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分级护理制度

2024-1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内科分级护理制度(精选10篇)

心内科分级护理制度 篇1

分级护理原则:

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如:急性左心衰竭、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危象、心律失常。

2、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休息的患者,如:冠脉介入术、起搏器植入术。

3、生活自理能力评估=40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自理能力评估41-59分,生活部分自理且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二、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2级、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疾病患者。

2、生活自理能力评估41-59分,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三、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1、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如择期行心脏介入手术前、心脏介入术后康复期、高血压病1级患者。

2、生活自理能力评估=60分,生活完全自理的患者。

分级护理要点: 一、一级护理

1、每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胸闷、胸痛情况及伴随症状、心理状况、各种管路情况。

2、根据患者病情,定时测量生命体征;根据医嘱,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1)做好基础护理:如整理床单元、更衣;面部清洁和梳头、洗头;口腔清洁;擦/洗手及足、擦澡;床上使用便器;协助患者进食/水、服药;翻身及叩背;功能锻炼;会阴护理;气道护理、管路护理。2)做好专科护理:心电监护、观察药物疗效与副作用、观察与预防并发症、介入手术前后护理(如诱导排尿、指导与协助术后活动等)、必要时做好抢救准备并熟练配合。实施安全护理措施。

5、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饮食知识、药物知识、氧气知识、活动知识等。二、二级护理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1)做好基础护理:如整理床单元、更衣;面部清洁和梳头、洗头;口腔清洁;擦/洗手及足、擦澡;协助患者进食/水、服药;翻身及叩背;功能锻炼;会阴护理;管路护理。2)做好专科护理:观察药物疗效与副作用、观察与预防并发症。实施安全护理措施。

5、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饮食知识、药物知识、氧气知识、活动知识等。三、三级护理: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督促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如洗脸、梳头、剪指(趾)甲,洗头等。

心内科分级护理制度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150例心内科患者(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的病患例数均为75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女性36例,男性39例,年龄在32至79岁间,平均(49.43±7.13)岁。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女性35例,男性40例,年龄在33至79岁间,平均(49.66±7.78)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根据常规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包括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在病患活动区域、病房内、卫生间等均设置防跌倒标志物、。确保病房内的干燥、洁净,将病患生活用品就近放置,便于患者拿取。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述疾病的发生机制与治疗方法。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分级方法:根据《跌倒风险评估表》中的相关标准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排泄状况、年龄、用药情况、活动能力、跌倒史等,分值为1-35分,低度跌倒风险:1至6分间;中度:6至13分间;高度:超过13分。分级护理方法:①低度跌倒风险患者的护理。由医院提供特制的警示牌(上有跌倒危险字样),悬挂于患者床头,起到提醒作用;向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环境进行介绍,指导其阅读《高危风险告知书》并签名;确保病房内有充足的光线照射,使房间处于明亮状态;若病房地面存在液体,护理人员需立即将其擦干,防止患者滑倒;叮嘱患者在沐浴、如厕过程中,不要反锁厕所门;值班护士定时巡查。②中高度跌倒风险患者的护理。医院为患者制定“中危跌倒风险警示牌”;指导患者及其家属阅读《高危风险告知书》并签名;尤其要确保患者病房布局的合理性,病房内不可放置障碍物,保证地面干燥;患者在沐浴、如厕过程中,不要反锁厕所门,并且要有人陪伴;床边要设置护栏,夜间睡觉时,需竖起护栏;患者使用镇静、利尿、降糖等药物后,需告知其相关的注意事项;值班护理人员要定时巡查病房。③高度跌倒风险患者的护理。由医院护理人员将“高危跌倒”警示牌悬挂于患者床头;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高危风险告知书》并签名,指导其阅读;房间内要有扶手设置,为患者行动提供条件;患者沐浴、如厕时,要求有家属或护理人员陪伴;患者用药后,需休息2h,活动量需减少;向同病房内的患者讲述该病患的具体情况,鼓励患者间互帮互助;值班护理人员要强化对病房的巡视。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住院期间跌倒人数、健康行为评分、患者满意度。健康行为评分[2]:评估内容有自我保护、生活、心理、药物、环境几个方面的健康行为,各项的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健康行为越好。

患者满意度评估: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评估内容有生活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知识三个维度,每项分值在0-10分间,8分以上为满意;5-7分为较满意;5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数据资料,统计数据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给予t检验与χ2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住院期间跌倒情况分析

在住院期间,观察组有2例患者跌倒,跌倒率为2.67%,对照组有12例患者跌倒,跌倒率为16.00%。观察组跌倒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分析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病患为74例,总患者满意度为98.6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病患为63例,总患者满意度为84.00%,前者高于后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患者的健康行为评分分析

从患者的健康行为评分情况上看,观察组的各项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在心内科住院病患中,老年患者数量非常多,且部分老年患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例如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都会增加患者的跌倒风险,另外,患者要长期应用降糖、降压等药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跌倒风险增加。以往的常规护理已经无法满足心内科患者的需求,目前,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的管理工作中,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实施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中,由护理人员根据分级量表,对患者的跌倒风险进行评估,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防止患者跌倒[4]。这种护理模式能够使医院的有限护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病患意识到跌倒危险性,增强其跌倒防范意识[5]。通过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有利于鼓励患者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升遵医行为与健康行为[6]。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后,患者的各项健康行为、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跌倒率低于对照组。这表明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实施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跌倒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的健康行为。综上所述,心内科中的老年病患较多,且大多患者患有基础疾病,跌倒风险大,为了降低跌倒率,临床可对患者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将跌倒标识置于显眼区域,使患者增强跌倒防范意识,做好自我管理与保护工作,预防跌倒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汪春华.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05):33-34.

[2]王晓丽,王娇.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实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4,21(04):28-29.

[3]方程.风险分级护理在临床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07):181-182.

[4]孟莎莎,蔡灵芝,沈芸.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预防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06):112-113.

[5]樊玥蕾.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老年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5(05):91-92.

对我国分级护理制度的分析 篇3

【关键词】 分级护理;分级护理制度;问题

我国将护理级别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等四个等级。病人入院后,由医生根据其病情确定护理等级。分级护理制度要求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和照顾的制度,是确定临床人员编制、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目前,护士根据护理等级所对应的临床护理要求为病人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护理级别分级比较模糊;护理级别的划分未考虑病人的实际护理需求及临床护理工作量;護理级别不能随病人病情变化及时做出调整,等等。对此,本文对分级护理标准的要素指标构成进行分析,以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分级护理标准,减少护士工作量,为进一步量化分级标准奠定一定的基础。

1 分级护理制度的概述

建国初期,我国护理技术比较落后,护理管理制度尚不健全,护理工作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1954年,张开秀和黎秀芳两位护理工作者提出了“三级护理”的分级护理制度。这个护理主要分为三个不同等级的护理模式,其对象依次是危重病员、重病员和轻病员。这种护理模式护理提高了实施救治和护理工作的效率,确保护理质量。随之,“三级护理制度”很快在全国得以推广。这项制度实现了中国护理事业质的飞跃。1982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工作制度》中,对护理工作制度作了明确规定,病员入院后,应根据病情决定护理分级,并作出标记。同时将病人的护理级别分为特别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等四个级。这标志着分级护理作为一项护理工作制度在国内各级医院普遍采用。长期以来,分级护理制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保障护理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2008年,《全国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中规定护理级别仍被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分级护理由医师根据病情下达分级护理医嘱,指出应根据病情变化及评估结果及时变更护理等级。由此可见,分级护理制度已成为我国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在实践过程中逐渐趋于完善。

2 分级护理制度规定的各分级护理的具体内容

分级护理的内容主要是指各级别种的具体内容。具体来讲,特级护理的护理主要内容有:首先是设立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和变化特征;其次,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护理措施,并做到及时准确无误地填写护理记录单;再次是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用物;最后,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发生。一级护理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每15-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变化;第二,制定护理计划,及时准确填写特别护理记录;第三,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作为二级护理,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每l-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然后按护理常规护理;最后给予病人需要的帮助。作为三级护理,适用对象主要是病情较轻的病人,护理内容主要是:每日巡视病人2次;按护理常规护理;给予卫生保健指导,满足病人需要。

3 目前我国分级护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医生和护士之间对护理级别的界定认识不一致。由于我国没有对临床医生进行系统的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医生不能很好地界定特级护理和一、二、三级护理,经常依据感觉或经验确定护理级别。部分医生对护理级别的内容及要求不够清楚,导致医嘱下达不规范,给护理工作及病人带来了负面影响。其次,护理级别与病人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出入。分级护理制度规定由医生根据病情来决定护理级别,护士根据护理等级为病人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但在实际过程中,当护理级别与病人病情有所差异时,护士也只能机械地去执行医嘱,不能与病人的实际护理需求相一致。这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再次,分级护理措施实施不能到位。不同的医生对分级护理的掌握尺度不一致,使得护理级别下达不规范,导致护理措施实施不到位,从而导致病人得不到相应的护理服务。与此同时,分级护理不合理容易带来医疗纠纷。分级护理划分不当,致使护理措施实施不能到位,易引起一系列的医疗纠纷。除此之外,目前分级护理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人力资源浪费和收费不合理的现象。护理分级的不合理性,不仅造成护理收费的不合理,还会导致护士人力资源的浪费。

4 结语

目前,我国分级护理制度在具体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要求医学界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现行的分级护理制度内容,及时地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规范的分级依据,使护理服务能更好地体现病人的需求。这不仅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提高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而且还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护士工作量,降低医院人力成本。

参考文献

[1]王晓梅.护理收费标准对分级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02,2(2):16.

[2]胡斌春,黄丽华.分级护理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

[3]卫生部《全国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征求意见稿)》,卫医疗便函[2008]25号,2008,2:53.

[4]霍丽杰.分级护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0(1).

[5]杜艳丽,李亚洁.分级护理制度存在的缺陷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8,23(8).

[6]崔燕平,于丽莎,于燕波.运用护理工作量统计进行护理人员数量调配的尝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2).

分级护理制度111 篇4

为加强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而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生理能力确定护理级别,随病情变化及时更改,并开具医嘱。

二·医院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在病员一览表或床头卡用不同的标记(如特级护理用蓝色,一级护理用红色,二级护理用绿色,三级护理空白)提示医护人员,依据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护理服务。

三·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

1·特级护理:(1)病情依据

1》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 各种复杂活大手术后的患者 3》 严重创伤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4》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和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病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生命体征的患者

5》 入住各类ICU的患者(2)护理要求

1》 将患者安置在监护室或抢救室,根据病情做出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并严格执行

2》 护士要了解病情,做出七知道:即姓名·床号·诊断·治疗·护理·饮食及心理状态

3》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依病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准确及时记录治疗,特殊检查,体液出入量,病情变化及护理过程

4》 加强基础护理,做到三短(头发·胡须·指<趾>甲短)六洁(口腔 手足 头发 皮肤 会阴 床单位清洁)四包到床头送水·送饭·送药·送大小便器)视患者情况做出口腔护理每日2-3次,皮肤护理2-4小时一次,预防并发症发生

5》 保持患者舒适和功能体位,保持各种导管通畅·位置正确,定期冲洗,消毒及更换

6》 根据医嘱,实施治疗给药,观察治疗,用药后反应,做好告知和健康指导

7》 昏迷病人要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坠床,外伤,协助咳嗽咳痰,及时吸出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常,防止窒息

8》 张口呼吸的患者,用湿纱布盖住口唇,眼睑不能闭合者要定时冲洗眼睑,点眼药水或药膏保护,或用纱布遮盖眼部

9》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内温度:18-20度,湿度适宜,空气消毒每日1-2次,地面,桌面,用消毒液擦拭,防止交叉感染

10》 根据医嘱给予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和病情治疗的需要,必要时做好记录,备急救 药品及器材,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2·一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 重症患者及严重呼吸困难病情趋向稳定的患者 2》 各种原因所致的失血及内出血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 高热昏迷及其他主要脏器机能衰竭者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 极度消瘦衰弱,各种大手术后尚需严格卧床休息及生活不能自理者 5》 大面积烧伤,破伤风,颅内损伤者,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6》 急性心力衰竭,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的患者 7》 各种急性中毒者 8》 化疗期间反映严重者

9》 某些严重的内科疾患及精神障碍者,生活部分可以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2)护理要求

1. 每小时巡视病房一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做好记录;特殊治疗,非手术患者按医嘱记重症记录,大手术后记重症记录 2. 保持室内整洁,空气新鲜,防止交叉感染

3. 根据医嘱,实施治疗,给药,观察治疗,用药后反应,做好告知和健康指导,4. 保持患者三短六洁和床单位整洁,口腔护理1~3次,根据病情进行皮肤,会阴护理,(留置尿管每日1~2次)

5. 注意翻身拍背,昏迷病人每2小时一次,协助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合并症发生

6. 保持管道清洁通畅,位置正确,引流液定时倾倒,消毒,更换

7. 严格卧床休息,做好心理护理,提供适宜健康,康复指导,帮助生活上的照顾。(如饮食、洗脸、漱口、大小便等)8. 三、二级护理 9.(1)、病情依据 10.

1、急性症状消失,病情 于稳定,仍需卧床休息,或生活需要照顾者

2、特殊复杂手术或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而身体虚弱者

11.3、普通手术后 12.

4、慢性病限制活动或偏瘫、年老体弱、失明者 13.

5、放疗化疗期间 14.(2)护理要求 15.

1、每2小时巡视病房一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做好记录 16.

2、根据医嘱,实施治疗、给药、观察治疗、用药后反映,做好告知和健康指导 17.

3、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协助生活护理,保持三短六洁 18.

4、保持卧床休息,病情允许时可在室内活动,正确实施安全保护措施 19. 四、三级护理 20.(1)病情依据 21.

1、病情较轻和生活可以自理者 22.

2、各种伤病及手术后恢复期 23.

3、一般手术前的检查,准备阶段 24.(2)护理要求 25.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常规测量生命体征,做好记录 26.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履行告知义务 27.

3、保证休息,注意饮食,督促患者搞好个人卫生 28.

分级护理制度(精选) 篇5

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和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由医生以医嘱的形式下达护理等级,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护理人员在患者床头牌内加放护理等级标识。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并作出统一标记,在病人一览表和床头卡上显示(特护或病重为深红色;一级护理为粉红色;二级护理为绿色;三级护理为白色)。

护士在工作中应当关心和爱护患者,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应当及时与医师沟通。一. 特级护理:

(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进行严密监护生命特征的患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特征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特征的患者

(二)护理重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检测生命特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 一级护理

(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并请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

(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

(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查对制度

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强化患者安全目标的落实,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放声,特制定本制度,望各科各级医务人员认真执行。一. 临床科室: 1.下达与执行医嘱的人员,必须是本院具备注册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资格的人员,其他人员不得下达与执行医嘱。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门诊号)。医嘱要按时执行,开写,执行和取消医嘱必须注明时间。临时医嘱要向护士交代清楚。

2.除急救外,不得执行口头医嘱。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诵一遍,经医师核对后方可执行,医师要及时补记医嘱,每项医嘱只能包含一项内容。

3.医师写出医嘱后,要复查一遍。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应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必要时,应当向科室主任或医务室报告

4.护士对医嘱要班班核对,每日有护士长或主任护士组织查对一次

5.手术后和分娩后要停止术前和产前医嘱,重开医嘱并执行 6.凡需要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要交代清楚,并在相应交班记录上注明

7.医师无医嘱时,护士一般不得给患者作对症处理。但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 8.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应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9.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 疗用毒性药品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检查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口服药发放前应去除一切外包装,针剂发给患者时须掰开,倒在小药杯里发给患者

10.输血前,需经两人带病历到病人床旁核对,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开始输血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后无不良反应,根据病情调节滴速。数学中注意观察,保证安全。输血完毕,瓶(袋)内余血保留24小时后方可处理。输血记录单保存在病历中 11.全院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特别是ICU,新生儿科,手术室,急诊科等部门,以及意识不清,抢救,输血,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等。对传染病,药物过敏等特殊患者有识别标识(腕带与床头卡)

12.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标识方式,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住院号,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一. 种原因或疾病导致病人生命体征出现严重病态,威胁病人生命或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意外和并发症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的被视为危重病人 二. 各科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应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医护人员发现病人病情危重需抢救时,值班医生及护士应立即进行抢救,并通知二线医师或科主任(护士长)参与抢救,适时填写病危通知单告知病人家属(或随从人员),并上报医务科。对多科室抢救,要坚持先危后重,先重后轻的原则,先由威胁生命的主伤或主病科室接诊抢救。当接诊大量突发事件病人,即刻上报医务科,首诊当班人员在第一时间内保证抢救工作实施,非当班医务人员在接到呼叫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搞到现场参与抢救,应急办或医务科主持现场抢救,并上报上级领导。凡涉及法律纠纷,要报告相关部门

三. 需请院内其他科室协助抢救时,可用电话或去人邀请,应邀者应及时前往,需邀请上级医院医师来院抢救时,报医务科解决。有关医技科室,手术室等,应积极主动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拖延

四. 危重病人就诊实行首诊负责。首诊医师和接诊的科室必须负责病人的急救和生命体征的维持,直至落实好相关科室和医师进行诊疗为止

五. 对于患多科疾病,边缘病的危重病人及院外对危重病人实施救治时,参与抢救中年资最高的医师担任急救小组组长,负责指挥现场救治

六. 在抢救危重症时,必须严格执行抢救规程和预案,确保抢救工作及时,快速,准确,无误。医务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 求准确,清楚,护士在执行口头遗嘱时必须重复一遍。在抢救过程中要做到边抢救边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未能及时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七. 在医院内发生意外和严重并发症导致病人危重状况或危重病人抢救需行政特别支持的,必须立即上报医务科直至院长 八. 危重病人的转送必须由主管医护人员或主要医疗操作的医护人员陪同,根据病情由主管医师决定护送人员的医疗等级。请护士陪同需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医嘱。无医嘱视为主管(治)医师亲自陪同

九. 凡抢救病人为领导干部,知名人士,外宾及重大事故所致伤员等,均应及时报告医务科及总值班室,医务科及总值班人员要亲临现场,必要时向院领导报告

分级护理制度 篇6

(1)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骨牵引、卧石膏床等生活不能自理者。

(2)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

(3)一般手术后,轻型先兆子痫。

2、护理要求:

(1)卧床休息,根据病人情况,可床上坐起活动。

(2)每1-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特殊治疗和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3)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

(4)给予生活上的必要照顾,做到送水、送饭、送药、送便器到床边。

心内科分级护理制度 篇7

1 决策依据

各科室在卫生部下发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基础上,结合科室疾病特点,分别制订本科室的分级护理执行标准。就特级护理而言,妇科护士下达特级护理的依据为:①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病人;②当日妇科肿瘤手术及重症监护病人;③腹腔化疗病人。普外科护士下达特级护理的依据为:①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抢救的病人;②大手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给予持续心电监护、血压、血氧监测、使用注射泵的病人;③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及重症监护者;④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当天及术后1 d的病人;⑤其他病人手术当天。其他护理级别的执行标准也分别依据本科室疾病及手术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2 下达方式及流程

病人入院后,主班护士对病人进行评估,依据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确定护理级别。护理级别开出后,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进行及时调整。护理级别在医生的医嘱单上不再体现,随病人姓名、年龄、诊断等基本信息录入电脑,并在病人一览表上体现,分别由紫、绿、粉、蓝色代表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

3 医护协调

在北京协和医院,由于护士决策分级护理被作为一项纯粹性的护理工作由建院之始传承至今,所以医生对于护士是否具备下达护理级别的能力持肯定态度,对护士所下达的级别也持认可态度。同时,护士在下达护理级别时,对于病危及病重的病人会根据医嘱的病危及病重通知分别下达特级护理和一级护理,以保证护理级别与医嘱的一致性与同步性。

4 启示与借鉴

我国大陆大部分医院的护理级别是由医生以下达医嘱的方式来决定护理级别。由于医护间对护理级别界定认识不一[2] ,导致护理级别下达不规范、与病人病情不相符,给护理工作及病人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王旭梅等[3]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分级护理的最佳决策主体,论证了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韩世范等[4]运用德尔菲法确定了分级护理决策护士的资质评定及培训大纲。同时2009年由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中规定护理级别可以由医生也可以由护士来确定,这为护士决策分级护理提供一定的法规支持和依据[5]。分级护理决策权的问题已经引起护理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护士自身也已经充分认识到分级护理的重要性,由护士独立决策分级护理的时代已经到来。

编制分级护理决策护士的岗位描述书,定性地描述岗位职责,使决策护士的工作职责更明确,角色分工更清晰,为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临床试点工作提供依据。 制定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工作流程及相关管理制度,体现工作步骤关系并提供操作准绳。规范工作流程,不仅让护士加深对分级护理的认识,同时使护理工作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以提高护理质量。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使护士决策分级护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切实保证分级护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减少纠纷隐患。

1) 为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立项项目,编号:200822019。

我国有50多年分级护理的实践经验,这些宝贵的临床经验在护理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护理工作从属于医疗,降低了护士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护士缺乏主动观察病情和评估的兴趣及能力,导致主动思维能力下降。而分级护理正是一个扭转护士被动工作局面的契机。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护士注重自身理论知识的充实与提高。让具备这一能力与知识的护士真正承担起决策分级护理的职责,主动思考与帮助病人解决由疾病带来的身心问题,充分实现自身价值,更合理地实施分级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同时进一步拓宽护理专业领域、推动护理学科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S]:2009-05-22.

[2]苏晓丽,赵丽,王彩琴.规范医护耦合性行为,减少医患纠纷[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71.

[3]王旭梅,韩世范.护士下达分级护理护嘱的可行性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2A):292-293.

[4]韩世范,张倩,程金莲,等.分级护理决策护士的资质评定和培训提纲制订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9A):2257-2263.

护理分级管理制度2018 篇8

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医院发展与护士自身发展的和谐统一,根据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要素,对护士进行分级管理,现制订我院护士分级管理制度。附:护士层级划分标准,共分4个层级:

1、新护士(工作≤1年);

2、低年资护士(工作2~3年);

3、护师、高年资护士(工作3~10年);4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专科护士。

一、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专科护士

1、任职资格

(1)具备完成本岗位职责的能力。

(2)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接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或委托的专科护士培训,考核合格,并具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科护士资格证书。

(3)熟悉本学科基本理论、专科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专科危重病人的救治原则与抢救技能,在突发事件及急重症病人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4)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能解决本专科复杂疑难护理问题,有指导护士有效开展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的能力。(5)有组织指导临床、教学、科研的能力,是本专科学术带头人。(6)及时跟踪并掌握国内外本专科新理论、新技术,每年接受相应专业领域的继续教育。

2、岗位职责

(1)有权行使高级护士的职责。

(2)参加护理部领导的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主管相应专科护理工作小组的工作,并履行相应的职责。

(3)主持并组织、指导本院本专科领域的全面业务技术工作,组织制定本专科护理工作指引,制定并审核所在专科各项护理工作标准、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等。

(4)参加医疗查房,参与危重症病例、疑难病例讨论,分析病人的护理问题,针对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组织院内护理会诊,实施循证护理,解决护理疑难问题,指导临床护士工作,确保本专科护理质量。

(5)掌握本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积极组织本专科的学术活动,根据本专科发展的需要,确定本专科工作和研究方向;有计划、有目的、高质量地推广和应用专科护理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

(6)培养专科护士,协助制定医院专科护士人才培养计划。主持或协助完成护理研究生的临床带教工作。(7)提供专科护理服务、健康教育和咨询。

3、工作标准

(1)展现积极的工作态度,符合护理人员素质要求。(2)解决临床疑难护理问题,指导下级护士有效开展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确保本专科护理质量。

(3)主持并组织本专科领域的全面业务技术工作,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项目的研究。

(4)主持或完成各级护士的临床带教工作。

(5)对病人病情全面掌握,护理措施准确有效并落实到位,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6)健康教育指导到位,患者及家属掌握并能积极配合,促进患者康复,无并发症。

(7)与医、护、患及家属沟通有效,及时化解矛盾,有效处理纠纷。(8)组织的护理查房、业务学习落实到位。

4、绩效考核

(1)完成各班次工作任务。(2)保证护理质量。(3)病人满意护理工作。

(4)无护理并发症及严重的差错事故。

(5)接受护士定期考核机构组织的集中培训,且考核成绩合格。(6)具有处理本专科领域疾病护理问题和解决某些疑难护理问题的能力。主持护理查房/护理会诊/疑难病例讨论。

(7)提交本专业领域发展动向的论文或综述报告1篇(CN级)/2~3年。(8)提供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获得的学分证明,继续医学教育符合

二、高年资护士、护师。

1、任职资格

(1)具备完成本岗位职责的能力。

(2)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大专以上学历的注册护士。(3)熟练掌握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常用急救技术,能独立准确评估、判断和处理本专业护理问题;能根据病人情况制订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2、岗位职责

(1)有权行使责任组长的职责。

(2)参加护理部领导的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参与相应专科护理工作小组的工作,并履行相应的职责。

(3)在护士长的领导下及上级护士的指导下负责分管病人的各项护理工作,保证分管病人护理质量。

(4)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工作。带领责任护士对分管病人进行评估,制定分管病人护理计划,组织实施,并评估实施效果;组织急危重病人抢救。

(5)及时记录、检查、修审下级护士的护理记录;协助护士长做好科室持续质量控制,修改完善护理工作流程。

(6)组织或主持护理业务查房、护理教学查房、重危病人护理会诊和护理个案讨论。(7)承担实习或进修护士临床教学任务。

(8)完成本职称范围继续教育,完成院内在职培训。(9)完成规定的夜班轮值数。

3、工作标准

(1)展现积极的工作态度,符合护理人员形象要求。

(2)在护理工作团队中,能够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团结协作的精神。

(3)对病人的评估全面准确,护理措施准确、有效并落实到位,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4)对病人病情全面掌握,观察到位,判断准确,报告及时。(5)健康教育指导到位,患者及家属掌握并能积极配合,促进患者康复,无并发症。

(6)与医、护、患及家属沟通有效,及时化解矛盾,有效处理纠纷。(7)病历书写客观、真实、及时,符合规范要求。(8)分管的病房整洁,各种仪器、急救物品处于备用状态。(9)积极组织或参与护理查房和业务学习。

4、绩效考核

(1)完成各班次工作任务。(2)保证护理质量。(3)病人满意护理工作。

(4)无护理并发症及严重的差错事故。

(5)接受护士定期考核机构组织的集中培训,且考核成绩合格。(6)具有处理本专科常见疾病的护理问题和解决某些疑难护理问题的能力。(7)参加夜班轮值。

(8)提供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获得的学分证明,继续医学教育符合要求。

三、低年资护士

1、任职资格

(1)具备完成本岗位职责的能力。

(2)本科、大专、中专毕业后取得注册护士资格的护士。(3)掌握护理基础理论、各种护理操作技术及常用急救技术,能解决本专科常见护理问题。

2、岗位职责

(1)在护士长、护理组长的领导,及专科护士及高级责任护士指导下实施所分管病人的各项护理工作。

(2)按照护理工作流程、护理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常规等熟练完成各项基础护理和部分专科护理工作;(3)按要求完成病情观察及护理记录;

(4)参与急危重病人抢救配合,熟练地保养、使用各种急救器材及药品。

(5)参与常规性护理查房、护理教学查房,参与重危病人护理会诊和护理个案讨论。(6)参与临床教学工作。协助高级责任护士指导实习护士或进修护士完成临床教学任务。参与并指导助理护士完成相应的护理工作。

(7)参与病区管理,确保病区环境整洁、舒适、安静;为病人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如防坠床、防跌倒、使用约束等)。(8)参加夜班轮值。

(9)按时完成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完成本职称范围继续教育,完成院内在职培训。

3、工作标准

(1)展现积极的工作态度,符合护理人员形象要求。(2)认真落实查对制度,准确执行医嘱,无差错。(3)各项操作符合操作规程。(4)病情观察到位,上报及时。

(5)基础护理及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无护理并发症。(6)做好标准预防,无职业暴露。

(7)护理记录客观、准确、及时,符合规范要求。(8)病房整洁,各种仪器清洁,处于备用状态。(9)与团队成员沟通良好,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4、绩效考核

(1)完成各班次工作任务。(2)保证护理质量。(3)病人满意护理工作。(4)无护理并发症及严重的差错事故。

(5)接受护士定期考核机构组织的集中培训,且考核成绩合格。(6)能够熟练掌握急、危重病人抢救配合与正确处置;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提升本专业岗位技术水平的能力。(7)参加夜班轮值。(8)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四、新护士

1、任职资格

(1)本科、大专、中专毕业后未通过护士执业考试者。(2)经过医院相应的岗前和岗位培训考试合格。(3)在上级护士指导下能胜任本岗位工作职责。

2、岗位职责

(1)助理护士在注册护士指导下,按分级护理要求,协助注册护士完成低技术性基础护理工作及非技术性护理工作。(2)低技术性基础护理工作内容包括:

整理或更换床单位;保持病人的清洁卫生;常规性测量和记录病人生命体征;预防褥疮;协助病人完成日常生理活动;物理降温(冰袋使用,温水、酒精擦浴);湿热敷;绘制体温单;准备各类护理技术操作的物品;更换卧位,保护病人安全;留置胃管病人的鼻饲;留取病人的大便、尿、痰标本;尸体料理;及时将病人情况报告护士等;负责照顾病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协助病人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洗漱及自我移动等,护送病人检查、治疗、转科等;负责清洁消毒病人的生活用具;保护病人安全;及时将病人有关情况报告护士等。(3)非技术性护理工作内容包括:

整理、清洁、维护各种护理仪器、设备和用品;整理办公用品;参与维持病区环境和秩序的管理;外出请领、取送(借还)各种物品;取药、退药,清点并补充药品(液体);整理污染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医疗用品;分类收集医疗废物;保持病房的整洁与通风;整理、清洁、消毒各房间,终末消毒;护送病人检查、治疗、转科等;联系工作(接听电话,联系和预约检查、会诊、复诊等);协助办理出入院手续;整理、粘贴、制作病房健康教育资料;归档病区的各类文书等。

(4)助理护士不得从事创伤性或侵入性护理技术操作,不得独立承担危重病人的生活护理工作。

3、工作标准

(1)展现积极的工作态度,符合护理人员形象要求。

(2)基础护理、晨晚间护理和护嘱落实到位,病人皮肤清洁、床单位整洁,及时回应患者的基本要求。(3)与团队成员沟通良好,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4)生命体征测量准确,报知及时。(5)标准预防落实,无职业暴露发生。(6)病房整洁,各种仪器清洁。

4、绩效考核(1)完成各班次工作任务。(2)保证护理质量。(3)病人满意护理工作。

(4)无护理并发症及严重的差错事故。

(5)新上岗人员必须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得由国家卫生部颁发的考试成绩合格证明,申请护士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

护理部

9分级护理工作制度(精) 篇9

一、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护理分级,以医嘱形式下达并在床头上卡及住院病人一览卡上作出标记(特级护理以红色铅字在醒目位置标记、一级护理红色、二级护理绿色、三级护理不标记)。

二、特级护理:病情危重,需随时进行抢救的病员,如在抢救室、监护室、观察室的危重患者设专人护理。三、一级护理:危重患者,各种大手术后及需要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各种内出血、外伤、高热、昏迷、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休克、体质极度衰弱、早产儿、子痫、惊厥、癌症晚期、甲亢危象、阿迪森氏病危象、糖尿病酮症等。

护理要求:绝对卧床休息,每15-3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定时测体温、脉博、呼吸、血压等。观察特殊用药的疗效反应,注意调节输液速度,注意各种引流管的通畅情况,记录24小时出入量。根据病情实施计划护理或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合并症及交叉感染,保持室内整洁、空气新鲜,加强营养,协助进食,做好身心整体护理。四、二级护理:病情较重,在床上休息可自理仍需卧床者,台急性症消失,特殊手术及大手术后病情稳定、骨牵引,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易过多活动,一般手术后及轻型痫者等。

护理要求:卧床休息,根据病情可在床上坐起或在床边活动。每1-2小时巡视一次,注意观察病情,用药后反应及效果,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及交叉感染,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如个人卫生处理、送饭、递送便器等,做好身心整体护理。五、三级护理:指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生活自理病员。住院患者除了特级、一级、二级护理外,均属三级护理。

护理要求:每日巡视2-3次,观察病情每日测体温、脉博;了解患者心理、身体康复等情总值,给予必要的指导。

心内科分级护理制度 篇10

1 对象及方法

1. 1 对象2013 年1 月1 日至2013 年12 月31 日, 心内科共收治住院患者496例纳入对照组, 其中男254例, 女242例, 年龄18~99岁, 平均年龄57.3岁。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者294例, 急诊科转入98例, 危重患者84例。2014年强化护理告知与知情同意制度后, 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31日, 共收治住院患者522例纳入观察组, 其中男268例, 女254例, 年龄18~101岁, 平均年龄57.9岁。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者301例, 急诊科转入99例, 危重患者8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疾病谱分布、来源、病情危重程度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执行原有的护理告知与知情同意制度, 需告知内容主要包括特殊检查、昂贵药品、风险治疗与护理措施 ( 如使用胺碘酮等强效药物) 、实验性与教学性临床医疗。告知主要依赖于护士自身对告知的知信行水平, 并无系统的规范培训, 即使有也相对简单, 主要为必须告知的护理内容, 但是否告知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1. 2. 2 观察组对护士以及患者进行调查, 了解护患双方对于告知、知情权的认识, 制定系统规范的护士告知与患者知情权落实制度。经调查, 护士不愿意履行告知义务的主要原因为告知不当易当被告、尺度不好把握、担心病人不理解甚至误解、病人无理取闹等。患者主要问题包括护士故意隐瞒、知情不报、语焉不详, 自身理解偏差等。 ( 1) 主要思路: (1) 对于护士, 应注重培训, 提高其综合能力, 同时充分保障护士权益, 完善护理文书制度、做好医院内安全保卫工作、强调团结协作、制定规范告知制度, 使护士对告知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增强护士安全感、责任感, 避免护士对告知产生抵触, 规范告知范围也有助于护士把握尺度; (2) 对于患者及其家属, 应加强对宣传教育, 第一时间发放宣传材料, 简要介绍患者的权益, 并通过全程健康教育, 丰富、完善患者法律常识, 避免患者及其家属盲目维权, 避免护患关系紧张; (3) 建立健全告知制度, 注重人性化管理, 建立完善的护患沟通监督机制、投诉处理机制, 对新入职护士, 加强保护, 避免从事高风险护理获得, 减轻其心理压力; 扩大护理告知制度覆盖范围, 针对心内科特点制定系统的护理告知策略; 针对告知不当, 应落实知情同意书制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合理设计知情同意书、规范医学用语。 ( 2) 培训策略: (1) 对于新入职员工, 进行强化培训, 通过岗前培训、以老带新、现场观摩、考核督促等方法, 使新员工迅速掌握基本的告知技巧, 掌握理论知识; (2) 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告知策略督导, 对于表现不好、发生护患纠纷者, 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分析纠纷发生的原因, 积极总结经验; (3) 积极转变护士服务观念, 护士不仅需要具有高水平的护理技术, 还应注重培养自身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应急能力、人文素养, 在入院时即通过周到的服务、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取得患者信任,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打造和谐的病房环境;特别注重培养护士的语言艺术、法律意识、服务观念; (3) 针对2013 年度发生的护理纠纷, 召开护理小组工作会议, 进行分析总结, 定期通报, 必要时进行调研, 充分了解护患双方关于告知制度、知情权的认知, 了解双方之间的分歧与矛盾, 针对性的制定培训策略。 ( 3) 心内科护理告知制度: (1) 告知内容, 主要包括住院环境 ( 设施设备、管理区域、病房区域) 、心内科病房管理制度 ( 病房设施设备、家属出入管理制度) 、安全防范制度 ( 跌倒与坠床、贵重物品保管、输液吸氧管理、安全饮食、日常护理危险因素) 、护理操作告知与知情同意 ( 输液护理、管道护理、皮肤护理、会阴护理) 、用药治疗告知与知情同意制度 ( 初次用药、增量减量、抗生素类药品、医保外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药品、管制药品等) 、治疗费用 ( 住院费、护理费、药费、化验费、特殊材料费、床位费等) 告知与知情制度等; (2) 告知方式, 主要包括口头讲解、广播、宣传材料, 实行全程告知, 即从患者入院后进行关于住院环境、心内科病房管理制度以及部分安全防范制度告知, 通过随后的护理进行针对性的告知, 并不断强化, 发放的告知相关材料包括知情同意书、护理健康教育表、收费明细表、监督举报电话、贵重材料使用知情同意表等; (3) 告知对象分为患者及其家属, 一般来说, 对于有自主行为能力者, 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双方, 对于无自主行为能力者 ( 如昏迷、痴呆、未满18 岁) , 应首先告知监护人, 不同内容告知对象也不尽相同, 如对于会阴护理, 可能涉及患者敏感区域, 应首先告知患者, 争取患者配合。

1. 3 观察指标分别抽取2014 年第1、2、3、4 季度患者100 例, 进行知情权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为知情满意度、对告知内容理解程度。2013 年至2014 年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护理投诉情况。

1. 4 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以SPSS 18. 0 软件包处理, 计量资料以 ( ± s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以P < 0. 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2014 年各季度心内科住院患者评价第1、2、3、4季度患者知情满意度水平分布、对告知内容理解程度水平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P < 0. 05) , 见表1。

2. 2 护患纠纷发生情况2014 年护理差错发生率、费用异议发生率、不良护理结局发生率、护患纠纷合计率、护理投诉率均低于2013 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见表2。

a与对照组比较P<0.05;b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因种种主客观原因,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 可以说正处于十字路口, 非技术性因素医患纠纷屡见不鲜, 且比重不断上升。护理人员告知不当、患者知情权受到侵害是导致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治疗与护理风险不明、高价干预措施使用不明、不良后果发生情况不明等。主要原因可能为: ( 1) 缺乏客观的告知条约束缚, 护士一般经岗前培训, 都知晓自己具有告知义务, 但主动告知者少, 因种种顾虑告知采用更加“保守”的策略, 如语焉不详、含糊其辞、语意不明, 许多患者及家属有被愚弄的感觉[1], 心内科患者多为老年人, 心脏病患者众多, 心脏病病情多急骤, 猝死者并不少见, 患者预后难以预测, 为避免不良预后带来纠纷, 许多护士更愿意将责任推向医师, 在患者及其家属问询时, 往往持推脱态度, 严重影响护士形象, 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不好的观感, 易激发护患对立; ( 2) 护士个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担心言多必失, 有时护士成为医患纠纷的第一批受害者[2], 近年来不乏不良结局患者家属恶意伤害医护人员的新闻报道; ( 3) 护士自身缺乏足够的阅历、应变能力、沟通能力, 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解决问题与分歧的基础; ( 4) 患者及其家属自身文化素养不足, 表现在对疾病、医院规章制度缺乏足够的认知与重视度, 依从性差, 我行我素, 一旦发生不良事件, 部分患者及其家属甚至性格恶劣, 喜无理取闹, 当然心内科收治许多危重症患者, 如大面积心肌梗死, 患者可能发生猝死, 家属面临突如其来的打击, 可能出现情绪失控。故改进护理告知与知情同意制度应从规范制度、加强护士培训、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三个方面开展。

本研究中2014 年改进之初, 第1 季度, 患者知情满意度、对告知内容理解程度均差强人意, 经过4 个季度的持续不断努力, 护士合理告知的能力提高, 第2、3、4 季度患者知情满意度、对告知内容理解水平均高于第1 季度, 其中对知情满意率、对告知内容理解率持续上升, 提示改进效果较好。2014 年护理差错发生率、费用异议发生率、不良护理结局发生率、护患纠纷合计率、护理投诉率低于2013 年, 提示改进有助于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 且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护理结局, 其中降低护理差错、费用意义效果显著。需注意的是2013 年至2014 年意外事件、患者无理取闹发生率无差异, 可能由于发生例数太少, 与患者及其家属性格与自我护理能力关系更为密切。主要表现在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告知缺乏足够的重视, 仍然我行我素, 部分家属性格较恶劣, 自住院起, 便抱怨不断、苛求过甚[3]。笔者认为对于此类患者, 应设立针对性的告知策略, 如对于告知缺乏足够重视, 应善用抓住弱点, 无谓并非无知、无惧, 只要策略得当, 仍能一击而中, 对于性格较恶劣的家属, 应坚持自身立场,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善于引导, 护士选派年富力强、更有威严的护士, 以免对方得寸进尺。当然, 护患关系并非你死我活的争斗, 而是一个不断交流形成相互信赖的过程, 应是一种正常的协调的人际关系。护士首先应积极转变观念, 以情动人, 积极感染患者及其家属,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才能将告知制度落实到实处, 在告知过程中, 充分尊重患者知情权, 以达到和谐统一。

综上所述, 完善的护理告知于知情同意制度, 可降低护患纠纷发生风险, 甚至改善患者预后, 提升医疗服务整体水平。

摘要:目的:评价强化护理告知与知情同意制度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心内科2013年共收治496例住院患者纳入对照组, 2014年收治522例住院患者纳入观察组, 前者执行传统护理告知与知情同意制度, 无系统规范性, 2014年后建立健全告知制度, 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综合能力、加强对患者宣传教育, 对比相关指标。结果:2014年第1、2、3、4季度患者知情满意度水平分布、对告知内容理解程度水平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014年护理差错发生率、费用异议发生率、不良护理结局发生率、护患纠纷合计率、护理投诉率低于2013年 (P<0.05) 。结论:完善的护理告知与知情同意制度, 可降低护患纠纷发生风险, 改善患者预后, 提升医疗服务整体水平。

关键词:医患矛盾,知情制度,护理告知,心血管内科

参考文献

[1]周海燕, 王修玉, 赵艳林, 等.影响护患关系的根本—知沟[J].全科护理, 2010, (26) :2421-2422.

[2]陈海庆, 李慧喊.言语行为视阈下医患会话权势不对等关系探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11 (4) :89-94.

上一篇:公司担保合同模板下一篇:写春雨的高三7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