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快板书(精选8篇)
――十七大快板书
巨龙舞,红旗飘,举国欢庆十七大,代表齐聚大会堂,国家大事共商讨; 总书记,胡锦涛,代表中央作报告,报告共分十二条,鼓舞人心士气高!
有思路,有目标,大会主题先记牢:社会主义有特色,旗帜鲜明迎风飘; 理论阵地要牢固,三个代表作指导,科学发展新观念,解放思想是关键; 大改革、大开放,坚定思想不动摇,讲科学、讲和谐,小康社会是目标!
忆往昔,作回顾,发展大潮挡不住,求真务实抓机遇,国富家富人更富; 中华民族要复兴,改革开放是出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要素; 讲文明,讲环保,全民素质要提高,反铺张,反浪费,共建节约新社会;
国民经济快车道,宏观调控少不了,经济体制多完善,又好又快大发展; 讲政治,讲民主,依法治国是基础,大繁荣、大发展,中华文化美家园; 病有医,住有居,心系民生与民意,学有教,老有得,新型社会新生活; 革命化、现代化,军队建设正规化,统一大业顺民心,岂容他人来践踏; 要和平、先共处,五项原则做基础,各国人民大团结,共创美好新世界!
误区一:买2/3的火车票
如果你买2/3的火车票, 就不能到达目的地。
很多企业忽视广告有着明显的滞后效应这个事实。第一天打广告, 恨不能第二天就能上销量, 殊不知广告的启效时间已从以前的3周变成现在的9个月。如果你不能坚持, 那你就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匆匆忙忙地上广告, 又匆匆忙忙地停广告, 大把的广告费就打了水漂。
在批评脑白金广告投放无节制的时候, 至少比只花2/3的广告费永远不到位要好。生活中多少漂亮女生都嫁给了死缠烂打的男人, 死缠烂打实在是中国市场广告投放的一大绝活, 不是哪一本广告教材可以教会你的。
有人要说, 我也想死缠烂打, 可我没有脑白金那么有钱有胆。那你选取一个小一点的市场呀, 完全可以进行局部市场的死缠烂打。一把盐撒在游泳池里, 对游泳池根本没有一点影响, 撒到盆里, 水立马变味。
更要命的还有打打停停的, 这是广告投放的大忌。广告只能打, 不能停, 停1个月消费者能将你忘得一干二净。
误区二:广告和销售不同步
广告已经铺天盖地了, 产品还没有铺下去, 自然创造不出神奇的销售业绩。
一个产品制造商需要有两个经销商, 一个经销商帮你把货铺到消费者心里, 这就要靠广告;另一个经销商帮你把货铺到消费者面前。
消费者心里有你, 面前没有你, 或消费者面前有你, 心里没有你, 结果都是抓瞎。
误区三:重终端轻广告
做好终端, 销售就上去了, 可以不做广告。终端建设没有错, 可是因为终端而轻视广告的态度就错了。因为两股力量共同作用于市场, 相互之间是不可替代的。事实上有足够的实例证明, 抛开广告的支持, 单纯进行终端建设是行不通的。投入结构上的不平衡将导致品牌衰退, 以终端换广告的做法, 得不偿失。
误区四:广告媒体无组合
广告战和发动一场真正的战争没什么两样, 没有人可以单靠飞机或大炮就能赢得全部战争。比如:
1.单纯的电视广告有时并不能将产品信息说透 (比如药品、保健品) , 造成消费者知道了你的品牌, 并不能确切地知道这个产品到底有什么用, 以及为什么有这个作用。这时候没有报纸广告的配合就不行。
2.全国市场不可能一片红或一片黑。有些地区卖得好, 有些地区卖得不好是常见的事, 那种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媒体投放, 无重点无主次, 只会导致广告费的浪费。这时候重点区域就需要地方性媒体来配合。
误区五:在30秒广告中只提一次品牌
广告片中多说几次品牌在广告圈里似乎是一件可耻的事, 因为它显得不国际, 当然也就难获奖。以经验来看:30秒广告能提3次品牌, 15秒广告提2次品牌会比较好。如果有旁白最好再加字幕就更有保障。声音要大, 宁可把人吓着, 不能让人听不到。所以有些傻广告大呼小叫地在30秒广告里念上5次品牌成功了, 有些画面精致屡获大奖只提一次品牌的广告却失败了。
最后出标版, 只轻描淡写地提品牌的做法是强势品牌才能玩的游戏。广告不是用来获奖的。如果客户不能卖货, 获奖有屁用。
广告不是给企业家和评委看的, 是给消费者看的。消费者不是美学家, 大多数消费者能接受的往往是叫卖式广告。
误区六:广告要大家都喜欢
给小孩看的广告, 成人不喜欢有什么关系?给女人看的广告, 男人不喜欢有什么关系?给农民看的广告, 城里人不喜欢有什么关系?给俗人看的广告, 高雅之士不喜欢有什么关系?给外行看的广告, 内行不喜欢又有什么关系?
界定目标受众是创作任何一条广告都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而广告最重要的就是取悦这些人, 而不是所有人。
误区七:一上来就打5秒广告
每年不知有多少中小企业在央视打5秒广告, 然后销声匿迹, 连一点水花都没看见。不是说5秒广告不行, 问题是谁打。那些品牌很响的, 打5秒广告可以起到提醒记忆的作用;而那些刚刚露脸的品牌, 打5秒广告可以讲谁都注意不到。
这就好比两个刚认识的人就得多说几句话让彼此了解, 日后再见面, 打打招呼就可以。如果刚开始就只打打招呼, 可能扭头彼此就忘了。
误区八:大创意不能坚持
可以延伸的好创意是大创意, 不可以延伸的创意是小创意, 虽一“大”一“小”之分, 两者之间却有着天壤之别。万宝路用牛仔做形象坚持了五十年, 绝对伏特加年复一年坚持表现它的瓶形。而我们很多企业不用说十年八年坚持一个大创意, 甚至一年都坚持不了。
发现了创意却不能坚持, 实在是可惜!更糟的是, 创意不能坚持会带出一连串的问题, 最后一堆广告之后, 品牌成了个五花脸。
误区九:把广告目标当作销售目标
广告目标不是销售目标, 而是信息传播目标。比如, 在三个月内让一个新牌子的饮料在北京的认知度达到50%;在六个月内, 让上海70%的家庭主妇了解一种简便快捷的新牌微波食品诞生了。
单个广告是否达到信息传播目标, 可以通过广告调研来确认。如果达到了传播目标, 可以推断销售目标从中受益。
误区十:策略诉求和表现形式说变就变
排毒养颜的诉求坚持说了多年:排除毒素, 一身轻松。它成功了。西安扬森的表现一直坚持打比喻的方法:易蒙停, 用关不住的水龙头作喻;达克宁, 用拔草作喻……它也成功了。经常更换策略和表现形式的品牌也绝对是很难成功的, 至少更换本身说明你的策略和表现是不成熟的。
误区十一:过分强调广告的合理性
《广告奏效的奥秘》中讲了一个内衣广告的故事———
内衣广告用一位身着紧身内衣裤的女性+标题:“穿XX牌紧身内衣, 尽显您理想身材。”是再合理不过的了。但这样的广告刊登在杂志上, 有几个人会注意它呢?显然, 这是无法吸引眼球的广告。
美国一家广告公司为一家女式紧身内衣生产企业开发出一套广告攻势。广告中的女人只穿着紧身内衣, 在人来人往的大城市街头旁若无人地行走。标题是:“我梦想, 身上只穿着XX紧身内衣穿过纽约闹市。”
在播出前, 人们对广告攻势的效果进行预先测试, 结果惨不忍睹!被访的妇女目瞪口呆, 表示坚决拒绝。照理说, 该广告应该压进箱底弃置不用。但却不然, 广告公司声称, 测试结果正是他们刻意追求的。于是决定让广告播出———业内最成功的广告之一从此问世。
广告和逻辑没有什么关联, 倒是和情感、联想、印象关系甚密。用名车概念造皇明太阳能, 名车和皇明太阳能有什么关系?高级的关系!名车和步步高无绳电话S系列有什么关系?高级的关系!所以我很欣赏一家酒企业老总的一句话:“你不管我卖的酒是多少钱, 拍广告你给我用高级的演员在高级的场合里用。”
误区十二:舍不得在广告创作上投钱
中国人居室装修很少愿意为设计付费的。买材料多贵都舍得, 为设计付费却难上难。拿2万元播广告, 却只舍得拿2000元做一支广告片的企业不少, 得不到好创意也就不足为怪。问题是这么做一点也不省钱。创意不突出, 广告片就不突出。广告片不突出就意味着不能引起消费者注意, 除非你像哈六药那么轰炸, 有没有创意就不重要了。
同样的讯息, 口才好, 一句话讲清;不好, 50句都未必。在此奉劝那些准备投广告的企业, 你至少要拿出广告投放额的10%来做广告策划、创意和制作, 否则省掉的小钱会让你破费更大的钱。
误区十三:不给创作留足够的时间
任何一个大创意都是逐渐形成的, 不可能跟水龙头似的一拧就开。有些企业和广告公司合作时, 不能给足够的时间, 这倒练就了不少中国广告人的“急”功。但哪怕再有“急”功, 短时间要诞生大创意, 依然难上难。出错就难免了。
很多创意前的策略规划是需要足够时间的。化妆品广告策略定位到底是卖功能还是卖幻觉?空调到底是卖静音还是卖节电?即使策略定好, 如何表现也不是拍脑门想出来的。广告内容所传达的信息是否与产品定位一致, 广告的表现是否能为目标受众所接受, 所以在正式制作广告片前还需要将创意请消费者来做测试, 广告片制作完成还要请消费者再来做测试。
误区十四:广告不做测试
成熟的企业都已经习惯了这个方法, 一支新广告片问世或一次大的促销活动都会在1-3个城市做测试, 判断有效性。这样做好处很多, 因为一旦发现问题马上调整, 损失有限。如果不做测试, 一下子就投放全国, 风险就十分大, 出了问题很难挽回。经常发现广告露了一个月的脸就消失了, 一般来说就是出了问题。如果先行做测试, 就不至如此。
误区十五:1则广告放进2个以上的想法
一次说透一件事情、一个道理已是相当不简单。光是把一个点、一个信息注入消费者的心脑, 已经足够把创作人员折磨得够呛。但可爱又可恨的客户, 竟然要求在一则广告、一条片子里放进那么多内容, 这个那个, 一样都少不得丢。哎, 恨不得把家谱都放进入。
说得越多, 受众记得越少。那些指定追加的内容, 多多少少会削弱广告的效果, 我们事先就知道。客户当时不听, 最冤的是, 事后广告效果不好, 责任全部要你来承担。客户他一定会把这笔帐记在广告公司头上, 而不是质问他自己。
企图在广告放2个以上的想法, 是非常可怕的。欲速而不达, 这种不恰当的野心, 只会延误成功的到来。试想一个课堂有2个的老师同时讲话, 甚至是3个以上的老师同时讲话, 会是什么结果?
误区十六:不好意思做俗广告
中国是个大国, 人口众多, 文化层次不一, 收入层次不一, 也就造成了消费阶层的分化。绝大多数的消费者不仅收入低而且也不是文化人, 对广告的理解力很弱,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在智商极高的评委眼里能得大奖的广告作品在市场上却很失败的原因。
最典型的例子, 同样是补肾产品, 御苁蓉不管是产品包装还是广告创作都比汇仁肾宝要强, 但御苁蓉为什么会失败?御苁蓉的广告用一支塑料水枪东指西指最后滴下两滴来暗喻男性某些方面的问题, 创意不可谓不好, 获奖也是自然的。问题大多数人看不懂, 没有受刺激, 农民以为是卖水枪的广告。汇仁肾宝则是一女子依偎男人旁边, 肩一耸:“吃了汇仁肾宝, 他好我也好。”农民说这我明白。该广告制作水平一般, 透着一股俗劲, 但就是这个俗劲让汇仁肾宝赚翻了天。
没有企业和广告人真的愿意做俗广告, 谁都想让自己显得有文化。但这世界俗人多还是雅士多?
“送礼就送脑白金”从早到晚强灌给消费者, 老头老太一边抱怨广告干扰他们看电视剧, 但有人送给他们脑白金的时候, 他们又会乐得屁颠屁颠:哦, 这就是电视上天天广告的那个脑白金啊!
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这是常识, 但偏偏有人总想给广告做一个定位, 好象只有高雅的画面和说辞才是好广告。去看看那些好笑的让人喷饭的手机段子, 有几个是高雅的。广告有两个目的, 一是促销产品, 二是提升品牌形象, 俗广告某种程度上会对品牌形象造成伤害, 但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时候, 当然是先把熊掌拿到, 鱼以后再钓。如果销量都没有, 要形象还有屁用。
误区十七:重创意, 轻叫卖
不可否认, 广告是环境的产物。目前所处的环境是, 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对广告的接受还停留在叫卖时代,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简单说, 叫卖式的广告要比含蓄式的广告更容易让人接受。
表面看, 大众是一个习惯含蓄式表达方式的族群, 但内心却渴望直白大声的沟通和交流。举个例子, 《还珠格格》, 你可以骂它幼稚、没内涵, 夸张离奇, 对白直接浅白, 简直不象人说的话;但它硬是红遍大江南北, 抓了多少人的心、赚了无数的眼泪, 更是赚了大把的钞票。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广告就是沟通, 你的广告首先要让人明白你要说的是什么。白居易的诗为什么在民间广为流传, 全赖他的一个好习惯:每写一首诗都要先念给邻里老妪听, 直到她能听得懂为止。
叫卖广告的特点是旁白多、字幕多, 典型的是脑白金和哈药的某些广告。金嗓子喉宝只一句:保护嗓子请选用金嗓子喉宝, 就让它卖得热火朝天。
且不论它们的好坏, 重要的一点是它们将产品的特点说得很清楚。看这些广告你不用动脑子, 坐在那儿经它一顿猛灌, 立马儿就明白。而有些广告, 看完你一头雾水, 甚至不知道它卖的是什么;更有些标榜创意的广告, 看上去很美, 但抓住你的是眼花缭乱的表现手段, 最后却连品牌名都没让人记住, 更别提卖产品了。
我们该如何贯彻领会十七大的精神?该进行怎样的探索?
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費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这段话对纺织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在现实中,纺织业的产业升级势在必行。作为一个世界纺织制造大国,我们一直遗憾,我们还不是纺织生产强国,如果一味依靠“低成本、低档次、低附加值”的纺织品出口行为,并不能产生更为长远的经济效益,长此下去的后果则是“出口难以为继,发展步步艰辛”,“一亿件衬衣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模式绝非一件好事。
而且传统纺织品的出口模式容易受到国家政策调整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例如今年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的调整,就让行业平均利润率大为下降,不少以出口为主的中小纺企的生存受到威胁。
因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纺织业发展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那么,在未来纺织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的基本思路应该是怎样的?杜钰洲会长认为,目前纺织经济的竞争焦点从主要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产品竞争,逐步转向依靠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品牌创造力的竞争,科技和品牌已成为全球纺织产业合作的重点,也是我国纺织工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拥有这两件“利器”,我国纺织产业才能赢得国际合作。
创新,永远是主题
现在的企业生产已经不是孤立的,对于纺织业来说,必须要在产业链上确立位置,要掌控市场,必须要掌控高附加值的产品,我们要突破国内大量的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位置,这样就需要科技创新和自主品牌。
现代进出口贸易不单纯是产品的销售关系,而是一种国际合作的关系,在跨国产业链上,创新的一个体现就是我们在国际贸易中走出去的水平,发达国家纺织品的加工制造业是转移出来了,但它的创造性在提高,而发展中国家接受了加工业的转移,只是接受劳动密集的转移,如果我们仅仅依靠低廉劳力的优势,那永远都会落后,几十年之后,我们的产业还有没有竞争力,就主要看我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水平。
现在,国外品牌大举进入国内市场,这是一个很严峻的形势,我们民族品牌的崛起首先在家门口就遇到了很大压力,该如何应对?答案就是创新。
因此,杜钰洲会长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指出,“按照科学发展观,我们行业最重要、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要创新地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由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对纺织行业,我们提出三个目标就是发展成为创新型产业、资源节约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让创新成为我们产业升级、转变生产方式的一个核心点,这也十七大的精神在纺织业的体现。今后,我们还要坚持推进产业创新能力的建设,增强市场的控制力。”
中央召开十九大,各族民众乐开花; 改革开放三十年,祖国发展迎高潮; 国强民富更自信,补贴多多受益广; 家家走上致富路,政策全靠党中央; 人逢盛世精神爽,幸福人儿把唱歌; 勤劳致富奔小康,奔小康!
五位一体要知道!经济、政治和文化、社会、生态不能少,不能少!四个全面很重要!小康社会要建成,深化改革是保障,依法治国是基础,从严治党很重要,很重要!
四个自信你要懂!道路、理论和制度,还有文化不能漏。党员同志请注意,四个意识,你要有!政治意识要坚定、大局意识在落实、核心意识需增强、时刻看齐党中央。
两个阶段怎么走,听我给你唱一唱,2020到35,基本实现现代化。
2035到50,富强、民主、更强大。我打竹板表心愿!
万众欢呼十九大,全力复兴我中华!我中华!快板只有二十来句话,但都各分主题,糅进去了十九大报告中的很多关键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把党的声音及时传达给社区的每个老百姓!
咸宁社区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胡锦涛同志强调: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由此,科学发展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能不成为令人关注的重大的课题。
一、科学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
科学,科学要解决的是提示事物运动的内在规律,如万有引力定律。发展,哲学层面的发展是指从旧质到新质、由低级到高级的动态过程。
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的发展,也包括人的自身的发展。科学发展的中心语是发展,科学发展的关键词是科学。科学发展观的“观”,不是指参观或观看,而是观点、看法的意思。发展观,就是有关发展的基本的观点和根本看法。科学发展观至少要解决这么三个问题是:第一,什么是科学发展?第二,为什么要科学发展?第三,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前沿的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希望之所在。学习、倡导科学发展观既是巩固执政地位、完成党的三大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动力之所在。科学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要欲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水到渠成地引出了另外一个非常重大而现实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有没有能力、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担当科学发展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有没有能力、有没有足够的执政能力来实现科学发展的目的?
二、倘若科学发展必须拥有与之匹配的执政能力
科学发展须拥有与之匹配的执政能力。要拥有管用的的执政能力,要打造卓越的执政能力,先了解几个名词概念,尔后把握相互关系:
一是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是以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这么一个时代背景和目标任务下,党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多、更为严峻。
二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能力,是高水准、高品位、超一流的能力,是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的非同寻常的能力。
三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功能定位: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求党自身要有与之相称的、遥相呼应的执政能力,而高超的执政能力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唯其如此,中国共产党才有可能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有可能长期保持执政党的执政地位。
综上,一般意义上的共产党的终极任务,远大无比。中国共产党当下的三大历史任务,光荣艰巨。正如俗话所说的,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中国共产党欲有所作为、完成执政使命,必须提升和完善执政能力。而执政能力的快速提升和系统完善,必将推动和促进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为此,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路径取向,亟待研究和探讨。
三、唯有突破能力建设重点,方能全面推进科学发展
1、先进的执政理念。要有好的、强的、优异的执政能力,首先得有先进的执政理念。没有先进的理念,就无法提出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更谈不上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就无法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以期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先进的执政理念,为执政能力的提升搭建高瞻远瞩的远视平台。
2、健全的法治精神。法治是指由统治者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来治理国政、管理社会。健全的法治精神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强化法治意识,千方百计地去提高依法执政的综合能力。坚持依法执政是践行宪法和党章的应有之义,是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增强依法执政意识,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健全的法治精神,为执政能力的提升配备必要的前行条件。
3、充分的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执政党。在中国能够在经济、政治、军事等诸方面有能力、有资格影响全局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正因为如此,党自身的民主与否,就会影响到社会能不能实现民主。党的民主多一点,社会民主就多一点。以党内民主促进社会民主,以带动党内和谐来促进社会的和谐,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很值得解决的问题。历史的经验教训表明,如果党自身没有民主,那社会民主就根本无从谈起。发展党内民主,事关党的生存和发展,事关党和国家政治全局,也事关中国前途命运。充分的党内民主,为执政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环境。
4、坚持不懈、卓有成效的预防和惩治腐败。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既是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强烈的呼声,也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的必然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增强反腐倡廉工作思路和对策的预见性、科学性、针对性,不断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进一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坚持不懈、卓有成效的预防和惩治腐败,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大而长期的清障任务。
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拉开序幕。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做了报告,不仅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历史进程,展望了未来五年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方向。
作为一名大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年代早已不复存在。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计民生不仅是作为一名合格公民的义务,更是未来国家栋梁的我们必须做好的本分。而身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更觉得任重而道远,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的组织,是引导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先锋。我为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而荣幸,更为中国共产党、为中国而自豪!
中共十七大精神依然高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面旗帜,是我党经过八十多年,特别是执政近六十年,尤其是近三十年改革开放艰辛探索而逐步确立和擎起的。它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面旗帜就像党旗上镌有镰刀斧头、国旗上镌有五颗五角星一样,也镌刻着四行醒目的大字:一行是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一行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一行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一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高举这面旗帜,必须掌握法宝、给足动力、落实要求、紧盯目标。
从胡锦涛书记的这段报告中我深刻地体会到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国情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还注意到了十七大报告文化方面的相关信息。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文华的力量不容忽视。胡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这些正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几点要求。自从建国以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到“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再到“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目前我国的文化呈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
众所周知,中华的文化沉淀了五千多年的精华。在为中华文化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我们的部分传统文化在不经意间被我们悄悄地忽视;我们的普遍的国民素质仍需提高„„然而我相信这只是中国发展路上的一个小小的困难,我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一、“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和国家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 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 提出要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未来发展,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归根结底靠人才, 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大力提高全民族素质,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人才资源的强弱是我们把握发展规律, 转变发展战略, 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因为无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还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都必须依靠大量优秀人才。人力资源强则国力强, 而国强之渊源来源于教育, 因此, 积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
二、以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全民教育思路
教书育人, 育人为本;德智体美, 德育为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意义重大而深远。从教育的基本任务看, 教育担负着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就是加强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 事关我们事业的前途;从教育的最高目标看, 教育担负着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重任, 没有高尚的人性、良好道德、健全人格的发展, 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从教育的现实要求看,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担负着扬善救失、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任。同时德育也是十七大报告“培育文明风尚”的具体措施之一。报告强调了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了要加强“八荣八耻”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了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迎接即将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 中央电视台借此机会加大了精神文明的宣传力度, 号召加强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个人品德建设, 只有全民道德素质提高了, 中华民族才有强大的凝聚力, 才是真正强大了, 社会持续发展才有了坚实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 多次强调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是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坚定不移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繁荣的精神源泉。
三、军民结合, 寓军于民的人才培养体系
放眼当今世界, 实行军民结合、寓军于民, 推进军民一体化建设, 已成为各经济强国的共同政策取向。胡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 要求我们统筹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途径新方法, 加大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力度。地方院校要积极适应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新形势,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 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 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为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这些重要指示, 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借助高校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 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同时地方高校一定要抓好思想政治素质这个首要问题, 不断强化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 使之真正成为国家民族的栋梁之才。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 在解决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重难点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要注重搞好统筹协调, 为服务国防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把军队和高校的合作不断提升到新的水平。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靠强化素质、激发活力, 推动军队建设整体转型, 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人才是兴军之本, 要依托“军民结合, 寓军于民”的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一支高素质、复合式的人才队伍, 从根本上解决我军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缺乏等问题, 为我军整体转型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提高部队打赢能力, 使部队真正担负起“三个提供, 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中国青年报》.2007-10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中国青年报》.2007-10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团结、胜利、奋进的盛会。它对于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在开幕式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人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报告阐明了本次大会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一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报告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报告勾画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我们要掌握新的思想武器、明确新的发展目标,在全新的事业布局下,抓住核心内涵,注重新的提法、把握新的形势,充满信心、踏上新征程。
理论创新有深意
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十七大报告中,有很多新理念、新概念,系统地反映了我们党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反映了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新经验,反映了我们党面对新形势、新局面的最新思考。例如:第一次提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指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第一次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第一次提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进一步强化了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等等。
这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创新突出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三大核心理念的深化与拓展上:
第一、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重要范畴,阐明了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极端重要性。
第二、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丰富内涵、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就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第三、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阐明了二者的关系,进一步澄清了人们的思想认识;着重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我们党在十七大向人民、向世界、向未来作出的庄严政治宣示。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旗帜就是奋斗目标,旗帜就是发展道路,旗帜就是指导思想。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重要思想是学会领会十七大精神的关键,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呢?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创造,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早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自邓小平在中共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始终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在连续5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标题中,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字样。其中,十七报告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六大报告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五大报告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四大报告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三大报告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与我党以往文献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比,十七大报告首次更加全面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阐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阐明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概念
的全面阐述。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合乎中国国情、更有中国特色,前景更广阔。
29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谐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深入贯棚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十七大报告深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两大特性,是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发展观基础卜的深化与创新。
第一代发展观:第一代发展观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方面,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目标,四个现代化也是经济发展目标。
第二代发展现:第二代发展现提出发展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体现了发展生产与提高生活水平的统一。
第三代发展观:第三代发展观提出发展目标是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把发展目标从经济与社会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领域,这样的发展目标更宏大,更长远。
第四代发展观:第四代发展现在发展目标上更具有全面性。第一代发展观作为经济增长观,主要是外延式与粗放式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发展观的发展方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发展观,其发展方式主要是综合式与协调式的;第四代发展观通过“五个统筹”,找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成果,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创造性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传承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并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发展思想,吸收了国外发展观的精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要求。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发展成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的科学论断。
这一科学论断,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达到人类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我们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同时强调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这样才能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不断前进。
这一科学论断,准确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我们党是在总结新的实践基础上提出这个科学论断的,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丰富内涵,也为我们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提供了新的参照系。社会和谐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特征。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它们既相适应又不相适应,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同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不是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这一科学论断,反映了当代中国国情的基本要求。在经历了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后,我国的基本国情并没有改革,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国情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仍然是发展。十六大以来,党中
央反复强调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发展逐步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因此,促进社会和谐与实现科学发展,者密切联系,统一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小康目标新要求
十七大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的主要成就、不足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新形势,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五年来的主要成就
十七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的主要成就为:国家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各项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全方位外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
“这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这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实践充分证明,十六大和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成就的同时,十七大报告还鲜明指出了我们当前面对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辩证地看待成绩与不足,需要客观认识我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面对这些情况,十七大报告特别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说,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在这一系列新的要求中,有两个新提法、新理念特别引人关注:
翻两番:由“总量”到“人均”
报告摘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人均GDP为7078元,按当年汇率折算约为856美元。如果2020年实现翻两番,那么到时候人均GDP应该达到3500美元左右。
有关人士评论,中国人口较多,单纯以经济总量来衡量,可以表明中国国力的增强,但是人均GDP更能反映居民在经济发展中分享的成果。在综合国力提高的同时,人均GDP提高,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的提高,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
报告摘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其中生态文明的内涵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反过来又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有关人士评论,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四位一体事业布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七大快板书】推荐阅读:
党的十七大精神06-26
十七大精神学习心得06-30
团十七大精神宣讲10-17
十七大进入校园感想12-05
十七大精神深度解读12-11
全总十七大工作报告06-15
律师十七大心得体会06-23
学习十七大实施方案11-05
十七大精神心得体会电力06-03
迎接十七大比赛演讲稿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