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心得感受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心得感受(精选15篇)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心得感受 篇1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爱已至此,言何以喻,最珍贵的爱是绝口不提。在我看来,也最愚蠢。暗恋,恋的是幻影,爱的是自己。主动陷入爱情的那方总是卑微的。不得不佩服茨威格对女人细微心理活动的了解和把控。

《象棋的故事》天才和疯子,左右之别,一线之差。最残酷的折磨莫过于思维和意志的慢性摧毁。人外有人,切莫自负,冠军不是绝对的。《马来狂人》不惜用生命来守住爱人的秘密,这便是马来狂人的狂爱之举。不解的是这份感情何以如此迅速和疯狂,食色本性,自尊与好胜心的驱使,还是寂寞环境的催化?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心得感受 篇2

一.创意写作

从全书的格调结构来看,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体现了作者的创意写作。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嵌入叙事, 二是使用第一人称的叙述, 三是采用书信体方式叙事。具体表现如下所述:

1、恰如其分的运用框架叙事这一“嵌入叙事”手法, 在女主人公“叙事的叙事”中展开全书的叙事。框架叙事 (frame narrative) 作为叙事学的一个概念, 按照叙事学理论家普林斯的观点, 框架叙述是指“嵌入叙事”, 也就是为“叙事中的叙事”提供背景的叙事。[1]《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的是作家R先生在他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 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 讲述的是一个缠绵的爱情故事, 而故事的男主人公对此一无所知。故事始自18年前, 她初遇男人的刹那, 两人有短暂的结合, 而后她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 甚至流落风尘, 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 直至临死前才以绝笔书信向暗恋了一生的男人表白的爱情故事。读完信的男人, 并没有表现出悲伤的神色, 只是“悚然一惊”, “感觉到死亡, 感觉到不朽的爱情”[2]。这是小说的基本框架。其中嵌入的故事是这位陌生女人写的这封厚厚的信。她以最诚挚的感情讲述了她与作家R先生的三次相逢, 加起来只有三年四夜的相处, 但是却是这个女人视为一辈子的短暂一生的故事。

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选取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 这使得整个叙事文本建立在“我”的视野基础上, 不仅以视听在感知世界, 而且以心灵来感受世界。透过故事叙述人“我”的叙述, 叙事进入了心理世界层面。它翻开了人物的潜意识, 兴致勃勃地窥探着人物心理的颤动。一种散发着弗洛伊德味道的内视角的采用, 把一个熟悉的故事翻过一面进行别开生面的仔细审视, 从而创造出一种心理小说的文体。《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 由“我”来讲述一个爱情悲剧的故事。“我”既是事件的参与者, 又是悲剧的直接受害者。在“我”的娓娓叙述中, 整个故事读起来更富有真实感和亲切感。我们用“我”的眼睛去看, 用“我”的感受去感受, 追随着“我”的心路旅程在向故事的结尾前进。通过“陌生女人”的主观视角, 我们能窥见她敏感、柔弱, 又充满爱的激情与坚强等等的性格。

第一人称叙述的叙述者“我”就具有这种双重艺术效果:一方面, 听者跟叙述者进入故事, 感受真实, 由于叙述者的引导作用和人物现实的在场性, 听者就会把感情向叙述者身上倾诉, 同时也向人物倾诉;另一方面, 由于叙述者的时空作用, 听者又随时可以回到自我的时空从而制造超然的优越感, 增强了读者的审美感受。[3]采用第一人称使读者通过一抹素笺了解到一个痴情女子的内心世界:她的炽爱、她的欣喜、她的疑惑、她的失望, 时而如梦中呓语, 时而如暴雨急泻, 如一曲凄凉、哀怨、忧伤的乐曲。其语言深挚感人令高尔基都为之动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 我竟丝毫不感到羞耻地哭了起来。”

3、以书信体叙述故事。哈代 (ThomasHardy) 曾在早年对书信体作了这样的评述:“用书信体讲故事的优点 (姑且不论其缺点) 是, 听到一方的话之后, 你会不断被引得去想象另一方会有何感受, 并急于了解另一方是否像你所想象的那样感受。”[4]这是从读者的角度分析书信体的特点。采用即时倒叙的形式, 把事情完整地展现在收信人面前, 作家R先生是读信者, 我们读者也是, 这就为全书定下了一个能够与读者更加亲近的温暖基调。同时, 书信可重复阅读的特征, 经过反复多次的与写信人进行沟通, 感受写信人在回述时的即时评论, 更能深入其内心世界, 感受其情感之深切。我们正是在陌生女人凄婉的叙述中, 被她感动, 为她感伤。作品采用书信体加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 为女主人公吐露肺腑、倾诉衷情提供了最佳方式, 它更易于接近心理的真实, 有利于作者直接将读者带入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在这封绝命笔式的情书中, 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一个为情而生、为情而困、为情而死的爱情圣人至诚至真的情感与忠贞, 它犹如一部凄婉动人的乐曲, 娓娓诉说着她的激情、她的欣喜、她的疑惑和她的颓丧。小说中在段落句首不断重现的句子:“我的儿子昨天死了……”[5]犹如乐曲中凄切、哀婉的乐段反复传导出一种无限忧伤的悲剧情韵。采用剖白胸臆的书信体形式娓娓道来, 真挚的柔情和惊人的坦率融和一体, 塑造了一个受情欲、性欲煎熬, 盲从自己的无意识举动, 被摧残得遍体鳞伤却又至死不悔的集多情、痴情、愚顽性格为一身的青年妇女典型形象。

二.结局设置

作品的结局是富有叙事特色的。陌生女人在结束自己生命之前向R先生倾诉了自己的一生, 这是一种像似吐露秘密一般的叙述, 在最后的叙述中也没有出现我们意料不到的结局。作品的结局既是一个结局, 又不是一个结局, 它看似是一个封闭的结局, 但却是一个开放的结局。在小说的最后, 陌生女人与R先生为读者共同设置了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局, 即“开放的”结局。含混、矛盾、多义性、不确定性、不可判断性、不可靠性、疑难、断裂、延宕, 这些都是开放的结局所造成的效果。[6]开放性结局在小说中的运用, 引导读者积极投入小说阅读, 也指引读者去猜测作家R先生以后的人生会有什么改变, 并沉浸在“陌生女人”那悲惋凄美的悲剧结局中, 为她叹息, 为她感伤。“死亡看上去是确定无疑的终结, 但总会留下某位沉思冥想或者困惑不解的尚存者, 某位正在读墓碑上碑文的人。”[7]

茨威格在写作上的态度严谨。他力求作品简洁, 生动。他说:“只有一页页读过去, 情节始终高涨不衰, 一气呵成, 直到最后一页都激动人心, 令人喘不过气来的书才给我以充分的享受。”[8]小说的结尾描写更是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那份久久不散的笼罩了女主人一生和全文的哀婉而又凄凉的诗意, 当作家R在一口气读完陌生女人的来信后, 似乎终于有所了悟。“他的目光忽然落到面前书桌上那只蓝花瓶上。瓶里是空的, 这些年来第一次在他生日这一天花瓶是空的, 没有插花。他悚然一惊:仿佛觉得有一扇看不见的门突然被打开了, 阴冷的堂风从另外一个世界吹进了他寂静的房间。他感觉到死亡, 感觉到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 他隐约想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 她飘浮不定, 然而热烈奔放, 犹如远方传来一阵乐声。”[9]一切都暂时归于沉寂, 我们读者与作家R在掩卷之余, 仿佛聆听了另一个世界吹来的冷风和阵阵幽怨的悲伤心曲, 在一片迷离朦胧的情感雾霭中发现了那盏随风摇曳的烛光终将幻化为一朵最后的白玫瑰。结尾诗意朦胧, 引起人们心灵的震颤和丰富的想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叙事技巧是十分高超的, 在作者的生动叙事中充分体现了创意写作及结局的叙事技巧, 叙事学理论在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与表达, 因而我们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篇资源丰富的叙事学分析的范本。

参考文献

[1][6]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 汪正龙李永新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5][9] (奥) 茨威格:《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 张玉书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年。

[3]祖国颂:《叙事的诗学》,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3年。

[4]申丹、韩佳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 (编者著名此言出自于哈代1878年4月的笔记。)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7] (美) 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 申丹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篇3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绵长凄婉的爱情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名为R.的著名作家在他4l岁生日那天收到了一封厚厚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信中,这个女人倾诉了她从13岁起对这位作家至死不渝的爱情。18年前,13岁的她就爱上了住在隔壁的作家,对她来说,作家是神秘世界里面的人物,她对他既崇拜又爱慕,后来,小女孩因家中变故搬到了别处,但是她始终无法忘记这个曾住在隔壁的作家。几年后,小女孩以学生身份回到原来的住处,与作家重逢,并把自己的初夜献给了他,对女孩来说,他是她感情的全部,但是对风流成性的作家来说,她却不过是他千千万万的女人中的一个而已。两人几次交欢后,作家因事离开,虽然表示回来后马上与她联系,但却从此杳无音讯。女孩在绝望的等待中发现自己怀孕了,因对作家的爱,她决定生下这个孩子。孩子出世后,生活越发艰难,女孩为让孩子过上优越的生活,不得不依附有钱男人,过着妓女一样的生活。几年后,她终于再次遇到了深爱多年的作家,两人又有一夜的欢愉,但作家仍旧没有认出她来。又过了几年,他们的孩子患上流感死去,这个女人在绝望和病痛中将自己这一生的爱情写到信上,寄给了这位她苦恋了很多年的男人。

作家看完了信两手哆嗦,他长时间的试图在记忆中去寻找关于这个女人的记忆,但是记忆却是那样的模糊,女人深沉的爱让他感觉到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都涌进他的心头……

經典词句:

1.我希望你想起我来,总是怀着爱情,怀着感激。在这点上,我愿意在你结交的所有的女人当中成为独一无二的一个。

2.从来没有责骂过我对你的爱情,我始终都爱着你,一直为你所给我的那个时刻而祝福。假如由于那些时刻我还得再进一次地狱,而且事先知道我将受的苦,那么我还愿意再进一次,我亲爱的,愿意再进一次,再进一千次!

点评: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高中读书心得 篇4

这本书引发了我的深思:一个女人是否值得为爱情而付出自己的一生?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认同。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一株花,是一种草,是涓涓细流,是绵绵群山。卑微花草亦不为争春而苦苦等待,群山细流自会流向远方。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同样是短暂的。就我个人看来,我认为这个女人的行为并非敬畏生命,或者说她丝毫没有理解生命的意义。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在爱情,金钱,权势的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其次,书中的女人并没有正确的理解生命的接续,在我看来,她所谓心心念念的腹中胎儿只是她求得男人百媚一笑中的一种手段罢了,不难从她的字里行间看出,她对孩子所谓的爱只是建立在孩子与那男人的一种血缘关系上罢了。作为一个母亲,当她决定生下那个孩子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她的身上增加了一种伟大而神圣的责任,这种责任是不可推卸的,是圣洁而美丽的,是对孩子由衷的疼爱与珍视所产生美好的纽带,绝不是利用!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5

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而这个作家,就是在小女孩13岁时搬过来的邻居,少女的痴迷,作家的活力,让这个成绩不怎么好,站在人群中找不到的少女一步步为他改变,最后变成了一个容貌出众的少女。而正是这出众的相貌引起了作家的注意,他们渡过了销魂荡魄的三夜,那浓情蜜意的缠绵和缱绻令她心醉神迷、终生不忘。但她却没有诉说对他的爱情,而是希望作家把她搂在怀里的时候,心里能激荡起某个模糊而遥远的回忆,然而作家还是没有认出她这个当年的邻家女孩。

也正是这销魂荡魄的三夜,让少女变成了少妇,有了小孩儿,为了让小孩能接受到最好的教育,她不惜委身于一个个有钱的男人,但又拒绝倾慕者们的求婚,为的是不受婚姻的牵绊,保持自由之身,幻想将来有一天能够回到作家身边。正如少女在信中写到的那样“我身体给了他们,但我的心永远在你那里。我想你会理解的。”

直到“陌生女人”在失去孩子的凄凉和病痛中孤独地死去,作家始终都没有认出那个与他几度邂逅甚至在黑暗中欢爱的女人就是当年的邻家女孩,只把她当作欢场中的卖笑女郎,无数风流艳遇中的一个。读完“陌生女人”的绝笔信,作家只朦胧地感觉到了一些感情上的蛛丝马迹,却始终没能确切地回忆起她的形象。

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当看完这本书的时候,竟不知如何表达,少女到离世时对这个“负心”男人没有一丝丝的恨,有的都是爱,一种无条件的爱。强烈建议朋友们抽空看看这部短篇小说,篇幅不长,里面却又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尽管可能是无用的书,但还是推荐你读一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二)

无望的等候,并不是为了虚度光阴,也不是为了让他人感到羞愧,而是在痴痴等待一个不可能的答案。有谁,愿意用十八年的等候去换一个并不爱自己的人的遗憾。

她住在一个充满阳光的街区,一切是多么美好与难忘,当然,除了一户整天吵架的邻里。直到那天,那个命中注定的人出现在她的生命中,那个小说家搬进了这个小街区,她只觉一种朦胧的感情像一颗种子在她心中发芽、生根。时而像一条滚滚奔流的大江,惊涛骇浪,汹涌澎湃;又像一湾静谧的湖水,波澜不惊,一碧万顷。

她用各种方法去收藏小说家的存在,捡小说家的烟头,触摸小说家的门把手,甚至跟踪小说家,追逐他的影子。但是,她搬离了这个幸福的街区,再见到小说家的希望渺若晨星,她非常难过,心如刀割;为了小说家,她可以由淑女变为脾气暴躁的女子;为了小说家,她可以与朋友争执到恨之切骨,她甚至抱怨是上天不公。

时光荏苒,十八年的的等候悄然逝去,在茫茫人海之中,她的目光仿佛又触碰到了小说家的影子,依然是那么令她魂牵梦萦,楚楚动人。十八年的等候早已使她变得成熟,她以最好的微笑迎接他,像迎接朝阳,但是,他竟然没有认出她来。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像以前对待小说家一样对待孩子,宁愿职位低下也要让孩子上贵族学校。直至儿子病死前,写信前,她也在孜孜不倦的哺育孩子。

读到这,我才发现茨威格不只是歌颂女性在爱情中的牺牲和真挚,更加让我动容的是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我们出生至长大成人,再到娶妻生子,父母对我们的爱从一而终,从未打过任何折扣,我们终其一生都还不了这份恩情。此刻,我们正值青春年华,唯有刻苦学习,提升自己,在有空闲的时候,放下手机,帮助父母干干家务,听听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帮爸妈做一顿晚饭,给他们写一封感恩的信。表达爱,永远不嫌早。

小说的最后,小说家坐在椅子上,桌上是一封零散的信件,他面朝即逝的夕阳,吐出一长串的烟圈,长叹了一口气,发呆——为这深情的错过。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三)

就像空灵的旋律,缓缓流淌的忧伤,贝多芬的《月光曲》在充满着爱的夜晚温柔地弹奏着,这就是我读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最深的感受。

在读了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多次后,我忍不住再次翻开书本,去细细体味这个陌生女人的真挚感情。刚开始并不了解这位奥地利作家,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这篇小说,使我深受感动。

整篇小说就是一封长信,通过这样一封长长的信,我看到一个女人坐在桌前写信,脸上或喜或悲。她在回顾自己的一生,回顾自己与那个“你,我的亲爱的,同我素昧平生的你”的爱情,或者这根本不算是爱情,只是她二十几年无法说出口的暗恋。

这个陌生女人是可怜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姓名。她原本可以过着富裕无忧的生活,却因为执念受尽了苦头。后来因为卖淫过上了上层社会的生活,也如行尸走肉般,没有灵魂,因为她的一颗心早已给了不值得她爱的人身上。她付出了一切却什么也没有得到,连上天唯一的恩赐——她的儿子也离她而去。她又是那样可敬,那样勇敢。敢问世间上有多少女人会有这样大的勇气拿自己的一生,自己的生命去爱一个人。少女时,为了他,义无反顾离开自己的家庭,自愿将纯洁的自己献给他;少妇时,为了他,果决地拒绝众多求婚者,离开相处多年的情人。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不禁要问:这个男人到底有什么好的,值得一个女人这样深爱,只是觉得这个女人太傻了。如果是我,我也许就会去追寻舒适安逸的生活,不让自己这样辛苦。当然,也许是我们不懂爱情的缘故。

作家又是何其有幸,被一个女人死心塌地地爱着;他又是多么令人讨厌,辜负了女人的一腔热情。他多情又薄情,两次亲密接触都没有认出女主角。每一次见面,她都多么希望作家能认出她来,认出她是领居家的小女孩,认出她是委身于他的纯洁少女。然而他不仅没有认出她来,还把她当作妓女,用金钱来侮辱,这是多么的讽刺!

看过很多电影、小说,没有一个角色给我如此深切的感受,没有一个人付出这样真挚的感情,它是那样强烈、狂热、持久。在作家看完信后,他感到一次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一时间他的心里百感交集,他思念起那个看不见的女人,没有实体,充满激情,犹如远方的音乐。

人有多少热情能守住过去的情感,黎明和黄昏是两个世界的交集,而只是极为短暂的一刻,每一次的感动都在过往即逝。为生活奔波,与安逸享乐,是我们生活的大部分,谁会在清晨的缠绵和黄昏的安慰中耗费着大量的精力?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6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之一。

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这部小说的内容简介、人物介绍、读书笔记以及读后感39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因为内容比较多,大家可以采用“Ctrl+F”查找自己想要的内容。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心得感受 篇7

一.看不见的手———男性作家的隐形男权主义

十九世纪末, 茨威格以“罕见的温存和同情”写下了这部感动了无数读者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为此高尔基曾盛赞茨威格这篇小说:“我不知道有哪个艺术家会怀着这么多的敬意, 这么多的柔情来描写妇女, 我想不起有哪篇小说像它那样充满了纯净贞洁的抒情性……” (2) 无可否认, 作品一方面表现了茨威格对女性高度的关注与同情, 特别是小说中对陌生女人内心的哀怨苦涩以及自身命运的坎坷心酸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现。另一方面, 尽管高尔基把“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的桂冠送给了茨威格, 但他在深入刻画女性形象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作为一个男性作家, 在描写女性时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普遍的男权文化观念。正如西方女性主义者所说:“所有男人写的关于女人的书都应加以怀疑, 因为男人的身份有如在讼案中, 是法官又是诉讼人。” (3) 男性作家的文本由于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与女性存在着根本的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男性文本的独特性。男性作家维护其男权中心的思想, 往往能体现在他们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在描写陌生女人与作家R的第一次邂逅, 茨威格赋予作家R的形象是完美的。“我一眼就看到你的容光焕发、表情生动的脸, 长了一头漂亮的、有光泽的头发……你是那样的年轻、漂亮, 身材颀长, 动作灵巧, 英俊潇洒。” (4) 成熟、优雅、博学的光环围绕着他, 而他的的轻浮贪玩、放荡不羁、纵情恣欲却被忽略。相反, 陌生女人的童年在作者的笔下是典型的“他者”形象, 贫苦和寂寞笼罩着她, 形象瘦小、胆小、不受人待见。而对待一见钟情的作家R, 她是卑下的、毫无自尊的, “我想跪倒在你的脚下, 求你收留我做你的女仆, 做你的奴隶!”

如狄泽林克所说:“每一种他者形象的形成同时伴随着自我形象的形成。” (5) 他者形象犹如一面镜子, 照见了陌生女人, 也照见作者自己。茨威格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位孤独的单恋者形象, 面对男人的多情和滥情, 作家不仅没有提出严厉的批判, 还借陌生女人之口, 写出了女性对这种男人的崇拜、宽容和谅解。他在这部文本中显现出一个男女极不平等的爱情观, 这无疑就隐含了对女性的弱势地位的肯定。他肯定了传统男女对待爱情的态度:男人把女人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而女人却痴痴守候一个男人把他当作自己的全部生活。男人可以有无数女人而不必对任何女人负责, 而女人却忠贞不渝为一个男人奉献自己的一生而不要求任何回报。茨威格作为小说的隐含叙述者, 潜在的读者便是男权社会的男人们, 自我形象并不直观且较为隐蔽, 从作者的语气、角度、态度、评价等主观因素聚合而成的男权意识是一双看不见的手。

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中的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 而是后天被变成的。” (6) 女人一直是在被塑造着, 是被男人塑造着, 是被话语塑造的。“陌生女人”是茨威格眼中的女性, 是他带着隐形的男权主义塑造出来的, 是被男性观照的对象, 是男性欲望的载体, 是男性狂热世俗欲望的真实而自然的流露。“我”真正的身份———女性, 得不到实在的确认, “失语”状态始终伴随着“我”。“我”这个女性形象是空洞的, “我”的真实生命体验被歪曲或忽略。从本质上“我”仍然是被男性权力话语驱使的对象, 是男权社会里的“他者”。

二.背后的声音———传统女性观念

当以男权为中心的文明确立之后, 传统女性便以“他者”的身份居于中心文化的边缘, 被剥夺了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力, 她们是第二性, 被排斥于政治、科学、艺术之外, 从而导致女性生活家庭化, 成为男性的附属品, 她们的喜怒哀乐要围绕着男性意志来体现。女主人公的背后遵循了大多数女性的观念, 她面对男性时失去了自我, 失去了自己作为一个和男性一样的主体, 而在男女恋爱关系中处于受支配的地位。

作家R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陌生女人的命运, 仅仅是一缕温暖的目光、一个善意的微笑, 便使她决定为其奉献一生:“你就是一切, 是我整个的生命, 人间万物因为和你有关才存在, 我生活中的一切, 只有和你相连才有意义, 你使我整个生命变了样。”面对作家对自己的无情, 她仍然坚持认为:“你过去是我的一切, 现在也是我的一切。”“我的一生始终是属于你的”“我只想把自己献给你, 完全委身于你”。 (7) 陌生女人可以为了作家牺牲一切, 她把自己的贞操毫无保留的给了作家而不求回报。没有亲人朋友, 没有属于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终其一生她都为他而活着, 卑微与隐忍, 孤独与凄清。表面上看, 她在爱情面前, 没有任何关于金钱和地位的差异概念, 似乎每一步的选择都是忠实于自己的, 主动性的、独立的、不求回报的。事实上她却是被动的, 依附的, 失去自我的传统女性观念。甘愿牺牲、被奴役并不代表爱的表现, 绕了一圈, 她还是围绕着男人转, 失去了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以至于最后在多年来得不到男人的爱和失去母亲身份的双重打击下完全崩溃。

在当时资本主义社会, 女人是被当作玩偶, 当作性欲的工具, 女性自身的主体性被剥夺了, 被男性中心制压抑了, 作为生活在其中的陌生女人, 自身接受了这种观念, 为男人献身的女人, 注定要受到爱情的困扰, 她在这场不平等的爱情中成为牺牲品, 在这种传统的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生活中, 她无法摆脱传统女性的影子, 这种深入骨髓的观念使得她到死都没有意识到女性的独立地位, 陌生女人重演着传统女性的悲剧。

三.男权社会与女性悲剧

叔本华认为悲剧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邪恶的人和势力造成的悲剧;第二类是由命运造成的悲剧;第三类是一般人在日常环境中由于各种关系的牵制而形成的悲剧, 这种悲剧由于没有恶势力和命运作祟, 反而更加惨痛。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正符合第三类悲剧, 因此是“悲剧中的悲剧”。值得注意的是, 陌生女人在这场一厢情愿的爱情中没有呼天抢地的呐喊, 声嘶力竭的哭闹, 也没有过多的挣扎与反抗。她是自觉的、自然的步入这个爱情的陷阱。作家R代表的是整个将女性摒弃于社会生活之外的男权制, 陌生女人尽管有反抗, 但始终都摆脱不了男权制绳索对她的束缚。因为她在经济上处于劣势, 性别上处于从属地位。尽管她设法拯救自己, 但毕竟力量太过渺小, 太过孱弱, 太过保守, 因而注定成为男权社会下的悲剧。

由此, “我爱你, 与你无关”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假想主动与平等。她最后以死亡结束了对作家R一生的等待, 在信中提出了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要求是:每年在她生日的时候去买一束白玫瑰作为对她这个“不存在”的纪念。女人至此没有觉醒, 她永远不可能活在她所爱过的男人心中, 从前没有, 今后更不会有。黑格尔曾说:“爱情至上在女性身上显得最美, 因为女性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里而将其推广为爱情。” (8) 因为女性自觉自愿地放弃了生活的全面性, 将自己纳入男人的生活轨道, 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女性失去了自我, 她是为别人而存在的。女性是受压迫的, 是被客观化的, 由于女性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一直默默承受把这种不平等当成了“自然”即习惯, 这就是为什么女性一直受到压迫, 一直被悲剧笼罩的根源所在。

四.结语

艾里希·弗罗姆在《爱的艺术》中说:“只有在自由的基础上才会有爱情。”作者用看不见的手———其自身隐形的男权主义编织了一场“乌托邦式”的爱情毁灭。由于男权社会下传统观念的作祟酿造了小说乃至现实女性的悲剧, 再现了当时女性真实而又普遍的生存状态。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来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不只有感动与同情, 更多的是对女性生命的追问与反思。

摘要: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来解读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通过对男性作家写作中的隐形男权意识以及以女主人公为代表的传统女性观念两方面的分析, 揭示现实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悲剧。

关键词:男权意识,传统观念,悲剧

参考文献

[1247]斯蒂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第2、3、11、28页, [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6] 西蒙·波伏娃:《第二性》, 第10页, [M],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5] [徳]狄泽林克:《论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发展》, 载《中国比较文学》, 1993 (1)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心得感受 篇8

关键词:陌生女人;救赎;象征意义

一、内心挣扎与主动反抗

作家R在陌生女人心目中的神秘面纱被一层一层剥开,陌生女人对作家R持有的敬仰之情也越来越弱。经过几天几夜的相濡以沫后,对于陌生女人来说,作家R不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从陌生女人回到维也纳到最后一口气,在此期间她与作家R一共见过十二次,其中不管是无意还是有意的见面,每一次见面陌生女人都强烈的渴望作家R能认出自己来,可是作家R没有。即使在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中,陌生女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试图通过过往的一些画面来勾起作家R对陌生女人的回忆,然而作家R仍然只是把她当做一个随时可被替代的消费品。要是换成13岁时的心态,陌生女人会再力比多的刺激下主动说出她与作家R之前的往事,可是现在陌生女人并没有这么做,反而在眼泪掉下来之前选择了离开,尽管有不心甘、不舍,但是最后陌生女人还是留着了女性那束可贵的尊严之光。

越是得不到作家的认可,陌生女人的心开始变得越急躁。陌生女人从一开始只是躲在自家屋子里偷偷窥视作家的一举一动,到每天去巷子里等候作家出入希望能与作家偶遇,再到现在主动自由出入作家的生活,这一系列发生在陌生女人身上的变化其实是陌生女人自己对于这段情感态度的一个回应,也是对女性主义追求的一种强烈释放。作为一个缺乏父爱、独自抚养儿女的一个母亲女性形象,陌生女人在各种肮脏、唾弃与耻辱的折磨下,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对绝对的男权主义进行反抗,对被忽视的女性主义进行呼吁,警戒现在的女性为了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要勇于与压迫势力进行抗争,为女性赢得一片自由的领地。

二、做一个独一无二的女人

从意识到男女之间这回事以来,陌生女人就视男女之间的感情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尽管在与作家R分开的那段时间里有很多陌生女人的仰慕者向她示好,但她始终没有背叛作家R。“从我委身于你的那一刻起,到这孩子从我肚子里生出来这一段时间里,没有任何男人接触过我的身子。我的身子任你紧紧贴过之后,我就有了一种神圣的感觉。”就算最后因为生计原因陌生女人与除作家R之外的其他男人们共享了自己的身体,那也是陌生女人在无意识情况下的善意举动,不能被判决陌生女人为没有节操、没有贞洁的女性。自始至终陌生女人都视其他男人为过客,一直保持着一个女性应该有的自尊心,只承认作家R才拥有过并且始终拥有着她的身体。

“但是我要保持我的自尊心,我要让你这辈子想起我的时候没有一丝忧虑。我宁可独自承担一切,也不愿让你背上个包袱,我要使自己成为你所钟情过得女人中独一无二的一个,让你永远怀着爱情和感激来思念她。”陌生女人不想她与作家R的孩子成为作家R生活中的一个包袱、一个牵绊,陌生女人所有的所思所为都是站在作家R的角度上进行的,她考虑的首先永远是作家R的利益。她知道作家R是一个在生活上崇尚自由,在学术上追求严谨的双重性格的人物,她不想让任何的人或事去干扰到作家R的正常生活,宁愿一个人承担起抚养孩子的责任、通过出卖肉体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就算一直没有被认出来依然一次又一次的答应作家R的请求,信中没有一字责怪作家R的言语,这是一种多么无私、高尚的情怀啊?直到今天,读者们在给这个陌生女人送去一丝丝同情目光的同时,也应该对这位母亲怀有更多的敬意。

三、必须说的秘密

完整的故事是从作家R打开那封没有署名、没有邮寄地址的信开始的,陌生女人在信中多次流露出她这一生对于作家R的神秘性,并且多处强调如果自己还存在人世的话,这个对陌生女人来说一生的秘密就会被一直隐藏下去。但是当读者仔细读完整片文章后就会质疑:“竟然陌生女人这么爱作家R,不想去打扰作家R的正常生活,那为什么到死的时候还要通过信件将作家R之前伤害陌生女人的点点滴滴都毫无保留的倾诉给作家R呢?这难道不是想要作家R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一直活在愧疚和自责中吗?”读者的这种想法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我们更应感受到的是女性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陌生女人把自己的一生都输给了男权主义,输给了现实的压迫,在爱情之路上陌生女人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一次又一次的爬起,但还是抵不过命运的戏弄,在孩子失去的那一刻,她对作家R 的情感也随之而去了。她最后需要做的就是勇敢的站出来维护所有女性的权利与尊严,呼吁整个社会来关爱女性,对于其他所有女性来说,她的一生是必须说出来的秘密。

四、结语

茨威格通过天衣无缝的心灵战术,将一段看似不切实际却又真实存在的爱情故事描写的淋漓尽致。从作家R出现那一刻,陌生女人的整个生活状态不仅在为自己努力赢得爱情的权利和尊严,而且当她开始提笔写这封信的时候,也在为整个人类的女权主义争取话语权。整个故事不仅仅只有陌生女人悲情命运的解脱,更有现实女性精神与灵魂的救赎,这难道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吗?

参考文献:

[1]高中甫等译.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9

终于有一天作家被静驻在角落里这个美丽的女子而吸引,并提出去他家里的邀请,女孩高兴极了,根本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她的干脆让作家都有些吃惊。不过,当晚他们还是在一起了,享受着男欢女爱。接连三天他们都享受着恋爱般的生活,后来作家说要出差,说回来后一定会给她写信,临走前还送给她一朵白玫瑰。她满怀期待的等待着,然而,她再也没收到来自他的任何一个字,而且,她还怀了作家的孩子。她为了留住这份爱情的结晶,为了留住这个他带给她的小生命,她没有去乞求作家接受她和孩子,而是她一个人默默的艰难的生下了孩子。她知道因为乞求也是没用的,作家一定不会相信孩子是他的,而且还会破坏自己曾经留给作家的美好。

为了让孩子配得上作为作家的孩子,过贵族般的生活,她踏上了妓女的不归途,试图步入上层社会,因为在她怀孕那段日子里,深深体会到社会对穷人的鄙视,她不想让孩子受苦。之后,每年作家生日她都会匿名给他家里送去一束白色玫瑰,希望他能想起点什么。之后,她跟一个地位尊贵的伯爵在一起了,跟作家出入同样的场所,舞会,音乐会等,甚至拥有同样的朋友,作家会跟她礼节性的打招呼,但是作家始终没有认出她,甚至连她的姓都不知道。一个偶然的音乐会,作家还是被这个女人的风韵吸引,再一次走到一起,然而,他还是没能认出她,也并不知道每年的白玫瑰是谁送的。

她失望极了,她离开了作家,带着此生的遗憾悲痛的离开了,决定和儿子一起共度余生。可惜的是,她无比珍爱的儿子由于流感不幸去世,她的唯一的精神支柱不再了,她也到了崩溃的边缘最终在医院抑郁而终。去世之前她写下了一封信,这封信长达20多页,清楚的讲述了她对作家暗恋的一生。这封信注明在她死后寄给作家,所以,在作家41岁生日那天他没有像往年一样收到白玫瑰,而是收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我特别喜欢书中的结尾,“ 他从颤抖的手里把信放下,然后就久久的沉思。某种回忆浮现在他的心头,他想起了一个邻居的小孩儿,想起了一位姑娘,想起夜总会的一个女人,但是这些回忆模模糊糊,朦胧不清,宛如一块石头,在流水底下闪烁不定,飘忽无形,影子涌进来,退出去,可是总构不成画面。他感到了一些藕断丝连的感情,却又想不起来。他觉得所有这些形象都梦见过,常常在深沉的梦里见到过,然而仅仅是梦见.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篇10

48版把男主的身份换成了音乐家,这并不受影响,只是从这部电影里我甚少体会到女主那种不惜一切为爱做出牺牲的勇气。甚至它刻意减少了女主为爱所受的痛苦,莉莎结婚了,看着还蛮幸福,只是又遇见了男主以致再次沦陷一样。

小说里,男作家直到最后,也没有记起女主的模样,更不知道关于他俩那个儿子的任何消息。这些让我们更叹惜这个女人的爱情。如小说所言,那是一种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委身屈从,热情奔放的爱情。可想必48版的导演编剧也替女主感到不公,音乐家最后想起了莉莎的模样,回忆起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了,甚至莉莎还把她儿子的照片也寄给他看,最后原本颓废的音乐家因此而振作了。这只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我感触不多。

我爱04版的电影,是因为它贴近原着,虽然故事的背景从奥地利的维也纳搬来中国的北平,但却一点也不影响故事的可看性,反而因为当时中国的那种环境而更同情和佩服女主角了。还有姜文版的作家形象,一改姜大叔以往的野蛮气魄,变得温文尔雅风流倜傥极了。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心得感受 篇11

关键词:爱情,艾米莉,陌生女人,孤独,执着

女性是世界文学中不可或缺的形象, 对女性爱情的描绘亦是文学不可忽视的方面。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是一个对爱情忠贞不二的痴情少女的绝笔。作者以细腻哀怨的笔调记录了这个陌生女人的爱情。小说中, 茨威格借助精神分析学说, 将笔触伸向主人公灵魂最隐秘、最幽微的角落, 挖掘女性的精神情感世界, 展现她们在爱情上的心理。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 福克纳在作品中通过对艾米莉·格里尔生小姐爱情的描写, 既表现了对于已经逝去的旧南方文化传统的怀念, 也表现了对南方文化传统的一种批判, 并揭示其最终灭亡的原因。

在对女性爱情的刻画上, 两位作家的见解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从两部著作中可以体现出来。因而具有可比性。

一、爱情的悲剧和悲剧的爱情

两部作品都讲述了一个关于为爱情而迷失的故事, 也都以悲剧结束。然而, 两者又有明显的不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爱情从发生时就注定是个悲剧, 而女主人公虽然早就察觉到, 但她仍然义无反顾地承受了自己的命运, 并以此为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则是艾米莉在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压迫下对爱情的渴望, 以及在挣扎中对爱情疯狂的挽留。爱情改变了她们的人生, 在其后的生命中一个甘之如饴, 一个走向疯狂。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 女主人公在少女时期与作家的第一次相遇已然奠定了她爱情的悲剧。作家R那不经意的目光却让她一见钟情, 那种目光让本就对未谋面作家充满仰慕的少女, 在直面作家的那一刻被他的“与众不同”所吸引, 进而萌发了爱意。女主人公对他的爱强烈、真挚而又盲目, 犹如飞蛾扑火般, 即使知道无望, 还是一脚踏进了自己的命运, 从此不可自拔。在维也纳他们的第一次重逢, 面对作家陌生的眼光, 女主人公虽然第一次感到了现实, 但仍无法也不愿抗拒。至此在女主人公的生命中, 作家就是她的世界。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艾米莉在父亲死后, 生活变得无可寄托。这时, 从北方来的工头荷默·伯隆出现在她的眼前。他的爽朗风趣很快就吸引了孤独的艾米莉, 使得她在自己被紧紧压抑的生活中找到可以喘息的地方。艾米莉就这样爱上了他, 不顾全镇人的眼光和议论, 我行我素。只是, 最终这仍是她自己一个人的付出, 荷默·伯隆根本不会为了她停留。对于他来说, 艾米莉不过是一处可有可无的消遣。艾米莉的满心期待, 最终仍是被现实残忍地熄灭。

在面对无法获得的爱情时, 陌生女人的一生都是在等待, 等待命运赐予的邂逅。她从不向作家解释, 任由作家将她一次次遗忘, 只因她认为自己, 或者说自己的爱情与其他女人是不一样的。而艾米莉最终疯狂, 选择了用砒霜杀死情人, 将他永远留在自己身边, 哪怕留下的是尸体, 也要和他共同度过余下的生命。两位女主人公都用一生将自己的爱情变成一种“艺术”, 即使是她们独自一人的孤独的爱情。

二、爱情背后的心理情结

弗诺伊德在《本能的冲动与成功》中写道:“所谓的幸福就是被深深压抑的那些本能需要的满足, ……理性维持着人们现实生活的未定的秩序和健康的发展, 而非理性则是在人们最关键的时候, 暴发出有力冲刺”。

陌生女人和艾米莉在极度渴望爱情的情况下, 受爱欲本能的呼唤, 对所爱之人无法放弃。在爱情上, 两位女主人公表现出来的共同心理, 一是孤独, 一是偏执。

因为孤独而产生的对爱情的渴望, 因孤独而无法舍弃的对爱情的依恋。陌生女人在少女时遭遇激情, 受到爱欲本能的召唤, 一直追寻着作家, 不论是遗忘、贫困、孤独、痛苦都矢志不渝, 即使结局悲惨。对她来说, 这份爱是本能的呼唤, 是服从了快乐与痛苦原则, 是真挚的感情流露。在小说中, 陌生女人总是把每一天、每个小时甚至每一秒的心情都阐述得十分详尽。她不愿放弃哪怕是一秒钟对他的爱恋, 因为他是她的精神支柱, 是她的世界。陌生女人是一个文静而内心感情丰富的女性, 从小在没有父爱的生活中长大, 总是觉得自己与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她的内心渴望爱, 渴望别人了解。陌生女人之所以成为爱情中的一个陌生人, 是因为她从不告诉作家。她不愿、或者说害怕被作家误解, 她坚信自己的爱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弗诺伊德认为, 爱的状态就是自我的性欲冲动过多地流向对象, 理想自我通过对性欲冲动的对象的满足添加了一些条件。陌生女人在未见到作家的时候已在脑海中构筑起作家的形象, 在其后作家的形象更趋完美, 就是少女心中最完美的爱人。她希望自己的爱情也是完美的, 并且用一生来让它成为“完美”。她一个人的爱情, 她的自尊心也正是她在爱情上的一种自恋心理, 她认为这是她的尊严所在。

艾米莉作为南方传统价值的代表, 被整个社会风气所压抑着。她的一言一行都被镇上的人关注着、评论着, 人们把她作为一种价值观的代表, 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艾米莉身上。在他们眼中, 艾米莉的任何言行都不是自己的, 而是受到所有人的监视的。在艾米莉因父亲去世而消沉时, 全镇的人都一厢情愿地同情她;在艾米莉和荷默·伯隆出双入对时, 他们又一厢情愿地苛责她, 对于艾米莉所代表的格里尔生家族, 他们既轻视又羡慕。在这种环境下, 艾米莉一直处于不自由的状态中。镇上人对她的态度, 既让她有着那种与生俱来的贵族尊严带来的自恋, 又将她无形地和众人隔离开来, 因而她始终是孤独的。而艾米莉也一直处于父亲的控制下, 无法和外人有什么接触。这种情况下, 她自然就养成了那种孤僻的个性。所以, 当那个不和镇上人一样看待她的荷默·伯隆出现时, 她像是终于找到了摆脱这种孤独与压抑的方法, 她满腔的情意与怨恨也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地方。

也正是因为如此, 艾米莉才对这段爱情那么难以放下。在那段日子里, 不管镇上的人背地里如何冷嘲热讽, 不管他们那“可怜的艾米莉”的同情声在整个镇上如何传播, 这些都无法动摇艾米莉。她尽心尽力地对他, 即使知道他最终仍会离自己而去。为了不再一无所有, 不再回到以前那种生活, 也为了维持自己的尊严, 艾米莉买了毒药, 最终杀死了荷默·伯隆。然后她不再和外界接触, 只是终日陪伴那具尸体, 从而摆脱那种孤独。

对于陌生女人和艾米莉来说, 她们所迷恋的也许不是作家R和荷默·伯隆本身, 而是迷恋爱上他们的那种感觉。她们看似不合时宜的举动, 实则是对自身渴望的响应。出于内心的渴望, 她们构筑了一份心中的爱情, 为了达到愿望, 不惜一切代价。

三、爱情悲剧的差异性及原因

陌生女人与艾米莉在爱情中都表现出了那种自身的孤独, 内心的渴望, 以及对爱情的执着与扭曲。但是她们仍有着不同, 这与她们生活的环境和自身性格有关。

虽然, 两位女主人公都表现出了精神上的孤独, 但这种孤独却并不相同。陌生女人的孤独是源于父爱的缺失, 母亲和自己并不相投, 那些女同学又使她感到厌恶, 周遭的环境也让人厌烦。在这样一个灰暗没有色彩的生活中, 女主人公没有知音, 生活在孤独中。正是在这样可怕的孤独中, 作家R的出现让她感到了温暖, 即使他是一个陌生人。精神上的孤独让这个女孩子变得纤细、敏感, 从而使她在面对爱情时, 才会那么勇敢而又胆怯。她一头栽进自己的命运, 就像跌进一个深渊。

而艾米莉的孤独, 首先来自于性格暴躁的父亲。在父亲的专断独行下, 艾米莉从小就被剥夺了和人交往的权利, 只能在父亲的影响下生活。所以, 当父亲去世后, 艾米莉才会表现出那种不愿承认的态度。不是出于对父亲的爱, 而是不愿意一无所有, 即使是恐惧与怨恨也不愿意独自孤独。同时, 艾米莉所生活的城镇, 是一个遵循南方传统价值观的地方, 艾米莉所代表的格里尔生家族是没落贵族的代表之一, 艾米莉的一举一动都是全镇人观察与议论的对象。对于艾米莉来说, 镇上的人是无法沟通与交流的。自己在他们眼中只是一种标准, 一个异类。在与全镇人互相排斥中, 艾米莉更加孤独, 不仅是因为没有亲人朋友, 更是因为精神上的孤独。

陌生女人对爱情带有一种宗教性的虔诚, 她将作家当作自己的整个生命, 通过单方面的付出与奉献, 来达到精神上的满足。不管怎样, 都不肯违背“爱情”, 对陌生女人来说, 这整个世界, 都只是和作家相关, 否则对她来说这个世界就不存在。

而艾米莉的爱情虽然短暂, 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即使荷默·伯隆也许只是虚情假意, 但毕竟艾米莉曾和他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这份爱情既是她长久以来孤独的慰藉, 也是她对当时那折磨她的社会的一种反抗。她个性中扭曲疯狂的那一面, 让她无法面对无法忍受荷默·伯隆即将对她的抛弃, 也无法挣脱社会加诸在她身上的价值观念。所以她选择亲手杀死他, 让他永远无法离开, 永远陪伴自己, 而自己也终于摆脱了那种社会制度的影响。

陌生女人更多的是和自身相关, 父爱缺失的经历在无意识中对她的生活中造成了极大地影响, 最终导致她形成了那种心理上的妄想与偏执, 从而也导致了她悲剧命运的开始。艾米莉的爱情悲剧则更多的是和社会环境相关。她的悲剧正是源于当时那种社会风气对自身的压制, 生活在镇上的艾米莉无法摆脱与身俱来的那种身为标准的枷锁, 也无法忍受会被抛弃的命运, 因而只能选择杀人。她孤僻扭曲的个性究其根源也正是这种社会风俗下形成的。

四、爱情悲剧的意义

茨威格是一位以描写他人心理见长的作家。在早期他曾受象征主义与唯美主义的影响, 坚信资产阶级的理性、仁爱。然而两次世界大战使茨威格蒙受巨大的精神痛苦, 他的思想发生转变, 变得消极遁世, 心理分析小说成为茨威格宣泄内在痛苦和绝望的最好艺术表达方式。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 他采用了便于宣泄情感的书信, 深入细致地描写了陌生女人深沉而无望的感情。有学者分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承载了茨威格精神世界的表达, 茨威格幻想通过陌生女人的信, 用语言艺术的方式营造一个超然的精神世界, 以逃避日益风雨飘摇的现实。他以人道、自由来固守自己的精神领土, 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他的追求如同陌生女人无望的爱情。

威廉·福克纳是二十世纪美国一位著名的作家,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他的一篇著名短篇。与他的《喧嚣与骚动》等作品比, 这篇小说缺乏宏篇巨制的深刻寓意和宏大布局, 但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不同于茨威格对于陌生女人心理的细微描写, 在《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作者始终没有对艾米莉心理进行直接刻画, 甚至艾米莉直接说话的机会也很少。更多地是旁人对艾米莉的看法, 以艾米莉的样貌装扮以及环境描写来反映艾米莉的心理变化。这样的安排既能表现艾米莉时时刻刻在镇中人的议论中生存, 也使得最后显露的真相更能震动人心。福克纳在这部作品中也寄寓了很深的意义:艾米莉是美国南方旧价值传统的代表, 她的去世也标志着这种价值传统的最终没落。对于日渐没落的南方社会, 福克纳表现出一种既热爱怀念又批判嘲讽的态度。

五、结语

比较这两部作品, 体会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相似的爱情心理, 探寻爱情观的差异及背后的原因, 对于女性在当今社会中构建自我, 掌握自我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有着重要意义。而追寻作者透过故事想要宣示的理想, 又给人关于作品深度的新的认识, 让人能经由故事来体验作者在同一着力点上对现实不同方向的阐发, 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现实社会的风雨。

参考文献

[1][奥]弗诺伊德.本能的冲动与成功.文良文化编.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4.

[2]胡严艳.美国南方旧道德摧毁的一朵玫瑰:论艾米莉的悲剧人生.“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 2005.

[3]李伟昉.蕴丰富于瞬间——茨威格心理描写方法一瞥.河南大学学报, 1995 (35) .

[4]刘卓, 彭昌柳.艾米莉:矛盾的南方人——解读福克纳的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东北大学学报, 2004 (3)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心得感受 篇12

昨天终于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完了,后面棋王什么的应该是另一个故事了吧?因为实在很困,所以看得很糙,就随便说点看法。实话说这个标题真的不怎么吸引我,就是曾在大学专业课上记住的一个书名,咳但没有留心,如果不是无戒老师的推荐,我想我是不会注意到它并去看的。与它平平无奇的题目相比,内容是出乎意料的好看,至少不枯燥,庆幸是第一人称,所以也不绕,阅读体验还是相当愉悦的。

小说讲的是主人公“我”收到了一封爱慕了他十多年的陌生女人的来信,收到信的时候女主人公已经死了,这是她临死前写的,如果她不死,那么这封信就不会被寄出去,“我”就不会知道了。信中道尽了女主人公暗恋的心路历程以及遇到作家后那些年的生活经历。这样纯粹的感情真的很打动人,不怀期待不求回报,就默默守候在那个人身边,能够看着他就好。从文学角度看,对女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很细腻,我觉得一个男作者能揣摩得这么到位也是很厉害了。本质上男女主之间的感情关系就是一种阶级对立,一个是社会上层的成功男士,一个是社会底层的柔弱女子,搁现在可以写一本狗血的霸道总裁爱上小白兔了,未婚先孕带球跑不要太烂大街,而作者并没有落入俗套,他们之间的身份地位差距,以及男主人公对待感情的态度,注定了他们之间没有结果,这才是正常的嘛。

文学性是很好的。从现实角度看,就有那么一点点不讨人喜欢了。男主人公就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渣男,女主人公就是一个爱她的她不爱,不爱她的爱得要死的痴心错付的傻女人,甚至为了这段单方面的恋情赔上了无辜的孩子和自己的性命,更可悲的是到死,对方都没有想起她……对了之前女人用玫瑰花用直白的话对作家暗示多次,作家都没想起来,我觉得这是个bug,身为一个作家,他的观察力和敏感度,理当不该这么差,怎么会一次都没看出来呢?何况是这么明显的暗示。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心得感受 篇13

这个故事是一个女人临死之前的回忆,讲述了她对花花公子疯狂而不顾一切的痴情。情节方面就不过多了赘述了,真正令我激动的是独角戏这种形式。真的看完了全程还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一个人独撑两小时,从十六岁演到孕育演到生命最后一刻,黄湘丽小姐姐(主演)从头至尾用满含深情的表演彻底打动了我。十六岁的俏皮,初尝禁果时的不顾一切,分娩前被迫进入贫民区的对自尊的抛弃,再相遇时的希望,得知真相的绝望和决定与世界永别的决绝……种种的感情、种种的人生状态,就在没有镜头处理、没有长时间换装的情况下赤裸裸展现在我们几百个人的几百双眼睛下。几百个人看着她,她也看着我们几百个人。这是一种交流,她为我们讲述着撕心裂肺的故事,我们向她回馈着听者的悲哀和对与她的同情。这种真实的感官在当时冲击着我,这种奇妙的感觉让我感受到了剧场的魅力、独角戏的魅力。

半年多过去,这部剧的开场我还记忆犹新。在主持人介绍完之后,剧场的灯全部关闭,剧场似乎从上一秒的纷纷扰扰瞬间切换成了静音模式,灯光渐渐打开,只能听到周围人的呼吸声。一个女子从舞台后方缓缓走出,一声不吭地向我投射出冷冷的目光,在舞台前方从这头到那头,从那头走到这头。从头到尾,窒息般的沉默和那冷冷的目光不断地提示我,好像我才是那个信中的渣男w先生。好像剧名一般,我才是那个收到来信的人。

最令人撕心裂肺的片段,是主人公生下孩子,迫于生计选择混迹风尘的那段演绎。她站立在舞台中央,向下脱去一层层黑色的内裤(特别说明:并无任何ghs之意)。每脱一层,就好像在生活面前低头了一次头,就放弃了一次自尊。配合着现场压抑的音乐,我整个人不由得冒起了鸡皮疙瘩。正常看来,这一幕色情的要命,但是在当认真地看清楚来龙去脉之后,每个人都会觉得这一幕既神圣又苍白,既合理又荒诞。最后当她脱去最后一层黑色的内裤只剩下白色内裤时,一个电话铃声打断了一切。在我眼里,那白色内裤好像象征着她内心的最后一丝贞洁,她对于w先生最后一丝的希望,她活下来的意义。这种大尺度而又撕心裂肺的演出,只有在小剧场中才能够看到,夸张而又恰到好处。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心得感受 篇14

一向玩世不恭风流多情的作家R收到了一个陌生女人弥留之际写下的信。

这是个勇敢的姑娘,不像水一般任人摆弄。她从一开始就毫不掩饰对作家的爱。她用尽了一切办法接近爱人,甚至怀有了孩子,他们之间依旧咫尺天涯,隔着层层叠叠的屏障。她还是那个他不认识的邻家小女孩,他记不得的一夜情里的女人。

高中时候的我第一次认识到这个女人,沉浸在她义无反顾的爱里,为他们每一次的擦肩而过觉得心痛不已,气急了从始至终没能记起女人的R作家,同时又对不努力追逐的女人感到恨铁不成钢。

如今我也不算阅尽世事,再读却折服于这个女人的坚持和骄傲中。

她虽然爱的火热,却从没有做过任何暗示屈服的举动。在她怀有作家的骨肉的时候,不是想着怎么利用孩子将他骗到手,而是费尽心思为作家着想,怕他感到为难棘手。在作家一次又一次的与她接触有视她为陌生女人的时候,女人仍然端着姿态选择沉默。

她的想法再纯粹不过,“我要让你这一辈子想起我的时候没有一丝忧虑,我宁可独自承担一切,也不愿让你背上个包袱,我要使自己成为你所钟情过的女人中独一无二的一个。”

这真的是个不懂得拿捏尺度功于心计的女人,耿直的要死,清高的要命,但是却像缪斯一样十分迷人啊。

套用高尔基给茨威格的回信中的话: “你的小说中的人物所以能打动人,是因为您使他们比我耳闻目睹的那些活人更加高尚,更加人性。这一点特别重要,并再次使我相信,意识完全有理由高于现实。”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篇15

故事讲的大概内容是一个女人默默爱着一个男人二十几年,在弥留之际,终于鼓足勇气用书信的方式告诉这个她深爱的男人与他发生的种种。包括女孩从孩童时期的懵懂钦慕,到少女时期为爱献出身体,到为养活他们的结晶而迫于无赖嫁给另一个不爱的老男人,怎样抚养爱子的长大,而在已为人妇、为人母的期间,在她绝望地以为再无法遇到她心爱的男人时,却机缘巧遇,于是再次为爱沉沦。女人与他心爱的男人四次际遇,四次都发生了床弟之事,然而直至女人死,男人都不知道与这样的一个女人有过这么多的故事!

当然,故事的男主人公是个不折不扣的有着卓越才情和迷人气质的却又是世俗之中的登徒浪子。他爱着无数的女人,亦或他一个女人也未爱过,他的确是滥情的,也是无情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却让女主人公倾其一生为他痴狂、为他奉献自己的所有。然而,这个伟大而可怜的女人她又得到了什么?一生无尽的哀伤、痛心、一生战战兢兢的爱情、一个有缘无分的儿子„„

写到此,我不禁又潸然泪下,为这可怜的女人,也为这对爱始终抱有纯洁之心的女人。不禁想狠狠责问这个滥情又无情的男人:当你四次驰骋于这尊美丽的身体后,你也曾问过这个女人“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你想的只是和别的女人有过相似的云雨吗?

是啊,我爱你,与你无关。

当我还是十来岁的孩子时,我就憧憬着做你的女人,我衣衫褴褛,于多少个午后翘首以盼你的归来,哪怕你带着其他漂亮的女人,窥伺着你们喝酒、跳舞、闲谈„„我抚摸你的门的把手,想象着那是与你握手,我看你看到了我穿着打着补丁的裤子便赶紧飞快躲开了去„„

那时,我还是个孩子,不知,是为了你,我情窦初开,还是我情窦初开,为了你。

我出落得亭亭玉立了,我来找你。风里,我自成一景,只为惹你为我盼顾流转一回。那夜,我,终于不再仅是我自己的,也是真正属于你的。

你走了,不再回来,可小生命已孕育,为让小的他成为你一样的男人,我选择嫁予他人妇,看着小的他,即使没有你,我也能想得出是你躺我怀里,挽我手臂„„

再遇着你,我,再沦陷,直至小的你去得那么突然,我对你的爱才不知道是死了,还是醒了。猛然觉得,我之于你,根本不复存在。只在最后永别之时,只此一书,告诉你:我曾这样爱过你,而且,与你无关„„

上一篇:人间美景写景作文下一篇:中国梦之梦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