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教学设计

2024-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送别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送别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分类,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演唱歌曲<<送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情感目标: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分类,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正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送别>>。

难点——切分音,长音的演唱及休止符的停顿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喜羊羊与灰太儿狼》

【设计意图】调动情绪,创设一个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愉快、兴奋地开始音乐课。

2、师生问好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电影吗?那谁知道刚刚听到的是哪部动画片的音乐?请告诉老师,有哪些影视剧的音乐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

(指生回答,并请学生唱唱他们所熟悉的影视歌曲)

(2)聆听影视歌曲片段

片头曲《黑猫警长》:黑猫警长

主题歌《上海滩》:上海滩

背景音乐《还珠格格》:有一个姑娘

插曲《浪漫满屋》:I think

情节音乐《微笑百事达》:北极星的眼泪 片尾曲《神话》:美丽的神话

(3)音乐常识:归纳影视音乐的分类(主题歌、片头曲、插曲、情节音乐、背景音乐、片尾曲等。)

同学们真棒!那么请大家根据音乐在影视剧中出现的不同位置,想一想影视音乐有哪些不同类型?

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是一部电影中的插曲。

【设计意图】以流行影视歌曲引情激趣,将学生生活中已有的音乐感受带进课堂,既拉进了师生距离,体现了教学活动与生活相结合的课改新理念,又揭示本节课的主题。

(二)感受体验,学唱歌曲《送别》

1、播放《童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刚我们听到的歌曲是?

是一首什么歌曲? 什么是校园歌曲?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合作。那么在上世纪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呢?

2、学堂乐歌

二十一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今天的年青人可能很少人认识它们,但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早期的的学堂乐歌以旧曲填新词为主,用中国民歌、小调的曲调或欧美歌曲的曲调填进创作的新词。

3、介绍李叔同——学堂乐歌作者,音乐、美育教育家,早期话剧活动家。浙江平湖人,1880年9月生于天律,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1942年10月逝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1906年李叔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 “春柳社”,同年,又创办了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并担任了《太平洋报》的文艺编辑。

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他一生从事多方面的艺术活动,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篆刻、诗词均所擅长。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

主要音乐代表作品有《送别》、《西湖》、《春景》、《忆儿时》、《春游》、《留别》、《早秋》等。

4、欣赏电影《城南旧事》的片段,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师:“同学们,进入初中阶段,由于学习任务加重,大家接触电视电影的时间应该也越来越少了,借今天课堂上的机会,老师要邀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老电影《城南旧事》的片段,请认真体会影片中的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5、歌曲分析

师:“这首影视插曲的曲名是什么?(送别)

节拍

四四拍子

速度

中速稍慢 力度

中强

情绪

忧伤

惆怅

深情

6、出示歌谱,学唱歌曲

(1)分句学唱歌谱。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用自然、舒展的发声方式轻声地学唱歌谱,老师唱一句,请同学们跟唱一句。”

(2)学唱歌词。师:“同学们,我唱谱你们唱词,请注意表现出歌曲忧伤怅惘的情绪。”

(3)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让学生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进一步练唱。

A、注意用自然、舒展的发声方式演唱。B、注意斛字的读音hu。

C、切分音,长音的演唱及休止符的停顿

D、歌词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

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歌曲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最后一句应唱得渐慢渐弱。(4)让学生用领唱加齐唱的形式演绎歌曲《送别》。A 分小组演唱歌曲

B ①句女领唱②句男领唱③句女齐唱④句男齐唱⑤⑥句轮唱;“夕阳”重复;

(三)拓展活动

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的影视音乐,下节课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四)总结下课

送别教学设计 篇2

下面,我就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的教学,谈谈古诗教学的新举措。

一、读诗题,知诗人

(1) 先出示两首诗的诗名让学生比较诗题,谈发现。送别诗的诗名往往将送别地点,或者送别的对象的去处融入其中。因为这两首诗的结构相似,所以放在一起,学生很容易发现异同。

(2) 学生交流两首诗的创作背景。在这个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介绍收集来的资料。学生在介绍李白、王维及时代背景时便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又为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二、读诗文,解诗句

在这个环节,先出示这两首诗, 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隐去其它诗句,只留“故人西辞黄鹤楼”与“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引导学生比较异同。结果学生发现:⑴同是故人, 所指却不一样。前一句指孟浩然,后一句指王维自己。⑵把“渭城”与“阳关”也标到地图课件上。结合地图理解“西辞”与“西出”。“西辞”指向西告别,向东而去;“西出”截然相反,是向西而去,向东告别。将这两句诗放在一起再配上地图,学生理解起来就轻松自如了。

三、入诗境,悟诗情

在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用自身送别的经历,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如:⑴师问:同学们有过送别的经历吗?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交流后答:依依不舍。⑵从哪句诗,哪个词可以看出李白和王维也是依依不舍的?学生交流后找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学习前两句时问:⑴你是从哪一点看出李白对孟浩然的留恋?⑵想象一下:李白可能会在哪里相送?(江边)当江边看不到帆船,又可能到哪里?(半山腰)半山腰也看不见了呢?(黄鹤楼上)。学习后两句时,教师课件展示扬州的繁华与安西的萧条景象,通过想象对比,感悟李白与王维不同的复杂心情,在一遍遍的引读中,再现诗人的情感。

四、吟古诗,学古人

教学这个环节时,课件出示两首诗:王维《山中送别》、高适《别董大》让学生自由选择吟诵。

这些古诗历经千年而不衰,我想不仅仅是因为诗本身,更主要的是人们透过短短20几个字,见到的是诗人与朋友的那份真挚友谊,是为朋友担忧,替朋友祝福的那颗真挚的心,这些诗是他们用心吟出来的。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古诗时,不仅仅要理解诗意,更要学习诗人那种与朋友交,以心相对,以诚相待的情怀!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篇3

1、由点到面,感悟情感

2、引导想象,触发情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并会背诵这首诗。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与朋友问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难点:联系语言环境体会诗人情感,进而理解诗句的意思,做到诗文交融。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由词入手初人情感

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长江边哪些美景?

1、出示:暮春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杨柳依依沙鸱点点俯临长江飞檐临空

2、用心地读读每个词,你看到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3、齐读

(设计意图:由词入手,渐人文本;美美读词,初人情感。这些都为学生理解文本,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做好了铺垫。另外,引导学生读词,说出理解,无疑引导学生读中恩,读中想,有助于后续教学环节的展开。也体现了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

(二)由点带面感悟情感

1、就在这伤感而又美丽的烟花三月,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呢?

2、从文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呢?请同学们读2-4小节,画出有关的句子,抓住句子中的词语,甚至是标点,谈谈自己的感受。

3、学生边默读边勾画

4、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文字投影1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写出人物的动作,感受到他们的惜别之情。

A、他们是在欣赏醉人的春色吗?

B、古代交通落后,离别容易,相见难,他们一别以后要十年后才得以相见,因此,他们的心情此时是什么样?

C、谁能读出这样的情感?

(2)文字投影2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A、从这里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B、哪些词体会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尊敬?

C、孟浩然是个怎样的人?学过孟浩然的哪些诗?

D、引导学生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送别”以及中心情感“依依惜别”,体现了教学设计从整体人手的理念。另外引导学生抓句子,谈理解,谈感受,使得学生由内而外的表达,扩散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生的身心,促进了学生的表达,再通过引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引发了读者与诗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学生在读中说,说中品,渐渐地沉浸在“依依惜别”的氛围之中。)

(三)角色表演融入情感

1、谁愿意做做那伤感的李白,如果你真的是他,你认为在我们班谁会是你的知己孟浩然呢?

2、学生表演并评价

(设计意图:这里的“演”不是装饰,是为了再现话别情境。拉近古近距离。以“演”促读,以评促读,读中感悟,读中体验,感受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这种“演、评、读”有机结合的方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优化了教学效果。)

(四)由图想象融化情感

1、(出示插图)“相见对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你们看,江边这醉人的桃花似乎也收敛了笑容,他们在为这对友人的分手而伤感。

2、(音乐起)你们看到柳树了吗?你们觉得柳树好像怎么样了?

3、不忍离别但是终须别呀!李白伫立江边,望着一江春水,不忍离去,此时他会在想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文本中的插图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充分利用这一文本资源,引导学生细观画面,引导学生围绕美景想象,给景以人的灵性,人的情感,起到了强烈的渲染,学生深受感染,融化在离别的忧伤里,欲罢不能。)

(五)配乐读诗升华情感

1、多少年过去了,每当我们和亲朋好友离别的时候,依然会满怀深情地吟诵起这首诗,出示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课文学到这儿,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关诗句的意思。

3、在这美丽的阳春三月,李自和孟浩然的这段故事成为一段千古佳话,有人把他们之间的故事写成了一首诗。(出示诗让学生配乐朗诵)

4、希望同学们的友谊也能和李白与盂浩然一样天长地久,如那滔滔的江水永世不绝。

送别教学设计 篇4

这一节课学习《渡荆门送别》,主要目的是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二、学习新课

1、范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注意212或221的节奏。

2、介绍诗歌写作背景

要想了解一篇文章的主题,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诗歌也是。

李白,公元7出生于西域的碎叶城,5岁时全家迁回蜀中,在蜀中度过了青少年时期。此后,蜀中也成为他诗歌中思念的故乡。我们学过的《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峨眉山月歌》都是思乡的佳作。

公元726年,李白25岁时,外出游历。在唐朝,游历是读书人普遍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增加阅历,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另一方面是为了广泛结交,邀取名誉,以达到仕进的目的。《渡荆门送别》就是初次离开蜀中时写的。

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对这一段游历生活有这样描述,“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我们再来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这八个字。“仗剑去国”能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情怀呢?“辞亲远游”又能让人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仗剑”让我们想到李白壮游时期任侠意气、指点江山的豪迈。“辞亲”则又使远游途中多了一份对家乡的牵挂思念。所以抒发积极豪迈的情怀和对家乡的思念,也就成了这类诗歌普遍的主题。

3、学习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荆门,指荆门山。

楚国,即楚地,湖北一带。

(1)指名翻译诗句。

我渡江远游,从荆门山外,去往楚地游览。

(2)提问:首联与题目什么关系?

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出发地点、目的地、事件。叙事。

4、学习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释词

平野,平坦辽阔的原野。

大荒,遥远无际的荒野。

(2)指名翻译

山随着平原的出现逐渐消失,长江向着辽远的荒野流去。

(3)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起伏的.山领,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

(4)作者是怎样把应四种景物联结在一起的?找出关键字。

(5)试着赏析“随”、“入”。

“随”字描绘出山脉的走势趋向,带给人流动感和空间感,把静的山写活了。在写法上是“化静为动”,“以动写静”。

“尽”字表现了山脉消失,平原呈现时眼前豁然开朗的喜悦感觉。

“入”字则带有强烈的楔入感,描绘出了长江冲击荒原的力量,也激发着作者的豪情。作者内心的激昂奋进,也随着水流奔向遥远的天际。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入”字有同样的意蕴。

5、学习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指名翻译

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天上飞下了一块明镜。云彩汇聚,变幻无穷,仿佛结成了海市蜃楼。

(2)颈联继续写景。提问:如果说颔联观察的角度是远视,由近到远,那么颈联的观察角度又有什么不同?

俯视、仰视。

(3)设想一下,如果李白此时是在七百里三峡中,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的时节,他能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景象吗?

如果,李白此时正处于“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地段,他能看到“云生结海楼”吗?

颈联除了描绘诗人在夜晚及白天看到的景象外,也从侧面衬托了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描绘出诗人渡江途中看到的不同风光和不同感受。

6、学习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行文至此,如果仅有这些景物的描写,我们感受到的无非是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文章也只是一篇山水文。但作者在此时笔锋一转,情感由激昂转向低沉,由景物描写转到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情感的转换不是突兀的,引起作者情感转换的还是水,是不远万里送我的家乡水,作者的情感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主题也得到了提升。

(1)指名翻译

我还是喜爱这故乡的水,它不远万里送我行舟远游。

“怜”,喜爱。《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中“怜”也是喜爱之意。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用了什么修辞?在内容、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作者不说自己思念家乡,反写家乡水不忍离别,运用拟人手法,使思乡情感更丰富,表达更含蓄,也更深厚。

7、小结

诗歌描写了渡江远游途中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山水图,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水的赞美,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9、比较《次北固山下》与《渡荆门送别》,说说两首诗在写作思路和主题方面的相同点?

10、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篇5

4、能否从文中找出几副对联?或者根据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自拟几副对联?

5、用心读王实甫的原著《西厢记》,能否写一篇有见地的读后感?

(设想:作业本着“因人制宜”原则,可以独立完成,亦可以小组完成,给予充分时间,体现开放性,独立性,合作性,注重过程,讲究体验,力求质量。)

附板书设计:

长亭送别(元)王实甫(《西厢记》节选)

主要情节: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感情变化:痛——————恨——————怕——————念

(愁苦,怨恨)(依恋,无奈)(担心,害怕)(眷恋,失意)

崔莺莺:轻功名重爱情叛逆倔强

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霜林染醉

交融(烘托气氛诗情画意化用诗词加深意境促人想象)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把握诗歌主旨和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提高诗歌欣赏水平。

3、感悟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留恋故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领读。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3、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人。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著名作品有《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著有《李太白集》。

4、选自《李太白集》。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25岁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这时的诗人正值青年,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视野顿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5、学生齐读、背诵。

三、细读品味: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一个“从”字,凸显了诗人的大气魄。本是诗人乘船顺流东下,可在诗人眼里,竟是长江跟着自己游览。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白天行舟,天开地阔,诗人开阔的胸襟、舒畅的心情,都流露在字里行间。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夜晚,变幻莫测的江水、月光、云霞让诗人目不暇接。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明确:运用拟人手法,借故乡的水有情,不远万里送“我”告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亲人的感情。

四、合作探究:

对诗中“送别”情绪应如何理解?

明确: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与作者的其他送别诗不同,并非为朋友送行,而是告别故乡。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25岁远渡荆门,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情,江水流过的蜀地是养育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己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对方写来,越发显示出自己的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

五、教师小结:

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别具特色。

这首诗,作者描绘了出蜀过荆门山的沿途山川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六、布置作业: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

远渡地点、出蜀目的——山水(远景)——月云(近景)景色壮阔——由景及情,留恋故乡。

送别教学设计 篇7

这节课的主体过程是这样的:首先, 执教者介绍《西厢记》以及元代戏剧的基本知识;之后要求学生自读文本, 梳理出基本剧情;最后组织学生概括思想内容, 教师肯定崔莺莺对功名的淡化和对爱情的珍惜。

应该讲, 这样的课流程清晰, 文本的基本内容都“教”给学生了。但是, 它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偏向于知识传授, 教师的那只无形的掌控之手依然在起作用, 学生并没有真正融入文本, 发挥其理应起到的作用。十分可惜的是, 对于戏剧教学而言, 当前不少教师就是这样操作的。为此, 笔者结合《长亭送别》谈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思考。

一、多元律动, 研习剧本

不容否认, 作为一部元代戏剧, 学生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这并不能成为教师单方一元式传授教学的理由。对于语文学习而言, 学生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 否则, 就不会存在学习的空间和需求。可以说, 当前不少语文教师对学生和教学的研究属于浅尝辄止的。他们也知道学生学习古代戏剧具有一定的难度, 但之后应该出现的破解难题的教学行为, 却被简单地演化为单一的知识灌输。这样的独角戏, 无论教师演得怎样, 主角都异化了。一个没有学生主演、用心演的教学必然是低效、没有活力的, 更称不上是完整意义上的教学。为此, 即如元代戏剧教学, 教者必须立足戏剧文本, 想方设法将学生引上教学的中心舞台, 让他们参演、主演。即使最初的“演出”比较稚嫩, 教师也必须拿出足够的耐心等待, 想出更多的招数给予扶助, 不可再干那些越俎代庖之事。

怎样才能让学生读懂元代戏剧呢?笔者以为多元律动是个较好的选择。首先, 是学生的“自动”。课前, 所有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熟知戏剧知识, 熟读戏剧文本, 对课堂学习内容形成初级准备。然后, 要推进学生的“共动”。孔圣人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每一个学生的课前学习和已有的知识储备不尽相同, 这就成为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契机。课堂教学之时,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各抒己见, 谈谈自己对文本的认识以及困惑。例如, 有学生就对崔莺莺母亲要求张生“挣揣一个状元回来”的意图不太理解。质疑之后, 有学生作出回应, 认为这是“官本位”思想在起作用, 有的认为是封建社会的“门当户对”思想在起作用。通过这样的“共动”, 学生之间有了借鉴, 而且催生了深入学习的压力与动力。另外, 还要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知识水平自然是有限的, 作为先知者, 教师必然需要融入学习全过程, 随时进行疑难问题的回应。例如, 对于上面学生的疑问, 笔者引导学生从张生的答语“小生托夫人余荫”中探求答案。在这个点拨之后, 学生终于明晰了一个重要原因:崔夫人是有私心的, 她想让张生带着感恩的心, 用一个状元的光环来报恩, 使崔家声名骤增。经过这个多元主体参与、主体之间和谐律动之后, 学生对剧本内容的理解会变得更加全面、准确, 从而为剧本的深度研习奠定基础。

二、多维切入, 融入剧情

好作品从来是耐读的, 从不同角度解读往往会有不同的意蕴。对于戏剧而言, 也需要寻求多维切入, 就《长亭送别》而言, 笔者就尝试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鉴赏。

从人物形象的赏析切入, 可以从红娘入手。相对于主角而言, 配角是次要的, 但对于剧情而言, 配角又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剧中, 红娘撮合了张生与莺莺的婚姻, 这是对剧情推进所起的作用。同时, 红娘又起到了剧情解码的作用。例如, 红娘问莺莺“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 侧面揭示出莺莺内心的忧愁;她劝莺莺“姐姐不曾吃早饭, 饮一口儿汤水”, 补充出莺莺为张生即将离去而茶饭不思的情状;再如她提醒莺莺“夫人去好一会, 姐姐, 咱家去”, 形象地刻画出莺莺久久不愿回家的送别场景。

从剧本主题的理解切入, 可以重点研习崔莺莺对爱情的态度。在剧本“二煞”中, 莺莺集中表达了自己的爱情主张。在她的眼中, 功名不是爱情的砝码, 毕竟她与张生的结合并没受到其穷书生地位的影响。但功名是崔夫人需要的, 也是张生的自觉追求。为此, 这个送别就注定具有了悲愁的意味。莺莺担心自己的爱人取不了功名不敢回家, 又担心他像其他负心汉一样背弃爱的盟约。从这个角度分析, 崔莺莺是个难得而孤弱的纯真、唯美爱情倡导者与践行者, 在那个年代, 这无疑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 而这也正是整部《西厢记》的过人之处。

从这两个角度切入之后, 学生的好奇心顿生, 因为他们的课前预习大多着眼于主人公形象的分析和单纯的送别主题理解。从整个课堂氛围来看, 学生对人物的鉴赏和主题的理解兴趣浓厚, 参与积极, 讨论激烈。笔者以为, 具备了这样的课堂生态, 教学的目标达成就有了希望, 教学的效果就有了保障。

三、多向探求, 体悟剧意

学习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可是在现实教学中, 不少教师和学生满足于课堂基本任务的完成, 这是极具局限性的教学观。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具有无限的张力, 能够引发学生后续的学习活动。

在这方面, 教师可以借鉴项目学习的做法, 在课文教学结束之时, 布置一个学习项目, 让学生自主探求问题解答的路径, 多方寻求网络、视频等资源的帮助, 最终形成项目学习的成果。例如, 可引导学生比较张生、崔莺莺的爱情与梁山伯、祝英台的爱情, 体悟他们对自由恋爱的追求, 对比一个圆满、一个悲剧的结局, 深思造成两种不同命运的因素。经过这样的过程, 学生不仅深入把握了剧情, 还掌握了研读剧本的全新路径, 实现由“知”到“能”的跃升, 这岂不是大收获?作为叙事性较强的剧本, 《长亭送别》运用的描写手法众多。教师可以把戏剧人物形象的刻画手法作为学习内容, 要求学生回味、赏鉴这些手法;甚至可以要求模仿这些技法, 写出一篇文学性记叙文, 写成之后再组织学生互评、互鉴。另外, 教师还可以以“送别”为主题, 组织学生搜寻具有类似主题的诗文。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 再组织学生探究同一主题的不同文本呈现出的不同情感类型、不同表达手法, 从而达到既深入体悟剧意, 又拓展阅读的效益。

戏剧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 对于执教者而言, 需要运用有别于其它文学样式的教法, 让学生能真正融入戏剧的情境;对于学生而言, 需要在充分自习的基础上, 善于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在与同学、老师的律动中, 把握剧情、体悟剧意。

参考文献

[1]陈杰.以写带读教《西厢》—《长亭送别》课堂实录[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8, (8) .

[2]张丽, 李季.试论《西厢记》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现代性特征[J].北方文学 (下) , 2010, (2) .

送别教学设计 篇8

《长亭送别》是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的节选,是全剧最精彩的部分之一。但是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崔莺莺与张生的凄美送别,认为对红娘的描写主要集中于《拷红》剧本中,而忘却了她这个配角的重大意义。

事实上,在这一折中,红娘更多地行使着自己奴婢的职责,服侍小姐进食,把酒。纵观整个剧本,红娘也只是讲了三句话:“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但就是这三句话却透露出丰厚的信息,值得考究。

一是表露出红娘是个关心小姐的侍女。事实上,全剧开篇之时,作者就借助老妇人之口道明了红娘的身份,“又有个小妮子,是自幼伏侍孩儿的,唤作红娘。”自幼与崔莺莺一起生活,这两人的感情可谓情同手足,红娘私下也常称崔莺莺为姐姐。“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表明红娘细腻地发现了小姐起居上的变化,她今天竟然没有“对镜贴花黄”,梳妆打扮。“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则透露出红娘在担心小姐挨饿,希望小姐进食。所以,从这两句中可看出红娘绝对是真心关心崔莺莺生活起居的细心、尽职的侍女。但是,如果仅仅这样,红娘的形象意义就偏狭了。

二是表露出红娘是个懂得风情的女伴。正如李白在《代别情人》诗中所言:“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张生、崔莺莺的恋爱是典型的才子佳人之爱,身为莺莺的贴身丫鬟,红娘也是懂得这种唯美爱情的。在《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中,红娘就有个真情表白:“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绣。”对于他们的真爱,红娘是逐渐被感化的。原初,她是领受家里最高统治者老夫人之命侍候小姐,但同时也是小姐行踪的监视者、管制者。但是在小姐遇到真爱、老妇人出尔反尔的违背婚约之后,红娘变成了这场真爱的使者、牵线人和助推者。当红娘惊奇地说出:“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莺莺的反应是“你那知我的心里呵?”表面看,这真是红娘不识小姐愁情别绪,但细加分析,会有大收获。作为贴身丫鬟,红娘不可能不在每日小姐起身之时为其梳妆打扮,因为这是她的份内工作。因此,不可能在送别筵席之上才发现这个变化。细心的读者应该能发现旦、末、红这三个角色是一起登上舞台的,王实甫的这一安排是别有匠心的。正是在红娘的这一句话之后,莺莺才自然地道出与张生离别之前自己的悲愁情状“有甚么心情花儿、厣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更是抒发出浓浓、深厚的苦闷之情“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红娘是在给张生一个重大提醒,小姐对他的爱是真的、纯的、深的、苦的,为了这次不可阻挡的离别,小姐是愁情满怀、昏昏欲绝,希望张生好好珍惜这份情谊,不忘莺莺这位俏佳人。

再来分析红娘的另一句话“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听闻红娘之语,莺莺叹道:“甚么汤水咽得下!”在她的眼里,酒白泠泠似水,恰似自己的相思之泪。眼前的饭食难以下咽,因为“恨塞满愁肠胃”。再次因为红娘的助推,小姐的恨与愁自然而浓浓地展现在张生面前。更为重要的是引出了莺莺的悖反封建传统的功名观,科举只是“蜗角 虚名,蝇头微利”,因为功名而将鸳鸯拆散在两下里,更不可取,但愿张生抛弃功名,而与己长相厮守。可见,因为红娘的这一句巧妙的提醒,引出了小姐的心思表白,引出了小姐对张生的期盼和嘱咐。应该讲,红娘是个善解人意、颇懂风情的好女伴。

三是表露出红娘是个难忘本职的奴婢。在元代,有这么一种说法,“名编户籍,素本齐民,谓之良;店户、倡优、官私奴婢,谓之贱。”可见,在当时,红娘是属于最卑贱的阶层。虽然她以这种身份帮助崔莺莺与张生有情人终成眷属,显示出其果敢的一面,但她终究没忘自己卑贱的地位。因为这种地位,她只有以服从老夫人的命令为天职,要不然又会遭受杖责。于是,当老夫人辆起车儿先回去之时的交代“小姐随后和红娘来”就成了红娘必须遵守的命令。因此,她才提醒:“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任凭小姐和张生在“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一个发出“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的感慨,一个“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这里,红娘充当了封建正统势力的传言人和维护者的角色。这是红娘的局限性,但不是她的过错,我们更不能因之而对其口诛笔伐,因为这是她这个身份人物的必然命运。当然这也透露出一个现实:当时社会,封建势力的力量还是强大的。果敢的红娘屈服于此,漠视功名、追求真爱的张生、崔莺莺也屈服于此。于是,《长亭送别》的悲情氛围营造出来,它也因之成为《西厢记》的经典出幕。不可忽视的是,在红娘身上也能透析出作者的局限性。敢于在这个小人物身上融入果敢甚至是泼辣的性格特点,这是作者对封建权威的公然挑战,也是《西厢记》的积极、伟大之处。但是,在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势力的压制下,红娘屈从了,作者也屈从了,老夫人胜利了,封建统治势力胜利了。张生取得了功名,成为状元,实现了与莺莺的圆满结合。作者也在向人们昭示一个道理:服从封建统治阶级的管理,在封建法则内恋爱、生存、求取功名。

可见,在《长亭送别》中,对红娘的描写语言寥寥,但每一处都是经过作者匠心独运的,深度分析这个配角收获多多。同时,对红娘的分析,也给小说、戏剧教学带来启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小说、戏剧教学往往关注主人公,而忽略次要人物或配角的作用。实际上,如果说作品是个整体的话,任何一个人物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研习作品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事实上,命题专家也注意到了教学中的偏颇。例如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卷现代文阅读文本《侯银匠》,最后一道题问:“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很明显,侯银匠是主角,侯菊是配角,但她有其独特的任务和功用。为此,日常教学中要关注和探究配角的作用。例如《祝福》里柳妈的作用,《阿Q正传》里吴妈的作用,《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里看客们的作用,《雷雨》中蘩漪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培养求异思维,不仅研习主人公形象,也从不同的配角层面出发,分析人物形象和作品的创作主旨。

要言之,配角也是个角色,不可或缺,也很重要,善待之,深研之。

送别诗古诗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的:通过诵读古代的几首送别诗,扩大积累,感受诗人的情怀,增加对友情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对古诗的热爱,增加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以前,我们曾经背诵积累了不少古诗,并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整理背诵,比如描写四季景色的诗,比如,有关传统节日的诗,这样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背诵积累,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就围绕离愁别绪这一主题,诵读几首比较有名的送别诗。

二、回忆背诵学过的送别诗。

1、悲欢离合、离愁别绪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回忆以前学过的送别诗,谁能给大家背诵几句?

(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一斛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

2、在中国古代送别诗中,“离情别怨”是永恒的旋律。送别诗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1)送别诗中常使用的意象有什么?(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

(2)诗歌题目往往有哪些字眼?(赠、别、送)

(3)送别内容有哪些?(写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

(4)所用的手法常常是什么?(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

三、小结送别诗的写法。

1、托物寓情 形象生动。就是采用托物或比物的手法来表达某种情谊或情怀。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妙在哪里?此句以水深比情深,形

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名家赞道: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2)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托劝酒表达对友人的情谊。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借托玉壶、冰心比拟诗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亲友。这比通常的带口信报平安,泛泛的自我表白,要形象深刻多了。

2、寄情于景 情景交融。好多送别诗,表面上看犹如一幅幅秀美的风景画,没有什么情谊。但仔细一品味,便可以从中体验到一股浓浓的、深沉的情愫。

典型的句子,莫过于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笙带夕阳,青山独归远。”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送灵澈返竹林寺,虽不长,却句句如画。

四、品味送别诗的情感。

1、谢别。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的送别,从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同时也写出两人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2、恋别。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深深的依恋和牵挂。

3、壮别。如:骆宾王的《易水送别》:本诗是诗人在易水送别友人时写的。面对寒冷的易水,诗人浮想联翩,不禁想起了荆轲刺秦王的悲壮故事,于是思念古人,感叹时事,就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对英雄荆轲的仰慕之情,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种豪侠悲壮之情。

4、阔别。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人一改以往送别诗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格调高昂,气象壮阔,雄浑豪放。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了豪迈的歌声。

五、背诵送别诗的代表诗作。

多谋体出示诗人及作品名称,让学生自主背诵,看看哪些自己已经背过,哪些还未背熟,然后同桌或四人以小组,互相提醒,互相背诵,赏读感悟送别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怀。在此基础上,指生诵读,相机点评。

代表人物及诗作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送别》、《山中送别》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李白:《赠汪伦》、《渡荆门送别》、《送友人》、《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高适:《别董大》

骆宾王:《易水送别》

六、联系实际,学习运用

1、还有几个多月我们就小学毕业了,那时,我们将面临着一个话题——离别,同窗六载的好朋友即将分别了,你会在你最好的同学的毕业留言册上写下哪首送别诗或经典的诗句来表达你们之间的情谊呢?说说理由。

送别教学反思 篇10

《黄鹤楼送别》课文描述了李白与孟浩然的相遇相知、惺惺相惜、高山流水般的深厚友谊,当读者真切体会后都会被这样的深厚友谊所打动。这样真诚厚重的友谊,无疑是一缕清澈的阳光,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让他们懂得怎样才是真正的友谊,怎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这篇课文不但在语文的工具性上给学生学习“文包诗”以及创作“文包诗”一个很好的范例,同时也是一份思想性、教育性很强的教材。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考虑,学习“文包诗”这样的课文,诗与文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如果把古诗学习作为一个课时,那就如同学习两篇不同体裁的文章,也就把诗文分割开来了。这样明显是不符合“文包诗”创作的初衷。所以,我尝试设计用一节课学完整篇课文,在第二课时,安排表演、课外拓展和一篇“文包诗”的小练笔。但是这样的设计明显是使第一课时容量过大,所以我最后修正为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充分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感情,第二课时安排学生深入体会感情,琢磨精彩词句,拓展部分安排展示所收集的课外诗句,而小练笔就作为课外训练的一项内容。这样的设计就使重难点的解决得到更加充分的时间。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虽然是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对于一篇新的课文,特别是“文包诗”这种类型的文章,也未必能马上把诗文进行对照理解,还是必须有一定的初步朗读时间。在充分朗读之后,学生对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就有了初步的体会。但也不能忽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课前,学生收集了有关的资料,但是该如何处理这些资料呢?课堂上是没有那么充分的时间,所以我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了交流,所以就节约了课堂的时间。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对于课外有关“离别”、“友情”的古诗就放在第二课时的课堂环节上,这既是课堂的延伸,又是内容的充实,所以对于课堂的作用是明显的。尽管这样处理了教学内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是比较重文,对文诗结合处理得还不够细,导致了个别古诗中的字词理解还处于单纯古诗教学的形式。

在朗读的设计上,包括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齐读等形式都在课堂上有所体现,但是由于重点词语的引导理解还不够,导致了个性朗读有所欠缺。在表演读环节最为精彩,学生对于人物感情把握得比较到位,并且对于表演性的学习形式也很感兴趣,基本可以说已经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送别钱学森 篇11

11月1日下午,钱学森家乡的亲友和民众在浙江日报新闻大楼三楼会议室举行追思会,沉痛悼念和缅怀这位科学巨匠。

同日,在钱学森的故居杭州方谷园2号,乡亲们设立了庄严肃穆的灵堂,供家乡人民虔敬吊唁。这位科学伟人学习、生活过的北京、上海、杭州以及全国人民都以最真挚的情感、最美好的语言赞美这位“中国航天之父”的丰功伟绩。

钱学森是杭州人,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为吴越王钱镠的第33世孙,三岁时离开故乡杭州赴京,先后入北师大附中、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1935年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28岁就成了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并进而奠定了他在力学和喷气推进领域的领先地位,被誉为“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的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

但是,具有炽热爱国情怀的钱学森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1950年,钱学森约见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宣布他已决定立即返回祖国。金波尔明白,钱学森是位不可多得的火箭奇才,岂肯将这位杰出专家拱手送回中国。他私下说:“我宁愿枪毙他,也不想放他回国。无论在什么地方,钱学森都抵得上五个师。”

为此,钱学森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拘捕,遭受无理羁留达5年之久。

1954年4月,在日内瓦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与美国代表团负责人亚·约翰逊就平民回国问题进行了初步接触。王炳南特别指出,美国正在阻挠许多旅居美国的中国人返回中国,其中包括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约翰逊进行了辩解推托。

1955年6月的一天,钱夫人蒋英突然计上心来,夫妇俩带着儿女逛街,巧妙避开了特务的跟踪,溜进了一家咖啡馆。利用蒋英逗孩子玩的机会,钱学森撕开一个香烟盒当信纸,用中文写道:“阻碍归国禁令已于4月被取消,然我仍身陷囹圄,还乡报国之梦难圆……恳请祖国助我还乡……”这封信寄往比利时蒋英的妹妹,并转父亲的世交陈叔通,陈立即转呈周恩来总理。总理拍手称好:“这下,我们可以向他们要人了。”

周恩来当即召见即将返回日内瓦参加大使级会议的王炳南,当面把钱学森的信交给他,说:“这是一个铁证。你要用这封信揭穿他们的谎言,争取使钱学森早日回国。”

1955年8月1日,王炳南在会上出示了钱学森的信,约翰逊无言以对。4天后,美方才正式通知钱学森夫妇,准许他们回国。从此,钱学森迈上了厥功至伟的祖国科学事业之路,并最终成为举国人民敬仰的“中国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2009年9月,钱学森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钱学森具有伟大的人格魅力。他一生恪守原则:不接受吃请;不参加任何应景活动;不参加任何成果鉴定会;不为他人写序,不题词,不接受任何礼品;不写回忆录。1980年,《浙江日报》开辟“寄语故乡”专栏,笔者曾登门访请许多在京的浙籍名人撰稿。胡愈之、夏衍、钱三强、金善宝、常书鸿的约稿都先后寄到了,惟独钱学森的约稿没有得到。现在明白了,原来不写回忆录是他毕生恪守的一项原则,他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发展科学和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去了。

在北京八宝山举行的告别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向钱学森同志遗体三鞠躬之后,握手慰问的第一位钱老家属是白发皤然的钱学森夫人蒋英。蒋英是近代兵学泰斗、著名军事家蒋百里的三女儿。蒋、钱两家是世交,蒋百里与钱学森父亲钱均夫都是浙江人,而且是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同窗,又都留学日本。后蒋百里出任保定军官学校首任校长,培养了大批将帅;钱均夫出任杭州一中校长,培养了大批人才。蒋百里与左梅夫人生有5个女儿,钱均夫与夫人章兰娟生下独子钱学森。钱均夫希望有个女儿,央求蒋百里夫妇将天真、漂亮的三女儿蒋英过继钱家。于是,蒋英改名“钱学英”,从此与年长9岁的钱学森青梅竹马。过了一段时间,蒋百里夫妇思念三女儿,提出带她回家,钱均夫要求:“你们这个老三,聪明伶俐,将来得给我当儿媳。”蒋百里夫妇满口答应:“好啊,我们赞成。”

1935年,23岁的钱学森出国留学前夕,蒋英随父母到钱家送行,并送一本唐诗给未来的夫婿。钱学森把它作为珍贵礼物带到了美国。后来,钱学森成了世界著名科学家,蒋英留学欧洲10年,也成了一位出色的女高音歌唱家。1947年,钱学森回到阔别12年的上海看望父母,并在国际饭店二楼大厅与蒋英举行了婚礼。这一年,钱学森36岁,蒋英27岁。从此,伉俪恩爱,相依相伴走过了辉煌而又波澜壮阔的62年。

唐代送别诗艺术初探 篇12

送别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生活中都会经常发生的事, 离情别恨是人类所共有的情感。古人对于离别是很动感情的, 送别也是郑重其事的。那时候, 道路崎岖难行, 交通工具又落后, 一别动辄多年, 能否再见很难说。士大夫阶层送别, 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赠, 还常常写诗文送给行者或留给居者, 借以抒发别情或者相互勉励和安慰。所以在古代诗歌中, 送别的作品有相当大的数量。特别是唐代, 由于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 更使得“送别诗”成为唐代诗歌中的重头戏。以描写离别、送行为主要内容的唐代送别诗, 可能不具有很高的政治价值, 但它却充分展示出人性的美好, 人世间情谊的可贵。这些言愁悲别, 慰人慰己的送别诗给人带来心灵的震荡, 以其淳朴的真情美而打动人心。而特殊的社会背景、特别的人格追求等, 又使得唐人的送别诗有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一、引发离别的事由不同, 但同样一往情深

自从有了人类, 有了社会, 便有了分离。唐代自然也是如此。唐时经济繁荣, 疆域广大, 国内和国际交流频繁, 所以人们的活动场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人口的流动性增强, 上至达官贵人下到黎民百姓, 都有机会或主动或被动地离开自己的家。所以, 唐人送别诗的一个特点就是:送别的种类很多, 涉及领域广泛, 而且又都是一往情深。

1. 亲人间的离别

孟郊的《古别离》、杜甫的《新婚别》写的是夫妻间的离别, 那份别离的幽怨与痛苦, 自是感人至深的。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和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则是兄弟间的骨肉分离, 难舍之情溢于言表。而孟郊的《古怨别》、杜牧的《赠别》则极写情人间的缠绵悱恻。

2. 友人、同僚间的离别

(1) 送友做官或远征。写送好友到外地去做官的,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送友人入蜀》等。好友外出做官, 诗人摆酒相送, 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还有也是送好友到外地做官的, 但际遇不同, 与前者相比, 他们的友人或同僚却都是被贬的, 这类诗歌, 在唐人的送别诗中占了很大的分量。如王勃的《别薛华》、宋之问的《送别杜审言》、刘长卿的《送裴郎中贬吉州》、柳宗元的《重别梦得》等。诗人在送别好友的同时, 或表达政治上的失意, 或宣泄对朝廷的不满, 或表明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宽慰, 感情深切而感人。送友人去远征的, 如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岑参的《送李副使碛西行军》等, 这些多是边塞诗人的作品, 充满豪情壮志, 感情慷慨激昂。

(2) 送友远游。送友人去远游的, 比之上面一类, 会让人的心情轻松一些。也可能是诗人多半不愿把“柴米油盐”放在诗中表现出来, 所以, 我们读不到多少他们为生计而四处奔忙的句子, 更多的倒是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如杜荀鹤的《送友人游吴越》、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这些诗毫无悲酸之态, 也不故作豪放语, 意境高远, 情深意浓。

二、表现手法多样, 情深意长

1. 直抒胸臆

好友分别, 离情别绪自是深重, 深情厚谊不吐不快, 所以, 在唐人的送别诗中, 有很多是直抒胸臆的作品。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直写落日之景, 后两句直写真诚情谊, 全是肺腑之言, 慷慨悲歌, 一吐为快。再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前两句叙事, 后两句抒情, 友情之厚, 深及千尺, 借助潭水直抒胸臆。至于“相送情无限, 沾巾比散丝”, 则更是把浓重的离愁别绪直吐出来而不假任何掩饰。

2. 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虽然是一种坦诚, 是深情厚谊的最直接的体现, 但是, 深挚的情感又往往是说不尽道不完的, 所以有很多诗人不愿去仰声长呼, 而是借助其他方式表达出来, 他们找到了借景抒情这一法宝。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确, 景物在有情人的眼中是会变的, 它会因人的情绪的不同而不同。所以, 送别诗中, 诗人们送别时的眼前景物也都往往附上了浓重的情感的色彩。唐人的诗本就重情趣, 重意趣, 他们在表现“情”与“意”的时候, 往往都要借助“景”或“境”, 这一点在唐人的送别诗中也有深刻的体现, 是唐人送别诗一个相当显著的特点。

如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 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首联写送别的地点在郊外, 青山白水, 景色如画, 但一“横”一“绕”就把不愿分离的惜别之情借助山水表达出来。中间两联更写离别的深情, 颔联想象别后友人的行程, 表达了对友人的殷切关怀, 颈联“浮云”象征友人行踪不定, “落日”隐喻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情景交融, 扣人心弦。尾联情意更切, 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整首诗借景抒情, 新颖别致不落俗套, 感情真挚而感人。

借景抒情这种艺术手法, 自从产生以来, 一直都是最常用的抒情手法之一, 用在诗歌中的更是俯拾即是。因为离开了景而纯粹去谈情, 这情似乎便没有了着落。所以, 在唐人的送别诗中, 几乎每首诗都有借景抒情的影子。其实借景抒情的最高境界则是:融情入景, 把一段浓浓的深情, 深婉含蓄地藏在似乎是不经意间得来的景中, 只留下若隐若现的一截丝头, 让读者去发现、去抽取, 越抽越多, 牵出一腔心事, 跌宕起伏, 意味深远。一如醇酒, 虽清冽而味厚, 时愈久而愈香。

如张说的《送梁六自洞庭山》就是这类诗歌较为典范的例子:巴陵一望洞庭秋, 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 心随湖水共悠悠。

在这首诗中, 诗人深深地掩藏了自己的心事, 只含蓄地借助景物透露给我们些许信息:眼见友人离去, 秋波浩渺中征帆渐远, 直入朝廷去了, 而自己却谪居岳州, 遥无归期。一个“孤”字语带双关, 失落与孤寂的情绪便渐上心头了;而一个“浮”字又顿生扑朔迷离之感, 峰浮于水, 人浮于世, 漂泊之愁便更浓了。第三句明写传说中的神仙“不可接”, 实是友人“不可接”, 友人远去的地方———朝廷“不可接”, 于是一片凄婉的心事就在这简淡的秋景中浮现, 随着悠悠的湖水荡漾起伏, 言有尽而意无穷。

作为唐代诗歌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 唐人的送别诗在其思想内容上, 大大丰富了唐代诗歌的题材和内容;在艺术表现上, 或豪放或含蓄, 或直露或蕴藉, 或借景或托物, 用语浅近, 不事雕琢, 境近意远, 词浅情深。如果说唐代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顶王冠, 那么唐代送别诗无疑是这顶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

[1]孙洙.唐诗三百首[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8.

上一篇:乌镇之旅作文600字下一篇:幼儿园学前班上期个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