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语言评价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巧用语言评价(精选7篇)

巧用语言评价 篇1

【基本信息】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基本学会了倾听、表达与交流,能顺利地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表达完整、清楚明白、具体生动且有条理,使用态势语,并能在交流中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能认真耐心地听人讲话,把握主要内容,抓住重点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初步学会了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具有合作精神。【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此次口语交际《巧用语言》主要是培养学生表达的准确性、合理性和针对性,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在教学中,我遵循学生心理和语言发展的规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名人巧用语言的故事,阐述语言艺术的益处,进而在口语交际中创设情境,唤起学生交际的欲望,激发学生探讨语言技巧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引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准备】1.课件;2.收集一些巧用语言、讲究语言艺术的故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到机智、幽默的语言是一种艺术,尝试换位思考,说话具有针对性。

2.能灵活运用机智、幽默的语言,注意表达准确、合理、动情,解决生活实际中的各种问题。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的重要性,感受巧用语言的妙处,在“巧”字上下功夫,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体会语言表达的成就感。【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胆表达,并做到准确、合理、动情。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机智、幽默的语言,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教学流程】

谜语激趣,明确“巧”主题

故事启发,领悟“巧”蕴意

情境表演,感受“巧”功效

心语热线,绽放“巧”智慧

回顾收获,会做“巧”言人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明确“巧”主题。

1.猜谜语:有件东西真奇妙,你我每天都用到。轻启双唇它蹦出,与人交往少不了。知道这是什么吗?——语言

2.板书口语交际课题“巧用语言”,学生齐读。你觉得题目里的关键词是什么?怎么理解“巧”字?

3.今天我们就抓住“巧”字做文章,让大家见识见识巧用语言的妙处、好处。

二、故事启发,领悟“巧”蕴意。

1.教师讲述小故事,学生倾听。

春秋时期,越国有人宴客。快到中午时,还有几个客人没来。主人等得着急,自言自语道:“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啊?”宾客们听到此言,不禁心想:“该来的不来?言下之意我们是不该来的了?”于是,有些人就怏怏地离去了。

(课件出示句①: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啊?)

主人很后悔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解释:“哎呀,不该走的怎么又走了?”没想到这一句更是火上加油,其他客人想:“不该走的走了,那我是该走的了?”于是愤而起身告辞,只剩下他的一位多年的好友。

(课件出展示句②:不该走的怎么又走了?)

这位好友对他说:“哎,你真不会说话,把大家都气走了。”主人辩解道:“我说的又不是他们。”好友听到这话,顿时火大:“既然不是说他们!那就是说我了?”于是也拂袖而去„„

(课件展示句③:我说的又不是他们。)2.说一说:听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示?(学生自由发言)

3.故事大王: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巧用语言的故事。(如:晏子使楚,周总理答外国记者,巴尔扎克退贼等小故事。)

4.组内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5.讨论:这样的语言“巧”在哪里?

(如:晏子巧用语言,机智地回击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周总理柔中带刚弘扬国威;巴尔扎克摸准小偷心理,冷静处理„„)

三、情境表演,感受“巧”功效。

1.过渡:是呀,说话是很有讲究的,话有三说,巧说为上。机智、幽默的语言是一种艺术,能使语言有格调,有品位,有时还能避免尴尬,化解矛盾呢。同学们有信心用机智、幽默的语言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吗?让我们一起来尝试一下,看看身处下面的情境应该怎么说:

课件出示: 情景剧大舞台:

(1)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小表弟失手打碎了一个碗,姑妈板着脸准备教训他。其他家人会怎么劝解?

(2)家里经济上遇到困难,妈妈整日唉声叹气,家中笼罩着一层阴云。作为孩子的你,该如何劝慰她呢?

(3)考卷发下来后,同学来询问你的成绩,而你已经知道自己是全班第一名。这时,你怎么回答他呢?

2.巧嘴有妙方:小组任选一个题目交流、讨论,尝试解决困境,并选出本组最“巧”的一种语言表达,准备全班交流。

师巡视指导。

3.全班汇报交流,各组用“情景剧”的形式分别把自己的巧妙、精彩的解决方案展示出来。4.我是点评家:

(1)说说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组,为什么?(2)说说你对哪一组有补充建议?(3)评选最机智、幽默的回答。参考:

情境一:吉利谐音巧圆场。如“岁岁(碎碎)平安”、“辞旧迎新”“打发打发,全家大发!”,妙用成语俗语说吉利话,消除姑妈怒气。

情境二:患难与共贴心袄。如语气温柔,懂事体贴,表达“患难与共,共渡难关”,减轻妈妈顾虑,给予妈妈精神上的支持,真诚宽慰,疏导妈妈心结。

情境三:含蓄谦逊不骄傲。换位思考体会对方的心情,话宜含蓄,不洋洋自得。

(引导学生礼貌真诚、或机智委婉、或风趣幽默的回答,可用激将法、借用名言警句法、换位思考法等,怀着真诚关爱的心,用巧妙的语言,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四、心语热线,绽放“巧”智慧。

1.听了你们的吉利话,姑妈转怒为喜;得到你的宽慰,妈妈心里舒坦多了,倍感欣慰;同学关系更融洽。你们真是一朵朵解语花呀,因为大家有语言巧表达的实力,所以我们班从今天起开通了“心语热线”,本着“听您倾诉 为您解忧”的宗旨为大家服务。

2.小主持人:朋友,生活中,你是否碰到过这样或那样让您感到语言表达困难的情况呢?请拨打热线,说出您的困境,“心语热线,听您倾诉 为您解忧”!

3.鼓励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

(如:公众场合放屁很尴尬、因身材肥胖被人取笑、劝说好友不要沉迷网络游戏等。)

4.心语热线支招:同学们尝试巧用巧妙的语言帮忙化解困境,解决问题。看谁胜任“心语热线”接线员。

五、回顾收获,会做“巧”言人。

1.颁奖:“最佳表演小组奖” “口齿伶俐奖” “倾听礼仪奖” “心语热线优秀接线员”。2.今天的口语交际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小结一下吧!

3.生齐读: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语言的潜能是无限的。

4.总结:语言是一门艺术,巧妙的语言可以让互相仇恨的人化干戈为玉帛,也可以让失意的人重新扬起自信的风帆,可以让绝望的人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希望大家都做生活的有心人,注重语言积累,把握每一次锻炼口才的机会,在生活、写作中礼貌真诚、巧妙灵活地运用机智幽默的语言,成为语言的富翁,使我们的生活精彩无限!【板书设计】

巧用语言

机智、幽默的语言

化解矛盾 避免尴尬

生活精彩无限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社会性交际活动,在特定的交际情境中引领学生开展学习事半功倍,交际情境不仅包括时间情境和地点情境,还包括言语情境等。我们以极具感染力的故事导入,通过具体整合说明机智、幽默的语言究竟有何艺术魅力,初步感受到语言的力量。然后在课堂中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个基于话题的情境 “过年打碎碗、与同学交流考试成绩„„”等,随着交际情境的需要,学生的角色也在不断地变化,领悟不同角色的交际体验。而且,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再如低年级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教靠道具的布置,更为重要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凭借想象进入虚拟的生活情境。此时,时空变幻,课堂变成过年时节,教室仿佛就是家中客厅、餐厅,学生也都变成家长、姑妈、表弟等角色。这样,随着时间、空间、地点情境的变化,言语情境也随之变化,此情此景中积极的主角一一登场,上演着一幕幕家庭舞台剧。学生们以口头语言辅之以态势语言,师生共同倾听,共同评议,在一定的交际情境之中言语表达是否清楚明白,是否生动形象,是否情真意切;动作、神态态势语言是否自然得体,是否恰到好处。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积极性,达到了口语交际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训练目标。

巧用语言评价 篇2

考纲“有文采”的具体要求: (1) 词语生动, (2) 句式灵活, (3)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4) 文句有意蕴。

今天我想选取几个角度与大家交流一下如何巧用语言“包装”作文。

一.善用修辞, 让语言充满情趣

修辞是语言艺术之花, 修辞的作用在于修饰和调整语言, 赋予文章美感。如“丹顶鹤像一个国际时装模特, 优雅地站在‘T型舞台’上, 向人们展示它那修长的腿。”

(一) 善用比喻, 形象生动

使用比喻, 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在写作中经常把比喻和排比结合起来使用, 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如:《贝壳·划痕·记忆》 (2007年高考山东卷满分作文) 中的比喻:“时间如海, 记忆如沙滩, 海水将一枚贝壳送到沙滩上, 又收回她那浩渺的胸怀;时间如风, 记忆如巨岩, 风将巨岩刻划得千疮百孔, 又用多情的手把那些痕迹抚平。”

(二) 采用拟人, 赋予情趣美

拟人就是赋予物以人的某些方面的特征, 即当成人来写, 它追求一种强烈的印象感情的冲击力、动人的情趣美。如《永远令人陶醉的王朝》 (2007年高考山东卷满分作文) , 拟人如此:“古老的风铃开始变奏, 浑厚如黄钟大吕的音符直贯苍穹。是你吗, 唐朝?我用想象触摸你诗的轮廓, 我手心的雪花含苞欲放, 我梦想的枝头缀满星光。没有比枫桥更波澜的心情, 摇荡清秋的月亮;没有比李白更易醉的豪肠, 张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李商隐的秋池浇开紫丁香的惆怅, 渭城的朝雨沾湿王维的衣裳。在一个民族精神疆域里呈现人生的壮美, 艺术情怀的宏广。唐朝啊, 你的美丽竟是这么多生命的拓荒, 怎能不令人陶醉, 怎能使人遗忘?”

(三) 妙用排比, 增强感染力

排比本是一种修辞手法, 在写作中却常常表现为极具修辞效果的表达句式, 其特点是结构整齐、语言协调。用于说理, 周密严谨;用于论证, 气势磅礴;用于列举, 言简意赅;用于描写, 形象生动;用于抒情, 情深意浓。作文中运用排比, 能使句式整散结合, 灵活多变。如《诗般母语》 (2007年高考湖北卷满分作文) 一文的开头“是什么, 如稚拙的图画, 刻在出土物那沧桑的剖面?是什么, 如风渲染过的枫叶, 夹在唐诗宋词发黄的纸页间?是什么, 如行云流水, 如老人的唇齿间娓娓道来, 映在纳凉顽童神往的双眸?又是什么, 千百年来在中华大地遍地流淌、生生不息?……”

(四) 名家大作示例

写作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模仿与创新, 要善于学会模仿名家大师的佳作名篇中的修辞艺术。一些文采飞扬的名家大作特别善用修辞, 朱自清就是一个典范。

1.《荷塘月色》第3段描写“月下荷塘”一段文字: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 , 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 (拟人) 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排比, 比喻) 。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 ……

2. 课文《春》如下文字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欣欣然张开了眼 (拟人) 。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排比)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拟人) , 嫩嫩的, 绿绿的。园子里, 田野里, 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 躺着, 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 捉几回迷藏 (排比) 。风轻悄悄的, 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 。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 有名字的, 没名字的, 散在草丛里, 像眼睛, 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 (比喻、拟人) 。

二.引诗入文, 使语言意蕴丰富

(一) 学生习作示例

星晨使夜空美丽, 诗句使文章精彩, 文章如夜空, 诗句如星辰;夜空需要星辰的点缀, 文章需要诗词的滋润——“文”有诗书气自华。既然是诗创造并成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学, 那么我们不妨引诗入文, 以此增添文采。如《诗意地生活》 (2007年高考湖南卷满分作文) 中引用诗文:“人生需要激情, 生活需要诗意。‘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我们可以面对明月吟诗作赋, 我们可以背靠青山引吭高歌, 哪怕是在雨后的黄昏, 我们也会感到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的凄美。而我们遇到或遭受失败的时候也要有‘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迈。面对着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面对着时光的流逝, 我们不能只长叹‘流水落花春去也’、也不能像孔夫子当年‘逝者如斯夫’的感叹!我们只能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

(二) 课文中也有不少引诗入文 (代诗入文) 的范例

1.天上风筝渐渐多了, 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 家家户户, 老老小小, 也赶趟儿似的, 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 抖擞抖擞精神, 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 刚起头儿, 有的是工夫, 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春》)

2.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1) 山是眉黛小屋, 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 (2) 山上有了小屋, 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孤帆远影碧空尽”《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 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鹰 (“雁飞残月天”《菩萨蛮》) (温庭筠) 。 (3) 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 (“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踏莎行》) (秦观) 。

3. 现代歌曲不少引诗入歌, 丰富诗歌意蕴的例子。如《明月几时有》 (王菲) ;《涛声依旧》 (毛宁) :“月落乌啼, 总是千年的风霜”化用了《桥枫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风渔火对愁眠, 孤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

歌曲引诗入词, 善用修辞, 化通俗为经典,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周杰伦)

三.幽默诙谐, 让语言生动机智

老舍先生曾说:“文字要生动, 必须利用幽默。”写作中, 如能增添幽默, 那么语言不仅轻松活泼, 趣味横生, 还能显示出作者的睿智、聪明和成熟。所以, 恰当运用一些技巧使语言显得幽默俏皮, 就能增加言语的灵动美, 如“初三, 忙。早晨慌慌忙忙, 中午匆匆忙忙, 晚上急急忙忙”, “门外三个家伙, 一个虎头虎脑, 一个呆头呆脑, 一个贼头贼脑”, 这些句子活泼灵动, 极富创意, 个个鲜明, 充满审美张力, 让人久久回味。

四.活用句式, 让语言灵活多样

巧用语言激活历史课堂 篇3

我发现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一是历史的过去性;二是在中学历史的教科书中,对历史人物都做了结论,于是那种以教师、课本、学科体系为中心,以积累知识、发展记忆和掌握已有的结论为目标的传统历史课堂教学就应运而生了。站在中学历史课堂上,让我深刻地感到悲哀的是学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喜欢历史课外书籍,却不喜欢历史课本。中学历史课难教,已成了一个不争的现实。要成为让学生喜欢的历史老师,那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们忽视了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有思想、有自主能动的人,把学生当成了盛知识的容器去填充,而没有让自己充当引燃物,点燃火焰,结果灌得自己连同课堂在学生面前面目可憎,学生则因消化不良而萎靡不振。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情,但不是死的,历史这个词语本来的意思是探索,因而历史是活的,是活动着的昨天。这就要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激活历史,让学生走进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体验那扣人心弦的动人历程,总结历史规律。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并将其内化于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这才是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正因为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所以选择了用激情去点燃我的历史课堂,与我的学生在激情的课堂氛围中达到共鸣和心灵的碰撞,力争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永远被记住的历史老师。

精心挑选课堂语言,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来渲染课堂

优秀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有时能够让学生如痴如醉,因此教师要做到用激情点燃课堂,遣词造句要富有激情,语调要抑扬顿挫;同时要善于抓住时机,在适当的时机“煽风点火”,达到渲染课堂氛围的效果。学生的心会紧随着教师的语气、用词而变得此起彼伏,汹涌澎湃,因此教师要精心挑选课堂语言。所以在授课时我注意优化自己的语言,用自己激情的语言点燃学生的激情,实现学生心灵的共鸣。

比如在解决“南昌起义历史意义”这个问题时,我就发挥了课堂语言的“煽动性”作用。我在总结时说:“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史上是一个闪光的标志。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继续坚持革命的坚定决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是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斗争的开始。”学生听完这一段小结,他们的心里是火热的。

通过挑选激情的语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也非常明显。再比如让学生深刻体会邓世昌的精神,在进行总结时我这样说:“在邓世昌身上,呈现出的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邓世昌在他短暂的人生中,用尽身心,饱蘸浓墨,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这个字,越到后来越能呈现出一种光芒,是一种为华夏儿女指路的光芒,是一种在世人面前呈现中华儿女高大形象的光芒。”听完我的话语,学生深刻感受到邓世昌英勇献身的精神。

以情激情,激活课堂

教师的激情具有主动性,是一种关爱学生的热情。要激起学生的兴奋情绪并使其产生持久、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本身就要具有兴奋情绪,充满激情地进行工作,才能吸引学生、激励学生、和学生进行互动性的交流,使之得到一种情的感染、美的享受。

我记得自己喜欢的历史老师,当课讲到激动时,他是热泪盈眶的,一动也不动地站在讲台上,那就如一尊丰碑屹立于我的脑海中,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无法忘怀。我知道那是老师用激情浇灌课堂的结果,是老师对历史满腔热情、对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的忘我体现,也是老师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热爱之情的深深诠释。正是由于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深深地喜欢上了历史,喜欢上了历史课。所以我今天更加地体会到,作为教师拥有强烈的激情能够达到以情激情,渲染课堂的教育目标。教师的激情能让学生感到轻松,拉近彼此的距离,产生自然而然的师生互动,使教学轻松愉快地进行。

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我与初一(5)班的关系就能充分体现出这一点:以情激情,激活课堂。原来这个班是不喜欢历史课的,无论怎么精心去准备,课堂氛围总是死气沉沉的。开始我经常责备不积极互动的学生,但没有什么改变。后来我改变了做法,在课堂、课后都经常去关心他们。在课堂上经常鼓励他们,给他们信心,用鼓动性的语言对他们说:“只要你们努力,你们一定会进步的!”同时用激情去感染他们,每一堂课,不管有多少学生听课,我依然激情进发,慢慢地,受我的激情感染、吸引的学生越来越多,后来他们逐渐喜欢上了我的课。我在这个班的历史课也是越上越轻松,越上越愉快。激情成为改变师生关系的催化剂。

配以音乐、影片、图片,烘托氛围,点燃课堂

用激情点燃课堂,配以相应的音乐、图片资料、影视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这是以直观的视觉、听觉冲击学生的心灵,达到调动学生情绪的目的。特别是一首好的背景音乐,它能成为课堂的灵魂,成为点燃激情课堂的一颗火星。

譬如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课前播放悲伤的音乐《和平颂》节选和Flash——点燃烛光(配以文字:不能遗忘,中华民族的一段血泪史!每一朵烛光代表一个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音乐渲染了氛围,把师生带到了那段血泪的历史背景中。此时不用任何的语言,学生已经被这样的视觉、听觉效果深深地震撼了。课堂伴着音乐《和平颂》的播放,使课堂被沉痛的氛围包围着,而每个人都沉浸在这沉痛中。每个人都强烈地感受到:侵略者是何等的残忍,那30多万中国亡灵是多么无辜,不能让悲剧重演,多灾多难的祖国必须要强大!这首背景音乐,配得恰如其分,它就是课堂的灵魂,烘托了课堂氛围,点燃了课堂的火把。

整合教材,优化教学流程,激活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教材侧重讲述重大历史事件,学生总觉得教材过于简单、枯燥。而教师要点燃激情历史课堂,就不能照本宣科,我们要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让历史课堂活起来。作为老师,就要整合教材,优化教学流程,从而使历史课堂充满着生命和激情。因此每一课我都精心设计,以课标为依托,以自己独特的角度理解课标和解读教材,整合教材。设计好每一课,优化教学流程。

我深刻地体会到,课堂上我已不是在简单地灌输历史知识,而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对祖国深深的爱,这种爱是潜移默化的。我此时理解了我的老师,为什么每当他讲述这段屈辱的历史时,总是热泪盈眶的。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老师的爱是深沉的,他把这深沉的爱传达给了我,我把它传达给了我的学生。

所以整合教材,优化教学流程,能激活历史课堂,把它变成有生命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有激情的引发,有生命对生命的呼唤,有人性对人性的交流理解,师生在这理解中得到了提升和完善。

适当调整“引燃物”

要点燃历史堂课,需要适当的“引燃物”。但是这个引燃物有时与教师的设计和预想是不一样的,这需要教师抓住时机,适当调整。

用语言表达视觉感受需要借助比喻 篇4

我从备课开始就觉得:从一般技法表现讲,难以体现中国画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之精髓。诗、书、画溶为一体,这才是中国画的真谛。是“国粹”“国学”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外国人叹为观止的,因此我认为学生到初二,理应对我们祖国的伟大传统文化艺术有所领略。故我在这节课中多加了些课时,力求使学生了解“诗情画意”,并初步能运用所掌握的绘画语言来依诗作画。

教材选择清代赵之谦的《花鸟册页》导入,与课题呼应然后进入梅花画法的学习。借鉴与临摹是中国画学习的重要方法,“活动一”安排学生临摹梅花作品,学习和运用笔墨技法,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表现特点,体会笔墨韵味。学习本课知识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表现技法。了解古代文人墨客怎样以物咏志抒发自己情怀的。为以后中国画的欣赏与学习打下基础。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学生们一直保持着热情的学习态度,由于我们北方没有竹子,所以学生们好奇心一直很强,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也都很认真,在学习绘画时部分同学有些落后,但大多数同学都能完成作业,用笔的技巧上还有些欠功夫,水墨的控制个别同学掌握不好,但我相信同学们通过课后的练习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更好的成绩。

大部分学生能运用形、色、肌理等美术语言,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并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以及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能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对中国山水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中国画绘画表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感受山水画的历史,让学生了解东方绘画富有特色的艺术,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欣赏的同时,努力激发学生参与审美活动的兴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诗歌,歌曲或优美的文学作品中描写山水的句子,通过回忆、思考、感悟、体验,获得对山水画的感性认识,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教学效果较好。

广义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单色的绘画,起源于西洋造型能力的培养。狭义上的素描,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画得很精细,线条丰富,有多样的线条,线条有粗细轻重的变化。重在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对自己画什么样的静物,怎样画这幅静物进行周密的思考。回顾上一课时的有关内容,完成作业,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结合,评价方式要多样,鼓励为主。记录生活,让生活更精彩!《公益招贴设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课。教学步骤由情景导入、讲授新课、学生设计、教师指导、作业展评五个环节组成。标志是实用性很强的设计艺术,它要求以简洁明了的图形、强烈的视觉刺激效果,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要树立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生存空间。要有良好的道德风尚,要有爱心,对社会要有责任感。在设计时,学生没有想法,不知道该如何确定自己的构思。教师可多放一些图例,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让学生分头找资料,在课堂上共同学习。有了好的构思却不能运用恰当的构图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较为常见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构图形式。美来自于生活,教师应指导学生多观察和发现生活中和自然中美的色彩组合,通过归纳总结,将其运用到招贴画的创作中。岩画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绘画形式。目前发现最早的壁画是汉代作品,其分布较广,河南、山西、陕西、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的汉墓。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表现生活场景的。通过壁画这种古老独立的绘画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壁画艺术发展的历史和当时社会经济以及审美意识;通过作品使学生了解欣赏中国古代壁画精湛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以及独特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培养学生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1、在课堂练习中,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面具,服饰的制作。重难点的突破是通过示范,学生讨论,师生合作来完成。

2、在本节课中,优点是:(1)我课前教具准备的非常充分,给学生很直观的视觉感受,并且让学生一走进课堂就对面具的制作很感兴趣。(2)多媒体课件的两个片段,也能给学生第三节课提供很多的表演帮助。(3)在学生团结协作方面,(8---10)人为一组,好生带差生,互帮互助,团结合作,这样,能很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4)学生作业采取自评,互评。给学生提供自我评定的机会,然后,我们老师再评定他们的成绩就非常容易。(5)注重学科的渗透,在本课中加入了很多的音乐元素,使整个课堂的气氛就调动了起来。还渗透了德育教学,不让学生任意的破坏树木,课堂上只能用一些枯枝,草或落叶。

缺点:(1)使用幻灯机时,由于出现切换问题导致脱了一点的时间下课。(2)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的衔接上还不是非常的理想,有待于以后提高。(3)教师示范环节可以简单一些,尽量发挥学生自己的创作空间,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

本课学习中国画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并了解国画技能技法,不同其它的绘画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大胆鼓励学生尝试在宣纸上作画的勇气,并且让学生充分体验毛笔在宣纸上的笔墨变化(浓、淡、干、湿)。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画画艺术博大精深,文化内涵深厚,让学生从小接触学生中国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怀,也是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国画内容在小学设计中的环节较少,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兴趣,通过这次教学我认为在以后的国画教学中更应从以下方面深入:

突出示范作用。中国画的技法丰富,对于刚接触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一定要将整个教学过程显示清晰,步骤明确,学生就很容易在教师的示范下了解其中毛笔用色、用墨的方法。这样教学目标就容易达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技能、创造等方面的能力与素养。

罗斯福巧言妙语定乾坤 篇5

假如我的邻居家失火,在数百英尺处,我拥有一条浇花的水管,要是赶紧借给邻居拿去接上水龙头,就可能帮他灭火,以免火势蔓延到我家。但是,在借出前,要不要跟他讨价还价呢?‘喂,朋友,这条管子得花15元,你得照价付给我的。’此时,十万火急,邻居到哪里去找钱。我想,还是不要他15元为好,只要他灭火之后原物奉还。如果灭火之后水管还好好的,他会连声道谢;如果他把东西弄坏了,他得照赔不误,我也不会吃亏的……

罗斯福总统的一番话即刻语惊四座,赢得了国会热烈的掌声,也使那些竭力反对《租借法》的议员们陷入沉思。这一番话由新闻媒体报道,迅速传遍全球。此番妙语不仅说服

那么,罗斯福总统的这一段话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威力呢?关键在于他能够以小喻大,并牢牢地抓住议员们的心理,从而使演讲获得成功,让自己的设想得以实施。

一、抓住心理,巧妙婉转。

罗斯福认为,英美两个国家既然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那么邻居遭受火灾,则不能坐视不管,否则会延及自己。到底如何伸出援助之手呢?无私的付出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因为英国目前已经没有能力来购买武器了。其实,这一点才是那些反对《租借法》的议员们的“担心”所在,他们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损害,学习树,害怕英国没有能力偿还。这一部分议员鼠目寸光,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没有从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局着想。

殊不知,“唇亡齿寒”,假如不在大火蔓延时去帮助邻居,可能自己马上也要遭受灭顶之灾,那时就后悔莫及。但是罗斯福总统没有直截了当地对议员提出批评,而是非常婉转地阐述了利害关系:一是十万火急,邻居无法找钱,先救人要紧;二是灭火之后,他们会连声道谢,如果东西弄坏了,他们会照赔不误,我就没有损失什么。这样说来,与己与人都有利,方便的事为什么不立刻去做呢?罗斯福的高明就在于此,他抓住部分议员的患得患失的心理,举一反三,浅显易懂,终于《租借法》在国会顺利通过。

二、借助比喻,以小见大。

在涉及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问题时,罗斯福总统并没有从理论上用大道理进行一番深入地阐述,而是借一个邻里关系这样的小事来比喻国家之间大的关系来说明问题的实质,阐述了《租借法》的原则:当前,邻居急需扑灭正在蔓延的大火,学习树,而自己正好就有一根浇花的水管,那么,借水管给邻居就是最好的帮助。

在这关键时刻,显然讨价还价不符合道义,更没有意义。只有先帮助邻居扑灭了大火才是当务之急。罗斯福总统的潜台词非常清楚:如果你借出一批武器,在战后得到归还,而且没有损坏的话,你就不吃亏;即使军火损坏,或者陈旧了,干脆丢弃,只要别人愿意理赔,你依然没吃亏。至于说回报,邻居灭火成功以后,一定会感激我们。赠人玫瑰还手有余香呢,更别说是帮助人家避免灾难的发生了。比喻精当而合理,让人击节赞叹。

罗斯福的口才:

1、罗斯福任美国总统以前,在海军部供职。某日,一位朋友问及海军在大西洋的一个小岛筹建基地的秘密计划。罗斯福特意向四周望了望,然后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守秘密吗?”“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2、有人去白宫拜访罗斯福。罗斯福的小女儿艾丽丝在办公室跳进跳出,不时地打断他们的谈话。那人抱怨说:“总统先生,难道你连艾丽丝都管不住吗?”罗斯福无可奈何地说:“我只能在两件事中做好一件。要么,当好合众国的总统;要么,管好艾丽丝。既然我已经选择了前者,对后者就无能为力了。”

3、罗斯福下野后,曾作为威廉·塔夫脱总统的特使,参加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的葬礼,并安排葬礼后与德国皇帝会晤。德皇傲慢地对罗斯福说:“2点钟到我这里来,我只能给你45分钟时间。”罗斯福回答说:“我会2点钟到的,但很抱歉,陛下,我只能给你20分钟。”

4、罗斯福在竞选美国总统时,曾经对三个常用的经济学术语作最通俗的解释。他说,“经济衰退”,指的是你的邻居被“炒鱿鱼”;“经济危机”,则是轮到你本人在家待业;“经济复苏”,就是说我的竞选对手失业了。

5、1944年,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先锋论坛》报的一位记者采访他,问他连任总统有何感想。罗斯福笑而不答,只是请记者吃一片三明治。记者觉得这是殊荣,于是很快就吃下去了。接着,罗斯福又请他吃,记者受庞若惊,虽然肚子已不需要了,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吃下去了,总共吃了好几片。这时,罗斯福微笑着说:“现在我已经不用回答您的提问了,因为您已经有了亲身的感受。”

巧用语言艺术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篇6

【关键词】化学学科;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工具,教师运用什么样的语言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明显感觉到化学学习非常吃力。在高中阶段,很多化学知识点不但繁琐,而且相较于初中更加抽象难懂,如果教师在上课时不注意语言艺术的运用,很容易让化学课堂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要通过生动、有趣、形象的教学语言提高化学课堂的吸引力,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魅力。

一、注意语言的准确严谨性

化学学科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教师在进行化学课堂教学的时候,无论是阐述化学概念,还是描述化学现象时,都要注意语言使用的科学严谨性。很多时候,看似无关紧要的词语省略或者替换,可能会发生很大的歧义。例如,在讲到酸的概念时,按照概念表述,酸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在这个概念中,不能随便地省略或者改换任何用词,像是“全部”一词,如果把这个词换掉或者省略掉,就会改变酸的准确的内涵。例如,NaHSO4虽然它能够电离出氢离子,但是它还能电离出钠离子,因此,根据酸的概念,它就不属于酸。如果讲到酸的概念时,没有咬文嚼字,不注意用词的严谨性,就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所以说,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语言的使用一定要准确严谨,这样才能够保证在理解化学概念、规律等知识的时候准确无误。

二、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简洁的语言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课堂时间里,如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啰啰嗦嗦的说上一大堆,不但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并且很多时候,表达的太罗嗦反而讲不清楚。与其它语言相比,化学语言往往就具有简洁性的特征。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运用专业性的化学语言来讲解,这样,会避免啰嗦的语言所造成的课堂时间的浪费。通过简洁的语言,不但能够准确地说出想要表达的意思,同时,简洁的语言也大大提升了教师教学语言的魅力和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注意语言的生活性

化学学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很多时候,一些专业的学科语言一定要严格的运用。然而,这并不等于我们的教师在上化学课的时候一定要把知识描述的晦涩难懂、高深莫测,否则,不但会加大学生的理解难度,同时,听起来高深莫测的化学知识也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在不影响表达的准确性的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语言的生活化。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酯”这节的内容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就给结合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提出问题:“我们吃东西往往是越新鲜越好,而在喝酒的时候,很多人却喜欢喝陈年老酒,也是常说的老酒沉香,为什么酒放时间长不会变质反而越来越香醇呢?”对于这个生活化的问题,学生显得非常感兴趣,一旦勾起了学生的兴趣,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会表现的更加积极,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注意语言的趣味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在课堂上,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更容易让学生心情舒畅,而在轻松的心态下,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敏捷。如果教师想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这时候就需要趣味的语言来帮忙了。例如,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很多的知识点比较零散,学生在记忆起来往往是记了忘,忘了记,反反复复。这样,不仅给学生增加了学习的负担,同时也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时候。教师如果能够运用一些有趣的记忆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这些知识,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学习“盐类的水解”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口诀来记忆盐类水解的规律: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 愈“弱”愈水解,都“弱”双水解; 谁“强”显谁性,双“弱”由K定。这样朗朗上口的口诀使得原本容易混淆的规律一下子变得简单起来。学生一边读着有趣的口诀,一边进行思考和学习,这样,整个课堂气氛显得轻松异常。

五、注意非口头语言的运用

我们所说的教学语言艺术不仅是指口头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还会经常用到一些非口头语言,像是教师讲课过程中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一些非口头语言的有效运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往往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常常会用眼睛与学生进行交流,这就是一种教学语言的运用。然而,当教师在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的时候,切记不能只盯着少数几个学生,而是要注意把眼神投向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这会使得班级中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信,进而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

对教师而言,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反应,如果教师语言上过于贫乏,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这不仅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必要条件。教师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语言艺术的点滴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教学语言艺术的应用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得化学教学活动在恰当的语言艺术的运用之下朝着更加高效、科学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彬.浅议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年05期.

[2]周凯.注重课堂语言艺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2年第29期.

[3]崔文民.化学教学的语言艺术浅谈[J].吉林教育,2003年第Z1期.

巧用语言评价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言技术;问题;措施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师不仅要严格实施新课改的相关内容,还要在平时教学课堂上合理、科学地使用语言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语用能力等,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高超的语言技术对语文教学质量提高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语言技术的运用,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有效利用语言艺术,提高语言艺术的应用效果,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当前存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中的问题

第一,语文教师对语言技术的忽略、不重视。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模范者,所以教师对语言教学的态度可直接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发展和学习质量,一些教师迫于完成课标,往往忽视了对语言技术的应用。例如,课堂教学缺乏情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多的使用枯燥、不具色彩、直愣愣的语言,再则是对肢体语言的不重视。第二,对教学语言的研究、精心雕琢忽视。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深知能激起学生对课堂知识学习兴趣的无疑就是打造一个和谐、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而语言技术的有效使用有时可以实现这一课堂气氛打造的有效方法。但是,不少教师仍然采用朴素、直白的语言对课堂知识进行讲解。第三,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不断进入教学中,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技术工具的时候,往往会忽视板书的运用,板书是教师根据学生课堂需求进行的一种直白形态的教学语言表现,黑板板书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或不理解知识以直观、一目了然地有效吸收。

二、初中语文教学语言技术有效运用策略

1.课堂提问,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鲍波尔曾经说过:“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课堂提问是教师充分展现语言艺术的重要方法,但在实际课堂提问中教师应当切合时机,合理、科学、有效地对学生提问,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提问时尽量涉及每一位同学,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回答的机会,发挥的空间,且对不同成绩的学生采取难度不同的问题方式,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对《变色龙》这一课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利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先向学生提问诸如:奥楚涅洛夫斯的典型性格是什么?这样相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就能在阅读过程中对课文人物性格转变有所重视,进而就能回答得出下一个问题:他是怎样将“善变”这一性格特征表现出来的?这样一步步将问题推进,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解答问题,不仅使学生对文章重难点的学习变得简单,还能在无形中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思考、努力创新的教学气氛。

2.语文教师对语言艺术的精心雕琢

合理、科学、完美的语言艺术是通过学习和精心雕琢才得以出现的,尤其是语文教师,语文本身就富有丰富的情感,而情感的体现很大程度上是需要语言来诠释的,所以语文教师应当在这方面有所重视,努力探究。例如,在学习巴金《繁星》这篇散文时,教师在为学生朗诵的时候需要将这篇散文的情感、思想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传递给学生,而语言技术精辟的使用正是这篇散文朗诵的重要之处,教师在为学生朗诵的过程中应当采用优美、独具色彩风格、抒情的语言进行朗诵,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效模仿,培养学生的“情趣”,提高其语言表现能力。

一言以蔽之,对于如何促进初中语文教师语言技术的运用能力,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实际课堂教学情况,充分认识语言技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努力地探索和创新,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合理和科学的语言技术。

参考文献:

[1]张小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管窥[J].成才之路,2012(33):3.

上一篇:党支部书记述职评价提问下一篇:神奇的实验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