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优秀公开课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优秀公开课(通用12篇)

幼儿园大班优秀公开课 篇1

1.充分体验各种肢体动作的可能性,促进肢体均衡发展。

2.增进同伴友情,体会合作的快乐,增强保护同伴的意识。

【活动准备】

空阔的场地(如有条件的话铺设地毯)

【活动过程】

1.”你说我做“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各种肢体动作。

(1)根据教师语言的提示,幼儿按要求做动作。

(2)幼儿两人一组,根据教师语言的提示,按要求合作做动作。

2.”过小河“幼儿分两组,一组趴在场地上,间隔1米左右,作为”小河“,另外一组幼儿鱼贯地从”小河“上跨过、跳过。

活动几次后两组交换。

3.”小火车过隧道“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以俯卧撑,(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臀部抬起的动作连成一个”隧道“,另一组幼儿依次从”隧道“中钻过。

活动几次后两组交换。

4.”滚地毯“幼儿头朝一个方向肩并肩趴在一起排成一排,变成”地毯“。一名幼儿从”地毯“上滚过去,到达终点趴下也变成”地毯“,”地毯"另一边的第一位幼儿再开始滚,依次轮流。

5.结束游戏,放松运动。

幼儿园大班优秀公开课 篇2

一、选材要新颖

上好一节公开课, 选材最重要, 首先, 公开课的选材一定要围绕幼儿教育的目标, 体现教育领域的相互渗透, 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其次,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更要适合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 一定要贴近幼儿生活, 还要具有科学性和挑战性。

二、目标要明确

无论什么样课, 都有它的目标, 所以, 我们在上课时, 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清晰, 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 能体现学科的特征;还要有整合性, 注重幼儿年龄特征、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例如, 中班的科学活动—“5以内的相邻数”, “相邻数”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是个抽象的概念, 首先, 教师要让幼儿在活动中初步了解“相邻数”的概念, 并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 其次, 让他们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最后, 教师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准备要充分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要上好一节公开课, 课前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 针对他们的教学活动离不开一些精美的教具的辅助, 但是, 教具的制作必须要符合活动内容。例如:“5以内的相邻数”, 由于是公开课, 为了方便大家都有一个好的观摩角度, 我首先把环境布置成一个半圆形摆放;为了不让幼儿提前发现教学道具, 就将准备的“火车票” (1—5数字卡) 放在每一个幼儿的凳子下面, 我还用绒布将小动物及蘑菇房的挂图遮了起来。另外, 1—5操作数字卡、填数卡等准备得很充分, 也是根据活动内容的层层递进, 依次呈现在幼儿面前的, 为本节活动提供了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幼材互动的良好空间。

四、过程要严谨

对于一节公开课来说, 结构一定要严谨, 过渡自然流畅、讲课张弛有度、环节有序、层次清楚、重难点突出;能为幼儿提供合适的环境、材料, 能满足他们操作的需要, 为幼儿创造自主探索、观察、情感体验的机会与条件;还要尊重个体差异, 分层指导、面向全体、能有效运用生成目标, 灵活把握教育契机。

(一) 导入

“万事开头难”, 一节课的导入, 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是否有个好的开头, 所以, 导入的语言一定要简明扼要、有效、适宜。例如, “5以内的相邻数”导入的设计, 为了后面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教师首先要让幼儿理解“相邻数”概念, 但是, 对3-6岁的孩子讲清楚相邻数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我摒弃了“说教”的教学模式, 而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用谈话的形式开始:“小朋友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吗?”“告诉教师你家有邻居吗?”“什么样的人家就是你家的邻居? (离得最近的、和自己的家相邻的) ”;然后又让幼儿看看自己座位旁边有几个好朋友, 进一步理解“邻居”的概念, 就这样循序渐进地引入了正题, 使他们理解了“相邻数”。

(二) 基本部分

当幼儿理解了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两个邻居”之后, 我就用门铃的“叮咚”声让小动物出场了。小动物的出场并不是突兀的, 而是请中班的小朋友去小动物的家里做客。为什么要来请客, 原来小动物们搬进了新房子, 但新房子一模一样容易走错门, 怎么办?按顺序编门牌号。一个环节和一个环节紧紧相扣, 随着情节的变化, 幼儿也以各种角色参加到活动中, 此时, 教师就要尽可能让每一个小朋友能够有机会参与到互动游戏中。总之,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千万不能忽略一些小细节, 一定要实施教学教育方针, 如果小朋友发音不准、回答错误, 我们就要认真、耐心地纠正。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以, 抓住孩子的特点, 培养他们兴趣, 并用我们的激情去带动孩子, 用我们的专业来说服领导、教师, 用我们的心打动家长。

(三) 结束部分

活动进行到这里快要大功告成了, 但是绝不可以小觑这一点结尾部分, 如果“戛然而止”会让人觉得唐突, 如果“拖拖拉拉”结束又让人觉得拖泥带水, 之前好的感觉会一扫而光。所以公开课一定要“见好就收”, 给孩子和听课教师留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才是最好的结尾。当然结尾一定要和整个活动内容“相辅相成”“前呼后应”。例如, “5以内的相邻数”结尾部分, 由于前面是孩子们玩的“开火车”游戏:“请一个幼儿上来当编号是2—5的列车员, 并且大声地说:‘我是2号列车员, 来来来, 我的邻居跟我来’, 此时, 手持1号和3号火车票的孩子立即起立跟着2号列车员伴着音乐出发了, 依次变换数字卡, 反复玩几次游戏后就到结束活动时间了。这时, 我说:“我是的列车长, 今天小朋友表现得都很棒, 所以我要带所有的小朋友去旅行, 来来来, 请上车!”然后我就很自然地带着小朋友离开活动室, 结束了活动。

上好一节高质量的公开课, 还要求教师普通话一定要标准, 语言简练、规范、富有启发性、感染力, 有利于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和参与的兴趣和热情。此外, 教师要恰当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 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北京.教育部出版, 1999.10.

浅议幼儿园公开课的诊断 篇3

关键词:诊断;公开课;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1-0078-02

公开课是我国幼儿园普遍采取的一种教师授课形式,也是促进一线教师与同事、领导、专家等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目前幼儿园常见的公开课有:考察型公开课、练功型公开课、研讨型公开课、选拔型公开课、示范型公开课等。这些公开课因其不同的目的而被赋予不同的性质,笔者认为无论什么性质的公开课都具有诊断的功能。对公开课的诊断强调施教者的自诊与他诊相结合,其中自诊是主要方面。自诊,即教师自我诊断、自我设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教师只要具备了自诊的意愿和能力,就会持续不断地对自己乃至同事的实践进行诊断,而为了诊断就会主动地从各种渠道汲取信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这在客观上就决定了善于诊断的教师必然是终身学习者与研究者,必然会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但自诊往往具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需要辅以他诊。他诊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他诊的内容,主要是对教师的内在素质进行诊断。因此,自诊为主,助以他诊,是教师成长的最佳途径。本文强调公开课的诊断是因为公开课具有对外公开的性质,参与公开课的人除了开课教师自己还包括园内外其他教师、领导、专家等,公开课为他诊提供了有利条件。笔者认为对公开课而言,无论是自诊还是他诊都应该包括三个阶段:公开课前、公开课中和公开课后。

一、公开课前的诊断

(一)课前自诊

备课好比指挥员组织“战役”,需要反复推敲,反复推敲的过程就是教师课前自诊的过程。幼儿教师对公开课的课前自诊主要是指施教者对自己教学方案的诊断,具体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结构、实施策略、评价方法等方面。对教学理念的自诊主要是指教师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案,检查有无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清晰与否、正确与否,是否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教学理念和课程理念是否统一。对教学目标的自诊主要包括目标的有无、表述是否明确、是否全面(是否兼顾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层次是否分明。对教学内容的自诊包括检查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是否一致,内容是否来自幼儿的生活,能否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否被幼儿接受,是否具有生成性等。对课程结构的自诊包括诊断课程结构和教学目标是否一致,课程结构是否完善、合理。对实施策略的自诊主要是检视自己的实施策略是否与教学理念一致,如:当教学理念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时候,所选择的实施策略应更多地具有探究性、自发性,游戏、自选活动、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应该成为重要的活动途径。对评价方法的自诊包括反省自己有无评价方案、评价方法科学与否、评价主体是否广泛、评价内容是否全面。为了避免自诊内容的遗漏,教师可事先列出简易的自诊清单。

此外,公开课还有一个需要教师自诊的重要方面是如何让公开课既有平常课的特点又有公开课的特色。很多幼儿园为了开一次对外的公开课,常常是整个年级组或者课题组。甚至全园的教师都加入了准备工作,大家一起献计,共同备课。这种方式对于幼儿园合作教学氛围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处理不好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使人觉得公开课就是在“做秀”。教师在准备公开课之前应该考虑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班上现有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作用,不要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园长和其他班级的教师身上。笔者曾观摩过这样的公开课:教师课前为幼儿准备了丰富(甚至过多)的操作材料,每一个教学环节结束后都有园长、其他教师帮忙撤换另一批操作材料,整堂课看起来丰富而充实。但是试想这样的课在平常如何开展?这样的公开课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失去了示范的作用,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在开公开课前还应当通过自诊的方式检查公开课是否真实。

(二)课前他诊

幼儿园公开课的准备工作往往不是开课教师一个人完成的,这也是公开课有别于平常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正式开课之前,施教者通常会试课,所谓的试课是指教师在初次备好课以后,选择其他班级的幼儿或者本班不参与正式公开课的部分幼儿尝试开课(现在幼儿园的公开课很多都不是全班参与的)。试课的时候,园内的部分老师也会参与其中。通过一次次的说课、试课、评课,其他教师会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帮助开课教师改进。在这个互相研讨与学习的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得到一定的专业提升,获得一定的专业发展。

二、公开课中的诊断

(一)课中自诊

马克斯.范梅南曾说过“在我们与孩子的教育生活中,没有什么可以完全预见到、预测到、计划好或加以控制。”这句话说明在教学中总是充满了偶发性,每一个时刻都是一个具体的情境,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前作好准备,还需要对当下的课堂进行诊断,随机应变。具有一定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自诊的必要条件。课中的自诊主要包括教师在公开课开展的过程中对自己和幼儿行为、反应等各方面的诊断,并由此引发的教师对其课程实施的调整。但是,教育的情境通常不允许教师停顿下来进行反思,分析情况,仔细考虑各种可能的选择,决定最佳的行动方案,然后再付诸行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当把自己当作一个反思性实践者,把教学的过程当作是一个反思实践的过程。对幼儿在公开课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出乎预料的行为,教师应当准确做出判断,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尽量把问题转变成引发幼儿思考的教育契机,而不能因为是公开课,有其他人员在场。就忽视幼儿的问题,忽视幼儿的感受。

(二)课中他诊

课中的他诊主要是指在公开课开展的过程中,其他的观摩者对教学的诊断。这时的他诊往往表现为听课教师对开课教师当下教学行为的诊断,这种诊断一般不能及时反馈给授课者,而是以一种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留待课后交流。这时的他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作用的发挥是否合理。教师和幼儿作用的发挥应当受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的制约,教师对幼儿干预太多和过度放任都会使教学活动陷入无序和低效的状态。(2)幼儿的投入程度如何,包括幼儿是否积极投入,对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等。(3)考察活动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是否与当前的教学活动相适应,是否能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愿望。(4)考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三、公开课后的诊断

(一)课后自诊

公开课结束之后施教者会有一个自评的过程,自评的过程也就是教师课后自诊的过程。课后的自诊给教师提供了反思的机会,这时的自诊主要是通过比较课程的实际实施情况与自己原先教案设计之间的异同,从而了解: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恰当,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因为哪些情况做了什么调整,这样的调整是否合适,以及哪些方面做得比以前好了,哪些情形是没有预料到的,哪些环节还可以做得更好……其中反思本次课做的最好的地方和最大的不足是教师自诊的两个重要方面。教师课后的自诊可以帮助教师再次梳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汲取本次公开课中的经验教训,因此也将有利于教师自身实践知识的提升以及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施教者(尤其是新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自己的现有水平,对自己的要求不要过高,如果处理不好两者的关系很可能导致教师自信心的丧失,最终导致职业倦怠,对教师的专业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二)课后他诊

除了教师的自评之外,在公开课结束之后通常还会有一个施教者和观摩者共同研讨的过程,其他的观摩者将就本次公开课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的诊断与课中他诊的一个区别在于它是一个集体的诊断,有一个大家就某一个问题相互交流和讨论的过程,在集体的碰撞中产生新的想法,由个人诊断提升到集体诊断,由针对具体的课程实施的细节提升到对某一问题理论上的探讨。此外还应诊断教师是否积极促进了每个幼儿的探索与思考,是否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每个幼儿的学习得以实现。观摩者对公开课的肯定也是对施教者的肯定,可以增强施教者的信心,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整个评课的过程中,其他老师不仅有对授课老师的他诊,可能还会引起他对自身教育教学的自诊,看到别人从而反思自己在同样的教育场景下的教育行为是否恰当,以吸取经验教训。在大家说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的时候,在彼此的交流与讨论中,无论是施教者还是观摩者都能受到启发,有所收获。

综上可见,以公开课为媒介,让所有的参与者共同研讨,有利于幼儿园合作学习氛围的形成,有利于打破国际间的界限。通过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阶段的自诊与他诊,所有参与公开课的教师的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都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获得不同程度的专业成长。

幼儿园大班优秀公开课 篇4

【设计意图】

地球是我们人类生活的摇篮,我们在它的怀抱中长大。但是这个地球摇篮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灾难。虽然这个话题对于孩子来说太过沉重,但它真实的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当今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关系的问题。怎样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幼儿环保意识,让幼儿懂得人类既依存于自然,又需要保护自然的道理。为此,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看、说、画等多种形式,展现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渴望,为今后养成自觉保护环境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了解灾害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健康的影响,了解环境不一样空气是不一样的,引导幼儿关注人类共有的生存环境——地球,使幼儿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语言表达情感,对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的美好愿望。

3、培养幼儿自觉的环保意识,文明习惯。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前已经让幼儿绘画了各种能冒烟的图画(公交车、汽车的排出的尾气,(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工厂里锅炉排出的废气,放鞭炮的烟,建筑工地上的扬尘,农田烧草的烟、等等),小实验(塑料袋、玻璃缸场景:汽车树林房屋打火机、废纸数张,PPT、天气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感受空气的重要性

1、说说天气记录观察

——今天,陈老师来到你们幼儿园,老师发现你们幼儿园十分漂亮,之前我让你们记录了今天的天气情况。

——谁愿意说说的?

(请2位幼儿介绍他的记录)

——老师这里有几个天气标记,晴天应该用哪个来表示?

——那其他的标记又表示什么天气呢?

二、观看各种有关雾霾天气的挂图和卡片,了解各种雾霾天气对人类的影响

——老师这里有几张照片,你们看看都是在什么样的天气?(在下雾的时候拍的)这种天气用什么天气标记来表示呢?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天气呢?那我们一起来听听气象专家是怎么说的?

——刚刚小朋友听到了什么?(3个以上的幼儿回答)

——那这种天气是用以上的天气标记表示吗?(晴天、阴天、雨天)

——原来以前是没有这种天气了,是最近刚刚有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天气呢?(幼儿回答)

——那我们一起来看下图片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教师小结:这种烟对我们的环境有没有影响呢?

那接下来看看老师来做个小实验

三、游戏,演示,直观地显示

玻璃缸场景:

(1)汽车树林房屋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城市里,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我们呼吸着干净的空气。空气在哪儿(空气在我们的周围)当我们有了更多的工厂,汽车,对树木,秸秆的焚烧,我们呼吸的空气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吗?

(2)制造雾霾

——你们都看见了什么:两个袋子里装有的空气一样吗?

教师小结:空气中有什么?老师用塑料袋装空气。第二个袋子里有黑色点点。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种空气里原来含有PM2.5颗粒物,这种颗粒非常小。

四、感受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那这些颗粒我们容易吸入身体里吗?

——我们用鼻子来呼吸,鼻子里有鼻毛,而呼吸时这些鼻毛可以阻隔大的颗粒物,而小颗粒的就容易被呼吸到身体里。

——一旦被人吸入对人体又有什么危害呢?

(就会出现呼吸道刺激,咳嗽,呼吸困难,诱发许多疾病)

教师小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颗粒物易被鼻腔、咽喉阻隔拦截。但是,由于PM2.5是较小颗粒物,一旦被人吸入,就会出现呼吸道刺激,咳嗽,呼吸困难,诱发许多疾病。

——如果出现雾霾天气,我们出门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戴口罩、少出门,不要开窗通风)

——今天呀,老师教你一个雾霾天气的呼吸方法。教师示范。

幼儿跟随老师一起放松呼吸。(吐纳法。双手合十胸前,然后两手臂向前伸直,再慢慢抬举至头顶,一边做动作一边进行“吸一呼三”和“吸三呼一”的吐纳法,即吸一口气分成三次呼出,吸三口气做一次长呼。把一口气变成多口气来锻炼,这样可提高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增大肺活量,增强人体的耐缺氧能力。)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不让这种恶劣天气产生呢?

(9月22日无车日、3月23日的晚上20:30-21:30熄灯一小时)

我们的国家已经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有无车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植树节绿化我们的环境,熄灯一小时(节约用电)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呼吸到更好的空气,有着更好的生活环境。我们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五、结束

——马上,我们一起回到班上再与班上的其他小朋友商量下还有什么办法来保护环境,减少这种恶劣天气的产生,我们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幼儿园大班优秀公开课 篇5

【活动思路】

本内容有两个难点。对于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这难点,设计首先通过分类活动提示问题,使原来重的一类物体中产生轻的物体,轻的物体中产生重的物体。同时通过设问促使幼儿思考、解答。其次,安排排序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体验、帮助他们理解。

第二个难点是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幼儿对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总是认为在的物体是重的,小的物体是轻的。因此,设计通过游戏让幼儿在猜错的过程中纠正原先的想法,形成正确的观念即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

2、理解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

3、知道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2、难点: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活动准备】

1、材料:分类盒、天平、积木、弹子、雪花片等物品。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中放置各种供测量的物品和天平。

【活动过程】

分类—>讨论—>分类—>游戏—>排序

1、通过分类活动积累有关特体轻重的感性经验。

(1)在数学区中提供天平和各种物品。物品放在盒子里,每个盒子里放两件物品。

(2)要求幼儿将物品按轻重分类,即将每个盒子里的物品按轻重分别放入有轻重标记的盒子里。

2、通过讨论确定区别轻重的方法。

(1)出示两件物品,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件东西哪个重哪个轻?

(2)出示轻重差别很小的两样东西,讨论用手掂量和用天平哪种方法更好。

3、通过分类活动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1)幼儿每人取两件物品,用天平称出轻重后放入相应的分类盒中。

(2)从标有重或轻的盒子里取出两件物品,提问:这两样东西都是重的?然后放在天平上,让幼儿思考,解答其中的原因。

4、通过游戏理解大的东西不一定是重的,小的东西不一定是轻的。

出示大小不同的物体让幼儿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用天平验证。如:大盒子里放棉花,小盒子里放铁块。

5、通过排序活动进一步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让幼儿在数学区中将三个以上的物体按轻重排序,并作好记录。

幼儿园大班优秀公开课 篇6

【活动目标】

1、在二维空间上较快的找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第25页。

2、老鼠,猫,喜羊羊等动物片里的动物形象的贴纸。

【活动过程】

一、猫抓老鼠,说出老鼠的位置。

1、师:这是一家“森林旅馆”,他有几层楼。

2、师:有一天,来了一只老鼠,他躲进了房间里。(把老鼠卡片放在某一格子里)。旅馆管理员小猫想把老鼠赶走,可他找不到老鼠,我们一起帮帮他吧。(引导幼儿说出老鼠所在的位置)。

3、教师分别用两只手操作小猫和老鼠,出现逃和追的场面,幼儿集体,小组,个别说出老鼠的位置。

二、小动物的房间,按指令找房间。

1、师:小老鼠终于走了。小猫要不水果放到第二次第3个房间,谁来帮帮他。

2、同样方法请个别幼儿按照老师的指令摆放实物卡片。

3、师:小动物也来住旅馆了,喜羊羊说我的房间里有苹果,喜羊羊的房间在那里?(引导幼儿说出房间的位置)。

4、同样方法说出其他动物的房间位置。

三、操作活动。

发放书本,幼儿在幼儿用书第25页上黏贴动物粘纸,教师循环指导,引导幼儿互相说说把小动物送到了哪个房间。

五、作业点评。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儿园大班优秀公开课 篇7

活动目的:

1、能按两上两下的规则,尝试设计出5 种变式。

2、能用语言较清楚地描述自己设计的排列规律。

3、在跑组活动中会将用过的操作物品收拾还原。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能按两上两下的规则设计模式,想出另外5 种设计方案,并且能用语言正确表达自己设计的排列规律。

难点:能根据呈现的模式,知道接下去如何排列。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按色彩规律排列模式的经验。

2.物质准备:.教具:“熊猫排队”图(熊猫的头分别朝向上、上、下、下)、方向箭头、实物投影仪。

学具:操作单(见幼儿用书)、印章门票图(见幼儿用书)、印章;圆形、方形门票图(见幼儿用书)、贴画;格子门票底图、塑料小动物片;勾线笔、铅笔。

互动过程:.用马戏团表演节目的情境导人,观察熊猫排队的规律。

.出不排队的熊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熊猫是怎么排队的。

——教师:今天我们请来了马戏团的熊猫,它们个个身怀绝技,还会倒立呢。

们排着队出场了,你们仔细看一看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尝试用箭头表示出熊猫排队的队形.2、尝试用两上两下的规则,设计其他模式。

.幼儿尝试设计“两上两下”的5 种变式模式。

——教师:杂技团的熊猫希望演出更精彩,想请你们帮个忙,为它们设计出更多的队形。要求也是4 个为一组,其中必须有2 个头朝上,2 个头朝下。请你们用箭头来表示,把你设计的队形记录在纸上。

.向同伴介绍自己设计的模式,井给“熊猫”排队。

——教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设计的队形呢?

——大家一起读一读,并根据箭头给大熊猫排队,完善6 种模式。(幼儿介绍一种模式,教师出示一组“熊猫排队”的底图).尝试用一种模式设计2组连续排列的样式。

以“ ”这组“熊猫排队”的底图为例,提问:按照这种模式,如果再来一组熊猫接着出场,应该怎么来排队?(教师提供熊猫图片,请个别幼儿上来接着排。)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 介绍操作材料。

——教师:马戏团里还有许多小动物准备了精彩的节目,想请你们再帮忙按照刚才设计出来的这6 种模式来制作门票。

——操作一:印门票。(强调先用铅笔画出方向,再印印章,注意如何连接并看清印章的正反。).操作二:贴门票。(请幼儿自由选择圆形或方形门票底图,用小动物贴花沿着边缘贴,注意小动物头的朝向、记住起点在哪,可用笔做上记号。).操作三:格子门票。(提醒幼儿注意底板,看清是要求用几种方.操作要求法来制作。)——每个操作都去试一试。

——用过的材料要还原,收拾整齐再离开。

教师指导:当幼儿有困难时,提示他们可以读一读自己的排列顺序,以此检查自己排列得是否正确。

4、集中交流,展示和讨论。

·请2~3位幼儿展示自己的设计,大家说说他们设计的规律。

·讨论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大家集体帮助解决,分享经验。

·提示幼儿:未完成的练习在区域活动中完成。

教学反思: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和生活,利用幼儿平常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活动,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

幼儿园大班优秀公开课 篇8

设计意图

动画片是孩子生活中的好伙伴,他们不但喜欢看,而且喜欢哼唱片中的插曲,喜欢模仿动画片中的人物的一言一行。《纲要》中强调:“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语言发展的特点,我选择了幼儿非常熟悉的经典动画片《白雪公主》中的“皇后诱骗白雪公主吃苹果”的片段,设计了《为影片配音》这一活动。引导幼儿在欣赏、感受、模仿的过程中,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来为白雪公主和皇后配音,通过对不同的人物特点的表现(皇后的阴险狡猾,白雪公主的善良天真)获得语境与语用之间关系的感悟力,提高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的设计

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根据《纲要》精神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根据画面内容,尝试用恰当的语词、语音、语调为动画片中人物配音。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不同人物特点、大胆表述人物语言,提高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现力。

3、感受配音活动的乐趣。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5、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的分析

1、教材内容的分析:

《白雪公主》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动画片,凡是所有喜爱童话故事的人都知道《白雪公主》这一篇童话故事,3~6岁的孩子们更是喜欢根据故事改编的动画片《白雪公主》,孩子们对动画片中的皇后和白雪公主这两个人物非常的熟悉和感兴趣,他们憎恨皇后的恶毒和喜欢白雪公主的美丽善良。本着“为了一切的幼儿,为了幼儿的一切、为了一切幼儿的发展。”的原则,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争取做到:(一)即合适幼儿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二)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三)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的是幼儿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

2、幼儿分析:

3-6岁是人的一生中词汇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生活空间的日益扩大和与人交往的机会的增多,同时,有了一定的接受外界语言的基本能力,幼儿的词汇量明显增长。特别是大班的孩子,他们运用故事语言以及动画语言的能力正逐渐加强。他们在接触大量的动画片、科幻片、电视广告等媒体和社会活动中的事物、信息中,自然而然地,发展了语言,发展了思维。根据孩子这一阶段的语言发展特点和年龄特点我选择和设计了这一活动。

3、重点、难点的分析:

大班幼儿虽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相应的词汇积累,但他们还没有配音的经验,所以我将了解配音的基本要求,能根据画面为影片配音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而如何用恰当的语调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白雪公主的天真、善良,皇后的阴险、狡猾),配音时的语速和画面保持同步,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4、解决措施:

由于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为影片配音,孩子们虽然对此学习内容很感兴趣,但缺乏相关的学习经验,所以在活动中教师通过情境的渲染、示范配音、让孩子在情境表演中来帮助孩子了解配音的方法、基本要求,并利用多媒体课件画面的多次回放和定格来巩固幼儿对画面的理解,以便引导孩子在配音时能和画面保持同步。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了解《白雪公主》的故事情节。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欣赏无声的电影小片断。

1、观看无声电影片段。

(1)这个电影和我们平时看的电影有什么不一样?

(2)如果我们想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怎么办呢?

(此环节的设计即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又引出了配音的课题)

2、老师示范为无声电影片段配音,引导幼儿了解配音的要求。(注意不同人物语气的变化,以及语速和画面同步、声音要响亮。)

3、幼儿尝试为无声电影片段配音。

(1)集体配音。(集体配音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

在配音时要注意不同人物要用不同的语气说话,说话时要和动画片的画面保持同步。

(2)个别配音。

提问:你觉得他们配音配的好吗?好在什么地方?教师再次强调配音的基本要求。

(此环节以教师的示范为主,以孩子的体验来充分调动了孩子的表现欲望)

二、为动画片《白雪公主》中的片段配音。

1、欣赏该片段的有声画面,初步了解角色以及角色间的对话。

提问:片段里有谁?她们说了些什么?初步了解该片段的内容。

2、定格欣赏该片段的无声画面,进一步了解画面内容,体现角色对话之间的特点。

(1)皇后会对白雪公主说些什么?白雪公主是怎样回答的?皇后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你能学一学吗?白雪公主说话的语气和皇后一样吗?白雪公主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说?你能学一学吗?

(2)皇后拿出苹果会怎样劝说白雪公主来尝苹果?白雪公主说了些什么?(集体练习和个别练习)

(3)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皇后会说些什么呢?白雪公主说了些什么?(分小组练习和个别练习)

3、集体尝试完整为这个片段配音。

4、自选角色完整配音。

5、请两位孩子分角色来配音。

(此环节充分体现“体验教学法“的理论,孩子用语言和动作来为影片配音其实就是一个体验和尝试的过程,这一过程让孩子充分体验到了配音带来的乐趣。)

三、活动延伸。

在平时的生活中尝试为自己喜欢的其它动画片配音。

教学反思

大班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敏感期特别是语音发展的敏感期,他们语言模仿能力强,尤其体现在语音学习上,他们的发音器官达到灵敏的极限,耳朵能辨别语音、语调上的细微差别,口舌能准确地模仿各种声音。抓住语言发展的这个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活动的开始我让孩子欣赏无声的电影片段,孩子的兴趣和关注点很快就吸引过来了,同时也揭开了今天活动的主题—配音。在老师示范指导下,孩子们初步尝试为无声电影配音,在老师的示范指导、孩子的初步尝试、评价中,孩子们加深了对配音基本要求和方法的了解,为下面《白雪公主》片段配音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次配音活动虽然是全市青年教师评优课的一次大胆尝试,但比较成功。各个环节都抓住了孩子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调动了孩子各方面的因素,因此,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幼儿教育)

幼儿园大班优秀公开课 篇9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根据需要选择不同质量的纸张,用折、撕、贴、画的形式来塑造小鱼的基本形象。

2、让幼儿感受在集体操作中的成就感,感受把小鱼送回大海的情感。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2、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长形白色卡纸(做大海背景用)、蓝色颜料、抹布、彩纸、报纸、刷子人手一把、黑笔、胶棒人手一支。

2、录音机、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小小粉刷匠”的游戏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请小朋友来做小小粉刷匠,一起把白色的长形纸刷上漂亮的颜色。

二、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塑造小鱼。

1、粉刷匠们真能干,刷的真漂亮,这蓝蓝的一片像什么?(大海)可现在大海太安静了,我们让大海变得热闹起来,可以怎么做?(引导幼儿制作小鱼)

我们来做一些小鱼放到大海里吧。可以怎么用什么方法呢?(画)

2、新授:制作圆形小鱼。

今天我们用一种特别的方法,不用画的方法,而是撕。

幼儿一起观察小鱼的特征。老师示范撕小鱼,先对折纸,沿纸的外圈折一个半圆,打开后成一个圆形,用胶棒粘贴,添画上眼睛,完成后“送”到大海里。

3、幼儿尝试制作。

4、引导幼儿尝试撕椭圆形的鱼。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表扬有创意的小朋友。

三、评价活动。

组织幼儿共同欣赏大海,现在大海里变得又漂亮又热闹,请你找出最喜欢的小鱼。

活动延伸:

我们还可以让大海变得更热闹呢,还可以添上什么?(其他海里的动物)下次活动中再来丰富。

教学反思:

幼儿手工活动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手工活动也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把自己观察到的信息通过手的塑造而转化成艺术作品。

鱼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幼儿对鱼的外形特征已有足够的了解。能说出自己看到过的鱼的形状、颜色、花纹。本活动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塑造鱼的主要特征,巩固团、搓、压、捏等技能。

本活动首先让幼儿观察各种不同外形、颜色,有着特殊本领的鱼,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在示范部分,我改变了以前老师示范讲解的模式,而是请几个幼儿到台前来,按自己刚才观察到的鱼的特点,或是以前见过的鱼的特征进行创作,再请全体幼儿一起欣赏、评价,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幼儿能说出同伴示范的作品什么部分塑造得好,哪里该怎么做更好。同伴的示范更接近幼儿理解的水平,他们在赏与评中进一步掌握了塑造鱼的方法,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尽情地大胆表现自己,较好地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捏出自己喜欢的鱼和富有个性的鱼。活动中幼儿能大胆参与活动,他们利用团、揉、压、捏等技能塑造了鱼的主要特征,在塑造鱼尾巴和鱼鳍时,幼儿能利用工具塑造出不同的线条、花纹。他们在玩泥的过程中捏出了自己喜欢的鱼,也提高了幼儿手指的灵活性。本活动真正体现了以幼儿为主,在玩中学,学中玩,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过程,让幼儿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优秀公开课 篇10

【教学目标】

认识蔬菜和简单图形的印章,愿意进行简单的拓印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区角活动使用过纸团和小印章。

(材料准备)大信封、红黄绿颜料盒、印章、抹布。

【重点与难点】

使用印章蘸颜料拓印,意愿换个印章拓印,手脏了使用抹布。

【教学过程】

一、欣赏美丽的花花被。

二、看老师做花花被。

·老师边说边做拓印:手拿小印章,蘸蘸颜料,亲一亲被子,亲亲这里,亲亲那里,这理是空的也要亲亲,用好送回家。换个印章蘸蘸颜料,亲亲这里,亲亲那里,看!这里空的也要亲亲。看看手脏了用抹布搽搽。

三、幼儿做花花被。

·引发幼儿动手,哪个宝宝愿意来试试,给小猪和娃娃做个飘亮的花花被?手脏了用抹布擦擦。

·带幼儿一起说说怎么用小印章的短语。

·提示幼儿选印章时,要你让我,我让你,用好了要送回家。

·帮助幼儿大胆使用印章。

·提醒幼儿动作慢一点。

教学反思:

本活动是拓印,孩子在活动中的状态体现出他们在拓印的经验上是很缺乏的,他们并不了解这些工具和颜色,甚至该怎么用都不太清楚,只是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在印。但是我的讲解还不够清晰,幼儿在操作时不太明确,加入一些个别幼儿的示范会更好。

幼儿园大班优秀公开课 篇11

设计意图

本次谈话活动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故事《小螃蟹找工作》,类似的题材还有很多,如《动物职业介绍所》,假如纯粹地进行故事教学,我感觉对幼儿的挑战不大,因此,萌发了设计以故事为背景线索的谈话活动的想法。

活动目标

1.能围绕“小螃蟹找工作”这一中心话题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2.积极参与讨论,愿意为坚持自己的观点尝试辩论。

3.能专心倾听,乐意动脑,积极参与谈话活动。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与谈话内容有关的课件(小螃蟹,小螃蟹做餐厅服务员、理发师,小螃蟹的信件以及小螃蟹做幼儿园保安)。

2.哭脸、笑脸席卡,用于辩论的评分表和奖励贴。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唤醒经验

谜语:身穿硬袍,手拿剪刀,走路横跑,嘴吐白泡。(打一动物)

提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出示小螃蟹课件,验证猜谜结果。)

过渡语:小螃蟹觉得自己已经长大该独立了,准备到职业介绍所找一份工作。

提问:你知道有哪些职业吗?

小结:医生是一种职业、教师是一种职业、厨师是一种职业,生活中有许多种职业。

(评析:让幼儿猜谜语并谈论有哪些职业,调动幼儿原有的对螃蟹和对职业的认知经验,为之后的讨论、辩论服务。)

二、引发辩论,各抒己见

1.以故事为线索。引出谈话主题。

出示小螃蟹在餐厅当服务员的课件,讨论小螃蟹是否适合做餐厅服务员,并陈述理由。

2.调整座位,引发辩论。(按照辩论赛的形式分成面对面的两组,幼儿选择笑脸和哭脸席卡就座,分成正方、反方两组。)

出示小螃蟹做理发师的课件,提问:假如小螃蟹去做理发师,你认为适合吗?为什么?

过渡并提问:有的人认为合适,有的人认为不合适,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道理,大家都来说一说、讲一讲。(出示笑脸、哭脸的席卡)对于小螃蟹做理发师,合适还是不合适,你们心里有选择了吗?请用最快的速度搬起你的椅子,坐到放有相应席卡桌子的外侧。

引导语:小螃蟹做理发师,合适还是不合适,请说出你的理由。哪一组讲得好、讲得有道理,小螃蟹就听谁的,还会送上糖果奖励贴。

幼儿辩论后,教师小结:小螃蟹做理发师到底合适不合适,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小螃蟹也不知道到底听谁的,于是只好又去找工作。

(评析:以故事背景为线索,讨论小螃蟹当餐厅服务员是否合适,为幼儿提供了学习的支架。紧接着撤走支架,放手让幼儿以小螃蟹做理发师是否合适展开简单辩论。辩论在原则上要有正方、反方,同时要能抓住对方发言的漏洞进行反驳。为了让此环节更适合教学、更适合幼儿,这里教师只要求孩子能讲出自己的观点并陈述理由。辩论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教学手段,是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以调整座位和奖励贴纸等多种策略来鼓励幼儿想说、爱说、多说,辩论的形式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能掀起活动高潮。)

三、阅读信件,了解小螃蟹的工作

过渡语:那小螃蟹找到合适的工作了吗?你们想知道吗?小螃蟹写来了一封信,信里会给我们答案,我们一起来读信吧!

1.出示小螃蟹做幼儿园保安的课件。

提问:从照片上看,小螃蟹从事的是什么职业?猜一猜,它能做些什么呢?

2.读小螃蟹的信,了解它的工作。

总结:如果我们也像小螃蟹一样,把自己的长处用对用好,也能获得成功。

(评析:让幼儿观看小螃蟹的工作照,猜测小螃蟹在幼儿园当保安可以做些什么,再次结合中心话题给幼儿提供交流的机会。)

四、出示图片,尝试串编故事

师:小螃蟹第一次想当餐厅服务员,后来想当理发师,但都有合适和不合适的地方,找工作没有成功。后来终于发挥特长,成为一名出色的动物幼儿园的保安。如果我们把这个过程连起来编一编、讲一讲,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小螃蟹找工作》。大家来试一试哦!

幼儿串编故事,请1名~2名幼儿讲给大家听,并鼓励幼儿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评析:本活动始终以幼儿谈话在前,到此环节才将故事从幕后推到了台前。如此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幼儿走进主动学习的情境,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从整堂活动来看,为其他动物找工作的这个部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还没有完全体现,没有过多的讨论与协商,整个活动幼幼互动没有充分地体现。

如果要针对这一环节作调整的话,可以在每组设置一个职业介绍所,里面有2—3只小动物要找工作,这样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想要找的小动物,有同一意愿的小朋友就可以在一起商量讨论,既增加了孩子们的自主性,又促进了孩子间的交往、合作等,也可以避免大家设计得都一样。

幼儿园大班优秀公开课 篇1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并能根据信的内容大胆地猜测故事情节。

2、了解信的基本格式,知道写信需要(时间、地点、事情)三要素,并尝试读信。

3、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体验有朋友真好的情感。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课件:《点点和哆咪的信》

重点难点:

读懂点点和多咪的信,能大胆地猜测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

一、观察分析封面,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1、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封面)从这张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

2、师:我来介绍一下。小狗叫点点,小猫叫多咪。(课件图片)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

3、点点和哆咪是一对好朋友。(播放视频)你们有没有好朋友?你在想念好朋友时会怎么做?

二、理解故事内容,大胆猜测故事情节。

1、理解第一封信

(1)师:你们猜猜点点和哆咪在想念对方时会怎么做呢?我们一起去看看(播放视频)它们是用写信这个好办法。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总结:我们在写信时,开头要跟收信人打个招呼(看着信的开头一起打个招呼),把信写完后还要写上写信人的名字,你的朋友哆咪。

(3)解释冒号的意思(提起下文)

(4)多咪想对点点说些什么呢?(请一名幼儿起来说,然后规范读信的格式)

(5)让我们一边看看信,一边听听故事,看看你们猜对没有。(播放视频)

(6)我们猜对了吗?(强调信上第一幅图和第二图是代表时间和地点,以及箭头代表顺序。)

(7)教师总结:写信时一定要写上时间、地点和事情,这样你的好朋友才能看懂。

(8)一起来念念这封信。

2、理解第二封信

(1)点点也写了封信给多咪,我们一起去看看。(播放视频)

(2)我们一起来找找时间、地点、事情。谁来念念这封信?

(3)用多种形式念信,如男女生分开念,分组念等。

(4)我们猜对了吗?一起去看看。(播放视频)

(5)师:点点在信里说先吃东西然后跳舞,到了那天晚上它们决定先跳舞再吃东西了。我们在读信时一定要按照箭头的顺序念下去。

3、理解第三封信

(1)又过了几天,点点又写了封信给多咪,这次它又写了什么呢?(播放视频)

(2)请你来念念这封信。

(3)多咪看了信,认为点点生病了。如果你的好朋友生病了,你会怎么做?点点又是怎么做的呢?(播放视频)

(4)多咪去点点家看它,发现它不在家。你觉得它的心情怎么样?会怎么做?(先猜,再看视频)

(5)多咪很着急的出去找,我们一起学学它是怎么找的。

(6)点点到底干嘛去了呀?(播放视频)

(7)原来点点没有生病,它是做梦梦见了多咪。这封信为什么会闹个误会呢?我们来对比一下点点写的这两封信(课件)第2封信上缺了什么?

(8)再次强调三要素:时间、地点、事情。

4、点点和多咪这一对好朋友真让人羡慕,它们互相关心,有朋友真好!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我们一起完整的听一遍,如果你喜欢的话,可以跟着录音一起讲一讲。

三、延伸

师:回家以后我们也可以学着点点和哆咪的样子,写封信给你们的好朋友,不要忘记写上时间、地点和事情。

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的引导幼儿运用绘画、符号的方式写信,我运用分段讲述故事的方法,边讲述边请幼儿回答相应问题,并重笔墨的在信的内容的介绍上,希望幼儿能学会这种写信的方式。但是实践证明孩子们即失去了完整感受故事的机会,又没有真正学会运用绘画、符号写信的方式。因此,在环节安排上应该首先让幼儿跟着图片完整欣赏故事,然后把三封信提出来,逐一的带领幼儿分析学习,最后,请幼儿先说说“如果写一封信给爸爸妈妈你想说些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去写。”并帮助幼儿明确信笺上的表述要有清晰的时间地点的表达,观察绘本中信件里我们是怎样知道时间、地点的,通过故事的引领,我发现在幼儿接下来的书信互动中他们也积极模仿点点邀请多米游戏这一故事中的情节,有的幼儿会在信中写到邀请伙伴放学后到中山门公园去玩,或是周末相约一起下围棋等事件的描述。

在引导孩子了解故事内容中,我对点点和多咪“信”进行了重点讲解,引导孩子逐一了解“信”上每一个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孩子们逐渐知道了“信”的内容以及点点和多咪为什么要这样表示。尽管对这一难点进行了重点突破,但幼儿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只有个别幼儿能模仿点点和多咪的“信”进行绘画,大多数幼儿不知道从何下笔,或者所表达出来的内容根本不合题意。究其原因,我觉得是幼儿缺少相关的经验造成的,在以往的绘画活动中,幼儿都是临摹画作,或者根据主题添画,在此次的活动中样让幼儿把自己想说的一段话用绘画符号表现,这样的形式第一次接触到,使孩子们无从下笔。因此应该加入教师示范的环节,请幼儿说一说想说的话,教师示范画一画。

用图画、符号等方式写信对幼儿思维的要求比较高,因为幼儿首先必须知道自己写的信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然后要了解每一个内容都应该用什么符号表示出来,以及内容之间的联结等等,只有孩子做到了心中有数,才可能用正确的方式进行绘画。对于刚刚接触信件来代替口头语言这种表达方式的幼儿来说,他们缺少这方面的经验,自然就更有困难了。所以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或区域活动中渗透相关内容,帮助孩子丰富这方面的经验,不断发展孩子的思维,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一次让孩子尝试用图画、符号等方式写信,相信到时候会有很大改观。

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点点和哆咪的信》含反思这篇文章共6778字。

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电话》》:大班教案《电话》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会打电话,说话要简洁、明了,让孩子学会认真倾听,能把话听清楚、明白,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电话》教案吧。

上一篇:竞聘演讲稿(电力)下一篇:安全工作反思讨论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