之便,让亲戚,朋友,同学等参与竞标,招标过程就是走形式,导致招标活动混乱,真正的大企业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造成权钱交易,为贪污腐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这样使得招投标缺乏公开,公平竟争的原则,严重挠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2)新时期评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①一般评标的评委都是相对固定的,因评委自身的素质差异,在评估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由于利益的冲突,金钱的诱惑,容易发生权钱交易的违规操作现象。在业主的授意指使下,故意更改投标结果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使投标工作走形式,投标结果失去公平公正的原则。
②业主联合投标企业制作虚假投标资质,按业主之要求制定标书,达到审核的要求,抬高竞标标准,进行暗箱操作,达到彼此互利互赢,从而竞标失去公平,客观原则,进而挠乱社会市场经济。
(3)新时期定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是建设企业在中意的单位未中时,就会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百般刁难中标企业。其次,制定苛刻的条件,向中标企业施压,比如让中标企业垫资,砍压价格,购买指定的原材料等,逼迫中标企业签订合同以外的不平等条约。最后,强迫中标单位将工程进行分包转包,将自己资质不够的中意单位与其进行挂靠,从而形成层层转包的违法现象。
2.新时期招标工作的几点议
(1)加强规范管理,规范招投标过程
把我国的水电利与交通的工程项目纳入统一招标范围,杜绝瞒报与支解工程项目,禁止任何违规的‘共同开发,或将大项目分小项进行报建的变相分包形式存在,严格控制以附属工程,相关配套工程各种事由进行工程造价的提高现象。
(2)建立专门的招标机构,健全招标投标工作。
实行职能分离机制把招标办与代理机构进行职分离,让招标办公室成为真正的招标监督执法专业机构,对标底的制作不能由建设单位指定,而应在多个具有资质的企业中进行抽签决定。而参加竞标的企业必须是三个以上;对标的评定要从各个代理机构中选择专家进行评定,专家的选择要具有不确定性,应包含各个领域与行业比如经济专家,工程专家等,对投标企业的各个造价合理性进行评测。在评标的过程中做到保密,断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制定投标定标程序,掌控投标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操作,避免违规现象的出现。
(3)建立监督机制与强化措施,确保投标客观公正。
建立监督机制,将中标单位的资质与竞标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在施工的过程在发现违约,违规行为进行警告或终止合同。严格控制增加工程造价等不合理的开支行为,从财务制度上堵死贪污腐败漏洞。推行政务,财务公开政策,对整个招标过程实行公开,公平,公正。
(4)加强执法力度。
对建筑市场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监管机构与执法机构,加大监管力度与执法力度。
(5)招标过程透明化,公开化,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发布招标信息,吸引有实力有资质的投标单位参与竞标,对招投标的过程实行全程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对于在招标过程中的伪造资质,串标,哄台标价的行为进行严格查处。
(6)严格审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资质。
根据工程项目之需要对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对不具备承包资质的,一律不用,把不符合规定,不具备资质的游击队清理掉,确保建筑的质量。
(7)严格执行国家法律,规范招标工作。
按照《招标投标法》对招投标工作进行约束规范,结合《建筑法》以及《经济合同法》等国家相关法律,制定招投标管理办法,使招投标工作有法可依,更要做到有法必依。提高新时期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质量,建筑质量。让有形的建筑市场对招标工作形成无形的调控。
二、结束语
总之,在新时期要加强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就必须要从其现状中探究存在的问题,针对建设工作实况制定改进措施,确保建筑工程在公平公正环境中进行招投标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承志:对建设工程招投标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2).
[2]王 军 孟都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承包企业超值利润浅析[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9(S1).
[3]宗 璐:浅谈当前招投标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现状——从法律角度引发的思考[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县委防邪办公室陶光辉
筠连县委机关长期以来,一至以推进机关观念创新、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创新,塑造机关廉洁、服务、高效、公正的良好形象。近年来开展了争创“学习型、创新型、文明型、服务型、廉政型”机关五型活动,切实树立带头学习、开拓创新、讲究文明、服务高效、清正廉洁的机关形象和风貌,为建设“为建设成为滇南川东北训经济强县”的新筠连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为进一步丰富机关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干部职工,使“服务、创新、高效、清廉”的机关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干部职工头脑,现就机关文化建设作如下思考。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机关文化健康发展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县级机关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满足和适应广大机关干部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切实树立带头学习、开拓创新、讲究文明、服务高效、清正廉洁的机关形象和风貌,努力营造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的文化氛围,以生动活泼的文化建设为载体,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把文化理念融入到机关工作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坚持事业发展与文化建设同行,积极构建广大机关干部开心工作、快乐生活的精神家园,不断增强广大机关干部的职业自豪感、1荣誉感和归属感,激发广大机关干部建功立业的创造活力和工作激情。同时,要紧密围绕机关文化建设中心,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培养机关干部的爱好和专长,引导机关干部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方式,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阵地。
二、抓好机关文化阵地建设,立体式展示良好形象
一是要加强报纸、电视、广播栏目建设。要充分利用当地主办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开辟专版或专栏,以“更新、更快、更强、更优”为目标,努力推出一批集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机关文化作品,将机关文化建设成果传递给社会公众,向社会各界展示机关文化成果,从中深切感受到机关的奉献精神。二是要注重加强网站建设。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开辟“网上学习园地”、“网上培训”、“网上交流”、“网上论坛”等栏目,吸引全体机关干部钻研政治、经济、法律、业务和科学文化知识,利用网络平台做好机关文化工作。三是要加强传统宣传阵地建设。创造条件,努力推行机关机关文化娱乐室、荣誉室建设,增设机关文化宣传橱窗,使机关干部有阅览、娱乐、健身和陶冶情操的场所,在单位办室张贴、悬挂体现机关干部为民的格言警句、字画和挂图,营造温馨的人文环境;适时举办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讴歌先进、弘扬正气,树立廉洁、服务、高效、公正的良好形
象。
三、拓展机关文化建设内容,多渠道发掘特色人才
机关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常抓不懈。要扩大机关文化建设的内涵,把机关文化建设作为系统工程来抓,确保长期性、连续性。要高度重视和强机关文化教育和培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培训、轮训和岗位大练兵活动,要在全机关干部中形成一种讲学习、爱读书的良好风气,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同时,要结合机关干部的兴趣爱好,依托党、团、工、青、妇组织,组建成立书画、摄影、集邮、垂钓、健身、读书等兴趣小组,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使广大机关干部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砥砺品格,营造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为了推动机关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培养、吸纳集合优秀的机关文化人才,不断发展壮中坚力量,建立有专长的文化人才库,造就高素质的知识人才、业务能手和管理骨干。
四、加大机关文化建设投入,多层面规范机关文化建设
一是建立教育培训制度,提高机关干部综合素质。教育是机关文化建设的基础,要始终牢固确立教育终身制、学习终身制的意识,不断强化教育,逐步培养一支符合现代社会要求,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机关干部队伍。二是推进规范化建设,优化机关环境。机关干部的仪表和机关的环境设置都是传递文
化信息的载体,是机关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加强机关文化建设过程中,要规范干部的日常行为,建立完善窗口文明用语,文明工作言行,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干部的良好形象。三是建立创先争优制度,激发干部工作热情。要依托各类媒体,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注重挖掘和培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充分发挥其导向激励作用,在全体干部中开展 “人民满意公务员”、“业务标兵”、“岗位能手”等竞赛活动,有效地激发广大干部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全面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五、打造人本文化,实现机关本位向群体本位转变
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创新机关管理理念,必须从机关干部本身出发,实现机关本位向干部群体本位的转变。一要营造机关文化氛围。文化建设是机关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共同的思想认同和文化需求是推进机关建设的命脉,是凝聚机关干部群体意识的“精神食粮”。机关建设没有了固有的文化内涵,就失去了必要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一个机关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是本位的机关文化及其认同感。营造良好的机关文化氛围,要在解放思想上下功夫,扬长避短;要在开放心灵上下功夫,取长补短;要在转变思维上下功夫,用长去短。凝聚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培育有本部门特色的机关文化,形成人气旺、心气足、风气正的良好氛围。二要注重干部个性需求。干部队伍是机关
一、当前基层国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少数领导干部对贯彻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过分看重“政绩”,不敢揭露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想捂盖子,生怕影响自己的政绩;二是认为抓业务工作是务实,看得见成绩,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务虚,抓不抓无所谓,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份内工作,与己无关,因而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当成是额外负担;三是对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估计不足,认为上级出台了有关制度规定,有了明确的工作方向,纪检监察部门去抓落实就行了,没有考虑到落实过程中工作的艰难程度,没有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这项工作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要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外,还需要协调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
(二)工作作风欠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组织领导方面,个别基层单位“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参与”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还没有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党组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在落实责任方面,虽每年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有的单位没有进行责任分解,没有明确领导班子每位成员的责任,没有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向部门责任制拓宽和深化;有的责任条款过于笼统,责任内容不明确,存在责任交叉和责任缺乏现象。三是在组织实施方面,个别地方的工作只停留在一般号召上,疏于精心组织,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被动地应付上级,没有积极地发动干部职工参与,因而也谈不上收到什么成效。
(三)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不够,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主要表现在:一是党风廉政教育的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基层大部分单位还是沿用那种“一人讲众人听”或者看看录像、读几篇警示文章的老方法,显得途径单一,方法陈旧,效果不佳;二是对教育对象缺乏研究。没有针对国税系统和国税干部存在的实际问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调研,没有分层次、分对象区别进行教育;三是对教育内容不加筛选,缺乏党风廉政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仓促上阵,抓到什么学什么,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四)监督难以实施。存在着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主要表现在:一是监督机构缺乏权威性。基层的纪检监察部门受上级业务部门和同级党组的双重领导,这种机构体系对下级监督还可以,对平级或上级的监督就显得无力;另一方面上级监督部门由于线长面广而不能全面实施监督,监督难以到位。二是干部监督意识弱化。有的干部不大愿意接受监督,对待监督的态度不端正,认识不高,自我感觉良好;有的干部怕监督多了,影响关系,伤了和气,不想监督。三是监督方式缺乏整体性。国税系统现行的监督体制是多元的,本应是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党内监督的有机统一,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结合不够,形不成整体效应。特别是决策权和监督权一体化,使监督主体和客体时常错位,以致对权力的监督难以实施。
(五)贪图享受思想有所抬头,廉洁自律的要求不够严。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理念上的差距。一些干部缺少争先创优的意识,对过去已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工作缺乏进取性、主动性,部门或分管的工作缺少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思路;二是工作作风上的差距。一些干部工作浮夸,作风不实,存在着“虚、浮。散”现象。工作责任心不强,办事随便、随意,服务质量不高,个别干部还造成工作上的严重失误和差错,甚至个别干部还有与纳税人争吵的现象发生。甚至以职务或权力影响向纳税人借钱借物借车,推销商品等。三是工作方法上的差距。工作中互相协调不够,部门之间出现问题,不能面对面商量,往往互相埋怨,推却责任。有的即使协商问题,也纯粹靠个人关系和感情,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四是干部素质上的差距。一些干部的知识水平、业务操作技能与当前的国税工作不相适应,个别干部的依法行政观念较为淡薄,不规范执法的行为仍有所发生,一些干部缺少忧患意识,在工作中表现出没有紧迫感和“精品”意识。有的干部不比贡献比待遇,一坐下来就是人家单位年收入多,节日发了多少钱物,而本单位只有多少,很少谈工作,谈成绩,谈贡献;个别干部对己要求不严,迷恋于酒桌歌厅、扑克麻将,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打击,严重影响了国税干部的整体形象。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国际的、国内的,政治的各种因素错综复杂。由于诱发腐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制约反腐败斗争开展的一些因素还存在,今后一个时期,腐败现象仍有可能易发、多发。因而反腐败斗争的任务也将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一)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传统观念和封建残余思想并未消除,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客观上存在着产生腐败的条件。目前又处于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一些现行政策与实际工作相脱离,思想教育机制,权力制约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和廉政激励机制还不完善、不配套,监督职能未能及时跟上,对新的事物缺乏应有的规范,党风廉政法制约束机制没有健全,以德倡廉、以法保廉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给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特别是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外部环境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步伐加快的影响,一些干部的思想出现了变化。一是由于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和西方社会的腐朽思想将对我们的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产生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巨大的作用。但从消极方面看,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使人们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促使人们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同时,也刺激投机和冒险,为争取有限的资源不择手段;市场经济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在激发人们讲求效益、树立效益观念的同时,同时,也容易诱发“一切向钱看”等不良倾向,产生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在促使人们遵守价值规律的同时,也可能渗透到人际关系中来,有的甚至运用到政治生活中来,致使出现了公共管理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商品化的现象。一些意志不坚定者经不住改革开放带来的国外腐朽思想和市场经济的考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思想产生迷惘,理想信念发生动摇,思想防线崩溃,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特别是民营经济的繁荣易对干部的思想及行为产生一定的冲击,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或换取某种利益优惠,向其认为有用的主管部门领导或办事人员贿赂,以换取丰厚的回报;二是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大案要案时有发生,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违法乱纪给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
(三)对抓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认识存在偏差。基层少数领导干部对抓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依然存在,工作中时有出现重税收业务、轻队伍建设的倾向;对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偏重于形式;对干部管理、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落实力度不够,没有真正从源头去预防和监督。
(四)反腐败的动力机制尚不健全。对基层国税系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没有形成一整套客观、公正、可靠的评价机制,只要没有发生一票否决的情况,都能顺利通过考核,考核结果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被考核单位的工作情况,因此,考核结果一般没有与领导干部的奖惩、任用挂起钩来。这样,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抓与不抓、抓好抓差一个样的现象。由于缺乏赏罚分明的动力机制,因而形不成奋力争先的竞争氛围。
三、新时期加强基层国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倡廉防范体系为龙头,合力推进国税系统源头治腐工作。
最近,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通知,这是新形势下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反腐倡廉方针的坚持完善和深化。基层国税系统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抓好防范体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务必把防范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1、提高思想认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为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防治腐败的必由之路。国税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把防范体系建设列入基层党的建设和各项国税工作的总体规划之中,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明确责任分工,落实相关责任,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
2、必须坚持与时俱进。面对国税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方法和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用全局的观念,发展的眼光和实事求是的原则观察和思考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严肃党的纪律问题;工作方法要与时俱进,站在时代前沿,积极探索加强国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方法、新途经,善组织、会协调、抓重点、促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人员素质和工作作风要与时俱进,增强思考的前瞻性,谋长远,增强思维的开放性,观全局,增强思路的创造性,有作为。
3、必须坚持依法治税。必须充分认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目的,因此,必须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做到爱护纳税人、尊纳税人,切实维护广大纳税人合法利益。认真履行职责,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意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4、必须坚持从严治党。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上,并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其中。以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为重点,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努力构筑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二)以开展主题教育为抓手,切实加强国税系统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中纪委五次全会明确提出了要维护党的纪律,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作为新时期的国税干部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强对党员干部从政行为,提高国税系统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1、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在广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同时,结合国税的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在国税系统的党员干部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在主题教育中,要明确教育重点,按照干部分级管理原则,抓好本单位的党员干部;要创新教育形式,通过开展讲传统、祭先烈、学先进、谈发展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和保持艰苦奋斗、务实为民、甘愿奉献的精神;要整合教育资源,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大宣传教育工作格局的要求,增强党风廉政教育实效。
2、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从多角度、多层面推进基层国税系统廉政文化建设,形成全系统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结合国税的实际,在全系统范围内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基层管理站、直属单位等活动,在国税系统内部营造尊廉崇廉的良好氛围,使国税党员干部在廉政文化中的影响下崇尚廉洁;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对党员干部在廉政文化的影响下崇尚廉洁;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对党员干部从政道德建设,大力倡导“读书修德,以德律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结合开展廉政格言和廉政故事的征集活动,在教育崇廉上下功夫,发现、宣传一批勤政廉政的先进典型,正面引导,弘扬正气,努力提升廉政文化建设层次,扩大廉政文化内涵。
3、严格规范从政行为。要加强国税党员干部遵守“四大纪、八项要求”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情况的监督,继续开展领导干部诺廉评廉工作,规范从政行为。国税党员干部要严格执行“五个不准”,即不准收钱送钱;不准跑官要官;不准纵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经商办企业或从事中介谋利;不准参与赌博;不准利用婚丧嫁娶之机敛财。
(三)全面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
根据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防”的要求,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着力提高全体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抵御风险、拒腐防变的能力。
1、以教育防范为基础,德治法治双管齐下,构筑起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1)要抓好十六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工作,使全体干部深刻领会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方针、目标和反腐倡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以党的十六大精神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工作。(2)要继续抓好以权力观为主要内容的从政道德教育。引导干部强化宗旨观念,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3)要开展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要利用廉洁从政先进人物,进行廉洁从政,勤政为民教育,同时,要运用税务系统内部及基层单位中的反面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使全体干部加深对如何执法?如何用权的理解,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4)要深入开展纪律条规教育。深化以干部廉洁自律为主要内容的党纪政纪条规教育,强化干部的法纪观念,从根本上提高干部廉洁自律、遵守党纪国法的自觉性,进一步深化廉政教育。(5)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网上政务公开内容,办好网上举报信箱,充实廉政制度规定,使其成为宣传反腐倡廉的课堂,干部了解反腐败工作的广场、群众向纪检监察部门举报反映情况的桥梁。
2、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与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从严治党方针的具体体现。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就要对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深化改革的客观需要。当前我们正处在机构改革、征管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特定时期,管理体制和“两权”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各种行为不可能在短期得到严密规范和有效约束,腐败有其滋生的土壤,实践证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力措施。
3、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途径,增强党风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定期分析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党风党纪教育、干部廉洁自律和廉洁从政教育、作风纪律教育、道德法制教育,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开展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真正打好思想政治基础,筑牢思想政治防线,不断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配套制度,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的贯彻执行。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坚持“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成立由单位领导和监察、办公室、人教、党务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组织上得到保障。同时,完善制度体系。要遵循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的工作思路,着重建设以下机制:
1、思想教育机制。要把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建立健全经常化、规范化的思想教育机制。根据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总体要求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需要,科学规划党风廉政教育工作,做到既有长远的计划,又有阶段性的安排。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从政道德为主要内容,加强示范和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重要作用,努力增强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权力制约机制。强化“两权”监督职能,进一步健全监督促廉机制。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强化监督职能。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监督网络,在内部,要在人员较多的科室、单位及各管理站设立兼职纪检员,以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监督;在外部,要形成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利用特邀监察员的作用,强化社会监督;在内部监督上,要深化ISO内审工作;同时,要加强对个体税收定额核定、税务稽查、出口退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物品采购、固定资产处置等环节的监督检查。通过对权力运作实施有效的监督,促进全体税务人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与此同时,要积极探索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社交圈”、“生活圈”的监督机制。对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提醒、督促整改,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成风之前,切实做到关口前移,预防在先。
3、监督管理机制。基层单位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既是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组织领导者,同时,又是廉洁自律具体规定的行为约束者,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尤为重要。要建立和完善党组工作规则,基层党组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减少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同时,对基层领导干部的管理要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和完善定期巡视制度、上级机关派人参加基层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对现行的监督体制进行改革,理顺监督体制,增强监督权威。(1)改革“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领导体制,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领导体制;(2)采用派驻纪检组长的方法,将监督同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调整为由上级机关监督下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3)实施基层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定期向上级机关述职、述廉制度;(4)建立重大事项向干部大会报告制度,让干部职工能够对决策事项进行有效的监督。
4、廉政激励机制。将以德倡廉、以法保廉有效地统一起来,建立廉政激励机制。大力宣传和表彰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敢于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党员干部的模范事迹,弘扬正气。把廉政勤政情况作为党员干部政绩评定、奖励处罚、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健全完善考察评价、党风廉政“一票否决制”等有关规定,努力营造干净干事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建立健全促进廉政勤政,符合国税系统特点的收入分配方法,逐步解决不合理的平均分配制度和不合理的基层之间收入差距。
(五)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三个环节,确保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
1、搞好分工、落实责任,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把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每位领导班子成员和各有关部门。要科学合理地分解责任。一是在责任分解中要注重体现“三个负责制”,即:分级负责制、分项负责制和分线负责制;二是在责任分解的着力点上,要突出“三个责任人”,即:单位“一把手”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纪检组长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直接责任人,纪检监察部门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责任人。
2、认真抓好责任考核,一是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指标体系,要把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情况,反腐败任务的完成情况,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落实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优化考核办法,减少随意性和不合理因素,组织考核要做到“听、看、查、议”,不能走过场,要使考核结果准确地反映被考核单位的实际情况。
3、重视责任追究和考核结果的运用。一要细化责任追究的内容,对适用的范围、处理的具体方式作出明确的规定;二要严格责任追究标准。防止操作随意性;三要分清责任性质和责任关系。是什么性质就是什么性质,不能随意更改,同时要分清相互之间的责任关系;四要正确适用追究手段。坚持纪律处分、组织处理、经济处罚、廉政诫勉等多种手段并重,追求责任追究的最佳效果,防止追究处理的畸轻畸重。要把责任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评先、评优、晋级和提拔任用挂起钩来,抓好业务工作是政绩,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同样是政绩,只有两方面政绩都突出的干部,才能提拔重用。要抓住责任追究这一关键环节,该追究的坚决追究,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各级领导抓好这方面工作的内在动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化。
(六)坚持从严治队,严肃惩治腐败,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1、建立健全纪检监察网络,拓宽信访渠道,及时发现不廉行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要通过外部聘请特邀监察员,内部聘请兼职监察员形式,形成监督网络,定期对国税每项工作、每个干部、每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真正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二要进一步加强信访举报工作,拓宽信访渠道,积极探索举报、投诉和反映意见的有效途径和相关制度,鼓励署名举报。纪检监察部门要改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制定严密的内部监督制约措施,变上访为下访,变举报投诉为听取群众的意见,注意从容易发生以权谋私行为的重点部门和环节入手主动发现案件线索,从开展干部离岗审计、廉政考核、执法监察中发现问题,防止干部滥用权力或以权谋私行为发生。
2、着力解决税务干部不廉行为和行业不正之风。从加强教育、严格管理、强化监督和从严治队着手,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和税务干部行为道德规范和“十五个不准”,要建立起合理、科学、严密、有效的“两权”监督制约运行机制,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减少办事程序,完善全程办税服务制度,坚持纠建并举,深入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3、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对极少数违法乱纪涉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或参与黄、赌、毒的干部,必须坚决查处,决不能心慈手软,查办案件起着打击极少数,教育和警示一大片的作用。对基层国税系统中存在着假借亲友、家属名义经商办企业、推销商品的,在无法取得足够证据的情况下,可以凭借国税系统垂直管理的优势,加大整治力度,跨地区调离其工作岗位,甚至调离其执法岗位。对利用职务之便向纳税人借钱借物的,要加大调查力度,一经查实,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要切实纠正瞒案不报、压案不查、执纪偏宽偏软等问题,对发生的违法乱纪问题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有案必查,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4、要认真对待信访案件,严肃查处税务人员以权谋私、执法违法行为。查办信访案件要坚持依纪依法,做到保护与惩处相结合,在惩处腐败分子的同时,切实保护干部的合法权益,对被诬告错告的干部要及时为他们澄清事实,对违规违纪者要坚决进行惩处,决不故息。要进一步扩大纪检监察工作的面,确保国税各项工作的规范和干部队伍的安全。
(七)适应形势,转变作风,切实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
党的十六大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国税系统纪检监察部门务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1、必须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业务学习,学习法律和纪检监察业务,学习高,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履职水平。
2、加强国税机关的效能建设。加强机关的效能建设是法律赋予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国税纪检监察部门要拓宽监察渠道,把效能建设与廉政建设、执法监察有机结合起来,与廉洁自律、查处案件和治本抓源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突出监察重点,针对不正之风容易滋生的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以及“三在”状态和“四条禁令”落实情况,采用专项监察、集中整治、明查暗访等方法,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地确定工作目标,开展效能监察。
市局食品科赵国兴
近段时间以来,通过反复学习牛局长的工作报告和《严监管就是优服务》的文章,自己对严监管就是优服务的工作理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结合食品监管工作的实际,我认为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做到严监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识要深。市局党组书记,牛育才局长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确定了“提升监管水平,服务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树立“严监管就是优服务、严监管就是促发展、严监管就是第一要务”三大理念、和实现“从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向严监管为第一要务转变,从工作机制不健全向严规范为第一保障转变,从一般性的批评教育向严问责为第一落实转变”的三大转变。民以食品为天。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国家形象和政府威望。对食品安全严监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关注国计民生、服务人民群众的必要措施,它对进一步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全面推动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思路要明。2009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局和市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以及 “质量和安全年”活动要求,以消除食品质量安全隐患,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全力抓好“四查、四建、四落实”,既:查生产企业,督促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查重点产品,建立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落实风险防范责任;查重点行业和地区,建立重点区域治理整顿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落实领导责任;查自身监管工作,建立协调有序、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落实相应的监管责任。针对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好“三个专项整治”既:认真组织食品生产环节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加工食品的整治、区域化集中生产食品的整治以及食品小作坊的整治等“三个专项整治”。
三、问题要清。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一是从我们监管的主体来说食品工业化水平较低。近年来我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相对而言我市的食品工业化水平仍然较低,骨干企业、有规模的企业少,食品质量安全保证能力低的食品小作坊还大量存在,这成为我们食品生产源头监管工作的难点问题。二是从企业经营者来说缺乏诚实守信的道德观。为了获取利润,偏要昧着良心在食品制作工艺上超范围、超标准滥用食品添加物质或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这成为我们实施食品生产监管的重点问题。三是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覆盖面、可操作性以及惩处力度等,在实际运作中远远不能适应实际监管工作的需要,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四是监管体制不顺和监管能力不足。一方面,食品安全监管涉及部门较多,长期以来既存在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同时又存在着部门之间的监管漏洞和真空;另一方面,我们现有的监管机构、监管人员、检测设备以及各种经费等数量严重不足,与大量的监管工作不相适应。进一步理顺监管体制和提高监管能力已成为当前的焦点问题。五是对食品生产环节监管存在“五个不到位”。具体是:对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食品小作坊的分类不准,普查建档不到位;部分地区无卫生许可证和无营业执照的黑作坊非法生产,取缔不到位;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相关制品企业无证生产,查处不到位;部分获证食品企业不能持续按照食品市场准入要求组织生产,证后监管不到位;许多食品小作坊不具备基本质量安全卫生条件,监督规范不到位;企业产品不执行强制检验制度,执法检查和检测不到位。这是我们当前落实严监管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加以解决。
四、措施要严。针对晋城的实际,我认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重点要做到六个到位。一是依法构建监管机制到位。围绕《食品安全法》和“三定”方案,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和责任边界,依法承担有限的法定监管责任,实施依法有效监管,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监督企业建立落实质量安全控制体系,落实企业主体、各级政府和质监部门各自的责任,建立健全风险监测、快速反应和工作协调机制。同时,针对食品生产加工业容易产生质量安全问题的薄弱环节,建立协调有序、分工负责、保障有力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并进一步深化落实分片定责监管责任制,明确监管职责,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基层监管模式,实施新的科学、便捷、有效的监管方法,提高监督检查效率。二是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到位。以《食品安全法》正式颁布实施为契机,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宣传教育,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切实从源头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规范食
品企业生产加工行为,进一步强化企业是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积极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全面落实环境卫生、生产资源、原辅材料、生产加工、产品、人员、检验、包装及标签标识、贮运和质量管理等10大方面的主体责任。同时,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并落实“索证索票、检验检测、添加物质申报、问题食品快速溯源和召回”等质量安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对食品及相关产品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监管链条, 要求生产企业每个环节和过程做到可控有记录,促使企业责任到位。同时,根据食品生产企业的守信情况,开展食品生产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并根据信用等级实施监管。三是普查建档工作到位。我市多数食品加工厂是以小作坊形式存在。对于这样一个点多面广大的状况,我们要做好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必须抓好普查建档这个基础性工作,对自己所监管辖区内的食品生产加工情况时时做到心中有数方能有效监管、全面监管。为做好《食品安全法》实施前的准备并为今后的监管工作打好基础,我们需在以前对食品企业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将普查建档工作进一步向全方位延伸。在普查中,除了对辖区内所有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进行普查外、对过去食品流通环节中所谓 “前店后厂”式的生产经营户也要全部纳入调查摸底的范围。做到数量要准确、信息要全面、内容要详实。四是监督管理制度落实到位。一是确保日常监管和证后监管等工作制度落实到位。对获证企业,要认真开展年检制度,并定期开展证后巡查和执法检查。要加大对企业巡查、回访和整治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制假制劣,以次充好,违法生产的食品加工企业,要按法律法规严厉查处。二是监督抽查到位。很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特别是小作坊,都不具备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出厂检验。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虽然都开展出产检验,但检验项目也不可能达到标准要求,为此,必须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抽检,要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程度的高低,制定不同的抽检周期,加大监督抽查及其后处理力度。三是风险防范到位。及时收集各类食品安全信息,包括巡查信息、检测信息、案件信息、举报投诉信息、网上动态信息、企业反馈信息、相关部门(包括行业协会)通报信息等7种信息,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定期分析,及时掌握动态,有效开展风险通报和防范工作,建立完善快速反应和预警工作机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形成信息搜索、研究判断、预警分析的超前应对工作机制。五是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到位。针对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真组织食品生产环节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物质生产加工食品的整治、区域化集中生产食品的整治以及食品小作坊的整治等“三个专项整治”,确保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深入开展打击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专项整治。会同相关部门集中精力抓好为期4个月的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认真落实三个阶段的各项任务,建立健全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违法添加物快速溯源、食品添加剂使用申报等长效监管机制,将整治与规范、监管与自律的各项措施有效结合并落实到位。二是开展重点区域和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对于晋城,我认为重点区域是食品生产加工密度较大的城区、高平、阳城和泽州等县市,重点产品有乳制品、豆制品、肉制品、糕点、面粉、饮料、蜜饯类食品等,对于这些区域性强,产品较集中的县市,要加强监管力量,加大整治力度。三是开展食品小作坊专项整治。对食品小作坊坚持“既要管好,要又便民”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小作坊监督管理工作意见》,制定《食品小作坊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小作坊基本质量安全卫生条件,参照食品生产许可的现场核查方式,逐一对小作坊进行审核验收,与食品小作坊签订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书,落实好质量安全承诺、食品添加剂备案、限定区域销售、原辅料进货验收和产品销售台帐等制度,对监督顿改不能达到基本质量卫生安全条件的小作坊要提供祥细企业名单,及时报告地方政府和通报有关部门依法取缔。六是宣传培训到位。重点围绕《食品安全法》、《市场准入审查通则、细则》、GB2760《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食品标识管理规定》、《食品及其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基础知识》等内容,组织对食品监管人员、企业管理和检验人员的进行培训,提高监管能力、质量安全意识和质量检验水平。同时要结合《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展食品安全报道,与新闻媒体建立信息交流渠道,加大对重视质量、守法经营的先进典型以及优质食品、优良企业的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五、标准要高。食品安全无小事,责任大、影响大、关系大。2009年,省、市和各县(市、区)局都分别签定了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并要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考核排队。我们要继续发扬“勇争第一”的晋城质监精神,高标准严要求的完成2009年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食品安全万无一失,为实现晋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 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监管现状
1.1 地方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监管开展情况
上海市气象局通过垂直整合内部资源、横向联合外部力量、推进信息平台融合, 初步建立起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能力的“三合”机制, 成立了远洋导航气象服务企业, 在气象服务市场培育方面实现突破, 通过健全气象部门简政放权的清单体系、建立气象服务业务信用管理制度, 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有力推进。
2015-12-24, 安徽省气象局检查组对阜阳市铭顺公司进行事中事后监管。该公司是2015-06成立的市场运作公司, 负责人表示将按照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 不从事违法气象信息服务, 省局检查组表示认可, 完全支持社会力量办公司, 扶持公司做大做强。
1.2 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已于2015-05-01起施行。《办法》规定:非法发布气象预报的或向社会传播气象预报不使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提供的最新气象预报的, 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 给予警告, 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传播虚假气象预报的或向社会传播气象预报不注明发布单位名称和发布时间的, 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 给予警告, 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出台了《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 《办法》已于2015-06-01起施行。《办法》规定: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气象信息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建立服务单位备案统计与公示制度, 鼓励建立行业组织, 实行行业自律管理, 并接受气象主管机构的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管, 开展服务质量定期评价, 并公示结果。
1.3 加强了标准体系、监管体系建设
2015-07-14, 中国气象局出台了《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该标准体系为《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实施形成标准支撑, 提升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管理的标准化水平。中国气象局将积极探索市场管理新方式,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促进气象信息服务市场有序发展。
2015-12, 中国气象局出台了《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专项工作方案》, 参与单位将开展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管理标准体系建设, 加强市场监管制度体系建设, 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 加强监管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 理清管理权限。通过专项建设, 将推进形成有制度、有标准、有手段、有机构的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监管体系, 培育和规范气象信息服务市场。
2016-03, 中国气象局发布《气象信息服务基础术语》《气象信息服务单位备案规范》《气象预报传播规范》《气象预报传播质量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四项行业标准, 为《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的实施提供支撑。《气象信息服务单位备案规范》规定了备案申请、受理、公示、流程、监督管理等内容。
2 存在的问题
2.1 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监管不力
2016-08-05出版的《新余日报》刊登的天气预报信息为:今日天气 (新余气象台发布) 多云转阵雨, 26~34℃。《新余日报》向社会传播气象预报虽然注明了发布单位名称, 但是没有注明发布时间。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 通过网络可以随时查询所需气象信息, 比如我们经常用的QQ聊天软件, 2016-08-05 QQ上显示的天气预报信息为28℃, 阴, 今天, 26~34℃, 阵雨。腾讯天气向社会传播的气象预报没有使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提供的最新气象预报, 传播虚假气象预报, 也没有注明发布单位名称和发布时间。墨迹天气网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为今天, 阵雨, 25~34℃。该网站向社会传播的气象预报没有使用当地气象台提供的最新气象预报, 也没有注明发布单位名称和发布时间。网站上提供的天气预报普遍存在与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结论不一致的现象。这表明, 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监管有待加强。
2.2 气象信息服务市场发展还不充分
从上海市气象局官网查看上海市气象信息服务单位备案情况, 在上海市气象局备案的气象信息服务单位共有23家, 绝大部分是气象局下属单位, 比如上海中心气象台、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市气候中心等8家属于上海市气象局直属单位, 闵行区气象台、崇明县气象台、青浦区气象台等9家属于下辖区县气象局直属单位, 极少部分是社会上的企业;优尼迈特气象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四大股东为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盛安国际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上海华云实业公司、大连港航科技有限公司属于混合制国有企业。气象信息服务由气象部门独家经营, 没有向社会开放, 社会上从事的气象信息服务的公司或组织还很少, 导致没有市场可以监管。
2.3 气象行政执法机构不健全
气象行政执法工作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投入及装备配置等多方面都有硬伤, 普遍存在无专业人员、无固定编制、无日常经费的问题, 专业人员少、经费不足、装备落后。针对部分宾馆传播虚假气象信息的现象, 我市气象执法支队也曾经到宾馆执过法, 但收效甚微。气象执法主体资格不被认同, 执法行为受到质疑, 是造成气象执法困难的主要因互素。法制机构人员不足, 是困扰气象行政执法的一大难题。气象行政执法人员由取得执法资格的事业单位人员和编外人员兼任, 气象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缺乏, 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气象部门责重权轻, 执法效力难以保证。大多数执法是从维护部门利益出发, 为收费而执法, 而不是制度上的建立健全而采取的执法行为。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气象信息服务市场事中事后监管
针对网站发布虚假天气预报信息, 要加大处罚力度, 由网站注册地所在的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对网站进行气象行政执法, 责令改正, 给予警告, 视情况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 责令网站使用气象主管机构发布的天气信息, 网站发布全国天气预报信息的, 可以向中国气象局有关单位获取城市天气预报信息。依法规范和完善气象信息服务市场运行机制, 依法规范气象信息服务市场主体行为, 完善监管措施, 促进气象信息服务市场依法有序发展, 提高气象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在气象信息服务领域建立市场规则。建立气象信息服务行业自律、气象信息服务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和气象信息服务单位信用信息公开制度。强化气象信息服务的市场监管职能, 为气象信息服务单位建立信息档案, 对征集来的气象信息服务单位的信用信息进行核实后向社会发布。
3.2 加大培育力度, 引导市场主体自我管理
引入竞争机制, 激发市场活力, 调动社会力量,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保障气象信息服务主体在设立条件、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使用等方面享有公平待遇, 鼓励和引导气象信息服务行业组织对行业内开展气象信息服务进行自我管理、约束、规范和促进。气象信息服务行业组织应当制定气象信息服务行业自律制度和执业准则。主动为气象信息服务主体提供支撑条件, 建立面向全社会的气象信息服务应用平台, 制订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面向社会提供目录和使用政策, 分类、有序、规范提供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和应用, 提高气象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3.3 健全气象行政执法机构
完善气象行政执法体制与机制, 建立气象法制建设经费的稳定投入渠道。建立健全气象行政执法机构, 配备与行政执法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各类人员, 加强气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有法律专业人才、专兼结合的气象行政执法队伍。加强气象行政执法保障和信息化水平, 提高气象行政执法人员素质, 规范气象行政执法主体和程序, 严格气象行政执法行为, 健全气象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完善培训考核、责任追究、绩效评估及奖惩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获阶段性进展业务体制更趋集约市场培育与监管有亮点[DB/OL].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512/t20151210_299536.html.
[2]阜阳气象通联组.省气象局减灾处、法规处一行来阜阳对气象信息公司进行事中事后监管[DB/OL].http://d.ahwmw.cn/fuyang/fysqxj/?m=article&a=show&id=317151.
[3]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令, 第26号.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S].2015-03-13.
[4]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令, 第27号.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S].2015-04-28.
[5]中国气象局.气象部门将构建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管理标准体系[N].中国气象报, 2015-07-17.
[6]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出台专项方案推进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监管体系建设[DB/OL].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512/t20151202_298833.html.
[7]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服务基础术语等四项行业标准发布[DB/OL].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603/t20160314_306405.html.
[8]王广生, 纪秀艳.气象行政执法存在的难点和建议[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4 (z1) :84-85.
[9]于新文.气象局副局长解读《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D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04/28/content_2853911.htm.
关键词 乡镇财政 资金监管
为进一步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更好地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落实好中央各项民生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沙洋县财政局后港分局一直致力于落实上级的指示精神,开展各项关于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工作,使得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更广、更严、更有效。
一、建章立制,规范监管程序
1、成立财政资金监管领导小组,强化财政资金监管的领导。根据上级的要求和后港镇的实际情况,分局成立了局长负责,成员包括各行业和村会计在内的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使监管延伸到基层,认真落实财政资金监管的责任制度及考核制度,加强乡镇财政资金运行的监督管理。
2、以加强资金监管为主线,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结合上级的规章制度和分局的实际情况,沙洋县财政局后港分局制定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和监管流程,财政资金的公开公示,抽查巡查等各项制度。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确保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落实。
二、建立台账,强化分类监管
分局按上级规定,将所有财政拨出的资金都纳入了监管范围。包括村转移支付,村农业税附加返还(含村干部报酬)、以钱养事及综治经费、良种补贴资金等以及其他各项专项资金,并建立了台账,实行分类监管。通过进一步梳理各类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乡镇财政的具体监管范围。分局对民政、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提供的基础信息认真审核,对容易发生变化的补助对象加强抽查,对经建、农业、水利等部门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都开展定期的专项检查。
三、抓好重点环节,确保信息通达
1、做好与沙洋县财政局的交接工作,及时获得上级财政或主管部门下发的项目资金文件、制度办法、拨款文件等,分局全面掌握了下达到乡镇各类资金的政策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开展监管。
2、注重反馈,分局及时的将项目实施效果,资金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信息向上反馈,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3、实现公开公示,按照预算公开的要求,分局重点公开公示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三农”等方面的财政专项支出,督促和配合村委会公开公示到人、到户、到项目的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
四、紧抓抽查巡查,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合理
分局通过加强抽查巡查环节,细化了抽查巡查内容和工作要求,要求做到补贴资金抽查比例不低于30%,项目资金抽查比例要达到100%,并形成工作臺账的硬性规定。
一是掌握总体情况,理清思路,找准切入点。搜集和掌握投资拨款渠道、管理程序、实施办法、银行账户等资料,了解和掌握项目资金基本情况,知己知彼,从源头上摸清专项资金底子。
二是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有目的扩大检查范围。专项资金之间,会存在相互转移、挪用、填补缺口等问题。因此,检查时,对其他专项资金也同时进行检查,并注意不同专项资金之间的往来关系,通过扩大检查范围,深入到用款单位及个户明察暗访,询问核实,会有意外的线索被发现。突出重点检查,必须做到每检查一个环节,每审查一个项目或现场就必须查清、查实,发现问题,一查到底。
三是重视调查研究,深入项目实施现场检查。既要抓好账面检查更要重视实地调查研究,既要按检查规范运作又要突破常规,善于运用专业分析判断。在随机抽样的原则下有意识地增加重点抽查检查力度,以捕捉违法违纪案件线索和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要发扬求真务实精神,深入项目实施现场,深入知情群众中询问调查,查看项目实施情况,测评内部监督控制的有效程序,核实资金支付或兑现情况,核查原始管理手续和有关资料。从而发现那些虚列虚报,重复投资,弄虚作假,骗取国家投资的问题,发现那些决策失误,管理不善,胡花滥支,损失浪费问题,以及有关人员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等案件线索。
四是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提高检查效果。专项检查不仅要发现和查处违纪问题,更重要的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查证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提高,找出发生违规违纪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建议,为各级部门和领导制定政策、做出决策、加强管理等方面提供真实依据。因此,要增强检查执法力度,严格执法,秉公办事,敢于碰硬,提高检查质量,加大对违规问题的处罚力度。对查出的问题,要严格按照有关财政法规予以处理;对发现的重大问题和案件应协调相关部门进行专项调查研究和查证,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确保问题和案件查深、查透、处理到位。
提高检查效果,重在落实检查报告、意见和处理处罚决定。坚持实事求是,检查报告引用定性和处理处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名称、文号及其条款的具体内容,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规正确,定性和处理恰当,避免超出检查范围发表评价意见,给被查单位一个“明白”。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划清责任,加大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力度。对检查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如实报告,在职权范围内予以公开披露和公示检查结果,实行阳光财政;对检查处理处罚决定的落实应跟踪检查,及时掌握情况,确保落实,未落实的,必要时应果断采取强而有力的措施。
【建设工程加强招投标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推荐阅读:
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11-15
关于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几点思考12-16
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07-10
加强基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07-13
对监狱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07-04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11-11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几点思考12-21
工程机械管理维护的几点思考09-24
关于加快小集镇建设的几点思考06-03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