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冲突中的儒家文明

2024-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世界文明冲突中的儒家文明(共12篇)

世界文明冲突中的儒家文明 篇1

世界文明冲突中的儒家文明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或许具有某些审视当前国际关系的理论价值,但他将“儒教文明”列入冲突的源点却是错误的.因为儒家学说不是宗教,不会构成作为宗教冲突的文化因素;儒家文化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它是由多种文化集合融通而成的;中国自近代以来由于民族危机激发出了强烈的.“文化民族主义”,但随着中国未来的强盛,这种阻碍中外文化正常交往的思潮即将消亡,不会成为“文明冲突”的原因.

作 者:夏毅辉 周雄松 作者单位:湘潭师范学院,社会文化系,湖南,湘潭,411201刊 名: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4(6)分类号:B222关键词:“文明冲突论” 儒家文化 兼容并包 “文化民族主义”

世界文明冲突中的儒家文明 篇2

作为平成三部曲的第二部上演的就是《新机动战记高达W》。这部作品的导演是池田诚, 展现了与富野式高达不同的风格。如果说富野氏的宇宙世纪系高达是自然主义的话, 池田系的高达可以说是浪漫主义。作品中不只高达的造型要比宇宙世纪系的高达丰富, 而且高达的武装也强力至极, 因此这部作品可以说是高达作品偶像剧风格的开篇作。作品中表现的最显著的思想是完全和平主义和骑士道精神。

完全和平主义主张通过对话来实现和平, 因此是以放弃一切武力, 以对话来解决国际问题为目标的。这种做法要求各国努力缩小军备直至完全解除武装。如此主张的有两人。一个是宇宙殖民地的领袖—希罗·尤尔, 另一个是北欧桑古王国的国王—匹斯克拉夫特氏。但是两者的主张均未被地球与宇宙所采纳, 希罗·尤尔被政敌暗杀, 桑古王国也受到地球联合的侵略而灭亡。这一时期地球的实权被东欧的贵族—罗姆菲拉财团所掌握, 他们利用自己的私人军队—OZ采用各种手段将地球统一联合赶出了历史的舞台, 并对宇宙殖民地采取强硬的压制政策。殖民地为了对抗OZ, 分别将五台高达送往地球, 为了消灭OZ展开了各种作战。但是之后殖民地方面却出人意料的将自己出卖而屈服于OZ, 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了和平。如此作为殖民地的武力代表的高达的机师们成为了被舍弃的士兵。但是如此实现的和平并非真正的和平, 随时可能被打破。不久殖民地方面迎来了新的领袖重新对地球国家宣战。接受了和平主义思想的高达机师为了阻止这场大规模的战争, 团结一致乱入了地球与殖民地两方的战场。通过他们的努力拯救了地球与宇宙相互毁灭的危机, 如此实现了真正的和平。

在这部作品中文明的冲突围绕着和平应如何实现这个问题而展开。事实上, 无论是殖民地方面还是OZ还有高达的机师们都是为了实现和平这同一个目的而努力。但是他们的方法不同。殖民地方面和OZ均认为只有经历了大规模战争后实现的和平才是真正的和平, 因此为了实现这个理念, 双方均不惜化身为邪恶的代表掀起争端, 不计生死也要贯彻此信念。从殖民地方面的领袖米利亚鲁特司令尽管看到败局已定仍然驾驶高达继续战斗的事实可以看出, 他如此做并非负隅顽抗, 而是因为如他所说:“如果不战斗, 人类就不会了解战争的愚蠢。必须让全人类了解这种愚蠢。”另一方面, OZ总帅托雷兹希望早日实现和平甚至希望成为败者来结束战争。最后托雷兹在被高达的机师打败时终于如愿以偿, 在驾驶仓中笑着逝去了。高达的机师们也在莉莉娜女王的完全和平主义的主张下为实现和平而努力。但是他们并非认同女王的放下所有的武装而带来的完全和平。他们所期望的和平是以武力作为后盾的由对话带来的和平。因此他们为了阻止地球与宇宙的全面战争而战斗。目的虽然相同, 但是由于理念不同而引发的战场战争, 实际上没有真正的胜利者。经过这两种文明的激烈对立后, 作为原来的目标的和平实现了。

作品中另一个冲突是骑士道和贵族的冲突, 这表现为OZ的派系内部的机动战士与机动木偶的冲突。与机动战士制造理念完全不同的机动木偶完全舍弃了战场中人的要素, 可以说是不需要机师而组装成的战斗程序, 相当于使用机师的数据造就的战斗人工智能。主张把机动木偶作为比人类优秀的兵士投入战场的迪尔马尤侯爵一派暂时掌握了OZ的主导权。对此, 具有骑士道精神的托雷兹主张如果在战场上不用自身的力量堂堂正正地战斗则无法实现作为机师的价值。他指出只用木偶战斗终究是对战士的侮辱, 因此坚决反对将机动木偶投入战场。不久托雷兹被幽禁了。但是尽管如此, 为了证明人类的智慧能够胜过机器, 秘密制造了一台搭载了零式系统的高达。零式系统的特点在于虽然能使机师看到完美胜利的战术, 但是看到的幻象会对机师的精神状态产生影响甚至导致机师混乱, 因此是一柄双刃剑。但是他的理念是如果成功驾驭了零式系统就足以证明人类意志力的坚强可以不被机器的系统所迷惑, 相反可以有效地加以利用。从这里可以看出, 现实世界的信息时代中人类与机器对立的图示通过机动战士与机动木偶的斗争表现了出来。骑士的道德不同于贵族和商人不同, 对于他们来说亲自驰骋于战场才有意义。而贵族与商人的主张是使用木偶代替人类来战斗。这无疑是一种笃信用金钱可以解决万事的拜金主义的理念。从这种冲突也可以窥见日本的武士和町人之间价值的冲突。町人因无法亲自上战场战斗, 因此用金钱制造出无生命的木偶作为自己的替身进行不流血的战斗。武士笃信生死一如, 深信只有在战场上的觉悟才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因此亲自奔赴战场。从此可以看出, 这种冲突与机动战士和机动木偶的斗争属于同一性质。

如此, 围绕和平的实现和骑士道精神的《新机动战记高达W》开拓了与富野氏的高达作品不同的风格, 并继续将文明的冲突以新的视点表现了出来。

参考文献

[1]塞谬尔·亨廷顿著, 周琪等译.[美]《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新华出版社, 2005年.

[2]陈奇佳.《日本动漫艺术概论》,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年.

[3]邓林.《世界动漫产业发展概论》,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年.

[4]白晓熀.《日本动漫》,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年.

世界文明冲突中的儒家文明 篇3

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自然生命观

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曾论及人与天地、自然之关系。笔者将儒家从生命的角度对自然和万物以及人的认识,称之为“自然生命观”,以区别于大约同时代产生、流传的老庄道家“生命哲学”观。孔子在《论语》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其基本意思是说,四季有规律地运行和更替,万物化生,是自然(“天”)的基本功能和规律。这里所说的“天”是自然之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自然。孔子认为是自然之天生养了有生命的万物和人类,其中一个“生”字暗含只有有生命的自然之天,才可以生育有生命的万物和人类的意思,明确肯定了自然界的生命意义。可以看出,孔子的天之“生”与人的“生”及其意义是密切相关的,“天”和“人”的关系就像是母和子的关系。到了孟子时代,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思想盛行起来。“天”被理解为最高的存在——宇宙及其主导者,“地”则是指大地上的万物及自然生存的环境,“人”就是我们本身。这种划分较之于孔子的春秋时代在时间、空间上的立体层次更加分明,其逻辑顺序一般理解为“天”主宰“地”和“人”,“地”则影响“人”。由此,以父母来象征天地的角色及其作用。荀子在天人关系上更进一步,提出:“高者不旱,下者不水, 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是天之事也。若夫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而制之,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餧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这其中不仅包含一定的“制天命而用之”的人的能动性思想,也提倡了要遵循寒暑时节、农作物生长的自然规律的思想,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君王将相才能称之为贤能。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先秦早期儒家从孔孟到荀子都秉持着遵循自然规律下的生命观念,这是儒家继续构建天人关系及其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思想的基础。

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天与人的理性和谐观

天与人的理性和谐观建立在儒家“仁”的思想基础上。“仁”不仅弘扬人的价值而且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要热爱生命并以仁爱之心对待人和自然。孔子以“仁”为本,孟子则继承发挥孔子的仁爱思想,以“义”的范畴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人与万物、与他人之间复杂的伦理关系,对生态伦理与人际道德的关系问题展开了全面论述。在此基础上,荀子提出了“天行有常”的规律性认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然后掌握规律、顺应自然“制天命而用之”,达到在人类开发利用自然时依然与自然“合一”的规律状态。也正是从农业生产出发,天人合一思想与天人相分思想虽有不同,但在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上却是一致的,其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一种未分化的理想和追求,而后者则是建立在人的理性的基础之上的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和理性和谐观念。荀子的思想被西汉大儒董仲舒吸收并加以发扬光大,成为其“天人相副”的天地人一体伦理观的理论基础——“天地人一体说”。董仲舒说:“何为本? 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他把天、地、人看作是合为一体的有机整体,是密切相连的,三者分工不同,又彼此作用,共同成为“万物之本”。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早期的生态系统论认识。

生态文明思想的归宿——“生生不息”的发展观

儒家的思想将人与万物、与他人之间复杂的伦理关系进行探讨和规范,在理论上的拓展就是解决如何去做的实践问题。

首先,要有环境保护的意识。根据《汉书》记载,汉代贡禹已经认识到采矿造成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生态问题。“凿地数百丈,销阴气之精,地臧空虚,不能含气出云。斩伐林木亡有时禁,水旱之灾,未必不繇此也”,并会导致严重的水旱灾害。因此,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同时予以保护。《礼记》中有:“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本身是一首祭祀祈祷的咒语歌,但却反映出古人对水土保持的重视和消除自然灾害的愿望。类似这种环境保护的思想在较早的时候就有了。《史记》曾载孔子之言曰:“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皇不翔。”并提出了“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主张。在禽兽生育的季节保护幼兽,反对竭泽而渔以及“覆巢毁卵”等破坏行为,都包含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思想。这种思想在那个时代无疑是文明的,是那个时代的“生态文明”思想。《管子》在《轻重甲》篇中曾告诫统治者,“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也就是说,统治者的守土之责不仅仅限于疆土的安全守护,还有保护自然资源的职责。

其次,注意对自然界动物资源的永续利用,含有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孟子提出“取物以时”的生态伦理主张。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他认为人类对于自然资源不仅有利用的权利,而且有保护的义务,按照这一生态规律办事“不失其时”“勿夺其时”,完全可以解决温饱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管子·地员》将土壤按质地、颜色、肥力、光照、酸碱度、含水量等要素分成十八类,并详细介绍了各类土壤和植物、林木之间的分布与生长关系。儒家文化的代表性经典、中国古代农业重要著作《齐民要术》中提出了中国古代系统的劝民农桑、应时而作、丰衣足食、天下之理的重农思想。人和其他自然万物一样,只是大的生态系统中的组成元素而已。

最后,尊重自然规律与生态平衡的思想。一方面,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管子》中有“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的要求,这种思想不仅要求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是“均有”,还要求不可以专有独霸、不顾后果地开发利用。当代有权享用,子孙后代也享有这种权利。另一方面,人类还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树之以桑”“养之以畜”,不应该将人类自己的生存问题的解决完全寄托在开发和“剥削”自然的基础之上,人类必须进行创造性的生产活动。只有这样,才不会将自然资源消耗殆尽,人类和自然才能共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状态。

世界文明冲突中的儒家文明 篇4

蔡淋芬0851901

3摘要:冷战之后,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或者某种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共同体,很多政治家和学者立足于政治体系和经济制度的研究,然而塞缪尔亨廷顿却另辟蹊径,从文化的角度去建构一个世界政治的思维框架,从文化的角度解读了国界关系。在把握了整本书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我对作者的观点有许多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对作者写作目的的剖析。

关键词:基本框架 理解和观点 剖析

刚开始拿到此书很迷茫,里面全部都是数学中的多元变化,文化、国别、地域差别、语言差别等等的各种变化,根本读不懂,总觉得无从下手。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帮我完成阅读,我很难找到一个自己可以立足的基点,更没有办法下笔了。多读两次之后,我从总体上对本书有了一个笼统的的把握,但对其内容也有一些质疑。他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观点,对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的解读起到了轰动世界的效果。此书之所以能一鸣惊人,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从一个常人不会选择的角度下手谈论世界格局的变化。例如“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不在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文明的冲突模式唤起了人们对文化因素的注意”,又如“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之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等。

一、对本书基本框架的把握和观点分析

首先从整体上讲,作者从西方文明写到了东方文明,从中世纪文明、华夏文明写到冷战结束后的文明以及对未来文明的预测,采用纵横结合的方式将文明对整个世界局势的影响剖析得非常精湛。通过用对比的手法将每一地域的文明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用议论的方式论述文化对政治和经济等领域的影响,并从此得出结论及:“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之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也就是说世界要和平,国际要稳定,只有建立在被世界认同的文明基础之上的秩序才是可靠的的,才能起到作用的。其次,在作者定好文明维护国际秩序的基调之后,开始以时间为轴,以地域为半径画起各 1

文明范围来,对各种文明的历史、现状和前倾进行了特点性分析。也对一些基本的范畴进行的论述,例如文明的概念、普世文明的问题、权利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文明之间军事的转移、文明的政治界和中国对自身文化的伸张所导致的冲突等等。最后,作者对国际的发展趋势做了自己的预测。贯穿了这些内容,作者将整个内容分为四大部分,下面将谈谈我对这四大部分的逻辑分析和内容的理解。

(一)“一个多文明的世界”

第一部分这个题目主要是借助世界发展的多极化趋势而得来的,在多极化发展趋势的主导下,世界的文明发展也成了多极化趋势,即亨廷顿口中的多文明世界,这些文明主要包括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和拉丁美洲文明以及可能的非洲文明,这些文明的形成意味着国际局势中交往的主体不是以民族组成的国家,而是以文化组成的各种“文化体”,即亨廷顿所说的核心国家。在第一章中,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从世界政治的角度谈了文明的多元性,并对不同世界的文明进行了对比分析。亨廷顿说“人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第二章中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谈了文明的多元性,即历史上的文明和今天的文明,以及这些文明的性质和文明之间的联系。在最后一章中他主要谈及了普世文明的含义、来源以及它的现代化和西方化等等。

通过对第一部分的阅读,我对作者的一些观点提出了质疑。亨廷顿指出“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活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这一观点太绝对化了,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在为自己理论的不足作辩护,可反而是越描越会。我们区别不同人民的一般标志是什么?我想大家都不迷糊,那就是国别,那就是政治。比如几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几个人作自我介绍,肯定会说我是中国人、德国人、英国人或者法国人等等,我想大家不会都一直介绍说我是地球人、我是亚洲人吧?德国人、法国人和英国人不会介绍说我是欧洲人吧?因为他们要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来,但是他们具有同样的欧洲文化大背景,但是他们说出的却是国别、民族、政治。我们更清楚的知道影响世界政治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五个:

1.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国家利益主要包括经济的发展,政治的保障,和基本的生存安全,而国家实力指有形物之理和无形精神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综合国力,有实力才有发言权,弱国无外交。

2.经济因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直接决定这个国家的政治发展水平,对政治的影响其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3.科技因素。雄厚的科技实力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稳立于世界之林的技术保障。

4.国际法。国际公法通过各种公约、跳跃、国际法庭去影响世界政治的发展,而国际私法主要通过准距法发挥其调节作用。

5.其他因素。例如军事因素、文化因素、宗教因素等等。

文化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绝对不是主导作用,因为他不是世界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经济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因此文明不可能是影响国际格局的主导因素,现在不是,以后也不会是。结盟、合作或者其他表现方式的协作都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的,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任何一个个体也不会和其他的个体融合到一起,更别说什么合作、结盟了。

“人们不仅适用政治来促进他们的利益,而且还用它来界定自己的认同。我们只有在了解我们不是谁、并常常只有在了解我们反对谁是,才了解我们是谁”。政治表达的是一种认同,文化表达的也是一种认同,我们要认识、了解自己就必须了解别人,才能真正认识自己,没有别人的存在,自己的存在也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要支持什么,认同什么就必须了解别人支持的是什么,才能确立起自己支持的对象,任何有都是建立在无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了“不是”也就无所谓“是”了。“西方是而且在未来的若干年里仍将是最强大的文明。”亨廷顿是在号召全人们做抉择,即选择一个他们认同的文明,其实质是选择一种政治意识形态,认识它、了解它并支持它,进而反对与其不同的文明、和民族,他用文化为幌子,企图找到更过反华的“盟友”,继续他们的“中国威胁论”。他的这本书在很大意义上来讲是对他认同的文明进行宣传,对其他正在寻找核心国家文明为依靠的文明进行示威,如果你选错了文明、跟错了队伍,你的文明终将没落,你的民族终将面临灾难。

“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按这句话的逻辑就是具有相同文化的就会有共同的国家利益,活或者结盟什么的,那么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中、日、韩是否该结盟呢?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中和日本韩国的国

际关系并不理想,这是我们没有文化共享吗?当然不是,而是我们的利益取向不一致。

(二)“变动中的个文明力量对比”

任何事物都是处在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的,文明也不例外,亨廷顿认为世界上的几大文明力量实在不断变化的,例如西方文明成衰落趋势,而东方文明却成蓬勃发展之势。第五章和第六章就主要讲一些文化的兴起和衰落的过程以及原因分析,例如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增加的影响等等。这些因素又慢慢的为文明于文明之间和文明内部之间的矛盾埋下伏笔。

(三)“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

这一部分中作者主要讲旧的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联盟关系正在瓦解,并将被以文化为基础的正在形成的新的世界秩序所取代。他认为历史上很多国家因为有共同的政治目的和认可而组合在一起,进行经济、军事和科技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各自的利益企图。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步伐的不断提速,以共同目的为纽带建立起来的联盟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稳固了,各种联盟内部出现了矛盾,联盟与联盟之间也出现了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因为不能调和而激化,最后以重组结束了联盟的生命。慢慢的,一超多强局面取代了了两极格局,各种联盟实现重组以适应新的国际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老牌强国做到了屹立不倒,很多新兴强国也毅然耸立在国际舞台中央,成为影响国际新秩序的核心国家或某个核心文化圈,比如俄罗斯和其近邻,中华及其共荣圈等。

这部分里讲到了文化与经济合作,“单一文明组织比多文明组织做的事更多,也更成功,无论是政治和安全组织还是经济组织莫不是如此”,亨廷顿认为单一文化促进经济、政治、安全„„如果文明甲乙丙丁要进行合作,就得寻求一种共同认可的文明来减少进行复杂合作的困难和障碍,以这个共同的文明来作为他们经济合作的纽带,这岂不是很低效?或许甲乙丙丁根本就不用找共同的文明,而坚持以共同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为平台就可以进行高效的合作。何必要去强调、强化这样一个共同文明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作者背后想要表达的仅仅是让这些企图找到合作伙伴的文明去寻找共同文明吗?谁又最有可能成为这个共同文明呢?作为当代大学生,我想我们心里应该有自己正确的认识,那就是提防美国所采取的任何有可能的反华行动。

任何两个居住在世界上的看似没有任何联系的国家,如果他们想有共同的国家利益,就有了合作的可能,文明是随时可以为这两个国家服务的,他们可以追根溯源、生拉硬扯的将两国用文明联系在一起。这跟一句古话非常相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要为合作或者是自己的某种行为找一个合理的借口,文明往往是一个绝佳的幌子,但这个幌子永远不可能代替国家经济、政治利益而站在国际局势的首位,文明对于解决各种冲突和国际关系的调节作用往往如道德对于法律的强硬而在很多时候显得无能为力。

(四)“文明的冲突”

这部分作者主要讲了几大文明之间的冲突和文明内部之间的冲突,例如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以边界冲突为典型的伊斯兰文明内部的冲突等等;以多文化为特点的政治局势;从过度战争到断层线战胜,例如阿富汗战争和海湾战争等。

从逻辑排序上讲,我觉得第三部分和第二四部分应该调换位置。一个新的秩序的确立(第三部分)是因为有旧秩序的消失,而这时出现的则是各种文明之间的变化和发展,最后经过历史的筛选剩下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文明,进而组建新的秩序,当这个新秩序组建好之后,新的矛盾不断产生,各种文化力量不断变动,形成新的冲突(第四部分),进而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所以从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讲,应该对这两部分进行调整。

(五)“文明的未来”

这部分主要讲亨廷顿根据自己分析的文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将来世界文明的走势做的预测,例如西方的复兴、世界之中的西方等。

二、以事实解析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

最近国际上发生太多“民主、人权”的事,让我更加看清了亨廷顿的理论本质,我觉得这本书应该换成实质性的名字——利益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持续两个月的利比亚战乱状态就是利益冲突的真实写照,前面我也提到了影响世界政治因素很多,占最主要地位的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我觉得利比亚之所以会遭受多国轰炸的境地主要有以下原因:

1.国家实力不够。利比亚的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可以和西方各强国抗衡,甚至是周旋的高度。

2.和西方很多国家发生了利益冲突。主要体现的是资源匮乏的今天人们对生存资源的一种“民主”抢夺。

3.文明幌子迷糊了利比亚人民的眼睛。所谓的以共同文明建立起来的北约只是在追求本国“人权“,或许在他们的意识里,利比亚人民不是人。

4.国际法的无奈。维护国际秩序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法在利益冲突面前是形同虚设,尤其是在英法美这样的大国面前,此时的国际法只是在为这些“民主国家”的丑恶行为拖延时间。不难看出以文明为基础所构建的国际局势只资产阶级进行剥削、掠夺的美丽外衣而已。

5.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本质的流露。在以追求人权、民主、和平为文明幌子的背后流露出来的是强权、霸权的丑恶嘴脸,利比亚是他们获取自身利益的牺牲品。

作为利比亚的殖民国意大利,起初对英法美轰炸利比亚是不反对的,甚至参加到该行列当中,因为他也想分得一杯羹,从中获取利益,曾经有的殖民文化在此时消失殆尽,国家利益、政治经济利益首当其冲。可是当一批批利比亚难民流入意大利时,意大利开始动摇了,这不是文明觉醒了,这仍然是利益在作祟,因为难民的大量涌入会给意大利带去更大的不可估计的影响和威胁等等,这一切说明了什么?

利比亚的战火蔓延到了叙利亚,深陷战争泥潭确久久未能实现目的的西欧各国开始转战叙利亚,打着文明和平的旗号大张旗鼓的去推行他们的“民主、和平”,无论多么优雅的文明幌子都掩盖不住他们抢夺利益的丑陋嘴脸。利益决定他们掠夺资源和“推广民主”的方向,文明只是隐藏在他们前方的灯塔,只有他们才能看见,被“民主”的人民在“被民主”之前所看到的、听到的全都是民主。

哪里有他们想要的利益,哪里就会有“民主和文明”。

突然想起一句话“理解一个人的东西,你就要站在他的立场上去读他,用他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那么他说的都是合理的。”可是当我们为其合理性论证时,我们可曾想过我们的真正立场?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兴亡。

世界文明冲突中的儒家文明 篇5

本书作者哈佛大学教授萨缪尔亨廷顿,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rking of world order.旨在从文明角度出发分析未来世界的地缘政治。全书只有五个部分,多文明的世界,变动中各文明力量的对比,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文明的冲突(重点)以及文明的未来。第一部分标题:一个多文明的世界。作者认为,冷战之后,全球政治趋向多级和多文明化,世界将由七个或八个主要文明构成。分别是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拉美文明,东正教文明以及可能的非洲文明。国际行为的主体将是文明的核心国家。这一看法类似与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出的以文明为研究历史的单位而不是国家或民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化,既不会形成任何意义上的普世文明,也不会导致非西方社会西方化。

第二部分,标题:变动中各文明力量的对比。作者旨在强调世界各文明之间的权利平衡正在变更。传统意义主导世界进程的西方文明正在衰落。与此同时,亚洲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正日益壮大。非西方文明都在重新肯定自身文化的价值。西方文明在世界所占的比重正日益缩小。

第三部分标题:正在行成的文明秩序。作者认为,全球政治秩序正沿着文明界限进行重组,在文化上相似的民族和国家正在融合。反之亦然,世界逐渐远离由意思形态和超级大国关系来界定的时代,新世界的基础是文明。

第四部分也是全文的核心,即文明的冲突。作者从不同层面上提出了可能发生冲突的两种形式,断层线冲突和核心国家之间的冲突。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在全书中很重要的概念,断层线,通俗解释即文化分界线,代表信仰不同宗教不同神的人民两端。

第五部分即文章终尾:文明的未来。作者对全球文明的未来做了展望,并对如何避免冲突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以及人类如何在多极多文明的世界内共存。本书一经面世便引发了全面的争议浪潮,褒贬不一,见仁见智。有人认为,过去几年的事件证实了作者的判断,世界政治的主事件全部发生在文明之间的断层线上,波斯尼亚国内的克族塞族以及穆斯林之间的不间断斗争,车臣与俄罗斯之间的纠纷实质上是穆斯林与东正教之间的宗教纠纷。与此类似的还有印度与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的领土争端。斯里兰卡的僧加罗尔与泰米尔之争以及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关于卡拉巴赫的争端。这些五一不是宗教的差异引起的斗争,反对的声音也很洪亮,其实有大多数的中国学者。因为作者判断儒家文明的崛起将富有侵略性,并对传统西方文明构成冲突和威胁。作者在这方面对中华文明的性质类比于伊斯兰文明。在中国的认同自然是少之又少。毕竟传统儒家思想熏陶下的中国人民一直认为中国特色是一个爱好和平与世无争的国家,在这一点上将区别于伊斯兰文明,而作者将中华文明视为西方文明未来的头号对手,难免将引起中国学者的反对之声。

当然书中作者的深刻思想深邃的见解以及富有洞察力的观点无可辨别地奠定了作者的地位。文章明言西方文明无普世性,并认识到西方中心主义已经没落。出自一位西方文明的中西美国的作者,已是难能可贵的中肯。由此我联想到保加利亚学者利洛夫的著作《文明的对话》,全文似乎就是为批判亨氏而写,文章随处可见反驳亨氏观点的论断,并且文章的题目顾名思义,持与亨氏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未来的世界将是核心文明的对话而非冲突(利洛夫也认同亨氏关于以文明划分未来世界的论断)。孰对孰错无法明言。我想着可能与两位作者的出生背景有关。亨氏生于美国,无需多言,而保加利亚出生的利洛夫90年代经历了东欧剧变的大事件,并担任过社会党主席的职位,对于自由明主的西方世界自然看法偏驳。而全书最为关键的思想在于作者对西方文明未来的担忧。而这一点作者并未在文中清晰表露。联想到美国这些年逐渐兴起的多元化主义对于美国本土文化的影响,例如大量涌入美国的拉美移民,甚至于美国总统奥巴马是非洲肯尼亚人。等等示例无不印证作者的担忧。非西

方文化从西方文化中学到了很多,并且随着今年来非西方文明人口的激增,与之相对的却是西方文明人口的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这些都引发作者的忧虑。作者担心本土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将被黑人亚洲人拉美人同化。

文明冲突论对文明的误读 篇6

文明冲突论对文明的误读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曾经一度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争论,这一理论实际上是基于一种狭隘的政治视角,对“文明”的片面理解.对“文明”本身的思考显示出文明的普世性.文明是冲突还是和谐,取决于人而不是文明本身.冲突实际上是用文明伪装起来的.野蛮,和谐才是真正的文明.

作 者:吕春瑾 LV Chun-jin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刊 名: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年,卷(期): 23(6) 分类号:G04 关键词:文明   野蛮   冲突   和谐  

浅析东亚的现代文明冲突 篇7

一.文明, 文化, 文明冲突和软力量

文明与文化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显著区别的概念。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体现, 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显示其内涵和意义。本文单纯的把文明冲突作为一种现象来阐述和分析, 与亨廷顿教授所表达的文明冲突是有差异的。由于文明与文化的概念具有互通性, 因此本文也将模糊文明与文化的区别, 也就是说本文想要分析的文明的冲突是文明的载体的冲突, 或者是文化的冲突。

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现代社会, 以强制为主的“硬力量”并不被人所意愿, 而且也并不能创造双赢的局面, 因此通过吸引吸纳等较为和平手段来实现目标的软力量的发展尤为重要。约瑟夫·奈认为国家的软力量主要来自三种资源, 文化 (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 , 政治价值观 (大概它在海内外都能真正实践这些价值时) 及外交政策 (当政策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及道德威信时) 。其实无论是政治价值观抑或是外交政策方面都属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 也就属于国家文明的范畴, 因此在现代愈发重要的软力量很大程度上是以文明为主。

如果说现代文化对于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那么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民生的影响便是旷日持久。对于国家的政治影响也是绝对不小的。或许文化并不直接作用政治, 但是它在现代社会中于社会于经济的的影响必然会影响国家政策。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对国家利益的影响越来越大, 而其与物质的联系愈发的紧密, 其物质基础越来越坚实。如果一旦归结到物质原因, 涉及到国家利益的冲突, 文明的冲突自然而然形成, 并表现出来。

二.东亚各国的现代文明以及冲突

春秋战国时期, 东亚文明的中心地带上发生文化的融合, 日渐形成稳定而成熟的东亚文明的内核。然而自从西方殖民主义大势发展, 席卷全球, 整个东亚地区各个国家的文明就在陷落中走向各自的命运, 即使同源于中华文明却在现代化发展中各具特色。

(一) 东亚各国的现代文明

参照东亚版图对东亚文明区域进行划分, 以现今的文化倾向以及国家文明影响为标准, 个人认为东亚的现代文明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 从韩国的中部与台湾省的中部划开, 韩国与台湾之间的分界线可以凸向中国大陆地区。一边包括中国大陆绝大部分, 蒙古, 朝鲜以及韩国与台湾省的一半。而另一边主要包括日本, 韩国与台湾省的一半。

就中国一边而言, 蒙古国的文化主要与中国的蒙古族相近, 游牧民族的文明主要来自于其独特的生存环境与民族历史。在现代, 蒙古国的文明多体现为民族文明。而朝鲜半岛文明, 发源于中华文明, 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文明。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政治倾向, 朝鲜国与韩国的文化又显示出不同的特色。在东亚, 韩国文化就更多的吸收了日本文化, 而形成自己的大韩文化。而朝鲜国文化就更像一种原始文化, 更多保留这个民族传承下来的文化, 就倾向性来说更靠近中国一些。此外, 韩国的文化表现方式更加外放, 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及历史政治因素使得该国的文化比较主动和具有攻击性。激烈的民族感情, 也体现在文化上。而朝鲜国的文化就相对内敛一些。

至于中国的台湾, 虽然如同韩国一样是被两国文明共同作用, 但是可以这么说, 中日文化对韩国的影响因为融入到韩国的本土文化中, 使得这种作用力无形的雕琢了韩国的文化而使之更加具有自己的特色。而台湾省的文化, 中日两国的作用更大, 却也泾渭分明。台湾从古到今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决定了中国文化在台湾的植根性, 而由于日本对台湾进行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 以及现代青年人的价值取向使得日本文化在台湾有很强的渗透性和覆盖率。

而日本文化毫无疑问的深受中华文明的影响。但是19世纪, 全球文化环境的形成和西方文化对日本文化造成大规模冲击, 改变了日本文化的外部条件, 使日本文化外在的新的世界文化边缘地带, 成为东西文化接触碰撞的接点之一。由于没有历史因袭的沉重负担, 因此反应比较灵活, 在内部产生一个转型中介体, 由它推动传统文化自上而下实行转型。明治维新时期和二次大战后的两次外来文化大入侵, 使日本文化得到了很大改造, 今天的日本民族以独立特色的面貌, 使自己成为当今世界上的一流国家, 而善于吸收、善于学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中国的现代文明也是同样在东西方作用下形成的, 但是由于种种因素, 中国传统文明曾经在一定程度上断裂, 因此中国与日本不同的是, 日本文明是先东后西, 西方文明也被吸收到本土文明中, 较好的实现了融合, 虽然中国文化也是先东后西, 但是期间为反对封建糟粕, 振兴祖国, 甚至排斥过自己的本土文明。而飞快的经济发展也导致东西文化不能按部就班逐渐的融合, 使文明之间空隙较大, 矛盾也较多。但是中国文明由始至终无论权力者还是百姓都普遍有一种传统“中庸”的思想, 因此中国现代文化也是比较有包容力比较温柔的。

总之从东亚遭受殖民步入到现代化的和平时期来, 各个国家基于本土文明而在全球化中对西方文明作出了不同的反映, 不同程度的吸收与局部不同程度的排斥, 从而形成如今既和谐又矛盾的东亚新文明, 然而有差异就有矛盾, 文明虽然不能构成本质上的矛盾, 却也能产生较深层次的冲突。

(二) 东亚的现代文明冲突

东亚现代文明冲突主要从两方面来说, 一是东亚与西方现代文明的冲突, 二是东亚内部各国的文明冲突。

东亚文明与西方文明原本是完全异类的文明, 他们冲突可以从较突出的事件体现出来的。冷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冷战虽然的确基于国家利益而产生, 但是实际上体现出来的便是文明的直接冲突。它主要是两大不同的意识形态的国家阵营之间的对抗。而中美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关系变得越来越有对抗性, 同样也是除了物质原因外, 与彼此的政治文明差异有关。再者西方国家的天赋人权, 自由民主的理念虽然在历史时期上为东亚各国所借鉴, 运用来寻求进步与独立, 但是实际上这种人权思想与东亚向来的国家为重的理念有很大的冲突, 因此至今, 西方国家也常常因为人权问题而与东亚国家造成冲突。东西方文明根源上的差异注定了东西方的现代文明的冲突会比较明显, 但是这种冲突一般会依据国家利益妥协, 或者激化。

就东亚内部的文明冲突而言, 既为一体又相互矛盾, 因为相似容易迷失又不可能完全排斥。东亚各国的现代文明冲突可以由文化直接表现出来。中国的青年一代对日韩文化的追捧, 这是一个文化相互吸收, 也是相互侵蚀的表现。而国学的复兴就是为了对抗这种侵蚀, 重塑文化特色而产生的。还有之前一些学者就汉字圈的国家使用同一种汉字的提议也是对各国现代文明的挑战。不难看出, 东亚地区的文明冲突并不单单是因为“异”而冲突, 也因为“同”。因为同源文明的文化遗产而在中韩之间屡屡发生的冲突更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而至今, 民意调查中日韩憎恶的国家一栏中的前三名, 其他两者榜上有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东亚现代文明中, 尤其中日韩三国间的文化存在一种怪异的冲突与共存。

实际上, 东亚的文明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是东亚各国软力量的对抗。以软力量为媒介, 文明的冲突还能转化为其他冲突。分析东亚各国的软力量, 其中日本较之其他国家拥有更多的软力量资源。日本是第一个在收入与技术上与西方媲美的非西方国家, 同时保持了其自身独特的文化。从流行音乐到电器到艺术等, 日本的流行文化即便在日本衰退之后也将为日本制造潜在的软力量。而此外日本的文化吸引力并不局限于其流行文化, 日本的传统艺术, 文学, 交响乐等也都名扬海外。日本也从其传统的禅宗以及柔道等传统心灵修炼中获得了文化吸引力。

而韩国的现代文明特色, 是演艺文化, 带动了韩国的饮食, 旅游等产业的发展。韩国以其独特的文化吸引了东亚许多国家民众的关注, 而韩国政府相当注重文化输出, 民众在国际场合中所体现出来的高昂的民族情绪也是韩国的一个显著特色, 所以韩国的文化在现代文明中越发的与传统的朝鲜文明区别开来。

相对于日韩两国因地理环境和物质资源, 文明具有较强的主动性与攻击性, 那么中国由于历史上的“地大物博”, 以及传统儒家思想的作用, 文明整体显得比较温和, 同时中国的文化在现代文明中受到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是中国传统的文化, 一方面是外来文化的冲击, 虽然有被外来文明渗透, 但是也激发起民族文化的反抗。而台湾省是东亚文明混杂的一个地区, 台湾问题与文化是十分关联的。台湾新生一代多被外来文明所熏陶, 他们不像祖辈来自于大陆, 心系大陆, 他们对于大陆的一种归属感将会越来越淡薄, 这并不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在文化输出方面, 台湾也是发散性的输出自己融合了各种文明的文化。

最后朝鲜国和蒙古国, 这两个国家经济相对比较落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因此他们在自我文化特色塑造与输出上很少作为, 其软力量也比较薄弱。

三.对东亚文明冲突的反思

在现代社会, 软力量的消长是一个国家力量消长的重要指标, 而软力量的对抗也是文明冲突的一个重要指向。在现代的东亚, 国家之间文明的冲突就集中体现在软力量的对抗与竞争中。这种冲突是潜在发展的, 并不是像东西文明那样剧烈表现出来, 但是我们应该用这种文明冲突来警醒整个民族。

东亚的现代文明冲突对中国是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目前中国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实现程度较低, 文化市场发育不成熟, 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能力弱等原因严重制约中国软力量的提高, 而这些现实的制约来自于中国现实的国情与历史, 中国繁杂的人口制约着中国人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 制约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等等。化冲突为力量, 变力量为财富, 我们要宽容的对待不同的文明以及文明冲突带来的问题, 不能拒绝文明之间的冲突, 更不能拒绝文明的发展。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除了吸收其他文明的精华, 还必须学会融会贯通创造出自己的文明的特色, 才能使得我国的文明不断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在文化上保守是毫无意义的。在整个东亚, 文明呈现两种特质的倾向, 而以中国文明为主导的一方虽然涵盖范围广, 但是主动性不如日本文明, 要消除落后, 缩短差距, 就必须克服文化恐惧症, 实行全面开放的文化政策, 使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刺激下重新焕发出活力, 获得快速发展。

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 东方文化强调的是和谐, 西方文化强调的是斗争。这个斗争指的是人与大自然的一种对立关系。生产力反应的是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 西方文化积极向上的斗争精神无疑会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很快, 为西方物质文明打下了有力的基础。我们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戏谑, 天人合一更多的指向是一种人生境界和无为而无不为的艺术智慧。因此, 中国人注重人伦关系和个人道德的修炼, 当然, 这正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伟大之处, 但恰恰就在这里又反映了我们的文化对创造物质财富的先天性不足。

文化创造财富便是软力量的彰显。诚然影响文化实力的根本因素还是在于本国的物质生产, 文化要实现强有力的感染力本质当然需要国家本身的实力, 但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特色的文化载体。文化是通过实体作用于人与社会, 因此充当媒介的文化载体的吸引力就尤为重要, 这也是文化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环节。文化对于新生代的影响是巨大的, 发展现代文明, 要表达自己文明的内涵, 增强本国文化的吸引力当然要靠有特色的文化载体, 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提高国民创新以及意识觉悟 (保护, 支持本土文化, 教育事业) , 这样才能在现代文明发展中获得有利的地位, 更加快速推广本国文明, 增强本国文明的的感染力, 实现国家文明的现实利益, 增强软力量的发展。中国的现代文化承袭的仍然是古代中国的特色, 比较缺乏自己的时代特色, 对于中国来说, 改善中国的软力量资源需要循序渐进, 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秉持一颗捍卫本土文明, 创新本国文化, 推广本国现代文明的心。

参考文献

[1]高增杰:《东亚文明撞击-日本文化的历史特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世界文明冲突中的儒家文明 篇8

儒家倡导“要先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

1.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

儒家的“天人合一”强调的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宇宙观,还是一种生态观。它提出人的生命与万物是统一的,要求自然的生态秩序与人类的社会秩序圆融无碍。“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大河言哉!”(《论语 阳货篇》)这实际上在告诫人们,要尊重和关心这个生命共同体,因为大自然的力量无与伦比,人类不能忘乎所以,应该对自然有敬畏之心;与此同时,人类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要有限度地向自然索取,要热爱和保护我们的家园。

2.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首先,人在自然系统中具有主体地位,是与天时地利相并列的一个要素。其次,人类不要盲目地征服和改造自然,而要“制天命而用之”。第三,对待人和物要有宽广的胸怀。

3.尊重生命、兼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

“尊重生命,仁民爱物”,儒家把尊重一切生命价值、爱护一切自然万物作为人类的崇高道德职责,人类与自然万物有相同的价值尊严。其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上天有好生之德”。万物与人都是天地自然化育的结果,这是天地生生之理的体现,也是天地伟大“仁”德的集中体现。“由人及物,关爱有序”,将仁爱的规范延伸到爱物的领域,把爱护自然万物提高到君子的道德职责的地位,主张宇宙万物与人类和谐发展。

世界文明冲突中的儒家文明 篇9

阿拉伯民族和满族,这两个民族都是来源于本地强势文明边缘区的游牧半游牧民族,比起后来征服的土地,他们的人口都占绝对的劣势,建立帝国之后,作为拥有统治权的民族,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他们都采取了本族不事生产的政策。依靠被征服民族上交的税收来维持其生存。阿拉伯人在征服地设立驻扎城堡,而满洲八旗则迁北京内城汉人,八旗分驻内城。从这方面看双方的政策作法差不多,但为什么阿拉伯人能扩张到北非西班牙,哪怕经过后来的衰落,但阿拉伯民族仍然是中近东最大的民族,而满洲八旗却早已骄奢颓废,再经过近代历史的雨打风吹,现在几乎同化于中国的主要民族汉族中去了?

我想,这要从信仰,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个方面来比较。

在信仰方面,阿拉伯人都是虔诚的穆斯林,他们的扩张战争都被赋予了圣战的神圣光环,对于被征服者,他们推行伊斯兰信仰,接受被征服民族的皈依,使得被征服民族和他们拥有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阿拉伯人对信仰和生活习俗有着近乎偏执的坚持,他们拒绝被当地的作法和习俗所同化。直到现代,沙特国王还会经常去沙漠帐篷里过贝都因人的生活。

而满洲人最初则是信仰古老的草原萨满教,入主中原后,则迅速抛弃萨满教改信佛教,佛教对社会和民族起到的作用更多是柔弱化,满洲人也被这种宗教和中原奢靡的生活方式磨去了棱角和进取心。但佛教并没起到拉近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关系的作用。

在政治方面,阿拉伯统治者深知来源于游牧部落和伊斯兰共同体的自己,擅长的是军事和信仰,他们的首领拒绝作戴着王冠的国王或皇帝,只作政教合一的领袖---哈里发,他们把行政管理工作委托给被征服的波斯人,把经济管理工作委托给精明专业的犹太人,自己只负责传播信仰和发动圣战。阿拉伯人的知人善任,使得自己摆脱了过于纷繁复杂的世俗事务,保持了自身的战斗力和不被物欲迷惑的虔诚。

满洲人则全盘接受了明朝的政治制度,而重要官员都是由自己族人担任,治理那么庞大的国家,他们需要汉人来帮助,但又不信任汉人,这也许源自于落后民族对被征服先进文明的一些不自信。他们学习中原新进文明的过程中,良莠不分,全盘接受,使得中原文明衰落期的僵化保守,骄奢淫逸在他们身上被几倍几十倍的放大。当然,这可能又和信仰有关了。

在经济方面,阿拉伯人重视商业,他们占据了连接东西方贸易的必经之路,欧洲的金银,精美毛织品和金属器皿;东非的黄金,象牙,木材和食品;印度的棉织品,宝石,小麦,大米和糖;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和香料群岛的香料,黑胡椒,檀木龟甲和黄金;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和樟脑。这些东西方货物通过阿拉伯商人的海路贸易流通世界。远洋贸易培养了阿拉伯人的冒险和进取精神。与此同时,他们也不荒废农耕,美索不达米亚,埃及都是帝国最重要的农业区。满洲人则是延续中原传统的重农轻商,甚至因为和台湾郑氏战争需要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政府收入主要靠田赋税收,农耕文明发展到明清,只能加强统治者的保守和固步自封。随着帝国人口增加,经济逐渐凋敝。当然,选择不同的重农还是重商政策,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都有关系。不能指望靠统治者的贤明做出超越历史的激烈的改变。

在文化方面,阿拉伯人在被征服地推行伊斯兰信仰和阿拉伯语,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语言,使得西亚,北非的原属不同民族的人们都成了阿拉伯人。阿拉伯人也是一个愿意学习的民族,希腊的思想,科学,艺术,埃及的医疗,印度的数字,都被阿拉伯人传承发展,并传遍世界。而满洲人无力推行他们的语言,出于自卑者的自我保护心理,他们要求被统治者剃发易服,并且在文化领域搞了长达百年的文字狱。他们因循保守,始终没能把四亿汉人变成自己人,最后不得不改变自己,相当程度的被中原文化所同化。

世界文明冲突中的儒家文明 篇10

关键词:伊拉克战争,文明冲突论,国家利益论,理论分析

一、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经过

2003年3月, 美国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发动了非法的伊拉克战争。根据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发言, 美国是出于人道主义发动这场战争的, 主要目的是结束萨达姆专制独裁的统治, 销毁伊拉克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给伊拉克人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保护伊拉克石油等自然资源。

在战争一开始, 应发联军就对伊拉克发动了“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 但是由于美军是远途作战, 很快就出现了供给等方面的问题, 又加上伊拉克方面的顽强抵抗, 所以美军速战速决的目标并没有实现。2003年4月15日, 美军凭借着自身强大的实力宣称占领伊拉克全境, 主要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然而伊拉克战争却远未结束, 美军面对的是伊拉克战后重建的责任、国际社会对美国的谴责, 以及美国自身在财力、人力、物力上的严重损失。美国由此深陷战争泥潭长达八年之久, 在2011年12月14日的时候, 奥巴马政府正式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

二、以文明冲突论来看伊拉克战争动因

(一) 文明冲突论的内涵

文明冲突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塞缪尔·亨廷顿教授于1993年提出的。亨廷顿认为, “在冷战时代的新世界中, 冲突的基本源泉将不再首先是意识形态或经济, 而是文化……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于不同文化的国家和集团之间。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下一次世界大战, 如果有的话, 必将是所有文明之间的战争。”这样, 亨廷顿不仅把文化和文明看做是国际关系中的关键变量和国际事务中国家行为的重要基础, 而且看做是国际冲突的首要原因。这是亨廷顿文明冲突理论的核心和命脉所在。[1]所以根据文明冲突理论, 我们可以为现实中发生的诸多冲突以及战争找到文化源头。伊拉克战争的作战双方主要是美英联军和伊拉克政府, 双方分属于资本主义世界和穆斯林世界, 所以文明冲突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美国为何要发动伊拉克战争。

(二) 美伊之间的文明冲突

资本主义文明与穆斯林文明在历史上就存在诸多纠葛。在罗马帝国时代, 流行着这样一句话, 谁控制了中东, 谁就控制了世界。美国为谋求霸主地位, 一直对中东事务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 并试图将美国自身“人权至上”“反对专制独裁”“反对殖民主义”等资本主义价值观输入中东地区, 以达到美国对中东实现控制权的目的。而穆斯林世界有着自身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 并且历史久远, 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开始, 美国的怀柔政策在中东取得一定的效果, 赢得了阿拉伯人民的好感, 并于1954年与伊拉克签订了军事援助协定, 伊拉克由此成为美国在中东的盟友。然而之后伊拉克政权的更迭, 使得美国在该地区的多年经营一瞬间化为乌有, 美伊关系破裂, 美国失去了对伊拉克石油的控制权, 更将伊拉克列入了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名单之列。到了70年代末期, 美伊关系有所缓和, 一方面美国对伊拉克石油及武器市场有所需求, 另一方面, 伊拉克当时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 也需要美国在武器、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双方暂且抛弃了文化价值方面的不合, 转而进行贸易往来, 这给美国想要重夺中东控制权带来了希望。小布什在2003年2月发表演讲表示, 在伊拉克建立一种崭新的体制将对该地区的其他国家起到一种自由与民主的表率作用, 试图再一次在该地区践行美国文明。但是萨达姆政权却成为了美国控制中东的绊脚石, 虽然一直遭受着联合国的制裁, 但是萨达姆政权在中东反而日益稳固, 并且不屈服美国压力, 与美国保持对抗局势, 这也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民主文明与中东的专制独裁文明的对抗。

(三) 为何文明冲突最终引发美伊战争

根据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 我们可以推测出美伊之间为什么最终会爆发战争。首先, 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对抗长期积累, 很容易爆发大规模冲突。前文提到伊拉克与美国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 分分合合几十年, 其中的矛盾是历史上不断交往而积累来的。其次, 伊拉克是穆斯林体系的一员, 它有着自身坚定不移的宗教信仰。一开始, 文明的冲突只简单地表现为两种文明或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 但是随着宗教因素的介入, 这种冲突就具体表现为宗教内部的冲突以及宗教与非宗教的冲突。伊拉克全国95%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其中什叶派穆斯林占54.5%, 逊尼派穆斯林占40.5%。宗教具有很强的排外性, 在美国试图推行自身的文化价值观的时候, 与宗教的冲突成为两者文明冲突的主要因素。再次, 对西方价值观的日益强烈的反对使得二者的冲突加剧。萨达姆政权上台后, 成为中东地区反美的领头羊, 带头抵制西方价值观。美国三番五次将伊拉克政府与恐怖组织联系以来, 并宣称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虽然一直没有确凿的证据, 却一直被当做美国进攻伊拉克的理由。按照亨廷顿的理论, 这一分歧和冲突归根结底是文明差异引发的冲突。最后, 现代社会的文明意识较之以前大幅度地增强了。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文明之间的冲突更加具有可能性, 冲突也更加可能演化为战争。

三、以国家利益论来看伊拉克战争动因

(一) 国家利益论的内涵

国家利益论起源于红衣主教黎塞留的“国家至上主义”, 但是关于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想最远可追溯到民族国家形成之际。中世纪欧洲经历了漫长的一段教权与皇权斗争的阶段, 在与教权抗争的过程中, 国家意识逐渐形成并强化。但到了近代, 国家利益逐渐演变为王朝利益, 也就是说国家利益变成了君主利益、统治阶级的利益。直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出现, 才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利益”至上。

“国家利益论”就是国家利益至上。现实主义大家汉斯·摩根索曾说, 国家利益在一国决策中起决定性作用, 是世界政治的主要推动力。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意指国家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维护本国和本民族免受外来侵害的一些基本原则, 它是国家制定对外目标的重要依据和决定因素。[2]由于国家利益的内容涉及众多以及评判标准的不确定性, 所以一国国家利益界定存在实际上的困难, 所以本文将主要列举美国在战略考量上所涉及到的国家利益。

(二)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国家利益考量

首先, 进军伊拉克是美国全面反恐的需要。众所周知, 美国近年来一直受恐怖主义的困扰, “9·11”事件的发生标志着恐怖主义已经从境外转移到美国本土, 所以美国将反恐工作放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布什政府认为, 中东地区已经成为产生国际恐怖主义的大本营。该地区自然而然成为了布什政府“反恐”战争的重点打击对象, 借反恐战争之机“遏伊倒萨”又重新排上了布什政府的主要议事日程。为了找到正当的理由将伊拉克纳入到“反恐”战争打击对象的行列, 布什总统提出了“先发制人”和“无赖国家”两大新理论作为“倒萨”的依据, 他着重指出, “我们要孤立这些企图发展 (或者说已经发展)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无赖国家’, 并且要消除它们可能产生的威胁, 有时候, 我们必须采取一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来对付它们。”[3]因此, 处于全面反恐的考虑, 美国进攻伊拉克有机会直捣恐怖主义的大本营, 增加对恐怖主义的威慑力, 是国内反恐政策的一个外延。

其次,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为确保其能源安全的石油利益的争夺。伊拉克在2003年时是阿拉伯国家中石油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石油探明储量为1125亿桶, 日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美国的重要石油来源国就是中东, 因此控制住了中东也就确保了自身的石油能源安全。然而萨达姆政权上台后, 一直采取与美国相对立的政策, 加重了美国对能源的不安全感。如果美国能够在伊拉克建立一个支持美国的政权, 美国就能够完全控制住伊拉克的石油市场, 从而减少对沙特、俄罗斯等国的石油依赖。

再次, 伊拉克战争也是美国确定霸权地位的一种手段。在国际关系上, 霸权指一国有足够的军事与经济力量, 能够影响其他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的行为, 并操纵国际体系的运作。冷战结束后, 美国在军事、科技和经济等诸多领域拥有超群优势, 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习惯于以“霸主”的态度对待国际社会, 傲慢地认为本国的“自由、民主制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适合全球所有社会“最完美的制度”。[4]美国一直自认为是世界的“老大”, 谁动摇美国的霸权地位, 谁就是美国的敌人。当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时, 美国的霸权思维使得美国倾向于好战思维, 而且美国的军事行动甚少失败, 这就更使美国高层更加轻敌, 认为战争手段可以轻易解决在伊拉克的种种问题, 重拾美国在伊拉克的霸权。

最后, 美国当时国内社会矛盾较多, 对外战争是转移国内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2002年1月至11月, 美国出口只有8926亿美元, 同比减少3%, 共和党政府不得不处理棘手的经济难题。几乎同时, 媒体曝光了一连串的大公司财务丑闻, 不但导致股市持续暴跌, 而且造成了严重的市场危机, 股民个人财产损失也很惨重。而共和党作为这些大公司的利益代表当时的处境就显得非常被动。[5]美国是一个全民选举投票的国家, 选民的态度直接决定政府能否继续执政。所以, 布什总统在伊拉克战争前夕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 以此来转移国内矛盾, 使民众的注意力放在对外战争而不是内部经济。

四、结论

当今国家社会正因为全球化而前所未有地联系到了一起, 每一个国家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 任何的变动和问题都会对其他国际行为体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 因此, 正确评价一国行为不仅对该国有着深刻的意义, 这更是保证全球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保证。

伊拉克战争未经联合国授权, 违背国际法, 是美国进行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性的战争, 是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充分体现。美国在“9·11”事件后, 认为在中东地区推行美国式民主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大多数的恐怖分子都来自中东, 所以发动伊拉克战争也是美国进行全球反恐的需求。此外, 美国不顾文明多样性原则, 认为落后的专制的伊斯兰文化是中东地区持续动荡的根源, 所以美国试图采取战争的手段强势输出美国价值观, 加速推进中东民主化进程, 对阿拉伯地区进行改造, 从而塑造亲美、扶美的政权, 确立美国在中东的霸权地位。

总之, 美国进行这场战争最终源自于美国的霸权思维。美国政府不愿面对它“世界第一”的地位开始动摇, 采取各种手段试图扭转国内外的各种颓势。但是事实恰恰相反, 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所付出的代价要远高于得到的利益, 不论是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 因为这场战争, 美国深陷中东困局而无法自拔。当今社会是多极化的时代, 美国不能一味地追求其霸权地位而践踏其他国家, 和平和发展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参考文献

[1][2]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421、252.

[3]韩志斌, 雷怡.历史远因、现实动因和石油诱因——伊拉克战争原因多维度深层透视[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 5 (04) .

[4]逯记选.霸权的迷思:美军出兵伊拉克六周年祭——透析伊拉克战争困境、原因及走势[J].理论观察, 2009 (03) .

世界古代文明古代印度 篇11

(一)从比较民族学的角度而言,古印度文明主要是以下哪一民族创造的:()

以下哪一项是印度恒河流域最早的文明创造者:()3

雅利安人是古印度土生土长的种族。()

摩亨佐·达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拥有城市规划的城市。()

古代印度

(二)以下哪一项是婆罗门教最早的经典:()

以下哪一项是雅利安人在古印度创造的的文化:()

将古印度经典《五十奥义书》翻译成中文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徐梵澄。()《奥义书》是古埃及文明的经典。()

古代印度

(三)佛教在印度产生的时间是()。

以下哪一项不是印度耆那教派的教义:()

印度种姓制度中以下哪一个种姓的等级最低:()

与佛教相比,婆罗门教注重众生平等。()

古代印度

(四)1

世界三大宗教不包括()。

根据传播的方式,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佛教三大流派:()

阿育王是印度哪一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

汉传佛教以小乘佛教为主。()

古代印度

(五)1

以下哪一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法书:()

以下哪一项是古印度文明的法典:()3

阿拉伯数字最早起源于古巴比伦文化。()4

世界文明史作业(范文模版) 篇12

答:从历史和现实中可以看到,要想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首要的条件应该是各自能够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心态,就是中国古人所谓的“君子之风”。

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也就是各种文明教化的人,不仅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民族的文化;做到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异民族文化的“优劣”,断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古脑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

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想我们今天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所以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这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当今地球上的人类,应该比古代人具有更广阔的胸怀、更远大的目光,对于不同文化有更高的鉴赏力,拥有一个与不同文明和睦相处的良好心态。在这方面,我们的先辈留下了许多包含了深刻哲理的宝贵经验。比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是人们“不应该做什么”,而不是要求人们“应该做什么”;又如“修己而不责人”、“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这样的格言,都包含了克己、忍耐、收敛的意思。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形成的漫长岁月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人特有的一套哲学思想。

当我们探讨和研究不同文明如何相处的时候,必须充分了解和借鉴世界上各种文明,做到博采众长、开阔胸怀、拓宽思路、启迪灵感。近年来,“欧盟”的统一进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欧洲的社会经济发展,一直在世界上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所以欧盟的统一,可以看作是在全球化背景和现代社会条件下,欧洲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国家,在试图重新协

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探索如何共处的一个实例。当然,欧洲的“统一”并不就是未来“全球化”的模式,全球化并不是世界“统一”。地球上如此众多信仰不同、风俗各异的民族和国家,情况远比欧洲复杂得多,而且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着严峻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诸多问题,决不是一个“模式”就能解决的。这个尝试和实践之所以引起我们注意,是因为它能为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提供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

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看,世界上所有文明都蕴含着人类的智慧,每一种文明都值得我们关注、研究,从中汲取营养。比如像印度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民族、宗教关系极其复杂的国家,在他们的传统文化中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处理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并存的经验;同样,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强大国家和各种强势文明,诸如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阿拉伯文明、南美文明、非洲文明等等,这些庞大的多民族的社会实体,无不在解决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和融合方面,为后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所以我们应该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不带任何偏见地深入研究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应该下功夫研究其他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以扩展我们的视野,增强我们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为当今世界经济迅速“全球化”的同时,建设一个“和而不同”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二、分析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不要抄网上的)(30分)

答: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人类智慧的象征。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共同的语言、相同的信仰以及同文同种的历史却把他们紧密相连。他们那“无所不包的才能和活动,给他们保证了在人类发展史上为其他任何民族所不能企及的地位”。古老的希腊民族不但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明,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

罗马文化是民族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统一,它所取得的成就也完全扎根于罗马民族的特性之中。罗马人热爱集体,讲求实效,他们富有军事和组织的天才。他们不事幻想,处处显示重具体、务实际的实用主义风格。他们崇拜权威与道德的结合,追求现实主义的现实生活。他们不大热衷于科学和哲学的理论探索,而更注重于自身语言的发展和传播,更倾向于军事、法律、交通、建筑等方面的文化建设。

基督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西方文明之源一一两希文明(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的结晶。它构成了两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基督教文化的涵盖极广,在西方传统中,人们习惯上称西方文化为“基督教文化”或“基督教文明”。这种共识来自罗马帝国晚期和漫长的中世纪发展时期基督教在西方文化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历史作用。杜维明教授曾指出西方文化有着三大源头:“古希腊文明,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对物的反思,发展为后来的科学传统;古希腊文明和犹太教,从对上帝的敬畏,引发出宗教原罪思想;古罗马法制传统,发展为近代的法制观念。”而这三大源头都在基督教中汇总。并以这种宗教信仰的形式在西方构筑起庞大的文化体系。

从上诉介绍中可以看出罗马文化中对希腊文化有一个继承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关于希腊古典哲学的继承,同时,由于在古希腊自然科学的那一部分东西都包含在古希腊哲学之中,因此,罗马文化也把自然科学这一部分也继承下来了。

另一个方面就是全盘继承了古希腊的宗教,古希腊的宗教是多神教,因此,在基督教出现以前,罗马也是一种多神教的宗教。

而希腊的政治制度古罗马没有继承下来。希腊实行的是一种民主制度,而罗马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这是希腊和罗马的一个本质区别。

基督教文化和罗马文化也有一个继承关系。这里面,基督教文化主要继承了罗马文化中的哲学和自然科学,并以此对耶稣创立的基督教进行了改造,使基督教由一个民族宗教上升为世界宗教。在基督教历史上,比较公认的研究认为,完成这项工作的是保罗。

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一个是宗教内容上的变化,罗马文化原来是多神教,后来吸收了基督教后,变成了基督教的一神教。这是一个由多神教向一神教的转变。有的西方社会学家据此认为,由于一神教是宗教的最高阶段,因此罗马帝国由多神教向一神教转变具有本质上的意义。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学者都同意这个观点。

上一篇:养生协会规章制度下一篇:大海作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