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的意义(精选8篇)
音乐欣赏课的教育意义
抓住“好的音乐让人受良好的熏陶,并被音乐所感染”这句话,我知道他们以被优秀的作品所打动,但在教学中缺乏引导,教学手段不够灵活,例如,我在和他们一起欣赏合唱歌曲《在太行山上》时,运用歌曲的时代背景,通过声像的结合等手段,将同学带到战火年代,使他们如身临其境,并更加珍惜时光,热爱自身的国家,对人友善等等教育,感悟了人生。于是,在接下来的欣赏教学中,我努力让我的教学更具吸引力,不但让他们学会一些基础知识,更让他们多听、多领会音乐的内涵,将多门学科知识真正与音乐相融合,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的思想得到升华。音乐真的能让人感受到那种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励人奋发向上。
一、当前非艺术类大学音乐素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所要阐述的音乐素质教育并不等同于培养专门音乐人才的专业教育,而是指提高非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文艺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等全面素质。
当前,国内非艺术类院校的音乐素质教育普及能力比较薄弱,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音乐基础知识匮乏、感受和鉴赏音乐的能力非常低的状况。我们以长春工程学院为例,在调查中发现,200名学生中有80% 爱好音乐,城市和农村分别占了60% 和20%。有22% 的同学只是偶尔上音乐课,78% 的同学在中学时的音乐课基本不上。来自城市的同学中有80% 认识简谱,而农村的同学只有20%,有10% 城市学生识五线谱,90% 的农村学生不识五线谱。城市学生中听过音乐会的占5%,农村学生为零。
问卷调查显示,能正确写出三名以上外国古典音乐家的有80人,占全体调查学生人数的40%,能正确写出三个以上外国音乐家代表作品的有15 人,仅占7.5%。能正确写出三名以上中国音乐家的有42 人,占21%;能正确写出三个以上中国音乐家的代表作品的有8 人,仅占4%。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是喜欢音乐的,由于地域、环境或各地区师资力量不平衡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在进高校之前所受的音乐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更加充分说明了提高当前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迫切性及重要性。而如何把音乐素质教育的现实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如何使学生在短暂的音乐学习过程中实现真正的审美价值观的提升、欣赏层次的提升;并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当前非艺术类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
二、开设音乐欣赏课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影响
1、通过音乐欣赏课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能力
音乐是情感艺术,它既能细腻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又能开启学生智力和大脑思维。教师不仅教学生们唱歌识谱,还要给学生讲授基本乐理知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东西方的音乐发展史等等,让大学生用音乐的语汇去欣赏和学习音乐,并激发其在生活中主动追求真、善、美。
2、通过音乐欣赏课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创造条件。欣赏者要在头脑中塑造完整的音乐形象,就必须借助于想象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完全是由欣赏者主观控制的。如果说作曲家是一度创作,演唱(奏)家是二度创作,那么欣赏者便是三度创作。欣赏者在已有的感知材料上进行重新组合、合理加工,使其在大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
3、通过音乐欣赏课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起到德育教育作用
向学生展示这些音乐作品的同时,正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的过程,使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他们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过程。近、现代中国的革命歌曲更是鼓舞了几代人,为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富强,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赏析,完全可以达到音乐的德育教育作用。
4、扩大了学生的人文知识面,加强了大学生文化底蕴
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数不胜数、丰富多彩,音乐欣赏教学,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并学习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品。音乐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音乐艺术和数学、文学、地理、历史、社会生活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微妙联系。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就是一名音乐爱好者,他经常演奏小提琴,通过音乐,能给他带来灵感借以指导工作。国务院前总理李岚清同志在北京交通大学演讲时曾说过:“高雅音乐要走进大学校园,要在大学生中普及交响乐以及音乐修养方面知识的教育”。
三、开设音乐欣赏课对于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意义
针对当前大学生音乐知识薄弱的现状,必须加强音乐素质教育,弥补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不足和城市农村学生的差距。各高校要开设音乐欣赏类的选修课,增长大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质。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寓教娱乐,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能有效地促进高校德育建设。要加强引导,让大学生多欣赏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提高审美情趣和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这些经典的音乐作品中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重视大学音乐教育,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音乐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音乐可以净化心灵、美化情操,可以促使人健康向上。在大学中,适当地开设音乐课程,引入良好健康音乐,无疑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调节紧张的学习气氛。因为音乐有益于开发智力和培养高尚的人格,一些发达国家,对音乐教育都十分重视,将音乐作为必修课程。美国《音乐教育全国教育大纲》规定:所有学生都应接触到音乐课,中学应要求至少修一个卡内基学分的人文艺术学科才能毕业,大学应要求修一个学分的人文艺术学科,学生才可以入大学就读。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他的教育哲学中,认为道德与音乐是相辅相成的。“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他提倡的是以音乐来提高品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他认为,音乐教育除了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教育以外,还承担把人教育成美的人和善的人。所以我们要重视大学音乐教育,有意识地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质。为给国家输送培养“四有”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积极搭建音乐素质教育平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高校的音乐素质教育主渠道应该是开设音乐欣赏类选修课,其它渠道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诸如校园歌手大赛、合唱比赛等。积极创造条件为大学生搭建音乐素质教育平台。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拓宽大学生活动视野,增强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感知社会的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审美素质、德育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平衡发展,能进一步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建设水平,确保向国家和社会输送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唐景莉.李岚清北京交通大学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J].中国教育报,2005,12,6.
[2]刘沛.世纪之交的音乐教育战略——《豪斯赖特宣言》[M].中国音乐学:季刊,2001(4).
音乐课程主要包括欣赏和教育,其中音乐欣赏被誉为是打开音乐之门的钥匙。它不仅将音乐艺术的点点滴滴展现在学生面前,还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在现代社会里,音乐欣赏不仅是学生休闲娱乐的活动,也是学生向往的美好事物之一。与此同时,音乐欣赏还创建了独立的表达方式,如音乐剧等,都改善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音乐欣赏和教育课程也因此全面展开,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欣赏,吸收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并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为保证音乐欣赏的完美效果,音乐欣赏教育一般会选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让学生可以集中精神去感受音乐带来的意境美。音乐欣赏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就像普通的音乐欣赏课程一样,都要经过一定的阶段,将所知的理论转化为音乐艺术的一部分。一般来说,音乐欣赏课程要遵循导入—介绍—初步欣赏—分析结构—分段欣赏—内涵理解—完整欣赏等程序,而在学生的音乐欣赏中,导入是要了解音乐艺术的背景和作者的感触,用作者的心态去聆听音乐作品,这样就能直接过渡到音乐内涵的欣赏中,也只有这样才能领略到完整的音乐作品。
学校音乐欣赏课程的第一阶段是传授音乐创作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主体思想和作者情感,并将这些内容和情感移植到学生的思想中,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和素养。第二阶段则是利用人类的听觉感受音乐作品,一般来说音乐作品都有着强烈的节奏感,还融合了多种乐器的音质,使得音乐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另外在学生的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师一般会选择一个安静的欣赏环境。因为好的音乐需要静静的听,才能品其感,解其意。试想,如果在喧闹的大街上进行音乐欣赏课程,谁会集中精神听呢?音乐又如何打动你呢?所以我们说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下,个人内心平静了,才能获得最佳的听觉效果。特别是有些音乐作品的于环境的要求十分强烈,例如我国著名的音乐作品《百鸟朝凤》,它主要用各种乐器描述了鸟类的叫声,而不是用乐器进行的演奏,因而大部分学生觉得它不好听,没有情感的表达,但它所代表的是我国唢呐乐器独特的创造手法和韵味,只有在安静的氛围中,才能领略到民族音乐独特的魅力,才能感受到百鸟争鸣、生机勃勃的景象,才能更好地传达音乐所包含的内容。
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音乐,音乐的教育过程也并不顺利,因而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音乐学习的队伍中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了音乐教育的成果。对于处在塑造阶段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有着很强的直观形象接受能力和强烈的感受能力,因而给音乐欣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音乐欣赏课程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例如讲述法,但要注意把握讲解的时间和内容,尽量减少讲解乐曲的背景、时间、作者生平等,例如我国著名音乐作品《二泉映月》是运用单一的二胡乐器创作而成的,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比较单调,但其所拥有的音乐内涵却独一无二,也是学生所必须感受的。因此其欣赏课程可以用简单的课件展示作者的生平和乐曲的创作背景,并加上海内外对于作品的最高评价,使学生带着崇敬的心理欣赏音乐,提高对作品的重视。
当今时代音乐作品浩海如烟,不同时代的音乐作品代表着不同时代的优秀文化,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音乐欣赏课程可以选择中外优秀名曲,拓展课外欣赏内容。然而由于学生的音乐课程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只够欣赏部分的经典作品。比如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化蝶》,音乐本身的播放就需要20多分钟,一节课时怎么可能把知识讲清楚呢?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欣赏经典音乐作品,使课内欣赏得到延续发展,从而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印象,激发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陶冶高尚的艺术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工具层出不穷,这给音乐艺术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则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育资源,开拓了音乐教育的广阔前景。这样,音乐教育不再是单一的先讲述、后欣赏的课程模式,而是可以采用视听结合、声像一体的课程模式,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形象性强,而且信息量大、资源宽广,有助于学生对于音乐的探究与创造。在当今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学生可以从网络上查找各种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欣赏,而且网络还提供了有助于理解音乐的F1ash动画、图片、影片等,这些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者,只有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和科技知识,才能提高教育水平,辅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创作等活动。另外,处在学习阶段的学生对于音乐有着不同的理解、想法和疑问,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离奇古怪的问题进行认真解答,不要回避和指责,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不再胆怯,而且还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相关的乐理知识,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在社会发展中,高科技给学生的全面成长带来了很多便利。例如网络中的海量信息挖掘了学生的心理潜能,使音乐走进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到了学生的社会实践中,使学生在听、说、看、唱、做、创、演、寻、玩中感受到音乐的美,从而得到心灵的抚慰、知识的满足、审美的满足和情感的满足。这样看来,网络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贝多芬在精神和物质极度匮乏时期创作的《第九交响曲》,以磅礴的气势号召全世界人们团结起来通过斗争取得胜利。瓦格纳称之为“达到了交响曲艺术的顶峰,没有人可以超过他。”《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以其雄壮崇高之美鼓舞了多少热血儿女为了革命理想而奋斗,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音乐篇章。马思聪一曲《思乡曲》又唤醒了多少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眷恋……音乐艺术作为人类社会的精神产品有着语言不可比拟的力量,焕发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正如柴可夫斯基所说:“当语言不能表达某种情感时,更雄辩的语言——音乐便全副武装地登场了。”是的,好的音乐作品是不会被遗忘的,仔细聆听欣赏,每个人都能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可见音乐带给我们的是精神上的满足,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因为音乐欣赏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广泛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的艺术知识,使学生从思想上开始约束自身行为,提高自身素养。也可以说好的音乐作品犹如肥沃的土壤,滋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从中受益。在未来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中,各个行业对于人才的素养水平十分重视。因此现代音乐教育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相关知识,并养成习惯,以此提高自身的素质,正是基于社会对新型人才需求作出的改变。众所周知,音乐欣赏课程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它的设置是帮助学生开启音乐大门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最好的启蒙老师,对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说音乐欣赏对于学生全面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一、重开放式,轻关闭式。
在这里的“开放”,本人诠释为问题的答案范围宽;而“关闭”则是局限在某个具体的小范围问题去思考。
二、重体验式,轻讲解式。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下面就针对本期活动做以下总结。
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教学
音乐欣赏教学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我们的音乐前辈黄自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时,欣赏者要经过这么一个心理反应过程:感知外部音响→开展想象联想→得到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欣赏教学时必须遵循这一心理反映过程,引导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直觉欣赏向高层次的情感欣赏,理智欣赏方面发展。这样既符合心理反映过程,也有利于欣赏教学。
二、欣赏教学时精讲多听
首先欣赏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要使学生理解音乐作品,首先对音乐表现手段要有灵敏的感知能力,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音乐欣赏才能完成。语言是不可能代替音乐,表现作品的,因为音乐作品都可以从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领悟。我们知道,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同一观众(听众)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境之下对作品的感受都回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离开音乐的艺术形象而作繁琐冗长的讲述,因为如果讲述过多,必然把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识介绍应该主动、精练、富有启发性,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听赏等共同活动,使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音乐欣赏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等能力
想象和联想是音乐欣赏者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是欣赏教学中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
高中音乐欣赏课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上高中音乐欣赏课的这几年中,我一直在探求适合高中音乐课的上课方式方法,希望通过我的课不仅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提高审美情趣,更能学到多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面对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人们的思维模式在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魅力正在减弱,在课堂中,教师开始注意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不再是满堂灌,而学生也在乐意接受着这种渐变。
这里我就将自己这些年边探索边操作的一些方式方法谈一下。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高中学生一般比较重视主课,往往将音乐欣赏课视作放松课,要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让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感,逐渐使他们对音乐欣赏课有兴趣。应该说,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动”,如果一个班级中的.大部分学生上课都比较积极,那么另一些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很快被调动起来。
一)、让学生掌握课堂中的前五分钟
每次在上课的头五分钟,可以让学生介绍一部音乐作品,体裁不限,只要内容健康都可以在课堂上介绍,而介绍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提问、设问、欣赏和介绍,作品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以两个人合作介绍。这样能促使学生去寻找音乐作品和作品的介绍,并在找寻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音乐知识及其他的知识,多样的介绍形式也可以吸引其它的学生留意音乐作品,并获得一定的知识。
或者,可将学生分成几个组,利用学校的打击乐器,启发学生将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场景,以表演和打击不同节奏相结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不仅可激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促使学生动手动脑,留意身边的不同事物的节奏,如何用打击乐器表现出来,如何将表演和节奏相结合,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对于学生的介绍和表演,教师要予以鼓励和表扬,在教师简短的点评中,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点到即可。五分钟时间并不是很长,但足以将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
二)、鼓励学生根据作品形象进行即兴表演和即兴创作
许多音乐作品给学生提供了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作品中的形象即兴上台表演,这样不仅可活跃课堂气氛,也可锻炼学生的即兴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
比如,在介绍德国作曲家韦柏曲、由法国作曲家柏辽兹改编的管弦乐作品《邀舞》时,由于作品开头和结尾有两件乐器分别代表着两位不同人物,长笛代表着女士,大提琴代表着男士,作品引子部分的演奏,犹如两位人物在友好对答,而结尾部分又犹如在跳完舞之后,男士礼貌地将女士送回座位,并以于感谢。于是,我启发学生将他们所感受到的音乐形象以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了解作品的内涵,也使学生得到了一次锻炼勇气上台表演的机会,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如,有的作品旋律非常抒情优美,而有的则比较忧伤,听后会让人产生许多不同的联想。在欣赏这类作品时,就可以启发学生根据音乐的不同情绪,将自己内心的感受写下来,或者以诗的形式,或者以各种短文的形式写下,再配乐进行交流,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及对作品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即兴写作的能力,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当然,并不是每介绍一部作品时都要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和表演,教师可以灵活掌握。在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之后,教师再有意地介绍作品,学生将会更有兴趣去感受音乐、体会音乐内涵。
三)、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
宽松、较自由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必要
如何使音乐欣赏课生动、活泼、有趣起来呢?我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一、视听结合
在欣赏歌曲时, 学生还能借助歌词基本理解, 但欣赏乐曲就比较吃力了, 有时乐曲已经结束, 学生还是一头雾水, 只能用“好听”或“不好听”来评价乐曲, 这是因为音乐比较抽象, 不像美术那样具体直观。因此, 我在组织教学时, 尽量借用直观的事物如录像、幻灯片、图片、实物等, 帮助学生感知音乐, 激发其欣赏兴趣, 从而把学生引向要欣赏的音乐作品中来。例如, 在欣赏《小青蛙》时, 我采用了幻灯片教学, 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 在视屏上分别出现了夜色茫茫的田野, 小青蛙玩耍、捉害虫、在荷叶上跳跃的场面;小青蛙勇敢地面对暴风雨的侵袭;风雨过后, 太阳在公鸡的啼叫声中升起, 小青蛙继续在绿色的田野里歌唱、欢舞的情景。这样有效地将视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使其受到作品美的感染, 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主旋律的记忆。
二、情景表演
由于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表演欲望, 参与积极性高, 因而让他们边听音乐, 边分角色情景表演, 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更能让他们感受到美的音乐、美的故事、美的课堂。
三、音乐游戏
在欣赏教学中, 运用音乐游戏有利于小朋友们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例如, 欣赏《火车波尔卡》时, 我让小朋友们边听边跟着音乐做开火车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火车的鲜明形象和欢快的音乐情绪。形式多样的游戏是培养儿童认识音乐世界、提高音乐素养的良好途径。
总之, 在欣赏音乐过程中, 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途径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意境。丰富他们的听觉感知, 扩大音乐视野, 发展音乐思维, 提高音乐鉴赏力和表现力。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欣赏 高职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技能型或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形式。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以及国家政策上对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如何在经济发展与政策转变的条件下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与此同时,最近几年不断发生的大学生心理障碍而导致严重社会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地方,风云变幻、观念混杂,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据国家教育部不完全统计,每年的全国高校都有数十人自杀,我国每五个大学生中(包括高职院校的学生)就有一人有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上的种种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已经迫在眉睫。为此,高职院校普遍把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作为重点工作加以对待,各种各样的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心理健康的手段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其中,音乐欣赏独树一帜,成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方法。
现在的很多高职大学生存在一种误区,认为音乐欣赏只是一种时尚消遣,上音乐欣赏课只是主修课程之外的一种休息形式。柴科夫斯基曾这样说过:“无论音乐、文学或其他任何艺术,就它的真正意义来说,都不是为了单纯的消遣。”荀子在《乐论》中谈到:“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柏拉图也认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这说明音乐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在学校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是以审美为核心,通过欣赏音乐的教育实践活动,揭示美的规律,探索美的本质,并以审美感受的特殊方式,实现高尚人格和健康心理的自身塑造的过程。现代科学也通过研究和实践证明,欣赏音乐可以使人的情感强度、情感产生发展的时间延续得到调节平衡,使之身心愉快、精神协调、心境良好。优美的音乐、动人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和声、丰富的音色可以使人兴奋与抑制得到调节,情感强度适中,时间延续适度,精神能量消耗减少,疲倦的身心恢复精力,不平衡的心理趋于平衡。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人的神经系统健康为基础,要求个体能够对客观环境持续作出良好适应,并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充分发挥身体潜能的心理效能状态。心理健康对当代大学生的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智力的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和确立献身科学的理想目标。但社会学家和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大学生不能及时调适各种心理问题,从而感到困惑和迷茫,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发展为心理疾病。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诱因主要有: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情感困惑和危机;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以及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这对于他们的成才都从正面和侧面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
而音乐具有感人的效力,能使人瞬间心旷神怡、情志优越,产生其怀高山之想及绵流水之思,人类心理上所产生的各种情怀都能由音乐的感动而达到共鸣的效果。同时音乐具有最直接、迅速、深刻地影响人的内心世界的特征,具有极强的教化作用。通过对不同的心理特征的学生,科学适当的使用不同风格的音乐形式,能够对于不同的受乐对象,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力,取得心灵深处的震颤,实现情感的共鸣。这也就是为什么教堂的圣歌有时候能够使一个听者从内心深处忏悔自己罪过的道理。音乐欣赏因为具有以上强大的魔力和特征,不仅可以在点上作为对特定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心理治疗的重要手段,而且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更可以在面上深层次地挖掘本校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走出心理误区,形成健康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促进整个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全面的提升。与此同时,音乐欣赏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友爱互助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在一个融合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
作为一门高雅艺术形式的音乐,通过科学地进行欣赏,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趣味,开阔人的视野,锻炼人的思维,培养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合作精神,提升人的生存质量,从而提高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素质和竞争力。音乐欣赏的作用不仅仅是在于欣赏和享受,更在于开阔一代人的眼界,充实一代人的心灵,提高一代人的觉悟,使整个民族的精神品质显示出文明的力量。所以,通过音乐欣赏,可以全面提升高职学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心理健康程度,其意义是不言而寓的。
参考文献:
[1]詹薇.音乐欣赏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9).
[2]刘丽文.音乐疗法——一个愈趋重要的医学领地.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2).
[3]蒋聪.大学素质教育应重视音乐心理教育与研究.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7(4).
[4]吕琪玮,范丛丛,刘智平.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调查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6.
[5]宋春丽.论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
[6]孙晔.论音乐教育与心理——心理学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7]马云.论音乐教育在大学生健康心理调试中的实践.
[8]肖辉.论音乐在审美教育中的优势[J].云梦学刊,2006.
[9]柯锦泉.浅谈音乐欣赏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2.
[10]吕湘.谈音乐素质的培养.
[11]盖瑞·麦克赫森.音乐及其活动的意义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2006.
[12]邹联丰.音乐技能课教学中心理学的运用[J].职业技术,2006.
[13]胡颖.音乐教育对发展学生个性的影响[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
[14]宋蓓.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15]田旭.音乐欣赏心理探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音乐欣赏课的意义】推荐阅读:
对音乐欣赏课的一些感受07-09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开题研究报告06-02
音乐欣赏课《赛马》教案06-25
音乐教案-音乐欣赏10-05
三年级音乐欣赏课赛马教学反思07-11
音乐欣赏课《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06-09
音乐欣赏《快乐的童年》教学设计10-31
音乐欣赏感悟10-15
欣赏音乐六年级作文05-28
中班音乐欣赏教案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