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建设调研报告

2024-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智慧校园建设调研报告(共8篇)

智慧校园建设调研报告 篇1

摘要:这份调研报告对杭州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进行调研,调研资料搜集的方式主要是凭借书报、杂志和互联网。根据杭州市本身的特色,结合世界和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交通建设的理念。从杭州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意义、规划,对杭州智慧城市进行了调研。杭州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的一个主要的方面——杭州智慧交通建设。对杭州智慧交通建设进行了调研。杭州智慧交通建设作为杭州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而具有特色的内容。从杭州智慧交通建设的背景、现状和发展、建设的具体情况、建设的方案,对杭州的的智慧交通建设进行了介绍。

关键字:杭州;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物联网;

第一部分 杭州智慧建设杭州智慧城市背景

“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智慧的地球”这一愿景。“智慧城市”的构建是从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三方面入手的。建立在互联网+物联网基础上的“智慧城市”,涉及了众多的技术,其中以传感器技术、射频技术、网络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最为重要[1]。在IBM的《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白皮书中,“智慧城市”被定义为这样一个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杭州作为蜚声国内外的著名的旅游城市,其发展智慧城市既是建设生态型旅游城市的必要条件,也是使城市发展快人一步的必然选择。一个定义是运用智能技术,使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通过组成服务,使城市的服务更有效,为市民提供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共处,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网络城市:人与人之间有互联网,物与物之间有物联网,车与车之间有“车联网”。

杭州市是国内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的先行地区之一。物联网企业起步早,产业发展基础好,相关技术起点高,产业化经验丰富,同时运营商谋划早,网络基础扎实,这些条件都使杭州市位于全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第一方阵”,为下一阶段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

杭州是国内信息化水平较高、移动通信普及率较高的城市之一,率先建设全国首张有线宽带城域网,2008年便在全国首个实施“无线数字城市”试运行,无线城市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此外,杭州一直位于全国物联网产业的前列,聚集了100多家物联网及相关企业,2010年年产值超过了210亿,在物联网产业基础、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及网络资源方面已经形成一定领先优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1年9月《杭州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了“智慧杭州”建设目标。为了加快实现杭州市“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特制定《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作为杭州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指导。提升杭州市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加快实现杭州市“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对杭州市未来5年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任务、基础设施、应用推进、产业带动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规划[3]。2012年4月19日,中国工程院最新确立的“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名单出炉,北京、西安、杭州、武汉、宁波五大城市赫然在列。杭州作为浙江省省会城市,与同属浙江的宁波一起被列入首批试点城市。杭州市在民生领域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建设一直在坊间备受推崇,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与天然的自然旅游条件也成为杭州建设智慧城市的底气。杭州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

建设智慧城市就是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构建智慧型城市运行生态系统和城市产业生态系统。智慧城市的建设为杭州市当地的各类单位和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只对于提升杭州市创新能力也将大有帮助。智慧城市的发展将加快杭州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杭州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落后产业淘汰,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物联网产业、软件产业、通信网络等杭州市规划的重点产业,也是杭州智慧城市产业建设中重点加以倾斜的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也会促进智慧城市更好的建设,这有利于杭州有自身优势的重点产业的发展。智慧城市效果重在民生,城市建立在一系列不同的系统之上,像城市基础设施,网络结构和环境。系统运行和发展的核心因素是:组织(人),商业、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这些系统的高效性和有效性决定。智慧城市建设将使得市民的生活更加便利,生活内容更加丰富,为市民增加更多消费的机会;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对产业经济的改造,将保障杭州市的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有助于增加人民收入扩大内需;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投资,投资对内需的拉动作用也将相当显著。不管是交通、水利、能源、网络等任何方面的基础设施都将会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获益。通过智慧环保领域的建设将使得城市变得更加节能、低碳、环境更加优美等等,有利于杭州市真正实现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目标。智慧城市的建设将真正成为杭州市将自己建设成为创新型、学习城市的助推器。杭州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

(1)建设目标

杭州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为,争取通过5-10年的努力,使杭州信息产业和信息基础设施得到更快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智慧化发展、智慧化管理、智慧化生活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杭州建设智慧城市的具体目标为智慧应用体系全国领先、智慧经济发展全国领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取得突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指标、智慧城市发展环境

建设指标。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公共服务、智慧旅游、数字城管、智慧环境、智慧电网、智慧水务、智慧应急管理十大应用系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形成良好的服务运营模式。围绕城市管理、产业经济、社会民生、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五方面的智慧应用,建立全面立体感知、安全可靠传输、智能高效处理的武汉智慧城市基础支撑体系,完成杭州智慧城市各个领域应用支撑体系、专用网络、支撑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到五年末组织完成智慧应用项目的建设。

(2)建设的内容

杭州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智慧交通、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三网融合、智能应用平台、智慧电网。其中智慧交通作为杭州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领域之一,城市的发展每次进入一个快速的时代,区域的开发、城市化的进程、商业的发展、居住环境的改变等等每个变化必将对交通运输产生新的需求,交通作为杭州城市高效运转的动脉,连接着城市的人、货及提供服务的群体的核心系统,直接影响着杭州的经济活动能力和城市的运转效率。杭州作为一个东部一个高科技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也是旅游天堂。这也给使得杭城的交通有很大的问题。杭州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交通重中之重。对杭州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作为一个主要的建设的内容,作为杭州智慧城市建设决定性的一个方面,我们重点对杭州智慧交通进行调研。

第二部分 杭州智慧交通建设杭州智慧交通建设的背景

杭州市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带动了“人、车、路”等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杭州市智慧交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尤其在交通控制系统、智慧化交通管理系统和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等方面。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十五”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城市。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交通信号控制设施、交通诱导设施、公交电子站牌、视频监视设备等的数量和质量都处国内领先水平。在这些高科技的智慧交通系统的辅助下,杭州市城市道路拥堵 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杭州智慧交通的现状和发展

杭州“智慧交通”将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运用到整个交通系统中,建立一个更大的时刻范围的综合交通体系。智慧交通可以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环境污染,促进交通管理及出行服务系统建设的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人性化水平。有助于最大程度的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效能,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高效、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

杭州智慧交通建设是以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为指导,以杭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为基础,建设和完善一个中心“杭州市交通信息资源中心”,两个平台“交通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和交通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八大部分“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实时监控、信号控制、交通执法、指挥调度、运营组织、信息服务”,两套体系“标准体系、安全体系” 等。

通过运用智能交通技术促进杭州在国内率先建成高效、安全、智能、绿色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城市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水平,增强交通运行监测与评估能力,改善交通应急处理与决策能力,大幅度提高杭州市交通运输系统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为出行者提供全方位的交通信息服务和便利、高效、快捷、舒适、经济、安全、人性、智能、生态的交通运输服务,为交通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全面和充分的信息支持和信息化决策支持。

2011年杭州投资约6800万元用于交通信息化建设,今年将新建续建智能交通项目41项,预计总投资1.4亿元。

今年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将对便民出行信息的系统加大投入,公交、公共自行车、地铁等出行信息都将形成统一的发布形式,对公交运力配备、线路设置、驾培维修行业规模等开展相关模型研究。未来几年中,杭州市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发展交通信息化重点实施“11333”工程。主要包括建设全市统一的综合交通数据中心,完善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建设管理、行业管理和行政管理三大业务平台,推动公众服务系统、交通运输信息指挥中心和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三大综合性智能化应用,改善信息化发展环境三个保障体系。

杭州交通系统成功开发应用了多个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公路方面有路面管理、桥梁管理、公路交通调查信息管理、公路统计信息管理、公路数据库,公路机械、战备钢桥管理与租赁等信息系统;运管方面有客运企业、车辆、人员、线路数据库管理,道路运输稽查管理,杭城出租车从业人员IC卡违章记点,车辆维修检测管理等信息系统;港航方面有IC卡自动报港、稽政收费、综合业务管理等系统;驾培方面有驾校管理和学员管理等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2004年,杭州“智能交通”的触角进一步延伸,统一组织了交通重点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交通GPS定位平台和杭州交通信息指挥系统等三个项目的开发建设。杭州智慧交通建设的具体情况

在智能交通建设方面,目前发展特点表现为多部门各自研发和建设。其中,最重要的几个主 体有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局、公交总公司等,其他一些单位如建委、市城管办、规划局等部门,也在智能交通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3.1 杭州市交警支队

杭州市交警支队根据自身的特点,自1998年就开始了交通事故处理、交通信息采集和交通控制等领域的智能化改造,其智能交通 的建设成果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系统”,即交通指挥中心、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交通控制系统和交通工程类信息系统。2007年建成了新的交通管理指挥中心,中心集成了智能交通的多套系统,成为现代意义的交通控制管理和信息枢纽。系统主要有以下3部分:

1)交通信号控制系统(SCATS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SCATS系统)。目前SCATS系统

控制路口为468个,同时首创了“主辅灯”控制模式,开发了BRT(快速公交)信号优先系统。

2)交通监视系统。目前已在市区建成了819个路口和路段监视点,在快速处置紧急交通事

件及交通意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通过网络视频系统,实现了视频图像的网络共享和录像回放。

3)重点车辆查控系统此外,还有交通信息发布系统、交通事件自动报警系统、停车诱导系

统、公众媒体信息交互系统、ITS综合信息系统。

3.2 杭州市交通局

目前,杭州市交通局已建成的应用系统主要有交通工项目管理系统、车船GPS定位系统、交通信息指挥系统现场视频监控系统、交通信息 宽带数据网、交通信息网站(包括内网与外网)等。

3.3 杭州市公交公司

杭州市公交公司自1996年开始就与有关技术厂家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发使用城市公交车GPS 调度监控管理系统。同时还研制了GPS电子站牌和LED自动报站系统配套使用,这一系统投入使用后,使得装载了该系统的线路能及时、清晰地为调度人员和乘客提供运营车辆运行位置和到站时间等杭州智慧交通建设的方案

4.1 建立智能交通信息平台

杭州市智能交通发展当务之急是必须在技术上解决好系统整合、信息交换、深加工和共享的问题,建立智能交通信息平台。

4.2 完善全球智能出行规划系统

杭州市作为国际著名旅游城市,游客量正在逐年增长,但目前尚未有一个先进的游客信息服务系统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优质旅游出行信息。建议配合推广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与希腊、西班牙、芬兰、意大利、英国和德国等国的12家研究机构联合开发的全球智能出行规划系统。

4.3 建设智能化公交网络

积极按照打造“低碳交通”的要求,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 互联网技术,研发建立实时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和完善杭州智能化公交网络。

总结:

通过对杭州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进行调研,描述了目前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和智能交通建设的现状和采用的技术,自从《杭州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了“智慧杭州”建设目标,杭州市全方位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主要体现在智能化程度上,杭州作为一个电子产业,互联网,云计算发展很快的城市,智慧城市理念在这种环境下提出来,有很强的浓厚的发展基础。智慧城市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杭州信

息通信(ICT)产业发达、RFID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ICT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对于杭州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交通建设最为一个主要的方面,杭州的智慧交通建设方面已经取到了很大的成果。杭州的智慧交通起步早,电子智能化程度高。智慧交通建设是杭州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特色内容。主要针对杭州智慧交通建设的现状和采取的方法进行了调研报告。

参考文献:

[1] IBM公司.智慧地球赢在中国[EB/OL].http: http:///think/downloads/smart_China.pdf

[2] 我国五大智慧城市试点建设背景分析与趋势点评[Z].国脉物联网 2012-6-1

智慧校园建设调研报告 篇2

从2004年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游学期间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面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复杂性科学的关注;到后来博士研究期间聚焦创新2.0与智慧城市,参加北京大学复杂性科学研讨班对钱学森大成智慧、山水城市的学习和思考;再加上这次智慧园林高峰论坛就创新2.0、智慧城市与智慧园林进行交流的邀请,促成了这个初步想法,在智慧园林论坛上给园林界的朋友介绍一下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及山水城市思想,并结合当前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分享一些粗浅的学习体会,以期引发更多关于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智慧生态城市、山水城市的思考。如能对推动以山水城市营造推动创新2.0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略有裨益,那就更好了。

一、创新2.0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城市

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与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组织方式、社会形态与创新模式的改变,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下一代创新形态也即创新2.0正在逐步显现。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不仅仅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面向知识社会的、以人为本的创新2.0生态构建,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创新。“互联网+”作为对创新2.0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的高度概括,也被认为是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形成创新涌现的智慧城市生态。更多可参阅《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5年第6期文章《“互联网+”=新一代ICT+创新2.0》。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正在成为这个时代城市发展的主题。

二、理解智慧:钱学森大成智慧学与复杂性科学中国学派的发展

智慧城市很火,“智慧”成了许多技术公司兜售自身产品和IT解决方案的万能包装。我们谈智慧城市,谈以人为本的新型智慧城市,必须回到智慧的本源,回到钱学森先生的大成智慧理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智慧不仅仅是“智”能,还有“慧”的灵性。“集大成,成智慧”。其中,“智”是技术,是信息技术与数据体系;“慧”是人,是专家体系、知识体系。理解中国语境下的智慧城市,需要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传承中,从复杂性科学中国学派的发展中去寻求“智慧”的本源。

钱学森先生很早就意识到系统科学、信息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复杂性带来的机遇,在1990年就提炼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创立了复杂性科学的中国学派,并提出了大成智慧学理论。大成智慧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的新阶段,哲学与科学技术的统一结合是其核心,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是其科学基础和知识源泉,前科学知识库是其重要的发展源泉。大成智慧学要求打通界限、总揽全局、相互促进,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大成智慧学的实践方法是大成智慧工程(Metasynthetic Engineering),主要是针对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综合集成法应用。钱学森在综合集成法中前瞻性的将数据体系从计算机技术体系中专门提出来,并与专家体系共同集成起来,构成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体系。面向创新2.0的大成智慧工程强调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以人为本。

钱学森先生把“大成智慧学”英译为“Science of wisdom in cyberspace”,把“大成智慧”英译为“Wisdom in cyberspace”,强调“大成智慧”的特点是沉浸在广阔的信息空间里所形成的网络智慧。首任国务院信息化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互联网的筹建人陆首群先生也指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以在现实世界物理空间之外营造一个影射“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虚拟现实的“世界(场景)”,即构建虚拟化网络空间,并强调,创新2.0正是借虚空之力以人为本重构实空业态。也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清华大学孟庆国教授强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是智慧城市的两大基因,缺一不可。

三、智慧城市的两大主题:城市生态建设与历史文脉传承

钱学森先生指出:“大成智慧学”将是科技-经济-社会-环境日益协调发展的科学技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准,不仅体现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水平上,而且还体现在社会、环境、教育、文化的协调发展上。人们将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社会公平、教育文化医疗共享,以及消除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对社会和心理的危害上。人们将会努力使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得到平行发展。大成智慧强调针对城市这类复杂系统综合集成中人的作用,强调虚拟、现实两个城市空间的融合,这对当前智慧城市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随着创新2.0时代的到来,再重新审视大成智慧学理论,更能充分理解其对认识和解决城市这类开放复杂巨系统问题,推动创新2.0时代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现代城市及其管理是一类典型的开放复杂巨系统。随着设施和环境的传统狭义的城市管理与面向社会和人的社会服务管理越来越呈现出融合的趋势,在钱学森及其复杂性科学中国学派团队的帮助下,我们对基于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三个维度对城市管理复杂性进行了分析。从知识维看现代城市及其管理,园林绿化、城市景观、历史文脉正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钱学敏教授在2007年的北京大学复杂性科学研讨班就《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城市管理三维结构》一文讨论中特别强调,城市生态建设、历史文脉传承是城市管理知识维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智慧城市的发展融合线上线下两个空间更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而且作为创新2.0时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更加聚焦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城市生态建设与历史文脉传承自然成为以人为本智慧城市建设的两大主题。

四、山水城市:科学与艺术、传统与未来的结合寻找中国城市治理出路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基因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体现在钱学森先生大成智慧学理论的研究发展中,也一直贯穿了钱学森对城市科学发展的思考和研究。1990年,钱学森先生提出山水城市的设想:从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观基础上建设未来城市。

自远古时期,人类即逐水而迁、傍水而居,依山傍水成就了一座座生机勃勃的城市。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孔子“君子比德”一说以热爱与向往自然为出发点,从自然山水那里领悟到与“智者”、“仁者”相似的品性与性情,从而生发美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成为影响后世自然美学思想的重要观念,它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高度概括了古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主要精神,也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园林及城市的发展。

钱学森先生在给吴良镛教授的一封信中写到: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溶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而这个“山水”不是真正的山与水,而是强调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之魂的一个城市,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生活环境,它要求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和谐,强调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钱学森还强调山水城市的人民性,指出山水城市“是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筑、园林,让现代中国的居民百姓也享受到。18世纪封建统治阶级能够建造并享受的生活环境,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理应能够实现,广大市民应能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其中。”正如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强调整个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创新空间,是一个城域开放众创空间,一个创新生态系统。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也强调不是城市间的园林,而是城市即园林、即山水。

信息通信技术(ICT)的融合和发展,催生了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创新形态的演化和知识社会的形成,进一步催生了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即创新2.0。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2.0模式正在给山水城市的营造带来新的机遇,助力融合城市现实和虚拟空间,对接历史文脉和现实生态,推进社会各方参与城市生态环境、园林景观建设,重新绘制山水城市的人文与天际。创新2.0时代的山水城市营造将进一步丰富创新2.0以人为本的生态经济社会人文内涵,走出中国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之路。

五、以人为本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必然是智慧生态城市,山水城市是智慧生态城市的中国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以及复杂性科学中国学派及其大成智慧、山水城市、智慧城市研究中汲取智慧养分对于重新认识和推进创新2.0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至关重要,也将有助于对当前智慧城市建设舍本求末诸多乱象的正本清源。

钱学森对城市建设如何建立在中国历史悠久的文脉传承基础之上又开拓创造出21世纪的中国城市建设文化忧心忡忡又充满期待,并前瞻性的预言,“中国建筑文化新的辉煌时代恐怕要等到21世纪20年代才会到来。”山水城市、人民城市,正是钱学森对充满生态人文内涵的中国城市发展的美好愿景。十八大以来,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系列战略部署,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文化自信的提出,以及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部署,正在迎接这个美好时代的到来。

当代城市发展问题的应对,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探索重塑城市公共价值的中国道路,考虑城市里的天人合一的历史文脉传承和生态营造,倡导未来创新性思维。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中国城市园林文化的伟大复兴中,信息技术将为山水城市的营造提供基础支撑作用。而山水城市的营造也将更好体现创新2.0的经济社会、人文与生态内涵,赋予智慧城市更丰富的人文和生态内涵。山水城市建设将为创新2.0时代中国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提供新视野,为中国园林文化的复兴和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提供新路径,为全球智慧城市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的飞速城市化进程缔造了一系列发展奇迹,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系统性问题,并前所未有地面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对城市地理、人居环境、公共服务进行重写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在以山水城市营造推动创新2.0时代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的征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和园林艺术将在其中焕发耀眼的光彩,中国的园林工作者将在创新2.0时代的中国特色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在题为“创新2.0,与我理想有关的一切”的演讲中说,我理想中的智慧城市就是技术、自然、人和社会和谐共生。今天,我也同样借用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来描述创新2.0时代的山水城市、中国特色的智慧生态城市: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的栖息在这大地上。

报告人简介:宋刚,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所理学博士、移动政务实验室主任,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现任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科技信息中心主任、北京城市管理科技协会副理事长、北京物联网研究会副理事长。

(根据宋刚博士在2016北京智慧园林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更多关于大成智慧与智慧城市的研究可参考本刊2014年第17期文章《钱学森大成智慧理论视角下的创新2.0和智慧城市》)

智慧校园建设调研报告 篇3

集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于一身的智慧校园,在高校中有很多应用,对日常的教学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它大大降低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有了智慧校园,无论在什么环境都能统一界面,提高了教师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体验。

北京智慧校园显魅力

在首都基础教育迈向现代化,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目标和创建世界城市、智慧城市的关键时期,由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建的“北京数字学校”,打造师生更好的共享、共用全市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网络服务平台,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学生和家长提供21个学科9500节数字化名师授课资源,探索现实学校与虚拟学校的无缝衔接,打造信息时代背景下、具有首都特色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

北京数字学校平台同时面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提供服务,建立数字校园群、远程优质课程超市、同步课程直播、互动英语学习、网络名师名校长交流群、家长沟通网络等交流学习渠道和平台。其建设内容包括门户网站、资源中心、学习中心、校园生活虚拟平台、移动应用平台、虚拟教研平台等。

通过建设北京数字学校平台,北京市的教师、学生、家长可以随时随地、按需获取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与应用服务,使得数字学校的应用和服务更加高效、人性,更加贴近应用、贴近师生、贴近服务,与用户如影随形。

在移动应用平台,校园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教学资源移动点播与推送服务,从小学到高中,涵盖各个学科。老师与学生不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无论使用手机、笔记本还是个人电脑,都可以迅速连入“北京数字学校”,观看课程的视频资源,将校园课堂延伸到随时随地。此外,通过智能抽取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网易、新浪等教育门户资讯和学习资源,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全方位获取教育教学资讯服务和个性化的资讯订阅服务,包括政策解读、专家答疑、中考招考、高考招考、新浪公开课、网易公开课等等。

在虚拟教研平台,基于网络即时的传递文字、音视频等多类讯息,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开展两人或多人的虚拟化教学及在线辅导,用户之间可以通过留言或站内信等功能,跨越时空,取得无时不在的联系,感受彼此真实的存在,获得全新的互动学习体验。

杭师大校园信息化全面路线

杭州师范大学与IBM就智慧校园项目展开合作,迈出了千里长征的第一步。据介绍,杭师大在智慧校园领域的起步较晚,起步水平较低,因此,杭师大在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希望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高校比较流行的软件,来提高学校在教学管理、人才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水平。据了解,国际排名前十的高校全部应用了PeopleSoft校园解决方案,这套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了十余年,是一套完全学分制的成熟的校园管理软件,而这套软件在国内还未被接受。

PeopleSoft校园解决方案,从学生入学考试、招生录取,在校学习期间的所有活动,到毕业成为校友,进行全程的信息跟踪,是一整套的校园管理软件。IBM在信息咨询方面十分擅长,帮助杭师大进行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建设校园信息化系统。杭州师范大学是国内首家全校范围应用PeopleSoft校园解决方案的高校,这套软件目前正在实施当中反响良好。此外,杭师大也将在人事管理及财务管理领域有所提升。PeopleSoft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与国内传统的人事管理有一定差别,它从人才的招聘、录用、培养等多种思想来建立系统,更加详细、系统和全面。在财务管理方面,杭师大将尝试引入校园ERP应用。ERP的传统应用是企业级的应用,而国内也曾有几所大学的二级学院开始在财务方面应用ERP,但如杭师大在全校范围内应用的尚属首例。PeopleSoft解决方案在这几个产品之间会进行数据的整合,并不是各自孤立的系统,这样能有效地消除和规避了信息孤岛的出现。

重点打造信息安全

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实现了宽带互通、信息和资源开放共享、向全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信息系统的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如何确保教育信息化平台向全社会提供优质的资源和服务,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创云安全服务平台针对教育信息化安全建设方面的问题,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帮助教育机构完善应用安全防护体系,保障应用业务的安全性、可用性。

管理方面,平台提供高效的统一监控管理工具。管理员可以统一监控和管理主机服务器和web应用系统,使管理员全面了解服务器和业务系统的安全运行状态,当安全事件发生时,系统通过管理界面、邮件、短信等多种方式向管理员发出告警信息,通过详细的告警日志,准确定位告警事件所在的主机和应用系统。通过自动化的监控巡检及预警大大降低了管理维护的日常工作量,有效节约了资源和人力成本。

平台的部署方式是由教育厅构建的一个云安全服务中心,中心部署安全服务监控管理平台、安全云资源库、网站内容安全扫描服务器,在各院校信息中心应用服务器上安装防护精灵,通过校园局域网部署的代理中心与云安全服务中心进行通讯。这样的部署模式可以大幅度降低各高校建设信息化安全建设的成本,由教育厅建设和运维云安全服务中心,对各院校网站服务器及web应用系统进行统一的监管,平台为各院校管理员建立独立账户,对各院校自身的网站和应用系统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设置。各院校不需要再单独购买应用安全防护系统,也不必投入过多的人力进行日常的安全运维管理工作。

虽然智慧校园在实施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但它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变革也必将深远。在这个过程当中,对日常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手段,必须要做出一些革命性的调整,学校也要保持相对稳定,变革的步伐不能太快。在智慧的校园里,学生的所有信息都将在网上得到真实地记录,学生注册、选课、离校都十分便捷。此外,智慧校园也将给教学、科研和学生的学习带来巨大冲击,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将更加多样化,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将不断丰富,而不仅仅是课堂的传授。

智慧校园建设调研报告 篇4

2013-2014年中国智慧医疗建设发展研究年度报告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逐步普及的背景下,运用信息化手段改变医疗资源的物理分配不均,提高救治水平已成为中国发展医疗事业的主导方向,比如移动医疗、家庭智能保健,远程医疗等,不但能改进医院的管理及运营模式,同时也提升了对大众的医疗服务水平。此外,在政策支持不断、医院IT应用意识增强、移动智能终端普及加速、运营商解决推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国内医疗信息化行业快速发展。赛迪设计预测,今后两年,智慧医疗信息化投资将保持平均每年35.6%的增长速度,预计2014年达到395.2亿元,2015年达到539.4亿元。

在这种发展形势背景下,赛迪发布的《2013-2014年中国智慧医疗建设发展研究年度报告》,将帮助医疗机构、投资者、IT厂商更精确地把握中国智慧医疗市场发展规律,更准确的掌握智慧医疗的应用需求。

更加深入、详实的市场研究数据。从智慧医疗IT应用市场的专业角度出发,给出智慧医疗对于IT产品投资(包括整体投资、硬件、软件、细分应用系统的投资结构等)的详细数据和年度发展变化规律,洞察行业IT应用发展动向。

更加全面、深刻的品牌竞争分析。精炼主要产品提供商和市场竞争者2013年度的市场表现,从业务支撑、技术技能、应用效果、客户服务等多个维度总结企业成败得失,评点市场领先要素。

更加科学、完整的未来发展预测。以近年来详实的数据为基础,合理展望未来三年行业IT应用需求趋势,对未来该行业市场投资规模进行深度量化预测,确保给出有价值的趋势分析与定量预测结果。

上海市智慧社区需求调研报告 篇5

1.思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部分领导和职能部门对发展社区信息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还认识不够。有些领导干部对社区信息化的基本功能还模糊不清;有些部门和单位还存在着“等等看”的思想;社区信息化的发展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投入,部分地区、部门领导存在着畏难情绪,不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而是在困难面前止步不前,只强调缺人才、缺资金、缺技术等客观制约条件,影响了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和协调

目前,社区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各部门各自为政,分散作战,局面较为混乱。例如,一些委办局等职能部门从自己的工作角度出发,开发建设自己的信息资源系统,而且封闭管理和运作,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有些地区公安、民政、劳动、计生、卫生等各个职能部门均在社区开展相关管理工作,也各自开发了相应的业务软件派发到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包括劳动人口信息系统、城市低保信息应用系统、流动人口管理系统、育龄妇女管理系统、计生科技服务系统等。仅民政业务就有几套网络系统:民政资金信息系统、地名信息网、社区服务管理系统、低保管理系统等,同样的一批居民基本情况,在不同的部门建的系统中多次出现。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严重浪费,而且增加了社区工作负担。

3.社区信息化建设缺乏标准

标准包括数据采集的基本要素、数据的来源、数据采集的方法及要求等,标准不统一容易形成“信息孤岛”,统一标准有利于各地系统间的融合贯通。建议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使社区信息化做到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

4.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不足

社区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财政给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投入的资金没有实现统筹使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投入资金未能发挥更大作用。投入不足在中西部地区尤其突出,如内蒙古自治区,全区2499个社区居委会,只有1566个安装了电话,788个社区有电脑(其中有些电脑是单位淘汰下来,基本不能使用)。

5.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

社区信息化的生命力在于应用,要让老百姓真切感到实用好用、便利实惠。这就要求信息资源的开发必须不断满足群众变化的需要。但目前看,宽带入户的建设,即高速“路”的建设已基本完成,网站、社区服务信息资源和数据库采集、制作与维护,即高速“车”的建设还远远没有完成。

6.人才短缺

社区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网络管理、系统安全、软件编程的专业高级人员,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掌握基本信息网络应用知识的一般工作人员。目前,很多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连计算机基本知识都不懂,同时又缺乏适应社区信息化需要的信息化人才培养、培训机制,阻碍了社区信息化的发展。

三、智慧社区需求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步伐,城市社区的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城市社区服务需求的呼吁越来越高,其中包括文化教育的需求,经济建设的需求,医疗卫生的需求,安全保障的需求,基础设施完善的需求及老年群体的需求等一系列。在居民对社区服务需求要求提高的时候,城市社区组织及相关机构如何最大的满足居民的需求成为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中国社会大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社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城市社区中满足居民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满足了居民各方面的需求才能促进社区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不同的社区不同的居民根据自身情况对于社区的需求又各不相同,在此主要分析居民对于社区的服务需求。社会的发展使居民对于社区的需求要求越来越高,社区需求是因人而异的,居民的年龄、性别、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都会对社区需求产生影响,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民族风俗习惯、家庭结构、居住条件等因素,总之,提供社区服务就要了解这些需求、差异,同时还要认识到这些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着的。

1.城市社区医疗卫生完善的需求

进入21世纪以来,针对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居高不下、非传染性慢性病增多等一系列的医学难题,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寻找适当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已成为新时期全球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民生与和谐社会”成为了当代人热切关注的焦点,而社区医疗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体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不仅是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场所,还是关系到保障人民利益,增进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的社区建设方面。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服务目标定位不明确,服务对象边缘化。二是现行组织管理体系导致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淡化,“六位一体”的功能发展很不平衡。三是社区卫生服务观念与服务方式相对落后。四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现代管理制度,活力不足,效率不高。所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居民对于医疗卫生的需求。

2.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

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社区文化工作对提升一个社区的品位和建设和谐社区具有重要作用。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内在要求,也是社区居民提升自身素质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利于居民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区文化是文化在城市居民内的反映,是文化的一个分支。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化的全面推进,社会发展的落脚点和文化建设的着重点自然过渡到社区中来,由此社区文化将成为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表征。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只有当社区整体的文化达到现代化水平时,生活在社区内的个体才有可能真正享受到现代文明成果。也只有千千万万个社区的文化有较大的提高后,全社会的文化才能真正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是国家和民族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人的而全面的发展至关重要。

3.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完善的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人口逐年增加,与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社区功能不健全,服务水平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社区中的基础设施越来越满足不了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及落伍,例如超市,图书室,停车场,户外活动器材等的不完善。造成设施缺乏的原因有许多,如政府人力物力财力负担过重,社区相关人员的缺乏等。为了社区更好的发展我们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针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加大社区建设的投入,落实无固定办公场所居委会的办公室、服务场所,同时落实所需的用地、配套设施和活动用房,建设适合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需求的社区活动场所,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4.城市社区老年群体生活需求

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和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家庭在老年人的养老过程中还发挥着主导作用,家庭养老仍是目前城市老年人的主要养老方式。但由于现代家庭结构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日益弱化。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具有其独特的人力、物力和区域优势,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便日渐成为切实可行的养老方式。不同的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养老意愿和养老需求,切实从老年人的需要出发,为他们提供全方位、多样性的居家养老服务是社区为养老服务事业的重点。

城市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主要包括物质生活需求、日常生活料理需求、健康保健需求和精神及文化生活需求。老年群体的需求满足与养老方式直接相关,以往他们的各种需求都是从家庭中获得的。虽然社会化养老作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和发展趋势,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就中国目前的实际发展水平看,由于受到社会保障、社区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尚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全部需求,社会化养老完全替代家庭养老的条件还远未成熟。社会化养老,尤其是为老年群体提供生活服务和照顾,最终是由社区来具体实现的。社区养老能力主要包括:丰富老年人的闲暇生活、日常生活照顾服务、医疗健康保障服务、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组织保证、社区养老环境。对老年人来说,社区是他们晚年生活最主要的也是最理想的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老年群体对于社区的依赖、亲近和需要日渐增多。因此,加强社区养老能力建设也是现代城市社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5.城市社区治安管理的需求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切实搞好社区治安工作。只有社区和谐了才有社会的和谐。良好的社区治安有利于促进居住安宁,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提升社区乃至城市品位,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基本条件。而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人口逐渐增多,楼房逐渐取代了平房,人们都住进一幢幢的单元楼,城市社区建设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城市外来人口的增多,社会成分复杂,人际关系淡化,邻居间互帮互助、团结一家的特点减弱,给某些犯罪分子提供了良好的犯罪机会。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犯罪在类型上的特点表现为以侵占财产为目的财产犯罪,如盗窃、抢劫、诈骗等居首位,约占80左右,而且侵犯人身权利的伤害以及卖淫嫖娼等性犯罪日益增多。因此,社区治安“久治不安”和社区违法犯罪“常打不息”已经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顽症。城市社区要正常稳定地发展,首要的标准是安全,治安搞不好,群众就没有安全感,因而其他任何建设都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必须以治安为突破口,加上提高市民文化素质,搞好公益福利,才能将城市社区搞好。

以上几方面只是城市社区需求的一部分,当然还有许多像经济建设需求,健康教育需求,公共交通需求,娱乐需求,家庭事务处理需求等等。面对这么多的社区需求不仅是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社区居民的,搞好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来共同完成。

★ 评估报告格式

★ 考核评估报告范文

★ 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 消防安全评估报告范文

★ 消防安全评估报告

★ 公司评估报告

★ 关于安全评估报告精选

★ 评估报告怎么写

★ 个人评估报告范文

智慧工地分析报告 篇6

报告人:王益恩

一、智慧工地概念

智慧工地管理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WCDMA/FDD-LTE移动通信技术,为政府主管部门和建筑公司提供工地现场实时监控、现场监理人员的考勤管理、吊机和桩机工况管理、安全台账管理等手段。

“智慧工地”总体策略是以行业应用推介为基础,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撬动建筑工地从业人员转网,拉动手机用户发展。

二、目标客户市场分析

1.政府各级住建监管部门 主要需求为:(1)建筑质量安全监管;(2)施工现场安全监管;(3)文明环保施工监管。

拓展模式:围绕政府对建筑工地建筑质量、安全施工、文明环保施工等方面需求,分级对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推介“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取得政府支持,为联通发展务工人员市场取得支持。

2.政府各级劳动执法监察部门

主要需求为:从源头上有效防止农民工讨薪纠纷。

拓展模式:通过推介农民工维权服务管理系统方案,从源头上有效解决农民工讨薪难问题,进而促使农民工使用联通手机卡,实现考勤管理等功能,以此来发展农民工手机用户。

3.房地产开发商

主要需求为:以信息化手段提升房地产差异化竞争价值。拓展模式:通过推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让购房客户在售楼样板间里和手机APP 上实时看到楼盘施工进展情况来增强其销售卖点,通过与开发商合作帮助我们在其工地上发展农民工手机用户。

4.建筑施工企业

主要需求为:企业方面实名制管理和人员考勤、拓展模式:一方面可通过推介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考勤管理等方案提升其施工管理水平,一方面可通过为务工人员提供免费WIFI 和专属务工亲情卡套餐满足农民工通信需求,从而拉动劳动建筑工地农民工的手机用户发展。

三、卖点

智慧校园建设调研报告 篇7

《中国智慧城市年鉴(2015)》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联合主编的,全书共计1226万字,由综述篇、城市篇、专题篇、国际篇及附录组成。《年鉴》记录了智慧城市试点经验,收集了领导重要讲话和各地、各部门的重要政策文件、标准,还增加了国际智慧城市发展动态和典型案例,以及国家时空地理云平台建设工作的情况。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15)》是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联合编写的,全书约44万字,由战略篇、理论篇、实践篇、创新篇及附录组成,分别从智慧城市宏观战略思考、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理论技术研究、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智慧城市各方面的实践经验、新技术与模式创新发展等角度,阐述了2015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情况,同时还梳理了智慧城市相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文件,充分地考虑了智慧城市实践工作者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理论和技术需求。

《年鉴》和《发展报告》均完整地记录了我国智慧城市试点的实践轨迹,展示了我国智慧城市试点的成果和风貌,对总结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引导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智慧校园建设调研报告 篇8

据国家信心中心信息化研究部统计,目前国内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总数已达到154个,预计总投资规模达1.1万亿元。

另据安信国际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有600至800个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加上后期各种数据中心、分析设备和服务设备的投资,市场总规模将达2万亿元。

面对如此大的“盛宴”,难怪股市中智慧城市概念股行情风生水起。

新型城镇化

所谓智慧城市,就是集成多种高新技术应用,通过数字化、信息化、云计算、全面感知、智能分析等手段,形成技术集成、综合应用、网络高端发展的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城市,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敏捷、更低碳,是信息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模式。近年来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与融合,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推动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也使得城市面临着可持续发展问题,交通拥堵、看病难、安全系数低、突发灾难多等“城市病”要求下一个阶段的城镇化建设要走“精细化管理”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由此智慧城市应运而生。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智慧城市建设通常可划分为5个阶段,即启动、展开、建设、提升和完善阶段。目前,北京、上海、广东、南京、武汉等多个省市已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

产业链庞大

智慧城市覆盖的产业广泛,受益面庞大。从细分领域来看,主要包括平安城市、电子政务、数字医疗、智能交通、食品安全、智能电网、智能水网、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环 保、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众多领域。

而从一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来看,其产业链上下游涵盖从RFID等芯片制造商,传感器、物联网终端制造商,电信网络设备、IT设备提供商,终端应用软件开放商、系统集成商、智慧城市相关业务运营商,以及顶层规划服务提供商等多种科技型企业。

分析人士指出,包括智能交通、数字医疗、数字城管、智能建筑等在智慧城市建设初期投资份额较大,相关企业将分享智慧城市建设盛宴,产业龙头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高。

浙大网新、达实智能、海康威视、太极股份、中国联通、中兴通讯、大华股份、中威电子、英飞拓、万达信息、数字政通、银江股份、易华录、神州数码等上市公司均已开启智慧城市项目。还有 多家上市公司中标智慧城市相关项目,比如,延华智能宣布拟募资不超过3.5亿元投入智慧城市建设;航天长峰中标“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项目”;数字政通已获得长春、洛阳、天津等3个城市的数字化城市项目,项目累计金额7366万元。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虽然有一哄而上的嫌疑,也缺乏对相关标准和规划的设计,但智慧城市代表了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长期来看,智慧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势必带动一批行业内的公司实现高速成长和壮大。

银江股份(300020)

总股本:24000万股

每股净资产:3.13元

2011年每股收益:0.34元

2012年前三季每股收益:0.28元

预约年报披露时间:3月21日

基本情况:公司主要从事向交通、医疗、建筑等行业用户提供城市交通智能化、医疗信息化和建筑智能化等领域的行业解决方案。

特别关注:公司是A股中少有的非常纯正的物联网企业。公司从智能建筑起家,准确切入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慧城市行业,并成为各个领域内的佼佼者。公司异地扩张的多元化全国性扩张战略已初见成效,在手订单充足,毛利率有望提高。

数字政通(300075)

总股本:8400万股

每股净资产:10.74元

2011年每股收益:0.62元

2012年前三季每股收益:0.23元

预约年报披露时间:4月18日

基本情况:公司从事基于GIS应用的电子政务平台的开发和推广工作,为政府部门提供办公自动化、业务管理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的电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

特别关注:公司是国内最早提出进行网格化城市管理理念的企业,并研发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融合系统。自2004年以来,先后承接了百个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占市场总额的50%以上。公司产品以模块化方式进行组合,标准化率高,利润率高。

万达信息(300168)

总股本:24000万股

每股净资产:4.83元

2011年每股收益:0.70元

2012年前三季每股收益:0.28元

预约年报披露时间:4月22日

基本情况:公司是以公共事务为核心的城市信息化领域的软件和服务提供商。公司的应用软件和服务已经占据了上海地区城市信息化领域约30%的市场份额。

特别关注:公司在医疗和社保信息化领域竞争优势明显。在巩固既有业务领域优势的同时,又形成了物流管理、科技教育、环境报告、国土资源等四个拓展领域。公司在研发和市场方面的投入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东华软件(002065)

总股本:68996.72万股

每股净资产:3.64元

2011年每股收益:0.80元

2012年前三季每股收益:0.51元

预约年报披露时间:4月24日

基本情况:公司以应用软件开发、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及信息技术服务为主要业务,是国内第一家同时具有系统集成一级资质、涉密甲级资质、CMMI5级资质的企业。

特别关注:公司作为国内最具实力的IT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在IT服务领域具有良好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前景。公司拟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投向云计算、智慧城市等项目。这将有助于公司深化主营业务,弥补资金不足,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达实智能(002421)

总股本:20880万股

每股净资产:6.3160元

2011年每股收益:0.44元

2012年前三季每股收益:0.42元

预约年报披露时间:4月24日

基本情况: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建筑智能化和建筑节能服务商,提供包括方案咨询、规划设计、定制开发、设备提供、施工管理、系统集成及增值服务。

特别关注:公司在建筑智能化和建筑节能行业的产业链较为全面。公司通过收购和市场拓展,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并不断实现区域突破。在自有建筑节能业务增加、收购的公司贡献产能、轨道交通订单有望跳跃式增长这三动力的推升下,业绩有望强劲增长。

海康威视(002415)

总股本:200861.16万股

每股净资产:3.84元

2011年每股收益:1.48元

2012年前三季每股收益:0.62元

预约年报披露时间:4月24日

基本情况:公司是国内视频监控行业的龙头企业,专业从事安防视频监控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销售规模连续数年居于国内全行业第一位。

上一篇:第六节 化合价下一篇:关于师德建设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