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答案

2024-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答案(共8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答案 篇1

1、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P93-P96)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克服了唯心论的认识论和旧唯物论的认识

论的局限真正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引起了认识论的革命。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

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P104 答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认识论和辩证法结合起来把认识看

作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观的过程。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

3认识不仅能反应事物的现象而且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认识过程是反

映和创造的统一。

3、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的飞跃意义更加重大P109 答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理性认

识到实践的飞跃。

2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3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使理性认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4、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和二者的辩证关系P115-P116 答

1真理的绝对性含义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

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 的、绝对的。第二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是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

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陷入神秘主义。

2真理相对性的含义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

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

展。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 的反映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

3二者的辩证关系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依存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

第三相对真理相绝对真理转化。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118 答

1检验真理的含义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

2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只有实践能够判明认识是否正确。

6、如何正确认识真理和价值的关系P120-P122 答真理与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是对立的统一。

(1)真理与价值的区别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相

符合而价值是之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2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第一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人们通过在真理指导下的实践

成功地改造世界以这种实践的成果来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

第二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3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它的功能上。

7、如何正确理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的关系P123-P124 答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统一。

2认识的目的在于在实践中运用。

3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8、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P125-P127 答

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

理和发展真理。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这是因为第一党的思想路线

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三“实

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精髓。第四党的思想

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样也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张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9、如何理解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P128-P129 答

1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

践得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经济是怎样产生的P183 答

1商品经济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产生、发展和存在的。

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P183-P184 答

1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或属性。

2商品是通过人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劳动的二重性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3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

3、如何理解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P185 答

1商品的价值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

值二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

2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是由活劳动实现的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即

活的抽象劳动。

4、商品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P186-P188 答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时间所决定的。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

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是少量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可

以等于多量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复杂劳动还原为加倍的简单劳动是通过市场交换而 自发实现的。

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 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P189 答

1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 学习交流参考资料 7 / 16 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 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6、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性。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之所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7、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有什么作用P193-P194 答

1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

客观必然性的实现。

2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

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个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二是价值规律自

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三是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8、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P194-195 答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级分化的基础上产生。

2商品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9、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剥削工人阶

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

10、为什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P197-P198 答

1作为资本的货币会带来更多的货币发生价值增殖产生剩余价值。其前提必须

找到一种商品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2劳动力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创造

出比它自身更大的价值即创造出剩余价值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 前提。

1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P199-P200 答

1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的手段。

2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的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归

资本家所有。

3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 的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

12、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P200-P201 答

1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饰 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2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根据这两部分在

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一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的源泉和资

本主义的剥削实质。第二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

13、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什么P202 答1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多种多样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对剩

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学习交流参考资料 / 16 2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

值做绝对剩余价值。

3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 产的剩余劳动价值做相对剩余价值。

14、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P204 答1余价值规律的内容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 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2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

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剩余价值规

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15、资本主义积累的实质、后果、作用和历史趋势是什么P206-P209 答1本积累的实质是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行资本积累来增

大资本的规模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

削和统治。

2本积累的后果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是引起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3本主义的进步的历史作用以用两个简短的论点来概括会劳动力的提高和

劳动的社会化。

4本积累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终必将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

主义私有制就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1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和本质是什么P209 答1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

种相关制度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2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为其经济基础服务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17、为什么说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P219 答1己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产物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所共

有的概念。

2本主义利己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为一己私利而获取金钱。这种以获取金钱为特 征的利己主义为资产阶级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__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哪些阶段P264 答1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体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

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2断资本主义阶段又可以再分为私人垄断或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两个阶段。

2、垄断是怎样形成的断组织有哪些形式P266-P267 答1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当生产和

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2初的垄断组织形式较为简单不很固定要的一些临时的、短期的垄断协

议。到20 世纪上半期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20 世纪后半叶断组织的形式又有较大发展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学习交流参考资料 11 / 16

3、垄断形成后还存在竞争吗P272 答1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但

这并不是说断产生后争就不存在了。

2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好核心机制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

3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竞争不但依然存在竞争目的、手段、激烈程度和后果等

方面较自由竞争时期有所不同。

4、什么是垄断林润和垄断价格P273 答1断利润即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

润的高额利润。

2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3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后购买商品时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在保证获

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5、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经济特征是什么P265 答(1)列宁把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概括为五点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融

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

界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2述五大特征即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经济特征中前两个特征是垄断资

本在国内的统治三个特征则是垄断资本在国外的统治。

6、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大的发展

P274-P276 答1家资本垄断主义即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后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一依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

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第二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人

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意进行投资建设。第三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

项目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第四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依靠私人垄断

资本难以解决。第五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第六

经济利益关系调整方面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7、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进行宏观经济调控P279 答1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调控和介

入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经济的简介调解与控制要是运用经济手段过经济政策的

制定、经济杠杆的运用可以通过计划的指导接地引导私人资本按照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调控的主要方式。

2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个别的时候、特

定的情况下可能出台某种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

3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

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实现的。

8、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具体表现如何P289-P292 答1济全球化是指够级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在生产不断发展技加速

进步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界

各国个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一国和地区的范围并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济全球化是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产的国际化与资本的国际化不断发展的条件

下的必然产物。

3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内容和具体表现包括很多方面体可

从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三方面来考察。学习交流参考资料 12 / 16

9、当代资本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有哪些新变化P293-P294 答:(1)从生产力方面来看。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

.2生产关系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

都做了一系列调整。

3上层建筑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在上层建筑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治制度与

法制有效结合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民权

利的内涵与外延有新的拓展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元化的价值取向更 加鲜明。

10、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P297/299 答1本主义最初的发展时期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代替封

建社会经济形态人类历史山的一大进步其历史必然性。

2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它的历史过渡性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

11、什么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P299 答1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鼠疫占有形

式之间的矛盾。

2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

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另一个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

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12、怎样认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P299-P300 答1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生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

观要求。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的全面发展动了资本主义关系的日益社会化向

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这样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也 就日益成熟了。

2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答案 篇2

紧跟我院教学改革的潮流, 我积极地探索该课程的特点及其教学方法:好的马原教学方法关键是要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 尤其是学生的积极性, 充分实现师生良性互动。为此, 必须建立起新型的教育理念, 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马原的兴趣, 尝试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思维, 力求做到师生双向传播教学信息。在教改的实践中, 我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 逐步探索出顺应时代要求、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全新模式。

一、马原教学生活化

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 语文老师说:“生活处处是语文, 我们要进行大语文教育”, 数学老师说:“生活处处是数学, 我们进行大数学教育”……马原何尝不是呢?首先让学生知道, 马克思主义原理离我们并不遥远, 而且就在我们身边, 所以, 我们要进行大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例如, 看到人类科技文明的成果, 微波炉、电磁炉、手机……我们在享用如此丰富的科技成果的时候, 无不庆幸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可是, 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些科技成果给人体带来的负面效应。如辐射, 十年、百年后将是人类的灾难呢?这就是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思考问题的应用, 如果只看到当下, 就是孤立、静止、片面的看待问题。相反, 放眼未来, 就是联系、发展、全面的眼光看待问题。用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在生活中深刻理解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这两种对立的发展观。这样的教学比起紧紧简单地、抽象的讲解原理本身效果明显的多。然后下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发现生活, 发现生活中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原理, 学生会结合生活、学习、社会……这样就把马原生活化, 学生都能踊跃地谈论诸多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 不仅学生能把原理深刻理解, 而且能运用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马原教学诗词、谚语化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听其言, 观其行”……学生看到什么的重要性?“做”“行”“动”, 如此的称呼在马原就是“实践”的概念。实践高于认识, 认识来源于实践, 没有实践就不能产生认识,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呢?你们相信“仓颉造字”吗?“男人”的“男”是“田里的劳动力”“女人”的“女”像一把扫帚, 说明汉子并不是某个圣人头脑自生的, 而是来源于生活实践。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能梅花扑鼻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此的诗句, 学生很容易理解了“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即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积水成渊”“积善成德”“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如此就能把“质量互变规律”让学生深刻理解。

然后, 学生去发现古诗词中的原理, 学生无不欣然接受, 这也正是践行了我们的姚锋院长倡导的“书香学院”的理念。马原课堂同时成为“诗词大比武”的擂台, 在快乐中、在激情中、在与古人的对话中轻松学马原, 不也是大家都能愉快接受的事情吗?

三、马原教学口语化

毛泽东讲话都是老百姓能够听懂的话, 通俗易懂。例如, “ (党八股) 懒婆娘的裹脚布, 又长又臭。”“ (外交) 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马原中的很多概念是很抽象的, 学生很难理解, 我们不妨把它翻译成我们能轻易理解的口头用语。例如,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很艰涩、很抽象, 学生疑惑甚至反感如此的表述, 如此的表述能拒学生千里之外, 如此的概念也是学生反感这门课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老师为何不能不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呢?如果我们把“客观实在性”翻译成“真实性”, 只要真实的就是“客观实在性”, 学生能不欢迎这样的表述吗?例如, 马原认识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不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吗?

四、马原教学案例化

马原的抽象原理我从来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每个原理只记住一个典型的案例就能深刻理解其内涵。例如, 学习联系原理中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并不是死记硬背其中的原理: (1) 整体由部分构成; (2)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3) 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性质; (4) 整体性质由占主体的部分决定。而是, 我只要求学生记住“八宝饭”这一经典案例, 就能深刻理解二者的关系, “八宝饭”是整体, “糯米、莲子、红枣、花生、核桃、糖、水”则是部分, 原理的前三点就很好理解了, 特别是第四点, 整体性质由占主体的部分决定, “八宝饭”必须是“糯米”占据主体, 如果主体发生变化, 假设“水”成为了主体就不再是“八宝饭”了, 而应该是“谷粒多”了。如此教学, 我想学生也不会厌倦的吧?相反在娱乐中生动的记忆, 并将记忆终生的。然后, 学生就发现生活, 找到好多好多这样的案例。

五、马原教学时代化

为了能和学生协调一致, 我们教师必须多接触新鲜东西、多了解学生热衷做的事情。例如, 新著作、流行歌曲、经典的影片、学生的偶像、网络小说……把它们请到课堂, 让学生能有话说, 用马原分析其中问题的能力, 也是活跃课堂气氛一种很好的方法。

教无定法, 但有一点是相通的, 那就是“实事求是”, 一定根据时代和学生的诉求不断地改变我们本身, 只要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一切方法我们都应该拿来用。

“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我们的教学应多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找问题, “对牛弹琴”不能只讽刺“牛”, 我觉得更应该讽刺“弹琴的人”, 因为明知它是牛, 你还弹琴, 不也是很愚蠢吗?为何不变换一种方式呢?为何不站在“牛”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答案 篇3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我国高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干课程。增强其教学效果对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从学生心理、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46-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因此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对提高我国高校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提出关于此课程的几点看法。

一、影响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几个方面

(一)学生普遍存在一种认识误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所有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但是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不是针对本专业开设的,其重要性远远不及专业基础课重要。有些学生认为学得再好也没用,还不如学一些对将来就业有帮助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由于存在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在公共基础课堂上,一些学生不把此门课程当一回事。导致学生特别喜欢坐在教室最后面,还出现部分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来自学专业课、背英语单词、做高数作业题,甚至用手机上网或者看手机视频等现象。还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抽象性比较强,一次课程学好与学不好,自己和老师也是无法衡量出来的,一节、两节课不听也没有关系,而且即使听不懂,考前突击一段时间,不愁考试不通过。在这种不良的思想影响下,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动力,进而看不到此学科的真正意义,只是为了最后通过考试而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其次目前社会处于一个大转型时期,强大的经济竞争和物质诱惑正在席卷着我们的校园,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受到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再是只是补充知识和提高自身的某些修养,而是带有更多的功利性。对于物质利益的单一追求产生浮躁的心态,从而出现学习上的实用主义和商业化性质,导致一些学生只是会看中对于将来就业有直接关系的技能性课程。这样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就会被学生看成一门没有价值的学科,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重要作用,进而影响它的教学效果。

(二)大班上课的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在高校扩招的大环境下,学生人数不断地增加,由于教师和教学资源缺乏等相关原因,很多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都采取大班教学的教学模式,而且这种大班教学当中的大班还在扩大。在刚开始出现只是两个班级合班上这门课程,发展到后期竟然出现四五个甚至更多的行政班级在一起上这门课程。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减少了学校教学成本,但也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试想而知,一个老师教三十个学生和教两百个学生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每位教师的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能直接管理好学生的人数也是有限的,超过教师的精力限度,必然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大班教学模式,由于班级非常庞大,经常是一个教师会有一二百学生,教师和最后几排学生距离非常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维持班级秩序的难度加大,课堂上就比较容易出现其他状况,如睡觉、看课外书、上网等等。由于班级比较大,老师的视觉范围是有限的,无法探测到班级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有些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做一些和本课程无关的事情,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虽然目前很多学者一直强调,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也有很多学者提出自己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校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部分学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相对的落后。传统教学方式,一般采取教师主诉,学生听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侧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承,内容相对抽象,导致学生内化课堂知识的难度增加。甚至有些教师仍然采取比较落后的教学手段,花很长的时间去板书教科书上本来就有的定义和框架结构,等于是把课本上的文字重新抄录在黑板上。虽然这样也有其优点,但是不够生动直观,而且信息量少,无法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任何一个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都不能称之为好的教学方式。另外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课本知识的直接传承,导致有些教师并不重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从而脱离当前的理论热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课的时候需要时刻坚持理论联系当前实际这一原则,时刻关注当前理论热点,把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和课本上理论知识联系到一起讲解。当然目前很多学校压缩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的课时,出现课时少,内容太多的情况。课时太少,一般的教师直接把课本知识点讲完就不容易了,就很难拿出更多的时间,把知识点再做进一步扩展,更别说联系当前实际要闻,深入地讲解。但是脱离学生身边的热点,就容易使教学内容显得枯燥乏味,使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太抽象,而且远离实际生活,从而被认为是无用的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一)把握学生心理世界

任何一个教学人员,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首先必须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只有了解教学对象的心理世界,才可能真正吸引到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知道学生目前在关心什么,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什么样的知识,把自己所教授的知识和学生希望学到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在准确把握学生内心世界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完美设计,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把学生最关心的问题融入教学内容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只是学生单一地听课,教师单一地讲课。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将被动接受式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式学习。例如,教师可以适当建立一个学生参与讲课的平台,每节课安排几个学生自己上台讲解自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然后大家集体讨论课堂热点问题,这样既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其次,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全校大学生都会开设这门课程。虽然同是大学生,但不同专业的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存在着差异。这要求教师在实际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结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贴近学生的专业知识,让学生清楚这门课程和专业课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确实拉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魅力。最后,把握学生心理世界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做到教学内容的“新和精”。教学内容的“新”表现在,教师教授的知识点应该能和当前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当前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学生很容易接触到网络,了解到当前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如果教师做到结合当前重大事件来讲授课堂知识点,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表现在,教师在教授课堂知识点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语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极强的课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大和空的感觉,从而拉大和学生的距离感。因而教师要注意自己语言的精炼和准确。教师应在深入了解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把课堂抽象的知识点简化成学生能听得懂的语言,用简单大众化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学生能了解到的、生动的时事热点事件结合在一起,从而拉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此门课程的教學效果。

(二)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样的公共基础课程采取大班教学已经成了一个无法扭转的趋势。但是笔者认为,虽然情况如此,但各高校也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尽量使这个大班教学中的班级数量和人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每个教师自身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极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教学质量将急剧下降。因为笔者认为大班教学班级的学生总数应该控制在一百人以内。另外教师自身也要相应地寻找自身独特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第一次课的时候,可以把班级划分成若干个组,并选出每组的负责人,让每组的负责人管理每组成员,教师定期召集负责人,了解组员的学习情况,实现教师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注重理论的灌输而脱离实际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要想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首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凸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不再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理论。例如在讲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带学生去参观历史纪念碑,通过先辈光荣的历史伟绩,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理论问题的理解。其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身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导致很多学生缺乏深入理解的耐心。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寻找到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如组织学生到农村中调查和下乡学习,从而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增强学生社会主人翁意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感,把所學理论与现实联系在一起。通过开展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教师在每次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调查报告和学习心得。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真正地被广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总之,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从当前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地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门课程成为一门既对大学生有用,又能被大学生喜爱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赵浩政.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10(7).

[2]李楠.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9(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答案 篇4

绪论

1、(教材P20略)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见下题)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5、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6、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辨证关系

8、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章

1、蚂蚁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我们能证明蚂蚁看见而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且这种证明只能以人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说明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据此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56)

2、互联网既可用来传播先进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对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发展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3、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结合马克思的论述,谈谈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含义?或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P72-73)

4、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P58)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66-67)

6、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8、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章

1、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 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 第 427 页)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 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2.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们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3.试分析: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5.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6.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竖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第四章

1、如何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

4、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5.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

6.为什么说资本要实现连续循环,资本的不同职能形式的循环必须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7、收集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8、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

9、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思想工具?

10、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坚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第五章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

3、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变质?

4、资本输出的实质是什么?

5、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么?

6、有人说,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也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适用所学原理对这些观点进行评析。

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哪些表现?如何认识其原因?

8、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封建社会内部可以产生资本主义的成分或因素,因为这两种生产关系具有同样的私 有性质,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却不能产生社会主义成分,因为这两种生产关系的性质是根本对立的。试 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9、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0、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是“垂而不死,腐而不朽”, 你怎么看待资本主义在战后的发展状况? 第六章

1、考茨基认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就像“一个孕妇,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引起早产。”“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早产论”的内容和论证方式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在不同时期对人们的影响却不一样。20世纪末,由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早产论”似乎得到了某种“验证”,因而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你认为应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十月革命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严重的挫折。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如何理解邓小平上述论断的深刻含义? 3.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4.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事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七章

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2、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个漫长的 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

3、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提树立共产主义远 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请用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来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题汇总 篇5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P3-6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P12-15大学生应怎样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16-193、哲学基本问题及理论意义是什么?P24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重要意义是什么?P25-26物质和运动关系怎样?P275、简述实践特点和基本形式,P30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P316、怎样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P337、简述联系的客观普遍性。P34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P358、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含义及关系是什么?P37它们在事物发展中各有什么作用?P37-389、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怎样?运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P38-3910、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实质和核心?P3611、量变质变辩证关系怎样?P39辩证否定观内容是什么?P4012、意识能动作用有哪些表现?P48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P4913、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55-56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何联系和区别?P57-58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何区别联系?P58-59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原因是什么?P6115、运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原理,论述对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创新的重要意义?63-651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66真理和价值辩证关系怎样?P72-7317、怎样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P83-84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P8318、怎样理解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P84-651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重要意义是什么?P89-9020、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怎样?P92-93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9821、怎样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党的17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运用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原理,阐述其重要意义。112-11422、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及其关系是什么?125-126如何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P1322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P13724、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是什么?P138-139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意义是什么?P14625、怎样理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146-1472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内容有哪些?P149-151应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151-15227、垄断及其产生原因是什么?P159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产生原因是什么?P172-17628、怎样理解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79-18229、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革命?

30、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有何联系区别?党的17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你认为我国应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

31、怎样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结合我国实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答案 篇6

(注:★表示是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的重要考点)

一、试卷题型:

单选题,25个×1分 =25分; 多选题,5个×2分 =10分; 简答题,5个×6分 =30分; 辨析题,2个×5分 =10分; 论述题,1个×15分=15分; 材料分析题,1个,计10分。

二、考试要点

【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与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P16)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3)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德国古典哲学代表性的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P8)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P16)

3.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是共同理论基础。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P19)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第一章】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基本内容(P28)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物质概念、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P30)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 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P32)3.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 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4.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及其特征;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P35)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客体(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特点、发展的实质(P40-41)⑴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⑵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⑶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P43)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P4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47)。

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肯定(正)——否定(反)——否定之否定(合)的过程。这样,事物的发展才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总趋势。

7.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P45)⑴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⑵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⑶方法论意义: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原理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P46)

8.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P47)辩证的否定观:(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积极因素。

9.意识的能动作用(P56)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主要表现

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第二章】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主要表现在:⑴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⑵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⑶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⑷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64)

2.认识运动的基本过程与基本规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及其关系)(P68)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及其关系:(P68)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3.真理与谬误的含义与关系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P71)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P 75)

真理与谬误的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P76)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两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意义★★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P77)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这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5.价值及其特点(P79)“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的特点: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第三章】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P95-97)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

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

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

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第二,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第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的发生变化和发展。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为三方面: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如: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不完全同步。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关系;生产力的构成要素★(P100)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P10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P10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即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的构成要素(P100):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3.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概念及其辩证关系(P105)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两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P107)

4.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P11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P123-124)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使劳动力结构

向智能化趋势发展;二是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使人们的劳动方式走向智能自动化、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的变革;三是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学习日益成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人们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

6.人的本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区别;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P128)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P130)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的劳动群众,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还直接参加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却不会随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和完成,而必须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

思考题P136页1题★★ 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上层建筑。因而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2.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方向,它在社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因而必将引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一连串的变化。3.封建时代的后期,资产阶级作为新兴阶级,代表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方向。资产阶级运用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击败落后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代表封建主,是受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的历史必然。4.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的发明,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在历史上曾长时间地领先于世界各民族,近代只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与外国侵略,才落后了。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已经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由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所以我们以较快的速度初步建成了小康社会。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改革经济基础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思考题P136页2题★★

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答:1.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其中不良影响之一就是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3.对此,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树立全球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直至变革不适合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形式。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手段。

【第四章】 1.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其主要途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2.价值规律及其作用★(P147-148)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这就是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觉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P151)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第二,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4.劳动力商品的特点★(P154)

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⑴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⑵ 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⑶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即产生剩余价值

5.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P157)与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P167)★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就是价值增值过程,在价值增值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生产剩余价值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工人为资本家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界限,掩盖了资本家的剥削关系。

6.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P165)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P167)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购买阶段(货币资本)——生产阶段(生产资本)——售卖阶段(商品资本)。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只有两大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7.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P169)、经济危机的实质(P170)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P173)及其本质(P175)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其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其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第五章】

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P182)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垄断不能消灭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的原因是: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主要形式及其作用★(P187)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形式有四种:⑴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⑵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⑶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⑷ 宏观调节与微观规制。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地发展: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和加快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它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

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是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总利益的。

3.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其表现与作用★

经济全球化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超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过程。(194)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196):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性的(194): 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以跨国界组织生产为核心,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为标志,使世界各国生产活动不再孤立进行,而是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是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基金市场迅速成长;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四是企业经营全球化。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但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扩大。二是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三是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四是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4.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表现:(198)

㈠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㈡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开始采用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如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和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等。

㈢ 社会阶层、经济结构的变化。一是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性和服务性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新变化。

㈣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那样明显;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加强。

㈤ 政治制度的变化。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原因(202):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5.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P207)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越明显地表现出来”。

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本身。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无产阶级必将彻底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第六章】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⑴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⑵ 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⑶ 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关系。⑷ 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⑸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⑹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P229)

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

第一,各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 展阶段决定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236)

3.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与长期性的原因 ★(P233)

一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二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三是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四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第七章】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P267)“两个必然”是指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两个决不会”指的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答案 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实践教学,理论教学

在网络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 信息的接受往往更加趋向于直观和形象, 他们对抽象的理论缺乏进一步的理解和兴趣, 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必将面临着“教”与“学”的窘境, 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 课堂实践教学更是《原理》课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 要提高这门理论性、抽象性较强课程的教学效果, 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理清理论教学和课堂实践教学的关系, 积极探索有效可行的课堂实践教学形式。

一、《原理》课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教学的关系

谈到《原理》课的理论教学和课堂实践教学论的关系, 很难完全把它们完全分离。更为重要的是,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认真探究, 如何将这两种教学方式紧密结合, 良性互补。

( 一) 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教学统一于《原理》课的教学目标

《原理》理论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诠释和逻辑分析, 而课堂实践教学侧重的是学生的实际参与和体验, 但是它们都是《原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应统一于《原理》课的教学目标, 就是要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因此, 必须要以《原理》课的整体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来统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 来确定理论讲授内容和课堂实践主题、形式。课堂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要灵活, 教学时间、空间都相对自由。一般来说, 课堂实践教学可以由三个环节构成: 课内———课外———课内外, 即课堂上老师确定主题和形式, 课外主要是学生积极准备, 最后再回到课堂上展现或课外制定场所展示。就《原理》而言, 先进行理论的诠释和逻辑分析, 以课堂理论教学引领课堂实践教学, 实现二者互动互补。

( 二) 根据理论教学讲授的理论观点确定课堂实践教学的主题和形式

明确的主题是课堂实践教学的灵魂, 它决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具体课堂实践教学的主题必定关乎理论教学中的某一或某些理论观点和原理, 推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理论观点的理解和认同始终是确定课堂实践教学主题的依据。理论教学所讲授的理论观点不同, 侧重的教学目标或论域不同, 组织课堂实践教学的形式也有所区别。例如, 课堂理论教学涉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范畴的理解, 那就比较适合开展专题研讨, 引导学生搜集材料、整理学术界的不同观点, 开展前期研究工作等, 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 可以由学生主持, 老师最后作总结、引导;如果理论教学的重点在于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则可以组织开展分组辩论竞赛等团队活动, 让学生在社在团队协作中体会做人的道理及生活的真谛。总之, 课堂实践教学的主题和形式要与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要求相适应, 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 三) 课堂实践教学的成果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

课堂实践教学的成果可以划分为无形成果和有形成果两大类, 无形成果就是学生通过课堂实践教学,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上有了深化,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上有了认同; 有形的成果就是学生讨论的发言提纲、研究心得、辩论资料等。由于课堂实践教学的主题和形式本来就是依据理论教学的内容来确定的, 因此把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成果反馈和运用于理论教学时, 便可直接转变为教学资源。例如, 学生在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搜集、整理、掌握的丰富材料, 可以为诠释和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生动的素材或案例;对现实重大问题或普遍性社会问题进行深刻的理论反思, 又可以以创新精神去解读马克思主义; 在课上、课下与同伴的交流分享, 则可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 唇枪舌剑的辩论, 也可能碰撞出思想火花。因此, 注意对课堂实践教学成果的后期梳理和总结也是非常重要的, 既可以丰富《原理》理论教学的内容, 也可以增强理论教学的活力, 从而在二者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互补。

二、探索《原理》课堂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

《原理》课“灌输式”理论教学已不适应时代的需求, 必须积极探索课堂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 如自由发言、分组讨论、专题辩论、大师课堂等, 这些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形式既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也使课内与课外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良性互补。

( 一) 自由发言, 及时表达自己观点

在《原理》课的课堂教学中, 适当引入中外历史上的特别事件、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 让学生在没有查询资料时当堂对事件或案例进行评析, 自由发言, 表达自己的观点, 使学生在对事件或案例发表看法的过程中加深对哲学方法论的理解, 也训练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自由发言的课堂实践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必须实施三个步骤:第一步, 老师必须依据《原理》课章节的主要内容, 选择历史事件或现实案例一定要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第二步, 要求学生在了解历史事件或现实案例背景资料后, 结合相关的原理知识, 发表自己对该历史事件或现实案例的看法或疑问。第三步, 授课教师要善于归纳和总结自由发言学生观点中合理成分和不合理成分, 然后在深刻分析事件或案例后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通过总结、评价学生的观点, 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 使学生在分析和评价事件或案例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 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认识, 进一步加强对《原理》基本理论的理解。

( 二) 分组学习, 小组之间开展讨论

分组讨论是在教师主导下, 通过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 使教与学互相促进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将教师指导、课下学生个人独立查询资料和小组集体学习、课堂上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交流三者结合在一起, 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辨能力、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

让分组讨论课堂实践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首先, 要求授课教师要结合《原理》课的理论重点、难点, 围绕当今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以及学生认识上感到模糊、困惑和迷茫的问题, 精心设计讨论题。其次, 要求学生自由组合, 十之十五人为一组, 并选出组长。小组每个组员课外围绕讨论题, 利用网络、图书、报刊、杂志查找资料, 然后小组内部开展学习、讨论, 组长总结并整理本组的观点, 撰写小组发言提纲。最后, 教师还要做好课堂讨论的组织 ( 当组长发言完后, 其他小组可以提问, 发言小组的组长或组员都可以辩解或反驳) 、引导 ( 坚持正确的“三观”) , 关键的是要做好课堂讨论的总结工作, 将小组讨论过程中的疑惑或纠缠不清的问题给释清、阐明。小组课堂讨论的主持人可以由活跃的学生来担任, 这样更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进一步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 三) 专题辩论, 撞击思想的火花

《原理》课堂上的专题辩论是整个授课班级参与, 一分为二, 一边是支持正方的观点, 另一边是支持反方的观点, 辩论的规则性不强。专题辩论的作用在于划清人们有关是非的界限, 判断事物同异的根据, 权衡利弊得失, 解决大学生们思想上存在的疑惑。《原理》专题辩论必须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原理来辩是明非, 始终要坚持真理, 锻炼思辨能力, 增进同学间的协作, 促进相互沟通。

为了达到课堂专题辩论的理想效果, 一方面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 另一方面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第一, 教师要结合教材章节内容和现实问题, 精心设计某一专题, 归纳出一种“普遍性认识”或“大众的观点”这样一类既熟知又非真知的辩论题。第二, 专题辩论的组织形式可以有两种, 一种是命题后立即分正反两方即时辩论; 另一种是提前给定命题, 课外认真准备, 课堂上选择正、反方加入辩论。整个班级被划分为正方和反方两组, 正反两方组员都可以阐述自己观点来支持本方的立场, 也可以质问或反驳对方组员的观点, 形成双方交辩形式。第三, 主持专题辩论的应该是学生, 其关键的作用是活跃气氛, 故意“挑起事端”,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得辩论更加激烈, 同时将“跑题”的同学引导到争锋的焦点和话题上来。第四, 教师作为旁观者, 主要的任务就是记录双方立论依据、论证逻辑, 在辩论结束后要作点评, 指出双方辩论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

( 四) 课堂穿越, 领略哲学大师的风采

课堂穿越实践教学就是要与哲学大师对话, 不是记住他们说了什么, 而是努力领会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哲学的学习不是孤独者的漫步, 而是一场智力的较量。该课堂实践教学方法使得学哲学如演故事, 让大学生在不断面对大师的目光中成长, 培养其哲学兴趣和思辨能力。

为了演绎出课堂穿越的完美效果, 关键是在课堂的巧妙互动中, 将不同时代的伟大哲学大师聚集到哲学的课堂上, 将那些哲学原理和当今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 并以学生的平淡易懂的语言讲述智慧遗产。第一步, 要求授课老师指导学生就人生的意义、幸福的向往、爱情的烦恼、工作的倦态, 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追求、对爱的执着等等开展思考, 并分别介绍有哪些哲学大师以前也思考过这些问题。第二步, 在课下, 学生们可以对自己感兴的话题进行思考, 并和有共同兴趣的同学自由组合 ( 组合的人数不定) , 然后共同去研究在这一问题上哲学大师们是怎样思考的, 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思考 ( 不同的哲学大师会有不同的解读, 甚至是相互批评的对立观点, 但丝毫不会影响我们的思考, 因为没有了争议就没有了思考, 也就无所谓智慧了) 。第三步, 在课堂上, 小组可以选举一名学生来饰演某位哲学大师, 并在课堂上讲解他们所思考的问题, 其他组员不要一味地接受这位“大师”的观点, 而是要积极地去思考, 尽量把自己融入到哲学课堂之中, 可以不断地向大师提出自己思考过程中的疑问, 让“大师”帮助我们解答生活的困惑, 解析社会的矛盾。

《原理》课教学必须实现单纯课堂理论教学向课堂实践探究型教学模式的转型, 实现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教学良性互补。所谓课堂实践探究型教学理念是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采取师生互动的多种形势, 共同参与课堂实践, 共同探讨、研究、回答和解决时代、社会、人生所提出的难点、热点问题, 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激发学生学习《原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还需要广大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们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方式。

参考文献

[1]范明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模式探析[J].哲学研究与教学, 2003, (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答案 篇8

关键词:中国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思政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66-02

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最耀眼的时代主题,并日益成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重点讲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中国梦教育的理论基础,同时,“原理”课在立德树人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在校大学生未来将肩负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应该找准切入点把中国梦融入“原理”课教学中,推动中国梦教育的“三进”工作,帮助大学生理解中国梦的精神实质,认清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自觉成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重要生力军。

一、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阐明走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途径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也是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该原理揭示了任何事物都具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自己独有的特点,这是共性囊括不了的。另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又是相互联结的,即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个性而存在;而任何事物虽然都具有区别与其他事物的特殊属性,但无论它怎样特殊,它总是与同类中的其他事物具有相同之处,服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不存在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党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的理论基础。

首先,中国梦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的统一。中国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加形象、生动地体现出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典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梦想。

其次,梦想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梦想要成为现实,必须以正确的道路为依托。根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选择实现中国梦的道路或途径必须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实现中国梦唯一正确的途径就是必须走中国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因为: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是为中国的历史和实践证明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是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梦的内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正确理论的指引和制度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行动指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保证了中国梦的实现。

因此,在“原理”课教学中,应该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真正了解中国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梦,明白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走中国道路,坚定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用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阐明脚踏实地不懈奋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前提

质变和量变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原理之一,该原理揭示了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状态,但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又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表现为一方面任何事物的质变都不可能凭空发生,而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以一定量变的积累为前提;任何事物的量变也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关节点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另一方面,事物的质变和量变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因此,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由量变到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的无限推移过程。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必须将树立远大的理想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精神统一起来,不能急躁冒进,幻想在一朝一夕实现理想和目标,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这一原理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同样具有方法论意义,应结合此原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明脚踏实地不懈奋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前提。

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看,中国梦是国家、民族、人民共有、共建和共享的同一个梦。中国梦的目标高远,建立繁荣强盛的中国、文明的中国、和谐的中国、美丽的中国、幸福的中国与和平的中国都是其目标。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行,创造了中国奇迹和中国神话,但是今天的中国还有1.28亿人处在贫困线以下,人均经济总量排位靠后,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差距,城乡差距、居民收入差距、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亟待解决[1],实现中国梦还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昭示我们必须在中国梦的指引下,艰苦奋斗,顽强努力,实干兴邦,实干圆梦,否则梦想就会变成空想。

从中国梦的实现时间看,我们现在距离第一个一百年目标还有6年,距离第二个一百年目标还有34年。实现中国梦,创造一个中华民族和全国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的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需要坚忍不拔和求真务实的精神,需要凝聚中华儿女的集体智慧和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艰苦努力和锲而不舍的奋斗。

从通往梦想的道路看,中国梦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无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这就注定通往梦想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在前进的道路上会不断遭遇新问题,遭受挫折和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有顽强奋斗的精神和勇气,敢于直面问题和考验;需要我们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厉行勤俭节约;需要我们有永不放弃、百折不挠、不懈奋斗的精神,以应对挑战,成就梦想。

三、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阐明依靠全体民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的前提出发,得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科学结论。该原理表明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党根据该原理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等思想。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其实现也必须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依靠人民群众造福人民群众。因此,“原理”课教学可以以此为切入点给学生阐明依靠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并让学生知晓自己作为人民群众的一员在实现中国梦中应担负的责任。

首先,人民群众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力量,是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的中坚力量。自古以来人民群众就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璀璨的中华文明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一次大灾大难面前,是人民群众众志成城汇集成磅礴伟力,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人民群众是我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所取得的每一个胜利、所获得的每一个成功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所以,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实现中国梦是空前艰巨的宏伟事业,必须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其次,中国梦能凝聚人民群众力量。中国梦的实现不仅要依靠人民群众,还必须凝聚群众力量,而我们有能力凝聚群众力量。其一,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的统一体,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是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的“民生梦”,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有尊严生活的“尊严梦”,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机会出彩的“成功梦”[2]。毋庸置疑,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最终受益者,这样的梦能赢得民心,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凝聚群众力量的优势。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将实现民族复兴的大业与为人民谋福祉的追求统一起来,使群众能切身体会到自己是民族大业的直接受益者,国家、民族的前途与自己的幸福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展人民民主,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民族复兴伟业的主人,能增强人民群众对民族复兴伟业担当的自觉性,从而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3]。其三,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坚持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切实为群众做实事,谋福利,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在新形势下全党范围内广泛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是顺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因此,这样的执政党能凝聚群众力量,推动梦想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四、结合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反作用原理,阐明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唯物史观在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也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這种反作用具有两重性,即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社会意识的能动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根据此原理,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撑和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凝心聚力,汇聚成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推动中国梦早日实现。因此,“原理”课教学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帮助大学生明白中国精神的内涵以及弘扬中国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使大学生自觉成为中国精神的践行者和弘扬者。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体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其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与中国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贯穿于实现中国梦全过程,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首先,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意。中国梦的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因此,中国梦不是单一的经济发展的富强梦,中国梦是多元的、多维的。中国梦不仅追求高度的物质文明,也追求高度的精神文明,中国不仅要成为物质上强大的中国,也要成为精神上强大的中国,具有民族特质和时代特质的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支撑,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意,弘扬傲然挺立的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内在要求。

其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凝聚中国心、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今天我们必须面对全球化浪潮带来的诸多风险挑战,这就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凝聚中国心,聚集中国力量。因为爱国主义精神是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热爱之情,是对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的责任感。爱国主义精神能弥合国内各个民族、各阶层之间的隔阂,形成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能够激发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拳拳之心,形成报效祖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能够把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集聚伟力,鼓舞中华民族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形成推动中国梦实现的磅礴力量。

最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的动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为中国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三十多年来的实践事实证明,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指导,解放思想,突破常规,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造就了中国的历史巨变,成就了今天的中国奇迹。实现中国梦必须走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天我们踏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改革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面对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面对发展中的瓶颈和深层次的矛盾问题,如何攻坚克难,破除壁垒,都需要继续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的动力,以抓住战略机遇期,确保21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员.担起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九论同心共筑中国梦[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

itics/2013-03/28/c 115200413.htm2013-10-08.

[2]辛鸣.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N].人民日报,2013-

06-26(07)

[3]章传家.实现中国梦的伟大道路[N].光明日报,2013-03-

上一篇:在全民创业表彰大会上的代表讲话下一篇:从严治党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