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自然风光好词好句

2024-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描写自然风光好词好句(通用7篇)

描写自然风光好词好句 篇1

翠色千里 牧草丰饶 天野相接 原野寂寥 原野寥廓 花香满地

色彩斑斓 野径花开 郁郁葱葱 绿遍山野

关于田野的好句:

1) 春天的田园,潮湿的空气里荡漾着诱人的小草芳香;田野里,不时地飘来泥土的芳香。

2) 放眼望去,满眼都是嫩绿的麦苗,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地平线,而霞光将它的眷恋留给苍穹的同时,也留给了大地。

3) 太阳快落山时,可天还是很亮。这时,天上只有几朵白云,就像是在大海上行驶的几艘帆船。

4) 这个时候,在树上和地上的小鸟已经几乎回巢了,可还有些小鸟在外出觅食。突然,不只是一只小鸟受了惊吓,拖着长长的叫声,飞向远方。

5) 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们的院子里,小树发芽了,小小的嫩芽像一个个动听的音符。

6) 田野里,一穗穗的高梁高傲地矗立着。秋风吹来,它们象一把把胜利的火把,高兴地晃动着。

7) 田野是绿的,然而又绿得不一样:墨绿 油绿 嫩绿,被整齐地分成一小块一小块。

8) 田野一点也不野:有她的风韵美,像她洒下的点点闪光;金亮亮的,毫不吝啬;风的柔,就如她的丝带般飘拂稻香隐约飘来,拔开稻草,仿佛萤火虫会悄悄的冒出来。

9) 田野是绿的,然而又绿得不一样:墨绿 油绿 嫩绿,…被整齐地分成一小块一小块。

10) 草原多么像海啊!只是比海寂静;草原多么像一幅没有框子的画,广漠得望不到边际。

11) 就在雪山群峰的围绕中,一片绮丽的千里牧场展现在你的眼前。

12) 啊!夏夜的田野啊,滴翠流金。

13) 叫喊声,嬉闹声,应和着潺潺的流水声,使得夏天的田野更加热闹了。

14) 隆冬,家乡的田野悄悄脱去了“金装”,换上了银白色的“衣裳”,到处都银装素裹,玉树琼枝。

15) 在那广阔的田野上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一片片即将成熟的稻子,在微风的吹拂下,层层波动,向前涌来。

16) 北方 月的田野更美。这时的大地早已苏醒了。小草钻出地面,发出了嫩芽,给田野披上了一件绿色的衣裳。各种各样叫不出名的野花也竞相开放了,红的黄的 蓝的……把绿色的田野点缀得更加美丽。它们尽情地展示着自己,仿佛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大地睡醒了,花儿开放了。”蜜蜂飞来了,蝴蝶飞来了,它们在花草间飞舞嬉戏,尽情地享受着春天的无限乐趣。远处的稻田里,农民伯伯正在插秧,他们个个笑逐颜开,从那舒展的眉头上不难看出,他们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仿佛已看到了秋天丰收的景象。

17) 田野是那么美丽!一方格 一方格的,就像棋盘一样,而且都涂上了柔和的 美丽的颜色:黄的 绿的……远处山上,一条洁白的“缎带”―兵营的围墙铺在崎岖的高山上。

18) 可惜这条白“缎带”不长,要不,真有点像万里长城呢!望着这样美的景色,我陶醉了,不禁低声赞叹道:“江山如此多娇!”

19) 如画的风光尽收眼底:田野一条条银渠纵横交错;山岗一道道凌空飞架的渡槽,把个个山塘水库串连起来,仿佛银练串珍珠,佩戴在这缤纷斑斓的大地;

20) 一根根横跨蓝天的高压线,伸向远方,去连接着一座座电灌站,像琴弦般日夜弹奏着丰收的乐章。

21) 秋天的田野是美丽的;秋天的田野是迷人的。

22) 初冬里,山野的绿色也尚末褪尽,还有一星半点的草梢还没被染黄。

23) 秋天到了,家乡的田野就像一位浓妆艳抹的新娘,大地为她穿上鲜艳的绣花衣裳。

24) 瑟瑟金风吹来,望无际的稻田像大海泛起了波涛,沉甸甸的谷穗像怕羞的姑娘腼腆地低着头。

25) 秋天的田野,丰收的田野,充满希望的田野呀,我赞美你,歌颂你。

26) 秋天一来,落叶纷纷,秋高气爽,果实累累,真迷人啊!春夏秋冬看田野,最美丽最诱人的是秋天的田野。

27) 田野是绿的,然而又绿得不一样:墨绿 油绿 嫩绿,被整齐地分成一小块一小块。

28) 田野里,一穗穗的高梁高傲地矗立着。秋风吹来,它们象一把把胜利的火把,高兴地晃动着。

29) 庄稼们可高兴了,因为它们都结出了果实,都在谈论着:“你瞧,我结出的果实多大呀,在庄稼里我能排第一!”“你瞧,我结的果实也不比你差啊。”庄稼们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把香甜留给了人们,可是自己却渐渐地发黄了,衰老了。

30) 翻过一座小山,我们又仿佛走进了花的世界。盛开的野菊花遍地都是。红的 白的 紫的 粉的 淡绿色的 玫瑰色的,在微风中婷婷玉立,婀娜多姿,五彩缤纷。

描写自然风光好词好句 篇2

在中小学语文教育里, 最富中国大陆特色的莫过于摘抄和记诵“好词好句”。

前晚, 我女儿在做一本《语文拓展与训练》作业。里面有一道题目:写出和“翻来覆去”相似的三个词语。

女儿说:“爸爸, 请帮我想三个跟翻来覆去相同的成语!”

我随口就答:“游来游去!”

女儿妈妈说:“不对……两个游字相同……”

我苦思冥想了半天, 总算说了一个:“眉来眼去。”

女儿妈妈勉强同意, 但“翻”“覆”是动词, “眉”“眼”是名词, 总不配。

我很努力才想出这个词, 实在辱没自己研读文学二十年的薄名。

汉字和词语, 作为造句单位, 大多数并无特别的褒贬倾向。在《现代汉语词典》里, 这些词按照拼音顺序排列, 显示出了词语与词语相互平等的观念。每个词语在形态和表达意义上, 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一个词不比另一个词更好, 词与词之间也没有特殊的等级差。一些常用的成语, 也不比其它普通的词语更有价值。有独特文学追求的优秀作家, 都回避俗语, 研求新句。被选入中学课文里现代文学名家作品, 如要求学生背诵的《荷塘月色》, 开头就极“平淡”, 无奇特的词语。

我仔细地排查了整篇文章, 成语寥寥, “好词好句”无踪, 换成中小学生的作文要求, 大概只能勉强合格。

文章里那几段著名的“好句”, 如“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句子拆开成单词单独来看, 并无特殊之处。其中的“微风、渺茫、和谐”等词, 实在算不上特别的“好词好句”。它们只是被作家有机地组合到一起, 准确传神地表达出那一刻的细微感受, 才形成了整段的“好句”。这“好句”, 也必须融合到整篇文章营造出来的特殊气息里, 才有价值。

朱自清是一名有追求的散文大家, 他在行文中, 精心择取情感色彩很淡, 语气相对平和的中性词语, 尽量排除华丽、高亢的词语, 营造一种内敛的气氛:不偏倚, 不渲染, 不煽情, 不造作, 不激进, 不颓丧。这是一位审美个性卓绝的文学家, 他因为不随流俗, 不入媚语, 不喊口号, 他的作品才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工具性”思维, 让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看到的只是一个个死词死句, 并且规定这些脱离了“文学”肥沃的土壤, 被折断下来的、枯干了的词句才是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他们或许以为, 用这些“好词好句”堆砌到一起, 就会变成为他们所认同的好文章。小学语文教材, 大多数都是教材编写员自己想当然地用“好词好句”堆砌起来的“黑板报”, 既无真情实感, 又充满了空洞的道德教化。

中小学生在这种死板的语文教育逻辑下, 变成了可怜的词语垃圾收集者。他们每天忙于寻找散落在地上的词语碎片, 把枯枝败叶扫到作业本这个垃圾筐里, 为变成词语的垃圾大王而白费功夫, 而不去好好阅读前人的杰作, 体味其中的独特文学魅力, 也不去学习观察、欣赏、体味生机盎然的树木, 去感受这些自然万物婆娑、高洁、挺拔之美。一个孩子的健康心灵, 需要从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学习和培养。只有丰沛的精神和敏锐的趣味, 才能激活那些平淡词语身上的光彩。

如果一名学生不懂得去感受自然生命的美好, 尊重自然生命的个性价值, 他们就不会懂得:无论多少堆落叶, 都代表不了一棵树。无论收集多少“好词好句”, 也难以写出一篇好作品。

这种机械、僵化的思维模式, 让小学教材编写员自信心爆棚, 他们自己杜撰出几十篇拥塞着“好词好句”的课文让小学生学习, 有些甚至要求背诵。他们同样不知道, 百货商场橱窗里的木头模特, 身上披上再多再华丽的衣衫, 也只是一段没有生命的木头。它们没有面孔, 缺少五官, 肢体僵硬, 永远只会摆出一种僵硬的姿势。小学语文的编者自撰课文, 就是这种没有面孔的木头人。

古今中外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作, 都适合编进教材里, 尤其是小学教材里。中小学生如果要真正获得知性的认识, 情感的培育, 他们就应该在整体性的名作阅读中, 浸润心灵, 培育德艺。

真正的好作品, 会引导读者进入一个独特的、超然的世界里。人们读完这样的作品之后, 不会仅仅记住其中的若干“好词好句”, 而是会沉浸在这部作品整体营造出来的深挚情感天地里。词与句, 只有被格调高妙的作家准确细腻地运用到表达情感, 描写景物, 展开想象的行文中, 才具有独特的意义。

单独存在的词语, 仅是一个中性的字符, 它的字 (能指) 和意 (所指) , 在长时期的约定俗成中, 大致固定。只有社会变动急剧的社会, 尤其是像二十世纪中国大陆的巨大变化时期, 才会把各种词语的表意符号和它的特定表现内容加以割裂, 重新组合, 蜕变或者剥落, 变成复杂的新含义。比如“地主”这个词, 在其先前的本意上, 并无特别的贬义, 而是对土地权拥有者的命名:占有大量农田的“士绅”是“地主”, 拥有耕地的“农民”也是“地主”。凡是拥有土地的士绅官宦或者黎民百姓, 都是土地的主人。这个普通的名词, 经过上个世纪中期的暴力改造之后, 变成了一个可怕的恶咒。“地主”自己不仅会被打倒, 会被消灭, 会永世不得翻身, 他的后代子孙也会被剥夺基本的教育权利, 成为真正的社会弃儿。那个时代, 任何人对“地主”这个词都唯恐避之不及, 生怕沾边惹祸。

词语的“阶级性”, 是暴力赋予的, 不是天生的。这种“阶级性”的暴力判断方法, 在语文教育中改头换面, 变成了“好词好句”的优劣评级选择。难道, “好词好句”需要记诵, “坏词差句”就要全数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一把火烧个精光幺?这种词句好坏的判断标准到底是什幺?按照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和教学逻辑,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只能挑选十分之一不到的词语来膜拜、学习和记诵。剩余的大部分词语遭到了贬抑, 受到了鄙视。这些词语, 是不是该全都挑出来扔掉呢?根据过去的贫下中农识字逻辑, 确实不需要这么多词语, 只需要出一本薄薄的, 只有二三十页的识字本, 足矣。

一篇好作品的最基本要素, 不是“好词好句”, 而是作家的独特思想和情感。好作家, 能运用貌似普通的词语, 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趣味表达出来, 使这些词语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新的语文教育, 从一九五八年开始推行叶圣陶主编的简体版中小学语文教材起, 为了迎合各种政治形势的需要, 不断地修改, 最后简化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字报集中营。

近三十年来, 虽然在选择篇目上、在教材编选和图文形态上, 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核心的教育思想, 没有明显的改进。

“语文”侧重于“语”, 而无关乎“文”, 其“机械论”“工具论”的思维, 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对于经典作品的解释, 也用寻找中心思想、划分段落大意的方式, 来屠宰肢解那些无辜的作品。

这种教育进行了五十年, 我们可怜的中小学生, 经过多年的机械训练, 脑袋里塞满了成千的“好词好句”, 却写不出一篇稍微有点真情实感的文章。一九七八年以后, 大陆文学界里有点成就的作家, 很多都是语文学习的差等生——他们的文学感受和阅读训练, 是从阅读跟课文毫无关系的“闲书”开始的, 他们的写作学习模式, 大多数是自学成才。而那些中小学语文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 他们被连续灌肠般洗脑, 长大成人之后, 已经完全失去了对文学作品的基本欣赏能力, 脑袋里装满了词语的垃圾, 内心里凝结着几小块麻木的情感。他们按部就班, 循规蹈矩, 过着浑浑噩噩的熏肠人生。对自己、对情感、对时代、对社会、对人生, 他们都几乎一无所知, 而患上了失语症。只有当今网络疯狂流行的缩略符号, 聊天工具上的各种怪词串词, 人与人之间的陌生“雷”词, 才是对他们封闭已久的蒙尘心灵的最大解放。

一只垃圾桶装得再满, 发酵出来的也是臭气, 而不会酿造出飘香的美酒。

只有好的文学作品, 才使得最普通的词语具有鲜活持久的生命力。

不去阅读经典名作, 不去感受这些作品给人们带来的高尚情感, 而专注于搜集“好词好句”, 是典型的杀鸡取卵。就像是把一头美丽的驯鹿杀死, 剁成碎片, 然后让学生们来围观鉴赏这些肉块。好的作品, 不会堆砌“好词好句”。欣赏一篇作品, 就要用心地去感受其整体的品格, 凌迟肢解, 只能得到片鳞只爪。

2. 陈词滥调

与“好词好句”相对应的是“陈词滥调”。

从浅层意义上看, 这两者本来应该有着本质的相反意义。“好词好句”就其表面的词意而言, 应该指那些感受独特的、个性化的词语, 而我们的中小学教育里的僵化模式, 却把这种个性化的词语摈弃, 而选择共性化的、无差别的词语来代替。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很受重视的成语的学习和记诵, 就是这种共性化词语的明显例子。

经过相对漫长历史时期的整合以及提炼,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变成了一种高度浓缩和概括性的描述符号。而正是这种概括性和浓缩性, 使得该词语的特定描写对象普遍化, 庸俗化, 进而变成了人们不经过大脑思索就脱口而出的“陈词滥调”———一到春天, 就姹紫嫣红;一到夏天就骄阳似火;一到秋天, 就果实累累;一到冬天, 就冰天雪地。一高兴就欢呼雀跃, 一难过就伤心欲绝。

这些都是典型的“好词好句”, 它们因为被长时期地、无意识地滥用, 而变成了“陈词滥调”。通过对这种“陈词滥调”的僵化传承和记诵学习, 人们的个人感受, 就被抹煞了——巨大的南北距离, 广袤的东西差异, 全都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概括性词语里, 被彻底填平。无差别的认同, 是整体社会的意识形态诉求, 也是文化趋向。人们通过这种“陈词滥调”的学习和表述, 获取了彼此的身份认同感。

“身份认同”, 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政治、文化圈里诸种人群的习惯性焦虑。人们通过传诵“陈词滥调”的方式, 不断地寻找彼此的共性, 在这个基础上, 种群内所有成员都获得了继承种群文化暗语的权利, 排他性地、并且自由畅通地通过这种“陈词滥调”进行信息交换。

巴尔扎克笔下的法国巴黎小市民, 用“外省人”一词来确立这座城市的中心地位, 以及作为这座城市市民的潜在荣誉感。张爱玲和王安忆笔下的上海小市民, 则用“外地人”一词来区分他者的身份, 寻求内在的认同, 并且通过排斥性、贬抑性的命名方式, 潜意识地凸现了一种相对狭隘的排他心理。香港人, 则站在长期的外在政治文化经济的角度, 把整个中国大陆称为“内地”, 大陆人则被命名为“内地人”。这种跟上海的“外地人”的排斥性命名方式, 相映成趣, 都同样地隐含着这两座城市与其它地方不同的特殊性诉求。

“樱花”是日本国民性的相对稳定的性格特征描述, “郁金香”是对荷兰的另一种指代, 而“紫荆花”是香港人的自况。每一种具体的象征, 都暗示着这个群体———国家、地区、民族、部落、城市、乡村———的强烈自我认同心理。身份认同, 是对个体所无法承受的孤独的恐惧和逃遁, 而“陈词滥调”, 则是最好的抗生素。

从中小学生开始学习的“好词好句”, 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强烈自我价值认同的方式之一。通过这种学习, 各具自我个性特症的学生, 被集体化、类型化、抽象化、从而获得了一个强有力的隐喻指称:鲜花。“鲜花”所具有的特殊的脆弱象征, 我已经在第一篇文章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而这种对学生个性的有意识打压, 是把他们训练成合格“螺丝钉”的必由之路———脆弱的个人, 只有融入集体, 才有价值。单独的螺丝钉没有价值, 只有千千万万颗螺丝钉拧在一起, 才组成一具有价值的机器。所有的比喻, 都指向了“非人性”的“物性”。

在这个弯曲而漫长的路途中, “好词好句”腐烂、变质, 成了“陈词滥调”。

在我们当下社会, “陈词滥调”的泛滥, 表明了整个社会的自我缺失的焦虑正在弥漫, 犹如法国作家莫迪亚诺在《暗店街》里描述的那样, 自我被自己遗忘, 因此自我变成了他者。叙述者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彻底失踪, 被漫天飞舞的“陈词滥调所淹没”, 成为一个阿Q在最后画押时努力描摹的“0”号符码。

跟法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自我解放运动的激烈探索不同, 在中国大陆这样一个“自我”成为沉重心理负担的社会里, “陈词滥调”反而变成了便于隐伏的草丛。所有人都面目模糊, 头戴丝袜, 腰缠布带, 手擎利斧, 打着“山寨”的旗号, 在想象中宽阔的原野里, 烧杀抢夺, 坏事做尽。个性价值的消失, 让这种无罪感轻松地超越了“原罪感”———集体有罪, 而个体无辜。

在一个特定的范围里, 群体性事件往往隐伏着巨大的破坏力, 而在“正义”、“复仇”、“血债要用血来还”等陈词滥调的鼓舞下, 群体中的个体, 往往会情绪失控, 而以暴力的方式来倾泻仇恨与不满。个体隐伏在群体中, 却往往能得到赦免。在中国传统的习语里, 这句话叫做“法不责众”, 在西方传统文化的理解中, 这叫做“多数人的暴政”。暴力和暴政的背后, 通常隐伏着这些没有五官特征, 只有握着石头的手高高地举着的群体中的个体。

法国学者阿莫西和皮埃罗所著的《俗套与套语》 (1) 里说:“群体, 某个少数民族, 或者某个较大的民族, 某个国家, 当然还有某个性别。这些不同类别的集体意象在身份确立和相关的行为和互相作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们在长期的相互指认中, 形成很多概括性很高的描述———法国人→浪漫, 英国人→绅士, 德国人→认真, 等等。这些词语, 如“法国人浪漫”, 是典型的“陈词滥调”。它通过一种无差别的描述, 把整体法国人囊括进去。即使这个国家里有很多认真的法国人, 也无法逃脱这个“陈词滥调”的枷锁, 他必须“浪漫”起来, 才能融入“法国”这个身份认同里, 或者, 他拒绝认同而被排斥到另外一个国家, 不得不身份移民或者精神移民。也有一些伪法国人, 为了给别人造成一种“浪漫”的假象, 他们的交谈中, 时不时地掺杂着一两个法国词。十九世纪的俄罗斯上流社会, 如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妮娜等人的嘴巴里, 总是不断地迸出一句法语来。在谈话中加入法国词汇, 这是十九世纪俄罗斯上流社会社交圈的时髦。在中国大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港台流行歌曲里常常会加进几个英文词, 而增加了时髦、洋派的气氛。这种“时髦”的话语, 这种“陈词滥调”, 就像是在身上喷洒花露水来冒充法国夏耐尔香水一样, 是一种有意识的自我和他者的混同, 通过不同意义的偷换, 而占有了对方的一部份价值。又或者, 一个高级女人, 因为喷洒了兰蔻花露水, 而让自己沾染了“法国”色彩, 从而把自己和身边的俗人区分开来, 并顺利进入了另外一个价值圈里。

在中国大陆文化圈里, 南北差异也很大。

北京人喜欢嘲笑上海小男人, 上海喜欢抨击北京人的夸夸其谈。

这种城市身份的标签, 同样适用于其它不同的省市, 例如武汉和长沙, 浙江和江苏。不同地区的人自我互相混同, 而跟其它的地区彼此排斥。这种认同的方式, 是典型的庸众生存, 大众化生存。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 上海的一部分文化人开始言必称“三十年代”, 张爱玲笔下描述过的“旗袍”, 成了穿越时光隧道的云霄飞车。一旦这个词汇和风尚迅速风靡, 它就变成了“陈词滥调”。“陈词滥调”的最明显特征, 是“从众”———在那个时期开始风靡大陆文学界的原捷克作家昆德拉把这描述为“媚俗”。

一个好的艺术家, 一个个性独特、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知识分子, 必须跟“陈词滥调”, 跟“媚俗”作抗争。正如昆德拉在他的名作、长篇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写到的医生托马斯和女画家萨宾娜一样。为了把自己跟“布拉格之春”事件里的庸众、政客和御用文人区分开来, 他们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模式。托马斯变成了建筑工人, 萨宾娜远走他乡。只有“生活在别处”, 昆德拉笔下的独立知识分子, 才能保持自己的敏锐洞察力, 而不被“陈词滥调”淹没。

《俗套与套语》这样为“陈词滥调”作了描述:

俗套 (Stereotype, 即“陈词滥调”) 加强了个人对自我的承认, 而自我承认被定义为主体对于自我进行的评价。事实上, 俗套 (stereotype) 首先是把“我们”和“他们”区别开来的归类工具。在此过程中, 一个群体获得了一种面貌特征, 一种同一性, 这种面貌特征使之与其它群体区别开来。……个人的多样性被缩减到最低程度, 人们拒绝看见这种多样性, 或者说, 他们缺乏发现这种多样性的能力。 (2)

“人们拒绝看见这种多样性”, 正是对中国大陆中小学语文教育模式的最精确描述。

语文教师奉命行事, 他们通过每天强迫小学生进行无意义的“好词好句”的训练, 从而把他们全都混同为一个整体———“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三好学生”。这种学习还造成了这样一种强烈的暗示:“好词好句”是“我们”“三好学生”的, “坏词差句”是“他们”“差等生”的。通过这种简单的垃圾分拣程序, 把“我们”和“他们”分开, 用一种粗暴而简单的“二元对立”观念, “一分为二”地把整个世界破开, 分成两半, 一半是好的, 一半是坏的;一半是善的, 一半是恶的。这种可怕的分裂无处不在, 不仅造成了白天和黑夜的分裂, 造成了城市和乡村的分裂, 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分裂, 而且造成了词语的分裂, 从而把“爱与恨”的观念, 强烈灌输给这些学习者。

在这种学习不断地得到强化之后, 这些学习者的智力开始退化, 只会用“接受”和“抵制”的方式来看待“他者”。凡是赞同和表扬我们的, 就“接受”;凡是对我们进行批评的, 做出不符合我们观念的事情的, 就“抵制”。

一整篇文章, 例如上文引用的《荷塘月色》, 假设精心地把“好词好句”挑选出来之后, 把其它的内容扔掉, 那么, 这就像是吃鱼时, 挑出了几根鱼刺塞进嘴巴里, 然后把整条鱼扔掉一样。

这不可笑, 也不荒诞。

这是正在进行中的现实。

摘要:如果一名学生不懂得去感受自然生命的美好, 尊重自然生命的个性价值, 他们就不会懂得:无论多少堆落叶, 都代表不了一棵树。无论收集多少“好词好句”, 也难以写出一篇好作品。

注释

1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丁小会翻译。书名“俗套”, 是“Stereotype”的规矩中译, 也可译成“陈词滥调”。

世上本无“好词好句” 篇3

女儿说:“爸爸,请帮我想三个跟‘翻来覆去’相同的成语!”

我随口就答:“游来游去!”

女儿妈妈说:“不对……两个‘游’字相同……”

我苦思冥想了半天,总算说了一个:“眉来眼去。”

女儿的妈妈勉强同意,但“翻”“覆”是动词,“眉”“眼”是名词,总不配。

我很努力才想出这个词,实在辱没自己研读文学二十年的薄名。

汉字和词语,作为造句单位,大多数并无特别的褒贬倾向。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这些词按照拼音顺序排列,显示出了词语与词语相互平等的观念。每个词语在形态和表达意义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一个词不比另一个词更好,词与词之间也没有特殊的等级差。有独特文学追求的优秀作家,都回避俗语,研求新句。

如要求学生背诵的《荷塘月色》,开头就极“平淡”,无奇特的词语。我仔细地排查了整篇文章,成语寥寥,“好词好句”无踪,换成中小学生的作文要求,大概只能勉强合格。

文章里那几段著名的“好句”,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句子拆开成单词单独来看,并无特殊之处。其中的“微风、渺茫、和谐”等词,实在算不上特别的“好词好句”。它们只是被作家有机地组合到一起,准确传神地表达出那一刻的细微感受,才形成了整段的“好句”。这“好句”,也必须融合到整篇文章营造出来的特殊气息里,才有价值。

朱自清是一名有追求的散文大家,他在行文中,精心择取情感色彩很淡、语气相对平和的中性詞语,尽量排除华丽、高亢的词语,营造一种内敛的气氛:不偏倚、不渲染、不煽情、不造作、不激进、不颓丧。这是一位审美个性卓绝的文学家,他因为不随流俗,不入媚语,不喊口号,他的作品才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思维,让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看到的只是一个个死词死句,并且规定这些脱离了“文学”肥沃的土壤,被折断下来的、枯干了的词句才是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他们或许以为,用这些“好词好句”堆砌到一起,就会变成为他们所认同的好文章。

学生在这种死板的语文教育逻辑下,变成了可怜的词语垃圾收集者。他们每天忙于寻找散落在地上的词语碎片,把枯枝败叶扫到作业本这个垃圾筐里,为变成词语的垃圾大王而白费功夫。一只垃圾桶装得再满,散发出来的也是臭气,而不会酿造出飘香的美酒。

田园风光的好词好句 篇4

好词:

1、依山傍水

2、野草遍地

3、百花争F

4、地广人稀

5、绿草如茵

6、羊肠小道

7、生活恬静

8、湖光山色

9、牛肥马壮

10、树高林密

11、青山环抱

12、青山绿水

好句:

1、水乡田园是多么的美呀,春天的田园美不胜收!只要你细细品味,用心感受春天的田园风光,必须让你留恋忘返。这也难怪东晋著名隐士陶渊明放下好好的官不做,要隐居村野,躬耕田园,过着与世无争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

2、当丰硕的季节来临时,田里的稻谷已经成熟了,一阵阵的稻浪被风轻轻的抚摸着。走在田园间的阡陌的小路上,不禁浮想联翩;那枝叶交错放入橘树上,一颗颗桔红的灯笼笑得正欢;远处翡翠的甘蔗,像一排整洁的士兵,这也许就是坚强不屈的农民伯伯的象征吧;收回目光,那一片一片的金黄,刺的我一阵晕眩,但我心中还是喜悦的,正因那正是丰收的前兆,我坚信这年冬天会更加美丽。

3、清早,我走在林荫小道上,新鲜的空气令我心旷神怡。穿过长满小刺的杂草堆,展此刻眼前的是一片广阔的果园。一个个红通通的苹果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压弯了枝头。一个个黄澄澄的梨像一盏盏小灯笼一样,挂在树梢。一把把稻子像一个个奥运火炬。风一吹,稻穗左右摇摆,掀起金黄色的“波浪”。

4、望着天空,望着游走的云朵,望着路边的景物,任思想海阔天空的奔驰,让疲惫的心在这片净地休憩。活着不能活得太清醒,偶尔放纵一下思想的自由,也未尝不可。

5、田园的清晨是那样的美丽,无不散发着泥土的芳香。草儿喝着露珠的甘,鸟儿叽叽喳喳地唱着幸福的歌,睡眼朦胧的麦芽,被一颗颗轻柔的醒,经过农民兄弟姐妹的细细修整——浇施肥锄草,它们一双双嫩嫩的小手,打着欢快的节,开始抑扬顿挫地朗读风。

6、漫步在乡间邻里间的小道,那田间农人的辛勤劳作,门前紫藤萝下的天伦之乐,乡里间串门闲话家常的温馨,池塘边静静垂钓的闲适,不经被这春光下的与世无争深深的打动,忍不住低眉敛首,轻轻笑出声来。

7、我看见了水杨树下泥泞的往事,暮色苍茫中牛背上牧童执起的柳条,正在乡间的路上演绎安详阜足的和满景象。老水牛悠闲的尾巴,把夕阳渐渐地赶下山头。

8、乡间蜿蜒曲折的小路看不到尽头,让人忍不住去期盼在那拐角,有惊喜和你撞个满怀,路边繁茂苍郁的杨树,傲然挺立,尽情伸展着坚实的臂膀,想去触碰云的衣裳。

9、池塘安静,再安静一些的是池塘里的水。鱼的心事始终是透明的,浮上来又沉下去。而藕把根扎进泥里,透过一些必要的转折,试图接近大地深处的秘密。

10、清晨,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薄纱似的雾气笼罩着田野,好像在给水稻最后的滋润。太阳出来了,眼前一片金黄,饱满的稻惠低着头,把稻杆都压弯了。露珠挂在稻粒上,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了耀眼的亮光,好似无数颗珍珠。

11、生活恬静依山傍水羊肠小道牛肥马壮青山绿水青山环抱树高林密湖光山色野草遍地地广人稀绿草如茵百花争F

12、乡间没有富贵高雅的牡丹,没有洁白素淡的玉兰,路边,田埂,簇拥或零星的覆着不知名的小花,那每一段长长短短的经脉,每一片大大小小的花瓣里,都收藏着一种含羞的情结。

13、一声声清脆的鸟鸣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村庄,收拾着寒冬留下的萧条,用花朵装点春天,在水墨里,清新而宁静。

14、当丰硕的季节来临时,田里的稻谷已经成熟了,一阵阵的稻浪被风轻轻的抚摸着。走在田园间的阡陌的小路上,不禁浮想联翩;那枝叶交错放入橘树上,一颗颗桔红的灯笼笑得正欢;远处翡翠的甘蔗,像一排整洁的士兵,这也许就是坚强不屈的农民伯伯的象征吧;收回目光,那一片一片的金黄,刺的我一阵晕眩,但我心中还是喜悦的,正因那正是丰收的前兆,我坚信这年冬天会更加美丽。

15、那里有艳丽的花朵,清新的小草,温暖的阳光,潺潺的溪水。花香混着泥土的淡淡香气在空气中酝酿着;午后的阳光透过密密层层的树叶在地上变成粼粼光斑;三两只小鸟立在枝头唱着宛转的歌;碧蓝的天空上是千变万化的浮云;一棵棵笔直的大树立在道旁,在夏日的炎热中为人们送去一抹清凉。这时,躺在溪边的草地上,享受着人与自然完美的结合:听到了,傍晚山间升起的袅袅炊烟;看见了,树梢花儿开放的细微声音;摸到了,桃花随风舞动的芬芳……

16、远处近处蛙声一片,间或不知名的小虫也耐不住寂寞掺和几声,情绪就不由自主地平静了下来。乡下的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清香,乡下的田间地头一切都显得安静祥和。饭后在这样的环境里悠然漫步,那是一种通体泰然的享受,那是一种身心释放的快意。

17、炎热的夏天来了,热得小泥鳅在水沟里乱窜,田园里鹅黄嫩绿,远看像一片树林,又像一片草地,带给人们爽。田里的小青蛙“呱呱”地拼命叫喊,小黄瓜也攀上了棚架,像一个个孩子在荡秋千。

18、乡间道路两边那一大块一大块的麦田,持着季节的画笔,为自我打上生机勃勃的绿色,他脚下的土地,像个静默的诗人,悄然酝酿着内心的情愫,在某个时刻喷薄而出,献给大自然一阕成熟的篇章。

19、早饭过后,好像有谁在无声的指挥,无论年轻的还是年老的,都不约而同的拿着闪着银光的镰刀,走出家门,急匆匆的来到田间,开始抢收。汗水在他们脸上流淌,浸湿了衣裳,他们也顾不得擦一下。“咔嚓咔嚓”声响成一片,汇成了一支田园交响曲。这声音多么动听,多么欢快呀。你瞧,那大豆在豆荚里探出圆圆的小脑袋,向外张望,好像也在欣赏这丰收的景象。

20、与之相应成趣的画面,便是深邃的碧空下,苍劲如黛的远山,其怀抱中的广阔无垠的玉米地,地头及田边的绿树,田间的玉带般的飘入青帐深处的公路……但这画面并不静止而单调:玉米在相互招手致敬,摇身舞动,大树在沙沙地轻轻打着拍子作和,更兼满天的蜻蜓在悠闲地游弋,偶然间飞鸟的身影从碧空中滑过……这立体的画面!这唯美的画卷!

21、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在吃晚饭的情景。它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的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一齐,汇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自然风景画。

22、山坡下的房子虽然矮小,但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味!有一家屋顶上炊烟缕缕升起,好像1条白龙朝天飞去,哦,原来是有农家在做饭呢!

23、水乡田园是多么的美呀,春天的田园美不胜收!只要你细细品味,用心感受春天的田园风光,必须让你留恋忘返。这也难怪东晋著名隐士陶渊明放下好好的官不做,要隐居村野,躬耕田园,过着与世无争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

24、那里有艳丽的花朵,清新的小草,温暖的阳光,潺潺的溪水。花香混着泥土的淡淡香气在空气中酝酿着;午后的阳光透过密密层层的树叶在地上变成粼粼光斑;三两只小鸟立在枝头唱着宛转的歌;碧蓝的天空上是千变万化的浮云;一棵棵笔直的大树立在道旁,在夏日的炎热中为人们送去一抹清凉。这时,躺在溪边的草地上,享受着人与自然完美的结合:听到了,傍晚山间升起的袅袅炊烟;看见了,树梢花儿开放的细微声音;摸到了,桃花随风舞动的芬芳……

25、当季节的日记被打开时,这春便是这本诗集纯洁无瑕的扉页,它已啼鸟三五声催娆,桃花一两枝闹春。诗中有经历了漫长寒冬的蓄积与孕育,才会有浩大声势的春雷;有悄然剪开积聚的冬云,剪出千万条绿丝条,剪出千里桃花妖娆的春风;有携一缕诱人的清新,裹几份婀娜秀姿,透几分淡雅神韵,含几分羞涩神情。在天与地之间织几分诗意,织几分朦胧的春雨。它们,将农村田园写的淋漓尽致,所有的农作物,张开新芽,绽开鲜花,吸引着无数勤劳的蜜蜂去采集花蜜,将春天的田园绘出了一幅斑斓多彩的色彩画。

26、近处,一棵棵大树挺直身板抬着头,密密麻麻的树叶透过一丝日影,性命个性旺盛。远看这些树木就像一名名威武的士兵,保卫者那里的`一花一草。小草碧绿极了,头上戴着一滴滴露珠,在骄阳似火的阳光下显得晶莹剔透闪闪发光。小草像个高雅的舞蹈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舞姿优美迷人极了。远处,花儿正在比赛快来瞧瞧!花的种类真多,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不尽。红的如火白的似雪粉的像霞黄的赛金,美丽极了。阵阵芳香扑鼻而来,必须会令你陶醉其中。

27、在深深的灌木丛中,偶尔还隐藏着几个橘黄色的大南瓜,稍不留神就会被它们绊倒。“哎呦!”是什么扎痛了我的手?原来一颗棕褐色的栗子长在长满尖刺的外壳里,刚才正是它的外壳在向我发动攻击。我轻轻地将它摘了下来,心想:以后再有哪个同学不听话,我就用这个扎他!嘿嘿!

28、清晨,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薄纱似的雾气笼罩着田野,好像在给水稻最后的滋润。太阳出来了,眼前一片金黄,饱满的稻惠低着头,把稻杆都压弯了。露珠挂在稻粒上,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了耀眼的亮光,好似无数颗珍珠。

29、草坪上,小草探出头来,呼吸着新鲜空气。花儿也开了,有芍药,有凤仙,有鸡冠花,有大丽菊,它们衣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有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看那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

30、我挎着小竹篮,哼唱着小曲,穿梭在果树之间。突然,一个又大又圆的苹果闯入了我的眼帘。眨眼间的功夫,它就“躺”在了我的手心中。它就像一颗红宝石光彩夺目,而且还散发着诱人的的香味。我肚子里的馋虫早就“咕噜咕噜”地叫了。我迫不及待地将它在身上擦了两下,就咬了一大口,甜美的苹果汁直冲我的喉咙。真爽!!!

31、山坡下的房子虽然矮小,但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味!有一家屋顶上炊烟缕缕升起,好像1条白龙朝天飞去,哦,原来是有农家在做饭呢!

32、不安分的野生菌,耐不住寂寞从山间土里悄悄地探出了脑袋,一时刻餐桌上就多了一道特色的山珍,还有一些从山里捎到了城里,于是城里的餐桌上也就多了一味乡下浓浓的情意。

33、近处,一棵棵大树挺直身板抬着头,密密麻麻的树叶透过一丝日影,性命个性旺盛。远看这些树木就像一名名威武的士兵,保卫者那里的一花一草。小草碧绿极了,头上戴着一滴滴露珠,在骄阳似火的阳光下显得晶莹剔透闪闪发光。小草像个高雅的舞蹈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舞姿优美迷人极了。远处,花儿正在比赛快来瞧瞧!花的种类真多,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不尽。红的如火白的似雪粉的像霞黄的赛金,美丽极了。阵阵芳香扑鼻而来,必须会令你陶醉其中。

34、一夜之间,站立的稻子都睡在了地上,像铺了一层地毯。田野变得十分宽广。又过了几天,睡在地上的稻子不见了,田野变成了一片绿色。呀,原来是绿油油的麦苗,多像一株株葱绿的小草啊。麦叶又细又长,又柔又嫩,他们吮吸着晶莹的雨露,争先恐后地生长,好像在比谁长得最高,长得最快。

35、清早,我走在林荫小道上,新鲜的空气令我心旷神怡。穿过长满小刺的杂草堆,展此刻眼前的是一片广阔的果园。一个个红通通的苹果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压弯了枝头。一个个黄澄澄的梨像一盏盏小灯笼一样,挂在树梢。一把把稻子像一个个奥运火炬。风一吹,稻穗左右摇摆,掀起金黄色的“波浪”。

36、田地里,秧田正在安详地吸允着前天夜里新下的雨水,正茁壮成长的玉米苗,在阳光下的风中锻炼着自我渐渐粗大的腰肢。各种果实,在枝头叶间隐含着笑容审视乡间百态。

37、当季节的日记被打开时,这春便是这本诗集纯洁无瑕的扉页,它已啼鸟三五声催娆,桃花一两枝闹春。诗中有经历了漫长寒冬的蓄积与孕育,才会有浩大声势的春雷;有悄然剪开积聚的冬云,剪出千万条绿丝条,剪出千里桃花妖娆的春风;有携一缕诱人的清新,裹几份婀娜秀姿,透几分淡雅神韵,含几分羞涩神情。在天与地之间织几分诗意,织几分朦胧的春雨。它们,将农村田园写的淋漓尽致,所有的农作物,张开新芽,绽开鲜花,吸引着无数勤劳的蜜蜂去采集花蜜,将春天的田园绘出了一幅斑斓多彩的色彩画。

38、除了蛙鼓,还有一两声清脆的蝉鸣点缀其间,还有偶尔星星点点不知名的虫嘶,还有若有若无的轻风拂叶的沙沙声,更增添了这鸣奏曲的生动性与活泼性。它们巧妙地配合在一齐,一向在田园上空回荡,回荡……

39、不远处,一排排房子拥着绿色的庄稼,将那天边的洁白的云朵冠在头顶,自成一副动感的画卷。

40、老牛踏过的蹄印子,印在大地的纸上,一如花朵,在春天,开出了明媚;生锈的犁铧,在田野里的泥土里擦着身子,大地在诗歌里变得凝重,隐约里,泛着空旷的回音。

41、午饭后,雨停了,天空也稍见明亮。微风轻拂,夏天特有的凉意也徐徐而来。暑日的清凉兴奋着万物,花呀草呀庄稼呀,都渐渐挺直了身腰,天地间的精灵也活跃起来了,尘世充溢着性命的气息。

42、除了蛙鼓,还有一两声清脆的蝉鸣点缀其间,还有偶尔星星点点不知名的虫嘶,还有若有若无的轻风拂叶的沙沙声,更增添了这鸣奏曲的生动性与活泼性。它们巧妙地配合在一齐,一向在田园上空回荡,回荡……

43、草坪上,小草探出头来,呼吸着新鲜空气。花儿也开了,有芍药,有凤仙,有鸡冠花,有大丽菊,它们衣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有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看那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

44、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在吃晚饭的情景。它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的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一齐,汇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自然风景画。

环境描写好词好句 篇5

环境描写佳句积累

炎夏

1、南方的八月间,骄阳似火。中午时分,太阳把树叶都晒得卷缩起来。

2、午后的阳光,太强烈了,连秧田里的水,都给蒸得暗地发出微小的声音。

6、整个城市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7、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尘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不动。

寒冬

2、寒风“呼呼”地咆哮着,用它那粗大的手指,蛮横地乱抓行人的头发,针一般地刺着行人的肌肤。

3、这天,太冷了。就连路旁的小花小草都缩紧了身子。凛冽的 北风呼呼地刮着,怒嚎着,如咆哮的狮子。风想一把把刀,无情的伤害我,风又像调皮的孩子,我已经把衣服攥地紧紧的了,可风还是能跑到我体内。街上的行人缩着脖子,倒着走,路边玩耍的孩子也都跑回了家。

4、风刮得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没有目的地四处飘落。

5、风玩弄着伞,把它吹得向四面偏倒,有一两次甚至吹得它离开了行人的手。

晴日

阴雨:

1、天空仿佛一个阴郁的孩子,天空刚刚的灰白脸色渐渐沉下来,被沉重的灰黑取代。调皮的风四处流窜着,幸灾乐祸地看着人们的狼狈。

2、墨色的浓云挤压着天空,掩去了刚刚的满眼猩红,沉沉的仿佛要坠下来,压抑得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悄悄的。淡漠的风凌厉地地穿梭着,将人的惊呼抛在身后。

5、雨从空中洒向各个角落,雨滴很像一颗颗晶莹透明的珍珠,好看极了。

6、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

7、风夹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着。路上行人刚找到一个避雨之处,雨就劈劈啪啪地下了起来。

8、春雨潇潇地下着,树木干枯的枝条朦朦胧胧有了一层淡绿的色彩,雨水顺着树尖滴下来,变成了一串串水灵灵的音符。地面也湿润了许多,散发出一种沁人心脾的芳香气息。小草也偷偷地钻出地面,开始编织绿色的地毯。春雨潇潇地下着,它正轻轻地唤醒大地,悄悄地带走寒冷,慢慢地抚慰树木上严冬的创伤。

风:

3)忽然狂风大作,霎时,飞沙走石,遮天盖地

4)北风呼啸,吹打在人脸上像针扎一样疼

老师的话:

加油!篇二:描写植物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描写植物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好词:

花朵 粉红 花苞 米黄 花芯 杏黄 花蕊

橘黄 花瓣 淡青 鲜花 洁白 花色 鲜艳

红色 娇艳 黄色 素雅 蓝色 美丽 白色

俊美 紫色 秀丽 紫红 绚丽 浅蓝 绚烂

深蓝 红艳 紫蓝 瑰丽 吐蕊 盛开 怒放 芳香 清香 幽香 枯萎 枯黄 凋谢 飘散

洒落 青草 芳草 杂草 野草 茅草 荒草

劲草 牧草 枯草 草丛 草坪 草原 小树

老树 巨树 古树 树丛 林木 丛林 森林

竹林 松林 果林 枝叶 新枝 嫩叶 枝条

树冠 密叶 新绿 翠绿 葱绿 深绿 青翠

苍翠 火红 橘红 茂盛 繁茂 茂密 绿荫

挺立 笔直 倒垂 盘曲 低垂 摇摆 摇曳

碧草如茵 青草细柔 杂草丛生 草木旺盛

百草丰茂 草绿花红 草木苍翠枝叶茂密

枝繁叶茂 舒枝展叶 清秀挺拔 盘根错节

姿态奇异 枝干匀称 盘曲多姿 翠绿欲滴

葱绿苍翠 绿树成荫 枝叶如盖 青枝绿叶

参天古树 擎天巨树 郁郁葱葱 密密层层

枯枝败叶 含苞未放 蓓蕾初放 百花盛开

鲜花怒放 竞相开放 花枝招展 亭亭玉立

姹紫嫣红 五彩缤纷 万紫千红 繁花似锦

清香四溢 幽香醉人 芬芳扑鼻 香气袭人

飘舞 婆娑 绿茸茸 碧茵茵 软绵绵 芳草萋萋

好句:

满地里的谷穗儿长得像狗尾巴似的,金黄金黄的,看着爱死人

这葡萄别说吃了,看一眼也舒服半天,要是吃它一串,准要甜几天哩

石榴果实老熟时,裂开一口,露出珍珠玛瑙般的种子,好像少女嫣然一笑的皓齿

好段:

昙花那筒裙似的花托,拢不住丰腴的白玉般的花苞,渐渐绽开,雪白的花瓣轻轻地探了出来。

茉莉花喜欢在夜里静悄悄的绽放,从不引人注目。她的绽放没有一点声音,因为它生怕惊醒了熟睡的人们,怕惊挠了他们的美梦。

篇三:描写公园的好词好句

公园的秋天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我喜欢!

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飘到那油绿的草地上.青色的微光在东方弥漫开,银线湖像一个巨大的染坊,晨雾像挂在空中的千条待染的白纱,缓缓地摆动着....又缀上了无数细碎的金片,太阳君临湖上,变幻奇异的色彩,雾帐迅速被风卷到远远的

天边去了

清晨,拉开窗帘、推开窗户。

葱葱,林间点缀以草坪、荷池、亭榭、小径、颇具山林野趣。

我爱秋,爱秋的一切

描写公园的好词好句

沿着僻静的小路,在不远处,有着一条小河。小河中,一艘艘小船游荡着,看着人们愉快划桨的样子,我羡慕不已,便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在这绚烂的秋季,秋菊也不甘示弱。

涌而下,亮点点的,像一样艳丽的凤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轻轻地垂落下来,好像是女孩子洗过的头发,美丽极了。篇四:描写夏天景色的好词好句

描写夏天景色的好词好句

描写夏天景色的好词好句

描写夏天植物的词语

草长莺飞 草木茂盛

百花齐放 百花盛开 百花争艳 绚丽多彩 花红柳绿 花色迷人 花香醉人 花枝招展 五彩缤纷

生机勃勃 绿油油绿草如茵 一碧千里 杂草丛生

瓜果蔬菜

果实累累 果实饱满 鲜嫩水灵 清香鲜嫩 青翠欲滴 果园飘香

描写夏天环境的好句子

1、夏天的石榴开花了,红得像火一样。那上面 一群群金黄色的小蜜蜂在上面飞来飞去,好像在忙碌着收集花粉。路旁,高大的树木上的叶子长得非常茂盛。树下那 深绿的草丛中有蝈蝈、蚂蚱嬉戏。蝈蝈唱着动听的歌,蚂蚱弹出悠扬的琴声。草丛上面的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上面还有五颜六色的蝴蝶、蜻蜓在上面 翩翩起舞,它们配合的非常默契。一阵风吹来,花儿、草儿舒展着腰身,好像因为它们配合的好,正在给它们鼓掌。还有一望无际 的麦田。

2、夏天的中午是炎热的。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调皮的太阳像个大火球把大地照得红彤彤的。只要一出去,人就要被烤焦似的。

6、夏天树木枝繁叶茂,爬山虎爬上墙,努 力地攀登着,好像能爬上高楼顶层似的。

7、今年的夏姑娘打扮得特别的漂亮。我一觉醒来,便来到了多彩的大自然,参观夏日的美景。一望无际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清晨的阳光普照着大地,轻风吹来,令人神清气爽。

8、夏天的夜晚是凉快的。蛐蛐在草丛中叫着,好听极了。

9、路上的行人在雨中匆匆而行,谁也没料到会下雨,许多人被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淋成了落汤鸡。我也如此,并不是我没带雨具,而是我贪玩,在雨中奔跑,心情像溅起的水花一样欢快,热浪被大雨冲刷掉了,留下丝丝凉爽。跑着跑着,咦,雨怎么小了,刚刚猛烈的暴雨怎么就变成了星星点点的了,乌云早已散去,只剩下几声闷雷在天边响起。万物像洗过澡似的,散发着清新,透露着生机。

10、夏日的池塘就是一个美不胜收的景色,清澈的河水里有着花色斑斓的鱼儿,水上漂浮着片片盘子形状的荷叶,荷叶上开着美丽的荷花。一阵风吹来,荷花衬着荷叶,翩翩起舞,好像一个不小心坠入人界的“仙子”,那碧绿的荷叶像是“仙子”美丽的裙子。

11、远看那连绵起伏的青山,如同一条滔滔的江水一样,连绵不绝。近看那一碧千里的绿毯,一阵凉风吹来,绿毯好似泛起了微波,是那么的生机盎然。绿毯上还有婀娜多姿的花儿在清风徐来之时,舞动着身子,跳起了优美的舞姿,让人连声叫好,掌声沸腾。

12、中午烈日炎炎,太阳无情地烘烤着大地,人们热不可忍,摇着扇子,纷纷来到大树下乘凉。大人们坐在树下,翘着二郎腿,一边哼着小调,一边扇着扇子。孩子们在大树下嬉戏玩耍,有的在下棋,有的在捉小虫,还有的趴在地上“指挥”着蚂蚁做游戏。篇五:描写校园的好词好句

描写校园的好词好句

校园 校舍 教室 操场 跑道 安静 喧哗 嘈杂 洁净 干净 整洁 欢乐 玩耍 做操

运动场 田径场 绿茵茵 静悄悄

生机勃勃 生机盎然 生机勃发 春色满园 洒满阳光 人声鼎沸 书声琅琅 热闹非凡 垂柳依依 林荫小道

你追我赶 欢声笑语 环境幽雅 清香四溢 景色迷人 奋发向上 茁壮成长 三五成群 热闹欢腾 款款清歌

描写独立好词好句 篇6

2、独立,是指自己去面对风吹雨打和各种困难。人类如果不去独立处事,在他人怀抱中生存,那么它也是一个失败者。

3、生活上需要独立。我们现在还没有成年,暂时不需要自己去打工养活自己,但我们最基本的独立本领就是我们能够自理,管理好自己的零用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煮饭等等。成年后,就要懂得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

4、如果我问:你是学会了独立吗?答案:毫无疑问,是的`——或者应该说,你本来是的。因为,这是你最基本的人权!是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让你丧失了这个权利。蔡元培和陈寅恪两位先辈在一百年前就为我们写下了共同的指引,唯拥有独立之精神,方能自主发展,方能思想自由。而你的独立和自由,便是整个国家的独立与自由。

5、如果不经历浪花的吹打,风帆只是一块破布;不接受大海的咆哮,小船只是一块腐木;未能品尝烈火的烘烤,钢铁只是一块石头。让我们学会成长,学会独立,学会去面对风雨的洗礼吧!

6、独立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前提,独立是培养社会责任感,懂得回报社会的表现。当我们在向父母要钱时,能主动打一张借条,也许我们就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了。当我们有一天离开父母独自去闯世界时,你就能真正体会什么叫做“独立”了。

7、鸟儿长大了,就应该学会在碧蓝的天空展翅翱翔;鱼儿长大了,就应该学会在广阔的海洋里无边畅游;人长大了,就应该学会在坎坷的道路上独立面对困难。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走自己的路,要想自己将来过得比上一代更精彩、更幸福、更出色,就应该从现在开始,拒绝依赖,学会独立,把独立当成自己人生中一大快乐的事。

8、拉美国家有一句谚语:“自力更生胜过上帝的手。”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抚养,社会的哺育,老师的教导。不过,这些都是外在的因素,学会独立才是关键。一个人在有利的条件下重视独立能力、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迈向成功的彼岸!

9、害怕来自独立,坚强来自独立,疯狂与惊险依然来自独立。独立,使初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0、高耸的山川是一道风景。它扎根于脚下的土地,又执著地向着高远的天空进发。它能够始终保持峻拔的状态,始终被人们仰望,是因为它能够摆脱一切束缚,骄傲地兀自挺立云霄。

11、父母,是我们温馨的避风港;父母,是我们撒娇时的依靠;父母,是我们物质上的来源,精神上的支柱。但是,我们是否想过,有一天,父母会离我们远去,或许是我们离开父母远行,我们总有一天要学会独立。

描写美景好词好句 篇7

1、秋后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2、忽然,迎面升起一轮红日,洒下的道道金光,就像条条金鞭,驱赶着飞云流雾。

3、柳树在路边静静地垂着枝条,荫影罩着蜿蜒的野草丛丛的小路。

4、近来每晚八点钟以后,火星就从东南方的地平线升起。它比附近天空中的任何一个星星都亮,不论你在哪里,都很容易找到它。

5、路旁边浪似地滚着高高低低的黄土。太阳给埋在黄土里,发着肉红色。可是太阳还烧得怪起劲的,把他们的皮肉烧得变成紫黑色,似乎还闻得到一股焦味儿。

6、南方的八月间,骄阳似火。中午时分,太阳把树叶都晒得卷缩起来。知了扯着长声聒个不停,给闷热的天气更添上一层烦燥。

7、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8、这时候正是早上八九点钟,明亮的阳光在树叶上涂了一圈又一圈金色银色的光环。

9、当落日沉没……银灰色的暮露笼罩着草原的时候,你就会看见无数点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铜壶准备晚餐。

10、阵阵春风,吹散云雾,太阳欣然露出笑脸,把温暖和光辉洒满湖面。

11、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12、当大地刚从薄明的晨嫩中苏醒过来的时候,在肃穆的清凉的果树园子里,便飘荡着清朗的笑声。

13、天空一碧如洗,灿烂的阳光正从密密的松针的缝隙间射下来,形成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柱,把飘荡着轻纱般薄雾的林荫照得通亮。

14、远处巍峨的群山,在阳光照映下,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显得格外美丽。

15、金灿灿的阳光倾泻下来,注进万顷碧波,使单调而平静的海面而变得有些色彩了。

16、太阳刚刚升上山头,被鲜红的朝霞掩映着,阳光从云缝里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喷吐着金色的瀑布。

17、红艳艳的太阳光在山尖上时,雾气像幕布一样拉开了,城市渐渐地显现在金色的阳光里。

18、深秋的太阳像被罩上橘红色灯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线,照得身上、脸上,暖烘烘的。

19、太阳一到秋天,就将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间。瞧,田野是金黄的,场地是金黄的,群山也是金黄的。

20、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照耀着白茫茫的大地,反射出银色的光芒,耀得人眼睛发花。

21、早晨起来,落蕊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22、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上微微蠕动,却隐藏不住那累累的硕果。看得见在那树丛里还有偶尔闪光的露珠,就像在雾夜中耀眼的星星一样。

23、刚刚起身的太阳呵,精神抖擞,红光四溢,把整个世界照得通亮。

24、凉爽清明的秋夜里,明亮而发红的火星在星空中为我们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和趣味。

25、那刺穿云块的阳光就像根根金线,纵横交错,把浅灰、蓝灰的云朵缝缀成一幅美丽无比的图案。

26、清澈的空气使大地广漠无垠,把它无限地扩展开去。一切都在往远方同去,而且在召唤人们也到大地的蓝色边沿上去。

27、太阳更低了,血一般的红,水面上一条耀人眼睛的广阔的光波,从海洋的边际直伸到小船边沿。

28、鸟雀的欢噪已经退让到另外一些角落去。一些爱在晨风中飞来飞去的小甲虫便更不安地四方乱闯。

29、冬天的太阳像月亮一样苍白无力。

30、阳光被层层叠叠的树叶过滤,漏到他身上变成了淡淡的圆圆的轻轻摇曳的光晕。

上一篇:让心静的句子下一篇:如何看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