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为话题的初中作文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微笑为话题的初中作文(共12篇)

微笑为话题的初中作文 篇1

六月悄然而至,又是茉莉花盛开的日子,满屋的茉莉花香萦绕于我的身旁,悄悄地融入我的心田,让我的脸前又一次浮现出外婆那和煦的笑……

那年夏天,碎发齐肩。我的个子不足桌面,每次开饭时都得要外婆把我抱到桌上才吃得到。“囡囡,喝茉莉花茶了!”外婆满是沧桑的脸颊上洋溢着满满的辛福。我一听,立刻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了桌子旁。“哎呀,别急,又没人和你抢。”外婆虽是在责备我,但眼神中依旧充满了慈爱。我气鼓鼓地望着外婆,在她跟前跳上跳下,可就是够不到外婆手中的茶。外婆把茶放到桌面上,然后把我拦腰抱到桌面上,便坐在椅子上安详地看着我急不可耐拿起杯子的.模样。“小心烫。”很清楚地可以看见,外婆的眉眼间对我那浓浓的关切。“这茶清热解毒,消暑,助消化,囡囡你可要多喝一点呀!”外婆又絮絮叨叨地说开了,待她说完过后,又问:“好喝吗?”“嗯嗯,太好喝了,太好喝了!”我不住地点头,又一头栽倒在茉莉花茶的沁香中了。

这时,我恍惚间看到外婆的眼睛成月牙儿了,窗台的一大盆茉莉花也不由自主地绽开了容颜……

那年夏天,头发已经长得可以扎成小辫儿了。于是,小辫儿就成天摇曳在我肩上,走路一晃一晃的,透露出天真烂漫的气息。“囡囡,喝茉莉花茶了!”外婆苍老的声音又回荡在客厅里,勾得我的心痒痒的,不由自主地跑向了客厅。“啊!真好喝,外婆你的手艺真是太好了!”一边喝着,我一边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赞叹声。

这时,外婆的皱纹更深了,窗台的茉莉花的清香也更浓郁了……

去年夏天,长发及腰,已经扎成了干净利索的马尾。“囡囡,喝茉莉花茶了!”外婆衰老的语气悠悠响起。学业的压力好似石头一般沉甸甸地压在我的心上。我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客厅,喝了几口就不再碰了。外婆一愣,放下手中的毛线问:“好喝吗?”我淡淡地答道:“还好,还好……”

这时,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外婆看起来更年迈了,窗台的茉莉花好像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今年夏天,我再也喝不到茉莉花茶了!

今年夏天,及腰的长发又短到了肩上,我也更加的思念外婆了,她对我的笑就像潺潺的流水悄悄地流入我的心田。清明节时,茉莉花枯了,追随外婆仙逝了,恍惚间,我又一次看见了外婆对我笑了……

微笑为话题的初中作文 篇2

一、试题呈现

根据下面的材料, 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有一次, 某学校的校长在操场上巡视, 当走到操场上的花坛池旁, 他看到在花丛中有一张巴掌大的废纸, 便向前走了两步, 弯腰把纸捡起来。旁边的一名学生连忙走过去, 接过校长手中的废纸。校长说:“校园内要保持清洁, 一张废纸, 一根草棍都不应该有, 美好的环境需要大家来维护。”这名学生连连点头, 旁边的学生都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 不少于600字;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二、专家支招

教育的意义, 大家已经很清楚了。但是, 无论教师也好, 家长也好, 往往在教育孩子时都只重视大的方面, 如“行为”、“学习”, 等等, 而忽视了一些小的方面。实际上, 学校无小事, 处处是教育。

这个设题从一件小事说起, 又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 便于理解话题的内涵, 写起来有话可说。但是, 要注意如下两点:一是文章的主题要突出。以表现以小见大, 因小失大的思想, 避免“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倾向;二是选材要典型。在校园生活中, 身边发生的小事太多了, 如何选择典型的材料表现主题, 应该从记忆库中经过筛选, 切不可信手拈来, 随意拼凑, 从而影响文章的说服力。

三、标题套用

1.呼唤教育的阳光。

2.教育储蓄智慧。

3.教育, 一道亮丽风景线。

4.教育, 幸福的源泉。

5.教育的天空一片蓝。

四、凤头套用

1

再勇敢的人, 也有绝望的时候。

再坚强的人, 也有脆弱的时候。

再自信的人, 也有失望的时候。

当你疲软的双腿横跨在成功与失败的门槛, 当你淡淡的足迹踏过无人问津的驿站, 当你的付出被化作午夜的风景, 当你滴血的心开始陷入迷惘的深渊。你的眼睛在企盼什么?你的心泉又在怎样的涌动?你又是怎样的在寻找瑰丽的风景, 聆听旷野的足音, 怀揣至真的教育上路?

2

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 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教育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 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教育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 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教育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 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3

教育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 使迷途航船找到港湾。

教育是一瓢纷洒在春天的小雨, 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

教育是一汪流淌在夏夜的清泉, 使燥热不寐的人领略诗般的恬静。

教育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 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荫庇。

教育是一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 使满目阴霾的人见到世界的美丽

4

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荒原上流淌的一汪清泉。

教育是寒冬腊月交替寒傲放的一枝腊梅。

教育是夜晚行路时前方如豆的不灭之灯。

教育是在浮浮沉沉漂泊不定的人海中导航的一座灯塔……

5

教育, 如春天第一缕阳光, 令人向往, 敞开胸怀去接受。

教育, 如夏天的一块西瓜, 含在口中, 甜到心里。

教育, 如秋天远方飘来的一片火红的枫叶, 勾起无限牵挂。

教育, 如冬天漫天飘飞的雪花, 永远那么纯洁。

五、经典素材

李灵, 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

2002年, 李灵从河南省淮阳师范学院毕业。她回家后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 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 她用家里20多万元的积蓄办起了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在学校, 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在她的辛勤操劳下, 这个学校有了7个班, 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学费全免, 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7年来, 李灵为了办学已经欠了8万元的外债。为了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 李灵趁着放暑假, 向父亲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她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 沿街收购各种书籍。烈日下, 李灵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 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她用汗水载回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云丹, 在海拔最高的学校坚守

1976年出生的云丹是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卡热乡六村一户藏族农民家庭的儿子, 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浪卡子县工布雪乡完小任教, 2003年自愿到普玛江塘乡完小任教至今。作为校长, 云丹不仅坚持举行升国旗仪式, 而且带头担任起品德与生活、语文等学科的教学任务。讲台上, 云丹想方设法引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课余休息, 云丹给学生讲述奥运健儿、抗震小英雄、藏民好支书扎拉等故事, 让学生从中感悟了爱国精神……从教13年来, 云丹以一颗赤子之心, 以忠诚的教育实践, 在喜马拉雅的深处传播着知识, 播撒爱的阳光。

李桂林、陆建芬, 19年的执著追求

苍茫大凉山, 险峻彝山寨。李桂林来到大凉山甘洛县二坪村小学时, 没有人愿意来这贫困山区教书, 但李桂林认定要和妻子陆建芬承担起二坪村的教育工作。从此, 二坪村就成了他们的家。从李桂林的老家到学校要走整整10个小时的路程。开学了, 他背着背包, 妻子背着两岁多的孩子, 一大早就开始出发, 走到学校时天快黑了, 人已筋疲力尽, 妻子眼泪汪汪地开始数落李桂林:“放着好日子不过, 偏偏要到这鬼地方来受苦, 你是着魔了……”那时, 他们夫妻每人每月只有工资100元, 日子过得极清贫。但19年来, 李桂林夫妻始终如一, 爱生如子, 爱校如家。

六、豹尾套用

1

让我们来做花的事业吧, 把花香传给别人。

让我们来做叶的事业吧, 把花顶过自己的身躯。

让我们来做根的事业吧, 把养分输送给叶和花。

让我们来做太阳的事业吧, 把温暖奉献给每一个人。

让我们来做土的事业吧, 把千万棵花孕育得根深叶茂。

2

教育是荒原, 孕育着崛起, 只要你肯开拓。

教育是泥土, 孕育着收获, 只要你肯耕耘。

教育是细流, 孕育着深邃, 只要你肯积累。

3

拥有教育, 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

拥有教育, 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拥有教育, 就拥有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

拥有教育, 就拥有了无限的力量和财富。

4

鸟在飞, 云在走, 天地自悠悠。

风在吹, 人在走, 彼岸响风铃。

有一种美丽, 叫目不胜收, 有一种感觉, 叫做妙不可言。

有一种教育叫有你相伴, 共击长空, 尽显风采。

5

教育是一个眼神, 给学生无声的祝福。

教育是一缕青风, 给学生身心的舒畅。

教育是一场春雨, 给学生心田的滋润。

试谈初中语文话题作文的训练 篇3

【关键词】话题作文;初中学生;作文教学

话题作文近几年已成为了中考作文的一种常见形式。所谓“话题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其想象力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其特点有:题目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这种开放性作文与以往的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相比,其优点在于给了考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和更大的发挥余地。然而,对于思维比较狭窄,视野还不够开阔,作文水平还比较低下的初中学生而言,却常常存在比较严重的畏惧心理,不知道如何下笔。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

一、认真审题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前提

审题,就是详细弄清题目的含义和要求。审题是作文的一项基本功。许多学生认为话题作文不存在审题,认为只要围绕材料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话题作文需要认真审题,我们不可等闲视之。

“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语。许多同学在审题时出现偏差,就是这个原因。如:以“共享生命”为话题,许多同学在审题时发生了错误,写偏了题。他们围绕“提示语”中“生命”做文章,写成了:珍惜生命、讴歌生命、生命的意义等,没有看到话题中“共享”一词的“题眼”作用,没在“共享”上做文章。

话题作文的话题,一般都是一个词或短语,话题的字越少,说明外延越大;反之字越多,外延就越小。字多的话题,观点比较明确,容易下笔。字少的话题,可在话题前加上一定的限制语,来缩小其外延。故审题时首先要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和外延,明确选材范围。如话题“初三生活的烦恼”,它是一个偏正短语,在“烦恼”前冠以“初三生活”,不仅是为了缩小“烦恼”的外延,更是为了丰富和深化“烦恼”的内涵。如写“初三生活的趣事”,“初二生活的烦恼”,等,就不符合题意了。

二、“拟好题目”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基础

话题作文也和其他非命题作文一样,一定要拟好题目,那么如何拟好题目呢?现在,以“书”为话题,介绍几种常见的拟题方法:

(1)加词法。所谓“加词法”,即在话题的前面或后面尽可能多地加上一些修饰、限制、补充性词或短语,将宽泛、抽象的话题具体化、形象化,再选择自己熟悉的方面确定写作范围和作文题目。

(2)想象法。引导学生由所给的话题想象开去,让学生的思维在虚幻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从而拟出新颖独到的题目。

(3)拟人法。就是指导学生把所给的话题拟人化,拟出人性化的题目。如:《书与笔的对话》、《书的自白》等等,这样的题目使文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4)悬念法。即指导学生巧设悬念,拟出能充分激起读者兴趣的题目来。如将以上话题拟为:《书中这样说》、《你同意书中的观点吗?》,这样的题目颇具悬念,能使人产生不读不快之感。

三、选好文体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

话题作文的主要特点之一便是“文体不限”,打破了命题作文规定体裁的单一要求,让学生有广阔的选择余地。但 “文体不限”不等于 “不要文体”。因此,在话题作文的文体选择上,变随意为理性,变无序为有序,变不自觉为自觉,准确地选择好能整合自己智能优势,充分展示自己写作才能的文体,是写好话题作文的重要基础。

1.结合自身优势、扬长避短

文章是写作主体与客体互动的产物,面对同一话题的作文,作者主体素养的高低对文章的成败往往起决定作用,但主体素养千差万别,体现在作者的理想情趣、性格气质、学养专长、生活阅历等许多方面。

2.正确理解题意,因题选体

这一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审题准确,切合题意,而不仅仅是“符合题意”或“基本符合题意”,更不能偏题;二是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确定主题,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和作者主体的优势,选择恰当的文体。

四、构思上以小见大,立意上创新是写好话题作文的核心

话题作文的话题,范围一般是非常宽泛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构思、选材上下功夫,尽量做到以小见大,于“一点水中见世界,一粒沙里说乾坤”。文章要想出新、立意必须新奇。

首先,要从多角度联想,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寻求多种答案,从中选择最佳的角度来立意。其次,要从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中选取题材,写别人所未写,立别人所未立。如以“流水”为话题的作文,如选取“滴水石穿”思路写凡事持之以恒才能成功,就难免老生常谈;但如能选取“流水不腐”的思路谈死水一潭易于腐败,而大浪淘沙才富有生命力,进而联系社会谈改革开放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活力,谈竞争机制对陈规陋习和“铁饭碗”的冲击,则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总之,话题作文是初中学生经常遇到的作文形式,它充分体现了作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素质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很好体现。需要同学们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以小见大,反映主题,从具体的生活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参考文献:

微笑为话题的作文 篇4

——题记

微笑味道——信任

你被怀疑过吗?我想被怀疑过。那种感觉如何?我想不怎么样……嗯——在我心中,怀疑是最强大的敌人,世界上最邪恶的东西。但对于如此让人恐惧的东西,微笑有可敌制胜的把握吗?那咱们试试吧。看,你朋友说他考了98分,别人不信,怎么办呢?你给他一个“我相信你”的微笑,他会有什么感受呢?他会想:“终于有一个人肯相信我了,被人相信的感觉真好啊!”他肯定会随即释然的。

微笑给予人信任,如久旱下的甘霖,让人尝到清爽的味道!

微笑味道二——友情

你和你最好的朋友产生过分歧吗?我想产生过。那种感觉如何?我想不怎么样……嗯——在我心中,分歧是让人最摸不到头脑的东西。但对于分歧,微笑也能克服吗?咱们再试试看。看,你和你最好的朋友因为一些小事打了一架。你有没有勇气给他一个微笑?是的,就是那种“咱俩还是好兄弟”的微笑,他会有什么感受呢?他会想:“我就说嘛,我们俩肯定能和好的,我们以后肯定还是最铁的哥们儿。”他肯定会和你和好的。

微笑给予人友情,如凛冽冬日里的一抹阳光,让人尝到温暖的味道!

看,微笑的妙用如此之大,看到现在,你敢给你身旁的人一个微笑,让他也尝尝微笑味道的吗?

1.以微笑为话题的作文4篇

2.以微笑为话题的作文800字大全

以微笑为话题的作文 篇5

以微笑为话题的作文

 

给生命一个真诚的微笑

434200湖北松滋一中张雪莉

微笑是特效护肤露,把它涂在脸上,我们将愈加美丽;微笑是一脉灵泉它常驻心底,会使我们的内心丰盈.微笑,于朋友,是心灵的默契;于陌生人,是心灵的靠近。

微笑着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只不过他善于把痛苦锤炼成诗行;微笑着的人并非没有眼泪,只不过他善于把眼泪化作心灵的灯盏,照耀前行的路。所以微笑是一种魅力,它蕴涵着一种振作,一种成熟,一种坚强,一种超凡的魅力,所以微笑是一种风度,它体现着热情和友善,接纳和体贴,宽容和豁达.

微笑是对人生最完美的诠释,微笑是从从容容的人生态度。我们微笑着面对生活,生活也一定微笑着面对我们。喧嚣尘世,受约束的是尘命,不受约束的是心情。只要心是晴朗的,人生就没有雨天――生命,有时只需要一个真诚的微笑.

给生命一个真诚的微笑,用你对自我的虔诚和笃信,用你对他人的挚爱和尊重,摆脱一切来自内心的牵绊和来自外界的纠缠,挥别生活中的窒闷和压力。纯粹地笑,忘情地笑,透溢出人格的亮色,透溢出生命中灿烂的光泽。

给生命一个真诚的微笑,无论你在成功的.顶峰还是失败的谷底,无论你曾为爱兴奋还是为恨伤怀,无论你曾为过错而痛悔还是曾为失去而失落……你都要用宽容和坦荡为心灵安个休憩的小家,一切的悲愁都会被化解,你的眼前将风光无限,天高海阔

给生命一个真诚的微笑,那么,周围的一切都会闪耀着美丽,(话题作文 )铭示着珍惜,令我们倍加热爱我们不必苛求生活,不必怜悯自我,不不必忧愁太多。给生命一个真诚的微笑,我们将拥有温馨熙暖的春阳,空旷幽静的小河,蔚蓝高远的天空,拥有生命最为动人的歌。

以微笑为话题的作文 篇6

微笑是一首优美的音乐,让人心旷神怡;微笑是一幅美丽的风暴画,令人沉醉不已;微笑是一种亲切易懂的语言,让人敞开心扉,微笑是世上最美的表情。

我永远忘不了那童真的微笑。那是一个六月的下午,大雨瓢泼。我的爸爸和妈妈在上班要到傍晚才回来泼,他们说让我在学校的大厅里等着雨停后再自己回家。我看着天空中那如牛毛一般轻盈的雨滴打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同时又只留下一圈圈波纹,心中不禁想到:这雨简直越下越大我可何时才能回家呢?想到这里我忍不住轻叹了一声,那单薄的身影配着大厅外那阴沉的天气使我显得格外无助。这时一个人轻轻地拍了一下子我的肩头,我向后一看原来是一个四年级左右的小女孩。女微笑着对我说:“大哥哥,你在干什么呀?”我无奈的摇摇头略带忧郁地解释道:“我的爸爸妈妈在外面上班,要晚上才能回来所以让我等雨停了再自已走回家。小女孩热心的说:“大哥哥,我父母就在旁边他们是来接我了,我这里恰好有一把闲着的雨伞你先用着吧!”“算了吧,还是不用你的雨伞了,这雨说不定一会就停了呢!”我说道。可小女孩却毫不在乎的说:“没事,你看我父母就在那呢!”说着指了指校门口的一辆黑色轿车。我看向她手指向的方向看了一眼,轻声说一声谢谢收下了雨伞。看着小女孩奔跑着向按门。走去我的心里暖烘烘。突然女孩回头笑了笑上了车。哦!那个童真的微笑让我看见了一颗闪光的童心。这闪光的童心照亮我的心房。

微笑是如此的神奇!它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间隙,能在人们遇到团难的时候给予鼓励它。它象征着宽容与理解,也意味着真诚和善良……

初中“话题”作文写作之我见 篇7

关键词:“话题”作文,切入点,文体,情感

“话题”作文是指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 并围绕这一中心内容进行选材而写出的文章。作文题表面上不含观点, 内容上不予限制, 写作形式也往往体裁不限。这种不拘泥于传统“命题”作文的新写作形式, 是当前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新要求, 正因这类作文显得非常“散”和看似没有要求, 往往使学生写作时感到困惑, 无从下手。如何贯彻新课改理念, 适应新课改要求, 提升初中学生写好“话题”作文能力呢?通过几年的不断探索,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选准切入点是关键

选准切入点。就是指学生在所给的话题范围内,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某一方面甚至某一点, 切实展开, 充分发挥, 以表达某一观点或反映某一现象。同一话题, 切入点不同, 文章的选材、结构、立意等呈现形式定也多种多样。如果在作文构思时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就为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奠定了基础。

(一) 从“点”上切入

作文所给“话题”往往比较开放, 限制少, 题目大, 范围广, 可写的人、事、物、理很多。面对这类话题, 学生难以把握和驾驭, 因此, 大处着眼, 小处着笔, 最好的办法是“化大为小”, 从“小”处切入, 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小方面, 表达独到的见解。如:鄂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话题作文“喝彩”, 可写的层面很多, 可以为人而喝彩或为事而喝彩, 为景而喝彩或为物而喝彩;为成功而喝彩或为失败与挫折中的坚强而喝彩;还可以为伟人大事而喝彩或为自己而喝彩等。我们写作时要尽可能收缩到一个“小”层面, 或写为朋友喝彩, 或为父母喝彩, 甚至让笔墨更集中, 专写某次成功, 从某一点上切入, 便迈出了“喝彩”的第一步, 使主题更鲜明。

(二) 从“面”上切入

对于思考空间大、取材范围广的话题, 我们可以宽题窄做, 在标题上做文章, 通过添加修饰语的方式加以限制, 以缩小入题的范围和角度, 从面上化多为少, 化大为小, 化粗为细, 最终确定文意的取向。如:鄂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一个作文以“童年”为话题, 我们可以在标题的前面加修饰语, 也可在后面加中心词, 还可前后同时加, 这样话题范围就缩小了。如:童年的趣事、欢乐的童年、那一年的夏天、童年的无知等。话题缩小了, 思路容易集中, 避免了在材料、立意等方面与别人的文章雷同等。

(三) 从“新”上切入

作文所给材料的内涵往往很丰富, 理解角度多样化, 如何将材料用活用新, 可运用一些技巧, 可以从特定的情景, 或就某一句话、某一个细节, 作为突破口, 开口小, 挖掘深, 由此及彼, 引领创新, 做到思维新奇, 见解新颖, 材料新鲜, 层次分明, 内容深刻。如:在写以“生活”为话题的作文时, 我们就可从材料的提取入手, 创新思维, 标题定为《生活的调味瓶》, 以酸、甜、苦、辣等分层依次叙写自己生活中的点滴感受, 甚至将范围定格在初中生活中的点滴感受。从标题的选取到内容的层次, 均给人耳目一新,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定是好文章。

(四) 从“实”上切入

对于虚拟话题的作文题材, 所隐含的寓意往往捉摸不准, 难以下手, 这时我们可以化虚为实, 变抽象为具体, 把抽象的话题转变为对某具体问题的议论, 便可有效地避免作文的空泛。如:某年的中考作文以“变化”为话题, 这是一个典型的虚题作文, 学生作文前必须要先锁定一个实体目标, 如果写家乡的变化, 就应考虑是写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如果写精神上的变化, 还应再缩小角度, 写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 并且紧扣时代精神, 把“变化”这个大而宽的话题通过实写一件小事而表现出来。有位考生就以奶奶穿裙子为切入点, 通过奶奶思想观念的变化, 反映经济社会的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以一个小的“变化”现象, 却反映了当前农村社会观念的不断更新, 避虚就实, 便成了一篇好文章。

(五) 从“情”上切入

作文特别注重真情实感的抒发, 提倡体验生活, 感悟生活。只有写出先打动自己的人或事的文章, 你的真情才会感染别人。如我曾在指导写话题“心事”时, 有位学生满怀深情地在文章中写道, 爸爸妈妈经常吵架, 最后离了婚, 从此使他感到自己孤独和自卑, 以及她对温暖亲情和家的渴望, 反映了他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催人泪下, 让人震撼, 产生了很强的“情感”艺术效果。

二、选择适宜的文体是重心

“话题”作文文体选择自由, 立意多向发散, 选材范围宽广, 给广大学生提供了“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 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写作优势, 展示写作才华, 激发创新意识。在选准文章的切入点后, 学生还应结合自己的选材内容, 选择最适宜的文体来表情达意, 才能够让文章更加有血有肉。选择文体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 根据侧重点不同选择文体

有些话题对选择什么样的体裁是有所侧重的, 比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作文, 各类文体均可用, 但最好选择记叙文和抒情散文, 如果选择议论文写起来就比较困难;如果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 选择议论文要比选择记叙文等要顺手得多。

(二) 结合自身所长选择文体

对于侧重点差异不大的话题作文, 学生可结合自身特点、特长选择文体。如:形象思维较好的同学可以写记叙文;擅长讲道理、逻辑思维较好的同学可以写议论文;脑子灵活善于讲故事的同学可以写童话寓言、故事新编、小小说等。

(三) 适时运用特殊文体拓宽深度和新意

特殊文体指应用文体和文艺性文体。日记、书信、演讲搞、辩论稿、会议纪要、实验报告、新闻报道、广告等属应用文体;小说、戏剧、童话寓言、故事新编、散文、诗歌等属文艺性文体。在作文时我们运用特殊文体较少, 近些年来, 中考时运用此文体获取高分的学生也不乏其人。为此, 适时运用这类文体或可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当然运用不好, 也常有很大的风险。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相应文体的特点才能保证效果。

1. 使用特殊文体表达观点更有创意。

如:“缺陷”这个话题, 思路是“维纳斯的断臂是一种缺憾美”。选择议论文比较平淡, 若写成一篇想像文章就比较新奇了, 设想维纳斯当初双臂齐全时默默无闻, 偶然失去双臂后却一举成名, 成为美的化身;或者设想维纳斯的双臂被发现并修复。再如:“环保”这个话题, 思路是“批判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既可选择议论文;也可以某地为例写成一篇记叙文;但这两种文体的文章很一般。如果我们以童话方式来写, 让各类动植物具有人的思想感情, 纷纷到法庭来状告人类, 文章就很精彩了。

2. 特殊文体有时能有效地扬长避短。

如:“日记、书信”两种文体具有可记叙、可议论、可抒情, 可自由表达的特点;其结构自由, 不需要复杂的过渡承接;对于写作时文体不太规范的同学也能写好。“戏剧、对话体”两种文体具有不必叙述描写、文章结构也较灵活等特点, 对很适合思路活跃、善于写对话的同学。“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文体很适合素材缺乏而又善于想象的同学。“故事新编”这类文体适合素材缺乏而又有大量故事原型、头脑灵活的同学。

三、写出真情实感是根本

“文非情不深”, 即文章没有感情就没有深度, 更谈不上感染力。生活乃情感之源, 我们要引导学生用真诚之心去观察生活, 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加深情感体验,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真正打动读者。巴金说:“我写作, 不是我有才华, 而是我有感情”。只要我们在观察中抓住动情点, 就会发现人间处处有真情:早晨叶片上的一滴露珠、傍晚天边的一抹晚霞、伤心时好友的一句话都可以让学生感动不已。语文教育专家孙绍振说:写作, 贴近生活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要贴近自己的经验, 写自己真正感受到的东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了观察、思考、体验和想像, 有了观察所得、思考所获、体验所感和想像所创, 通过平时的积累, 写文章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真情。

虽然说只要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认识, 写出来的文章就可达到说真话、抒真情的要求, 但是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说, 依然存在一个怎么说事、如何抒情的方法问题。所以, 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 老师依然要指导学生掌握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一些具体方法和途径。例如, 我在指导写作鄂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心事”为话题的作文时, 我用多媒体配乐式朗读一个有关此话题的文章, 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 引领学生感悟生活, 挖掘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 或者是自己一想起来就心潮起伏的人和事。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加静心地聆听, 我又建议大家捂上眼睛, 这样会听得更加投入, 并且让几位同学在背景音乐中倾诉自己的感情, 叙说自己感慨最多、记忆最深、情感最炽的往事, 最终唤醒了所有学生脑子里感人的事情。

总之, 初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 它是一个长期积累、感悟和融会贯通的过程。教师要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教会他们写作方法, 就能提高他们的写作素质和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微笑为话题的初中作文 篇8

【关键词】话题作文 审材料 主题 联想 逆向思维

所谓主题,就是通过对人物、事件、情节的叙述和描写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思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心思想。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它像一根红线贯穿全篇,成为整篇文章的中心。文章的选材、剪裁、结构、表达,都要以主题为依据,受主题的约束。所以,一篇文章立意的成败或质量高低,就决定了这篇文章的成败。因此,学生在下笔前一定要仔细审视话题材料,通过广泛联想,纵横开拓,逆向思维等方法,争取立意新颖,并且有一定的高度,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以下几点是笔者关于话题作文主题把握的思考,希望对中学生有所帮助。

一、充分联想,主题多样

学生围绕所给的话题进行立意的时候,不要只局限于话题本身,要把视野放开。联想是我们放开视野,寻求立意广度的有效方法。如以某一事物为话题,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三个角度来进行联想。

【例题1】如以“蜡烛”为话题

【分析】(1)相关联想。找出现实生活中与该事物相关的事情,从联想中去炼意。可以讲述一次停电之后,寻找到一截小小的蜡烛头,它给生活带来了便利,给黑夜带来了光明;或在山区的一所乡村学校,蜡烛是每一个学生的必备品;或者小时侯,母亲把中药丸的蜡皮碾碎,盛在小碗中,再用棉花搓成一根细条,把它放入煤油中浸泡之后作为灯芯,这土制的小灯伴我和母亲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黑夜;或在伊拉克战争之前,一群妇女儿童在教堂中手捧点燃的蜡烛默默地祈祷着和平;或在富有诗意的咖啡屋里,围着一簇簇烛火所发生的动人的温馨故事……这些都是围绕蜡烛所发生的事情,每一件事都可以表现一个不同的主题。(2)横向联想。即注意与现实生活挂钩,寻找出与之特点相似的人或物。同样以“蜡烛”为话题,既可具体联想到老师、母亲、父爱、非典时期的医务工作者等,表现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亦可反弹琵琶,从蜡烛外表坚强但内心软弱,一碰火便涕泪涟涟、灰飞烟灭,从中立意。(3)纵向联想。把事物放在过去、现在、将来的对比分析中发现事物在不同阶段上的特点,分析其原因,以此来把握事物及其本质。还是以“蜡烛”为话题。原先的蜡烛是蜡加灯芯,现在许多商店里的“蜡烛”已经不再真的燃烧,而是蜡烛形状的电灯。由此可以立意:科学在悄悄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或是环保意识正在渗透于商品的销售之中,或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蜡烛由生活的必需品转变为生活的装饰品,或是传统文化产物只有以新的形式存在于现实生活,才能不被现代文化淘汰。

二、纵横拓展,主题深化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作文立意时放开思想,多往更深层次上去思考,挖掘出深刻的内涵来。成功写作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写出这些表面事件的内涵。因为你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事件的态度和想法。如果这些态度和想法过于浅显,或是不够成熟,那这样的文章是不能激起别人的思想浪花的。在挖掘材料的深度时,一般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这样的思路进行深入思考的。例如:以“追求”为话题,我们可以这样来进行深入挖掘。1.是什么?追求是理想飞翔的翅膀,追求是人生的使命等。2.为什么?只有有追求的人才有目标,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3.怎么办?追求要从小事做起,不要好高骛远。追求要从现在做起,不要等待明天。4.怎么样?一个人若没有追求,人生便失去意义,生命便失去光彩。通过这样纵横拓展,按照一定的思维逻辑行文,层层深入,突现文章的主旨,引起阅读者感情的共鸣。

三、正面拓进,主题升华

正面拓进是指对某一种话题所涉及到的主题进行适当引申,从而深化原有主题,提炼出一个更为深刻的主题。它是对材料进行主题升华的一种主要方法。

【话题】田野,人们在那里播种、收获。那里有人们的辛勤汗水,也有收获后的串串喜悦。当你到野外郊游时,当你看到满眼的郁郁葱葱时,当你看到一望无垠的绿波时,你想到了什么呢?请以“田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分析】话题“田野”需要得到深入挖掘。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正面拓进:由眼前的田野升华到人生的希望的田野;还可以由眼前的田野深入到人类的“心灵”,如果把我们的心灵看作是一块广袤的田野,那么我们就应时刻在这片田野上精心耕耘,使其成为一块肥沃的心灵的“田野”。

四、逆向思维,主题求异

逆向思维求异,是指对话题或材料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分析、引申,最终形成一种异于常理的新主题。对材料进行逆向思维处理,往往可以起到令人耳目一新之效。

【话题】太空,是一个充满诱惑、令人向往的地方。古人遥望过它、冥想过它,留下了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近人探索过它、研究过它。今人开发它、利用它;上世纪六十年代“阿波罗”登上月球,七十年代人造卫星纷纷上天,八十年代建立空间站,九十年代火星探测器着陆,21世纪初美国人蒂托成为第一位太空游客。请以“太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分析】乍一看,我们可以从人类的智慧的伟大,对太空的开发等角度进行肯定。然而,有位学生却从另一个角度对此材料进行逆向思维,表达了“我不喜欢宇宙开发”的思想感情。正是人类对宇宙的不断开发才导致了今天的环境严重破坏!这样的主题确实令人眼睛为之一亮。

总之,思维比知识更重要。中学生要对一个作文话题从多角度去思考、联想,深入挖掘材料,就更容易确立新颖、深刻的主题,从而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以微笑为话题的作文 篇9

孔子云:“仁者爱人”。禅曰:众生是平等的,众生是一体的,爱人即爱己,不可伤人利己。正如修者对“禅”的理解那样,“禅”是一种宽容的心态,这种宽容不仅只是一种容忍、包容,更是一种大气、大爱,对自我的肯定,对他人的扶持,用智慧的眼光去看世间万象,花开花落,从容不迫。

宽容是一种心态,在这种心态的作用下,所有的烦恼和挫折都会烟消云散,在你的内心里,苍天的蔚蓝、白云的纯洁、青山的巍峨、河流的清澈……,世间万物永远是那样的美丽可爱,让人忍不住想从那天幕上抓下一把,在心中深藏。

宽容是一种智慧,它可以以暂时的“屈辱”换来永恒的胜利和对方的尊重。虽然这种屈辱会被世人认为是一种“傻”或难以接受,但大智者永远会高瞻远瞩,以领导的风范立足长远,面向未来。于是,世间便有了成功和平凡的概念。

宽容是一种勇气,在大是大非面前,可以让丑恶瞬间变成泥土,让怨恨在顷刻化为泪水和笑脸。

虽然,宽容的背后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但只要你拥有了它,心灵就会变得安静随和,思想变得成熟稳重,身体的疲惫也会因为精神的放松而舒展。

智者云:宽容是一种胸怀,一种睿智,一种乐观的面对人生的勇气,它能驱散生活中的痛苦和眼泪,让人生充满快乐和微笑。

以微笑为话题的作文 篇10

郭号话音刚落,王老师就走进教室说:“同学们,对不起,我来晚了。”孙力惊奇的问:“老师,您的病……”“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可是老师面色蜡白、嘴唇干裂,显然发着高烧。

“我们继续学习应用题……”王老师吐的每一个字,讲的每一句话,仍是那么清晰响亮,跟本看不出他是带病上课。我们正听的津津有味,突然,几颗豆大的汗珠从他那和善的脸颊上流了下来,接着,声音也低了下来,再后就什么也听不到了。只见王老师双手扶着讲桌,头深深地低了下去,好像在看教案。透过头发间隙,我看见他的双眼微闭,眉间紧锁。显然,痛苦正在无情地折磨着他。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为老师捏了一把汗。猛然间,王老师抬起了头,画带笑容,有讲了起来。我被惊呆了。

“铃——”一阵铃响起,王老师松了口气。他拖着疲惫的身子走下了讲台,坐在椅子上,手扶着头,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是啊,王老师正是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对我们真挚的爱才上完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一课啊!

复婚,只为绝症前夫微笑离去 篇11

起风波,和妻子绝情离婚

1970年,付小红进入吉林省长春市一家工厂工作。工作不久,她就和同事张学仁相识了。张学仁长得高高大大,风趣幽默,付小虹端庄秀丽,文静温柔,两人在相处中互生好感,并开始了恋爱。

然而,村小红的父母却坚决不同意女儿嫁给张学仁,觉得张学仁太穷,不能让女儿过上幸福的日子。1976年,经过6年的努力,他们终于携手踏上了婚姻的红地毯。新婚之夜,张学仁将付小红紧紧搂在怀中说:“小虹,我一定会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婚姻,珍惜你,让你永远幸福。”听着丈夫的话,付小虹陶醉了。

张学仁说到做到,他不让付小红做任何家务,回家就让她坐在那里休息,而自己则忙着做饭、洗衣服。家里经济不富裕,有点什么好吃的,全都留给付小红吃。付小红不爱吃面条,张学仁就顿顿单给她做米饭吃。

最令付小红感动的是,她很爱漂亮,张学仁就每天帮她把皮鞋擦得一尘不染。大家都对付小红羡慕得不得了,说她找了个好丈夫。

1977年,付小红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张学仁对付小红照顾得更无微不至了。他伺候她坐月子,给女儿洗尿布,晚上让付小红睡觉,自己抱着女儿一抱就是大半夜。付小红养得脸色红润,他却瘦了一圈。

1985年,为了让妻子和女儿过上好日子,张学仁毅然辞职,下海经商了。他每天早出晚归,恨不得连命都搭进去,终于闯出了一片天地。家里买了大彩电,添置了冰箱、洗衣机等电器,他还经常去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给妻子、女儿买来各种漂亮的时装,把她们打扮得光彩照人。只要付小虹想要什么,张学仁二话不说,挣了钱更是都交给她。那段时间,是付小红觉得最幸福的时光。

可是,付小红发现,丈夫慢慢地变了。他整天在外面应酬,不是上高档饭店,就是去歌厅,花起钱来如流水,还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每天晚上都喝得醉熏熏地回来。回到家倒头就睡,有时还会吐得满身满床都是脏物。

付小虹对丈夫这样的生活方式很反感,多次劝他说:“生意要做,但家也不能不要啊。你这样天天喝酒,早晚会把身体喝坏的。”谁知,张学仁不仅不听妻子的劝告,反而训斥她说:“你少管我的闲事,我在外面拼命挣钱,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张学仁喝醉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连白天都喝醉。每次喝醉回家,他就用脚踢门,大喊:“快给老子开门。”一次,付小红病了,给他打电话,他却说自己要陪客户打麻将,硬是把付小红一个人扔在家里,整整高烧了一夜。

看丈夫变成了这副样子,付小红再也忍不住了。她开始和张学仁争吵,埋怨他心里没有她,没有这个家。她问张学仁:“难道人家说,男人有钱就变坏是真的吗?你为什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张学仁指着她说:“你别不知足了,我出去应酬还不都是为了多挣钱,为了这个家?”付小红说:“(钱再多有什么用?我要的是你这个人。”

两人就这样不停地吵,无论付小红说什么,张学仁都听不进去,慢慢地,他开始厌烦付小红,不愿意再回那个家。他觉得,自己有钱有本事,何必要受付小红的约束和管制呢,他要那种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生活。

1999年底,张学仁向付小红提出了离婚。付小红愣了。虽然这么多年他们一直争吵,但她心里还是非常看重这个家的。她不想失去这个家,不想让女儿失去父亲。于是,她请求张学仁不要离婚。她一遍遍地向张学仁回忆他们曾度过的那些美好日子,说起张学仁当初对她的承诺。然而,张学仁却铁了心要离。他绝情地提出孩子归付小红,房子归自己。

付小红不知哭了多少个夜晚,她已经40多岁了,现在却被丈夫甩了,离婚后让她怎么生活?怎么面对同事和家人?付小红去找张学仁的家人和朋友做他的工作,但都无济于事。看到张学仁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付小红只得同意离,

2000年1月7日,付小红和张学仁离婚了。拿到离婚证的那一刻,付小红在心里恨透了绝情的张学仁。带着女儿离开那个生活了20多年的家时,她在心里发誓:“我一辈子也不想再见到他!”

决不复婚,却倾囊为前夫治病

离婚后,张学仁过了一段“自在”的日子。他想什么时候回家就什么时候回,再也没人管他,和他吵架了。他每天除了忙生意,晚上要么陪客户吃饭,要么约上朋友去潇洒。

可这样的日子过了没多久,他就开始强烈地怀念原来那个温暖的家了。过去,无论他多晚回去,总会有妻子和女儿在等着他。他喝多了,妻子会照顾他。他病了,妻子会陪他去医院,天冷了,妻子会及时把厚衣服送到他的手上。可现在,一进家门就觉得空荡荡的。有时他不舒服,想喝杯热水都没有人帮他倒。回想过去妻子曾抱怨他的话,张学仁感觉妻子说的是对的,是为他好,然而当时的他却一点也听不进去,反而觉得妻子烦。

他曾想去找付小红,但又觉得自己把她伤得那么深,没脸去见她。有几次,他都走到了付小红父母家的门前,但徘徊许久,还是没勇气进去。他真的后悔了,苦恼于没有办法挽回。

张学仁开始借酒消愁。可越喝越愁,越喝越难过,他整天沉浸在这份伤心中,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来,公司的事情也懒得管了。渐渐地,公司的境况越来越糟,不仅不赚钱,还开始赔钱,直至最后身无分文。张学仁变得颓废了,他每天除了喝酒,就是躺在床上睡觉,家里又脏又乱,到处是空方便面袋子、吃剩的饭和脏衣服。

父亲的境况传到了女儿耳朵里。当初离婚时,她曾恨透了父亲,觉得是他抛弃了她和母亲。可毕竟血浓于水,得知现在的父亲穷困潦倒,女儿心里感到很不安。回想起过去父亲对自己的疼爱,女儿觉得自己不能不管他,她多么希望父母能重新走到一起,再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啊。

2003年11月,女儿在长春汽车厂职工宿舍租了间房子,把父亲接了过来。看到女儿原谅了自己,并愿意和自己一起生活,张学仁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拉着女儿的手久久不肯松开。那天,张学仁开心极了,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还哼起了歌。晚饭后,张学仁对女儿说:“毛毛,我对不起你们啊。其实,我早就后悔了。如果你妈妈能同意和我复婚,我一定会用后半辈子弥补我的过错。可是,我伤了你妈妈的心,不知她还能否接受我。”女儿说:“我来做妈妈的工作吧。”

女儿开始为父母创造机会。她隔三岔五地把母亲请来吃饭,然后故意在母亲面前说父亲的好话。张学仁也趁机向付小虹大献殷勤。天

气好时,女儿还会把父母拉到公园里散步,然后悄悄走开,让他们单独相处。

一天,张学仁鼓足勇气对付小红说:“小红,我错了,求你给我一次机会,咱们复婚吧。”付小红坚决地摇了摇头:“不可能了。”张学仁着急地问:“为什么?”付小红哽咽了:“因为心已经被伤透了。”之后,张学仁多次向付小红提出复婚,女儿也一再做母亲的工作。可被张学仁当初的绝情深深伤害的付小红,无论如何也不答应。

2004年11月,张学仁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患上了肝癌,而且到了晚期。女儿哭着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母亲。毕竟做过20多年的夫妻啊,付小红在女儿的陪伴下,到医院去看望张学仁。张学仁望着她说:“报应啊,这是对我的报应啊。”

医生告诉他们,必须马上手术,否则,张学仁将活不过3个月。可是,手术费要好几万,张学仁根本没有积蓄。“要不要管他?”付小红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不管他,谁也说不出什么,是他当初甩了她,她现在也和他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没有义务管他。管他,就需要把自己毕生的积蓄都拿出来,这都不够,还要借钱给他治病。

思前想后,付小红做出了决定:无论张学仁当初怎样负于自己,但他是女儿的父亲,自己不能眼看着他死去而不管。亲戚朋友得知付小红要把自己仅有的两万元给张学仁交手术费时,都劝她别做傻事。但付小红笑着说:“现在,我已经不再恨一个得了绝症的人了。就是不认识的人,有难时咱们不是还得伸把手吗?”

付小红取出了两万元,又借了些钱,凑够了手术费。2004年12月7日,医生为张学仁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

情义无价,复婚只为让他微笑离去

手术后,张学仁需要有人在身边精心照料。而他请不起护工,女儿也要上班。望着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张学仁,付小红心软了,她决定自己来照顾他。许多人都劝她说:“你这是图什么呢?他过去那样对你,你能给他出钱治病就不错了,没必要再把自己拴在他身上啊。”付小红大度地笑笑:“我什么也不图,因为他是我女儿的父亲。而且,他得了绝症,我能眼看着不管吗?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我也不想那么多了。与一个绝症患者,还计较什么呢?”

付小虹尽心尽力地照顾术后的张学仁,她每天为他熬营养汤,伺候他大小便。张学仁常常内疚而又充满感激地对她说:“小虹,我对不起你啊。没想到你能这样照顾我,我真后悔做出伤害你的事情。下辈子就是当牛做马,我也一定要报答你。”付小红说:“你别想那么多了,好好养病吧。”

在付小红的精心照料下,张学仁终于闯过了生死关,病情逐步稳定下来。但是,他的住院费、医药费等是一大笔开销,付小红已经拿不出钱了。为了让张学仁能继续治疗,付小红白天找了两份工作。晚上,劳累一天的她赶到医院,再去照顾张学仁。夜里,她就睡在用几个凳子搭成的“床”上。

付小红所做的一切,让病床上的张学仁悔恨交加。他恨自己,为什么当初鬼迷心窍,抛弃这么好的妻子。自己深深地伤害了她,而在自己危难时,她却挺身而出,不计前嫌,倾其所有地帮助自己,这样有情有义的女人不多啊。如果自己不和她成为夫妻,就是死了也不能瞑目啊。

那段时间,张学仁想的最多的就是和付小红复婚。他知道自己虽然手术成功了,但这病不会维持多久的。在自己不多的时日里,如果她能再成为自己的妻子,那自己将不会带着遗憾而去了。

一天,张学仁对付小虹说:“小红,如果我郑重地向你提出,请你嫁给我,你会愿意吗?”付小虹愣了,她没想到,张学仁会在这个时候向她提这个问题。张学仁生病前,他多次提出复婚,自己都拒绝了。她是个很要强的女人,觉得自己是被张学仁抛弃的,不可能再走回头路,那是件很没有尊严的事情。现在,张学仁是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向自己提出复婚的,自己忍心拒绝他吗?付小红对张学仁说:“你让我考虑考虑吧。”

付小红的话,让张学仁看到了希望。他每天眼巴巴地等着付小红的回答,可又不敢去问。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是没有资格向她提出这种要求的。一是自己过去伤害过她,二是自己患了绝症。可是,他真不想带着遗憾离开人世啊。

2005年10月13日,张学仁的病情突然加重,被再次送进了医院。医生告诉付小红和女儿,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经抢救刚刚苏醒过来的张学仁,见到床边的付小红时,眼中流露出深深的眷恋。他用虚弱的声音对她说:“小虹,我不想死,我还想好好爱你,弥补我的过错。过去,我没有好好珍惜你,你恨我是应该的,但我知道自己错了。经过这场灾难,我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爱,怎样去珍惜爱。我会配合医生治疗,等我的病好了,你再嫁给我,行吗?”

看到张学仁刚刚脱离危险,想到的还是复婚的事,付小红被感动了。尽管离婚给她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可毕竟他曾给过她许多的爱啊。现在,他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对于一个将死的人,自己怎么能忍心回绝他呢?为了让他不带遗憾地安心离去,自己应该答应他的请求。于是,付小红对张学仁说:“我同意和你复婚。”张学仁混沌的眼神一下子亮了:“真的?”付小红点点头,张学仁激动得潸然泪下,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2005年10月28日,长春市宽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来到病房,在现场为他们办理了复婚登记。拿到结婚证,张学仁哭了。

尽管被病痛折磨着,张学仁的内心却掩饰不住地高兴。他的目光总是追随着付小红的身影,一会儿看不到她,就会六神无主。此时的付小红对张学仁虽然已经没有了过去那样的感情,但她却努力让他感受到自己的爱,用这份爱帮他与病魔搏斗。

付小红的大情大义还是没有留住死亡的脚步。2005年12月5日,张学仁病情恶化。他已经预感到了什么,紧紧地拉着付小红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小红……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他含着微笑,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微笑为话题的初中作文 篇12

“机制”是事物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网络群体事件的舆论传播机制则是指:网络群体事件在发生发展传播过程中, 事件舆论的内部生成、组织及运行变化的规律, 它具体表现为一连串不可分割的前后延续过程, 即舆论的潜伏阶段———扩散阶段———爆发阶段———蔓延阶段——终结阶段。

一、“微笑局长”事件

2012年8月26日, 陕西前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在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现场陷入“微笑”门而被网民围观, 又因回应言辞欠妥, 陷入诚信危机;继而被扒出戴名表和豪华眼镜等奢侈品, 舆论焦点转向对杨的腐败追查, 强大的网络舆论最终促使相关部门对其作出撤职调查的处理。该事件发生之后迅速在网络上传播散开, 引发广大网民在各大网络社区、微博上热议。见下表:

说明:以上数据中各论坛只算原帖数, 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则包括原帖和跟帖。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12年11月29日止。

由发帖数据统计可以看出, 该事件受到网民关注的强度比较大, 而且形成整个八、九月份的舆论焦点, 而消息传播和舆论形成的主要场地也由之前的网络论坛转移到微博。但是, 以上数据统计只能整体体现事件被关注的程度, 而不能呈现事件在不同时间段, 网民关注的强弱度和舆论的基本走势。因此, 我们还要查看事件的百度指数图:

通过此图我们可以看出, 媒体与网友的关注度几乎是同步发展。关注度高峰主要集中在9月6日前后纪委对杨达才调查的质疑, 以及9月21日对杨达才的撤职处理。随着事件进展变化, 由于各种“戴表照”不断被曝光, 关于杨达才“政坛神童”、财产公开的讨论以及后期对事件的各种讨论分析, 在8月30日、9月4日、9月25日几个时间节点涌现几个小高潮。据此, 我们可以将事件舆论传播分为:潜伏阶段 (8.26———8.27) 、扩散阶段 (8.28———9.16) 、爆发阶段 (9.17———9.21) 、蔓延阶段 (9.22———10.10) 、终结阶段 (10.11———11.30) 。

二、网络群体事件舆论传播机制的五阶段

1. 舆论潜伏阶段。

这一阶段是事件已经发生, 网络中关于事件的各种话题已经传播, 但不广泛, 传播尚处于分散阶段未形成舆论关注点, 社会也还未出现群体集合现象, 是事件的原初阶段。在这个阶段及时进行引导和调控能获得最大效果, 但同时也是事件最难被察觉阶段。在对事件的披露中, 既可能是传统媒体首先报道, 进而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形成网络舆论, 也可能是网络率先发声, 传统媒体跟进。不管率先披露的是什么媒体, 对于处在不易觉察但有可能发展为网络群体事件的话题和事件, 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在事件尚处初发阶段就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调控, 否则事态就会继续升级发展。

网友“@JadeCong”在翻看“8·26”陕西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的现场图片时被一名官员的笑容激怒后, 于16时35分发微博称:“事故现场官员满面笑容, 情绪稳定。”并附上了相关截图。该微博被广泛转发后, 36人死亡的惨剧与冷血官员的微笑形成鲜明对比。此后一场针对当事人的人肉搜索大幕拉开, 网友不仅公开“局长”的个人资料, 还陆续曝光其在不同场合佩戴不同款式的豪华手表, 对5块手表进行估价的微博成为关注重点, 被转发14531次, 引发评论5350条。杨达才因此也被网民戏称为“表哥”, 事件继续升级发酵。

2. 舆论扩散阶段。

对于那些已备受网民关注且网上流传的话题或事件, 如果缺乏权威消息来源, 当地媒体又三缄其口的话, 关于事件的不同流言便会找到滋生和传播的温床, 网络便会呈现出舆论搅拌机和放大器的作用。网民的集体无意识在网络的扩散传播中得到混合和放大, 最后由量的积累产生质的变化。这一阶段是网络事件控制和引导的关键点, 一方面广大网民在各种传言的误导煽动下, 不断积蓄大量的抱怨、困惑甚至是愤懑情绪;另一面, 被压抑的情绪尚未爆发, 局势仍在可控范围。这时如果引导得当就有可能化解危机, 如果引导不当或者不作为任由事态发展, 结局就是舆论的“雪崩”。

面临日渐升温的网络质疑, 与其他无视网民指责、躲避媒体采访的官员相比, 杨达才选择了迅速回应。8月28日晚, 杨达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快对网友的质疑作出回应。29日21时至22时, 杨达才主动在新浪微博中回答网友提问并就事件进行解释, 向网民致歉。30日, 陕西省纪委回应称将对事件作认真深入的调查。9月1日三峡大学学生上书要求陕西省财政厅公开杨达才财产信息。9月2日, 《新快报》记者刘虎爆料杨达才兼任省纪委委员事实, 引发网民对陕西省纪委的调查质疑。9月5日, 湖北新亚特集团公司董事长爆料称, 杨达才从参加工作到任县委常委仅仅用了2年零8个月, 是“政坛神童”。9月6日后, 部分媒体陆续从杨达才的豪华手表到眼镜再到腰带挖掘爆料, 直到9月17日舆论大爆发前的20多天里, 各方意见和观点进行了激烈交锋、博弈、扩散。

在此次事件中, 反腐职能部门和陕西省财政厅由于未能准确研判舆情、及时回应网民关切, 因而成为舆论质疑的主要对象。如在网上要求杨达才公开个人收入自证清白的呼声未能得到回应后, 湖北三峡大学在校学生于9月1日即向陕西省财政厅提交要求公开杨达才工资的申请, 却在20天后收到了个人工资收入事项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答复。而杨达才的及时回应却又未触及财产和实质问题, 更不能自圆其说, 这让杨“低调、诚恳”的正面评价演化为诚信危机。越来越多的表的曝光, 也让杨达才从“微笑局长”晋升为“表哥”和“表叔”。

3. 舆论爆发阶段。

当事件在前两个阶段未能得到较好控制和引导, 或者相关管理部门处置失当, 迅速升温的网民情绪便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强化、感染, 引发大规模的网络集结, 甚至是社会骚乱或社会运动。这一阶段, 由于大量的传统媒体强势介入, 网络论坛、社区、微博广泛传播热议使得事件在短时间迅速演变为焦点事件, 潜舆论也转为强势显舆论。因此, 有研究者提出处置突发事件的“‘黄金四小时’观念, 要求及时发布新闻, 政府第一时间发声, 第一时间处理问题, 做突发事件的‘第一定义者’”[1]。

如在“微笑局长”事件中:由于事件前期的舆论积蓄和扩散, 9月17日, 《钱江晚报》刊文《局长天天在正常上班》。该消息被凤凰网转载后, 点击量高达33913人次。9月21日《I时代》刊文《大学生申请公开“微笑局长”工资遭拒》, 《河南商报》微博:《媒体称陕西拒绝公布工资信息“微笑局长”笑了》, 网友直呼:“表哥就是势大, 靠山不一般呐!!”评论直指山西财政厅和省纪委。《中国日报》、《京华时报》、《法制日报》等多家报纸及人民网、新华网、搜狐、新浪、网易等主流网站及其他网站围绕财产公开被拒展开热议和讨论, 甚至嘲讽挖苦, 迅速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同日, 山西省纪委在其官方网站公布对杨达才撤职的处罚决定。据百度数据统计, 该日网民关注度高达23020。而据新浪微博数据统计, 事件在该日获得的微博帖数数量更是多达262808个, 事件舆论走向高潮。

此外, 舆论爆发阶段的另一个特点是网络谣言的大量滋生传播。因为担心事态的继续恶化, 或者是出于消除管理部门的负面影响, 往往对网络舆论采取压制措施, 封锁消息来源, 使处于焦虑愤懑中的群体因获知真相的信息渠道受阻。压抑与愤怒的社会情绪在网络与现实中迅速弥漫开来, 关于事件真相的各种猜测、谣言便会迅速在人群中传播散布。当网络上的网民围观演化为现实中的群体聚集时, 相关部门就会动用警察、公安、特警对聚集群体进行驱散弹压, 网络世界的舆论对立就会演化为现实的冲突斗争。在群体无意识、情绪的相互感染, “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驱使下局面迅速恶化, 这时只要有人点上哪怕一点点火星, 群体聚集就会马上转为群体暴力。

4. 舆论蔓延阶段。

有些网络群体事件在爆发之后并不是马上就消解和终结, 而是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蔓延期。具体表现为随着事件致因的消除, 网络关注度逐步降低, 舆论在经过爆发期的各种观点交锋之后逐步趋于稳定。传统媒体、网民、相关机构、专家学者纷纷从各自的视角出发探讨研究事件的性质、影响和启示, 共同推动舆论的发展走向。需要注意的是, 并不是每一件网络群体事件都必须经历蔓延阶段, 只是那些具有代表性的, 关涉群众利益而相关部门又处置失当的事件, 才会在经历爆破式的释放之后影响仍继续延伸。那些在事件传播中被网民概括出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网络流行语和网络热词也将继续传递着特定阶段的网络情绪。如“俯卧撑”、“打酱油”、“躲猫猫”、“洗脸死”、“蒜你狠”、“桥修修”、“表哥”、“房叔”等等。

在“微笑局长”事件中, 9月21日后, 舆论关注度迅速下降, 舆论逐步趋于平稳。但25日又陆续有消息爆出“微笑局长”存款超1600万, 名表83块, 使本来逐步平稳的舆论又出现一个小高潮, 此后舆论开始降温回复平稳。10月10日, 大学生刘艳锋正式就两机构拒绝公开局长工资提起行政诉讼。随后“表哥”事件关注度继续平稳下降, 但其影响仍继续存在。网民、相关部门及专家学者纷纷就事件从各种视角作伦理、学理、法理等的探讨和现实批判。网络热词“表哥”、“微笑局长”成为事件当事人的身份符号, 在网络空间流行。

5. 舆论终结阶段。

舆论终结期中, 舆论强度下降, 媒体对事件的关注度持续减弱, 事件本身由于得到解决以及新的网络议题的出现, 事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微笑局长”事件中, 随着当事人被处理, 中日钓鱼岛之争、莫言获诺奖以及十八大召开在即等新鲜话题和兴奋点的不断出现, 转移了人们的视线。10月10日以后, 事件基本上处于渐行渐远的终结状态。虽然如此, 但是事件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解, 并且还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而网络热词“表哥”、“表叔”也被用来移指与此事相似的其他人。譬如网民把“手戴5万雷达镶钻手表, 腰系15000元的爱马仕腰带”的某官员称为“表叔”, 把拥有21处房产的广州城管蔡彬称为“房叔”等等。

三、小结

由以上分析可见, 网络群体事件的舆论传播机制同一般事件的舆论传播机制既有相似的地方, 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是网络群体事件舆论的发展期, 有时舆论发展的时间延续较长, 有时则可能仅仅在一两个小时之内就使事件升级。但不管怎样, 其基本的传播机制是沿着一条有迹可循的轨迹发展的。在进行诸如此类事件的舆论引导时, 我们只要掌握了其舆论传播的基本机制和规律, 就能依据各个阶段的舆论特征, 实施有的放矢的引导工作, 从而最终使舆论朝向正态方向发展。当然, 网络传播只是现实生活在网络环境中的映射, 网络群体事件最终的解决, 靠的仍是现实生活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上一篇:干部任职资格制度下一篇: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的建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