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精选8篇)
08级5班
08068005
王俏
摘要: 民俗文化是传承文化,也是变异文化,它是认识和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更是关注现实人生、变迁滞后文化的核心所在。民俗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类型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使民俗文化景观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但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受时尚潮流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民俗文化本来据有的发展繁荣空间正在被一点点的吞食,民俗文化面临着生存环境逐渐缩小,它的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那么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哪里,民俗文化的发展出路在哪里?本文通过以金沙江峡谷宝山石头城民俗文化为例来浅析一下民俗文化的当
代价值以及其旅游开发的新路径,以达到传承保护开发目的。关键词:民俗文化 旅游价值 宝山石头城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
据旅游研究者的说法,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如此看来,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
二、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
1.民俗文化的参与性活动有利于提高游客兴趣
民俗旅游的内容相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不同目的地的活动形式重复性也较弱。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以体验到与平时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当地少数民族节庆活动,特色表演一般都会让游客参与进来,有极高的参与性,满族了游客
求新的要求。
2.有利于当地民俗的传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普及,许多地方性的民俗文化特色已日益衰落甚至绝迹。由民俗文化旅游这种形式来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行之有效。
3.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很多少数民族居住地处于穷乡僻壤之中,与外界交流性不强,经济文化都很落后,适当的旅游活动参与其中,可以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带动其他产业,解决当地人群就业问题。
4.有利于提高游客文化层次
在民俗文化旅游中,游客体验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会增长游客的见识,提高游客的文化层次。民俗文化伴随着历史、宗教、地理等文化知识相对于单一的景观旅游更吸引游客。
三、宝山石头城旅游资源 宝山石头城位于丽江城北110公里的金沙江峡谷中,因百余户人家聚居在一座独立的蘑菇状巨石之上而得名。丽江宝山石头城纳西语称为“拉伯鲁盘坞”,意为“宝山白石寨”,城内瓦屋鳞鳞,巷道纵横,丽江纳西族居民辟岩建屋,房屋柱石和房沿石均随势打成,古朴自然,奇绝无穷。丽江宝山石头城三面皆是悬崖绝壁,一面石坡直插金沙江,仅有南北两座石门可供出入,是一座真正的天险之城。宝山石头城的民俗旅游项目:
1.忽必烈革囊渡江遗址:
位于石头城左侧的太子关山脚下,是一个地势较平缓的开阔地,公元1253年忽必烈南征大理时在此度过金沙江。当地充满智慧的纳西居民古时制作革囊,用革囊渡江。现在当地偶尔也会见到革囊渡江的人。
2.克灵溶洞:
位于石头城左侧的太子关山西南,石头城西5公里处,是一个苍莽的山林斜坡间突然凹陷形成的一个巨型溶洞(方圆100米左右),从远处望去,酷似一个马蹄印,为此传说这是忽必烈南征时骑马踩陷的蹄印。
3.滴血求子洞
位于石头城旁观音山下,是当地纳西族人求子拜佛的地方。洞内常年滴出咸泉水,木老板告诉我们当地人常用来坐粑粑。
4.太子关
位于石头城北10公里,海拔3500米。它脚涉滔滔金沙江,形成金沙江距继虎跳峡之后的第二大峡-太子峡。太子关从远处看酷似一幅水墨画,山中猕猴成群。
5.七月半葫芦笙舞蹈
七月半是石头城居民的传统节日,妇女会穿上自制的七星披肩跳舞,男人吹葫芦笙伴奏,节日氛围浓厚。
关键词:旅游产品,文化价值,营销塑造
伴随着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的实施, 如何实现旅游产业的内涵式发展, 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与传统旅游业发展思路不同, 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则是:在现有旅游资源存量下, 充分挖掘当地旅游产品的多元要素, 从而促进其市场推广的开展。由此可见, 这不仅能提升我国旅游产品的国际声誉, 同时还能在节约建设资金的前提下, 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本文在结合当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其创新点则在于:将某旅游产品现有的文化要素通过营销模式给予推广, 从而使其形成商品化的文化价值体系。为了使文章的阐述更加具体, 笔者选择武则天的故乡—四川省广元市的旅游产品为例。
1 旅游产品文化价值在产品推广中的意义
按照旅游经济学中的定义, 旅游产品被区分为:核心产品、附属产品。以纪念武则天的寺庙—皇泽寺为例, 其中有关女皇素材的壁画、雕刻等都属于核心产品, 它是吸引消费者的主要信息源;而里面所售卖的旅游纪念品则是附属产品。为此, 这里是指核心产品的推广。
具体而言, 文化价值在产品推广中的意义可归纳如下。
(1) 增强旅游核心产品的多元要素。
“多元要素”是旅游产品的特质, 这一特质能涵盖各类消费者的旅游需求。在多元要素的构成中, 文化要素则属于精神领域范畴, 从而体现为最高层面的要素组分。不难理解, 随着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 他们已不单纯满足于对旅游产品的视觉感官要求, 而更多的则在于体验当地的各类文化氛围 (包括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 。为此, 强调文化价值在旅游产品推广中的意义, 本身就是对当前市场需求的一种回应。
(2) 赋予旅游核心产品的文化积淀。
众所周知, 每当导游给游客介绍当前旅游产品时, 都会充分阐述该产品所蕴涵的意味以及其历史典故。如皇泽寺中最高的佛像, 该佛像实则是指武则天, 那么为何将武则天塑造成佛呢?关于这一点便需要通过历史典故, 以及有关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素材来说明。这就不难看出, 赋予产品深厚的文化积淀不仅是对产品推广的需要, 也是产品组合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对于国外游客来说, 使他们能在短视间内理解佛像的意义表达, 则完全依赖于旅游核心产品的文化要素。
(3) 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奇的心态。
与其它产品市场推广一致, 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奇的心态是永恒的主题。但与其它产品不同的却是, 旅游产品的以上要求无法通过当代人的臆造而实现。从而, 充分挖掘历史典故、历史传说则成为唯一途径。比如, 在论及武则天时便可以提到广元特有的小吃—米凉面 (该小吃在陕西汉中一带也有, 只是名称、形状、作料不同) 。根据地方志记载, 该米凉面却是武则天幼年时期在故乡生活时创造的。这样一来, 实则就借助饮食文化推动了旅游产品的推广。
2 文化价值塑造应遵循的内在要求
通过对意义的阐述, 实则已经体现出文化价值塑造的内在要求了。但对其进行系统化仍然必要, 其将构成以下具体构建的原则导向。针对目前业界所忽略的某些原则, 笔者将强调两个方面:文化要素的关联性和辅助性。
(1) 文化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要求。
文化本身来源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借助文化基因这一载体, 有不断的传承下去并获得新的生命力。不难理解, 文化要素在历史演变的长河中将被不断改造的。从而, 把握文化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就十分必要。如四川, 在两广填四川后形成了文化交融, 便形成了不同区域的当地文化 (成都地区的客家文化) ;还比如重庆, 在抗战时期作为陪都的时候, 大量东部地区人口迁入, 则改造了当地的人文环境。因此, 文化要素关联性就要求在针对旅游产品时, 应紧密围绕与之相关的要素来塑造。
(2) 与旅游产品间的辅助性要求。
这一要求其实就在于避免本末倒置, 而这也是文化价值塑造的出发点。如何理解这一要求, 笔者认为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把握:①以当地旅游核心产品为基点。在此基础上具体增加其的文化外延, 包括当地风俗、饮食、艺术等。②充分借助地方志的历史记载。各地都有地方志, 这就为文化要素的提炼建立了极好的平台;为此, 围绕旅游核心产品深刻挖掘该产品的历史来历、关键人物, 以及在历史演化中所遭到的变故等, 都将辅助旅游产品的推广。
(3) 文化要素构建的通俗性要求。
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时的目的就在于放松自己, 从而在产品宣传、导游介绍等环节上, 应注意文化要素信息的通俗性。通俗性并不是一味的要求简单、明了, 而是在文化展现上应突出它的公众易接受性。当然, 公众不但包括本国的游客, 还有国外的游客。从目前所反馈的信息来看, 这一要求普遍都以达到。
3 文化价值塑造中营销模式的具体构建
结合上文论述, 营销模式应在人员与素材两个方面分别构建。而关注人员职业素养在营销模式中的地位, 则构成了本文的创新之处。这里仍以皇泽寺旅游景区为例。
3.1 导游人员对旅游产品文化素材的深入把握
无论从理论上如何阐发有关文化价值塑造的问题, 最终仍需要旅游业工作者的亲自参与;其中, 导游人员则是亲自参与的重要主体。导游人员对文化素材的深入把握应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 (1) 选派核心人员前往高校或研究部门进修, 系统学习有关旅游产品的文化知识。与此为基础, 通过传帮带的开展推进导游队伍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 (2) 培养对旅游产品进行文案设计的功底。一项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首先需要借助媒介向社会展示。而如何围绕核心产品来烘托旅游价值, 则需要植入恰当的文化内涵信息。 (3) 形成集体备课的长效机制。不难理解, 面临着各类型游客的提问, 如何给予满意的回答已成为当前的最大挑战。伴随着互动形态的展开, 集体备课机制可以将每位导游遇见的问题给予备案, 并给出合理的解答思路。
3.2 对旅游文化素材中各要素间关联性的把握
皇泽寺景区是专为纪念武则天而在唐代建造的, 为此围绕武则天的生平、趣事, 以及历史流传下来的典故来进行文化塑造, 则是营销模式开展的出发点 (类似于文化产品组合) 。为此, 借助民间传说可以将景区内石刻、雕像形成的时代背景、所反映的寓意、历史演化中的变迁等文化要素引入导游词。在围绕武则天的同时, 还可以介绍当地的饮食—女皇蒸米粮面。根据地方志显示:据说是女皇少年时上山游玩, 看见一农妇将掏米水倒掉后的反思, 即如果不浪费掏米水该多好呀;为此, 在反复实验后所创造的一种饮食。且不说该故事的真实性, 其所反映的情景也能增加游客的兴致, 并能增加对景区附加产品的消费。
综上所述, 将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在营销中被塑造, 这已成为当前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 目前看来仍存在诸多的难点与疑问。笔者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 仅对该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从而, 此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4 结语
挖掘旅游产品的多元要素有助于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偏好, 其中对产品文化价值的挖掘则成为目前共同关注的焦点。对于旅游产品文化价值的概念解定来说, 目前在学界和业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不过, 笔者认为:文化价值的作用就在于增强了旅游产品品牌推广的实力。具体就文化内涵而言, 可以分为社会习俗、历史典故, 以及神话故事等。这也意味面对某一文化要素时, 无论其所反映的信息是否真实, 它都可以增加旅游核心产品的社会声誉度。最终, 提升该产品的市场销售能力。
具体而言, 导游人员应对旅游产品文化素材的深入把握。即: (1) 选派核心人员前往高校或研究部门进修, 系统学习有关旅游产品的文化知识。 (2) 培养对旅游产品进行文案设计的功底。 (3) 形成集体备课的长效机制。对旅游文化素材中各要素间关联性的把握。例如围绕武则天的生平、趣事, 以及历史流传下来的典故来进行文化塑造, 便构成营销模式开展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张丽媛.体验营销下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 2011, (9) .
[2]胡爱清.跨文化沟通视野下的国际旅游城市软实力建设研究[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5) .
[3]熊元斌.都市旅游营销模式创新——基于公共营销的视角[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1, (5) .
关键词:民间文艺;旅游文化价值;双赢开发
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许多地方将民间文艺作为专项旅游产品开发和培育,策划出许多以当地文学或文化为地方特色的旅游活动。不仅使通过参与的游客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当地的旅游文化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淡季”市场需求不足和旅游市场相对缺乏的弊端,获得可观的效益。但是,如何发展好民间文艺,成为当今探讨的热点之一。
一、民间文艺发展的背景
从我国文化背景看,我国是多民族,地大物博的国度,在各个民族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文学资源,有着传承民间文艺的人如恒河沙数,这些文化资源为旅游的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旅游业、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我国在拥有其特色的东方文化上,旅游产业也随之迅速成长着。伴随着各地对本地区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旅游业也成为了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也逐渐成为世界的旅游强国,而民间文艺以其独特的文化性质,满足了许多旅游爱好者或游客的旅游兴趣和好奇,人们的猎奇心理和探知欲望也不断地激发他们前去游览的动机,对当地旅游活动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全球文化背景来看,在全球商品经济的时代,对正在退出历史舞台的民间文艺的拯救、保护、研究和开发已显得十分重要。在欧洲的许多国家,人们不但重视民间艺术的价值和美感,更把艺术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还不断流行着许多民间的艺术气息。许多民间文艺的爱好者还游走在世界各地来传播自己的文化。在日本,他们本国的文化单位和政府积极重视民间文化的开发,也不断的进行民间文艺的发掘,进而对其开发和保护。只有积极的弘扬才是对民间文化的真正保护,日本这个充满现代发达的科技的国度在这项保护工作上成为了其他国家效仿的模板,也增强了日本旅游的名牌效应。综观日本的文化总体,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特征:一种是比较民族化的、传统的、温煦的;另一种则是现代的、发展的、国际的。世界上很少国家在发展现代化时能够完整的保持甚至发扬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使得两者并存并同时得到发扬光大的。日本“二战”后开展现代文化以来,传统文化基本没有因为现代化而破坏。其传统的服饰、传统工艺美术品、传统建筑、陶瓷等都是令世界瞩目的。
德克霍夫在研究了日本文化之后,提出了“文化蜕皮”的观点,文化蜕皮是指,你可以改变文化外观,而不会伤及其内容。这正是日本在这项工作上的成功基石。
二、如何“文化蜕皮”,发挥旅游文化价值
(一)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旅游属于文化活动的范畴,文化活动又是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实质是通过对自然、人文景观的游历,欣赏大自然的风光,领略民族风情,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一种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活动。而民间艺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强大的旅游潜质。因此,开发和利用民间文艺对我国各地历史品位的提高,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双赢开发”
(1)对“地方名牌”的开发和利用
“名牌”不仅是作为形容时尚品牌的一种象征词,也是深入旅游竞争中的一种无形力量,更是促使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效应。
对于开发和利用“名人”方面来说,历史悠久的我国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如唐代诗人李白,宋代王安石、陆游,明代徐霞客,清代梁启超等,这些历史名人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同当地旅游自然资源相结合,作为旅游图鉴或手册提供给游客,很好的激发游客的旅游活动。大部分诗词的爱好者会前来进行游览与参观当年各位历史名家在文章游览或赞誉过的地方,会促使旅游文化的良好的传播。因此,不断的加强地方的“名人”效应,能够增强旅游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
对于开发和利用“名事”方面来说,运用“三国周郎赤壁“的典故来宣传地方旅游景观,游客能够亲身面对真实的残留的山川遗迹,与此同时。脑海也自然会浮现当年三国时期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这种场面不仅是电影里表现得画面感,而是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而对山川遗迹“再次塑园”,加强山川遗迹的画面感,在山川遗迹中建筑休息游览区或安全的移动游览车等设备,让游客亲历战争,重示当年战争场面。在游客游览的过程中,综合采用社戏、雕塑、武术、杂技、戏剧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观光游览品种,让游客亲身游览,乐在其中。
(2)在“地方名牌”效应基础上,进一步对其民间说唱、小戏、歌谣等开发利用
民间说唱、小戏、歌谣是最贴近民众生活、源于民众创作的精神产品。这些灵活多变的艺术形式不仅风趣幽默、通俗易懂,而且能打动激发游客的参与度,使其“名牌”效应在民众的传播下发挥出更明显的文化价值作用。这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旅游文化内涵,如果在结合当地的土特产的由来等典故,在“眼福”与“口服”的双重结合下,让游客享受民间文艺的欢乐氛围。例如,杜川村神农峡客栈也主张先忠,十分喜爱野人谷民歌的挖掘和整理,自费购置了电脑、摄影机等设备,走村串户,发掘和整理民歌和民间故事,将其制作成光盘,在专家的指导下,把客栈打造成了独具民间文艺的旅游客栈,成为游客前来野人洞、野人谷旅游和观光的热点景区。
综合以上两种不同的开发利用民间文艺的形式,从“名牌”效应到以此为基础的“歌谣传颂”利用,再到创新改革下的特色音乐的发掘,使当地的旅游文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不但提供了当地的客源量,更使旅游文化价值又提升了一个高度,再次给旅游文化内涵上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种双赢的开发利用模式,推动了旅游文化价值的体现与发展。
三、民间文艺开发旅游文化价值的意义
民间文艺植根于民间,是源于民间的创作,融聚了许多艺术形式于一体,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富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民间文艺源远流长,无处不在,以其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应着民间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
民间文艺隶属于文化范畴,极具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极富原始和自然意味的艺术功能,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跨时间和跨文化的。探索其本源并在不断的开发和利用的进程中体验“本源”的意义,而创造出来的旅游价值作用将是民间文艺更好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世界性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的潮流下,我们国家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应该不断加强对本国民间文艺的保护与重视。运用持续创新的开发利用方式来获取价值最大化的旅游文化。这在凸显了我们民族文化身份的同时,更强调了对我们所置身的地域文化与价值的国际性的转呈,这才更具有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潘鲁生.中国民艺采风录.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2]刘守华.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主要讨论民俗文化旅游的问题
民俗是一种活着的文化, 是一定地域民众社会生活的真实而直观的写照。当前,民俗文化旅游日益成为旅游界的一大热点,是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现代生活方式的趋同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民俗文化旅游是指根据本地域、民族的特点, 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特点而设置的旨在引导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特点进行审美观光的旅游市场和旅游活动。它的构成条件首先必须是民族特点, 应该具有与旅游者的民族身份不同的异质文化特色;其次具有本土民族特色, 这不仅仅是说具有民族地域特色, 而且应具有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特色;再次应具有民族文化内涵和底蕴, 从民族文化中还可透视出民族的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和现实的历史文化价值, 甚至有的还带原始文化价值从而使其具有民族学、人类学的意义; 最后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观赏价值, 也就是说除具有特点外, 还要有优势, 还必须提供出本土民族的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最优美的文化艺术。具备这些条件才能构成民俗文化旅游的基础, 也构成设置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基础。
近年来,民俗风情游、古民居游等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一展风采,民俗村、民俗风情园等新建的人文旅游资源景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民俗文化在进入旅游业的伊始就以其对旅游者强大的吸引力而备受青睐。旅游业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于弘扬优秀的民俗文化,更好地传播民俗文化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民俗文化融入旅游文化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旅游者旅游愿望的需要。在旅游领域,尤其是在旅游业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今天,人们常常寻求对之毫不熟悉或不知道的东西为旅游对象,不仅要在自然风光中摄取精华,还要通过旅游的亲眼所见,了解某地区的文化状态,对整个风貌进行比较深入的了解。
从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地方对民俗还不太重视,或者简单化处理,比如说端午节,有些地方就搞一些简简单单的活动,并简简单单地将这些东西加入到旅游中去,就成了民俗旅游,没有什么特色,千篇一律。应该说全国目前很多民俗活动都大同小异,北方赛龙舟南方也赛龙舟,北方吃粽子南方也吃粽子,不少地方只有这两样东西去过端午节,民俗旅游尚处于初级的阶段,还有待深入。同时,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所凸现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受到普遍的关注。
首先, 产品设计雷同, 缺乏创新,产品开发零碎, 缺乏深度。
现在我们可以高兴地看到,很多关于传统民俗节日的节物变成了商品,这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老百姓可以购买到跟民俗有关的纪念品,让更多人知道有这样一个民俗的存在,而且这些节物还可以促进一些节事的恢复。但是,目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单一, 雷同现象比较严重, 创新性产品较少。民俗旅游产品并未得到旅游业界的一致认同,“这只是简单地将一些民俗的元素穿插在旅游产品中而形成的应景性质产品而已,根本算不上民俗旅游,简单地将民俗和旅游以加法的形式凑合在一起,显得不伦不类,即使要称之为民俗旅游产品,也只能算初级产品。”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界人士认为,目前市场上推出的民俗游产品,多是在原来常规线路之上,加上一些民俗的元素应景,酒还是那些酒,只是瓶子的标签换了一下。因此,产品设
计要多元化, 打造品牌。
其次,管理水平滞后, 缺乏人才。
一是缺乏管理人才对已经开发的民俗文化旅游景区进行有效的管理;二是缺乏有专业的导游人员对民俗文化内涵作深入的讲解, 使得许多游客慕名远道而来, 到了之后却不知看什么好;三是本地的艺术人才大量流失, 有点文化技艺的年青人都外出表演打工, 因为在外打工的收入比在家从事旅游活动收入要高很多, 这些都使得人才显得十分匮乏。
再次,民俗传统节日在旅游中会变味。
很多人认为传统节日很乏味,其实是因为我们仍然缺乏了解并且了解得不够深入。在把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所做的准备中,我们还不够充分。实际上当初提议将传统节日设为法定假日的人,也仅仅考虑假日与日期,但实际上提议人本身对于传统节日的丰富的内涵认识是不够的,所以大家只认为其是假日,而对其丰富的历史内涵不清楚。应该感谢媒体对失传或半失传的传统节日的传播与传承。
目前遇到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对民俗研究的不深入和片面性造成的。就的端午而言,龙舟活动有丰富的内涵,但很多人认为其是为了打捞屈原尸体而兴起的,这些在屈原相关的著作中可以找到依据。划龙舟是对死去的亲人的怀念,早在屈原之前就出现了划龙舟活动。因此划龙舟只是在纪念屈原的时候发扬光大的,并不是起源。因此我们对历史应该有更深更准确的了解。
最后, 旅游环境欠优, 缺乏规划。
环境是一个民族生存、生活、聚集的基本条件,离开这一特定的民族地域, 即使是少数民族其特色也会削弱、淡化, 甚至融化进其他民族及其文化中。民族特色只能植根于本土的土壤中, 只能植根于体现民族氛围和民族环境的地域中。民族地域环境既是自然生态环境, 也是人文生态环境。环境是自然天生的, 也是人为改造、创造的, 甚至可以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融为一体。另外, 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原因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排挤, 长期生活在穷山僻壤, 甚至险恶封闭的自然环境中, 这一方面给他们的生活造成艰难困苦;另一方面也会因此而长期不被外界发现, 不被开发利用, 保持和保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这些自然环境和条件也构成了民族地域环境, 穷山恶水对于少数民族的生活来说是一障碍;但对于旅游开发来说, 又是一大旅游资源, 借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旅游就有可能起到扶贫致富的作用。从这一角度而言, 穷山恶水既是劣势条件, 又是优势条件, 构成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一大特色。
发展民俗旅游应充分考虑各种条件,使民俗元素与旅游更完美地结合起来,达到1+1>
2民俗节日很受瞩目,尤其是端午申遗让更多人关注到民俗传统文化,很多国外的旅游者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民风民俗,我们这些历史流传下来的瑰宝很有吸引力。但是现代的年轻人很多不愿意读历史,但是他们更愿意通过亲身的体验去感受传统文化,而通过旅游的方式,可以让人们得到放松之余,也补充所需的历史文化知识。关键一点的是,我们应该带给人们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不是赝品,我们应该加强民俗的研究,不要随便带给人们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
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传承,对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发展民俗旅游,不仅仅要发扬民俗节日,更要根据各地的条件、区位予以考虑。有些地方民俗成分多,有些地方民俗元素比较少,因此要因地制宜。在比较封闭的地方,传统民俗比较完整,而且保留着完整的生活习俗和习惯。老百姓是民俗的载
姓 名:
专 业:旅游管理
班 级:09级2班 任课教师:刘波
学号:
论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以云南民俗旅游发展为例
商学院
09级旅游管理2班
摘要:民俗旅游是云南省旅游资源中最有活力、最生动和最具有特色的一部分,对其进行合理地开发与保护,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对云南经济做出重大贡献,还是对云南民族文化最好的传承发展。文章从云南民俗资源的特色方面着手,针对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民俗旅游 云南 可持续发展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民俗文化旅游是人们以享受文化和了解民俗风情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通过这种旅游活动,可以使人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旅游的乐趣。在与其他旅游资源的交叉中,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也体现出它巨大的吸引力,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之一。
正文
一、云南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民俗旅游资源师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的地域空间并因为其具有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二十旅游者为之向往的民族民间物质的、社会的、精神的习俗,通常将其归为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其内容主要包括物质风俗、社会组织风俗、节庆风俗、人生仪礼和精神文化民俗五部分内容。
云南独特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神秘的边塞风光,造就了云南得天独厚的民俗旅游资源,其特点和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样性:云南民俗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地貌与气候类型、民族种类及文化三方面。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地势地貌雄峻奇特,地域类型极为丰富,拥有除沙漠和海洋之外的其它地貌特征——高山峡谷、湖泊盆地、雪山冰川等;从气候特征看,云南立体气候特点显著,气候类型多样,“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便是云南立体气候条件的真实写照。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对多的省份,境内生活着2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云南开疆拓土,创造了极其多样的民族文化,优美动人的民族歌曲,千姿百态的民族舞蹈,琳琅满目的民族服饰,还有风韵别致的民族乐器,情趣盎然的节日庆会,都蕴含着别具一格的风味与情趣。在民族构成上,云南独自拥有白、怒、傣等15个民族,这些民族形成的奇风异俗,只有在云南才得以一见;在文化方面,不仅拥有各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还收内地汉民族儒家文化的影响,以及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文化的影响,形成多元统一、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活生生的“民族文化博物馆”。
2.层次多:云南民俗层次多,具有差异性。云南民族众多,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不一。在解放初期,占云南大多数人口的汉、白、会、彝等民族像内地一样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形态,但像傣族、藏族等民族处于农奴制社会形态,甚至小凉山的彝族处于奴隶制社会形态,基诺和独龙等族处于原始公社的社会形态。加上发展缓慢,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生产力低下等原因,使得云南各民族的发展不均衡,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水平、开放层次各异,特征明显,差异较大。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使得云南一的民俗文化保持了完整、系统和稳定的状态,保持了其特殊性。最后,云南各民族之间的民族个性也存在着较大差异,特征鲜明,对比强烈。正是由于云南民俗旅游资源所具有的巨大差异以及多层次性,使得云南成为旅游大省,吸引众多旅游者前来体验,观赏。
3.组合性:云南特有的社会发展史、异彩纷呈的民族多元文化、风格迥异的民俗风情、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绮丽风光、壮丽的山河相互依存并相互作用,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品位较高,感应气氛较佳,互补性较强,能过满足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的要求。
4.神秘性: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云南不仅民族众多,而且有的民族支系繁多,民俗不仅相同,长期以来的封闭与落后,许多民俗不为外人所知,其神秘色彩浓厚。
二、云南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现状
1.民俗旅游与自然风光实现了完美结合。这是云南民俗旅游的一个突出特点。例如,在石林,除了可欣赏奇特的自然景观外,还能聆听关于阿诗玛的美丽传说,参观石林附近的撒尼人村寨,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购买撒尼民间刺绣工艺品。每年农历6月24日,实施彝族传统的火把节,石林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在风景秀美的普者黑风景区,不仅可以欣赏到峰丛、石林、石芽、溶洞、暗河、湖群等各种喀斯特地貌奇观,还可领略那里壮、苗、彝、瑶等少数民族的古朴奇特的民风。再如,香格里拉之旅,不仅可观赏壮美的雪山、峡谷、江河湖泊等自然风光,同样可体验白族、纳西族、彝族、藏族和摩梭人独特的民族风情,了解纳西族东巴文化和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还可探索迪庆高原香格里拉世外桃源之谜。2.民俗旅游的品牌形象已树立。云南民俗旅游在我国旅游业中的品牌形象已树立,无论在资源开发、经营管理、宣传促销或是在国际合作、环境保护、培训教育等方面,云南民俗旅游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国内外游客中已享有较高的声誉,充满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民俗风情,在旅游者心目中为云南旅游树立了独一无二的美丽形象。
3.民俗旅游促进了云南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民俗旅游首先促进了云南旅游业的整体发张水平,获得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其次,增加就业机会,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加快了该地区致富的步伐,促进了城市化发展进程。再次,民族民俗文化得以保护和弘扬。民俗旅游促进了云南文化保护事业的发展,并且对保护云南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游不可忽视的作用,云南古镇文化、东巴文化、贝叶文化等在旅游中被挖掘利用,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宣传和发扬光大。
(二)存在的问题
云南民俗旅游在发展中,虽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国内外游客心中确立了良好的形象,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观念更新慢,加上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限制,在发展过程中,局部地区和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民俗旅游资源挖掘利用不深入。受经济交通条件的制约,云南省包括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内的许多旅游资源至今尚未等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从民族风情的开发,不但存在种类开发不够的问题,还存在地域范围不够广泛的情况。如丽江地区,目前的民族民间文化开发蛀牙集中在古城区和宁蒗的泸沽湖地区,其他几个县则相对滞后,导致资源利用的不平衡和不全面。其次,对已有的产品开发深度不够,至今仍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够深入,对蕴含其中的深刻内涵和重大价值挖掘不深、不全,导致产品结构简单、品种单一。如昆明市内的民族村,虽然近来开发良好,但也存在之简单重复各民族风俗,而对其文化和历史挖掘不够。最后,民俗旅游产品开发联动不够,已有产品各自策划展开,没有整合到旅游线路的整体规划中,不能发挥联动效应。
2.民俗旅游活动中的功利意识和庸俗化现象严重。随着现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云南民俗旅游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功利意识驱导下的开发现象。在急功近利意识指导下,许多项目已经扭曲了民俗文化的内涵,旅游者根本了解不了多少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有些景点游客看不到真是纯美的民族风情,感受到的只是强烈的赚钱的愿望,结果使游客对民俗文化的美好想象或原有印象一扫而空。古朴醇正的民风在发生变化,不守信用,欺骗游客的事时有发生。民俗旅游在刺激旅游地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复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正使民俗文化庸俗化。3.民俗旅游资源在不断消失,差异性逐渐减弱。无比丰富的各民族文化是云南民俗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托,各民族之间的民俗文化差异是云南民俗旅游的生命和灵魂,正是这种差异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旅游者的目光,促进了云南民俗旅游的发展,然而全球性的文化一体化正在发生,差异的弱化必然意味着特色、魅力的消失,从而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关系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关系云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云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有些地区过于重视短期利润、增长驱动和政绩效能,不注重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承载力,导致对一些不宜开发资源进行包装并使其商业化,破坏和冲淡了地方文化内涵。缺乏旅游产品差异化战略的研究,开发模式趋同化,民俗旅游产品呈现标准化,简单化的倾向,文化内涵不深,特色不突出,难以吸引领导潮流或创造时尚的旅游者,最终将沦为大众旅游产品或被替代。
三、实现云南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可持续旅游时一种理性旅游,它不再把旅游的经济效益放在中心地位,而是强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的协调统一,认识到旅游发展应体现“持续性、共同性、公平性、参与性”等方面的内容,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更强调减少旅游对环境及社会的负面影响。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突出产品多样性和文化含量。云南民俗绿玉产品的开发要走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的路线,避免众多产品雷同,毫无新意,否则必然导致有限的宝贵投资浪费和引起同行业的恶性竞争,最终影响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具备开发民俗旅游项目条件的旅游区必须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安排,统一布局。在这个过程中,旅游开发与管理部门负有重要责任,在审批立项时应加强可行性分析,整体的多样性和个体的独特性相协调,各种民俗项目之间以及其他旅游产品之间应该形成相互搭配、相互补充的良性结构,防止争夺市场,力求收到良好的整体效益,同时,还需要挖掘产品的民俗文化内涵。把云南丰富的民俗文化与云南民俗旅游的每一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民俗环境气息的旅游环境,无论是硬件的设施,还是软件的服务和管理,都要利用民俗文化进行包装。
2.强化生态意识和生态保护教育。虽然改革开放后,云南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基础薄弱,贫困面貌难以一下改观,人们追求眼前利益、功利意识强。人均受教育程度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少距离,人们的环境意识、文化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还相当薄弱。因此,必须重视加强生态意识和文话保护教育,对全省各族人民及外来游客进行爱护民俗景观、保护民俗文化的教育,切实增强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文化保护观念。同时,制定相关法律,使公众自律的道德规范和强制性的法律相结合,对损害民俗景观、丑化民俗文化、毁坏民俗遗迹、商业网点等行为,要加强教育和坚决制止。
3.突出产品差异性,避免趋同化。在云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承载力,既要倾听旅游者的需求,也要重视当地居民的呼声。在真诚协商的基础上,对于综合开发条件较好的地区,加强横向联系、纵向发展,提升旅游资源综合实力来领导旅游需求热潮,创世界民牌,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强化当地传统文化和社会团结的凝聚力,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其次,各地应充分利用学术研究机构,在当地旅游发展之前,确定旅游对当地的影响,特别是本地传统文化和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并明确哪些东西可以作为“公众”文化向旅游者推销,哪些东西可以被当做是“地方色彩”而向旅游者展示,但与此同时又不会给当地文化造成严重破坏,并依此制定相关的保护对策,维护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完整性。最后,各地应认识到差异就是特色,差异就是文化内涵所在,要加强民俗旅游产品组合的研究,实施旅游产品差异化战略,标民族之新、立民族之意,以此来激活和创新民族文化艺术与传统,并通过强化当地居民的民族自我价值意识,使之成为一种真正的生活方式的活代表。
参考文献:
[1] 王岚.云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几个问题[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5)
[2] 顾涛.中国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2(04)[3] 康蠡.云南民俗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01)[4]施仲军.论云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5]杨萍.再论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层次、措施及模式[J].经济问题探索.2004(05)[6]杨丽娴.试议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昆明大学学报.2003(02)[7]唐凡茗.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影响的预测与调控[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8]薛群慧 张晓萍.浅析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
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红色文化旅游中教育群众、引领社会的功能,必须根据红色旅游“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深入研究挖掘红色旅游思想文化内涵,改进创新红色旅游宣讲和展陈方式,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推动红色文化精品创作,打造一批适应旅游市场的红色文化舞台艺术作品,增强红色旅游产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7],创新建设路径,创新实现途径。对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研究挖掘红色旅游思想文化内涵,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
要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红色文化旅游中的吸引力,必须不断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思想文化内涵。一是要在挖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中保持历史遗址、文物原貌,客观反映历史事实,注重红色历史的真实性,用历史事实教育群众、引导群众。二是要与党史研究室、文献研究室、政策研究室、革命历史博物馆等专业机构密切合作,加大收集、整理和抢救历史文献、资料的力度,使红色景点成为红色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中心。三是要加大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实现红色资源与其它形式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实现红色文化与绿色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提升红色文化资源品味,扩大红色文化内涵,增进红色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四是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精神的时代价值,结合现实,传承发扬,使其更具时代吸引力。
(二)创新红色文化旅游宣传、展陈方式,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力
要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红色旅游中的感染力,一是要积极拓宽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创新红色文化旅游的宣传方式。一方面,要积极打造红色文化品牌,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杂志、报纸、电影等传播媒介,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组建红色文化网站,开展网上传播,积极营销红色文化;另一方面,要通过主题教育、免费开放、文化下乡、进基层等方式和途径传播红色文化,在满足群众文化需要的同时,扩大其感染力。二是要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展陈方式。静态陈列的参观方式在当前红色文化旅游中已难以吸引旅客眼光,因而必须创新展陈方式,将“静”的历史“活”化。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战争遗迹和历史文物展览技术,利用光、声、电等科技手段,使展览形式丰富多彩,增强其感染力;另一方面要对红色旅游地的特色资源进行设计,创新旅游产品,增强红色文化的亲近性,提高群众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扩大其影响力。
(三)推动红色文化精品创作,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
要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红色文化旅游中的影响力,必须不断推进红色文化精品创作。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红色文化精品创作。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大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营造有利于创作、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的环境。二是要建立红色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运用经济、政策、行政等手段,建立红色文化精品创作激励机制。加大对“群众肯定、游客欢迎”的红色文化精品的奖励力度。三是要推进经营性红色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转制,组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良好市场竞争能力的红色文化企业集团,加快红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推动红色文化精品创作。
注释:
①红色文化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以及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内涵,以现代旅游为基本形式,组织接待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是红色革命精神和现代旅游的结晶,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
参考文献: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4]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1.
[5]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全国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和经典景区名录
[6]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1-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地名衍生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各种地理实体、行政区域和居民点的标识,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折射出历史、地理、宗教、语言、社会、经济等各种世相百态,是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地名的商业用途,尤其在旅游业上。与此相关的研究也开始成为焦点。如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阿祥(2006)在南京十佳老地名的分析基础上,指出南京老地名是南京历史的象征、文化的标志,是古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旅游资源。赵振宇(2007)从心理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地名与旅游的关系,并把地名文化的旅游功能分为导向、知识、形象标识、吸引和审美功能。郭清霞,陈文(2006)以武汉的地名文化资源为例,从旅游景点定位、旅游景区形象塑造和线路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如何通过武汉地名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来提升武汉旅游资源的内涵。而研究最多的是针对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旅游城市更名的热潮分析。许宗元(2002)以徽州一黄山市为例,探讨了旅游地市行政地名命名的原则性问题,着重提出定位功能、文化底蕴、信息含量、资源观念等命名要素。
当前,在文化旅游的热潮中,地名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缩影和窗口,拥有巨大的旅游价值,但是地方往往忽视了这种隐形价值,或者对其开发力度不够、方式单一、缺乏创意,无法提升其中的文化品味、凸出地方特色。而与此相关的研究比较缺乏,较多集中在旅游城市地名变更利弊的讨论上,对地名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系统、详细的讨论。所以,笔者通过研究,希冀使地名文化的旅游价值得到充分的重视,在地名文化资源的开发上,可以多一些创意,通过地名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文化内涵,推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
二、地名文化简述
地名,是人们赋予空间上某一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者居民点的专有名称。但地名并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语言符号,它往往凝蕴着地方沉厚的历史,折射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地名的诞生,总是深深烙着那个时代的印迹;它的衍变则承载着历史的变动、地理的变迁、不同文化的交融。地名文化即以地名为载体,通过地名的形成、变迁、结构、内涵等来研究与之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是地名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可以说,地名是文化的镜像,记载传承着各民族各地方的历史文化。
三、地名文化的旅游价值
地名文化给游客提供了多维视角去加深对目的地的了解,体验异质文化的冲击和交融。而这种文化交流正适应了当前人们旅游心理的转向,即从传统的观光游到精神、心灵的深感受和体验游。地名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的凝结和窗口,是颇具潜力的旅游吸引资源。具体来说,其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地名文化的历史体验价值
古今地名的形成或是由历代统治者命名,或是历代百姓在生产生活中约定俗成,许多地名因此成为记录当时自然、人文现象的重要载体。当历史成为过去,自然景观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一个地方的地名却一代代传递下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地名透视当地种种历史的痕迹。仅仅几字的地名足让游客尽览历史纵横,感受时光交叠。比如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译成汉语叫青色的城。明万历九年筑城后,朝廷将其命名为“归化”,取归顺教化之意。清朝又在归化城东修建了绥远城,1913年两城合置为归绥县意为归绥平定。1928年绥远建省,以归绥县城设市,并为该省省会。1952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由张家口迁往归绥市,两年后,为消除民族隔阂、增强民族团结,恢复其蒙古原名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地名的演变过程承载着它的历史,带领旅游者走进蒙汗文化的对撞和交融。
2. 地名文化独特的地方和民族文化体验价值
游客旅游追根究底是对异质文化的好奇和渴望,而地名是一个地方文化的精缩和象征,透过这层镜像可以解读到地域独特的文化。此外,一个民族的起源发展、民俗风情等也可由其走过的历史地名发掘到,这对于丰富民族文化遗产起到积极作用。例如十二生肖是我国古人用来表示地支以记年月日的动物,而在云南、贵州一带,自古就有赶场或赶街的生活风习,大约历史上这一带集市以十二天为一周期,如果某地在子日赶集,那就将此地叫鼠场或鼠街,其余以此类推。生动地向游客展示了西南地区盛行的井然有序的农村集市景观。此外,地名中的地方方言折射出来的地方文化独具特色。例如韩江三角洲的潮州方言区,以“厝”命名的地名颇多,如朱厝寨、纪厝围、黄厝尾等,厝即房屋之意,《说文》指的是砺石,而“厝”字地名又主要分布在多石的闽南丘陵地区,至今当地还多以石筑屋,反映了当代以石筑物的风俗。可见,地名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能给游客带来地方风情的享受。
3. 地名文化的旅游审美价值
词语的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形成独具美感的写意空间,给游客的体验铺垫美的基调,文人骚客于此情此景中有感而发创作的诗词歌赋、对联绝句更为游客带来了不可多得的艺术体验和审美享受。湖南的凤凰古镇,且不提其悠久的历史和秀丽的山水,单其名就足够游客浮想联翩,被“凤凰”这种美丽吉祥的神鸟所迷。含有地名的诗词对联可谓给秀山丽水别增一番神韵。如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有诗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给游客塑造了水月交融的洞庭湖景,朦胧幽然。“华崿峰前,香云缥缈;化城寺里,花雨缤纷。”是九华山化城寺的一副对联,给化城寺营造了令人向往的落英迷醉的境界。这些美丽的语言在山水古胜中,沟通了游客和景物间的灵犀。
4. 地名文化的旅游趣味价值
有些地名往往和神话传说、野史典故相交织,给静态的旅游吸引物注入了灵气和情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激发游客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比如巫山神女的传说,长江三峡的神女峰,俏丽动人,早在战国时楚辞赋家宋玉的《神女赋》中就提到楚襄王与神女幽会的故事,民间也有西王母幼女瑶姬下凡的传说。这些故事给这方山水赋予了神秘的文化,深深吸引着古往今来的游客。此外,古人喜以星宿之名命名,佛教旅游名山衡山外名“寿岳”,缘于衡山对应星座为二十八宿的轸翼二星,其旁有一名为长沙的掌管人间寿命的小星,而衡山古属长沙,引申其义为寿岳,吸引大量游客来此拜佛求愿。火烧赤壁、大意失荆州、淝水之战这些历史事件都以地名承载着其厚重的过去,让游客在历史的成败烟云间去感悟生命的价值。总之,这些随着地名流传下来的故事典故让游客在山水之间,另增一番游兴。
5. 地名文化的情感体验价值
地名在历史的起伏跌宕中,所代表的决非仅仅一方地域、一方百姓,更能超越它所深蕴的文化,散发出自己独特的情感格调,悠悠触击着游客的情愫。旅游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超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与自然对话,寻求各种情感的体验和精神的滋养。例如,六朝古都南京,繁华尽逝,“朱雀桥”、“乌衣巷”无论如今怎样变迁,在其空气中都弥漫着秦淮淡淡的凄伤和落寞,游于其名中,自然就会生发同样的情感。西藏地区受佛教的影响很深,西藏高原的雪山、经幡、寺庙、教徒给这块大地笼上了神秘的氛围,西藏此时所化身的就是一种可以侵袭而来,让人尊崇、敬仰的情感。而香格里拉和桃花源象征着远离尘嚣的理想国度,平淡恬适、悠然无忧的情调和气氛会让人的心沉静下来。
四、地名文化旅游价值的开发探析
旅游的本质是对异质文化的体验与经历,地名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蕴着历史、文化价值,给游客创造出审美空间和趣味、情感体验。而地名因其普遍性,常被我们忽视,其隐匿的文化宝藏深埋在历史之中,对地方和民族文化造成极大的损失。山水风物源于自然手笔,无法依人的意志生或变,禁锢了地方旅游资源的开发及竞争优势的形成;然地名文化凝缩着地方历史的气韵,沉淀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如果地名文化的旅游价值能够得到合理开发,不仅可以保护传承地名文化,当地的旅游资源也可得以丰富,品位得以提升。
1. 地名文化旅游价值的挖掘
地名文化需要得到深度和细致的挖掘,相关部门应该组织人员探入历史和民众中,收集、整理当地的地名文化,追溯其源头,追踪其发展演变以及与地名相关的历史典故、野趣传说,然后分类编辑印刷成精美的手册,给游客介绍比较系统详细的地名文化知识,为实地的游览提供指引。同时,对导游进行当地地名文化培训,作为旅游消费者和旅游产品的连接者和引介者,导游应该成为地名文化旅游资源的积极推介者和宣传者。
2. 地名文化与旅游特色资源的结合
地名文化若仅用文字讲述的方式,很难引起游客更大的兴趣,若借助各种旅游特色资源,将会给游客带来生动深刻的体验和文化享受。比如,湖南省的桃源县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得名,由此仿文中所述设景造物,寻渔郎足迹重访世外仙境,先遇水源洞,后穿秦人洞入秦人村,村内处处漾着秦时民风,有秦时的奉先祠、余荫堂等古建,办有秦文化展,游客于此可坐秦车、听秦戏、穿秦服、用秦币,完全融合在桃花源的文化氛围中。又如四大古镇之一的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宋真宗景德年间,因此地烧御用瓷器上有“景德年制”字样,故改名“景德镇”。景德镇已变成了瓷器的代名词,完全可以借助瓷器工艺、瓷器作坊等来开发景德镇的地名文化资源。地名文化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为旅游产品增添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品味。
3. 地名文化和旅游文化载体的融合
各种文化载体与地名文化的融合,可以丰富地名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容。采用诗词歌赋、对联绝句的形式,虽然短小精悍却在无形之中发挥了广告宣传标语的作用,大凡山水古迹,只有当拥有了名家的歌咏,才会鲜活的涌进人们的视线。一曲《沁园春·长沙》让无数人对秋色迷渐的橘子洲产生了向往,大大提高了橘子洲的知名度。现代的文化载体所具有的影响力更不容忽视。比如举办相关的艺术表演、文化展、拍摄纪录片等。中国地名研究所与相关组织汇聚国内一批著名电视策划专家、影视专家、著名学者拍摄大型电视文献片中国《千年古县》、《千年古都》、《千年古村镇等,来挖掘和保护宣传地名文化。2008年济南主办的地名文化展融合了摄影、绘画、书法、剪纸、陶艺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济南在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各方面的风情特色。
4. 地名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
地名文化可通过专门的旅游资源组合与旅游线路设计,使其所深蕴的文化资源得到系统的设计,拥有鲜明的主题。在进行资源组合和线路设计时可依据两种模式:一是循着历史的足迹依照事件发生的时间序列或空间序列去追踪地名文化;二是根据地名文化的特性对其进行分类,把同质的地名文化资源聚合在一起。例如武汉进行红色旅游,可以从辛亥革命的起点—武昌起义的起义门、首义路、彭刘杨路开始,……通过芦沟桥路,途经张自忠路、或陈怀民路、郝梦龄路走向胜利街。旅游者一路行来,可以感知到革命历史行进的脉搏,回想战争的浓烈硝烟。又如,巢湖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处处留下与三国相关的地名,如曹操检阅部队时擂鼓聚将的地方—打鼓尖,曹操被风景迷醉之地—失曹岭,曹军洗马之地洗马沟,还有周瑜故里庐城,草船借箭之地东关等等不胜枚举。如果对这些三国地名进行挖掘和整理,开发三国地名文化旅游资源,会具有独特的旅游吸引力和竞争优势。
5. 地名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尊重历史文化
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就确定地名属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随意改变地名将造成继承文化和历史传统方面的损失。一些地方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发展地方旅游经济,争相在地名上做文章。比如近年,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香格里拉属地之争,四川、贵州等6省市“夜郎”属地之争,陕西黄陵县和河南省新郑市的黄帝陵之争,这些省市都企图借助地名文化的品牌开发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形象,发展旅游经济。但是,依靠地名文化打文化旅游的牌子,必须尊重历史和文化,不能无中生有,肆意捏造,不能把目光集聚在短期的经济效益,欺骗旅游消费者。
五、结语
近几年来,地名文化的价值愈来愈多的被人们关注,被运用到商业用途。旅游经济是地名文化主要的商业开发形式。地名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很强的扩展和渗透功效,已经在人们的意识中成为该地的象征和标识,承载着一方与众不同的气韵。当提及某地名称时,旅游者会根据已有的经历或信息在脑海里形成特定的意像图,旅游动机就建立在对旅游目的地的这种知觉上,而旅游动机的强弱取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吸引力强度。因此,深刻挖掘该地地名的特色文化,塑造推广旅游目的地形象,使人们在提及某地时能够产生更加鲜明、深刻的印象,对于激发旅游消费者的旅游动机和欲望非常重要。地名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在开发的同时,务必要尊重历史,沿袭地方文脉,构建独具地方文化品位的旅游目的地,以提升整体资源的竞争力,推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阿祥.老地名是古都的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旅游资源[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10-13.
[2]赵振宇.地名与旅游[J].商场现代化,2007,(518):203.
[3]郭青霞,陈文.武汉地名文化资源旅游价值的发掘利用[J].湖北大学学报,2006,(5):583-586.
[4]许宗元.旅游地市行政地名命名的思考——以徽州—黄山市为例[J].旅游科学,2002,(2):23-27.
[5]牛汝辰.中国地名文化[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3:1-7.
[6]文鹏陵,晓畅.旅游地名的功能分析[J].中国地名,1999,(4):14-15.
[7]华林甫.中国地名史话[M].济南:齐鲁书社,2006:118-119.
关键词:金华 饮食文化 旅游开发
0 引言
金华市地处浙江省中西部地区,是个古老美丽的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人杰地灵,素有“江南邹鲁”、“文物之邦”之称,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生态示范区1个,文物保护单位16处,国家4A级景区6个,省级文保单位37处,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十佳宜居宜游城市。近几年来,金华市不断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入,在《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金华与宁波、温州并列列入三个旅游中心。分析金华现有的旅游资源,虽然种类多样,十分丰富,属于典型的复合型资源结构。但金华的旅游产品主要以观光为主,景点分散,在旅游产品资源开发创新方面存在不足,规模偏小,特色不明显,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度十分有限。在旅游业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大朝阳产业的今天,金华旅游最迫切、最根本的课题就是创新,加大产品资源开发创新的力度,力争与国际接轨,以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本文试图从金华旅游业发展条件、现状、问题等角度出发,探索研究金华地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开发。
1 饮食文化的旅游价值
1.1 饮食文化 随着旅游业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旅游者更加注重旅游活动的内在结构质量,追求旅游的文化底蕴。美国旅游业协会指出:从2003年起,游客在选择度假目的地中,30%将文化作为选择理由。而旅游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相当宽泛。“民以食为天,旅以食为先”,据有关调查,在国际旅游消费中,飲食消费仅次于购物消费,占第二位,而在国内旅游消费中居首位。在旅游六要素中,饮食居首要地位,所以饮食文化成为旅游文化内涵中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饮食文化,既包含有形的食料、菜品的开发,也涉及到器具的运用,也包含无形的饮食制作技艺、饮食习惯和风俗以及食品的消费及餐饮服务等一系列的在饮食活动中人类所展现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潜在的旅游资源。
1.2 饮食文化旅游价值 在旅游产业中,饮食文化主要包括饮食质量、供给、营养、卫生等方面内容。众所周知,旅游者到异地旅行,为的是满足精神、物质上的某种需求,丰富奇特的地方饮食文化是人们展现在饮食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是一项包含着丰富社会意义的重要文化活动,而饮食文化存大巨大的潜在的旅游价值。第一,促进地域文化传播,保护传统技艺,使之得以传承。通过品尝各地不同的特色菜肴,体验不同的制作技艺,基于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需求,使得古老的传统工艺不致调零,得以发展与传承。第二,满足游客需求,增强景点生命力,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美食,可满足游客口腹之欲,获得快感和精神上的愉悦,截然不同的体验,各地人文景观的感受,民风民俗的了解,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好奇心,同时满足文化需求。第三,风味独特的小吃,林林总总的土特产的购买与品尝,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的同时,也推动当地的包括服务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2 金华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分析
2.1 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金华,古称婺州,是中国饮食文明的发源。早在唐宋时期,婺州饮食业兴盛,民间菜肴丰富,“婺菜”已初具雏形。唐朝地方名菜种类繁多,如金华煎豆腐,白切肉,毛芋丝、山粉肉圆等,颇具口碑。南宋建都临安,婺州面食制工艺不断提升。专业糕点作坊林立,大江南北糕饼丰富。明清时期,以农家乡野“土菜”为核心的婺菜成为浙菜(八大菜系之一)的重要组成部分,素以“南料北烹”特色而见长。
2.2 种类齐全的物产资源,风味独特的地方特产 金华市地处金衢盆地东缘,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富饶,金华的花茶、举岩茶、佛手均闻名于国内。金华火腿是传统名特产,以“色、香、味、形”四绝而闻名中外;金华寿生酒是中华传统名酒,堪称历代酒中珍品。金华佛手酒,具有健胃、止痛、化滞、理气等多种保健功能,是一种高品位酒。金华酥饼色泽金黄,香脆可口,是闻名遐迩的馈赠亲朋好友传统特产。品优特产还有乌南枣、金丝蜜枣、金华佛手、宣平莲子等。金华市被誉为中国红富士之乡、中国藤稔葡萄之乡、中国草莓之乡、中国杨梅之乡、中国桃李之乡、中国源东白桃之乡。丰富的物产为金华饮食文化的挖掘与开发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风味独特的地方特产,突出地方“食”风味,无疑会提升金华地区旅游竞争力。
3 开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3.1 金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缺乏政策保障,缺少科学市场管理措施,金华饮食产业发展缓慢。金华饮食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但因缺少相关政策保障和有效的管理措施,有价值的饮食文化未得到有效的整合,存在分散,不完整的现象,传统饮食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和应用,反而使传统断层,老字号调零。第二,相对周边地区,金华饮食产业起步晚,发展滞后。尽管金华是浙闽赣皖“四省九地市”经济协作区龙头,但饮食产业发展状况与周边区域相比,饮食摊点分散、布局混乱,品牌缺失,规模小,特色不明显,缺少集品尝、休闲、购物一体的饮食一条街,未突出独特的“味”。没有诸如广州的美食街、美食坊,上海四大美食街等此类的上档次,有特色,有规模的饮食产业街来满足旅游业带来的庞大的餐饮需求。
3.2 开发利用饮食文化资源的途径与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针对金华饮食业现状,结合旅游实践,大力开展旅游活动,可促进旅游事业上升新台阶。第一,成立研究机构,加强市场调研,开展饮食文化的整理研究工作,对全市各大菜系,特色菜肴的用料、烹制、营养、特点等,进行归纳整理,挖掘搜集相关历史典故,整理成册,使之更加系统、完整化。第二,立足本土,重点突出当地特色。基于经济利益的趋使,各地纷纷仿制其他地区的口味,却又难以原汁原味,失去了原来的独特的风味,满足不了游客的地域求异心理,毫无特色而言,也因此使旅游体验大打折扣,失去原本的意义。所以,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一定要立足于当地,保持本土化,突出地方特色。第三,注重产品的创新,推进美食街类政府工程项目,发展美食旅游,真正把饮食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来开发。以饮食文化资源为依托,以美食为主题,以旅游为载体,发展美食旅游,一种新型旅游形式。要通过提高各级领导层的认识,树立美食旅游的品牌意识,尽快把饮食文化纳入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同时,可推出相应的美食街类项目工程,建文化氛围浓郁、地方色彩鲜明的饮食文化美食中心,完善,规范饮食管理,为美食旅游奠定一定的条件基础。第四,抓住机遇,配合适当的契机,形式多样的开发发展饮食文化。结合五城同创,旧村改造项目,配合政府主打的乡村旅游主题,进行整体规划,保护文化资源的同时,整合开发各地区的饮食文化,差异性发展,彰显各地特色。第五,科学有效、可行的管理体系作为保障,依托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协作。地方饮食文化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有机的协调,统筹管理。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效调动民间资本及其实际效益的关系,以科学可行的管理体系为保障,营造良好的开发环境支持。第六,加强饮食文化的宣传促销,多形式进行推广。借助网络、新闻、报纸等多种形式,把饮食文化当作一种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专题隆重推出。策划、组织大的节庆,结合地方色彩鲜明的饮食文化美食中心,树立品牌效应,开辟专门的“自助”餐馆,通过游客的亲身体验,增强他们对饮食文化不同的感受。
4 结束语
总之,饮食美化是旅游业发展中重要因素之一,是各地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资源,把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挖掘、开发、弘扬、发展各地、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对于提升民族经济,促进旅游业与餐饮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金华把握旅游餐饮市场的潮流和趋势,大胆创新,开发旅游饮食文化资源新产品,在政府宏观调控,正常方针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产业观念、制定科学有效可行的战略措施,金华旅游产业成为龙头产业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王忠田.文化游游与名胜古迹旅游走俏欧洲[N].中国旅游报,2005-08-26.
[2]肖荷芳.金华市旅游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12.
[3]周书云.旅游视角下地方饮食文化开发措施探析[J].黑河学刊,2010-08.
[4]朱玉霞.论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J].现代商业,2010(26).
[5]杨素兰.浅议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文艺生活,2011-01.
【论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推荐阅读:
中国民俗旅游文化09-17
民俗文化提高旅游经济07-22
民俗旅游文化活动策划10-23
论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06-01
藏族的民俗文化05-28
试论旅游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09-20
厦门民俗文化10-18
第一讲民俗旅游概述05-27
中国民俗文化答案10-14
翻译与民俗文化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