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楼道拥挤踩踏事故总结(通用10篇)
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我校进一步加强学校防止楼道拥挤踩踏事故专项整治活动,预防和控制此种现象的发生,维护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开展了一次防止楼道拥挤踩踏事故专项活动,现将活动如下总结:
首先,学校成立了防止楼道拥挤踩踏事故专项安全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明确专人具体抓的工作责任制,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学校加强了对学校楼道拥挤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层层落实责任目标。真正做到安全无小事,确保了师生的人身安全,家庭的安宁,教育的稳定,保证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我校本次开展了防止楼道拥挤踩踏事故专项行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并做出了检查记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在学生及家长的极力配合下,确保了学生的上下楼梯等方面的安全。
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树立安全意识,增进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了学校防止楼道拥挤踩踏事故安全工作责任制度。
各位同学、老师们: 大家好!大家从新闻里边可能知道昨天早晨,湖北襄阳老河口市秦集小学发生一起因拥挤引起的踩踏事件,导致11名学生受伤,4名学生因抢救无效死亡根据一次次血的教训我们共同学习一下“如何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一、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特点
(一)易发生事故时间:事故多在下晚自习、下课、上操、就餐和集会时,学生集中上下楼梯,且心情急切。
(二)易发生事故地点:事故多发生在教学楼楼层之间的楼梯转角处。
(三)易发生事故的学生群体:事故发生主要集中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年龄较小,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遇事容易慌乱,使场面失控,造成伤亡。
(四)易发生事故的设施设备因素:一是通道狭窄,楼梯,特别是楼梯拐角处狭窄,不能满足学生集中上下的需要;二是建筑不符合标准,一栋楼只有一个楼梯,不易疏散;三是照明不足,晚上突然停电或楼道灯光昏暗,没有及时更换损坏的照明设备,也容易造成恐慌和拥挤。
(五)易发生事故的管理因素:一是学生在集中上下楼梯时,没有老师组织和维持秩序;二是学生上晚自习时没有老师值班,下课时无人疏导;三是个别学生搞恶作剧,在混乱情况下狂呼乱叫,推搡拥挤,致使惨剧发生;四是没有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事故防范教育和训练,无应急措施。
二、如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一)加强内部安全管理
1、制定预案:要制定《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预案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学校的发展不断完善。
2、明确责任:学校要健全预防拥挤踩踏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3、落实措施:
◎ 加强值班,建立教师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值班制度。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要有值班老师组织疏导。倡导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强调安全第一,不强调整齐快速。
◎ 强化学校对晚自习的管理。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干部带班;当停电或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带班干部和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 合理安排班级教室。学校要尽可能将班额大、年龄小的学生班级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教室。
(二)开展安全教育
1、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
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2、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3、危急时刻如何保持心理镇定
◎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三、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后如何急救和处理
学校一旦发生踩踏事故,要立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一)启动应急预案
踩踏事故发生后,学校要立即启动《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迅速拨打120、110电话呼救,抢救受伤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做好伤亡者家长的工作。
(二)快速疏导现场人员
学校要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快速疏导现场人员,让学生尽快疏散到安全地点,禁止无关人员滞留现场,防止有人故意制造恐慌气氛,避免再次发生事故。
(三)紧急救护伤者
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四)事故的善后处理
踩踏事故发生后学校要做好各项善后处理工作。
1、及时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事故的最新情况,特别是学生伤亡的情况。
2、组织人员到医院看望受伤学生,协助有关部门处理好治疗、康复和医疗费等敏感问题。
3、认真接待好家长,并稳定家长情绪。
4、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5、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消除事件对他们心理的影响。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可以到教室里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教室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楼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6.学生在校上下楼梯时要遵守秩序,靠右行走。课间操、放学时要排好队,不能从楼梯跑下,遇到其他班级要让行,不可争抢先行。
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5.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一、指导思想
认真领会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以及教育部部长在全国中小学安全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生命安全,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的稳定,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为学生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放心。
二、机构与职责
(一)、紧急情况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紧急情况处置领导小组职责
1、发生学校紧急情况时,发布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2、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及时向现场派出指挥班子,并确定现场指挥最高负责人;
3、掌握汇总有关情报信息,负责对情况处置工作的指挥调度,及时作出处置决断;
4、向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和向有关单位通报事态发展情况,执行上级有关的指示命令;
5、必要时向上级及有关部门请求紧急救援;
6、组织做好善后工作,组织或配合上级开展事故调查,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写出有关书面材料。
(三)、现场处置机构的设置
现场指挥长:
指挥部成员:
现场指挥部下设抢险救护组、警戒维护组、后勤保障组、事故调查组、协调善后组和预备机动组。
(四)、现场处置机构的职责
1、现场指挥部职责:
(1)执行紧急情况处置领导小组的决策、指示、命令,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事态发展及抢险救灾情况,提出处置意见和建议,协调指挥现场各工作小组的处置行动;
(2)迅速抢救伤病人员,采取措施控制事故险情蔓延扩大;
(3)与各专业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做好处置工作;
(4)负责现场处置所需装备器材和人力的统一调配使用;
(5)具体负责善后处理工作。
2、各工作小组职责:
(1)、抢险救护组:
组长:
职责:凭借自身知识和能力迅速查明险情,在确保抢救人员人身安全、确保不会再发生险情的基础上,主动开展先期应急救援工作,组织救治伤病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险情防止损失扩大;在专业人员到达后积极协助做好现场抢险和伤病人员救护工作。
(2)、警戒维护组:
组长:
职责:负责做好现场保护、危险区人员撤离、维护现场秩序、劝说围攻群众离开事发现场等。
(3)、后勤保障组:
组长:
职责:负责调集提供抢险救援所需的物资装备人员器材,安排好抢险救援人员和伤病员救护工作。
(4)、协调善后组:
组长:
职责:在险情发生的情况下,尽可能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稳定学生及家长情绪,保障抢险救援工作正常有序进行,防止发生新的险情;做好死难及伤病人员家属的安抚慰问和稳定人心的工作,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
(5)、事故调查组:
组长:
职责:做好现场和有关证据的保护工作,调查询问证人,主动对事件性质、发生原因、损失情况等进行分析判断,及时报告有关情况供现场指挥部参考分析;查清事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在有关人员或上级调查人员到场的情况下,如实汇报调查初步情况,积极协助配合专业人员或上级调查人员做好调查工作。
(6)、预备机动组:
组长:
职责:供指挥长临时调动使用,任务由指挥长视情况确定。
三、处置程序
本预案的要点是:迅速控制局面,维持秩序,救治伤员。
1、发现楼梯挤踏和坠落事故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向行政值周和校长报告。
2、应急指挥部应当立即下达命令(可用广播或手提喇叭等):
(1)所有人员必须在原地站立不动,不准向前移动。如外走廊或楼梯扶栏已损坏,应当尽可能朝里站。
(2)楼面上的人员有秩序地向后移动,为楼梯上的人员让出空间。
(3)楼梯上的人员有秩序地后退(上楼),为营救创造条件。
3、救护人员应当全力抢救受伤人员,对危重伤员进行急救,并打120求援。
4、警戒小组应当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避免拥挤和混乱,并为救援人员提供通道。
5、后勤保障小组应当及时准备救护车辆。
6、学校应当及时与受伤学生的家长联系,并派干部、老师去医院探视、慰问受伤学生。
7、事故现场的警戒线必须等救援工作完成,校舍事故隐患排除,事故调查结束后方可解除。
8、事故发生后,学校应当立即向教体局报告。
四、情况通报及调查处理
学校紧急情况的新闻发布由局紧急情况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未经局领导小组授权同意,学校和参与情况处置的人员不得擅自对外发布。
预防楼道踩踏事故紧急预案是应对因楼梯拥挤造成的突发事件,控制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的有效措施。我们根据《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制定本预案。一旦有因楼道拥挤造成突发事件的发生,要立即启动本应急处理预案,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各司其职的原则,及时控制局面,努力将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一、指挥系统
楼道拥挤安全事件由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处理。成立以班为主体以及全体班主任老师为主的领导小组。组长:王晓军 副组长:龙叶
成员:朱海军 张焱寒 各班班主任
二、领导小组职责
1.通知、协调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处理事故,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2.尽量控制伤害情况发展、蔓延。帮助控制、处理、调查事故。协助疏散幼儿,保护事故现场。
3.组长负责召集班主任按要求及时疏散、管理、安排好各自班级的幼儿,稳定幼儿情绪,防止连带事故的发生。
三.预防楼梯间拥挤伤亡事故工作预案:
1.幼儿因早操、午间操和放学等原因造成楼梯拥挤;或因其他不可预知的(如火灾)等原因造成楼梯拥挤的,运用本预案进行应急处理。
2.一旦造成突发事件,行政值日领导迅速了解情况,通知有关负责人;如须疏散幼儿,立即通知各班班主任及其他相关配班老师到场做好疏散工作。
3、领导小组成员尽快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指挥抢救,并及时通知汇报上级有关部门。
4、因楼梯拥挤造成伤亡事故的,应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或采取其他救护措施。
5、疏散学生时,领导小组成员和行政值日领导指挥班主任或相关教师分别控制楼道和楼梯口,组织学生有序疏散,防止拥挤、践踏。
6、各教学大楼疏散通道:
(1)大四班一切活动走老教学楼的楼梯通道。(2)上午做操时间:
大五班9:30---9:35到操场。大四班9:35---9:40到操场。
(3)、下午做操时间:
大五班3:00---3:05到操场。大四班3:05---3:10到操场。
(4)、户外活动按户外活动时间安排表执行。(5)、大
五、大六班,原则上天气好到操场放学,下雨天大
五、大六班到大
一、大二班寝室的走道放学。
7、疏散时所有老师应随所在班级幼儿一起,负责疏散时的指挥和组织,直到所有幼儿离开教学楼。四.其他意外事故预案
参照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的有关规定。做好协助工作。
五.发生突发事件时所有领导小组成员及班主任应及时到岗并保持24小时联系畅通,以便及时处理,把损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1、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要严格
按照学校指定的上下楼路线各行其道,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挤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要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错误行为。
2、上下楼梯的教师、值周班值班人员,要主动对学生上下楼梯
时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3、在课间操、放学、学校大型集会等学生集中上下楼的重点时
段,楼道、通道要保持畅通,值周班值班人员应着重检查防护。
4、教师都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定,特别是“对上下楼道
应该注意安全”要经常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靠右轻行,遵守秩序,注意安全,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5、严禁任何学生在楼梯间打闹、顺楼梯下滑、搞恶作剧等危险
性游戏,一旦发现有此现象,将严厉批评教育。
6、学校一旦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将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所在班级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故扩大。所在班级老师要马上报告学校
领导,同时根据伤情拨打120急救电话,组织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地点:706教室
时间:2011年3月15号。
针对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发生的学生踩踏事故,造成8死26伤的惨剧。3月15日,我班召开了主题班会,传达上级有关会议精神,着重强调预防发生学生踩踏事件。主题班会上要求学生上、下楼梯时自觉遵守秩序,任课教师要维护好秩序,特别是恶劣天气时,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梯的秩序,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
教学目标:
一、班会目的:通过开展以“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为主题的安全知识教育班会,增强班内学生的安全意识,能懂会用一些基本常用到的校内外的安全知识,达到积极预防危险的发生并提高学生基本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要学法、守法、懂法、用法。
教学要求:
知识方面:了解有关知识;明确危害安全的行为。
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掌握自救方法,提高自护能力。
觉悟方面:认识安全的必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危害安全的行为,及自救措施。教学方法:导、读、议、评相结合。课
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树立起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案例:新华网湖南湘乡12月8日电(记者苏晓洲),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湘乡市一私立学校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事件目前已经造成8人罹难,26人受伤,另有8人在医院观查:
1.平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
(1)上下楼梯时,不按顺序行走。
(2)下课的时候和同学坐在楼梯台阶上打闹。(3)玩上下楼梯游戏。
(4)许多同学挤成一团赶紧挤进去看看出了什么事。(5)在校园攀爬树木比谁爬的高。
(6)打扫教室卫生时,身子探出窗外擦玻璃。
2.如何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
(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二.要学法、守法、懂法、用法。
学习学校的有关管制刀具的规定。教育学生要学法、守法、懂法、用法。要会做事。不要一挥手以成百年身。
我校充分认识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防范责任进行分解,落实到人,坚决杜绝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以保障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
一全面执行下元小学学生安全管理全程六时段管理措施,凡是有学生在校,就要有老师管护。实行领导带班值日值勤制度。
二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制定放学上操楼梯间安全制度,在下课集合放学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安排教职工在每层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疏导保护和管理学生,在出现楼梯照明损坏和停电时,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施,领导必须到现场,避免学生拥挤。
三学校组织对楼道楼梯设备和设施的专项检查检修,设立楼梯楼道设施损坏及时报告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与维修和改建。坚决杜绝楼道和楼梯间堆放杂物,保障楼梯楼道的畅通。
四结合发生在学校的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各班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告诫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叮嘱学生进楼时一定要做到有序,谦让。教育学生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值日教师在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管理学生等。做好防范,避免发生此类事故。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使学生树立相互礼让遵守规则靠右行走的良好行为习惯,不在楼梯间打闹,坚决不能起哄,开导致学生紧张的玩笑。
五学校结合实际,制定预防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的工作预案,每学期进行一次预案演练,提高学生的紧急应对能力。
一、坚持楼道值班制度,集会、课间操等集体活动,二至三楼楼道口都要有专人执勤,值班老师按时站岗值日,负责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
二、集会、课间操等集体活动,学生集体上下楼时,各班学生行走线路固定,依次、有序地上下楼。
三、学生集体下楼时一律不准上楼,学生集体上楼时一律不准下楼。
四、按时放学,即使有特殊活动或事情,也必须让学生在天黑前回家,谁留学生就由谁监管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
五、确保楼梯照明灯能正常使用,张贴警示标识和提示语。
六、在特定情况下学校对学生进行分时段放学,要求学生遵守秩序、轻声慢步、礼让右行,不能拥挤。
七、保持楼道畅通,教育学生在楼梯上不能追跑打闹、游戏玩耍。
八、每周检查楼梯和扶手的可靠性,一有隐患,立马消除。
九、利用文明监督员随时纠察不遵守学校楼梯管理规定的学生,并对其进行教育。
十、加强对学生进行自护常识的教育,并制定停电的应急措施,教育学生遇突发事件不惊慌,增强自护、自救能力。
新城镇邢家小学
五 项 措 施
我校为了杜绝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华家岭小学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当前校园安全工作。
一、建立健全并坚决落实校长、教师的带班、值日、值勤制度。在学生常规活动的关键部位、重要环节,要安排专人负责疏导、保护、管理学生。凡有学生在校,就必须有教师管理。
二、认真分析研究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疏散、抢救预案。要明确学校、楼层和每个班级的负责人及其职责和每一个班级的上下楼梯疏散路线。
三、立即组织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安全出口保持畅通,要保证楼道、楼梯的照明,及时更换照明设施。彻底清除通道和楼梯上的堆积物,消除障碍。
四、从学生实际出发,加强科学管理。课间要留有足够的时间,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不要过分强调过快的集合速度。要允许学生上课期间上厕所,避免下课时拥挤;晚自习必须有教师看护,放学、集合可适当错开时间。
五、要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要在教学楼楼梯间设置指示、警示标志,告诫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要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学生演练,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
【防止楼道拥挤踩踏事故总结】推荐阅读:
学校如何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09-17
学校如何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学习资料03-23
如何防止踩踏事故培训12-08
楼道踩踏应急预案01-16
18 防止火灾事故和交通事故11-06
防止交通事故控制措施11-17
楼道文明公约10-24
扫楼道小学作文07-22
楼道温馨提示语10-02
楼道文化解说词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