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国画

2024-12-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鉴赏国画(共8篇)

如何鉴赏国画 篇1

计算机技术系 11软件1班 冯东

中国画的欣赏,绘画艺术的美感与艺术性赖以成立的条件,是艺术形式的直观性呈现,无论多么精到的绘画形式,都必须通过视觉器官与视觉神经所产生的心灵感应,才能为人们所接受并得以深入了解。通过视觉来观察、接受外部世界是人类的特性。可以说,视觉的观察、认知与感受是通往理解的最佳途径。而视觉功能对形状、动势、方位、色彩、力量感、气势等各种构成因素的准确判断与反应能力,既为绘画艺术的创造方式,也为绘画艺术的欣赏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视觉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感受,总起来说是抽象综合的方法简单化事物的复杂性,由总体着眼,由局部的认知入手,再综合成总体的印象。人们的视觉思维,可以由整体到局部,也可以由局部进而把握整体。而眼睛的视觉活动,是本能性反应与有意识反应相互配合后才产生的,由于视觉能量的限制,只能以或先后或分而置之的方法感知对象。视觉首先注意到的是最引人注目的东西,这是功能性的视觉有意图的安排,有选择的摄取,也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一种具体反应。因此,也就导致了视觉对物象的感知有了一定的次序性。

气韵生动作为中国画欣赏的最高标准,自古对其理解即不尽相同。有认为气韵为不可知者。此说最早出自宋郭若虚,他说:“骨法用笔以下五者可学,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董其昌如是说,“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有人认为气韵生动贯穿于其他五法之中,这种说法,首先从语法和逻辑学的角度看,是行不通的。因为有交叉关系的概念不能并列是语法逻辑学的准则,如果把气韵生动理解成其他五法的综合,那么就不必要六法,有五法或一法即可了。而谢赫不仅讲的是六法,而且把它作为六品,并说:“画虽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显然,气韵生动是其中标准最高的一法,是独立的一品,而不是和其他五法混在一起的,否则,就不必说“各善一节”了。上述说法是将以创作的观念来理解的六法用于欣赏。还有人提出气韵生动是指用墨,这种说法的依据是谢赫没有谈及用墨,实则在谢赫时代墨色变化尚未被重视,持此说法者忽略了中国画的发展过程。气韵生动的实质,不能离开它出现的前提,六法虽然在中国画的发展中成为品评的基本准则,但它最早却是针对人物画的品评出现的。气韵生动的“气”,是一个特指概念。气原为中国古代哲学用语,老子时就已提出,包容范围较广。但至魏晋以后,“气”越来越偏重于专指人的精神与气质,同时与品评人物的风气结合起来,专指人的气质和风度。谢赫的六法是针对当时的人物画讲的,那么,他说的“气”,其中也应该有表现华中人物精神方面的因素。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关于气的论述有6次之多,既有关于画中人物的神气,也有关于画家本人的气质,在此不一一*述。但观者对绘画作品的欣赏,并不仅仅限于画中表现对象本身,同时也包括了对作者的了解以加强欣赏的深化。画品即人品就是这个道理。故而气韵生动的着眼点应当包括画中物象的神采风韵和作者的气质精神两个方面。由于“气”用于文艺创作有诸多因素,因而从魏晋开始,它便与文艺作品的风格联系起来。以气论文,对读者来说是指气质与个性,形诸作品就成为作品的风格。谢赫受此影响,以气论画,其气的含义也应当与论文相同。魏晋时代是相当注重人物品评的,士族文人要想取得社会的承认,必须在个人修养上下功夫。当时对于个性的研究也十分重视,一个人的气质、才性就是一个人的风格;而一个人的风格又说明了一个人的气质与才性,在魏晋人看来,风格即人。人的品性、才情、气度胸襟无不通过其个人风格予以展示。在这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谢赫提出“气韵生动”,把画家的风格、气质、人品放在第一,同时强调典型形象的塑造和内在神韵的表现,应该是十分合理的。他注重了绘画的内在精神形成的风格,更注重形成风格的人,正是由于二者的结合,从而使绘画获得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气韵之气,既是作者与表现对象精神状态的呈现,更是一种生命力的标志;气韵之韵,则更主要的是体现对象的精神状态,是思想文化的标志。谢赫在品评顾恺之时,称其“神韵气力,不逮前贤”,以神作为韵的定性就说明了这一点。表现气韵,还要生动,用生动作为表现气韵的标准,发动即要求表现物象的精神状态要具有生活力,才能动人,这是文学艺术至今还在普遍使用的美学标

准。那么,气韵生动用于中国画作品的品鉴,所包涵的内容至少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对象的神采等精神底蕴。神足则韵生,韵具则神愈全,神韵具存,则生动有致。第二是指画家本人运用他特有的才力、情感等艺术气质在作品中表现出的个性和因此而形成的艺术风格。第三是指前二者结合后在画面上所创造出的整体艺术效果——即意境的创造。意境的创造如自出机*,寓意深远,自然也有生动有致的个性特质。中国画的欣赏无论工笔、意笔,还是人物、山水、花鸟,对气韵生动的把握大致如此。绘图构图作为揭示形象的全部艺术语言的总合,不仅是吸引欣赏者视觉注意力的中心,也是气韵生动的缘起。古人对中国画“远观于势,近观于笔墨”的说法,其中的“势”,即是指构图的整体构成而言。构图法则既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结构,各种对立统一的构成因素又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制约着这一具体的画面营造方式。可以说,绘画作品的艺术创造,构图是表达画家内蕴的情感、展示画家表现技能的最基本条件。而从中国画欣赏的角度,画面气韵的构成,意境的创造以及种种既交错互变,又相互关联的艺术表现手段无不要归属于构图的统一制约之下。因此,中国画对构图方式的欣赏,既要看到其对构图法则的把握,“寄妙理于法度之中”(宋·苏轼),又要“搜尽奇峰打草稿”(清·石涛),苦心经营,“求毫放于规矩之外”(宋·苏轼),至此境界,才能使构图的经营别开生面,自出机*,使欣赏者耳目一新,提高中国画创作的艺术品位。但构图的出新还要看其与创作内容的结合。只有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创作构想的构成形式,才能建立起切合实际的艺术创造秩序,既打破规律,又规律自存,构成形式创造的实质是对规律的建设,而不是对规律的毁灭。这同时也是构图对盲目求新的根本制约。

造型在中国画的欣赏中则更为具体化。工笔画造型再现的成分较多,意笔则重于表现。虽然当代中国画的工写之分在造型上早已突破了上述概念,但无论造型上再现还是表现,基本上工笔应侧重似而不板,舒展大方,才能生动有致;意笔虽似而不似,不似之似,但与工笔相比较,也只能表征上的差异,其本质是一样的。如果以外形上的似与不似作为欣赏的标准,中国画似乎永远也不能使应物象形的欣赏得到统一。形既是物象外形的视觉整理,又是画家意象在画面上的具体落实。形的处理只是一种表象,而神的追求才是应物象形的本质。无论以形写神,还是以神写形,形毕竟是神依存的物质基础。形存神存,形亡神亡。对中国画工笔或意笔的欣赏如*于形的似与不似,则是舍本求末。着意于形的刻画者,神更应该活灵活现,才不愧对于形的表现。着意于形的概括夸张而导致似与不似者,更应强调神的主导性;形虽似与不似,却更真实可信。神是形的主宰,是形的目的和生命,无论公写,神的追求和表现是作者追求的目标,也是欣赏者评判形的至高标准。但神的概念不仅仅指物象之神,也包括了画家的主观思想在内,是物象之神与画家主观之神的统一。我们如能以次来把握对中国画造型的欣赏,应物象形也就有了一个明确的品鉴标准。

笔墨是中国画的骨架。在欣赏中,笔墨作为骨法用笔在中国画中的具体体现,对一幅作品水平的高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笔墨的欣赏,功力的品鉴是主导,而笔墨的变化也是欣赏的重要内容。所谓“水晕墨章”、“元气淋漓彰犹湿”,笔墨运用水准的高低,以及其品位的优劣往往是品鉴一幅中国画的重要原则。用笔作为中国画的技法表征,笔力的抑扬顿错,提按转折;笔形的方圆曲直,粗细长短;笔致的疾徐轻重,光毛枯涩无不与整体感受密切相关。墨法作为和笔法相关联的组成部分,在中国画理上历来与笔法是一个整体。墨法是用笔动作的物质落实,它通过墨色和墨质的丰富变化,以虚实强弱、浓淡轻重等阴阳辨证的法则体现了与本身相谐后的无穷变化。因此,笔墨在中国画欣赏中的具体体现为:笔以立其形质,墨以见其阴阳;笔者墨之帅,墨者笔之充。墨气中见笔法,则墨气润泽;笔法中有墨气,则笔法灵动。远视墨气浑然,近视笔笔不乱;用笔随机生发,用墨由缘而定;浑融中不失清朗之气,笔有尽而意无穷。方能达到笔墨独立的欣赏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统一。

色彩同样也是中国画重要的表现语言,气韵生动的诸多因素在工笔画中都与色彩相关。在工笔画中的色彩欣赏一般可以从几点入手:色调与意境创造的配合,色调自身的谐调与否;色彩对主次、虚实、冷暖、强弱等对比关系的运用和色彩自身所形成格调的高低。中国画的随类赋彩,既包括物象的固有色彩属性,也包括作者的主观意象色彩属性。基于后者,色彩在运用中对主体展现的作用则是充满了个人特色,这也是色彩品鉴的重要方面。意笔画法的色彩就五彩纷呈而言,无工笔之复杂。讲究的是墨即是色,色即是墨;色不碍墨,墨不碍色;以墨为主,以色为辅。但同样存在着色彩的谐调与对比关系,而且,在当今画坛中,意笔画

法彩色纷呈者也大有人在,其色彩的欣赏评判与工笔有相近之处。但因有墨做为基本因素,其处理上则较工笔用色易于放松。中国画有次序的品鉴,最终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这种综合印象,既包含对作品欣赏的最终评价,也包括对作品优缺点的肯定与指出。例如传移模写在谢赫六法中位列最后,大致是指师承。但师承只能是欣赏的一个方面,却不是优点。有所师承,更要有己意,刘道醇的“六要”中的“师学舍短”即是指此。“六法”,作为中国画欣赏的一般规律,它们既是各自独立的一个方面——即作品各有所长,亦即谢赫所言“各善一节”。一幅作品又可同时具备几个方面,谢赫本人在《古话品录》中就认为陆探微、卫协的作品六法齐备。当然,一幅中国画,所具备的符合法则的方面越多,则作品越精彩是不言而喻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画欣赏的综合印象虽是有次序的品鉴过程的结果,却是因人、因境而异的。欣赏者不同的艺术修养,不同的审美好恶,甚至不同的心境,对同一幅绘画作品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品鉴结论。这是由于中国画的艺术创造中带有抽象意味的主观意象,在作品的欣赏中要与观赏者的学识修养与内蕴产生共鸣,才能完成品鉴过程的独特性所决定的。因此,创作者与品鉴者的审美体验与思想情感的相互沟通,才是中国画艺术欣赏主客相融的契机。

如何鉴赏国画 篇2

一、中国画鉴赏教学的意义

中国画鉴赏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学生视野的拓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两个方面。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 我国传统的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较大的冲击。通过开展中国画鉴赏教学, 能够促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认知与探索, 并对中国画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人文精神做出挖掘与研究, 在此过程中, 学生群体能够对我国传统文化做出一定的集成与弘扬, 这一点是中国画鉴赏教学所具有的最大价值之一;另外, 中国画涉及到了美学、哲学等多门学科, 因此在中国画鉴赏教学中, 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综合学科知识, 从而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并且中国画鉴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对中国画中蕴含的文化做出反思, 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觉意识, 这对于学生审美意识与审美素养的提高也能够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画鉴赏教学策略

(一) 中国画鉴赏方法的多元化

在中国画鉴赏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多样化的鉴赏方法, 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以及审美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事实上, 中国画鉴赏方法多种多样, 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掌握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 六法鉴赏。谢赫通过《画品》提出了著名的中国画鉴赏六法论。这种方法是我国最早的绘画评价标准, 其中涉及到的六个评价指标分别是中国画的神韵、用笔、拥塞、造型、构图和继承性。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这一理论通俗的总结成为六个方面, 即点线面基础上的构图美、造型美、墨色使用基础上的协调美以及用笔美和对传统绘画文化的继承与表现, 在此基础上,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挖掘中国画作品具有的神韵, 从而让学生在鉴赏中国画的过程中有章可循。

二是, 比较鉴赏法。在中国画鉴赏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仅仅针对一部作品来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则学生很难对作品具有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做出掌握与理解, 因此, 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鉴赏, 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发现作品之间存在的异同以及各自的特色, 通过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来实现自身鉴赏能力的提升。当然, 对比鉴赏并不能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类比, 而应当根据技法中国画鉴赏教学要求与中国画流派所具有的特色来合理安排对比对象。

三是, 体验鉴赏法。由于体验是掌握知识与提升能力的有效路径, 因此, 重视学生的体验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画作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许多优秀的中国画作品虽然只有寥寥数笔, 但是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此, 没有经过实践的纸上谈兵很难对其文化内涵以及画作本身的特色做出挖掘, 所以, 教师有必要选择一些优秀的中国画作品或者引导学生自主推荐一些优秀的中国画作品来进行结构、临摹与重构, 从而引导学生对作品本身做出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 中国画鉴赏教学手段的多元化

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对中国画鉴赏教学的质量产生着很大的影响。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快捷地向学生灌输中国画鉴赏理论, 但是却并不利于学生对这些理论做出深入理解, 也不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 因此, 推动中国画鉴赏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 开放式教学。课堂教学是中国画鉴赏教学的主要阵地,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画鉴赏教学空间要完全局限于课堂之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地具有的绘画文化资源做出充分的利用, 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与教育、社会艺术资源与学校艺术资源的对接, 从而让中国画鉴赏教学体现出开放性的特点。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丰富中国画鉴赏教学资源, 同时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因此, 对于培养学生开展中国画鉴赏的兴趣也具有着重要意义。

二是, 现代化媒体教学。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育质量以及教育效率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画鉴赏教学中, 许多教学媒体的组合使用能够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多种教学媒体的组合使用可以有效提升教学容量, 并能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作为教师, 应当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对教学媒体做出合理选择, 同时需要重视网络资源的开发以及课件的设计。

三是, 情境教学法。美术本身包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 而在中国画的鉴赏中可以发现, 作品的内涵以及作者的思想都会受到文化背景、历史背景以及社会背景的影响, 如果将美术鉴赏的过程放置在这些背景下, 则能够让学生对作品的内涵以及作者的思想做出充分的了解。因此, 在中国画鉴赏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必要组织学生将中国画作品放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鉴赏, 并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技术来对这种文化环境做出展现, 从而使学生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另外, 在中国画鉴赏教学过程中, 范例教学法、自主学习模式、探究式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等方法都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需求来对这些方法做出合理的选择, 从而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推动学生中国画鉴赏能力的提升。

总之, 中国画鉴赏教学无论是对于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发展还是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中国画鉴赏方法, 同时有必要推动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发展, 从而为中国画鉴赏教学质量的提升构建保障。

摘要:中国画鉴赏教学不仅能够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视野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在对中国画鉴赏教学的意义做出论述的基础上, 从中国画鉴赏方法与鉴赏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对中国画鉴赏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中国画,鉴赏教学,意义,鉴赏方法,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彭阔.整合多媒体资源优化美术鉴赏教学[J].中州大学学报, 2007 (02) .

新课改下的中国画鉴赏 篇3

关键词:新课堂;个性化;过程;信息交流;教育激情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实践中,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发现中学生感到最陌生的、最不好理解的,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中国画。所以,在引导高中生进行国画鉴赏的时候,教师就要因地制宜,结合新课标,联系学生的认知实际来进行教学。下面是我20多年教学经历得出的体会与总结,仅供参考。

一、新课堂的个性化和过程化

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模式大部分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其实我也曾尝试效仿百家讲坛的讲解模式,整个过程几乎没有互动,学生是听得津津有味,但热闹一时,学生还是欠缺学习的主动性使得效果一般,调动他们的主动参与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比如,鉴赏《溪山行旅图》,我就让学生到画面中指出题目中要表现的内容,比如山、溪水、行旅的人物等等,由于画面年代久远,描绘细密繁复,找到这些内容需要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这种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一一展现给学生画面内容,主动讲解,而学生被动接受的方法,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像是被无形的手牵引着进入学习状态。

这种过程改变了在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与吸收知识的时候,教师就迫不及待地下结论直接灌输知识,如某某画的作者通过对某某内容的描绘,表达了什么感情;或者是让学生直接进行总结,而一知半解的学生不知所云,囫囵吞枣。而重过程是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再创造”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二、新课堂的综合信息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知识、学生构成了三角关系,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交流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欣赏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处山泉》时候,我采用了与学生对话的综合信息交流方式。一个很有趣的交流过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是十分有效的。

师:“题目要求有蛙声,而齐白石并没有画出青蛙,这是否跑题?”

生:“……”有的学生在思考。

师:“画面中画家只是画了几只蝌蚪,那么你认为画家是想如何表达主题的呢?”

生:“画中的蝌蚪会变成青蛙的。”

师:“但是按照题目要求说的是此时此刻就有蛙声的意境传达。”

生:“……”思考。

其他学生回答:“蝌蚪去找她的妈妈,所以会有蛙声。”

师:“她的妈妈在哪里?是否知道小蝌蚪在找她?”

生:“下游。”“上游。”“……”

此时学生发生意见分歧,产生七嘴八舌的讨论,这个时候,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来,积极思考、热烈争辩。

教师再引导:“到底是蝌蚪找妈妈,还是青蛙妈妈在找自己的孩子?”

学生又开始思考讨论。

师再追问:“蛙声何来?”

先理解的一部分学生积极回答,其他同学恍然顿悟。原来是青蛙大声呼唤自己的孩子,声音随着山泉水从上游传过来。

中国画巧妙的构思,高雅的意境,让学生不由得心生敬仰。由此,学生体会到国画意境,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不由地孕育在体验的过程之中。

三、新课堂教学中的激情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因素对于智力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人在情绪高涨、精神振奋的状态下,接受知识的能力最强,反之则很低下。课堂教学中想要用情感打动学生,教师自己首先要被感动,要有激情。有了激情,教师的语言、动作、体态就特别能表情达意,传情传神;学生更容易被感染。学生就会“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意见”。

比如在两幅画比较《太白行吟图》、《杜甫像》,关于唐代两位诗人李白与杜甫的形象刻画的认识与理解,教师模仿《太白行吟图》中人物行走的姿态。引发学生思考。

师:“形象联想性格,请说说《太白行吟图》一画中人物造型的性格特征。”

生:“豪放大气的性格特点。”

师:“你是从哪里感觉到的?”

生:“画面中人物造型特点和从李白的诗句中。”

师:“画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给你是什么感觉?请描述一下。”

生:“仰着头,边走边吟,衣袖下垂随身形摇晃,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师:“确实如此,那就请你再说几句能代表他性格的诗句进一步论证一下。”

学生积极地踊跃回答: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师:“这才是比较适合表现他的性格的诗句,好,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杜甫的形象塑造……”

通过教师的激情引导,学生才思泉涌般的诠释,中国人物画《太白行吟图》,重神轻形、以形写神的特点,学生就逐渐理解体会到了。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程内容上应该重视对祖国的优秀艺术的学习和了解,突出我国的民族特色。教会学生理解体验高雅的中国画,理解中国画的文化艺术精髓,这是一个艰巨而重要的教育任务。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研究课堂中每一处得失成败和原因,并深入学习新课标理解新理念,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使课堂教学更加行之有效。

如何认识中国画写意花鸟 篇4

中国的写意画,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色的形成,是集中国的哲学观念、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之大成。纵观中国写意画的发展史,虽然在历史上出现较晚,但由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很快被人们接受并发扬光大。在写意花鸟画领域,可谓名家辈出,群星灿烂,占据着中国画坛的主导地位,在绘画技法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今天在研究借鉴传统绘画的精髓时,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取精华,弃糟粕,有选择地去撷取,去接受。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中国传统的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做全面深入的了解。

中国写意花鸟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之一,是注重内在精神修养,气韵和意境情趣的传统艺术。是以高度概括、洗练为特征,不苛求工细致微,而是用简练的笔墨,概括的语言求其大形、大神、大气、大质、大势、大趣、大意境,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独特的审美规律及特殊的笔墨语言和表现技法,花鸟画最初只是作为人物画的配景出现的,唐代开始,花鸟画才独立成科,成为国画的一面不可缺少的大旗。

在中国绘画门类中,花鸟画所描绘的对象相对来说是比较单纯的,在形象的塑造上有着比较大的自由度,初学中国画者往往先从花鸟画入手,特别是少年儿童,只要有兴趣并稍加学习,很快就会画出一副象样的花鸟画来,但花鸟画的内容题材极为广泛,各种花卉、蔬果、景物、鸟、鱼、虫、各种动物等皆为表现的范围之内,要想画出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作品,除了熟练地掌握用笔用墨技法外,还要理解不同对象的结构特征、不同季节的形、态、神及色彩变化,意趣意境的表现,“灵性”的感悟九五字画网,这就要求多观察、写生,手中积累大量的素材,才会得心应手。

如何鉴赏散文 篇5

散文是一种具有含蓄美的文体,在鉴赏散文时,我们可以从选材、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内容四个方面入手:

从选材的角度去鉴赏

材料为中心服务,是任何文体都要遵循的。有利于中心的材料可泼墨如水,不利于中心的材料要惜墨如金。因而,材料的典型与否、新颖与否、恰当与否,是决定一篇文章成败的关键。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去鉴赏

散文中,衬托、对比、象征、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可使文章内涵更为丰富,行文更具特色,表情达意更熟练、更深刻。因此,需注意散文的表现手法。3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去鉴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是五种基本的语言表达方式,散文作为一种文学样式

因记人叙事、写景抒情、哲理、政论、寓言等散文体的不同,表达方式又各有侧重。但是,一篇散文中,一种表达方式贯穿始终的现象基本不存在。所以,从表达方式的角度鉴赏散文,主要看表达方式是否能运用自如。如《六国论》,作者主要运用议论的方式阐述观点,其中 又间杂运用了叙事的写法。议论记叙运用自如,使文章观点鲜明、论证充分。从内容方面去鉴赏

散文分记人叙事类、写景抒情类、政论、寓言类等内容,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去鉴赏、去把握主旨。记人叙事类要注意人事之间的辩证关系,写景抒情类要注意写景的同时流露的情,政论性散文要抓住作者的观点态度,寓言类要透过表面内容把握实质。总之,要根据散文的不同侧重点去鉴赏。

当然,鉴赏散文时,这几方面不是孤立存在的,要综合评价、综合赏析,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散文鉴赏方法指导

一、高考与散文阅读

近年来高考试题第二卷中,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重在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综合能力和鉴赏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主要从思想内容方面考查,鉴赏能力主要从表达技巧方面考查,解答“好处”、“妙处”之类是也。

散文集时代感与文学性于一体,以其优美的语言、发自内心的诚挚,能催生考生的情绪,成为高考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首选文体材料。

二、散文鉴赏方法指导

1、理清线索、明确思路

把握结构对理解散文的“形”和“神”不无裨益。散文结构线索:时间、空间、物件、情感、逻辑等。

2、分析材料,把握主旨

(1)分析材料:人、事、物、景只是手段,目的都是抒情明理。情与景统一,以情为主,一切景语皆情语。

通过分析材料的感情色彩,象征性等,把握散文主旨。(2)把握关键语句,尤其是“文眼”,从中把握主旨:①情感性强并显示全文基调的句子;②文中多次出现的句词;③显示事物特征、风貌的句子;④抒情、议论句;⑤双关句、含蓄句(言外之意);⑥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

3、把握技巧、体味语言(1)表达方式:叙述(顺叙、倒叙、插叙)、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抒情)、议论、说明。

(2)表现手法: 象征 铺垫 渲染 烘托 衬托 对比 人称

(3)结构手法: 线索 转换 过渡 伏笔 悬念 照应 详略

(4)语言修辞

描绘类:比喻、拟人、夸张; 结构类:对偶、排比、反复; 语气类:反问、设问;

风格类:精炼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等等。

《囚绿记》课文导入

【导入1】

有人说,绿色是自然颜色中最具生命意义的色调,提到绿,人们就会联想到生命、生机、希望。对,当一抹绿色出现在沙漠中时,你难道没有感觉到生命的希望?当绿芽冲破险阻绽放绿意时,你难道没有意识到生命的顽强?当无边的绿色扑面而来的时候,你难道没有听到生命的乐章?绿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色彩美;心理上使人愉悦,安宁。这就是一般人都喜欢绿,爱绿的原因。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囚绿记》也是一篇关于爱绿的散文,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作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lǐ)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

【导入2】

巴金老人在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般的心, 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 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他就是《囚绿记》的作者陆蠡。作家李健吾评价他的散文时说:“生命真纯,节奏美好。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灵。”今天 , 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这篇代表作, 去触摸他那高尚的灵魂。

【导入3】

对于绿色,我们有一种由衷的热爱,因为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看见了绿色就会感受到生命的鲜活,生机的磅礴。那么,当陆蠡面对绿色时,他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今天我们一同学习陆蠡的《囚绿记》。

【导入4】

如何解答古诗鉴赏题 篇6

一、答题须知。

1、看清题目要求。

一定要按题目的具体要求作答,绝不要谈与题目无关的内容。

2、注意诗歌标题。

古代诗歌的标题往往是全诗的眼睛,有时对理解全诗有指向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题目点明跟写作内容有关的季节时令特征。如王维《山居秋暝》的“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春”、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夜”。(2)标题直接点明作品内容涉及的主体或重点。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送”。(3)标题直接点明诗人的感情基调。如杜甫《恨别》中的“恨”。

3、抓住关键词句。

古代诗歌中的关键词大多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诗眼”,抓住它认真想一想,就能找到正确理解全诗的切入点。抓住关键词可作哪些思考呢?(1)想一想它的深层意义。(2)想一想它的修辞意义。(3)想一想它的情感意义。关键词句蕴涵的情感,往往是全诗的情感基调,理解了它,也就基本上把握了全诗。

4、体会全诗意境。

意境包括诗人的主观情态和客观风物两个方面,它往往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如“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句子,一幅幅特定的画面,都饱含着诗人特定的浓浓情感。体会了意境,就把握了诗歌的形象和感情,也就把握了该诗的思想内容。

5、答案恰当简明。

如果要求对诗作的艺术成就(或语言特色,或表达技巧)或作者态度进行评价,那就一定要从诗作的具体内容出发,不要曲解原意,更不能人为拔高。因为绝大多数古代诗人都有跟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之情,并且因情景的不同而变化。总之,是什么感情就是什么感情,不要动不动就给诗人冠以“高尚”、“伟大”一类的赞语。

二、鉴赏口诀: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②怀古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⑤闲适类。⑥借景抒情类。⑦托物言志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定主旨。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

(五).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六).品风格。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

诗歌鉴赏的最后,或者说到了细微之处,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语言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而与相关的一些术语有: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

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上六点看起来很分散,似把诗歌给拆开来读了,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这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不过我把它稍做了一点修改:“师傅引对门,修行在个人。”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诗歌鉴赏的门道,才能使学生建立一种赏析的思路,进而在不断的赏析中培养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赏析风格。

三、答题模式:

可以按高考的命题方式归纳为三种格式—— “写的什么”,“怎么写的”,“语言怎样”,来训练答题步骤。

答案:格式为三个部分——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清凄凉„„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或某几句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鉴赏古代诗歌常用的词语。

1、反映古诗总体表现手法的词语:直接抒情(或说“直抒胸臆”、“即事抒怀”)。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此外还有欲扬先抑、明贬实褒、寓褒于贬等。

2、反映诗人心情(感情)的词语: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

3、反映古诗语言特色的词语: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

4、反映古诗结构特点的词语:开门见山、逐层推进、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等。

5、反映古诗总体风格的词语: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豪放、婉约等。

6、反映古诗表达效果的词语: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等。

五、了解常用修辞方法的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3、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7、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加强语气。

六、常用意象含义 意象 含义

杨柳 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 杨花 象征离散

梧桐 表现寂寞惆怅、凄苦凄凉悲伤 木叶 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梅花 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 纯净洁白 兰花 象征高洁、美好

菊花 象征隐逸、高洁、脱俗、高雅 竹 象征正直、不从俗、向上、有气节

桃花 形容美女的容颜 牡丹 表现富贵、美好 松柏 高洁、坚强、坚贞或富有生命力 绿叶 表现希望、活力

黄叶 象征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 禾黍 表黍离之悲(对昔盛今衰的感叹)

草 ①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 ②表现荒凉、偏僻黄粱 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 花开 象征希望、人生的美好

花落 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情,感伤 鸳鸯 常喻夫妻,表现夫妻情深

鸿雁 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或思乡之情 鹧鸪 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

杜鹃 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表 猴猿 表现凄厉、哀伤、孤寂,愁苦 鹰 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 杜鹃 哀怨、悲伤、凄凉

燕 温情、惜春、爱的思念、沧桑、漂泊、信 鱼 表现自由、闲适

乌鸦 不祥之物或比喻小人、凡夫俗客 沙鸥 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 青鸟 指代情人的使者

太阳 表现希望、活力或时光流逝

细雨 表现生机、活力或缠绵的友情、爱情 夕阳 比喻年老或表现失落、悲叹沧桑 细雨 潜移默化的教化

③象征地位、身份的卑微 月亮 ①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 ②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 ③寄托思乡、思亲之情; ④表现旷达、潇洒,美丽,冷清

霜 象征人生无常易老,表前路坎坷

鉴赏诗歌需注意:(一)注重平时积累

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要做到知人论世以察诗情;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要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以便鉴赏时恰当选用。(二)、分析诗歌意象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抒情性是诗词的第一特性。但古典诗词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含蓄,大多都是借助景或物来抒发情感的,这些景或物都明显带上主人公的感情色彩。这些景或物就是意象。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我们就是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因此,在鉴赏诗歌时要注重反复诵读,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的习惯。(三)辨析表达技巧

诗是艺术的精品,诗歌创作离不开各种艺术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可大致分为四类:

1、抒情手法,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

2、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夸张、象征、双关、互文等:

3、描写手法,如铺陈、渲染、烘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小见大等;

看当代中国画如何应对挑战 篇7

“前一段时间有报道说,观众到美术馆去看画展,黄宾虹、吴冠中的展览看不懂,要求有人导读。我想请问大家,电影《阿凡达》看得懂吗?没有人提这个问题!今天,当人们的视觉越来越满足于奇观和刺激,中国画如何生存和发展?”这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抛出的犀利观点,也是摆在中国画界面前迫切需要解答的一道难题。

中国画是几千年中国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古老而独立的绘画体系。它的独特性不仅仅体现在使用毛笔、宣纸这些民族色彩浓厚的工具,还在于它独有的写意精神内涵。千百年来,中国画讲究写其意不写其形,所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成为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的最高追求之一。

然而,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这种意境美正在迅速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画家们越来越追逐光影、色彩和画面的细致。写意精神的缺失不仅是继承传统艺术精神的危机,也是中国画在当下何去何从所面临的困境之一。许江在展览序言《意、写及其大者—首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主题思考与自诘》一文中,对于当今中国画所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展望。

作为这样一份伟大遗产的继承人,中国画的从艺者们在整个20世纪,甚至更早的年代里,始终致力于坚持自己的艺术方式。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近现代历史巨变中,中国文化经历了革命与守旧、启蒙与救亡、传统与西化、现代性与民族性、全球与本土等等历史思潮的冲刷,中国画的坚守在其中经受洗礼,形成一条独特的世纪发展之路。今天,面对全球性的技术文化的浪潮,面对城市化时代中西文化互为渗透而呈现模糊多元的情势,面对无可阻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及相伴而生的实用功效的文化感性方式,中国画的坚守与拓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明确地以中国画的坚守与拓展为己任,提出“回眸世纪发展之路,标新国画学术话语,重建当代文化联系,再造东方艺术高峰”的学术思路。首届主题“意之大者”,弘扬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凸显中国画写意精神所涵蓄的民族文化气质和美学内涵,揭示这种精神在民族维新的历史命运中的根源性意义。

纵观现代中国,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影响,中国绘画坚守阵地,继而将在二元对立的视野中顽强廓出的形式特征,作为依存的核心加以固守。那传统之言、传统之象被一再地剔分出来,成为坚守、继承的主要对象,那得意忘象、忘言的精神,那重意的传统,在如此强为中是否受着伤害?今日图像时代,电子媒体图像潮涌,屏幕化生活几乎覆盖了我们的视觉,电影屏幕让我们身不由己地进入虚拟图像世界,电视屏幕以零散化方式重构我们的生活,电脑屏幕诱引着我们置身于另一个生活现场,手机屏幕更把我们结构在了时空交错的符码洪流之中。这屏幕无所不在,以至于我们把世界看成了一个图像屏幕。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那种“意”的核心位置如何把持?那种得意忘象、忘言的传统如何能够继续?那种眼望梅兰竹菊、溪山寒林、秋壑远道而怀想人的胸襟心意的方式如何传习?面对这些追问,关于“意”的心灵价值的坚守,有着一种意味深长的庄严与责任。

首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发出了属于中国画自己的声音。展览将主题定为“意之大者”主题,期望通过不同年龄层次艺术家的不同风格作品的同台展示,引发人们对中国画在现代化语境中如何继承与创新的思考,同时唤起画家对中国画写意精神的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展览引入了双年展这一国际通行的现代美术交流模式,参展画家是通过画家个人推荐、艺委会集体评选的方式产生的,最终共有29位中国画画家的330余件作品获得参展资格。

在这些画家中,既有陈佩秋、朱颖人、曾宓、孔仲起、潘公凯等诸多名家,也有“60后”、“70后”的中生代画家。他们中,年龄最长的是上海女画家陈佩秋,生于1923年,而最年轻的则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女博士生罗颖,生于1973年,她们的年龄相差了半个世纪。

参展作品则包括了花鸟、山水、人物等多个中国画的传统题材,也有一些先锋色彩颇浓的探索作品,比如画家谷文达就展出了一套十二生肖生墨字,而字幅中嵌有液晶屏,播放生肖动漫。

艺报对话

郎绍君:双年展的主题令人费解

艺报:你怎么看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的意义?

郎绍君:中国已有上海双年展、北京双年展、深圳水墨双年展、广东三年展、江苏定期举办的百人展等,但这些大型展都不以当代中国画(或不专以中国画)为对象。最富民族特色、最具悠久传统的中国画,理应有一个双年展,以守护它、发展它,提升它的创作与研究水平,扩大它的影响。中国美协和浙江省共同主办的杭州中国画双年展,适应需要,适逢其时。

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和中国虚无主义思潮的双重挤压,中国画需要自强自励。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可以成为国际国内交流的平台、学术批评的平台、创作示范的平台、宣传推广的平台。

艺报:你说“浙江是中国画大省,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国画教育的重镇”,可否解释一下?

郎绍君:无论从古近画史还是现状看,浙江都是中国画大省。我在《浙江中国画》一文中曾概数从晋代到近代数十位名垂艺术史的画家,他们或为浙人,或曾居浙从事创作,形成一条连绵不断的中国画文脉。近代崛起的海派,以浙人为主体,而从海派获益的,又首先是浙江中国画。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是浙江美术学院,再前身是杭州艺专,它们为现代中国画的发展积累了两大经验,一是以林风眠为代表的“西体中用”或“中体西用”的融和型探索经验,二是以潘天寿为代表的“中西拉开距离”的传统型发展经验。时至今日,这两种类型仍然是中国画发展的基本形态,它们的经验都没有失去意义和价值。

艺报:对这次双年展的主题“意之大者——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你有什么看法?展览对这个主题的体现如何?

郎绍君:强调中国画的“写意”性,强调以中国画的“写意”方式表现当下的世界,特别是人的内在世界,我完全赞成。无论作为形式传统还是精神传统,“写意”都十分重要,都需要发扬光大。主办者拟定的主题,无疑是出于光大这一传统的考虑。

但“意之大者——中国画的写意精神”这个主题和对这个主题的解释,我还是有些费解。“意”有深浅,似乎难说有大小。“写意精神”也难以说清楚。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写意”的理解与把握是不尽相同的。当代艺术固然尖锐反映了人的生存忧虑,但过度的商业化、个人化和对政治的过度介入,使它高度异化和妖魔化,恶俗、丑陋、色情、阴暗、变态、欲望、暴力等等有害于人类的东西充斥其中。中国画可以从现当代艺术获得有益借鉴,如对个性、思想、关注当代人命运的追求等。但中国画本质上是一种古典型艺术——一种至少在当代中国仍然拥有大量受众和生命活力的古典型艺术。它对当代艺术的借鉴是有限的,即这种借鉴须在坚持中国画的绘画性、民族文化特点的前提下,作有限度的、批判性的吸取与融会。双年展提倡的“写意精神”,在重视和发扬传统人文精神的同时,也应当包括这样的借鉴,以强化中国画表现当代世界的生命活力。

艺报:对这次参展的作品,你有什么看法和评价?

郎绍君:入选的作者,包括老一辈有影响的画家,中年辈著名画家,朝气蓬勃、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他们选自各地,其中以浙江和毕业于中国美院者居多。作品涵盖了人物、山水、花鸟和现代水墨,是一个能反映画家个性和水准的展览,也是一个能够反映当代中国画在传统基础上探索革新的展览 。它没有“前卫”色彩,但体现的是中国画的渐进性变革——我始终认为,这种渐进性变革符合中国画发展的历史规律,是中国画革新的大道。当下没有堪称大师的画家,也缺乏激动人心的伟大作品,但有创造性的探索、鲜明的风格、成熟的技巧。一个展览,选择画家作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提出问题,催生人们的思考。从这样的意义讲,双年展是成功的。

如何鉴赏唐代思乡诗? 篇8

思乡,实际是思念家,思念家人,就是思念家乡亲人, 睹物思人。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乡思是古代诗歌最基本的精神母题之一。或为羁旅之愁;或为行役之苦;或为宦游之艰。总之,出门在外的客子总会为物所动,书写他们内心的沉郁的乡情。综观这些各言心声的思乡诗,抒情角度可以概括为两种——从己入笔和从对方入笔。下面结合具体诗歌作一浅谈。

一、从己如笔,抒写切身感受,表达思乡之情。 如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地头思故乡。

诗人直接从自身写起,表达无限的乡思。无边的月辉流水般泻入室内,淌入诗人颇不宁静的心田。于是如霜的皎洁便勾起了静夜深思游子的迫切归情。身姿俯仰之间,思绪早已箭般飞回了阔别的故乡。全诗笔意轻淡,角度直接单纯,而思绪绵长,如流如水,如泣如诉。

再如杜甫的《春望》。此诗历来被称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之作。全诗八句,前四句感时忧国,后四句思亲念家。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同样直接从己入笔,抒写面对家书的感慨,虽未年高,但身心却垂垂老矣的喟叹。离情充溢,沉着蕴藉。家书的可贵,就在于它载着深情冒着烽火而来;出现在兵荒马乱之际;报告着妻儿家小的平安。面队这样的家书,诗人怎会不欣喜万分,归心似箭呢?愈搔愈短的白发,谁又能说不是因思乡而生呢?真可谓“白发镊不尽,只缘根在愁肠中”,或如谢眺诗云:“有情知望乡,谁能鬓不变”。总之,全诗从己入笔,描摹自身之态,抒写思乡之情,诗人对家人的眷眷思念跃然纸上。

二、从对方落笔,想象对方情状,表达思念之情。

同为杜甫思乡作的《月夜》,却采用了与《春望》截然不同的抒情角度——从对方落笔。

今日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诗人开篇从妻子儿女入笔,曲写思情。想象妻子在此同样月圆之夜,望酣睡儿女,却辗转难眠,孤身一人,凄然而立,眷念生死未卜的丈夫,不知他如今飘至何方。诗人以白描手法,清晰的勾画了一幅《闺中望月思亲图》。而对妻子形象真切不爽的描绘,实际上达到了诗人自我情态毫发毕现之效,诗人最后以设想日后重逢之喜反射如今天各一方之苦,仍为曲传相思之笔,曲写思情。思绪缠绵,不绝如缕。

再如:边塞诗人高适的“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也是从对方入笔,表达四乡之情。真可谓思念之人必为至亲至爱,身处异地而心幽灵犀,两地相思,一样深情。

以上浅显分析了古代思乡诗的两种抒情角度。分开来谈,实为方便。实际上这两种抒情角度时常出现在一首诗中,双“管”齐下,表达思情。例如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人前两句从己入笔,描写切身感受;后两句改为从家乡的兄弟入笔,表到思归之情。前后两句殊途同归,珠联璧合。

上一篇:组织考核材料下一篇:好心情5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