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精选8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 篇1

摘 要:实践教学是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环节,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地方本科院校为视角,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从而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5-0094-02

近年来,各高校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规格、培养方案等方面都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使得该专业教学计划日臻完善,课堂教学内容逐渐向科学化、合理化迈进,课程体系建设也初见成效。但是由于开设时间较短、发展速度快等原因,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明显较为薄弱,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已成为培养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一大困境。因此,根据实践教学规律,构建完善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迫在眉睫。

一、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制约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适应政府管理改革和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建立的需要而产生的。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我国非经济、非政治的社会公共事务是由事业单位来承担的,并以政府事业体制进行管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方面要求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对政府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另一方面,社会事务日趋繁杂,公众对社会公共服务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事业范围明显扩大,不仅包括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而且还包括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治安、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等等,公共事业开始从政府事业向社会公共事业转型,建立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公共事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1]。虽然事业单位改革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但由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机构繁杂等因素导致改革的步伐还是比较缓慢的。如果事业单位的改革长期滞后,既不利于我国公共事业自身的发展,影响整个改革与发展的大局,同时也制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因为高校教学培养人才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实践的发展需求对高校明确办学目标和方向、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以及专业实践教学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公共事业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纷繁复杂,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还难以明确界定等等,这都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缺乏一个成熟的外部环境。随着我国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未来对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必将越来越多,加快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就成为时代赋予普通高校的使命和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混乱

从专业本身的发展来看,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立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类主要是依据原有相关专业如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新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以综合性大学为主;另一类是基于原来的教育管理、卫生管理、体育管理等专业改建而成,主要是师范院类、财经类、医学类等专业高校为主。在公共事业管理发展过程中,不少高校努力尝试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但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各高校仅依据各校实际的师资力量及教学资源来开设相关课程,导致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纷杂混乱,很难形成全面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未能将公共事业管理基础核心课程、特色课程和选修课程进行合理配置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教学内容和目标偏离了公共事业管理的本质特点和学习规律,课程设置不能有效的培养和提高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与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公共服务精神、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专业设置初衷和培养目标是相悖的。另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历史较短直接导致实践教学水平不高。大部分教师都是因教学需要从原来的行政管理等方向转到本专业教学工作,而专职教师都较为年轻、职称较低,缺乏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实践,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均不足,这也是导致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实践难以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前期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通过聘请有关专家、公共部门人员作专题讲座等方式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等方式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这都将直接影响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效果。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专业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技能的学习与能力的提升培养,这也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途径。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课程体系安排不合理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实践教学的时间在教学计划中明显偏少,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等。据调查,目前高校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包括军训和劳动等时间在内,仅占总课时的较少比例,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美国高等学校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为3:1,英国为2:1[2]。另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实习基地的建立于选择方面,因为专业自身的特殊性需要选择合适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等机构。这就需要各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从政策上提供鼓励支持并提供人、财、物等大力支持,不断做好和实习基地的沟通和协调工作。此外,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过于单一,主要是以论文和调研报告为主,实践教学安排过于敷衍。相当部分的论文和调研报告也是谈理论多,联系实践较少,使学生对教学实践课程存在浮躁倾向,对实践教学采取盲从、应付态度,主动性、积极性较差。这都很难满足学生技能的学习与能力提升的培养目标。

总的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时间相对较短,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计划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中,如果不能在教学计划中没有科学合理安排实践课程体系,这将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实践课程建设

一是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所占的比重,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适当减少理论教学的课时以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的比重。二是优化实践教学内容。针对职业能力需求结构和知识水平层次的不同,依照循序渐进原则,规划课程及其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评估方法与标准,优化毕业论文选题的形式和操作规范。三是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实践教学环节和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要求,选择和创新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案例研究教学“管理游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方法的综合应用,完善团队式案例研究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打造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加强实践教学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应该具有公共事业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复合知识结构。可以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的人才聘请一批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领导和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担任本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的行业经验指导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去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操作规程和服务标准,为教师创造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的机会,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班,增强专业知识。

(三)增加实践教学的形式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应仅局限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应该针对专业的特点展开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实践教学形式,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由基础认识性实践、综合应用性实践和研究创新性实践构成[4]。基础认识性实践主要包括基础性实验、军事训练、认识实习、初步社会调查和一些科技文化活动等。这个层面上各种实践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塑造其基本素质。综合应用性实践主要包括专业综合实验、课程论文、岗位实习、综合性训练、大学生竞赛活动和社会服务等。这个层面上各种实践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实验技能、综合应用技能。研究创新性实践主要包括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参加教师科研、自主立项科研和创新活动、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等。这个层面上各种实践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及早接触学科前沿,了解管理发展趋势。

(四)加大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投入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社会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该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高校是组织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主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学校的高度关注和较大投入;同时,实践教学本身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相关部门只有在学校统一领导和协调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实践教学取得实效。通过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自觉学习动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也提高了学生在毕业就业的竞争力。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编号:XJK013CGD034。

参考文献:

[1]王敏,吴江,张焕英,曾光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5,(3): 67-69.[2]崔长勇.完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途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163-165.[3]陈志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科技与产业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201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 篇2

一、农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目标

培养目标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 是指明培养什么人才的问题, 一般都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通过对农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归纳分析, 大致有以下两方面的实践性目标。

1.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定位。

从现有的农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来看, 一般都提出要培养应用性和创新性人才, 如中国农业大学提出“符合工商企业管理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出“侧重创新实践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南京农业大学提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 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

各农业院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中, 都提出了培养适应各类工商企业、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的管理人才。对于实践能力培养要求上, 各农业院校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中国农业大学提出“能够胜任工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管理和企业内部人、财、物的综合管理”, 南京农业大学提出“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华南农业大学提出“培养能在各类工商企业以及大中型农业企业从事经营管理工作和国际经营活动的高级职业管理人才”等。

二、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构成体系

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 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思政[2012]1号) 指出, 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要求各高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 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 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 (学时) 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高职高专类专业不少于50%, 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少于半年。以实践教学活动的功能为标志, 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将其分为实训性实践教学、实验性实践教学、实习性实践教学、毕业论文 (设计) 性实践教学[1]。毕业论文 (设计) 性实践教学侧重培养或考察的是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或运用理论进行创业的能力。

三、完善农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

农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应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文件精神,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及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来进行全面思考。

1.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注重内涵建设。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注重拓宽专业面和知识面, 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2]。而创新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实践教学环节。从大多数农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置来看, 基本上都包含了教育部门所规定的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 (论文) 等实践教学环节。如中国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创业模拟训练、生产管理课程设计、项目投资分析课程设计, 以及其他实践与创新类训练, 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 (设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包括:军事训练、劳动、两课实践、社会实践、课程论文、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创业创新技能培养及毕业论文等环节。实际上,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 专业知识的教学既要体现理论性, 更要注重实践性。只有这样, 才能满足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快速适应社会的要求。因此, 可以尝试把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 (含基础课、主干课和选修课) 进行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教学体系改革, 即在课程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 划分为理论教学和课程实习两个教学内容。如管理学课程是50学时, 可以划分为理论教学40学时, 实践教学10学时。

2. 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效果。

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是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当前,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较为普遍的方法就是通过购买实习软件进行模拟训练或者复印几个案例供学生思考。当然, 这些实践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具有作用的, 但这种模拟训练只是一种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 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但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当前, 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各高校要把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的设计和应用。因此, 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在坚持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基础上, 尝试更贴近社会性的实践教学方法, 如可以结合老师在给企业进行项目咨询或做课题的机会, 让学生参与进去, 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 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3]。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育部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指出, 要求完善教师实践育人的规定和政策, 教师承担实践育人工作要计算工作量, 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并加大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教师实践育人水平。就目前来说, 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现象, 实践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在高等院校中是比较少的。因此, 可以通过请进来或送出去的方式培养师资, 即聘请一些企业人士到实践课堂中进行指导实践教学, 教师在场观摩;或者是把教师送到企业中去锻炼一段时间, 以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

4. 加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增强创新能力培养。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教高[2011]6号) 的建设内容中提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 遴选建设一批成效显著、受益面大、影响面宽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重在加强内涵建设、成果共享与示范引领。2012年教育部已经批准清华大学等51所高校实施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和建设90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而在农业院校中, 仅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3所农业院校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对于地方农业院校来说, 可能更多地利用区域性资源优势, 主动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会有关部门合作共建, 形成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同时, 也要依靠地方政府, 争取项目经费来资助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

摘要: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是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农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目标, 明确了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构成体系, 并提出了完善农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 包括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培养教师实践育人能力、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

关键词:农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宝义, 李斌, 吴瑾瑾.财经类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9) :75-77.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 篇3

摘要:因办学时间较短,实践教学已成为高职院校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最大短板,在充分认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可以构建以职业胜任力为基础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职业胜任力

【中国分类号】G718

我国高职院校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的时间教晚,专业名称也与本科院校有所不同,一般称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和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该专业的毕业生除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外,更要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具体包括协调沟通能力、文案处理能力、管理能力等;但就目前状况来说,该专业毕业生大多不具备这些能力,导致求职就业时遭遇“冷对待”。导致该状况的肇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实践教学体系尚未构建与完善已成为主因。本文以海南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为个案,探究高职院校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问题。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2006年开始招收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截止2013年7月,已有5届200余名学生毕业。从毕业生就业情况看,65%学生进入企业,20%的学生自主创业,10%的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进入政府组织和事业单位的学生仅为5%。这与专业培养目标不相符合,因此探究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专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未能真正厘清实践教学的地位。由于受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很多高校仍把实践教学置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尽管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课时安排时,也设置了实践课时,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往往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教学内容未能得到真正的落实,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实践教学活动也流于形式,仅是安排学生去周边行政组织、社区、企业或事业单位参观或从事文件及报刊收发等办公室管理杂务,不能真正了解行政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管理工作中的流程和内容。

2.专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教学任务繁重,影响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因我国缺乏培养公共事务管理专业高学位人才的机构,导致该专业师资队伍人数偏少,教学任务繁重,职称学历结构极不合理,“科班”出身的教师更少,转行的教师多,职称较低。目前开设该专业的高职院校大多依托于原工商管理专业、社会学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思政专业的师资,这些师资有一定的现代管理学和经济学基础,但缺乏教育、卫生、环保、文化管理、市政管理等专业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在琼台师专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中,专职教师仅有6人,其中行政管理专业1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人、工商管理专业1人、政治学专业1人,社会学专业2人,这6名教师承担了该专业绝大部分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因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受到很大影响。

3.缺乏实践教学设施和实习实训基地。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应该建立专业化的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内实践中,专业实训室作为重要的实践环节,可以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联系起来,对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很大,但受制于資金、场地以及师资等条件,许多高职院校没能配备公共事务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室,影响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相对缺乏,琼台师专公共事务管理专业自招生以来,也建立了部分校外实习基地,但这些实习基地以临时性的居多,不能为学生提供长期而又稳定的实习机会,大部分学生都是依托自身资源或社会关系寻找毕业实习或社会实践单位,部分学生甚至不参与毕业实习或社会实践,造成学生实习分散,教师监管难度大,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相对于公共事务管理专业而言,校内应该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形成。

二、构建以职业胜任力为基础的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胜任力包括职业、行为和战略综合三个维度。职业维度是指处理具体的、日常任务的技能。

1.做好职业胜任力为基础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准备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师资队伍建设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备,可以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提高专业现有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方面要多渠道提高专业现有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使教师有机会去国内外学习,可派遣教师定期在政府组织、社会政府组织及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专业也可与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及企业开展横向项目研究;另一方面,可以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知名高校的教师、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社会组织和企业的管理人员,作为专业的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既要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可以采取互惠互利双赢的方式与政府组织、社会组织以及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

2.设置基于职业胜任素质的实践教学体系

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范畴;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含实践教学形式、地点、课程内容和方法等;实践教学体系的形式应该包括案例分析、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课程实验、课程教学实习、专业实践、咨询服务、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的地点应涵盖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的重点应着眼于提高专业技能、解决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及企业的的实际问题;就公共事务管理专业而言,学生专业技能应包括办公室管理、文档处理、沟通与协调、政策执行等。

3.实施基于职业胜任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要遵循渐进式原则,不能急于求成。可采取理论—实践—理论的方式。实践教学可从第二学期开始,首先聘请校外专家或政府公务员给学生进行讲座,使学生了解政府组织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办公室管理、公务员招聘考核与管理、公共政策周期等知识;其次利用假期安排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调查主题不宜过于宽泛,应具体详细;再次,安排学生进行教育见习,可组织学生进入政府组织或行业单位,协助政府公务员或行业单位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最后,安排学生毕业实习,要求学生必须进入政府组织或行业单位,实习过程中要积累经验和素材,为就业打好基础。

4.反馈检验基于职业胜任力的实践教学效果

反馈检验工作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可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召开有政府公务员、行业企业专家参加的座谈会,对学生见习、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的效果进行点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可将实践教学与毕业设计求职就业挂钩,激发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铁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6

2.邓俊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

3.安轶超.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太愿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4.崔宁、李厚本.基于胜任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J].学理论,2010,24

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篇4

http://www.jy365.net 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李媛媛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文学博士

课程前言

大家好!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是文化体制改革。我们知道,我们现在的国家文化体制的架构基本上是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双轮驱动的模式,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我们在谈文化体制改革的时候往往更多关注到文化产业,因为它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但是事实上,就所覆盖的人群、所要解决的问题而言,公共文化服务要比文化产业更加地基本、更加地基础。

我们目前把当前文化发展的这个目标定位成大发展大繁荣。而发展繁荣的根基是在于国内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那么这个不可能单纯地靠市场化的方式来实现,所以向社会提供基本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政府文化工作的一个重点,未来也将会成为一项考核政府和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和公民文化权利这样一些问题已经成为热门的话题,这跟几个重要的历史因素是分不开的。

第一个历史性因素就是我们上节课讲到过的社会转型。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社会正在由一个非常态化的社会,转变成一个常态化的社会,那么随着公民社会或者用更加中性的词市民社会、民间社会的成长,是否具有丰富的发达的公共文化生活,就成为市民社会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这个也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执政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

第二个因素是这场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文化观念的变化。建国以来,我们对于文化观念的认识经历过几次比较重要的转变,从建国后到七十年代末,我们认为文化是政治,文化基本上被等同于意识形态,它需要牢牢地掌握在政府的手里。从70年代末开始基本上从80年代开始,认为文化是事业,那么文化就是要靠钱来养的,这个时期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就是由政府办文化,文化建设的主体基本上就是政府和政府的文化部门和文化部门直属的文化事业单位。从十六届五中全会开始,正式地提出文化也具有产品的属性,在这样理念的基础之上这几年正在推行的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地促成了文化体制的变化。目前我们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这样一个文化体制架构。

第三个历史因素是刚才也说到的恩格尔系数不断地降低,人民对于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旺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盛。我们知道在计划经济的时代,这个时候的文化产品主要是为了服务于意识形态的需要而生产的。所以文化产品由国家的文化部门、文化事业单位提供的,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当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越来越高涨、越来越多样化的时候,由单一的主体来提供文化产品的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文化需求。那么这样一些新的历史条件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十七届六中全会公告里面提出“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明确了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

事实上,中央一直是高度关注公共文化这样一个问题的。在2002年的时候,十六大就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且有了国家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这样的提法。国务院也是先后下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出了重要部署。党的十七大,把“覆盖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2007年的6月16日,中央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问题。可以说这个时候公共文化服务的问题被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2007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就如何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10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今年的“七一讲话”里面也是提到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已经成为政治高层的一项共识。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定义

那么到底什么是公共文化服务?它的意义又在哪里?首先我们来讲第一点,公共文化服务的定义和基本的特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定义,那么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公共文化服务,比如说我们看电视、听广播、看报、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看公益演出,这些都是属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范畴。那么它的定义是什么呢?它是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文化权利、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这样的定义给了我们几个信息。

第一个信息就是政府是第一责任人,公共文化服务的特点是公益性,它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说市场基本上不能够提供这样的产品,必须由政府来主导。政府跟企业不一样,它不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所以它的角色是代表着公共利益的。

第二个信息是它的核心目标是保护好、维护好公民的文化权利。这也就回答了为什么人的文化,也就是说到底谁是文化服务的主体。文化建设的根是在人民群众,凡是依法享有文化权利的公民,都有权利接受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是要惠及到每一个人的,同时还要求我们投入和普通人的实际文化消费需求一定要相结合起来,如果我们只是单向式的灌输,而不去进双向服务,这样一种文化服务一定是不到位的。

第三个信息就是公共文化权利的问题。什么是公民的文化权利?它主要包括几个方面,有公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有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还有公民自己的文化成果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这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特点

好,第二个小点我们来了解一下公共文化服务的特点。首先既然是公共文化服务,它一定是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属于公共资源,是全社会所共享的。

第二点是它的公益性,那么它是免费的,需要说明的是公共文化服务它的本身是基础性的,所以它主要是为了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比如免费的图书馆、免费的文化馆、文化活动中心等等。对于一些提升公民文化品位、道德素质的文艺演出或者是文化产品,我们可以通过补贴票价的方式,或者是发放文化消费券的方式来降低它的准入门坎,这是一种准公益性的方式。那么在这个范围之外如果还想去享受到更多的私人性的、个性化的这样的文化服务那么就只能够进入市场来购买。这么一个不在公共文化服务范围之内。

第三个特点是它的公平性。无论你的政治地位如何、经济水平如何、文化程度的高低,都能够平等地享受到公共文化产品的资源和文化的设施。

第四个特点是它的便利性。它一定是很容易能够获得的,距离很近的,随时可以得到的。目前在很多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已经进入了小区。比如在深圳,只要凭借一张身份证就可以自助的办理图书馆的借书卡,而深圳的各个区的图书馆之间已经达到了通借通还总分管制这样的平台。比如出家门几分钟,就可以在自动的借书机上去进行借书、还书,甚至你想要还的书你可以提前预约,书一到就给你发短信,你可以在离家最近的公共借书机上去取到这本书,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这就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

第五个特点就是它的多样性。它需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它要提供多层次、多样性的这样一些文化产品。理论上讲,任何公民都平等地拥有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但是并不是说它就是绝对平等的,我们国家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发展程度,包括经济的发展程度都是不平衡的,所以公共文化的发展也存在着地区的差异。比如说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比较偏远的地区,目前我们主要的工作目标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而在一些文化和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已经在向着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多样化、差异性的方面努力。随着公共文化服务的进一步的发展,产品的质量、服务都需要不断地去进行升级。

(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历史意义

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公共文化服务的意义,它的意义在哪里?首先我们是把它放在整个文化体制改革这样一个大的视野里面来看,它有利于政府职能的重新界定。我们在文化体制改革当中提到了三个转变。就是从政府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从管直属单位向管全社会的文化转变。

那么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这个是第一个转变。事实上也就是从一个无限政府或者说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建国以后到体制改革之前,我国基本上是采取全能政府的模式,它的好处是资源可以高度集中,可以统一调配。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国民经济比较贫乏、濒临崩溃的情况之下,采用这样一种模式可以达到最高的效率,所以在一定时间之内它曾经起到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结构快速调整,市民社会迅速成长的社会环境之下,这种无限政府已经不再能够适用了。

随着现代公民社会的成长,对于政府处理社会事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解决的事情越来越多,负担也越来越重,社会管理的成本越来越大,如果说事无巨细,都去一一过问的话,不但会增加政府执政的成本,而且也会管不过来、管不好,造成行政失灵,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政府转变自身的角色,从管制型向服务型的政府转变,这也是当前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我们知道公共文化服务是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所以本身财政的拨款对于文化的拨款并不是很多,所以我们尽量地花最少的钱去做最多的事,去降低我们的成本,提高我们的效率。

第二个转变是从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以前是以行政干预为主,现在我们主要是用法律、用制度去调节为主。我们都知道经济学上有一个经济人假设,就是说人的本性是追求利益的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最大化,受到利益的驱动,这样市场必定是带有一定盲目性的,具体到我们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它是在一个市场失灵的状况之下,要靠政府去提供对于这个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和政策的支持。

第三个转变是从管直属单位向管全社会去转变。文化体制改革划定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范围有,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等这些都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

除外之外,还有党报、党刊、具有国家演出水平的文艺院团,这些都是实行事业单位这样一种体制。所以政府职能的转变事实上就是从把这样一些直属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为主转变成把整个社会的文化需求都纳入到自己服务的视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

那么政府什么样的方式来介入公共文化服务呢?政府可以直接地去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比如说公共的图书馆、全额拨款的文化馆、群众艺术馆,还包括一些大型的公共文化设施等等,这些都是通过政府的直接介入,那么政府还可以通过采购、委托、补贴等等方式来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服务。这是第一个意义。

第二个意义是可以提高认同度和幸福指数。使老百姓能够在参加文化创造、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成果的活动当中能够他的利益诉求能够得到表达,让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每一个人的习惯,它有助于公共文化空间的建立,在社会生活的民主化过程当中,它会发挥着比较积极的作用,它让每一个人都有表达和满足自身文化需求的一个管道,所以在个人的生活和社群的生活、公共的生活之间,能够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这是第二个意义。

第三个意义是,它可以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维护文化安全。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如果说我们不改变原来封闭的文化生产体制,我们就一定提供不了满足老百姓的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如果说我们的产品不能够让老百姓喜闻乐见,让大家欢迎的话,那么别人就会抢占我们的思想阵地,所以说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也是一种积极的捍卫国家文化安全的方式。

二、怎样推动公共文化服务

(一)加大投入

第二个大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样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有几条具体的路径。

首先毫无疑问是要加大投入。因为近几年来,国家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基本上在0.45%左右这样一个区间之内。那么这跟文化的重要作用相比,是远远不够的,跟一些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对于文化的投入相比也还有不小差距。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就已经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提出过,要“切实解决目前宣传文化事业投入总量偏少、比例偏低的问题。”目前我们比较保守估计,是我们对于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至少要达到1%,才能够基本地保证文化事业的高效运转。

(二)理顺关系

第二条路径就是我们要理顺关系。要摆正政府和企业、政府和市场、和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既做到公共资源的合理调配,同时也有利于激发企业的活力。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它的重要成果是让政府成为有限政府,它的主要职责是靠监管、靠法律法规的制定,落实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原本由政府和直属事业单位提供文化产品,现在有一部分功能需要让渡出来。那么让渡出来要给谁?那就必须要讲效率、讲公平,这就要求它一定要走两条路,一条是市场化的路、一条是社会化的路。

首先市场化,我们知道,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完善的、比较成熟的市场体系。事实上,在公共文化服务建构方面,我们同样需要一个健康的、有序的、规范的市场体系,它需要引入竞争机制,比如说有很多大型的公益文化活动的招标项目,就需要引入这样一种市场的竞争。

社会化就是通过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在政府和市场可以做、能够做的事情之间有一个中间的地带,要把这样一部分做起来,就一定需要发动社会力量。一方面,社会力量可以提供更加多样性的、更加个性化的专业性的服务文化和产品。另外一方面,通过参与文化建设,可以调动积极性,可以提升认同度,所以在这两个方面,事实上都有利于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

那么关于社会化,我们有几点需要去说明:第一点就是社会力量本身很难自发地进入公共文化服务这样领域的,所以需要政府去对它加以引导,我们可以通过税收优惠、优待政策,还有荣誉鼓励等等方式。比如可以提供冠名权,就是由政府来主办的公益性的活动,比如说大型的演出,社会企业或者是社会组织机构、个人赞助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冠名的方式,对赞助者进行鼓励;也可以通过补贴票价的方式,对一些艺术水准高的文化产品,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还有就是税收减免的方式对捐赠人、捐赠单位可以进行免税、奖励的方式。用这种政策的引导,可以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

第二个方面就是我国的民间文化机构,目前其实是刚刚萌芽、刚刚处于起步的阶段,比如说一些非政府组织NGO或者是非营利性组织NPO,对于这样一些组织他们作为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个部门,可以在政府无暇顾及和市场因为不能盈利而不愿意顾及这样的一个领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域去发挥它的巨大作用。他们有这样一种热情,但是他们获批的门坎是比较高的,并且还实行双重管理机制的模式,就是它有两个“婆婆”,一个是登记管理机关,一个是所属的业务主管单位,这两个单位同时对它进行监管。

第三个是资源的分配,包括物质资源,包括无形的权利资源的分配,都要讲效率,讲公平,既然是进入了这样一个市场化的这样一个体制里面,所以公正是很重要的,首先我们要防止它向原本的直属事业单位去进行过多地倾斜,因为这会影响到社会力量来共同办文化的这样一种积极性。

我来举一个例子,就是这个社会力量怎么样来参加文化建设的?上海有一个剧团叫十二邻,这个剧团发起人叫王俊晓为什么要给这个剧团起这样的名字呢?就是这位发起人王军翔当时在一个居民楼上住的时候,这个居民楼一层有12个住户,大家互相之间都漠不关心,互相之间都不认识。有一天王军翔想去借水瓶,敲遍了左邻右舍的门,没有一家开门的,没有一家响应的,所以这让王军翔别得不适应,所以他下定决心要成立一个跟人沟通的社团,十二邻的名称也就由此而来。这个剧团所有的成员都是志愿者,他们主要的关注对象就是小区当中的老年群体,特别是一些空巢老人,他们用他们的这个方法,让这些人来讲故事,他们的口号就是“每个人的故事都是有价值的,每个人的故事都是需要被聆听的”。

比如说,其中有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一位老人,他自己在一场战役当中整个班都阵亡了,只有他一个人还活着,这段记忆在这位老人内心留下了非常大的伤痛,所以他一直都不愿意提及。那么直到有一天,这个剧团把这个老人所讲述的故事栩栩如生地演出来,把这个场景再现出来,当时这个老人紧闭双眼,泪流满面。从此之后,这个老人内心的心结、阴影就被解开了,就被消散了,从此之后,他敢回忆了,他克服了他的心理障碍。这个剧团还演老年人身边发生的事情,比如说这些骗子怎么样对老人行骗,一个是把他们身边的事情展现出来,另外也可以防止更多的老人去上当受骗,所以通过排戏演出和排戏演出过程当中的互动,这个剧团让小区居民有了一种参与感,让他们的要求有了一个正常的表达管道,让他们相互之间能够了解,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能够让社区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所以它通过自助和互助的形式形成了一个小区共同体,对于这样一种对社会和谐发展有利的非营利性组织,我们还是要应该多鼓励它。

(三)激发活力

第三个方面就是需要激发活力。我们曾经对同一个城市的两个区的文化馆进行过调研,这两个文化馆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一个文化馆就是朝阳区文化馆,这个文化馆是文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化体制改革第一批试点单位,它的示范效应也是比较大的,这个文化馆长期的坚持差额拨款的方式,它的用的是项目制,就是养事不养人,这个文化馆的特点是它不把文艺群体、喜欢文艺的爱好者当成是它的唯一服务对象,它把整个的社会人群、社会问题全部纳入到服务的视野当中来。

比如说这个文化馆有一个红半天大鼓队,是由100名下岗女工组成的,她们每周在固定的时候对她们进行训练,训练的项目不仅仅只是打鼓,还包括形体训练、音乐、舞蹈等等。每个人都觉得通过这样一些专业的训练自己的生活变得不一样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情、对于生活的看法都不一样了。这个大鼓队现在名气很大,经常被各个单位、各个区请出演出,他们在全国范围内也经常地去巡演,包括还甚至经常出国。

那么这个文化馆还有一个仓库,这个仓库里面有一个展示区,就是把你们家不要的东西全部都可以捐赠过来,比如说老式的留声机、电风扇等等,对于参观者来说,这样一个展示的区域能够让他们勾起他们对于自己生活的某一个时段的记忆。这个展品都曾经在首都博物馆当时展出过。当这些捐赠者被邀请到首都博物馆去参观的时候,他们也会感到很自豪,觉得我自己家不用的东西我在博物馆里面看到了。结果整个区的文化活力都被激发起来了,每个人都觉得我不是一个旁观者,我有参与文化的权利,也有这个能力,我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去对文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那么本着这样理念朝向区文化馆做了很多知名的项目。比如社区一家亲、文化大院、老大妈论坛等等,都是创了全国的品牌,这就是一个文化馆成功转型的例子。

还有一个文化馆,这个文化馆是典型的、传统的文化馆,它实行的是全额拨款,这个文化馆主要是靠财政支出、财政拨款来养一批文艺的专业人士,然后经常到小区里面去演出,它的开放时间比较短,每天下午5点钟就准时地关门,服务的人群也是比较少的。文化馆日常的开销主要是来源于一些学习班,教教群众跳跳舞,唱唱歌,学学乐器等等。那么这个文化馆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地简陋,比较的破旧,经费不足、活力也不够。在职人员收入不高,所以经常也是留不住人,在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时候,这样一种文化馆它的效果可以说还是打了不少折扣的。

这样一种对比,实际上反映出我们原本由政府办文化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了,按照传统的方式运作,文化馆的处境会越来越尴尬、越来越被动。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要从自上而下的供给,原本就是由国家财政来养文艺团体,然后由这些文艺团体来提供文化产品,就这样一种供给的方式已经是过时了,我们现在要转变的是用一种自下而上的建构的方式,就是通过跟老百姓之间进行沟通,激发民间的文化创造的活力,而且上和下之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间也一定是互动的。

还有一个思考就是,这样的一些全额拨款的文化馆,把有限的财政拨款大部分用于人员的支出和开销上,哪里还有多余的钱去搞事业、去搞项目,所以必须要去转变机制,从养机构变成养项目,原本这样一个养机构、养单位、养人这样一种方式,它会造成机制的僵化、运行的缓慢,效率也会很低下,那么这是第三条路径。

(四)健全评估机制

第四条路径是健全评估机制。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我们称它为“4E”就是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这四个词的英文首字母都是以“E”开头,所以我们叫做“4E”,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到底应该怎么样去衡量它?比如说一个人出家门多久可以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比如说图书馆的藏书量有多少,每个人每年能够看几场演出,政府的文化事业经费占国家财政的比重有多大等等。这样一些东西都是有形的,可以用数字的这个统计来衡量出来,但是还有一些无形的效果。

比如说社会的参与程度和满意程度。提供的文化服务跟一个区、一个城市的居民生活的相关度有过大。比如说深圳,它在公共文化服务的方面取得的成效是很大的,做得是比较成功,而且他们所举办的文化活动年复一年地去举办,比如说把每年的11月定为读书月已经进行了11个年头了,今年马上是第12年的读书月活动。那么这样一些活动既有延续性,而且它还在不断地提高质量,事实上它的收效也是非常明显的。在2010年的时候,深圳由市民来评选最有影响的十大观念,其中有两个观念都是跟这个文化有关,一个是让城市因为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还有一个就是实现公民的权利。那么这是社会参与程度和满意程度。

还有一个衡量的标准是能不能提供优质的、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我们不能够拍脑袋决定老百姓到底需要什么东西,这样生产出来的东西一定是不受欢迎的。所以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一定是要有一个多渠道的、多样化的方式。公民的文化认同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因此我们一定不要忽略掉这样重要的意义。

第三个衡量的标准是公民的文化素质有没有得到提高。我们知道文化的功用主要是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就是用《易经》上的话说是以文化人。反过来说,只有当全民都能够提高自己的修为,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质,中国的发展才能够达到可持续,所以从最根本意义上来说,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和政治的发展,都不能够成为最终的目的,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去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尽力地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所以我们看到,公共文化服务说起来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好象是一个非常基础性的东西,但真正能够把它做好,是很不容易的。它的所谓的完善、完备都是一个需要长期的去努力的事情。

(五)制定合理的文化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

第五个途径是要制定合理的文化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目前我们国家的文化法制建设是比较落后的,文化方面的法律只有三部:1982年颁布的《文物保护法》,1990年的《著作权法》和今年上半年刚刚颁布6月开始执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那么现有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一些条例和部门的规章,因为它的法律效力比较低,这跟我们国家当前的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是不相适应的。我们国家在文化立法方面的工作不像经济法那样完备,因为文化它会牵扯到很多具体性的问题比较复杂。

在这个方面我们跟国外的一些做法也有相当大的差异。比如韩国在1998年提出文化立国之前就已经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用法律来引导和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做法基本上我们立法是一种经验性的总结。比如说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图书馆法,图书馆作为一个事物也出现了很多年了,但是相应的法律并没有跟上,目前只有一些城市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比如说《湖北省公共图书馆条例》、《北京市图书馆条例》等等。当然这也是一些非常有效的尝试,可以为我们将来的图书馆法的颁布、立法进行一些有利的探索,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在文化领域常常会遇到无法可依,被很动这样的情况,遇到问题的时候,只能靠政府的临时发文来进行行政性的干预。目前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我们只有国务院颁布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正在制定的的图书馆法,所以这个投资、像招标、税收这样一些问题都没有法律的保障。

针对这个情况中宣部提出了《关于制定我国文化立法十年规划(2004-2013年)的建议》,提出《关于制定我国文化立法十年规划(2004-2013年)的建议》:建立上起宪法、基本法中所包含的法律法规,下到部门规章等一系列科学合理、层次分明、配套完备的,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为主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法规体系。

所以我们说,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根基,那么只有土壤丰沃了,才能够开出繁花,只有全社会的人都积极地参与到我们的文化建设当中来,只有全社会公民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提高了,我们才能够迎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篇5

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一、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一)当前农民最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

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事实上,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确实存在着大量不和谐的因素,其中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尤其是城乡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现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在这之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设》中,明确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

其实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主要是因为我国一直以来的发展战略造成的。所以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实际差距的重要因素, 是新阶段农村反贫困的关键所在, 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路径依赖。长期以来, 在农村主要靠农民积累的公益金来解决某些公共服务事项, 这与城市形成极为明显的差距。由于农村公共服务制度的缺失, 农民在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公共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事实上, 公共服务因素在我国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中的比例已高达30%~40%。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70%, 但是国家80%的公共卫生资源投放在城市;义务教育人口的 60%在农村, 却只有不到 25%的资源用在农村。从短期来看, 这使得农民“因病返贫”, 因教育落后返贫的问题比较普遍。从长期看,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匮乏制约了农民素质的提高, 不仅会影响农民未来收入的提高, 还会形成许多经济社会问题。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和服务供给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局面有着其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和体制背景, 财政与金融资金难及农村地区是一个原因, 但农村综合改革滞后则是造成现状的主要体制性原因。进入新阶段, 随着农村潜在公共需求的逐步释放, 农村居民日益成为公共需求的主体。适应这个变化, 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 已成为新阶段农村综合改革的重大任务。所以新阶段农村综合改革应当抓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矛盾, 变革农村的上层建筑, 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曾经设计了一份由四十二个问题构成的调查问卷,寄发给全国各地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政策研究机构,以期广泛收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成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 份,回收问卷216 份,有效问卷214 份。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当前农民最关心、最急需、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基本公共服务,见下表。

当前农民最需要哪些基本公共服务

选 项 频数 所占比例(%)基本医疗卫生 211 98.6 义务教育 199 93.0

/ 11

河北经贸大学

选 项 频数 所占比例(%)公共基础设施 194 90.7 最低生活保障 168 78.5 农技支持 135 63.1 就业服务 117 54.7 生态环境 101 47.2 社会治安 99 46.3 金融支持 97 45.3 文化事业 75 35.0 法律救助 73 34.1 信息支持 63 29.4 市场监管与服务 27 12.6 突发事件与公共危机的处理 24 11.2 其他 6 2.8

此问卷调查显示,当前农民最关心、最急需、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基本公共服务依次为基本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公共基础设施、最低生活保障、农技支持、就业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治安、金融支持。由此可见,在“三农”专家看来,民生类与生产类公共服务是当前农民最关心、最急需、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基本公共服务。

学界和政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都认为,城乡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所以,最近几年,各级政府开始重视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状况的改善,以及最近几年不断出台的多予少取惠农支农政策,在缩小城乡差距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其答案既是学界关注的问题,也是政策决策的迫切需要。对于这个问题,62.6%的专家认为,各级政府开始重视基本公共服务,落实多予少取惠农支农政策,只是减缓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但差距扩大的趋势仍在继续;34.6%的专家认为作用不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没有什么改变;只有2.8%的专家认为作用很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所以笔者认为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仍然是非常必要的。

(二)农民最需要的这些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危害

公共服务在城乡方面的不均等,对我们社会的统一稳定有着很大的影响,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说,都是有着明显的负面效应的。下面分别对应上面的现状来分析一下公共服务的城乡差异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1.医疗差异会造成资源浪费和人民心理上的不公平感

由于医疗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千夫所指,在医疗方面的不均等状况并不为人们所重视。财政过多的将资金投入到城市里的大医院,不重视乡镇卫生院,使得卫生院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人们对卫生院的期望也不是太高,这就导致了大医院的资源紧张和小卫生院资源闲置共存的情况。这也就导致上面所提到的40%-60%的农民因看不起病而因病致贫、返贫。这种情况会使人们在潜意识里形成对社会公平的质疑,减少人们对社会的信任,这对于长久的社会稳定会产生不

/ 11

河北经贸大学

利的影响。

2.义务教育差异导致城乡人民发展机会不平等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在义务教育公平化、均等化方面已有了不少进步,但正是如前文所述,差异的消除和形成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我们现在没有改变现状的政策作为支撑,那在义务教育方面的不均等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影响将产生比就业服务不均等更严重的后果。我们现在已经不再追求平均主义,不再要求结果平等,但我们应该提供的是机会的均等,义务教育正是在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这种状况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较好的改善,那在市民和农民之间,将会产生一个人为的阶级鸿沟,这将使我们的农村弱势群体没有机会改变他们下一代的命运。

3.基础设施差异影响城乡间平等的发展机会

基础设施方面的差异主要是发展的环境条件问题,尤其是现在经济的发展要求有资金的支持,而资金在我国软环境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大多会流向基础设施好的地方。对于我国广大的乡村地区,没有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生活环境,我国农村的发展就会跟城市的差距变大,跟随着的便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4.社保差异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的总体状况就是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虽然在近几年内,我们的社会保障有着巨大的发展,但是目前的这种社会保障局面,对于我国几亿农民来说,他们心中还是没有安全感,绝大部分的农民处于各种风险的包围之中。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情况下,这可能不会对社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对于农民来说,他们就是在凭着运气生活,灾害或者严重的疾病对于他们来说都将是致命性的,这种情况对于农民和我们的社会来说都将是高风险的。还有就是对于在外工作的农民兄弟来说,他们在城里干着最有风险的工作,却难以享受到跟他们在同一个城市的市民们的待遇,享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对于城市的稳定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都是不利的。

5.就业服务差异导致城乡生活机会不平等

就业服务方面的差异在于政策制定者有一个预先的假设前提:在农村的就是要种庄稼的,在城市里的就是要做工人的。这种就业服务方面的差异不利于社会的整合,会产生明显的地区“马太效应”,有着较高水平的城市里的市民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在农民的农民则由于条件不好而使发展前景越来越渺茫,这使得农民和市民之间在生活上存在着不平等的机会。现代社会国家的发展需要社会全体公民的整体和谐发展,这样的就业服务政策对我们国家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会产生阻滞的作用。

二、农民最关心的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城乡差异的现状

/ 11

河北经贸大学

(一)基本医疗卫生上存在的城乡差异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2005年大众媒体报道的一个焦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失败使我国医疗卫生为全国人民所诟病,但在这种整体糟糕的情形之后仍存在着城乡差异。“据卫生部调查统计,医疗卫生资源约有80%集中在城市,其中2/3又集中在大医院,用于农村卫生经费的比例,从1991年的20%降到2000年的10%,其中专项的农村卫生经费只有1.3%,农民人均卫生事业费只有12元,仅为城市人均值的28%。乡镇卫生院只有1/3正常运转。2004年每千人口医生数,农村只有0.85人,仅为城市2.32人的1/3。农村中还有10%的村没有医疗点,新的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和医疗费水平均很低。在2004年底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副部长说,近年来中央财政支出中卫生支出仅占1.6%-1.7%,其中有70%的医疗费用于占30%的城镇人口。在农村约有40%-60%的人因看不起病而因病致贫、返贫,中西部地区因病无钱医疗而死亡的比例高达60%-80%。”

(二)义务教育上存在的城乡差异

长期以来,国家在教育经费投向上的城镇偏好造成了农村教育供给不足和质量低下的状况,这就又分别造成了农村子女上学难和教育收益率低,降低了农民对教育的需求状况。由于城乡的教育管理体制、经费来源不同,致使教育方面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城镇都要优于农村。近年来,由于“三农”问题的严重,农村教育问题也日益引起国家的重视,但目前确实还存在着严重的教育方面的城乡差异。首先来看2001年全国义务教育经费城乡(城镇/农村)差别(倍数)统计,表现出来城乡投资的差距。

2001年全国义务教育经费城乡(城镇/农村)差别(倍数)统计表

教育总经费预算内经费教育总经费预算内经费

全 国1.86 1.93 1.71 1.68 河 南1.80 1.72 1.66 1.48 北 京1.54 1.62 1.14 1.21 湖 南1.45 1.60 1.47 1.44 上 海1.63 1.36 1.26 1.07 广 西1.67 1.52 1.54 1.24 广 东1.89 1.53 2.20 1.67 重 庆1.57 1.70 1.35 1.31 江 苏1.63 1.68 1.47 1.56 贵 州1.83 2.12 1.70 1.69 浙 江1.30 1.26 1.22 1.24 云 南1.44 1.49 1.16 1.29 山 东1.86 1.85 1.85 1.57 西 藏1.62 1.76 1.56 1.70 山 西1.19 1.49 1.13 1.17 宁 夏1.40 1.26 1.20 1.10 吉 林1.36 1.53 1.21 1.34 新 疆1.50 1.81 1.30 1.42

由上表可以看出来,城镇学校投资多,农村学校投资少,全国城镇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是农村小学的186倍,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是1.68倍。由于教育投资的差别,就会导致城乡教育的办学条件的差距。拿几个直辖市和全国水平以及临近北京和天津的相比,可以从中看出城乡教育办学条件的差异。这就不仅是地区差异,也是城乡差异。“河北生均固定资产,小学只是北京的35.9%,天津的70.1%,初中只是北京的25.7%,天津的42.4%。河北的初中教师合格率、小学初中的生师比与北京、天津也有很大差距。”城乡教育方面差异的另一方面表现是农民工子女的 4 / 11

河北经贸大学

教育问题,这方面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可以从中央的有关文件中看出来。200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城市要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00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中央编办、公安部、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央发文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干预说明了这方面的问题的严重性。

(三)公共基础设施上存在的城乡差异

就公共服务的城乡差异中的诸方面来看,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差异可以说是感观上最显著的了,城市中完善的供水供电供热设施,宽阔平整的道路,方便的交通条件,美丽的公园和设施完善的娱乐场所、公共图书馆、艺术表演场所,如此等等,都是乡村中不可奢望的。当然,城市同乡村的不同特征,我们不可能看到两者在上述服务上的完全平等,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农村部分地区最基本的农田水利建设落后。在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方面,也显示出了巨大的差距:2001年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城市市政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全年完成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2352亿元,比上年增长24.4%,而同年,有89299.27万农业人口的18090个建制镇建设总额才3119.70亿元,而其中占12.32%的公共建筑建设投资387.74亿元,加上13.25%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413.26亿元总共才798.0亿元,这与人口仅占少数部分的地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形成强烈的对比。据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贵分析,我国多年来一直实行的是向城市倾斜的财政政策,近年来财政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更是如此,这种政策对公共服务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但是在基础设施方面更明显。

(四)社会保障上存在的城乡差异

我们所说“社会保障”,一般都隐含着“城镇社会保障”的意思,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等几个方面;对于农村来说,有独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差异也主要从这几方面来进行比较。据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当前,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已大致建成,进入完善发展阶段,截至2004年全国城市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635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10584万人,医疗保险人数达12404万人,各大中小城市的最低保障制度、救济制度及各项优抚工作也都已建立完善和顺利开展。而与此相比,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仅包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合作医疗和农会合作医疗,并且参保水平相当低,“到2002年底,全国有31个省(区、市)1955县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村社会保险工作,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5461.78万人。2002年,按照每人年均627元的贫困线标准,我国共有贫困人口2820万人,当年,我国农村传统的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总数2288.7万人,占农村贫困人口的81%„„农村的救济仍是以传统的救济方式为主。2002年接受社会救济的2288.6万人中,传统救济1880.8万人,占82.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占救济人数的比例仍然很小,只有407.8万人,占17.8%。”“调查资料显示,全国农村居民中得到某种程度的医疗保障的人口占12.68%,其中享受部分公费医疗的人群只占1.16%,更多的是农民或集体承担缴费责任的商业性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而87%的农民是完全自费医疗。”

/ 11

河北经贸大学

(五)就业服务上存在的城乡差异

按照我们中国官方的标准,“就业”和前面所谈的“社会保障”一样,本身就包含着城乡差异的。在2000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中,作为分子的失业人员的条件之一是“有非农业”户口,作为分母之一的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是扣除使用的农村劳动力的。因此,国家“积极开展的‘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再就业援助活动”就成为仅对准城镇居民服务的政策。而由于农民身份的限制,他们要进入城镇国有、集体事业单位获得固定工作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农民进城只能在三资、私营企业的生产线上进行一般的生产作业,带着“农民工”这种奇怪尴尬的称谓,并经常遭遇欠薪事件。“截止2004年11月26日,全国共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318亿元,其中2003年当年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已清理162亿元,全国2003年底以前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171亿元,已累计偿付156亿元。”另外,农村“就业”服务还存在着缺乏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就业服务机构没有全面向乡镇和村庄延伸,大多数贫困地区没有规范的就业服务机构,没有经费保障,没有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没有专门的职业培训机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措施不完善,对职业培训机构投入不足,培训实用性不强,培训后就业率仍旧没有大的长进等。而与此相比,城市的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体制则优越、完善得多。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

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在城乡中尤为明显, 这并不是一个暂时性的问题, 而是经过几十年形成的刚性的问题, 在这里既有政策和制度的原因, 也有社会结构的问题。但是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因素是促使现金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一)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几乎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所普遍存在的现象, 即在国民经济中, 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并存。表现在产业结构的发展中, 农业还处在较落后的情况下, 超前进行工业化, 优先建设现代化部门。从我国情况看来, 虽然工业结构高度已经达到本世纪 7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是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大体与西方国家本世纪 20 年代的水平相近,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低, 而且, 与发达国家经济成长与社会发展相异的是,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中的“二元”的社会特征更为明显。由于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呈现较为明显的异质性, 从而形成两个不同质的利益群体。

(二)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是一种根基于农村自然经济和家族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 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屏蔽”制度, 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屏蔽在分享城市的社会资源之外。这种户籍制度, 一是限制农村农业户口转为城镇非农业户口, 限制农民流入城市。其出发点是实行向城市工业化发展倾斜的政策, 完成工业发展的原始积累;二是对城镇非农业户口的人, 提供包括就业、粮油供应, 提供住房

/ 11

河北经贸大学

和医疗、养老保险等待遇, 而农民就没有这些。形成了依附在两种户口上的权利差异, 造成了城乡居民户口的不同、权利不同的二元社会。由于户籍制度的屏障作用, 使得流入城市的农民工在职业、经济、婚姻、政治参与和教育方面受到层层限制要, 仍然居于城市社会分层的最低层。

四、满足农民享受其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的建议

(一)科学界定各种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公共服务是从提供公共物品提出的, 公共物品的概念是英国经济学家休谟在 1773 年提出的, 后由萨谬尔森 1954 年在他的《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中归纳出公共物品在消费中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本质特征。1965 年布坎南在《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中又提出了只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公用资源型和只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的俱乐部型两类准公共物品的概念。为了叙述方便, 不加区别, 我们可以把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统称为公共产品。我国学者、国家行政学院马庆钰教授 2004 年在《关于“公共服务”的边界》一文中进一步提出了具有生产弱竞争性和消费弱选择性的私人产品属于公共服务规制和监管的物品。这些研究为我们研究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和界定各种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责任奠定了理论基础。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区域范围内的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或者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或服务。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主要由: 各级政府、非政府组织或个人供给。

1.纯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农村纯公共产品除国防、外交、社会治安与消防、法律与秩序、人权与产权、道德与民风育化、赌博与吸毒管教、宏观经济管理、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包括艾滋病防治)、垃圾无害化处理(包括废品回收)、环境保护这些传统意义上公共物品外;还应包括大型水利工程、基层政府的管理、农业科学研究与推广、义务教育、灾害防治与救助(包括难民安置)、社会救济(包括收容所)、计划生育等。这些纯公共产品必须由中央政府来供给。

2.科学理清两类准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1)只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公共资源型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像农村俱乐部(健身房)、图书馆、文化娱乐设施、渡口码头、小型水库与公用池塘、公共牧场等。为了避免拥挤和过度消耗, 在发达地区农村可以实行保本收费管理, 但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则应采取地方政府投资建设村委会保本管理的模式。

(2)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的俱乐部型的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像中小水利工程、农村道路交通、农村公用电力设施、供排水服务、农民培训、职业介绍机构、合作医疗、水电供应、社会保险、科技推广、托儿所、农村养老院等。在发达地区农村可以实施村民共同分担的办法, 但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则应采取地方政府投资为主和农民共同出资为辅, 共同保本管理的模式。

3.关于生产弱竞争性与消费弱选择性私人物品的供给问题。这部分公共产品包括: 民航、邮政、电信、铁路运输系统、公路交通系统、集中供电、集中供热、生活燃料沼气改进、饮用水供应系统、广播电视系统等, 它们在消费上可以排他, 在生产上也可以有竞争,由于这些产品和服务所具有的网络性与规模性, 决定了他们生产的弱竞争性与消费弱选择性, 就它们的性质讲, 天生容易形成垄断, 政府就必须承担起规制与监管的责任。对于这部分物品原则上是拿钱买消费,用者付费, 但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则应区别情况分别对待, 如饮用水供应系

/ 11

河北经贸大学

统、广播电视系统的建设则因其分别包含着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或道德与民风育化的重要作用, 应采取中央政府投资建设, 村民共同维护的模式;再如生活燃料沼气改进, 因其包含着垃圾无害化处理、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应采取地方政府出资建设, 农民自行维护的模式。

(二)转移支付的重点应放在弥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上

提高基层政府可用财力。现行财力性转移支付中, 除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和年终结算财力补助等地方可自由支配外,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等项目具有专门用途, 需要地方额外增加配套资金, 不能缓解基层政府可支配财力的不足, 直接影响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致使绝大部分限制开发区域的基层财政一直处于“吃饭财政”的尴尬境地。一些限制开发区域为了维持基层政权的运转, 往往挪用各种用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专项资金, 严重影响了限制开发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因此, 未来国家转移支付应加大对基层政府可用财力的转移支付力度, 保障基层政府具有实施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日常经费与运营费用充足。国家为中西部地区投资兴建了学校、医院、社会福利院等硬件设施之后, 往往没有相应的运营费用加以配套支持, 特别是人头费严重不足, 使得中西部功能区的基层教员、医务人员、文化工作者的工资报酬得不到保障,大量工作岗位无人承担, 公共设施资源闲置浪费。因此, 要保障中西部主体功能区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需要加大基本公共服务运营经费特别是人头费的资助, 从而使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运营费缺口得到弥补, 保障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三)明确政府的均等化财政支出的方向

笔者从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设计的那份由四十二个问题构成的调查问卷中还收集到了一些关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其他信息。

农村义务教育当前最重要的问题

选 项 频率 百分比(%)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稳定投入机制 185 88.5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135 64.6 确保教师工资,稳定教师队伍 126 60.3 巩固义务教育对象的入学率 52 24.9 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98 24.9 其他 9 4.3

从问卷调查中显示,对于农村义务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次为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稳定投入机制;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师工资,稳定教师队伍;巩固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和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这些信息清楚地告诉我们,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的重点应该集中于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稳定投入机制;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师工资,稳定

/ 11

河北经贸大学

教师队伍;巩固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和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农民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最为迫切的需求

选 项 频数 百分比(%)选 项 频数 百分比(%)公共交通设施 189 90.9 环保基础设施 120 57.7 农田水利设施 188 90.4 文化体育设施 110 52.9 人畜饮水工程 179 86.1 其他 8 3.8 电力基础设施 143 68.8

公共基础设施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学者建议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切入点,这不仅能够改变农村面貌,而且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关于现阶段农民最迫切需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专家们的意见比较一致,包括公共交通设施、农田水利设施、人畜饮水工程、电力基础设施、环保基础设施和文化体育设施。这些项目都应该成为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关注点。

政府农村生态环境服务的重点

选 项 频 数 百分比(%)选 项 频 数 百分比(%)村容村貌的整治 166 81.8 三废处理 148 72.9 空气污染的治理 110 54.2 其他 6 3.0 清洁能源的推广 150 73.9

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生态保护方面,大多数专家认为,基层政府从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出发,应该重点抓好水土污染防治、村容村貌的整治、清洁能源的推广、三废处理四个方面的工作。而且财政对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也理应集中于水土污染防治、村容村貌的整治、清洁能源的推广、三废处理四个方面。

对于目前农村医疗卫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72.7%的专家建议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比重;72.2%的专家建议在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的同时,改善卫生医疗机构硬件设施;67.0%的专家建议根据不同地区农民的支付能力建立稳定可靠的资金筹措机制;55.5%的专家建议加大医药市场不规范问题的整治;51.7%的专家建议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降低报销门槛费,简化报销手续。另外,43.1%的专家建议应重视“只保大病,忽视小病预防”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率的负面影响,还有 34.9%的专家建议以贫困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兴办乡村免费医院

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86.1%的专家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费短缺,保障和救助水平低;72.2%的专家认为覆盖面太小,救助水平过低;58.4%

/ 11

河北经贸大学 的专家认为保障和救助对象的确定程序繁杂又缺乏可靠依据,随意性大;33.0%的专家认为保障水平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差别太大。另外,从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和不同地区财力差距较大的现实出发,63.8%的专家建议应该确定全国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底线,根据不同地区的财力划分中央、省、县(市)的分担比例。23.8%的专家建议,在确定全国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底线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兜底。对于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建立和管理中的作用,大多数专家认为政府当前面临三大任务,一是尽快把所有社保业务统一归并社保机构,实现资源共享,解决多头分管问题(80.8%);二是统一城乡社保立法,解决体制衔接问题(78.8%);三是强化政府责任,确保财政补贴和财政兜底问题(79.3%)。对于如何保护失地农民权益问题,专家意见存在较大分歧。46.9%的专家认为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最重要途径是把他们全部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38.8%的专家认为,只要解决了合理补偿问题,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和养老问题就可以自然解决,应相信农民利用土地收益的经济理性;而21.1%的专家认为,通过土地补偿和就业安置,能够解决大部分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和养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冲破传统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向城镇流动,形成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他们与城镇常住居民之间获得的就业服务差距仍然很大。从调查结果看,很多专家建议政府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农民工的劳动就业服务:92.3%的专家建议强化劳动执法,保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90.3%的专家建议为农民提供符合他们就业方向的全免费的培训;75.4%的专家建议建立保障农民工与所在城镇的常住居民平等享受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73.4%的专家建议,在城乡“二元”体制彻底打破前,应为农民工提供全部免费的法律援助;43.0%的专家认为应当为农民工提供廉租住房。

根据这份问卷调查,我们应该还可以明确财政对基础医疗与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农民工就业服务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重点。

(四)建立财政监督机制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更新监督理念,突出监督重点,改进监督方式”的指示精神,建立健全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机制,探索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者紧密衔接、相互制衡的财政监督体系,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保驾护航作用。切实保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是要以监督检查服务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积极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二是以监督检查服务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的动态监控和调研分析,及时发现财政转移支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

三是以监督检查服务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科技、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公共安全等方面财政投入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的监督力度,确保各项惠民资金政策落到实处。同时,探索开展

/ 11

河北经贸大学

绩效监督,推动加快建立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坚持将财政监督工作贯穿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中,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提高财政监督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监督方式上,要注重事前调查审核、事中跟踪监控和事后专项检查相结合,加强对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要综合运用检查、调查、审核、督促、反馈等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强化实时监控,提高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水平。在监督成效上,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成果利用协调机制,切实使财政监督做到有为、有位、有威,促进财政管理职能的落实。在监督基础工作上,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要求,做好财政监督制度建设、理论调研、信息宣传等基础工作。在监督资源建设上,要统筹兼顾财政、审计和其他政府部门的监督资源,适时调整和充实财政监督职责,注意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部门职能的交叉重复,提高整体监督效能。

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制度,建立有效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问责机制和监督机制。目前中央和地方的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对称,直接影响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和效率,也造成了城乡间公共服务职责和供给能力的差距。应该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分配格局,健全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和评估体系,强化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责任,形成科学的公共服务分工和问责机制。针对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实际情况,关键是要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责任和范围。国家应根据农村公共品的不同性质,建立和完善政府(中央、省、县、乡)、村集体和农民三位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并按照受益原则合理划分各自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职责范围,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制度,根据农村公共产品需求优先顺序,实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投入决策机制。要完善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和效果跟踪反馈制度,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健全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和评估体系,强化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责任,形成科学的公共服务分工和问责机制,规范问责操作程序。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来规范地方基层政府的决策行为,加强对公共服务决策活动的监督,完善决策的监督制度和机制,完善村情民意沟通渠道,建立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扩大农民在公共服务问责制度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保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科学合理。

翟子斌

11月28日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 篇6

【摘要】我国事业单位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特有产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其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负面影响,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日益暴露出诸多矛盾和不足。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财务管理不够规范,会计核算体系不够健全,这些都是由于没有完善的会计控制体系建设。本文主要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举措,以期为事业单位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的会计控制体系出谋划策,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益。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控制;完善举措

一、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就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以市场为主要导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说会计行为不够规范化,提供的会计资料和信息失真等,其中最为突出和最为集中的问题体现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上,从而导致了会计监督落后,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甚至较为混乱不堪,这些都为会计风险的发生提供了“温床”。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内部的会计控制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会计管理和核算的水准,才能保证事业单位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正在经历着事企互通阶段,在某些方面要接轨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要逐步把原有的会计控制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能向企业管理层提供真实有效的决策性的会计信息转变。由此可见,事业单位加强建设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及重要性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控制现状如下:(1)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定位不够准确,高效,甚至有些事业单位还没有建立基本的会计控制制度,即使建立了相关内控制度,但是涉及的内容不够完善,且没有形成明确的职责分工;(2)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大多数仍然由单位负责人掌控,而单位领导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却不够强,有些单位领导则认为内部会计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导致内控得不到领导足够的重视;(3)事业单位相关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缺乏对于内控的根本认识和深入了解,有些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不够高尚,导致很多内部会计控制的失职;(4)事业单位目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这就需要一个有力的监控机构和监控体系来完善,但是,很多事业单位缺乏第三方监管。以上这些问题表面,事业单位一旦缺乏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内部会计控制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为单位管理层提供全面,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保证单位的各项工作准确高效的运行。尤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之下,事业单位也在进行深化体制的改革,建立高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是事业单位进行现代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事业单位真正进入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能够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强化会计监督管理工作,降低财务支出过程中的违法违规现象;以及合理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

三、健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手段

事业单位毕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有产物,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却是与之相矛盾的先进事物。在事业单位进行体制改革并不断深化的时期,其从原来的初步建立内部会计控制,逐步发展到了现代不断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只是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然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为其原有的体制导致的内部控制失衡而使得很多会计信息资料严重失真,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往往出现的是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令人痛心的现象。不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事业单位也在逐步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完善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事前预防,并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当行为,尽力把很多不规范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从而保护单位资产的完整和安全。

事实上,事业单位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离不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法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事业单位要抓住良好的机遇,努力构建科学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此外,事业单位还要清楚的意识到影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的具体因素,并加以认真判断和分析,结合这些因素,才能有效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这些因素包括:会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效果;单位规模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也影响了单位的控制规模和控制效果;成本效益也关系着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的个性化,科学性和合理性。事业单位只有结合以上各种制约内部会计控制效果的因素,再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着手,才有可能真正找到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措施。具体来说:(1)事业单位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这一点必须从思想到行动上都要高度重视,彻底改变以前那种依赖性强的缺点,从事业单位问题的根源上找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树立科学的监管制度,设置合理的岗位,分清和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并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使得整个领导层和其他员工都有先进的思想指引。(2)事业单位要建立强有力的会计内控制度的监督机制,做到权责分明,落实到人,并把相关责任与个人的经济利益直接挂勾。此外,还要进行不相容职务的分离。这样,事业单位就要配备专门的监督人员,对单位的每一个部门都有权利过问和核查其会计信息资料的真伪,在最大程度上杜绝造假行为。(3)事业单位要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工具,来建立科学高效的会计电算系统,这使得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变得更为规范和高效率,且有利于减少人为干扰。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已经有很多在使用这种先进的手段,培训相关的人才,更新人员的观念,认真接受这种现代化工具,促进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的发展。(4)事业单位也要配备合理的人员岗位,通过严格监管和执行规范的制度来选拨合适的人才,并进行相关的培训。毕竟,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执行和完善,都离不开具体的人的作用。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发挥促进作用。(5)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的法律、法规体系,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本单位状况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建立相应的内部考核评价机制。这样,事业单位才能将自身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法律化,为自身的内部会计控制提供具体的依据和科学指导,并在无形中也形成一种有效的外部约束力,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6)事业单位要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设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并建立相对对立的控制层次,即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以及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这样,事业单位通过事前预防,做出正确的决策,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然后加强事后控制的力度,分析结果的形成原因,找出弱点和隐患,并进行有效评估,给出相应的调整,为将来的内部会计控制提供有力的依据。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加强对于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建设和完善,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这是每个事业单位必须坚持完成的任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 篇7

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和财政管理原则的制定离不开财务管理制度, 而财务管理体系则对事业单位的收支范围和财务权限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及规范, 有着较强的管理程序严密性、管理目的服务性、资金使用节约性及资金来源多样性。但是,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尚且不够健全和完善, 财务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于迫切解决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国的事业单位尽快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策略, 及时的转变管理思想, 切实的对国家的相关财务规章制度及法律规范加以实施, 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处理妥善, 通过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推动事业单位的顺利的发展。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 资产核算方法不当

通过分析事业单位的相关会计制度可知, 我国的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问题进行处理时, 仅仅核算的是账面的原值, 而大大的忽略了计提折旧, 并且以修购基金提取的发放时达到维护和更新固定资产的目的, 同时在转出固定资产、增加固定资产、盘亏盘盈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计价核算时, 往往在使用固定资产当中对价值损耗进行核算。因此,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无法真正的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净值, 从而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 如由于使用时间的延长, 使得固定资产的净值与现值之间产生价值背离, 而如果不反映固定资产原值的磨损, 那么会虚增资产总量。

(二) 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完善的表现主要包括: (1) 通常事业单位在配置会计人员和会计各岗位方面不够合理, 如人员兼职偏多、业务交叉过杂, 导致职业不够明确, 使得会计的事后审核监督、事中审核监督和事前审核监督形式化严重; (2) 许多事业单位尚未构建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些单位即便是构建了内控制度也无法真正地将内控制度的作用发挥出来, 普遍存在有章不循的不良现象, 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仅仅是为了对相关部门的审计和检查加以应付, 却没有真正的加以执行,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三) 执行及预算约束力不足

在会计核算当中, 事业单位在执行及预算上严重的缺乏必要的约束力。一方面, 在对部门预算进行编制时, 一味的重视自身的利益, 通常在上年基数上设置财务账户, 在具体的工作当中无法真正的确保零基数预算, 对产生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造成负面性影响;另一方面, 编制预算以后, 事业单位在使用资产上缺乏严格的把关, 导致资金支出数目相当混乱, 存在严重的浪费和超支现象。此外, 在使用专项资金上, 往往事业单位轻视管理而重视拨款, 轻视实际效果而重视预算审核, 极少对实际的项目资金使用绩效进行考核和与监督, 最终影响了事业单位财务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

三、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有效策略

(一) 创建有效的成本核算体制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可或缺的内容便是成本核算, 把成本核算放置在财会工作当中, 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革新以及财务管理改革的必要途径。就事业单位而言, 事业单位成本质量的优劣对其自身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因此, 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应当结合有价值和丰富的信息, 尽快的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分析手段, 严格的对项目的实施和项目的设计环节进行把关, 把成本浪费的不良行为在源头上加以遏制, 把成本核算当作事业单位参与超前控制和事前参与的重要内容。

(二) 注重财务人员的选拔及甄别, 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现阶段, 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对财务人员和财务工作队伍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 事业单位的在职财务人员应当不断的将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业务素质以及思想素质提高, 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将财务人员的从业资格适当的加以提升, 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业务培训和道德教育, 帮助财务人员提升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与此同时,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高度的重视财务人员的职业培训、财务人员的选拔, 强化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知识更新, 使财务人员事业单位现代化的财务管理需求相切合。

(三) 更新管理理念, 健全管理体系

首先, 应当真正的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起来, 将财务管理目标加以确立, 对财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加以充分的调动, 对财务人员的创造潜力进行充分的挖掘, 创建科学、民主的先进财务管理模式;其次, 应当全方位的创新财务管理模式, 以便于与财务多样化的来源进行适应, 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和投资管理的多元化。有效、全面、迅速以及准确地展开资金运筹, 为领导人员的决策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便于更好地对发展机遇进行寻找, 将市场竞争力提高;再次, 应当强化制度建设, 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审批、报销、资产管理等财务管理环节要尽可能地实现制度化、程序化, 实现财务处理流程的有序化和规范化。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事业单位应当详细的分析财务管理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不断地强化和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将自我发展能力增强, 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克技.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财经 (理论版) , 2012 (2) .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思考 篇8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核算程序;监督管理

近年来,国内市场经济及会计环境变化快速,这也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会计核算主要是对各项资金运动过程系统且连续而全方位的记录及反映,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深层反映了事业单位各项资金应用状况,可有效增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从而有效规范及监督国内预算资金实际应用状况,以提升财政资金应用效率。我国对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改善做出了诸多举措,并且从整体的法律法规与改革方面还在进一步深入改进。会计核算工作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需要进一步从创新的角度进行思考与完善,从而使其工作效率与工作效果得到一定提升。所以,应该对事业单位实行的会计核算体系加以反思,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解析,找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概述

近年来,我国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行了革新,虽然有了诸多成绩,但是在实际操作与整体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应用中,依然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在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有的地方还未能建立起较为健全的集中核算管理制度;有的地方建立了该制度,却由于经验不足,以及对于问题的研究依然浮于表层,而不能进一步去探寻更深层次的问题及原因,尽管保证了初步构建的完成,仍需进一步探讨并进行完善。从会计核算体系来看,主要是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日常财务管理活动进行分化管理。然而,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比如在固定资产的计算方面、在预算计划方面、在小金库方面、在资金的运用方面等仍旧需要进一步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从内部控制到具体实践、形式主义作风的整改,对基础工作的力量进行强化等。

二、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规范制度不健全

事业单位具有公共服务职能,在资金的支持上有赖于国家的财政拨款,形成了一种具有传统意味的“按资金多少办事”工作思维定式。根据当下的时代发展与实际需求来看,实质上忽略了关于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不但流于形式,主要的问题还是集中于对基础工作的能力方面,工作不扎实,造成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核算的诸多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对于资金运用的不合理,从项目的选择、方案设计、公共服务的职能体现及水准上看,不能达到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会计核算方法不科学

根据近年来的革新,已经运用了集中核算的方法,从较好的一面来看,的确带来了一定监督作用的提升,也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可是由于分化管理带来的问题,所引起的集中管理与内部管理之间还存在着联系方面的欠缺,而且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当会计核算中心独立性减弱时,必然会带来账实不符的问题,因而形式化作风盛行,必然给其核算带来了虚假数据,造成结果的不合理、不真实,既浪费资源,又不能做出实事。另外,在实物管理方法,监督未能发挥出有效作用,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依然不科学。会计核算中心负责对各单位的货币资金与会计记录进行核算,不能直接接触到事业单位内部及本身所拥有的实物资产,而且在变动方面的数据未计入或者未进行核算,在实际集中核算中还是会出现纰漏,最终产生资产变动记录与实物管理的实际分离。

(三)会计核算程序的限制性不足

从目前来看,编制部门的实际编制结果不是以零基预算进行的,准确性不高;有一些事业单位在预算与报审的项目中虽然较好,但在资金的具体运用中,却往往会出现对支出控制不合理的现象,浪费、超支、运用不当;有的事业单位只顾及拨款问题,不注重对有限资金的管理,在实际预算审核中,只看重账目而对实际效果并不严格分析,因而最终的考核与实际效益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不足,尤其是对其监督管理的欠缺。

三、策略及建议

(一)健全会计法规制度

首先,在事业单位应该对会计法规制度加以健全,从各项基础工作展开具体的分析与研究,制订出相对有用的法规条文,将重点集中于会计核算的实用性法规制度建设方面,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可操作性。应该严格按照科学的态度、严谨的行事风格,对其进行各项法规之间关系的研究,并通过准确界定使其中的界限加以判别,对于含混之处进行层层分解、细化,把问题讲解清楚,并对难以界定的加以具体说明。以此从法律角度申明,从而为其提供一些章法,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有法可依;对于规范中存在的法律漏洞,应该结合实际的违法行为加以辨析,进行弥补,使其具备更为完备的效力。尤其应该从基础工作的每个环节加以规范,如此,有助于整个制度完善化与体系化。具体来讲,在基础工作中,首先应该对内部控制进行强化,从其工作的性质、范围以及表现出来的具体特点,建立与其相适应,并以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系统。在组织与制度建设之外,还应该在会计核算中的运作程序、业务流程、岗位监督、控制点把握等方面实行规范化、标准化设计,从而使其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连贯起来,运用管理的主线使其完成局部与整体相协调。其次,应该将资产负债的管理与会计核算统一起来,利用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建立起一些可行性的操作方法,从而加强部门间的联系,如财务部门对购入账目加以准确化,资产管理部门账目精准化,然后在定期与不定期的时间对二者的账目进行互相核对,并做出评估报告,也可以相互在分类、清查方面形成制度化,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完善制度管理。

(二)改善核算方法,增加监督

首先,将责任主体突显出来,权责分明,对会计核算加以明确规范。如果主体资格未改变,应该以制度行事,对其责任加以询问,在该方面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制度规定来进行确认与实施。在此,笔者认为,应该使其明白国家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方面的具体要求,比如在其会计制度、基础工作规范、档案管理办法等方面的建账、编制报告、装订档案规则,以此为依据,使各个事业单位明确的承担起各自的职责,履行其真正应该承担的义务。

其次,应该加强对于实物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因为从近些年来贪污案件中可以得出经验,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在登记、转移、借用、具体的耗损、实际核算中的折旧等方面。所以,克服账实不符问题的最好方法,应该从制度上着手,比如建立起原始登记制度、领用保管卡合账、重要资产、流动性资产的管理制度,并通过责任的明确化,使其对其负担起相应的责任,从而约束固定资产与其他实物资产流动中的增减问题,有凭有据,一切都以具体的对应保管责任制来体现。如此,可以防止变相资金的挪用以及贪污行为的发生。

第三,集中与分散的会计监督并用,也就是说,不但应该建立核算中心集中核算,还应该将预算单位的报账员纳入到财政部门进行统一管理。责任制的实施,可以同时约束事业单位各自的核算问题,并且通过问责制达到具体的强化与监督作用。

(三)使会计核算程序规范化、管理完善化

首先,在财政专户的管理与核算方面规范化,比如在收入行为方面,要求票据合法与实际相对应,防止通过白条等形式乱收费,还应该在支出方面加以规范,形成收支并行的管理路线,这样就可以使整个的管理更加有针对性,可以进行有效的核对与检查。其次,对于报销费用加以规范化,并且对其金额管理应该具体化,运用现供的计划与统计方法进行具体的表格记录,使其每一项报销都有据可查,防止坏账、死账、滥账问题。实行预算控制与审批制度,对重要项目要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对各种账目进行类别的整理与科学划分,有助于通过信息化的实现及有效管理。

四、结束语

近年国内财政体制变化快速,促使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也使得国内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其间也逐渐显现出诸多问题,制约着国内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就赋予了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使命,所以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对国内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及稳态生存有着极大现实意义。总之,对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思考需要对其制度的不健全之处加以分析,对其核算方法的弊端进行揭露,对其运作程序的约束力进行辨析。在找到问题的同时,应该对其会计法规进行规范,使其制度化、体系化更为完善,从基础工作做起,协调统一,从会计核算和资产负债管理两方面建立新的监督体制,从而使核算程序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李小民.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的弊端和改进[J].科技信息,2012,(16).

[2]赵欣.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3,(10).

[3]周丽敏.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北方经济,2014,(1).

上一篇:金蝶专业版操作流程下一篇: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