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通用8篇)
——在农村支部书记培训班上的专题讲座
市委副书记 ***
(2008年2月22日)
同志们:
根据农村支部书记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今天由我与大家一起研究探讨我市农村的稳定问题,不妥之处,敬请参会的各位批评指正。下面,我讲四个方面。
一、我市农村稳定形势的基本估价
上午**市长在形势报告中客观分析了我市发展的总形势和存在的突出矛盾,结合**市长的讲话精神,我对全市农村稳定形势的估价是三句话:一是全市农村基本上政局稳定;二是在广大农村中人民群众基本上可以安居乐业;三是目前我市一少部分农村存在或潜伏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总的来讲,全市农村整体的稳定形势是良好的。
二、正确认识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性
农村稳定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如果领导同志总是忙于接待来信来访,我们也难以谋大事、干大事、成大事。所以广大农村干部要站在四个高度去认识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性:
1、要站在争创全国百强县(市)的高度去认识农村稳定问题。在今年的市委工作会议上,**书记代表市委郑重承诺:用三年时间争创全国百强县(市)。要争创百强,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加,还要求政局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国百强县(市),是以县(市)为单位,对该地区 综合经济社会的考核体系,有数十项具体指标,涉及到我们的有30多项,其中社会稳定就是很重的一项。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也是稳定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政通人和才能做好各项事业,如果全市总是有成批群众到乡、到市、到省上访,甚至跑到中央,就不可能实现百强目标。
2、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去认识稳定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的“十一五”规划,有十大亮点,其中之一就是把加强农村建设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盖几座高楼、建几所学校、铺开几个工程那么简单,而是有具体的标准要求,那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两委”班子没有号召力,人民群众对抗情绪很激烈,整天打架赌博,上访闹事,甚至敲诈企业,村风就不文明,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之,农村的稳定是前提,是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的目标。
3、站在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去认识农村稳定问题。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出现了不和谐,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有所削弱。支部村委号召老百姓干事,没有了过去“一声令下,雷厉风行”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干群关系比较紧张,群众对干部不满意不信任。一些基层班干部对人民群众不负责任,对人民群众提出的问题不闻不问,办事不公开、不公道、不民主,最后导致群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连续上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和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有所弱化,根本的原因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没有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勤务员,没有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摆到一定的高度,还没有
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事为民所办,利为民所谋”。
4、站在优化投资环境、再树**人民良好形象的高度去认识农村稳定问题。市四大班子有信心、有决心带领全市人民争创全国百强县(市),有信心、有决心带领全市人民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发展还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需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我们崇侠仗义和辉煌的历史值得我们骄傲,绝大多数老百姓是好的,但是,难免有一些老百姓不顾大局,为争私利不择手段,损害整体利益和形象。今天上午大家看到**公司43辆车全开到市委来罢工示威,我带领有关部门的同志接待处理。他们反映黑车太多,而且少数群众百般阻挠他们的正常运营,甚至有打人现象。他们说,我们没有想到**市投资环境这么差,没有想到**养车人的素质这么差劲。少数人的不法行为影响到了投资环境,酿成群访事件,值得深思,发人深省。再比如,极个别的老百姓游手好闲,不思勤劳致富,专耍无赖地痞,不管是民营的还是国营的在哪里开工,这些人都要阻拦,强行垄断工地建筑材料的运输生意,出的运费还比正常运费高出三分之一,如果不从,就要聚众滋事,干扰企业施工。有许多外地施工单位多次向市里反映,市委、市政府政策好,但我们就是怕周围的老百姓。这也是投资环境恶劣的表现,也是不稳定的表现。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有就业因素,也有老百姓自身的因素,长期发展下去,影响**形象,影响投资环境,企业本来想来的也不来了。有一个大企业集团因为市委的优惠政策比较好,来到**投资项目,但群众利用在企业打工的机会,内外勾结,偷盗企业的物资,导致人家要撤资。市委、市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给予了有力的打击,最终把这个企业挽留下来,现在已建成投产,并且弥补了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缺陷,很有发展潜力。农村不稳定,它将影响到我们的投资环境,进而影响到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三、我市农村不稳定因素的表现形式和原因
结合当前我市农村稳定现状和我的工作实践,我总结农村不稳定因素的表现形式共有十类:一是匿名举报。我分管信访、政法,可能接触的老百姓多,经常能收到他们的匿名举报,大多是反映农村干部办事不公、办事不民主、违反计划生育、多吃多占,反映有些执法执纪的部门搞以权谋私,搞腐败。我们不提倡匿名举报,一般对此不予处理。二是署名举报。写的真名字,反映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也有老百姓给领导打电话。按照群众举报,有关部门进行核查,如果属实,我们依照有关的程序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给老百姓一个明白。如果通过核查,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就要批评教育举报人,涉及违法的依法处理,还干部一个清白。三是个体访。也不来信来电,就是要到各级党委政府上访,来的次数最多的就是市委、市政府。个体访的这些人的确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比如,**镇一对夫妇,身体不是很健全,生活很困难,反映了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少数老百姓的生活没有着落,要向党和政府请求救济;个体访还有就是老百姓受了冤,比如法院判了以后执行不回来,老百姓直接找市委,出了交通车祸,不找交警队,也是找市委。一方面我们要做好化解工作,一方面要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切实为他们服务;第三种个体访是告干部。我们理解农村干部的苦衷,当好农村的一个主官非常不容易。比如,**乡两个老汉个体上访,带着水和干粮每天来市委,就是要告村支部书记,我们处理这类情况,以尽可能保护干部为原则,耐心细致
地做好劝解工作。四是群体访。新的信访条例界定信群众访是3人以上反映同一个问题,就属于群体访。但是我市大多数群体访不是三个人,而是数十上百人,来了以后住在市委不走,住在信访局,反复找能解决问题的领导。五是个体越级访。来到乡镇、市里没有满足上访者的要求,有的跑到**,有的多次跑到北京,牵扯了各级领导很大的工作精力。六是群体越级访。大多数不来市委访,直接到**市,或直接到**,我们有过好几次群体越级访。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村村民围攻省政府三天,**市长亲自到省城去接,村民们提无理要求拒不回来,**村两次围堵省委的大门,我亲自去处理,村民也是情绪激烈,不好控制。群体越级访给地方党委政府带来的影响太大了。七是扰乱企业生产秩序。前段时间,**村的村民把企业大门堵住,强行索要污染费。还有好多产煤乡镇的老百姓围攻煤矿,不让生产,不让出煤,不让企业的车走路。他们不来市委,就是要为了个人私利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八是阻拦交通要道。我遇到典型的三起这类事件,都是因为交通事故,司机逃逸,最后导致整个家族,甚至全村人封堵交通要道,一般都在四五个小时以上。一是**镇公路上撞死一个小孩,最后把肇事司机抓住了。但在这个过程中,家人把小孩子抬到路上,把**线堵了。我们一方面限期要求交警部门破案,一方面对受害者进行经济上的赔偿,同时做好劝解工作,最后圆满解决了。还有**的一户也是由于交通事故逃逸把**线堵了,过车收费,小车五元,大车十元,点上香烧上纸收上钱,影响很坏。当时,我在现场与乡、村干部共同做工作,确定由各部门共同出资先救济六千元,这样做还不行。反复做工作无效后,最后我下令公安部门强行取缔。对这件事件我们在全市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电视上连续播了三天,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教育我们的老百姓要遵纪守法。今年在**国道,一个女同志晚上过马路被车给撞了,司机逃逸,也是全村的人都在国道上收费。我一天接到十几个地区领导打来的电话,反映群众拉车收费。最后我从**开会回来,车堵得不行,天还下着雨,步行十公里到了现场,反复讲道理,解决了这个问题。九是围攻国家政权机关。**村因为修**线最后把市委围起来,不让出进,打人骂人。经常有好多村子就把市委大门封堵了,这就是围攻国家政权机关。进驻党政办公大楼后,也发生了几起这类事件,最典型的是**乡的**村,一下子来了载满人的二十辆三轮车,打的横幅是**乡**村反腐倡廉车队,在市区转了一圈,最后来到市委办公大楼,先是在大楼广场前静坐,下午三点多以后,把上大楼的八道门都堵了。晚上,我们开始着手解决问题。我现场开了个会,确定第一步由乡村干部做工作,限定半个小时时间;第二步由接访的市级领导继续做工作,限定半个小时;最后我出面的时候,现场取缔。在驱散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行为过激的抓了四个人。第三天我一个人到这个村里回访,村里的老百姓挺好,都积极反映问题。事后,对问题处理不力的**乡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进行通报批评,并责成写出检查。并成立了专案组,对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实事求是地查,有些村干部也受到了党纪政纪的处分。十是有组织的个体群体串联访。中央领导多次讲,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我有深刻的体会,原来我在省委、省政府工作时,经常能遇到老百姓围堵省委、省政府大门。出现的次数越多,规模越大,反映出我们在维护稳定工作机制和办法上的不足,也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我们个体联名访去北京上访,一去就七八十个,国家信访局马上就通知驻京办事处,给市委、市政府带来很大压力。实事求是地讲,有些案子不是我们当书记,当市长,当乡长能解决了的问题,法院判决问题、交通车祸、杀人案子没有破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说马上解决就解决了的,要解决有个过程,但是老百姓不管这些,特别是到重大节日的时候,串联上访的更积极。**
街道的村民***,他的儿子出了车祸,没有及时侦破,给他发放了救济款。但他总认为交警队办事不公,多次反复到北京上访,并且串联他人上访。去年就下定决心,从他开刀,劳教了一年零九个月。打击了以后,一些串联上访的人后来就参与的少了。作为串联访影响到地方形象,影响到执政能力的发挥,必须依法予以打击。
为什么有十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和表现,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十一个原因。一是因为涉煤问题。我市之长在于煤,我市之短也在于煤。煤为我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但是也是煤给我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因为煤的过度开采,造成老百姓房屋裂缝、土地塌陷、水位下降,破坏了我们的生态,这是从国有大矿讲。从我们个体的情况讲,因为煤矿,近两年火爆,一个煤矿老板一年挣上千万甚至几千万,老百姓心理不平衡,引发纠纷。特别是我们产煤乡镇,出现了流血事件,影响了社会治安稳定。二是土地问题。土地问题是一个高压线,但是要发展,企业要占地,不可能把所有手续办妥才开工。现在老百姓意识很强,企业土地手续没有批,老百姓就上告。企业违法占地建房,老百姓也开始违法建筑。比如**村一企业违规占地,我们把企业建筑推了,紧接着再推老百姓非法占地建筑。三是环保问题。一方面老百姓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了,**企业手续还是比较齐全,就是因为老百姓嫌他交的费用低,把企业围堵了。四是有些企业家为富不仁。只考虑自己挣钱,不考虑企业所在地老百姓的生活环境,不考虑老百姓生活的质量。说的严重一点,不考虑老百姓的死活。招工不招当地的人,还要在这儿挖这挖那,最后给老百姓留一摊子困难。老百姓一分钱也要不出来,最后导致老百姓联合起来。作为我们新时代的企业家要注意多办公益事业,多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五是“两委”班子不团结。两委班子不团结,也是造成农村不稳定的原因。有一个村子,书记、村长这两个人不团结,最后导致你反映我的问题,我反映你的问题,势不两立,最终两败俱伤。通过核查,两个人都有问题,依法进行了处理。现在新的支部建立起来了,老百姓也不访了。六是村务不公开,决策不民主。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行村务公开,决策民主是必然的要求,现在各级要求我们这样做,但是在村这一级,我们可能有60%左右的村子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村务公开,公开的程度有真有假,上边要求是真的,现在我们为了应付检查,一张红纸贴出来,那就是村务公开。决策不民主,我们该走的程序不走,剥夺了老百姓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有一个村子,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各做各的,还有一个村子,老公公是支部书记,儿媳妇、弟媳妇、结拜弟兄都是村干部,就是家族式的领导班子,决策能民主了吗?不可能。因此,因为村务不公开、决策不民主,导致村民上访相当多。前段时间**村,老百姓反映的问题百分之七八十是真的,一个村长的车一年就能开支十几万,一晚上就能把三四万块钱转走,这都是事实,做了这做了那,老百姓都不知道。还有些事情是农村干部给老百姓做了事,就是因为村务不公开,导致自己说不清,道不明。七是执法不公,引发上访。现在,少数执法执纪部门执法不公,办案程序不严谨,老百姓反映很强烈。近年来,发生在我市的涉法上访案件,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执法人员执法不公平,引发群众上访的。八是宣传报道导向问题。现在信息畅通,交通便利,在家里能看很多台,一打电话马上就知道信息,进城都很方便,加上各种资料,群体性事件经常报道,老百姓从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丰富的情况,为他们上访提供了借鉴。九是群众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老百姓的法律水平、知识水平,我们不得不承认提高了。比如说村民因为选举问题上访,我记得**村老百姓根据
村民委员会的有关条例第几款规定的就反映干部没有这样做。这从发展的态势讲是个好事,但给我们社会稳定工作带来相当的压力。十是少数干部腐败。这是少数的,不管是村干部还是乡干部,包括我们市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老百姓对干部腐败问题是深恶痛绝,有些村支部书记,特别是产煤乡镇,发包煤矿不通过任何程序,老百姓能没意见?老百姓能不反对?少数村干部住在城里,利用自己的职位,为自己和亲戚谋取私利。十一是执法不公,追究不严。农村不稳定,有些案子判的不公,因为有些案子该处理没有处理到,有些执法执纪部门违法违纪也导致老百姓进行上访。
四、做好农村稳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我市农村稳定的状态,总体上良好的,健康的,但是我们存在有不稳定因素的隐患。究竟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办?从长期看,究竟如何做好农村的稳定?我谈我个人的几点建议和意见:
1、加强“两委”班子建设。从大的方面讲,我们要明确要求规定,支部是一个村里的领导核心。作为市里面来讲,包括乡镇这一级在加强两委班子建设上不能讲空话,要做好以下四点:一是选好配强两委班子的主官。我们一定要把老百姓拥护、人品好、能成事、做好事的人选进两委班子,坚持四个提倡,不搞一刀切。二是两委的制度要健全。支部村委按照要求,有好多规章制度,但是很多村子没有执行。实际上哄人等于害了自己,制度不执行不健全,最后导致程序不公开,决策不民主,引发上访告状。**村***老百姓告他,就是因为村务管理太混乱,最后老百姓把他推下台了。干了多少年领导干部,总是心理不平衡,寻找报复的机会,最后把自己送进了看守所。希望同志们汲取市委采取措施处理村干部的教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该开的会一定要开,该公开的一定要公开。我下基层调研,到老百姓家里座谈,了解到有的村里一年都不开一次支部会。三是两委的决策程序要民主要公开。老百姓为什么对我们不满?就是因为我们的决策程序不民主不公开。象穷村子还不要紧,有几百万、上千万收入的村子,决策不公开不民主,迟早要出问题。希望支部书记和主任在自己的岗位上,既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又不要栽了跟头。四是两委班子建设上一定要扩大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现在老百姓上访,除了极少数极少数老百姓受蒙蔽,受人煽动,大多数的老百姓上访是有道理的。作为共产党员,作为共产党员的领导干部,不能背着良心说话,最后导致老百姓上访的就是因为老百姓该知道的事情不知道。在两委建设上,作为乡镇一级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引导村两委班子 不断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这也是国家推进民主进程的重要举措。
2、加强各级干部的作风建设。在干部的作风建设上谈五个内容。一是要加强干部培训。我们今天就是这个形式,乡镇要经常对两委的干部进行整体培训,特别是农村的两委领导,在思想上、理论上要高人一筹。作为村长支书,不知道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是什么,很不应该。二是要加强干部管理。现在,我们从上而下对各级干部管理比较松散,必须加强管理。现在有些支部书记主任根本不把乡党委书记、乡镇长放在眼里,有什么事直接找市里头,甚至市里头也不找,直接找更大的官。三是要带头示范作用发挥好。也就是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要率先发展,要求人民做到的首先要做到,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对农村的稳定
问题,村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太重要了。四要牢固树立群众第一观点。我们当官做人,当多大的官,做多大的事,如果人做不好,再大的官,再多的钱都没有用。作为领导来讲,我们一定要坚持群众第一的观点,为群众多考虑,任何事情进行换位思考。中央讲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群众第一的观点。五是要清正廉洁,公道正派。老百姓对我们各级干部,对我们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要求都很低,公道正派就行,老百姓最怕不公道。我希望我们的干部清正廉洁一点好,对我们的做人,对维护社会稳定有很大的好处。
3、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最大问题是在农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九亿农民不富中国就不算富。二是我们对老百姓教育不好,迟早是隐患。要想我们的老百姓富裕,成为维护我们各级领导,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支持者和维护者,我们就要积极地加强对老百姓进行教育。特别是要给老百姓进行法制辅导,提高老百姓的法律水平。三是要教育我们老百姓具有公德。家有家风,村有村风,要有一个好的村风,必须要求所有村民要有一个好的公德,集体的公益事业大家携起手来,互相帮助,助人为乐。
4、畅通信访渠道。从我们市里边讲,各级领导干部都建立了信访接待日,各乡镇、各部局也有信访接待日,这个我们已经通报给老百姓。通过我们这种畅开信访的渠道,要密切我们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也要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为人民群众撑腰作主。
5、打击黑恶势力和非法组织活动。就全市来讲是这样,村干部来讲也是这样。任何地方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和出现,特别是老百姓的越级访,大多因为两委班子不团结,或者一股势力闹下来,另一股势力闹上去,或者通过其他非法手段,要在村里说了话算数的,要在村里面有一席之地的,都要严厉打击,特别是非法组织活动。
6、弘扬正气。作为一级干部来讲,作为一级党委来讲,我们要弘扬正气,支持好的,打击坏的,任何事情都要讲正气,用正义来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
7、加快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希望我们各村一定要增强发展的意识。刚才我讲到十种形式也好,十一个原因也好,这些都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加快发展,用发展的成果来解决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希望我们各村要有这种紧迫感,各家的鼓各家敲,各家的戏各家唱,根据各村的实际,做些有益于人民群众的事,有些有益于构建和谐孝义的事,做一些增加村里实力的事。
8、为基层干部撑腰做主。我们深知,基层干部在一线工作非常不容易,难免在工作的过程中,受点冤受点苦,有很多村干部包括乡干部在内,吃多少苦出多少钱都无所谓,但是就是怕受不明之冤。我在这儿给同志们表一个态:只要是同志们出于公心,做事公道,难免在工作的过程中出一点差错,出一点不是,不管是乡党委、还是市委对同志们都是能理解的。
同志们,我们今后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有关机制,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一线工作的同志支持的力度,尽可能为同志们提供一个做好工作的平台,给同志创造一个做好工作的环境,希望我们全市上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我们提出的争创全国百强县(市)的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村镇建设,政策宣传,规划,工程监督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任务, 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国家总体经济发展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新形势下, 又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坚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 尊重农民意愿, 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1 农村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将乐县城区建设和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 村镇建设及其规划管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 与市场经济发展和跨越式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
(1) 总体发展规划和阶段建设规划不科学、不协调、规模小, 各项公共设施建设不配套。住区生活服务及物业管理水平跟不上, 各方建设矛盾突出, 不稳定因素增多。全县135个行政村, 有86个行政村在建或已建新村, 普遍存在重近利经济建设, 轻长远规划建设;居民不了解规划, 不懂规划, 对规划缺乏认同感, 主动参与不足, 法制观念淡薄, 不同程度地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2) 基础设施不到位, 管网之间, 专业之间矛盾大, 扯皮现象时有发生。规划粗略, 深度不够, 指导性差, 具体的规划涉及的给排水、电力电讯、交通道路等各系列专项规划不全面, 不配套, 不能满足建设发展的需求。
(3) 居民建房宅基地纠葛, 上下排水纷争, 门面朝向争吵, 前后房距纠纷等案例不断增加, 人为制造了许多不安全、不稳定、不和谐因素, 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4) 建设资金缺乏, 新村建设进展慢, 工程进度参差不齐, 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建设。
(5) 建设管理权限不明确, 土地审批和规划审批脱节。以土地审批代替规划审批的现象, 长期以来在各新村普遍存在。
2 村镇建设规划着眼点, 要建立在加强村镇建设管理, 不断提高人居质量的高度上
2.1 准确定位, 科学规划, 建设宜居生态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没有规划、无序建设和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城乡建设管理首先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由政府规划专业部门协同当地专家根据乡镇所处环境特点和宜居条件, 慎重地研究策划, 规划出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 其为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 也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进一步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推进城乡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将乐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将乐县城总体规划》文件的指导下, 加快各项规划的编制步伐, 将乐县域建设层次必须分明:一是围绕重点工程的建设, 完成县城北片区、旧城区、水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河州公园、鸿图日照东门三期、三华南路东侧小区规划;县实验小学、中医院搬迁规划;将一中、将四中、水南中学、城关小学改建规划;城区道路改造规划、城区污水管网规划、夜景工程规划、两岸景观改造规划和《四绿规划》;二是加快推进与县城同步相续的乡村规划。深入农村, 积极参与规划选址, 为全县各乡镇提供农村建设规划审批范本、规划技术咨询等服务, 完成绿色乡镇规划和14个“6.18”重建家园安置点规划。三是根据《绿色乡镇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建设生态家园的目标任务, 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 坚持发展地方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 依托实施“168”党建工作模式平台, 深入开展绿色乡镇创建活动, 努力建设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的绿色乡镇。
2.2 统一认识, 加强管理, 建设规划远景目标宣传
(1) 利用各种有效手段, 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战略决策, 宣传本地小城镇建设规划, 让群众认识规划, 熟悉规划, 明确规划对小城镇的发展的有效性, 对居民自身的生产生活将带来更多的好处与实惠, 从而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 群策群力, 形成集智合谋, 齐抓共管, 合力共建的新局面。
(2) 通过正面引导, 广泛宣传, 树立“营造生态和谐家园, 人人有责”、“优美村庄, 共同创建”的观念, 努力提升乡镇的生态文明水平, 使绿色乡镇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 在村头醒目位置设置规划小区鸟瞰图、平面图、概况介绍等宣传牌, 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和谐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广播、有线电视、村 (场) 和单位板报、画廊等宣传阵地, 刊登村镇规划资料。全面提高群众的建设规划素质。
2.3 加强引导, 公开透明, 务求实效
(1) 坚持从实际出发, 尊重村民意愿, 尽最大努力体现地方和农村的优良特色。建设村镇、改善环境, 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 又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建房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 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 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 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和处理方式;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 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 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 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2) 公开透明, 建设民心工程, 打造“安居工程建设”, 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将乐高唐上坊高新科技园区的建设工作主要涉及到高唐村350户、1326人, 上坊村69户、280人, 常口村56户、256人的农林地、房屋、线路等征迁工作, 其中上坊村全部迁移。拆迁工作要做到规范有序, 依法有据, 公开透明, 公平合理, 针对群众普遍担心的安全、征迁、生活安置等敏感问题, 从理论与实际、概念与数字的分析对比, 从各方面进行面对面的宣传解释和引导, 消除群众的思想顾虑, 做到思想统一, 逐步形成了群众支持配合的氛围。调查摸底、签订协议。抓好房屋的调查摸底, 对上坊村民的房屋、附属房进行丈量、计算面积、制定明白卡, 向上级提供详细的数据资料。公开透明, 让群众放心。
2.4 加强规划建设, 实行村镇建设的法规管理
(1) 加强工程建设管理, 强化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各项工程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土地法》, 防止胡乱占用土地, 特别是乱占耕地, 杜绝违章建筑。
(2) 规范建设的准入制度。对建筑施工单位的资格审查, 禁止不合格建筑施工单位参与村镇建设施工;严格对民间建筑工匠的培训和管理, 实行持证上岗。
(3) 按经审批的将乐总体规划安排布置, 加强各专业管、网、线的走向布局, 确保镇区的路、水、电、有线电视和路灯等公共设施的有序施工和设施的安全运行。加强绿地管理, 保障园林绿化工程按总体建设规划逐步建设, 加强花草树木的管护;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做到垃圾及时处理, 保证环境卫生清洁, 保障镇区及其周围环境不受污染, 不受破坏。
(4) 城乡发展“三分建设, 七分管理”, 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地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成效。
(5) 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和项目评审制度, 规范规划放样、验线程序, 严格控制好规划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建筑标高和建筑立面及景观效果, 认真落实规划强制性内容。强化批后在建项目管理, 严肃查处各类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 切实维护好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保障规划计划的良好实施。
例如万安镇翔安小区是将乐县“6.18”灾后集中安置点之一, 位于万安镇万安村, 地处省道304线旁, 距福银高速公路万安互通D仅200米, 总占地面积139亩, 建筑占地27.24亩。小区内安置万安镇万安、福匡、寺许、良坊、坊头、高坊、正溪、吴厝地等8个行政村村民, 及光明乡、安仁乡等其他乡镇部分村民。小区居民共有269户, 1129人。按照县里灾后重建总体布置要求, 及时的核发选址意见书。经有关部门批准, 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建设用地的位置、面积、允许建设的范围, 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及建筑红线图的范围。在建设单位提交了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等材料, 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目前269户重建户已搬入新居, 小区篮球场、公园、体育建设路径也建好, 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完善, 是规划合理, 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样板典范。
2.5 建设村镇, 改善环境, 展现农村新面貌
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工作具体包括了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新农村”包括几个方面, 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新缺一不可, 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 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一应俱全从城镇沿续至农村, 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 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 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 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6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共事业是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提高群众生活文明程度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加大环境基础建设的投入:重点放在供排水、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置等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农村路网改造道路硬化率达85%;实施饮水改造工程, 通过合理设计、规划, 选取可靠水源, 建立能达到国家农村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供应系统;道路设施齐全, 总体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群众文化娱乐设施齐全, 文化中心, 邻里中心, 篮球场, 排球场等等体育设施逐步完善,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工业, 促进人和自然协调和谐, 使人们逐步进入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3 对村镇建设的构想
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 紧迫感和使命感, 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 大胆作为, 奋勇争先, 着眼发展, 合理引导, 统筹兼顾, 全力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严格围绕所作的规划、计划内容, 有效实施, 防止只搞宣传发动不注重实施行动的不良倾向。不能力将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就是兴建新村庄, 只注重农村房子是否整齐划一, 道路是否宽阔等表面的东西。要加大规划监察力度, 严格实施在建工程 (含个人建房) 的规划审批后的跟踪管理上。对未经审批擅自翻建、新建住宅等违法行为, 保持高压态势, 加快违法建设处罚力度, 保持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以城市重点项目为依托, 按照既定的目标任务, 着力抓好各项建设。把握好村镇规划建设五个“坚持”原则:一是坚持发展经济, 富裕农民;二是坚持政府引导, 农民主体;三是坚持突出重点, 整体推进;四是坚持循序渐进, 务求实效;五是坚持节余资源, 持续发展。
4 结语
【关键词】水利;新农村;水资源
一、吐鲁番市耕地面积、水资源及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
吐鲁番市高昌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市,农民人均耕地少、水资源极度匮乏,资源性缺水区,面积1.57万平方公里,辖六乡三镇两场三个街道办事处,60个农牧区行政村。总人口28.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97万人。乡村人口21.43万人。维、汉、回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74.36%、18.4%、6.89%。粮食播种面积0.81万亩,棉花播种面积7.4万亩,蔬菜播种面积6.06万亩,其中,葡萄总面积25.35万亩。全市水资源总量为4.2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509立方米,远低于全疆和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降雨稀少、空气干燥,年降水量仅为16.2毫米,而蒸发能力却高达3000毫米以上,属极端干早缺水区,被吐鲁番市确定为地下水超采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大量用水(农业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的95%以上),造成我市缺水矛盾日趋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市工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但是当前我地区农田水利的建设管理却面临着工程的基础比较薄弱、水浪费以及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其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这几种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农田水利进行相关建设管理的黄金期。那么我们就要从创新的产权管理、对政府的职能进行转换、对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以及培育良好的合作组织等几个方面来加强对农田水利的管理和建设。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田水利的基本任务就是要通过各种水利相关的技术措施,从而对农业的不利因素进行改造,充分合理的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以及降水进行利用。进而对农田的土壤中的水分状况进行调节,来提高土壤中的肥力,保证农田的作物能够稳产高产;还可以调整部分区域的水情,防止各种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从而保证农业的生产得到全面的丰收。长期以来,农田水利建设对我地区农业生产乃至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问题日益突出,其现状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综合多方面因素,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供水标准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既造成供水能力弱,农田灌溉无法得到保障,又导致引水、供水、配水能力差,不能满足灌溉需要。
二是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是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资投劳力度逐步弱化。实施农村水费改革以后,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步入低谷。农村小型水利投劳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村以下小型工程投劳的组织难度明显加大,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后,筹资筹劳总量有限,能够投入农田水利的资劳微乎其微。
四是农民兴办水利的积极性下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葡、粮、菜价已经放开,加之农民增收缓慢,种葡萄、种田的积极性不高,使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
三、就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当前乃至今后如何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尤为重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仅是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可持续水利灌溉保证。就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创新工作思路,确保农田水利建设有序进行
要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对全地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统一部署,科学制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长远规划。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要改革耕作方式,培育、推广使用抗旱品种,发展旱作农业。要利用水文地质资料和现有耕地状况合理布局井位,科学利用地下水发展水浇农业等问题,用规划的形式明确下来。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特别是农民群众、农村基层组织的意见,着力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明确建设任务、投资规模、预期效益,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推进。
(二)创新投资方式,建立农田水利多元化投资机制
目前,我地区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主要存在投资总量不足和投资结构不合理两个问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为主、多方参与”的投融资机制的新路子。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建立政府、农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新机制,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投入水平。一是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要调整支出结构,不断增加农田水利建设财政预算,保证政府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要通过建立不同级别的事权和财政配比机制、合理的投资和分担机制,缓解地方财政困难;二是积极推进农村经营组织创新,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通过国家投资的积极引导,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速实现农业水利化进程。三是鼓励群众筹资。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民主议事、组织协调和技术服务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群众投资投劳的积极性,在农民自愿和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把政府财政补助与农民自筹挂钩,多筹多补,先干后补,充分调动农民自筹建设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三)创新管理办法,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率
要在摸清本地水利设施底数的情况下,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尊重受益群众意见”的原则,全面开展“明确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为特征的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一是加强技术支持。对改革后的水利设施建立档案,协助经营者做好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规划设计,有计划地组织经营管理者开展水利设施建设和维修等方面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加强环境建设。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干扰、破坏水利设施和妨碍经营者正常经营的不法行为,切实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对大中型水利设施要强化集中权,落实政府的管理、使用和维修责任;对小型水利设施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个人或群众参与建设和管理。
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
建设现代新型农田水利,任务十分艰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 广辟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调动群众积极性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的力量,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作为政府应该积极建立良好的制度激励机制,通过利益诱导,吸引更多的农民、企业或社团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激发他们自觉投资投劳参加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 将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水利系统提出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这一全新治水理念。近些年农田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环境水利、景观水利、城市水利等亮点频现,都充分体现了“人水和谐”的理念。
(三)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广应用喷灌带。发挥喷灌带投资少、使方便、水压要求低,便于管理的优势,逐步在果园和棉花已成片开发建发的农田中推广。积极发展大棚滴灌,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搞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经济补偿政策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
(四)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
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田水利从业者队伍。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灌水员的培训,切实让他们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地区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利合作组织发展的框架体系。另外,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建立适应当前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使人才和技术更好的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
作者:包俊洪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前不久公开发表的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最近,本刊记者就如何理解和贯彻执行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采访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
记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我们党和国家以前的文献中也曾多次出现过。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怎样理解中央提出这一要求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现实意义?
陈锡文:这次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对以前概念的简单重复,而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思路看,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指导方针更明确。从背景看,是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生产力持续发展和农村经营体制日趋完善的新形势下提出来的,发展起点更高。从目标看,这次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工作布局更全。从方式看,这次明确要加大国家投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扶持力度更大。在中国,要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当然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既把它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方向、又把它作为一项紧迫的现实工作任务,这主要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少有这样五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国农业的基础还不稳固,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我们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和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一些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然没有消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搞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的科技进步,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建设现代农业。
第二,城乡差距呈扩大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中国是人口大国,且农村人口占大多数。这样的国情决定了要真正消除城乡差距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是,在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城乡差距呈扩大之势。2005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是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 ∶ 1。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与城市的差距更大,这是影响农民素质提高的重大制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第三,已经初步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正日渐具备。2005年,我国GDP已达到18.2万亿元,财政收入3.16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万亿元。“十五”期间,这几项指标都增长1倍以上。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因此,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已成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迫切任务。
第四,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明显制约着国内市场的扩大。200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县和县以下实现的部分只占总额的32.9%,将近60%的人口只占不到1/3的商品销售额,这是农村市场难以拓展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我们的外贸依存度一直很高,而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加剧,市场难以持续扩大。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农村发展的滞后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最终必将成为制约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大瓶颈。
第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农村的事情办好,让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使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当前,农村总体是稳定的,干群关系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由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土地承包和拖欠工资等问题造成的矛盾和纠纷屡屡发生,有的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了一些地方的社会稳定。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尽快消除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努力减少和消除农村的不稳定因素。
记者:请您谈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求。
陈锡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全面、系统、完整的,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新村庄建设,概括起来是“五个五”。第一个“五”是五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即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第二个“五”是五个建设方面,即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第三个“五”是五个必须坚持,即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坚持宪法规定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等基本原则。第四个“五”是“五要五不要”的工作方式,即要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攀比;要民主协商,不要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要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要包办代替。第五个“五”是五大目标,即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推进。
记者:中央强调要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要着重为农民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陈锡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宽,建设任务繁重,要从实际出发,从农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总体来看,目前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重点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加强农村水利建设,让农民喝上安全卫生饮用水。“十一五”期间,我国要着力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二是继续建设农村道路,让农民走上更加顺畅便捷的路。“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三是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让农民用上清洁卫生的燃料。四是加快农村电力建设,让农民用上经济又有保障的电。
第二,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一是努力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十一五”期间,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从2006年起,进一步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支持力度。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十一五”时期,要基本实现20户以上的已通电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四是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进一步完善农村现有社会保障措施的基础上,根据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
记者:中央的思路已经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那么,应当通过哪些具体途径来确保这一思路的贯彻落实、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扎实的成效?
陈锡文:关键是要建立五大机制。
一是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2004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为11452.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34%;农业贷款余额9843.1亿元,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5.55%。农村在上述各项资金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与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相比,显然很不相称。因此,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以及“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在现阶段,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结构,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
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
二是建立党和政府各工作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高效、协调的工作机制是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要更加自觉地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切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各地区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体制。为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经验,把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及时加以规范,有的还可以上升为法律。
三是建立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自身活力。要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引导作用,引导和支持农民积极建设好自己的幸福家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始终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事业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措施,提高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觉悟水平和积极性。目前,基层干部和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充分发挥好、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韩国在农村建设方面有比较成功的经验。他们的做法是政府提出指导性建设项目,农民根据自己的需要申请项目支持。江西省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典型发言也讲,他们的主要经验就是干不干、干什么、干多少、怎么干由农民根据需要决定。
四是建立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虽然是广大农民,但仅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要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的辐射,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对农民的服务。组织城市医疗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持农村,建立城市医生取得职业资格和晋升职称必须先到农村服务一定期限的制度。鼓励和引导教师及具备教师资格的其他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实施文化下乡、送书下乡等工作,为农民群众创作和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要鼓励各类企业与乡村建立交流关系,进行“一帮一”的支援。提倡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支援。
五是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包括许多方面内容,当前农民最为迫切的要求之一,就是五中全会提出的“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农村人多地少,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1990年,在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家庭经营和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分别占75.6%和20.2%,而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上述两者的比重,已变为分别占56.7%和36.0%。尤其是农民人均来自工资性的收入首次突破了千元,也首次超过了来
今天大会通报了区政府发生的一些事情,有一些思考和大家共勉。
一、通过学习和思考,进一步强化了对新时期政法工作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解与把握
首先,政法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政法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切实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感情认同,自觉把政法工作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来谋划、来推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以实际行动捍卫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政权、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其次,政法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司法制度,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立足于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而建立起来的,其本质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和法律之上。必须更加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决抵制西方错误的政治观点和司法理论,坚定不移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第三,政法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肩负起首要政治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政法战线要切实担负起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确保大局稳定的首要政治任务。政法工作必须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真正从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习惯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不符合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思想观念、习惯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各种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习惯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政法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来谋划,切实履行职责,不辱使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四,政法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队伍建设。在全部政法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是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政法队伍,极其重要、极其迫切。必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必须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政法领导班子建设;必须深入开展专业化、职业化培训,加强政法队伍执法能力建设,确保政法队伍胜任职责需要,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法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
二、切实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责,全面做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项工作
第一,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普法宣传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当前,“五五”规划实施已进入关键阶段。要紧紧围绕规划确定的目标,紧密结合维护稳定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形式、强化措施,全面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广泛宣传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法治化水平。
第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政法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解决矛盾纠纷、协调利益关系的工作。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矛盾易发、多发期。客观认识和准确把握当前的社会形势,理性正视社会存在的各类矛盾,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处理和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是政法机关的职责要求和重要任务。政法机关特别是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贯彻调解优先的原则,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第一道防线”的作用,进一步健全人民调解各级工作网络,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化解人民群众在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方面的传统性、常见性纠纷,积极参与和妥善处理土地承包、建设拆迁、物业管理等热点、难点纠纷,努力提高调解成功率和协议履行率,真正实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防止矛盾激化,保持社会和谐。
第三,认真抓好安置帮教工作,努力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由于在大墙内接受教育改造,都与社会有或短或长的隔离,回归社会以后,一部分人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很容易重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融入社会、解决好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是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健全基层工作网络,细化释解人员衔接、帮教和安置工作流程,做到有人衔接、有人帮教、有地方安置。认真落实中央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意见》,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尽最大可能落实各项帮扶政策,认真解决释解人员的生产生活困难。抓好释解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过渡性就业实体建设,切实提高释解人员就业安置率,努力减少释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
第四,积极开展法律服务,切实保障和维护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通过开展法律服务,实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是司法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能。要组织公证、律师、法援、司法鉴定机构工作人员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政府决策、矛盾纠纷调解、依法信访等工作,协助政府依法、科学决策,依法化解纠纷和处理信访问题,防止和杜绝因决策失误侵害群众利益、引发社会矛盾,提高矛盾纠纷的处理效率和公信力,减轻信访工作压力,维护正常信访工作秩序。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特殊困难群体的法律需求,使广大群众平等享受法律保护,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三、强化措施,确保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收到实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维护稳定工作事关社会安定、事关经济发展。政法各部门必须高度认识此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以“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为动力,进一步加强领导,将维护稳定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层次落实责任,使全体政法干部人人有担子、个个有目标,确保完成保一方平安的工作重任。
二是搞好协调配合。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不仅仅是政法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地方、行业和部门一方面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另一方面,地方、行业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特别是政法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整合工作资源和各方面力量,建立大稳定工作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维稳工作格局。
加快林业发展创建绿色家园
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共枣庄市委枣庄市人民政府
枣庄市辖五区一市,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即684.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75.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5.7。近几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实施“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以绿化促美化、以绿化促文明、以绿化促富裕,加快了林业事业的发展步伐。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153.6万亩,森林覆盖率27.5,比2000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全市林业总产值15.9亿元,比2000年增长299.4。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把林业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中去谋划、去运筹
加快林业发展,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生态建设,意义重大。我市山区面积249.7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6.5,这些地方自然条件差,种粮产量低、效益差,同时由于森林资源总量小,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风灾、旱灾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我市是一个资源型城市,煤炭、建材工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与污染。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消化污染,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市委、市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把加快林业发展作为全市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重点,立足市情,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五大生态工程和三大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带动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思路,制定了全市林业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期规划。近几年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连续出台《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枣庄的决定》、《关于加强林业工作的决议》、《关于加快主要道路两侧可视山头绿化的意见》、《枣庄市绿色通道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枣庄市40万亩经济林和3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等10多个文件,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明确任务要求,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明确责任,严格考核,把市、区(市)、乡镇(街道)三级党政领导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林业局(站)长确定为林业建设的“五职责任人”,实行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三位一体,有力调动了各级党政干部抓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召开全市春季、雨季造林和冬季森林防火动员会议,市人大每年都视察并审议一次林业工作,全市上下形成了全力以赴、齐抓共管搞绿化的可喜局面。2003年以来,全市累计新造林48.6万亩,比2000——2002年全市造林面积增加72.9。
二、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突破口,带动镇村绿化快速发展
我市共有64个乡镇(街道)、2095个行政村,镇村占地70余万亩,植树绿化的潜力很大。200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根据我市农村实际,在全市大力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和切入点,以村庄“五化”(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栏圈)、“三通”(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三室”(图书室、卫生室、文体活动场所)建设为着力点,切实解决群众最为关心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文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在2004年搞好46个文明生态村创建试点的基础上,每年确定100个村进行文明生态村创建,2005年创建了106个,今年又确定了104个,推动广大农村向着繁荣、富裕、民主、文明的新农村扎实迈步。我市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创建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一是明确标准,坚持把造林绿化列为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重要指标。在30多项创建指标量化考核总分105分中,绿化占20分。各级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以“村在林中,路在树中,人在景中,老百姓在受益中”为目标,大力组织创建村庄绿化美化,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有152个村达到文明生态村创建绿化标准,新增绿化面积218万平方米,栽植各类绿化苗木560万株,绿化率均达到35以上。创建村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力带动了全市镇村绿化的快速发展。三年来,全市新增农田林网42万亩,新建和完善绿色通道810公里,村镇植树2400万株。
一、努力创建国家高新区,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积极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创新发展
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 大力优化产业结构, 着力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的现代产业体系。
㈠加快培育创新型经济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取向, 以“一区 (徐州高新区) 三园 (维维产业园、冶金产业园、物流产业园) ”为载体, 以“科学发展创新奖”评选为手段, 大力实施创新型经济培育行动计划和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 下大力招引、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产出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集中财政、金融、土地等多方面生产要素, 向科技型企业倾斜,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㈡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集中优质资源, 通过招大引强和全面改造, 做大做强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工程机械、冶金、特种车辆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 年内确保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780家, 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突破300家, 3年~5年形成千亿元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食品、冶金、车辆、能源4个500亿元级产业。充分利用国家、省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机遇, 大力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传感网五大新兴产业。全面落实传统产业加速调整行动计划,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着力提升玻璃、纺织、化工、林业等产业的规模、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促进传统产业走上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之路。
㈢加快创建国家高新区按照国家高新区指标体系, 加快制定创建规划和年度推进计划, 倒排时间, 强力推动, 立足补缺、补短、补软, 着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大学生创业园产业化基地、吉林大学科技园铜山分园、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物联网产业园等创新载体平台建设, 年内确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0%。力争3年左右, 高新区主导产业规模、科技含量、竞争力显著提升,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规模大幅提高,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0%以上, 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㈣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北京路开发建设, 抓好“一路 (北京路商业街) 三圈 (中央商圈、南洋国际商圈、物流商圈) ”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着力培育三堡服务业集聚区、沿京杭运河港口经济和高速公路道口经济, 打造徐州重要的物流集散基地。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 高标准建设吕梁风景区、微山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玉带河休闲旅游观光带和维维产业园生态区, 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现代服务业集群。
二、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 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协调发展
顺应徐州现代化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要求, 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着力点, 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 妥善处理好发展城区与发展农村的关系, 大力推进“五个一体化”, 促进城乡加快发展。
㈠加快建设徐州南部现代化新城区围绕“产业城市、生态城市、人本城市”目标, 突出功能完善, 每年实施一批基础性、功能性、公共性城建重点工程;加快与主城区供水、供热、燃气、公交、电信等基础设施衔接配套, 尽快实现同城同网同价, 全力打造徐州南部现代化新城区, 加快建设徐州城市副中心。
㈡加快推进中心镇和新农村建设加快中心镇创建和新型城镇建设步伐, 着力推进重点中心镇向新市镇发展, 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中心镇延伸、城市社会事业向中心镇覆盖、城市功能向中心镇辐射, 推进农村城镇化、城镇特色化, 切实发挥中心镇辐射周边、带动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 做到城镇现代化与城市现代化协同并进, 形成以铜山城区为中心、以中心镇为依托、以中心镇带动一般镇的城镇体系新格局。继续按照“打造新产业、建设新村庄、培育新农民”思路, 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 推进“百村整治”工程、“清洁城乡、美化家园”活动, 健全市场化保洁机制, 改善农村面貌, 加快建设“民富、村美、风正”新农村。
㈢加快推进农民转市民以“城镇化、产业化”为引领, 积极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集中,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降低进城入镇门槛, 加快农民转市民步伐, 确保城市化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2015年城市化水平达55%以上。
㈣统筹推进、协调发展, 共创乡村文化、教育、卫生齐发展的新局面徐州市铜山区深入实施“万名科技专家兴农富民工程”, 已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区”。教育现代化迈上更高水平, 高考本科上线率及文化类、艺体类本科上线率连续第十年全市第一, 荣获“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 (市、区) ”称号。城乡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 医疗卫生资源积极向镇村倾斜, 全面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荣获“省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 (市、区) ”称号。人口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 扎实推进“两非”专项治理, 被省政府授予“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 (市、区) ”称号。加快发展文化事业,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和基层流动, 继续实施文化下乡“三送工程”, 21个镇文体站全面对外开放, 区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 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三、加快创建国家级生态区, 保护好生态环境, 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
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步考核、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提升, 实施绿色增长战略, 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 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着力建设绿色生态铜山。
㈠优化生态建设布局加快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深入推进植树造林, 开展生态县 (市、区) 、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 切实改善村庄生态和人居环境。以“二次进军荒山”行动计划为重点, 加快沿高速公路、故黄河、奎河、玉带河等生态林带建设, 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建设生态走廊。高水平建设环城绿化带, 完成重要交通干道视线范围内荒山造林, 加强城区绿地和园林景观建设。另外, 完成了重大生态修复建设工程, 加强采煤塌陷地、工矿废弃地和破损山体的生态修复与治理, 推进凤凰山、娇山湖、银山等生态保护区和小沿河等水源地保护区建设。
㈡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巩固提高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水平徐州市铜山区实施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 全区建成31个重点示范村和55个环境整治示范村, 三堡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三堡镇胜阳村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村”, 三堡镇潘楼村等16个村被评为“省村庄环境整治示范村”, 柳新镇孙庄村等4个村被评为“省康居示范村”, 棠张镇跃进村等6个村被评为“省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示范村”, 实现市级生态村全覆盖。
㈢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坚持环保优先战略, 积极推进生态镇村 (社区) 、清洁园区建设, 推行绿色生产消费, 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实行“一票否决”,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农民培训工程, 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 大力培养农业科技实用人才, 全年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6万人 (次) , 创业培训2300人, 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200户。积极实现重大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 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 科学布局一批创新能力强、科技水平高、产出能力突出的种苗生产基地, 加快发展现代种苗种业。
四、坚持以人为本, 加快推进“幸福铜山”建设, 尽快打造和谐社会示范区———实现和谐发展
㈠积极实施居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两个同步”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和“老账年底还清、不再发生新欠”要求, 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 努力提高居民就业水平, 千方百计拓宽增收空间和渠道, 突出农民增收、职工工资增加和困难群体帮扶等重点, 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9元、增长17.5%, 农民人均纯收入10934元、增长19.2%。区委区政府采取积极措施,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新农保参保率达99.9%, 基础养老金发放率达100%。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稳控农产品市场价格。全面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 新增公租房1080套 (间) , 收购廉租房房源100套, 新建经适房267套。加大扶贫攻坚力度, 全区累计脱贫99457人、总脱贫率100%, 成为市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县 (市、区) 中唯一省考核免检单位。以18项25个指标全面达标在苏北率先通过省小康验收, 建成实实在在、群众认可的全面小康。
㈡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资源, 不断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建立城乡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机制, 统筹推进科教、文卫、计生和社保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把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放在优先位置, 继续推进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能力建设, 加强农村学校校车安全管理, 新建64所中小学塑胶操场, 新建3.7万平方米校舍。加大农村文化投入力度, 加强区文化馆和图书馆、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 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加大医疗资源布局调整力度, 加强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积极推进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规划建设, 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不低于240元, 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0%以上。
㈢推进管理制度创新, 让老百姓真正参与各项事务的管理各村均建立了民主管理制度, 制定了符合本村实际的村民自制章程, 真正做到“村官”村民选, 村事村民办。积极推行村务公开, 实施“阳光村务”, 建立“村务超市”, 使村务实现向群众点题公开、热点焦点公开、随时随地公开和全面公开、全程公开、全方位公开的彻底转变。各村还建立健全了议事决策机制, 村里的重大事项, 均采取民主决策的形式, 集体讨论决策。这种议事方式, 激发了农民群众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改变农村面貌的热情。
一、农村文化的发展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文化的发展,强调文化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双为”方针。当时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此方针的指引下,农村文化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景象。农村文化机构从无到有,农村文化从业人员由少到多,活动日益丰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电影放映活动,戏剧演出活动,曲艺说唱活动,田间地头展开的劳动比赛,科技咨询、示范活动,节日文化活动等。这些文化形式丰富了农民的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也促进了农民之间的交流与团结,使整个农村体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文革”开始后,党和国家的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农村文化也未能辛免于难,机构被砸烂,队伍被解散,整个农村文化活动被引入歧途。“文革”结束后,随着各项工作的拨乱反正,农村文化工作也逐渐走上了正轨。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发出了《关于关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指示》,将文化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农村文化也由此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广大农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农村文化打破了官办的传统体制束缚,农民成为文化创作的主体,农村文化设施与场所也得到了发展,乡镇基本上设立了电影院,文化室,体育场所等。电视、音响、图书、报纸等逐渐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农民了解外界的渠道不断扩大。这个时期的农村文化处于繁荣时期。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流动性加快,城市给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融入城市,农村开始出现衰败的景象,农村文化建设由于缺乏人才和资金投入等原因而陷入困境。现在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由于没有资金的注入逐渐消失,农民的文化活动更多表现为看电视,上网,赌博、宗教等形式。农村文化建设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
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先后出台、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来推动、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2005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2007年6月1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其中主要是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07年8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各方面的文化建设。
二、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主要面临以下困境:
(一)农村文化建设硬件设施落后。虽然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后加大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来改善基层文化设施,也曾建设了一批文化设施,如文化站、电影院、图书馆等,但是仍然难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山区文化设施极为简陋,甚至是空白。目前大多数农村缺乏足够的场所和设施来开展文化活动,很多地方的文化活动场所被占用,农民不能经常开展文化活动。财政部教科文司、华中师范大学、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课题组在《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中指出,农民期待政府能够提供一些文化活动站或服务中心、图书馆(室)、农民技术学校或培训班、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青少年活动中心(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落后状况,直接影响了农村文化队伍的稳定和农村文化活动网络的形成。
(二)农村文化事业资金投入不足。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明显不足,2001年至2005年,全国文化事业经费支出基本上在全国财政总支出的0.40/0左右徘徊,而国家对农村文化的投入仅占其中的20%到25%之间。全国共有720个县级图书馆无购书经费,文化馆、文化站由于经费紧缺不能正常开展业务,多数县级电影公司难以正常运转,许多县级剧团有名无实,无法正常演出。
(三)农村文化人才匮乏。由于农业机械化的逐渐普及,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与此同时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可能,农民特别是有知识有才能的青年农民纷纷涌人城市并期望扎根城市,这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却造成了农村人才的流失,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迟缓,也同时给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主体的缺失,影响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很多乡镇缺乏专职的文化工作人员,尤其缺乏专业科班出身的文化工作人员。由于农村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人才队伍,农村文化的发展举步维艰,缺乏创新,不仅不能开创新的文化形式,而且导致传统文化后继无人。
(四)现行农村文化形式单调。由于农村文化缺乏创新和发展,农民可供选择的文化休闲方式非常单一,大多数农民在进行文化消费时首先选择是看电视,其次是进行一些打麻将、玩扑克等赌博活动,农村的妇女和老年人则是更多的从事一些宗教活动。还有就是一些婚丧文化,尤其在丧葬文化,大有攀比之风,偏离了原来对于逝者的怀念之意,越来越具有低俗之嫌。而政府组织的文化下乡次数较少,难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传统的露天电影、马戏团表演、说书唱书等形式则难觅踪影,即使偶尔有这些演出,也因为观众太少而不了了之,这些文化形式已经不像原先那样受欢迎,相比于室外,农民更愿意呆在家里看看电视。
(五)传统农村文化不断流失。随着农村人才的不断流失,很多传统文化无法开展,面临失传的境地。如以前颇受欢迎的说书唱书,现在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这个行业,年纪轻的农民可能都没有见过。还有一些传统的地方戏曲和手艺,由于经济效益不明显,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农村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很多已经销蚀殆尽,也使得农民无从选择,最终转向了赌博、低俗、封建迷信活动。endprint
三、重建农村文化构建和谐新农村
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政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农村文化的支持。作为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文化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使之走出目前的困境。
(一)增加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资力度,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乡镇、村、农户的积极性,发展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着力建设乡镇的文化站、村的文化活动室,使之具有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综合性功能。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并且把农村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注重建设一些老人、妇女、儿童需要的文化活动设施。加强乡村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快、更好、更全面的农业信息。
(二)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创造各种条件尤其是经济条件吸引青年农民回归农村,开展各式各样的培训班,繁荣包括农村文化在内的各项事业。在打造农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同时可以通过在农村制定一系列政策,吸引城市人才投身农村文化建设。在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努力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创造出适应农民文化需求的作品,使农村文化能够真正起到开启民智的作用。
(三)丰富农村文化形式。要改变农村文化形式比较单调的问题,将农民从“黄、赌、毒”中解放出来,必须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活动。可以组织农民定期进行读书阅报活动,农村图书室要多选择一些符合农民需求的书籍,如有关动植物的养殖、防治、增产等方面的书籍。多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向农民推广科学种田、科学管理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利用科技下乡活动,向农民多宣传党关于农村的一系列政策。在农村要推广信息化建设,教农民学会通过网络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四)加强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要防止农村传统文化过度流失,利用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时机在农村大力开展文化活动,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活动来表现农村生活的新面貌。政府要加强引导,通过制定财政优惠政策来鼓励农民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保护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改善当前农村文化的现状。另外,还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物质文明进步了,才能有更多精力进行文化继承与创作活动,才能产生符合社会进步需求的新文化。
总之,通过政府、社会、农民的三方共同努力,才能改变目前农村文化逐渐衰落的现状,只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才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努力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荐阅读:
抢抓机遇,鼓足干劲,努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09-23
申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09-2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07-26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06-26
强化农村药品监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0-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07-14
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07-19
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整体规划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