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三案设计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池上》三案设计(共8篇)

《池上》三案设计 篇1

教材简析:

《池上》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0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它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形象传神地描绘出乡村小儿撑着小船偷采白莲后,不知道藏匿行踪悠然冲开浮萍的情景,突出了小儿天真可爱的形象。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设计理念:

商友敬老先生在《语言〃情感〃想象——说中小学的诗歌教育》一书中说:‚今日的中小学诗歌教育,应该围绕着三个维度来发展。一是发展学生的语言修养,二是发展学生的情感世界,三是发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这才是二十一世纪以人为本的‘诗教’。‛本篇设计通过‚读‛来内化语言,以‚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说、写‛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

学案设计

导学目标:

1、学会诗中出现的生字‚撑、艇、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诗中的童趣,产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拓展阅读有关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文。

友情提示(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从中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是本课的难点哦。(努力,就能做到!)知识链接:

1、通过查资料了解白居易的生平。(这对你学习这首古诗有很大的帮助哦。)

2、搜集有关描写儿童的古诗。学习内容:

1、学会生字,读通古诗,并在此基础上读懂诗意。

2、想象诗中的意境,感受童真童趣。学法指导: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看一看—-观察课本插图,图文对照,揣摩诗意。

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诗句之美。

写一写——写出诗意美的感受。学习小结:

通过自己的预习,你的收获有哪些?

达标检测:

必做题

1、给加点字注音。

撑船()小艇()浮萍()()....

2、解释带点的字词,说说诗句的意思。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背诵古诗。选做题(优生选做)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古诗,试着写出几句。

思考题

你从诗中的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小娃的天真可爱?

学习反思:

1、知识构建:对于白居易以及他的作品,我有哪些新的认识?

2、学贵有疑:我还有什么问题需要上课时在小组里讨论或者请教老师? 学案设计点评:本案设计旨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其中‚必做题‛部分为基础性知识练习,起到检测反馈的作用;‚选做题‛能最大限度的激发优生的学习内驱力;‚思考题‛以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起到‚以问导读、以问促思‛的作用;‚学习反思‛则突出知识的整理与归纳,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的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进行知识构建。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生字‚撑、艇、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描述课文内容的挂图(或课件)。

学生:收集诗人白居易的有关资料和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彩笔。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弹珠子、拍球、滚铁环、丢沙包、跳房子、跳皮筋、踢毽子、抓棋子、打乒乓、捉蚂蚱、养蚕、捕蜻蜓、粘知了、逮天牛、捞螃蟹、挖蚯蚓……)

2、你们的童年生活多么有情趣啊!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孩子们玩什么吗?请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古诗,看有没有写关于那时候小孩生活的。(引导学生背诵《小儿垂钓》、《村居》等,品味诗中的童趣。)

3、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学习一首写古时候小孩情趣的诗,它叫—— 《池上》。(板书课题)

【教学意图】:通过引导孩子回忆自己的生活趣事,激发他们对古诗学习的求知欲,以自己的童心感受诗中的童真,实现心灵与文本的碰撞。

二、自觉质疑,交流展示。

1、组内交流: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你了解白居易吗?给同学们说一说。

(1)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与李白、杜甫齐名,一生写了3600多首诗。

(2)白居易与顾况的有趣故事: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了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听说他名叫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当读到白居易诗中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

(3)他每次写成诗后,都要把诗读给老人听,所以他的诗人人都听得懂,都会读。

2、多种形式读古诗,引导学生感知大意:你认为哪些字难读,能提醒一下同桌吗?

(1)指名读全诗,师生共同评价。(2)组内互读,全班齐读。

过渡:读古诗,不仅要把音读准,还要读出停顿。(3)再读古诗,读出停顿

教师范读,学生用‚/‛标出诗的停顿。

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指名读,全班齐读。

3、以问导学,小组合作,排疑解难:

(1)文中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是谁?在干什么?

(2)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借助图画、实物帮助理解诗意,如有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讨论解决。

【教学意图】:本环节中通过交流诗人的故事资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诗人的人格魅力和写作技巧;多种方式的朗读能很好的内化学生的语言,加之小组合作式的排疑解难,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三、互动探究,精讲点拨。

1、讲故事。

同学们,诗中藏着一个故事,你们读出来了吗?(圈出‚藏‛字)轻声读读古诗,想想诗中藏着一个什么故事?同位互相说说。

指名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说诗意,教师相机出示莲蓬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纠正‚白莲就是白色的莲花‛解释,应是白色的莲子。

再指名讲故事,问:‚解‛是什么意思?以前还有哪句诗里的‚解‛也是这个意思?(上册课本中《桂花雨》中‚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教学意图】:讲白、讲透是小学古诗教学的大忌。《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讲故事这个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师生对话中帮助学生理解‚白莲‛和‚不解‛。在不知不觉中理解诗意,学生学得轻松。同时,通过故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白居易的勤奋和刻苦。

2、想画面。

同学们真会读书,能读出诗中藏着的故事,其实这首诗里还藏着一幅画面。接下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你的心来听老师朗读这首诗。(师配乐朗诵,生闭着眼睛,静听)刚才,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小娃偷采白莲)讨论:从‚偷采白莲‛你想到了什么?

(1)碧绿的荷叶,映着雪白的荷花,实在太美啦!小孩忍不住喜爱之情才去偷采白莲。

(2)小孩担心别人不让采,就悄悄地采。

(3)看出小孩很顽皮……

‚偷‛是不光彩的,对有偷窃行为的人,人们都很讨厌。可诗中的小娃你们讨厌他吗?为什么?

老师课前查了字典,‚偷‛有三种义项(出示:一是偷盗;二是瞒着别人,悄悄地;三是抽出时间。),你觉得这里的‚偷‛该选哪种义项? 猜想一下,此时小娃的心情怎样?(怕被别人发现,会很紧张;有莲子吃了,很高兴,很快乐。)体会得真好!带着你的体会有感情的读这句古诗。(指导朗读)

【教学意图】:‚偷‛是本诗的诗眼,一个‚偷‛字,将儿童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表现得一览无余。但是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学生对‚偷‛字的正确理解之上,当教师将儿童对‚偷‛的罪恶感完全消解掉以后,童真、童趣才会跃然纸上,童真、童趣才会充溢课堂。

过渡:刚才同学们已经从诗中读出了小娃的紧张、高兴、顽皮、可爱,更可爱的还在后头呢,请读读后两句,体会一下。(生自读诗句,体会)

小娃偷采白莲,他想不想被别人知道?事实上别人有没有发现?怎么发现的?小娃知道自己被发现了吗?

多有趣、可爱的孩子呀!自己已被发现,还不知道,还在偷着乐。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谁来说说。

【教学意图】:本环节旨在突破本课的难点,即引导学生通过‚不解‛体会小娃的天真可爱。在孩子心里,他以为自己是懂得‚藏踪迹‛的,并且自得其乐。这才是诗人表达的高明之处。全诗最能表现小娃天真可爱的地方不是‚偷采‛,而是‚不解‛。但是,这也是孩子理解和教师教学的难点。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这种‚偷着乐‛的经历,最后让学生讲述一下自己的事迹,体验那种情感经历,学生就会感觉到自己不就是诗中的那个小娃吗。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句,读出小孩的天真无邪。

3、寻诗人,悟情感。

诗中不仅藏着一个故事,一幅画面,还藏着一个人,他是谁?(白居易)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偷笑)

采访表演:请问白老先生,你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乐呢?(小娃天真可爱,讨人喜欢。)

这诗里不仅藏着一个人,还藏着一份情呢!请闭上眼睛,想象那充满童趣的池上发生的一切,配乐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意图】:此处巧妙地用‚藏‛字引出了诗人,引出了作者内心对孩童的那份喜爱之情,不露痕迹的揭示了诗中的淳朴之情。

三、矫正反馈,迁移运用。

1、描描写写(课后第2题)。

观察、交流写好生字的关键点,学生练习时教师巡视评议,相机激励。

2、请学生把自己想写的词语或句子写一写(积累好词好句)。

3、拿出《学案》,针对‚选做题‛部分再次修正完善。个别题目进行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4、师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现在组内交流,然后指名诵读。

四、巩固作业。

展开想象,把《池上》一诗中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教案设计点评:引领学生诵读,是诗词教学之根本。如何指导才能做到恰当、扎实、有效,体现着一个语文教师的素养和智慧。本人认为‚应始终以学生自读为本‛,着力‚激发学生兴趣‛,视‚讲白讲透是古诗教学之大忌‛,正是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本课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用‚藏‛字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期待,兴致勃勃地品词析句,体悟感情。学每一句诗,都安排了‚读‛,要求不同,方法有别,努力发挥了‚读‛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

其次,把‚读‛与‚思‛和‚说‛紧密结合,譬如:当学生能把诗句读正确通顺以后,让学生‚想象诗中藏着一个什么故事‛,然后把故事讲给大家听,从而把握住了诗的意思。‚闭眼静听,教师配乐朗诵‛,让学生放飞心灵、展开想象,进入诗的意境。学生身在课堂,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看到了一个古代的小娃,驾着小艇,偷采白莲悠然归来的情景;教师走进意境,采访站在岸边偷乐的‚诗人‛,引领学生在想象中舒展所思所想,体悟诗人的那份童心和对小娃的喜爱之情。

巩固案

一、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自主完成《学案》中的选做题和思考题。

二、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

1、你还喜欢白居易的哪一首诗?请写下来。

2、诗句集锦。

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幼女才六岁,——施肩吾《幼女词》 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儿童散学归来早,——高鼎《村居》 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3、合作探究:诗人为什么要把‚偷采白莲‛的小娃写入诗中?你对这个小娃有什么看法?

巩固案设计点评:此案做到了与学案的配合使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练习涉及到诗人的其他作品和有关儿童的诗句集锦,能进一步重建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合作探究‛则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获得有个性化的收获和体验。

论文题目:《池上》“三案”教学设计

作者姓名:董淑贵

作者单位:赣榆县青口镇中心小学

《池上》三案设计 篇2

《池上》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 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教学这首诗, 我力求体现“以读促悟”的教学理念, 通过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朗读, 引导学生将朗读与思考、朗读与想象、朗读与积累、朗读与运用结合在一起, 使学生能“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 并最终达到诗境、语境与心境的巧妙融和。

教学目标:

1援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援学会诗中的生字“撑、艇、萍”;理解“偷、不解、浮萍、一道开”等词语的意思。

3援理解诗句的内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 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诵诗激情, 导入新课

1.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始终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那就是古典诗词。那么, 在课内或者课外, 你们都积累了哪些古诗词呢?谁来为大家背一首? (指名背、评价。)

2.背着背着, 我们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这样一些闪光的名字 (出示:李白、杜甫、孟浩然、杜牧等) 。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要走近一个人 (出示:白居易) , 去品读他的一首诗。

3.谁先来说说, 通过课前的预习, 你对他有了哪些了解呢? (生交流;师出示相关资料。)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 从学生日常积累的古诗入手, 激发学生读诗、诵诗的热情, 同时自然而然地引出《池上》这首诗的作者, 在交流与分享中, 使得学生对诗人有了初步的了解, 也为学习本诗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二、读诗解题, 想象画面

1. (板书:池上) 池上到底是指哪里呢? (荷花池里) 看着画面, 想象着荷花池里那美好的景色, 把课题美美地读一读。

2. 打开课文, 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 反复读, 要读得字正腔圆。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充分的初读的时间, 让学生读通读顺, 读得字正腔圆, 这是智读的开始。“书不读熟不开讲”。有充分的自读做保证, 学生的思考、讨论和交流才可能更加深入。】

3. 刚才, 同学们读得很专心、很投入。读书要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现在, 谁来读读这首诗? (指名读)

4. 在这首诗中, 有3个生字, 他们都读准了吗? (用红色突显生字及拼音, 指名读准后鼻音。)

5. 学写生字。教师指导:“撑”, 做做撑的动作来记忆字形。“艇”, 要特别注意它的笔顺。“萍”, 它是一种草本植物, 生长在水中。右下的“平”表示它的读音。这个字要特别注意它的结构。生交流。师范写, 生描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准的基础上, 仔细观察生字的字形, 用做动作、联系字义等方法帮助识记生字, 可以使学生学得更生动、更灵活、更扎实。】

6.现在, 我们把生字送回到诗中, 再来读读这首诗。这一次, 我们不但要字正腔圆地读, 还要争取读出诗的节奏。 (指导学生划分节奏)

7.有了恰当的停顿, 我们就可以把诗读得更有味道。现在, 老师和你们配合着来读, 老师读第一句, 你们读第二句…… (再交换过来读) 我们连起来读, 我读题目和作者, 你们读诗歌, 注意节奏、味道。 (生齐读)

【设计意图:“停顿是诗歌的灵魂”, 恰当地停顿可以将诗歌读得更有味道。因此, 在再读的环节中, 通过划分节奏和师生合作诵读的形式, 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同时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使学生在倾听与模仿中调整语调、语速、轻重、延音, 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语感的熏陶。】

8.读着, 读着, 我们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画面。这画面上有什么, 谁能用一句话说说? (小娃撑着小艇去采白莲) (指名再读这首诗, 读出它的画面感) 读着, 读着, 这个小娃的形象也丰满和清晰起来。你读出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娃? (天真、活泼、可爱、顽皮)

三、巧读慢悟, 体味童真

1.天真、活泼、顽皮、可爱, 几乎是所有儿童共同的特征。那诗人又是怎样用他的笔为我们勾勒和描摹儿童的形象的呢?请同学们细细研读这首诗, 用笔圈画出你认为最能表现小娃顽皮可爱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 然后在小组内和你的同伴交流研读的体会。 (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意象是诗歌的关键。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字或者词, 引导学生去揣摩品味, 常常可以帮助学生把语言符号转化成鲜活的形象, 得“意”而悟“言”, 获得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发展。】

2.全班交流。

预设一:“偷”

“偷”在词典中的解释有:淤私下里拿走别人的东西, 据为己有。于瞒着人。盂抽出 (时间) 。榆只顾眼前。在这里, 你觉得选用哪种解释呢?

你小时候有没有瞒着大人偷偷做过什么事呢? (生交流) 此时, 若你就是那个偷采白莲的小娃, 你心里会怎么想, 又会有怎样的动作和神情呢? (学生想象说话)

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这一句, 读出那种天真无邪。

【设计意图:生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源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交流, 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又能使他们移情体验, 与诗中的儿童产生情感共鸣, 达到诗境与语境相互融合的效果。】

预设二:“不解”

“不解”是什么意思呢? (不知道, 不懂得) 是谁暴露了他的行踪呢? (浮萍)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一道开”, 就是浮萍被小船分开后, 一时难以合拢而留下的踪迹。做做“浮萍一道开”的动作。

小娃因为纯真的童心, 不懂得藏匿行踪, 让船冲开浮萍, 在池面上划出了一道水路。这是多美的景色啊!谁能读出这种美?

小结:你们看, 这一个“偷采”, 一个“不解”, 把儿童特有的那种天真、那种情趣, 展现得淋漓尽致。

3. 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那充满童趣的《池上》吧! (师配乐范读)

4.孩子们, 愿意像诗人一样吟诵这首诗吗?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再指名背、齐背)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设计以“情”为纽带, 以“读”为主线, 以“品”为核心, 引导学生紧扣“偷采”“不解”等词语, 边读边思, 边思边悟, 潜心品读, 会文悟情, 最终达到与诗人的情感共鸣、精神相遇。】

5. 诗人用凝练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而又生动的画面。其实, 我们也可以结合诗句和插图中描绘的内容, 把它写成一个有趣的故事。也许, 故事的开头就是这样的——— (出示:一个夏日的午后, 大人们都午睡了, 荷塘里飘来阵阵清香……)

学生小组合作编故事, 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假想的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结合诗句、放飞想象编创故事, 把诗人凝练的语言转化成一个生动而有趣的故事, 既填补了诗中的空白, 又锤炼了学生的表达。】

6.此情此景, 让诗人白居易陶醉了, 也让我们陶醉了。其实, 和着诗歌的韵律, 我们还可以把这首诗唱出来。还记得课前咱们唱过的一首歌———《春晓》吗?那也是一首五言绝句, 我们就可以用那种旋律来唱。咱们试试?

四、拓展延伸, 积累迁移

1. 在咱们中国的古典诗词中, 还有许多描写儿童的诗句, 大家看! (出示诗句, 齐读。)

2. 是儿童给了诗人无尽的灵感。下一节课, 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诗《小儿垂钓》, 去感受诗中传递给我们的童真、童趣。

《池上》教学设计 篇3

1学会诗中的生字:撑、艇、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对作者白居易略作了解。

4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范读古诗,认识作者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首古诗,老师很喜欢这首诗,老师想读给大家听听,欢迎吗?

1出示,师范读。

2介绍作者自居易。

3解题。

a《池上》是用地点做题目的,《暮江吟》是用什么做题目的,《钱塘湖春行》《草》呢?

b什么样的池塘,结合生活来描述一下。

[设计意图:解题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诗中的美丽画面。]

二、一读,读通顺,读出节奏,学习生字

下面我请同学来读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1生读。

2集体正音。撑、艇、萍都是后鼻音。齐读。

3读古诗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得抑扬顿挫。

(提醒:一般来说五言古诗一句三顿,音顿气不停,停顿的地方要把字音拉长。范读第一句,谈老师如何停顿的。)

5范读、练读、齐读。

三、二读,读出诗中画面

过渡:同学们读得正确流利,有节奏了,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诗文写了什么?它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同桌先互相交流一下。

1同桌交流。

2师生交流。

(1)一二两行。(谁来说说一二两句讲了什么?生说。解释:撑、艇。指导书写。)

(2)三四行。(谁来说说它的意思?解释:解、踪迹、浮萍,提醒“萍”的写法。)

(3)请同学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3现在谁来说说,你头脑里}};现了什么画面?看动画说。(画中人画中景画中事)

学生交流后,老师动情描述美丽画面。

4想着这样的画面来读,你的体会会更深刻,也会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语言解析是理解古诗的根本,古诗语言一是词汇义有较大的变化,二是语句精炼,是理解的重点所在。全诗由题到文、由首联到尾联,必须字字着力、句句通顺,全篇理顺、领会。以上两个环节的设计重点解决理顺诗文。]

四、三读,读出诗人情感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这幅美丽的画面,体会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诗中又流露了他怎样的情感?

作者在诗中重点写了一个小娃娃,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个什么样的娃娃?从诗文的哪个地方看出来的?拿出笔来在书上圈圈画画,一起静心思考。

1生自学。

2交流

第一行抓“小撑小”体会娃娃的可爱、大胆、能干。

(过渡:作者在荷塘边散步,赏花,娃娃的可爱、能干、大胆引起诗人的注意。于是诗人就停下脚步,注视着小娃的行动,他发现原来他是在……)

第二行抓“偷”体会娃娃的调皮、机灵。(1)“偷”辨析字意。(2)解释白莲,为什么莲蓬叫白莲?出示图。(3)小孩子因为嘴馋,瞒着大人吃个桃子,吃两块糖,采几个莲蓬不算偷,师生共谈生活经历。(4)结合你的经历想象一下小孩怎样偷采人家莲蓬的。配乐体验偷莲的行为。(5)读诗。

总结:一个“偷”字,刻画出了娃娃的机灵可爱,展现了童年的无限快乐,流露出作者对娃娃的喜爱。一个偷字蕴藏着丰富的内容。读古诗就应该这样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味,这就叫品诗。

三四两行抓“不解”体会娃娃的“天真、纯洁”,娃娃不知道什么?从哪里看出来?为什么这个孩子不懂得隐藏呢?

(师生配合读。齐读)

(总结:我们通过品味重点词感受到孩子的天真纯洁。这天真纯洁正是孩子身上最可爱的地方,他们有一颗纯真无瑕的童心,许多人长大了就失去了这颗纯洁的童心,变得虚伪,做作,这是可悲的事情。白居易用赞赏的心情,赞美孩子的天真纯洁。全诗正是因为传神地歌颂了孩子纯真的天性,引起后代无数人的吟诵和赞赏。诗中还有另外一个人呢?老师告诉你,这个荷塘是白居易家的私家荷塘,这荷花是白居易千里迢迢从江南带到洛阳的。他怎么舍得孩子伤害他心爱的莲花呢?诗人喜爱莲花更喜爱孩子,因为喜爱而宽容。)

[设计意图:体会古诗的主旨与意境,一直是学古诗的重点和难点。这段教学主要想抓住小娃形象,感受作者对小娃的情感,用作者对莲的喜爱衬托作者对娃娃的爱。]

五、吟诵、背诵

1配乐吟诵。

2背诵。

池上 教学设计 篇4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勋望西校 李姿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首、浮、萍、踪、迹”5个生字,正确书写“首”和“采”(2)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背诵古诗《池上》。

2.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撑”“采”“踪迹”等词语,情感体验,进行说话和写话的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小娃的童真与顽皮。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2.联系生活、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三、教学设计流程:

一.导入和小微课一起走进古诗中

1、学生看微课,听故事。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看看是什么呢?(介绍关于“池上”的故事)【微课视频的设计不仅可以通过短短2分钟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古诗内容,为后续理解诗意做了充分的准备,而且也为课堂增添了新鲜感,恰到好处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出《池上》

师: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池上》。师:同学们,你知道“首”是什么词吗? 生:量词

师: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一首歌,一首曲子

二.看视频,听古诗。

1.跟着视频听古诗。(播放视频)三.生初读古诗

师:接下来,请大家也试着读一读,注意不认识的字请求拼音来帮忙哦!四.走进作者

师:刚才同学们在朗读时,都将诗的作者告诉了我们,他是谁呀?

生(齐):白居易!

师:是的,白居易是唐代的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池上》就是白居易在外游玩,见小娃撑小艇而作的诗。五.了解诗意,想象朗读

1、了解诗意

师:那么,诗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再一次读一读这首诗,到诗中寻找答案。

生: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板书 【通过学生的发言和板书让学生大体了解古诗的意思,为后续古诗的背诵打基础。】

2、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将对应的诗句连一连。,生:上台连并说出理由。

3.学习“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师:同学们,你知道“撑小艇”是什么意思嘛? 生:划船

师:小娃娃划着小船去干什么了? 生:采白莲

师:“采”表示的是用手采摘树木上的果子。4.学习“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师:小娃娃偷采白莲被发现了吗?为什么? 生:

师:留下了踪迹。

师:你还记得这都是谁留下的踪迹吗?

生:月牙是小马留下的踪迹,竹叶是小鸡留下的踪迹,梅花是小狗留下的踪迹。师:诗中的踪迹你们找到了吗?(看图)师:水面的浮萍上留下的就是小船划过的踪迹。

师: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所以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师: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踪迹吗?(看图找同学说)六.你觉得小娃娃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天真、顽皮。七.节奏朗读,体会韵味

1、师范读,指导停顿。

师:老师也喜欢这个顽皮天真的小娃娃,也让老师有感情的读一读吧!师:你发现老师是带着斜线读的吗?

2、生按停顿朗读

师:同学们,也来试一试吧,注意读出诗的节奏来。(自由读)师:谁来试着读一读。

师:谁来挑战?(指名读1.2名)八.填词游戏

1.师:调皮的词语宝宝把踪迹藏在荷叶里了,你能背出来吗? 2.师:又有一些词语宝宝不见了,谁还能背? 3.师:你能试试看图背诵古诗吗? 九识字加油站 1.“首” 2.“采”、十课外拓展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板书设计

池上

《日月潭》三案教学设计 篇5

(一)预习案

杨轶群

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二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课文,本课描绘了台湾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由来,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中午、雨天的不同风光。本文文质兼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品味,激起学生对潭及台湾宝岛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台湾及日月潭比较陌生,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所能看到的风光的相关资料较少。对于湖光山色这个词的理解比较难。从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来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操作计算机的能力,能够通过现有的网页资料进行交流学习体会。

*小能手:给生字注音。

宝岛 名胜 台湾省

展现 轻纱 *解析家

绕()坏()稳()浇()环()隐()*聚宝盆:写出文中你认为的好词语和好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家: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1、日月潭在_________附近的_________上。

2、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_________的太阳,叫_________;南边像_________的月亮,叫_________。

3、日月潭吸引了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长检查: 小组长打分: 二年级语文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三案设计

导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重点:

通过合作学习能够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体会课文比喻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音乐磁带、师生搜集的台湾及其他风景区的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多媒体课件出示台湾地形图)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在台湾省中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在其中的一座高山上,有一个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湖,它也是台湾最大的湖。这个湖就是——(指读课题)《日月潭》

二、初读感悟,提出阅读要求

要求:1)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并记住它。

2)你觉得写最美的地方,请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先读生字再边成词,并理解“附近”的意思。

三、入境悟情

1、现在你们是小导游,假如一个外国游客想去日月潭旅游,有几个问题想问,你们有信心回答吗?

1)、日月潭在哪里?

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2、先读课文,完成填空。再做小导游介绍。

3、指名填空(课件出示)。日月潭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____。这个岛把湖水________,北边像________的____,叫____;南边像________的____,叫____,所以____________)

4、现在请一位小朋友来做导游,老师做外国的游客。谁想做小导游?

师:hello 中国小朋友,你好!

生:hello 阿姨,您好!

师:你能给我介绍一下日月潭吗?

生:能。(然后介绍填空内容)

师:谢谢你,介绍得真好,现在我更想去日月潭了,欢迎吗?

生:热烈欢迎您来日月潭观光,祝您玩得愉快!

5、朋友,日月潭正是你们所介绍那样吗?看(出示课件)。

6、师介绍:这就是光华岛,一座小小的山,却长满树,绿绿的,就像是水中的一颗绿珠,把湖水分成两半。我们看着图一起来介绍。

7、小结: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真是“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

四、细读品味

(过渡:日月潭不光神奇,她还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要换上不同的衣服。你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把日月潭的美表达出来?

(一)、清晨

1、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清晨的日月潭。用我们以前学过的读书方法来学。(找好词、想画面、美读课文)

2、讨论交流:你觉得哪些词特别好?(学生汇报交流)

3、理解“隐隐约约”.1)读句子,这样的画面你们能想象得出来吗?

2)看课件,像这样看起来不太清楚,不很明显就叫“隐隐约约”。

3)读好句子(轻轻地、慢慢地,让人感觉清晨的沉寂)

4、指导朗读(指读——师范读——指读点评——齐读——背诵)

(二)中午的日月潭

过渡:中午的日月潭有时太阳高照,有时细雨绵绵,你喜欢哪一种情景呢?——用刚才的方法选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1、自读

2、汇报交流,随机教学。

(1)晴天的日月潭

a、找好词(太阳高照、清晰、展现)齐读。

b、整个日月潭的美景会有哪些?想象一下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湖水、湖面、游人、周围会怎么样?)

c、交流

d、课件出示阳光下的日月潭

e、朗诵指导

(2)雨天的日月潭

a、下雨时的日月潭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课件出示)

b、找好词,理解“朦胧”(从文中找反义词:清晰;课件对比理解)

c、朗读指导 3)男女生分读晴天、雨天的日月潭感受不同的美。

4)小结:晴天的日月潭是那样的明朗清晰,雨天的日月潭又是那样的朦胧,富有诗意。这让我想起了苏轼赞美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想苏轼要是到过日月潭,也会写这样一首诗来赞美它。

(三)总结朗读

小朋友,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它不仅是台湾人民的骄傲,大陆同胞也它的奇景而自豪。让我们再次走进日月潭的美景中,美美地读一读。

五、拓展升华

1、除了课文中描绘的清晨、中午、雨天的美景外,你还能想象出其他时候的日月潭美景吗?(课件出示日月潭图片:日出、月下、晚霞、春天„„)

2、说一说、写一写。

板书设计:

日 月 潭

位置:台中附近的高山上

北边:圆圆的太阳 形状:

南边:弯弯的月亮

早晨:薄雾 隐隐约约 风

景色 : 太阳 清晰 秀

中午-丽 下雨 朦胧的仙境

二年级下册《日月潭》三案教学设计

训练案

一、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湖面上飘着薄雾。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1、日月潭吸引了中外游客。————————-。

2、太阳从东方升起来。————————-。

3、春风吹拂着杨柳。————————-。

二、你还知道台湾的哪些风景名胜呢?请记下它们的名字吧!

————————-————————-

三、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

我的家在海南岛,那里的水果可多了!有香蕉、荔枝、西瓜等,还有我喜欢的椰子。

椰子树干又直又高,树顶上长着一簇簇又宽又长的叶子,像一把把长扇子似的。长椰子下面,长出了一串串椰子,深绿色的是刚长出来的,淡绿色的是开始成熟的,棕色的是熟透了的。

1、2、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共有____句话。照样子,写量词。

一簇簇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4、5、我能给短文起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椰子的树干_______________,叶子像_______________。用“____”画出在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池上》三案设计 篇6

设计理念:

《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孩“偷采白莲”的妙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本设计将“悟诗情,品画意,解童趣”作为研读目标。教学中努力体现“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思想。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学生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中的童趣。

2、学会诗中7个生字,理解“小艇、浮萍、踪迹、不解”的含义。

3、拓展阅读有关荷花、池塘的诗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诗中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

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童真童趣。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1、入情入境,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了解诗人诗作,收集有关描写荷花、池塘的文学资料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形成期待。

1、播放池塘景色录像片,让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并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看到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羞羞答答的荷花!落落大方的荷花!争奇斗艳的荷花!翩翩起舞的荷花!……)

面对这美景,你想到了哪些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教师导言

荷花是我国的名花之一,她的美令人心驰神往,心旷神怡。并以“出於泥而不染”的形象被人们誉为花中的君子,成为人品质高洁的象征。所以,荷花一直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吟咏对象。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曾来到池塘边,也领略到过这样的美景。更有趣的是他还看到池上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呢!并把这件事写成了一首诗,它的题目就叫做《池上》(板书课题:《池上》)

3、读题解题

齐读诗题,并说题目的含义(池塘上发生的事)

4、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梳理,补充资料。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人。

二、自主读诗,以读悟意

1、启发学生根据预习,提出问题。(如对字、词语、句子等方面提出质疑)

2、自主读诗,读通读顺。

1自由读诗,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多种方式读诗,生生交流评价,把诗句读准读通读顺。

(相机正音:撑、艇、萍;指导“艇”的写法)

3、由疑而入,感悟诗意。(再读诗,边读边把文中难理解的字、词语或句子画下来,试着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共同讨论、研究。)

1学生带着疑问,再读诗句,利用各种资源试着释疑。

(工具书、注释、图片等)

2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交流词语的意思,如:艇、浮萍、踪迹、不解等;交流诗句的意思。)

3通过读诗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写在空白处。

三、感悟诗情,品赏画意

(一)研读前两行——“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再次读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用自己的话描述。)

2、提问:假如你是诗中的小娃,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读出不同的感受)

1高兴。指导带着高兴的心情读前两行诗。

(指名读,范读,全班读)

2快乐。带着快乐的心情读前两行诗。(指名读,范读,全班读)3既高兴又紧张。带着高兴、紧张的心情读前两行诗。(指名读,范读,全班读,并体会“偷”字用字之妙。)

3、想象画面,带着自己不同的感受有韵味的诵读前两行诗。

(二)、品读后两行——“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请同学们加上动作读后两行诗,边读边想画面。(生自读)

2、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3、通过读诗,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娃?(天真、顽皮等。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感受。)

4、想象画面,齐读后两行诗。

四、由情导读,由读成诵

1、哦!原来荷花池上发生的是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呀!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吧!

(生齐读全诗。)

2、此时白居易自己来读这首诗,我想他会这样读!(师范读。)

3、谁想当白居易来吟诵这首诗?(指名读诗。)

4、播放多媒体课件,师生一起来给画面和音乐配出朗诵。

5、全班背诵古诗。(古筝音乐)

五、练习巩固,课外拓展 刚才,我们吟诵了这首古诗,其实描写荷花的古诗还有很多。(课件展示)

(1)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乐府》

(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采莲曲》

(5)小船呀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妖娃。/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

——朱湘

六、作业收集、朗诵展览

同学们如果感兴趣和话,课外可以从网上收集一些与荷花有关的文章,并配上图画,在班里举行一个朗诵会。板书设计: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池上

《池上》三案设计 篇7

一课时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诗中的生字:撑、艇、浮、萍、稚、侧。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池上》,背诵古诗《池上》。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

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杨万里的《小池》这首诗吗?谁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也是讲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板书:池上)齐读。

2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刺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下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 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检查。

(1)读准字音:撑、艇、萍都是后鼻音。(2)理解词语:浮萍。

(3)齐读诗歌: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一个小孩偷采白莲)3再次自由读诗。画出不理解的词句。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三 理解诗句含义

(一)吟诗、炼字,体会意境。1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读这两行诗,你看到了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生莲叶田田的,莲蓬嫩嫩的,我也好想去摘。(2)小娃如何偷采?

生:小孩可能太想吃那嫩嫩的、甜甜的莲蓬,就不经大人同意,撑着船 偷偷去采。

(3)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样子。(4)你最欣赏前两行中的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顽皮之事,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配乐朗读这两行诗。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2)生默读,读理解。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呢)(3)抓住“不解”体会孩子的质朴、纯真。(4)指导读出情趣。四 回归整体 拓展延伸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古诗。(读、唱、演都可)2你还读过哪些描写荷塘、荷叶的诗句?

板书设计

20古诗两首

二课时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小儿垂钓》中的生字。

2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4想象两个小孩的可爱形象,培养健康向上的情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唐代有一位诗人胡令能,年轻时当过修理铁木器的工匠。他爱写诗,写诗出名后,远近的人还叫他“胡钉铰”。有一天,他来到乡村迷了路,四下张望,终于发现了一个小孩。他想向小孩打听路怎么走,可是小孩在干什么呢?

出示图片。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诗——《小儿垂钓》。2板书课题。指名读,纠正错误读音。分别讲讲“小儿”和“垂钓”各是什么意思? 二 初读

1板书全诗。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出示词语:蓬头 稚子 垂纶 莓苔 遥招手 不应人。指名读。齐读。3学写生字:稚,侧。学生描红。书写。4指名多人读诗。引导学生参与评价。齐读。三 理解诗意

1提出不理解的字或词。蓬头:头发很乱的样子。

稚子:小孩子。(引导学生对照插图,了解这里的“蓬头”其实是指由于孩子较小,头发细柔而不易扎束,并不是真的乱蓬蓬。)纶:丝线,这里指钓鱼线。垂纶:钓鱼。侧坐:侧着身子坐,带有随意坐的意思。莓苔:泛指野草。映:掩映,映出。借问:向人打听。遥:远远地。应:应答。

2指名多人说诗句的意思。教师通过评价激励与引导学生。四 练习表演,理解诗情。

1古诗是高度的浓缩了的文学作品,简洁明快的几十字,有的犹如一幅栩栩如生的画,有的就像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还有的就像《小儿垂钓》这样,是一幕生动有趣的情景剧。你们想演一演吗?

小组合作,练习表演。教师巡视指导,主要是问他们原因。2小组表演。第一组教师采访。第二组开始让学生采访和评价。

要点:(1)这个学钓鱼的小孩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在表演中通过什么来表现的?

2)为什么这么远招手?招手是什么含义?

五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童趣诗”,诗人通过学钓鱼和偷采白莲这两件小事,为我们描绘了两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

六 作业

1搜集其它“童趣诗”读读背背。2读背这两首古诗。

板书设计:

稚子

垂纶

小儿垂钓

怕得鱼惊不应人

路人

借问

《池上》三案设计 篇8

池上闲吟二首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七律   高卧闲行自在身,池边六见柳条新。

幸逢尧舜无为日,得作羲皇向上人。

四皓再除犹且健,三州罢守未全贫。

莫愁客到无供给,家酝香浓野菜春。

非庄非宅非兰若,竹树池亭十亩余。

非道非僧非俗吏,褐裘乌帽闭门居。

梦游信意宁殊蝶,心乐身闲便是鱼。

上一篇:化学环境论文下一篇:三一班禁毒教案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