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幸福的家园作文(共15篇)
一想到“家”,我就有一种温暖幸福的感觉。因为家里有爷爷奶奶的疼爱和关怀。然而,这个小家与小毕村小学这个大家相比而言,就显得有点渺小了,学校这个大家庭给了我的欢乐、的呵护、的爱。
“美丽的校园是我家,芬芳花园朵朵花,”正如我校的校歌中所唱,我们的学校不仅是一所育人的殿堂,更是一个温暖、幸福的大家庭。
这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家。
我们勤奋刻苦,学习文化知识。
我们朝气蓬勃,参加各项活动。
每天早上,鸟儿飞向蓝天,我们走进教室学习知识,教师就是我们的蓝天,是我们自由翱翔的空间。
舞蹈课上,同学们展示着优美的舞姿,也许我的动作不是最标准的,但我要做最用心的哪一个。
这是一个幸福的家。
我们相亲相爱,共度快乐时光,
我们团结友爱,共同经历风雨。
在班里,有时,我撞你一下,你不和我斤斤计较;你踩我一脚,我也想没事一样。
同学们都是我的兄弟姐妹,老师就是我的爸爸妈妈。
在国旗下演讲,虽然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有校长的鼓励和大家的支持,我人会努力。
我知道我不是最听话的,但有老师的慈爱和宽容,所以我在尽力改掉自己的缺点。
我知道领导和老师所有的付出,都只是为了我们这些小禾苗能茁壮成长。
我虽然加入这个大家庭晚一些,但得到的爱比别人一点也不少,同学们都帮助我,老师们都喜欢我,王老师能把宝贝儿子的衣服给我,我能不幸福么?
我是班里的老十七,我们十七颗星星会紧紧围绕在老师和学校的周围,形成一个巨大的同心圆。
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幸福的时光,凝聚在一起,支撑这个幸福的大家庭。
这是一个温暖的家。我们分担忧愁,不求回报。我们真诚相待,共同进步。
当我伤心难过时,会有人给我心灵上的安慰。
当我犯了错误,会有人真诚帮助,让我倍感温暖。
这是一个拼搏、奋进的家。我们奋发向上,放飞心灵。我们奋勇拼搏,追逐梦想。
运动场上我疾步如飞,力争上游,也许我跑的不是最快的哪一个,但我要做最坚持的哪一个。
象棋比赛中,虽然我略胜一筹,但我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赛中不会有常胜将军的。
人生如棋,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会像下象棋那样去思索,去拼搏,去争取胜利!
正是这些点点滴滴拼搏的勇气,凝聚在一起,支撑这个家。
我爱这个幸福的`家,因为她给了我带来了数不清的美好回忆。
忘不了,开学初的校长讲话;忘不了,六一儿童节的欢歌笑语。
忘不了,运动会的声声呐喊;忘不了,教师节那天的殷殷祝福。
这里虽然没有一流的教学条件,校舍朴实无华。但这里有我们对知识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
将资源的丰富和管理摆在首要的位置
设立资源栏目
开网初期,关于网络在研修进程中是否有用的问题,首先需要说服的是管理者自己,这中间有一个从完成工作到自主发展的认识过程。广大教师对网络的第一需求是及时获得有用的资源,只要网络对教师提供的支持跟其需求能够对应,就有实用价值。为此,在设立资源栏目时,我们考虑到当时的需求,初次分类设立了“走进课标”、“教学研究”、“课件交流”、“试题集锦”等几个栏目。我们当时的想法比较简单,对于资源的认识也比较单一,其目的就是为一线教师做好后勤工作,力促教师们有“来的欲望”,有“获的满足”,有“用的实效”,有“再来的念想”。
随着形势的发展,研修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的参与程度也在增强。我们的资源栏目也随之丰富,逐渐形成今天“走进课标”、“学科教研”、“教学交流”、“课件展示”、“试题集锦”、“考试研究”和“其他”相对固定的7个栏目(二级目录)和1 9个分项(三级目录)。同时,还考虑到初二、初三两个年级因要求不同而略有差异。这些举措初步应对了“是否有用”的问题。
有效管理资源
开网初期,上传的资源内容比较单一,数量也比较少。几年发展下来,随着资源数量的增加,在管理和查找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麻烦。针对一系列的新问题,为保证研修网的持续发展,我首先考虑对上传的资源尽量做到跟教学进度同步,减少教师查找的时间;其次,采用统一的“年+月+上传(制作)人姓名+原文件名”命名方式,便于资源的定位;再次,对于一些错位和描述不明确的资源进行及时调整位置和补充描述,及时删除没有使用价值的和过时的资源,从而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使用。这些举措初步应对了“是否可用”的问题。
上传、下载资源技能的培训
培训的对象是一线教师,首要目的是让教师们都能比较自如地进入学科主页并下载资源,让这些共享的资源物尽其用。网络的使用是个技能,其掌握和提高不能离开实际操作,“学中用、用中学”是比较有效的培训方式。我们没有搞大规模的集中培训,而是把培训放到每次的教研活动中以及日常的下校听课的过程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辅导,甚至对一些基本没有接触过网络的中老年教师进行手把手操作辅导。与此同时,我还制作了几个有关“如何加入协助组”、“如何下载资源”和“如何上传资源”的小视频文件上传到研修网,并随教研组长会材料分发到各校的物理组。时至今日,在我们初中物理协作组中,已经消灭了盲点校。绝大多数教师学会了在网上下载资源、看通知、发布问题、讨论留言,一部分教师能够熟练上传资源。
实施新课程以来,初中物理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研方向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应对这一系列的变化,研修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教研活动是台上教师认真地讲,台下教师仔细地记,但有些具体内容教师还是没有记清楚,具体要求还是没听明白。有了研修网以后,我们逐步要求主讲教师要有电子讲稿(如Word文稿或是PPT幻灯片展示稿),稿件一律上网,并且从要求我自己开始做起。这样,主讲教师准备得更精心,听讲教师听得看得更清晰。事后,教师在学校里还可以从研修网上下载相关资料,仔细学习和深入研究。无形之中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容量和质量,拓展了教研活动的时空,促进了校本研修的发展和落实。
通过对研修网的使用,教师对网络的便捷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有近100名教师跟我建立了e-mail联系,相互之间经常有一些往来的资料和数据表单等,基本实现无纸化传递。这既有利于彼此间的数据存档,也为我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便利。
随着课标和教材的相对稳定,研修网上初中物理的一部分内容开始进入原始积累的后期阶段,教师们对研修网的利用也逐渐从整合阶段进入融合阶段。教师们拥有的信息资源量大幅度提高。例如,在进入到初中总复习阶段,及时获得其他区县的相关信息是很有必要的。从前教师手中可能会如获至宝地拿到一两份外区县的试题,处理方式一般是一律印出来,不管是否合适全盘提供给学生;现在是把所有区县的试题统一上传研修网。我提倡和期望教师们的做法是下载、拆分组合、有选择地传递到学生手中。现在看来,绝大多数教师们正是这样做的。这一变化减少了以往无目的的重复,同时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判断能力。当然,要达到此目的,必备的条件就是提供的平行资源足够丰富。这就像我们的购物经历,因为物品匮乏而抢购,因为物品丰富而可以选择。这些举措初步解决了“是否好用”的问题。
开发个人工作室博客功能
原来在跟教师交流过后,我常会有一些反思或感悟,想写出来让教师们共享,但苦于没有一个合适的发布、交流位置。新版研修网新增了博客板块,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在初三总复习的过程中,有教师给我打电话,询问一些中考的相关问题,放下电话后,我感到这位老师提出的问题颇有代表性,于是我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了一篇短文,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这篇短文得到意想不到的关注。之后,我只要有时间有想法,总是愿意写点东西放到博客上去“晒一晒”。这样做也让研修网从更宽、更深的层面进入我们的研修活动,让研修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关于发展的设想
经历短短几年的发展,研修网初中物理部分已经成为教师们备课的第一资源库、研修交流的第一平台。“咱们的研修网真好”,这是教师在网上的留言,也是教师们的心声。正像一位年轻教师为自己工作室起的名字一样:“有事儿没事儿常来看看”,已经成为广大初中物理教师的一个上网习惯。由于某种原因调离原工作的教师,对我提出的唯一请求就是希望保留协作组成员资格。在教研活动之后、考试说明发布之后、中考结束之后,总会有不少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提醒我,期待着相关资料尽快上网。有时研修网出现一些问题,或是教师自己的电脑操作出现问题,我都会接到问询或要求帮助的电话……种种现象表明,研修网在老师们心中的地位已经从“想说爱你不容易”过渡到了“不能没有你”。
3 5中初中部等一些学校已经开展基于研修网的网络平台建设和使用;三帆中学等一些学校的物理教研组也已经有教师重点负责网上资源的下载和整理工作;全教研组定时研修已经形成制度。“教师的网站教师建设”是发展的方向,初中物理主页的发展离不开广大教师的无私奉献,一部分自觉自愿为教师们服务的网络精英脱颖而出。初中物理教研组已建立了由一线教师组成的核心组,不定期地开展研究,探讨有关初中物理主页的建设和发展问题。随着跟中国教师研修网的联网,我在协作组和个人工作室名称前,一律添加“北京西城”四个字,协作组简介只有八个字——潜心悟理,无悔初衷。工作室个人信息是“一个木讷之人需要大家帮衬”。这是我们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地球是目前适宜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这个家园既为人类提供生活必需的粮食、水、能源和矿产资源,
就在我们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时刻,我们还要正视一些也许对人类更加严峻的环境危机。比如全球也常给人类带来诸如火山、地震、海啸等灾难。人类作为这个星球上的居民,一直把探索地球奥秘,当成自己的梦想。探索地球奥秘,不能仅仅停留在地球表面。地球是由多个圈层组成的。它的外圈,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它的内圈,有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在外圈和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过渡的软流圈。长期以来,由于科学手段的局限,我们对地球的了解还停留在地表。迄今为止,直接钻探深度只有地下12公里。
人类越来越意识到,认识地下物质、结构和动力学过程,不仅是人类探求自然奥秘的追求,更是人类汲取资源、保障自身安全的基本需要。
中国地球科学是世界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的也是非常杰出的部分,理所应当为人类认识深部地球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近些年,中国地质科学家已经在深部地球的研究中做了大量工作,包括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在内的一大批地学研究,已经在地球深部研究中开了好头。不久前,国土资源部实施了“汶川地震科钻工程”,并且即将实施“深部探测与资源研究科技专项”。这些,都反映了人类在认识和探索地球深部中的积极尝试和重要成果。
认识地球的目的,不只是圆科学探索之梦。对于走在经济社会发展腾飞路上的当夸中国,认识地球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前提基础,也是有效的支撑手段。中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发展的瓶颈,其中资源与环境,都与我们认识地球、把握规律有关。
众所周知,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经历的漫长岁月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如土地、矿产等,仍是人类开发利用主体。我国目前正在工业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与环境的多重压力。
就在我们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时刻,我们还要正视一些也许对人类更加严峻的环境危机。比如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地下水位下降,比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城市地面沉降……这些已经造成了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在近些年自然灾害的频发,引发了全球粮食的紧张。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未来50年至100年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同时也让人更加体验到地球深部结构和动力作用对地面生存发展的重大影响。2008年以来,中国相继经历了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北方干旱灾害……凡此种种都给我们以警示,也更让我们关注地球深部。在人类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应该而且必须用科技的力量更多地了解地球,更清楚地认识我们居住的家园环境,从而有更加安全、有质量的生存发展保障。
认识地球,保障发展,就是要讲究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保护地球环境,善待自己的家园,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把握自然规律,遵守客观规律。要节约资源,杜绝浪费,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个家是全球人共同的家。当前全球的金融危机触动了每个国家发展的脉动,但历史经验证明,每一次重大的危机都孕育着巨大的创新发展。中国要及时抓住这个重大的发展机遇,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想目标,这既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伟大复兴的宏伟战略,也是关系世界和谐发展的伟大事业。让我们与全世界所有关心人类命运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携起手来,认识地球,保障发展,真正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并尊重它的客观规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更好地发现地球奥秘,更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地球的家园的展馆,我们来到了生态的灾变剧场。看到了,我们的家园原来是多么地美好:茂密的森林、幽静的山谷、潺潺的流水……可是,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砍伐树木,所以人类的所作所为在不知不觉中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于是带来了所谓的自然灾害。导致了如今我们美好的家园变成了荒芜的沙漠。有时还会引发泥石流。
看了这个演变过程,我知道了自然界是如何由最初的美好形态到最后的荒凉这一可悲的过程的。
我们该怎样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呢?应该爱护树木,因为树可以起到空调的作用,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如果缺少了树木,大地就会变成沙漠,人类就生活不了了!
我们还应该保护水资源,因为水,是生命的源泉,没了水,什么动物都不能存活。
今日,告别了那仙境般的桃花源,现代化使乡村变为了城镇,市声盈耳,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纷纷扰扰,而我是再也喝不到那甘甜的清泉了。初中老师教我们说千万不要喝生水,那水不干净,即使自来水经过净化,但还是重金属超标,不能随便喝,浏阳是花炮之乡,城乡都有大量花炮厂,加上一些不守环保规定的工厂废弃乱排放,废水也不达标处理,废渣更
★ 我们的“家园”作文
★ 我们的家园作文1000字
★ 珍爱我们的家园作文
★ 我们的家园100字作文
★ 珍惜我们的家园
★ 叙事作文:珍惜我们的家园
★ 爱护我们的家园作文350字
★ 作文500字:我们的美好家园
★ 周记:我们的家园
最近六安的空气情况很不好,有时空气质量达到200~300,重度污染,还获得了“安徽空气质量最严重的两个城市之一”的称号。我不明白为何原本是获得园林城市的六安,现在怎么变成了这等模样?细想后,我明白了:原来是因为我们自己将环境变得越来越差,然后灰尘容入水蒸气,形成了雾霾。
我想和你们一起拯救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快乐。我真诚希望六安市民能遵守以下几条保护环境的建议:
1、不乱丢垃圾。
2、不将废电池随便扔在地上,要给废电池处理处或放在垃圾桶有电池形状的小洞里。
3、要多种花、树,让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
4、看到垃圾请捡起来,不要装作没看到。
我的家乡在是安溪县版图中心的一个小山村———少卿村, 我们村四周与多个乡镇都有接壤, 虽然四面环山, 山谷幽长, 但路却四通八达。以前少卿是一个多么古朴的小村落, 满山遍野都是树林, 鸟语花香, 清泉溢流, 人们过着日出而作, 日落而归的生活。
由于人口增加, 人多地少, 村民就向树林里开荒拓地, 起初还可种水稻, 后来树林减少, 山泉也渐渐少了, 水稻没有山泉种不起来, 只有改在山坡上种植茶叶, 满山都是陡峭的山坡茶园了, 树林再也看不到, 土地也开始不断地把它鲜红的皮肤显露出来, 每下一场雨过后, 人们都可以看到从山坡茶园上裸露的皮肤里流出的“血水”。要是下起暴雨, 雷雨声的轰鸣和山坡上撕裂“伤口”的哀鸣声交织在一起。大雨过后, 山坡上到处是崩冈, 大地的“伤口”让人触目惊心。
我真切地呼吁, 为了家园, 为了造福子孙后代, 让我们携起手来, 多种一棵树, 少向大地过度地索取, 保护我们村的环境, 用我们的努力创造生态新少卿。 (指导老师:王华国)
由此,在内部管理方面,刘向阳采取了黄帝内经心灵學的管理方式,一切规则都以尊重人的感情为出发点。比如开会时,急了可以拍桌子,累了可以出去休息,焦虑了可以说自己很焦虑,允许员工真实地表达情绪。
刘向阳认为,对一个人来说,思维很重要,但情绪和感觉更重要,如果一个人的能量没有得到释放,压抑的情感就会体现在工作中,而当情绪和焦虑过滤之后,他肯定更加理性,行为更加符合团队的利益,符合现实。一个人的方案被否定,他会很不舒服,如果把不安的情绪发泄出来,根据不同的意见相互回馈、调整,形成共识,就无所谓谁胜谁败,充分体现了一个团队的意志,就不会因为某一方败了而心里较劲,产生内耗。
“一个人的智慧往往受到情绪和感觉的无形操控,这是我研究黄帝内经心灵學的一个重要发现。”刘向阳说。
在郑州房地产行业,居易国际集团高管的薪酬只能算是中等偏上,但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却是最好的。刘向阳把薪酬排在“平台”、“感情”之后,他说,钱不是最重要的,企业提供的平台和发展空间才是最重要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居易国际集团培养了一大批房地产精英,面对其他房地产企业的高薪引诱,他们都没有离开,因为他们高度认同居易国际集团独特的企业文化形成的价值观。
向水,这是刘向阳给自己取的另一个名字。他说,阴极则阳,阳极则阴,自己叫向阳,又叫向水,正是运用黄帝内经心灵學寻求平衡。应邀讲课的时候,刘向阳喜欢别人称呼他向水先生,甚至回避自己企业家的身份。
刘向阳解释说,这是自己的两种状态,阴阳调和是自己追求的和谐境界。水虽柔弱,但滴水却可穿石。遇圆则圆,遇方则方,遇止则止,随缘而流;把石头扔进水里,就会被水覆没,因为水有包容性;着火了,用水扑灭,因为水有化解性。
在商业和心灵的碰撞中,刘向阳总结出一套“幸福营销”模式。在他看来,人不仅需要生活必需品,也越来越需要高端奢侈品,因此,商业布局的合理性与“幸福”密切相关,商业的丰富程度与“幸福”密切相关;人们不仅想要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更需要在购买过程中享受到尊严、愉悦情感的满足,因此,商业诚信与“幸福”密切相关;商业服务与“幸福”密切相关。商业的发展,同时是城市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是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同样与“幸福”密不可分。
现在的他不再流连于商场上的江山指点,却投入资金和精力去做话剧—托尔斯泰的巨著《复活》,5月22日该剧在保利剧院的成功首演,并在文艺界引起了广大反响。
演出话剧只是他对奥伦达部落规划蓝图中的一部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部落中来,将会通过更多的其他形式把大家内心深处的幸福梦想体现出来,因为对幸福的追寻,是每个人人性的根本,是无法忽视的。而他自己当前的幸福梦想,就是要引导奥伦达部落里的所有居民,在实现自他的幸福梦想之后,发自内心的帮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更大的满足,将幸福感放大、再放大,逐步将奥伦达部落打造成中国的幸福样板。
而这种构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用创新理念构建一个性化的营销平台—用来自于每个人的幸福体验,作为渠道来传达品牌理念。可以说,体验式营销或者用户的自主营销正是幸福营销模式的基础,而这种营销方式比之传统的广告宣传、商业活动等更能够深入人心,并被受众认同。
近几年来,有的人为了从大自然中谋取财富,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适,自私地乱砍滥伐、大量开垦土地、排放二氧化碳……然而,这样做是什么后果呢?天空不再蔚蓝,溪流不再清澈,森林不再茂密,青山不再苍翠……
人类伤害了自然,自然必将惩罚人类!不信请看:海啸、地震、沙尘暴肆虐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南极洲的冰川渐渐融化,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土地沙漠化……人类遭受了空前的灾难!
然而,要想真正使保护环境得到落实,就必须从现在做起,进一步提高人类的环保意识,把保护自然当作自己的责任,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热爱自然,积极投身到绿化环境中去。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已经是我们经常说的话,但是,还是大部分人没有觉醒。不停地砍掉树木,拉圾堆的像大山,清澈的小河全部变成了污流,这地球上所有的资源必将枯竭,当完全到这个时候,地球上的我们将生活不下去的,这是真的。以前的地球,美丽元比,有青青的山,有绿绿的树,树上结满了水果,还有可爱的小鸟在树上唱歌,清澈的小河里有活泼乱跳的小鱼,蓝蓝的天空漂着美丽的白云。可是现在,唉!终于有一天,灾难来临了,洪水奔腾着打破一座桥就像捏碎一片落叶一样简单,龙卷风怒吼着,卷起一座座高楼大厦,威力十分强大,地震让大地裂开一道道口子,让所有人失去了家人和生命。地震海啸,这些足以让地球毁灭的灾难一个接着一个的来,灾难打破了地球的平静。这全部都是人类酿就了这灭绝的灾难。以前,原本勤劳朴实的人们,开始注意到了自然界还存在着大笔的宝贵财富――各种资源。他们开始了无休止地开采、砍伐、浪费、追求名牌......总有一天,他们要为这种行为付出代价,也许,那些灾难就是人类的报应。
人们痛不欲生,惨叫着......我流泪了,迷惘了,人类啊!觉醒吧,惩罚你们的恰恰是你们自己。而能成功挽救你们人类的,也就只有你们自己。
让我们大家努力,创造出美好的家园,不要让这样的悲剧发生在我们美丽、无丝的地球妈妈身上。加油吧!
关键词职业幸福感安全感教师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深入关注,学校和教师被拉到社会舞台前,时时受着强光的照射。当社会意志、现行体制和教育规律相悖时,在诸多压力之下,教师往往陷于迷惑、压抑和焦虑之中,摸索着“在夹缝中求生”,教育工作的幸福感渐远渐淡,职业倦怠悄然滋生。近年来,我校以“树‘儒实’形象,享职业幸福”为主题,开展了建设“卢实之家”活动,引领教师自觉专注专业发展,积极行走在教育理想和现实之间。
一、增强心理安全感,让教师安心教育
现在,有许多教师缺乏安全感。原因有三:一是工作压力过大。教师的工作不能简单地用8小时来衡量。除了上课,教师要备课、批改作业,有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家访、处理各种学生问题,还有各种会议、进修和临时任务。二是社会期望过高。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一些人将其异化为对“高分高能”的追求;绩效工资的实施,也让一部分人对教师的要求更为苛刻;“赏识教育”的风行,也越来越禁锢了“惩罚”手段的使用。三是家长观念有误。在苏南乡村,相当多的家长认为学校承担的是孩子全部的教育义务,僵化了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理解;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学校就应该将之培养成精英;只要学生出一点意外,全归咎于学校。在这样的“三夹板”里,教师们每天如履薄冰,努力工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失落而辛酸。
内心的安全感是每个人的行为基础,只有心安了,教师才能专心工作。为了使教师轻装上阵,我校主要从四个方面为教师减压,减轻后顾之忧。
1.加强法规学习。教育法规的实质是一种强力的格式合同,清楚地表明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我校利用政治学习的时间,集中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内容,让教师对工作底线有清晰的了解。
2.健全制度建设。根据学校的实际,依照教育政策法规,我校建立健全了校本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学习、工作、评价、奖惩等制度,减少了管理中人为的不安定因素;重点完善了五项机制:岗位聘任制、教师绩效考核制、职称评聘制、规范收费制、安全教育制,使教师看得清楚,做得明白,从而保证了学校各部门、各岗位工作的有序高效运作,同时也保障了教师工作的安全性。
3.实行“低碳行政”。学校通过工作培训、部门调研,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管理效能,增强服务意识、全局意识、学习意识和争先意识。把师生的时间和精力看作宝贵的资源,重视策划的细密,实施的到位,事后的反思,精简政令,不增加教师工作负担。
4.改革评价方法。只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曾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很多的痛苦。学校树立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才观,树立了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差异发展、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树立了“进步就是优秀”的质量观,建立了动态的教学质量评价办法,以学业成绩的相对提高代替学习成绩的分数绝对化,使工作考核起到评价、激励、引领的作用。
二、增强情感归属感,让教师自觉追求
如果心灵没有归宿,人就没有幸福;如果教师对学校不认同,工作就成了折磨。学校从四个方面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努力使教师做到四个“同一个”:同一个目标、同一个声音、同一个形象、同一个境界。
1.愿景引领。学校的发展规划应该是共同的愿景,是整合了全体成员而确定的,能获取教师的认同感,激发教师团结协作,鼓励教师为实现目标而积极工作。我们学校的“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提出了明确的办学目标:“到2014年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质量上乘、文化深厚、信誉卓著的优质实验学校。”良好的发展前景,明确的奋斗目标,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教师们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着。
2.领导垂范。在我国,教师总是把干部看作范本。我校要求行政人员做到四个“心”:一是公心,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二是爱心,让学校成为一个宁静的港湾,一方自由的天空,一种温馨的依恋;三是真心,以心交心,以情感情;四是热心,热心为大家排忧解难。学校领导要率先垂范,做各方面的表率,争当师德的模范、业务的精英、管理的行家,由此让教师产生敬佩感、认同感、依赖感。
3.机制激励。管到深处是激励。作为学校特殊的群体,教师对管理十分敏感,一方面,教师管理着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又被学校管理。我校加强发挥教代会的作用,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决策都经过教代会审议;积极开展“我为学校发展献一计”活动,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让教师切实感到自己是学校的“管理员”;开展评选“校级骨干教师”活动,提出几评优先提干的原则,激励教师为学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良好的激励机制、合理的竞争机制,使教师激发出了昂扬的斗志,喷涌出豪迈的激情。
4.环境熏染。教师都向往和衷共济、内和外顺的工作环境。我校建构了和谐的人际环境文化,倡导真实、朴实、扎实、厚实的人际交往;建构了开放的沟通文化,通过约谈、座谈、网谈、校刊、家长学校等途径实现师生、干群、家校之间的无障碍交流;建构了温馨积极的办公室文化,通过制订《文明办公室要求》,设立专门办公经费,使办公室具有和谐味、工作味、学习味、研究味。学校还坚持多年开展评选“感动校园十大人物”“感动校园十大事件”“文明办公室”“星级科室”等活动,让教师获得愉悦感、自豪感、依恋感,增强归属感。
三、增强事业成就感,让教师善于成功
优异的工作成绩、良好的专业发展会不断地增强教师的成就感,不断地提高教师幸福感。我校以“名师工程”为抓手,帮助教师提升专业水平,感受成功的喜悦。
1.制定教师个人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对职称晋升、学力进修、教学成绩、教育科研制定目标和奋斗的措施,同时对学校提出建议。
2.开展“名师大课堂”活动,邀请名师来校讲学,开展“与大师有约”的活动,增加与大师的交流互动,从中得到学习、模仿、理解、提高。
3.与周边学校组成研究共同体,为教师搭建展示的舞台,增进交流,促进共同提高。
4.建设“草根课堂”,创新校本研修。由本校在相关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担任课堂主讲,对相关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
5.立足常态教学,开展评优课、基本功竞赛、论文评比、学科竞赛等活动,给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6.实施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发挥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实现新、老教师的共同提高。
四、增强待遇满足感,让教师乐于教育
教师是人,不能脱离现实的空气而存活。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绩效工资体制的实施让教师不再有“囊中羞涩”的窘态,它使进取心强的教师更加注重专业发展,也使个别教师发展内驱力下降,产生了小富即安的心理。为此,我校根据“多劳多得,优绩多得”的原则制定了奖励性绩效分配方案,使劳、资始终处于合理的对应。
在我们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很强,你追我赶,各不相让。学校提出并贯彻了“培训是最好的福利”的观点,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努力为教师创造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每年都选择最具性价比的全国级、省级教育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派教师参加市、区的活动。学习归来,教师们通过写学习心得、上汇报课,把所感、所学示之于众,达到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许多时候,学校之间的竞争,不仅是教育软件的竞争,还是办学硬件的竞争。作为一所苏南的农村学校,我校也经历过打扑克牌的尴尬:好不容易有了几张好牌(好师资、生源),但因为要“进贡”(择校),只能把好牌送给本来手中就有好牌的人,只能被动地应付,鲜有赢的希望。学校创师生所需,置教学所缺,不断改善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条件。两年多来,学校创建了市A级食堂,建造了南校门、“儒弘”桥、主干道黑色路面,完成了校园绿化改造,改建了舞蹈房,增建了音乐室,添置了电脑、空调,更换了办公桌椅、课桌椅,实现了“班班通”……在镇党委政府的牵头下,2011年初夏,本地区的二十多位企业家筹资850万元成立了“卢家巷实验学校光彩基金”,为学校发展增添了强劲的物质动力。
教师们平心静气,立足本职,专心教学,潜心育人,学校教师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地球是人类唯一可以生存的地方,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劣。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了增强少先队队员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中心校少先队部号召各大、中队开展“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少先队主题活动,并在大队部的指导下率先由福田小学承办示范性的大队主题活动公开例会,邀请全中心校各大队辅导员和优秀少先队员公开观摩。以下记录了此次活动的开展情况。
二、活动时间:2015年9月26日上午第二节课
三、活动地点:平和县九峰镇福田小学校内操场
四、活动目的:
1.通过“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少先队大队主题活动,队员们更深入了解地球环境污染的现状,增强环保意识,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激发少先队员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各种的形式,激发他们以实际行动参与绿化,宣传环保,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的热情。
3.在活动中,培养少先队员想象、表达、演唱、舞蹈等多方面的能力。
五、活动准备:
1.寻找、拍摄与主题相关内容的照片和影像资料等制作课件。
2.学会唱两首有关环保的歌曲。
3.排演与主题相关内容的节目。
六、活动过程:
(一)大队长组织大队会常规仪式。
1.各中队整队,向大队长报告人数。
2.大队长向大队辅导员报告:“本大队应到1 66人,实到166人,无一人缺席,报告完毕,请指示。”大队辅导员林老师回答:“接受你的报告,希望你们本次少先队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3.全体立正,出旗,少先队员敬队礼。(课件奏《出旗曲》)
4.齐唱队歌。(课件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二)少先队员甲、乙主持人上场组织活动
1.少先队员甲: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
少先队员乙:无论你穿越山山水水。
少先队员(甲、乙)合:最终——我们还会在此相会!
少先队员甲:因为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
少先队员乙:因为我们拥有共同的环境。
少先队员甲:一个地球就是一个家。
少先队员(甲、乙)合:一同生存,共同命运,我们要热爱地球这个家。
少先队员乙:请听四(1)中队演唱曲:《共同的家》。
2.少先队员甲:我曾听爷爷讲他童年的天空是多么湛蓝,草儿青青,溪水潺潺。
少先队员乙:可当肆虐的洪魔再次侵袭人类的家园,茫茫的黄沙淹没了万亩良田。
少先队员甲:当都市上空悲哀地飘着浓烟。
少先队员(甲、乙)合:不知地球您好吗?
少先队员乙:下面请听六(1)中队诗朗诵《地球你好吗?》
3.少先队员甲:地球只有一个,她是万物共同的家园。
少先队员乙:地球妈妈正在流血,滴滴鲜血刺痛了我们的心田。
少先队员甲:我渴望变成一支神奇的画笔,把沙漠变绿,把荒山尽染。
少先队员乙:我渴望用笔来倾诉我的心语。你们瞧一一那群小动物在做什么呢?
少先队员甲:下面请欣赏由三(2)中队表演的小品《一封奇特的救援信》
4.少先队员甲: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观看了这个小品,他们精彩表演使我们懂得了什么呢?请看学校小记者采访:小记者现场采访,队员回答(题目内略)
5.少先队员乙:我们是地球妈妈的孩子,我们要留住她美丽的容颜。
少先队员甲:地球只有一个,我们不能让它再受破坏了,救救地球吧!让我们挑起环保的重担,保护地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少先队员乙:同学们,快行动起来吧!大家都用实际的行动来保护我们绿色的大家园!请听快板《保护绿色大家园》
6.少先队员甲:这是我们共同的太阳,看她冉冉升起,又悄悄地退下。
少先队员乙:这是我们共同的海洋,看她汹涌而来,又悄悄地退下。
少先队员(甲、乙)合:啊,我们在同一蓝天下,共同拥抱这多彩的世界,在灿烂的晨光里我们永远歌唱。
少先队员甲:下面请欣赏由学校文艺队给我们带来的舞蹈--《我们世界共同的家园》
7.少先队员乙:森林张开了双臂,为天空迎来灿烂的阳光。
少先队员甲:小草吐出了嫩绿,为大地披上绿色的衣裳。
少先队员乙:请听相声——《环保的歌》。
少先队员乙:刚才那位同学唱的歌真好听!
8.少先队员甲:(唱)植树造林是模范,我们提些问题,是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知识,你能回答吗?
少先队员甲:没问题,请问吧!
少先队员乙:别着急,现在我提问的问题不是给你答的,是给在场的队员回答。
少先队员甲:那好吧!现在就开始进行提问:队员要想好了才可举手回答。
少先队员甲:那好吧!现在就开始进行提问,队员要想好了才可举手回答,答对一题可获得10分,分数最高的中队,可获“保护环境模范中队”称号。
少先队员乙:比赛现在开始,请队员准备好,听题:(题目内容略)
比赛结束,宣布获奖中队,并颁奖状……
9.少先队员甲:通过刚才的比赛,我们懂得了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希望全体队员平时认真看书,学习,多学些知识长大为保护地球做贡献。
10.少先队员甲:地球地球属于你。
少先队员乙:地球地球属于我。
少先队员甲;你知道小鸟喜欢凉爽的绿茵。
少先队员乙:我知道春风喜欢芬芳的花朵
少先队员(甲、乙)合:让我们把绿树栽得很多,很多……
少先队员甲:请欣赏由四(2)中队带来的舞蹈--《装扮绿色的地球》。
11.少先队员乙: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应该怎样去保护自己的家园呢?
少先队员甲:同学们,请用你们聪明的脑子,认真想想,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请队员踊跃举手回答,给保护环境出金点子,看谁的点子提得最好?
少先队员甲:刚才,队员们为环境保护提出了很多金点子,都是非常好。
少先队员乙:没错,我们不仅要在口头上提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更应该用实际行动起来,保护自己的家园,让地球变得更美丽。
少先队员甲: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要学习科学技术,将来更好地为环保做出贡献。
12.少先队员乙:让我们唱着《同一首歌》一起保护地球,保护人类共同家园吧!
少先队员甲:请听合唱--《同一首歌》
少先队员(甲、乙)合:学环保,爱环保,用环保,让我们一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13.大队长:请大队辅导员做总结
(三)活动结束
大队长:我宣布,福田小学“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少先队大队主题活动到此结束。
七、活动反思:
本次少先队主题活动举办得很成功。因为我们看见孩子们的脸上自始至终洋溢着幸福的表情——用他们自己喜欢的形式渗透深刻的道理,远远胜过严厉地说教。通过本次活动,少先队员们加深对现有环境问题的认识,激起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认真寻找保护环境的有效办法,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美化环境。
本次活动还带动了更多中队此主题队会地顺利开展,让更多学校的少先队员树立决心:用实际行动使校园变得更加美丽,为学校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枝红梅,独立寒冬,美在它的傲雪,美在它增添了风景的内容。一只雄鹰,直冲支霄,美在它的勇猛,美在它划破了苍穹的寂静。它们之所以美,是因为与自然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了一起。物犹如此,何况我们人与人之间呢?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建设美好家园,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五百多万年前,当人类的第一个脚印出现在地球这片乐土时,就开始利用地球上的资源。那时,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地球很繁荣。但随着人类不断的进化,贪欲也随之疯长。人们疯狂地开采地球上的资源。到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无休止的开采已对资源构成了威胁。过多的二氧化碳已成为了一大“杀手”。在大大小小的城市中,随处可见穿梭于大街小巷的汽车排放出一团黑色的二氧化碳……你知道吗?连手机充电时都会排放二氧化碳。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随时都在制造二氧化碳。每当我看到伐木工人挥舞着电锯,一棵棵大树随之倒下,就知道,二氧化碳又能更加肆无忌惮地摧残人类了。
问题的严重性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低碳生活”这个新概念已进入人们的头脑。有人可能会问:“何为‘低碳生活’?”其实,低碳生活就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能量。
地球,宇宙中最耀眼的一颗行星,水蓝色的外观,交杂着生气盎然的绿,一切都那么地自然,那么地符合逻辑。地球上孕育着上亿的生物,生命的气息是多么地多姿多彩!湛蓝的苍芎、墨绿色的高山、蔚蓝的海洋、碧绿色的大草原,珍藏着令人惊奇的一切,在阳光下更显得生气勃勃,但,这都只是曾经,或许已将在历史上的某一页,但现在的地球已不再灿烂,不再神气的仰着头,反而,自卑了起来。
地球上,危机四伏,全世界的人类都在死亡的边际徘徊,这是一个没有自由、没有办法拒绝的交易,生命是交易所带来的唯一利益,而我们必须拯救我们的地球,一场大自然的战争,然而,下战书的,是我们人类,是我们的自私和挥霍引爆的战役,和平在数据间崩毁,大自然要赢回属于自己的尊严,报复一触即发,我们面临着严酷的惩罚,没有一丝能使其同情,我们是将大自然推向绝望的推手,更是将自己推向死亡的推手。
极端气候、海平面上升、生态出现的不寻常、海水污染、生物消失,是我们面临到最危急的危机,当人类享受着一切美好时,许多无辜的生命却是我们的替死品,现在大自然要为所有无辜的生命向我们宣告死亡,即使同归于尽也在所不惜。地震、水灾、火山爆发、干旱,灾难一天比一天多,二零零四年印度大海啸;二零零五年喀什米尔大地震,八万人受灾;二零零九年,澳洲森林大火,超过一百三十人,我国华南五省洪涝,受影响的人有一百四十五万人以上,今年还未过完,但已有逾二十三万六千人死于天灾,逾二亿五千万人受难,“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这遽变是万年前开始,是人类自己留下的恶果。
在榆林,在“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的塞上榆林,一件让诗坛中人以及还有那些不是诗人的我们都不应忽略的事件诞生了——榆林诗词学会成立了。按理说,成立一个学会在今天已不是什么爆炸新闻,很有些和办公司一般一人一马一杆枪的空囊皮包一样的嫌疑。然而我们还是记住了这个日子——2007年6月9日。那正是塞上一年最好的季节,那天的太阳一早起来就格外灿烂,因为自古以来太阳和月亮就是诗人永远仰望的吟咏不尽挖掘不止的“生活矿藏”,太阳的灿烂是为这些依然沉浸在“精神贵族”梦里的诗人们格外亮丽的,感谢上苍。
成立学会的那一刻,一本装帧典雅、诗意昂扬的《榆林诗刊》就像模像样地搁在每一个会员的手上和心上。在人们大声疾呼诗风不古诗人不再的今天,在人们一片嗤夷写诗之人比读诗之人还多的边缘走势状态,在人们被电视被网络恣肆切割的媒体大众化时代,一本诗歌刊物的出笼,尤其是一本地方诗词读本的“顶风冒雪”行动,每个人都会生出大大的问号和惊叹号的。
中国的古体诗白话诗,是两个概念,两种形式。它是时间形成的断流,是“运动”和“开放”将这两种形式走成了“王屋”和“太行”两座大山。检视每一辑刊物,古体诗与新体诗从数量到质量几乎都是各分秋色双峰并峙。当下中国诗坛,要么以古体诗专编刊物,要么以白话诗专辑杂志;对于诗人而言,往往有撰古体诗词者不屑新诗的散漫自由无章无法而不伦不类,亦有作新诗者鄙夷古体诗词的自作枷锁以形式替代内容而无病呻吟。《榆林诗刊》却将这两种形式嵌合在一本刊物里,将历史与现代对接,将格律与自由弥合,让我们既发思古之幽叹也感现代之通衢,也让古体诗作者和今体吟诵者互作比照互纳其长互克己短相彰携行而能共创辉煌。我们暂不作内容阐释,仅就此形式的大胆设想,已足够我们深思而后作欣慰状了。
再说内容,我们将点定在了榆林,那么“榆林”自然成了内容的主体。古体诗词时兴“唱和”,唱和者,不外乎即景而生情或即事而兴诗。以此推断,即景即事显然在“榆林”了。榆林的发展有目共睹,榆林的变化也就成了诗家的“诗眼”。榆林能进入诗眼的题材太多了,入眼的首推原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勃兴的《榆林礼赞》:“一路艰辛一路情,坡塬沙漠郁青青”;“六楼骑巷展奇容,亮丽巍峨映苍穹”。老先生在任时,因公务之缘幸榆多次,对榆林的熟稔如同手掌手背;公务卸身,以一个诗人的身份多年后再次来榆,满眼儿物换新景新事新貌兴涌笔端壮了行色也壮了诗情。李涛先生将一生勤劬系于榆林,政声人去后,诗情自然储满了深深的激情,“圪梁绕过再翻沟,箪食壶浆又唤狗。挂镢掮犁牵上牛,信天游,一半儿哼哼一半吼”,融典雅与通俗共一体,杂用典与民言共一曲,雅而不涩,俗而不庸,叙事中夹抒情,抒情中夹细节,乡民耕织悠信恬然自得之情态尽显纸上。诗作到纯粹处,不是艰涩掉书袋让人挖空心思而弗解,而是芙蓉清水窖藏老酒香味四溢且醇清味正不上头昏脑。我们退一步想,倘若诗人没有古典诗词的习课研嚼,没有陕北民歌的从小到大的基因濡养,是无法将尚古之雅粹与亲民之通俗天衣无缝地嫁接在一首散曲里的。刊物中的许多诗作,或如黄钟大吕,雁行秋空,或如阵云排浪,骤雨初歇;各各不俗而卓荦。新诗亦如此,刘亚丽的诗依然以她女性的视角执拗地注视着榆林,远村的诗将陕北作了不懈的大背景,尚飞鹏的诗将故乡固执地缠绕在诗底……榆林,及至陕北,是我们共同的出发点,是我们诗意的栖居之地,是我们共同的诗性家园。
榆林以至陕北,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在这个话题下,《榆林诗刊》将陕北古今的诗人历史地串接在一起。这些诗人,我们把他们叫作陕北人或准陕北人。如范仲淹,他虽然不是陕北土著,可在这块土地上,他曾经作过真正的主人,他以一个主人翁的身份写下了“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千古名篇,还有王维、韦庄、苏轼、陈陶等在中国诗坛上曾经辉煌过一时的诗人,某种意义上,也是这块土地对他们诗性的激发和为他们诗歌的成名提供了土壤。真正土著者如裴廷藩、王雪樵诸君,他们是构成这块土地诗性土壤的有机养分,在他们的催生下,现在的中老年一代以及青年一代茁壮成长起来。《榆林诗刊》将这些过往的诗作和新拔的诗作汇聚在一刊里,让我们知往而追踪历史的脚步,让我们证今而催生奋进的号角,这种结果,是编辑们遍查资料钩沉诗海才得到的。
在这个话题下,榆林以至陕北的山川景物几乎被各各地扫描一遍,从具有华夏文化母题的黄河、长城、黄陵,到有一定地域文化价值的扶苏墓、红石峡、榆林古城,都被诗意的文化烛光格外凝照。人杰而地灵,诗人的眼光,无论如何不会被这块土地上的精英人物所遮蔽,从轩辕黄帝到李自成、韩世忠、李子洲、张季鸾、马健翎、柳青、路遥,都作了诗人的素材。榆林以至陕北,是一个可说的话题,它的偏僻,它的苍凉,它的沟壑纵横黄沙芜漫,正是诗词之光洞幽烛微羽翅振翔的后体驱动背景;它的沉睡后的觉醒,它的翻身后的风飙正举,正是诗词之眼豁然开朗的心理张力。唯陕北,唯榆林,才如此让诗人们这般泗泪滂沱。
以当今诗坛的诗性尺度去把握,诗歌的声音始终响彻在古体诗词和现代白话诗的框架里。但在榆林以至陕北,还有一个声音是无论如何不应该被忽略的,那就是陕北民歌。这个曾在无文人诗性光顾无印刷技术括定的前大众化时代,是一种真正的高雅性的普及性的诗歌精英化和大众化时代,它曾令多少庙堂诗人汗颜,令无数精英文化者羞赧。《榆林诗刊》牢牢地盯住了这个曾让陕北走向全国的诗歌形式,或录旧的经典民歌于刊面,或登新的民歌创作于页界,这又是相比于全国任何一家诗歌刊物的创新之举。毫不愧色地说,这是一处诗歌百花园,是一本诗歌各种形式竞相展示的大平台,多少家权威诗歌期刊没有做到的,它做到了,多少家国内一流的诗歌刊物不屑于做的限于种种原因无法做到的,它做到了。它立足榆林,辐射周边,放眼国内,前瞻世界;它以一本地方刊物的面目,超越地理局限将眼光荡开去走到了国内诗歌的前沿,它以一本地方刊物的容量,突破物理空间以心理时空囊括了区内国内以及国外的一切可囊括的诗理境界而走成了无穷大。当然,它的走是榆林脚夫“赶牲灵”“走西口”的步伐,它的唱是榆林羊倌“骑白马挎洋枪”迎接喷薄日出的回牛嗓子拦羊声。唯其“土著”才成创作的唯一,唯其“另类”才能在刊物林立的诗词格局中走成 “自己”。
它还区别于各大诗歌刊物的一面,是它的世俗性和本土性。我这里所说的世俗性是一个中性词不带丝毫的贬义,它的世俗在于它对榆林的低眉下目和独有钟情。榆林古城的六楼骑街及明清景色焕然复新后,景观的外衣亟需诗性的文化楹联包装。从诗刊看,一大批诗人投入到了结撰匾额楹联的“运动”之中,这既是青史留名的瞬间永恒,也是诗性目光下嫁的世俗投照,既务虚又务实,既超前又当下。它的世俗还在于对春联的结撰倡导,从文化的视野看,它是对国粹的弘扬,从平民的角度观,它是对草根一族的关注,既利国又利民,既雅俊又俗耐。它就是这样一本刊物,它敢于和世界前沿的诗人目光站立在同一地平线上,它又把目光调低到和草根事务水乳般胶着在同一标的的平民线上。
我们说旧诗多了一些,我们拉回目光看新诗。我们看到了 “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榆林市一中学生惠诗钦用一颗童心歌唱:“很美的一段旋律,在某一个音符的背面,滑过一缕回忆,晶莹剔透。”没有丝毫杂质的心情对于储满希望的生活渴望,是那么地让我们每个人忆及逝去的神往童年而回眸滑过的每一个瞬间。榆林学院学生王兰的《春之盼》里,“冬日的行装渐渐脱去,雪不敢再来欺侮麦苗了,它躲在西山背后,人们都在说,春要来了。”咏春的诗句汗牛充栋,要在巨人的书袋里拣出新意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固有的思维定势牵引着诗人的鼻子老是往旧墙壁上碰,只有这些“一张白纸”的思维才能让我们抬起目光看到希望的曙光。她们都很青春,青春得让人心疼,她们让诗插上了新概念的翅膀,未来一定是属于他们的。我们的诗刊是她们练习滑行的跑道,为她们做嫁衣裳是时代的使命和历史的责任。当然,庞大的一族自然依旧是我们诗坛的中坚,他们中除了上述提到的,还有始终坚守在阵地上不下火线的霍竹山、阎秀娟、罗至、李纪元、杨贺等等。他们的存在,是我们诗歌依然能够兴旺火热下去的支撑。
我们不能不承认,它的策划是特别深在的。做好一个刊物,策划是先于刊物而存在的,它是放眼诗界坐视群刊统驭杂志的先行存在。具体一点说,栏目的设计,稿件的配搭,稿源的组织,都是一种眼界的深度体现。《榆林诗刊》不惟上,不惟攀结名刊,不惟趋众哗宠,它想独自走自己的路,它不求普遍性不求“保持一致”,它追求单一性差异性个体性唯一性,是只此一家榆林的路。题材的大小,地域的大小,从来没有成为诗歌创作以至文学创作的障碍,《榆林诗刊》正是在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规律的前提下,为自己设定了只有榆林才能有才应该有的刊物存在格局,它也是陕北这块土地历史年轮孕育催生的特殊产品。检视它的栏目,“陕北牧歌”、“大漠短章”、“民歌特辑”、“耆旧遗音”,都是我们自己的特产。榆林是一个让全中国全世界文学眼光敬畏的地方,这块地方出过文学巨匠也应该是继续生长文学伟人的所在,我们没有必要鄙薄我们生身的土地,我们没有理由让这块能够生长大师的土地继续荒芜下去。《榆林诗刊》正是做着这种人梯的底层堆积,虽然当下还不能立竿见影,可相信未来会向我们频频招手的。它的作者队伍也很不 “齐楚”,上至八十多岁的耄耋老者,下至十几岁的少年学子,有的多趋向于古体诗词的“戴着镣铐跳舞”,有的更愿意无拘无束天马行空驰骋自己的想象。《榆林诗刊》正是这样不以年龄划界限,不以经历作取舍,唯一的尺度就是诗词。在这一共同利益的拉力下,老少咸集,群星拱萃,才有了这种难得的和谐共创的群星灿烂局面。
三期,仅仅三期,它的影响力已经远播区域之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目光。周边之内蒙古、宁夏、山西、青海自不用说,就连上海、北京的眼球都向西北一隅的这个叫作“榆林”的地方倾斜。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枯燥的经济数字占满了左大脑以后,以右脑思考,写下了《榆林行》:“远客立桥头,遥想当年战不休,尸骨沙埋弓箭断,谁收?身影春闺梦里留。新事足销愁,深井前年已出油,清水一湾何处去?南流,榆树丛丛见绿洲。”不愧为经济学家,战略眼光的深邃将历史镜头与现代巨变聚焦在一起,在跨越时空的高屋建瓴中走进了情感世界。以时间测定,《榆林诗刊》的创办还未足一年,还是一个只有六个月诗龄的童年刊物,因其童声,所以才脆生生唱得足音壮气;因其童嗓,才亮晶晶吟得尖锐亢拔。不可小觑也,只此半年光景,已经将一本地方刊物打造得如此亮丽新锐,如此稳健自信,如此卓拔英武,是行里人及行外人都未曾预料到的。
刊物的红火,在于人,人的红火得之于有一个群体——榆林诗词学会,学会的负责人又是群体的凝聚核心。李涛先生在任时就非常喜好并支持诗词创作及文学事业,卸去繁重的行政事务后,他才心不旁骛地真正开始他所喜欢的文学事业。创作,本来是一种个体劳动,可李涛先生除了自己身体力行的个体劳作之外,还要营造一种群体共创事业。长期的在位工作,使他养成了一种强烈的事业心,他把组织诗词学会和诗歌创作当作一种事业去干,不干则已,一干则将事业进行到底的决心催迫着他,既勤勉作诗,又组织领导学会工作,不亦忙乎,不亦乐乎。他的组织领导、身先示范,使学会成为一个和谐有力的群体。这个群体,同心合力,硬是用自己的孜矻之心撑起了一片诗歌的蓝天。宗旨是一个:为了我们共同的诗性家园。
【我们幸福的家园作文】推荐阅读:
作文 幸福离我们只差一步11-16
幸福与我们同行10-21
心情随笔:我们都要幸福09-22
幸福的家园五年级作文07-14
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作文11-29
保护我们的家园550字作文07-03
月亮是我们灵魂的家园作文10-30
爱护我们的家园的小学生作文06-04
《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400字作文07-08
地球 我们的家园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