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创新项目总结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家级创新项目总结(精选11篇)

国家级创新项目总结 篇1

大二到大四,从学校说你们四人或三人组队,到找老师寻找相应的课题,到科研项目的开题答辩,到中期答辩,到结题答辩。整个流程下来大概有两年半的时间,最好的时光在科研中度过,让我们可以学习到课本之外的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更好的为就业深造做准备。

我们组的课题名称是《XXX》,在这个项目中我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一、专业知识方面

云环境的搭建方案

在这个项目中,我主要负责的是openstack这一块,openstack的安装搭建是一个复杂浩瀚的工程,设想了三种方法openstack云平台搭建。其一根据官方文档将所有节点逐次安装,其二使用脚本安装,其三,使用三方制作的工具fuel。A. 方案一:所有节点逐次安装(最小化安装)安装步骤: 1.XXX 结果失败,由于网络原因和软件源问题报错 B. 方案二:脚本安装

介绍:脚本安装是作为验证性的opensatck安装方式,常见的安装方式将所有组件安装在一台机器上 安装步骤:XXX C. FUEL作为解决方案三个虚拟机: 1.XXX 根据第三种方案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部署所需要的开发环境在虚拟机中,通过对这些方案的验证和排除让我研究能力得到了提升。云环境的配置部署 1.XXXX

2.XXX

1.XXX 当使用Fuel安装好OpenStack以后,就可关闭Fuel,然后只需打开两个节点虚拟机,就可使用OpenSatck了。Openstack的控制台Dashboard。

通过我部署的一系列开发环境,使得原先部署在本地服务器的网站,最后可以架在自己部署的云环境中。

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我觉得收获最多的就是大家一起讨论的过程,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发挥不同的想象获得不同的建议,当然过程中会有争吵,但是更多的是融合!不同的想法汇合在一起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家在不断讨论中进步着,我们的小组加上老师是一个由4人组成的团队,要想更加顺利地完成任务,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的精神。项目不是一个人的项目,只有合理分工,协调合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经历不断的磨合之后,我们组员之间的默契程度明显地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其次,我认为这个项目对于我们一个很大的收货便是知识分享。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句话在我们这个项目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每次的开会中,我们专门安排了一个知识交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团队中的每一位同学分享自己这一周所学习到的新的知识。我认为,学校举行创新项目最大意义并不在于让我们做出多么牛的东西,而是让我们有自己的想法,让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同时在实现的过程中让自己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二、能力提升方面

首先在编程能力方面,因为之前只是简单的学习了java,C++的语法,再者就是对于陌生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因为自身的局限性,我们现在的目光过于狭窄,很多知识对于我们的眼界都是很难想象的,有时候更是一脸茫然的,陌生带给我们恐惧与畏怯,但同时带给我们惊奇与渴望;它就像一层窗户纸,捅破它就能享受一片清澈的阳光。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验证着这个道理,我享受着每次克服困难后收获知识的喜悦。

最深的体会就是要勤于思考,主动进行实践环节。创新性试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基础实验,是不可能按照已有的实验步骤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我们所承担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涉及到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这些很可能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也没有人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所有的工作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摸索,去查找文献资料,去领会理解实验的内容,确定试验需要进行创新的方向。弄清楚自己要干什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按照计划一步一步的努力实施,而且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独立的思考。这个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这时候要么去向老师、学长求助,要么就是通过查阅文献寻找答案,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独立的思考,然后和小组成员共享自己的结论,讨论之后得出更为全面的结论。

在创新方面,首先要明确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创新点不一定必须是很高深很前沿的东西,只要不是照搬照抄,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就好。所有的实践和工作都要围绕创新点来展开,不能偏离主题,当然,本着“不纯粹为了得到成果而实验”的想法,所以更不能凭着个人的主观臆想来猜测实验的结果,而是参照创新点有根据有目的的做出合理的预测,也就是要实事求是,完全尊重实验的科学性,然后再一点点地实践去论证自己的猜测。

通过这样一个项目的完整实施,其实我们还可以深刻的体会到:世界上任何一个突破性、创新性的成就都是经过这样“平凡有点枯燥”的过程后一步步得出来的。

三.素质培养方面

通过这次创新项目我受益良多。

首先,是在团队合作方面,一个项目的完成是众人合力,协同配合的结果。以前做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这些都是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所以导致很多人组队但是真正工作的只有一人。但是通过这次项目,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合作才可能完成一个复杂的项目,合理的分工合作可以极大加快项目的开发进度。我们的项目也正是有队长的合理分工才可以在预定时间内达到预期的结果。团队的合作素养,交流与同进退的协作工作能力不断让我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恰恰也是团队合作素质的提高。

其次,是对一个项目的研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学生创新项目强调的是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和协作性,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实施过程讲究长远效益,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不为得到成果而设计,重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所学的知识,使自己得到锻炼和提高。这让我回想起了整个小组一年时间内从项目的制定、申请、实施到结束。从理论上的讨论,到实践时的不断修正。

最后,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许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懂得了许多之前不了解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而且学习到了面对挫折时,迎难而上,勇于克服,坚持不懈的精神。

感谢

国家级创新项目总结 篇2

近日,深圳市三旺通信申报的“环网冗余以太网模块”产品被国家立项,并获得科技创新基金无偿资助资金。创新基金是国务院批准设计,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政府专项基金,要求申请项目的技术含量高、创新性较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产品有较大的潜在市场容量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有望形成新兴产业,并对公司的管理团队、经营业绩、研发费用、财务管理制度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近年来,一直坚持以自主研发为核心的三旺通信公司不断加大在工业以太网技术研发创新的投入,以技术为主体的研发和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研实力显著提高,加强了核心技术的竞争力。短短几年内,公司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并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资质认证。

此次获得的创新基金对于扩大企业的发展规模、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技术性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有力地增强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国家级创新项目总结 篇3

【关键词】博客 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 应用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创新计划主要是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当前创新项目管理总体采用过程管理模式,但针对具体环节,例如进展情况是否顺利、经费使用是否合理、项目建设目标是否能够按期实现以及项目建设成果是否可以共享等问题,依托常规管理手段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针对此类问题,燕山大学借鉴其他院校经验,并结合自身特征,在创新计划实施过程中,建立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组博客系统”,为学生创新研究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平台,以增加项目组之间的交流与研讨,培养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1. 博客平台应用的基础

博客是继电子邮件、BBS和ICQ之后的另一种网络沟通工具,自2002年引入中国后,迅速成为身处各行各业的网络爱好者的青睐。由于自身具有简单、个性化、共享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博客在当今网络信息社会扮演着重要角色。博客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早期应用,主要是在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中,将博客平台作为教师交流学习之用,架构了跨越时空的信息技术支撑的学习环境,使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切磋和研讨能够更加有效和深入,也是利用其展示、交互性通讯、资料和交流功能。

燕山大学在创新项目管理过程中,根据项目管理要求利用“博客”以时间顺序来排列用户每天所记录内容的日志,发挥其展示、交互性通讯、资料和交流功能,实现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和督查。同时,平台为管理者和每个项目组提供了一个网络空间和直接反馈正面和负面信息的渠道,供其定期发布信息公告、阶段进展及经验心得等,实现开放、实时的项目进展展示。每个项目组所建立的“博客”,既是项目组展示研究内容和创新团队的窗口,又是项目组与项目组之间、项目组与其他同学老师交流沟通的重要途径,促进了项目建设的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

2. 博客平台基本构建

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管理博客平台依托于燕山大学教务处教务管理系统,主要采用JavaBean 的模式进行开发,以实现显示层、控制层、数据库访问层的分离,有效实现权限的分级,避免代码混杂在一起,方便系统的升级和扩展。利用J2EE 技术,实现与数据库的数据交换;利用JSP+JavaBean+Servlet 架构,增强系统的可移植性、重用性、可伸缩性,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散性。整个系统在功能上由三部分组成:

(1)底层模块

此类模块没有任何用户界面,但在平台的运行过程中会通过被多个其他模块调用而发挥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平台实现的底层接口,如资源自动查找,用户访问历史记录等,这些模块必须开放接口,从而为后续或第三方的开发者提供服务。

(2)系统模块

这些模块并不参加对项目的管理和使用,但却是项目管理应用等业务模块发挥作用的前提,如用户管理、角色管理、分类管理等。

(3)业务模块

项目建设、管理、考核直接项目的模块,如资源浏览、数据上报、数据统计等。各类模块之间是调用和支持的关系,各模块本身自描述,以接口和参数形成相互调用。

从内容组成看,系统又可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内容,其中系统前台主要包括用户查询每个项目博主的信息,阅读文章,查看图片及有关公告信息,并且能够对博主发表的文章进行评论和给博主发表留言;系统后台分为文章管理、文章类别管理、照片管理、留言管理、用户管理五大部分。

3. 博客平台应用效果

在创新计划管理过程中,博客平台针对项目共享、进度控制、质量监督等关键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1) 对于项目承担者而言,博客是个人电子资料库

承担创新项目的学生需要对研究内容及相关领域具备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学生自己对知识记忆理解并加以运用的过程, 学习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 而是主动地认识, 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 变成自己的知识, 建构自己的理解。这就需要自己把相关知识点滴积累,借助博客这一网络日志, 博客记录简单易行, 随时记录下自己想要的东西。运用博客可以让自己看到、听到或者想到的信息记录下来, 也可以随手把有价值的信息摘录到自己的博客中, 日后就可以更好地加以整理和利用。所以说博客就是一个写作和记录的过程, 而在写与录的同时, 人们会调动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这无形中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十分符合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所阐述的学习过程。

(2) 对于项目管理者而言,博客是实时动态管理工具

将“博客”日志管理、交流互动及浏览展示的有关理念引入到项目的管理中,有助于项目管理部门真实准确地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反馈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监管,以确保每个项目按期保质地完成。同时,提供共享各个项目建设成果的平台,激发更高层次的研究,更好地发挥了优质教改项目的示范、辐射作用,项目建设实时进展情况展示,会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大大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

(3) 对于项目成果应用层面,博客是信息交流、成果共享的利器

国家级创新项目总结 篇4

国家创新基金项目验收材料有关要求

一、项目承担单位提交的验收材料

1.《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验收申请表》,包括(1)《基金项目总体技术指标完成情况》;(2)《基金项目经济、质量指标完成情况》;(3)《基金项目资金使用情况》;(4)《基金项目执行期内取得的成果》;(5)《基金项目执行情况总结》。

2.基金项目工作总结报告应包括在基金项目合同执行期内的如下内容:

(1)企业概况;(2)项目概况;

(3)项目实施情况,包括项目资金落实与支出情况、项目产品开发进度与取得成果情况、项目产品市场开拓与销售情况;

(4)项目合同指标完成情况,包括技术、经济、质量指标及企业资产规模指标等;

(5)项目验收时与立项时企业资产、销售、利税情况(列表对比分析);(6)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7)其他相关说明。3.相关附件(纸质材料)(1)《基金项目专项审计报告》原件

要求按管理中心提供的专项审计报告样本内容编制,审计报告要加盖骑缝章、审计单位公章和两名注册会计师签章;

(2)基金项目合同执行期内,本项目取得的各类成果证明材料复印件(如:专利证书、产品鉴定证书、权威机构测试报告、新药证书、软件产品登记与著作权登记证书、特殊行业许可证等);地方资金到帐单;项目已有产品或样品、样机的应附照片;

(3)项目执行期内项目承担单位财务报表和验收时最近1月的财务报表原件,主要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4)项目执行期内的全部销售发票复印件。

二、验收材料装订顺序(统一使用A4纸)(1)项目验收申请表;(2)项目工作总结报告;(3)项目专项审计报告(原件);(4)地方资金到位证明;(5)相关财务报表;(6)技术检测报告;(7)基金项目立项合同;

(8)发票和销售合同等相关证明材料;

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心得体会 篇5

通过参加这次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我们都有了很多收获。首先是对这种实验项目的进一步认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强调的是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和协作性,实施过程讲究长远效益,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不为得到成果而设计,重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所学的知识,使自己得到锻炼和提高。回想一年来自己参加创新实验的经历,从开始对实验项目内容的理解认识到项目计划的讨论和确定,从对项目的整体把握到实验创新点的寻找,并制定详细的项目方案和进程,以及项目当中重要的实践环节,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我所感兴趣的、觉得有用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而且也学到了坚持不懈、善于思考、积极总结的可贵精神。在研究方面,最深的体会就是要勤于思考,主动进行实践环节。创新性试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基础实验,可以按照已有的实验步骤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很多实验方法要去查找文献资料,去领会理解实验的内容,确定试验需要进行创新的方向。弄清楚自己要干什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按照计划一步步的努力实施,而且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独立的思考。这个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这时候要么去向老师、师姐求助,要么就是通过查阅文献寻找答案,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独立的思考,然后和小组成员共享自己的结论,讨论之后得出更为全面的结论。在创新方面,首先要明确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创新点不一定必须是很高深很前沿的东西,只要不是照搬照抄,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就好。所有的实践和工作都要围绕创新点来展开,不能偏离主题,当然,本着“不纯粹为了得到成果而实验”的想法,所以更不能凭着个人的主观臆想来猜测实验的结果,而是参照创新点有根据有目的的做出合理的预测,也就是要实事求是,完全尊重实验的科学性,然后再一点点地实践去论证自己的猜测。

虽然项目进展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本小组成员都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应对,正是一次次通过努力越过难关给我们带来了一段段难忘的回忆,也让我们体会到:世界上任何一个突破性、创新性的成就都是经过这样“平凡有点枯燥”的过程后一步步得出来的。在这次创新性实验当中,我们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既加深了对自己专业知识的理解,也学会了如何在实践当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还有敢于迎接挑战的创新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务实态度,以及小组成员团队协作的工作方法,还有,通过实验也让我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白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样一个的创新实验同时也成为了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财富。

国家级创新项目总结 篇6

关于启动2013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

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及《哈尔滨工程大学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校教字„2012‟20号)的文件精神,为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适应各行各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决定启动2013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内容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

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申报要求

1.申报项目的学生原则上为一到三年级的本科生;

2.每个学生只能申报参加一个项目,已经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学生在项目未结题前,不能参加本次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的申报工作;

3.项目申报应以团队为主,申报创新训练项目的团队成员不应超过3人,个人可单独申报创新训练项目。申报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的团队成员不应超过6人;

4.创新训练项目与创业训练项目的完成时间为1年,但在项目组成员毕业之前必须结题;

5.创业实践项目的完成时间为1-2年,创业实践项目负责人毕业后可根据情况更换负责人,或是在能继续履行项目负责人职责的情况下,以大学生自主创业者的身份继续担任项目负责人;

6.校内导师由具有中级(含)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并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担任,且每名导师同期只能指导一个立项项目;

7.企业导师要求其工作单位的业务范围与项目研究领域一致,且企业导师在该企业工作10年以上或担任企业部门经理以上职务,并具备熟练地沟通和指导技巧;

8.申报创业实践项目的团队,要提供支持企业的营业执照等相关法律文件(复印件即可),并要有相关支持协议。

三、项目申报程序

1.由项目负责人填写项目申请书(附件1、2、3),经导师审阅、签字后(一式三份),于3月18日连同申请书电子版交至院系教务办公室。院系教务、学生部门需联合组织相关专家对申请项目进行初审,应对项目的技术含量、可行性等进行严格把关,同时填写项目申请书中的院系意见;

2. 3月20日,各院系将经过初审合格的项目申请书(一式三份)、《201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汇总表》(一式一份,附件4)以及相关的支撑材料(以上材料均须院系签字盖章)交至教务处(主楼524室),同时填写并提交电子版《201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本信息统计表》(附件5),并提交其它申报材料的电子版,逾期不予受理;

3.学校组织有关专家对所有申报项目进行统一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在校内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正式公布立项结果。

四、其它事项

1.入选项目所在院系应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实验场地、设备仪器等必要的支撑保障条件,保证项目组开展项目的研究;

2.项目有阶段性成果和创新成果的,经院系和导师同意,可按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进行修改,修改完善后作为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向相关答辩委员会提交答辩,按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计入成绩档案。成绩优秀的可以推荐为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3.联系人:教务处 刘光宇,联系电话:82519242。

特此通知。

附件:1.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请书

2.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申请书

3.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申请书

4.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汇总表

5.201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本信息统计表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 二○一三年三月七日

主题词:201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通知

国家级创新项目总结 篇7

许孔让副会长指出:“当前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统一思想, 共克时艰, 抓结构调整,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 把金融危机转化成中小企业发展机遇,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 是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协会和中心与曲靖市人民政府共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是落实上述工作任务的具体体现。”

曲靖地处西南, 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拟建的转化基地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的指导下, 在科技部奖励工作办公室的支持下, 通过该转化基地建设, 积极探索工业和科技的结合, 科技项目与需求企业的结合,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新模式和方法, 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国家级创新项目总结 篇8

闽文人〔2012〕10号

[省文化厅] 2012-04-05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各设区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化与出版、文化新闻出版)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办公室、厅直属各单位:

现将《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关于申报2012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的通知》(科技函〔2012〕13号)转发你们,望抓好落实。为做好申报工作,经研究,明确如下事项:

1、关于项目申报内容。按照《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管理实施方案(2011)》的规定,参照文化部《2012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选题》所列选题范围进行申报。

2、关于申报流程。2012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通过文化部科研项目申报平台(以下简称“申报平台”)实施网上统一申报。申报单位可通过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首页办事大厅栏目或司局子站文化科技司栏目进入,申报平台域名为http://app1.mcprc.gov.cn:8082/cms/。具体流程参照科技函〔2012〕13号文件规定进行操作。

3、关于申报材料。在网上申报的同时,将纸质《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申报书》及相关附件一式三份寄送到省文化厅,经省文化厅研究后,统一向文化部科技司申报。

4、由于申报时间较紧,请各单位抓紧申报,逾期申报平台将自动关闭。纸质申报材料务必于4月5日前寄送厅人事教育处。以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5、《2012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选题》、《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管理实施方案(2011)》、《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申报书》等有关材料,可从文化部网站下载;也可从省文化厅网站“公示公告栏”下载,网址

2、申报平台技术咨询:邢波

联系电话:010-59881182

国家级创新项目总结 篇9

各学院:

为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校于2007年4月实施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并于2007年10月获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学校资格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其中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属校级项目,受学校经费支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属国家级项目,受国家专项经费支持。

学校决定在2008年继续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立项工作,请各学院做好相关工作。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立项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1、实验方案应由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自主设计,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实现实验的自主管理、自主完成。

2、项目承担者应为我校05、06、07级本科生,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每一项目不超过3人。

3、每个学生只能参加一个项目,项目执行时间应为1—2年,并须在在校期间完成。

4、项目选题要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同一指导教师指导项目不得超过两项(含在研项目)。

二、申报立项程序1、2008年4月8日前,项目申报者向学院提交《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书》(见附件一)或《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申请书》(见附件二),申报立项。同一项目只能申请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或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中的一项。

2、2008年4月14日前,各学院组织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初审,在划定名额(见附件三)范围评选出优秀项目参加学校评审。项目按指导教师所在学院申报。各学院上报推荐项目时需提交项目申请书与项目申报表(见附件四)电子版和打印版各一份、项目汇总表(见附件四)电子版一份。

3、2008年4月21日前,教务处组织专家对各学院推荐的项目进行终评,并公布立项结果。

4、参加科技类竞赛的实验项目,可在确定参赛培训名单后由校内组织单位向学校申请补充立项。

三、学院工作

1、各学院应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宣传本次申报立项工作,让每一位同学、每一位教师都充分了解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重要意义。

2、各学院应指导学生从自身兴趣与爱好出发,自主选题并设计实验方案,积极参与申报项目。

3、各学院应为参与项目的学生配备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验。

四、其它

1、项目资助额度视具体情况而定。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教育部每个项目支持1万元,各学院按照教育部规定向项目提供配套经费支持,总配套经费不低于1:1,生均经费不低于1万元。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由学校提供500至2000元经费支持,竞赛类项目由校内组织单位同教务处商定。

2、全校各实验教学中心均按照《北京林业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向项目免费开放,并优先安排使用仪器设备。

3、教务处根据项目进展情况组织各项目进行季度报告、中期汇报和项目结题验收,根据检查结果对项目进行评定,对成绩优秀的成果给予表彰,对进展缓慢的项目给予警告或停止资助,被停止资助项目的参加人不能取得相关各类奖励。

4、学生按计划完成项目后,可获得科技创新学分,获得的学分数根据《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创新学分实施办法(试行)》决定。

5、项目成果达到毕业论文(设计)标准,经学生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学院答辩委员会同意并报教务处备案,可按毕业论文(设计)要求进行修改,修改完善后作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向学院答辩委员会提交答辩,按毕业论文(设计)要求进行成绩评定计入学生个人成绩档案。

教务处 二〇〇八年三月十九日

国家级创新项目总结 篇10

新加坡ICT教育的第三总体规划(MP3)

2008年,新加坡开展ICT教育的MP3计划,工作愿景为“未来的学习利用ICT”。MP3是继之前的两个总体规划,即1997年至2002年间的MP1,它聚焦于使用基本ICT基础措施和教师培训装备的学校;另一个是2003年至2008年间的MP2计划,它关注ICT在教育中的有效及普遍应用。MP3在MP1和MP2的基础上,丰富和改造学生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掌握关键能力,在信息社会获得成功。

MP3的四个目标是:①通过ICT的有效利用,使学生具备自我指导和协作学习的能力。②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③学校领导能够为使用ICT进行教学和学习提供方向及创造条件。④ICT基础设施随时随地支持教学与学习。

MP3的重点是使用ICT进行自我导向学习(SDL)和协作学习(COL)。有人认为让学生沉浸在SDL和COL中能够使新加坡学生做好准备,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教育部(Mo E)认为,SDL能够展示学习所有权和学习管理,监控自身的学习,并且扩展这种学习。协作学习是指学生成对的学习或者在小组中学习,以解决问题或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学生参与的协作学习有望形成有效的小组流程以及个人和小组的学习责任感。

教育部支持学校创新使用ICT,这样有利于通过学校的项目共享良好的行为规范,包括新加坡的未来学校和ICT领先学校。2007年,通过与教育部和信息通信发展管理局的密切合作,新加坡未来学校倡议,通过专注创新教学方法以支持少部分学校成为以技术为主的学校,充分利用ICT和创新基础设施设计,为更多的学生开展专注式学习提供便利。

为匹配新课程促进教师的ICT技能——阿曼

阿曼教育系统的发展反映了其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崛起。从1970年只有一所男子学校,到今天大约1043所同时招收男女生的学校,为应对全球知识革命和新兴信息社会,阿曼的教育体系也在迅速发展,以确保为阿曼创建熟练的劳动力,并做好在全球经济中竞争的准备。

现在,作为独立的学科,所有学校的1年级至10年级都包含信息技术课程,到了11年级,国际计算机使用执照(ICDL)成为必修课程。此外,在其他科目中的几个单元都贯穿着IT的实践运用。2007年,教育部推出了教育门户网站,这是教育部总体规划中首个整理所有IT项目和服务的网站。这个基于网页的应用与中央数据库连接,使教育部内用户的单一切入点成为可能。教育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以下应用:

学习管理系统(LMS):处理所有的教育问题,出版电子学习内容,如数字文本、电子书、音视频材料,以吸引教师和学生;

文件管理系统(DMS):跟踪和存档用户发送的电子文档;

学校管理系统(SMS):将学校所有的行政工作转化为电子形式。

截至2013年底,门户网站在1040所学校增加了43000名教师,27000名管理员和550000名学生。每天近400000名家长连接到系统执行操作。

随着阿曼ICT的快速发展,教育部认可通过获得新技能和减少内部阻力以提高教师能力的重要性。在几个有影响力的私营部门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培训预算比2010年增加了两倍,教育部开展了几个项目,培训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使用ICT。此外,这也是阿曼教育学院与教育部之间的一种有效协调,确保职前和在职培训的一致,使教师在项目实施时有所准备。根据可用数据,阿曼在培训教师队伍方面特别成功。2010年至2013年间,有ICT资格教师的比例由15%增长到51%,熟练使用ICT进行教学的教师比例由37%增长到91%。

培训教师成为有效变革的推动者——马来西亚学校的虚拟学习环境(VLE)

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互联网辅助教学教育解决方案的实现,马来西亚目前正在实施“青蛙虚拟学习环境”,作为所有中小学的教学和学习平台。2013年至2025年,作为马来西亚教育蓝图下更广泛的“1Bestari Net”项目的一部分,VLE着眼于确保学生学会使用ICT,以及如何利用ICT增加其他领域的知识。为了实现这一点,马来西亚将通过4~10 M bit/s的带宽和无线4G技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校,通过2~4 M bit/s的带宽和甚小孔径终端(VSAT),向所有的学校提供宽带接入。

虽然如此,VLE在全国范围仍面临几个挑战,包括:足够的基础设施支持,利益相关者的普及辅导,可用的高质量VLE资源以及持续的监控和评估。然而,最重要的挑战是校长以及450000名教师和学生的培训。为了确保所有教师接受培训,这里采用级联模式,即每所学校至少一位教师接受正式培训,然后传播给各自学校的其他教师。由于它的实现,2012年,将近17000名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以及大量学生,通过VLE接受教与学的培训。

为了方便实现,马来西亚教育部同时建立了451所“冠军学校”作为测试学校;这些学校提供三个层次的教师培训,通过VLE的使用逐步发展基本的高级技能。培训着眼于“实践社区”的发展,通过鼓励学校教师以学习网站的方式开发教学材料,以供自身的使用和与其他教师和学生的分享。目前,教师共开发了4000个学习网站。同时为了确保这些学习网站质量的一致性,成立了一所由部门间成员组成的特别委员会。

为了进一步支持教师培训,马来西亚367个区域的教师活动中心(TACs)积极地参与学校提供的培训和支持服务。这些TACs由15个国家的教育技术中心和教育部教育技术部门指导。最近基于样本的教师技能评估显示,有70%左右的教师具有中等到高等的VLE技能使用水平,而55%的人认为VLE能够促进教师的教与学。77%的学生认为VLE增加了学习兴趣。

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教与学——孟加拉

考虑到ICT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孟加拉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促进社会信息通信技术的扩张。BRAC前身为孟加拉农村发展委员会,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发展组织,与孟加拉教育部中高等教育理事会协同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和实现全民教育。BRAC支持农村地区的3989所中学,在扩大ICT教育范围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包括支持在中学建立20500间多媒体教室以及在小学建立1503间多媒体教室(教育部,2014)。在学校环境下提供CAI为减少数字鸿沟起到了重要作用。

BRAC方针:通往教育的道路

孟加拉农村地区学校的教与学一直以来本着传统的说教模式,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而BRAC提倡在课堂上增加ICT的使用,使教学更有效。作为努力的一部分,BRAC在2005年引入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计划,目标是使课堂更有乐趣,使教师得到奖励和鼓舞。该项目聚焦于互动教育软件的开发,根据国家课程,对个别要求实践和进行分组的科目,如英语、数学和科学,使用动画内容和游戏教学。CAI的内容以CD和网址的形式免费传递给用户。

经验表明,CAI为试点学校带来了深远的变化,学生的出勤率提高了,他们似乎更有动力参与其中。此外,内部监测表明,项目开始以来,试点学校不仅辍学率下降,而且高中毕业证书(SSC)考试成绩也有所提高。一些人认为,CAI尤为有用,因为它有助于弥补专家教师的短缺,而其他人也注意到,CAI允许教师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时间,特别是在大规模课堂的管理上。

在技术使用方面,虽然遇到了一些教师培训和其专业发展不符的挑战,但教师开始在课堂上越来越多地使用计算机了。此外,CAI项目的成功鼓励BRAC将ICT扩大到次级干预的其他成分中。BRAC不仅在学校层面扩大了ICT服务,而且通过多功能社区学习中心在社区水平上扩大ICT服务,这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提供了低成本的计算机培训。

为信息社会做好准备——约旦教育计划(JEI)

为了改变GDP增长缓慢、年轻人为失业率上升而担忧的状况,2003年约旦实施了知识经济的教育改革(ERf KE),建立全球市场和信息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项目的目标包括课程改革、教师培训以及采用ICT推动学习以升级现有的学校基础设施。

在私营部门的目标驱使下,约旦创建了一个高质量的教育计划,即利用ICT减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约旦在2003年因其改革的承诺、明确和积极的策略,被确定为世界经济论坛上的合适候选国家。因此约旦教育计划诞生了,其中涉及约旦政府、国际私人部门(如Cisco公司、微软公司、因特尔公司、领英公司、日立公司以及IBM公司)、当地私人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及捐助者之间的公私合作关系,此计划由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教育计划赞助。

做为超越教育改革的试点项目,JEI的目标是:①通过公私合作改善教育方式;②通过ICT的有效使用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创新;③当地信息技术产业能力建设;④创建其他国家同样适用的改革模式。

为了审查和评估约旦的教育政策变化,JEI选定了100所发现学校,覆盖1~12年级。为实现ERf KE和JEI的目标,政府还安装了国家学习研究宽带网络,通过光导纤维连接中小学校、高等院校和社区中心。

数字课程发展策略是JEI的一个主要策略,通过英语、数学、ICT、阿拉伯语以及科学和公民教育等几个学科之间的交互丰富媒体内容,提高教育质量。JEI教学方法基于协作学习模型,通过教与学过程整合ICT。在课堂上,通过笔记本电脑和数据投影仪的支持,教师主导的学习使技术支持80%学生的学习时间成为可能。

截至2013年,在发现学校的范围内,JEI已经影响了超过80000名学生和3000名教师。此外,JEI已经在加速学校计算机和互联网连接方面取得了成功:至2011年提供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互联网辅助教学的学校比例分别是88%和73%。然而,其他人注意到,多数学校仍然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在发现学校与ICT辅助教学的拟建模型不一致。因此,在2011年,尽管有88%的教师接受了使用ICT教学的教师培训,但是,为了促进更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协作学习方法的实现,加强教学能力的需求依旧存在。

使学校课程适应信息社会的目标监测——亚洲其他诸国

在泰国,教育当局每年系统地为一年级到七年级的所有学生实施一名学生一台平板电脑的模式,培训教师提前使用这些设备,这不仅确保更好地开展教学,而且保证教师在使用时充满自信。

哈萨克斯坦到2014年向48%的学校(4120所)供应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为了适应现有的课程,哈萨克斯坦制定了跨学科的ICT政策,它指出所有的教师都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ICT能力。

2012年,阿塞拜疆84%的学校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目标是为每所学校提供计算机教师。此外,每间教室都供应不断电的网络设备和激光打印机。

在土耳其,被称为法提赫的“扩大机遇和促进技术运动”是一项最重要的教育投资,它提倡在所有学校建立“智慧课堂”。土耳其的目标是为42000所学校和570000间教室配备最新的ICT设备,即计算机、平板电脑和LED交互式电子白板。2003年至2010年间,已有超过844000台计算机拨给学校,到201年,超过97%的学校连上了互联网。

国家级创新项目总结 篇11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福建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2005年以来我院紧紧围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开展“两个不间断,三个零距离”为特色的“骏鹏模式”实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和教材,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学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十分注重校企合作,先后与20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7年我们与福建骏鹏五金有限公司进一步深度合作,签订了100人的订单协议,命名为“骏鹏班”,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实施“两个不间断,三个零距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适应企业生产不间断的要求和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不间断工学交替,根据企业生产需要,我们将校内两个常规“骏鹏班”,分为多个企业实习小班,打破原有的学年、学期制,实行弹性学期制,轮流下企业参加生产实践。

我们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和职业能力发展的规律,将三年的学习分为认知专业、学习技术、掌握技能、提升能力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知专业(第一学期):主要安排文化素质课程,结合入学教育、专业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认识实习,了解企业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企业生产的产品、生产设备、生产流程、生产管理和企业文化,企业各个岗位间进行轮换交替,从事一些简单的生产劳动。

第二阶段学习技术(第二、三学期):主要开设职业技术相关课程,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9周的各技术岗位的轮岗实习,主要岗位有模具制造、模具装配与调试、材料成型、数控操作、激光切割、钣金折弯技术、铆接技术、涂装技术等,在企业的师傅的指导下,一边做、一边教、一边学。部分课程由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在现场组织教学,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

第三阶段掌握技能(第四、五学期):以企业的产品作为教学的案例,进行专业课教学,并开展各种专业实践、技能认证等教学活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15周的生产性实习,在师傅的指导下参与普通模具生产制造、精密模具生产制造、数控编程与加工、电火花与激光加工、模具装配与调试、材料成型与工艺等生产活动,实现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

第四阶段提升能力(第六学期):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考核,根据学生的特点实行双向选择,让每一个学生在适当的岗位上进行半年的顶岗实习,并结合企业的生产选择课题,进行毕业设计,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毕业后直接在公司上岗,实现就业与上岗的“零距离”。

人才培养模式图

“骏鹏班”采取“学生+学员+员工”的管理模式,由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即在校内学习是学生,在企业生产实习是学员,顶岗实习是员工。在企业实习的同时接受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劳动素质等教育。实习期间企业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劳动报酬,并设立十万元“骏鹏奖学金”,奖励实习期间表现突出的学生。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

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兼顾其他职业面向,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构。

首先我们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开展广泛的专业调研,分析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就业面向,得到岗位职责、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形成岗位任务分析表。

再按照企业生产流程,整合形成具有职业特征,体现任务综合性,富有教学价值的系列典型工作任务。

然后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将知识进行重构,开发行动导向、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工作任务引领型学习领域,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开展了从“产品造型→模具设计→编排工艺→购买材料→机械加工→数控编程、加工→电火花加工→热处理→模具装配→试模、调整→合格产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综合实践。

还和企业合作开发了《激光切割技术》、《模具企业管理》等课程和校本教材。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配套改革

1、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以真实工作任务作为依据,分析生产过程,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按照职业活动选择教学内容,按照行动体系序化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设计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根据课程内容不同,场景不同,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现场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注重学生参与,强调师生互动。

(1)任务驱动教学

以“工作单”的形式下达任务,随后介绍相关知识,课后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制定计划,第二次课学生分组讨论计划,教师认可计划方案后实施,最后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项目成果展示,完成任务。

(2)实行项目教学

在生产实际中寻找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模具设计、制造的训练。使学生熟悉模具设计、制造与生产组织、产品技术经济的关系;通过实践训练,掌握模具零件的加工、检测及模具的装配调试;具备生产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

(3)教师到企业现场教学

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组织教师到企业去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针对企业 3 的产品和模具现场进行教学,如根据企业需要我们开了一门《钣金展开与计算》课,每次课前老师先到企业找一个钣金零件,就展开、成形、计算和工艺进行现场教学,还有《模具结构》课程,每次打开一付企业生产中的模具分析,效果很好。

(4)开展研究性学习

组织学生申报学生科研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开设有关的专题讲座,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文献,申请科研小项目,撰写技术报告、学术论文,结合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三维创新大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实训基地建设

近几年学院自筹资金800多万元建设改造模具数控实训基地,2007年模具、数控实训基地获省财政300万支持,2008年又获中央财政440万支持。主要实验实训场所有:机械综合实验室、机电实验室、力学液压实验室、模具结构及装拆实验室、逆向工程实验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室、CAD/CAM机房、模具钳工实训室、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室、数控实训室、机械加工实训室等,主要设备有:注塑机床,冲压机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维修实验台,数控雕铣机床,线切割机床,电火花机床,三坐标测量机,及各种正版设计软件等等,以上设备都是目前社会和企业较流行、较先进的配置,绝大部分设备都是生产型设备,可组织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此外我们还建立了2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企业认识实习、暑期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

(五)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近几年我们在加强专业能力培养方面,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如建立专业导师制度,开展学生专业学习小组活动,学生科研课题申报,开放实验、实训基地,开展各种专业培训,安排学生暑期参加企业实践,开展CAD沙龙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等,努力为学生提供学习专业技术的平台,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近几年我们培养的学生参加全省和全国各项技能竞赛有100多人获奖,仅2008年我们参加的各类全国竞赛中,就荣获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数控项目二等奖、模具项目三等奖、机器人和自动生产线项目优秀奖,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加工中心和数控车两个全国第三名,第三届“正保教育杯”AutoCAD机械设计竞赛特等奖和一等奖。

二、教学成果的创新点

1、实施“两个不间断、三个零距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既打破原有的学年学期制,采用小班制工学交替,适应企业生产不间断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实施“企业认识实习—轮岗实习—生产性实习—顶 4

岗实习”不间断的企业实践;从而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

2、以“五个为主”的原则开展人才培养的探索

既“以企业需求为主,制定培养目标;以就业岗位为主,改革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为主,强化专业训练;以保证质量为主,制定专业标准;以工学结合为主,深化教学改革”。

3、采取“学生+学员+企业员工”的管理模式

即在校内学习是学生,在企业生产性实习是学员,半年顶岗实习是企业员工,毕业后直接就业。

4、实行“六合一”的教学管理

既“学校与企业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实习与生产合一、课堂与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

三、项目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1、教研课题:

(1)2005年“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获学院教研课题B等;

(2)2006年“机电工程系模具、数控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学院教研课题B等;

(3)2007年“冲压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教学改革”获学院教研课题A等;

(4)2007年“机械设计基础一体化教学改革”获学院教研课题C等;(5)2007年“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研究与探索”获学院教研课题A等;(6)2008年“高职机械制造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综合实验项目”获福建省首批十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

(7)2008年“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福建省教育厅教学研究课题立项。

2、精品建设

(1)2006年“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被确定为福建省首批级精品专业;(2)2006年“模具设计与实作”课程被评为福建省首批精品课程;(3)2007年“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4)2007年“数控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精品专业;(5)2007年“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6)2008年“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7)2008年“特种加工技术”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

(8)2008年“模具CAD/CAM”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9)2008年“机电技术专业”被确定为院级精品专业。

3、教材建设

(1)2007年许冬梅老师主编的《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2008年陈天凡老师主编的《数控加工与编程》教材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3)2008年王翠凤与骏鹏五金有限公司合作编写《数控激光切割技术》、与福建友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编写《模具生产与管理》校本教材。

4、基地建设

(1)2005年被科技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教育培训中心确定为“国家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

(2)2005年被福建省模具工业协会确定为“模具、数控培训基地”;(3)2006年被国家制造业信息化教育培训中心评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优秀教育培训基地”;

(4)2007年模具数控实训基地获福建省财政300万支持;(5)2008年数控实训基地获中央财政440万支持。

5、各项技能竞赛获奖情况

(1)2006年参加“全国首届三维数字建模”竞赛,获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2名;

(2)2006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数控技能竞赛”包揽数控加工中心前三名;(3)2007年参加全国第二届“正保教育杯”AutoCAD机械设计竞赛,获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5名;

(4)2007年参加“第二届全国三维数字建模”竞赛,获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

(5)2008年参加“福建省职业技能大赛”获模具、数控、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四个项目团体第一名,并获数控车和数控加工中心个人第一名,数控铣第二名;

(6)2008年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高职组数控项目二等奖、模具项目三等奖、机器人和自动生产线项目优秀奖,是全国唯一一所参加全部四个项目比赛的学院;

(7)2008年参加“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竞赛”,获数控加工中心和数控车两个项目全国第三名;

(8)2008年参加第三届“正保教育杯”AutoCAD机械设计竞赛,获特等奖1 6

名,一等奖1名,三等奖5名。

6、发表论文情况

(1)2005年“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东华大学学报》上发表;

(2)2006年“计算机绘图案例教学法”在《装备制造技术》上发表;(3)2007年“模具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在《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上发表;

(4)2007年“模具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在《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发表;(5)2007年“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和“以实践为重心,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在《福建信息技术教育》上发表;

(6)2008年“冲压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一体化课程改革研究”在《赤峰学院学报》上发表;

(7)2008年“制图教学中的想象心理及其发展途径”《装备制造技术》上发表;

(8)2008年“机械设计基础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探讨”在《中国高教探索》上发表;

上一篇:高三化学图像专题下一篇:无锡冬至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