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划五步(共10篇)
通过第一轮的复习,高三学生大部分已经掌握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一般的应用。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要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这一阶段复习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主干知识,突破疑点、难点;关注热点和《考试说明》中新增点、变化点。二轮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①查漏补缺:针对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能力,进一步强化规范解题的训练;②知识重组: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知识结构,使之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提高多角度、多途径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③提升能力:通过知识网的建立,一是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技巧,二是提升规范解题能力,三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在第二轮复习中,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标瞄准中档题。二轮复习的思路模式是:以专题模块复习为主,实际进行中一般分为如下几个专题来复习:(1)力与直线运动;(2)力与曲线运动;(3)功和能;(4)带电体(粒子)的运动;(5)电路与电磁感应;(6)必做实验部分;(7)选考模块。每一个专题都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知识结构分析;(2)主要命题点分析;(3)方法探索;
(4)典型例题分析;(5)配套训练。具体说来,专题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选考模块的复习不可掉以轻心,抓住规律区别对待。
选考模块的复习要突出对五个二级知识点的加强(选修3—4中四个,选修3—5中一个)。由于分数的限制,该部分的复习重点应该放在扩大知识面上,特别是选修3—3,没有二级要求的知识点,应该是考生最容易拿分的版块,希望认真钻研教材。课本是知识之源,对这几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熟读、精读课本,看懂、弄透,一次不够就两次,两次不行需再来,绝不能留任何的死角,包括课后的阅读材料、小实验、小资料等,因为大多的信息题是从这里取材的。实验部分一直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实验的理论部分一般在第一轮中进行,我们把“走进实验室”放在第二轮。历年来尽管在实验部分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掌握的情况往往是不尽如人意,学生中高分、低分悬殊较大,原因在于很多学生思想重视不够、学习方法不对。实验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实验目的和原理,特别是《课程标准》下,高考更加注重考查实验原理的迁移能力,即使是考查教材上的原实验,也是改容换面而推出的。原理是为目的服务的,每个实验所选择的器材源于实验原理,电学中的控制电路与测量电路之间的关系是难以把握的地方。复习中还要注意器材选择的基本原则,灵活地运用这些基本原则是二轮实验复习的一个目的。针对每一个实验,注
意做到“三个掌握、五个会”,即掌握实验目的、步骤、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处理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选做题中考实验的可能性也很大,不要忽视这方面内容。
突出重点知识,狠抓主干知识,落实核心知识
二轮复习中我们不可能再面面俱到,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且时间也不允许那样做。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在抓概念、重规律和物理实验的基础上,要认真研究高考样题,做好重点内容的强化复习,突出重点知识,狠抓主干知识,落实核心知识。所谓学科主干和核心知识,即:(1)对自然社会有重要认识的学科内容;(2)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的学科内容。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力学部分包括:①力与运动、②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③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电磁学部分包括:④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⑤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⑥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二轮复习中最引人注意的地方是与“力与运动”相关的问题。“力与运动”是贯穿整个高中物理的重、难点,即使电学中的电场、磁场与电磁感应也是“力与运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最近几年高考,能力的考查往往落实在“力与运动”上,该环节连续几年都出现了区分度较大的计算题目。物体的运动、带电体或粒子在电场或磁场(或复合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现象中导体的运动等,这些都是力、电知识的综合形式。对这类试题,一定要具备分析、归纳的能力,才能对这类问题有统筹兼顾的处理方法,这是需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才能达到的能力。在处理高中物理的综合题目时,分析一个物理过程,分析得最多的就是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之间的关系(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就是这类问题),要分析在题设所叙述的物理过程中是恒力作用下的物理过程,还是变力作用下的物理过程,还是分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受力情况,这就需要一步一步地跟踪分析,也就是顺藤摸瓜地去寻找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它们所遵循的规律,列出相关的方程式或关系式,进而讨论或求解。在每年的高考中,这类试题往往需要两个以上的关系式才可以确定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
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做好以下几项专项训练
新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针对以上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加强三个方面的专项训练:①审题能力虽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首先是关键词语的理解,所谓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忽略了它,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变得混乱;其次是隐含条件的挖掘,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挖掘这些隐
含条件,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最后是排除干扰因素,在一些信息题中,只要能找出干扰因素,并把它们排除,题目也就能迅速得到解决;②表述能力及解题的规范化训练。这个阶段学生在表述方面一般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解题中往往是言不达意,甚至一道综合应用题,有时寥寥几句就算解答完毕。同时,运算能力也有待提高,该得分的得不到分或得不到满分,实在可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强调规范解题是这一阶段广大考生应解决的重要问题;③对不定项选择题进行强化训练。新高考的选择题难度有所降低,这应该是一般考生重点拿分的区域,这一阶段的复习中需要强化。
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是力学和电磁学部分,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①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动力学和天体问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②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如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利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③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与运动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④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这是近几年高考实验命题的热点),如通过粗略地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等。对以上知识一定要特别重视,尽可能做到每个内容都过关,绝不能掉以轻心,要分别安排不同的专题重点强化,这是我们二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希望在这些地方有所突破。
另外,二轮复习中,一定要细心对比新旧《考试说明》的变化。一轮复习时一般拿不到新的《考试说明》,只是按去年的《考试说明》要求进行操作。二轮复习中一定要突出新《考试说明》的要求及变化;二轮复习不能再像第一轮那样按章节的顺序进行,而应达到前后知识的贯通。如物体的平衡问题在力学部分出现,学生往往不会感到困难,在电场中出现就增加了难度,更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在电磁复合场中再次出现,能力不够的学生可能就会束手无策,而电学中的平衡问题又一直是多年来的热点问题,像磁流体发电机的发电导管中的电离体,有磁场和无磁场时均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无磁场时的电离气体沿进入方向上的合外力为零,有磁场时电离气体就存在着两个互相垂直方向的平衡问题,沿进入方向上合外力为零,而沿此垂直方向上每个离子受到的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这种平衡即使是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容易感到困惑。出现这种情况,除了知识迁移能力差以外,相应的训练不到位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高三文科语文组
高考语文的一轮复习已到了尾巴阶段,二轮复习快要登场,为此我们专门讨论并制定了二轮复习计划。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我们一轮进行的就是专题训练,一轮要讲究一个“全”字,各考点铺张开来,务求无一处遗漏。第二轮复习在训练综合题的基础上要明确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高应战能力。
近两年来,测试的重点在阅读能力、语言表达和作文这三个方面。从考生个人语文知识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实际状况上看,除作文外,失分较多的是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表达。这一轮复习中,要注意对这几部分内容的复习。
现代文阅读着重考查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鉴赏和评价能力。这三方面试题的正确回答都以对文章的准确理解为前提。过去的考生答不好题,主要不是文章读不懂,试题不会答,而在于没有处理好读文章与答题的关系。因此复习时要特别注意找到依据不同类型文章的要素读懂读通文章的基本规律,进而形成运用文中语言材料组织答案的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筛选的能力,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生平时所阅读材料的内容大多是新鲜的,能否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与学习效率有很大关系,因此,快速有效地阅读是语文学习应该着重培养的能力;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高考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阅读复习中考生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语言表达题,近两年主要考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和选用、仿用、换用等能力,语言材料多来自现实生活甚至中学生的作文。这类试题多呈综合性,很少孤立考查某一个能力点;多呈开放性,答题需要一定程度的想象和联系能力。
作文复习主要不是听老师讲,而要靠自己写。在写中提高审题能力,提高运用来自生活中的材料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当前社会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积累写作材料。
结合目前学生的现状,我们做以下安排:
1月
1、识记与理解:①常见文言句式特点;②课本中文言实词虚词用法
2、语言运用:各种常见语言运用题
第一周(1.6-1.12)重点:文言文阅读复习
第二周(1.13-1.19)重点:语言运用
第三周(1.20-1.26)重点:语言运用
2月
1、识记与理解:①识记高中14篇古诗文;②识记常用修辞;③识记高考120实词(1-40)的用法和意义(按音序排列);④作文素材积累
2、分析与综合:分析实用类文本作品思路、结构、主旨、作用
3、鉴赏与评价:实用类文本探究
第一周(2.5-2.9)重点:修辞类型和运用修辞理解文章内容
第二周(2.10-2.16)重点:作品思路结构
第三周(2.17-2.23)重点:概括文章主旨
第四周(2.24-3.2)重点:实用类文本作用阐释
3月
1、识记与理解:①识记初中50篇古诗文;②识记常用修辞;③识记高考120个实词(41-80)的用法和意义(按音序排列);④作文素材积累
2、鉴赏与评价:诗歌鉴赏相关专题
第五周(3.3-3.9)重点:古诗文中艺术形象分析
第六周(3.10-3.16重点:古诗文中的表现手法赏析
第七周(3.17-3.23)重点:古诗文中语言赏析
第八周(3.24-3.30)重点:古诗文情感理解
4月
1、识记与理解:①识记高考必背64篇文言文;②识记高考120实词(81-120)的用法和意义(按音序排列);③作文素材积累
2、表达应用:语言运用多种题型训练
迎战二测考:①限时训练,计时做题:克服不良阅读习惯,养成快速扫读的习惯;提高单位时间内答题的效率;②二测考复习准备
第九周(3.31-4.6)重点:文言文实词推断,翻译
第十周(4.7-4.13)重点: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第十一周(4.14-4.20)重点:综合阅读与写作
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问题都不同,针对物理这科,如果让小编对只提一个共性的建议,则是:
全面查漏补缺,针对自己漏洞展开针对性复习。具体如何展开呢?
拿出三页的A4纸,把最近作业错题,特别是模拟考试卷子的错题系统做个总结。
做完总结之后,还要从这些错题中梳理错因,把错因进行归类,找出自己目前的主要丢分点,尽量在十天后的考试中避开这些问题。都有哪些错因呢?
第二物理错题的主要原因
1.知识点忘了,公式忘了;
2.联系紧密的概念混淆,遇见考题无法抉择用哪个;
3.审题马虎,忽略重要暗示条件;
4.读题不刨根问底,没有充分理解题干意思,没搞明白这道题的考点在哪里;
5.关键问题分析不到位,比如受力分析错了(丢力,画蛇添足);物体最终的运动状态是什么,临界状态有何特点没搞清楚,等等;
经过高三第一轮紧张的复习,高三学生基本上都做到了对历史课本逐章逐节的过关,到边到角的落实。通过夯实基础知识,实现了扎实应对基础性、单一性选择题、问答题的目标。但是,如何在此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升华,如何提高综合分析、比较、应变能力,是我们第二轮复习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0xx年3月上旬至5月上旬,约32课时
本轮复习的指导思想是:以20xx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为主要依据,从二轮复习实际和学生已有学习水平出发,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中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巩固一轮复习成果,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水平和多角度、多层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研究《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把握复习导向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认真细致地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领会和掌握其精神实质,可以让我们明确本阶段复习应坚持的方向和采取的措施,可以使我们不走弯路,不做无用功。
通过“四新”考“三基”成为目前高考试题的走向,即命题者通过新观念的引入,新材料的使用,新情景的设置,新问题的提出来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根据试题这一走向,我们确定这样的复习策略:第一狠抓“三基”不放松,一定要牢固地掌握主干历史基础知识;第二给学生讲解新的史学观,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近代化史观等;第三适当给学生补充一些新材料(包括官方历史材料和民间历史材料)。
2、制定详细计划,明确复习专题
二轮复习时间短,任务重,因此,计划不仅要详细周到,还要到天,到课时。哪个时段教师干什么,学生干什么,什么时候讲,什么时候练,什么时候评,什么时候补,小考如何进行,大考如何安排都要写在纸上,记在心里。所有工作都要有章有序地进行。
对于必修部分,我们整合为14个专题,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2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专题3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 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及“再生” 专题5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专题6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想与实践 专题7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专题8 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冲击 专题9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专题10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专题1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12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专题13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专题14近代以来的中外科学和文化。
3、上好两种课型,提高复习效能
第一是专题复习课,专题复习课要借助专题教学案,包括考点解读、温故梳理、知新整合、合作探究、达标测评、高考链接。通过这个环节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历史主干知识,对主干知识能够抓住点、连成线、铺成面、网络化、系统化、构建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能提高解题的基本能力和解题的基本方法。第二是专题评讲课,包括考情分析、重点讲解、归类总结、反思整理,讲解试题时,学生多思考,问为主,教师少讲述,答为主,着力点要放在解疑答疑、析因纠错、指导方法和技艺上。
4、强化针对训练,增强综合能力
一是强化定时训练,学校要求历史学科每周至少两次(一次45分钟,一次不少于100分钟),凡定时训练均应全批全改,认真统分,及时评讲。二是强化规范训练,规范就是分数、规范就是能力,在规范训练中,着重强调试卷做到四化(段落化、序号化、规范化、整洁化)答题要求面宽、点全、语短。
5、科学应对选修模块复习
要根据选修模块课程特点,制定复习模式,复习时要注意选修与必修内容的有机结合,我们重点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采取分——合——升三部走模式。第一步“分”,分述九场改革发生的时代背景(原因、条件、必要性、可能性),内容,性质,结果,历史影响及评价。第二步“合”,横向比较,找出规律,总体比较分出类别。第三步“升”,升化主题,历史启迪。
通过第一轮复习的五次模拟考试和我校学生实际:学生重习题、轻课本;重做题、轻总结、反思;重经验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学习效率较低;学生缺乏足够的生活体验,部分题目不能建立正确模型,联系实际能力较差,学生在知识的系统把握,纵横联系上能力较差。理解能力、计算能力较差、实验能力较差。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第二轮复习应加以重视,计划安排如下:
1、时间: 3月中旬到5月初
2、形式:、第二轮复习主要围绕专题复习进行,期间穿插一些模拟考卷进行练习。具体的按板块专题复习专题分为:按知识点归纳专题和按物理方法归纳主题。
3、指导思想:重点构建知识体系,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应用,强调知识的系统把握类比迁移能力的培养,重视物理思想方法和结模能力的总结。
4、目标:梳理知识,建立模型,构建纵横相联的体系;加强第一轮复习中的簿弱环节,不留任何缺憾;加强方法和规律的总结,促使学生能力的飞跃。
5、专题设置:
专题一:力与运动(四课时)
1、直线运动(一课时)
2、曲线运动(一课时)
3、牛顿定律及其应用(二课时)
专题二:功和能(四课时)
1、动能定理(二课时)
2、功与能的关系(二课时)
专题三:动量定律动量守恒定律(三课时)
专题四:解决力学问题三种观点(二课时)
专题五: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三课时)
专题六:电磁感应和电路,能量的分析,计算(三课时)
专题七:电路及电学实验(三课时)
专题八:其它实验(二课时)
专题九:物理习题中的数学方法(二课时)
专题十:选择题的分析和解题技巧(一课时)
专题十一:论述、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一课时)
专题十二:物理学科内综合(一课时)
1、章节复习
不管是那门学科都分为大的章节和小的课时,一般当讲完一个章节的所有课时就会把整个章节串起来在系统的讲一遍,作为复习,我们同样可以这么做,因为既然是一个章节的知识,所有的课时之前一定有联系,因此我们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采用联系记忆法把这些零碎的知识通过线串起来,更方便我们记忆。
2、考前突击
俗话说的好,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很多学生平时不下功夫,总是在考试前做突击,虽然这种方法不可取,但是不得不说考前突击的记忆还是非常深刻,尤其是当你看到一个知识点而考试中有考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你对它的记忆便会更深,虽然不是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但是也有其一定的效果。
3、轮番复习
虽然我们学习的科目不止一项,但是有些学生就喜欢单一的`复习,例如语文不好,就一直在复习语文上下功夫,其他科目一概不问,其实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当人在长时间重复的做某一件事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疲劳,进而产生倦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做复习的时候不要单一复习某一门科目,应该使它们轮番上阵,看语文看烦了,就换换数学,在烦了就换换英语,这样可以把单调的复习变为一件有趣的事情,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4、纠错整理法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计划与策略 通过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学生掌握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一般应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能够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知识连成线。另外,要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如何才能在最后阶段充分 利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满意的效果。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根据新考纲,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 1﹑力学部分: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 的转化和守恒定律。2﹑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 其应用。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在高考中突出学科内的综合已成 为高考物理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 1﹑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力学、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2﹑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主要有三种具体的综合形式: 一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二是利用牛 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三是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 在电场中的运动。3﹑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 运动问题; 4﹑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粗略的计算选择实 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二是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三是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对以 上知识一定要特别重视,尽可能做到每个内容都能过关,绝不能掉以轻心。
二、使用学案导学,提高复习的效率 每节课都使用学案导学,课前制定学案,在本组进行讨论通过后实行。每个学案包括以下内容:(1)高考复习要求;(2)基础知识回顾;(3)知识要点;(4)典 题精选;(5)知识能力训练;(6)跟踪训练。(1)高考复习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制定便于操作的具体要求,目的使学生明确本专题复习的重点 和方向,在知识目标复习要求的描述中可用“识记”、“理解”、“会用”、“综合”等行为动词。(2)基础知识回顾 一是将每个专题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设计成填空、图解式、图表式、问题式方案,帮助 学生回顾和梳理知识,在知识问题设计时要做到基础、全面、系统;二是将这些知识点设计 成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辩析等方式,找准重点、突破难点、消除疑点、拓展生 长点。目的是启迪思维,培养能力。(3)知识要点 提炼归纳考点知识网络,提示本专题知识点,重点难点的内在联系,帮助考生理清知识 脉络,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点框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4)典题精选 精选或设计有代表性的例题(精选近两年全国、上海、广东高考题,及省市模拟题),例题只有题目,目的是通过课堂解题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形成解题思路,总结规律和技巧,达到解答的规范性,重在培养方法。
(5)知识能力训练 编写知能训练题时,为保证教学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涉及本专题知识为主,并重 视知识的综合应用。要有利于知识巩固和技巧、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实验能 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②提倡多种题型合理搭配,题目编排由易到难;③控制习题数量,以课堂完成80%左右为宜;④避免教师占过多讲解时间,练习中可适当给出提示 或答案。(6)跟踪训练 其设置体现“步步为营,步步为梯,步步提高”的原则,避免在同一知识、同一层次上的 机械重复,摒弃过难、过大、过深(这不是能力,而是能力的异化)。做到试题设计规范,题型新颖,材料新鲜,编写时力求增加与社会生产、日常生活、新科技等有关的新情景题,目的以激发学生的训练情趣,使考生变苦练为乐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学 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三﹑选题要精,讲
评要细,做题注意精细结合。选题要精,主要体现在新颖性、梯度性、适度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如 何样采用这些资料呢?首先对手中的资料要仔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可在针对性地选取一些 好题,采用拼盘的方式组织起来让学生练;(尽量不要用成套的原卷)讲评要细。即重思路、善引导、做示范、细纠正。每次在讲评时,必须先对各题的得分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总结(具体到每个同学的每个题的得分情况,及失分的原因),然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要重视个别的指导,对问题较大或问题比较明显的单独进行点评。四﹑量力而行,量体裁衣。在后阶段的复习习时,一般会遇到三种类型的题目: 一是有十足的把握能完成的;二是难啃的题,即有时反复看题都看不懂,很难进入物理情景 的生题、难题,有时甚至通过老师的讲解都不明白的题;三是心中无底的题,即解答过程中 能找得到一些头绪,好像能做得出,但心中又不能完全理解,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的解答。对于以上三种题型,分别应以三种不同的对策应付。对第一类型:可以采取做过且过,主要 目的在于复习、巩固,加深印象。对于第二类题:只好舍痛割爱,得过且过,因为这类题可 能已超出了你的能力水平范围,(在有些时候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差距),否则会得不偿失,毕 竟高考中这类题是极少数的,大部分仍是基础题,其中80%以上为中、易题,可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不会使自己钻死胡同,浪费大好时光。对第三类题的解决要作为重点对象,做 到坚决不放过,而且这一方面对学生来说是薄弱环节,因此要下狠功夫,绝不能含糊。往往 这类题大都是隐蔽性强、有一定的情景迁移性,只要能正确把握问题的切入点,找到突破口,你就会恍然大悟,原来也只是一些概念、规律的基本、直观的应用,(在信息题中这种类型 占绝大多数)。一般在做完这样的题以后,更要反思,回味一番,分析自己是在哪些方面存 在着欠缺,使自己能通过解答这一道题在知识上澄清了哪些概念的内涵和规律的外延,在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方面有哪些方面的体会和收获。这样才能使你的解题能力得到进 一步的提高,做到会一题而懂一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每个高三学生都希望达到 的目标。
五、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做好以下几项专项训练。高考《考试大纲》中明确表示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 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针对以上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加强二 个方面的专项训练。1﹑审题能力:虽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每次考试总的有人埋怨自己因看
错了题而失分,甚至还有一些人对某些题根本看不懂(主要是信息类题,因题干太长,无法 从中获取有用信息,有些同学对这类题有一种恐惧感,影响其他题的解答)。这都是审题能 力不强的表现,如何才能避免呢?具体来说,在审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下的三个方面的问 题:(1)关键词语的理解。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审题时,只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值(包括字母)的已知条件,而对另外一些叙述性语言,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 目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忽略了 它,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变得混乱。如:题目中的刚好不相碰,连在杆上或绳上 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刚好能越过最高点等“刚“好一类的词,不能正确理解其含义。另外在一些 细节方面也不注意,如有时把竖直面的图与水平面的图混淆,以至于把问题复杂化(不需要 考虑重力时而考虑了重力),原因一是因为思维定势所引起的,二是基础不扎实,对一些常 见的运动及其受力情况、遵循的规律不清楚。(2)隐含条件的挖掘。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把 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3)排除干扰因素。在一些信息题中,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有些是有用的,有些是无关的 条件,而这些无关条件常常就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因素,只要能找出这些干扰因素,并 把它们排除,题目也就能迅速得到解决。2﹑表述能力及解题的规范化训练,每次考试阅卷以后,总是感叹学生在表述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往往是言不达意,甚 至一道综合应用题,有时就是聊聊几句就完事。同时,因运算能力也不行,使得该得
分的得 不到分,或得不到满分,造成无谓的丢分,实在可惜(但这谁也不能原谅)。提高语言表达 能力、规范解题格式是目前广大学生应解决的重大问题。怎样答题才算规范呢? 首先是文字表述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1)对解答中涉及到的物理量而题中又没有明确指出是已知量的所有字母、符号用假设的 方式进行说明;(2)说明题中的一些隐含条件;(3)说明研究对象划研究的过程;(4)写出所列方程的理论依据(包括定理、定律、公式),(5)对求解出的物理量中的负号的含义加以说明。其次是列方程时要做到四要四不要,即:一是要方程而不是要公式,(有些同学在解答时,只是简单地把一些公式罗列在一起,没有实际意义);二是要原始式而不是要变形式,最后 对结果也要注意(1)对题中所求的物理量应有明确的回答(尽量写在显眼处)。(2)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间量。(3)因物理数据都是近似值,不能以无理数或分数作计算结果,如“、小数。(4)一般在最终结果中保留2到3位有效数字,多余部分采用四舍五入。(5)是矢量的必须说明方向。
专题一:集合、函数、导数与不等式。此专题函数和导数以及应用导数知识解决函数问题是重点,特别要注重交汇问题的训练。每年高考中导数所占的比重都非常大,一般情况是在客观题中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导数的计算,属于容易题;二是在解答题中进行综合考查,主要考查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等,此题具有很高的综合性,并且与思想方法紧密结合。
专题二:数列、推理与证明。数列由旧高考中的压轴题变成了新高考中的中档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与求和,与不等式的简单综合问题是近年来的热门问题。
专题三: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解三角形。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恒等变换是重点。近几年高考中三角函数内容的难度和比重有所降低,但仍保留一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和一个解答题的题量,难度都不大,但是解三角形的内容应用性较强,将解三角形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是今后命题的一个热点。平面向量具有几何与代数形式的“双重性”,是一个重要的知识交汇点,它与三角函数、解析几何都可以整合。
专题四:立体几何。注重几何体的三视图、空间点线面的关系及空间角的计算,用空间向量解决点线面的问题是重点。
专题五:解析几何。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方程的探求以及最值范围、定点定值、对称问题是命题的主旋律。近几年高考中圆锥曲线问题具有两大特色:一是融“综合性、开放性、探索性”为一体;二是向量关系的引入、三角变换的渗透和导数工具的使用。我们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要兼顾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问题的强化训练,尤其是推理、运算变形能力的训练。
专题六:概率与统计、算法与复数。要求具有较高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对算法的考查集中在程序框图,主要通过数列求和、求积设计问题。
初中是学物理的开始,打好地基才能盖高楼大厦;高中是盖好这座高楼大厦的重要过程。小编准备了高三年级物理二轮复习教学计划,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分层作业
一轮复习将完,在进入高三复习冲刺阶段时,学生的个体差异还是相当明显。针对我校采用的A、B班制而言,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状况,应分别提出不同的分阶段学习目标,课堂教学内容与训练体系应立足中等学生,适当照顾两极。对于基础较差的B班同学防止他们疲于应付繁重的作业,被些难题弄得晕头转向,根本没有时间消化巩固复习基本知识,甚至对高考丧失信心。对于这样的同学,应引导他们立足课本基本知识,对于难题一律放弃,把他们的复习目标定位在确保完成高考试卷中的双基题目上。这样他们才有足够的精力和充分的信心去实现他们的目标。对于A班同学,首先应提醒他们防止滋生骄傲情绪,因为一些竞赛得过奖的同学在高考中栽跟头的也比比皆是。另外,除了要求他们完成正常作业和认真听好课外,还可以给他们增加一些能力型题目和易错题目的训练,尤其对于北清班的同学,让他们在复习中多一些灵活性与自主权,使他们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2、精心编制讲义,提高训练质量
第二轮复习的练习应以综合训练为主,如分块综合,把整个高中物理分成若干个专题,加强知识横向和纵向联系;或者是大综合训练,使学生能逐渐适应高考试题中知识点的跳跃性。第三轮复习的训练应注重其回归性与总结性,可以挑选一些前面训练中失误率高的题目反复训练,或回到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上去,适当做一些查漏补缺,使整个复习疏而不漏。
3、重视知识积累,培养迁移能力
高考物理试题历来既重视知识,又重视能力。尤其近年来,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所以在高三物理复习中既要重视知识积累,又要注意培养能力。近几年的高考题都是非常注意物理和实际生活、科技、科研相结合,往往这些题目是大家不太熟悉的,也没有什么诀窍,其实也不要寄希望于找很多很多这样的题目,熟悉了这些情景,到高考的时候就会迎刃而解了,因为这类案例太多了。最关键的是,教师适当选择一些典型例子教会学生怎样去分析、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根据给出的数据求解。告诉学生有好多时候,前面给出的一些信息,很多和科研结合的问题,有一些很大的帽子,比如这是什么原子核实验等等的,大家不要害怕,耐心地把这个题读下去,慢慢你就会发现你自己熟悉的物理模型就在后面,只要学会复杂问题简单化分解;实际问题模型化建模,还是按照自己解平常的问题的方法、思路去要想,就没问题了。
关注上海、江苏、山东高考题。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年命题方向,从近年上海试题看,可归纳为下列几种题型:观察想象的判断题;估算估测的信息题;联系实际的操作题;运用规律的实验题;反思评价的辨析题;构建体系的创意题。为了让学生涉及到更多的新型题,可印发新题赏析小报。总之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时间情况,适当的汲取一些有用的东西,正确指导我们的复习工作。
4、建立备忘录和错题集,提高复习质量
备忘录:做用心人,及时记载将疑问扼杀在萌芽状态,进入良性学习循环。首先,错题本是对自身错误的系统汇总。可能很多同学会说,这些错误就让它放在卷子上不也一样吗?将来看卷子就是了。其实,这是一个关于统计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统计的效用是相当重要的。当我们把错误汇总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很容易看出其中的规律性,尤其是当我们对错误进行了总结之后。其次,很多学习比较浮躁的同学满足于知道自己这道题错了,但是,认识往往不是很深。有时,即使让他马上重新做一遍原来的题目,可能还是拿不到满分,其关键是步骤和过程。这时,建立错题本,将错题抄录下来,并重新分步解出就显得很有检验效果了,而且很有巩固作用。错题本不是简单地将题目和答案抄录下来,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和预防类似错误出现的方法。这是一个自身逐渐学习和修正的过程,会让自己对这一类错题的认识逐步加深。对于一些题目很长的错题,剪切下来错误的题目,粘贴在错题本上。再认真订错。用好错题本要经常阅读。错题本不是把做错的习题记下来就完了。同学们要经常在空闲时间或准备下一次考试时,拿出错题本,浏览一下,对错题不妨再做一遍,这样就使每一道题都发挥出最大效果,在今后遇到同类习题时,会立刻回想起曾经犯过的错误,从而避免再犯。做到同一道题不能错两次,同一类题目不能错两次,从而减少习题量。如果各科都建立错题本,这样经常温故知错、持之以恒,学生的高考成绩至少会提高20分。错题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办法,是减轻学习负担的作业。通过错题本的使用,可以提高思路质量,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知识点及概念点,可以极大地改善粗心的现象,可以迅速地提高学习成绩。
经过一轮对教材知识“地毯式“复习后,到了三月份,各校都已陆续进入进入了以”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解题能力,适度关注热点为目标的二轮复习。
1.时间安排:2014年3月至4月底。
2.主要目的:提升能力——重组知识,训练技能,强化记忆,完善体系。整合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的主干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能够清晰地画出知识结构图,做题时知道切入点,以及怎样组织相关知识点对他们作出完整解答。
3.指导思想:优化知识结构;熟悉解题路径,盘活存量知识;从宏观上,梳理知识,建构主干知识网络,初步形成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
4.具体方法:(1)倡导集体备课,发挥团队的优势。开展课前备、课中备、课后备及备“考试说明”、备课标、备教材、备复习方法、备命题等多种形式的集体备课。(各校集体备课专题分工见附件)(2)深入研讨课标与《考试说明》,科学组织复习。做到以下三点:打好基础,落实考点;重视能力,结成网点;贴近生活,重视热点。(3)整合复习课型,把握复习进度,明确复习重点。改变以往“题海战术“的发试卷、讲试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二轮复习不是一轮复习的重复,也不是对一轮复习的修修补补,更不是“炒剩饭”,二轮复习要精打细算,摈弃简单的重复训练。政治高考与现实联系相当密切,二轮复习尤显重要,抓得好能深化知识,提高解题能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三轮复习备考方案
1.时间安排:2014年5月
2.主要目的:应用能力提高——能相当适应综合考试的节奏,同时补好绝大多数的知识漏洞,即查漏补缺、看以前做过的试卷,尤其是检示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
3.指导思想: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强化训练,提高应试能力;知识健全,能力健全。
4.主要特点:“考试——纠正——分析——再考试”的循环过程。5.具体方法:(1)回归书本。教材是命题的依托,是答题的依据,要抓住课本不放松。(2)统览热点、重点。重者恒重,侧重常规考点的考查,用80%的时间复习占20%的主干知识,尤其是与热点联系密切的知识,做好考点与热点的有效对接。(3)训练必要的答题技巧。要加强审题和答题能力的培养,后期复习要加强审题能力和编制答案能力的培养。注重反馈矫正,做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及时发现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查缺补漏,环环相扣,步步落实。
①审好题是答好题的关键,模拟训练要从审题入手,而审好题的诀窍就是多读题。好多同学做错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读题太少,不舍得在读题上下工夫,而是草草一读就凭印象选择或答题,往往会造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审题最好的办法是抓住主要概念。抓住主要概念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发散。比如我们讲宏观调控。我们能想到的就是经济常识第二课,宏观调控的含义、必要性(和重要性)、三种手段及目标、任务、。经济常识第五课关于国家财政、税收,第六课银行及利率,第八课的汇率等。所以我们答题的思路就是抓住问题中涉及到的主干概念把它理出相关的知识体系。
②提高选择题正确率——这是高考取得高分的一个关键。
③问答题解答要规范简洁。答案要准确、简练,书写要规范、工整,采取要点式答题。
最后留出10天左右的时间用于同学们的强化记忆、查漏补缺,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整理错题笔记,加强对知识和能力的巩固。
2014年2月28日
附:高考二轮复习知识专题分工明细表
备注:
1.上述各知识专题学案要求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整理:①考纲考点 ②高频考点 ③知识框架图片 ④典型高考试题(要有解析与答案)⑤高考预测
【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划五步】推荐阅读:
高考物理二轮10-05
2023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轮210-21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高考模拟试题09-24
高考物理复习公式12-02
高三物理第二轮总复习教师工作计划10-04
浙江高考物理专题复习10-13
高考考前物理复习策略11-17
高考物理总复习讲义12-11
高考物理复习备考:物理这样备考可少走弯路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