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说课一等奖(精选7篇)
第六节(说课稿)
巴
西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巴西》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 韩俊强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六节巴西,本章节是初中地理《认识大洲》中的美洲部分,共两个课时。下面,我将分别从设计理念,课标、教法和学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等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设计理念
本节课为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巴西》,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的学生,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已经学习过美洲,对美洲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在授课中重点关注巴西独有的一些地理知识,减少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加强对知识的整合和推理,着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诱导作用,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本节为《巴西》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巴西这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发展迅速的经济、人口与城市。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结构特点及学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识别出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及主要的地形单元。
2、学会结合巴西地形、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3、通过对巴西风情和自然环境的认知,了解巴西的人口和经济状况。
三、说重点难点
巴西自然地理环境独特,而且对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工农业的发展与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为了更好地了解巴西的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我确定“巴西自然地理环境”为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1、教学重点:巴西自然地理环境,亚马孙河以及亚马孙平原的特征
2、教学难点: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四、说教法和教学过程
(一)教法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教学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实现新课程理念终生学习的目标。
(二)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播放视频:金砖之国巴西 请同学们根据视频内容和知识来说一说你们都知道巴西的那些事物呢?
为了更贴近巴西,我们将在寒假期间跟随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开始一次真正的巴西风情之旅。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巴西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通过情景的营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性
巴西,走起
解说词:
欢迎大家乘坐阿联酋航空的KE307航班,我是本次航班的机长,很高兴为大家服务。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本次航班的航程,我们刚刚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中间将在阿联酋的迪拜稍作停留,各位可以趁此机会欣赏一下迪拜风光,然后我们将飞往本次的目的地: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本次航行时间比较长,我们所有机组成员会尽最大可能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大家能够度过一个愉快的旅程。
我们刚刚飞越了北回归线,朋友们你们的羽绒服暂时可以收起来了,以后的时间将由热带的阳光为你们服务。
我们下面是广阔的大西洋,各位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下面我们将飞越赤道,南半球欢迎你,我们现在是夏天了。
请同学们参考航班展示的世界地图和课本P97图8—51思考以下问题: 总结巴西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我是导游
解说词:
大家好,我是本次旅行团的巴西导游,欢迎来到第30届奥运会的举办国,巴西欢迎你们的到来。首先给大家介绍下我们的行程:现在大家所在的地方是巴西利亚,是我国的新首都,我们将再次停留两天时间,第三天将会去往玛瑙斯,感受神秘的热带雨林风光,在哪里请一定控制好你的下巴,因为它们可能会因为你的惊奇而掉下来的哦。第五天我们会去往里约热内卢,请准备好狂欢吧,你会见识到全世界最盛大的狂欢节,感受到我们巴西人的热情!另外,我们会为大家预留一定的购物时间。第七天我们将去圣保罗,在哪里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允许我先给大家留下想象的空间吧,请自己去感受吧,那可说我们巴西最大的城市哦。
展示巴西利亚和玛瑙斯的景观图片以及视频。
问题:
请参考课本P97图8—51中巴西利亚和玛瑙斯所在位置,思考:(1)为什么巴西利亚凉爽而玛瑙斯闷热呢?两者所在的地形有何差异?(2)通过视频,我们能了解有关亚马孙河的那些信息?
猜猜我们是谁?
甲:我旁边这位又瘦又长的伙计看上去怎么这么面生呢?!乙:说谁呢?我又瘦又长?你看起来也不低啊!
甲:没想到长的其貌不扬,嘴巴倒挺伶俐,你从哪里来的? 乙:我是从东非高原来的,你又是哪里的?
甲:东非高原?好像没听过。我的家在美洲安第斯山脉,那可是世界第一的山脉。乙:那是你的家,又不是你。不一定非得老子英雄儿好汉吧?!我本人是绝对货真价实的世界第一!
甲:你那是第一长,我可是第一壮,拥有使不完的力气和能量。乙:真壮!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甲:怎么可能?我很有头脑的,我领导下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说不定你现在的呼吸都有我的功劳呢。乙:你领导的?埃及被称为“我的赠礼”,他们称我为“母亲”呢!甲:母亲?那你太伟大了,我认输!不过你到底是谁?
乙:这个还是由大家来回答吧。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分别是谁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类似于相声的对话,完成对亚马孙河以及尼罗河之间的类比,形象生动,更利于学生的记忆和学习。
提出问题:结合地形和气候特点,说一说为什么亚马孙河的水量特别丰富。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旅游过程中景观和旅游要求的分析和推理,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完成对巴西自然地理环境中地形分布、气候的掌握。
里约欢迎你!狂欢和购物时间
作为热带范围最广的国家,优越的热带自然条非常适宜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与生产。欢迎大家来购物,巴西的土特产可是非常有名和实惠的!你们会买什么呢?
写篇游记吧
我们的旅游今天暂时告一段落,请每位同学写一篇游记,看看大家的游记能不能把以下内容描述清楚吧!
1、我们的行程路线
2、亚马孙河的发源地、流向、注入的海洋
3、巴西的人种状况
4、巴西的土特产
设计理念:针对本节内容适时拓展练习,达到巩固的目的。
糟糕的一节课
董会阁, 1992年从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被分配到静海县一所农村校任教, 自小就羡慕教师的她圆了自己儿时的梦想。由于农村学校缺少英语教师, 校长安排她担任初中英语教师。学非所用, 她感到有些无奈, 但还是愉快地走上了讲台。
上班快一个月时的一天下午, 学校教务处主任告诉董会阁明天乡教委领导来听她的课。她又兴奋又紧张, 整个下午都在做准备, 回家后又忙了一晚上。虽然那节课只有一组句型和一个5句的对话, 但她光教案就写了整整6大页, 还精心准备了五六张素描图辅助教学。第二天接受考验的时候到了, 看着教室后面听课的几位领导, 本来就紧张的董会阁, 心脏一下子就像是加足油门的机器, “突、突、突”欢快地跳着, 胸腔被撞击得有些疼痛, 说话的音调也变得空洞。整节课除了让一个学生领读一遍句型外, 几乎就她一个人口若悬河地边说边随意地在黑板上写着一些英语句子和单词, 没地方写了自己就擦掉再写。一节课下来, 她累得口干舌燥, 弄得满身粉笔末, 学生坐那儿像听天书似地听了45分钟, 也累得直伸懒腰。可课呢还没讲完, 对话录音一遍也没听, 特意从家带去的录音机竟然忘了用。课后, 满头大汗的董会阁忐忑不安地等待着领导听课后的评价, 乡教委总校长幽默地说:“不愧是大学生, 英语说得真是流利, 不光说得快、写得快、擦得也挺快, 可就是一句也没把我教会。以后要多想想怎么让学生也有这水平了。”董老师自己评价说:我的课讲得很糟糕, 但校长一句批评的话都没说, 他对青年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保护了我的自尊心、自信心, 也更加坚定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从那以后, 我便养成了一个习惯, 每天课前都要想清楚———我这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才能让学生学会?课后我都会反思:这节课学生学会了什么?怎样做学生会学得更好?并把反思记录在自己的教案上。董会阁是个有心人, 这节课虽上得很糟, 但促使她思考, 并使她养成了一个好习惯, 这也是这节糟糕课换来的成果。
转入“正轨”后遇到了新问题
2004年, 董会阁调入位于县城的静海县实验中学, 教授六年级6个班的地理课, 工作12年后, 终于回到了地理教学的“正轨”。一向喜欢自我施压的董会阁暗暗下定决心, 教地理也一定要教出个样儿来。在对教科书的学习与研究中, 她深深感到地理这门学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意义。她觉得, 作为一名地理课教师, 有责任让学生了解祖国和世界的地理知识, 认识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要唤起每个学生热爱地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帮助他们养成节约、环保的行为习惯。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她彻底放弃了“有机会再教英语”的念头, 全身心地投入到地理教学中。
然而, 一切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顺利。这是一件极“普通”的尴尬事:一天, 董会阁在实验班上课时, 发现班上有个学生在偷偷写数学作业, 课下就将他叫到办公室, 告诉他自己看到他课上偷偷写数学作业的事, 并希望他以后不要这样做。当时那名学生对董老师的话没有表态, 以后的日子里, 地理课上他仍然常常偷偷地写中考学科的作业。最后, 董会阁与学生家长联系, 向他们反映孩子的做法。结果, 孩子的妈妈说:“他不就是写写作业嘛, 也没影响您。要我说了, 给实验班安排地理课就没必要。”这件事曾深深地触痛了董会阁的心。“我是一名一心想教好课的教师, 可在家长眼里, 我的课居然被看成是浪费孩子的时间。”董会阁强忍住委屈的泪水, 礼貌地对家长笑了笑说:“可能是我讲的课不够好, 我会努力改进的, 也希望您改变对地理学科的看法, 不然一定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结果这个学生那年正好赶上第一届会考, 由于平时不学“副科”, 最后非常着急。为了不影响这名学生实现他考县一中的梦想, 会考前, 董会阁几乎每天中午都主动给他补课, 最后这个学生地理考了一个良好。他的父母非常感激, 非要送礼表示感谢。董会阁说:“只要您以后支持孩子全面发展就行了, 他是我的学生, 学生考好了, 我也高兴, 送礼就没必要了。”
“转轨”却遇到了新问题, 董会阁明白, 要想让学生们爱学地理, 办法只有一个, 就是教师把课上精彩。于是, 她一遍一遍地研究一些成功的地理课例, 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堂教学, 尽量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正是凭着独到的教学设计, 她在2007年第一次参加“双优杯”竞赛时就战胜众多选手, 一举杀入决赛。说起这次比赛, 董会阁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 决赛时她抽到的课题是“聚落”, 经过对教科书的反复研究, 她决定抛开教科书提供的案例, 改用自己的家乡静海和学生们生活的城市天津为素材, 重新组织教学。课堂上, 她先给学生出示自己家乡的照片, 然后通过大屏幕展示天津的图片资料, 让学生在一种亲切的氛围中, 非常容易地认识什么是聚落以及聚落的两种主要形式, 进而安排学生比较两种聚落的主要区别。之后, 又提供给学生从影视上经常看到的北京四合院和陕北窑洞图片, 组织学生讨论这两个聚落中的民居建筑风格为什么差异显著?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之后把这一问题扩展到全球, 借助多媒体课件, 在世界地图上向学生展示了北极的冰屋、非洲的草屋、西亚的土楼、东南亚的高架屋、内蒙古的蒙古包等图片, 让每组学生在地图上选一个地点, 以探秘者的身份, 探寻那里的人们为什么要建这样的民居。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完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最后, 展示天津老城厢今昔不同风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让学生在追忆过去中深刻体会到聚落的飞速发展, 讨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如何对待那些最能表达聚落文化的典型建筑, 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灵动的充满生机的课堂教学让她获得了全体专家评委的高度评价。
从这次“双优杯”竞赛中, 董会阁受到很大启发:地理教学, 不仅要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更要充满大气、智慧和责任。在学习“日本”这课时, 针对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 她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日本是一个资源小国, 却是一个经济强国,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探究其中的主要原因。在讲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岛国时, 她不仅组织学生探究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还在学生看图片看得触目惊心时连续发问:“我们天津有没有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如果我们正在上课, 忽然发生大地震了, 你将怎么办?”她就这样把课堂与生活、时政相联系,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为学生创建一个个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她说, 教育是良心活儿, 我们教一个学生可能只有几年, 但我们应为他们想到几十年, 万不可急功近利。
参加全国地理优质课比赛
2009年, 中国地理教育学会举办全国地理优质课比赛, 经过层层选拔, 董会阁与另外三名选手一起, 代表天津市参加在云南玉溪举行的全国地理优质课大赛的决赛并获得大赛最高奖项———全国一等奖。
这次比赛在董会阁的人生履历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自从2009年6月中旬得知自己被推选代表天津市参加全国地理优质课大赛起, 她就紧张地投入到大赛的准备中。她认为, 在这样高规格的比赛中如果不能做到匠心独运是很难取胜的。可是面对“中国的地理位置”这一课题, 一向以教学设计见长的董会阁这一次却陷入了束手无策的境地。她反复研究教科书, 逐字逐句分析课标, 又上网查阅了湘教版、中图版教科书的相关内容, 可仍旧想不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设计思路。正在她一筹莫展之际, 市教研室王丽老师打电话询问准备工作进展情况。得知她面临的困境后, 王老师提出建议:课堂取胜的关键要看参赛选手是否真的做到利用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是否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所启迪, 启迪的程度怎样。讲好这个课题, 要在如何调动学生利用知识储备进行新课程的学习上下工夫, 重点研究怎样让问题的设计更利于学生自主和科学地学习。但是, 任何教学设计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还得看教师的课堂处理。
得到王老师的指导, 准备工作有了清晰的方向。教学设计前后修改了九次, 如“读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一个问题就修改了四次, 最后使用的是:“找一找, 下图中的哪些信息可以说明我国的地理位置, 试着说一说。”经过两次试讲并经市、区教研员老师指导后, 9月7日, 在南开区教育中心的演播大厅进行了现场录课。面对陌生的环境, 短暂的紧张过后, 她快速融入了课堂。“同学们, 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 你们说出了这么多可以描述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 下面大家再想一想, 看在这么多的方法中, 哪些可能会给一个国家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发展等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呢?”学生们积极发表看法, 互相说服着对方。他们通过交流辩论, 很快便有了统一的观点。“同学们, 既然现在大家意见统一了, 那么下面老师就请你们分小组讨论一下: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哪些方面呢?要求各小组自选代表将讨论意见以关键词的形式整理在纸上, 一会儿把你们各组的关键词写到黑板上。”几分钟后, 学生们的讨论成果便由他们自己展现在黑板上了。为了让他们充分了解彼此的观点, 董会阁提出了新的建议:“现在, 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同学们的观点, 看看其中有没有你认为不妥的, 有没有可以进行合并归为一类的?”学生们对自己的作品兴趣大极了, 不光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见解, 还不时探问着这是谁写的?字写得怎么样?当时尽管课堂显得有些乱, 但学生们关注程度很高, 董会阁并没有加以制止。师生就这样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地交流着, 整节课虽没有起伏跌宕, 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情不自禁地沉浸在这浓浓的学习氛围中, 教师和学生彼此吸引着、促进着, 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了下课的清脆铃声。用市教研室王老师的话说, “这节课, 如涓涓细流, 听了让人感觉如沐春风般温暖、舒适, 体现出了教师润物细无声的教学风范”。
丑小鸭会变成白天鹅
董会阁对待学生始终坚持尊重和爱护的态度, 她说, 我们尊重、爱护学生不仅可以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 学习怎样尊重和爱护别人, 还可以通过教师的爱升华我们的教育。当时七年级有个学生叫小硕, 各科成绩都很差, 孩子的父亲说:“这孩子天生就不是上学的料儿, 就是笨。从小学考试就不及格, 怎么打也不管用, 现在只要他不捣乱就行了, 老师们也别跟他较真儿了。”董会阁听后非常自责, 怎么自己以前就没注意到有这样一个孩子呢?后来只要到这个班上课, 就特别留意他的表现。她发现, 这个学生从不捣乱, 也不说话, 听老师讲课时眼神非常专注。董会阁感觉很兴奋, 觉得小硕根本不像他父亲说的那样, 一定是长期受歧视得不到关爱造成的。于是她告诫自己, 一定要特别爱护这个学生。一天, 她叫小硕回答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 本想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 没想到, 他紧张地站起来之后, 嘴动了半天, 脸憋得红红的, 却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弄得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有个学生大声说:“老师, 他傻, 不会说话, 你别叫他!”董会阁当时后悔极了, 觉得自己的做法欠考虑, 应该事先与他沟通好。于是, 她严肃地批评了刚才起哄的学生, 事后郑重地向小硕道歉。“对不起, 以前老师没叫你回答过问题, 让你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这次老师不能没等你准备好就让你来说, 你一定太紧张了, 请你原谅。”后来, 她又主动找到小硕:“课上那个问题你现在会了吗?”他点点头。“那你说给老师听听, 好吗?”他又低下头, 仍然不说话。她看了心疼极了, 这本该是一个快乐的年龄, 可他每天是这样的恐惧, 是会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的, 这更坚定了她要帮助他的决心。
董会阁从经常让他帮自己拿教具开始设法与他接近, 但他不跟老师说话。时间长了, 老师没让他拿, 他就主动问老师, 董会阁感到希望就在眼前。一天, 她带他来到办公室, 让他看看单元卷上的几个问题会不会, 这孩子居然把整张单元卷的题目都给老师说了一遍, 只错了3道题。小硕的表现让董会阁非常吃惊, 她激动地搂住学生拍了好几下。要知道, 就是班上的成绩优秀生也很难做得这么好。董会阁把这件事告诉了其他教师, 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让这个孩子跟上队伍。后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小硕逐渐在班上敢说话了, 下课也能和几个同学玩了, 八年级期末考试, 已经有地理、历史、语文三门功课及格, 而且, 地理考到班里第五名。直到今天, 董会阁还经常想起这个孩子, 丑小鸭会变成白天鹅, 教师工作要充满爱心、耐心、真心, 衷心希望他一生平安、快乐。
董会阁常说, 世界上没有人会拒绝真诚帮助和欣赏他们的人, 只要我们诚恳地赞赏学生的优点和进步, 选择恰当的方式, 真诚地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 学生就不会拒绝我们。我们把该做的都做到了, 不必考虑学生是否记得我们曾经的付出。
董会阁认为, 为师者, 必须是个“站立者”。教师要敢于追求真理, 坚持自我。她引用四川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校长陈光前的话:教育有教育的规律, 应该遵循教育的规律;教育有教育的责任, 要担当该担当的责任。因为你追求真理, 所以你理直气壮;因为你有梦想, 即便遭遇挫折打击, 你依然可以乐观向上;你在实现自我的同时, 也给别人给社会带来好处, 所以你这种活法, 是真正的快乐和健康。
1.课程标准要求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2.教材地位及作用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内容。高中地理必修3主要以某一典型区域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其自然与人文信息的提取、分析、研究、规划、整治等,都离不开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本节课的学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探究兴趣,又能使学生掌握运用基本的现代科学技术对地理环境进行研究的方法,为以后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教材共划分四个主要部分:前三部分分别是RS、GPS、GIS,教材介绍其概念、原理、特点以及在区域地理环境中的应用等有关内容;最后一部分介绍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的联系。
3.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高二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读图分析、归纳能力,但本节课的地理图表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学生有一定的认知难度。“3S”技术的概念、原理等部分,教材语言多为抽象性较强的理论,需教师结合材料、多媒体进行展示、模拟、举例,将其具体化、形象化。
学习动力:本节内容结合了许多地理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期待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运用。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实例说出RS在资源普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中的应用;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了解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多种途径与多种手段收集、整理地理信息,并应用到新课学习中,在生活中发现和体验GPS、RS、GIS技术的应用及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亲历体验地理信息技术给工农业生产、生活带来的便捷,从而更加热爱科学,不断学习和探索科学知识。
2.教学重难点
重点:RS、GPS、GIS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及教学实际的需要。
难点:RS、GPS、GIS的原理及区别;数字地球的含义。
依据:本节知识属于现代科学技术,内容新、技术性强,专业抽象术语较多。学生对于“3S”技术的原理区分难度较大,故确定为难点。
三、教法和学法选择
比较归纳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分析法,揭示知识点之间的异同,寻找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如对比分析“3S”技术之间的区别。
读图分析法:学会读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教会学生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必须贯穿整个地理教育过程。如遥感地图、地理信息系统地图等。
创设情境法:通过多媒体模拟演示,化抽象为具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收集“3S”技术的最新应用的视频短片、图片或文字材料,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
演示法:本节内容较抽象,采用演示法可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如用Google Earth 演示GIS 的图层,用Google Earth查找武汉二中等。
问题探究法: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所学地理知识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安排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注重创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可设计如下导入:播放视频“我省启用GPS押运高考试卷”,武汉市使用GPS对所有的高考试卷运卷车辆进行实时跟踪监控,从而提高高考试卷的安全保密系数。
☆全球定位系统
1.联系生活,形成概念(3分钟)
首先提问学生GPS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然后用美国飞行员打伊拉克时只要知道坐标就可以扔炸弹及珠穆朗玛峰的高程测量事例,引出GPS的定位(定经度、纬度、高程)功能;用GPS监控运钞车是否按预定路线行走引出GPS的导航功能;进而引出GPS的定义。
2.模拟实验,了解过程(4分钟)
引导学生做空间定位小实验,取两支削好的铅笔,分别用左右手握住,使得笔尖相对,相距约5厘米。请闭上一只眼睛,试着把两支笔的笔尖对在一起。其它条件不变,请睁开双眼,重新试着把两支笔的笔尖对在一起。体验一下,分别用一只眼睛或两只眼睛,在哪种情况下两个笔尖更容易对准?为什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讲解GPS的组成及工作过程。在讲用户设备部分时展示专业的GPS接收机,并展示带有导航功能的手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观看视频,深化应用(4分钟)
从Google Earth 中截取武汉二中的图片,讲解图片下方我校的经度、纬度、高程。联系生活中GPS的应用,讲解GPS的工作特点。播放“世界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两段视频,激发学生对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遥感
1.创设情境,获得概念(2分钟)
学习遥感之前,先给学生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用照相机拍摄的武汉二中的照片,另一张是用卫星获取的武汉二中的图片,让学生比较其拍摄距离的远近。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图片,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2.问题探究,了解程序(4分钟)
联系必修1的太阳辐射过程的知识,讲解RS的工作过程,并请学生比较照相的程序与遥感的程序有哪些异同?找出遥感的特点?以天气预报卫星云图的形成过程讲解遥感的工作程序,并举例讲解遥感的工作原理,然后简要分析遥感的特点。
3.结合实例,分析应用(6分钟)
遥感的应用是遥感知识学习的重点,本节主要采用案例法来讲解遥感的应用。首先以1980年和2002年武汉市的城区面积的遥感影像图分析遥感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然后以两幅乞力马扎罗山的积雪图片分析遥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最后以两幅汶川地震的遥感影像和四幅1998年洪灾的遥感影像分析遥感在自然灾害防御监测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1.创设情境,引出概念(1分钟)
展示两张图片,武汉市的遥感影像图与武汉市的电子地图,讲解武汉市的电子地图是通过对遥感影像图分析和处理以后得到的图片,引出GIS的概念。
2.动画演示,理解程序(3分钟)
GIS的工作程序比较抽象,为突破此难点,采用Google Earth 动态演示武汉市电子地图的制作过程,主要是引入Google Earth,先在Google Earth 上找到武汉市,然后引入Google Earth左边图层的概念,将武汉市各地物进行分类,然后以不同的图层进行存储,给学生演示左边图层中的道路、水域、地点、交通、维基百科等图层,让学生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程序。
3.问题探究,分析应用(6分钟)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一个探究问题,让学生思考从汉口火车站到我校最便捷的公交线路,应查找哪些资料?引出学生比较熟悉的百度地图,并联系生活实际,展示武汉市的站台智能公交和手机智能公交,这些都体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查询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利用GIS,管理者可以传送交通拥挤情况等案例来得出GIS的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等。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归纳异同,区分功能(1分钟)
比较3S技术的异同,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RS的主要功能是获取信息;GPS的主要功能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引入数字地球的概念。
2.自主活动,理解概念(3分钟)
数字地球的软件之一就是Google Earth,请学生上台用Google Earth查找武汉二中,学生非常感兴趣,能够在Google Earth上找到地球上的任意一个地方,课堂氛围很活跃。学生找到后,教师总结并举例说明数字地球的应用。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板书设计及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中可辅以板书设计,在进行课堂小结时直接用黑板板书进行小结即可。板书设计除简明扼要、美观规范外,还要启发学生思维,揭示本节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总结回顾的同时加深理解和掌握,板书设计如图1。
2.课后作业
作业一:下载手机智能公交软件安装到自己的手机上(下载地址:http://www.wbus.cn)。请学生在乘坐公交车时,使用武汉“智能公交”软件查询公交车的实时位置及换乘信息。使用智能公交为从天河机场、武汉各火车站、汽车站到我校的朋友做一个交通指南。
作业二:下载Google Earth 安装到电脑上,找到武汉二中、你家所在的小区、你理想的大学及任意你想去的地方,体验“世界在你手中”的愉悦和地理信息技术带给生活的便捷。
五、教学反思
教学观念: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围绕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选取教学素材,体现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采用创设情境法、演示法、读图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联系学生身边的3S技术应用案例,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教学技术:应用电子白板让学生进行活动,师生互动性好。使用Google Earth演示GIS的图层,突破难点,效果较好。
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确立,始终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切实达到教学活动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说《三峡》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行们: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只言片语摹山范水 诵思说写赏美悟情》。通过对《三峡》一文的解读,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课堂评价这几个方面谈一谈对本课的认识。
一.立足文本,细析教材准确定位:
1、细析说教材
八年级上册一共安排了两个文言诗文单元,旨在通过对它们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优秀文化,感受古代文学作品的美,引起学生学习古代散文和诗歌的兴趣。
本文是第二个文言诗文单元的第一课,它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四季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壮美风光。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写手法以及对偶、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更是令人赞叹。
2、探究明目标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段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有些诗文应要求诵读,以利于积累。”而且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及本文特点,我确立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和能力:正确、流畅的朗读课文,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三峡的美;掌握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体味三峡壮美的风光;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品味写法之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3、凸显重难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向,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点、难点。本单元要求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所以我把重点确定为: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三峡的美;
作者在凝练生动的笔墨中尽显山水的特色,因此我把品味写法之妙作为本文的难点。
二、立足学生,巧用教法指导学法
郦道元的这篇散文,富有诗情画意,思路清晰,布局自然, 动静相生,摇曳多姿;要让学生用心体会,才能获得美的享受。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指导朗读法进行教学。
上课前,利用多媒体展示三峡的美丽风光,配上舒缓优美的音乐,辅以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
生看美图,听美乐、赏美文,以此帮助学生初步领略文章的美。
当然,“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他的目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因此教读这篇文章,除了创设情境外,还要通过指导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出己之心,使文章所描写的景和物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和合作探究来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终收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同时注重知识的内引外延,课堂上安排了读一读、品一品、练一练、背一背、写一写这些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立足课堂,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用六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二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三步、寻读课文,领略美景。第四步、品读课文,赏析靓点。第五步、读读背背,熟读成诵。第六步、课外延伸,拓宽视野。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知识的开端永远来自感官, 用“感官去施教”是教学的金科玉律。所以教学时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三峡的配乐图片,这样让学生置身于三峡优美的情境中,产生浓厚的读书兴趣,把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激发了强烈的学习动机。
第二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一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我安排了如下活动:
1、朗读: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本环节的设计凸显了学习目标。通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培养语感。)
2、细读课文,根据文言文翻译替、留、调、补、删的方法,借助注释、工具书、独立翻译课文。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探讨。
4、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重点语句的翻译等。
(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新课标》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语文方法,达到语文课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第三步、寻读课文,领略美景。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三峡之美,是本文的重中之重。为此,我开展了“今天我是小导游”的活动: 三峡之美,不仅在郦道元的笔下,也在我们的想象之中。请朗读课文,寻找三峡之美,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寻到的美景以导游词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并且率先示范: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长江三峡旅游观光。现在我们的船正行走在巫峡之中,这里的山连绵起伏,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虽然没有嵩山的俊美,恒山的奇特,但我相信它的雄壮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这一活动让学生倍感兴奋。再加上范例的引导,学生特别积极主动。展示中他们的语言之精彩,想象之丰富令人惊讶,欣慰之余对他们的成果加以归纳,总结出如下板书(幻灯片出示)
三峡的山:
延绵高峻------------------雄壮美 三峡的夏水:丰盈迅疾------------------奔放美 三峡的春冬:清荣峻茂------------------清幽美 三峡的秋:
凄凉萧瑟------------------凄婉美
(这一环节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充分领略了三峡的美,透彻的理解了课文内容,突出了教学重点。)
第四步、品读课文,赏析靓点。品一品
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了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其写法令人称奇。现在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跳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并简要说明理由。
在与学生互动中得知,学生大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于是及时给予提示,告诉学生我们欣赏文章,可从语言、结构、表达方式,描写的角度等多方面着手。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写法之妙,并辅之以练习来提示。(出示幻灯片)练一练
1、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句从------面体现了山峦的---------,山势-----------;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则是--------------描写,以“不见曦月”衬托山的----------。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用了-----------手法,突出水势---------------。
3、本文用词精准,写“湍”用------,写“潭”用-------,写“柏”用--------,写“泉”用-------。
4、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这是本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旨在突破难点。在此环节,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训练。当然,本文靓点很多,教学中不求面面俱到,只要学有自己的体验,即是收获。至此,教学中的重、难点都一一完成了。)
第五步、读读背背,熟读成诵。背一背
在这一环节,我是这样点燃学生的背诵激情的:
郦道元真不愧为北魏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他用地理学家的丰富游历和散文家丰厚的文学功底,把《水经》里的一条注释作得如此优美,真是慧眼独具、匠心独运。一百五十余字的短文,却
能囊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古猿怪柏,其笔法精妙至极。这样的美文,我们理应先背为幸啊!话音刚落,朗朗书声不绝于耳。第六步、课外延伸,拓宽视野 写一写
请欣赏襄阳的美景,学习郦道元抓住景物的特点写景的手法,拿起你手中的笔,绘出我们的家乡美。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学生实际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我设计的这道作业题,目的就在于此。)
四、立足效果,实话实说教学美点
这堂课中我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说,说中练。老师讲得少,学生读得多,说得多,想得多,练得多。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老师适当的点拨、练习的合理设计,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学习了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而且领略了祖国山川的壮美,激发了热爱祖国的热情,更主要的是真正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明显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结束语
英国一位作家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这节课我想在学生的心田上播种美,我更希望他们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美、感受美、赞颂美。
各位专家、评委: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X型连衣裙款式设计》,下面我将从岗位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课后反思这6大方面解说本课题教学设计。
● 中职学校以培养适应现代化企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如何让学生技能与岗位职业能力相适应是教师应先于教学所思考的问题,为了上好本堂课,我首先进行岗位分析。
一、岗位分析
服装设计师助理是本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之一。岗位标准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如下四大方面能力,所以专业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我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走是要求学生走进市场了解市场需求;引是引进企业任务,规范教学过程。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校了解岗位流程,毕业能胜任岗位工作。
●了解完岗位,下面,我说说教材。
二、教材分析
本课题出自《服装设计》这本教材,由高教社出版,于国瑞老师主编,是服装设计方向的主要课程,教材章节设置非常合理,适合模块化教学。
● 为了讲清重难点,下面,我说说教法。
企业人员间的协作。
1.任务1:市场调研、探求未知 课前一周,我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查阅,收集与X型连衣裙相关的图片;通过淘宝网及逛街了解连衣裙的廓形特征和局部设计特点,并形成《X型连衣裙市场调研报告》。
该任务点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调研中形成疑问,突出探究式学习法。
2.任务2:企业引领、导入新课 本环节在服装多功能展厅,开始了课堂教学,首先由企业人员展示“恋依格”女装2014春夏的视频,并说明该品牌的风格特征:浪漫、淑女风格,年段定位28-35岁,接着,学生观察成衣,并与企业人员沟通交流,最后,由我承接研发小组的设计任务:2015春夏X型连衣裙款式设计。
该任务点的设计意图是将企业的设计任务引入课堂,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新课。
3.任务3:调研分享、知识内化
我首先要求各组分享调研报告,并展示收集的图片,接着组织全体同学思考并回答:X型连衣裙的设计要点表现在几个方面?
带着疑问,我通过PPT演示,从三个方面入手,:X型女装概述、风格特征、局部设计的应用,其中局部设计的应用是本课题重点,我通过举例的形式和同学们在讨论中,形成以肩部、腰部、下摆为主的设计元素,最后,由我做知识点学习总结。
该任务点注重通过举例讲解,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学习,掌握本课题重点。
4.任务4:设计研讨、突破难点 本环节由教师、学生、企业人员在讨论解决如下2个方面问题:1.如何使设计稿符合企业规范?我将按企业规范所设计的款式评分表发给学生,并由企业人员进行详细解说:企业规范就是要形成设计方案、款式图绘制规范、设计符合品牌风格特征、款式合理适合量产,这一点也是课题的难点所在2.设计总监提供面料图案,并组织大家进行现场分析。
该任务点注重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对于课题难点的理解。5.任务5:岗位实践、合作研发
本环节在服装研发中心进行,首先我将设计方案模板和面料图案发给同学,并向他们提出要求:1.应用所学的局部设计和提供的图案进行款式设计。2.设计完成后按评分表要求进行款式自评。
随后同学们开始进行款式设计岗位实践,我作为设计总监进行现场个别指导,注重学生是否按照企业规范完成设计图稿。
该任务点的设计理念是让学生在岗位工作中熟悉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完成款式设计。● 6.完成了款式设计,下面我们进入任务6:展示交流、多元评价
我组织学生轮流展示各自的款式设计作品,并作简要设计说明和自评,学生展示作品的同时,教师、客户、企业人员对学生进行作品评分。
接下来是款式评价,客户就市场需求方面对设计进行点评;企业人员则就企业规范问题进行详细解说;教师则注重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要求,加上已完成的学生自评,构成多元化评价体系。该任务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多元化评价,强化学生对于重点的掌握和难点的理解。
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注重学生对于知识重点的掌握。
7.任务7:拓展延伸、技术转化 本环节在课后进行,本堂课的作业要求学生建立微信平台,与企业设计师加强联系,完善设计图稿,优秀的设计作品在企业的帮助下成衣制作,最终进入订货会,接受市场评价。
一、说教材
《紫藤萝瀑布》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通过感悟作者对于人生的体验和思考,使学生树立起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信仰。
本文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宗璞于1982年所作的一篇散文,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到一树盛开的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藤萝花衰败到茂盛的变化,感悟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细腻,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赏花、忆花、悟花三部分构成,层层深入,最后揭示主旨。
二、说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品味语言之美,把握紫藤萝花的特征;
2、学会提取关键词分析解决问题;
3、理解作者情感变化,感悟生命的坚强与美好。
三、说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品味文章中的优美句段;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情感变化,感悟生命的坚强与美好。
四、说方法
教法:情境创设,启发点拨
学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创情境——赏花知形象——忆花析感情——悟花明哲理——写花作拓展)
(一)导入创情境
(欣赏一组花卉图片)由学校门前的月季花入题。
(二)赏花知写法
1、观看视频,读我所爱
2、小结:这是一树 的紫藤萝。
(三)忆花析感情
1、提取关键词明确“这又是一树 的紫藤萝。”
2、结合背景理解“人的不幸”
3、分析作者感情(焦虑悲痛——宁静喜悦——遗憾——振奋)
(四)悟花明哲理
1、结合生活体验谈感受
2、小结:这还是一树 的紫藤萝。
(五)、写花作拓展
1、老师小诗展读
2、学生创作
3、结束学习
(六)布置课外作业:
1、阅读课后作者的《丁香结》《送春》片段
2、完成一张“学习卡”,建议办一期班级园地(花语人生)
推荐读物:《铁箫人语》
说课体会
说课是整个教学工作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或阶段,它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它能整合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说教材的地位作用
教材分析事选自小班下学期,《有趣的动物》这一主题中。该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兔子和长颈鹿为角色,讲述了一个长颈鹿阿姨助人为乐的故事,特别是小兔子们亲亲长颈鹿阿姨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亲亲老师的小手或者脸蛋来表示他对老师的喜爱之情。又考虑到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友爱互助的品质,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故事,并将它与语言和社会两个领域相结合。
(二)说学情——对幼儿的现状进行分析
我班大部分幼儿来园只有半学期的时间,还有部分幼儿是新入园的,对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比较陌生,还有哭闹的现象,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接触,喜欢自玩。大部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说目标
1、认知目标: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对长颈鹿的认识。
2、能力目标:积极参与故事清洁的讨论,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情感目标:体验友爱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四)说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重点:
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友爱互助带来的快乐。
活动难点:
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小兔头饰,这是为了让幼儿更能进入到小兔这一游戏角色中;
2、根据故事,我布置了小河、森林等情境以及道具长颈鹿,这是为幼儿在情境中游戏,并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准备的;音乐,是为了进一步营造游戏的气氛。
经验准备:
1、我让幼儿先认识长颈鹿,了解了长颈鹿的基本特征。
2、幼儿练习过爬及滑这两个基本动作。
二、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
我尝试打破以往仅用图片进行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幼儿就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许多不能理解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幼儿有了时间的经验,联想也就丰富了。如小兔子马上要去参加演出了,又过不了河,这让幼儿觉得多么着急啊,他们会主动地想出各种方法过河。当他们真正过了河,参加了表演,这种心情和我们以往用图片讲述上,让幼儿通过图片理解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2、角色游戏法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善良、可爱的兔子形象,深受小班幼儿的喜欢,让他们自己来扮演这一角色,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3、提问法
这是语言活动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尝试改变以往语言教学总是先讲完故事再进行提问的模式,将单一性、回忆式、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如小兔子应该怎样过河呢?我们该怎么感谢长颈鹿呢?等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说学法
(一)讨论谈话法
(二)游戏练习法
1、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2、游戏练习法:幼儿在游戏中,边游戏边联系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四、说教学程序
共有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交代角色,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第二个环节:在游戏情境中讨论出故事情节。
第三个环节:完整讲述故事。
第四个环节:表演歌曲《春天》。
第二个环节:在游戏情境中讨论出故事情节,本次活动的重点。
(一)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幼儿讨论:
1、我们应该怎么这过河?
2、长颈鹿阿姨怎么帮助我谬河呢?(和长颈鹿阿姨一起讨论后,小朋友们按照讨论出的办法过河)
3、我们怎么感谢长颈鹿阿姨?(大家一起亲亲长颈鹿)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从中体会友爱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这一环节通过提问、游戏,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考虑到故事中小兔子涂上口红去亲亲长颈鹿这个教具存在着不卫生的因素,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我将故事的后半部分进行了一些修改。这样既避免了卫生问题又激发了幼儿的扩散性思维,让他们知道原来不只是嘴巴才可以亲的。
(二)完整讲述故事
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让幼儿通过回忆的方式完整讲述故事,同时我还运用了提问法,引导幼儿去发现本质:长颈鹿阿姨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你帮助过别人吗?帮助别人后你的心里是怎么样的?通过谈话让幼儿懂得友爱互助是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
五、展示自己参与设计的辅助课件
1、故事问题和ppt
2、音乐《春天》
3、故事内容
4、说课稿
六、教学效果预测
整个故事内容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而设计的,它既可以让故事的情节发展得比较完整,又可以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并能让幼儿在表演中充分地抒发他们的快乐情感,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
【地理说课一等奖】推荐阅读:
幼儿园数学特等奖说课稿模板10-30
地理说课09-30
说课稿地理09-23
《土地资源》地理说课稿07-24
师德演讲一等奖06-11
环保征文一等奖09-27
成长漫游一等奖作文10-21
将进酒一等奖教案05-29
教师演讲比赛一等奖视频07-16
出师表教案一等奖07-17