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2024-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篇1

(一)第一阶段是教育学的萌芽:

1、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2、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3、柏拉图《理想国》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制度,规定了不同阶级的人的不同的教育内容。

4、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思想家。

(二)第二阶段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

1、根据已有的资料考察,最先提出教育学这个概念的,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弗兰西斯•培根在1623年《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开列出来 2、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一般认为这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

3、德国教育理论家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标志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代表著。

(三)第三阶段是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标志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和实验教育学等。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篇2

和谐教育起源于古希腊,在西方国家兴起并得到发展,其发展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改进。和谐教育思想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当时,古希腊只所以能够提出和谐教育的思想,主要是为了社会阶级统治的需要,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缓解社会内部矛盾,加强民主而出现的教育思想。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和谐教育思想对当时以至以后的教育影响很大,当时教育界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如亚里斯多德就是当时比较著名的几位教育学家之一,他继承和发扬了柏拉图的很多优秀教育思想,尤其是关于灵魂三分法的思想,不断把灵魂进行了分类,更重要的是真对不同分类进行了不同的教育,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灵魂的三部分具有密切的联系,认为和谐教育相关的要素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时对人普遍采取的和谐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古希腊的和谐教育过多地强调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这个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时代,出现的一批优秀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普遍具有社会历史特征,那就是都非常注重对儿童的教育和培养,强调从多方面对儿童进行教育。如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 1378 - 1446) 、早期乌托邦社会主义者英国人莫尔( 1478 - 1535) 、法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拉伯雷( 1493或1494 - 1553) 等。

二、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

和谐教育自产生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每一发展阶段都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

1. 夸美纽斯( 1572 - 1670) ,他关于和谐教育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就是《大教学论》,该书中充分阐述了和谐教育的教育思想,和谐教育是普遍的,是针对所有人的,让人们都能享受到和谐教育,让所有的人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对人的教育要结合社会的发展来进行,对人要进行道德、知识艺术等方面的全面教育。他在《大教学论》中还阐述了一切教学必须依循自然的秩序。他还以“自然类比”的思想方法阐明了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适应自然”的原则。在教育史上,也曾有很多教育界专家学者,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但是夸美纽斯关于自然适应性原则的含义进行了全新的界定,进行了全面的创新,他的引证“自然”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看来,就是一种新的、进步的新方法,有效的冲击了中世纪的神权思想,批判了当时社会反自然的“禁欲主义”和摧残儿童的经院主义教育的错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具有鲜明的时代进步性。

2. 文艺复兴后的17到18世纪,在这个时间段,英国与法兰西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已经进入了近代社会。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对人的需求及教育本身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育要发展,不能一成不变,当时一些著名的教育家,提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教育观点。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洛克( 1632 - 1704) 。他是英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教育漫话》,主要的教育对象是绅士,他的观点中对绅士的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不管是从知识面还是教育方法都有了创新,他的观点中绅士应该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这在当时的社会中,影响是巨大的,培养了大批的绅士,尤其是资产阶级上层人物,这些绅士通过教育和培养,有了全面的发展。

3. 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教育家卢梭( 1712 - 1778) 。他的和谐教育思想比较鲜明,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爱弥尔》,该书中阐述了人应该顺应自然本性,内在的自由、理性和良心都应该得到良好发展,只有内在的天赋得到全面发展,人们才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才能变的非常完美。如果教育违背了人的天性发展,那还不如不对其进行教育。这是当时社会最有代表性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即教育就应适应人的正确性的发展。尤其是对儿童的教育,教育要结合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教育要按照学生自然发展的方向开展,教育过程不能偏离学生保持天生自然状态,教育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让其天性充分展现,让其自由地运用天性所赋予的一切,儿童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感到快乐和幸福。

4. 18至19世纪期间。倡导和谐教育的思想家有很多,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瑞士教育家裴斯洛齐、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等,裴斯洛齐认为,人具有很大的潜能,有时候人们没有表现出来应有的潜能,人的很多内在的能力都处于休眠状态,教育应该致力于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尤其是要激发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激发的过程应该是和谐的、全面的。福禄培尔关于教育的最著名代表作是《人的教育》,书中主要的观点是万物起因于上帝的精神,教育要充分帮助人们发现他的神的本质,教育要能使被教育者充分认识自然和人性。教育的许多方面是和谐统一的,他在书中还提出了一不比较著名的观点,教育深敏捷对立和对立调和的发展法则,心脏教育应遵循自然的法则,这些和谐教育的思想对当时乃至后世影响深远。此外,当时具有和谐教育思想意识的还有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等,他们都不同程度的提出和实施了一些关于和谐教育的措施。

5. 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 1859 - 1952) 在其中名著《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要求给儿童主动活动的自由、让儿童在做中学习等。他说: “因为生长是生活的主要特性,所以,教育就是不断的生长,在它自身自外没有目的”。在他那里,“生长”显然包含着能动的自我发展、亦即自然发展的意义。关于自然发展论,杜威认为,自然发展论主张把“自然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强调教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自然的或天赋的能力,提供一切教育中的起发作用和限制作用的力量; 但是它们并不提供教育目的”。所以,杜威提出了这样的结论: “不是要离开环境进行教育,而是要提供一种环境,使儿童的天赋能力得到更好的利用。”

三、结束语

和谐教育思想源在西方国家发展历史较长,在国内发展历史较短,和谐教育思想所体现的是注重人性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要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人的天性应该得到全面发展,个人的知识面、道德品质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全面发展。和谐教育要发现和发展人的自然,即所谓的教育自然适应性原则,人的和谐发展应该像自然界的和谐发展一样,人的发展应该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发展应该服从于自然界的发展。和谐教育的过程,应该顺应自然,教育应该在尊重儿童本性的基础上进行教育,不能进行歪曲和无理的教育,人的发展应该是顺应人发展的需要,应该是有序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

摘要:社会的和谐必然要求教育的和谐,用和谐的教育来实现和谐的社会。那么,究竟什么是和谐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和谐的教育呢?从教育者的观点出发,阐述了和谐教育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通过阐述其发展过程,把握了和谐教育的实质。

战争法的产生、发展和现状 篇3

关键词:战争法;海牙体系;日内瓦体系

一、近代战争法的源起

战争法指的是在战争或者武装冲突中,调整交战国或交战国与中立国、非交战国之间的关系,以及作战方法与手段的原则、规则、规章制度等。战争法的作用在于保护交战国、非交战国和中立国的合法权利,保护战争中的平民,并力争使交战人员和战争受难者免遭不必要的非法的伤害。战争法条约是确定战争法规则的一种国际条约,内容涉及到战争法的各个方面,是战争法的主要渊源。虽然古代已有进行战争的一些原则与规则,但它们大体都是以惯例形式分散出现的。直到在1856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签署了《巴黎海战宣言》,才正式开创了通过统一规范的文字形式正式编纂战争法的先河。因此我们现在一般认为战争法条约的正式编纂开始于19世纪中叶,而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出现了一个编纂战争法条约的高潮。这一时期签订的比较重要的战争法条约有:1856年的《巴黎海战宣言》,1864年签订于日内瓦的《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境遇的公约》,1868年的《圣彼得堡宣言》,签订于1899年和1907年的海牙诸公约和宣言,1909年的《伦敦海战法规宣言》等。

二、一战后战争法的发展历程

判断战争原因的正义性是战争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战前,判断战争原因的性质是否正义不是取决于战争发动者的目的,而是取决于本国的法律、宗教教义,甚至是发动战争的人有无这个权力。1928年,美、英、德等15国在巴黎通过的《非战公约》中,首次在法律上规定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应负法律责任,标志着侵略战争是严重的不法行为这一概念在国际上的确立。这一原则的确立对战争法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战后纽伦堡和远东军事法庭对德国和日本战犯的审判正是根据这一原则。此外,在一战后战争法在战争行为的限制、战争的终止方式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比较重要的有1922年签订于华盛顿的《关于在战争中使用潜水艇和有毒气体的条约》,1922年12月~1923年2月起草于海牙的《空战规则草案》,1925年签订于日内瓦的《日内瓦议定书》,1929年签订于日内瓦的《关于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的公约》和《关于战俘待遇的公约》,1930年签订于伦敦的《限制和裁减海军军备国际条约》第四部分关于潜艇作战的规则,1936年签订于伦敦的《1930年4月22日伦敦条约第四部分关于潜艇作战的规则的议定书》,1937年的《尼翁协定》,1945年签订于伦敦的《关于控诉和惩处欧洲轴心国主要战犯的协定》,1946年颁布于东京的《盟军最高统帅部特别通告》,1949年签订于日内瓦的关于保护战争受难者的日内瓦四公约,1954年签订于海牙的《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等。

三、当前战争法的现状

当前的战争法条约总体可以概括成“海牙体系”与“日内瓦体系”,其中“海牙体系”依托于《海牙公约》,又称《海牙法规》,即1899年和1907年的两次海牙和平会议通过的一系列公约、宣言等文件的总称;而“日内瓦体系”则是依托于1864年至1949年在瑞士日内瓦缔结的关于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一系列国际公约即《日内瓦公约》,该公约目前被认为是国际主义人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约束战争与冲突状态下敌对双方行为规则的权威法律文件。进入冷战时期之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研制的武器杀伤力越来越大,对国际安全的威胁也随之越来越大,因此又产生了一些新的战争法条约。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1961年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禁止使用核及热核武器宣言》,1968年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不适用法定时效公约》,1976年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禁用改变环境技术公约》,1977年的《日内瓦四公约附加议定书》,1981年的《禁止或限制使用特定常规武器公约》。

参考文献:

[1]龙菲.国际规范退化的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2]胡晓雪.西方“正义战争论”评析[D].复旦大学,2011.

[3]司利芳.作战行为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西安政治学院军事法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宋新平访谈[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2,v.25;No.14704.

[4]徐进.战争法规范演变的动力[J].国际政治科学,2008,No.1301.

[5]李伯军.人道军事干涉适用国际人道法所面临的困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v.33;No.15304:66-69.

安全生产法的产生和发展 篇4

一、安全生产法的概念

1、安全生产法,是指国家依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安全生产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二、我国安全生产法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的安全生产立法起步较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全生产立法才逐步走上正轨。建国50多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和领导下,我国的安全生产立法工作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成绩。纵观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安全生产立法工作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建时期(1949~1957年)

建国初期,为改变旧中国工人生命健康没有保障的状况,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上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保护青工女工的特殊利益”,“实行工矿检查制度,以改进工矿的安全和卫生设备”。1954年第一部《宪法》对改善劳动条件和建立工时休假制度也都有明确规定。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由中央产业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和颁布的各种安全生产法规就有119种。1956年5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后被称为“三大规程”。建国初期所发布的有关法律规定,对我国的安全生产和保证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2、调整时期(1958~1965年)

1958年下半年由于政策决策的失误,“大跃进”时期忽视科学规律,冒险蛮干,只讲生产,不讲安全,大量削减安全设施,因此导致建国以来伤亡事故的第一个高峰。1961年实行“调整”方针,安全生产立法转入正轨。在这一时期我国先后发布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国营企业职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标准》等一系列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和标准,使安全生产立法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检查从一般性检查发展为专业性和季节性的检查,推动了安全生产工作向经常化和制度化前进,机械防护、防尘防毒、锅炉安全、防暑降温、女工保护等立法工作显著发展。

3、“文革”时期(1966~1976)

经过三年调整,刚刚好转的局面由于十年**的开始被破坏。在“文革”时期,安全生产工作被认为是“活命哲学”而受到批判,安全生产立法停滞,工业生产秩序混乱,劳动纪律涣散,安全生产工作倒退,伤亡事故急升,形成了建国以来的第二个事故高峰,这是安全生产立法遭受破坏和

倒退的阶段。

4、恢复发展时期(1978~1990年)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随着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和生产秩序的逐步恢复,安全生产立法开始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先后发出了中央[78]76号文件和国务院

[79]100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批准国家劳动总局、卫生部关于加强厂矿企业防尘防毒工作的 报告》,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厂矿企业必须加强劳动保护工作,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1979年4月,国务院重申认真贯彻执行《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1979年全国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的《刑法》(新刑法),对安全生产方面的犯罪作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规定。1982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矿山安全条例》、《矿山安全监察条例》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条例》等行政法规,要求加强矿山及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生产工作。1984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进一步强调了生产性建设项目“三同时”的规定;对企业、事业单位治理尘毒危害和改善劳动条件的经费开支渠道,对于严禁企业、事业部门或主管部门转嫁尘毒危害问题,以及关于加强防尘防毒的监督检查和领导等问题,都做了明确规定。1987年1月,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规范了对职业病的管理,并将99种职业病列为法定职业病。这一时期,地方立法也有较大发展。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或人民政府颁布了地方性劳动保护法规或规章。

5、逐步完善时期(1991年以后)进入“八五”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也加快了进程。1991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第75号令),严格规范了对各类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1994年7月5日八届人大八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劳动法》,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劳动保护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劳动法》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立法宗旨,不仅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的义务和对劳动者保护的相应措施,为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加强事故多发行业的管理方面,国家还陆续制定了《矿山安全法》、《煤炭法》、《乡镇企业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推动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规,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由标准主管部门审批和发布了一批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卫生标准。

这些从技术条件或管理业务方面提出的比较具体的定量标准,是处理有关安全生产专业技术问题的技术规范。

进入2l世纪后,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与以往相比在制度内容上和立法质量上都有大幅度提高在以后通过的《宪法》以及《劳动法》等法律中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都作了相应规定。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通过了《安全生产法》,这部安全生产基本法的通过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立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适用范围比之以前规定有所扩大和延伸,如将调整对象界定为生产经营单位,不再只局限于企业单位。

三、安全生产法的重要性

1、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和实施,有利于全面加强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尤其是《安全生产法》的出台,对全面加强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激发全社会对公民生命权的珍视和保护,提高全民族的安全法律意识,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遏制重大、特大事故,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2、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重视和保护人的生命权,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既是各类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又是安全生产事故的受害者或责任者。《安全生产法》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赋予各种法律主体必要权利的同时设定其应尽的义务。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领导人和负责人,必须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重视人的价值,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3、有利于依法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针对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特大事故,法律把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列为重中之重,对其生产经营所必须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安全投人、安全建设工程和安全设施、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配置、生产经营现场的安全管理、从业人员的人身保障等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等做出了严格、明确的规定。这对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非国有生产经营单位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规章制度、改善安全技术装备、加强现场管理、消除事故隐患和减少事故、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都有重要意义。

4、有利于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担负着发展经济、保一方平安的繁重任务和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要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予以协调、解决。这就依法确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任务和责任。只有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地方人民政府真正把安全生产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稳定发展的关系,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才能够遏制重大、特大事故,确保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5、有利于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行政,加强监督管理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是具体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为了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安全生产法》规定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范围,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这就依法界定了综合监督管理与专项监督管理的关系,有利于综合监管部门与专项监管部门依法各司其职,相互协同,齐抓共管,做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为了发挥城镇基层社区组织和舆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作用,协助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安全生产法》专门规定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新闻媒体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的权利义务,从而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监督范围扩大到全社会,延伸到城镇街道和农村,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安全生产工作的格局。

6、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通过大量的事故分析来看,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既是从业人员神圣的权利又是义不容辞的义务。针对大批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偏低的问题,《安全生产法》在赋予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的同时,还明确规定了他们必须履行的遵章守规,服从管理,接受培训,提高安全技能,及时发现、处理和报告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等法定义务及其法律责任。只有从业人员切实履行这些法定义务,逐步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提高安全生产技能,才能及时有效地避免和消除大量的事故隐患,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7、有利于增强全体公民的安全法律意识

关注安全,人人有责。实现安全生产,必须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监管和执法等活动,增强全体公民的安全法律意识。《安全生产法》赋予公民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参与权、知情权、避险权、检控权、求偿权和诉讼权,其目的不仅在于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还在于促使他们在各项生产经营活

动中重视安全、保证安全,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养成自我保护、关心他人和保障安全的意识,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查堵不安全漏洞,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作斗争,使关心、支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篇5

1.识记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

2.通过探究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汤灭夏建商、武王伐纣建立西周以及西周的分封制等问题,体验独立思考和归纳比较的过程。

3.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还要认识到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压迫、剥削的残酷性。

【学习重点】

夏朝的建立和西周的分封制。【学习难点】

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过程

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方法指导一:

教会学生用歌谣的方式记忆本课知识点:多媒体展示歌谣 方法指导二:

知识模块一、二可采取情景剧场、百家讲坛等方式进行。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我国进入奴隶社会。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商灭亡,西周建立。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自主阅读课本P20~21内容,完成第1~7题。

1.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_的产生。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2).家天下:禹死后,他的儿子________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________代替了禅让制。

(3).国家机关:夏朝建立军队,制定________,设置监狱,制定历法,称为“__________”。

(4).统治中心: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带。发掘出的____________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5).衰落:历经400多年,到夏王_________在位时期,国力衰弱。桀统治残暴,引起民众的反抗。

(6).“公天下”是如何变成“家天下”的呢?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什么?国家机构都包括哪些设置?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社团班)(1)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2)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夏朝的建立。

(3)夏朝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订刑法,设置监狱。(4)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7).夏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社团班)灭亡原因:①夏桀实行暴政,引起人民的怨恨,失去民心,导致夏朝被推翻;②商汤礼贤下士,重用人才,实行仁政,是位有才能的君主,使得商国逐渐强大起来。

启示:统治者要懂得重用人才、勤政爱民、戒奢从俭。

知识模块二、商汤灭夏 阅读课本21——22页 完成9——11题

8.商朝建立:约公元前_______年,_____建立商朝,都城建在______。

9.商朝迁都: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________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10.纣的残暴统治:_________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对内修筑豪华宫殿,征收重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11.公元前______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________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______建立周朝,定都_______,史称西周。

自主阅读课本P222~24内容,完成第12——15题。

12.公元前______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________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______建立周朝,定都_______,史称西周。

13.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_____________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_____________,并服从周王_____________。诸侯可以在自己封地内再次分封。(社团班)

(3)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_________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周王朝的______________制度。

14.衰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_____________”。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_________族所灭。

15.东周建立:后来,_____________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课本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1.简述夏、商更替的相关史实,从夏、商的更替过程中,你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2.话说分封制。(从实行的目的、内容和作用等方面介绍)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我国古代的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开始于(C)A.尧传位给舜

B.舜传位给禹 C.禹传位给启

D.商汤灭夏

2.如图是反映夏桀与民关系的图画,此图说明了(D)

A.君民关系融洽 B.统治者很随和

C.老百姓愿意为桀提供服务 D.桀残暴,不顾百姓死活

3.人们经常把帮助坏人做坏事叫作“助纣为虐”,其中的“纣”是指(B)A.夏桀

B.商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

4.下列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A)A.牧野之战

B.盘庚迁都 C.西周分封

D.国人暴动

5.香港某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提到:“周天子具有‘一

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材料中的“诸侯”产生于(B)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奴隶制 6.右图的主题是(D)

A.社会紧密团结、和谐 B.人员分工明确 C.社会结构复杂

D.社会成员等级分层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朝征讨有施国,有施国抵抗不过,请求投降。桀把有施国国君的义女妺喜封为皇后,宠爱无比。他下令征集民夫,为妺喜重新造一座华丽的高大的宫殿,宫内的一切都奢华无比。夏桀每日陪着妺喜登倾宫,观风光,尽情享乐。其实妺喜是专为倾覆夏国而来的,因此她变着花样来使夏桀浪费民力财力,使民怨沸腾。但夏桀对她的要求百依百顺,样样照办。

材料二 他在殷都“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和后妃大臣嬉戏游乐。在殷都附近建造巨桥粮仓和高大的鹿台,用来堆集从全国掠夺来的粮食和财宝。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课本知识分析一下夏桀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 夏桀搜刮民财,贪图享乐,实行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位统治者的奢侈生活,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商纣;最终在牧野被周武王打败。

(3)结合他们的统治的最终结果谈一谈给你的感想与启示。

暴政往往导致亡国,统治者应实行仁政,这样国家才会长治久安。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材料二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三 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

(1)材料一中的“巡狩”和“述职”各指什么?诸侯和天子的关系如何? “巡狩”指天子巡视诸侯管辖地区;“述职”指诸侯朝见天子; 诸侯和天子的关系是:诸侯服从天子,对天子尽义务。(2)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这些受封诸侯有哪些义务?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作战。

(3)你认为分封制能不能保证周天子对广大疆域实行长久牢固的统治?为什么?

不能。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不过,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诸侯的势力也会越来越大。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篇6

外国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 P411、环境法的产生阶段(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

2、环境法的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界60年代)。这是世界环境立法的特点:P44

1)由于环境问题严重化和国家加强环境管理的迫切需要,许多国家加快了环境立法的步伐,制定了大量环境保护的专门法规,从数

量上说,远远超过其他部门法。

2)除除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外,又制定了一些新的环境法规。

3、环境法的完备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现在)。这一时期的环境立法的特点:

1)为了提高国家第环境管理的地位,很多国家在宪法里增加了环境波爱护的内容,有的国家爱把环境保护规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

能。

2)不少国家制定了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

3)各国环境要素和环境立法的字到思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发生了根本变化,采取了预防主、综合防治的政策和措施。

4)把环境保护从污染防治扩到对整个自然环境的保护,加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法的立法。

5)法律“生态化”的观点在国家立法中受到重视并向其他部门渗透

6)环境立法的完备化和对环境保护这一社会关系的全面调整,使环境从传统法律部门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P48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时期

1)从新中国成立到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的召开时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兴起和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孕育和产生时期。第一时期的环境与资环保护立法,较多的是关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尤其是作为农业命脉的各种环境要素保护。

2)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暂行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矿产资源保护法规。

3)1953年颁布的《国家爱建设征用土地办法》

4)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暂行纲要》

5)1956年颁布的《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6)1959年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

这一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最多的是关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其次是防止环境破坏,同时也注意到环境污染。总体上看,还没有 形成完整的环境保护的概念,环境与资环保护立法还比较零散。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P50

1)官厅水库及北京西郊污染情况的调查和国务院关于防治城市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批示的发布。

2)1973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把环境保护提上了国家管理的议事日程。

3)1974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致使我国第一个防治沿海水域的法规。

4)197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提供了宪法基础。

5)一些列环境标准的制定和颁布。这一时期,我国制定和颁布了一批新的环境标准,使国家的环境管理有了定量的标准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完善时期。P51

1)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标志着我国的韩静与资源保护法体系开始建立。

2)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严重比例失调,1982年颁布了《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共走的决定》。

3)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发展十分迅速,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称为中国法制建设中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

4、为了加强环境的定量管理

5、在其他一些部门法的立法中,也主要到了环境保护法的特点和管理的需要,作出了相应的有关规定。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观点已成为共识,其基本的依据和标志是:P53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其所调整的明确的、特定的社会关系领域

2、我国近年环境与资源波保护立法发展很快,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已经形成现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有其必然性:p541、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以致必须由国家来承担保护盒管理环境的职能。

2、国家对环境的管理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法律手段。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篇7

一、有效市场假说的产生

有效市场假说的产生是从随机游走开始的。Bachelor (1900) 在分析法国商品价格时, 发现了商品的价格所具有的“随机波动'性。尽管Bachelor的这一研究不能够被当时主流“经济学”所接受, 但是他的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后来股票市场价格运动作为维纳过程进行研究的发展。Kendall (1953) 经过实证研究得出了后来被经济学者们归纳为“随机游走模型”或“随机游走理论”。Osborne (1959) 分析了美国股票市场的价格运动后, 认为股票价格运动的过程有很多方面的性质与原子运动的性质相似。Fama (1965) 指出“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股票市场价格运动的随机性特征”。Samuelson (1965) &Mandelbrot (1966) 在仔细研究了随机游走理论后, 较为严密地揭示了EMH期望收益模型中的“公平游戏”原则。

Roberts (1967) 根据信息的不同层次及证券价格对不同信息集的反映情况给出了有效市场价格的三种形式:弱式市场价格、半强式市场价格和强势市场价格。

Fama、Fisher、Jensen、Roll (1969) 最先提出了“有效市场”的概念, 并将有效市场定义为“根据新信息迅速调整的市场”, 同时将信息作为市场效率研究的核心因素。

Fama (1970) 对有效市场进行了全面阐述, 并给出了一个研究EMH的完整理论框架, 正式形成了有效市场理论。其核心是:有效市场中证券价格总是能够及时、准确、充分反映所有相关信息。Fama (1970) 同时提出资本市场在不同信息环境下具有三种有效形式: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自此, 以股票价格随机游走为理论精髓的有效市场假说达到了全盛时期。

有效市场假说的发展

1970年以后, 理性主义各学派对EMH的进行了更符合现实的扩展和修订。Fama在提出了有效市场的表述后, 运用一系列经济模型 (价格密度函数模型、公平博弈模型和市场有效性随机游走模型) 对市场有效性的经济含义进行实证检验。Rubinstein (1976) 和Latham (1986) 等人从逻辑学、信息经济学等角度对有效性的结构进行了重新构造, 提出了不同的定义并且首次将交易量与市场有效性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Jensen (1978) 提出了考虑交易成本的定义, 并为以后的实证研究打下了基础。

在FAMA市场有效理论的框架下, 为了检验市场的有效性及有效性程度, 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检验模型。Taylor (1986) 基于对证券收益率序列分布的基础上, 提出了乘积过程模型;Bollerslev (1986) 提出了异方差模型 (GARCH) ;Lo&Mackinlay (1988) 提出方差比的检验方法;Peter (1989) 提出的重标级差模型 (R/S) ;Brock、Hsieh&Lebaron (1991) 提出的混沌理论在实证检验上得到了运用, 极大的丰富了检验方法。对于市场的半强式有效检验, 由Fama提出的事件研究法在70年代之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Watta (1973) &Swary (1980) 对财务报表公布后市场对收益及分红信息反映的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Petell&Wohson (1983) 使用一天内交易的数据, 进行了市场对信息反映速度的研究;Bernard&Thomas (1990) 研究了“宣布后的漂移”现象。对市场强式有效性的检验是通过检验内幕交易对超额收益的反映程度来进行的。Stickel (1985) &Syed (1990) 通过研究认为咨询公司和其他证券投资分析机构利用其公布的消息可获得小的但统计上是显著的超额收益, 说明强式有效假说在实际市场中没有得到支持。

Fama (1991) 对有效市场的分类进行了调整:原来第一类的弱式检验主要研究过去收益的预测能力, 现在则包括与收益可预测性有关的更广泛的检验;第二类和第三类包括的范围不变, 但建议更换名称, 半强式检验有效改为事件研究检验;强式有效检验更改为内幕信息检验。

基于实证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Fama有效市场理论的基础上, Malkiel (1992) 从三个方面概括了有效性的定义:

1、在证券价格的决定过程中, 所有相关的信息都能得到完全的正确的反映;

2、如果透露某种信息 (集) 给主体交易者, 证券价格不受影响, 那么市场对这种信息 (集) 是有效的;

3、如果建立在某种信息 (集) 基础上的证券交易不能产生超额收益, 那么市场对这种信息 (集) 是有效的。

新的有效性的定义是对“有效市场”定义的深化。

有效市场假说所面临的挑战

在金融学领域中最早对有效市场假说“发难”的就是“Grossman——Stiglitz悖论”。Grossman和Stiglitz (1980) 指出:在理性框架下, 如果市场是有效的, 均衡价格完全揭示信息, 那么交易者都有“搭便车”的动机, 不愿意搜寻有成本的信息;当全体交易者都不搜寻私人信息, 只等待从均衡价格中推测信息时, 价格根本就无法汇总私人信息, 市场是无效的。他们同时在文中提出了用于分析拥有不同信息的交易者交易策略的标准噪声理性预期模型, 首次论证了非对称的证券市场中, 价格不完全地揭示信息, 市场是无效的。

Grossman——Stiglitz悖论的含义是:如果信息在资本市场的传播是完全对称的, 则将不存在我们所期望的市场均衡, 资本市场运行效率低下。换句话说若市场中不存在噪声, 所有交易者都是完全理性的, 那么市场的总体均衡是不存在的。

事实上, 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传播是非对称的, 通常会存在少数投资者, 能够得到大部分投资者都不能获得的内幕消息。白芝浩 (1971) 首次提出了知情交易者的概念, 即知情交易者就是利用其掌握的私人信息获利的交易者。Rozeff和Kinney (1976) 发现了“一月效应”。“Banz (1981) 发现了“规模效应”, 通过对美国股票市场的研究发现:无论是总收益率还是风险调节后的收益率都与大小公司呈负相关关系。Galai和Copeland (1983) 建立了一个关于做市定价的单时期模型, 同时也假定资本市场中存在知情交易者。Lakonishok等 (1994) 的研究发现, 高市值/账面值比的股票相对低市值/账面值比的股票收益率要低得多, 而且要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这种现象被称为“价值溢酬之谜”。Siegel (1998) 通过研究发现, 在美国小盘股比大盘股的收益率要高, 而且小盘股的超额收益率多集中在每年的一月。

二、结论

本文从有效市场假说的产生、发展、理论内容、所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回顾。有效市场假说理论是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经典理论, 它的产生和发展构成了现代金融理论的重要基础。然而, 有效市场假说的存在必须具备一些前提假设:市场上的投资者是理性的和信息在市场中的传播是高度透明的, 这两个条件过于理想化, 在现实证券市场并不存在。虽然有效市场假说存在的理论基础遭到了质疑, 但其仍然具备极大的价值, 它为判断资本市场的金融资源效率提供了一种方法, 也为如何市场有效性提供了一些准则。

参考文献

[1]吴永发:《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及其建设研究》, 复旦大学, 2004年。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篇8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建设廉洁政治就要实现政府清廉,要规范权力运行。因此,通过权力层面来遏制腐败,对于反腐倡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限制公权力的滥用,消除腐败现象产生的发源地

公权,也叫公共权力,是基于某一特定的社会共同成员共同同意或以某种方式的认可并为管理其中的公共事务,以支配、影响和调控该共同体而形成的一种公共权威力量[1]。公权是用来管理公共事务和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其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公共性和社会服务性。而私权利主要指普通公民个人所拥有的权利。公权力与私权利的不同,就在于前者有国家强制力保障,后者却没有,并容易被架空和受到损害。可见,公权力一旦运用不当或被扭曲,如:公权力过于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公权力私有化了,变成个人的私有财产;公权力的扩张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公共性能的弱化,管理服务职能消失;等等,都可能对私权利产生实质的侵犯和危害。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的十八大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就要求还权于民,把人民赋予的公权力回归于人民,把公权力的使用过程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过程。所以,要遏制腐败,就必须规范和限制公权力的使用,消除腐败现象产生的发源地。具体应做到:

1.依法限权,防止权力的扩张。法无明文规定的权力不得行使。权力来源于权利,但却常常侵犯权利。所以,相对于私权利的“法无明文规定皆可行”,公权力应当受到更为严格的限制。党的十八大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孟德斯鸠曾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经验。有权力的人直到把权力用到极限方可休止”[2]。他的这条“经验论”给我们以启示,权力不仅具有强烈的自我扩张性,而且这种扩张性难以得到外力有效的遏制,不控制就是一剂毒药。为此,需要通过法治进行控制。“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控制权力扩张的有效方式。

2.有效地配置权力,防止权力过于集中。权力过分集中,导致其控制的社会资源也就过多,导致制约机制乏力,导致各种监督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1834-1902)研究历史得出的结论是:“权力趋向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为此,必须科学地配置权力,正如十八大所说的:“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从而达到大量削减领导干部的权力,把大量本该是私权的还原成私权的目的。

3.强化公权力的社会功能,防止权力滥用。只要有国家存在,权力是不会消失的,但权力本身并不等于腐败。公共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权力,它不具有任何经济价值。但是,公共权力一旦私有化,就会使国家财产悄悄地、源源不断地变为私有财产。政治上的公权私用必然导致经济上的公财私有,这条规律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公权私用→公权私有→公财私有。腐败不是权力本身造成的,而是官员滥用权力的结果。反腐败不是反对权力本身,而是要反对滥用权力,也强化权力的公共事务管理和为人民服务的功能。

总之,公权的扩张、集中、私用造成的腐败,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它将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如果任其泛滥,甚至会导致执政党的消亡和国家根基的动摇。

二、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破坏腐败发展的“安全网”

目前,中国的腐败现象发展的一个新动向,就是腐败的主体趋于群体(集体)化。群体性腐败是指拥有一定公共权力的某政府机构中的一些人甚至全体成员合谋违纪违法、中饱私囊的腐败行为。它是相对于单个个体的腐败而言的,其腐败主体不再是“单兵作战”的个人,而是“利益均沾”的集合体。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有:用公款以组织的名义向有关领导送礼行贿;集体浪费,奢靡挥霍,铺张浪费;集体截流,私设账外“小金库”;集体卖官,权力出租;等等。

为此,各级部门在反腐败问题上开过不少会、发过不少文件,反腐败的措施也不可谓不果断、不细致。但是,反腐败措施真正落实的不多,虎头蛇尾的现象司空见惯。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和惩治腐败“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践证明:建立社会主义的权力监督机制,是遏制腐败尤其是集体腐败的关键。

1.要完善现行的监督体制。现行的监督体制从形式上看,有人大监督、党内监督(纪委)、行政监督(监察、审计)、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还有法律监督等等,门类不可谓之少。但这些监督都是横向监督,使监督处在不敢、不能、不便的情形之下。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健全纪检监察体制,完善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使监督机构实行垂直领导体制,确保监督的实效。

2.推行政务公开,完善民主机制。民主是最有效的纠错机制。然而,在群体性腐败面前,民主机制却产生了变异,“集体决定”这一体现民主集中制的党纪要求,却成为一些组织集体违法乱纪的通道。列宁在谈到民主集中制理念时,强调两个要素,即“行动一致”与“讨论批评自由”[3]。但在一些组织的“集体决定”中,民主机制消失了,民主成了满足小团体的利益偏好和嗜好并确保“行动一致”的庸俗工具。公开才能公正,为此,必须按十八大报告所说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制度”,使权力行使在阳光下运行。这样,才能达到有效遏制群体性腐败的目的。

3.强化公众参与。根据治理理论,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为此,首先要强化人民监督。公众正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凡是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教育而不改的,人民就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4]。党的十八大强调要“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大量的事实也证明,公众的力量往往是使腐败分子原形毕露,走向灭顶之灾的力量。其次,要让公众知晓信息。每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只有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公民才能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

三、加大法律惩罚力度,斩断腐败升级的利益链

回首反贪成果,可谓成绩斐然。但让人费解的是,反腐力度在不断加强,可腐败分子还在不断地冒出来,贪腐金额屡破纪录,贪腐手段也不断翻新,贪腐猖獗程度触目惊心,呈现不断升级之势。具体表现在:腐败的主体级别、层次在上升;腐败金额在上升;造成的危害在升级。

哲学家柏拉图说:“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处于从属地位,没有权威,我敢说,这个国家一定要覆灭;然而,我们认为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管理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得到诸神的保佑和赐福。”[5]所以,要遏制腐败升级,就必须借助于法律手段,对腐败分子予以严厉打击和惩罚,使腐败分子不再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

1.强化权力与责任的对等性。要通过立法,规定公权公共职责和法律责任。目前,关于违法行使权力的责任条款却是少之又少,这种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等的立法方式,造成了权力主体责任小,权力大。权力违法行使的成本变低,导致权力滥用也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党的十八大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决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权力的产生必须附带有责任,否则就会有滥用职权的现象产生,导致腐败不断升级。

2.重刑严惩腐败分子。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不断升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惩办不力,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历史证明,严惩是打击腐败分子嚣张气焰的有效办法。毛泽东下了决心:“应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看作如同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一样的重要,……直至枪毙一批最严重的贪污犯,才能解决问题。”“大贪污犯是人民的敌人,……故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将他们肃清,而不应有丝毫的留恋或同情。”[6]1986年1月17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讲话时说:经济犯罪特别严重的,为什么不可以依法判死刑?现在只杀两个起不了那么大作用了,要多杀几个,这才能真正表现我们的决心[7]。党的十八大也强调:“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腐败的发生。

3.重罚腐败分子,让腐败者倾家荡产。一个人成了腐败分子,他的政治生命也就结束了。然而,有些腐败分子尽管政治上身败名裂,生活上却十分逍遥。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杜绝此现象,贪污犯罪分子所有的家产必须充公;司法机关在追缴犯罪分子财产的时候,不受时效限制;贪多少就罚多少,使他们身败名裂、倾家荡产。只有这样,才能提醒贪官污吏的家人自觉履行监督责任,才能让潜在的贪官污吏心生恐惧,让远在海外的犯罪分子不敢恣意横行。

总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虽然腐败的发展趋势仍然严重,愈加隐蔽,但是,随着我国防治腐败的体系不断完善,打击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反腐倡廉工作将与时俱进,腐败分子也将无处可遁,任何腐败分子都将最终得到严惩。

参考文献:

[1]杨汉亮.公共权力的行使和监督[J].东方企业文化,2010,(6).

[2][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54.

[3]列宁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84.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2.

[5]柏拉图.法律篇[M]//何勒华.西方法学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17.

[6]毛泽东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90-195.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3.

上一篇:产假延长申请下一篇:向银行贷款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