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西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精选8篇)

西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篇1

校发【2009】教字32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维护我校正常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体现因材施教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办学实际和实行学分制的具体情况,现对《西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校发【2005】教字23号)进行修订,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西北大学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本科学生的管理。

第二章 入学与注册

第三条 按照国家招生规定,经我校正式录取的新生,应持《西北大学录取通知书》和我校要求的有关证件,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事先向所在院(系)书面或电话请假。未经请假超过入学时间两周者或请假期满逾期两周不报到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四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无论何时,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学籍,予以退回。情节恶劣的,送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五条 对于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以下文中“医院”均指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由本人申请,经学校批准,可准许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者未取得学籍,不享受有籍在校学生的任何待遇,并应立即离校回家治疗。

学生在保留入学资格期间,学校对学生保留入学资格期间所发生的一切事故一概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者,可向学校教务处提出入学申请(附学校指定医院诊断书),经学校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者保留入学资格期满逾期两周不办理入学申请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六条 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当办理注册手续。

(一)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在学校规定时间内,持学生证到所在院(系)报到注册,因故不能如期报到注册者,须向所在院(系)办理请假手续。

未请假、超过开学注册时间两周者或请假期满逾期两周者,视为放弃学籍,按自动退学处理。

(二)学生应按时交纳学费,未办理交费手续者不予注册。超过学校开学注册日期两周未注册又无正当事由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经学校核准可以申请学费减免、助学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

第三章 成绩考核与记载办法

第七条 学生必须参加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各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本人档案。

学生成绩考核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学生每学期修读的全部课程,都要进行考核。成绩合格者,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二)凡一门课程分几学期讲授的,按学期进行单独考核,每学期均按独立课程计算。

(三)凡教学计划规定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均应进行考核。对于独立的实践课程,按一门课程计算。

(四)课程成绩的评定,由期末考核成绩、期中考核成绩和平时成绩三部分按一定比例构成,除采取考试方式外,还应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课堂表现、课程作业、课程论文、课程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五)无故缺课累计超过课程总学时的1/4者不得参加该课程期末考核和补考,应随下一年级重修该课程;请病、事假缺课累计超过课程学时1/3者不得参加该课程考核和补考,应随下一年级重修该课程;无故缺课与请病、事假缺课累计超过课程学时1/3者不得参加该课程考核和补考,应随下一年级重修该课程。

(六)除体育课、实验课、社会调查、实习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外,其余各门课程的考核均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进行。

第八条 学生应按时参加各类学校规定的考核。凡因病、因事或修读课程考试时间安排冲突不能参加者,必须在考前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因病者应持医院的诊断证明,因事者应持请假报告,因时间安排冲突应出具学生所在院(系)证明材料,经主考院(系)主管领导审批,办理缓考手续,缓考学生可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补考。

第九条 学生体育课的成绩应当根据考勤、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活动的情况综合评定。体育课为通修课,考试的项目和标准,按照《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的要求执行。对于病残、体弱学生,任课教师可对其区别对待,允许选、免修部分项目,特别严重的,可免修体育课。

病残、体弱的学生选修、免修部分项目或体育课的,必须由本人在每学期第一周内提出申请,经医院诊断证明,所在院(系)和体育教研部共同审查批准,并送教务处备案。

第十条 考核方式分笔试、口试、论文、报告、实验技能测试等形式。对于非通修课程,若采用非笔试考核形式,应由任课教师提出,院(系)审批确定;对于通修课程,若采用非笔试考核形式,应由任课教师提出,院(系)审核并报教务处批准。

第十一条 考核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实践性课程和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采用四级制(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记分。在学生学业成绩表上,成绩与学分同时记载。

第十二条 学生因参加课外学术活动所取得的创新学分(即创新类课外附加学分)可以充抵专业选修课学分。

第十三条 对外交流计划生、体育特长生、民族生的成绩考核办法按照国家和学校的相关政策另行规定。

第四章 课程补考与重修

第十四条 凡课程考核不合格者,可以申请补考,补考仅安排在原课程开课学期的下一学期开学第二周,补考学生须在开学第一周内向所在院(系)教务办公室递交补考申请。补考不合格者,须随低一年级进行重修。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补考。(一)通识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二)毕业学期的课程不及格者;(三)无故旷考者;(四)违反考试纪律者。

第十六条 凡补考不合格的学生,应于补考成绩公布一周内到所在院系办理重修手续。逾期不办理者,不允许参加下一年该门课程重修考试。

课程考核不合格者的补考成绩记载在成绩表的重修成绩栏中,成绩合格后,统一记60分;缓考者的补考成绩记载在成绩表的原始成绩栏中,按实际考试成绩记录。

第十七条 各院(系)应于每学期第五周前把重修学生名单报教务处备案。各院(系)根据教学计划安排重修学生随下一年级听课。当重修学生的教学计划与下一年级发生冲突时,可采用自学方式进行,但须到所在院(系)登记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八条 一门课程多次重修,该门课程重修学分只计算一次,不累积计算。重修课程的考试成绩记载在成绩表的重修成绩栏中,成绩合格后,按照实际重修成绩记录,成绩不合格时,多次重修的课程成绩以最高分记。

第十九条 因开课计划变更或专业设置调整而无法开设的重修课程,可安排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毕业前重修考试,考试不合格者,应办理结业手续或延长学制手续。

第二十条 有重修机会而故意不参加重修及毕业前有3门以上(含3门)不合格课程的应届毕业生,不得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毕业前重修考试,应办理结业手续或延长学制手续。

第五章 转学与转专业

第二十一条 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学和转专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申请转学和转专业。

(一)经学校考核认可,学生确有专长,转专业或转学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二)学生入学后因患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含隐瞒既往病史入学者),经学校指定的医院诊断证明,校医院核准,确属不宜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或其他学校其他专业学习的;

(三)经学校认可,确有特殊困难或非本人原因,不转专业或不转学则无法继续学习者;

(四)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学校可根据学生自愿原则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考虑转专业、转学。

(一)入学未满一学期者;

(二)由招生时所在地的非第一批次录取学校转入我校或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者;

(三)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者;

(四)艺术类专业转入非艺术类专业者;

(五)因学业问题留级者;

(六)在校期间已有一次转专业记录者;

(七)在休学期间者;

(八)非基地专业学生申请转入基地专业者(实行普通本科专业与基地专业双向交流的仍按原细则执行);

(九)其他经学校审核认为不适合转专业者。

第二十三条 学生申请校内转专业,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政治思想表现良好,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优良(无不及格科目,学习成绩排名居本专业前二分之一);

(二)国家级、省级、校级学科竞赛活动获奖者,或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相关学科论文者或有2名以上相关学科教授联名推荐者。

第二十四条 转专业于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4周开始办理,具体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学生根据学校公布的转专业计划向所在院系提出书面申请,由院(系)负责对学生进行资格审查;

(二)教务处汇总各院(系)申请转专业学生名单,进行资格复审并组织考核,确定符合申请资格学生名单;

(三)接收院(系)对符合申请资格学生进行专业审核,确定接收学生名单;

(四)教务处根据院(系)考核结果,提出审查意见,报主管校领导批准。

第二十五条 转专业的学生,应按照转入专业和年级缴纳学费,必须修够转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科核心课程的学分和总学分,方可毕业。

第二十六条 学生转学,经两校同意,按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有关规定程序办理。

第六章 休学、复学

第二十七条 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制度。学生在校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留级和延长学制)在学生所在专业学制年限的基础上延长两年的总学习时间,即四年制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多不得超过六年,五年制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多不得超过七年。

第二十八条 学生因病或因事要求暂时中断其学业者,经学校批准,可办理休学手续。学生申请休学的期限一次为一年,累计不得超过两次。

第二十九条 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保留其学籍到退役后一年,超过一年仍未办理复学手续的,则不再保留学籍。

第三十条 休学手续办理后,学生应离开学校,不得继续滞留在校。休学期间学校保留其学籍。

休学期间,学生不得返校上课、考试。

休学期间,学生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有关待遇;不享受学杂费减免、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待遇。

第三十一条 学生休学期满,应向学校提出复学申请,经学校复查合格,方可复学。学生复学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申请复学时应持父母所在地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写实性表现证明材料(含遵纪守法情况),并附医院的诊断证明,经学校复查合格,方可办理复学手续。

(二)各院(系)对申请复学的学生,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休学期间如有严重的违法乱纪行为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学习者,取消其复学资格。

(三)复学后编入原专业的下一年级学习。下一年级若无原专业时,编入下一年级相近专业学习。

第三十二条 学生在休学期间,学校对学生休学期间所发生的一切事故一概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七章 退学、肄业与留级

第三十三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以退学:

(一)休学期满两周内不办理复学手续者或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者;

(二)经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其他意外伤残疾病,无法在校学习者;

(三)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者;

(四)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者;

(五)本人申请退学者;

(六)在学校规定的最长修读年限内仍未修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者;

(七)在校期间个人申请出国留学者(学校对外交流计划生除外)。第三十四条 学生退学,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对学生的退学处理,由校长委托的主管校长及主管部门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对退学的学生,由学校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交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同时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二)退学的学生,要按学校规定期限(接到退学决定书两周内)办理退学手续离校,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接到退学决定书两周后,不办理离校手续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三)退学学生离校前发给退学证明,并根据学习年限及成绩发给肄业证明(学满一年以上者),未办理肄业证明者,离校后不再补发。未办理退学离校手续,擅自离校的学生,不发给退学证明和肄业证明。

(四)学生对退学处理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退学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第三十五条 学生补考后一学期重修学分达10个(含10个)以上者,或一学年重修学分总和达到本学年所开课程总学分1/2(含1/2)者,或在校期间必修课重修总学分累计达到20个(含20个学分)以上者,学校将予以学业警示,书面通知学生本人及家长。

在校期间多次受到学业警示或警示后无效者,学校将予以强制留级。

第三十六条 凡一、二、三年级学生一学年必修课不合格课程的学分总和达到本学年所开必修课总学分1/2(含1/2)者(体育课除外),或在校期间必修课重修总学分累计达到30个(含30个学分)以上者,必须留级,随下一年级相同专业学习。下一年级若无原专业时,编入下一年级相近专业学习。

第三十七条 留级学生学籍变动至下一年级,应修读下一年级的教学计划。留级前一年未合格的课程学分不记入重修总学分,已合格的与下一年级相同课程可申请免修。

第三十八条 学生因学业困难,可自愿申请留级,随下一年级相同专业学习。申请留级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申请留级的学生(一年级新生不得申请留级)应在每学年第一学期初提出申请,经教务处审批后执行。

(二)留级学生学费、住宿费按下一级同专业标准收取。

第八章 毕业、结业和弹性学制

第三十九条 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含课外附加学分),全部课程达到合格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西北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者,授予相应学士学位。

第四十条 学生在学校规定学习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含课外附加学分),但部分课程未合格,未申请延长学制者,发给结业证书。结业离校后,于第二年四月返校参加换证考试,考试合格者换发毕业证书,但不授予学士学位。不合格者,不再安排换证考试。

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修读年限,仍未修完教学计划规定课程,发给结业证书,予以退学,并不得参加换证考试。

第四十一条 提前毕业与延长学制

(一)学生如能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并取得规定的课外附加学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二)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初提出申请,报教务处审批。

(三)应届毕业生未修满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申请延长学习年限的学生应于毕业当年按照学校通知规定的时间办理申请手续。

(四)学生延长学制的期限一次为一年,累计不得超过两次。

(五)延长学制学生为有学籍在校生,享有在校生相同待遇,应按时交纳学费、住宿费等相关费用,按时注册,接受学校管理。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通修课程、学科核心课程、学科方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四部分。

第四十三条 其他相关教学管理办法中与本规定不一致之处以本规定为准,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西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篇2

关键词:学籍管理,.NET框架,数据库设计

一、系统设计的背景

学籍管理作为辅导员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建立多样化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是高校基层管理的迫切需求。传统的学籍管理系统一直是基于EXCEL表格的形式, 不仅形式单一, 而且只能满足一般的增、删、改、查, 不能满足辅导员对学生信息的快捷管理, 学籍异动信息等的综合掌握。基于此项要求, 我们在传统学籍管理的基础上, 利用.NET设计实现了学生信息的分类导出功能和学生学籍异动信息的管理模块, 大大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

二、系统设计的需求分析

(一) 系统的体系架构。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Internet的迅速普及, 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MIS系统) 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 已经不再是例行数据处理的单个系统, 而是组织机构、人的行为、科学管理、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和知识性工作的高度结合。其体系结构也从最初的单机系统、局部网络发展到现在的客户机/服务器 (Client/Server, 简称C/S) 二层体系结构。

(二) 系统业务需求分析。本系统主要的使用对象分为两类, 一类是高校的辅导员, 他们拥有学生信息管理, 用户管理和系统管理的权限。第二类是一般用户, 只拥有查询学生信息的权限。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使用流程包括:1.用户必须是系统的管理人员, 该系统必须有用户统一认证界面。2.用户登陆后, 就会出现一个选择界面, 界面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学生管理, 辅导员可以进行对学生信息的查询。二是系统管理, 用户可以对系统权限和安全性进行设置。3.用户在使用查询功能之前, 必须先把学生的基本信息从Excel导入数据库, 这样用户才能进行学生信息的增、删、改、查以及数据的导出等操作。

三、学籍管理系统的设计

(一)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本系统功能主要是高校各学院每年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中途学生转入/转出学校学生的个人学籍信息管理, 帮助学校和老师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情况。本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又分为学生信息管理、查询和用户管理两个功能模块。

1.学生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是对学生信息 (如学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等信息) 进行管理。本模块又分为三个子模块:添加学生信息、筛选学生信息、修改/删除学生信息。

2.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对使用本系统的用户进行如下管理:添加新用户、删除用户、用户权限设置 (本模块只有管理员和一些指定用户才能使用, 其他没有权限的人员不能进入) 。

(二) 系统数据库设计。E-R模型:见图一

(三) 系统的实现界面 (见图二)

四、系统使用的可行性

我们设计的大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是基于微软.NET Framework之上的面向对象的中间解释性语言V B.N E T (Visual Basic.NET) 和以Access (数据库管理系统) 为后台数据库的软件。不仅有GUI图形界面可以实现用户的具体操作, 而且能够通过软件可以对一些数据进行导入及修改。

结论

大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实现了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更加集中、准确的管理, 基本上可以满足二级学院内部对学生信息管理的要求, 可以实现学校的低成本投入并且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我们设计的软件基本上可以满足辅导员对学籍管理系统的各项需求, 他们可以更加方便、有效地对学生基本信息进行编辑, 软件基本功能都能实现, 适用于各学院的基层学籍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珊, 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 (第4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西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篇3

[摘 要]随着社会环境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现行的高校学籍管理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应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要求,以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为基础理论,提高对学籍管理的认识,树立新理念,加强学籍管理队伍建设,优化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建立利于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育人环境。

[关键词]学籍管理 学生退学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177-02

排除军校和部分师范院校,我国大多高校走在公立学校行列,而公立院校大部分是收费教育。就此来说,学校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复杂的合约关系,两者则分别是缔结关系的甲方乙方。学生通过高考的途径选择高校,并且在收到录取通知后,缴纳一定的费用,享受相应的权利;另一个方面,各大高校在收取学生相应的费用之后,提供给学生对应的教育产品。在缔结关系的过程中,双方都拥有“自主选择权”。但是一旦确立其权利和义务,那么标志着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合同”将产生其该有的效力。所以从本质上讲,大学生主动退学,实际上是其“行使自主选择权”的“合法”行为。此外,学生如果不满意高校提供的教育产品,学生有权决定“是否终止合同”。

对于上述的学校与学生“签订合同”的微妙关系,其实是教育发展和进步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随着思想解放潮流的不断深入,现代大学生已经不再仅仅满足“进入大学”,他们也会尝试思考和抉择“大学怎么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自主选择教育权利的行使,也促进了教育制度的完善,这给整个教育界注入了新生的活力。如此形势下,深入研究高校大学生退学现状就成为高校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贯彻“科教兴国”方针的现实抉择。

一、学生退学现状

就本校而言,今年退学人数为106人,约占总人数的0.523%,而全国各高校中,大学生的退学率居高不下,退学人数也是连年攀升。2008年在重庆举行《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管理规定培训研讨会》上,教育部高校负责人表示,我国大学生自动退学率从2002年的0.1%上升到了2006年的2.6%。我国每年大学生退学人数都接近50万。这些数字还有增加的趋势,作为育人成才的高校不得不开始反思和研究大学生退学的原因。

有一点不得不提,近几年各大理工科高校都存在男生人数高于女生人数的现象。整体来说,这种现象取决于院校录取学生时的男女失衡问题,男生人数能达到女生人数的2倍或者3倍,甚至更多。对于我校,理工科类别的院系,如通信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和光电工程学院,男女比例失衡问题尤其严重,基数大的本质决定了男生退学和受处理的几率远远超过了女生。同时,女生身心较同龄男生成熟一些,可以比较有意识的控制自己行为。这客观上也解释了男生比较容易触犯校规的现象。

“素质教育”在我国推行了好多年,但是“应试教育”仍然有其影响力,特别是中学教育无法完全与高等教育接轨,致使很多大学生脱离了“高考”的重压之后,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进入了人生的迷茫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重新审视自我,定位自我。所以,在没有得到外界帮助的情况下,他们很容易迷失自我,丧失明确的目标,进而导致更为严重的问题。再加之他们缺乏一定的自我心理疏导能力,长此累积,必然会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影响到正常的生活秩序。

对比近几年我校学生学籍处理人数可以发现,退学人数比例逐年上升。在对其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有些学生刚进入大学,就让自己忙于兼职、做志愿者和实习等课余生活,反而疏忽了基本专业的学习。毫无疑问,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多的社会实践必然会影响学业学习,补考率和重修率比例的上升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当然,我们认为这也是大学生退学人数逐年增加的原因之一。

二、退学原因解析

首先,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在教学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在实行学分制后,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也遇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当前实行的学分制并不能完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有些古板的教学方法,并不能足够吸引学生,也可能会让学生有厌学的情绪。一些学生在经历过高中三年的高强度学习后,进入了相对宽松的大学学习环境,身心就松懈下来,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长此以往,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所以就“被退学”。

也有一些学生是由于家庭原因而选择退学的。比如,有些学生因为家庭移民而出国。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父母去世、离异或者生病这样的重大变故,而产生了放弃继续进行学习的念头,有些甚至出现了心理疾病而不得不退学。而另一些学生是参军后考入了军校,所以退学。当然,也存在个别学生在校期间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或者进行了自主创业,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放弃了学业。

大学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现实是,大学里的确存在很多“被宠坏”的学生,他们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无法进行自我管理,心理承受能力脆弱,面对大学这个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未能尽快地学会自理,未能学会与人相处,逐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大学的学习强调的是主动与自觉,不去上课不交作业都不会有人管你,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解放,从而放纵自己,对自己失去要求,没有了高中时的刻苦精神。其实大学里所学的知识较高中要难很多,一堂课里老师所讲的内容很多,一般很难当堂消化,课后需要自己自觉地花时间学习,而且内容较难,需要主动地找老师答疑。大学教育不仅仅要求学生机械的接受知识,它要求学生更深入的培养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单纯的被动学习,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是无法与高等素质教育相匹配的,这就会使得有些同学产生厌学情绪,不思进取,自甘堕落,以致学习上和别人拉开差距,出现不及格现象,最终导致退学。

教育的市场化运行,使得更多学生和家长把大学当作步入社会的一个跳板,为了追求高收益,并且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站稳脚跟,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进入名牌大学学习。种种现象增加了学生心理压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面对家长和老师灌输“大学是天堂,只要考上大学,将来只是找工作的问题”的思想,也使学生误认为大学的学习是很轻松的,所以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后,发现了生活现状与自己想像不相符,造成了心理落差,耽误了学习和生活。

作为教育的“引路人”,高校要积极面对大学生退学现状,要懂得抓住“关键”,适时引导,坚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同时,我们还应该强调的是,对于彻底解决大学生退学问题,要从原因和本质两手抓,一方面要积极建立健全好大学生心理建设体系,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建设好基础教育设施,有力保障大学生安全有序的生活学习。

对于各个高校来说,大学生退学现象的出现,是对其办学育人的一种鞭策。这使得高校有机会好好反思在教育水平和层次上有何许不足,也更加激励高校从自身原因出发,加大自我监管,自我完善的教育体系服务力度。

三、学籍管理工作思考

在当前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学籍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的学籍是高校掌握学生资料的重要载体,对学生自身也有很重要的意义。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许多用人单位对员工的选拔都很慎重,都需要参考应聘者的学籍档案,而学生在校期间也将学籍资料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相关的管理人员在掌握学籍档案的基础上,可以为学校相关日常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信息,是当前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

当前形势下,对大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往往忽视了“以人为本”这一重要原则,主要体现为:即使执行了学分制管理方案,但学生仍然按照学校指定的课程去上课,依旧实行年级制及班级制;很多学校想稳定专业的发展,因此很少会满足学生的转专业愿望;此外,当学生有特殊情况要休学时,因为学校开课实行学年制,学生的休学大部分都是按一年的时间,这会造成学生学习进度落后。

高校要注重管理理念和相关制度的转变,不断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各高校要结合国家对学生学籍管理的相关制度及规范,并按照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高校在新学期安排课表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重修、加修这部分学生的上课时间;要尊重院校学生的意愿及爱好,不断调整转系的政策;要注重双学位及提前修满课程的相关管理规定,推进全面性人才的发展;尽力增加免修课程的数量,提倡学生的专业发展,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促进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因材施教”真正在每一位学生身上体现。应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全面宣传学籍管理规定,积极宣传学籍制度的相关内容,让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遵循相关管理制度。

总体来说,大学生退学的现状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但是作为教育载体的高校,有着义不容辞的义务去发现并消除办学育人道路上的障碍,同时也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切实立足学生之根本,谋求教育之发展。各大高校只有加强学校教学制度管理和统筹协调学生自我身心发展,多方面工作共同努力合作,才能不流失任何一个有用之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冠鹏.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基本经验[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

[2] 程文忠.学籍管理中引进“淘汰制”的实践与思考[J].交通高教研究,1996(2):70-72.

西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篇4

(2007年7月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积极推进外国留学生教育,加强对外国留学生学籍工作的规范管理,根据教育部、外交部和公安部联合颁发的《高等学校接受留学生管理规定》(外交部、公安部令2000年第9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2005年第21号)和《浙江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2005年7月修订)》等规定,结合外国留学生工作的特点,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指外国留学生,特指本科留学生。

第二章 入学与注册

第三条

凡具有高中毕业学历,汉语水平达到浙江大学入学标准的外国留学生均可申请就读我校本科专业。学校根据申请人的汉语水平、高中阶段学习成绩等,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四条

获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的外国留学生(以下简称资助生),按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分配计划,由国际教育学院负责办理相关录取手续,安排汉语补习。每学年开学前,国际教育学院负责将完成汉语补习任务的资助生名单提交教务处,由教务处负责编制学号,安排进入各专业学习。

第五条

自费外国留学生申请材料由国际教育学院负责初审,提交教务处审批。经批准入学的自费外国留学生,由国际教育学院

负责办理和寄送录取通知书和来华留学签证申请表,由教务处负责编制学号,安排进入各专业学习。

第六条

在其他国内外本科院校在读的外国留学生,和与我校签有合作交流协议的国外院校的专科毕业生,可申请转入我校本科专业学习,经审核合格后录取为插班生。插班生在原就读院校获得的课程学分,若符合我校学分认定要求,可予以确认。

第七条

外国留学生新生应凭录取通知书和有关证件,在规定日期内来校办理入学手续,缴纳学费等相关费用。因故不能按期办理入学手续者,应以书面形式并附有关证明向国际教育学院请假,假期一般不得超过2周。除因不可抗力引起的事由外,未请假或请假逾期,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八条

凡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一经查实,即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第九条

外国留学生新生如经入学体检被发现患有我国规定不能在校学习的疾病,原则上应取消其入学资格,并限期离境。经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诊断确认短期内可达到健康标准的,可由本人申请,学校批准,允许保留入学资格1年并回国治疗。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不具有学籍,不享受在校生和休学生的待遇。在保留入学资格期间内经治疗康复者,应凭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出具的证明,经我国卫生检疫部门确认后,向学校申请入学,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取得学籍;逾期未办理入学手续者,则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十条

学校实行四学期制,每学年分秋、冬、春、夏4个学期。已取得学籍的外国留学生应按校历规定的时间按时到校办理报到注册手续。每学年注册2次,分别在秋学期和春学期。每学年秋学期开学时缴纳本学年应缴费用,缴费后方予注册。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当办理暂缓注册手续或请假手续,没有办理相关手续的按旷 — 2 —

课处理。未请假或请假逾期2周未注册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第十一条

外国留学生在校学习最长年限,为所学专业规定的学制年限再延长2年,逾期者不予注册。外国留学生因回国服兵役而保留学籍的,服兵役时间不计入学习年限。

第三章 考勤与纪律

第十二条

外国留学生应当参加学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其它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学习及学校规定的各项活动,自觉遵守学习纪律。

第十三条

对外国留学生的上课、实习、社会调查等,可采用多种方式实行考勤。外国留学生因病或其它原因无法参加学校规定的课程学习和活动时,应事先办理请假手续。未经准假或请假逾期者,按旷课处理。对旷课的学生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第十四条

外国留学生请假应事先提出书面申请,因病请假须附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证明。请假1周以内的,由班主任和辅导员审批(在校外实习期间由带队老师审批),并报所在学院本科教育科和国际教育学院备案;请假1周以上、1个月以内的,由所在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审批,并报所在学院本科教育科和国际教育学院备案;请假1个月以上的,由所在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签署意见,报教务处审批备案。因特殊情况无法事先书面请假的,允许先口头请假,事后按上述程序补办书面请假手续。

第四章 课程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十五条

为合理安排学习进程,保证外国留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每一学年学生应修课程一般不少于30学分。学校对学

生学业完成情况进行分阶段审核。学满2年,学生至少应获得本专业教学计划毕业要求的1/3学分,学满3年至少获得1/2的学分。所学专业规定的学制年限在4年以上的,每学年的学分要求可适当减少。

第十六条

外国留学生应按时参加每学期所选课程及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入学生成绩单,并归入本人学籍档案。选课后未办理正式退课手续、无故不参加考核者,按旷考处理,课程成绩以零分计,并计入学分绩点统计。学生可在考试前1周申请放弃1门课程考试,经教务处批准,该课程成绩记录为“放弃考试”,不计入学分绩点统计。

在一个学期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不得参加该课程的期末考核:

1.无故缺课累计超过该课程教学时数1/3的;

2.实验、实习缺课累计超过总时数1/3或实验、实习考核不及格的。

第十七条

考核成绩的评定,可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采用绝对记分法和相对记分法。成绩记录可采用百分制、等级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或A、B、C、D、F)和二级制(合格、不合格或P、F)。

课程成绩评定应兼顾学期末考核成绩与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应占一定的比例。学生按课程教学大纲规定完成某门课程的学习,经考核合格,即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第十八条

外国留学生课程考试,在规定的考试时间上可延迟半小时交卷,允许携带汉语词典。

第五章 自修、重修、缓考与免修

第十九条

学业成绩优良、自学能力强或修读课程与其它课程时间冲突的外国留学生,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任课教师同意,所在院系教学负责人审核批准,允许自修整门课程或课程的一部分。自修某门课程或课程一部分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交作业,但应参加实验和课程考核。

第二十条

必修课程考核不及格的,可以重修。选修课程考核不及格的,可以重修,也可改修其它课程。对于毕业当学期不开课、无法安排重修的课程,可单独组织1次毕业前重修考试。课程考核及格但成绩不够理想的,也可以重修,但不得超过2次。重修成绩记入学生成绩档案,取其中分数最高1次作为有效成绩。重修课程的成绩,按第十七条的方法评定,重修成绩不列入学分绩点统计。

第二十一条

因病住院或急诊留院观察的外国留学生,可持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证明提出缓考申请,经所在院系同意,报教务处批准后办理缓考手续。缓考者原则上须参加下一次同一课程的期末考试,如时间冲突则顺延。

缓考课程的成绩一般按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计,如考核含有实验或其它环节成绩,则由该课程的原任课教师提供,并计入期末总成绩。

第二十二条 外国留学生因转专业等学籍异动引起的培养方案更改、学分认定等问题,按学校本科生有关课程免修规定执行。

第六章 转专业

第二十三条

除汉语言专业外,其它专业外国留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提出转专业申请:

1.入学后发现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医疗单位检查,证明其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它专业学习的;

2.经学校有关部门认可,学习确有困难,不转专业不利于个人发展的;

3.在某些方面有突出才能(有高水平论文、学术科研成果、获奖证书等证明),转专业更能发挥其特长的;

4.有其它特殊原因的。

第二十四条

汉语言专业外国留学生原则上不得转入其它专业学习,但可在退学后重新申请其它专业学习。学校根据相关入学标准重新审核其申请材料,决定是否录取。

第二十五条

符合本科留学生入学条件的汉语进修生,可转入汉语言本科专业学习,已修读且取得学分的专业课程经审核合格后可以办理学分认定。

第二十六条

外国留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转专业: 1.三年级(含三年级)以上的; 2.应作退学处理的; 3.无正当理由的。

第二十七条

外国留学生转专业,应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办理转专业手续。其中,未完成主修专业确认,尚在学科大类内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转专业由国际教育学院和教务处审批;已完成主修专业确认的外国留学生,转专业由学生所在院系、接收院系、国际教育学院和教务处审批。资助生转专业还应经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和学生本国驻华大使馆同意。

外国留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只允许转一次专业。外国留学生转专业申请一般在春、秋学期第一周办理。

第七章 休学与复学

第二十八条

外国留学生因伤病,经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诊断认为需较长时间治疗休养的,应休学;患有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的须办理休学;外国留学生女生因生育,可休学;有其它特殊原因的,经学校认可,可休学。

第二十九条

外国留学生休学应由本人申请,经所在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签署意见,报教务处审批。休学时间一般以1年为限。因病休学期满后仍不能复学的,经本人申请,教务处批准,可继续休学1年,但累计不得超过2年。

第三十条

经批准休学的外国留学生须办理休学手续离校,休学期间的管理责任由学生本人及其家属负责。

第三十一条

外国留学生休学期满后,应于学期开学前向学校提出复学申请。因伤病休学的学生申请复学时,应持有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出具的康复证明,并经校医院确认后方可复学;患有传染病的,须经我国卫生检疫部门确认康复后,方可复学。核准复学的学生,由教务处编入原专业相应年级学习。对在休学期间发生严重违反中国法律法规行为的外国留学生,取消其复学资格。

第八章 退 学

第三十二条

外国留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予以退学: 1.连续3次或累计4次出现在两个学期中(一个计算单位,分别为秋冬学期和春夏学期,下同)修读规定课程取得的学分不足12学分的(毕业班除外);

2.汉语言专业留学生连续2次或累计3次出现在两个学期(一个计算单位)中修读规定课程取得的学分不足10学分的(毕业班除外)的;

3.在学校规定学习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 4.休学期满超过2周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

5.经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诊断,校医院确认患有疾病或有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6.未请假离校连续2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 7.超过学校规定注册时间2周未注册,且无正当事由的; 8.本人要求退学,经劝说无效的。

第三十三条

对外国留学生的退学处理,由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对退学的外国留学生,由学校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达本人。第三十四条

外国留学生退学的善后问题,按下列规定办理: 1.因患有某种不符合体检标准的疾病(包括意外致残不能坚持正常学习)退学的,由家长或监护人负责领回;

2.退学学生发给退学证明,学满1年及以上的,可根据其学习年限发给肄业证书;

3.退学学生应在接到退学通知后1周内办理离校手续。

第九章 毕业、结业与学位授予

第三十五条

外国留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注册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毕业资格的审核以学生入学当年的培养方案为依据。

第三十六条

凡在学制年限内无法修完培养方案规定课程(学分)的外国留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可申请延长学习时间。申请延长学习时间应由本人提出,所在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审核,教务处批准。延长学习时间者,须按规定缴纳学费和相关费用。

延长学习时间的学生可申请在春季或秋季毕业。

第三十七条

外国留学生提前修完注册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内容,可申请提前毕业。提前毕业由本人申请,经所在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同意,教务处批准,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提前毕业申请应在预计毕业前2个学期提出,逾期不予办理。

第三十八条

毕业审核时,外国留学生所获总学分比培养方案规定学分少15学分以内(含15学分)者,作结业处理,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

第三十九条

结业外国留学生可在结业后3个月至学习年限内申请返校重修补考其未取得学分的课程和教学环节,重修补考及格者换发毕业证书,毕业时间从换发时算起。逾期不申请补考或到规定年限考核仍不及格者,不再具有重修补考的资格。

第四十条

达到培养方案的各项要求,经审查准予毕业的外国留学生,可以授予学士学位。

第四十一条

受记过及以上处分的外国留学生申请学位,应在毕业前2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学院初审后报教务处,由教务处提交校学士学位审定委员会审议,决定是否授予学士学位。

第四十二条

毕业、结业、肄业和学位证书遗失或者损坏的,可向学校申请相应证明。经核实后,学校为其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2007年秋季及以后入学的外国留学生,其它年级的外国留学生可参照执行。

第四十四条

北京邮电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北京邮电大学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2005]21号)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北京邮电大学按照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规定录取的接受学历教育的本科生。

第三条 学生应当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应当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应当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丈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应当积极锻炼身体,具有健康体魄。

第二章 入学与注册

第四条 按照国家招生规定,经我校正式录取的新生入学应当凭北京邮电大学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日期来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必须事先持有关证明向我校招生办公室请假,批准后方为有效。未请假或请假逾期两周不报到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取消其入学资格。学生如因不可抗力原因不能按期报到,可以在该因素消除后及时来学校报到,并向招生办公室书面说明理由,由招生办公室核实后学校为其办理入学手续。

第五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被录取者,不论何时发现,一经查实,由学校审核批准,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取消其学籍,退回家庭户籍所在地。情节恶劣者,报有关部门予以查究。

第六条 入学体检复查中,对患有疾病不宜在校学习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证明,在短期内经治疗康复可达到国家招生体检标准者,准予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不具有学籍,不享受在校学生和休学学生待遇,须回家治疗。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应在两周内办理离校手续离校;两周内无故不办理离校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在一年内经治疗康复,须在下一学年新生入学前向学校招生办公室申请入学,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符合入学体检要求者,由校医院进行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七条 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当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办理注册手续,每学年第一学期须缴纳本学年应交学费后方能注册。未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因故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当办理暂缓注册手续。新生在取得学籍后四周内未注册且未办理暂缓注册手续者,以及在校生在开学后四周内未注册且未办理暂缓注册手续者,均视为放弃学籍,按自动退学处理。本科生注册管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八条 学生应当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各种教育教学环节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册,并归入学生档案。

第九条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式,按照学校成绩考核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关于外语课程的成绩管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核、鉴定,要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主要依据,采取个人小结、师生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学生的品德评定由学生处负责。第十一条 学生每学期应当按照专业培养计划的规定修读课程和学分数。考核不合格的课程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补考或重修。

第十二条 学生可以以自修方式修读课程,本科生自修课程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学生申请辅修其他专业,按照学校本科辅修专业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学生可以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课程,在他校修读课程的成绩和学分经教务处审核后予以承认。

第十四条 学生应当遵守考试纪律。凡违反考试纪律或者作弊者,按照学校考试纪律和考试违纪处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学生应当参加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各项活动。学生因故不能参加的,应当事先请假。未请假或请假未批准而缺席者,按照《北京邮电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给予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

第十六条 学生因病请假应当有校医院或指定医院证明,一学期内请病假在一周以内的由班主任审核同意,院长批准;一周以上的须报教务处审批。

学生一般不得请事假。有特殊原因必须请事假时,应当事先办理请假手续,一学期内请事假在一周以内由学院批准。一周以上的须报教务处审批,事假不得超过两周。

请假期满,请假学生应当及时向学院或教务处销假。需要续假时,其手续与请假手续相同。

自行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按自动退学处理。

第十七条 学生因病或其他个人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课程考试时,应当办理缓考手续,因病请假须有校医院证明,经学院批准后方为有效。被批准缓考者缓考课程的成绩暂记为“缓考”。可以参加下一次该门课程的考试,记为第一次成绩。

未经批准缓考者或擅自不参加考试者皆以旷考论。凡旷考的学生,该次课程考试成绩以零分计,并计入该课程总成绩的评定。在旷考学生认识错误之后,经本人申请,可按规定参加该门课程的重修或重考。

缓考或旷考课程,若学生在校期间未完成该门课程的考核,在毕业资格审查时按未修该门课程处理。

学生在考试开始后,除因突发疾病不能坚持考试者可凭当日医疗证明补办缓考手续外,不得申请缓考。

第四章 转专业与转学

第十八条 本校学生具备以下情形之一者,可以提出校内转专业的申请:

(一)成绩优秀者,按照学校本科生校内转专业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在现有专业学习困难或达到学业留级条件,转入其他专业更有利于其继续学习者;

(三)个别学生因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隐瞒既往病史入学者除外),经学校指定医院检查证明确属不宜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

(四)非本人原因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

第十九条 已达到退学标准的学生或者已受到留校查看处分,且处分尚未解除的学生,不得申请转专业。

第二十条 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学生同意,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

第二十一条 学生应当在本校完成学业。如患病或确有特殊困难,无法继续学习的,可以申请转学。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转学:

(一)入学未满一学期的;

(二)由招生时所在地的下一批次录取学校拟转入上一批次学校、由低学历层次转入高学历层次的;

(三)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培培养的;

(四)应予退学的;

(五)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第二十三条 学生转学,经两校同意,由转出学校报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认转学理由正当,可办理转学手续;跨省转学者由转出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商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转学条件确认后办理转学手续。须转户口的由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有关文件抄送转入校所在地公安部门。

本校学生要求转学时,须持本人申请、拟转入学校同意函,经所在学院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审批。

学生转学的手续,一般在每学期期末前办理。

第五章 休学与复学

第二十四条 本科生学制为四年,修读年限为六年,即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得超过六年。学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因各种原因需暂停学业或不能正常学习者,可申请休学。

第二十五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休学:

(一)因病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或因其他原因必须停课治疗、休养七周以上者;

(二)因其他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学习,学校认为必须休学者。第二十六条 学生休学以一学年为期,从休学学期开始计算。因病休学,期满后仍不能复学者,由本人申请,经院长审核同意,教务处批准后可继续休学一年。但累计不得超过两年。

学生本人申请休学的,由学生书面申请(因病休学的需附学校指定医院诊断证明),学生所在学院注明休学起止时间、休学原因,院长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审批。学院认为必须休学者,由学院对学生具体情况作出书面说明,院长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审批。

第二十七条 学生因其他原因须中途休学,应由本人申请,学院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审批。批准后学校可为其保留学籍一年。

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可为其保留学籍至退役后一年。

第二十八条 休学学生应当立即办理休学手续离校,学校保留其学籍。学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学生的待遇,但可继续享受休学前已评上的奖学金待遇。

学生因病休学期间,其医疗费按我校医疗管理规定处理,连续休学第二年内或第二次休学期间不享受公费医疗,医疗费自理。学生因其他原因休学期间患病,医疗费自理。

学生休学时间不计入在校学习年限。

第二十九条 学生休学期满,应当于学期开学前一周内向学校提出复学申请,经学校复查合格后,方可复学。

因病休学的学生应当向所在学院提交复学申请、学校指定医院诊断证明。经校医院复查,证明确已恢复健康、能坚持正常学习者,经教务处批准后,方可办理复学手续。复查不合格者应当予以退学。

因其他原因中途休学的学生应当向所在学院提交复学申请,经学院审核同意,教务处批准后,方可办理复学手续。

开学后两周内仍未办理复学手续者,则不再保留学籍,按自动退学处理。对于应征入伍的学生,退役后超过一年仍未办理复学手续者,则不再保留学籍。

第三十条 学生在休学期间如有严重违法乱纪的,学校将取消其复学资格,按退学处理。学校不对学生休学期间发生的事故负责。

第六章 退 学

第三十一条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退学:

(一)在校学习时间累计超过六年的;

(二)休学期满,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

(三)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四)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

(五)隐瞒既往病史而录取在限考专业、不能坚持学习的;

(六)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

(七)本人申请退学,经劝说无效的。

学校按照上述规定执行退学处理,对学生不是一种处分。

凡因上述原因退学的学生,由学生所在学院提出报告并附有关材料,院长签署意见,教务处审核,报校长会议审批。经校长会议批准后将退学证明送交学生本人,无法送交的由教务处在校园网公告,视同送交。

第三十二条 退学或因其他各种原因处理离校的学生,必须在退学证明送交或公告之日起两周内办理退学手续离校。逾期不办理离校手续,由教务处在校园网公告除名。学校有关部门注销其在校各种关系,不发肄业证书和成绩单,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

第三十三条 学生对退学处理有异议的,可以根据《北京邮电大学学生申诉处理管理条例》进行申诉。

第七章 留级 第三十四条 学习困难的学生,可由本人申请,经院长同意,教务处批准后可编入下一年级。凡编入下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取得学分仍然有效,还可学习部分后续课程。

第三十五条 申请留级的学生应当在每学期开学后四周内提出留级申请。

第三十六条 学生学习成绩属于下列情况者予以学业留级:即必修课和选修课不及格课程的学分在规定的修读年限内累计达到或超过20学分的(公共选修课除外)。对学业留级学生的管理按照学校关于学业留级管理办法执行。

第八章 毕业、结业与肄业

第三十七条 学生在规定的修读年限内,学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内容,修满学分,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第三十八条 学生在规定的修读年限内,学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内容,但未获得毕业所需学分者,不得毕业,准予结业。

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累计未超过修读年限,可以返校参加重修或重考、重新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合格者,准予换发毕业证书。

第三十九条

学生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全部学分但受留校查看处分尚未解除者,不得毕业,准予结业。结业生在处分解除后由相关部门出具证明材料,教务处批准后准予换发毕业证书。

第四十条 结业的学生发给结业证书,并办理离校手续,离开学校。

第四十一条 凡在大学三年级期末提前达到毕业要求者,可由学校报教育部审批,承认其为四年制本科学生。

第四十二条 学士学位授予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三条 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的学生,以及在学校规定的在校最长学习时间内未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内容的学生,学校发给肄业证书。不允许返校重修或重考。

第四十四条 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结业证书的发放,每年进行一次。学校严格按照入学时所确定的学习性质、类型和形式,填写、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证书中毕业时间,按发证日期如实填写。

第四十五条 学校执行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制度,每年将颁发的毕(结)业证书信息报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注册,并由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十六条 对完成本专业学业同时辅修其他专业并达到该专业辅修要求的学生,学校发给辅修专业证书。

第四十七条 对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入学者,学校不发学历证书及学位证书;已发的学历证书及学位证书,学校予以收回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

第四十八条 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遗失或损坏不能补发,经学生本人申请,学校可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四十九条 本规定经2005年8月29日校长办公会议批准,自2005年9月1日起实施。原《北京邮电大学学生管理规定》(1990年10月20日原校长办公会通过)同时废止,本校以往文件与本规定不符者,以本文件为准。

第五十条 本规定于2007年2月7日经校长办公会同意后修订,由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负责解释。

西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篇6

等问题的说明

一、学生学籍信息包括的内容

学生学籍信息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和学生学业信息等很多内容,其中最常用的是身份证号、出生日期、姓名、民族、照片和大学就读专业等信息。

二、学生核对自己学籍信息时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核对自己学籍信息时,应重点核对身份证号、出生日期、姓名、民族、大学就读专业等个人信息。如果发现自己当前真实情况与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或南华大学教务管理在线公布的数据不一致时,应该尽快到教务处学籍管理科咨询,携带相关证明办理手续,直至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或南华大学教务管理在线公布的数据与自己当前真实情况一致时为止。

三、常见学籍信息更改情况及相应手续的办理

1、身份证号正常升位

学生在进入南华大学学习之后,经公安部门办理新身份证、新户口等手续,身份证号由以前的15位变为当前18位。此类身份证号升位应该是在身份证号第6位后插入“19”两个数字,在最后一位增加一个数字或“X”。(如果身份证号变动不完全符合上述情况,则属于更变身份证号的复合情况,应归到其它类型的身份证号更变情况。)

属于此类情况的学生,自己写申请,说明基本情况,经学院领导签字、学院盖章后,连同身份证复印件一并交教务处学籍管理科。

2、不改变出生日期更变身份证号

学生在进入南华大学学习之后,因为重号错号、户口迁移等缘故,被公安部门更改了身份证号。此类更改不会更变出生日期,因此身份证号中涉及出生日期的几个数字不会变动,而只会变动其它的数字。

属于此类情况的学生,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学籍信息更改审批表》一式两份,并按表格要求办完手续(最后两项“学校学籍部门意见”和“省级学籍管理部门意见”可以不办),同时准备高考报名登记表、招生录检表复印件和公安部门证明各两份(公安部门证明至少要有一份原件),一并交到教务处学籍管理科。

3、改变出生日期更变身份证号

学生进入南华大学学习之后,因为以前出生日期登记错误等原因,经公安部门同意更改了出生日期,并因此变动了身份证号。

原则上不允许改变出生日期。确实有问题的学生,自己写一份申请,在申请注明“因为更改而造成的所有不良后果由学生本人承担”;然后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学籍信息更改审批表》一式两份,并按表格要求办完手续(最后两项“学校学籍部门意见”和“省级学籍管理部门意见”可以不办),同时准备高考报名登记表、招生录检表复印件和公安部门证明各两份(公安部门证明至少要有一份原件),一并交到教务处学籍管理科。

特别提示:此类更改申请将被严格审查,被批准的可能性较小。

4、更改姓名或民族

学生进入南华大学学习之后,由于某些合法理由向公安部门提出申请,经公安部门同意之后更改了姓名或民族。

学生写一份申请,在申请注明“因为更改而造成的所有不良后果由学生本人承担”;然后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学籍信息更改审批表》一式两份,并按表格要求办完手续(最后两项“学校学籍部门意见”和“省级学籍管理部门意见”可以不办),同时准备高考报名登记表、招生录检表复印件和公安部门证明各两份(公安部门证明至少要有一份原件),一并交到教务处学籍管理科。

四、学生高考录取信息更正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此类错误造成的原因是:学生个人某项信息一直未有变动,但因高考报名某些环节原因(可能是学生填错自己的信息),从而造成学生高考报名登记表、高考录取招生录检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的信息出错。

此类情况的发生不是由公安部门户籍管理产生的问题直接造成,因而此类情况属于高考录取信息更正的范畴。发生此类问题时,学生须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录取信息更正审批表》一式三份,并按表格要求办完手续(最后一项省级“学籍管理部门意见”可以不办),同时准备高考报名登记表、招生录检表复印件各三份,一并交到教务处学籍管理科。

五、其它事项说明

1、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姓名与身份证号两个信息在大学期间只能更改其中一个,不允许两个信息都改变。

2、如果学生高考录取信息和大学毕业时的个人信息不一致,将可能导致学生在大学毕业后毕业证无法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注册,从而无法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查询到自己的学历信息。

3、《高等学校学生学籍信息更改审批表》和《高等学校学生录取信息更正审批表》均可在南华大学教务管理在线“表格下载”中下载打印。

4、高考报名登记表一般存于学生的档案中,高考录取招生录检表可在南华大学档案馆查询复印。上述复印件均须提供的部门盖章认可。

西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篇7

一、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可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档案意识不强, 领导重视不够。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形式的灵活多样, 有些高校学籍管理部门认为, 现在时代不同了, 档案作用不大了, 只把学籍档案看做法律凭证, 忽视其信息功能和服务功能, 出现重教学过程管理, 轻学生学习原始资料的保存和整理;重教师档案, 轻学生档案;重行政人事档案, 轻学籍档案等现象, 在工作要求、人员配备、设备配置、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投入不足、档案收集不及时、不完整等问题。

1.2 检索方法相对落后, 提供资料欠准确。

有的学校原有学籍档案的检索甚至工具仅仅是手工抄写制作的案卷目录, 有的没有制作相应的全目录。由于高校学生数量规模迅速扩大, 专业数量、办学形式及类别的增加, 使学籍档案越来越复杂;数以万计的科目分类和分数统计、免修课、选修课、留级生、转专业生等, 纵横交错, 档案数量急剧增长, 利用范围日益扩大。因此, 一旦查阅档案者记不清楚确切的毕业届次、班级时, 仅靠记忆检索, 就如大海捞针, 花费了大量时间也不一定能找到, 大大影响了档案的查全率、查准率, 给查阅者和档案员带来了一定困难。

1.3 档案使用效率低, 转递和管理混乱。

近年来,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非常重视高等学校的教学评估工作.把学籍档案的管理也列入了评估的范围, 通过评估促进了档案管理的规范性,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时间编排混乱。有时按学生入学年度编, 有时按学生毕业年度编, 杂乱无章, 检索困难。二是组卷、装订不规范。组卷没有统一标准, 有时按一个卷, 有时二、三班级一起组卷, 从而造成装订出的案卷时薄时厚。三是没有目录、没有页码的现象较多, 给查找利用带来不便。四是纸质与磁性介质材料的收集脱节。办公自动化条件下, 教学部门定期对在校生成绩进行计算机录入, 待学生毕业后形成一份完整的纸质材料交给档案部门, 而忽视了电子信息的同步收集归档, 这在客观上影响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目前高校毕业生档案基本上是落实具体单位之后才能将档案转递出去, 在这些转递过程中, 难免会造成档案遗失现象。

二、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提高其使用效率, 提出以下建议。

1. 增强意识, 职责明确。

为保证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籍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要强化档案意识。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应主动学习档案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 真正认识到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从而对日常学籍档案材料及时加以收集、整理、保管。

2. 完善制度, 科学建档。

应依据相关法规, 遵循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籍档案形成的规律, 制定、完善学籍档案从产生、收集、保管、归挡到借阅、查询、使用等规章制度, 使学籍档案管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3. 重视管理, 提高质量。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籍档案的建立, 应按其自身的特点进行。首先, 学籍管理人员应对学生的各种材料作完整的记载, 并按规章妥善保存, 以确保学籍档案的完整性。其次, 要及时做好收集、立卷工作, 以确保有关资料归档的及时性。最后, 记载要实事求是, 对归挡的各种材料和数据要准确无误, 对于含糊不清的问题必须及时调查核实, 以确保学籍档案真实、准确。

4. 实现学籍档案管理现代化, 提高利用率。

应用型本科院校档案部门要购置专业的档案软件将学籍档案的案卷级、文件级目录全部录入计算机, 以方便计算机查问学籍档案。这样只要通过学生姓名即能在短时间内检索所有这个学生的档案, 使档案利用的查准率和查全率达到100%。编制高校招生录取唯一化的检索关键词, 科学设计数据结构, 并逐步健全、完善历年高等教育招生信息计算机信息数据库, 以此作为审查基层高等学校毕业学籍资格的参照依据。尽快制定出接收学籍档案电子信息相应的实施办法, 建立一个完整的学生学籍管理信息数据库, 与高校学生网上录取相呼应, 一个进口, 一个出口.加上学生在校期间指导, 充分挖掘数据信息资源利用潜力。

5. 提高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培养专业化、现代化人才。学籍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 多方面的知识结构, 一定的高教管理和档案管理技能。要选派责任心强、工作认真仔细的人担任专 (兼) 职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使学籍档案工作规范化。要加强业务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 使他们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巧, 在理论和实践上成为档案行业的行家里手, 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实行学籍档案的优化管理。同时培养他们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懂得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 使档案工作数字化、网络化。

摘要:本文在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籍档案管理的有效对策, 以期能提高院校档案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童爱玲.浅谈高校学籍档案管理[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04.

西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篇8

关键词:学籍预警;制度;退学;探索;实践

一、学籍管理工作现状

学籍管理是高校教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受扩招、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等问题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不能完成大学学业,对学生、学校和社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成绩问题导致的退学处理也一直是教务管理中的棘手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各高校纷纷出台预警办法,对不及格学分累积到一定程度的同学进行警告。

这些警示标准的出台,虽然为学籍处理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但是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预警机制,很多学生即便此时接到警告,也已积重难返,达不到预警的目的。所谓“不治已乱治未乱”,警告时间越早,效果越明显,这就需要建立一种预警机制,能及早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早进行干预,使其顺利完成学业,这对学生的成长成材将更有意义。

二、学籍预警制度建设

学籍预警指在日常教务管理中,通过合理的制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尽早发现学生问题并加以干预的一种机制。通过在工作中的不断实践,我们将传统的“事后处理”改为“事前、事中预防型管理”,进行学籍预警,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警示。本文研究建立的学籍预警从四个层面开展:入学预警、考勤预警、成绩预警、试读预警。

1.入学预警。入学预警是指在入学教育期间,对学生进行教务管理规章制度的宣讲,结合实例使学生了解制度的同时,重视学籍管理对学习阶段的影响。此时,由于学生刚开始大学生活,对大学没有清楚的认识,同时入学教育内容很多,会造成学生对学籍管理规定很难有深刻的理解。在宣讲中老师应多介绍案例,尤其是入学成绩和在校成绩差距很大的同学的经历,能够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学籍管理的印象。

2.考勤预警。对于学生来说,按时上课、完成作业是一项基本要求。然而,由于大学期间自由开放,并且学生自制力不够,使得高校学生缺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通过问卷调查、个别约谈等方式我们发现,能否按时完成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我们建立的考勤预警是将学生考勤和作业进行统计,在学期1/3和2/3时进行整理,并规定缺课(旷课)时数达到该门课程总学时数1/3者,该课程学习期间3次不能签到者,未完成作业达1/3以上者,不得参加考核,该门课程总评成绩记为缺考,不得参加补考,必须重修。同时,将缺课或缺作业1/3以上的学生筛查出来,名单交班主任和辅导员,对学生提出口头警告,同时通过谈话交流,了解学生的困难,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保证学习的正常进行。通过考勤预警,使得老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能早发现、早干预,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出勤率和及格率,降低期末预警人数,取得很好的预警效果。

3.成绩预警。成绩预警是指每学期对学生学习和考试情况进行整体总结和讲评,并负责将每位学生每学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反馈给家长。教务管理人员在学期末进行成绩排队,将排名后5%的学生名单发给班主任和指導员,作为工作依据;将有不及格记录的学生成绩单发给家长;对不及格课程超过(含)三门的学生,向家长寄发警告通知,宣讲试读及退学政策。成绩预警由于有家长的参与,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试读及退学政策的关注度,可起到很好的警示效果。此时,学生的问题尚不明显,信心也还充足,通过努力和适当的关注,就可以跟上进度。研究表明成绩预警的警示效果最显著。

4.试读预警。试读预警是教务管理部门在学年末进行学分统计,并规定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予以退学:(一)经补考后,一学年累计未取得必修计划学分的70%。(二)经补考后,连续两学年累计未取得必修计划学分的80%;对第一次达到此退学条件的学生,如本人申请,并经所在学院审批,报教务处备案,可申请留级或跟班试读一年。对符合试读条件的学生,给家长寄发试读通知,同时为学生办理试读手续。试读预警对学生和家长触动最大。试读期间所有未通过课程要全部通过,否则予以退学;试读预警对学生的压力较大,实际操作中需慎重对待。对于试读学生,我们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如安排教辅单独辅导等,以鼓励学生,帮助其树立信心为主,从而顺利度过试读期,完成大学学业。

三、学籍预警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合理把握尺度,帮扶学生为主。由于学籍预警的几个关键步骤都是由班主任和辅导员对学生直接进行警告及帮助工作,若关注程度过大,易引起学生的依赖性,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工作中必须要把握尺度,平衡二者的关系。再者,在学籍预警的处理中,有些会对学生及家长产生较强的心理刺激,学生会感觉压力激增。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求教务管理人员把握尺度,不能只是“照章办事”,要以帮扶学生为主要目的,采用最有助于学生今后发展的方式预警,以使得学籍预警更好地为培养学生服务。

2.掌握沟通技巧,多方接受为主。沟通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指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另一方面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由于大多家长对学校的教务管理政策缺乏了解,在学生出现学习问题后不知所措,对学生采取严厉批评或大为失望的态度,这样易把紧张急躁情绪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失去信心,增加工作难度。在学生出现学习问题后,通过家长与学校沟通,使其充分了解学生状态和管理规定,帮助他们找出学生的问题,引导家长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协助学校共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老师在工作中要以学生为本,在关爱学生的基础上,以学生最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在学籍预警处理及实施过程中,给予学业困难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学籍预警更多的起到警示、帮助的作用,在预警之后能更好地完成本科教育的培养。

3.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学籍预警机制是在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需要配合大量数据的采集及处理工作,如在考勤预警阶段;而成绩预警和试读预警两阶段又极其要求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由于工作数据量大要求高的特点,需要教务管理人员能充分利用科技办公手段,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数据的准确、及时性,快速、准确锁定目标,保证预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华金秋.台湾高校学习预警制度及其借鉴[J].江苏高教,2007,(5).

[2]叶健.试论高职院校学生学籍预警机制的构建[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6).

[3]申沛,周情操.学籍预警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3).

[4]肖俊华.高职院校构建学籍预警机制的思考与探索[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0,(4).

上一篇:快递安全承诺书下一篇:100个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