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难题总结(共10篇)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练习: ①2.4×6
2.6×5
4.08×15
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练习: ①2.8×1.35
②1.08×9.5
③074×0.75
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练习:在○里填上”﹤”、“﹥”或“=”
1.29×0.9○1.29
4.9×1○4.9
3.27×1.1○3.27
5.9×0.99○5.9
1×6.4○6.4
1.03×0.76○0.76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练习:
①4.27×3.56的积有()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②计算:0.019×5.7≈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练习:3.95+1.2×5.2
10.79-4.2×0.8
0.9×24.5-10.8
2.3×4.8×2.7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练习:198×0.51
1.25×32×2.5
0.8×72.4×12.5
5.2×10.1
2.5×3.7+6.3×2.5
4.86×9.9 【考点分析】: 1、3.86×5.7的积是()位小数,这个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然后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这两个因数共有三位小数,所以积是
(三)位小数。
积的近似数,先算出两个数相乘的积,再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巩固练习:6.25×5的积是()位小数,积精确到十分位是()
2、在○里填上“﹤”、“﹥”、“=”
11×0.8○11
4.32×0.98○4.32
18.1×1○18.1
5.6×7○5.6×0.7
14.5×7.8○7.8×14.5
1×0.94○1 分析: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0除外),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
3、已知14×25﹦350那么:1.4×2.5=()
0.14×2.5=()
1.4×0.25=()
考点分析: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巩固练习:下面各题与7.4×8.3的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74×0.083
B.0.74×0.83
C.0.74×83
4、用坚式计算 3.25×1.8
0.508×9.2
0.72×500
2.06×25
5、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07黄埔区五年级期末测试题)
0.88×4.9+5.1×0.88
0.65×201
6.83×0.5×20
0.25×6.5×40
1.83×1.7-0.7×1.83
6、我能解决问题。
高山滑雪的总路程是4.8千米,小明每小时能滑3.2千米,滑了1.25小时,离终点还有多少千米?
(07年黄埔区五年级数学期末混测试题)考点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①分析题意,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再理清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③最后列式解答,注意检验。
巩固练习:信心农场新建一座温室,室内耕地面积是364平方米,全部栽种西红柿,平均每平方米收15千克,按每千克2.6元计算,这个农场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练习:①202.5÷45
②4.32÷16
③1.53÷34
验算:
10、(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练习:①0.672÷4.2
②0.24÷4.8
③7.05÷0.94
④40÷12.5
⑤50.4÷0.28
⑥14÷0.56
11、(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练习:
①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0.05÷32
4.035÷2.4
②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40.91÷51
32÷32.3
12、(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练习:根据“31.2÷13=2.4”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3.12÷13﹦()
3.12÷1.3﹦()
312÷13﹦()
0.312÷13﹦()
312÷130﹦()
3.12÷0.13﹦()
13、(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练习:
1、写出下面各循环小数的近似数。(保留三位小数)
0.732732?≈
0.14747?≈
5.5388?≈
3.103103?≈2、6÷11的商用循环小数简便记法表示是(),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三位小数是()。
3、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3.241
3.2?41?
3.24?
3.2?4?
3.24?1?
4、在○里填上“﹤”、“﹥”、“=” 4.68÷1.2○4.68
0.342÷0.9○0.342 4.48?○4.4?8?
1.2323?○1.2?3?
5、笔算下面各题(加※题目的商保留两位小数)225.82÷14
※0.13÷0.17
考点分析:
1、在计算19.76÷0.26 时,应将其看作()÷()来计算,运用的是()的性质。
考点分析: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转化原理)小数除法的三个步骤
一看: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
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
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
2、两个因数的积是0.45,其中的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
3、9.9898…是一个()小数,用简便方法记作()。
4、4里面有()个0.1,由3个0.1和8个0.01组成的数是(); 1.3里面有()0.1.5、20÷3的商用简便方法记作(),精确到百分位是()。
6、在3.8484,3.8484……,3.8444……
,3.84235……中,有限小数有();无限小数的有();循环小数 的有()。
7、在圆圈里填上“>”、“<”或“=”。
1.377÷0.99 ○ 1.337
1.377÷1.9 ○ 1.377
2.85÷0.6 ○ 2.85×0.6
3.76×0.8 ○ 0.8×3.76
考点分析:商与被除数的比较.一个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一个数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被除数;一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8、直接写出得数:(4分)
6÷5=
0.2÷0.4=
1.6÷0.8=
4.2÷2.1= 0.2×0.6=
4.6÷0.46= 0.52÷52=
7.1÷0.1= 0÷0.44=
4.5÷ 1.25÷0.8=
考点分析:小数除数的计算方法,一看;二移;三计算;能简便的可以 简算。如: 4.5÷ 1.25÷0.8=(可以运用除法的性质)
9、竖式简单明了。(验算2分,共12分)8.1÷7.2=
4.56×0.28=
80.5÷23=
7.8÷3.5≈
3.9÷16≈(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用乘法验算)
考点分析:小数乘除法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计算步骤; 能简算的要进行简算。
10、计算。3.09×3.9÷2.6
3.072 ÷ 6.4+ 49.7
69.6÷3.2÷2.5
60.8 – 36 ÷ 7.5
考点分析:小数乘除法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计算步骤; 能简算的要进行简算。
11、列式计算:(6分)
(1)用0.56去乘23.79除以2.6的商, 积是多少?
(2)8.45除以1.3的商,再除以 2.6,商是多少?
考点分析:要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要不要用括号等等。注意计算步骤与书写格式。
(1)运行一周要用多少小时?我从资料上查到我国发射的人造卫星在空中绕行1.5周需2.65小时
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考点分析:注意分析问题,把问题弄清楚是求什么?
(2)、某农场20个阿姨在收豆角,用了4.5小时共收豆角810千克,平均每人每小时收豆角多少千克?
(3)王老师带600元给“庆六一”演出的孩子买演出服,每套演出服要38.5元,最多能买几套?
(4)⒌玩具厂购买一批布,原来做一个玩具熊需要0.8米,可以做720个。后来改进技术每个节约用布0.2米,这批布现在可以做多少个?
第三单元平移旋转
轴对称图形: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2,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一,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二,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三,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四,参照所给图形顺次连接各点。
3,平移:物体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的运动叫做平移。特点:物体或图形平移后,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
4,画平移图形的方法:一:找出图形的关键点或关键线段作参照点或参照线段。二:按指定方向和格数把参照点或参照线段平移到新位置,描出各点或画出线段。三:把各点按照原图顺序连接起来。
5,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运动叫做旋转。旋转有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顺时针、逆时针)、旋转角度。特点:图形旋转后,图形的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方向和位置变了。
6,旋转画图的方法:一:确定好旋转中心,也就是围着哪个点旋转;二:确定好旋转角度,一般是90度。三:确定旋转方向。四:依次画好旋转后的基本图形(注意检查图形各部分的位置关系不变)。
练习:按要求画图。
1、画出下列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2、小鱼沿方格向前游了5格,又向下游了3格,画出此时的小鱼。(8分)
3、画出下列图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8分)
4、(1)画出左图的右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5分)(2)将右图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再向左平移3格。(8分)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6、(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练习:3a+7a= 3.6t-t= x+2.5x= 6x+3x-5x= 2.7×x= a×4= x×y= x×x= y×4×y= 7×x+4=(a+b)×5= 1×h×5=
17、a×a可以写作a·a或a2,a2 读作a的平方。2a表示a+a 练习:
1、x 一定大于2x()
2、元旦期间,某电器商场销售空调X台,销售冰箱的台数比空调台数的2倍多10台,这个电器商场销售冰箱()台。(07黄埔区五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
3、商店新进A个文具盒,平均每天售出N个,卖了7天,还剩()个。如果A=400,N=30,那么还剩下()个。
4、下面两个式子相等的是()A、a+a和2a B、a×a和2a C、a+a和a
5、水果店有苹果200千克,卖出A筐苹果,每筐20千克,用式子表示店里还剩下苹果的千克数为(),当A=8时,水果店里还剩下苹果()千克。
6、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当a=6cm,b=8cm时,S等于()
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练习:
1、x=4是方程9x-19=17的解。()6a+4b=10ab()在12÷a中,a可以表示任何数。()16比x的3倍少5.列方程是3X-16=5 22
2、下列各式中,()是方程。
①4x+2x=6 ②x+5>0 ③5x-2×3 3、5(x+y)=5x+5y运用了()
①乘法结合律 ②乘法交换律 ③乘法分配律
4、当()时,x=2X,当()时,x﹥2x。①x=2 ②x>2 ③x<2
5、食堂每天用油a千克,用了5天还剩b千克,原有油()千克。①a+5-b ②5a+b ③5a-b
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练习:
解方程 X÷8=0.06
2(x+1.7)=12.4 2x-8×5=4.22
2x-1.5x=3.5
6x-0.9=4.5
3(x+2.1)=10.5 20、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21、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右边
22、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
23、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 步骤是什么?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设为X.(2)找出应用题中等量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验算,写出答案。
练习:
1、张宁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m页,10天看完,结果8天就看完了。
(1)用式子表示张宁实际每天看了多少页。
(2)当m=20时,求张宁实际每天看了多少页。
2、甲、乙两城相距560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城相对开出,3.5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方程解)
3、看150页的书,看了4天,每天看x页,还剩70页。
4、轿车每小时行75千米,轿车的速度是货车的2倍还多3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父新的年龄是小聪年龄的9倍,母亲的年龄是小聪年齡的7.5倍,父亲比母亲大6岁,小聪今年多少岁?
6、张兵买了6枝铅笔和6个练习本,一共用去13.8元。每个练习本的售价是1.5元,每枝铅笔的售价是多少元?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3、公式: 长方形:
周长=(长+宽)×2
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C=2(a+b)
S=ab
a=S÷b
练习:已知正方形边长a=4.2厘米,求它的面积S和周长C.正方形:
周长=边长×4
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
C=4a
a= C÷4
S=a
练习: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求它的 面积S和周长C.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 S=ah h=S÷a
练习: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5分米,高是8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三角形:
面积=底×高÷2 ——【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
字母公式: S=ah÷2
h=2S÷a
a=2S÷h
练习:一个三角形的底是8厘米,高是底的一半,它的 面积是()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
a=2S÷h-b b=2S÷h-a a+b=2S÷h h=2S÷(a+b)
练习:梯形的上底是16厘米,下底是24厘米,高是下底的一半,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
24、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25、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
旋转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6、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27、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老师已讲,自己看书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知道就行。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29、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30、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考点分析: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果拼成的图形的面积是12.4平方厘米,那么其中的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分析:
①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②三解形的面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错因分析:只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面积才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在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梯形面积是5.4平方米,上底与下底的和是4.5米,高是()米。
4、把一个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一个平形四边形,它的()不变。
A.面积
B。周长
C.面积和周长
5、计算下面组合图形的面积(2007黄埔区五年级期末测试卷)单位:厘米。
6、一块平行四边形木板,底是12.5米,高是2.4米,如果用油漆刷这块木板的正面,每平方米要用油漆0.8千克。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7、一块梯形土地,上底是340米,下底是540米,高是80米。如果每棵树平均占地5平方米,这块地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
8、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底是150米,高是60米,共收小麦630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小麦多少千克/
9、一块三角形玻璃,底12.5分米,高是8分米。如果每平方米玻璃的价钱是0.8元,买这块玻璃要多少钱?
10、一座拦河大坝,它的上底宽10米,下底宽是150米,高是24米,这个拦河大坝的横截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1、一块三角形标志牌的面积是48平方分米,如果它的高是8分米,底是多少?
12、李叔叔在一块梯形田里建了一个长方形鱼塘,这块田剩下的面积还有多少平方米?
第六单元因数与倍数
1,偶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如:2、4、6、8、10、12、14、16、18、20、22、24、26?..2,奇数:个位上是1、3、5、7、9的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如:1、3、5、7、9、11、13、15、17、19、21、23、25、27??
3,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5
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3,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4,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就是分解质因数。如:30=2×3×5
5,常见的质数:2、3、5、7、11、13、17、19、常见的合数:除2外的所有偶数,及9、15、21、25、27、33、35、39、45.49.51.55、57等有三个(以上)因数的奇数。
6.自然数中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质数是2,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19,5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47.10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97
一、填空。
1、由18÷3=6可知,()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2、25的因数有(), 48是()的倍数;2的倍数有(),30以内5的倍数有()。
3、一个自然数的最小倍数是15,它的最大因数是()。
4、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减去它的最大因数,差是()。
5、个位上是()的数,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的数,都能被5整除。※
6、既有因数2,又有因数3的最小自然数是();既有因数2,又有因数5的最小自然数是();既有因数3,又有因数5的最小三位数是()。
7、一个自然数比20小,它既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7,这个自然数是()。
8、同时是2和5倍数的数,最小两位数是(),最大两位数是()。
9、1024至少减去()就是3的倍数,1708至少加上()就是5的倍数。10、12、2的倍数:2□,可以在□里填()。
3的倍数:□61,可以在□里填()。※
11、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12、一个合数至少有()个因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
13、质数只有()个因数,它们分别是()和()。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偶数的最小整数是();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最小数是();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最小数是();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最小数是();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最小数是()。
14、20以内的质数有()。
15、如果有两个质数的和等于21,这两个数可能是()和()。
※
三、判断题
1、任何自然数,它的最大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
2、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这个数的因数。()
3、因为1.2÷0.6=2,所以1.2是0.6倍数。()
4、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5、4是因数,8是倍数。()6、36的全部因数是1、2、3、4、6、9、12和18,共有8个。()
7、任何一个自然数最少有两个因数。()
8、一个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个数就越多。()
9、两个质数相乘的积还是质数。()
10、一个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11、在自然数中,除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1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13、两个奇数的和一定能被2整除。
()
14、个位上是1,2,5,7,9的自然数都是奇数。()
15、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
16、任何数都没有最大的倍数。
()
17、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
18、个位上是0的数都是2和5的倍数。()
19、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
20、自然数中,除去合数就是质数。
()
21、边长是自然数的正方形,它的周长一定是合数。22、100以内的最大质数是97。()
()
第七章 统计与分析
1.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晰的反应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应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应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画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先描点,标数据,连点成图。
1、学校要统计全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应选用()统计图,气象局统计一昼夜的气温情况,应选用()统计图。
2、北京市某日的天气预报显示为-8℃~-15℃,那么北京市这天的最高气温是(),温差是()。
3、某市服装一厂、二厂的产值统计图
①()厂的产值增长得快一些。
②服装一厂在()年产值增长得最快。
一、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基于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本册教材包含“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部分内容。
“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一共三个单元的内容。第一、二单元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第四单元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 包含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形与几何”包括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 通过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 使学生能够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 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 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 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统计与概率”部分, 教材安排了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 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实践与综合应用”部分, 教材先是结合小数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然后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 体会数字的有规律排列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 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对教材的理解
1. 本册教材的知识结构。
2. 本册教材的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每个单元都由“主题图—例题—做一做—课后练习”四部分组成, 其中“主题图”突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充分展示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例题”以人物对话展开, 增强了问题的开放性和探索性。“做一做”的内容便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有利于检验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情况。“课后练习”的弹性设计, 既注意教材的普遍适应性, 又为学生提供了有差异发展的可能性。
3.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另外, 教材还突出了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
(1) 改进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编排, 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除法, 这两部分的计算教学, 知识容量大, 具体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 所以它们既是本册的教学重点内容, 也是难点内容。教材在编排上与以往教材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 生活情景出现在计算教学中。这也突现出计算教学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计算教学需要情景吗。
计算教学需要情景吗?这是困扰许多教师的问题。需要我们冷静地思考。计算教学比较枯燥, 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抽象, 不容易掌握。新教材对计算教学的编排体例进行了改革。它完全打破了以往的格局。它把计算教学和应用数学相结合, 这样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可以顺理成章地呈现四则运算的顺序原理。对于学生来说虽然计算知识抽象, 但熟悉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学起来又有“路子”可走。因为它不存在理解的问题, 学生可以毫不费力地去诠释计算的顺序。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教材第一单元例1的教学。学生结合这一情景, 很自然的就能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旧教材枯燥的计算算理是他们所不喜欢的, 而实验教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图以及熟悉的生活情景, 很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有了情景, 计算式题才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才会体现计算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只有在情景中, 才会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 提出数学问题。
然而, 计算教学的情景不是随便乱用, 只有创设相当合适的教学情景, 才会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如果创设的教学情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 或者情景的数学价值不大, 学生便有可能毫无目的地发散出去。所以计算教学情景的创设必须是有现实意义的, 是有生活价值的。一个好的计算情景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性和地域性, 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第二个问题: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如何统一。
在计算教学中, 如何做到既体现算法多样化, 又实现算法的优化, 一直是令很多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种种计算教学案例表明, 算法多样化不是教学追求的目的, 它的实质是通过算法多样化这一教学策略, 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 在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有效学习活动中开发创新潜能;而其目的是通过交流, 寻求最简捷、最容易、最适合的算法,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做到“多中选优, 择优而用”。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没有聚焦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 聚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由此可见, 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是一对矛盾, 只有二者和谐统一, 才能从“量”和“质”两个层面发展学生的思维。一般情况下, 计算总有一个最基本的算法。在算法多样化的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比较、评价, 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算法。
(2) 改进简易方程的教学安排, 加强了探索性和开放性,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册教材的简易方程单元是小学阶段正式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变化, 但在具体内容的编排上有较大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 生动直观地呈现解方程的原理。小学阶段教学解简易方程, 方程变形的主要依据是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这样的教学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知识, 因而更易于理解, 但是却不易于中学的教学衔接, 到中学还需要重新学习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理解方程。正因为这个缘故, 教材引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 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我们要在教学时因势利导强化学生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使学生知道它的优点:不仅可以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而且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3) 调整简易方程单元的教学内容, 突现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本册教材暂不出现形如a-x=b和a÷x=b的简易方程。也就是以往我们求“减数、除数”的方程, 因为它们不利于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三、对教学过程的实施建议
1. 教学建议。
(1) 学生探索出的性质、法则、规律等应及时总结, 并最好以文字的形式让学生加以记忆。
(2) 充分利用好教材中“小精灵”等提示语。
(3) 对“数学广角”、“实践活动”等教学内容要突出其数学性, 不要只顾及表面活动等而忽略了本质。
(4) 重视与以往教材变化的地方, 多用心思及时改变我们的教学。同时, 对前几册本套教材的已学知识, 学生掌握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
2. 评价建议。
(1)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学习的过程时, 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 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 也要重视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对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平时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利用“推迟判断”的方法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 给“学困生”二次答卷的机会, 让他们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
(3) 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否与他人合作;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并尝试解决;是否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等。
(4) 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如:书面考试、口试、课堂观察、作业分析。
(5) 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 以定性描述为主。
3.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实践活动材料。如教学观察物体这一单元, 教师可以利用书后的方格纸组织学生参与从某个方位观察物体成像的设计。
(2)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日常教学中,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 但是在应用过程中, 教师要选对时机。
(3) 课外活动小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游戏, 体验设计图书序号、学生序号等, 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d€"Dn y€"恥 c€?xi€醤g chu€"Dng li€醤 g€鄌 ji€?
( ) ( ) ( ) ( )
t€閚g xi€"^ j€靚g y€#3ng h€髇g w€"^i s€?j€靚g
( ) ( ) ( ) (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众志成( ) 斩钉( )铁 不容争( )
励精图( ) ( )断丝连 安然无( )
三、选词填空。(5分)
望望 眺望
1.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2.他们回头( )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宣布 宣读 宣告
3.毛泽东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4.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5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四、下列语句中不含反义词的一项是( )。(2分)
A.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B.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C.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
D.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五、按“开国大典”举行的顺序给下面的句子排序。(5分)
(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 )乐队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国旗,礼炮响起。
( )毛泽东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
( )毛主席在群众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阅兵式开始。
六、仿写句子。(4分)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
七、依据提示填空。(8分)
1.《泊船瓜洲》一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 。其中的“ ”字是经过反复修改才最后确定的。
2.张籍的《秋思》中最能体现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二字,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和颜真卿说的“ , ”都是劝告年轻人的名言。
八、读下面的这段话,回答问题。(12分)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这段话选自 ,作者是 。
2.梅花有什么样的秉性?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画上横线。
3.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赞美梅花不怕寒冷,生命力强。
B.梅花在寒冷的冬天,给大自然增添了秀美。
C.这句话赞美了梅花不畏风雪飘香开放的特点,也赞颂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畏强暴、顶天立地的民族精神。
4.外祖父的这段话赞美了 和 ,他也希望“我”做 的人。
九、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20分)
蚂蚱的价值
在农贸市场尽头,长年守着一位卖菜的女人。人们经常见到她的女儿,八九岁的样子,扎一对冲天小辫,粉嘟嘟的小脸,很乖巧,很可爱。小女孩常常把作业本摊开在水泥台面上写作业,偶尔也会帮妈妈招呼一下顾客,稚嫩并且认真的声音,常常引得买菜的人开心一笑。
今天她没有写作业。她低着头, 地玩着手里的一个贝壳。我跟她聊天,她告诉我作业在学校里已经写完了,刚才她还去海边玩了一会儿呢。“你看,你看!”她把手举到我的面前,“我捡到的,多么美丽的贝壳!”
贝壳不但非常漂亮,而且极其稀少。本市一些小作坊常把这种贝壳稍作加工,钻个孔洞或者涂上油漆,就可以卖到二十多块钱。女人夸小女孩很能干,小女孩高兴地咧开嘴笑。
我在女人那里买了些菜,临走以前跟小女孩开起玩笑。我说:“把贝壳卖给我吧。”小女孩歪着脑袋想了想,说:“好啊,好啊。”她又松开一直紧握的左手,我看见她的手心里有一只绿色的蚂蚱。“这只蚂蚱也卖给你。”小女孩说,“这是我在海滨公园的草坪边上抓到的,费了好大劲呢!”
我说:“行,贝壳和蚂蚱我都买了,你开个价。”
小女孩想了很久,然后认真地对我说:“贝壳一块,蚂蚱五块。”
我笑了: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她分不清手里的两样东西,哪个更值钱。于是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好看的贝壳只要一块钱,而一只随处可见的蚂蚱却要卖到五块钱呢?”
小女孩歪着脑袋,天真地望着我。“因为贝壳是我捡来的啊,没费一点儿力气。我赤了脚在沙滩上走,一下子就捡到了。”她骄傲地昂起头, 地说,“可是蚂蚱不一样啊!它很调皮,总在蹦。我费了很大劲儿才抓到它……”
原来这样!对小女孩来说,一种东西的价值,并非取决于它的稀缺程度,而是取决于得到它的艰难程度——得到越是艰难,那么理所当然,它就越有价值,就越值钱。
我花掉六块钱买下了小女孩的贝壳和蚂蚱。临走前我对小女孩的母亲说,这个小女孩长大以后,可能成为哲学家或者经济学家。
转过街角,我回头再看,小女孩还站在那里咧着嘴笑呢。
1.短文中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生机勃勃 得意洋洋
B.兴致勃勃 喜气洋洋
C.兴致勃勃 得意洋洋
2.第二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小女孩 和 的描写,表现了小女孩 的心情。
3.下列对第三自然段画波浪线句子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我”急于收购贝壳的迫切心情。
B.表明贝壳外形漂亮,数量稀少,很珍贵。
C.为后文“我”不理解小女孩把贝壳低价卖给我作铺垫。
4.第七自然段写到“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她分不清手里的两样东西,哪个更值钱”,从中可以看出,“我”认为 更值钱,是因为 ;小女孩认为 更值钱,是因为 。
5.下列是对第十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表达了“我”对小女孩的同情。
B.表达了“我”对小女孩的赞美。
C.表达了“我”对小女孩的讽刺。
十、习作。(30分)
以“后悔”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因做错了事后撒谎而后悔;可以写因和要好的同学吵了嘴,影响了友谊而后悔;可以写因粗心大意,错怪、冤枉了别人而后悔……
(四)姓名:
28、统计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可以清楚直观地反映各部份数量同总量之间的关系。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29、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共有30个头,88只脚。求笼中鸡兔各有多少只?
(一)鸡兔同笼假设法公式:
解法1:鸡的只数 =(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
兔的只数 =总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2:兔的只数 =(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
鸡的只数 = 总只数-兔的只数
(二)方程法:解设:兔子有х只,则鸡的只数是(总只数-х)只。然后找出数量关系式列式即可。
30、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周长=边长×4面积=边长×边长
(2)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
面积=长×宽长=面积÷宽
(3)三角形:面积=底×高÷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4)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底=面积÷高
(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高=面积 ×2÷(上底+下底)
上底=面积 ×2÷高-下底
(6)圆形:周长=直径×圆周率(π)=2×圆周率(π)×半径
面积=半径×半径×圆周率(π)
(7)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8)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范文一
一、把知识分块,进行分类整理复习。
五年级数学一共七个单元,但是重点知识分为三块,一是计算类:小数乘除法和解简易方程;二是图形面积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以及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三是问题解决:小数乘除法的解决问题以及用方程解决问题。把知识分类也能让学生明了本册学习的重点内容,在练习时能对症下药,即题目到底是考查了哪一个知识点,这样学生面对一些陌生的题目时也不会手足无措。
二、多训练计算。
本学期的计算占的比重相当大,于是让每个学生都掌握计算法则,会计算每种类型的题目。最近一个月我每天会让学生做六道计算题。虽然让学生练习了,但是我做的并不好,检查不到位,只是让小组长把这个家庭作业落实,学生纠错率不高。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准备在课代表以及小组长的配合下,每天不定时抽查学生的家庭作业,并掌握每个学生的计算能力,程度的在基础计算上让学困生得分。
三、把每班学生按不同程度分类。
优等生、中等程度的学生、学困生。在复习时有所侧重,优等生在掌握基础题的同时,多做一些拔高的习题;中等生能够把基础知识、概念、计算做的非常扎实,拔高题并不做要求;学困生是个大难题,他们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甚至有厌学情绪,多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乐趣是重点,让他们有学习的欲望,基本的小数乘除法、简单的方程,一定要重复训练,对他们进行模式训练,记忆为主。
“一帮一计划“也有所改动,原来优等生带学困生,但是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在给学困生讲题时,极其不耐烦,总是听到有人抱怨认为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做,影响很不好,于是我大胆决定,让优等生帮助中等生,中等生带学困生,这样差距小一些,实施起来也比较容易些,而且发挥中等生的作用,一方面避免了有些中等生听不懂装懂,理解知识不透彻的坏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帮助别人他也能体验成功,对自身提高很有帮助。
最后,复习一定不要只顾做试卷而脱离课本,且不说期末考试的题目都是书上例题的变形,更重要的是课本上的习题都是基于课程标准的,不会超纲,有代表性,对于学生理解定义、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总之,期末复习一定要有计划性,根据本班学生制定一个具有时效性的计划,能对症下药,这样的复习应该会有比较显著的效果!
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范文二
一、指导思想
以教学参考书为指导,以人教版第九册内容为依据,结合我班实际,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进行全面、系统总复习。按知识纵、横向关系进行梳理,构成网络。抓住平时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深入开展复习。做到课课复习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解决难点。充分发挥复习课---梳理、查漏补缺、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二、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认识,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和笔算;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运算率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运算;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景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空间想像等方式来辨认一个或多个几何形体在不同方向的投影和相对位置。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上,通过直观活动逐步渗透投影几何的思想。
5、使学生借助生活中的问题,从“量化”的角度来求出可能性的值,再进行比较,体会游戏中的公平原则。把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复习,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由于可能性的知识与统计密不可分,复习时也要兼顾学生统计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6、使学生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本册教科书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7、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本册教科书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相关知识点及目标达成策略
1、“小数的乘、除法”的复习。
小数乘、除法的复习分为两部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用小数的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小数乘、除法和整数乘、除法在计算方法上的内在联系,因此把整数乘、除法与相应的小数乘、除法对比复习,使学生在比较两者计算方法的联系和区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问题解决的复习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根据数量关系,综合运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简易方程”的复习。
简易方程的复习分为三部分: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决问题。本学期是学生首次正式地接触代数知识,这些代数初步知识对于学生将来的代数思想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标准》要求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这与以往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用四则运算中各部分关系来解方程的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复习时要结合等式的性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解方程的方法。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复习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确定未知量,列出方程,同时也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形式不同的方程,以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3、“多边形的面积”的复习。
着重复习已学的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本学期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可以转化为已学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而来,而各种组合图形的面积又都可以转化为已学的多边形面积来加以计算。因此,复习这部分知识时要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逐渐形成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4、“观察物体”的复习。
本学期的观察物体是二年级上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进一步抽象,观察的物体以立体几何形体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空间想像等方式来辨认一个或多个几何形体在不同方向的投影和相对位置。复习时,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上,通过直观活动逐步渗透投影几何的思想。
5、“可能性”的复习。
在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过了可能性的有关知识,但那时只停留在“概化”的层面,只要求比较可能性的大小,而本学期,要求学生借助生活中的问题,从“量化”的角度来求出可能性的值,再进行比较,体会游戏中的公平原则。因此,可把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复习,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由于可能性的知识与统计密不可分,复习时也要兼顾学生统计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四、采取措施
1、进一步改进复习练习的设计,促进复习效率的提高。
(1)、练习设计要抓住关键,由浅入深,并注意加强思维的训练。(2)、练习设计要精当,选典型题,以点带面,辐射复习,不搞题海战,争取以少胜多,减轻学生的负担。
(3)、加强对新旧知识理解的变式练习,明确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和区别。
(4)、练习设计要明确重点,突出关键,具有针对性。
2、注意培优补差,提高班内考试的合格率与优秀率。
(1)、坚持成立互帮互学小组。多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交流,使他们能积极的参与到复习的全过程,并能放下自卑、放下包袱,主动学习;同时在班里开展一帮一结对子的活动,给每位学困生配备多名帮教人员,如同桌帮(重点是监督其能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组员帮、优秀学生帮,并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表扬,促使学困生进步。
(2)、在做好抓两头、促中间的同时,促优生,适当选一些拔高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中间生则强调夯实基础,对对学困生则有侧重的辅导,争取人人都会做、会讲、会议,积极为他们创设说、讲、练的平台。
3、教师复习时,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竖成线横成块的知识网络结构图,进一步提高复习的主动性。
五、复习方法
1、按单元,适当调整,由前到后;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展开有条不紊的系统梳理;
2、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复习,主要针对第一步复习发现或存在的问题进行强化、纠正、补救等方面的复习工作
3、综合复习、分层练习,做到在练中复;在复中练,纵横交错混杂进行针对复习,主要针对第一步复习发现或存在的问题进行强化、纠正、补救等方面的复习工作。
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范文三
一、复习内容:
1.分数的初步认识;
2.小数的认识;
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4.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5.正小数和负小数的认识和四则运算
6.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式题
(2)解方程
(3)应用题
7.三角形的面积
8.平均数(二)
二、复习目标:
1.会看图讲出分数的含义,会用分数表示某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掌握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方法。
2.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说出小数的组成,会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小数的大小。
3.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会正确计算。
4.能运用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对小数加减法进行简便运算。
5.会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和除法的一些性质,使一些小数的乘、除法的计算简便。
6.会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7.会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互相改写。
8.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小数四则计算的文字题(不超过三步)。
9.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10.会应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11.理解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12.会计算一些组合图形的面积。
13.会解答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
三、复习重点:
(1)分数的含义,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2)小数的意义。
(3)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和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减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4)一个数乘以、除以10、100、1000。
(5)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6)小数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和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7)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8)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学会使用面积公式。
(9)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
四、复习难点:
(1)分数概念的理解,对带单位名称的分数和不带单位名称的分数的区别。
(2)小数的组成。
(3)整数减小数的连续退位的减法。
(4)名数与名数之间的互化。
(5)乘数是纯小数的乘法的意义。
(6)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法则。
(7)有两个未知量时怎样设未知数。
(8)找准三角形对应的底和高,会根据等底、等高的原理计算有关三角形的面积。
五、复习内容和课时安排:
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1课时
2.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 1课时
3.小数的有关性质与概念: 1课时
4.正小数、负小数的认识和四则运算;2课时
5.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和应用题 2课时
6.三角形面积: 2课时
7.平均数(二)1课时
六、复习措施:
一、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查漏补缺。
二、根据本班具体情况计划如下:
复习重点、难点: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小数的乘法与除法:
让学生根据具体的题目说一说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再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步骤。要重点复习计算中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商中间有零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中被除数位数不够的)。然后复习用小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到理解数量关系,运用运算定律、求结果的近似数,要引导学生灵活选择解题策略,根据实际需要处理运算结果。
2、简易方程:
(1)复习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一个数的平方的意义和写法。
(2)借助等式的性质理解解方程的原理,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3)引导学生抓住题中的数量间最基本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3、多边形的面积:
重点复习多边形的面积的计算。记住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培养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4、观察物体:
观察的物体以立体几何形体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空间想象等方式来辨认一个和多个几何形体在不同方向的投影和相对位置。复习时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上。
5、可能性:
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从“量化”的角度来求出可能性的值,再进行比较,体会游戏中的公平原则。另外再补充相关练习对中位数等概念进行复习。
三、复习方法:
1、分单元进行复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
2、设计典型的复习题、要照顾学困生。
王舟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的学风、班风很好,学习态度端正,班级整体成绩居年级较好水平。但也有部分同学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经常人在心不在。所以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使全体同学共同进步。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将小数四则运算加以系统整理,加深理解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2.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3.在掌握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基础上,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式的解法。
4.在复习过程中,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求,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三、复习时间: 第17、18、19、20、21周
四、复习形式:
1.单元复习,再次将本学期所授内容重新再理一遍,以求能熟练掌握。
2.分类复习,将基础知识、计算题、应用题等进行分类复习与测试,以求稳扎稳打。
3.综合复习,通过测试、分析讲解,进行期终模拟形式。
五、复习内容及重难点: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总复习
重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 难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
六、复习措施:
1.认真组织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进行回顾与整理。2.根据不同领域内容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复习形式。3.重视不同领域知识的融合,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5.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
一、结对子”活动,提高后进生的成绩,使后进生提高的同时,帮助后进生的学生也有所提高。6.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的培养。7.定期进行测试,提高学生的能力,做到讲练结合。8.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先审清题意,然后再做,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仔细、认真,做后要检查。
七、复习具体时间安排:
分单元复习基础知识·············
17、18周 分类复习与总复习·············
19、20周 期末检测··················21周
八、预见效果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
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S = a h 三角形的面积 = 底× 高÷2 S = a h ÷2 梯形的面积 =(上底+ 下底)×高÷2 S =(a + b)h÷ 2 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这个数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末尾添写“万”字。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这个数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末尾添写“亿”字。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1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各位满十要进一;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0再减。第五单元 找规律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长方形的长 + 宽 = 长方形周长的一半
当长方形的周长不变时,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大,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小;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
当长方形的面积不变时,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大,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越长;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小,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越短。第七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 把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就扩大了10倍、100倍、1000倍„„。
把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 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就缩小了10倍、100倍、1000倍„„。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第八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1、长度单位:
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10 10 10 1000
2、面积单位:
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ha)。
测量和计算大面积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
1平方千米(k)。1000000平方厘米(c)平方分米(d)平方米()公顷(ha)平方千米(k)100 100 10000 100
3、重量单位:克(g)千克(kg)吨(t)1000 1000
4、容积单位:毫升(ml)升(L)1000 第九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 小数乘法的计算算法:
1、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2、观察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共有几位,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相同的位数点上小数点。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按商不变的原理把除数转换成整数;
2、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3、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有余数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补零继续除。
一个不是零的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得到的数会比原来小。例如:25.6 0.3 5.6 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第十单元:统计
第1单元 :
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7、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小时
9、简单经过时间计算:(1)可以数钟面上经过的格计算
(2)用算式: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
第2、4单元 :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1、口算计算:一般先算整百加减整百数、整十加减整十数,一位数加减一位数,再把结果相加。(注意进位与退位)
2、估算:把加数看成接近它的整
十、整百的数,再进行口算。
3、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4、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退1当10)。
5、加法的验算:(1)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相加
(2)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1)用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2)用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
6、关系式:
加数 + 加数=和
验算:(1)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2)和 - 加数=加数 被减数 - 减数=差
验算:(1)被减数 -差 =减数
(2)差 + 减数=被减数
7、解决问题: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时(没有小括号),要从左往左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3单元
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公里)。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① 进率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 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 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量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7、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吨
1000克=1千克
第5单元
倍的认识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也是求这个数几倍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4、注意事项:“倍”不能作单位名称。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可能先用一位数去乘“0”前面的数算出积,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2、估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接近它的整
十、整百的数,再口算。
3、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4、笔算乘法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5、(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而问题中没有“大约”的,是求准确数。(用 =)
②告诉的条件中没有“大约”,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是求近似数,用估算。(用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的,一定是求近似数,用估算。(用 ≈)
数学编码
1、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和含义,了解本地方的邮政编码所代表的意思。
2、了解身份证编码的含意。
3、会根据所学的知识用数字编学籍号。
第7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1、由4条直的边和4个角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都相等。(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什么是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第8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分数大小的比较:①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①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② 1与分数相减: 先看减数的分母是几,把1改成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然后再减去减数。
第9单元
数学广角
(1)求总数中含有几个每份的量,如 求180里有几个30——》180÷30
(2)求从总数中能连续减去几次每份的量,如 求46连续减去几个2后为0——》46÷2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如 求160是40的几倍——》160÷40
(4)求将总数平均分成几份,如 求把24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240÷6
其中,(1)(2)(3)类似,都是求“包含”的关系。
2、除法中的数量关系(非常重要!):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3、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末尾都有0)的口算乘法:(如160÷20)把160和20末尾的0各去掉一个,
相当于算16÷2,记作160÷20=8。 理由见“商不变规律”
4、“除以”和“除”的不同: 读法、意思有不同,常作为考点
5、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最后根据竖式补充完横式,注意要写余数。
6、直接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比较被除数的前两位与除数的大小,除数大商就是一位数,除数小商就是两位数。
典型考题:□38÷53,要使商是一位数/两位数,□可以填几?
7、商的变化规律:
(1) 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乘以(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要除以(或乘以)相同
的数。
(2) 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乘以(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要乘以(或除以)相同的
数。
(3) 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这叫做“商不
变规律”(或商不变性质)。
简便记法:“被除数不变时,除数和商是反向变化的,其余都是同向变化的”
8、运用商不变规律简化竖式:
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时,可以运用商不变规律简化竖式,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划掉相同个数的0,按照划掉0后的竖式进行计算,得出的余数如果不是0,还要再添上0,原来各去掉几个就添上几个
9、估算的方法:
先将除数看成近似的整十数,再将被除数看成除数估成的整十数的倍数,以此估算出商。如右图
10、笔算除法验算的方法:
笔算除法的验算一定要用乘法,不可用除法
用除数与商相乘,再加上余数,看是否等于
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单价=总价÷数量 速度=路程÷时间 (注意速度单位!) 效率=工作量÷时间
其中速度单位是常考点,如:
叔叔开车从A地送货到B地,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用了5小时,回来时少用了2小时,回来..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解决方法:①求回来的平均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先算出两地路程,也就是去时的路程,同时也是回来时的路程 60×5=300(千米) 再算出回来时的时间 5-2=3(小时)
最后算出回来时的速度,注意速度单位 300÷3=100(千米/时)
(2)倍数问题的技巧
例题:4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00千克蜂蜜。小林家养了这样的蜜蜂12箱,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解法一: 可以先算出每一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蜂蜜(即求出1倍的量300÷4=75(千克) 再算12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蜂蜜 75×12=900(千克)
解法二: 也可以算12箱是4箱的几倍 12÷4=3 倍数作为单位不用写出来
再算出同样时间内蜜蜂能酿出的蜂蜜 300×3=900(千克)
(3)最优方案(用同样的钱买最多的商品) 课本88页第12题
解决方法: 先看哪种方案更优,尽量使用这种方案来买,最后如果有剩余再考虑其他方案
例题: 商场卖衬衫,一件29元,两件49元,老师有185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件?还剩几元?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难题总结】推荐阅读: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09-29
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知识点10-04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10-27
小学六年级数学题难题09-08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07-07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教案05-28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目10-19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期末复习教学计划06-20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11-17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和答案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