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共9篇)
城关镇 李海英 董亚丽
社区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做好社区管理与服务,既是维护好广大社区居民权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扎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基础。农村社区管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有不同于城市社区管理的特点。结合所在乡镇社区建设实际,就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谈几点体会。
一、农村社区的特点
农村社区是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的,我县的22个社区都是农民转为居民,撤村建居而成的村居混合型社区,其特点如下:一是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人群比较单纯,居民一般以农业生产为主,自我服务意识较强;二是生活方式简单,人际关系比较和谐,乡村文化色彩浓:三是组织程度不高,形式单一化。由于农村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社区服务管理的现状、方式和效应也就有所不同,因而正确认识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服务管理功能,将对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二、农村社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脚步的加快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农村村改居越来越多,社区建设管理不断深入发展,农村社区在建设管理方面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从我镇社区建设发展情况来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建设未完全达标。随着新农村建设脚步的加快,我镇社区的数量由原来的六个增至现在的11个,但按照社区建设“三有一化”要求,只有城区6个老社区活动室面积和室外活动广场面积基本达标,5个村改居的社区不同程度存在活动室面积不达标和没有室外活动广场的问题,再加上社区办公经费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社区服务和管理。
2、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有待提高。从我镇社区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县、镇党委、政府在社区建设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完善了社区党建、文化等各类活动室,改善了社区基础设施,配齐配足了党支部、居委会、监委会班子,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乡镇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社区组织的不断扩大,社区管理人员的观念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文化素质、法制观念、服务意识和管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且“行政化”色彩较浓,其管理方式、活动开展、服务实效等还是被动沿用老一套方法,严重制约社区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广大居民。
3、社区服务不能满足居民需求。目前,农村社区管理普遍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重建设轻规划的现象,提供的服务项目、服务质量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多数社区服务缺乏有组织、有规划的面向整个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服务项目,如服务经济发展与文化娱乐需求的服务项目仅停留在表面的几个培训、几个活动室上,实质性的工作没有很好开展起来,不能体现出服务效益;在社区建设规划方面也基本是以原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为重点,乡村社区缺乏整体规划设计和统一建设,有些社区借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建了起来,但规划区域小,不能集中连片,再受当地经济发展等个方面因素制约,很难满足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发展的要求。
4、社区集体经济较困乏。农村社区因受传统经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不广,村级集体经济增值保值功能仍然薄弱,管理手段停留在低水平状态,没有生财聚财能力,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有的社区遇上了城镇化建设机遇和工业化发展机遇,通过征地等形式积蓄了一定的集体资产,但没有很好的合理利用,使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却被群众分割,集体资金日渐减少,造血功能逐渐削弱,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影响到社区管理服务跟不上。
5、产业不明晰,增收较困难
主导产业的形成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农村社区因受传统经济影响,居民眼光短浅,经济收入渠道不广,多元化的小生产方式难以改变,主导产业发展不起来,成不了气候的居多,居民增收较为困难,致使经济困乏,制约了社区公益服务水平。
6、居民缺乏民主管理意识。从我县22个农村社区管理的主要形式来看,主要是以乡镇为依托,居民自治程度不高,居民的自治意识不强,组织性较弱,“行政化”色彩较浓。虽说在管理方面社区与乡镇政府的关系是指导与协调,但在实际中乡镇政府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和主导社区活动,从而降低了社区自治的能力;在民主决策管理方面,社区自治活动理应由居民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且重要事情必须经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但实际工作中多是行政管理职能决定一切,群众自治意识差,热情不高,有的根本不能代表社区居民的利益。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农村社区管理与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必须通过改革来加以完善。
三、对农村社区建设管理服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从近几年我县农村社区服务建设发展的情况来看,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应在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队伍建设、优化社区环境、提升公共服务和繁荣社区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发展提高。
1、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要转变政府职能,各级政府要通过争取整合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公平配臵公共资源,着力推进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群众文化、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把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覆盖到城乡基层。
2.科学规划管理。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融合、统筹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与城镇化建设目标一致,必须科学规划管理,系统全面地制定建设规划、村镇规划、产业规划等。建设规划必须把长远目标和近期规划结合起来,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求,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农民生产生活、农村社会环境及居民需求导向原则,合理规划设臵社区建设规模,也就是找准各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特色和特点,探索适合于当地社区建设发展的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科学规划管理。
3.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需要从公共设施建设入手,大力加强对公共设施及公益性服务方面的投入,政府需要在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与帮助,并在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制度措施方面要有所发展创新,努力改变农村社区这一薄弱环节,为社区建设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农村社区公共设施的投入: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居民收入,通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农村社区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社区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互动;二是要整合农村社区资源体系,充分调动农村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通过组织协调调动各种资源,从而有效地利用农村人才、物质、资金、技术等社区发展所需的资源配臵,完善社区管理机制;三是要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居民自治的能力,通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4.加强社区组织队伍建设。农村居民委员会是农村最基层的自治组织,在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中具有核心的组织领导作用。但居民委员会不是政权组织,也不是行政单位,它开展工作主要是依靠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式进行的,所以组织队伍的作用是关键。在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中,由于社区管理还处于改革调整发展阶段,一些社区在村改居后,相关的改革措施尚未跟上来,一些农村社区党支部和居民委员会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就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社区管理也就难以全面开展实施。要真正体现社区自治的原则,做到依法管理社区,就要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有所改进和提高。一是要完善社区组织设臵,使党组织与社区建制同步开展进行。二是要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把工作能力高、服务意识强、思想作风过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能人选拔到社区管理队伍中来,尤其是要选配好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同时,要不断加强支部、居委会班子培训,提高其思想素质与工作能力。三是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充分挖掘和发挥农村社区的各种人才资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调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把各种力量凝聚到农村社区建设中来。
5、大力发展社区经济。社区经济是深化社区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只有社区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搞好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当前,农村社区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经济发展滞后,集体经济积累少,造血功能差,要通过对居民的教育培训解放思想,多渠道发展社区经济。
6.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对农村社区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地发展创新。要针对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农村生产发展的需要、农村群众居住环境等特点,积极强化社区服务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如积极探索改进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体制,组建社区居委会,逐步理顺镇政府与社区居委会之间的关系,增强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功能,逐步实现社区建设与居民委员会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和党小组;加强对社区服务、管理、监督等方面制度措施的研究,特别是选举制度、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等,保证社区群众各项民主权利落实到位。
7.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区文明和谐发展,是当前农村社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几年,国家通过文化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项目逐步改善了社区文化设施,但文化工作队伍和工作的开展还处于弱势,要通过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使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逐步发展。社区文化工作要从宣传教育、提高文化素质、强化管理等方面着手,采取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通过开展创建文化宣传月、文明和谐村镇、文明和谐社区、农民特色文化演出等活动,弘扬农村文明道德风尚,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努力满足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的需要。当前应加大对农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如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普法宣传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宣传等,使农民群众能更多地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从而大力提高社区群众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
8、发挥驻城乡社区单位的作用。按照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原则,积极引导社区内或周边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帮助社区改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学校、培训机构、幼儿园等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动员驻社区单位积极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社区通过优化环境为驻社区单位做好服务,组织好共驻共建。
1.1 成立了专职部门和技术服务机构
重庆市始终把农村土地整治放在“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的重要位置, 市、区县组建了专司农村土地整治职能的业务部门, 配强配齐了人员, 安排落实了专项资金。通过十几年的努力, 全市已建立起近400人的农村土地整治管理队伍和近2000人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网络, 并形成了市、区县、乡镇、村的管理体系。
1.2 不断完善制度和规范管理
2004年以来, 重庆市草拟出台了涉及农村土地整治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工程标准等方面的50余个规范性文件, 基本形成了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招投标评标和规划设计技术审查专家系统, 建立健全了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工程建设、资金预算和实施管理的技术规范体系,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全面实现了“六制” (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公告制和审计制) 管理。
1.3 尊重民情民意, 确保群众利益
在推进农村土地整治中, 坚持实行项目公示和设计的公开论证, 充分发挥项目区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项目选址、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管、验收等所有环节严格进行阳光运作、透明管理。2008年以来, 重庆市按照“联户申请、统规自建、群众投劳、先建后补、基金管理、产业支撑、联合经营、统一使用”的原则, 在垫江县开展了农民联户实施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试点, 将政府意志变成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为探索农村土地整治模式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1.4 成就显著、综合效益突出
重庆市在三峡库区和渝西地区规划实施了移民安置土地整治和西部生态地区农田整治等重大工程。特别是移土培肥工程的实施, 使得326个村、533个社、4.22万农户 (其中移民11453户) 、农业人口15.43万人 (其中移民4.02万人) 受益。项目工程建成后, 农田抗旱抗涝、保水保肥能力显著提高, 促进了农民增收, 同时也带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尤为明显。“十一五”以来, 通过实施造地工程, 科学挖掘区域耕地后备资源, 全市新增耕地4.2万hm2, 确保了建设项目用地的占补平衡。
2 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目前面临的形势
随着重庆市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农村土地整治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
2.1 新农村建设需要增加投入
“三农”问题仍然是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农村优势产业发展不够强, 农村土地经营规模不够广, 农民收入普遍不够高, “三农”总体投入不够多,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够好。从过去农村土地整治助推新农村建设试点情况看, 农村土地整治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大投入, 提高投资标准和建设标准。一是建设高标准优质耕地, 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做大做强农村优势产业;二是通过权属调整、土地流转等措施, 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牢固树立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四聚合相关涉农资金, 增强新农村建设合力, 增强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
2.2 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创新思路
预计到2020年, 重庆市各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将超过73300hm2。同期耕地保有量要求不少于217.07万hm2, 补充耕地不少于73300hm2。但是, 《西部大开发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显示, 重庆市耕地后备资源仅12960hm2, 且多分布于山高坡陡的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山区, 保护生态环境、工程实施和后期利用困难较多, 工程建设成本, 已接近1万元/亩。同时, 广大农村土地粗放利用, 农用地质量不高,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低, 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村土地整治具备城乡土地资源统筹管理的平台基础, 但在政策研究、运作模式、管理方式等, 有待进一步创新。
2.3 新形势新任务需进一步规范管理农村土地整治
(1) 宏观形势发展给农村土地整治提出了新要求。
经过十年的努力, 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逐步建立了理论体系、管理体制、运作模式和人才队伍, 重庆市在国家推进“五制”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审计制”, 发展成“六制”管理模式。不少区县还根据工作实际, 建立了项目工程实施的市、区县、乡镇、村社、群众参与的五级监管制度。随着耕地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和权限下放,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申报权下延到村社, 部分后备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较好、耕地保护意识较强的区域, 纷纷要求增加计划安排项目, 农村土地整治已逐步形成了规范、透明、公开发展的运行机制。
(2) 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寄予农村土地整治厚望。
农村土地整治作为全面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措施,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缓解返乡农民工就业压力和保障经济发展用地等一定职责。
(3) 农村土地整治内涵不断丰富, 外延逐步扩大。
国土资源部提出在全国实施“万村土地整治”示范工程和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 对传统农村土地整治资金筹措、项目管理、运作流程、利益分配、部门配合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3 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发展思路
为充分发挥农村土地整治的作用, 解决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和补充耕地成本增高的问题, 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要着力转变工作重心, 统筹区域发展, 拓展管理手段。
3.1 加强和规范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 实现“四个转变”
要彻底扭转土地整治重开发轻整理、重数量轻质量、重单一轻综合、重建设轻管护利用的倾向, 真正实现开发与整理复垦并重、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与提高耕地质量并重、发挥助农效益与发挥促进城乡互动并重、搞好工程建设与搞好项目的管理利用并重转变。充分发挥区县、乡镇和农村经济组织, 充分发挥勘测、设计、施工、监理、招投标代理等行业中介技术服务队伍的作用, 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率,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
3.2 丰富和扩大土地整治内涵外延, 发挥综合效益
一是引导和鼓励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项目, 减少片面实施土地整理或其工程内容单一的项目比率;二是大力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 鼓励在搞好耕地、基本农田整理同时, 充分挖掘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的潜力;三是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把生态景观建设、巴渝新居建设、高山移民、地灾和矿山治理等结合起来实施, 通过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打造优美宜居的乡村景观;四是健全完善科学高效的农村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使用制度, 提高农村土地整治专项资金循环速度, 促使有限资金在流通中创造更高的效益。
3.3 引导和调动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维护农民权益
一是广泛征求农民群众、农村经济组织和乡镇对项目安排、规划、实施、管护、利用等方面的意见, 实现“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二是积极争取农业、水利、交通、城建、林业等部门配合支持, 以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为平台, 以农村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为牵引, 聚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金, 形成“各炒一盘菜, 共办一桌席”项目实施格局, 充分发挥项目的综合效益;三是探索总结“先建后补”的项目实施方式, 充分调动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群众实施土地整治的积极性;四是积极组织农民群众直接实施土地平整和建设用地复垦, 将项目工程不易量化或量化行政成本较高的内容从招投标中剥离, 组织农民群众实施, 劳务费直接兑付给农民, 增加农民收入。
3.4 健全完善“三项制度”
一是完善耕地保护目标共同责任机制和考核体系, 严格规范责任目标考核;二是强化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制度, 结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确权发证, 发挥农村土地交易所的平台作用, 通过“先补后占”, 确保工业化、城镇化成果反哺农村;三是探索建立耕地保护基金, 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调节的经济措施和新增耕地指标市级统筹收购办法。
3.5 积极探索“四大创新”
一是创新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模式。按照尊重群众意愿、改善民生、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申报、实施、监管、验收等方面的创新。二是创新农村土地整治资金筹集模式。进一步拓宽农村土地整治筹资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渠道, 科学审核土地整治成本, 积极引导和严格规范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土地整治。三是创新农村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指标管理模式。结合建立覆盖西南地区甚至全国的农村土地交易市场, 探索建立相应的新增耕地指标和建设用地指标的流通、落地模式;四是创新区域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布局新模式。根据“一圈”和“两翼”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土地资源禀赋差异, 制定差别化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安排和布局新思路、新机制。
4 结语
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为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虽然农田土地整治体制逐步在完善, 但新形势下, 对全市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因此, 要结合全市的实际情况, 创新重庆市的农村土地整治思路, 更好地造福百姓。
摘要:指出了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为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夯实了现代农业基础, 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为促进扶贫解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探讨了农村土地整治现状及发展思路。
关键词:农村,土地整治,现状,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 (2007-2020) [R].重庆:重庆市规划局, 2011.
[2]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R].重庆:重庆市规划局, 2009.
【关键词】青少年;社区;社区文化;社区工作
前言
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时期。青少年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尚未形成自己的个性,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二是青少年大都通过角色模仿来完成自己的社会角色扮演,所以他们喜欢模仿他人的行为,也易把不良行为作为自己模仿和参照的对象;三是情绪和行为倾向于两个极端;四是个体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伤害。
社会学理论认为,人的社会化就是不断地调整自我以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塑造了人的个性,而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区域除了家庭、学校就是社区了。相关研究表明,在青少年犯罪率较高的地区,往往是社区文化环境欠佳,亚文化盛行的区域。“社区文化为社区居名所共享,同时又强有力地约束着社区内的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1]。这样一来,要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就要求开展有效的社区工作创造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给予青少年一片干净、祥和的成长空间。
一、开展社区工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性
1.社区是青少年的集中区域
市场经济使得越来越多城市青年从国有企事业单位转向个体、民营、外资企业,从“单位人”变成“社区人”。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涌进城市,变成市民。城市下岗、待业青年、大中小学生都集中在社区里。在这里开展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可以针对青少年的特征进行有效地服务和管理。
2.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在社区度过,社区是他们的主要成长空间
据粗略统计,我国中小学生一年中约有170多天的节假日和双休日,而这么多时间里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社区里度过的。他们在社区里完成课后任务,在社区里玩乐。所以社区内状况对他们有重要的影响。
3.社区是青少年直接接触的外部环境,社区环境和社区氛围直接影响青少年对人对事的态度和个性的形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少年,个性还未形成,边缘性强,可塑性也强。通俗地说,把他拉一下就是长的,把他团一下就是圆的。从他们接触的人、事上可以看到他们社会化后的影子。社区文化会被青少年所内化,当然也包括黄赌毒等糟粕文化。古有“孟母三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甚至是社区结构布局对青少年都有重要影响。举个简单的例子,楼下就是游戏室,这无疑会增加楼上居民尤其是中小学生打游戏的机会和时间。因此开展正式、系统、专业的社区工作对这些进行管理就显得很必要了。
4.青少年会有许多要求寄托在社区上,包括学习的机会、劳动就业的培训、提供解决日常问题的途径、增强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等等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会把很多人甩在精神的或物质的困境中无法自拔,他们需要借助别人的帮助特别是专业人士的帮助,而不能自立的青少年更需要借助专业社工的力量。在成长期的青少年不仅对外界依赖性强,而且对资源需求量也大。两个同样资质的孩子,一个投入大资金、大精力进行培养,一个则是有限的经济支持,甚至是食不果腹,两个孩子的未来也极可能是天壤之别。这就要对社区资源进行整合,使它得到最优配置,让每个人都获得健康成长的保障。
二、社区青少年服务的现状
1.经费投入不足,许多活动、计划无法付诸实践
我国经济发展的限制使目前还无法承担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所有费用,加上由于许多工作都依靠政府实行,社会参与度不高,社会捐赠也非常有限。很多具备专业素质的人士也因报酬太低另寻其他职业,队伍整体素质上不去。
2.对社区青少年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人甚至是一部分的社会工作者都认为,“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把青少年社会化的责任完全归于家庭和学校,似乎没有社区、社工什么事,忽略了社区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3.专业的社区青少年工作者队伍薄弱
社区工作者多是年龄大、文化低、缺乏专业培训和专业素质的人,很少有能够根据专业知识和理论提供专业服务给青少年服务对象的。“吵就劝,错就骂,行不通就撤”的现象大量存在。
4.社会各界对此项服务认识不到位,导致服务定位不正确
许多年以来,社区各项服务都是由政府倡导和组织的,偶尔会结合民政部门的管理和工作,社会大众主动开展工作的意识缺乏,而且这种由上级命令式的服务工作在执行时会缺少灵活性,各级工作人员难免在工作中加上自己的价值因素,在到达底层时很可能已经变了味。很多人把它简单的理解为政府给广大青少年提供经济帮助、办好事,而没能把握社区青少年工作的实质和精髓。服务定位在政府或民政部门单向的救助工作,上级没指示就没有服务工作。
5.我国的社区青少年工作实践还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社会需求,青少年服务工作的发展滞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从全国范围来看,只有为数不多的城市社区开展了服务内容有限的社区青少年工作,地域差异大。此外服务的制度规范性不强,一方面制度不完备,另一方面存在有规范不遵守的现象。
6.缺乏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和创新
在最初提出社区服务概念的时候就带有很大的经验性色彩,不同行业的人们大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进行解释的。他们着眼于多种多样的具体工作,始终不能站出来顾全社区整体的建设和发展。理论的发展始终滞后,没有深刻的突破和创新。没有理论的指导社区工作的开展也失去了活力,与专业化道路有了很大的偏离。
三、发展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思路
1.拓展服务经费来源,加大资金投入
这是发展此项工作最亟待解决的问题。鼓励社区经济实体的发展,为社区工作发展提供资金,充分发挥这些经济实体的作用,同时加大政府在此项工作上的经费投入,并保证资金确实有效地用在社区青少年服务上。要调动广大居民积极性,扩大社会参与度,赢得更广泛的社会捐赠。此外对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服务对象进行有偿服务,以服务养服务,这种经营的方式也会促进社區青少年工作向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2.要让全社会包括社区工作者对开展社区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加大社区工作宣传力度,使得社会各界对此项服务树立正确、全面的认识
通过社区内宣传、社工服务上门、新闻媒体宣传等改变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成员以寻求社工帮助为耻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可以找社工,第一时间想到社工。同时工作者也应把服务青少年视为自己的天职,不能拒绝、推脱。通过宣传教育让公众了解到社区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支持此项工作。
3.提高社区青少年工作者专业素质
成立一支专门的青少年工作者队伍,对工作者进行培训,实行考试上岗,实施严格的按能力晋升制度。同时可以招募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聘请离退休社区工作专家,为青少年提供专业服务。
4.肃清社区文化环境,弘扬传统美德,活跃社区气氛
青年文化是一种从属文化,它永远被镶嵌在特定的主导文化之中,且大多数情况下与主导文化是一致的[2]。不良的社区文化必然导致不良的青年文化,在不良文化下成长的青少年就是不良青少年。社区工作者可以向社区居民讲授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身作则,对好行为加以称赞、奖励,对好精神加以弘扬等。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引导青少年养成正派的生活习性。
5.扩展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服务范围,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社区工作不能局限在对少数青少年提供仅有的几项服务。而应满足居民多层次、多种类的需求,应设法开辟各种渠道,为青少年群体提供学习指导、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协助他们解决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的问题,化解纠纷,摆脱困境。
6.解决理论的深度问题
发展社区青少年工作理论,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可以将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具体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结合具体情况加以本土化,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前进,以实践促进理论的发展;二是鼓励从业人员、各大高校学者、专家进行理论研究,奖励对理论发展有较大贡献者;三是派遣一批社区工作者到国外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
7.将社区结构布局纳入今后新建社区规划中,把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网吧、歌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远离或撤出社区,并加强对此类营业场所的管理,让未成年人远离这些场所,对违反的情况加以严惩
“青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兴则国兴”,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优良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总之,开展专业社区工作,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各方力量,为青少年成长消除后顾之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夏国忠.社区简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金国华.青年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基金项目:2007年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少年成长与和谐社区环境建设研究》(JG0703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责任;发展方向
一、我国农村新农保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数以千万计的青壮年农民流入城市打工,导致农村的老年人数量和老龄化程度超过了城镇。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统计分析,我国60岁及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口有8500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0%多,而我国传统的农村养老模式如土地养老,家庭养老也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慢慢地削弱。伴随着城镇化过程出现的是种种难题,如人口老龄化现象,空巢老人现象,种种问题给我国的农村老人养老提出了新的挑战。几千年传统的家庭养老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面对不断扩大的老年群体,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应运产生,随之养老服务合同纠纷与日俱增。这一客观现实及未来的紧迫形势,促使我国必须关注农民社会养老的制度建设问题。
(一)传统家庭养老保险制度的弱化增强了农村对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愿望。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的成功推行,我国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家庭结构发生了改变,老龄化速度加快,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再也不能满足农村养老的需求。
(二)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弱化增强了农村对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愿望。我国农村土地被占用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农村土地分散化经营,土地生产效率越来越低下,土地养老保障已无法适应目前的需求。
(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增强了农民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愿望。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直接造成农村土地的减少,使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另一方面,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使得大量农民工涌向城镇,而由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限制,农民工要么无法参加养老保险制度,要么不能放心地参加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开始实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较晚,资金筹集基本上是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支持的原则。这实质上就是一种农民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缺乏共济性。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这项制度的实施及融资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保障水平低。新农保计划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而根据2008年中国人口信息数据,而乡村总人口为7.2亿人;2008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总人数为5595万人,但是面对如此低覆盖面,当前经济条件和政策条件下,农村养老保险全面铺开还有很大的难度,无法满足农村养老的基本生活需要,缺乏社会保险应有的社会性。由于农民的参保意识不够强,相当部分的农民对保险认识不足,了解不够,会致使参保意识不强。
2.覆盖面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的设计偏重于农村留守人员,对于被征地农民和返乡的进城务工人员没有做出合理的设计,这使得制度的有效覆盖面降低,推行后难以形成全面的保障网。
3.政府资金风险系数骤增。由于公共卫生、医疗技术的改进和个人健康意识的提高,人类总体生存状况有所改善,死亡率降低,会带来预期寿命的增加,可以说,政府是这个计划的主要出资人和最终担保人,完全暴露在聚合性的长寿风险之下。农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落实新农保制度,最大的难点是集体补助是否落到实处,否则,筹资的压力难免转嫁于农民。在目前地方财政普遍吃紧,而承担的社会事务不断增加的条件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个刚性的制度安排,在一些财政情况不太好的地区,融资而言就是一个压力。因此,无论此项投入是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还是由中央财政根据地区不同给予补贴,支付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是否会断炊、崩溃,成为很现实的问题,特别是对财力脆弱的地方财政而言。
4.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体制不健全。一直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撤销,费用的筹集、运用以及保险金的发放,不是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而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执行。这些地方性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民政部的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而形成的,普遍缺乏法律效力,不是农民与政府的一种规范性、持久性契约,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5.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供给严重不足,我国农村对养老保险制度强烈的需求源自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的成功实行,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和土地保障的不断弱化。而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明显地偏向于城市,导致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供给严重不足,因此,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平衡。
6.新养老保险立法效应滞后。法律是通过强制性手段来规范公民行为,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尽管今年我国出台了第一部<社会保险法&但由于新法刚刚推出,因为各地以前法规不统一,作法也各不一样,彼此之间常存在许多不协调甚至是矛盾之处,从而使现法能否有效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方面实用性到底如何有待于时间的考验。
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农保工作,改善制度实施效果,提出如下建议:
1.加快实施新立法的进程。新立法中国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保障,也是整个国家朝着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助于解决农村养老困境,消除农民的养老的后顾之忧.保证基金筹集的稳定性和保值增值的安全性,确保我国农保事业健康发展。
2.提高保障水平,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尽管有地方性补助和个人账户支持,但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贫困人口,中央财政补贴无疑是保障的主要来源。中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予以更大政策倾斜。
3.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建立多层次的农保制度。在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参保对象的经济能力和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固然是主要考虑因素,但社会保险作为一项公共产品,不同人群对它的需求状况也不可忽略。有关学者提出,我国农保的参保对象大致可分三类:一般农民、被征地农民和农民工。农保制度应当充分考虑其特点来建立。对被征地农民,政府补贴应主要由安置补助费和土地补偿费的一定比例组成,若仍不足,则由当地政府兜底。对有工资收入且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群体,因其工种的多样性,应进一步划分: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者应被纳入现行制度,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返乡务农者可在原籍所在地参保,在城务工期间的农民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并入原籍农保制度;从事流动性强工种的农民工参照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办法参保。
4.改革筹资方式,建立政府、集体和农户共同负担的多元筹资机制。为解决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引入集体与农户共同参与的多元筹资机制就显得势在必行。农民作为社会保障的受益主体理应负担其中的一部分费用,但是考虑到农民大多为低收入群体,建立在多元筹资机制基础上的社会保障需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
5.应该在健全机制的基础上,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分层分类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在富裕地区,可以仿效城市社会保障的和经验,全面展开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而在贫困的地区,又要针对不同的保障群体,实施不同的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社会保障。在老年人多的地方,重点推行养老保险;在疾病多发的地方,重点推行医疗保险或农民医疗合作制度;在贫困地区,重点推行优抚、优教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状与思考
建设新型农村住宅社区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也是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居住条件和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根据市委和县委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工作部署,结合园区总体规划,本着“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形成了进一步完善安居小区、工人新村两个社区建设和高标准建设5个新型农村社区的工作思路,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与建设。针对园区实际,通过与其他干部交流、查阅资料等形式,发现了一些问题,形成一些粗浅的认识,以期对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起重工业园区辖20个行政村,333家企业,共有4.5万农民和3万多产业工人。
(一)安居小区建设
园区于2006年初动工建设安居小区,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5万m2,投资5000万元,达到了入住条件,二期工程也进入规划设计阶段。根据园区2009年1月份和3月份的两次调研,96.7%的群众由于传统的生活习惯和现有的物质经济条件不富裕而不愿、也无法搬迁。尽管经过园区反复做思想政治工作,群众认识仍无法转变,造成园区建成,群众不愿搬迁的局面。为加快新型社区建设步伐,根据安居小区现状和群众要求及村街意见,经园区管委会研究,决定作出以下完善和调整:
1、从园区的工作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见,将自愿搬迁的群众安置在安居小区内;
2、安居小区剩余的房产支持企业发展,安置企业高科技人才、技术工人,企业不再单独规划住宅生活区,引导企业集约集群发展,实现园区内资源共享;
3、在村街座谈会广泛征求村街意见的基础上,对不愿搬迁的群众纳入园区规划的新型农村社区,实行社区化管理,控制原村庄范围内不准进行任何新的建设。
4、尽快完善安居小区一期工程,抓紧开工建设二期工程。
(二)工人新村建设
工人新村是园区管委会于2006年采取市场化运作,由远东房地产开发公司中标承建,投资8000万元建设的新型社区。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一期建设5万m2已完成,达到入驻条件,二期工程规划建筑面积4万m2,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6月份完工。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依据总体规划,园区拟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5个新农村社区,涵盖20个村,总体分三期实施,预计10至30年完成。
一期重点建设以东瓦棚村为先行的3号社区和以大东、大西两村为先行的4号社区,目前两个社区正在进行规划,计划下半年动工建设。
二、在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新型农村住宅区是个新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在刚开始推进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针对安居小区、工人新村已完工部分,但群众没入住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些农民认识上有误区,误认为新型农村住宅建设,就是给农民建新房,从而“等靠要”思想严重,一些小作坊家庭顾及原有的利益,担心失去土地后的生活来源问题;
(二)经济承受能力比较差。部分群众收入低,搬不起,再加上住在小区生活成本必然会提高,更住不起了;
(三)社区房屋户型规划单调,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考虑不周,不适应群众的实际要求。另外,小区没有考虑到传统的生活习惯,一味的求全求新,造成年纪大的老人难以接受;
三、对策与建议 在调查过程中,不仅使我们了解了起重工业园区农村社区建设的进展、成果和希望,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思想观念。调查中,我们有些不从事这项工作的干部和群众,对为什么要建农村社区?建农村社区干什么等一系列问题,缺乏深刻认识和了解。农村社区建设早已写进了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是全党全国的一件大事,必须通过广泛宣传,进一步加深对建设农村社区的认识,以形成农村社区建设的良好环境。我们不防也借鉴南蒲办事处录制宣传村庄整合的光碟,在各村反复播放,以详实的数据,深入浅出地为群众讲解村庄整合的意义、整合后的效果,切实转变群众的观念。其次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大规模外出参观学习,洗脑换脑,让他们亲身感受、亲耳聆听村庄整合的美好前景,逐步使村庄合并观念深入人心。然后选准以东瓦棚为先行的3号社区和以大东东、大西等村为先行的3号社区为试点,做为有关责任单位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打开局面,让群众看到效果,对全局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二)增加收入。一是园区增收,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和加大内部收入来增加财力,充实村庄整合中的财力后盾;增加群众收入。通过安置农民工就业,扩大就业渠道等方面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快规划进度,提高规划质量。以尊重群众意愿为前提,本着适度超前、各具特色的原则,规划多种形式、功能完备的新型住宅。要严格规划的监督管理,对暂时没有列入启动的重点村,按照规划进行控制,避免出现新的乱修乱建问题。
(四)实事求是的对待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新型社区建设采取的模式主要是合村并点,异地建设,但对于房屋质量比较高,村街较整洁的,可以进行整改,个人认为园区梁占、李庄两村就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在房屋设计上,有关部门应加大技术力量的投入,设计出多种不同面积、不同风格,既适合园区群众生活习惯而且又符合城市发展规划要求的、能充分满足群众需要的户型。
(五)加强政策引导,协调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为符合贷款条件、在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房或购房的困难农户提供3万元至5万元的贴息或无息贷款。对入住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居民的子女就学给予经济上和分数上的适当照顾,以提高其入住的积极性。
崇明县位于上海北部、长江的入海口,由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组成。三岛陆域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其中,崇明岛面积1267平方公里,长兴岛面积88平方公里,横沙岛面积56平方公里。岛域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一等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天数稳定在90%以上。2002年,崇明被国家环保局正式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目前,崇明户籍人口70.4万人。现辖16个镇、2个乡。
一、生态岛现状
2004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崇明视察工作时,对崇明的开发开放作出了许多重要的指示,对崇明建设生态岛的功能定位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要求认准了方向就不要动摇。2005年5月,国务院批准将原属宝山区的长兴、横沙两岛划入崇明县行政管辖。根据崇明县行政区域调整的实际,崇明县政府对原崇明岛域总体规划纲要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崇明三岛总体规划。2005年10月,“三岛联动”战略付诸实施。崇明、长兴、横沙三岛在坚持功能、产业、人口、基础设施联动的前提下,分别建设综合生态岛、海洋装备岛和生态休闲岛。
1、农业现状:近年来,崇明在加快推进生态岛建设各项工作的同时,立足于发展地方经济,努力促进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崇明农业依托中华绒螯蟹、白山羊、特色蔬菜、优质大米、花卉林果等资源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高效生态农业。除外崇明绿色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除开河蟹、优质水稻、花菜、柑橘和白山羊外,还有金瓜、绿芦笋、白扁豆、刀鱼、凤尾鱼、米酒等,加大了市场化营销力度,生产逐步走向规模化、标准化。
2、工业现状:崇明工业按照生态岛建设的产业导向,重心在长兴岛,使之逐步形成以先进海洋船舶制造业和大型港口机械制造业为核心的海洋装备岛。其中,现代船舶制造业基地是上海重点培育的六大产业基地之一。目前,振华港机、中船、中海等大型企业相继在长兴岛建设生产基地。
3、旅游现状:主要是利用崇明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目前,崇明本岛主要形成了三个休闲度假景区,东部崇明东滩湿地、中部国家森林公园和西部明珠湖景区。崇明东滩湿地位于长江入海口,处于我国候鸟南北迁徙的东线中部,拥有丰富的底栖动物和植被资源,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集散地,也是水禽的越冬地。目前,生态湿地的修复和保护工作正在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有序推进。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崇明岛的中北部,总面积为5400亩,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人造平原森林、上海著名旅游胜地。此外,近年来“农家乐”旅游也有较好的发展,主要有前卫村、瀛东村、绿港村等地方特色“农家乐”旅游。
4、林业现状:为配合崇明县生态岛建设的进程,加快崇明岛林业的进一步深入发展。2003年崇明全县有森林面积177.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17%。主要是沿海和沿江的防护林、水源涵养林、通道防护林、一部分生态片林、经济林及农户宅前屋后四旁树木。
5、环境现状:在加快开发建设的同时,崇明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各项工作。一是植树绿化。实施了生态林、经济林等重大片林建设,沿海沿江防护林、明珠湖水源涵养林、长江隧桥入岛生态林等重大绿化工程顺利建成。至2008年年底,全县林地面积39.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0.78%;城镇绿地面积234.3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到24.4平方米。二是疏浚河道。2006年以来,对“1环(环岛河)、28竖(县级河道)”的水系进行了有重点的疏浚。其中,重点实
施了北横引河疏拓工程和南横引河中段综合治理工程,保证了河道水系的畅通,水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与此同时,崇明县还配合市有关部门,加快推进长兴岛青草沙水库建设,为上海市民的水源地建设贡献的力量。
6、能源现状:现状我们崇明主要的能源仍然以秸秆和液化气作为燃烧的能源,而煤发电仍作为主要照明用电和工农业生产。为此要加快其它能源的运用和发展。
7、水环境现状:生活污水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已运行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农业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化肥、农药、禽畜粪便进入水体形成污染。大部分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设施陈旧,或运转不正常,废水不能稳定达标排放,也存在偷排现象。部分河道管理不到位,影响了水环境的自净能力。
当然,崇明生态岛的发展现状还不是很符合生态岛发展的要求,为此,有必要对建立起新的生态岛发展思路,力争崇明的生态岛真正进一步世界的生态行列。
二、发展思路
崇明人民盼望已久的上海长江隧桥建成营运,连接江苏的崇启通道不久也将全线贯通,崇明将与大陆完全实现“陆路”相接。作为上下勾连的重要节点,作为上海市政府倾力打造的现代化生态岛,崇明必将迎来跨越腾飞的绚烂明天。崇明将充分利用便捷的交通条件,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借势腾飞,借势发力。建设崇明生态岛的战略思路是:
1、整体规划:在协调推进崇明、长兴、横沙三岛联动发展的基础上,把崇明本岛的生态保护、恢复和重建放在优先突出的位置,为未来的发展留足自然生态环境涵养空间。崇明将按照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总体目标,力争到2020年形成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初步框架。初步布局为,崇中分区建设以森林度假、休闲居住为主的中央森林区,崇东分区建设以生态居住、休闲运动、国际教育为主的科教研创区和门户景观区,崇南分区建设人口集聚的田园式新城和新市镇区,崇北分区建设以生态农业为主的规模农业区和战略储备区,崇西分区建设以国际会议、滨湖度假为特色的生态休闲区。
2、能源发展:崇明岛发展为依托生物质气化为核心,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1)崇明的生物质能资源,规划建设秸秆气化和沼气混合发电厂;(2)崇明的风力资源,长江口地区常年风速大频率高风力资源丰富,可望有数十万KW~上百万kw风力发电潜力;(3)崇明岛太阳能资源,潜在的太阳能资源相当于60万吨标煤。
3、林业发展:崇明县政府根据上海市政府的规划及本岛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以“湿地生态保护与森林生态建设”为指导理念,以森林生态功能优化为原则,以大型生态片林为主体,规划建设“一环、两区、三带、四圆”为一体的城乡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确定了今后的林业发展规划目标与规模。
4、旅游发展:林公园地区规划依托道路交通,河网水系,功能布局构筑“一核三区”、“二环六带”的结构体系。崇西明珠湖公园是岛上最大的天然内陆湖,也计划开发的西部水上游乐度假区和西部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和特色体验园的主要区域功能项目建设正在抓紧推进。除外对原有的农家乐旅游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并有计划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崇明农业旅游发展划分为东、中、西三大部分,呈三沿(沿路、沿河、沿江),四依(依托湖泊、农业园区、片林、农民社区),多点多带,点线结合,条块结合布局。崇东市级农业旅游示范区,以发展
城郊农民新社区及其周边组团式农业旅游集聚区和农业主题公园为主。崇中农业休闲旅游区,是各类农家乐、农业主题公园和高科技农业园区大规模集聚的区域。崇西农业度假旅游区以农业主题公园和涉农旅游为主,打造会展休闲度假旅游。
5、农业发展:崇明将按照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绿色生态产品,积极实施农产品“走出去”战略,努力对接上海乃至长三角大市场。同时推进崇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当地特色资源和产业发展农业旅游,延伸和打造完整的产业价值链,提高了产业附加值,利用农业旅游吸引社会投资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发展农业旅游将使农民享受稳定的土地收益、旅游项目经营收益、旅游从业收益。
6、海洋装备发展:加快长兴海洋装备岛建设,努力形成以海洋装备产业为主导的工业支撑体系,全力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
7、城市发展:在致力于三次产业发展的同时,近年来崇明加大了新城、陈家镇等重点地区的开发建设力度。崇明新城,是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11个新城之一。坚持以总体规划为指导,以建设“田园水城”为目标,严格按照“中心开花、带动两翼”的开发原则积极推进。陈家镇是上海市规划建设的一城九镇之一,规划面积224平方公里。陈家镇的开发建设主要采取生态城镇布局结构,配置9个功能区。近期开发的主要有裕安新型农村社区、实验生态社区、滨江体育公园社区、国际论坛商务区等“四大组团”功能项目,远期开发的主要有主题乐园区、绿色产业园区等“二大组团”功能项目。
8、水环境发展:要加大建设农村中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带来的污染,逐步推行养殖业准入制度,改变禽畜养殖生产模式,实行污染物按标准排放,加强河道长效管理,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政策。在致力于发展经济的同时,崇明也将按照经济、生态、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要求,加快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进程,努力促进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到2010年,60多万崇明岛居民有望过上这样的生活:走的是吸声降噪、低反射的环保路面,用的是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住的是四季皆宜的生态建筑,吃的是绿色大米和蔬菜,看的是万鸟竞飞的自然美景。
2010-9-18
(1) 雷波县农机部门与水利部门工作衔接不畅, 农机提灌建设项目由农机部门设计建设, 但资金又不能完全下放到农机部门, 致使雷波县机电提灌站建设难以得到国家主渠道在资金、政策、行业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 提灌站建设严重滞后。另外职能部门的职责不明确, 水务部门没有提灌站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 但是提灌站建设项目资金往往下拨给水务部门。如2011年, 雷波县水务局在雷波县城东的乐水湖建了一座提灌站, 水务局的技术人员对提灌机械不懂, 只考虑机械不被水淹, 而不考虑其他问题。笔者查看该项目建设情况后, 提出该设计抽不出水的结论, 但水务局未采纳, 并继续建设, 致使花18万建成的提灌站无法正常工作。
(2) 提灌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数量少, 缺口大。雷波县由于缺乏相应的建设资金投入, 没有把提灌站建设列入财政资金的预算, 导致固定的提灌站很少。等干旱严重了才进行抗旱, 使得沿江大面积的立体性作物缺水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农民的水果、蔬菜品质低, 产量也上不去。而不少村民自筹资金买的小型提灌机械, 大多设备简陋, 技术含量低, 不能解决缺水的实际问题。
(3) 有关领导干部对电力提灌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认识不深, 重视力度不够, 宣传少;人民群众对提水灌溉和节水灌溉也缺乏正确认识, 难以形成合力。
2 雷波县农村机电提灌发展的潜力优势
(1) 雷波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 地势西高东低, 地貌以山谷坡地为主。全县过境水资源非常丰富, 有金沙江、西宁河、溜筒河、西苏角河等河流水系, 但是由于山高坡陡, 水低田高矛盾突出, 造成有水用不到的尴尬局面。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民在沿江两岸大力发展脐橙和青花椒等经济作物。溪洛渡水电站建成后蓄水将使金沙江的水位上升超过200m, 这为提水灌溉金沙江两岸的脐橙和青花椒等经济作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在金沙江沿岸建设提灌站带来了可能。加之, 雷波县大部分地区干旱状况日趋严重, 自然引水、自流灌溉率极低, 必须运用提灌机械把水往高处提, 才能解决干旱缺水和扩大灌溉面积的问题。因此, 提灌机械在全县农业生产和农民生产生活用水上越发重要。
(2) 提灌工程的大力发展能有效解决雷波县沿江果蔬基地的干旱状况, 为扩大产品规模, 提高农产品产量, 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确保民族地区稳定发展具有深远而重大的社会效益。
(3) 农村机电提灌在农业工程设施中优势明显。雷波县水务部门近年来, 在金沙江沿岸的果蔬基地建设了很多蓄水池。但干旱缺水时蓄水池成为摆设, 这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抗旱资金, 还延误了农业生产。因此, 在金沙江沿岸建设提灌站既可以减少修建蓄水池的费用, 也能更全面有效地解决农业生产中缺水的问题。
3 雷波县农村机电提灌的发展思路
(1) 强化宣传, 提高人民群众对机电提灌的认识水平。通过广播、电视、发宣传单等方式, 根据《四川省机电提灌规范及建设示范站基本要求》的精神, 做好适合雷波县的农村机电提灌建设宣传工作, 提高老百姓对机电提灌认识水平, 特别是提高雷波县马湖、乐水湖、溜同河、西宁河及金沙江溪洛渡库区沿岸等地区老百姓对机电提灌的认识水平。让老百姓积极参与机电提灌建设, 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
(2) 积极争取各方面技术力量的支持, 建好雷波县农机提灌建设项目库。一是提高雷波县提灌站建设方面人员的技术水平, 吸收和了解目前在提灌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 更新观念, 开拓视野, 培养提灌建设的生力军。二是邀请专家参与雷波县机电提灌站的规划和建设, 大力争取县财政的资金支持, 在金沙江溪洛渡库区沿岸, 马湖、乐水湖周边, 西宁河两岸等地方, 按照建设提灌站条件是否优越、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对建设提灌站的积极性以及提灌站建设是否给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效益、建设的难易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估, 根据综合评估情况进行试点勘测设计, 建立雷波县农机提灌建设项目库, 向上级相关部门争取资金支持。
【关键词】社区体育 现状 作用
1.农村社区体育及发展现状
1.1农村居民休闲时间、生活状况、健身观念行为。闲暇时间是体育锻炼形成的必要条件。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差异和文化发展有较大差距,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闲暇时间、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他们为生活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精神生活的享受。但居民健身锻炼的需求意识较高,已经认识到体育锻炼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大多数居民认为有必要开展体育活动。
1.2农村乡镇社区体育的组织。部分乡镇领导在群众体育锻炼的发展中没有起主导作用,没有把全民健身工程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中,对社区体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跟不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少人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仍停留在口头和文字上,真正采取积极措施的不多或甚少。體育设施的配套工程还不能满足最基本的需求,还有的乡镇或社区没有商业性的体育健身或休闲活动场所。
1.3农村学校体育需要关怀。农村学校体育本可以承担起推动农村群众体育活动、增加体育人口的功能,但是,各种原因制约着学校的发展,也削弱了学校在促进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方面的功能。体育经费、体育场地、体育师资严重不足是农村学校目前面临的窘境。村级小学几乎没有像样的体育场地,乡镇级中学体育器材严重不足,体育师范生毕业不愿去农村,众多民办学校连教师的工资都无法按时发放,更不要说保证场地器材了。另外,农村乡镇社区体育活动中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没有体育健身指导员为居民提供相关的服务,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农村社区体育的顺利开展。
2.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社区体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2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
2.3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
2.4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3.农村乡镇社区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3.1农村乡镇社区体育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农村人的身心健康、体格健美与快乐幸福生活。农村人是中国居民中的中流砥柱,其身心健美快乐幸福的生活与健康长寿,又直接关系到国家或民族的社会稳定和繁荣昌盛,因此深入持久地开展中国农村乡镇社区体育,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影响。
3.2做好群众体育工作,培养和造就体魄强健的高素质劳动者及全面发展的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首先,体育属于文化范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体育是居民喜闻乐见、休闲为主的社会活动,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是一种健康文化;体育活动中讲求平等、互助、公正等行为规范,具有高尚的文化品位,丰富健康的体育活动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另外,体育活动作为生活活动内容的一个部分,使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提高了生活质量,对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积极的促进。
3.3社区体育为居民提供了社交机会和场合,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络,建立了友谊,增进了团结,改善了社区人际关系,提高了人们的综合素质,使人与人之间形成轻松愉快、平等自由、团结友爱的局面。现代生活的紧张节奏给人们造成了较大的压力,需要通过某些活动来加以解除,社区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对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消除紧张跑,转换心情,带来无情乐趣都具有重要作用。另外,现代独门、独户、独子的生活方式,使邻里关系变得淡薄,而社区体育为居民提供了社交机会和场合,同时体育活动轻松愉快,平等自由,尤其适合社交活动。通过社区体育活动,加深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使社区体育活动形成团结友爱的局面,对改善社区人际关心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农村社区体育作为群众体育的一种新的活动模式,正在成为大众健身娱乐的重要基地,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保证,对农村居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诸方面会产生良好的效应,无疑对促进中国小康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作为农村体育重要组成部分和两个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的乡镇体育,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展农村社区体育,促进乡镇居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是推动中国全民健身计划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员全体人民和整个社会积极参与和支持群众性体育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对于中国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壁娟.论新形势下中国社区体育的地位和作用[J].福建体育科技,2002,(3).
[2]顾渊彦,等.21世纪中国社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
[3]李卫平,等.山东群众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1.
发展研究
摘要: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是我国在探索儿童福利社会化道路中的一项重要尝试 ,而在农村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是近几年来在多种家庭寄养模式中发展比较快的一种模式。本文主要通过考察农村家庭寄养模式,来分析和探讨农村家庭寄养模式对农村社区的影响以及农村家庭寄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望对当前农村家庭寄养工作的开展和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农村家庭寄养;农村社区;社区发展
近几年来,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成为失依儿童福利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各地福利部门在实践中探索和形成了多种家庭寄养的模式。从地域角度看,中国的家庭寄养模式主要分为农村模式、城市模式和城乡交界型模式。在不同的家庭寄养模式中,在农村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是多种家庭寄养模式中发展较快且成效较大的一种模式。所谓农村家庭寄养是指将原来由福利院照料的孤残儿童送到经济条件比较好、交通便利的农村地区,由经过严格甄选的家庭负责养育的一种模式。
一、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对农村社区的积极影响
虽然在农村开展家庭寄养的最初目的更多考虑的是孤残儿童的身心发展,但是研究发现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模式客观上也对农村社区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形成了一种集合的社会效应,促进了农村社区的进步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的开展促进了农村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为了支持农村家庭寄养工作,当地政府或民政部门会对已开展家庭寄养的农村社区提供一些政策支持,比如帮助他们修建道路、建公共浴室等,政府和民政部门的这些政策支持为农村社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另一方面,为了给寄养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社区本身也会关心本社区环境和条件的改善,主动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力促进本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在外部政策支持和内部动力驱动下,农村寄养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调动了农村社区闲散劳动力资源、增加了农村社区居民收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农村社区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而农村家庭寄养模式的推行,则大大调动了农村社区的闲散剩余劳动力资源,尤其是女性劳动力资源,既为她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又满足了众多家长奉献社会、参与社会劳动的愿望。同时,这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达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双重效果。
(三)增加了社区居民的联系,增强了农村社区的凝聚力
为了解决各自在家庭寄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寄养家长会主动地向其他寄养家长就寄养儿童的康复和教育等问题进行交流和学习,这就打破了农村居民
“关起自家门,做自家事”的封闭隔绝状态,为了共同的目标---做好家庭寄养工作而凝聚和团结起来。同时,家庭寄养工作指导中心也会对寄养家长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教育和培训,这就为平日整天为赚钱而忙碌奔波的村民们提供了见面、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增加了感情的联络,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同时也提高了村民自身的素养。
(二)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区文化,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孤残儿童进入农村寄养家庭不仅使我们中华民族抚慰救助、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得到了彰显,而且还形成了农村社区的新风尚,培养出了良好的农村社区新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家庭寄养文化”,如济南唐王纸坊村的“爱心献给孩子,关心送给家长”的社区寄养文化。此外,为了更好地对寄养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和学习教育,寄养家长们会主动参加有关儿童康复及教育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增加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出现了“寄养儿童要教育,寄养家长要学习”的社区新貌,形成了其乐融融的社区氛围,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二、农村社区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虽然在农村社区开展孤残家庭寄养不仅具有独特优势,而且也能促进农村社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发展,但是与城市家庭寄养相比,农村社区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社区资源相对较少,不利于孤残儿童的康复、教育与成长。与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社区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资源相对较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相关配套服务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寄养儿童的康复和教育。例如农村教育机构缺乏特殊儿童教育的能力,很难接受孤残儿童上学;很多农村社区没有取暖设施,冬日儿童的取暖问题得不到解决;农村的医疗设备不完备,医疗条件差,寄养儿童享受不到良好的医疗服务等。但是,由于受到当前中国国情的限制,农村社区资源少的问题又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这将无疑对农村家庭寄养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巨大障碍。
(二)农村社区居民整体文化水平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孤残儿童的康复和教育需求。
调查发现,农村寄养家长对寄养儿童受教育的期望值明显低于城市,导致家长对儿童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教育投入不足。此外,农村寄养家长往往知识水平有限,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并不能很好地掌握一些对孤残儿童有利的康复知识和技能。再次,由于农村社区居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也不高,因而也就不能为寄养儿童的成长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环境。总之,农村社区居民文化水平不高、对儿童受教育的期望值低、专业知识不足成为目前制约农村家庭寄养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三)农村社区收到的社会支持来源少、形式僵化、内容浅显。
目前农村社区收到的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家庭寄养指导中心等福利机构,而来源于企事业单位、慈善组织、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的社会支持很少,造成了整体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的困难局面。此外,社会支持的内容浅显、形式僵化,主要是物质支持和经济支持、而情感支持、政策支持等较少。再次社会支持缺乏系统性,主要是针对寄养儿童的支持,而对农村社区、对寄养家长的支持不足,而且
在时间上也不够及时,缺乏实用性。这些情况的存在制约着当前农村家庭寄养工作的发展。
三、一些建议和对策
针对以上农村社区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中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提高农村社区自我增能的能力。
家庭寄养工作不仅仅是寄养家长的事情,而是整个社区的事情,需要全体社区居民的参与。社区居民参与是社区自我增能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是家庭寄养工作取得成功的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来增强社区自我发展的能力,以此提高农村家庭寄养的服务水平。我们可以运用媒体、板报等方式让农村社区居民了解到家庭寄养的基本状况以及开展家庭家养的意义。通过宣传教育来增强居民对家庭寄养的认知和认同,让更多的非寄养家庭参与进来,这既是对家庭寄养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又是对寄养家庭的监督和约束,有利于农村家庭寄养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道路。
(二)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充分挖掘潜在的社会资源。
农村环境相比闭塞,社会支持资源少,为了保证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的开持续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多方面的参与支持,需要建立起系统的社会支持网络。随着家庭寄养专业化的发展,开发整合家庭、社区和社会中的专业资源,为寄养家庭提供各种专业性支持,满足寄养儿童和寄养家庭的各种需要,已成为构建和完善农村家庭寄养社会支持网络的重点。尤其是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主要来源于政府、慈善组织、科研机构、各类社会团体和服务组织等方面的社会资源,增加农村家庭寄养的社会支持力度,例如积极宣传家庭寄养的社会意义,挖掘社会工作志愿者,组建一支多学科的专业性的志愿者队伍,让寄养家庭得到全面的、及时的帮助。再比如,取得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支持,开展一系列主要针对家养家庭的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缓解寄养家长的紧张,减轻他们的压力,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等。
(三)加大对农村寄养家长的培训力度,使农村家庭寄养工作逐步向专业化道路发展。
针对农村寄养家长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少以及寄养儿童受教育程度低的现实情况,儿童福利机构和家庭寄养指导中心除了加强对寄养家庭的筛选和走访巡查外,还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寄养家长的培训力度,建立寄养家长培训制度,定期给他们组织专门的儿童康复和儿童教育的培训。在有条件的农村社区,还可以组织家庭寄养小组的组长或负责人到其他地区或机构参观学习,全面提高家养家长的文化素养和家庭寄养服务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加对他们的工具性支持,以更好地满足寄养家长和寄养儿童的需要。
总之,农村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使家庭寄养与农村社区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取得了孤残儿童、福利机构和农村社区等多方共赢的效果。但是,农村社区在开展家庭寄养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和问题,因此还需要我们对农村家庭寄养模式与农村社区发展问题进行更多的探索和研究,这无论是对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还是对农村社区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鲁平.家庭寄养:动机与绩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吴鲁平.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效果的实证研究[J].青年研究,2005(6).[3]王彦斌.家庭寄养模式研究[J].社会福利,2004(4).[4]王晨光.农村家庭寄养模式探究[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1999(11).[5]乔先华等.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模式研究-以青岛胶州市东张应村养护基地为例[J].中国民政,2003(7).[6]赵锦云.构建转型时期农村家庭寄养新模式[J].社会福利,2006(5)
[7]陈源茂.我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几种模式[J].社会工作,2005(8)
【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推荐阅读:
关于推进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09-19
浅析农村社区治安管理现状09-18
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07-13
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1-12
农村教师现状与发展10-1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与前景07-07
安仁镇三河社区农村产业发展规划11-09
彬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与思考09-11
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创新经验材料06-19
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活动的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