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工作总结范例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村镇银行工作总结范例(精选8篇)

村镇银行工作总结范例 篇1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村镇银行工作总结范例,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业务情况

截止6月30日,我行共计开立储蓄账户718户、对公账户278户,累计组织存款7680万元。储蓄存款2387万元,其中储蓄活期存款1995万元,储蓄定期存款392万元;对公存款5293万元,其中对公活期存款4153万元,对公定期存款1140万元。截止6月30日,我行共发放贷款51笔,其中:个人贷款42笔,企业贷款9笔,贴现3户9笔,贷款余额7097万元。其中短期农户贷款1231万元,短期农业贷款1160万元,短期农村工商业贷款3460万元,其他贷款360万元,贴现886万元,户均贷款127万元。业务发展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坚持“做小”、“做散“的原则。

二、人员机构设置运行情况

目前我行共有员工49人,其中在编人员43人,劳务派遣人员6人。行领导班子4人,按条线分工负责,设置职能部室8个,具体为综合管理部、计划财务部、风险管理部、业务管理部、运行管理部、业务拓展一部、业务拓展二部、业务拓展三部;各部门负责人均为具有多年银行从业经验的人员,各职能部门按部门职责要求开展工作,运行情况良好。(部门职责见附件1:浙江长

兴联合村镇银行部门设置及职责方案)

三、内控机制建设及风险管理情况

开业以来,我行在抓好业务发展的同时,围绕各业务板块,认真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努力完善内控机制建设。

在会计结算方面,建立了有关业务运营的基本制度。具体制定了《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基本会计制度》、《关于明确当前若干会计结算业务流程的通知》、《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存款证明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验资资金证明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有价单证及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办法》、《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大额现金支付审批管理办法》、《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会计专用印章管理办法》、《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代签银行汇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制度办法,有力的保障了业务的正常有序运行。

在信贷方面,制定了《审贷委员会工作规程》,建立健全了信贷业务集体决策、分级审批的信贷管理机制。下发了《客户统一授信管理办法》,规范了信贷客户的准入、风险限额的确定及授信环节中各岗位人员的尽职要求。制定了《信贷操作规程》,对信贷业务操作中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业务操作流程进行了明确规定,让信贷相关业务人员均了解本人在处理业务时所处的位置,前后的作业环节,所应承担的责任等,增强了内控制度的可操作性。制定了《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对信贷资产实行动态、实时的跟踪监测,分析判断信贷资产的内在风险,从

而对信贷资产作出有效的预警、防范和化解。另还制定了《信贷档案管理办法》、《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管理办法》等制度办法,以规范信贷业务管理和具体业务的操作。

在防范信贷操作风险上,本行将职责细化到了每一个操作环节,并覆盖整个业务流程,做到前中后台的相互制约和不相容岗位的分离控制。前台的调查要求由主协办双人调查,调查人员与审查人员分属于业务拓展部及风险管理部二个部门,下柜中心归属于风险管理部,行使下柜业务资料的完整性、合法性、合规性的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信贷业务有权拒绝下柜,在下柜中心进行审核的同时要求临柜人员对相关要素及审批流程再进行相应的审核,形成了全流程的控制。

为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审计监督机制,防范经营风险,确保各项业务依法、合规、稳健经营,本行制定下发了《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内部审计操作规程》,明确了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及审计职责。本行内部审计事务由风险管理部下设的合规审计岗负责具体实施。审计人员根据人行、银监局的部署及本行实际情况,确定审计对象和内容,拟定工作计划,向董事长提交审计方案,审计人员对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人员依法履行审计职责,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涉,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重大事项即时汇报。

四、支农服务的开展情况

村镇银行工作总结范例 篇2

一、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 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基本实现。

基础环境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目前, 大部分村镇银行对该方面比较重视, 已经基本完成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 配备了专门的管理人员, 综合布线、网络系统和机房基本已经建设完成。虽然规模较小, 比较简陋, 但是‘五脏’俱全, 机房内空调、监控、UPS等等相关设备均能基本满足要求。

(二) 初步具备了信息安全风险意识。

目前, 大部分村镇银行正在积极落实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配备了专门的管理人员, 制定了各项信息科技风险控制策略, 建立各项应急预案, 已经初步具有信息安全风险控制能力。

(三) 电子化经营基本实现。

电子化经营是现代银行的运营基础, 大部分村镇银行对基本的电子化经营方面投入较大, 基本实现了柜台电子化操作。其核心系统主要通过下面几种方式建设。一是分行模式, 即村镇银行作为发起行的分行, 使用发起行已有的IT系统。第二种方式是复制模式, 即村镇银行复制发起行已有IT系统“为我所用”, 并在发起行机房或自建机房进行系统维护。第三种方式是简易自建模式。村镇银行购买一套简单的核心系统, 并自建机房运营维护。第四种方式是外包模式, 简单讲就是村镇银行将IT系统整体外包, 自己只负责营业网点柜面的维护。

二、存在的问题

(一) 村镇银行与发起行共用IT系统问题突出。

有很大一部分村镇银行在建设核心业务系统时是利用最大股东已有的信息化设备和信息系统来实现的, 即村镇银行作为发起行的分行, 使用发起行已有的IT系统。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满足“快速上线”的要求, 而却无主机设备和机房投入而成本很低。村镇银行与发起行走共同的清算渠道, 应用同一套IT系统成为村镇银行核心系统建设的普遍方式。但由于村镇银行是一级法人, 与发起行的分支行管理体制不同, 很难被监管机构认可。随着村镇银行监管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这种方式实施起来也愈加困难。

(二) 核心系统功能不足, 业务发展受限。

村镇银行受资金、技术、人才的制约, 在信息化建设投入时十分慎重, 很多村镇银行采购的核心系统开发较早, 核心系统功能简单, 且无自主开发权, 程序设计落后, 只能开展基本业务, 许多业务仍需要手工操作完成, 无法提供网银、自助服务、电话银行、手机银行、信用卡、POS机等新型高效迅捷的服务。因此难以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 部分客户因此选择其他银行的现象并不鲜见。

(三) 管理应用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相对落后。

当前村镇银行在业务管理和办公的信息系统支持方面普遍表现得相对落后。在信息分析挖掘方面, 几乎没有村镇银行建设了相应的分析决策系统, 也没有应用了具有分析决策功能的系统。由于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的缺乏, 无法提供有效的金融产品研发支持, 也无法为经营和管理者提供定性和定量的决策依据。

三、加快村镇银行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一) 制定科学的信息化发展规划。

要顺应信息化发展潮流, 结合自身经营战略和发展目标, 从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策略、实施步骤、关键技术、相关规范、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整体规划, 充分利用后发优势, 完善业务需求, 提高技术标准, 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具有前瞻性的信息科技成果, 加快系统升级, 尽快缩小与先进银行的差距。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现实状况,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步实施, 切忌一哄而上, 追求一步到位。要以技术创新带动产品、业务、管理和服务创新, 有计划、有步骤地向着业务多元化, 服务功能综合化、全能化, 金融信息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最终实现银行业务与管理的真正信息化。

(二) 加强培训, 积极引进专业人才。

在加强员工培训的同时, 要引进和增加专业人才, 做好设备的维护和技术保障工作。只有这样, 才能在快速、优质、调整的基础上, 缩短信息化建设周期, 从而使其发挥加快推进农村合作银行业务的作用。

(三) 加强和完善核心业务系统建设。

核心业务系统式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村镇银行要加强自身核心业务系统建设, 摆脱和发起行合用一套业务系统的做法, 利用自身建设或采用SAAS等模式托管, 加强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依托完善的核心业务系统, 加强业务创新, 推出新业务产品, 为客户提供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ATM机服务, 满足农村地区不断升级的金融需求。

(四) 推动村镇银行IT建设外包产业发展。

村镇银行采用信息化建设外包服务模式, 不但减少了人力投入和人员管理压力, 还能将IT投入和业绩增长更好的协调起来, 实现最佳的IT投资回报。一是要推动外包企业开展业务升级, 充分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 提升村镇银行业务系统功能, 为村镇银行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二是提高加强对外包企业的监管和审核准入门槛, 规范市场行为, 提高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外包市场规范度。

村镇银行工作总结范例 篇3

【关键词】村镇银行 洗钱

一、面临的困境

(一)基础薄弱,执行力不足

一是组织机构建设不到位。目前,村镇银行均按要求成立了反洗钱领导组织,指定负责反洗钱工作的部门,但反洗钱工作组织不独立,只能采取职能依附的形式挂靠于某一个部门,反洗钱岗位与业务操作岗位兼岗,岗位责任制无法真正落实到位。二是缺乏专业人才。村镇银行反洗钱合规管理人员配置过少,缺乏既懂金融知识,又懂法律法规的综合型人才,反洗钱综合分析、甄别能力不足。三是反洗钱内控制度建设薄弱。未按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平衡洗钱风险控制与业务经营发展之间的关系,未能及时修改完善反洗钱内控制度或业务操作规程,监管新政难以有效落实。

(二)反洗钱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

与大中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相比,村镇银行从高级管理人员到一线业务人员对履行反洗钱义务及相关知识了解不够,没有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到反洗钱对金融机构合规经营的重要性,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村镇银行地处城乡结合部,客户群体多数是周边居民、个体工商户,认为这些客户群体属于低风险客户,不具备主动实施洗钱活动条件。目前只办理储蓄、存贷款等传统业务,认为传统业务较网上银行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业务相比,洗钱隐蔽性不高,犯罪分子不会选择村镇银行实施洗钱,发生洗钱风险概率低。受日常被动地接受主办行业务指导及监管影响,缺乏反洗钱工作主动性,存在等、靠现象,实施《指引》进度缓慢。

(三)信息建设滞后,技术保障措施滞后

金融机构通过内部或者外部等渠道,全面、动态掌握同一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及风险因素等相关信息,有助于提高划分风险等级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进而确保风险管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目前辖区村镇银行受成立时间短、资金实力差、技术力量不足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信息化建设滞后,无法满足自主开展反洗钱工作需要。如:大部分村镇银行尚未开通反洗钱监测系统,业务系统也使用发起行的系统。未开展大额、可疑交易报告和风险等级划分与管理,不利于客户的信息的调阅和查找,不利于客户信息的后续维护和客户身份的持续识别,难以保证信息的延续性。

(四)基层人民银行推动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

按照《指引》要求,基层人民银行应将金融机构执行符合《指引》要求的新内控制度以及按自主管理原则确立的其他反洗钱措施情况作为反洗钱监督管重点,针对性地开展反洗钱监管。但由于监管体制的改革,反洗钱相关系统开发的滞后、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程序中基层行尴尬地位等原因,基层人民银行无法充分发挥银行业反洗钱工作,在加上基层行反洗钱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偏底,也造成了基层行开展反洗钱工作力不从心,很难有效开展金融机构反洗钱业务的全面监管。

二、对策建议

(一)夯实基础,提高执行力

加强自身建设,及时根据最新法律规定及《指引》要求,完善组织机构管理,对反洗钱内控制度进行修订完善,明确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内控职责,科学制定内部反洗钱工作岗位责任和操作程序,确保反洗钱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反洗钱业务培训效率,提高反洗钱工作技能,使各业务人员掌握并运用客户风险等级分类管理和风险划分标准操作方式方法,切实打牢履行反洗钱义务工作基础。加大反洗钱工作考核,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明确内部各职能部门在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工作上的分工配合,并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直接与部门绩效和人员晋职挂钩,促使各部门主动开展好客户风险等级及划分等反洗钱工作,从而形成有效的机构内部反洗钱工作合力。

(二)强化全员反洗钱意识,提高工作主动性

村镇银行应持续开展员工思想教育,建立风险为本的反洗钱工作理念,使员工正确认识和处理反洗钱内控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尽快走出认识误区,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开展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等反洗钱工作,实现村镇银行反洗钱工作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确保合法稳健经营。

(三)推进系统化建设,提高工作时效性

一是村镇银行应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加快核心业务系统建设步伐,实现系统自动划分风险等级,并根据客户风险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其风险等级及所对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提高风险等级划分工作效率。二是发起行应主动承担对村镇银行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工作的指导与技术支持,对已接入发起行业务系统的村镇银行,由发起行统一制定洗钱风险管理基本政策,在村镇银行各部门执行。同时,发起行补充完善系统设计时统筹考虑村镇银行需求,为村镇银行根据不同群体的风险状况,实施差异化风险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提高村镇银行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工作信息化水平。

(四)实行“差别化”监管,提高工作有效性

村镇银行虽是独立法人组织,但其经营规模、业务品种、人员构成、组织架构,实际上仅是发起行的一个网点或支行,而且每个地区村镇银行的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建议在对村镇银行开展评估论证工作的基础上,各省出台符合自身辖内实际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制度,提升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千宏武,魏旭明,王鹏.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西部金融.2010(11).

[2]孙玉刚.论金融机构反洗钱客户风险等级分类管理[J].武汉金融.2010(10).

[3]童文俊.金融机构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分析[J].新疆金融.2009(07).

[4]殷官林.风险为本原则:反洗钱监管理念的创新与应用[J].西部金融.2009(01).

[5]高增安.金融机构基于风险的反洗钱机制探讨[J].证券市场导报.2007(10).

[6]武桂文,周霞玲,陈虎平.反洗钱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的思考[J].甘肃金融.2011(02).

村镇银行2015年工作总结 篇4

2015年度工作总结

2015年,XXXXX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在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两级监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包商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总部的正确领导和全体股东的大力支持下,经营层充分发挥村镇银行自主性、灵活性、快捷性、效益性的特点,在全面加强基础管理和内控建设上狠抓落实,建立了全面、规范、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形成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长态化机制,实现了各项业务的稳步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为下阶段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经营状况分析

(一)机构人员、机构网点情况

截止2015年末,该行人员总数41人,其中高管3人。一个营业网点,下设六个部室:营业部、风险控制部、综合办公室、综合业务部、审计部、计划财务部,机构所在地为XXX尼尔基镇纳文东大街16号。

(二)资产负债情况

截止2015年末,该行资产总额50418.97万元,较年初增加7284.22万元,增幅16.89%,其中各项贷款余额 34681万元,较年初增加6704.82万元,增幅23.97%。存放同业2730.77万元,存放央行准备金12350.20万元,固定资产794.79万元;负债总额43575.18万元,较年初增加5862.20万元,增幅15.54%。所有者权益总额6843.80万元,较年初增加1422.03万元。各项存款余额12309.10万元,较年初增加2463.97万元,增幅25.03%,其中对公存款2350.82万元,储蓄存款9958.28万元,向中央银行借款17500万元,较年初增加5000万元,同业存放13000万元,较年初减少2000万元。

(三)经营效益情况

2015年末,该行各项收入5772.3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05.95万元,其中利息收入5134.79万元,各项支出3725.9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52.67万元,营业业费用1443.2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5.02万元,增幅16.56%。2015年度,该行实现净利润1422万元。

(四)各项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2015年末,我行资本利润率22.05%;人均净利润34.68万元;资产利润率3.04%;杠杆率13.57%;资本充足率21.66%;剔除支农再贷款及同业存放所发放的农户贷款及小微企业贷款后,我行存贷比为66.47%;流动性比例275.65%;不良贷款余额619.57万元,贷款不良率1.79%;贷款损失准备余额2090元;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227.17%; 拨备覆盖率337.33%;拨贷比6.03%,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监管标准。

(五)利润实现即分配和税金缴纳情况

2015年,该行实现净利润1422.03万元,预计缴纳所得税624.39万元。

(六)费用支出情况

截止2015年末,业务及管理费用支出1379.8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17万元,增幅15.72%,占比37.04%。其中,职工薪酬占比较高,为57.28%,较去年增加114.66万元,增幅26.80%。

二、2015年度主要工作

(一)以提高村镇银行知名度为切入点,狠抓存款工作,夯实村镇银行壮大发展的基础。

存款工作是我行发展的“加油站”,效益的“变速器”,直接关系到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我行牢固树立了“抓存款就是抓效益”的工作理念,统一全员认识、强化营销意识,形成了“全员发动、合力营销、多策并举、整体推动”的良好局面。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村镇银行社会公信力比国字号银行差,社会认知度比较低,所以吸储能力很低,加之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和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进一步限制了村镇银行资 金的来源,而且村镇银行机构网点单一,覆盖面小,现代化手段缺乏,缺乏对农民存款的吸引力,村镇银行面临可贷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行服务“三农”的规模扩张。2015年度我行以提高村镇银行知名度为切入点,制作了存款营销动画短片在当地电视台全年播放,同时在“尼尔基之夏”、“达斡尔冰钓节”等全旗大型文化活动中积极做好宣传,让社会公众深入了解和认知XXXXX。

二是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加大攻关力度。一是通过各种方式教育职工通过专业服务质量去吸引客户。二是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村镇银行直面三农的服务特点,淡旺季明显,农户贷款还款期间在大堂增加低柜,帮助农户高效流畅的完成还款程序;设立对公柜台,分流对公业务与普通储户;三个现金柜办理农户存取款、开户等业务,保证各项业务的顺利完成。

三是开展存款竞赛活动。新年伊始,我行即开展了储蓄存款小段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活动掀起组织存款工作的新高潮,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新局面,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15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12309万元,较去年增加2464万元,同比增长25.03%。

(二)将农户联保贷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如一地做好农户联保贷款发放工作,为地方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破解农牧民“贷款难”这一传统历史经济难题,我行在努力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的实践中,针对农户贷款成本高、人力资源不足、信息渠道不畅的问题,我行继续采用下乡到农村现场办理贷款登记手续方式为农民服务。“零距离”的服务方式,走村串户,背包下乡,登门服务,现场为农户登记办理贷款手续。工作组走进百姓身边,极大的方便了当地农户,以实际行动做了村镇银行的最好宣传,赢取农民的满意。

同时,我行对农户联保贷款业务流程进行细化和完善,积极改善业务流程管理,努力完善为民便民富民的举措。我行将落实稳健货币政策与改善薄弱环节信贷支持有机结合起来,先后下调农户联保贷款利率,并将农户联保贷款单户最高申请额度由5万元调高至10万元。同时为释放村镇银行风险,全力支持地方发展多种经营,不断延长产业链,我行与村干部签订协议,以村干部家庭财产对所担保的贷款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在农户申请春备耕贷款时,与农户签订《农产品抵押合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并将商用房抵押、住宅楼抵押、大型农机具质押融入农户个人贷款中,并积极探索中长期农户个人抵押贷款发放方式,为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有利的条件,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发展。

我行农户联保贷款已覆盖XXX 17个乡镇的86个村屯,贷款支持播种面积近85万亩。以实际行动推动了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形态的形成,带动边远的乡镇和农村经济发展。

(三)择优支持和加强维护并举,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完成小微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监管目标。

XXXXX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导向,努力探索小企业商业运营模式,强化核心竞争力,为小微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XXXXX实施链式营销模式,通过“以客户带客户”的拓展模式将客户放置于价值链上进行整体化考虑与评价,以点成线、以线成面,实施精准营销、批量营销,着力培育以业务流为基础、以现金流为保障的客户群体,以实现小微企业客户营销模式从零散向集群的创新性转变,以求最大范围内扩大与小微企业的接触面,为更多的小企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支持.2015年末,我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412万元,占比47 %。小微企业贷款累放额43607万元。2015年我行共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249笔共计16862万元。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3.97%,小微企业贷款增速46.86%,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2.8 个百分点;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206户,户数增加14户;申贷获得率100%,与上季度持平。

(四)以“信贷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信贷基础管理和合规文化建设,促进业务规范化管理

2015年度我行以“信贷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在信贷基础管理上,认真抓落实规章制度和严格操作流程管理,确保信贷投放合规合法。在贷款营销环节,严格贷款准入条件,对在社会上有劣迹、在金融机构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农户、小微企业,一律不予支持;对于实力较强、信用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则进行跟踪培育。在调查评估环节,倡导廉洁调查和科学调查,对客户经营管理状况、财务报表数据、担保资产、风险情况等重要信息,逐项进行现场与非现场的调查评估活动,确保调查评估所形成的结论有根有据、科学合理。在贷款审议环节,坚持和完善贷前决策会议记录制度,严格按照准入条件和贷款要求进行认真审议。在贷后管理环节,加大对物资流和现金流的检查力度,加强对贷款企业库存实物、应收应付账款、各类现金流变化情况等的调查和分析,确保信贷资金安全,并落实了全程操作尽职记录。同时利用培训、警言和事例教育等形式,大力宣传“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等文化理念,使之深入了员工内心。

(五)完善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系统联系性 2015年度,行长办公会提出了加快电子化建设、强化计算机安全、规范操作行为、服务经营发展的计算机工作全年 总体目标,以提高计算机综合运行能力为基础,以提升业务人员操作技能为要求,坚持服务于经营的原则,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有效地推动了我行计算机管理工作的发展步伐,圆满地完成了上一年度各项任务。

一是完善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随着我行各项业务的逐步拓展,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更为重要,为了防范风险,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我行在日常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上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我们始终把计算机安全运行放在计算机管理的重要位置。我行从整章建制入手,让规章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改进和完善制度,规范管理,规范操作行为,防范系统风险,落实安全责任制,做到计算机安全无事故、无案件,为计算机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二是强化硬件管理,提高安全措施。为了防止由于设备老化、损坏而出现的业务中断,我行于年初购买冷备设备。同时为保证供电充足,保证业务的连续性,我行于2015年9月将UPS由之前的6kva更换为15Kva,发电机由原来的15kv更换为50kv。

(六)系统培训,保障各项新业务顺利开展

我行在2015年先后开展了门户网站、网上银行、短信平台三项新业务,为了保证新业务在我行顺利展开,营业部全体员工进行了系统的培训,细化操作流程,规范内控管理 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北京生产中心,保证了新业务的顺利推广,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七)强化内控管理工作,完善事后监督流程 一是设立专门授权人员,禁止综合柜员相互授权,规避授权审核不到位产生的风险;二是柜员尾箱控制余额在10万元内,整捆现金日终上缴机构库,避免柜员尾箱过大,产生风险;三是要求会计传票于次日十点前必须上交,保证会计传票及时审核并装订;四是事后监督建立整套单位结算账户预留印鉴;五是建立事后监督日志、事后监督差错查询查复书,对会计传票产生的差错逐笔登记,按月统计,对出错频率高的业务进行分析,前台柜员在办理此类业务时提高重视,有效的减少了差错产生。

(八)紧紧把握政策导向,认真做好常规业务自查工作 一是对人民银行、银监局等监管部门的管理信息及时转发各部门,保证我行的各项业务开展符合监管规定和央行制度要求;二是为确保我行依法合规经营,风险控制部充分履行部门职责,定期对营业部和业务部进行季度检查,对各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并限期整改,规范和梳理了各项业务的不足和缺陷。三是认真做好外围业务检查的衔接。积极协调各检查组,认真做好接待工作。对检查中提出的问题,督促被检部门进行整改,并写出整改报告及时上报银监分局。

(九)紧抓风险控制和服务质量,2014年无风险事件和安全事故发生

为提升我行的服务质量及地区知名度,对内要求营业部门员工遵守我行各项规定,着装统一,通过换位思考,采取措施,营造温馨营业环境,用微笑服务、规范服务、延伸服务拉近与客户的距离,才能培养、维护和固化长期忠诚的客户关系。外部配合监管部门,对外开展宣传活动。2015年先后开展了,向社会公众及中小企业开展了征信知识宣传活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打击非法集资宣传等活动,使我行的服务工作得到了行内行外广大客户的认可,为我行树立了优质服务的品牌。

(十)清收不良贷款,改善资金质量

一是按月下发逾期贷款及不良贷款明细表,对资产质量及时进行风险提示;二是成立清贷小组,加大走访力度,摸清基础情况,建立台账,逐一登记。走村串户进行宣传,做好解释工作,劝说有经济能力的贷户及早归还借用款项,并与客户签订《催收通知书》以防止诉讼时效失效。对在农业生产及经营中存在较大困难和问题的贷户,依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清收解决办法,使贷户的生产和经营能够做下去、活起来,尽而解决贷款清收问题。三是在缜密排查时,若发现有企图逃废债务的贷户,及时启动法律程序,依法收清款项。

(十一)加大信贷业务考核力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责任问责,防范贷款风险;

按照对客户经理进行业务性的指导和业绩薪酬考核的审核工作,提高客户经理贷款的管理和规范操作的能力。一是实施我行制定信贷业务绩效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力度,有效降低资产风险;二是根据上级部门、本部的贷款业务检查通报,对整改不彻底或未整改的按照考核办法进行经济处罚;二是实行贷款业务管理责任问责制,责任明确到岗位,改进“重贷前、轻管后”的管理薄弱环节,用制度来管理和约束贷款的操作行为。

三、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流动性支持协议签订的问题

在我行历次监管会谈中,呼伦贝尔银监分局要求我行与主发起行包商银行总行签订流动性支持协议,以便引导村镇银行保持稳定的流动性,建立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流动性的支持、管理机制,使村镇银行在正常经营和流动性危机时,能及时得到应有的支持,共同防范化解流动性风险。

(二)社会认知度差,资金来源渠道狭窄

小型化、分散化的特征导致村镇银行日常运营需要较高的流动性资产,造成资金成本较高;网点单一,服务对象分 散,增加了我行组织存款和贷款营销成本;且我行成立时间较短,社会公信力比国字号银行差,社会认知度比较低,所以吸储能力很低,加之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和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进一步限制了村镇银行资金的来源。尽管我行多次努力,但有限的财政资金资源也未能向村镇银行倾斜,村镇银行面临可贷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行服务“三农”的规模扩张。

(三)尚未加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村镇银行在风险防控过程中,对客户的风险分析和判断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还没有与人民银行信用征信系统联网,没有建立系统完备、符合自身特色的信贷管理制度。特别是农户贷款无征信可查,给我行的经营带来了很多潜在的风险。银行间资金结算与客户资金汇划困难,业务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2015年,尽管我们前进的途中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各种困难,但XXXXX全体员工将始终以坚定的信念保持必胜的信心,以务实的态度加倍努力工作,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按照包商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总部的部署和经营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把握好市场节奏,抓住关键要素,提高营销技巧,我们就一定能够抓住发展机遇,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12 2016年1月7日

报告撰写:谷丽娜

联系电话:13

XX村镇银行2016总结报告 篇5

一、2016工作概况

2016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行继续以“稳增长、调结构、控风险、提质效”工作方针为指导,逐步强化内控管理与风险控制,持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大力拓展业务规模,稳步提升市场份额,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都得到了较大提升。

1、存款业务快速增长

2016年末,我行各项存款余额43291.91万元,比年初新增11774.84万元,增幅37.36%;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3452.89万元,较年初新增1956.4万元,增幅17.02%;对公存款29839.02万元,较年初新增9818.44万元,增幅49.04%。

2、贷款业务稳中有进

2016年末,我行各项贷款余额48209.30万元,较年初增加1790.36万元,增幅3.86%。其中个人类贷款余额37222万元,较年初增加3345万元,增幅9.87%。贷款总户数1381户,户均34.91万元。

3、盈利水平得到较大突破

2016年末,我行实现各项营业收入3433.35万元。实现利润总额788.63万元,实现净利润478.6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383.36万元,增幅402.39%。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加强营销组织,强化营销架构

1、不断加强对业务骨干力量的培养,在分组营销架构基础上,不断督促中层干部和组长充分发挥其上传下达、组织协调的纽带作用,分任务,压担子,通过晨、夕会制度对各组营销任务完成情况调查摸底,跟踪落实,逐步提升全行员工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

2、推动存款营销常态化。一是坚持实行“存款有礼”激励措施提升吸引力;二是坚持利用出租车、LED屏、宣传页、冠名活动等形式及时做好产品宣传,将“四扫五进”活动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持续对重点营销区域分组包片,反复营销,并配套适时适宜的宣传用品,如在夏日以折扇开启“XX夏日送清凉”专项宣传活动,受到广泛欢迎,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三是坚持重点客户“名单化”管理,对祥云公司、两大工业园区、船舶市场、拆迁市场等重点客户或群体实行领导挂钩营销,由领导班子出现协调,列出营销目标的具体名单,分配至各营销小组进行营销维护,至2016年末我行对公存款余额29839.02万元,较年初新增9818.44万元,其中当年新开对公账户68户,存款余额6009万元。

3、坚持信贷营销小微化。一是设立每月最低营销户数考核指标,督促信贷人员开展营销;二是强化“小额、分散”的营销

导向,进一步落实“小、优、散”的经营理念和“短、频、快”的信贷策略,与他行进行错位竞争,以服务和速度形成有效竞争力。截至2016年末我行个人类贷款余额37222万元,较年初增加3345万元。

(二)借力外部检查,力促合规发展

2016年以来,XXX银监分局相继对我行开展了全面审计和“两个加强、两个遏制”回头看进场检查,发起行委托XX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了近三年工作的全面审计,人民银行陆续开展了反洗钱和征信进场检查,通过外部检查,暴露出了许多我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行以此为全面开展合规工作的良机,要求各部门、支行逐项对照整改到位,责任到人,逐步规范了全行档案管理和部门职责的落实,在制度上查漏补缺、在业务上更正错误,有力的促进了全行各项工作的合规化。

(三)加大清收力度,有效控制资产质量

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往年化解贷款出现越化越难、企业生产难以为继的情况,导致呈现“压降难、反弹猛”现象。面对此种形势,我行进一步强化对不良贷款的管理:一是于年初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有望短期内清收和化解的重点贷款户目标,由分管行长牵头负责,利用电话催收、上门催收、政府施压、经侦报案和法律诉讼等一切渠道和手段,每日跟进最新进展,寸步不让,紧抓不放,时刻保持不良清收的高压态势。最终于一季

度成功清收不良贷款本息达610.5万元。二是加强对新增不良、欠息贷款的考核,提升员工主动清收意识;截至2016年末,我行在诉贷款共42笔,涉及借款余额2720万元,其中2016年新起诉贷款19笔,涉及借款余额728.7万元,已进入执行阶段的共19笔,涉及借款余额1503万元。全年累计清收不良贷款本息达696万元,另核销不良一笔,金额299.39万元。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不良贷款仍处于高位

截至2016年末,我行五级不良贷款率2.83%,大部分不良贷款虽已进入法律程序,但短时间内压降难度依然较大,不良贷款仍将保持高压态势。

(二)存款结构需优化

2016年末,我行储蓄存款余额13452.89万元,占总存款比例31.07%;对公存款29839.02万元,占总存款比例68.93%。其中单位定期存款9628.67万元,占总存款比例22.24%;单位活期存款11227.3万元,占总存款比例25.93%。保证金存款8983.05万元,占总存款比例20.75%。存款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深化信贷风险防控工作,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力度 一方面要做好清前工作,对现存的不良贷款实行包户到人,4

一户一策,运用催收、报案、诉讼等各种办法手段挖掘可清收点,实现不良贷款的有效控制和压降;另一方面要做好堵后工作,时刻关注已化解贷款的情况,发现风险苗条及时采取处臵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我行资产损失,同时还要落实贷款全流程管理要求,加强对信贷调查、审批、发放等各环节的检查力度,严防新增不良的产生。

(二)稳步拓展个人金融业务

一是要扎实开展临街门店扫街工作,充分利用现有服务、产品、优惠政策、电子银行和POS机等新型结算手段抢抓个人中高端客户;二是要继续做好专业市场存款营销,进一步加大对各大商贸城、小商品市场、农资、农机、船舶、钢材等市场的营销力度,明确营销牵头人和责任人,采取查看营销笔记、定期汇报、结合绩效考核手段,全面提升员工营销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要扩大个人贷款营销范围,由当前的XX县城逐步渗透到5乡8镇各大部委办局,划片包干到组,细分到人,力争个贷营销取得新突破。

(三)强化制度流程培训考核

一是要加强员工培训,要求员工对本行各类制度尤其是本部门涉及到的制度要有全面的了解,配套考核机制,定期考试,奖先罚后;二是要加大员工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切实发挥督查小组的作用,提升制度执行力。

(四)大力推进乡镇网点布局

目前我行城区网点已有三个,根据我行未来三年网点规划,未来三年我行将在XX6个主要乡镇布设物理网点,2017年我行计划新设乡镇网点两个,乡镇网点布局将正式展开。

2016年的工作已经过去,我行迎来了充满机遇和挑战的2017年,我行坚信,在县委县政府帮助和指导下,在我行领导班子集体的通力协作下,在全体员工的奋发进取中,XXXX村镇银行定能揭开全面发展的新篇章!

构筑村镇银行特色的内控工作格局 篇6

一、村镇银行的特征及内控工作基本思路

相对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的突出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

一是社区性。村镇银行的经营范围尤其是贷款投放区域是严格限制的,就是服务县域,重点服务镇和村两级的农村、农业和农民。村镇银行本质上是一种半政策性的农村社区银行。严格按这个定位去监管,村镇银行的社会责任、社会效益就能够彰显出来,就有其存在的价值,同时,如果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倒闭,只会在局部产生影响,不大可能形成巨大的系统性风险。从内控角度分析,村镇银行的社区性特征决定了其风险对大格局影响的有限性,也就是说,与同样因吸收公众存款而带来强外部性特征的其他银行业机构相比,村镇银行发生风险的破坏力是相对比较小的。另一方面,http://sjzrliu.com从微观看这一特征也决定了村镇银行应对风险的回旋余地是比较小的,内控对村镇银行具有极端重要性,略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二是探索性。村镇银行肩负着一个使命,就是要探索出一条商业、可持续服务三农的新路子,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所谓不能走老路,就是不能空喊服务三农,实际上却是暗度陈仓“挂羊头卖狗肉”,同时也不能只讲服务三农不讲自身效益,结果不仅以巨额资金造就了无数与市场规律相悖的社会“包袱”而且使自己也成为“包袱”。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没有创新是不行的,尤其需要紧密结合实际的扎扎实实的创新,也许很土,但是有效。这种探索性特征决定了村镇银行经营与监管要求始终会有一些差距,要达到形式合规很难,但是从根本上说,形式合规是不重要的,实质合规才更值得关注,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应当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应扎扎实实地采取务实办法防控风险,而非亦步亦趋地死搬教条。

三是微小性。村镇银行是银行业机构当中的微型企业。尽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过度要求其万能,什么也会做,什么功能也有,显然是不现实的。村镇银行的核心能力,只能在高频度直接与特定区域的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去培育,拼大客户、拼高精尖绝非明智之举。村镇银行的业务不能很复杂,员工能力也不会很高端。办银行本身门槛比较高,成本比较大,但作为村镇银行还是应当务实,从治理到内控,再到人力资源策略和市场营销策略,都要走自己的路子,不能简单沿袭大银行的思路。就内控而言,村镇银行的微小性特征决定了其必须适当借助外力,尤其是要借助监管的力量、发起银行的力量以及民营股东的力量。如果一切都严格按监管要求从零开始自己搞,相信很多村镇银行都会面临一开业就关门的窘境。

综上,鉴于村镇银行的社区性特征、探索性特征和微小性特征,可将其内控工作思路简要提炼为:(1)监管引领。监管部门提出“管风险、管内控、管法人、提高信息透明度”,其基本内涵可理解为:监管是风险为本的监管,是在银行业机构内控基础上的风险为本的监管,是在直接针对法人机构而非针对分支机构的内控基础上的风险为本的监管,这种监管约束的有效性要以信息透明为基础的市场约束为必要补充。村镇银行是一家法人机构,而且是一家微型的、弱小的、肩负特定使命的法人机构,以监管要求为内控工作的总纲,对村镇银行而言是一个有效选择。尤其是监管部门推行的村镇银行监管评级办法,对村镇银行内控建设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2)内控优先。村镇银行要把合规、风控作为生命线,在内控和发展的关系上,把内控放在优先位置。对看不准的事情、风险难以把握的事情坚决不做。(3)务实有效。村镇银行的内控工作必须是有效的而非教条的。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从本本出发。要以有效控制风险为衡量标准,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合乎监管部门的某些具体规定。讲合规要强调实质合规,强调监管要求的核心精神,不能拘泥于形式合规和个别细枝末节。(4)整合资源。村镇银行要作为整合资源的主体,面向股东层面和行外整合一切积极因素。董事会要负起最终责任,不能简单地把一切责任下甩给经营层。发起银行和民营股东都应当发挥各自优势,为强化村镇银行的内控建设尽一份力。大胆探索外包的思路,把做不了、做不好或者不合成本的事项外包给发起银行或其他专业机构。

二、当前村镇银行发展中内控薄弱的主要表现

监管部门对村镇银行的内控工作十分关注,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的力度都非常大。这种监管压力促使村镇银行越来越重视内控工作,同时由于村镇银行自身专业储备上的先天不足,以及地方监管机构简单层层下转式的工作方法,对如何做好内控缺乏深度探究,这也让不少村镇银行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无从下手。毫无疑问,对监管不适应也是导致市场对村镇银行看好度减弱的一个重要诱因。

抛开监管具体指标和具体规定,从实质合规和有效风控的视角,当前村镇银行的内控薄弱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是董事会履职缺位。从良好的公司治理来说,股东大会选出董事,就是把企业的经营权委托给了董事,董事会负最终责任,每一名董事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但目前村镇银行的董事大多缺乏这种责任认知,认为仅仅是法人代表的事或者董事长的事。这种责任认知的匮乏导致董事会行为的随意性,包括在选任行长上、在战略制定和坚守上,以及在除董事会会议之外日常性履职的有效性上。董事会履职缺位还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行长认为其权力是天然的,不需要董事会授予。这个认识极端错误,也是导致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根源。其二,监管部门习惯于找行长或董事长说事,不习惯找董事会。这样就容易把董事长和行长的关系看成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关系,而不是视为一种规范的公司治理安排,从而导致董事会履职提不上议事日程,董事会负最终责任也就无从谈起。

二是发起银行支撑乏力。从村镇银行制度设计分析,发起银行内控强则其发起的村镇银行内控也强,但事实显然有一些差距。把村镇银行视为分支机构当然是错的,但是发起银行如何提供好支撑和服务,值得认真研究。

三是民营资本难以介入。现在的主流声音是对民营资本松绑,但现实差距还很大,在很多村镇银行,民营资本是几乎没有话语权的。其实民营资本对村镇银行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仅有益于发展,同样有益于内控。民营资本对内控的积极意义至少有三点:第一,可发挥制衡作用,防止出现大的方向性错误,是一种民主化机制。第二,可发挥本土化优势,有效缓解与客户打交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难题。第三,民营资本更具市场性,对银行负责就是对自

己负责,一旦克服了急功近利倾向,其正面力量是巨大的。

四是缺乏对风险点的精准把握。由于专业化人才的不足,也由于工作作风的不深入,以及工作方法上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抓风险点抓的不准,甚至根本就没有抓风险点的意识,仅仅满足于应付监管部门的检查,整个内控工作还停留在很浅的层面。

五是战略和文化缺失。战略不明晰或不坚定,服务县域、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经常性摇摆。战略缺失就没有核心竞争力,从长远看这是村镇银行最大的风险。由于不重视文化,内控制度的执行打折较多,也无法发挥文化对制度的补漏作用,在内控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更容易使整个发展翻船。

三、完善村镇银行内控工作格局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董事会责任,确保抓内控的资源支持到位。

强调董事会在内控工作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可视为村镇银行一个重要特色。大中型银行和一些成熟的小型银行,内控工作重心一般在经营层,但村镇银行力量薄弱,董事会应当承担更大责任,简单甩给经营层是做不了或做不好的。基于此,村镇银行内控工作布局应注重从以下方面付出努力:

1董事会层面在内控管理上的责任要落实到位。董事会和董事会风险管理方面的专门委员会要把内控工作列入会议议程,重大战略性问题和重大政策应当认真研究讨论。除召开常规和临时性会议之外,更重要的是日常性履职必须到位。董事长、执行董事和董事会办公室要切实发挥好作用。如经营层力量偏弱,董事会层面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经营层的权限来自于董事会的授予,要把授权管理常态化,授权和调整授权要经常性进行。随着经营层能力提升,更多的权责要授给经营层,当条件尚不成熟时,董事会就要多承担一些。通过调控授权和选任经营班子,逐步推动内控工作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对无法授出权责的事项,董事会层面就要积极整合内外资源做好,防止出现重大漏洞。

2董事会应注重整合发起银行的专业资源。在内控制度的制定上,可充分借鉴发起银行成熟的做法,可由发起银行提供管理诊断和专业咨询等服务。可将内部审计工作外包给发起银行,由发起银行派出工作组,按照董事会的要求,按季或半年进行常规性审计,同时进行不定期的专项审计。对外部审计、法律顾问和信息披露等工作,也可以借助发起银行完成。部分授信业务的审查审批流程,可以委托发起银行办理。对科技系统的建设,对人才资源的培训,发起银行都是可供选择的重要支撑平台。此外,董事会办公室的建设也可以依托发起银行,尽量达到集约化。

3董事会应注重整合民营股东的力量。监事会层面可以让民营股东发挥更大的作用。民营股东对发起银行是个制约,防止一言堂。民营股东的实质性参与可以促使内控措施真正做到有效,确保资本保值增值,同时也从根本上有利于公司治理建设的有效性。此外,在授信业务的风险把控上,可在准入环节先请民营股东把把关,发挥其本土化优势。董事会可依托民营股东建立“黑名单”和优良客户名单,以提高工作效率,开拓目标市场。

4董事会应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战略性沟通。建立日常性沟通机制,努力在内控管理上达

成战略共识,不在细枝末节的形式合规上兜圈子,注重实际,防控风险。把案件防控、合规管理等工作结合自身实际做实做好,确保一方金融平安。

5构建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的垂直化内控工作体系。鉴于村镇银行的社区性和微小性,经营层内控部门负责人可直接对董事会或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负责。内控力量要配强,从监管要求和自身实际出发,扎扎实实推动内控制度的完善和内控制度的执行,把内控要求落实到各个岗位和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

(二)探寻风险点,大力推行流程化、精准化管控。

按照务实有效的原则,村镇银行内控工作应重点关注以下风险点:一是战略性风险。监管部门重视对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监管,确是抓住了要害。对村镇银行而言,必须向下沉才有存在的必要,也才有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可能。从长远看,村镇银行最大的风险就是战略迷失的风险,垒大户、脱农,注定是死路一条。二是流动性风险。由于吸收存款困难,规模偏小,流动性风险是村镇银行最现实的风险,是时时刻刻都会发生的风险。依托发起银行很重要,建立一些战略性的同业联盟也是必要的。三是合规风险。一定要高度重视监管部门的合规性要求,牢固树立起合规创造价值、合规是生命线的理念。四是声誉风险。不恰当的宣传、公众的不认同、案件、权威部门的负面评价,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五是操作风险。要把合规的要求、风险控制的要求,落实在一个个操作流程上,抓好细节,防止因内部操作发生大的风险。六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在工作中要不断总结防控风险的关键点,纳入工作流程,使其制度化。

在内控具体措施上,有三点思路可供借鉴:一是流程银行思想。落实一项内控措施,不能生硬地安排,必须把它纳入日常运行的流程中。这个流程是以客户为中心而非以银行为中心形成的。这样做需付出极大努力,要把内控措施真正消化掉,掰开了,揉碎了,理顺了,再把流程的各个环节吃透,把内控措施作为关键点放在这个环节上。这才叫落实,而非简单地转发文件了事。二是求实思想。特别是在信用风险的把握上,应充分考虑区域特点和客户群特点,不能迷信数学模型,不能迷信抵押物。三是经营风险思想。银行本身是经营风险的产业,要管控风险,但不可惧怕风险,不能因噎废食。

(三)注重内控文化建设,推动内控制度执行到位。

抓内控同时还要抓文化。其缘由有二:一是制度靠人去执行,内控制度要落实,不抓人这个要素是不行的。企业文化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注重凝聚人心,抓住了人心,内控制度落实就有了保障。二是文化是对制度的有效补充,制度再完善也是会有漏洞的,这就需要发挥文化的力量。制度和文化并举,内控建设就会更加有效。

村镇银行工作总结范例 篇7

2007年底, 汇丰银行在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成立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开业一年多来, 曾都汇丰村镇银行加速了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渗透力度, 形成了较为鲜明的业务发展模式, 其业务拓展的特征和核心要素如下:

(一) 独立法人的形式便于有效决策

曾都汇丰村镇银行为汇丰独资, 和汇丰中国同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汇丰村镇银行和汇丰银行 (中国) 有限公司完全分开运营, 有各自的董事会。由于汇丰村镇银行和汇丰中国业务侧重不同, 这样的设置可以令其更专注地实施不同的策略和经营方式, 以确保针对不同的客户群集中使用其资源。

此外, 汇丰银行选派在亚太区和中国区的资深银行家组成曾都汇丰村镇银行的董事会, 指引管理层的业务策略, 确保汇丰村镇银行在公司管治和风险管理方面, 遵循汇丰集团的标准。这种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可以直接决定贷款对象、贷款额度、贷款方式等问题, 使贷款更具灵活性, 并且能够按照市场化原则, 针对曾都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创新产品和业务流程。

(二) “全球金融, 地方智慧”, 探索新商业模式

汇丰一直倡导“全球金融, 地方智慧”品牌理念, 在曾都的试点中就表现为创新建立村镇银行的商业模式, 以适应中国农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1. 团队“本地化”

在探索过程中, 汇丰注重建立本地化的团队, 就地取材, 不仅减少了人才培训环节, 节省了培养成本, 而且将本地人才所具备的信息优势与汇丰的管理文化、经营理念相结合, 从而发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村镇银行的商业运营模式。

2. 探索“农业企业+农户”放贷模式

曾都汇丰村镇银行努力探索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可持续盈利模式, 致力于为当地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在初始阶段, 曾都汇丰村镇银行主要为个人和农村企业提供存款业务, 同时也为农业相关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在服务过程中, 汇丰村镇银行提供不同于传统的基于抵押的贷款, 而是运用补充手段, 考查企业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等指标, 着重分析企业的财务现金流和还款能力。这一方法有助于村镇银行在掌握客户财务状况的同时, 从日常经营中获得更为及时和动态的信息, 随时了解风险状况, 以此解决中国农村的企业和农户缺乏抵押品的瓶颈问题。此外, 考虑到曾都蘑菇、木耳等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繁荣, 对于当地的出口企业, 汇丰还提供支持进出口业务的金融服务, 例如信用证、托收、保理、保函和外汇业务。

此外, 依据阶段性目标, 曾都汇丰村镇银行与曾都地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 以“农业企业+农户”的价值链融资模式直接向农户发放贷款, 截止至2008年7月初, 贷款规模已达到了500多万。在风险控制方面, 由于进口随州地区家禽的企业大部分是汇丰在香港的客户, 而且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或经销商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为此类贷款提供担保, 因此, 汇丰利用产业链使得“农业企业+农户”模式实现了对农民的小额贷款成为风险可控的业务。此外, 该贷款方式灵活, 有信用、抵 (质) 押和保证贷款等不同模式供客户选择。借款人则可以根据项目生产周期, 选择3个月至1年的不同期限的贷款。

3. 定价机制灵活

曾都汇丰村镇银行在贷款定价上相当灵活, 凭借其在信贷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对风险准确定价的能力, 灵活设定利率。

4. 高度关注风险控制难题, 控险机制新颖

曾都汇丰村镇银行建立了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首先, 设立了专门的风险主管, 采用首席信贷风险主管直接向董事会汇报的机制。其次, 还采用汇丰集团通用的风险评估方法, 着重分析借款人的行业风险、现金流量、还款能力、环保风险等。在贷汇管理方面, 严格按照相关的审批条件发放贷款, 根据贷前、中、后控制贷款风险的影响因素 (经营、信用、发展情况 (同期) 、法律和财务状况、流动性风险、以及法律代表健康状况) , 客户经理通过监控 (发放之前确定资金使用用途) 、定期走访的方式、结合银行内部监控指标进行切实的贷汇管理。此外, 汇丰村镇银行还借鉴汇丰银行村镇银行部关于研究信贷风险控制、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策略, 进一步完善信贷风险控制流程。

(三) 与当地金融机构的合作

随着村镇银行落户随州, 汇丰在直面竞争的同时, 致力与当地金融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由于曾都汇丰村镇银行暂时不能加入外汇交易中心和人民银行的大小额汇兑系统, 因此与当地金融机构在同业拆借、金库管理、押运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合作, 在互补中共同构建更加优质的农村金融业务平台。

二、汇丰村镇银行面临的问题和主要困难

汇丰村镇银行的实践缓解了当地金融服务供需矛盾, 然而, 要实现持续发展, 必须协调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和规避金融风险的矛盾。针对村镇银行立足农村的特殊性, 这两大问题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 结算渠道不畅

由于缺少人民银行总行核批的机构代码, 曾都汇丰村镇银行的资金划转业务受到影响。此外, 由于账户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征信系统、大小额支付系统也不能与人民银行正常联网, 村镇银行只能找当地金融机构进行代理。例如, 在借记卡发行方面, 由于曾都汇丰村镇银行是个单独的法人组织, 尚未加人银联结算系统, 而且分支机构少, 所以开展该项业务困难重重。

(二) 金融产品单一, 缺乏核心业务

汇丰曾都村镇银行目前专注于储蓄存款业务、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质押贷款业务和票据转贴现业务, 其资金投向主要是农业生产资金贷款。对需求量较大的养殖业贷款, 劳务输出、婚丧嫁娶、住房等消费类贷款业务关注度不够, 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三) 相关法规不健全, 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虽然在《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人政策, 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以后, 中国银监会又陆续发布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等6项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组织的行政许可及监管细则, 但是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存贷款定价、金融监管或监测、融资等具体规定还没有出台, 村镇银行存款准备金的缴存比例和贷款利率的执行范围也没有统一标准和规定。

(四) 贷款额度限制了客户大额的贷款需求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 最大的单一客户贷款额不能超过银行净资产的10%, 前十大客户贷款总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50%, 最大额贷款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5%, 村镇银行的贷款额度受其资本金限制, 以曾都汇丰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为4000万元为例, 其向企业提供的贷款上线是200万元人民币, 单一集团客户放贷不得超过400万元, 这使得村镇银行不可能拥有大集团客户。与之相比, 一个县级信用联社就能审批500万元以下的抵押贷款, 市级则可以批准1000万元以内的贷款, 因而曾都汇丰村镇银行则相形见绌, 缺乏比较优势。

(五) 盈利前景影响其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规模小, 服务面广、贷款户数和笔数多、金额小, 农业贷款的风险等多方面因素都弱化了曾都汇丰村镇银行的盈利能力。从汇丰银行的国际经验来看, 农村业务必须达到一定规模, 才能涵盖相对较高的业务风险和成本。因此, 曾都汇丰村镇银行主要任务是搭建平台、开发产品、满足当地金融需求, 努力将主要盈利模式实现从吸存放贷到农村批发金融业务的过渡, 争取在未来几年达到规模效应。

(六) 村镇银行经营的隐含风险大

村镇银行的服务对象是当地的农户或企业, 农业作为高风险低效益行业, 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影响巨大, 而目前农业保险覆盖率不高, 且手续复杂,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 借款人可能不按时履行还款责任。

三、村镇银行的未来发展研究

作为新生事物村镇银行, 如何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 获得有效地政策支持, 进而挖掘自己的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 事关其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 村镇银行的服务定位和特点研究

巨大的农村金融低端市场是村镇银行赖以生存的市场空间, 贴近“三农”、服务“三农”是村镇银行的生命力所在。

以汇丰为例, 曾都汇丰村镇银行以“服务大三农”为宗旨, 主要对象为农村企业、农户、村镇企业等四类, 其具体业务除了包括针对企业、个人的存贷款业务外, 还涉及进出口业务, 未来还可能提供保险和企业银行产品。从业务发展情况来看, 该行运行情况良好, 贷款全部投向“三农”, 且无一笔不良贷款, 在2008年底基本能达到盈亏持平, 计划在三年内开始整体盈利。

由此可见, 村镇银行应始终明确经营服务方向, 坚持立足县域、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在行业方面, 面向农村、农户和农业经济组织, 重点支持农户、种养大户、涉农企业和农村“龙头企业”发展, 深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采取抵押、担保、联保和信用等方式相互结合, 推动产业链的良性互动;在客户方面, 遵循以市场为导向, 以客户为中心, 以效益为核心, 细分市场, 筛选目标客户, 逐步培育稳定、优质的客户群体。

(二) 村镇银行盈利预期研究

农村银行盈利的典范当推孟加拉尤努斯教授领导的格莱珉银行, 该银行以低于1%的不良贷款率、高的盈利性、以及巨大的扶贫效应而闻名遐迩。格莱珉银行的成功也向世人昭示着“穷人银行”照样能够盈利的反传统理念。在我国, 在农村开展金融业务成本高、风险大, 业务量派生的手续费收入有限, 再加上村镇银行选择“薄利”的竞争策略, 较低的贷款利率定价导致金融业务的收益率相当低, 风险收益不成比例。

以曾都汇丰村镇银行为例, 目前其主要任务是搭建平台、开发产品、满足当地金融需求, 长远的目标是盈利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现实看来, 由于村镇银行的高成本和有限的经营规模, 现阶段盈利具有相当的难度, 所以村镇银行的短期目标应该是获取经验、锻炼队伍和占领市场, 在稳定客户的基础上, 发掘并巩固核心业务, 进而在资本达到一定规模后增强吸储能力, 彻底解决资金覆盖成本的盈利问题。

(三) 对村镇银行发展的政策支持研究

政府的支持对于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来说非常重要。从国际经验来看, 尽管美国的商业银行很发达, 但是政府对于合作金融一直实行免税政策;日本对于农村协作社也有优惠政策, 如规定一些部门的存款必须存到农协系统的信用组织里等。村镇银行作为新生事物, 政府应该加强以下环节的政策支持:

首先, 把握正确监管目标。农村金融中普遍存在监管过度与监管不足并存的问题。监管的目的应定位于既要保证防范风险, 但又不能阻碍发展与创新。

其次, 从政策上拓宽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应该鼓励村镇银行向其他金融机构 (如向邮政储蓄) 拆借;对村镇银行发放支农再贷款或国家政策性银行专项贷款;通过贷款户强制储蓄来增加存款;允许村镇银行通过发行债券、票据等渠道融资, 同时辅助相关的货币政策支持, 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利率管理、支付清算、会计核算和征信系统等, 力争从全方位, 多角度为村镇银行创造足够的收入提供便利, 帮助其覆盖成本并盈利,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 金融立法与优惠政策并重, 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力度:一方面, 加强农村金融的立法工作, 规范支持村镇银行的行为, 使其为农业发展服务具备法律保障;另一方面, 建立由银监会、人民银行、财政、税务及其他产业政策部门组成的政策协商机制, 针对村镇银行运行中的具体困难, 给予再贷款、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和更大的政策空间。

村镇银行的产生和健康成长将对中国多元化金融体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期盼村镇银行能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生力军, 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村镇银行, 作为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 其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此, 本文通过对首家外资村镇银行——湖北随州曾都村镇银行的调查、分析、研究, 提出了村镇银行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1]李伟军基于实际运行基础上的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研究黑龙江金融2008

[2]向东明村镇银行湖北金融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专访湖北银监局局长李怀珍银行家2008

[3]陆岷峰张越以村镇银行为突破口构筑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河北金融2008

[4]中国人民银行辽源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村镇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以东丰县诚信村镇银行为例中国金融2007

陌生的“村镇银行” 篇8

6月中旬,中国银监会印发《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的通知。如果从企业史的角度来看,这是自1935年以来——而不仅仅是1949年,中央政府第一次出台鼓励民间创办银行的文件,尽管它还是一个“暂行规定”。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金融体制的开放将成为改革最重要、也是最敏感的主题之一。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回顾过去将近一年的金融开放动态,是十分让人感慨的。

在2008年上半年,由于政府采取了坚决的银根紧缩政策,导致民营企业哀鸿一片,工厂倒闭不断,高利贷崩盘事件频频发生,沿海地方政府对于金融松动的尖叫声近乎凄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压力最大的浙江、广东两省率先提出加快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在银根最为紧张的7月底,浙江省公布试点办法,宣布将允许每个县(市、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是为小额贷款公司在全国的最大规模试点。

北京对这样的改革也采取了积极推动的姿态。11月16日,央行研究局副局长刘萍透露,由央行起草的《放贷人条例》草案已提交国务院法制办,民间借贷有望通过国家立法形式获得规范。很多人士希望在2009年全国两会上看到《放贷人条例》被提出来进行实质性讨论。

然而,这一推进在后来的几个月里被停滞了下来。原因在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由过热迅速转入过冷,中央政府从11月起突然放大信贷,而且一路持续,到2009年的1月,新增放贷规模竟达到空前的1.6万亿元,银根压力顿时缓解,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推进被“理所当然”地延缓了下来。今年4月30日,有媒体援引“接近央行权威人士”透露,《放贷人条例》在今年或暂缓推出。

这样的资讯让很多民间业者感到失望。

因此,银监会在6月初颁布的这个《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让人重燃希望,表明政府改革的步伐并未完全停止。

一定都要从农村开始?

这个《暂行规定》对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进行了制度上的规范,它可以被看成是金融开放的一个重要信号。也许很多年后,我们将发现,就如同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发生的事实一样,中国金融领域的改革竟也是从农村开始的。

特别让人觉得有趣的是,通读这个《暂行规定》,会让人很自然地联想起1980年代初期,对乡镇企业的很多限制和规范。而且《规定》一再强调村镇银行一定要“坚持支农服务方向”。

很显然,这些限制性条款缺乏惩罚性办法的配套出台,比如:村镇银行的业务如果超出“所在县域”——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那将如何处置?再比如:如果村镇银行的业务不在“支农服务方向”——这也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又将如何处置?

由这个《暂行规定》,更让人愿意讨论的是,即将开始的金融开放是否一定要从村镇开始?毕竟,当今中国民营资本的力量已大量集中于中小城市,所涉产业也并非仅是“支农方向”,面大量广的民营企业家也不再是刚刚上田的“泥腿子”。

这样的思考才刚刚开始。由于信贷政策的宽松,在下半年,它们很可能被掩盖掉。不过,理论界却应该更多地参与到这一试点的讨论中来。等到形势急转直下,再贸然出台政策,所有人都会措手不及。

不过无论如何,“村镇银行”的“文件性出现”是一个值得鼓励和欢呼的事情。很多年后,我们会越来越掂量出它的标志意义。管理

上一篇:自己买意外保险下一篇:出科小结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