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督查汇报材料(精选4篇)
今年以来,我镇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民生工程的相关要求,坚持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民生,各项民生工程稳步推进。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年初,我镇对照新的33项工程项目,结合上年实施情况,及时调整了民生工程领导小组成员,细化分解任务,制定了时间表,进一步强化管理、加强督查。要求民生工程成员单位克服一切困难,确保完成2011年民生工程目标任务。
二是开展舆论宣传。充分利用会议、板报、公开栏、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宣传工作,宣传民生工程的意义,增强干部的积极性和群众的主动性,为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舆论基础。
三是制定政策措施。研究制定了2011年全镇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并加大对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实施力度,镇民生工程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各相关单位实施的民生工程进行督查,从制度上、经费上、管理上、监督上促进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工程类项目完成情况
1、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我镇投资33.6万元,扩建山垴敬老院,新增床位40张,已完成80%,预计10月中旬竣工。
2、农村留守儿童之家: 我镇有1处目标任务
3、校舍安全工程:县分解4处,8月底已全部完工。
4、“ 农家书屋”:我镇新建9个,已全部完工。
5、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我镇新建1座,已进入到装潢阶段,完成90%,预计10月上旬竣工。
6、农村危房改造及清洁工程:县分配我镇60户指标,已完成70%,预计10月底完工。
7、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县分解我镇危桥加固工程1处,10月8日招标,即将开工。
8、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我镇共23项工程项目,目前已全部开工,预计11月中旬完工。
我镇民生工程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我镇基础设施差,上级安排的民生工程项目虽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但与群众的要求仍有差距。
2、由于部分工程由各主管部门直接实施,在管理协调及工程质量把关等环节上与镇政府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
3、镇财政困难,工程配套资金筹集存在一定困难。后续使用、管理经费不足。
4、少数主管单位对民生工程实施的重大意义认识不高,支持不够,对有些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三、下一步打算
1、加大工程推进力度,广泛宣传,深入动员,切实把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宗旨意识上来,把效能意识渗透到工作中去,优先解决群众的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明确工作责任,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进一步完善资料,抓紧时间,补缺补差。
3、加大民生工程督查力度。开展不定期督查,确保工程进展取得实效。
(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
尊敬的省督查组各位领导:您们好!
各位领导在百忙中莅临我公司检查指导工作,我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把我公司开展安全整治活动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矿井概况:
原红岩煤矿始建于1998年,1999年建成投产,原采用一对斜井开采2#煤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当时核定生产能力为6万吨,由于主斜井巷道断面小,提升能力受限制,2001年12月新配一眼竖井作为主提升井,并将原主斜井改作副井。经2005年采煤方法改革后,矿井核定生产能力9万吨。
2005年1月红岩煤矿资源整合后矿名更名为山西灵石红岩煤业有限公司:整合后井田面积2.5469平方公里,批准开采2#、7#、9#、10#煤层,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21万吨。2007年10月31日,(矿井年生产能力为30万吨),2009年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64号批准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生产能力年45万吨)。
二、矿井地理位置
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灵石县城西20公里处的夏门镇寨头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于灵石县夏门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8′01″—111°39′50″,北纬:36°50′00″—36°51′33″,该矿距夏门镇6公里,从矿区向东1公里有简易公路和解木公路相连,向南至夏门镇并入大运公路108国道,井田距南同蒲铁路灵石煤炭集运站20公里,且有公路相通,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
三、兼并重组批复文件:
2009年11月2日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64号批准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生产能力年45万吨),2009年12月15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0048048,有效期限:2011年12月7日至2012年12月7日,批准开采煤层:2#—11#煤层,井田面积4.7104平方公里,开拓方式:斜井开拓。
2011年10月20日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企业法定代表人:吴文玉 注册资金:3665万元
2010年9月30日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10)66号文件,“关于调整晋中市灵石等四县(市)兼并重组整合主体企业的批复,批准灵石国泰能源有限公司变更为主体企业。
2011年4月14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1】83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
2011年6月10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1】121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2011年6月30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中监察分局以“晋煤监晋中字【2011】119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
2011年8月10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1】144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工程开工的批复”。
2011年9月13日灵石县煤矿复工复产验收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批准同意国泰红岩煤业的整顿方案。
四、矿井资源条件
井田内构造总体呈现舒缓的波状起伏,井田中部发育一宽缓的向斜,南部发育一次生小背斜及一小向斜,井田中部发育1条断层(F1),南部发育有2个陷落柱。地层走向多为北西—南东向,地层倾角较小,3~6°左右。井田地质构造简单,井田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类型。
7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上部,煤层厚1.15-2.20m,平均1.50m,属较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10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7号煤层25.15-29.30m,平均27.36m,煤层厚0.50—3.70m,平均1.86m。11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10号煤层1.90-7.50m,平均4.22m,煤层厚0.45—1.15m,平均0.96m,该煤层为稳定大部可采煤层。
7号煤层浮煤为中灰~高灰,中高挥发分,中高硫分,强粘结性,特高热值的肥煤;10号煤层浮煤为低灰~中灰,中等挥发分,中低硫~中硫,中粘结性,特高热值的焦煤; 11号煤层浮煤为中灰~高灰,中高挥发分,低硫~高硫,强粘结性,特高热值的1/3焦煤、肥煤。7、10、11号煤层具有爆炸性,7、11号煤层为Ⅱ级自燃煤层,10号煤层为Ⅰ容易自然煤层。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井田内7、10、11号煤层现保有资源/储量(111b+122b+333)为18910kt,五、井田开拓方式及总投资、工期
设计在原红岩煤业已有的工业场地内,利用原红岩煤业已有的主斜井扩刷后作副斜井,在原红岩煤业原主斜井东南135m处新掘主斜井进行提煤任务,在原红岩煤业主斜井以北40m处新掘回风斜井。主斜井净宽3.6m,半圆拱断面,表土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基岩段采用锚网喷支护,井筒内装备带式输送机,设台阶、扶手,主要担负矿井提煤任务,兼
作进风井及一个安全出口;副斜井净宽4.0m,表土段采用半圆拱断面,钢筋混凝土支护,基岩段采用矩形断面,锚喷支护;井筒内装备单轨吊机车,担负矿井辅助提升及进风任务,兼作进风井及一个安全出口;回风斜井净宽3.6m, 表土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基岩段采用锚网喷支护,担负矿井回风任务,作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副斜井落底于+778m水平后布置集中轨道巷,集中轨道巷与采区轨道巷相连。
回风斜井通过总回风巷与采区巷相连。
中央水泵房、主变电所、井底水仓等井底主要硐室均布置于主斜井井底附近。
主斜井井底通过通过联络斜巷与副斜井相连。井田内划分为一个双翼采区和一个单翼采区共二个采区开采。矿井总投资28992.92万元,建井工期:22.4个月。
六、瓦斯
1、矿井瓦斯
根据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市煤安[2009]8号《关于晋中市200830万吨/年以下煤矿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文件。原红岩煤矿2008未进行瓦斯鉴定,瓦斯等级沿用2007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井。
2、瓦斯涌出量预测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2011年5月完成的《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报
告》,7号煤层瓦斯含量增长梯度为0.93m3/t /100m;10号煤层瓦斯含量增长梯度为0.88m3/t /100m;11号煤层瓦斯含量增长梯度为0.88m3/t /100m;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采用分源预测法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红业煤业以450kt/a产量开采7号煤层时,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2.22m3/min,最大相对涌出量为2.35m3/t,以450kt/a产量开采10号煤层时,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2.48m3/min,最大相对涌出量为2.62m3/t,以450kt/a产量开采11号煤层时,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3.17m3/min,最大相对涌出量为3.35m3/t,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133条的规定,红岩煤业在开采7、10、11号煤层时,属低瓦斯矿井。3.煤尘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该矿7号煤尘爆炸性测定结果,煤层火焰长度大于400mm,岩粉用量等于90%,煤尘有爆炸性。4.煤的自燃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该矿7号、10、11号煤层煤尘爆炸性测定结果,7号煤层煤的吸氧量为0.60cm3/g,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自燃倾向性属自燃;10号煤层煤的吸氧量为0.80cm3/g,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Ⅰ,自燃倾向性属容易自燃。自燃倾向性属自燃;11号煤层煤的吸
氧量为0.63cm3/g,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自燃倾向性属自燃。
5.地温、地压
据调查,煤矿在开采工程中,地温一直保持在正常值内,一般为16-17‴之间,地压也未见异常。
复工后严格按照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组织施工,新建主斜井、回风斜井、扩砌副斜井,认真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建设的方针和政策,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标准化矿井。同时矿井加强水文地质工作,做好探放水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防止水害的发生。
今天,各位领导对红岩煤矿的矿建、土建、安装三类工程进行全面检查,我们一定心虚接受各位领导提出的宝贵意见,以这次检查为契机,进一步抓紧整改,抓紧落实,把红岩煤矿建成一座现代化矿井。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各级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为山西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再次对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我公司检查指导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恳请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
恭祝各位领导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09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同时,针对辖区流动人口多,企业多,被征地农民多,城市拆迁量大,社情复杂等特点,始终坚持把信访稳定工作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加强领导,强化措施, 狠抓基层,突出重点,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发„2009‟3号文件精神的过程中,一方面认真组织学习宣传,进一步增强责任感,拓宽信访渠道,完善长效机制,加大信息预测和矛盾纠纷排查,另一方面加大领导力量,采取有力措施,集中力量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做到了领导工作到位、基层工作到位、部门工作到位,全区信访工作形势较好,信访秩序基本规范有序。我区信访工作连续2年被省委、省政府和省联席办评为“三无”县区。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近年来,我们立足区情实际,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大力加强基层信访稳定机构网络建设,逐步健全了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构网络,为采取得力措施、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五条措施:
具体负责指导重大突出问题的协调处置。同时,区上先后十余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和区信访联席会议,专题听取信访工作汇报,分析研究信访稳定形势,部署
信访工作任务,协调处理疑难信访稳定问题。在日常的信访工作中,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批阅群众来信,亲自接待上访群众,分管领导直接组织协调会,亲自上手协调处理信访突出问题;信访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镇(乡)街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任组长,行政一把手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两名干部为成员的5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定期开展信访稳定问题的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认真研判调解。村(社区)设立由党支部书记,村(社区)主任及一名干部组成的3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站,负责本村(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并及时上报信息,严格按照“有人员、有办公场所、有章子、有台帐、有职责任务、有会议记录、有调处记载、有基层网络花名册、有规范整齐的基础性资料”等九有的要求进行规范。经过两年多的规范运行,区、镇(乡、街、部门)、村(社区)三级排查调处工作网络进一步得到完善,全区上下形成了以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小组为统领,以镇(乡)街调处中心为龙头,以村(社区)调处站为基础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的立体式工作网络,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触角延伸到村组和社区,排查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使我区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隐患底子清、情况明,目前,我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机构运行已步入规范化轨道,每月各调处站及时向调处中心报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各调处中心
对排查化解情况分类统计向区信联办上报。区信联办依据各调处中心上报情况,进行归类、汇总,并及时召开区信访联席会议,对本月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分析存在突出信访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突出信访问题的意见,使全区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支持配套力度逐步加大。
1、拿出1万元奖励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调动工作积极性;
2、拨付5万元筹建信访联合接待大厅; 统范围内的信访事项。
一是完善“双排查”制度和领导包案机制。一般矛盾定期排查,敏感时期、重要时段专项排查。各镇(乡)街每半月进行一次排查,区上每月进行一次大排查,及时掌握全区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重大节日、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期间,全区开展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专项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隐患建立台帐,做到全区矛盾纠纷底子清、情况明。对每次排查出的矛盾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区信联办认真筛选后。按照 “五定”要求,实行区镇两级领导包抓,一个案子一套班子、一案一研判、一个案子一套解决措施,一包到底。
二是建立完善领导接访下访制度。制定下发《渭滨区领导干部经常性接访下访制度》,改变原每月两次接访日,为
每月6名区级领导各接访一天的接访机制,许多信访问题在区级领导接访日当场解决。同时镇乡街及重点部门领导定期接访,有效地保证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一是强化督查督办,推动事要解决。对要结果案件、突出信访问题和区级领导接访后信访案件,逐一建立督办台帐,加大定期督查督办力度,实行督办结果滚动通报。对经督办通报仍没有按要求限期解决的单位和部门,追究主要领导责任。每月对各单位的信访情况进行月通报,分析发生上访的特点和原因,提出注意事项;每季度对各单位“一控三降”数据进行通报,使各单位及时了解一控三降各项数据,及时调整工作部署,积极化解矛盾;重要时期、重大活动结束后,及时对各单位信访工作进行专题通报,表扬成绩,指出问题,调动工作积极性。
近几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求真、务实、全面地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重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以人为本,走改革发展之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将我校工作汇报如下:
一、课程开设、课时安排和平行班编排情况
我校现有一至六年级共开设15个教学班,其中一年级119人共三个班,二年级113人两个班,三年级117人共两个班,四年级156人共三个班,五年级117人共两个班,六年级135人共三个班。我校严格按照上级各部门标准开课设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全方位服务,注重学校文化建设,结合各教师特点及各部门、科目工作量标准安排老师工作任务,力争做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学校作息时间与超大班学额情况
我校现有学生757人,共有15个班,平均每班人数50.5人,最大班学额人数达59人(三(1)班、五(1)班)。在校寄宿生有134人,有专职教师和工友负责管理。学生人数多,管理时间长是我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难点,但我校克服层层困难,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制定合理的学生和教师作息时间制度,从早上学生到校到晚上寄宿生就寝都有教师负责管理。彻底消除管理上的时间盲区。
三、教师配备、教师校外兼课情况
我校在籍教师共有40人,一人休产假。其中女教师33名,专职
音乐教师一名(周思益老师),教师年龄结构偏大,约38岁。但他们都能服从学校统一安排,认真做好各自本职工作,关爱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为学生服务,没有校外兼课情况。
四、学校收费项目与标准
一直以来,我校都严格遵守收费纪律,从没有向学生收取各种类型的资料费和补课费,春秋季开学都是统一按照县物价局、教育局收费标准收费,收费手续完备。各项收费都向社会公示,耐心细致地向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学生和家长做好收费解释工作。不搭车收费,自愿部分完全遵守学生自愿的原则,不强迫任何一位学生缴纳任何费用。
五、学生异动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情况
本学期,我校又有一些转入转出的学生,没有辍学情况。教导处及时统计异动情况,督促学生办好各种异动手续。现所有异动学生都已经办好了各种手续,在各自学校安心上课。
总之,我们将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动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团结一致,开拓创新,整体全面地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为把学校办得更好而不懈努力。
XXXXXX小学
【民生督查汇报材料】推荐阅读:
督察组督查工作汇报材料06-14
民生改善工作汇报12-13
民生思想汇报12-19
专项督查汇报09-10
督查检查汇报09-25
优护督查汇报06-08
秋季开学督查工作汇报07-05
教育局实施民生工程建设项目工作汇报02-19
督查调研工作经验交流材料11-19
民生工程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