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学校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眼中的学校(推荐11篇)

我眼中的学校 篇1

在我眼里,学校是文明的,学校的公告栏上有我们文明表现,积极向上的照片。我们每天都在注意文明,都在讲文明,老师也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文明的学生,所以,我们的二实小也那么文明。

在我眼里,学校是生机勃勃,欢声笑语的。每天,我们都在校园里做着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校园里到处都是我们的笑声,到处都是我们快乐的身影。

在我眼里,学校是书声琅琅的,我们每天早晨,每天中午,每节课上,都在读书,从走上楼梯,就可以听到清脆悦耳的读书声。

在我眼里,学校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每天都是那么有趣,我天天在书海中漫游,天天在知识中游荡,学校的新教学楼拔地而起,我知道,当它建好时,我一定该小学毕业了,可我相信,未来的二实小一定会更加强大更加有实力。

我眼中的学校 篇2

我记得从小学开始, 课本中便频频出现鲁迅先生的作品, 而他的作品往往都是作为精读课文, 甚至很多都要求背诵。说实话, 当时的自己无法理解那些平淡无奇的文字到底在诉说什么, 也无法理解那些文字的背后到底蕴藏着怎样的力量。等到年纪稍长, 渐渐对鲁迅的生平有了了解, 也有幸读到鲁迅先生一些更为深刻的作品。从这时起, 我开始试着寻找那些文字背后的意义, 开始思考他这一生究竟在呐喊什么。

抱着这样的态度, 我翻开了那篇有着里程碑意义的《狂人日记》。不得不承认, 对于我来说, 这的确是篇很难理解的文章, 狂人的疯言狂语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合逻辑, 甚至有些荒谬。于是借助一些文学鉴赏的书籍, 我才得以慢慢体味到其中的寓意。整篇看完, 我不禁倒吸一口冷气:鲁迅先生是如此的尖刻, 也只有他, 会将那个时代的扭曲以及人性的丑陋赤裸裸的呈现出来。“‘从来如此, 便对么?’‘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 你说便是你错!’”当时的人是麻木的, 而鲁迅憎恨这种麻木。没有人敢跳出来反对司空见惯的现象, 人们宁愿忍气吞声的活着, 也不愿做一个异类。“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 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未必无意之中, 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 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 或者还有?救救孩子……”鲁迅是痛苦的, 他反对封建传统, 而自己又深陷其中。在这种无奈的困境中, 他只有寄希望于孩子, 虽然希望似乎并不大, 但他还是毅然地将眼睛转向孩子。

读完这篇半个多世纪前的文章, 我的脑子里却浮现出当今社会的情景。年轻人总是能看到社会丑陋的一面, 他们极力宣泄着自己的愤慨和不满, 然而满腹牢骚最终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于是人们赐予他们一个头衔“愤青”。其实不管在哪个时代, 总有些事情是我们无能为力的, 单凭民众很难彻底改变社会的阴暗。然而, 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 人们完全可以借助网络来进行正面的引导, 这样, 当代人的呐喊就不仅仅只是一种声音, 它可以演变为一种力量, 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还有一篇不得不提的文章———《阿Q正传》。鲁迅先生旨在通过这篇文章批判国人的劣根性, 从而引起大众的反思。而他在文章里所揭示的一条条人性的弱点, 至今仍存在于中国人的骨子里。它们是:保守性, 虚伪性, 欺软怕硬, 盲目自大, 幸灾乐祸, 投机取巧, 麻木愚蠢, 卑鄙懦弱等等。谈及创作目的, 鲁迅说, “是要使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 一下子推诿掉, 变成旁观者, 而疑心到像是写自己, 又像是写一切人, 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但是我不禁在想, 每一个阅读阿Q的人, 都把自己当成看客, 一边看着文章里揭示的劣根性, 一边细数身边人的种种劣习, 然后点头称道, 夸赞鲁迅总结的多么深刻多么到位。但是很少有人反思自己。苏格兰思想家Carlyle曾说:“Thepopulation of Englandistw e nty m illions, m os tlyfools.”每个英国人都对这句话津津乐道, 因为他们都认为自己是个例外。如同阿Q一样, 每个中国人都认为阿Q身上包含了除自己以外所有中国人的劣根性。这的确很可笑, 即使是在当今时代, 这个笑话依然在延续。一条丑陋的新闻往往能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 人们对这样的负面新闻持有极大的兴趣并报以很高的关注度。一时间, 大众的焦点都集中在此。可笑的是, 人们一边在茶余饭后聊着这件事, 一边不断的批判:这简直是太荒谬了, 为什么这样的事要被关注?而媒体也在一边持续报道这些丑陋, 一边发稿斥责大众的负面关注度。近些年的“艳照门”事件和“小月月”事件便是很好的例子。所以, 其实每个人都是阿Q。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的作品, 里边收录了他儿时的一些旧事。那些旧事, 有的十分美好, 有的却让他童年的天空变得凄暗。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让我看到另一个鲁迅。“不必说碧绿的菜洼,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 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 这是荒园, 人迹罕至, 所以不相宜, 只好来捕鸟。”毛泽东说过,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的确, 鲁迅先生在人们心中一直是一个硬朗的形象, 他不畏强权, 敢于批判丑陋, 与其他作家斗嘴皮子……然而, 在这篇文章中, 那些对于童年记忆的细致的描写, 反映了他刚硬外表下细腻的心思。我想, 当鲁迅先生叼着烟斗, 坐在窗前回忆童年的时候, 一定是他人生中最轻松的时刻。

萧红在回忆鲁迅的文章中写到“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 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 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 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这几句描写看似平淡, 然而我认为这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鲁迅先生的内心非常的强大。他一生光明磊落, 无所畏惧, 所以他的笑是最真实的笑, 是明朗的笑, 是发自内心的笑。

我眼中的学校 篇3

一、学校的教学管理

在丹那中学,只有三名行政人员,即校长、副校长和辅导员。校长主要负责全面工作,决策学校的重大事情。他经常在办公室与教师进行个别谈话,会议也很多,即便在学生休息时他也要参加值班,管理学生的秩序,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并且每天要去迎接学生和家长的到来。副校长主要负责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与家长进行沟通,组织各种学生活动等。辅导员是学校非常重要的角色,有点像我们的教务主任,主要负责学生和教师的课务安排,特别是管理学生的班级分配。此外,三人共同讨论决定教师给哪个年级或班级上课。学校里没有教务处,也没有德育处,除行政人员外就是职员和教师。

学校共有近800名学生,包括六到八年级,只有31名教师,每名教师都有自己的办公室,也就是自己上课的班级。教师根据学校的安排在自己固定的教室为学生上课,同一教师可能给同一年级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上课,也给混合编班的学生上课。有少数教师,要同时教两到三门学科。

由于学校教师非常少,所以每名教师的工作量都很大,每人每天上5节课,另外还有30分钟的早读和一节备课的时间。一旦有人因病或因事请假,学校的课务安排就非常紧张。对此,学区有统一的管理办法:每个请假的教师,必须自己在学区提供的网站上寻找能够替代自己的临时教师,经学区批准后,请假生效,同时代课教师可以进教室上课。这种办法减少了学校行政人员的工作压力,也让教师对请假更加慎重。当然,也会出现一些临时的紧急情况,来不及向学区报告,就会特事特办。

随着联邦核心课程标准的实施,特别是阿卡迪亚(Arcadia)学区华人不断增多,家长对学生的学业成绩非常关注,学校对此非常重视,为了帮助学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教师也在不断的学习和参加培训。阿卡迪亚学区规定,每年工作日期间有7天是供教师进行业务学习的,被称为“联邦核心课程培训日”(Common Core Day)。每到这一天,学生在午饭后放学,教师们用半天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和讨论关于如何改进自己的课堂,以及为下阶段的教学任务制订计划,这种交流基本上是以学科组为单位的。每到此时,学区会派相关负责人员来校巡视,了解教师学习情况,也会参与教师的讨论,甚至对教师进行辅导。阿卡迪亚学区还有“教师发展日”(Teacher Development Day),一学期一到两次,这一天学生不到校,全体教师上午到阿卡迪亚高中(Arcadia High School)听报告,下午学区内的3所初中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到丹那参加学科教研活动,学区的学科教研员也要参加。这些活动的效率比较高,很受教师们的欢迎。

可以看出,学校的常规教学工作非常规范,每个教师工作非常努力而辛苦,很少有请假现象,学校也没有太多事务性的工作来分散教师的精力,所以教师专注于教学工作。

二、学校的课程管理

通过观察和交流,笔者大致了解了学校的课程结构。丹那学校的课程分为选修和必修两大类,每天6节课中,5节必修,包括英语、历史、科学、PE、数学;1节选修,内容除了体育、艺术类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外,还有教师助手、餐厅助手、图书志愿者、蜘蛛网热络小组(Web crew,八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服务,做向导找教室,欢迎新生等)等。美国学校的选修课程非常丰富,每个学校可以充分挖掘自己的师资潜力和设备资源,或者借助社区与学区的力量开设出尽量丰富而又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学生对必修课没有选择权,但是可以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参加选修课。有些选修课以学年为单位选修,乐器类的艺术课大多如此;有的则以学期为单位,其他的基本上是一个学期选修一次,如做教师的帮手、戏剧、戏剧社等课程都是如此。选修课一旦选定,那么将持续整个学期或者整个学年。

六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基本上是学校平均分配的,除数学外,没有层次的差异,而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则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学科成绩、综合能力以及教师的建议进行分层编班,所以常出现混合班级,年级不同的学生在同一班级学习的情况很多。高年级分班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学业水平,就连选修课也要考虑学生的意愿以及学习能力进行双向选择。如蜘蛛网热络小组,对学生的交往能力要求很高,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胜任。笔者听了一节绘画社(Painting Club)选修课,由于是高水平课程,学生都表现出了比较高的创作能力,教师的教学内容难度也比较大。

丹那学校随着政府提出的要求而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同时在完善学校特色课程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成就。这些课程的实施和改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起到了促进作用,学生发展目标的达成度也比较高。

三、学校规范的作息和个性化的课表

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很独特,有日常课表(包括周一、周二、周四、周五),上午8:14开始,下午3:00结束;有提高教学质量日课表(只在周三如此,提前一个小时放学,学校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有年级组的会议,也有学科组的会议等,教师评分、开会,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准备),上午8:10开始,下午2:00结束;最让学生们开心的应该是迷你日课表(一个学期会有两次,分别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结束后,中午提前放学,教师要填写学生成绩和评语,也会到学区内不同学校参加教研活动),上午8:14开始,中午12:15结束。加州政府规定,学校每年用来正常上课的时间不能少于180天,所以学校只有严格执行作息时间,才可能完成州政府规定的工作量。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印在每一个学生的练习簿上,学校一般不能随意调整作息时间。

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张自己的课程表——循环课表,根据它的安排,不同的学生每节课到不同的教室上课。对于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也会尽量考虑到,体现在课程表上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配给他们不同的课程。比如,语言不过关的学生要有英语提高课,而且层级不同,又如数学水平较低的学生会有降低要求的课程,等等。

四、学校的特殊教育管理

2001年1月23日,美国总统布什发布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的教育改革计划,并于2002年1月8日正式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在丹那的两周时间里,笔者真实地感受到了美国学校对每个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有身体或心理障碍的学生也同样享受着教育的公平和阳光。

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实践的精华,却在美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丹那学校里除了普通学生分层学习外,对于那些智力和情绪有障碍的学生,学校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学校注重对特殊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比如教会他们如何去超市购物、怎样去比对商品的价格、怎样使用微波炉和洗衣机,以此为特殊学生独立走上社会生活奠定一个起码的基础。

在丹那只有特殊学生才坐校车,目的是减轻家长的接送压力。学校共有7名有情绪障碍的学生:1名六年级学生、2名七年级学生、4名八年级学生,有5位教师负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几乎是进行一对一辅导。学校共有3间情绪特殊教育教室,一间供上课用,另外两间是专用教室。7名学生,按照能力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围成一圈。其中有2名学生由于进步比较快,行为和情绪表现已经接近正常,因此可以到普通班级上课,但是他们仍然需要专门教师的帮助。特教训练的目标除了是增强特殊学生的独立生活和学习能力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逐渐融入社会,过正常人的生活。

情绪障碍班级学生的智力大多并不差,每节课由5位教师分工合作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对于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可以到隔壁的专用房间自由玩耍,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娱乐设施。学生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不能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甚至乱发脾气的话,会被关进一间只有一张桌子和椅子的房间,类似禁闭室。当被关禁闭的学生抱怨时,教师总是非常耐心地解释道:“这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你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

笔者曾经看到参观过阿卡迪亚学区的一个小学,他们给予了重度智障的学生细致入微的关怀。由于这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有限,教师就借用形象的图片来帮助他们表达,如吃饭、运动、游戏都有相应的图片,学生们一看就懂,尽可能地减少他们沟通的困难。

在学校的特别帮助下,特殊学生都在慢慢进步,这从他们脸上的笑容就可以看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丹那的老师认为,每个孩子都应该接受好的教育,即每个孩子都必须会学习。特别是公立学校,没有地区、家庭背景、肤色之别,都有发展学生心智、培养学生品格的责任和使命。

五、学校的特色课程

学校的特色课程是个人决心进阶项目(Advancement Via Individual Determination,通过个性和意志发展自己,以下简称AVID),在学校已经实施了3年,目前是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在参加。这门选修课比较特殊,因为参加的对象主要是学业水平在中等或者偏上者。学校通过对学生评价系统数据的分析,会主动邀请一些学生加入。学生也可以自己申请该课程,但是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该课程的实施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给予学生更多的社会参与机会,从而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能有更大的进步和提高。

AVID课程不属于任何学科,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包罗万象。课程实施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教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阅读相关的书籍,可以是历史、数学,也可以是其他任何领域只要是学生看得懂的书籍。小组成员共同确定他们要阅读的章节,然后每个人根据阅读的材料提出一个问题,并把这个问题记录在教师提供的笔记本上。问题提出后,每个学生根据自己所提问题的关键词进行研究,并把与这个关键词有关的信息记录下来。其次,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把自己初步的收获写下来,同时把自己得到这些认识的过程分步骤描述出来。最后,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每个学生把发现的新问题或者还没有搞明白的问题写下来。到这一步主要是为了明确学生的问题所在,同时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在这一步写下的问题是需要得到帮助的问题。

每周二和周四,学区会派专门人员到学校,帮助仍然有问题的学生和他的同学们解决问题。说解决问题,不如说是进一步提出问题。因为AVID项目有一个要求:当别人有问题时,知道答案的人不能告诉他,因为对有问题的人来说,直接得到别人提供的答案相当于“剽窃”。他们相互之间帮助解决问题的原则是不断地提出问题,也就是说不断地从不同角度启发对方思考。每个小组每一节课会有1~3人在小组的白板上写出自己的问题及研究过程。接着,学区派来的专门人员和组员就学生的问题和研究过程不断发问,学生要回答大家的问题。随着提问不断深入,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越来越深,直至自己揭示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才基本结束。提问和回答环节以后,学生要记录下当天课堂上自己觉得很重要的信息,并条理清楚地写出自己的收获。最后,教师设计需要进一步反思的问题,如“今天的课堂上你问了哪些问题”“你的问题别人是如何回答的”,等等。

在一节AVID课上,学生一共被分成了5个小组,3个小组研究数学问题,1个小组研究历史问题,还有1个小组研究语言问题。有一个数学小组研究的是怎样把数学语言转换成文字的形式,因为在几何证明的过程中学生只掌握了公式和定理还不够,必须能够用准确的文字描述这个证明的过程。那怎样才能掌握这个技能呢?学生通过不断地提问,使每个人的认识不断深入,以此帮助大家来深入理解这个问题。另一个数学小组研究的是轴对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在白板上非常规范地画出坐标系内轴对称的图像,并且工整地写出定理和自己的研究过程。笔者发现,虽然他们只是八年级学生,但是每一个在白板前讲解自己的问题,介绍自己的研究和见解的学生都非常认真而自信,提问的学生也是唇枪舌剑,引发组员的思考。难怪美国的孩子个个都是演说家,每个人都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思考得有一定深度,从他们的基础教育就可以看到这种能力的培养非朝夕之间。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提出问题前要思考自己问题的深度,是一级水平,二级水平,还是三级水平,提出的问题层次越高,思考得越深,对他人的启发就越大。

学区派来的辅导员参加到每组的讨论之中,每组至少有1名辅导员加入,辅导员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研究过程进行不断提问,同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学生在介绍自己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对其进行评价,这些表现包括情商、模块完成情况、问题深度和总结能力。最后,辅导员还要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写下“关键点”,点拨学生的思路,或者是给出重要的建议。

通过AVID课程,学生把在学习过程中想到的、看到的都写下来,不断探究未知的领域,运用合作的学习方法,增加阅读量,培养合作精神、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而不仅仅是获得知识。基于AVID课程的这一核心理念,丹那的很多老师都主动将这种策略运用在自己的课堂上,也有很多老师前来学习和观摩,其中甚至包括体育老师。

经过这段时间对美国教育的零距离接触,笔者认识到,美国正从基础教育开始抓起,把中国基础教育中的优势,如教学标准的制定、教研活动的组织、教研员的设置、教学质量的统一监控等,一一融入到本国的教育体制中,而且做得更加完善和到位。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我们必须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增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性,传承我国的教育优势,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做法,这样才能做到优势互补,从根基上提高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我眼中的学校作文 篇4

广州外校的整座校园都是古香古色的。橘红色的墙,屋檐与悬山顶相似,再加上校园内的池塘与像帘子一样的瀑布,广州外校仿佛是一座古城,被安在广州这个现代化的城市中。

从校门口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牌,上面书写着几个行云流水般的大字“外语大通”。这正是广州外校最大的特点――外语。

再往里走便是凤凰楼了,凤凰楼屹立在五星红旗后面。这栋凰凰楼也十分古风古韵,红瓦和悬山顶让古典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凤凰楼最吸引人眼球的一定就是屋檐下巨大的校徽和牌匾了。阳光下,校徽就像一颗耀眼又闪亮的巨大的钻石,散发着光芒。校徽下的牌匾也不甘示弱,上面金光闪闪的校训“博学,雅正,融和”几个字也一样夺人眼球。凤凰楼里面是校史馆和高中国际部的教室。

凤凰楼的两旁是教学楼,那就是我们上课的地方,里面是一间间宽敞的教室。教室里明亮的灯光,一排排整齐的桌椅以及每个人桌子上挂着的一个个书带,让人一进教室就能感受到严肃又认真的学习氛围,让人能静下心来学习。

顺着教学楼往旁边走,便是篮球场了,那里是我们军训每天早上集合的地方。篮球场旁边就是操场,大红色的四百米跑道与嫩绿色的足球场的搭配,让每个人都从学习时的严肃变成了运动时的活力。足球场的草坪上时不时飞来一群小鸟,它们吱吱喳喳地唱着婉转的歌谣,时高时低地飞来飞去。每当我听到小鸟那清脆的歌声时,我总能更加精神,更加充满活力。

从操场离开,穿过宿舍楼,就来到了池塘旁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里也是广外最有诗意的地方。孔子像,小桥流水和一旁的绿植,让校园如诗如画,生机勃勃。这些美景,汇成了一幅漂亮的风景画。

我眼中的绿色学校 篇5

我眼中的校园是绿色的,校园的围墙是用砖垒砌的,并且是五颜六色的蔷薇花墙,不时散发着阵阵花香,校园里到处种满花草树木,因为我们是小学,所以校园要有童话色彩,为同学们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我眼中的校园是“乐园”。校园,是同学们成长的地方,是教师耕耘的场所。校园里不会有垃圾存在,校园里所有文具物品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我们的学校有自己的网站,使同学们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环境知识,而且还可以和世界各地的小朋友联系、交流,开拓我们的视野。在我的眼中,这里是快乐的天堂: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耕耘的快乐,收获的快乐。这里能充满快乐,那同学们学习的效率,老师们工作的效率将会是无穷尽的。反之,那境况该是不折不扣的“悲惨世界”。

我眼中的校园是一个大“花园”。校园屋顶花园有一个拱形的大玻璃房,里面种满各种各样的植物,玻璃房内的温度是用太阳能来维持的,那么学生上科学、常识课,不用凭空想象,就能实实在在地看到绿色、摸到树叶、闻到花香。一个个孩子在这里成长如同一个个花蕊在这里含苞,在这里绽放。今日的小树苗将是明天的参天大树,将是祖国的栋梁。一位位教师,是忙碌于这个花园里的园丁,他们默默地浇灌,默默地修剪,默默地施肥„„

这就是我眼中的校园,这就是我眼中的校园生活。一个美丽的梦!

倪琰

我眼中的学校作文200字 篇6

有一个小花园学校里面,路上布满鹅卵石的造型奇特,草看上去非常坚固,不同颜色,粉红色和金黄色的花,红……蝴蝶花蜜经常来我们学校,有是一个小蜜蜂。

中央学校是一个升旗台,其次是教学楼。最有名的是我们班的,因为我们刚刚安装的计算机上,其他类非常羡慕!校舍背后的操场,跑道2米,以及足球场,足球可以玩,孩子们玩在足球场上比赛。在可爱的孩子们游戏拼命赛车在赛道上,孩子和聪明可爱的,我们不得不在女子4×百米转移放在第一位吧!

我眼中的《云南三村》 篇7

费孝通于1910年11月2日出生在江苏省吴江县城的一户小绅士家庭。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到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师从于吴文藻先生。1933年费孝通考取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研究生,师从俄籍教授史禄国。后来到英国师从于马林诺斯基。1938年秋,费孝通获得博士学位,在离英回国时在轮船上听到广州沦陷的消息,决定到吴文藻主持的燕京大学—云南大学实地调查工作站工作,刚刚回国的费孝通先生只在昆明休息了两周就深入到昆明城郊的禄丰县进行调查研究,用费先生的话说就是:“我有责任用我所学到的知识多做一些准备工作,那就是科学地去认识中国社会。”因为心系祖国农村发展,在对禄丰县进行调查之后,他又在张之毅和张宗颖的帮助下完成了对易门县和玉溪县的调查。

《云南三村》是费孝通先生在人类学研究生涯中的点睛之作,是田野研究的一个范本。其中包括费孝通和张之毅于抗战时期(1938—1942年)在云南内地农村调查的三本报告:《禄村农田》、《易村手工业》和《玉村农业和商业》。全书以“社区研究”和“类型比较”的方法为主,研究了云南农村的经济变迁,得出“中国已开始要工业化”的结论,敏锐地揭示出内地农村的变化趋势。

二、内容概要

《云南三村》是关于人类学的研究,首先,该书以“微型社会”为研究对象,对云南的三个村,即禄村、易村及玉村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其次,费孝通先生利用类型比较法选择了中国农村的几种“类型”进行调查、分析和比较。从以农业为主的禄村(禄丰县)到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易村(易门县)再到玉村(玉溪县)的农业和商业,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费孝通先生和张之毅先生是将这三个村作为三个类型进行研究和比较的。

禄村是一个受现代工商业影响较浅的内地农村的典型,农民们主要以农业为主,大部分的生活必需品靠自给自足,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田,都市的兴起并不会减少禄村农民的收入,人口越是集中,禄村卖出的农产品价格也会随之上涨,所以禄村的土地权不会外流,但随着工商业的发展,禄村的劳动力流向有改变的趋势,从而会影响到禄村经济的发展。

易村是一个手工业相对发展的农村,村民的收入不仅靠农田,而且有手工业的辅助,主要有织蔑器和纸坊。在手工业的工作时间上工作者可以自由支配,可根据农闲和农忙自行支配时间,手工业发展对易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富农赚了钱,由于受到投资的限制而买穷人的土地,因此在易村土地权相对集中。

由于玉村交通较为便利,村民则主要依靠经营菜地弥补农田的不足。随着玉溪经济的发展,玉村的商业也得以发展,而商业资金大多流向了土地。土地向城市集中,使得土地所有权进城而土地经营权留在农村,所以玉村在农业经营上就日益佃农化。

三、心得体会

《云南三村》是关于人类学研究的一部著作。该书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以微型社区为研究对象,对云南的三个村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和比较,力图从中国内地几个农村的调查研究开始,由点及面,进而了解整个中国农村的整体面貌。在艰苦的研究条件下费孝通先生观察总结了农作日历、劳力估计和物价变化的表格,一目了然,进而使我们对云南三个村的发展变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云南三村》中从禄村到易村,再从易村到玉村,我们可以看到三种比较典型的农村类型:纯农业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农业和商业相结合。禄村是一个受现代工商业影响比较小的内地农村,整个农村的主要以经济来源为农田的收入,相比之下易村的手工业较为发达,农民的收入主要靠农田和手工业来维持,而玉村由于交通方便,因而商业较为发达,农民主要经营菜地为生。整本书始终以人和地为主线,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农村经济问题上,关心农民的需要,希望最终能改善农民的生活。

费孝通先生从《六上瑶山》到《江村经济》再到《云南三村》,都是对中国边缘地区和农村的研究,中间贯穿着一条理论线索,而《云南三村》在这条线索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六上瑶山》是费先生人类学研究的起点;《江村经济》是费先生将江村视作一个社区并对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进行分析的一个研究,“社区研究”理论正在形成,《云南三村》在《江村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这部著作中作者提出了类型比较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禄村、易村和玉村的比较和研究来证明在《江村经济》中关于土地制度的见解,“社区研究”和“类型比较”的理论得到完善。无论是从江村到禄村,从禄村到易村,还是从易村到玉村,费孝通先生始终从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分析和比较,费孝通先生的这种研究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费孝通先生说:“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村,固然不是千篇一律,但也不是千变万化,各具一格。于是我产生了是否可以分门别类地抓出若干种类型或模式的想法。”费先生结合马林诺斯基先生的功能论,继承和发展了吴文藻先生的“社区研究”,力图从个别走向整体,最后能够了解整个中国农村的整体结构,“社区研究”对我们今后在人类学领域进行研究作出了理论性的指导。在《云南三村》中作者曾敏锐地发现劳动力的转移将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那么被研究的农村应当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呢?这就为我们今后对农村经济的研究提供了思路。费先生的理想是“志在富民”,同时这也应当是所有学科的共同理想。

总之,《云南三村》对整个中国农村经济的研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向我们提供了一个田野研究的范例,贯彻了“社区研究”方法,给我们年轻一代作出了榜样。

参考文献

[1]何斯民.《云南三村》——费孝通先生学术生涯中的点睛之笔[J].学术探索, 2006, (03) .

[2]张亚娟.人类学取向的研究范本——读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J].百色学院学报, 2009, (02) .

我眼中的侠 篇8

在武侠小说中,我独以为金庸笔下的个别人物才算得上侠。

侠须是深明大义的。《天龙八部》中,乔峰在雁门关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两国的和平,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千百万黎民的性命。虽然他也曾做过错事,但是他以死谢苍生的行为令我深深感动。为了别人而不惜牺牲自己,正是侠所拥有的最卓越的品质。

侠应是善良仁厚的。侠者,应以善为本,行侠仗义。那些虽有高强的武艺却无仁心的人能够被称为侠吗?那些虽拥有过人的本领,却去危害世间百姓的人,能够被称为侠吗?

【简评】 楚河汉界,两军对峙,最不引人注意的恐怕就是卒了。然而,“过河的卒子赛过车”,“山鸡也能变凤凰”,平凡之中常常蕴蓄着惊人的力量。作者从一张棋盘、数粒棋子中悟出了许多道理,认识了一个全然不同的卒。他首先看到了卒的命运:它平凡、普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命运中还有些无奈。可贵的是,他没有仅停留于此,而是将笔锋一转,指出“我欣赏的正是卒”,既而以独特的视角认识卒,颂扬卒鞠躬尽瘁的高贵品质和无所畏惧的雄浑气魄。结尾是本文的点睛之笔,由下棋联及人生,由卒写到平凡的人,过渡自然,揭示出深刻的人生道理。

读完本文,你还会为自身的平凡而苦恼吗?看看那平凡的卒吧,你会获取新的奋斗的动力。自然不能。我认为金庸笔下的郭靖便能被称为大英雄、大侠士。郭靖善良仁厚,心为天下苍生所虑,以自己深远的谋略和超强的武艺为国家的和平尽力。最令我感动的是他与成吉思汗的对话,从中可以看出一代天骄心里装的是疆土,而郭靖心里装的是芸芸众生。郭靖为天下苍生而忧的豪情壮志,让我由衷地佩服。

侠这一称呼,反映出人们对他的尊敬,而能耐够拥有这一称呼的人必然会顺民意而为之。

当人们称某人为侠时,应首先考虑其是否达到了侠的标准。为了个人恩怨,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就打打杀杀,是断然不能称为侠的。所以,能被称为侠的人,应该心胸宽阔,海纳百川。世上的恩怨何其多?作为侠,要能够以德报怨(在不违反大义的前提下),这便是我眼中侠的另一准则。

月明风高,狼嗥四起,忽侠气冲天,端其行,正其心,宽其胸,则天明风平。以行动人,以心感人,以德服人,这,便是我心中的侠!

【简评】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侠”的形象,人们敬重“侠”,也喜欢谈论“侠”。然而,不同的人心目中“侠”的形象也不尽相同。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侠士。先从正面提出可以称为 “侠”的两种标准:以乔峰为代表的深明大义之“侠”和以郭靖为代表的善良仁厚之“侠”,让读者对“侠士”有了一个清晰、具体的认识;继而从反面论述什么样的人算不上真正的侠士,是人们曲解的“侠”,指出真正的侠士应该胸怀宽广,能做到“以德报怨”。整篇文章结构清晰,论证严谨,论点鲜明,论据充实,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我眼中的学校 篇9

我国作为对外留学大国,留学瑞士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但瑞士学校并没有任何一个官方的排名,这让很多学生在选择学校上遇到不少难题。虽然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一些所谓的排名,但都并非官方行为,在瑞士权威的酒店管理学校协会ASEH的网站上也专门针对这一现象做了解释。

下文为一位曾经留学瑞士四年的热心网友,通过总结自身的瑞士留学及生活经验,为读者全面介绍了瑞士几所以英文授课的酒店管理学校的情况。EHL---最有历史的学校

历史最悠久的酒店管理学校,1893年建校。使用法语及英语授课,学校坐落于瑞士法语区日内瓦洛桑,距离日内瓦机场半小时车程。学校对学术要求非常严谨,入学要求也较高,高中毕业再加上高考成绩(高考成绩要达到国内本科录取线才予以考虑),雅思必须达到7分或以上,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最后还要参加EHL的面试。四年制学士学位学费、食宿费约16万瑞士法郎,即差不多一百万人民币。四年的本科,实习时间共有36周。当年我也想申请这个学校,无奈7分雅思对大多数高中来说都是比较高的,我当年考了5.5分,也算是个比较正常的水平吧。没有认识的同学读EHL,所以情况不算特别了解。本科应该是十三个月,没有实习机会。

SHMS----规模最大最漂亮的学校

SHMS位于蒙特勒,有两个校区,分别是Caux和Leysin校区,我在瑞士第一年就参观过这个学校的Caux校区,校舍前身是一个很大的酒店,所以校舍很宏伟,完全可以用金碧辉煌来形容,学校坐落在山顶上,可以一览整个日内瓦湖的无限风光。学校比瑞士其他酒店管理学校都要大,学生人数也比较多,各地区的人数比例还算适中。毕业那年的欧洲旅行刚好认识了四个SHMS的学生,当时他们其中两个已经得到美国某酒店的Offer,另外两个打算回国发展。他们本身对SHMS的评价还不错,学校长期保持与酒店的联系是最受学生赞扬的,每年都为实习生及毕业生举办Recruitment Fair,可能是因为SHMS的毕业生人数比较多,去SHMS招聘的酒店也比较多,我看过他们宣传Recruitment的leaflet,的确有不少大酒店去他们那里招聘,大集团有Ritz, Hyatt, Four Season,迪士尼还有瑞航,另外也有不少欧洲的高端酒店如Solmelia、依云皇家圣地、Helios等等。三年制学士学位课程学费、食宿费大概10万瑞士法郎,学校提供两次实习,约9-12个月。个人挺喜欢这个学校的,但我做申请的时候中介没有推这个学校,所以当时没有选择这个学校。不过听说这个学校的学术比较难,功课也挺难,所以选择这个学校要有吃苦的心理准备。GLION-----我的母校

我是Glion毕业的,04年入学,对于自己学校,我可以多说一点。学校也是位于蒙特勒,在半山上,就在SHMS下面一点点,在一个有点像悬崖的位置上,也是可以看到整个日内瓦湖的。学校有两个校区,学校周边是滑雪区,很有度假的感觉。学校硬件还不错,学校运营多年,推广做得好,知名度不错。我申请的时候,问了很多中介,去瑞士选哪个学校,他们都向我推荐Glion。我认为Glion本来是一个有着很好的瑞士酒店管理传统的,到我到了学校后才知道,原来Glion和LesRoches在2000年被美国一个公司收购了,美国人的商业气息破坏了GLION的学术气氛,而且我去那年很多亚洲人,一个几百人的学校,中国内地学校就已经占了125个,另外,南韩、越南、印度学生也不少,当然,也有一些美国人。大

一、大二时上课小组讨论经常和自己国家的同学分到一起,趁老师不注意,我们都说中文的...不过老师都还不错,跟学生关系挺融洽的。不过,学费有点贵,三年半制学士学位总共收费差 1 不多16万瑞士法郎(结合人民币超过一百万),而且还经常有些小费用要交。总的来说,我在那三年半时间里,过得还算开心,经常和同学去滑雪或者旅行。Cesar Ritz----站在伟人肩膀上的学校。

恺撒里兹酒店管理学院,创立于1982年,有两个校舍,分别位于日内瓦湖东南边城市Le Bouveret布夫雷位于Brig布里格市中心。恺撒里兹学院以酒店之父恺撒里兹先生命名,是恺撒里兹基金会授权的,所以也算是酒店之父的后人对里兹的一种认可吧。从整体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学院,很有发展潜力,我相信它很快会与EHL齐名。Ritz的本科课程为三年制,硕士课程为两年制。除了教授酒店及旅游管理课程,餐饮企业管理方面的课程也是这个学校的特色,还有这个学校有一门很出名的课程,就是美食艺术Culinary art课程,听说他们这个课程的老师都很强,而且他们学校的是连续几届奥运会的瑞士屋主办方,这一点让当年的我非常羡慕!另外餐饮企业管理课程也是这个学校的强项,很多人认为读完酒店管理就只能在酒店或旅游行业工作,其实主要是看学校如何设置课程,以里兹为例,这个学校就非常注重酒店和旅游方向的发散教育,比如课程会涉及到连锁餐饮企业的管理。里兹三年学士学位费用大概12万瑞士法郎,硕士大概6万瑞士法郎。LES-ROCHES------Glion的姊妹学校

学校位于瑞士瓦莱洲的布鲁士,一个风景不错的地方。不过大部分的宿舍和校舍是分开的,从宿舍走路去上课要十多分钟,不下雪的时候还好,到了下雪的天气,行动就不太方便了。LesRoches 和Glion一样,也是在国内有不错的名气的,而且近三十年的历史,让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毕业生。但现在,学校和Glion一样也是属于美国某财团拥有,我申请的时候,正好和我的朋友分别去了Glion和 LesRoches.LesRoches的本科分四年完成,比我的本科多了半年,不过很让我朋友郁闷的是,他们第一、第二年上课,都是上半年上课,下半年实习,而上半年的授课,却是三个星期上课三个星期在学校餐厅做实务(不带薪),等于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做实务的,也就是说他第一年、第二年,都只有四分之一的时间真正上课,而且实务课程第一年是餐厅F&B,第二年是厨房方面…后来我这个朋友读到第二年下学期就转校了,前两年才上了不到半年的课他就已经花了6万瑞士法郎。听说里诺士的集团最近花了不少钱自己找人做了个学校排名,调查结果居然说里诺士的排名比康奈尔的排名还要高,和EHL同属于第一档次。其实里诺士真的不怎么样,虽然和Glion同一个集团,但是是属于低端产品的那一类,在Glion读三年半的课程,到了里诺士因为学生质素问题要改为四年来读。IHTTI----规模较小,但名气不错的学校

于 1984 创校,学院位于法语区的纳沙泰尔(Neuchatel)市区内。纳沙泰尔是个很不错的城市,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建筑。IHTTI是一个规模较小的学校,只有三百来人,但学校的设备还是可以的,参观了这么多个学校,感觉这个学校的宿舍是最好的。据朋友介绍IHTTI 前身为 “Eurotel” 酒店,是以前挺有名气的一个酒店来的,所以学校虽然比较小,但学习酒店管理所需要的设备设施都齐全。另外,这个学校的师资质量好像不错,因为经常有听别人讲这个学校的老师来头很猛,有某些五星酒店高管来这里兼任老师。课程比较出名的是酒店和旅游方向,适合以后从事奢侈旅游度假产品管理方向。这个学校三年的本科课程费用大概在十万瑞士法郎左右。这个学校有免费英语补习课程给学生提供的,个人比较欣赏这个学校的这一点,因为人人都知道瑞士的学校是私立性质,但是难得这个学校这么为学生着想。BHMS---瑞士工商酒店管理学院

位于琉森,隶属于瑞士Benedict教育集团(瑞士最大的非国立教育机构)。Benedict本身是个非常有实力的教育机构,所以旗下BHMS的教学楼和设备都是自己拥有的。BHMS很近琉森火车站,周围是热闹的商业区。不过这个学校和所有市区学校一样,都不大。但是这个学校还蛮进取的,非常积极为学生安排实习,学生本科第三年可以转校去澳洲的詹姆斯库克大学和英国的Brighton,而且是由学校安排申请和签证。BHMS学费比较便宜,本科大概 2 8万瑞士法郎,有三次实习机会。适合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虽然学费比较便宜,但整体来说教学质量有保证,是个性价比高且有发展潜力的学校。HIM-----酒店管理人员再培训基地

1986年创校,位于蒙特勒市中心,也是一个不大的学校,但从学校的主楼看起来还比较大气,从学校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峰,静观不错。我本身也在蒙特勒读书,所以刚到瑞士那年就参观了这个学校,HIM给我的印象还不错,我参观一个学校一般喜欢参观图书馆的,HIM一个四、五百来人的学校,图书馆居然也有过千的藏书。另外,HIM的学生看上去比较成熟一点,听说是因为HIM主推工商管理及酒店管理双主修学位,比较受酒店的一些希望进行再培训高层管理者青睐。另外,这个低调的学校有很牛的一点,就是和美国Cornell有合作,还有一些美国比较有名的学校,我一直认为酒店管理是一个比较专的学科,如果课程注入一些工商管理的课程,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改进,这样学生毕业后就不一定局限在酒店这个行业而可以有更为广阔的就业机会了。三年本科课程学费大概10万瑞士法郎,约60万人民币。

IMI-----琉森市一个规模较小的学校

IMI位于瑞士的硫森市中心,学校旁边有个很大的湖,站在湖边可以看到远处的雪山,是个很不错的景观。我曾经有一个同学在这里读书,我同学的评价是学校小,和同一城市的BHMS比学费贵,但是教学质量远远比不上BHMS。由于学校小名气不大,所以找实习有相当的难度,因此我的同学找实习都没有靠学校,还是靠自己找到了一个德语区的餐馆工作。IMI本科是三年制,学费约11万瑞士法郎。SSTH---有两个语系的学校

SSTH位于德语区,1966年创办,前身是一家Spa宾馆。学校本身分德语教学区和英语教学区。我在旅行的时候认识过一个在SSTH读书的女生,据她介绍,SSTH分两个学系,一个德语系、一个英语系,德语系几乎都是瑞士当地人,英语系分两个班,每个班都有大概一半左右的亚洲人,另外斯里兰卡人也不少,因为SSTH在斯里兰卡有个分校,那边的学生第三年就会transfer过来这边,不过班里的同学相处得很好,很融洽,基本没有什么种族歧视的事情发生。不过有一点要提别提出,国内的中介,总是把SSTH与HTW Chur拉在一起,事实上,自2006年起,HTW Chur已经解除了与SSTH的合作,国内的中介为了个人利益,却歪曲事实,硬说SSTH是公立大学的一部分,希望各位同学不要被误导了。在SSTH完成三年的文凭课程,学生如果想继续修完学位课程,学生可以修读英国Queen Margaret University用一年时间完成学位(在瑞士完成的),或者到美国University of Delaware也是用一年时间完成学位,另外,学生还可以转到HTW Chur用两年时间完成学位(原则上所有酒店管理学校的学生只要合乎条件都可以转去HTW Chur,这并不代表SSTH就是HTW Chur的一部分)。

HTMi----又一个规模很小的一个学校 位于德语区硫森。这个学校的情况是我在后乐园论坛上认识一位HTMi的学生告诉我的,他说学校规模比较小,教学楼是有几栋小木屋组成的,人数只有两百左右(有部分出去实习了,学校实际只有百来人),是一个位置比较偏僻的学校,学生多越南人、印度人,学校虽然提供膳食,但学生多反映食物质量差,经常向学校投诉,但学校不管。而且教师的人事调动比较厉害,比较频繁更换老师。学校的图书馆小、游泳池都小得很可怜,图书馆只有三四个书架,游泳池比浴缸也大不了多少。唯一的优点是,学费相对便宜一点。三年本科学费不到9万瑞士法郎。

DCT-----最惨淡的学校

我眼中的学校 篇10

这是一个收获累累的十月。踏入麦田,农民伯伯都是一个个劲的砍收麦子、高粱;而麦子和高粱好似一个个孩子们在打闹,随风摇摆;很不想让农民伯伯捉到他。在果园里,果农们一会儿捕捉着“红孩儿”的身影,一会儿捕捉着李子的身影。苹果又大又红,真像节日里红灯笼,李子却又大的像玩偶。让整个秋天都开始热闹起来了!

这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十月。我乘着小船驶向小村子边的银杏树林里,“啊!这里太美了!”正如我惊叹一般,黄叶飘飘,好似成千上万只蝴蝶从天际飞过。它的美惊讶到了我,它的美让我不禁连连喝彩!我继续乘着小船,安静的停在湖中央,湖面竟然没有一丝丝波纹漾起,仿佛让我和小船如同一块宝石嵌在蔚蓝色的星布中......

我的梦早已像白鸽飞向了蓝天,让我永远沉睡于此吧!十月,还会有更多美在等着我们去欣赏。

这是一个来自祖国的节日。在70多年前的十月里,一个来自新中国召唤的开始---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把那个原本民不聊生,败落的国家一下子改心换面,直至今日新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经济大国。十月是来自祖国的拥抱,让我们一起去欣然、热情的欢迎这个热闹的十月......

我眼中的十月是一片美丽的景色;我眼中的十月热闹、喜庆;我眼中的十月是祖国的节日,更是一起迎接美好新时代的未来!

作者:五4班---尹迪

我眼中的爸爸 篇11

我的爸爸中等身材,剪一个小平头,显得很精神。爸爸的脸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右眼下方有一块黑斑。我常常没大没小地戏称他是“斑点狗”,他总是顺势补充:“我可是一只品种优良的斑点狗。”

爸爸最大的优点,就是孝顺。我记忆深刻的是去年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放学后我刚进家门,就听到爸爸对妈妈说:“我刚才给妈妈打电话,觉得她有点怪怪的。我让她把上次我们给她的十万元钱先借给我的同事急用。但是,她却吞吞吐吐地说已经用掉了八万元!你说他们有什么地方需要用这么多钱?”

只听妈妈解释说:“既然把钱给了爸爸妈妈,就由他们自己支配吧,别管那么多了。”爸爸听妈妈这么一说,反倒起了疑心:“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妈妈和我都有点紧张,因为我们知道奶奶的这八万元去哪了,可是一直不敢对爸爸说,所以爸爸还被蒙在鼓里呢!已经瞒了很久了,看来今天是瞒不下去了。在爸爸的一再追问下,妈妈只好一五一十地说出了真相:奶奶用八万元钱买了“蚂蚁”,上当受骗了!

爸爸一听,十分生气,追问是谁出的主意让奶奶买“蚂蚁”,妈妈不得已,只好“出卖”了奶奶家的保姆,因为是她对奶奶说投资“蚂蚁”能有丰厚的回报。爸爸一气之下就要把保姆解雇了,好在妈妈劝说:“人家小保姆也不是有意的,她也是受害者。”

当爸爸冷静下来后,妈妈才告诉爸爸,奶奶因为这件事情,受了很大打击,吃不好,睡不好,血压一直居高不下,身体和精神都很不好。爸爸一听,比刚才听到八万元被骗还着急!因为无法立刻飞到奶奶身边(奶奶在老家沈阳),爸爸马上拿起了电话……

在电话里,爸爸不停地安慰着奶奶,刚才的气早已消了:“不要紧,钱没了可以再挣。为了这几万元把身体急坏了更不值得!”爸爸这话说得轻松,但是,我知道爸爸挣钱也是不容易的,八万元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爸爸一直重复着那几句话,我能感受到电话那头的奶奶一定在流泪,但不是伤心的泪,是欣慰的泪——儿子不仅没有责备自己,还宽慰自己。最后,爸爸说:“我明天就去报案,一定要把骗子绳之以法,不能让他再坑害别人了。”

放下电话,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们再电汇几万元给妈妈吧,就说是公安局追讨回来的。她老人家还很伤心,一直很自责,这样下去会病倒的。”妈妈和我都很赞成爸爸的主意。

第二天晚上,奶奶来电话了,是我接的(爸爸加班还没回来)。可以听出奶奶的情绪不错,一直夸公安干警办案神速,为民除害。我静静地听着,让奶奶倾诉个痛快吧!我心里真为爸爸的主意叫好。

在我眼中,爸爸真是孝顺奶奶的好儿子!

星亮点:

文章开头对爸爸的外貌描写很有特色,在不动声色中巧妙地表明了爸爸心胸的开阔。小作者将事件的始末娓娓道来,将自己所看见和所感受到的爸爸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爸爸的喜爱和敬佩,很好地呼应了题目:这是“我”眼中的爸爸。因为有着这样的感情,对爸爸的语言和神态描写也比较到位,这一点给了我们启发:只有对笔下的人物充满感情,才能打动别人!

星暗点:

主要描写的是爸爸,但是笔墨不够集中。如第四、五段,与突出“爸爸”孝顺形象无关的文字可以再精简一些。

上一篇:十月份护理工作计划下一篇:“遵规守纪,文明自律”先进班级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