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心理教案
来源:考试大 2011年2月20日 【有了考试大,考遍全天下】
一、问题提出
目前,痴迷电脑游戏的现象在小学的中高年级发生率比较高,出现的问题也较多。许多 小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一旦上瘾,就会难以自拔,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这应该 是一个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
韩前(化名),男,小学六年级学生。身体健康,发育良好。父母工作忙,照顾孩子比较 少,爸爸管教孩子比较严,家中老人非常疼爱这个孙子。
该生语数外几门功课都有过不及格现象,学习成绩在班上倒数,个别科目只有30分,性 格有点内向,但言语表达清楚,喜欢玩电脑游戏,见了电脑眼睛就发光,操作电脑灵活自如。
三、主要行为
该生小学中年级开始学习滑坡,五年级时,家里买了一台新电脑,同学约他玩电脑游戏,他便偷偷地装上了游戏软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学校里,他上课听不懂,而且不遵守纪律,但无品行方面的问题,他想继续混下去,直到小学毕业。家长很着急,但对电脑痴迷也无较好的解决办法。以前老师认为他学习差主 要是记不住,还感觉他心理健康方面有点问题。
他痴迷于电脑游戏,痴迷的程度为每天玩游戏近3小时。如果不玩会出现焦虑、心慌、坐立不安等,同时还有不愿意上学或逃学等心理行为。
该生自己认为:学习不好是自己笨,记不住。而且觉得老师和家长也是这么认为的,所 以不想上学,想离家出走。对玩电脑游戏,他感到很过瘾,玩得很开心。如果不让他玩,会 很难过,所以每天不由自主地要玩,拦也拦不住。对电脑游戏,他自认为是玩的最好的,另 外他还喜欢踢足球,希望成为一名足球明显。
四、诊断分析
从该生的情况看,玩电脑游戏次数正不断增加,并从中获得心理满足。为玩电脑他减少 了社交、娱乐,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并出现了不玩电脑“很难过”等反应。所以我初步 判断他是因学习不适应导致了电脑游戏痴迷。可他并不是单纯电脑痴迷症,因为他喜欢踢球,说明他可以离开电脑游戏。也不是单纯学习无能,因为他愿意读自己喜欢的书,可以描述 的很清楚,并且有自己的见解。
学业失败使韩前对学校学习失去信心,家长和孩子本人都认为记忆力不好,不能学习。从而进一步强化了韩前“不能学习”的概念,经过反复强化、以及考试的多次验证,使他选 择放弃学习。通过玩电脑游戏,韩前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理满足,有了成功的感觉,从而 痴迷于电脑游戏。韩前的自卑来自于学业失败,但他内心是渴望得到成功,渴望得到尊重,通过玩电脑游戏激活了他想要成功的愿望,得到了很大的心理满足。因为他在电脑游戏中已 做到了最好,是电脑里的高手。而且他还想成为一名足球明显。
我这样设想,只要将成功的满足感转移到非电脑游戏上,他是能改变电脑痴迷的行为的。六年级接班后,我试着对韩前进行帮助:
在思想方面:使韩前改变对学习的不良认识,打破家长和韩前都认为韩前学习不好,是 因为记不住的怪圈。从他最喜欢的事情入手,逐渐增强他的自信心,我认为只有在电脑游戏 以外也得到成功的满足感,韩前才能减少玩电脑游戏次数。如果满足感迁移到学习上,韩前 才有可能喜欢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在行为方面:针对韩前得到的表扬和鼓励太少的现状,运用正面奖励办法来减少对韩前 玩电脑游戏的次数。
五、辅导思考:
第一次辅导:
辅导目标:了解该生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特征(问题聚焦),以及他对问题的认识和感 受,为进一步辅导做准备。
我:你对目前的状况很不满意,想学习又学不好,白天想去打游戏,学校、家长又不同 意,你感到很烦恼是吗?
韩:是的。……
我:你能具体谈谈吗?
韩:……(不语)
我:(换了一个话题问)你读过什么书?对你印象深刻的书有那些?
韩:《三国演义》。
我:能说说其中的人物吗?
韩:有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亮、孙权、周瑜、黄盖、徐庶……
我:能说说其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吗?
韩:可以,我最喜欢关羽。
我:你对《三国演义》里哪个人物的描写印象比较深刻?
韩:是诸葛亮。
我:我觉得你的记忆力是很不错的。
韩:我喜欢读的书还是记得住的。
过了一会我问韩前:你目前最想做什么?
韩:打电脑游戏。
我:玩过哪些游戏?
韩:《星际争霸》、《红色警戒》、《帝国时代》……
我:玩的怎么样?
韩:是我们班玩得最好的。
我:你为什么能玩的这么好?
韩:我……说不清,我:在玩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觉?
韩:我非常开心,我有成功的感觉。
我感到他这么喜欢玩电脑游戏,一定有非常吸引他的地方,如果不了解电脑游戏和他为 什么喜欢电脑游戏的原因,是不可能走近他,进而帮助他的。通过家访,我发现在电脑游戏 的天地里,他表现得无拘无束,尽情欢乐。经过艰苦激烈的“战斗”,他最终取得了胜利,那种喜悦和欢迎是很令人激动的,也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
韩前说:“在学校、在家里,我只有听老师的话、听家长的话,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事,去完成作业。现在学习压力大,心理很紧张,又没有地方去宣泄,现在我可以去玩的地方 又很少。在电脑游戏里,我是主人,我可以控制整个„战争‟,可以改变形势,让整个计划 按我的要求(意志)去发展,所以我一有时间就想打电脑游戏。”
我查阅了心理学方面的资料:孩子们在玩电脑游戏的过程中,心理上容易得到满足,生 理上容易达到兴奋点,因而大脑会产生较多的兴奋物质——吗啡肽,使孩子有非常愉悦的感 觉。原来孩子玩电脑游戏也是有心理和生理机制的,难怪韩前这么喜爱电脑游戏。
第二次辅导:
辅导目的:从玩电脑游戏这个话题入手,逐渐迁移到改变对学习的认识。
在韩前痛快地玩了以后,与韩前交谈,我对他说:“韩前,我看到,只要你努力就会有 结果,玩电脑游戏你已经是最好,你想不想在其他方面也做的更好,比如,让学习也有变化,这需要你的努力,也需要用时间来证明,你要是能够从电脑游戏中走出来,你的学习一定 会有变化的,我们一起想办法好吗?”韩前用眼睛看着我不语。
我问韩前对学习的看法,他认为学习不好是自己笨,“老师讲课我什么也听不懂,记不 住。我坐在教室里很难受,我盼望下课,盼望到回家去玩电脑游戏,在那里我很开心。”
我:“如果你真的很笨,你怎么能将最先进的电脑游戏玩的这么好?你记不住,你怎么 能告诉我《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人物的特征?你对你喜欢做的事,为什么就很开心。”
韩:“让我想一想……看来我在有些方面的看法好像有点不对。”
第三次辅导:
辅导目的:助人自助,启发韩前自己寻找改变的目标。确定目标,并让韩前将目标具体 化,还要考虑自己为此需要付出些什么?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
韩前说:“老师你说的话,好象有点道理,我想试试看,改变一下我自己。”我问,想 一想,准备改变什么?
他说:“我想在学习上点变化,和同学关系变的好些。”我请他具体谈一谈。
他说:“学习上能有点进步,最好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能对我亲切点,不再用轻 视的眼光看他。”
我对人说:“你的想法很好,你能为此做点什么呢?”
韩前看着我说:“老师这个问题我没有想过,让我回家好好想想。”
第四次辅导:
辅导目的:认知改变以后,准备进行行为轿治的辅导,首先要与韩前共同确定辅导的具 体目标和奖励的办法。
韩前说:“我准备上课时,要认真听老师讲,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下课再看看书,仔细 想一想,如果还不懂,再去问老师或者同学,争取每天学懂一点新东西。在学校主动与同学 打招呼,积极为班级做事,放学后,不去打电脑游戏,先回家做作业,再干其他事。”
我肯定了他的想法,并鼓励他去做。
最后我问韩前:“如果你能克制自己少去玩电脑游戏,并使自己的学习有进步,你最想 得到的奖励是什么?”
韩:“我最想得到一套世界名著,还有能够隔天踢一场足球。”
我:“你能不能将喜欢的事从喜欢到非常喜欢排列一个顺序。”
韩:“我爱爱做的事情从喜欢到非常喜欢排列顺序是,卡通书,电玩书,名著,踢足球。”
根据韩前的愿望,我们一起商量了奖励的具体办法:
1.第一阶段:由每天去一次减少到每两天去一次(一次2-3小时)。上课能认真听老师讲,并坚持半个月。奖励一本卡通书,每两周踢一场球。
2.第二阶段:每周去1-2次(一次2小时),上课能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事先为他准备的 问题)。坚持半个月。奖励一本电玩书,每周踢一场球。
3.第三阶段:每周末去一次(一次2小时)。能完成老师为他布置的作业,坚持一个月,巩固后奖励:每2-3周去一次(一次2小时),巩固坚持三个月,考试成绩比以前有进步,奖 励一本中国名著,每周踢两场球。
4.第四阶段:每2-3周去一次(一次2小时),巩固坚持三个月,考试成绩比以前有进步,奖励一套世界名著。每周踢三场球。
韩前表示同意。
(我还想办法提高韩前课堂学习积极性,并协调韩前与其他老师和同学的关系。)
第五次辅导:
辅导目的:通过成功感的迁移和行为奖励的方法,逐步改变韩前痴迷电脑的行为。
行为改变过程:
一开始,韩前不去网吧很难过,只在家里浑身不舒服,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就想玩电脑 游戏。
他对我说:老师,我很难受,但我在努力克制,这种滋味真不好受。
我说: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你现在能克制自己很不容易,老师相信你能战胜困难。我又 说:你现在如果看你喜欢的书,情况会改变一些。还有可以出去踢球,与小伙伴们游戏。
于是韩前就采用踢球和看书来转移对玩游戏的渴望。
韩前在坚持……
第一阶段的行为矮治过去了,韩前得到了他喜欢的书。
韩前对我说:老师我有进步了!我很开心
我说:老师同你一样开心!
……
通过一段时间(两个月)的辅导,韩前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上课态度认真了,也 积极发言,作业完成情况有了好转,与同学关系也融洽了许多,打电脑游戏的次数逐渐减少。
韩:“老师,电脑游戏确实很吸引人,但我从电脑游戏之外也得到了快乐。”
我:“在什么方面?”
韩:“从同学中,在学习上,我觉得我还是一个能成功的人。”
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韩:“老师你看,我能玩好电脑游戏,也能控制自己少玩一些,我在学习上有了进步,不是说明我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吗?”
(我很高兴!)
我:“那你还想成为足球明显吗?”
韩:“想。不过要等我多学点知识,长大一点再说吧。”
六、结语
随着电脑普及程度的提高,喜欢玩电脑的人数在迅速增加,对电脑痴迷的小学生也会随 之增多,怎么看待这些现象,如何去关心和帮助我们的孩子?虽然本案的辅导没有结束,但 他留给我的思考却很多很多……
小学生电脑游戏痴迷的矫治,的确已成为一个令学校、家长头痛的问题,作为教育者不 能只是简单地去禁、去堵,而应发现孩子们在那里“大战”,并在“战争”中获得成功的体 会,结合心理辅导,引导孩子从电脑游戏迷恋中走出来,把在电脑游戏中追求成功的精神转 移到学习上去,并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会。
自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开展计算机网络建设以来, 网络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至全球, 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是, 随之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更为严重的是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 对网络“一往情深”, 甚至难以自拔。我国现有的资料对网瘾的形成原因虽有很多研究, 而仅仅局限于理论方面, 较少进行实地调查, 特别是针对农村中学生几乎没有相关的研究。为了弥补这一方面的缺陷, 我们于2006年下半年在我校高中部学生中进行了一项抽样调查, 调查的目的就是了解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原因及解决方案。
二、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所有在校学生为总体,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具体做法是:先根据高中三个年级学生的人数情况, 决定在高一年级随机抽取5个班, 高二年级抽取4个班, 高三年级抽取2个班的所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这样共抽取了11班, 共732人作为调查对象。
2. 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 问卷共26个问题构成, 主要询问了学生接触网的情况和心理, 被调查对象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均由研究小组成员深入各被抽中班级实施和完成的。实际发放问卷732份, 收回660份, 回收率90.2%。
3. 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本次调查中, 采取多阶段筛选分析。首先分离出“上过网”与“没有上过网”的学生。然后以目前采用较多的美国IAD评估网瘾九大标准为基准,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经过本组讨论及网上收集的资料, 小组对IAD评估标准做了些改动。新的网瘾评估标准以问题的形式在问卷中写出, 只要被调查者在这问卷中选中 (7~11题) 四个或四个以上“是”, 则被视为上网成瘾者。在调查中, 小组还统计了回答三个“是”的被调查者的数据信息, 这些被调查者我们视为有网瘾倾向, 而回答两个或两个以下“是”的学生被视为无网瘾者。
4. 资料收集与分析
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员进行手工进行收集, 然后由小组进行手工统计分析, 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1. 网瘾的性别差异
为了了解性别与网瘾的关系, 笔者对接受调查的636位学生进行了统计, 其中有效问卷607份, 结果见表1
从而肯定性别与网络成瘾二者之间存在关系, 这就是男生较女生更容易沉迷于网络, 这一点从成瘾男生比例20%明显大于女生成瘾比例9.5%可以看出。
再来看看男女生在上网内容上的差异, 见表2
表2表明, 在上网内容选择方面, 男女学生之间的百分比相差较大:在玩游戏方面, 男生的比例明显大于女生, 而在聊天、看电影、小说方面, 女生的比例明显大于男生, 在查资料方面差异不大。这说明, 男生在上网时, 玩游戏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 他们把上网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玩游戏,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守武等人指出, 网络游戏是“像鸦片一样有毒的东西”。陶宏开教授则认为, 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和毒品相比, 更便宜、更便捷, 影响面更广, 危害也更大。和男生相比上网聊天对女生有更大的吸引力。综合表1和表2结果表明, 男女不但在上网成瘾上存在差异, 而且在上网内容上也存在了明显的差异, 那么为什么男生更容易沉迷于网络?而且更喜欢玩网络游戏呢?相反女生就不那么容易沉迷于网络, 并且大部分成瘾女生沉迷于聊天呢?一般认为基于生理差异及传统社会文化的规范以及行为差异。
(1) 男性更富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女生更为稳健保守。因此, 面对网络游戏这一新事物时, 男生往往更易于被网络游戏所吸引。
(2) 男生较为独立, 女生依赖性相对较强。在传统文化的规范下, 男生往往是有泪不轻弹, 与其他社会成员缺乏有效的沟通。而女生则大可向他人宣泄负面情绪, 所以当网络媒体出现时, 在现实生活中比女生拥有更少宣泄渠道的男生便会倾向于利用网络媒体来宣泄负面情绪。而且因为男女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不同, 导致了他们宣泄的渠道也就不一样, 男生更喜欢游戏的刺激式的宣泄, 而女生更喜欢温和式的交流方式。
(3) 处于青少年成长期的男生往往思维较为活跃, 自制能力较差, 好动, 视为“顽皮”;女生则自控能力较好, 好静, 视为“乖顺”。
2、年级与网瘾程度的关系
X2=19.973 df=6 p<0.01
根据x2分布表的数据可知, 当df=6、p取0.01时, x2=19.973>16.812, 说明年级的不同对网瘾的形成是有影响的。我们对表中数据进行百分比换算可以得出:高一成瘾率为16.85﹪, 高二为14.52﹪, 高三为14.41﹪。有网瘾倾向者的比率亦为高一最高, 高二次之, 高三最低。
一、网络带给学生的不良心理影响
1.网络让学生形成自我封闭
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沉迷于网络。由于没有平日老师和家长的束缚,他们在网上形成了我行我素的心理,自我封闭的心态,这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是十分不利的。
2.网络导致学生人格障碍
由于网络的隐蔽性,使得网络相对是“安全”的,在其中一个人可以不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学生把这种不健康的人格潜移默化到现实中,往往做事不计后果。长期受这种心态的影响,就容易形成不健康的人格,从而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3.黄色、暴力信息对学生的误导
青少年时期生理与心理都迅速发育,很多学校缺乏对学生青春期的教育,而网络就成了他们获取这方面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网络上这方面的信息多无科学性,多以暴力犯罪为主,缺少正确的引导。在网上阅读色情文字会让他们的心态变得畸形,而做事不计后果,容易触犯法律,走向歧途。
4.网瘾学生发展成为网络犯罪受害者。现在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的活动屡见不鲜,由于青少年学生涉世未深,难以分清善恶,往往容易上当受骗,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
二、对网瘾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正常的教学管理之时,也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班主任要经常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还要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健康上网,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1.班主任要悟透上网的好处和各种不良影响。班主任应具有丰富的网络知识,这样才能够深入分析上网的利弊,才能与学生有聊得来的话题,让学生运用网络学习知识,健康成长,这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条件。
2.积极营建健康的环境。
学生大多不关注教育相关的网站,平日上网多是看电影、上QQ和打游戏,而很少利用网络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 久而久之学生会把网络当作不良情绪的发泄对象,所以班主任应对学生多加引导,让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进行知识的学习。
3.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免疫能力。
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要积极提倡健康上网的理念。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利用网络求解各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拒绝不良网站,对不良网络危害的事件作剖析,让学生积极拒绝。另外,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上网成瘾的学生主要是那些性格内向、现实交际困难的人,因此作为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应多注意关心这些学生,平日对这类学生多加引导,在班级中经常开展各种积极向上的文娱活动,引导他们正确与他人交流,让他们感受到交流的快乐,积极开展各种娱乐活动,还能磨炼他们的意志。这也是提高不良网络免疫力的一个好措施。
4.注意与家长一道进行教育。当前很多家长对网络一知半解,教育的方式只是一味地阻拦,造成家长与学生难以沟通,家长应该看到网络的两面性,积极引导学生向利用网络学习文化知识这方面发展。例如将电脑放在客厅里;经常与孩子探讨上网的技巧和经验,提醒孩子不要轻信在网上与之聊天的陌生人,不要随意发送个人或家庭信息等;安装反黄软件,以防止在家上网的学生浏览黄色网站。
5.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班主任要经常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学生本来就活泼好动,让他们多参与,兴趣产生改变,自然会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引导学生误入歧途的一面,也能让学生通过网络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我们要讲科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上网指导,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之更好地与时代接轨。
一、教学导读
十几年的学习以来,发现无论是哪个年级哪个班,班里都多多少少的有一些网瘾同学。他们日常表现为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没时间完成作业,不喜欢考试;甚至旷课逃学去上网,网瘾成为教育者最棘手的问题,它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那么,学生产生网瘾的原因是什么呢?又该怎样消除网瘾呢?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理解网瘾的含义及危害,了解网瘾行为的相关问题。
2、能力目标:掌握开展阻止中学生上网成瘾行为的常用方法。
3、素质目标:使学生掌握自我调整网络时间的方法,并有效控制上网成瘾,辅助更好地知识学习与心理健康成长。
三、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网瘾的含义及原因
2、掌握开展阻止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常用方法
3、让学生意识到上网成瘾的严重性及培养学生们自我控制的有效性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上网时间
五、教学类型
新授课
六、教学对象
初中学生
七、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八、教学方法
讲授、上网经验交流、小组讨论、自我启示
九、教学流程
(一)课程导入:
抛出问题:如何让中小学生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二)网瘾的含义及行为表现
① 网瘾-----即网络成瘾,又称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之外的事情都没有过多的兴趣,从而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
② 行为表现?
沉迷网络世界,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上网之上。
(三)网瘾的原因
主观原因:自控能力欠缺,认知能力有限,自我意识强烈
客观原因: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环境
(四)案例导入,寻找解决之道。
案例:视频实例。
解决方式: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与指导,给予学生领悟空间。
(五)真情互动,提供一些远离厌学的对策。
1、对老师的要求:(从多角度调查了解学生上网成瘾的根本原因,在作出相应的对策)
①课堂上多关注网瘾同学的内心世界,及时沟通。②私下谈心。
③适当与他的家人、同学朋友沟通,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④定下“条约”,实施适当的外界压力,奖惩相当。
2、学生的努力方向:
①需尽可能多地与同学朋友交流,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②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课外兴趣,如运动、阅读等,转移网瘾的注意力。③家长与老师应该予以关注,并积极配合学生的纠正。总之: 注意转移法、情绪调节法、心理辅导法等。
(六)小组自由提问,并派一名成员总结汇报问题。
徐东方200711219
1摘要: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中学生上网成瘾的现象和危害日益严重。怎样帮助学生戒除“网瘾”是学校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抵御诱惑的自制力差;又由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某些需要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满足,也没能被及时疏导,而虚拟网络恰恰迎合了学生的这种需要,所以中学生容易迷恋网络。另外,网络网吧缺乏规范有效的管理,家庭教育不当,学校教育教学过于应试化,也使戒瘾行动更加困难重重。这些问题可以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在积极预防学生上网成瘾的前提下,通过加强对网瘾学生的沟通、理解和帮助,强化学生网络心理的健康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以及创建和谐的班级心理氛围等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网络成瘾;网络心理;戒除网瘾;和谐心理
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由于沉溺网络而荒废学业,损害身心健康,破坏家庭,伤害亲情,引发猝死,自残自杀,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危害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和解决。如何尽快帮助这些中学生戒除网瘾,回归正常的学校生活,并且积极有效地预防学生迷恋网络,是学校教育急需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
一、“网瘾”及其我班学生的网瘾状况
什么是网络成瘾?北京师范大学许燕教授认为:网络成瘾综合症是对网络的一种过度依赖,表现为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网上操作时间超过一般的限度,以此来获得心理满足。当网络依恋失控,对人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我们就把它当作心理上的一种障碍来看待。许燕教授提出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具有网络成瘾倾向的评估标准:一是将网络作为排解调节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二是把网络当作生活的中心,学习被排除到中心以外。三是产生了依恋性,一旦停止上网马上就会出现不良的反应;四是无法阻断或者说反复.(以上引文出自中国戒除网瘾工作网)依据这些标准,可以把网络成瘾按程度不同分成四个时期:初恋期,迷恋期,依恋期和沉溺期。不同学生个体所处各个时期的时间长短不同,有些学生可能是跳跃式地成瘾。如果学生在网上只是为了玩乐、刺激、发泄,而且已经影响到现实世界中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那么就应当引起注意。
仓山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认为有三类中学生容易得网瘾。一是学习适应困难者。他们体会不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而上网打游戏,可以获得虚拟奖励,宣泄学习不成功带来的压抑。二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者。他们希望上网逃避现实。通过QQ聊天交结网友,倾诉心菲,发泄情感。三是家长教育子女存在误区的学生。许多家长只知道限制子女上网,而不懂得如何转移子女对上网的注意力,培养子女新的爱好。(以上引文出自中国戒除网瘾工作网)几个月来,我多次去网吧看他们玩游戏聊天,自己也学会了网上聊天,并且两次包夜到天亮。通过观察得知:男生上网主要是玩游戏和聊天,少数人包厢或包夜浏览色情网站看黄色影片。女生上网主要是聊天和听歌,少数人会看看电影。几乎没有学生为了学习查资料。他们上网的时间主要在中午、晚自习后和周末假期,也有少数学生下午晚上逃课上网。星期六晚上学生特别多。平时女生少,到了假期女生明显增多。我同几个有网瘾的学生交流,他们也知道自己是不对的,也认识到网瘾带来的危害,但就是克制不住自己。在他们中间,单亲家庭,父母忙于生计,父母外出打工,1
远离父母的在校寄宿生特别是在校外租房的学生占大多数。这说明父母的关爱教育,对子女的成长有多么的重要。
我所教的班级是农村实验班,共70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31人。经多次记名和匿名问卷、个别交谈、集体座谈、跟踪调查、学生举报、教师反应和突击查网吧等方式,基本上掌握了全班的上网情况。男生中有五人从未上过网,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从小就受到父母和老师的良好教育,认识到网上的游戏是假的,QQ是骗人的,上网对学习对身体是有害的。其中一位学生在问卷上写道:“我从来不上网。如果有一天上帝问我,你为什么能克制住自己不受网络的诱惑。我会坚定地说,为了报答父母为了自己的前程,我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男生中有3人在小学时上过网,但现在不上网也不想上网。他们的共同之处是:同学取笑他们,不会上网是落后土气,是赶不上时代潮流。为了不让人小看才去上网的。后来觉得上网并不是什么高难动作,没什么可以炫耀的,就不想再去了。男生中有2人成功戒除了网瘾。以前经常偷着去上网,几次考试成绩大幅度下降,视力也明显下降,在老师家长的教育下,通过打篮球戒掉了网瘾。男生中有9人有时上网。这些学生成绩一直比较好。主要是周末没事做,觉得无聊孤独才去上网消磨时光的,属于“初恋期”。男生中有18人经常上网。这些学生在学习上一直有困难。主要在每天中午和周末白天上网。他们要么总想在游戏中升到更高级;要么不去和网友聊天总觉得丢了什么似的、六神无主、烦躁不安,属于“迷恋期”。目前有二位男生不但课余一有时间就会去上网,而且有时逃课上网,有时连续几天包夜。他俩白天玩游戏查找女孩聊天,深夜看淫秽色情。精神恍惚,沉沦于假想的性生活中。这两位学生脾气暴躁、自私自利、好说谎借钱、好欺负女生,属于“依恋期”。
在31位女生中,有18人没上过网。大多数曾经在同学的怂恿下有过上网的冲动,但想到父母的辛劳和严厉地告戒,也害怕一旦上网就成瘾,从而影响学习,就时刻提醒自己,把精力和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在女生中有四人曾经上过几次网,都是陪姐姐或表姐去的。网吧里难闻的气味、缭绕的烟雾、污浊的环境、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使她们再也不想去了。女生中有九人有时会去上网。这些女生多半属于成绩比较差的,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很压抑,去网吧听音乐、聊天放松心情,获得快乐。属于网络“初恋期”。其中二位是在跟同学谈恋爱,周末、假期约定时间上网。还有一位只是在家里同家人一起上网。后三位应该还没有网瘾。
从整个班级来看:全班有67.1%的学生上过网,男生有87.2%上过网,女生有41.9%上过网。全班有50%的学生有网瘾,男生中74.4%有网瘾,女生中19.3%有网瘾,经了解全校情况也差不多。首先,成绩不好,学习有困难有压力的学生上网成瘾的比较多,网瘾也比较重。上网使他们身心疲惫,与同学、老师、父母关系疏远紧张,旷课逃学,节衣缩食甚至产生偷钱抢钱的念头。其次是父母溺爱、家教简单粗暴、性格内向孤僻的学生也容易上网成瘾。另外课余时间特别是周末假期空闲无聊,为了打发时间去上网的也不少。上网使他们成绩下降、上课走神、抑郁苦闷、产生无助感和犯罪感。由于同学间谈论网络的好玩与刺激,互相影响互相带动,结伴去网吧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在家长老师共同努力下,很多学生开始痛下决心,逐渐减少了上网的次数和每次的时间。然而戒除网瘾是否成功,关键要看最后会不会反复。这也是社会上戒除网瘾机构存在的软肋。我向几位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他们也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对一些屡教不改的学生要么不厌其烦说教;要么责骂;要么罚款检讨;要么通知家长转学。县城有条件的家长采取天天接送,严格监管。课余时间送子女去私人开办的各种兴趣培训班或各科辅导班。有时也无奈地陪同孩子去网吧或在家,让孩子过过网瘾以缓解冲突。没有条件的县城家长和远在农村的家长只能寄希望于学校的管教了。
二、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
如何积极主动充分有效地预防学生上网成瘾的发生,以及怎样才能帮助已经成瘾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正常情况下,迅速彻底地戒除网瘾。关键在于使学生远离网吧,远离网络中的游戏、聊天和色情;根本在于消除学生的网络心理障碍;核心在于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拥有快乐、享受成功。对学校来说这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教育任务。《学记》说:“知其心,然后能求其失也。”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想教育学生,必须首先全面了解学生,得其心方能育其人。”掌握学生的心理是教育学生的前提,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确立教育的对策和方法,有的放矢,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首先应当对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把握,然后寻求预防和戒除网瘾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从不会上网到开始上网,最终成网瘾的过程中学生的网络心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以下分三个阶段对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进行分析解剖。
(一)学生未接触网络之前的心理分析
1.好奇心理的驱使
中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他们对新奇事物有一种本能的接近和探索的渴望。网络世界是一个全新的信息世界,同时又是一个虚拟的高科技世界。对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更是空前的、超现实的诱惑。我的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一天,同学与我谈起网络,说它是一种十分神奇的科学。在网络里,有许多有趣的网络游戏,有各种各样的劲暴音乐,有精彩刺激的电影录相,还可以在网上聊天找朋友,倾述自己的心情。我便迫不及待跟他去了网吧。于是我与网络交起了朋友,再也分不开了。”
2.从众心理的驱使
中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意识迅速增强,所以中学生极容易盲目从众。在集体座谈时同学们谈到:同学朋友会上网玩游戏聊天,而自己不会,觉得自己落后落伍了。在上电脑操作课时,经常上网的同学操作更熟练更有技巧,懂得更多更会玩,令其他同学非常羡慕。平时同学朋友大谈网络中的乐趣,而自己却插不上嘴,觉得是件很尴尬的事。甚至认为通宵上网聊天玩游戏是一种时尚。一位女生在问卷中写道:“自己曾经动过去上网的念头,是因为怕自己以后不会玩电脑,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便,但后来老师和家人告诉我,电脑很容易学,如果现在去上网可能会影响成绩。所以我就打消了去上网的念头,全心全意地学习。以后再也没有这个想法了。”
3.空虚心理的驱使
学校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使学生的精神空虚,心灵寂寞。一到课余时间,一旦离开教室,特别是周末假期,很多学生就看不进书,也不愿做作业。学校和家里又没有什么好玩的好看的,因而无所事事、空虚无聊、坐立不安。这就很容易使学生走进网吧迷上网络。一位成绩优异的女生在检讨中写道:“连续几个星期天的上午都是我一个人在寝室看书。除了操场上有些男生在打篮球外,学校很少看得见人。这次我终于忍不住跟他们一起去了网吧。”
4.侥幸心理的驱使
父母千叮咛万嘱托、甚至措辞严厉,老师三令五申、苦口婆心。学生也知道网瘾的危害,也听说过或亲眼目睹了一些网瘾者的悲惨后果,可是很多学生还是心存侥幸,就玩一次吧,自己不会上瘾的,父母老师也不会知道的。然而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并不强,意志薄弱,抵御力差。一旦上网玩游戏或聊天就很容易上瘾。
(二)学生从第一次上网到上网成瘾的心理分析
1.缓解压力的心理需要
中学生普遍面临着考试升学的沉重压力和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特别是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压力挫折更大,而且他们又不善于自我调节。为了释放紧张的压力,消除郁闷的心情,随身进入网吧,通过网络上的游戏、聊天、听歌、看电影来宣泄。一位学生在问卷上写道:“学的太苦太累了,只有网上才是乐园。
2.争强好胜自我表现的心理需要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希望有作为,被关注。他们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己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自己在异性面前是否有吸引力。因此他们在网上通过玩游戏来不断地使自己升级强大。他们也在网上通过聊天极尽所能地吹嘘自己和取悦对方。然后在班上眉飞色舞、自鸣得意地给同学叙述自己在网上的精彩业绩。在网络游戏中,游戏的高技巧性、复杂性使游戏者产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易取得的成就感、力量感和自尊感。并可以发泄他们潜在的攻击性,愤怒乃至仇恨的情绪。匿名带来的多种身份感,可以使上网者卸掉伪装,展示自己人格的另一面,使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以师傅自居,从而获得别人的羡慕和崇拜。
3.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是脱离家长老师,向往社会交流最强烈的时期,但由于交往心理不成熟,导致在现实中交往失败,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又由于父母只重说教,只关心成绩,很少与孩子交流情感。这样伴随学生的必然是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上网聊天便成了他们寻求慰籍,解除寂寞和孤独的途径。网上空间的无限性,内容的随意性,身份的隐蔽性,这种自由宽松的环境,可以使他们尽情倾诉。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在网上他们没有了拘谨、害羞、不善交往的焦虑,网络给了他们交友的信心,同时也容易使他们迷恋。
4.青春期性心理的需要
中学生正处在性意识迅猛觉醒,性生理发育日臻成熟的青春期。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心和神秘感。有了接近异性,了解异性的愿望和需要,甚至对异性产生爱慕,但由于现实世界的约束、责任和后果,使他们压制了对异性的冲动和渴望。而网络聊天交友的开放性和隐蔽性无疑为中学生驰骋自己对异性的幻想提供了良好的安全场所。又由于不能从有效途径接受到科学的性知识和心理调节的教育,所以只能从网络上寻求感官刺激和语言猎奇的感受,以至于频频光顾黄色网站,热衷暧昧聊天而不能自拔。
(三)学生上网成瘾后不断反复的心理分析
1.叛逆心理的体现
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普遍具有成人感,迫切希望摆脱成年人的监护,容易对管理者产生对抗情绪。有些家长爱子心切,一旦发现孩子有网瘾,制止行为过于激烈,措施生硬方法不当,反而引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叛逆行为。为了发泄不满,孩子会用变本加厉上网以示对抗。有的孩子离家出走,甚至选择自残自杀的方式表示抗议。也可能是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使学生在潜意识中把自己上网成瘾的原因转嫁到家人、老师的身上。其实学生也很想戒除网瘾,自己也尽了很大的努力。此时特别需要家长、老师的宽容和鼓励。如果不问青红皂白,采取过激的措施,就会使得学生产生敌对情绪,对家长和老师不满,对现实不满。而网络的暴力游戏正好迎合了一种攻击性毁灭性的叛逆心理。因此犯了网瘾的孩子更需要尊重和帮助,而不是挖苦、讽刺、歧视、打骂、高压监禁,那样只能恰得其反。
2.依赖心理的体现
长期沉溺虚拟世界的学生几乎远离模糊了现实世界。一方面适应现实世界的能力更差了。现实中的压力挫折更大了;另一方面虚拟世界却满足了他们的刺激和欲望。使他们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无法离开网络。现实生活中的失落失败和虚拟世界的刺激成功之间的矛盾,使学生逃避现实,更加依赖网络。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每次上网后都会空虚、内疚、后悔,但每次都抱着再玩一次的心理,却从没有间断过。特别是交了网友后,更是觉得找到了知音。一到自己习惯上网的时间,如果得不到上网,就会心跳加快、心慌意乱、焦虑不安、脾气暴躁,总想砸东西打人。可是一进入网吧,那种环境那种气氛就让我舒心;敲击键盘让我快感;网络刺激让我兴奋;尤其是几位好友同时玩同一个大型游戏时,那种大喊大叫、大骂大闹更是让我疯狂。”
3.自暴自弃心理的体现
由于网瘾太深诱惑太大,学生已经完全克制不住自己的网瘾,多次反复使学生自责自悲对
自己失去了信心,对生活对未来几近绝望,从而干脆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甚至自残自杀。连续在网吧奋战三十六个小时后,从二十四层高楼纵身自杀的十三岁少年张萧艺在绝笔中写道:“我是个垃圾,真正的垃圾„„我什么事情都干不好,立下的誓言有许多都完不成,圣诞刚刚过去了,我也要离开这个世界了,我相信会有转世,会有天堂地狱的。来世如果我还是人,我一定会是最好的孩子。”(引言出自《在网路上狂奔》)
三、针对中学生网瘾心理的教育建议
网瘾不是病,是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症和强迫症的综合。现实中的焦虑心情和强迫行为在网络中能够得到缓解,回到现实中则更加严重。学生一旦上网成瘾,戒除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而生理发育却超前。因此教育学生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教育的根本在于预防问题的发生。戒瘾总是被动的,重点要放在防患于未然。第二,坚持疏导原则。对于网瘾者不能采取粗暴干涉或者盲目禁止的做法,要因势利导。第三,坚持渐进性原则。不要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学生心理的变化发展需要一个过程。第四,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个性、不同网瘾内容、不同网瘾心理阶段、不同网瘾时期的网瘾者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第五,坚持共同协作的原则。帮助学生克服网络迷恋,走出网络迷谷,需要学校、社会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成效。第六,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不论采取什么措施,都不能影响和阻碍学生身心发展和长远发展。学校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预防和戒除网瘾。
首先,强化学生对网络危害的认识,消除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心理、从众心理、侥幸心理和依赖心理。
1、网络游戏的商业性、圈套性、虚拟性和暴力危害性;
2、网络聊天的隐蔽性、虚假性和欺骗性;
3、网络色情的腐蚀性、犯罪性和对身体的毁灭性;
4、网络危害的典型案例;5、戒除网瘾的成功范例。
其次,加强学生网络心理的健康教育,疏导缓解学生人际交往的紧张心理、争强好胜心理、叛逆心理和青春期性心理冲动。
1、勇敢面对挫折,树立自信心,提高意志力;
2、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走出心理孤独;
3、克制逆反心理,主动与家长老师沟通交流;
4、开展健康科学的青春期性知识教育,消除学生对性的苦闷和神秘感;
5、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控制自己。
第三,合理安排学生的课余时间,消除学生的心理空虚情绪郁闷,转移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心理,满足学生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的心理需要。
1、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锻炼自己、实现自我。
2、培养学生至少二种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最好是一静一动。
3、周末假期鼓励家长学生结伴去野外郊游,感受大自然的秀美神奇,陶冶情操、增长见识。
4、和学生一起规划制定合理的活动内容和时间表,并且严格执行。让学生沉闷,枯燥的校园生活活跃起来,让学生快乐健康地生活学习。
第四,营造健康稳定和谐的班级心理氛围,减轻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压抑,使网瘾学生从自暴自弃的心理阴霾中走出来。一位学生在问卷上写道:“大多学生第一次上网都是被同学朋友带去的,一个班的班风很重要,好的班风能把同学从网上带回现实中,而一个差的班风会不断带动更多的同学去上网成瘾。”
1、对那些上网成瘾的学生,全班师生要一起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中的各种困难,鼓励他们走出网络阴影。并且要指定专人(二对一)进行重点监督、教育和帮扶。让成瘾的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称赞和真诚以及同学的友情、信任和尊重。
2、创设条件鼓励和支持男女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使他们真实地了解异性内心的情感世界,缩短距离,减少神秘感,消除学生上网聊天交友的心理冲动。
3、建立校级网站,开设班级博客。在网络中架起交流沟通、互助互爱的桥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引导学生文明上网。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发展学生的网络技术能力。
4、严格管理、规定时间、规范内容,允许学生在老师的陪同下,在学校电脑室上网。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在网络中直接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和自律意识。让学生上好网、用好网,从而发挥网络的教育教学功能。
5、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
我把全班三十五位有网瘾的学生按上瘾程度分成:“初恋期”、“迷恋期”和“依恋期”三个大组。邀请各课任老师、班干和没有网瘾的学生组成相应的三个帮扶大组,每大组又分若干个小组。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和措施,落实各项戒瘾行动,及时检查各阶段每个学生的进展情况,必要时做一定的调整和修复。第一阶段,充分利用学校的读书走廊、年级的宣传栏、班级的黑板报,通过专题讲座、现身说法、参观曾巩读书岩和赵醒侬烈士雕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网络认知、网络道德、网络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品德理想教育。第二阶段,分两次举行了家长参与的“戒网瘾主题班会”。先分别由年级领导、家长、老师和班干对网瘾学生提出殷切希望;再让家长和子女、老师在自由平等的气氛中交流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后网瘾学生上讲台表决心、定方法并宣誓戒除网瘾;最后对家长进行了培训。第三阶段,建立多种课外兴趣小组,合理安排学生的活动时间。如:篮球、乒乓球、象棋、军棋、诗歌、笛子、书法、图画和捐书读书等,从而占居学生课余周末的心理空闲期,让他们过得充实快乐。第四阶段,对一些网瘾不断反复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主要采取聊天法、放松法、意识阻断法、厌恶法和满灌疗法,以缓解他们网瘾发作时紧张焦虑的情绪,逐渐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在大家不懈地努力下,处于“初恋期”的网瘾学生,现在基本上不会去上网了。主要是多种文体活动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处于“迷恋期”的学生大多数还会偷偷地去上网,上网频率有所降低,而两位“依恋期”的网瘾学生,一位已辍学回家;另一位仍然会在网吧过夜。究其原因主要有:
1、网吧通过开业、节假日限量免费,雇佣学生当网吧保安,办会员卡等多种形式来吸引诱惑学生上网的现象非常严重;
2、学校没有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和戒除网瘾工作室,更没有专职专业的老师;
3、学校也没有设置用来规范学生文明上网的电脑室,因此,无法使用系统脱敏法来更好地疏导和帮助学生逐渐戒除网瘾;
4、学生周末、节假日在回家和返校这两段时间,学校和家长都难以控制;
5、学生在学习升学方面的压力没有得到明显减缓;
6、家长和孩子的沟通难以真正实现平等交流;
7、学校和社会大环境中上网风气的负面影响很大。我们迫切希望以上问题能尽快得到解决,让我们的学生能早日远离网吧,戒除网瘾,健康成长。
目前,部分欧美国家已经成立网络成瘾研究中心,积极开展网络成瘾的教育,并且使用心理学方法治疗网络成瘾。我国也成立了多个戒除网瘾机构,帮助网瘾者摆脱网瘾。相信在政府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脱离网瘾的学生会越来越多,上网成瘾的学生会越来越少。使网络网吧得以净化,使人人健康上网,让网络更好地为人类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戒除网瘾工作网http://
2.张春良编著:《在网路上狂奔》,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
3.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编写:《中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国和平出版社2007年版。
4.何艳茹主编:《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黄行福编著:《教育看上去很美》,远方出版社2005年版。
6.王本法主编:《心理学趣谈》,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版。
其实,青春就是这样,不听劝,瞎折腾,享过福,吃过苦,玩过票,碰过壁,使劲折腾,折腾累了,才发现自己转了一个大圈儿,却又回到了原地。可是,却从不后悔。也并不埋怨,因为不转这个圈儿,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原地”在那里。前一阵子,我发现了一款很好玩的游戏又可以交友,又有虚拟小家,真是让我不亦乐乎。周末一做完作业就躺到床上,拉过鼠标,优哉游哉地在虚拟世界里东逛逛西瞧瞧,又是领礼包又是领宠物,还时不时地与朋友聊下天,连妈妈喊我吃饭的声音都像耳旁风似的吹了过去,等到肚子咕咕地发出抗议时,才渐渐想起“吃饭”这个词。转头一看,妈妈已经守着冷却了的饭菜,瞪着我好久了。我若无其事地笑笑,迅速拿起筷子东夹西夹,三口两口把饭菜乱吃一通,又坐回电脑前。我发誓我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快的一顿饭。后来我发现这个游戏越来越好玩越玩越没法停止。我便开始“废寝忘食”,黑白颠倒。真的是再也停不下来了。简直让我无法自拔。
网络,使我们高科技的代表,是人类不如新时代的证明,因特网,是大家便捷沟通的最好工具,如今,上上网玩玩游戏本是放松心情的好途径,却让不少学生玩成了瘾。走出来或许很难,过程虽然艰苦,但结果一定是甜的。希望你摆脱困境,勇敢地走出来。
【网瘾心理教案】推荐阅读:
如何让学生戒网瘾06-17
网瘾对青少年的影响10-09
青少年网瘾问题个案研究案例10-12
中学心理教案07-16
心理记忆教案09-25
心理健康课教案——青春期性心理10-13
学会倾听心理教案06-25
小学心理班会教案10-23
青春期心理教案06-08
高三心理辅导教案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