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作计划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济合作计划(通用8篇)

经济合作计划 篇1

组织建设工作计划

为全面贯彻自治州党委工作会议和县委十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特克斯县发展战略和快速提高农民收入的工作中心,又好又快的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又好又快地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速推进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我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三农”服务的重要作用。根据我乡实际,特制定2011发展计划。

一、指导思想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为前提,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立足我乡主导产业,积极发展与规范运营并重,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健康发展,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切实保障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保护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农民为主体,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利益的最大化。

—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原则,立足当地主导产业,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务求实效,不搞一刀切。

—坚持市场运作和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又要坚持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做到推动而不强迫、扶持而不干预、引导而不包办。

—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要在工商或民政部门注册登记,逐步扩大规模。

三、发展目标

到目前,全乡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8个,辐射带动农户5000余户,使40%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链经营。今年的总体工作目标是:在对现有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运作、扩大规模、增强带动作用的基础上,新建合作社1个,示范合作社一个,规范运转专业合作社一个,新建综合服务社1个。

四、工作措施

(一)突出优势产业的发展。围绕我乡农业结构调整和畜牧、蔬菜、刺绣、马铃薯等优势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村种养殖大户、农民经纪人、农业技术人员和加工贮藏企业、流通企业、科技组织及农村其他经济组织,牵头创办各种形式的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

织,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龙头,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载体。

(二)发挥典型带动作用。选择一批经济效益好、组织化程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种植、养殖、加工、购销、服务等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在产业政策、标准化生产、经营管理、技术信息和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重点指导,使其尽快形成能够带动某一产业发展,对农民具有较强吸引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载体,促进整体工作的开展,也要立足当地的优势产业,集中培育一批合作经济组织。

(三)强化教育培训。结合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及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水平和竞争能力。要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交流等形式,围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经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聘请有关专家、教授和具有实践经验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进行合作经济理论、市场营销常识、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要有计划地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代表到省内外先进地区实地考察、学习交流。

(四)加强政策引导。争取政府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争取税务部门的支持,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兴办的加工、流通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争取金融机构、土地、工商、民

政等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研究成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担保公司,解决其生产经营业务问题,以建立长效扶持机制。

经济合作计划 篇2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各国纷纷出台相应的救市计划, 美国救市计划总额达8500亿美元, 德国政府推出了总额达4700亿欧元的救市方案, 法国宣布了3600亿欧元拯救银行。我国政府于2008年11月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这四万亿中, 保障性安居工程占2800亿;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占3700亿;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占1.8万亿;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占400亿;生态环境方面的投资占3500亿;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占1600亿;灾后恢复重建占1万亿。由此可见, 我国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在本质上是一个投资驱动型方案。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全球经济出现了复苏和增长的势头。然而很大程度上, 这是在各国政府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的前提下取得的, 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 而且不同国家之间的复苏和增长步伐也不一致。这其中, 中国经济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 率先实现了复苏。国民经济企稳向好, 投资快速增长、消费市场活跃, 进出口在2009年下半年快速回升, 工业生产明显恢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 比上年增长8.7%。2008年全年CPI同比降0.7%, PPI同比降5.4%;2009年12月CPI上涨1.9%, PPI上涨1.7%, 为2008年内首度转正。在经济复苏的同时, CPI的加速上行和信贷的巨额投放加剧了管理层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心。

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而言, 由于市场本身的弊端造成了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市场萧条疲软, 而本次刺激计划具有坚实的短期基础, 具有及时性和必要性, 是宏观经济治理和社会治理通盘考虑的产物, 是政府这种公共职能部门为调节经济所采取的必要措施。目前欧美政府也出来拯救企业, 这已成为一个世界潮流。从这两个层面上来讲, 我国政府投资四万亿拉动内需的做法是符合经济学原理和世界潮流的, 同时这种积极参与的态度也是值得称赞的。

二、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现状

1、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并没有增加就业

首先, 从中国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 2000万农民工失岗返乡、600多万高校应届毕业生面临就业, 两大群体叠加, 就业压力陡增。城镇新增就业增速在下降, 企业的用工需求也在减少, 现有的工作岗位流失非常严重, 这些都是新问题。与此同时, 我国就业领域长期存在的老矛盾, 比如总量矛盾、结构矛盾还没有破解, 新问题又不断出现, 导致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其次, 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 它的实体经济的疲软直接造成了我国出口企业面临严峻的形势。2009年上半年, 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 而2007年, 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 这么多企业倒闭, 肯定会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2009年中国经济实现了8.7%的增长, 大约创造了900万个工作机会, 但应届毕业生就有611万人。据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估计, 611万应届毕业生中, 将有200万人无法就业。因此, 中国的就业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棘手的、紧迫的难题, 一个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想要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恐怕只是奢望。

再次, 从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来看, 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拉动, 其中出口和投资一直占有主要地位。出口的增长带动了每年大概三分之一的就业, 最近几年就业增长大概在每年八百万到一千万左右, 2007年超过一千万, 出口企业对于就业的拉动是非常明显的, 而当前的出口放慢带来了严重的失业问题。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主要以拉动投资为主, 对提高出口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的直接影响是很有限的。

最后, 目前所有的政策都不具有就业导向的性质, 同时也没有出台专门的失业应急措施。现有的刺激方案主要以加大投资刺激重工业、缓和制造业为核心, 而这些行业大部分都是资本密集型的, 不具有大规模就业吸收的功能。并且, 在社会保障体系缺失和难以在短期发挥功效的约束下, 政府必须建立专门的失业应急措施。

2、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资产泡沫的形成

强有力的刺激政策在顺利完成“保增长”任务的同时也顺便带来了副作用:银行信贷激增, 货币供应量快速上升, 资产价格特别是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随之迅速上涨, 并且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 通货膨胀预期正在快速形成。背后推手之一即是银行争先恐后的信贷量。2009年近10万亿的信贷规模是历史最高水平2007年的近3倍 (2008年由于刺激政策而不具可比性) 。大量的信贷蜂拥而至必然有部分信贷未流入实体经济而转道进入股市, 这将带来资产价格泡沫膨胀风险。据测算, 2009年新增贷款与GDP的比例高达40%, 而往年这一比例一直稳定在10%~20%之间, 这说明目前的实体经济增长并没有吸纳如此多的信贷资金。

此外, 受到流动性宽裕和经济回升、企业赢利改善及通胀预期的影响, 2009年以来资产价格重回高位且大部分机构预计:2010年资产价格可能大幅上扬后形成明显泡沫。这使得2010年宏观调控面临的局势将更为复杂。通过制造一个信贷泡沫来催生一个资产泡沫再打造8%的经济增长, 这种方式无法持续。可靠的办法还是要把短期政策和长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改革相结合。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年度的GDP增长, 还要着眼于长期经济增长的基础。

因此, 2010年在继续维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前提下, 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管理通胀预期;如何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 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如何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 特别是美国加息及退出政策的时间点, 把握好货币政策的调整时间。在2010年的第一周, 央行延续了2009年10月以来的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态势, 实现净回笼1370亿元, 是央行连续13周实现资金净回笼。2010年1月7日, 央票和正回购利率更是打破持续数月的连平局面, 双双上扬。2010年1月18日起, 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些信号表明我国将进一步加快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步伐, 以防范不断加大的通胀风险。

三、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建议

1、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

对各国决定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原因, 本文认为主要有两点, 对经济回暖的信心以及对通胀压力的担心, 对两者的平衡将决定加息的时机。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刺激政策退出的两难选择, 如果刺激政策退出太迟, 政府债务还会高涨, 资产泡沫和通胀预期增加;如果退出过早, 经济将会面临衰退的风险。近期, 国内外金融市场均出现了大幅调整, 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预期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可以预见, 如果世界各主要经济体掌握不好刺激政策退出的时机和步骤, 退出政策协调不好, 无法做到有序退出, 则完全有可能造成全球经济剧烈波动, 从而导致世界经济的二次探底。所以我们要密切关注其他国家政策及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动趋势, 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变化, 避免过早加息而导致热钱流入、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上升。在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后, 关键是要创造长久性的需求。

2、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要和一些结构性改革政策的进入组合起来

因为现在巨大的经济增长是靠政府下放的投入在支撑, 一旦退出, 这个速度还会保证吗?这个问题是存在的。但是,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向, 不能由于政府退出行为的存在而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滑, 所以政府要继续保持高强度的刺激, 即高额的负债和过量的货币供应。本文认为, 正确的解决办法是让经济回到能够持续增长的可靠基础上来, 最重要的是供给一方进行结构性的改革, 所以退出和进入要组合。政府的负债、过量的货币供应要退出, 坚决地有步骤地退出, 但是结构性的改革要进入。

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信号价值大于其实际投资启动价值。虽然该调控行为在短期内可能会促进中国经济好转, 但其规模不足以弥补经济深度下滑带来的缺口, 且在世界经济萧条的时期, 这个数字是渺小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 并没有在本质上改变目前萧条产生的内置机理, 也没有解决中国本轮经济下滑的内在矛盾, 对于经济振兴也就显得力不从心。所以, 目前问题的解决方向就是逐步缩小刺激政策, 退出刺激政策, 同时启动结构上的改革, 让中国经济有一个更可靠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保罗·萨缪尔森、萧琛:宏观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2]刘崇献:当前国内通货膨胀的特点及原因[J].价格与市场, 2008 (4) .

“儒学计划经济”能灵?(上) 篇3

在社会发展风云际会时期,学者中間总有一些大的治国方略提出。中国当代也正处在社会剧烈转型时期。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有几件事情值得称道:实现对外开放,我们的经济在压力之下提高了效率,民众的思想也经受了启蒙,此其一;其二,在国家与民众的关系方面,社会重心下沉,民间社会的自主性增强。农村开始发育有声色的民主选举制度,在经济领域私营部门迅速扩张;其三,过去遗留下来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的坚冰也开始被打破。

但是我们过去走的路是渐进改革,这样就把一些难改的工作和难解决的问题留下来了。在居民收入共同增长的基础上,不同阶层的收入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还是在拉大;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还是没有理顺,建立一种中央和地方适度分权的体制还没有破题;发展民主政治的必要性大体上有了共识,但走出一条社会风险较小的民主改革路子,似乎还在考验我们的智慧;经济在快速发展,但环境压力也在迅速增加,解决环境问题似乎没有大手笔。

学者们对时局的批评大体上离不开上述几个方面。在各种批评者的立论中,有一种被我叫做“儒学计划经济”。它把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归罪于市场化改革,主张用“完善”旧体制的办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这是计划经济思路的一种变异,只不过装扮了儒学外衣,所以颇能赢得社会共鸣。

很难说“儒学计划经济”是一种有统一的内在逻辑的思想体系,但总还可以说它有大体的外观,它有这样两个特点:

第一是强调所谓东西方“文化”的对立,并把我们发展中出现的负面的东西说成是西方的东西。最近的新说法干脆把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哲学思想统称为“亚洲价值观”,把它与“西方中心主义的发展模式”相对立,认为西方模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它所秉持的理念是竞争、增长和发展,而不是和谐”。显然,他们在这里把“和谐社会”与“竞争、增长和发展”对立起来了。

第二是将儒家提倡的“中庸”解释为“均等规则”和非竞争性。一个典型的说法是,“要从道家文化中的‘无为、儒家文化的中庸、佛家文化中静修以及其他很多亚洲传统价值理念中去寻求智慧。”

为什么我在这里把有上述特点的学术思想成为“儒学计划经济”?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曾出现系统性的计划经济思想:反对市场竞争,相信政府有操控经济的超人智慧和能力,后来被人讥讽为“计算机计划经济”或“计算机乌托邦主义”。比这还早的计划经济思想,可以叫做“哲学计划经济”,因为它的基础是一种哲学理念。这些计划经济思想事实上从来没有实现过,真正付诸实施的是“命令经济”或“官僚经济”。当今我国反对竞争、增长和发展的计划经济思想以儒家学说为装饰,所以把它称为“儒学计划经济”是比较恰当的。

“儒学计划经济”的“理论支撑”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东西方文化比较的“理论”。这种比较研究常常沦为学究式的自言自语,经不住历史文献和现实的考验。例如,我们就听到过这样的武断说法:“亚洲人求稳避险,求正避邪,求和避战。”言下之意是欧美人总是倒着来的。其实,股份公司制度、专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都是在欧洲兴盛起来的降低风险的制度安排。至于战争,历史资料表明,古代中国以国内战争为主,而古代乃至近代欧洲则以民族战争为多;欧洲战争有专业化的特点,平民卷入战争的程度低,死亡率也低。关于文化比较研究,有学者谭其镶、朱学勤和秦晖等向我们提供了极为深刻的评论,使我们无法相信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能大到足以让我们选择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程度。

校企合作计划最新 篇4

合作意向

一、景德镇陶瓷学院简介:

作为中国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学院,是以陶瓷工科为主体,文学、艺术、经济、管理兼备,体系完整,专业人才集中的多学科的陶瓷高等教育学府。陶瓷工程、工艺美术和经济管理成为学院的三大优势学科。学院设有11个院系38个专业,有硕士、本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多层次的培养形式,并向海外招收攻读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留学生。在近期内,学院将新建一批硕士点和2个博士点。

由于学院在行业中的特殊地位,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硅酸盐协会陶瓷分会、中国陶瓷产业经济研究所、中国陶瓷协会信息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全国日用陶瓷检测中心、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和专业协会,依托学院人才、技术及装备、信息等优势,纷纷在学院建立。

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很好,培养的毕业生活跃在祖国大江南北,成为中国陶瓷工业重要技术和管理骨干力量,也成为景德镇陶瓷学院发展的重要外部资源。

学校的“全国陶瓷文献信息中心”,拥有与陶瓷经济有关的藏书10万余册,电子图书21.6万册,中文期刊9400种,还拥有各大产瓷区的统计年鉴等,为从事相关研究提供必备条件。学校大力支持中国陶瓷产业经济研究所和“文化创意理论与陶瓷产业发展”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目前已与行业内多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二、中国陶瓷产业经济研究所简介:

中国陶瓷产业经济研究所下设陶瓷产业经济研究室、组织与战略管理研究室、财务与金融研究室和企业管理案例研究室,主要从事陶瓷经济、产业组织与产业竞争力、陶瓷文化与技术创新、资本运营与财务战略、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共有研究人员18人,其中教授8人,博士10人,在读博士4人。拥有应用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会计学和企业管理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中国陶瓷产业经济研究所长左和平,现任景德镇陶瓷学院副校长,管理学博士、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劳动模范、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千百万人才工程”人才、江西省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企业管理

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会计学会会员、江西省教育会计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工业经济学会理事、江西省经济学会理事、多年担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景德镇市政协常委、景德镇市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尤其是陶瓷产业经济)和财务管理研究,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经济管理学科的带头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课题15项,在《中国工业经济》、《管理工程学报》、《会计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收录11篇;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学术成果、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奖项,一等奖1次,二等奖5次。

三、开展“中国陶瓷企业管理科学案例库工程”的设想

1.开展“中国陶瓷企业管理科学案例库工程”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陶瓷企业管理案例库工程”是以陶瓷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为对象而设立的校企科研合作项目。案例主要取材于中国陶瓷知名企业,包括中国境内的中外合资企业。从企业管理学科内容来看,本案例库囊括生产与现场管理、品质管理、资本经营、人事与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研究与开发管理、信息管理、连锁经营管理、供应链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同时,本项目对企业老板修炼案例的研究单独成章,对陶瓷行业的优秀企业家的经营管理科学、思想工作方法进行提炼分析,为企业家实行科学决策和有效的经营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为企业管理实践服务。

开展该项目的目的和意义在于:第一,总结陶瓷行业内先进的管理方法、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把具有典型性的管理实例加工成案例,充分发挥案例的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功能和管理本土化优势,以提升陶瓷企业管理品牌为中心,再造企业竞争力;第二,从案例中归纳出共性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寻找适合陶瓷产业发展的共性模式,提供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切合企业实际的解决方案;第三,建立中国陶瓷企业管理案例库,为培养和培训陶瓷企业工商管理人才提供教学案例,收集资料,形成案例管理信息服务系统。

2.“中国陶瓷企业管理科学案例库工程”的实施路径

中国陶瓷产业经济研究所与知名陶瓷企业共建“企业管理案例研究基地”,中国陶瓷产业经济研究所派出研究人员扎根企业调研,驻点工作,采用“通用的管理模式、框架,与被调研企业进行对比、参照,然后得出最佳模式”的思路,着眼于战略,落实于细节,同企业管理人员充分沟通,共同寻找问题和提炼成功经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把研究成果写成专著,并进行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1)项目开始:中国陶瓷产业经济研究所组成咨询项目组,与客户方相关负责人组织的相应人员组成对接组,了解需求,撰写项目建议书,签订合同。

2)明确问题:收集和分析信息:寻找事实,内部分析,外部分析。反复沟通,清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步骤,项目规划。

3)拟订建议:寻找解决方案,选择最佳方案,提出建议报告,制定行动计划,协助客户实施行动计划,改进行动计划。

4)培训辅导:在项目结束后,集中培训辅导,向有关人员宣传贯彻各项咨询方案,讲解与此相适应的一系列变化的必要性,对变化涉及到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提供跟踪辅导服务。

3.“中国陶瓷企业管理科学案例库工程”的研究成果

1)出版案例研究专著(10万字以上);在陶瓷专业期刊和重要社科理论期刊上发表系列论文。

2)为客户提供一套系统的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方案。中国陶瓷产业经济研究所科研团队采用驻点工作方式,为客户系统地诊断和解决问题,同时向企业传递先进的管理知识、方法与观念。

3)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借鉴国外企业共性的先进管理经验,探索在中国特定环境下,企业家如何根据我国特殊的国家产业政策、法律法规、行业背景、市场环境做出战略决策,培育中国的名牌。中国陶瓷产业经济研究所着力于从战略层面,帮助企业解决发展思路问题。

 4.“中国陶瓷企业管理科学案例库工程”的研究成果的推广

1)企业内部员工培训。采用会议报告、专题讲座、专项咨询和中国陶瓷产业经济研究所客户间的相互参观等方式向客户管理层和员工报告研究成果,落实贯彻各项咨询方案。也可以利用景德镇陶瓷学院教师资源和陶瓷管理优势,承接企业的职工技能培训工作及继续教育工作。

2)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在《陶瓷学报》、《中国陶瓷》和《中国陶瓷工业》等陶瓷专业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也可以在社科类理论刊物或有关报纸的专栏上发表。同时,发挥景德镇陶瓷学院在行业中优势和社会影响,利用国家相关部委、媒体(电视访谈和网络)、陶瓷行业协会资源,在全国范围推广和宣传研究成果,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3)开展理论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通过理论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扩大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影响,使调研成果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得到宣传,产生它应有的影响和作用。还可以通过企业、政府、协会之间的横向交流与纵向联系,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提升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战略合作投资计划 篇5

合作单位:洛阳中原康城集团新安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柳州圣达科技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合同编号:A001 甲方:洛阳中原康城集团新安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乙方:广西圣达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鉴于甲方正在建设《新安县滨河城区整体开发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目标项目”)进行(债权)融资,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全程融资合作协议: 第一条 合作事项:甲方委托乙方就目标项目进行全程融资。第二条 甲方对项目融资的最低要求和承诺:

1.融资额度:10000万元人民币。

2.融资期限:3个月

3.投资方可控股,可占股权比例49%。

4.若是固定回报(或贷款)融资方式,甲方愿意支付的年回报利率最高36%。

5.甲方承诺并保证可用自己或他人的如下资产或股权对本次融资做抵押或质押。

(1)洛阳中原康城集团新安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49%股权。

(2)洛阳中原康城实业集团出书面担保函。

(3)光大银行担保。

6.按照甲方公司章程的规定,甲方应召开股东会或董事会就融资一事作出同意的书面决议,并给予现法人代表以相应授权,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正本应交乙方一份留存。股东会或董事会应在正式投资(融资或合作)协议签订后三日内批准该项协议。若甲方法人代表不能亲自负责与项目融资相关的事宜,请公司给有关人员授权,明确授权范围,发给授权委托书,以方便该人士的谈判和有关活动。该授权书正本给予乙方一份留存。第三条 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乙方有权在甲方的要求范围内自主与投资商沟通和谈判;

2.乙方有权按双方协议约定收取顾问服务报酬;

3.原则上,乙方不能逾越甲方的要求,若在融资过程中,投资商或融资对象提出了与甲方要求相违背的事项,则乙方不能擅作主张,应书面征求甲方意见,待甲方正式回复(传真或正式文本)后,乙方再向投资方作出相应答复。

4.乙方的主要工作:

(1)成立项目专项融资小组,指派小组负责人,以全程负责该项目的融资;

(2)到项目方实地考察,并进行审慎调查;

(3)根据审慎调查情况,制定该项目的融资策略与融资实施进度计划;

(4)制作项目商业计划书;

(5)精心挑选切合的投资商;

(6)与投资商进行初步沟通和答疑;

(7)组织重点投资商到项目方实地考察;

(8)协助甲方与投资商等的谈判;

(9)负责起草相关的投资协议,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书,董事会决议书。

(10)协助甲方安排签约仪式。

(11)对新公司的组织安排提供建议。

5.乙方应每周就目标项目融资进展书面向甲方进行汇报。第四条 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有权获得按协议约定的相应高质量服务;

(2)甲方有权询问并监督乙方在目标项目上的工作进展,乙方应如实详细回答。

(3)甲方应如实向乙方告知本协议附件事项,不得隐瞒或虚报;

(4)甲方应按乙方要求熟练准备有关针对投资者的提问,不得有误;

(5)甲方应对乙方在融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在2日内作出书面正式回复;

(6)甲方应配合乙方与投资者的谈判,不得无故推迟或拒绝;

(7)甲方应友好、周到地接待重点投资商的考察事宜,可按乙方的指示决定是否要求当地政府部门有关领导参加接见事宜。甲方应承担相应的正当考察费用(包括乙方陪同投资商的差旅费,若投资商要求承担其来回的正当交通费,甲方也不应拒绝)。

(8)甲方应按协议要求向乙方支付相应服务费用。

第五条 协议期限:自双方签订融资服务协议之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因甲方原因导致时间的耽误则相应期限顺延。若在时间到期后,融资工作已进入实质性关键阶段,则经甲方同意,期限可延长,具体由双方签订补充协议进行明确。第六条 费用支付

1.该项融资服务费用总额按实际融资额的2%,由甲方向乙方支付。费用支付方式:

(1)首付定金,在双方签订全程融资合作协议和保密协议后2日内,甲方支付5万元前期融资服务费定金。

(2)在首笔融资资金到达有关帐户后7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扣除首付定金后的其余款项。

2.甲方按乙方要求将费用划至乙方指定帐户:

帐户名:圣达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帐户号:_***。第七条 双方承诺

(1)乙方应本着诚信、专业、高效的职业精神为乙方提供优质的服务;

(2)甲方为所提供的一切资料负责,并保证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

(3)甲方不应要求乙方做出有违强国家和行业法律、法规的事情。第八条 违约条款

(1)若乙方收了费用后,无故不履行融资相关义务,则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按已经支付金额的双倍返还违约金。

(2)若在协议期限内,融资没有成功,甲方也提出终止协议,乙方应无条件向甲方退回已支付定金的50%,协议终止。因甲方原因造成融资工作合理推迟,则协议期限应相应顺延。若甲方要求推迟的时间过长,乙方有权单方终止本协议。

(3)若甲方不履行诚信义务,向乙方和投资者隐瞒、虚报相关资料和数据,则乙方有权提前终止服务协议,并要求甲方支付首付定金两倍的违约金。

(4)若因甲方原因导致融资工作不能继续进行、投资商资金不能到位,如甲方破产清算;因种种原因甲方中途放弃本协议(如其它资金到位,被收购等)等,则乙方有权要求甲方继续履行本协议,若甲方拒绝继续履行,则乙方有权单方面终止本协议,并要求乙方支付首付定金两倍的违约金,同时保留要求赔偿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因甲方违约造成乙方在投资商领域失信于人的信誉损失等)。

(5)若甲方不按本协议约定支付相关款项,则自应支付之日起,每逾期一天,按未支付金额的千分之五支付罚金。第九条 甲方和乙方的选择权

在签约后的一个月时间内:

(1)甲方的选择权:甲方可以终止本协议,并以书面的方式通知乙方,甲方已经向乙方支付的费用不能再要回,乙方也不能要求甲方赔偿因合同终止导致的前期投入等相关损失。本协议提前终止。

(2)乙方的选择权:若乙方通过一定时间的工作后,发现感兴趣的投资商较少,则乙方有权终止服务,并书面通知甲方,但乙方应全部退回甲方已经支付的定金,甲方亦不应向乙方索赔。本协议提前终止。第十条 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申请当地仲裁委员会仲裁,或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合作计划书 篇6

一、合作单位:天津天狮学院院团委、新浪微博天津校园部

二、合作活动:天津天狮学院2012级毕业生晚会

三、提供物资:新浪微博大屏幕,小礼品(玩偶、鼠标垫、海报、写字板、U盘等,物资视活动规模而定)

四、所需设备:1.两台电脑,一台用于审核微博内容,一台连接投影仪,用于发布晚会信息。

2.一个投影仪。

五、新浪微博大屏幕能做什么:

1.调动现场气氛;

2.扩大影响,品牌宣传;

3.推广官方微博

六、新浪微博的优势:

1.国内第一微博品牌,知名度高,用户多,宣传范围广;

2.媒体支持。活动后可以上交新闻稿,经审核后可由天津网和旗下日报修改后进行报道

3.互动性强,随时更新,随时与观众互动,拉近观众和演员的距离;

4.内容新鲜:新浪微博大屏幕在本校园中的活动中首次使用,为晚会带来一定的吸引力和新鲜感。

七、新浪微博大屏幕的种类:

1.三条微博经典样式展示,可自定义模板,八种样式任你选,上百种背景色调随意换,适用于任何场合。

2.气泡版:微博头像吐出气泡式的独特呈现,让你的会唱更轻松,演唱会、音乐节等最欢迎。

3.3D版:3D式的屏幕切换,大图片展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盛宴。

4.字幕版:有效节省现场屏幕资源,采用字幕形式展现微博互动,感受绚丽现场的同时,通过微博拉近网友和现场观众零距离。

八、大屏幕活跃现场的环节:

1.微博抽奖:支持抽奖,快捷稳定,提供中奖数据,可自主为中奖用户下发通知。

2.对对碰:随机抽取两位嘉宾进行现场互动,活动分组、配对,活跃现场气氛,尤其适合婚恋、交友活动。

3.嘉宾展示:现场插播主持人个人微博信息,扩大影响力,快速互粉,实现观众与嘉宾的互动交流。

4.支持投票:支持短信投票,现场发起投票,大屏幕完美展示实时投票结果。

5.搜索微博:支持按话题按用户搜索微博,只要与活动相关的,都可以上大屏幕。

九、合作计划:

计划一:单独显示新浪微博大屏幕,实时报道晚会文字和图片、与观众互动。

计划二:新浪微博与晚会PPT共用一个大屏幕,来回切换。

十、前期准备工作:

1.建立学院官网新浪微博,定期更新晚会最新动态;

2.在晚会前期宣传的海报中利用新浪微博海报,介绍新浪微博大屏幕、晚会中的活动,让更多同学了解、使用新浪微博。

十一、可能出现的问题。

1.大屏幕由于来回切换导致的晚会衔接不连贯。

解决方案:在彩排中熟悉并由专人负责做好过渡工作。

2.大屏幕突然无法刷新。

经济合作计划 篇7

一、从援助走向合作:新世纪中非教育合作的新开端

进入21 世纪后,随着中非全面合作机制的建立,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逐渐从单向援助发展向建立全方位的双向合作与交流体系转型。2000 年10 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标志着中非进入了全方位、机制化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时期。这种新的国际合作对建立新时期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实现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机制框架下,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双方根据合作论坛的基本框架制定了一系列教育合作与交流的新举措,共同推动中非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机制的全面实施。其根本性转变是从单向援助走向双向交流,从政府主导走向高校主体,从短期项目转向长期合作。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教育合作开始于1955 年的亚非“万隆会议”。我国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合作关系。1956 年我国与埃及建立外交关系,同年我国招收4 名埃及的留学生。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家留学生项目是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历时最悠久的形式之一。我国自50 年代初期设立国家留学生项目以来,已经为非洲国家培养了数万名国家建设所需要的有用人才,而且通过中国和非洲国家的人员互动和文化交流,加深了中国和非洲国家人民间的理解和友谊,进一步提升了中非友好关系,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进入21 世纪后,非洲国家来华留学生的规模迅速扩大。在国家留学生项目的推动下,非洲国家自费留学生的规模也快速发展。如下图所示,在2000 年至2011 年,中国共接收非洲留学生7.9 万人,其中政府奖学金生3.3 万人,占41.3%。自2005年起,非洲国家的自费留学生数超过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2011 年非洲国家自费留学生数已超过政府奖学金名额的2.3 倍。这标志着中非高等教育之间不仅仅是援助与被援助之间的关系,已经发展成为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一种合作与交流关系。

中非的学生交流机制是建立在教育合作的基础上的。随着非洲国家留学生规模的迅速提升,中国逐渐成为非洲国家重要的留学目标国家之一。这一方面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逐渐扩大,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中国和非洲国家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和门类齐全的学科和专业体系,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到特色鲜明的专门院校,不少专业和学科领域在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非洲国家的高等院校也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非洲大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多样。虽然非洲的大学除南非外整体水平都不高,但非洲的高校在一些特色学科也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如开罗大学的文化学、人类学、考古学;伊巴丹大学的医学生物学;达喀尔大学的海洋生物学、非洲学等。因此,中国和非洲国家高等院校在学科特点和发展水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科互补性较强,拥有较大的合作空间。中非合作论坛的合作框架与运行机制为中非高等教育领域的教育合作与交流构建了一个平台。

二、从政府主导到高校自主:“中非大学20+20 合作计划”实施的意义

2009 年,在中非合作论坛《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2010~2012 年)》中,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加大与非洲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力度,其中一个重点项目就是“中非大学20+20 合作计划”(以下简称“20+20合作计划”)。根据该合作计划的实施内容,中国选择本国的20 所重点大学(或职业教育学院)与非洲20 所大学(或职业教育学院)作为中非大学间合作的重点伙伴开展长期合作。“20+20 合作计划”项目的遴选工作重点支持中非双方合作院校已经成型的品牌项目,兼顾合作院校的专业领域和强势学科。“20+20 合作计划”的重点是推动中非合作院校在各自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领域进行有实质性的、富有成效的合作与交流,包括联合开展科学研究、教师培训、学术访问、师生互访,共同开发课程,联合培养研究生等。鼓励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逐渐形成中非大学“一对一”的校际合作新模式。

2010 年6 月,教育部在广州召开的教育援外工作会议上正式启动“20+20 合作计划”。首批20所中国高校分别与非洲17 个国家的20 所高校结成“一对一”的合作伙伴。入选合作计划的20 所中方院校分别与非方合作院校制定了未来3 年合作规划和项目,领域涉及文理、工科、农业、职教、师范、经贸、医学、矿产和纺织等多个专业。教育部为支持中非项目高校将合作拓展为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合作,在项目经费、来华留学奖学金名额、师资培训、师生交流、孔子学院建设、汉语教师进修和汉语夏令营名额等方面,对项目高校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

2011 年10 月,教育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中国—非洲大学校长论坛”,来自非洲16 个国家和中国的40 多所大学校长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了“中非大学未来合作前景”。参加会议的中国和非洲大学校长就如何进一步推动中非大学“20+20 合作计划”的深入开展进行了探讨。与会的合作院校校长提出,要通过“20+20 合作计划”形成中非高校合作与交流的经常性交流机制,建立中非大学之间全面合作的平台。袁贵仁部长在致辞中提出要通过“20+20 合作计划”项目的实施,推动中国高校与非洲高校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双方要进一步扩大中非留学生的交流规模,推动双方高校建立长期的教师和学生双向交流机制;双方高校通过联合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合作领域和合作形式,促使中非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非大学校长提出,“20+20 合作计划”的实施还可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开展国际化的学术合作与交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认为,“中非大学20+20 合作计划”体现了南南合作的精神,是教育领域国际合作的模式创新,这种合作形式一定会对非洲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唐虔则认为,中非高校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双方平等、互利、双赢基础上的,因此“20+20合作计划”不仅会进一步扩大教师和学生的交换规模,而且能够推动双方大学的教学、科研能力建设。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校长瓦伊勒也表示,他们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20+20 合作计划”目前进展顺利,通过合作计划的实施,有助于摩洛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并促进双方大学的合作与交流,符合非洲和中国发展的共同利益。

“20+20 合作计划”是我国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开展国际教育发展援助的一种创新。中非“大学20+20 合作计划”项目是中非高等教育领域合作与交流的新形式,它标志着我国从对非教育援助进入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的新阶段,为中国高等学校的国际化办学开拓了新的发展领域。2012年6 月2 日,教育部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第十次对发展中国家教育援外工作会议。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提出,要在总结以往对非教育援助与合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目前实施的中非合作的资源与项目,实施更有力的战略性、整体性对非教育援助计划。因此,我们要在计划实施的基础上拓展合作的规模和领域,拓展合作的内容与形式,让合作计划的实施与“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相结合。

三、从短期项目到长期合作:推进中非高校国际合作的政策选择

教育合作与交流是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必要条件。2012 年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北京行动计划”(2013 年至2015 年)提出,今后中非合作在教育领域的合作要体现“继往开来,开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新局面”的主旨。高等院校是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的主要执行者和体现者,中非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发展方向。

首先,要积极搭建中非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树立合作品牌。自2010 年正式启动“中非大学20+20 合作计划”以来,中非40 所高校结成了“一对一”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广泛务实的合作,为中非人文交流合作树立了品牌,不断丰富了中非教育合作内涵。这一平台的建立为中非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构筑了有力的机制性保障。

根据中国和非洲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水平,中非的教育与合作首先要体现教育国际援助的精神,要以提升非洲国家高等教育的水平为基础。因此,“20+20 合作计划”的实施要充分考虑非洲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我国合作高校的比较优势和相关高校的专业特点,促进非洲合作高校的学科和专业建设。因此,在“20+20合作计划”项目实施中,中非合作院校在全面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双方院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各有特色和富有成效的项目合作。例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纳米比亚大学在纳米比亚同华东有色投资有限公司建立联合地质实习基地。两校提出并探索了“1+1+N”的捆绑式中非高校合作新模式(其中两个“1”分别代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纳米比亚大学,“N”代表与两校产学研结合的多家企业),并与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达成合作协议。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与肯尼亚莫伊大学工学院建立了“系—系”的合作模式,推动两校在纺织服装专业的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合作为交换生提供为期3 个月的实习,开展纤维、纺织机械出口等业务专项培训。扬州大学与苏丹喀土穆大学开展“新型油料作物的选育与高产配套农艺技术推广”等多项科研合作项目。南京农业大学则在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建立“专家工作站”,双方合作建设双边科研机构,合作建设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建立中肯农业培训中心等。

根据教育国际发展合作的框架分析,中非“大学20+20 合作计划”是一个具有教育援助特点的国际教育合作形式。因此,也具有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意义。比如,中非高等教育的校际留学项目的实施为我们开拓了非洲国家的高等教育市场,中方合作高校通过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在扩大留学生规模的同时,也探索中非联合办学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同时,中非高校在科技和人文领域的项目合作也有助于推动我国在非洲技术和产业的转移,因此应当根据“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路,吸引我国在非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的参与,把中非科学和技术项目合作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中国的企业参与非洲的产业发展。

其次,应创新体制与机制,增强中非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中非大学20+20 合作计划”第一阶段的合作已经完成,但“20+20 合作计划”项目的真正意义是要促成双方院校建立长期、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首先,中方合作院校要提升自身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通过合作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探索在非洲建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其次,通过3 年的合作试点,中方合作院校要将已经取得的点上的突破拓展至面上,要将双方合作拓宽到课程设置、合作研究等方面,开展多方位的交流和多领域的合作关系,促进双方高校共同发展。例如,北京语言大学与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联合开发的双语教材在埃及出版发行。中国农业大学与几内亚法拉那高等农艺兽医学院(ISAV/F)在“可持续农业”硕士专业基础上,与合作院校联合建立“Afri CAU———中非专家网络”,“Afri CAU”已向中国科技部提交了《南苏丹农村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示范》和《中非沼气工程专项技术综合示范项目》两份项目建议书,在共同应对环境气候变化和农村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迈出了中非合作交流的坚实一步。华东师范大学与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联合成立坦桑尼亚研究中心,在非洲历史、河口海岸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研究。一些高校利用校际合作项目,积极拓展合作形式,在非洲国家举办高水平的专业培训。例如,南京农业大学从2008 年起,每年在合作院校埃格顿大学为非洲国家举办“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高级培训班”。天津中医药大学在肯尼亚举办“非洲药用植物研究和开发高级培训班”及“非洲西医师针灸高级研修班”。这些合作为我国高校进行国际化合作办学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第三,以政府留学生项目为抓手,推动中国和非洲国家互认高等教育学历学位。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下,我国逐渐从一个留学生源国向留学目标国转型。根据2011 年的统计数据,我国高校的国际留学生规模已经达29.3 万,但非洲5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只占7%左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扩大非洲留学生规模的基础是实现与非洲国家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的互认。中非合作论坛后,中国大幅度增加了非洲地区政府留学生的名额,同时也带动了非洲国家自费留学生的迅速增长。在“中非大学20+20 合作计划”项目中,互派留学生是一项重要内容,除国家留学基金委确定的“中非大学20+20 合作计划”专项留学指标外,由校际合作所形成的互派留学生项目也迅速增长。中国高校接收非洲留学生的层次涵盖我国高等教育的所有层次,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已经为埃格顿大学培养了8 名博士研究生,涉及农学、园艺学、动物医学等专业;浙江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中国外经贸大学等在“20+20 合作计划”项目的带动下,非洲国家自费留学生数量大幅增加。2011 年非洲国家的自费留学生已经达1.4 万人,比2005 年增长了10 倍,而在1990 年非洲国家到中国的自费留学生仅6 人。

将经济刺激计划进行到底 篇8

首先,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全球性挑战压力增大。在各国政府强有力的经济刺激政策驱动下,我们可能度过了危机中最坏的时刻,但这并不意味着危机已经彻底远离。尽管我们看到,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速明显加快了,但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刚刚开始复苏。而且,这一轮经济复苏主要依赖公共财政的支出,工业化国家的私人消费还没有明显回升,居民和企业依然在重建资产负债表,失业率继续上升。因此,在失业率、消费者信心以及经济增长率等主要经济指标改善之前,任何国家选择高枕无忧地退出经济刺激计划都是不明智的,世界经济的恢复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金融层面,许多银行的亏损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据估算还有将近一半的亏损隐藏在一些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2009年11月25日迪拜世界的债务风波可见一斑。尽管迪拜世界的冲击波对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影响有限,但足以引发人们在信心上的新一轮波动。因此,在世界主要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的亏损没有完全清理干净之前,很难确切地说世界经济已经恢复稳定增长。再者,经济危机带来的社会效应往往是滞后的,失业率急剧上升、贫困加剧、贫富差距加大、中产阶级削弱、食品价格猛涨等问题将会接踵而至,再加上油价上涨、甲型H1N1流感蔓延、地缘政治事件和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等不安定因素,随时都可能使当前脆弱的世界经济再次陷入低迷的泥潭。

其次,中国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009年一季度中国的经济先行指标已经出现了好转的苗头,二季度实现GDP增长7.9%,企稳向好的态势明朗,三季度继续向上,回升到8.9%。在强有力的经济刺激下GDP增长率表现不错,但困扰中国经济的新老问题相互交织,经济结构失衡和巨大的失业压力阴霾不散,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贫富差距,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再加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明显,对外出口更面临资源瓶颈、贸易壁垒等阻挠,中国经济依然困难重重。上述问题没有一个是能够在短时期内得以解决的,无论是扩大内需政策,还是十大产业的振兴规划,实际上都重在调结构,经济结构调整本身又是个长期过程。另外,巨大的信贷增量会产生连续的信贷需求,如果2010年的信贷增量过低,那么对很多项目而言,资金流面临被迫收缩,资本周转的滞慢将会引起银行坏账的提早出现。

第三,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逆向干预的能量气数未尽,人们普遍担忧的财政赤字扩大和通货膨胀压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各国进一步刺激经济的空间尚存。数据表明,世界各国政府的债务负担仍然处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尽管美国净公债与GDP的比率达到100%,但其债务支付的实际利率不到2%。中国的财政收入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积累了雄厚的财政实力,尽管2009年的财政预算赤字增加较多,达到9500亿之多,但是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还可以控制在3%范围之内。中国国债余额占GDP之比在2008年底是17.7%,预计2009年仍然处于20%以内,比起其他国家来说发债空间很大。另一个令人欣慰的事实是,主要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目前处于较低水平甚至为负,对通货膨胀压力的担忧为时尚早。实际上,危机中表现出来的全球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对通货膨胀起到抑制作用,OECD最新一期《经济展望》估计2009年其成员国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差超过潜在产出的5%,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的压力并不大。中国的收入分配结构和高储蓄倾向等因素对需求扩张起到很强的抑制作用,消费需求的回升难以迅速撑开在危机前已经积累的过剩产能并消化掉全部库存,近期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也很小。尽管当前中国的资产价格上涨容易引发强烈的通货膨胀预期,而且资产价格的上涨也的确吸收了大量流动性,但对未来资产价格调整方向逆转的预期会导致负财富效应,使消费需求受到进一步的抑制,反而会起到流动性收缩作用。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中国现在退出经济刺激计划既不合理也没必要。当前中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增大。对于2010年的中国来说,继续实施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自在情理之中。当然,着眼于如何实现经济的转危为机和平稳较快发展,我们有必要在经济刺激计划的下一步实施中,密切注意并应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风险。

第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发展添柴加薪,但必须在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下,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控制财政赤字规模,防范通货膨胀风险。

在经济基础尚不牢固、扩大内需缺乏更新更有力的手段的前提下,今后一段时期,当然仍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管齐下,以拉动国内需求并鼓舞市场信心。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2008年末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中央政府坐拥巨大的财政盈余,银行具有较强的放贷能力,在各级财政扩大支出和银行增加放贷的双重合力下,中国成功地将GDP拉到8%的水平。然而,一年的经济刺激计划的强有力执行过后,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超预期地扩大,而作为还款来源的税收却大幅度下降;经历了2009年狂飙式的天量信贷之后,各大商业银行的贷存比今非昔比,一旦所投放的信贷没有达到预期的利润效果,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将会急剧恶化,届时已经捉襟见肘的各级财政,在实施融资救助时恐怕也会力不从心。另一不容忽视的状况,就是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压力加剧。全球应对金融危机以来,广义货币增速已经超发接近20%,合10 万亿美元左右,占全球GDP的24%,对比之下,在1929~1933年期间,全球实施扩张政策增发货币占GDP的8%,1993~1995年期间仅为7%。而且,目前全球货币环境仍然处于极度宽松状态,这种宽松货币环境极有可能因各国政府的从众心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内无法得到有效改变。过大的流动性问题已经在印度、巴西等一些国家显现。中国也是热钱流入的主要国家之一,资产价格快速上升,房地产的投资速度在2009年第三季度明显加快,北京、上海、深圳、海南房价再度飙升,已经超过了危机前的峰值。

因此,2010年在继续实施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应该在一定的财政支出和信贷规模下,寻求对特定行业或方向进行有效刺激的结构性安排。

第二,在保证经济总量平稳增长的同时,坚持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增长目标有机结合,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毋庸置疑,危机和危机发生后的全球贸易再平衡化,将会使中国在贸易和汇率问题上面临更多外部压力,这就意味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靠吃劳动和资源密集的红利、快速扩张产出的时代将会一去不返。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已经迫在眉睫,只有实现消费的稳定增长,以内需拉动战略逐步替代出口导向战略,中国经济增长才有可能重新找回强劲而稳固的经济增长动力。而消费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未来预期,所以,需要把扩大消费的长期目标和短期政策措施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通过夯实“三农”发展基础和稳步推进城镇化,实现潜在内需增长空间的扩大。

尽管拉动消费是扩大内需的根本,但是作为刺激内需的另一驾马车的投资,或许在应对危机期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投资比消费更容易在短期内扩大产出和维持就业。过去的一年来中国之所以能比其他经济体更早地走出低谷,4万亿元的投资在救市贡献中肯定拔得头筹。在经济增速走低、企业投资下降、消费意愿减弱的情况下,大规模的政府投资无疑是保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其乘数效应不可替代。然而,2009年的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六成以上,投资增速已经很高,投资规模已经很大,接下来应当把更多精力放在优化投资结构上,同时大力扶持民间投资,追求投资更多由市场推动,使投资更具有可持续性。一方面,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4万亿元“蛋糕”的执行,鼓励民间投资,加大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扎实推进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另一方面,依据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积极支持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同时推动先进生产力向出口经济渗透。

第三,把握整个经济有效复苏的时机,对经济刺激计划进行动态微调,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灵活地掌握调控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实现经济软着陆。

对经济实施刺激终究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当其帮助经济周期走出低谷时,必须让位于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市场。前一阶段政府在经济复苏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今后关键要看民间投资能否接过接力棒,这就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能更好地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来撬动民间投资。事实上,长时间的财政支出会提高市场利率,从而逐渐把民间投资主体从市场中挤出去,引起国进民退的担忧。

那么,把经济从衰退中拯救出来之后,经济刺激计划如何退出呢?退出的时间和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过早退出可能会导致经济的二次探底,过迟退出可能会使物价显著上升并形成滞胀。只有及时跟踪经济刺激效果和通货膨胀压力,并且密切关注世界其他国家的行动,才能确定我们最佳的退出时间。至于退出方式的选择,不妨进行动态微调。2009年上半年信贷投放月均1万亿元,6月份仍为1.53万亿元,而7月份骤降到3559亿元,10月份则只有2530亿元。由此可见,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相机而动,在尝试着进行动态微调。在下一阶段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中,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当判断经济的复苏确实已经站稳脚跟后,应该逐步收敛放贷,逐级控制财政支出和信贷规模,及时防止过度投资、产能过剩、资产泡沫和信用风险,实现经济软着陆。

作者:韩保江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篇: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下一篇:英语教研活动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